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勘察设计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3:1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勘察设计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勘察设计论文

篇(1)

在电力建设工程中,勘察设计的作用重大,其不仅能够为电力建设工程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而且还能够为其市场营销提供生产、服务支撑。尤其是在现代经济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如何做好电力行业的勘察设计工作和市场营销工作已经成为了电力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电力建设工程面临的内外环境日益复杂,再加上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此领域的深化应用,国内的勘察设计行业与国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加,国内的勘察设计市场面临的竞争加大。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勘察设计行业的整体水平,需要在市场经济发展体制下,加快勘察设计行业的转型发展速度,并尽快完善电力建设工程中勘察设计行业的各项组织机制和管理机制,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与勘察设计相关的文件,各勘察设计公司必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改革,完善自身发展体系,为勘察设计作用的完全发挥积蓄能量。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5-2020年中国电力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转型升级策略分析报告》显示,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的公用事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中国正经历着一个以电能替代非电能源和不断扩大用电范围的过程,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电的比例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此外,勘察设计企业要想获得自身的发展,就必须要结合电力建设工程的相关要求,提升自己对外部市场的适应能力,提升其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的适应性。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人们对各电力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提升,与此同时,人们对勘察设计企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勘察设计行业自身的发展能力,满足电力建设工程发展对勘察设计的要求,必须要改变勘察设计企业的管理方式,突破其发展方式,并扩大其业务范围。将其着眼点置于电力建设工程市场中,强化勘察设计行业在电力领域的专业性,提升其在此领域的水准。只有这样才能在电力建设工程中发挥勘察设计的作用,并拓宽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道路,实现勘察设计行业的长远化、健康化发展。对于电力建设工程来说,勘察设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其能够为电力工程建设提供真实客观的地质信息,并科学设计电力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图案。通过设计对电力体制的改革提供新的发展点,并创新其市场营销战略,加快电力体制的改革进程。

二、如何做好勘察设计行业的市场营销工作

1.明确勘察设计行业市场营销工作的特点

在电力工程中,勘察设计行业的市场营销与其他营销活动既有相同点,又有不一致的地方。无论是什么领域的市场营销工作都会涉及到产品、渠道、价格和促销等因子,这是营销活动的共同点。而勘察设计行业中的市场营销工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电力建设工程中的勘测设计工作既包括技术也包括劳务,其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技术文件,勘察的结果需要为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等服务[2]。二是勘察设计中的设计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含义与在科学、技术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含义并没有什么不同,其仍然是一项纯技术服务。在电力建设工程中,勘察设计实质上是一种技术咨询服务,其与市场营销融为一体,能够让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明显的优势,实现各项资源的共享。并增强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实现电力企业和勘察设计企业的双向共赢发展。

2.制定明确的市场营销计划

为了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提升其对市场的适应力,做好勘察设计行业市场营销工作,需要电力企业根据其发展战略,结合勘察设计所提供的信息,制定明确的市场营销计划,并强化各项计划的可行性。在电力体制改革中,其面临的发展阻力较大,比如陈旧的思想观念,习以为常的管理制度,各管理人员的懈怠心理以及外部环境的阻力等等。为了让其在后续发展中拥有属于自身的独特竞争优势,需要重视计划的重要性,先制定短期计划,渐进性实现其改革目的。利用市场营销的作用来落实相关改革计划,为电力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助推力,进一步发挥勘察设计的作用[3]。

3.突出营销系统的组织领导作用

在电力企业中,无论是勘察设计还是市场营销,其都离不开组织领导的作用。众所周知,勘察设计主要是为电力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技术和服务,而市场营销是电力企业发展的主要手段,其服务宗旨仍然是电力企业的发展。为了加快电力体制改革,需要发挥组织领导的作用,以此强化对市场营销人员的培训,帮助他们习得更多的营销技能,并将市场营销工作与勘察设计技术和服务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二者的作用,为电力体制改革提供动力支持。为了进一步突出营销的作用,促进市场营销工作的有序化开展,在抓好电力建设工程生产工作的同时还要让全员都参与营销工作,并采用恰当的市场营销方法,创新营销策略,增强营销的技巧性。为电力体制改革和持续化发展增添新鲜血液,打破其发展困境,进一步提升其发展水平。

三、结束语

在电力建设工程中,需要重视勘察设计和市场营销的重要作用,并尽可能将勘察设计与市场营销结合起来,做好勘察设计行业的市场营销工作,为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增添新的发展动力,促进电力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陈传东 单位:乐山城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自贡分公司

参考文献

篇(2)

二、勘察设计单位现存的薪酬管理问题

1.勘察设计单位管理人员素质低

勘察设计单位工作人员没有树立起薪酬管理的意识,没有重视薪酬管理的作用,对组织的薪酬管理流于形式或者不予理睬,导致薪酬管理在事业单位中不能很好地运作起来。同时也看出勘察设计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没有专业化。组织薪酬管理中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技能不足,组织的员工培训也没有落实到实处,员工没有很好的管理眼光和管理素质,对组织薪酬管理和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地指出,对于薪酬管理政策的改善也没有很好的建议,这些都会影响到组织管理的实施效果。

2.薪酬管理观念落后,薪酬体系的制订缺乏科学性

现在大多数组织的工作人员没有建立起薪酬管理的思想,或者对薪酬管理有错误的认识,没有结合组织发展的自身状况来制定薪酬体系,这些都不利于薪酬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勘察设计单位薪酬制定的方法不科学,没有对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综合分析,导致员工薪酬制定过高或者过低,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没有达到科学性、连续性的效果。组织人员对薪酬管理的不重视,管理意识淡薄,管理能力不足,都导致勘察设计单位薪酬管理的力度不够,组织由上到下都没有形成对薪酬管理的足够重视,都将导致组织薪酬管理措施无法落实到实处,薪酬管理的内部控制发挥不了该有的作用。

3.薪酬管理方式落后,执行效率低

健全的薪酬管理体制能够增强组织的管理能力。但是勘察设计单位的薪酬管理没有得到组织的管理者和组织员工的重视,也就没有办法在组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没办法保障组织薪酬管理的落实和实施,缺乏制度保障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就很难有很好的推广,对组织的决策没有提供帮助。勘察设计单位的薪酬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的时候,也没有办法遵循制度进行赏罚。同时外界政策环境的变化也会给组织的管理方法带来冲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组织的管理方法也要不断革新,以往落后的薪酬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组织的发展需要。

三、勘察设计单位如何加强薪酬管理

1.权责明确,分工合理

勘察设计单位要实行薪酬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励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实行薪酬体系决策、薪酬水平决策、薪酬结构决策和薪酬管理决策时提高决策水平。组织应建立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明确在薪酬管理各个环节有关人员的职责和权力,对工作表现良好的员工进行奖励,对于消极怠工的员工进行惩罚,以此来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组织的生产效率。

2.加强勘察设计单位薪酬管理的监督

在勘察设计单位开展薪酬管理工作后,要加强组织的监督,保证薪酬管理的每个细节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组织要安排工作人员组成监督小组,对薪酬决策过程中的内部控制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确保薪酬管理的顺利开展。加强薪酬管理的监督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及时发现薪酬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时对薪酬体系的构建进行调整。动态的监督可以灵活及时地对薪酬管理进行跟踪、调查、分析,把事后分析的行为转变为事中控制,大大提高了薪酬管理工作执行的有效性。

