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教师发展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7-16 08:31:3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师发展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教师发展论文

篇(1)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关系,教师要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品行、学识和才能影响学生,自觉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精心培育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对他们因材施教,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可造就。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适应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二)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思想

教师要为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素质基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让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使他们形成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潜力。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更要不断地完善自身,促进自己的发展。

(三)树立良好的道德观

没有高尚的人格,就没有高尚的事业。高尚的品德是教师的首要素质,也是教师赖以建立威信的基础。它包括思想、品行、道德、作风等。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和创新者。应具有热爱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教育、爱护学生及为人师表的品质,具有勤奋学习、钻研教学的精神,具有严谨细致、言行一致的作风,做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四)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师的心理结构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素质基础,教师要对教育事业极端负责任、对学生极端热忱,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还要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坚强的意志,勇攀高峰,能从教学中体会到快乐。

(五)创新意识

一个教师只有养成力图创新、锐意进取的性格,才会产生强烈的事业心,才敢于突破思维定势的困扰,养成求异思维以及人无我有、人有我鲜的意识,积极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才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才能实现人的自身价值,教育才是有尊严的职业。

二、良好的职业形象

(一)教师形象审美

教师为人师表,就要求教师内在的道德美、学识美与外在的仪表美和谐统一。教师的仪表要整洁、朴素、端庄、大方,高雅而又有时代感,严谨而又和蔼可亲。教师的形象主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教师的言谈要规范、明快、睿智、幽默、,举止要庄重、潇洒、热情、随和,深思慎行而又机智果断,原则性强而又灵活变通。

(二)教师情感审美

教师情感对教学行为具有巨大的调控作用,教师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教师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教学,就能调节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的发挥,反之,则会压制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因此,教师不仅要有爱学生的情感,还要善于控制、支配和调动自己的情感,以便有效地感染教育学生。教师的情感审美可使自己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而饱满的激情,还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事业、对学生的热爱之情,从而达到师生情感共鸣。教师要积极开展审美活动,强化审美感知、激励审美想象,进行审美创造,实现情感的升华。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体贴、爱护、尊重,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反应,从而起到沟通双方感情的桥梁作用,并转化为学生行为的思想动力,从而产生凝聚力。

三、专业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驾驭语言的能力

教师的授课语言与生活语言及其他职业语言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教学语言不仅要传授知识、抒发感情、答疑解难,还要具有引导与示范的作用。教师的每一句话都要提示一定的真理,都是思想的火花和智慧的闪光,对学生都具有启迪作用。还要注意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总之,教师的授课语言要规范精练、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和谐优美,具有感染力。

(二)教育机智

教育机制指教学的应变能力,是构成艺术的核心要素。教育机制是教育经验与教育理论蓄积的结晶,它所构成的基本素质是教师的完美个性,或者说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广泛地继承和借鉴,不断地吸收与扬弃,并经过长期地实践锻炼,才能具有教学的洞察力和应变力、机敏和智慧。教育机智要求教师能预料执行课时计划时回遇到的情况,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沉着冷静,随时根据新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的妨碍教学的行为因势利导,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能够用眼神、手势、动作等非语言行动控制课堂气氛。

(三)教学反思

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探究与解决自身、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增强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反应,教师可以此作为检讨教学得失并修正教学活动的依据,可以使教师从冲动的、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意志的方式行动;可以使教师从教学主体、目的和工具等方面,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获得体验,变得更加成熟。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即便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也只能是一件工作的多次重复,其教学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教师应当强化反思意识,知晓反思内容,掌握反思策略。只有养成了一定的反思意识,教师反思才有可能;只有知晓了一定的反思内容,反思才会有的放矢;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反思策略,反思才能更高效。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非常普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使用了多媒体,而在于是否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从而构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是板书的搬家,不是锦上添花的摆设,不是制作技术的精彩展示,而是围绕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效果所必须采用的教学手段,它既能辅教师教学,又能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不仅是改变教学手段,它还要求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从本质上改变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关系,可以拓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扩大课堂容量,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形象性。

