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育心理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班级管理中开展心理教育的措施
(一)加强沟通,解除心理戒备
中职院校的学生刚刚经历人生中的一个转折,他们大多思想比较单纯、年龄较小,随着对社会的接触,他们在心理方面逐步出现复杂多变的问题;他们由于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的生活,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所以表现出更多的不自在,和人相处的时候有很强的戒备心理。所以教师要放下姿态,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心理变化。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进行交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广泛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与学生的交谈和对话中,要积极转变思想,认识到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教师应该主动接近和亲近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温暖。
(二)合理设置心理教育课程
课堂是进行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过程。从教材内容看,教师应该在备课的时候加入心理教育的内容,使之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学校也应该注重思想品德课程的安排,这门课程主要是以教育品质修养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的知识储量不仅会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学习和生活的良好环境,使他们能够对事物有着正确而客观的认识。这样教师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格、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个性,也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促进他们的成长。
(三)集体辅导和个体辅导有效结合
教师是班级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开展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最佳辅导者,教师要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习和有效地调整心态,培养他们开朗坚强的性格和乐观稳定的情绪,以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抗挫折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使学生可以对教师打开心扉,达到情感和心理有效的交流。教师不仅要对班级整体进行心理教育辅导,也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进行收集归类和分析,以积极的心态鼓励学生和教化学生。
艺体特长生作为中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对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危害他们身心健康,阻碍他们成材的最大精神疾病。能否处理好艺体特长生的心理问题成为中学艺体教师的首要研究问题。正确处理好艺体特长生的心理危机,让这些学生心理健康,学校要逐步的建立、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监控、预警和危机干预运行机制,而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与渗透无非是最好的途径。
一、中学艺体特长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艺体特长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烦躁、自负、自卑等。艺体特长生的抗挫折能力普遍比较差,人际关系敏感,自控能力不强。目前解决艺体特长生心理问题的手段与方法比较单一,主要是靠老师的一般谈话或学生的自我调节。音乐特长生心理问题典型特点是自负;美术特长生心理的典型特点是孤独、爱幻想;体育特长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冲动。如何在特长教育中渗透德育内容,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是摆在每一个从事特长教育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要解决好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应借助两种手段来走进学生的生活:一是艺术特长生如何通过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二是体育特长生如何通过体育比赛培养坚忍不拔的品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二、艺体特长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艺体特长的发展让大多数文化成绩一般的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与机遇,但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同时增加了更多的烦恼与心理负荷,他们往往有强健的体魄、超人的艺术天分和足够的智慧,但由于独生子女因素、父母离异因素、文化课水平不高因素以及社会就业压力因素等导致艺体特长学生缺乏足够的信心,不能对自己的意志进行磨练,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加之青少年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的辨别能力比较差,而他们所擅长的体育、艺术能力与普通学生有着较大的差异,频繁的与他们所不熟悉的社会进行过早的交往,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他们往往联想到自己与文化课学生的差异、与他们所崇拜的艺体明星的差距、实现他们人生价值的困难等等实际的的问题,从而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严重者会表现出心理疾患的症状。这样的艺体特长生在学习中经常会发生逃学、厌学、离家出走等现象,极个别的甚至会有自杀或杀人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2.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伴随着心理、生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艺体特长教学又要求学生突出个性的发展,展示自身强于其他普通同学的优势,客观上造成了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方面和正确认识自己方面,特长生容易强调自我或封闭自我。虽然是个别学生发生高度危机的心理问题,但是对艺体特长生整体的震动是巨大的,就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艺体特长生的群体性的心理危机也的确存在,因此及时跟踪研究并提出切实的解决艺体特长生的心理问题的办法就尤为重要。
三、中学艺体特长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1.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成人的心理问题有明显的不同,中学生心理问题,多指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心理困惑,出现回避不了的矛盾,出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时所表现的一种情绪状态。成人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遇到重大应激,既不能回避,又无法通过常规途径解决时所产生的心理失衡。艺体特长生的心理问题正好处于这两者之间,中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艺体特长生都遇到,并且他们本身就是中学残酷的文化课学习竞争中的失败者,挫败感极强,而他们的年龄又接近成人,并且由于特长专业本身的特点,他们过早的可以通过比赛、演出、画展等活动接触到社会,较正常的中学生面临升学、就业的压力大。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倾诉,大多数特长生的心理经常冲动、压抑、矛盾,内心渴望释放,他们有倾诉、述说的需求,当有时因为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他们不满足于一般的聊天,觉得聊天是在浪费时间或没有用处,因此教师在实施减压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的把握,时机的把握和敏感问题的把握。
2.艺体特长生的心理问题是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而出现的,它是学生成长中的一般问题,不是心理障碍,也不是心理疾病,处理好了,可以提高特长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成为他们进步的动力,处理不好,才会形成心理危机。因此应该先让学生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确立自信心,快乐的面对困难,引导学生从小处着手,比如对学习应该注重过程胜于对待结果,正确的对待考试,正确的面对挫折,学会自我鼓励、自我支持、自我暗示。在心理指导人士的选择上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避免一些兼职或退居二线的老教师,选择年轻的,与学生年龄接近的,代沟小的教师,避免呵护式的开导,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
3.在面对艺体特长生的心理问题时,教师应以教育为主,通过讲课、辅导和心理训练等形式,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利用比赛、演出、画展等活动刺激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绪,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战胜心理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解决一个适度的问题。首先,是适度的期望。对一些比赛、演出、画展等活动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是正常的,但是对有心理问题的特长学生应该持鼓励的态度,当一个教师对一个已经出现焦虑的特长生提出高要求时,只会使这个学生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他可能认为反正去比赛也不一定有好的结果,索性就不去了。在另一个方面说,可能一些本来术科能力非常强的同学由于师长的高期望值而导致比赛或演出活动中表现失常。其次,教师要把握一个适度要求。学生需要正常的休息和正常的放松,整天一味的练琴、练画、跑步或练习某个专项是不合理的,应适度的安排一些课外活动,使学生摆脱抑郁的情绪,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强迫性人格。
4.除采用常规的谈心、讲课、辅导等形式,充分利用艺体活动来促进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结合艺体教育的小课多,师生面对面机会多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观念,切实解决学生遇到的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和特长学生谈心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的琐事来渗透心理暗示。通过这些小事让学生感到老师谈心的真诚,加强学生对特长教师的信任。
总之,正确处理好艺体特长生的心理危机,让这些学生心理健康,学校要逐步的建立、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监控、预警和危机干预运行机制,而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与渗透无非是最好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桂平,陈会昌.中学生面临学习应激的应对方式与控制点、自尊心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6).