3.加强勘察设计单位薪酬管理

勘察设计单位要转变薪酬管理理念,重视薪酬体系的设计,用现代的组织薪酬管理观念代替传统的薪酬管理理念,要做好组织资源规划。勘察设计单位要加强组织上下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才能及时更新薪酬管理的信息。组织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薪酬管理的学习,提高对重要性的认识,要把组织的薪酬管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细化管理工作,弥补薪酬管理过程中比较弱势的环节。

篇(3)

薪酬管理,对于我国众多从事业单位发展起来的勘察设计单位而言,曾经是很简单的工作,国家的统一标准省却了单位的很多烦恼;后来随着三项制度的改革,勘察设计单位在人员奖金的分配上获得了更多的自主空间,每家单位都设计了富有个性的奖金分配方式,特别是在生产人员的奖金分配上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方式,也基本能达到激励目的。然而近几年却有越来越多的勘察设计单位发现:企业传统的薪酬管理模式变得很难继续满足需要,原有的薪酬管理知识和经验越来越吃紧!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薪酬管理成为令众多勘察设计单位头疼的工作。

在过去事业体制且市场竞争不激烈、人才流动性比较弱的环境下,勘察设计单位薪酬管理的目的是比较简单的,可以说做到“按劳分配”与内部的相对平衡这两者的结合是最主要的目的。因为基本不存在人员的淘汰,只要能够激发员工愿意干活,同时内部“患不公”的矛盾不要太突出就可以了。由于外部市场的相对稳定加上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既使内部对薪酬分配有一些抱怨声,一般也不会对管理和发展产生致命性的影响,可以说这是一种基于企业内部来设计的、以解决员工管理为目标的薪酬管理模式。

但是在新时期,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勘察设计单位生存环境的风险性大大增加,企业在人力资源的使用上必须更加讲究效用,再过多追求内部平衡只能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同时随着事业单位体制的打破和社会就业观念的变化以及民营、外资企业对人才争夺的加剧,传统勘察设计单位因体制带来的对人才的吸引力大大减弱,薪酬管理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简单维持过去立足于企业内部的薪酬管理模式,无异于闭门造车,只会让员工管理与企业发展相脱节。在新的形势下,勘察设计单位需要的是一种基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来设计的、以满足企业发展战略需要为目标的薪酬管理模式。树立这种以战略为导向的薪酬管理理念对新时期勘察设计企业的薪酬管理非常重要,它可以引导企业在薪酬管理的一系列环节发生变化。

首先是促使二级设计部门分配方式发生变化。多数的勘察设计单位以往对二级设计部门的分配方式是承包制,根据企业放权程度的不同,主要有收取管理费、业务成本和人员成本包干、业务成本与人员奖金包干等模式。这些传统模式的特点是将二级部门的利益与产值充分挂钩,较好地激发了二级设计部门对市场开拓和完成生产任务的积极性,在众多勘察设计单位做大产值的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传统“以产值论英雄”的模式也会导致二级部门只关注产值这样的短期目标,不关心质量、服务、技术提升、品牌、人才培养等关系企业发展的长期指标,甚至对与产值无关的工作不愿承担,而在未来的竞争形势下,这些方面才真正决定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关键。目前国内有一定规模的勘察设计企业普遍都遇到如何对二级设计部门的资源进行整合、如何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的问题,不少单位都提出了更加注重“质”的发展战略,这就需要企业必须解决二级部门的分配方式问题。

结合众多勘察设计单位服务的经验,笔者认为现阶段最简单可性、内部也最容易接受的方法是:在现有的承包模式基础上加强对二级设计部门考核指标的导向性,也就是要真正根据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来平衡设计对二级设计部门的考核内容,而不再是仅看产值一项指标。

战略性薪酬理念还会促使勘察设计企业对设计人员的激励方式发生变化。传统勘察设计单位对设计人员采用的一般是低固定、高浮动的薪酬结构,奖金是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奖金的依据则是个人完成的产值。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按劳分配”的思想,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激发设计人员积极性的效果。但实施一段时间后,企业会发现设计人员的收入出现“倒挂”,最基层的设计人员图纸画得多、收入也高,而骨干人员却由于整体方案出得多、图纸画得少、承担的管理工作多,收入却反而低,慢慢地骨干人员也只愿做有产值的项目、不愿做没有产值的管理工作。

就像对二级设计部门分配模式中所分析的,产值只是勘察设计单位未来发展的要素之一,所有人都只关心产值的企业必定无法真正走得久远;同时人才对勘察设计单位未来竞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法保证骨干人才激励的薪酬模式势必不是最优的模式,因此未来发展要求这种对设计人员的传统激励模式也必须进行改变。结合我国勘察设计单位的发展特点和内部文化,笔者认为我国勘察设计单位完全走向外资设计机构那种以能力为导向的薪酬模式至少在现阶段也未必是最合适的,但是可以相对增加岗位和能力因素对设计人员薪酬的影响,适当提高固定收入比例,提升技术人员的安全感,引导设计人员注重自身长期能力的培养,而不再是将目光仅集中于短期的产值。

篇(4)

随着竞争加剧,许多外国资本不断进入中国勘察与设计市场,勘察设计企业属于高技术人员密集型企业,企业的最终产品主要是设计咨询成果,该成果是人的智慧结晶。业务特点决定了企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高,所以,人的管理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

1.2成本核算的现状及缺陷

勘察设计企业的成本主要是人工费和日常费用。目前成本核算,一般是成本费用发生时按部门归集,并以此作为部门考核的依据,企业日常管理主要是按预算控制成本。部分日常费用可以核算到项目,而综合成本和人工费大部分企业没有核算到项目,因此无法核算出单个项目真实的项目成本。大部分企业确认收入以开具发票作为确认收入的时点,可以核算到项目,但是收入由于确认时点的原因,无法均衡实现。但每月发生的总的人工费和日常费用相对固定,由此导致大部分企业勘察设计收入和成本核算无法做到完全配比。目前的这种方式核算简单,业务流程少,效率高,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控制成本的作用。但是,由于核算比较粗放,不利于公司进行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按照权责发生制核算收入。

2)项目收入确认没有与实际业务执行进度挂钩,可能存延迟或提前确认的可能性,收入和成本不配比,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3)没有按照成本对象进行全部成本费用的归集。

4)成本不存在跨期,但各项目之间成本不清晰、不完整,单个项目实际收益无法从财务数据上直接体现,不便于项目间横向比较,与期望收益率的差距也无从得知,因此,无法实现业务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5)只停留在成本核算的角度,没有实现真正的成本管理。重核算、轻管理的必然结果就是空有数据,却不能实现降本增效的管理目的。对于费用的管理仅限于预算内的总额控制,对生产经营起不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精益成本管理理念

精益成本管理理念最早源于丰田生产方式,其理念关注的是顾客需求能否准确反映企业的决策能力和获利能力的高低以及成本竞争优势的强弱,是企业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以求得生存与长远发展的全新成本管理理念。

3精益成本管理的原则

1)全过程高质量,减少无效劳动和差错;

2)标准化与工作创新;

3)尊重员工,给员工授权;

4)团队工作,协同作战。

采用精益成本理念,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要点是:要发挥员工自己的智慧和创意,牢记精益成本管理的原则。

4勘察设计企业精益成本管理的研究对象和改善方法

4.1研究对象

近年我国勘察设计企业市场竞争加剧。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我国勘察设计企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利润不断降低;现金流周转紧张,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越来越高的人工成本;设计项目计划变更频繁,跨专业协作时间浪费严重;高技术设计难度不断增加;越来越难满足客户在完工期方面的要求;已完设计项目存在后续的大量修改及返工等。这些问题就是精益成本管理的研究对象。