(五)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学习是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根本途径。要给学生一杯水,只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还要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夸美纽斯讲过:“职业本身就责成一个教师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因而广大教师一定要锲而不舍、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特别是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更替不断加快的时代,大量的新知识新信息每时每刻都在涌现,广大教师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其体系,了解这门学科的历史、现状及未来,懂得这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方法,而且要广泛涉猎各门知识,掌握好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原理和方法,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要牢固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自觉性,适应社会发展,不断更新终身结构;要掌握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提高,适应新形势对自己提出的新要求。

(六)教学研究能力

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要积极探索和研究教学与学习中出现问题,成为一个科学研究者。特别是对自己教学的研究,要掌握一定教育科研方法,并注重运用所掌握的方法解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自己不仅成为一名教育实践者,而且还要成为教育理论家。

参考文献

[1]阮成武.主体性教师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2]杨朝晖,李延林,张景斌.立足校本,促进教师主体性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5,(1).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篇(2)

科学的发展观是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性概括和升华。科学发展观是发展观上的与时俱进,其本质是以人为本的协调发展观,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和可持续发展。高等院校成为知识创新、理论创新、人才创新的重要基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与时俱进。教师肩负着“科教兴国教书育人”的重任,为培养对象传道、授业、解惑。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的观念、知识和主导作用也应与时俱进,并向学习型、研究型发展。

一、教师传道方法的与时俱进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教师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将学科知识“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基本属于被动式、死记硬背式,所以很多用人单位反映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重理论知识轻动手能力,更缺少实践锻炼。

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出现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现代科学知识内容丰富、发展迅速,教师不可能在几年学校教育时间内完全传授给学生,而且,现代知识更新也很快,单纯的传授学科知识已跟不上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此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教师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教师更重要的职责在于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获取和应用所需知识和信息。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方法,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当的学习策略、发展认知能力、挖掘潜能,还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同时努力发挥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挖掘各种潜能和个性特长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一个宽容、轻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机会、环境和条件。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激发者、指导和帮助者,各种知识、素质、能力和发挥个性特长的培养者,将教学重点放在激发促进学生“学”上,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和可持续发展。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我们在教学中坚持改革教学体系、内容,同时进行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三为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思想,注重“四实”(实验、实践、实训、实习)和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结构、方式、方法、手段和考试等方面的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探索出培养“新型信息技术人才”新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八双”即双计划、双大纲、双教材、双教案、双教法、双练习、双作业、双考核),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练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结合演示教学讲解操作,边讲边练、演练结合、平时与期末考核结合,对新型人才培养效果很好。

二、教师授业观的与时俱进

人们把教师比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用丰富的学识教人,更要以高尚品德育人。“师者,人之模范。”教师的培养对象尚未成熟具有可塑性。教师的品德、气质、性格和言谈举止等,都会对学生起到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身教胜于言教,以教师良好道德行为去影响、启迪和感化学生的心灵尤为重要。同时也应当意识到,在现代信息化时代,传统的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的谦虚忍让、吃苦耐劳、认真严谨等美德,已经不全被认可,强调自信、效率、公平和个性化发展。

教师的工作是“树人”工程功在千秋,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从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到现在的“园丁”、“人梯”精神,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春蚕”和“红烛”的高尚品质,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各种利益碰撞和调整的改革形势下,更需要以无私奉献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情操。

每个人先天条件及后天经历不同,其价值观的形成也受到不同的影响。现代大学生比较强调自我价值体现,教师在尊重其价值体现的同时应积极引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知道学会感恩他人和社会。学生兴趣和特长是人生选择的重要因素,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得到乐趣和成就感,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信自强、自我成长与实现。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面对现实中权利、地位、收入与财富等问题,教育学生应当努力进取,必须以正当手段、方法达到目的和理想,经过努力实现才具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也是为集体和社会做贡献。

我们坚持面上教育与个别细致引导相结合,进行“树新风立志成才”、“就业和学科发展方向教育”、“理想前途和学习目的教育”等。并通过“导师”方式对学生融合思想和专业的教育与指导,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也始终坚持严格管理、教书育人。还积极引导、支持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与文化活动,教师参与对学生实践活动方案指导、审查和评审等。如指导学生自己组织进行“网页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等,从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和能力培养与合作等收获都很大。