1.认知方面
1)过分看重成绩,自我期望高。学优生非常重视学习,看重成绩和分数,将分数、名次看得高于一切,认为只要学习好,成绩优,其他的都无关紧要。学优生对自己要求高,认为“要做就做最好”。即便一场极不重要的考试,他们也会全力以赴。虽然已经很优秀,但还是不满意,总感觉“做得还不够好”、“可以做得更好”,他们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2)过分关注自己的形象和别人的评价。学优生非常在意自己的“好学生”形象,担心给他人留下不良印象,因而对他人的评价特别敏感。他们倾向于把没有比较意味的情境看成对自己的评价情境。在这些情境中,他们更多地关心别人怎么评价自己,而不能完全投入到活动中。如在回答提问或与同学聊天时,常揣测着大家是否在关注自己,如何看待自己,而不能专注于谈话内容或从课堂提问中学习。
2.情感或情绪方面
1)高期望带来的负重心理。优越感的背后,学优生往往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不自觉地害怕被人赶上或超越,总感觉事情太多而时间不够用,没有事情告一段落而可以松一口气的感觉。为维持学习中的优势地位,常自我加压,增大学习强度和学习难度,自己常处于紧张状态,甚至连逛街、吃饭也都是匆匆忙忙的。和他在一起,周围的同学也常感到很有压力。2)患得患失的矛盾心理。学优生很少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他们有成就,但很少或不敢有成就感。既想“炫耀”自己的成绩,但又担心别人的议论,更担心“骄傲使人落后”,怕万一考砸了,被大家嘲笑;既想与同学交往,但又不愿投入时间和精力,更担心会遭到拒绝;既想尽情地放松自己,却又担心会影响学习,所以学优生常给人以谦虚和谨慎的感觉。
3.动机与意志方面
1)学习上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和意志力。学优生通常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和进取心,为了取得理想的成绩,为了获得更多的赞誉和认可,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他们不断地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承受压力,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也表现出极强的韧性和毅力,能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干扰或障碍,维持原来的学习目的和计划,表现出较强的意志力。2)抗挫折能力差。由于父母、老师的过度保护,学优生通常缺乏生活的独立性,缺少挫折或失败的体验,他们情感脆弱,心理承受力差,难经挫折;另一方面,周围人的高期待、严要求常常给学优生带来很大压力,所以学优生通常赢得起输不起,无法面对由高处跌下的落差。他们无法容忍自己失败,稍有失误,便怀疑是否“优秀”,进而失落、自卑、消沉,甚至否定自己。
4.行为方面
1)学习投入多,其他活动参与少。学优生通常把学习看得很重,他们勤奋好学,恨不得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抓学习”,除了学习,个人兴趣很少,学习的兴趣也仅限于专业学习;为得高分,甚至牺牲个人的兴趣爱好。他们不太注重人际交往和集体活动,很少花费时间与同学交流或一起活动,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能力的发展明显受到限制。2)独立活动能力强,合作精神差。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优生崇尚个人奋斗,偏爱独立学习。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他们也习惯于单打独斗,孤军作战,争取自己解决,很少想过要与同学合作一起解决。独立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学优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没有他人的合作与互助,个人能力的拓展、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发展始终会有一定的局限。
二、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行为问题
在关注学优生优点的同时,应该警惕他们可能出现的消极心理或行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虚荣心强,自负、自我中心
老师的偏爱、同学的羡慕……长期的荣誉感和优越感极容易转变成虚荣心,使学优生形成“光环依赖”。主要表现在自命不凡,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时时处处想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赏和关注,不容许他人轻视自己;小心眼、爱面子,看到他人比自己强,就感到不舒服。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负、自我中心、嫉妒等消极心理。
2.争胜心强,不能正确认识竞争
学优生通常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成功欲望,他们争胜心强,处处争强好胜,事事想赶超他人,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他们崇尚个人奋斗,对同学间的正常竞争存在认识偏差,认为竞争的结果非胜即败,通常缺乏友好竞争、实现双赢的理念和心态。他们通常密切关注周围同学的学习并存“戒心”,但不轻易与同学交流真实思想,缺乏共同进步的良好心态。
3.成就焦虑,不能容忍失败
由于老师、家长寄予厚望,同时自我期望值较高,学优生通常有较高的成就焦虑,总想着要超过别人,或者担心被别人超过;尽管非常努力,但又担心考不好,担心发生令人害怕的事情,对失败恐惧和焦虑。“想赢怕输”的心理重压,使学优生变得异常脆弱,偶遇失误或老师的批评便容易一蹶不振,郁郁寡欢,进而怀疑自己,产生失落心理。
4.追求知识的片面发展,综合素质不容乐观
尽管学习投入多,但学优生的综合素质依然令人担忧。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知识面窄,偏重书本知识和专业课的学习,忽视其他知识的积累;2)兴趣狭窄,业余爱好少,为了学习,甚至放弃个人的兴趣爱好;3)重知识、轻个性和能力,活动或社会实践参与少,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社会适应、心理素质等均不容乐观。另外,学优生中不乏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惯差、社会责任感及道德感差的学生。
5.人际关系的困扰,内心孤独和空虚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由于学优生平时只关心学习,加上虚荣、竞争心理的存在,他们很难与同学进行真正有效的沟通。久而久之,容易与同学疏离,甚至被集体孤立。尽管努力得到大家的理解和认同,但沟通的广度和深度常常受一定的限制,因此内心压抑和孤独。加上学优生的知心朋友较少,遇事也只能“单打独斗”,长期下去容易造成交往障碍。
三、教育对策
在全面、客观地剖析学优生心理的基础上,应针对其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引导和教育,促进其不断发展和完善。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增强其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学优生的不良心理或行为,多与他们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看待自己的成绩有关,因此要从以下几点对他们进行引导:1)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地看待外界的期待和评价,确立适当的抱负水平;2)认识到“好学生”应是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既要关心学业成绩,更应重视品德和个性的健康,不能过分地迷恋分数;3)树立正确的成败观;4)合理地调适自我,保持健康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自我平衡能力。
2.实施挫折教育,增强其抗挫能力
首先要培养正确的挫折认知:人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不可避免,但挫折并不可怕,经历挫折能使人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其次正视挫折,并想办法解决、战胜挫折,积累挫折经验。另外,应创设挫折情境,或参加社会实践,亲身体验挫折,在实践中不断磨炼自己,提高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3.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竞争激励个体奋发进取,积极向上,能够调动个体的潜能;合作注重参与和互动,有利于提高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可以组织歌咏、演讲、绘画比赛等活动,使学优生认识到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也可以提倡合作式学习,组成学习合作小组,定期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在互帮互学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应引导学优生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应克服心理上的障碍,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交往时应把握平等、宽容、理解、真诚互助的原则,积累成功的经验;同时应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还应通过群体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如课堂讨论、文化娱乐等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5.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为其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要以学生为本,淡化优、差生的区分,引导学优生正确对待荣誉,正确认知成绩分数;在注重学习的同时,更应重视健全和完善个性品质。教师既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安排或创设活动情境,培养其合作精神,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还需要加强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叶积德.学优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青海教育,2001(9,10).
[2]田爱春.优秀生常见的心理问题[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10).