4.2改善方法

针对公司存在的问题,我们进一步分析,是什么导致了这些问题,有哪些可以改善,如何将精益成本管理理念融入勘察设计企业业务活动中。结合精益成本管理理念和原则,我们可以采取在个别部门针对部分项目进行先期试点的方法,成熟后再逐渐推广。公司成立财务和业务人员共同参与的精益成本核算课题组,梳理项目实际运行情况、业务流程、管理办法,支持项目有效运行。课题组运行一段时间以后,总结管理关键结点,确定核算介入程度和匹配度,探索实行项目完全成本核算的可行性。同时,对于采取项目成本核算的项目,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进行定期分析,课题组定期跟踪核对,确认无误后进行成本分析。通过成本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决策提供依据。

5探索科学成本核算方法,推进企业精益成本管理

按照目前我国勘察设计企业的成本核算现状,短时间建立并推行和精益成本管理完全匹配的核算办法还存在一定困难,探索与之适应的成本核算办法,需要抓住这几个关键点:

(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2)科学制定管理制度,减少管理不善成本;

(3)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化精益成本管理。精益成本管理理念下成本核算的精细化管理,需要与企业环境、文化以及计算机技术高度融合。而财务核算角度的拓展,管理职能的重新定位,不但与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有关,同时与财务人员的眼界、素质也有很大关系。因此,要不断加强勘察设计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管理素质,使财务人员能结合企业实际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解决企业实际问题。

篇(5)

1.2鉴定信息管理(1)委托鉴定信息登记该模块用于记录基层所队或个人委托公安处、以及公安处委托上级单位进行活体、尸体、物证鉴定等信息,包括委托单位、委托日期等。(2)活体检验鉴定该模块用于记录法医出具的活体检验报告,内容包括委托单位、委托事由、案情概述、伤者信息、活体检查状况等信息,并提供原电子文档的保存功能。(3)尸体检验鉴定该模块用于记录法医出具的尸体检验报告,内容包括案情简介、死者信息、尸表检验、尸体解剖等信息,并提供原电子文档的保存功能。(4)未知名尸体勘验信息登记该模块根据现场勘查情况用于记录未知名尸体勘验信息,包括案件编号、勘验日期、勘验单位等信息,并提供原电子文档的保存功能。(5)未知名尸体登记信息撤销该模块根据查明的情况,用于记录未知名尸体登记撤销的原因及部分原始登记信息,包括原勘验信息、查明单位等信息,并提供原电子文档的保存功能。(6)鉴定信息导出该模块按案件编号、登记编号、送检单位等提供数据检索功能,并对检索出来的信息提供到电子表格的数据导出功能。(7)数据通用查询接口该模块提供公安处具有一定数据库SQL语言基础的技术人员直接和数据库对话的查询接口,方便这些技术人员对系统所提供的案件鉴定信息查询功能之外的检索需求。

1.3人员信息管理(1)人员学历登记该模块用于记录警队技术人员的学历信息,包括姓名、编号、所在学校、专业、毕业时间、学位等信息。(2)人员培训登记该模块用于记录公安处技术人员的历次培训信息,包括姓名、编号、学校名称、起止时间等。(3)工作简历登记该模块用于记录警队技术人员的工作简历信息,包括姓名、编号、工作单位、职务、起止时间等信息。(4)警衔晋级登记该模块用于记录警队技术人员的历次警衔晋级信息,包括姓名、编号、警衔级别、授予时间等信息。(5)职称晋级登记该模块用于记录警队技术人员的历次职称晋级信息,包括姓名、编号、技术职称、授予时间等信息。(6)行政晋级登记该模块用于记录警队技术人员的历次行政晋级信息,包括姓名、编号、行政级别、晋级时间等信息。(7)立功受奖登记该模块用于记录警队技术人员的历次立功受奖信息,包括姓名、编号、颁奖单位、奖项、获奖时间等信息。(8)受罚情况登记该模块用于记录警队技术人员的历次受到处分的信息,包括姓名、编号、批评单位、处分决定、时间等信息。(9)休假情况登记该模块用于记录警队技术人员的历次休假情况,包括姓名、编号、假期理由、起止时间等信息。(10)人员信息导出该模块按身份证号、姓名、单位名称、表类型提供数据检索功能,并对检索出来的信息提供到电子表格的数据导出功能。以上各个模块的信息登记,均可通过身份证的表间关联,系统可将人员的关键登记信息和基础字典中的人员基本资料进行连接。

1.4统计分析管理(1)案件类别统计该模块分一般、重大、特大3种情况统计指定时间段内,各个警队以及整个公安处所处理的各类现场勘验案件的案件类别情况。系统提供时间段参数设置。(2)七率统计该模块统计各个警队和整个公安处指定时间段内用于计算勘验率、痕迹物证提取率、现场书面分析率、现场勘验检查记录制作率、现场痕迹物证建档率、刑事科学技术检验鉴定率、刑事科学技术起关键作用率。和基层警队系统类似,由于立案总数、刑事科学技术在破案或处理作案人中起关键作用的10类案件数等数据无法由系统自身提供,比率值仍需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输入以上数值后,系统才能根据既定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3)技术人员工作量该模块统计指定时间段内,各个警队技术员出警、制作笔录、拍照、绘图、录像、录音、制作检验鉴定书的数量情况。系统提供时间段参数设置。(4)案别物证该模块统计指定时间段内,公安处在各种案别中提取的各类别物证的数量情况。(5)所队提取物证该模块统计指定时间段内,各个警队和整个公安处提取、保存的各类别物证的数量情况。(6)鉴定类别该模块统计指定时间段内,各个警队委托各种鉴定类别的数量情况。(7)案别鉴定该模块统计指定时间段内,公安处所有警队在各种案件级别所作的各类鉴定的数量情况。(8)技术人员工龄该模块用于统计各个警队技术人员每个工龄段人员的汇总信息。(9)技术人员职称该模块用于统计各个警队技术人员各种技术职称人员的汇总信息。(10)技术人员年龄该模块用于统计各个警队技术人员各个年龄段人员的汇总信息。

1.5基础数据字典管理该部分信息用于系统中使用到的各种相关字典类型的定义,主要是方便操作者利用拼音码或者列表选择等快捷输入方式。包括:案件类型字典、案件级别字典、鉴定类型字典、警衔类型字典、学历类型字典、民族类型字典、行政级别字典、职称类型字典、附件类型字典、物证类型字典、勘查工作类型字典、死亡类型字典、警队资料字典、人员基本资料管理等。

1.6后台管理(1)角色权限定义该模块用于预定义能够操作该系统的角色名称及相应的权限信息,即可设置某个角色能够操纵那些具体功能模块。(2)系统用户定义根据预先设置好的角色,该模块用于定义可以操纵本系统的用户名称、口令、角色名,如果该用户是基层警队用户的话,还必须设置该用户所在警队的授权计算机IP地址。系统将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试图登录的用户是否为合法用户。(3)操作轨迹管理系统对可能影响到原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操作在后台自动进行记录。本功能提供对这些操作信息的查询、追踪功能,包括操作人、操作日期、所操作的数据表、操作内容等信息。

2系统特点

2.1系统设置参数化系统的所有设置全部以参数的形式保存,有足够权限的用户可以自由进行配置。保证系统了在设计上的灵活性,用户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变化对系统的参数进行配置,而无须修改程序。