三、教师解惑观与时俱进

现代新型教师应向学习型发展,注重教学相长、知识更新、与时俱进。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快速发展。致使教师无法做到先知先觉,更无法实现传统意义上教与学。现代高校教师应将自己作为学习的参与者,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交往可以凸显学生性、表现个性、激发创造性。交往使教师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互相促进、教学相长,教学也不仅是单向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人才培养、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交流、沟通、参与、相互构建,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这正符合信息时代学生强调个性、人权平等的需求。师生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也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式服务于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演示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充分发挥与展示。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在教学研究中发挥主体作用

现代新型教师应向研究型发展,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传统的教学与课程、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都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按照教学课程、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教学内容和进度是由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这样,一方面新的教学研究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教学行为,不能为教学服务,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缺乏理论指导与创新,从而陷入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法的泥坑。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严重阻碍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篇(3)

一、前期基础调研

二00一七年,笔者深人都匀市周边20多所乡镇中学的英语课堂,听了二十多位教师的课。在贵州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笔者发现:无论教材、教法、教学设施怎么先进,如果不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学质量的提高将无从谈起。在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发展状况是怎样的?本着这一问题,笔者对国内近3年的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旨在于对研究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发展提供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对国外研究的描述

近三年来,有三篇教师教育研究的综述文献代表了我国外语学术界近来对于外语教师教育研究进行综述的最高水准、它们是:《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综述》(贾爱武,2005);《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综述》(刘学惠,2005);《近十年我国高校外语教师教育研究文献评析》(高云峰,李小光,2007)。以上几篇文章对近三十多年国外在英语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了类似的概述,认为外语教师教育可分为以下叹个阶段:70年代交际法兴起之初,人们研究重在教学内容,80年代开始热衷于研究教学方法,并创造了多种教学法和技巧,但是教师们并不能顺利地实施这些教学法,于是90年代的研究重点转到了研究教师上来了。1997年在英国布赖顿举行的第31界国际英语外语教学协会年会上,英语师资教育与教师发展成为会议六大主题之一,其中关于教师自身发展的机制和动力问题是目前外语师资研究的重要课题。TESOL组织的学术刊物TESOLQuarterly推出专刊“英语教师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展开国际性讨论,它标志着英语教师教育己经成为各国从事英语教育专业人士的研究焦点。

2.2国内高校相关研究

《外语界》等十种外语类核心刊物在近十年总共发表高校外语教师教育论文64篇(高云峰,李小光,2007)。从时间跨度以及刊物的分布来讲,没有形成持续、稳定增长的研究态势,说明目前我国外语界对外语教师教育问题的认识不足,研究力量薄弱(同L)厂〕我国90年代后期开始有学者对外语教师教育表示关注,但多是从理论研究以及外语教学技能的角度展开的,对教师的培训也多是表层化,相关的文献中常出现“外语教师培训”、“外语教师教育”,而“外语教师发展”一词的使用频率较低,说明了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应从教师内部自身提高内在素质才是关键所在(国内研究算是勉强跟上了国际研究的步伐,但仍有不少差,特别在强调教师发展这一点上,我们更注重理论,培训也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式,而国外更注重教师自我发展的反思意识以及促进发展的途径(贾爱武,2005),笔者对国内一卜种外语核心(或重要)期刊,如《外语界》等近3年刊发的外语教师教育类文章作了统计,结果如下:

统计结果与高云峰,李小光((2007)的论述一致。不少刊物如《外语学刊》等近三年刊登的外语教师教育论文的数量居然为01所刊发的教师教育类文章数量很少,并且多是讨论抽象的理论为主,如教师培训模式、教师信念、教师自主等。

以上统计都是与我国高校教师教育研究有关,似与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素质发展的研究无关,其实不然,原因如下:第一,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是培养英语教师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基础英语教师的重任,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素质发展与高校的教学理念息息相关。第二,高校是引领科研和学术活动的最前沿阵地,其科研理论、成果和模式对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有很大的参照作用。第三,高校的理论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向,代表国内该领域理论的最高水平,对推动外语教学改革直接产生重大影响,起到对外语教学改革进行导向的作用。

统计表明,近几年获资助的英语教学类项目偏少,这与我国庞大的外语教育环境不相符,2007年外语教学类获资助的项目增加到10项,但仅一个项目与外语教师教育有关,但不是专门针对外语教师教育发展的。国家社科基金对外语教师教育项目的资助还非常薄弱。