南开大学一项对天津市20所高校2.3万余名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25.2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障碍或疾病。一位学者在2007年10月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就大学生心理健康对4400个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有心理障碍疾病或问题的人数占总学生人数的59%:其中有12%的同学感到心理是空虚的;15%的同学对自己缺乏信心或没有信心;10%的同学完全的从众行为;6%同学恋爱动机不明确;16%的同学感到社会压力大,不知道如何适应社会。除此外全国有许多高校都对本校内的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做过调查。例如浙江林学院采用SCL-90对该校不同经济背景家庭的102名经困生、101名经富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经困生除躯体化和敌对因子外,其他因子显著高于经富生和全国常模;经富生在恐怖、偏执因子上显著高于全国常模,抑郁因子显著低于常模;经富女生心理最健康,经困女生心理最不健康。有学者使用UPI对大连工业大学2007级3219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新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男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女生;大部分新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自我评价低、学习障碍、人际关系不良、情绪稳定性差等入学适应问题。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大学生已经逐渐的成为弱势群体,数人的心理都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有:来自学习的问题;来自生活的问题;就业的压力;郁闷迷茫情绪普遍存在于本科在校大学生中;大学生的婚恋观对其心理的影响;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逐步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下降。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从这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以看出我国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最终导致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在高校大学生中滋生蔓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明显
目前,一些教育者在把心理健康教育目的作为教育工作的导向的同时,忽视了构建层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意义;在教育过程中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指向和总目标的同时,未能根据实际需要生成必要的层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事实上每个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结构和心理发展的起点、特征等都是不同的。一味生搬硬套地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却不重视根据需要建构层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只能造成教育缺乏可操作性,使教育的实施过程封闭化、僵硬化,脱离与实际的联系,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也失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还有的教育者虽然设置了具体层级目标,却未重视教育目标的动态发展性,常局限于解决某一阶段的教育问题,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个体需要及时地调整或生成教育目标以推动学生心理素质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教育目标僵化不前。
2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缺少专业的师资力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程度不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任课教师首先要具备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其次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和很高的专业素养,再次还要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和良好的工作态度。但是现在很大一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是由德育工作教师或辅导员兼任他们并未系统学过心理学知识,或者并未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经常采用教导、训诫的方式进行授课,甚至有的教师自身人格和心理素质都存在缺陷。一些咨询员凭借主观臆断下结论,经常把心理问题扩大化或者“道德化”,等等,人为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期望学生达到自己“预设”的要求与标准,不仅未能帮学生构建积极的心态,反而危害了其身心健康;部分教师咨询方式单一,忽视了教育途径的多样性和针对性,由于性格等原因,面对面咨询方式使部分羞怯、封闭的学生望而却步。
3从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性”制宜的角度来看,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针对性不够
所谓因“时”制宜,是指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面对主要问题是不一样的,比如,大一主要是心理断乳、适应的问题,大四主要是升学、就业以及后续自己的情感问题,在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候应有所侧重。因“地”制宜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应从本院校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设置,即不仅要根据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共同规律来设置内容,也要关注他们此时此地的心理需求。因“性”制宜是指在当前的文化背景下,男生和女生的心理问题、心理需求是有差异的,同性别的教师给同性别的学生上课,和同性别的学生探讨、互动,更能产生心灵的共鸣。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放力度不够
在全国有许多的高校都没有开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有的学校只在大一新生入校时举办一两次心理健康讲座,有的学校在校内开展了心理健康相关的选休课。但是很少有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列入必修课的行列中。使得许多的大学生自大一之后就不能在接受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的学习虽然开始有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但事先设置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最后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缺少针对性。
5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缺乏灵活性
从以往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授课形式仍然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学形式单一,教学交流单向,教学手段传统。学生的情感、态度、需要、反馈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基本都被省略或忽略。在教学手段上,虽然大多数教师也能用多媒体制作Powerpoint进行教学,但所做课件更多的是板书的替代或补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使课堂突破时空的限制,达到声感、形感、动感的有机结合。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改进措施
1加强家校合作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大学生家庭的重要责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重视家校合作这一项重要途径。家庭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影响日益突出,使得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不能回避家庭因素。目前,在这方面已有大量的相关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贫困家庭背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家庭环境因素(如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出身富裕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等诸多方面。
2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学科学性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是制约心理健康课教学实效的“瓶颈”。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和保障。教师除了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在知识的广度上下功夫努力健全知识结构,广泛延展思维触角。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课堂变的更加的生动。为了给学生做好表率,教师还要锻造自己自信、乐观、开朗、热情、富有爱心、善解人意、乐于助人的品质。”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教师还应该根据心理健康课程本身的特点,“量体定做”出全新的教学理念:即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和核心,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积极成长的强烈愿望和巨大潜能;教师在课堂上应是引导者、帮助者和支持者;师生关系更多的是共同参与、体验、分享和支持;助人的最终目的是“自助”。
3合理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是目标的载体,由于课程目标的建构性特征,课程内容也不是毫无生机的“死水”,是“动态化”的知识,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育心理学也证明,教育要发挥作用,必须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想取得成效,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才能做到这一点。课程内容应避免浓厚的学术色彩,生成具体的生活化的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消除疑虑,把课堂学到的内容应用于现实生活,促进心理发展。教育内容应该多元,教师要洞悉学生各方面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使教育内容全面化,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4注重传统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齐抓共管,合力创造心理健康的教育管理环境
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校要切实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比如,开设恋爱与心理教育课、心理健康课等,向学生传授和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首先,用教学的形式,通过给学生系统的心理知识培训,让学生的心理发展由“自发”向“自觉”过渡。其次,开设兴趣活动小组,授课教师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加强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相结合。这样,不仅活动气氛轻松,学生可以自由地学习、讨论和研究,提高自主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炼学生的学习意志,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拼搏精神,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
2.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