2.2创建自主学习型的铁路刑事技术专有信息库系统首次在铁路公安系统中实现了自主学习型的铁路刑事技术专有信息知识库,可以通过系统的自学习功能,不断补充完善铁路刑事技术专有信息,分类整理,规划文档目录,从而为铁路公安相关技术人员完成刑侦工作所需要的专有知识库的采集、查阅及维护。

2.3系统操作分级限制系统用户可以为共同使用该系统的多个用户设置不同的使用级别,不同级别的用户在进入系统后有不同的功能范围,从而实现系统的安全性及用户权限的管理。

篇(6)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China,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basis of highway economic take-off mountains. But the mountainous terrain, restrict conditions and influence factors, design of mountainous highway about facing a lot of issues. However, as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Therefore, to solve the traffic condi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mountainous area.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the ge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ountain highway route design,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mountain highway route survey; design;

中图分类号:U41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随着我国公路工程技术的发展,交通网变得越来越发达,然而对于山区公路工程的建设成为了我们工作的重点。山区由于的地形、地质情况复杂等难点,对于我们进行山区公路路线的设计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山区公路的路线设计需要我们设计勘察人员不断的进行深入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进行大量的考察与科学分析。

山区公路工程的线路容易受到复杂的地质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好的公路路线设计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山区公路的施工质量,而且还可以降低工程的耗费, 并且对于保护了山区公路附近的自然环境。山区特殊的地质特征对公路交通网的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地形的复杂性、地质的多样性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都会对山区公路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注重勘察设计阶段对当地地质环境的全面的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将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在地质勘察阶段还应考虑到技术问题的可行性,在技术等级较高的公路建设中,对于路线设计的要求非常高,而且由于在公路的建设中可能会有桥梁的架设、隧道的开挖以及为降低高程的大型土石方工程,这些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还要在建设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建设一条通行能力强,生态破坏少,经济效益好的公路,确保山区公路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和谐与统一。

一、山区公路线路的勘察设计

地质勘查工作对于线路的选择和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其工作的效率,提高勘查经费的利用率,必须选择合理的勘察方案,主要有:工程地质勘探、调查、测绘、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现场观测、勘察资料、室内整理等。否则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事小,对于建设项目设计的进度和质量的不良影响事大。所以,在勘查工作中要着重于:

1、方法与要求相适应,要全面结合要求的广度和深度确定合理的勘查方法,根据工程量的大小、等级的高低及施工工艺的难易,在保证人员的安全前提下进行有效地地质勘查。

2、勘察的结果要尽可能的详细。对于路线路较长的公路建设,合理的确定每一勘测段的分布,地质特征分布相对集中的地段可适当延长,而对于变化复杂的地段要多分段,做到详细的记录,为以后的设计阶段做好铺垫。

勘查方法的科学性、综合性,以及点线面相结合基本原则,将在山区公路的地质勘测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得勘察的实际与设计的深入相互促进。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线路的选择几乎不能同时避开这一地区所有的地质差的路段,所以地质勘探工作的数据支持就对设计人员的选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长距离的公路隧道,由于穿过山体以及地下水等因素,使得隧道所处地段的地质、水文条件的勘察设计变得相当复杂,因此必须进行专题的地质勘察,测绘出确切的数据能够有效的指导线路的选择,于是核对这一路段的地质变化情况,分析明确出不利地质危害的程度以及改善治理的难度至关重要。

二、技术指标对公路线路的影响

山区公路建设技术指标的确定,因为其所处地域地质条件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对于勘察设计水平的要求也更加的严格,对于相应的技术指标也更加严格。鉴于此,规范合理的勘察设计技术指标将有利于山区公路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建设效率。由于勘察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公路建设的基本目的,满足公路的基本使用功能,因此相关从业人员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确定具体的公路路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现路线选择与地质条件的有机结合。首先,在山区公路的勘察设计阶段必须保证所测绘数据的正确性、真实性,正确的数据提供是进行良好设计的前提,否则错误的数据不仅会是设计人员的大量心血付之东流,而且也会直接的影响在施工阶段工程的质量,技术指标的不合理还会加大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任何地区的山区公路勘察设计技术指标不管其规模的大小,等级的高低都要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确保各项工作在法律法规的监督下安全有序的进行。

根据《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B05-2004)的相关规定,对运行速度计算及安全性指标进行了评价。根据指南的运行速度计算方法预测该路段的运行速度,然后有运行速度差的大小判断的运行的流畅性。所以对设计和运行速度之差大20km/h 的相邻路段应首先进行线性调整,对于因线性调整而导致的工程量明显增大,并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时,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安全性:

(1)改善视距,增加线形诱导标志。对于视距不良的外侧车道,若加宽在1.5m以下的路段,侧通过车道外移减窄硬路肩的办法来改善视距;若加宽超过1.5m 以上时,则对外侧路基进行加宽。

(2)增设限速标志。

(3)调整超高横坡度的方法保证在运行速度下的行车安全。

三、生态安全问题

生态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特别是在党的十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归纳到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后,各地各部门都应贯彻落实十精神,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对于山区公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长期的生态保护问题的不重视,使得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与此同时环境对于建设项目的反作用也在日渐加重,这些种种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都反映了生态安全的问题。

在山区公路的勘察设计中,除了对于地质、技术问题的考察,生态安全问题的考虑也应放在设计的方案中。在制定设计方案时,要将当地的生态环境考虑在其中,特别是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原始山区,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公路的建设不能影响和破坏当地野生动物的繁衍、迁徙,并保护当地珍稀野生植物,必要时要对其进行移植,对路线进行慎重选择。早确保公路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最大的可能来维持当地山区特有的生态系统,保障生态系统的安全。

四、对于河谷地带的路线设计

对于河谷地带的公路路线设计,我们需要确保公路路线与河流、山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河谷地带的山体风化非常严重,并且气候、降雨等可能会使河水的流量产生比较大的起伏性,距离山体过近的公路线路很可能在雨季受到泥石流的破坏,在旱季的时候很可能受到河床干裂的影响。所以公路的路线在设计时需要与山体、河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且对山体有悬石的位置使用隔离网或者隔离墙用来防范落石,对于其他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我们在设计中也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路线设计还要特别注意分析河流不同季节的水位情况,要确保设计的公路线路高于河流的雨季水位线。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是公路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直接的影响到公路路网结构与线路指标的是否合理,而且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以及汽车的安全、舒适的运营等方面。因此我们在线路设计中应该认真的把握好最佳线形,综合考虑环境中的各个影响因素,对路线标准的进行合理的选择,制定最佳的路线线形方案,精心设计科学的公路路线,在保证公路质量和安全的。

参考文献

[1]刘桂昌.关于山区公路勘察设计的探讨[J],建筑学研究前沿;2013,

[2]赵汐权.浅谈山区公路路线设计[J].北方交通,2007(12)

篇(7)