2.3国内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研究概述

近年来,《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育》、以及各类学报都刊载了一定数量的针对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类的论文。各种相关学术会议也在热火进行。这些文章和学术会议大多针对英语教师教育的某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教学介人为主,多是讨论教学信念、师资培训,或者优秀教师个案研究,没有从全面的角度探讨中学英语教师素质发展问题。可喜的是,已经有的教师开拟,再辅助动画等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全方位感受实验的动态过程。这样既节约实验成本,避免使用昂贵、有毒有害试剂,也适合易燃易爆、造成环境破坏的实验;又能让学生掌握实验内容、方法,观测到真实的现象,也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论。如对有机物燃烧、蛋白质电泳等实验进行模拟,就能从根本上实现整个实验过程的绿色化。

2.4考核方法绿色化

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对实验课程考核办法的改革,采取了小论文加平时成绩、一次操作考试加平时成绩、实验理论考试加实验操作等多元化的考核办法。但这些考核办法更多的是针对学生实验能力本身的考核,注重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环保意识和实验道德规范的养成。考核方法绿色化就是在考核实验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对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环保责任和团队精神等的考察,以培养具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的高素质人才。

三、教师素质绿色化,构建绿色实验环境

篇(4)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师范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师专)已由单一的教师教育办学格局转为教师教育与高职教育共存发展。教师教育在“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转型中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培养目标的下移,由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转为培养小学教师;其次,小学教师已经由量的需求转为质的需要,必须以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再次,教师要由熟悉的初中教师的培养方式转为小学教师的培养方式,这对每一个教师都是一种考验。新的挑战也为师专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明确发展路向,师专的教师教育,应该大有作为。

一、发挥优势,树立为国家培养基层人才的自信心

师专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功不可没。近十几年来教师教育改革进行得非常神速,中师资源几乎丧失殆尽,相当多的师专或独立升格,或与有关院校合并后升格。目前,仅存的师专不足50所,其中80%以上分布在地(市)一级,是地(市)唯一的一所高等学校。顺应师范教育的转型,师专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培养重点转向为国家培养基层人才(小学教师)。

一是源于转型的培养目标要求师范教育体系由三级向二级转变,取消原来的中师,小学教师的培养任务由师专承担。

二是源于师专大多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在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尤其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优势,为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本科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对培养普通小学师资兴趣不大。1998年教育部师范司正式启动“面向21世纪培养专、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建设”项目,从此,我国开始了高师院校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尝试。2002年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被正式列入国家教育部设置的本科专业目录,小学教师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中。截止到2005年,全国高师本科院校有96所,培养本专科师范生的综合性非师范院校达到207所。而目前全国仅有97所高等院校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大多数高等院校对培养小学教师兴趣不大。“本来期望其他大学都来培养师资,但综合性大学对培养普通中小学师资根本没有兴趣”。这为师专发挥优势占领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四是本科师范院校(或综合性高校)在“教师职前培养中“去农村化”非常严重,师专仍是农村师资的培养主体。多数师范院校(或综合性高校)培养农村教师的目标不明,他们普遍缺乏培养农村小学教师的经验,相关师资也缺乏农村教育体验,对农村教育教学规律,农村中小学生的特点,适合农村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了解不够,培养的学生也极少愿意回到农村,特别是“村小”任教。而师专所具有的处于地级市的地理位置和培养农村初中教师的经验,使其熟悉农村、了解农村中小学校和中小学生,在培养农村师资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见,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师教育在农村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要树立信心,加强内涵建设,努力为农村教育输送更多的高素质的毕业生,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科学定位,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