学校要定期开展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活动,在参与中真正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内容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强调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动的全面投入;在组织上结合各个班级和各个团队活动来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有关知识,也可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或者小组辅导。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大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接纳自己,认识掌握了周围环境,并不断与其相适应,增强他们应对困境和压力的能力和勇气,并鼓舞学生寻求生活的真谛。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科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心理发展过程。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疏导,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同其他心理教育的方式相比,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仅有广泛性,而且有整体性。因为它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一学生的心理问题来辅导,而是针对广大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倾向来咨询和辅导,这种教育是隐形的,它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方法将心理影响积淀在学生的心理结构中。所以,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灵活性。
4.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素质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心理发生着巨大变化,使一些高校教师的心理产生了压抑感和冲突感。教师的行为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思想,所以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代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所教学科和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充沛的精力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崇高的品德、严谨的治学风格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富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人格特征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了解大学生为基础,营造和谐的气氛为前提,教师通过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用自身的健康心理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宿舍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中度过的。据统计,大学生在宿舍中的活动时间除去睡眠,每天仍有5-7个小时在宿舍活动,如果加上睡眠时间,每天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可见宿舍人际间的相互作用既频繁又紧密,大大地增加了宿舍人际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而且,现阶段很多高校实行学分制,一个班的同学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只需要按照教学要求完成足够的学分就可。学生选课以后同一班级的人很多时候并不在同一教室上课,而且每个学期选课不一样,一起上课的同学也总是经常变动。所以原来传统的班级概念也就越来越淡化了。而宿舍却不一样,宿舍里面的成员相对固定,在一起的时间也非常多,交流时间长且深,因此宿舍中的人际关系也就相应地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而且根据发展心理学理论,处于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时,同伴人际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成熟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研究者将宿舍关系划分为五种:“和谐型”、“弱和谐型”、“松散型”、“小群体型”以及“失控分裂型”。在这几种宏观的宿舍关系下,微观的成员关系分为:友好关系型、思想封闭型、孤立与孤独型、对立关系型四种。这些人际关系类型的不同,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显然也有好有贬。和谐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可以让宿舍成员获得一种归宿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相反,宿舍关系不和谐,会让人感到压抑、焦虑、烦恼,从而阻碍了人的潜能的发挥,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大学期间学习和工作的成败。总的来说,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以下一些影响:
一、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1.“家”的功能
大学生从中学跨入大学,远离了能给予他们情感满足的父母、兄弟、姐妹,宿舍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以前的家。在宿舍里。他们能够得到一些像在“家”中的那种安宁与温馨;当他们心情烦闷或者需要帮助时,能够得到舍友们像兄弟姐妹般的照顾与帮助;而且他们可以在自己宿舍的空间里展现真实的自我,因为宿舍有着像在“家”一样的安全感。
在宿舍里,由于时空上的临近性,成员之间最容易熟悉和接近,也相对更容易建立友谊,所以能够比其他任何人际关系都有一种先天的优势,容易形成一种“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这种感觉能够起到补偿精神上的空虚、孤独与寂寞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成员的归属与情感需要。
2.社会化的作用
很多学生上大学前很少住校,与他人紧密地相处的经验较少。但是在大学宿舍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非常紧密,然而大家又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方式上的不同,习惯的不同,性格的不同,都很容易让大学生们相互闻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所以,这些矛盾就需要宿舍成员慢慢学习,慢慢地磨合来解决,这种磨合与相互适应的过程是学生迈向社会重要的一步。如果人际关系和谐,这种冲突与矛盾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掌握社交技巧的绝好机会。
大学生由中学升入大学,他们很少接触社会。然而大学是一个社会与学校的分界点,大学毕业以后大部分学生需要直接走向社会。但是让一个对社会了解甚少的人在大学学习四年后直接进入社会显然有些突然而会产生诸多不适应感。因为在大学中,虽然有人称其为“小社会”,但是相对来说毕竟单纯了许多。一个人在四年大学生活中慢慢摸索面向社会的一些规则远远不够,但是宿舍能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相互交流和适应的平台,一个宿舍几个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会学到各自不同的东西,如果在宿舍里面进行分享,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他们能更快地学会如何融入社会。如何适应社会等。
3.促进心理成熟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心理上的断乳期,他们由一个依赖父母处事型向独立处事型较变的过程。也就是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一个转型。不管是在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还是情感生活上来说,都与以前不同,面对的是自己生活尤其是心理上的独立。而在宿舍里,如果人际关系和谐,当他们感到困惑时,宿舍中的和谐气氛会支持着他,让他有足够的安全感和精神支撑去完成自然调适的过程。所以宿舍氛围可以让他们很好的完成这次转型,由原先的对父母、老师的依赖转向独立、成熟,心理功能也能得以健康发展。
二、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宿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却是困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主要问题之一。这些问题有很多种,例如打扰了别人睡眠、打扰了别人学习、怀疑别人拿了自己东西、被人排挤等等,这些人际关系问题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消极的,有的大学生不愿回宿舍,有些心情由此抑郁,有些表现具有强烈的攻击性,最糟糕的甚至可能走向轻生或者发生恶性的报复事件等等。究其原因,这些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为中心思想的存在
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单一,多数人上了中学后又没有住校,没有与很多人共居一室交往的经验。而这种非常紧密的接触显然就会由此产生一些冲突。但是,面对这些冲突,许多学生都会有一种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来看待或者处理。比如有些学生从小在家里是“小皇帝”,爸爸妈妈一直对自己百依百顺,要什么他们都会给什么,提什么要求他们都同意。但是到了大学后住进了集体宿舍就不一样了,在宿舍里,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谁一定要迁就谁,相互交往应该是礼让三分,诚以待人。但是如果以自我为中心比较严重的话,就会出现问题,如果要求别人都要依着你、顺着你,显然不现实,这种自我中心的思想是宿舍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
2.自卑与自傲心理
现在的学生进入高校前,存在许多的差异,例如家庭背景,原先的学习成绩,交际组织能力等等,这些差异本可以让学生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从而相互得到促进与提高。但是如果把握不当,这种多文化、多差异的接触碰撞,往往也会导致学生出现一些负面心理问题,这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自卑和自傲心理。
先说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主要来源于一种事事不如人的情绪体验,例如贫困家庭的学生,他们到了学校后,宿舍同学都有手机、电脑,穿着都是名牌,进出入高档消费场所等,如果心理没有较好地调控,就会产生失衡,从而引起自卑心理的产生,有些还会相应出现虚荣心理,攀比心理或者嫉妒心理等等。"’而那些条件较好的学生就可能相应产生自傲心理,当然这种条件较好主要来源于自己的主观感受,有些学生有一种对自己的能力、条件、相貌等等感到非常自信,这种自信心态如果没有能调整好,也可能掉进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自大与自傲,甚至形成自恋的人格。而且,这种自卑与自傲的心理很可能进一步会演化成嫉妒和虚荣等更加消极的情感。已有研究表明,这些消极的情感对大学生的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这里不再赘述。
3.处理人际关系技巧的缺乏
还有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还不懂人际交往技巧a大学生们刚刚由一个依赖父母老师的中学生变为一个比较独立的大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缺乏一些基本技巧,他们相处的时候更多是凭自己的感觉,遇到冲突矛盾时不能合理解决。例如很多同学感觉到“很想和舍友交流,但是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当舍友对我有误会,我不知道怎么处理”等等,都反映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所以,当有宿舍矛盾发生的时候,很多大学生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改变现状,促进宿舍关系融洽,却不知道从那里着手,最后使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矛盾和冲突变得更加恶化。
三、营造和谐宿舍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要发挥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避免消极影响,就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增强宿舍凝聚力,让宿舍人际环境成为学生一个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总的来说,这些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_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活动,增强宿舍凝聚力