周围环境调查是深基坑工程勘察设计中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建筑密集,交通流量大的城市更为重要。例如,某市深基坑支护时,忽视了基坑边缘城市供水管的存在,造成供水管断裂,导致周边街区停水数日。还有,因采用锚杆支护将电缆管线打断,致使区段停电,损失惨重。又如,某深基坑支护前未对周围道路上汽车载重和流量进行深入调查,对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限值作出严格控制,导致周边道路开裂和塌陷,引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再如,某工程的深基坑支护,对影响区域内的所有建(构)筑物,未查明其平面位置、距离关系、用途、层数、结构形式、基础形式与埋深,未做基坑四周的截水帷幕,盲目降水,引发周围地面下沉,造成四周房屋裂隙,激发群体性上访事件。这些对周边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情况不了解,就盲目开挖造成损失的实例很多,后果十分严重。在此不作一一赘述。引起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凡进行了勘察设计的深基坑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是应承担起主要责任的。长期以来,建筑基坑支护工程只是为地下室的施工创造条件,一直由施工单位作为临时性施工措施自行解决。造成了有些勘察、设计人员对基坑支护的特点和要求缺乏较深的了解,出现了有些设计人员提供的勘察任务书未涉及基坑支护工程的勘察要求。采用供建筑基础设计的勘察资料作为深基坑支护设计的依据。有些设计人员即使提出了基坑支护的勘察要求,但勘察人员所提供的勘察成果仍然沿袭建筑地基勘察的技术路线。勘察钻孔的布点只限在建筑划定的轮廓线以内,并严重缺乏四周环境状况的调查资料。随着城市建筑密度的增大,各种地下管线的复杂交错,基坑深度的增大,这种基坑工程的勘察成果中资料依据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基坑支护事故频发。

在我国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对基坑工程的勘察专门设置了第4.8节,共11条,对勘察内容、勘察重点作了明确的规定。如基坑勘察的平面范围宜超出开挖边界外开挖深度的2~3倍;勘察深度宜为开挖深度的2~3倍。强调在开挖边界外,勘察手段以调查研究、搜集已有资料为主,复杂场地和斜坡场地应布置适量的勘探点。特别在第4.8.7条中,基坑工程勘察,应进行环境状况的调查,查明邻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现状、结构特点以及对开挖变形的承受能力。在城市地下管网密集分布区,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或其它档案资料了解管线的类别、平面位置、埋深和规模,必要时应采用有效方法进行地下管线探测。

基坑支护工程由于具有临时性,随着基坑的回填,其使用寿命也随之结束。因此,建设单位一般不大愿意在基坑支护结构上花费较多的投资・给勘察设计单位带来了一定的工作难度。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基坑支护工程的勘察设计具有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在设计计算中某些偶然荷载是不加考虑的,支护结构相对于永久性结构的安全储备较小,而环境变量多,影响因素复杂,基坑工程稍有不慎容易造成重大安全质量事故,一旦事故发生其处理难度大、费用高,带来的社会影响恶劣。因此,基坑工程的勘察、设计人员除了要掌握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和制约因素外,特别需要重视对基坑四周环境的调查工作,严格按照我国现行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要求进行深基坑工程的勘察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基坑支护工程的勘察设计。

2、土层抗剪强度力学指标的缺失

基坑工程的土层抗剪强度指标与一般建筑基础工程的力学指标是有一定区别的,建筑基础的地基勘察只在建筑划定的轮廓线以内,对持力层、下卧层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研究的重点主要针对地基土竖向承载力性能,并提供相关土质参数。在建筑基础的地基的勘察中对浅部软弱土层因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一般不作详细的土层分类,也不做常规试验,只采用“该土层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的简单描述。而基坑支护设计所需要的除了建筑基础地基的相关力学指标外,基坑四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划分和土质参数,其中包括浅部的软弱土层、土层的土质参数更加重要,若采用此类建筑基础的岩土勘察报告作为基坑支护的设计依据,土层抗剪强度力学指标实际上是缺失的。因为支护结构其荷载效应主要是土体、土中水及四周建、构筑物的存在而引起的侧压力。基坑支护结构型式的选择也不可能避开浅部土层自身的相关力学指标,若基坑采用放坡、土钉墙、锚杆等结构形式时,土体就是支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即使浅部土层是可作为建筑基础持力层,在岩土报告中做了实验研究,提供了建筑基础所需要提供的土层抗剪强度的Y、c,(p指标用于基坑支护设计,在某些情况下也是不可行的。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条文说明,

“从理论上说基坑开挖形成的边坡是侧向卸荷,其应力路径是不变减小,明显不同于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土。另外有些特殊性岩土(如超同结考粘性土、软质岩),开挖暴露后会发生应力释放、膨胀、收缩开裂、浸水软化等现象,强度急剧衰减。因此选择用于支护设计的抗剪强度参数,应考虑开挖造成的边界条件改变、地下水条件的改变等影响,对超固土原则上取值应低于原状试样的试验结果”。如长沙地区的网纹土和粘土岩,天然条件下抗剪强度很高,但是开挖暴露侧向卸荷后,经应力释放、浸水软化、风化,微裂隙张开,抗剪强度显著降低,直接采用抗剪强度试验指标是偏于不安全的。另由于基坑开挖直接改变了原始状态下的自然条件,在空间上切断了原始地层的连接,改变了地下水的传导路径。基坑外降水或者基坑周边采用止水帷幕防渗后基坑内降水,周边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应是有区别的,勘察报告应根据可能采用的地下水不同的处理措施提供不同排水条件下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前者土体处于排水条件,而后者土体大都处在地下水中,其指标的差距不能忽视。

当遇上岩石基坑时,岩体的产状和结构面的抗剪强度也是基坑支护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应根据场地的地质构造、岩体特征、风化情况、基坑开挖深度等,进行详细勘察,提供实用于深基坑支护所需要的力学指标。特别是当岩石结构面向基坑内倾斜,其倾角小于开挖坡角且大于内摩擦角时,基坑支护应根据结构面的抗剪强度进行支护处理。

目前基坑工程支护设计应用一般建筑基础的地基勘察资料,土层的抗剪强度指标有些情况存在着依据资料缺失,有些情况存在提供的土层抗剪强度指标适用性的缺失。给基坑支护工程带来了安全隐患,是造成某些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我们应该遵守现行的《岩土勘察规范》第4.8.4条中所规定的:

“在受基坑开挖影响和可能设置支护结构的范围内,应查明岩土分布、分层提供支护设计所需要的抗剪强度指标,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应与基坑工程设计要求一致,符合设计采用的标

准,并应在勘察报告中说明。”

3、对地下水作用的分析与合理判定

地下水控制的设计是深基坑支护设计的重要组成部份,要做好地下水控制设计,水文地质条件的勘察又是最重要的基础。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录入的四条强制性条文均与地下水控制设计有关,它们是3.1.4条、3.1.5条、3.1.6条和8.1.4条,这四条强制性条文中分别表述了,“在支护结构设计中应考虑地下水的变化对周边环境的水平与竖向变形的影响”:“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情况和支护结构与基础形式等因素,确定地下水和控制方法”:“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突涌验算…”,同时也提出了地下水控制计算和验算的要求:抗渗透稳定性验算:基坑底突涌稳定性验算;根据支护结构设计要求进行地下水位控制计算。为了与《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强制性条文相配套,现行《岩土勘察规范》中第4.8.5条,也以强制性条文的行式,表述了“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治理(降水或隔渗时),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工程经验表明:在大而深的基坑工程中,对地下水的勘察评价,将对工程的安全与造价产生极大的影响,例如,某市一住宅区基坑工程由于缺乏对水文地质的详细勘察资料,忽视对地下水作用的评价,基坑采用桩锚支护,基坑四周末做止水帷幕截水,采用在基坑内集水明排降水,结果引发了周围近300米范围地面沉降,近10万平方米房屋出现裂隙,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又例如,某基坑为厚层网纹土,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只根据勘察报告中提到的“地表水丰富”的结论,在基坑支护中盲目采用止水帷幕,止水帷幕的工程造价高达150万元,这种对地下水的性质不做认真分析,不充分利用基坑四周土体的隔水性能,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和工期的延长,这类工程事例也不曾少见。

怎样才能选取经济合理,技术可靠的地下水控制方案’一是应充分对含水埋藏条件及水位或水压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充分对水层的含水性及富水性的调查分析;二是要充分论证和预测地下水对环境的影响和变化,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发生因地下水的改变而引起的地面下沉,道路开裂、管线错位、建筑物偏斜、损坏等危害。

4、支护结构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基坑工程不仅需要岩土工程的知识,也需要结构工程的知识,同时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密不可分,需要在施工过程采用动态设计,从事基坑工程的从业人员应具备岩土工程、建筑结构、施工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目前,全面具备上述知识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较少,因此深基坑支护设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值得重视与关注:

A、设计单位不依据勘察报告进行基坑支护设计,某些设计人员根据过去的经验,不与勘察单位协商沟通以获取勘察单位的正式变更t自作主张修改勘察报告提供的重要参数,如土层的抗剪强度、锚杆与土体的摩阻力、放坡坡率等,基坑设计成为无依据的设计。

B、当周边建筑物为桩基础时,盲目采用桩锚、锚杆、土钉墙的支护方案。给基坑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带来隐患。周边建筑物为桩基础,的确将附加荷载传递到土体深部,建筑荷载对基坑的影响随桩的长度增加而减小,但是城市中心区基坑周边建筑物大多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的多层建筑,普遍采用小直径(多为350mm)的灌注桩基础,配筋少甚至仅上部配筋,桩距密,有时净距为700mm,锚杆、土钉的锚固段灌浆往往伸入灌注桩群中,在孔隙较大的土体中锚杆、土钉灌浆往往使锚杆、土钉锚固段与灌注桩联成一体,使灌注桩受到锚杆、土钉传递的拉力,特别是桩锚体系中的锚杆,其设计的抗拉强度往往较大,为控制变形通常施加一定的预应力,这时小直径灌注桩有被拉断、拉裂的可能,

C、重视靠近基坑周边建(构)筑物、重型施工设备,缺乏对基坑周边附近的陡坡、陡坎的土质、坡度、现有支护措施、稳定程度、地表水体的距离、水位的调查,忽视因陡坎、陡坡的土压力、水压力对基坑外侧土体产生附加荷载的分析。一般认为,基坑外侧2倍基坑深度范围内为地表沉降的主影响区域,2~4倍范围为地表沉降的次影响区域。但有些高陡坡、陡坎可能还在主要影响区域内或次影响区域内,它们的土压力、水压力不能忽略不计。有些高陡坡、陡坎下部可能存在滑动面,一旦基坑施工将产生整体滑移。还有一些已有建筑物的地下室,修建时采用大开挖的形式进行的施工,当临近的基坑支护设计若采用土钉墙或锚杆,将已有建筑的基坑回填土作为锚固端土层,势必造成锚杆抗拉强度达不到设计目标。

D、忽视基坑顶点位移的控制,仅考虑基坑的稳定和支护结构的强度,基坑工程与周边建筑环境互相制约、互相联系,若基坑周边地层产生变形,小则极大地影响周边建筑的使用功能,造成周围百姓工作、生活不便,大则引起已有建筑物沉降、倾斜甚至倒塌的事故。基坑支护顶点变形量的控制基坑工程成败的关键。在我国现行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第3.1.4条以强制性条文行式,明确规定“应根据周边环境的重要性,对变形的适应能力及土的性质等因素确定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限值”。对于基坑周围人流、车流量大,或有十分重要的市政设施的地段,建议顶点位移以确保周围环境和人身安全为原则,确定合理的限值。决不能仅仅以满足支护结构的强度为依据。

篇(8)

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我们整个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是整个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项工程在建设前都必须进行岩土工程勘察,采集相关数据。而我们勘察的成果质量会直接的影响到整个工程造价的安全。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也是一个我们不能轻视的工作。我们应该对平常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保证勘察成果质量。

1. 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1.1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目的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运用工程地质学等相关理论,应用科学的勘察方法,利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及仪器,依照一定的程序对建筑项目场地进行调研。调查、分析、研究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工程地质条件、施工建设对所在地及周边自然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等内容,并对勘察成果及技术参数进行评价和设计,以便为工程建设的基础设计及施工提供科学、详实、准确的工程地质资料及技术参数。

1.2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现场的钻探及原位测试、原状土取样、室内试验以及编制设计文件等方面。

1.3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的选定

(1)收集地质资料,进行工程地质测绘;

(2)按照地质条件以及测绘成果,进行勘察纲要的编制;

(3)根据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工程特点,确定勘察手段和勘探方法。

1.4 岩土工程设计的程序和步骤

(1)根据勘察结果,拟订初步设计方案;

(2)制定施工方法;

(3)进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验证,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4)制定设计文件,文件中要涵盖设计方案、施工方法、施工要求等要点。

2.勘察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勘察依据不充分、目的不明确

实践证明,只有设计意图明确,才能科学合理的布置工程量,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但在工程实际中,有不少勘察工作不完善、不具体,例如,拟建工程的结构形式、规划地坪标高、勘探点坐标等情况不清,这些都是因为勘察单位的技术不足引起的,加上勘察单位对工程所涉及的公众利益安全不够重视,忽视了工程施工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地质危险和地貌问题,例如,某项工程勘察报告中提到该施工工地上有多个钻孔遇到防空洞,防空洞与地下室的地板之间仅3m的距离,可是在勘察平面图上却没有标识,相关人员也没有对勘察报告进行核实。又如某一住宅小区原有的地貌为山地丘陵,人工渔塘较多,是建设单位在堆填后进行开发的,在勘察过程中,某勘察单位没有对原有地貌进行详细的勘察,也不向附近居民访问,在后来施工中发现的其他地理情况与勘察报告中大相径庭,原来建筑物的所有钻孔均布置在塘堤上,导致业务不得不对工程项目进行变更。

2.2勘探点深度

各建筑基础结构和形式都有所不同,其勘察的深度也不同,如5-6层砖混结构住宅,通常的勘探孔深为15m,而在地质较好的密实碎石土及基岩区可以减少勘察的深度。而对于多层结构的商场,高度较大的地下室,其建筑的柱网荷载较大,基础面积大,甚至可能采用桩基,尤其在细土平原区地区,由于可能存在软土层,仅15m是无法满足要求的。相反,如果在碎石区,对2-3层的建筑物,有的勘察队伍也采用15m的勘察深度,最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3勘察测试手段、方法的不适宜

由于技术、素质等方面的限制,一些勘察单位对勘探装备、勘探手段、取样方法的适宜性没有引起重视。例如,在碎石土层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不连续、不提供综合修正结果,勘察人员还没有清除孔内的废土就开始贯入,这导致原位测试结果和现场测试会出现差异。在岩层中钻进时,无岩芯采取率,导致勘察人员无法了解其钻探效果。

2.4勘察纲要编制不完整

一些勘察单位的勘察纲要不完整,有的甚至没有审查过就开始施工,也没有勘察平面图,有的单位甚至没有勘察纲要,或者责任人签名或仪器编号填写不全。一些单位的勘察原始资料没有真正落实审核,少数单位原始资料归档制度不完善,有的原始资料缺失,这些问题都将导致勘察问题的发生,影响岩土施工。