大学生对宿舍的观念相对要强于班级的观念,所以要创造良好的宿舍文化。首先要增强宿舍凝聚力,通过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如:宿舍文化大赛、各类文娱体育比赛等,既让学生感到生活充实,又能增强相互之间的感情和团结协作意识。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的场所、休憩的空间和交流的中心,学校应努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把学生宿舍办成文明、卫生、优雅、舒适的大学生之家,让学生对宿舍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事实证明:一个具有良好文化氛围的宿舍环境是产生良好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2.培养学生良好人格与积极情感
前面述及,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原因之一是个人中心主义和自卑自傲等负面情绪。但是人总是有欲望的,个人中心主义的人容易将通过比较激发出来的“动力”散发到嫉妒、攀比、磨擦上,所以需要对他们进行一个人格心理的教育,正确评价自己,跳出自我的圈子,学会换位思考,努力让他们成为一个心胸开阔、思想成熟的人,从而可以把由于与他人比较产生差距而激发出的“动力”用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上来。要让他们将视野放开阔一些,树立远大理想与抱负,“志当存高远”,培养一种以优秀者为榜样,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赶上和超过别人的正常的心理。
3.让学生学会更多人际交往技巧
20世纪初,日本就开始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1916年成立儿童研究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教育心理学受施太伦(L.W.Stern)、桑代克(E.Lee.Thorndike)、布勒(C.M.Bühler)等人的影响,发展了智力测验、心理测量、性格学。战后,出版了大量关于教育心理学的书籍,如波多野完治主编的《现代教育心理学大系》;依田新编的《教育心理学》;中野佐三编的《教育心理学事典》;田中宽一主编的《实验儿童心理学》以及其他教育发展心理学丛书。在日本心理学书籍中,教育心理学书籍最多。90年代以来,吉田章宏(1991)和伊藤隆二(1996)等教育心理学名家也多次呼吁要注重日本本土教育心理问题的研究。1959年成立日本教育心理学会,这是仅次于日本心理学会的一个专业学会,1994年统计会员达4500人。该学会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学术年会,刊发《教育心理学研究》季刊至今。心身缺陷者的特殊教育在日本也受到重视。日本几乎所有师范学院都开设特殊教育课程。一些大学设特殊教育系,授与硕士和博士学位。1971年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国立特殊教育研究所。1963年建立特殊教育学会,学员约有1000人,并出版会刊《日本特殊教育杂志》。为心身缺陷者专门设计了各种心理测验,如日本设计的盲人智力测验不仅用之于日本,也在美国使用。日本文部省从1995年开始以流动性的方式向各省的一些小、中学以及高中派遣教育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开展有关心理咨询工作。不少中小学校也开设了(或正在设置)专门的教育心理咨询室,为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排忧解难,帮助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心理的顺利发展。
2、日本教育心理学研究动向
(1)日本教育心理学研究动向情况。20世纪70年代以前,日本教育心理学主要围绕着发展、学习、人格适应与教育评价四大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扩大。90年代日本教育心理学年会有关学术论文的分类大致有九个方面,具体是原理与方法、发展心理、教育与人格心理、教育社会心理、教学心理、学习心理、教育测评、教育临床心理、心理障碍与教育。其中研究学术论文数量排名前三名的依次是发展心理、教育社会心理和学习心理。日本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世纪90年代以后,讨论的焦点逐渐集中在有关法则性研究与个别性研究、实验研究与相关研究等问题上。所谓法则性研究,即是超越事物的个体特殊性而追求其共性以及一般规律的研究。这类研究的特征是力求客观地、自然地反映事物,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故多采用实验法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个别性研究则注重于探求事物之间的个体特殊性和差别性,因此常运用相关研究的方法来分析事物的特定性质。数据显示,对于身体运动、感知、言语、情感表现、人格、社会行为等领域的研究,采用实验方法居多。其次是观察、调查方法的运用。
(2)20世纪90年代日本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积极表现。一是有关学习与教学的心理研究几十年来一直受到日本教育心理学界的高度重视。日本教育心理学注重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深入探讨教科学习以及知识、理解等认知操作的内部心理机制。如光田、谷口等人(1992)的研究表明:在文章理解的过程中,插入提问和具体事例可以有效地帮助理解和回忆。言语表现的研究集中在作文、造句和书写等方面。此外,积极开展有关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与学习策略指导以及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日本教育心理学工作者针对学校教育中,诸如旷学、欺负同学、学业不振、早恋以及自杀等“学校身心疲劳”一直有增无减的现象,从学校心理学中的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临床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神藤等人(1996)用因素分析法对欺负弱小同学问题进行了考察,结果抽取出欺负行为正当化、缺乏正义感以及支持欺负行为等主因子,并发现这些因子与“学校身心疲劳”现象的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日本教育心理学在学习与教学方面的研究的特点还有在认知心理机制基础上还导入发展的变量;增强学生学习个别性差异与教学策略针对性的研究;打破传统学习理论,多角度多层次的开展研究工作等。
(3)日本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消极表现。一是欧美化倾向严重,在基本的理论观点和研究的方法技术方面全盘追随欧美,就是在具体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上也相从甚紧。二是日本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在改善教学效果、帮助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方面作用及效果不大。三是日本教育心理学有关教育心理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导致有关研究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技术存在混乱现象。
3、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师制度的思考
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师是学校等工作领域内的心理教育辅导专家。对于学校生活中发生的各类问题,进行评估、咨询、辅导等。其具备针对于儿童、教师、学校等学校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从事心理教育辅导公益性活动等,必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其从业资格。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师活跃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以及特殊教育、特殊学校等教育机构。此外还有教育委员会、教育中心、教育咨询所等教育机构,或受教育委员会的委托,从事相关咨询工作等。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师采用学会联合的资格认定制度。其认定组织机构由5个联合学会和4个合作学会构成。5个联合学会分别是:日本教育心理学会、日本特殊教育学会、日本发展障碍学会、日本发展心理学会、LD学会。4个合作学会是日本学校心理学会、日本应用教育心理学会、日本生徒(学生)指导学会、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学会。这一资格认定工作从1997年开始,数据显示,截止目前为止获得学校心理咨询师或候补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人数达到5800人。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认定相当的严格。申请条件根据不同的背景人群可分为5大类。主要针对具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员、各类幼儿及中小学从业教师、教育研究所等教育机构人员、大学及研究生院的学校教育心理任课教师及实习指导人员、国外研究生院学校心理学专业的人员。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师制度及其运行的积极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日本政府支持力度大。如日本政府对于儿童心理支援工作非常重视,注重发展障碍儿童的特别支援教育;支持全国学校心理咨询师大会的召开等,学者们关注障碍儿童特别支援教育工作的研究;二是专业人员的培养注重理论和实践,学校心理学士的申报条件高。如学校心理咨询师的获取,在研究生院修完7门课程: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障碍儿童的教育与心理、学生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教育评价和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咨询。此外,根据申报条件的不同,要求有专门的学校心理学工作实习经验1—5年不等。在大学或研究生院担任学校心理学相关课程或实习的指导者,要求必须发表关于学校心理学的论文5篇以上;三是专业人员考核和管理制度严格。如规定修完7门课程,但没有实习经验的人员,可以申请学校心理咨询师候补资格,同时在通过资格考试后,还要在5年内要提交个案报告等说明自身实践经验的资料,才能成为正式的学校心理咨询师。学校心理咨询师的有效期限为5年,满4年要求更新。此外,相关的认定机构每年进行资格审查;四是公益性的预防教育(人格)活动开展情况好,如兵库教育大学研究生院学校心理学课程研究室从2003年在中小学中开展公益性的预防教育。
二、日本教育心理学对中国心理学发展启示的思考
1、理论与实践并重在教育心理学教育工作以及研究工作的开展中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强实践性。
2、拓宽学术视野,加强国际化、多元化不断拓宽学术视野,扩大对心理学研究国际化,避免片面的追随欧美。加强教育心理学的本土研究,争取更有力的多方支持。在突破传统理论,使相关学术研究更多元化。
1.1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医学伦理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目前,在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进行了多年系统稳定的医学伦理学教学。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各年级医学生中均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并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学基本上围绕当前医学领域的重点热点伦理问题进行,如医学实践中知情同意、人体实验、脑死亡、稀有资源分配等。哈佛大学医学院对医学伦理学采取以问题为基础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对医学伦理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进行研究和探讨,并邀请不同学科的专家参加,例如邀请临床医学专家、基础医学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等[1]。
我国则多以开设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为主,进行其他教学模式的学校还很少,教学模式还有待完善。仅在少数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采取了对重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课题调研的形式。比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其在上世纪末已经开始采取这种课题调研讨论的教学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2]。但是目前国内对这些模式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很好的推广。
1.2对医学伦理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医学伦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才导致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课时严重偏少的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第五学期开设医学伦理学或在政治课中开设医德课,总课时约为30学时,不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不大可能指望学生对医德范畴、医德规范等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更谈不上为他们提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了。