2.5忽视生态环境的论证

由于勘察单位对岩土工程设计、施工论证不足,导致岩土施工的质量受到极大影响。例如,一建筑场地四面紧邻高层建筑物或马路,而勘察队伍在对这块场地勘察时,除了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定的一般要求进行外,还要重点对施工中可能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论证,可是很多勘察单位却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导致整个勘察结果无法适应施工要求,严重时还会导致工程变更,反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2.6地下水位观测

地下水位量测应该和各勘探点同时进行,而测量时间也应该在最后一个钻孔施工完成的24h后进行,测量内容主要包括地下水的开采情况,水位量测应与钻孔坐标、标高回测相结合。但在工程实践中,对钻孔(探井)中水位的量测,没有全面考虑到附近有无抽水井及地下水溢出的陡壁,这样测量出来的结果无法真实的体现地下水位情况,严重的话,还会给岩土工程带来很大的麻烦。

2.7试样采取

在试样采集中,对其工作要求没有进行严格规范,原状样高度不够,数量和质量也不到位,导致土质中的大量水分流失,影响对实际级配的定性或土盐化学分析的准确性。采取地下水试样时,钻孔才终孔即采取,这种水样成分无法代表地下水的真实成分。

3.改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策略

3.1 加强市场的管理与监督

(1)严格遵循一勘察、二设计、三施工的顺序开展工作;

(2)严格审查勘察合同和勘察纲要;

(3)加强现场的监督与控制,防止弄虚作假,提高勘察工作的真实性;

(4)严格审查勘察报告。对勘察报告中工作量、稳定性评价、勘探质量、数据分析、选型论证、结论建议等内容严格审查、重点把关,尤其要重视报告中提出的建议。

(5)加强政府及相关机构的管理与监督,制止恶性竞争;

(6)大力推行工程监理制度。

3.2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技术人员的教育和专业培训,并制度化,更新其知识结构;

(2)鼓励技术人员多参加学术活动,拓展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3)实施岗位轮换制度,增加内部的技术交流与沟通;

(4)推行岩土工程师注册制度。

3.3 加强工程地质的地域性研究,制定地方性的勘察规范

我国面积辽阔,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各不相同。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岩土工程的勘察与设计工作中,不考虑地区的实际,机械地套用标准统一的全国性勘察规范,必然无法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因此,要加强地域性研究,依据本区域的实际地质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操作性强的地方性规范标准。

3.4 广泛采用先进的技术,提升岩土工程的整体技术水平

加强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强化自动化检测与监测技术,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结束语:上面我们就有关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措施进行了分析,通过介绍我们应该了解到岩土工程勘察因为实际情况的不同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所以我们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任务就是希望通过相关技术资料,分析和评价工程地质条件,更好更顺利地让我们完成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者只有全面掌握岩土工程勘察的相关规则,并且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和新的知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更好做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 U412.36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74-1

据调查结果表明,人才、管理、科技、文化、法制五大要素对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质量的提升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但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质量始终保持着动态的发展状态,因此必须加强对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质量五要素的建设与创新。为了深入研究提升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质量的五要素,本文引入具体工程实例展开论述:某高速公路全长64.31km,设计速度80km/h,工程沿线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该工程桥隧比例接近45.04%,其中包含一条16公里的特长隧道。总而言之,该高速公路具有工程勘察设计难度大、总投资规模大等特点。为了确保该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质量,工程建设方面决定从人才、管理、科技、文化、法制五大要素着手。

1科技要素

科技要素对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质量的提升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一流的软件平台与硬件设施是科技型企业实施现代高速公路质量控制的必要条件,其中硬件设施是指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质量控制所需的仪器设备。结合该工程的具体情况及施工要求,工程建设方面大胆引入数字化技术(见图3-1)。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航空摄影测量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RS(工程地质遥感技术)、DTM(数字地面模型)、CAD(计算机辅助与绘图系统)及地震测井、地震折射、桩基无损检测等先进的物探技术被随之引入高速公路勘察设计领域。该工程建设方面普遍采用“3S”技术及各种先进技术,由此实现野外控制测量及道路与路线放样,同时高速公路区域内地形、植被、岩性、地层、地质灾害等的判释也实现线到点、面到线的结合,进而大幅度提高测设的精度,同时也为优化路线方案提供可靠地基础。

2人才要素

大量实践证实,科技型企业的人才素质(如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技术素质等)对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质量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创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提升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质量的根本保障。结合该工程的具体情况及施工要求,工程建设方面主要从如下方面实现人才素质的提升。

(1)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工程建设方面必须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的机制与体制,尤其要求建立健全择优聘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人才制度,由此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人尽其才的人才选拔机制。

(2)完善人才素质评价体系:工程建设方面必须建立健全由业绩、品德、能力、知识等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由此形成公平的、科学的评价机制,进而为专业人才营造出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

(3)制定科学的分配方法:工程建设方面必须健全管理、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由此形成报酬靠贡献、岗位靠竞争的奖励机制,进而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同时为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提供所需条件。

3管理要素

管理要素对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质量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质量管理必须立足细节,从技术与制度等层面防止勘察设计缺陷的出现。结合该工程的具体情况及施工要求,工程建设方面结合ISO9000标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兼顾管理精细化、规范化、个性化的高度融合;建立健全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制定最高管理者代表,此外质量管理的加强措施还包括:规范质量管理部门及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健全质量信息与反馈网络;健全质量管理与改进机制;分阶段组织开展管理评审、内审、监督审核;采用统计技术分析设计过程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等,由此实现对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进而提升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质量。

4法制要素与文化要素

4.1法制要素

国家法律法规是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质量的重要保障,一旦脱离规律法规,后果不言而喻。截至目前,国家已经初步建成公路勘察设计质量控制的法律体系,其中包括《测绘法》、《建筑法》、《公路法》、《计量法》等。结合该工程具体情况及施工要求,工程建设方面要求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

4.2文化要素

文化是企业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质量控制意志、理念、行为规范的体现。前文所提及的人才、科技、管理法制等要求皆蕴藏着文化的丰富内涵,此乃质量文化。质量文化的形成贯穿着整个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质量控制的全过程,其是企业质量态度、质量意识、质量价值观、质量行为、质量形象、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的总和。基于此,工程建设方面应高度重视质量文化的建设,由此实现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质量的提升。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质量受到文化、科技、管理、文化、法制五大要素的影响,其中人才素质对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质量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科技要素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及施工要求,工程建设方面针对文化、科技、管理、文化、法制五大要素分别提出不同的措施,其中人才方面包括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完善人才素质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分配方法等;管理方面包括结合ISO9000标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信息与反馈网络、质量管理与改进机制等;法制方面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等法律法规,由此实现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志强.高速公路主体设计单位对外委勘察管理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2,38(15).

[2]钟金如.浅谈软土路基勘察设计质量对施工质量造价控制的影响[J].才智,2011,(14).