2002年2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包括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3]这一标准阐述了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一系列基础核心能力,从中可以看到,医学伦理学和医德教育在医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
1.3授课形式单调是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学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
目前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通行的是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方法。限于学时,教师较少考虑,也无从考虑实际效果。这种“布道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兴趣,更不用说掌握指导他们终身职业生涯的伦理准则与规范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医学院该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显得生动活泼。其中最常见的是各种形式的讨论和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日本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则主要由相关临床教研室的教授主讲及让学生参加病区实习的形式来予以实施,注重培养学生判断医疗实践中发生伦理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拿大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1.4如何让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内容更系统、更稳定、更具时代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同样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众所周知,任何一种道德理论或伦理学说,都是有其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随着经济改革在我国城乡相继取得巨大成功,人们开始对医疗卫生保健行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应具备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求他们能自觉尊重生命价值,在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要深谙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所以原有的教学内容自然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而即使是已经更新的教材内容,也会因为目前新的伦理学问题的层出不穷而同样有了时代的局限性。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考核形式,主要以考场笔试(闭卷或开卷)以及论文撰写常见。前者强调的是书本理论知识的检测,特别是闭卷形式。开卷形式虽然有一定的开放,但总之都是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与传统课堂授课形式相适合。这种考核方式容易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考查到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课程后的思想观念以及伦理决策能力上的变化,也不能真正鼓励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主动性。后者虽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相比较应该是一种进步。但是仍然还有不足之处:没有贴近临床和实践,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在完成论文,所以相关材料可以不必从实践中获得,减少了伦理学的实践机会;论文撰写相对简单,教师的指导成分相对较少,实用性不足。因为以上这些因素,所以目前的医学伦理学考核方式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迫切感,那么进行医学伦理学考核制度的改革就更加势在必行。
2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对策
2.1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中国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水平。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一种新的医学科技的发展,必然引起相应的伦理学的方法论等多种角度,深入研究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学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4]。此外,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要考虑改变以理论考试为主的形式,积极尝试多种考核方式,使考试内容注重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一些具体问题。
2.2创新教学内容。
自1982年以来,我国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和医疗部门陆续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编写了许多版本的医学伦理学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现,对于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1世纪是生命与健康科学发展的世纪,因此医学伦理学内容体系“应以义务论为主线,将价值论、公益论贯穿其中,既反映传统医德精华,又突出生命与健康主要内容,并包括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论证。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能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解决在学习和医疗实践中的各种伦理问题。其具体内容应突出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统一”。[5]
2.3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不应该是医学伦理课唯一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依据我国的国情和目前医德医风的现状,摸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我们应改单调乏味的说教为多种形式并举。可以尝试用师生对话、小组讨论、专题讨论的形式。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选择与应用正反典型事例进行伦理分析,这对于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加深对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伦理纷争的理解,提高医学行为分析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好,深受大家欢迎”。[6]同时还“应重视对启发式、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考评法等方法的应用,不断提高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质量”。
2.4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为解决师资队伍发展滞后的现状,首先,应尽快成立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其办法:一是建立专门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门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人员,尤其重视选拔有培养前途的硕士生、博士生。二是以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教育委员会名义举办全国性医学伦理学师资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2004年8月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医学伦理学教育培训班,受到有关部门和与会者的好评。同时,各省市医学伦理学会也应定期召开医学伦理学教育会,不断培养医学伦理学队伍,还应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出国作访问学者进修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素质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2.5完善并规范人文教育体制。目前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同时还尚无相应的规范。
全国仅有医学伦理学会及教育等专业委员会,而各省市没有相应的专门机构,也缺乏统一和明确的要求。虽然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在课程建设上把医学伦理学列入教育计划,但全国医药院校缺乏统一的安排。有的院校成立了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但大多数院校是在社科部或德育教研室中成立一个小组,教材不够统一,教育与研究相脱节等。我们认为,必须制定统一的计划和提出明确的要求,“把医学伦理学作为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卫生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列入教育计划,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作为精品课程和重点学科来建设”。[7]同时要大力开展医学伦理学的教育研究,定期召开地区和全国性医学伦理学教育研究会,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依靠全体医学伦理学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界、医学界的同仁,共同为建设符合国情的医学伦理学理论及教育体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2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34
3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4李传俊、李本富.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评价.医学教育[J]1995,(2)9~11
2心理学专业英语教学的重新思考
转型后的许昌学院更加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在这个背景下,培养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尤其重要。基于以上做出的心理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新思考心理学专业英语的教学问题。
(1)思想上重视,政策上保障,行动上落实
心理学专业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教育的延续,是从学习英语到用英语学习的一个关键过渡,是语言学习到信息交流的发展,侧重语言的应用及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在许昌学院转型后的今天更能凸显它的优势。故学校、相关院系应该从思想上重视、政策上保障、行动上落实心理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①增加心理学专业英语课时,由原来的一周2个课时增加到4个课时,原来的开设一学期增加到两个学期,即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保证学习的连续性。
②大学英语教学部不但要设置基础英语教研室,还要设置专业英语教研室,从教学机构上彻底解决专业英语长期存在的问题。
(2)强化心理学专业英语教师培训工作
许昌学院的转型给教师的职业发展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目前来看,教育科学学院的心理学专业英语教师是一名有心理学基础的英语教师来担任,虽然教师能够流利的运用英语来给学生交流,但是在专业知识方面,难免会有空白,这对于学生的专业发展也会有影响,故强化心理学专业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
①心理学专业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自学方式来获取相关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可以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向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和心理学专业任课教师请教切磋问题;
②由院系牵头,请一些心理学专业领域的一线知名专家以报告的形式来传授知识;
③委派心理学专业英语教师到美国、英语等其它国家学习。毕竟心理学是舶来品,要想学到成熟的、前沿的理论,更应该到国外去熏陶和感悟;
④学校可定期聘请企事业单位的精英来学校开展讲座,帮助专业英语教师、学生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也应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实地考察,保证心理学专业英语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3)改革教法学法,突出讲授内容多样性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社会是一个动态的社会,教学是社会中的子系统,不能拘泥于同样一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学生和教师都会产生倦怠的状态。教师要积极去研究教法和学法的改革,从而使改革后的教学能推动许昌学院转型后的发展,更能凸显心理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本色。改革教法和学法的核心是凸显授课内容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从两方面来才尝试:在教学模式上,除了课堂讲授(阅读+翻译)之外,还可以采取专题讨论、实验室听力口译训练、分角色阅读、录音、录像、辩论会等模式来完成授课任务。在讲授内容上,讲授内容是改革的核心部分,教师在内容的设计上要精细,更要符合专业英语学习的应用性目标。除了设计一些英译汉和汉译英的翻译内容之外,还可以考虑设计一些心理学专业英语写作课、听力课程和口译课程。数据表明,有90.8%的企业都认为一个合格的复合型人才听和说方面的能力最重要,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流利地用英语和客户交流。
(4)加大教学资源整合力度,提供硬件支持
教学资源是中介手段,没有了中介手段的依托,心理学专业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就很难实现。加大教学资源整合力度,整合心理学专业英语教材方面的资源。通过研究发现,国外的原版教材虽然心理学的原汁原味没有改变,但是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为里面涉及到一些复杂的长难句。国内教材在知识的系统上保持的非常完美,但毕竟是翻译过来的内容,失去了心理学的原汁原味。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学专业英语的特点编制校本教材,达到学以致用。在编制教材时,可以同时吸收原版外文教材的原汁原味和国内教材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整合学校教学实验室和院系教学实验室,开设大量的听力和口译课程,使心理学专业英语课程开展的有滋有味。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与创新理念相结合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长期以来都为教育研究者所重视。信息化进程改变了大学生的获知方式,同时也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理念的形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还要遵从信息化发展进程的步伐,这需要教育管理系统制定出适当的改革方案和完善的实施手段,从创新的本质出发,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罗杰斯认为创新理念包括认知、说服、决定、实施、确认几个阶段,即从个体对创新的初次认识,到对创新形成一种态度,到决定采纳或拒绝,到实施这个新想法,再到认可这一决策。教师和学生是高等教育信息化与创新理念相融合的执行主体。信息化教育中师生的创新理念互动尤为重要,需要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深度理解和熟练操作,还需要学生对信息化课程学习模式的认可,而在双方的互动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敏感度促使他们主动的适应学习模式的改变,而对教师而言,则需要强制自己去更新和创造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的教学方式,这无疑是一种挑战。
三、信息化教学条件下教师角色转变
教育理念的革新导致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必然,在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知识来源,教师在传统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将不复存在,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逐渐被以学为主的教育理念所取代,教育目标也从重视传授知识向注重培养创新人才转变,这都迫使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多媒体教学系统、智能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系统、虚拟现实教学系统等教学手段的应用,使教师和学生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可以实行异地同步辅导、讨论和交流,这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教师应该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和充实自身的素养和信息能力,在学生优良素质形成过程中充当引导者和监督员,当学生思维走向误区发生偏离时及时干预纠正,以诱导和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四、通过信息化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学
生的创新性思维活动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下才能激发产生的,而信息化教学模式正是这样一个平台,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学习动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更多的创新性思维活动。就环境而言,大多数本科院校都配有计算机室、网络图书馆,学生可以通过它们查阅最新、最前沿的资料,这些将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有力支持。许多课程正在由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转变为网络课堂模式,其中设有很多模块,包括BBS、网上答疑、网上问卷调查都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也便于学生及时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教师。另外,学校的各种开放共享性课程设置可以开阔学生的新思路,使学生产生新见解,如:网络精品课程,可以实现各高校间高水平教师经典讲座的共享;学科公开课程,可以使学生不受专业限制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开放实验课程(包括网络虚拟实验),给学生提供了无约束的实践空间和免费仪器设备资源。学校积极鼓励建设各种竞赛平台,如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编程大赛等,通过平台让学生实时的了解各种比赛的最新动态,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五、电气工程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宽口径技术人才是电气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系统完善的教育体系。
1.信息化平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电气工程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电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等,这类课程中理论公式繁多,结构图复杂,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书写板书和画图,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和厌烦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引入为电气类教学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视频动画给学生讲解复杂的电机结构,也可以在线搜索最新的发展动态,让学生适时地了解学习对象。另外,信息化平台设置有交流反馈模块,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了畅所欲言的讨论空间。
2.开放虚拟仪器实验平台电气工程类的实践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尤为重要,但高电压的实验条件非常危险,实验过程中的接线错误和合闸疏忽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开放虚拟仪器实验平台可以模拟仪器设备的运行过程,在计算机中形象准确的完成各种测试、测量及自动化的应用,学生只需登录平台,便可随时随地进行实验,这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安全的实验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开设自主研发式电气课程设计传统的课程设计局限于规定项目的内容,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由学校提供固定的实习经费。自主研发式课程设计是以学生的主观意识为主,由学生通过网络或者信息平台自行选题,自主完成设计过程,并要求能够将设计的成品进行销售,或者被企业所采纳,往往自主研发式课程设计周期较长,但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综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学习与社会需求接轨,增强社会竞争意识。
4.建立创新与应用为主的毕业考核标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大,高校毕业考核标准的高低决定着其能否吸引企业的眼球,单一的毕业考试与毕业论文已经不能够体现学生素质的高低,新的考核标准应该具备多样化、实用性的特点。下面举例介绍一种考核标准:(1)各科学习成绩合格;(2)在所在系的所有教师和同学中有60%认同道德素质合格;(3)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及论文,并得到5名以上专业教师的认可;(4)攻读学位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在两家以上企业进行过实习,并得到主管领导的认可;(5)具备自主创新能力,获得过国家级(如专利)或者企业认可的产品设计证明;(6)在国家正规比赛中获得三等以上奖项。在上述考核标准中,6项均达到的为优秀;满足前5项为良好;满足前4项为中等;满足前3项为合格。考核标准是学生走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因此标准的制定应该结合时展趋势和专业特点综合制定,学校可以通过毕业考核标准来约束学生从入学起到毕业的所有行为和方向,使学生自觉产生努力和创造的激情,也给企业创造了一个获得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以“发现教法”为基础
开创学术论坛新模式发现法(也叫探索法)是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的。探索法在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学术论坛活动就是充分运用发现法这种教学法,要求研究生在导师的认真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搜集文献资料,形成学术观点。“发现”某一具体学科领域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我校通过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引导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术交流,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发现法是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的理论基础。为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学风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我校教育学研究生加强学术坛活动建设。
1.高度重视
保障“有效开展”学术论坛“有效教学理论”要求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为了保障学术论坛活动的有效开展,切实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科学学院成立了“学术论坛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征求同学意见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每位同学的报告时间,做到了定时定人开展学术论坛活动。与此同时,每次论坛活动均要求报告同学邀请其导师在内的1-3名老师莅临指导,并针对同学拟定的报告题目、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2.形式多样