篇(10)

主管单位:内蒙古草原勘测设计院

主办单位:畜牧科学院草原勘察设计所;草原学会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呼和浩特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1866

国内刊号:15-1165/S

邮发代号:16-19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11)

岩土工程勘察是地基设计的基础,主要是为建(构)筑物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和施工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而岩土参数的合理提供关系到基础设计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而由于对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视度不够,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仅就野外勘探工作和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纠正岩土勘察中的不规范行为,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为地基处理和施工提供准确、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

1.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

1.1野外勘探工作

岩土工程勘察一般时间短、任务重且突击性强,若勘探前没有综合周密的计划,等发现问题时野外勘察工作已基本完成,若重新补充勘探工作事必会事倍功半。这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勘探点布设:基础形式及结构形式不同,勘探深度不同。如:一般5~6层砖混结构住宅,勘探孔深15m基本可满足要求,而5层框架结构商场由于柱网的柱荷载大,基础面积大甚至可能采用桩基,则勘探孔深度15m一般不够。地层工程地质性质不同,勘探深度不同。如:埋藏较浅且工程地质性质好的密实碎石土及基岩地区勘探孔深度较浅,而工程地质性质差的淤泥及松散杂填土地区勘探孔深度较深,这就要求在勘探前对勘探区域地层大致情况有所了解,做到有的放矢。地基复杂程度不同,勘探点密度不同。免费论文。遇复杂地基情况,应按规范要求加密勘探点,不能局限于经济或时间等因素而坚持原勘探方案不变,否则难以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埋下工程隐患。这种情况在工勘市场竞争剧烈而盲目压价的地区较严重。

(2)野外地层的划分:野外地层的正确划分是室内资料整理的关键因素,对较大型的工程,由于施工多采取多钻机平行作业形式,技术人员较多,各勘探班组往往各行其是,最后资料汇总后难以统一,给室内整理带来很大困难,为避免这种问题应将所有技术人员首先集中到一起共同勘探一到两个钻孔,统一编录形式,并派专人现场负责勘探区域整体野外分层连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勘探质量。

(3)原位测试:原位测试应严格按规范进行,在施工中常会出现一些所谓“捷径”:静力触探按规定应定深调零以减少零漂,有时图省事不按要求调零,造成数据采集不准,尤其在气温与地温相差较大冬天、夏天触探指标相差更大。标准贯入试验不按规定进行杆长和孔深校正,在缩径和孔底有残留时,不能及时发现标贯器没落至应测试孔底位置,造成标贯数据严重失真。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按规定需连续贯入,并定深旋转触探杆(以减小侧摩阻),但在施工时由于连续贯入比较缓慢,且起杆困难或局部地段锤击不进而放弃连续贯入,使得对碎石土评价本来就缺乏相应手段的触探指标数据不够详实,因而造成对碎石类土的评价困难。

1.2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1)地基均匀性评价

高层建筑地基均匀性评价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之规定进行,但对一般建筑,GB50021-2001规定要求进行地基均匀性评价,但没有给出相应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许多单位参考高层建筑地基均匀性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目前,许多专家认为这种评价方法不太合理,需要各地区定制相应的评价方法。

(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我国幅员辽阔,土质条件各异,用查表法按GBJ7-89规范确定地基土承载力值在大多数地区可能适合或保守,也可能在某些地区会不安全,故GB5007-2002取消了按表格查取承载力的办法,但大多地区仍在采用,因为很多地区的经验不足,没有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成熟经验,基本上仍是各勘察单位各自为政,沿用89规范,更有甚者,故意利用所谓地区经验,逃避责任,降低承

载力指标,造成工程浪费。

(3)地震效应问题

对丙类建筑可依据地层f值估算场地地层剪切波速,但对重要建筑必须进行波速测试。但有的勘察单位用一句“根据地区经验”来确定覆盖层厚度,判定场地类别,这将对工程的抗震造价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地基处理后剪切波速、场地地基土类别及场地类别是否会发生变化呢,这在岩土工程评价中很少给予重视。对饱和粉土或砂土进行液化初判时,地下水位的选取应为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也可按近期内年最高水位采用,但很多单位则采用勘探时量测的水位,这是不合理的。

(4)基础方案的选择

在基础方案的选择上,勘察人员应同设计人共同分析研究,从多个可行方案中选取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案。现大多勘察单位图省事,既不与设计协商,也不多考虑工程造价,仅提供单一的基础方案,设计方也不问原由,拿起就用,可能给工程造价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基础方案的选择应依据场地地层情况,并结合地区经验两方面综合分析,忽视任何一方面均可能造成错误。免费论文。

2.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

以上对岩土工程勘察中几个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究其原因,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2.1勘察市场不规范

《建筑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第五条、第六条对勘察收费和承揽业务有明确规定。但勘察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标准,互相压价,互相竞争,中标的勘察费很低,致使勘察工作粗糙,勘察手段选择不合理和布孔不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没有真正达到规范的要求,所以难以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2.2权责不明确

《建筑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第十六条对观测员、试验员、记录员、机长等现场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专业培训,方可上岗的规定。但目前勘察单位大量雇佣农民工,而这些人员又不懂勘察,又未经过专业培训和教育,就承担起开钻机、取样、测试、量测地下水位,甚至还做起了野外对土层鉴定与记录等重要工作。这样就难免会出现原位测试、地下水位量测等诸多野外作业的不规范,难以保证勘察质量。因此对从业人员的必须经专业培训和教育,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2.3缺乏岩土工程专业人才

专业的技术人才是对岩土工程正确分析评价的关键。未经专业培训和教育的人在搞勘察,就会导致地基评价力度不足,基础设计参数偏于保守,造成工程的浪费。因此勘察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国家也应划定门槛,让真正懂行的人员担当,这样才能提高勘察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工程勘察质量,使我们的工程建设真正建造在既经济,又安全的基础上,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落后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勘察方法和传统的勘察手段已经很难满足设计的需要。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野外勘测中勘测点的合理布设问题、地质界面划分问题、岩土参数和地基承载力的确定问题、对勘察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问题。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岩土工程勘查人员没有掌握先进的勘察技术,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去伪存真,补充印证,归纳总结的能力,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3、岩土工程勘察改进的几点措施

3.1加强岩土工程勘察的体制化建设和人员培训

目前,岩土工程勘察的地位和作用与国家和政府给予岩土工程的定位和期望仍有一定的差距。这固然与人们“重设计轻勘察”的思维定式有关,与我国勘察行业体制尚未健全有关,与勘察市场的恶性竞争有关。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行业自律、约束机制,从根本上杜绝岩土勘察行业中的弊端,真正体现岩土工程师的价值,更好地应对进入WTO后与国际接轨的挑战。

(1)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规范市场行为、推行全程化监理

科学的建设程序应当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不按原则办事,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一方面必须仰仗政府主管部门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对项目招投标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全程化,采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保证勘察质量和投资效益最大化。

(2)严格市场准入、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加强相关人员培训

经过近年勘察设计资质换证,对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了一定的清理整顿,对规范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勘察资质门槛很低,尤其是打破行业壁垒后不同行业间的衔接过渡尚未完成,以高级工程师的数量来衡量技术水平不能如实反映勘察企业的技术实力。建议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通过采用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质双重控制来规

范勘察市场、促进勘察技术水平的提高。

(3)加强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认证,健全质量管理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确立了以过程模式作为标准的结构。勘察设计企业应通过有效应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运用过程方法,采用PDCA循环思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实施和管理,持续改进。提高勘察设计的能力,增加顾客的满意程度。为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提供支持,为勘察设计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3.2采用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在健全上述体制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使用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提高岩土工程的勘察水平,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技术:

(1)在岩土工程勘测中,为了避免勘探点布置的随意性,可使用克里格法。免费论文。

(2)在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中,为提高精确度,可使用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和高密度点法。

(3)岩土工程勘测中,为了准确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使用回归分析

(4)岩土工程勘测资料的整理中,为了保证成果的正确性,应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