营造“乐学善思”的学术氛围学术氛围是师生群体在共同的研究实践中形成的,从心理学方面看,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可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的探索行为,可以从“刺激-反映”理论得到解释,乐学善思的学术氛围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院学术论坛的形式是初级论坛中级论坛和高级论坛相结合。初级论坛在导师和学科教研小组的研讨指导后发展为中级论坛,以高级论坛带动初级论坛。论坛结束后研究生根据导师的指导意见和专家的建议对自己的课题进行总结反思,整理成学术论文投稿发表。
3.勤抓落实
注重实践与创新“学用一体”以“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理念为指导,我院积极相应国家政策与实践基地合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与黄石市教科院合作成立了湖北师范学院教育学研究生工作站,长期开展合作教研活动。为使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培养锻炼。从学期初开始酝酿并制定了学术论坛实施方案,以方案和制度为指导,认真落实,对所有同学的报告严格要求。所有报告同学均提前将报告主题上交,同时要求报告所用课件提前一周提交校内导师和工作站实践导师修改、审核。每次报告均要求报告学生导师参加,同学必须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帮助报告同学修改,同时锻炼学生思辨能力,拓展研究视野。一学期以来,通过一系列有力、可行的措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均得到较大的提升,所有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步骤、方法、技巧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使研究生科研创新与社会教学实践得到有效衔接。
4.营造平台
力争学术水平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我院建立校内学术研讨制度。定期举行研究生学术论坛,能给研究生提供舞台和机会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让更多的专家和教师参与指导。学术论坛吹动学术交流之风,学术论坛创造了一种自由、富有时代气息的学术空间。做学术报告既帮助研究生凝练研究内容,也为研究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研究生能在学术论坛这一舞台上激情高昂,尽情的展示自我,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学术论坛也增进了教育学一级学科涉及的二级学科的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而且启发了大家对社会、对人生、对学术的思考,对研究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二)以“科研兴趣”为导向
自主创建“勤学善研”好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研兴趣是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进行科研工作的动力。研究生教育中的学术活动有效开展需要广大研究生积极参与,一方面参与学术论坛的同学是本次成果展示的听众,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学习科研方法;另一方面,参与者也是拟评委,能为报告人指出缺陷,让报告人及时发现并改进不足之处,同时参与人也提高了学术观点的凝练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双方都达到良性互动。在学术论坛组织过程中,我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帮助同学提高学术思维,了解学术前沿和动态,以学生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要求,以“学术论坛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同学,构建了形式多样的论坛形式。论坛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由单一同学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取研究课题,在有一定研究成果或思路之后,以自己讲解的形式引导所有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形式二是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教育学基础课程为主线,确定一些研究课题,通过小组形式进行调研和分析,最终各组分别汇报研究成果和得出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互相提问、质疑和答疑,这一方式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形式之三是由外出参加学术活动或学术年会的同学讲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前沿,分享参加会议的感受和注意事项。通过这一论坛形式,促进了学生对学术前沿的把握和了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此外,本学期还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讲座的形式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兴趣。邀请外校专家开展高级论坛15次,研究生工作站实践导师开展学术讲座29人次,邀请本校教学名师讲座开展中级论坛10人次。第一,成功邀请多位全国知名专家讲学。成功邀请到外校讲座的知名专家,如台湾辅仁大学林梅琴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导李太平教授、“磁湖学者”郭冬生教授、中央教科所博士后于泽元教授等全国知名专家来为研究生做专题讲座。第二,定期邀请全校优秀教师做科研辅导。我院优秀教师长期为研究生做好科研做辅导,如教育科研经验丰富的邓李梅教授开展“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专题报告,每年必出多篇省级优秀学位论文的优秀指导老师向光富做“实证论文写作”研究方法指导。第三,长期邀请研究生工作站优秀实践导师作报告。如成功邀请到黄石市第十四中学教学副校长冯世飙做“德雅载物,春风化雨”报告、副校长涂国民做“怀揣教育梦想,争做四有教师”报告,黄石市广场路小学优秀语文教师满红莲做“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设计”报告,优秀教师汪细强做“发挥专业能力,让学有所用———课程研究开发为例”报告,黄石三中的高级教师肖燕鹏做“中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法”报告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同时,还创建了勤学善研的好氛围。
(三)以“学习积累”为主体
贯彻坚持“求真务实”全过程“罗马建成,非一日之功”。积极倡导研究生平时多读书、多学习专业理论,多积累知识。秉承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学习做好学问,在积累中提高创新能力。功在平时贵积累,精心准备多展示。在学术论坛时间中,我院研究生在选定方向和研究课题后,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在导师指导下逐渐形成自己学术观点。掌握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精心准备,多积累多参与学术论坛演讲比赛,力争出色地展示出自己的研究情况。如本学期13级教育学研究生开展的学术论坛有教师教育方向的田子荷同学做“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报告,学前教育方向的汤雅黎同学做“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报告,田一君同学做“提高高中生英语作文水平的有效教学”研究报告,邵智博同学做“中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有效方法与反思”研究报告,李维华同学做“语言支架在英语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报告,刘海阁同学做“全纳教育视域下”培优辅差“教学的困境及出路”研究报告,夏炽同学做“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有效教学研究”报告。学术论坛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学术论坛有利于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开展研究生论坛活动,可以激发研究生自主学习研究能力。在发现中学习探索中进步,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对研究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开拓知识视野,增强学术意识。学术意识是研究生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尤其是研一学生,即使是观摩研究生学术论坛也能扩大自己的视野,增强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学术意识的敏锐度。其次,跟踪研究前沿,提升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是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核心指标。在参加学术论坛活动中,查阅和搜集大量的专业文献资料,可以丰富专业知识,也可以学习撰写学术论文的规范和要求。同时进行学术交流,有助于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迸发创新思想。这些都能为科研写作打好基础。再次,博采众家之长,强化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是研究生质量的重要内容。通过学术论坛,可以锻炼研究生创造性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勤奋刻苦、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勇气。另外,通过交流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四)以“内涵建设”为核心
积极争取“优质高效”保质量《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离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我校教育学研究生定期开展学术论坛活动,贯彻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研究生教育是我校当前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我校坚持走已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纳入我校建设发展的重要日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系列学术论坛活动的开展,本年度教育学研究生产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科研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进步。以13级参加学术论坛的41名教育学研究生目前科研成果为例,2014年度已发表的省级学术论文45篇,每人次年均发表量达1.09篇,比往年有很大提高。全体教育学研究生都非常积极地参加学术讲座。我们邀请到教育学海内外资深教授博导为教育学研究生做高级论坛讲座,加强了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研究热情,对研究生开展初级论坛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很多学生领略到专家学者的风范,意识到要以做学问为快乐,更加发奋潜心钻研。如13级王泓荔同学发表EI论文Applied-InformationTech-nologyinDesignofDiabeticRehabilitationMan-agementSystemBasedontheTechnologyofMobileInternet,夏炽同学发表“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有效教学研究”,刘路同学在《教学管理》发表“从三效维度谈有效教学评价”,汤雅黎同学发表“信息时代家园合作的偏差及其匡正策略”,孙逊同学在《教育科学论坛》发表“农村幼儿教师成就动机与继续进修意愿的关系研究”,龚书静同学在《教育与教学研究》发表“绘画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应用分析”,张欣宇同学发表“PSD: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探索”,马媛同学在《教育与教学研究》发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误区与有效性策略”等学术论文。人才培养是具有周期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对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进行一系列的深入改革,着眼于长远,使教育完全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而服务。通过学术论坛这个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增进师生学术上的互动交流。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