学校办学定位是事关学校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是大学的理想与价值追求的体现与反映,是办学成败的关键。师专的教师教育要走好转型发展这步棋,首先,要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对教师教育进行科学定位。师专教师教育的定位要立足于自身的办学实力和现实状况,从自身的校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同时要考虑地方性和市场性。只有准确、合理的定位,才能保证教师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师专教师教育的定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办学方向定位。师专大多分布在各地级市,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这是师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而教师教育应以满足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主线来确定办学目标,为农村地区“两基”成果巩固和发展需要,做强做优教师教育。二是培养目标定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优质师资奇缺,部分边远山区的初中教师仍需要师专培养。因此,师专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服务地方农村地区小学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教育理念先进、师德良好、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强、体魄健全、学生欢迎、人民满意的优质基础教育师资”比较切合实际;三是服务面向定位。师专是地方高校,教师教育在服务面向上理应发挥地方优势。立足地方、服务基层,为提升地方基础教育品质提供丰富的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四是办学特色定位。办学特色对高校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只有在某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发展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地方师范院校来说,其办学特色不能离开“师范性”和“地方性”两个基本前提。因此,师专应针对自身的特点培养优秀的小学师资,占领农村小学师资市场等方面形成办学优势和特色,从而更好地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服务。

三、产学结合,实现校校合作双赢

产学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师专教师教育产学结合主要是通过教学与生产冲小学校)、科研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地方输送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在“依托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三个不同层次上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依托基础教育。教师教育应紧紧依托农村基础教育对人才的素质需要、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资源、学校的教育教学场地等进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农村学校的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设置、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基础教育提供较高水平的师资来源;让中小学及其优秀教师参与到教师教育体系中来,共同培养未来教师。通过选派中小学的优秀教师作为师专的兼职教师、为师范生开设专题讲座,使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实践层面的最新发展动态,丰富师范生的感性经验;依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场地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共建教育实践基地,搭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的桥梁,为师范生的教育见习、顶岗实习提供便利,为师专教师的教育研究提供平台。

服务基础教育。这应该是师范院校的一个重要使命,一项基本职能。因此,师专教师教育要立足于地方基础教育的发展,不断引导教师面向基层,服务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要主动走出去,进入地方,深入农村中小学,在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为农村中小学校提供全面支持。首先,积极回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充分考虑并满足中小学的需要。其次,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不仅进行理论培训,还要参与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指导。再次,主动与中小学开展课题合作研究。使研究做到即时现用,有效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引领基础教育。实质就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引领具有以下特点:客观性(依据客观实际情况);创新性(提供有效的帮

助);示范性(发挥辐射作用);实践性(深人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高师院校积聚了一批教育研究人员,其学科构成与中小学相对应,并有一定的沟通渠道,高师院校引领基础教育比其他院校更有优势。“引领的基础是研究和参与。师专的研究人员和教师要深人中小学教育教学一线,与教育实际工作者展开合作对话,在合作对话中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一线教师并开展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应避免教育研究人员与中小学一线工作者之间产生“生产——消费”“传授一接受”的单向关系。

在产学有机结合中,中小学校可以获得师专的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支撑和研究成果支持得以实现改善。教师可以获得师专的专业人员支援得以发展,师专在人才共育和实践基地共建中达成人才培养日标,教育研究人员能够在一线的研究中获得新的理论生长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为专业的持续发展注入生命力,从而实现产学结合、校校联动、合作共赢的格局。

四、加强建设,以品牌求发展

师专的教师教育要做强做优,关键在于加强建设,把教师教育打造成品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与本科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师范大学拼学术研究、全国知名度不是师专的长处,坚持打造“精品师范”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求特色、创品牌,在地方形成一枝独秀不是不可能。因此,要加强建设,完善机制,重视规划,保证投入,确保形成地方品牌。须抓住几个最关键环节: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国以来,师专办学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教学过程普遍存在重教师传授,轻学生研究;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理论学习,轻实践应用;重专业知识,轻职业技能。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工作的适应期长。在新的形势下,师专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尤为迫切,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下移的现实,可采用“l+l+l”的培养模式,即建立“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教师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小学教师需要的是宽广而不是专深的专业知识,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有较强的职业技能,而且他们最好在艺术方面有所专长。因此,在第一年的通识教育阶段,应注重文理渗透,重视培养艺术修养,学生集中修完公共专业课、专业通修课。第二年学生集中一年时间修完学科专业课程,最后一年修完教师教育课程,完成教育实习、自主研习和实践活动训练。该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有利于综合型、多能型小学教师的培养。

篇(5)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环境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与影有如下几方面

1.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搭建了基础性平台

作为实施信息时代教育的教师必须首先具备信息技术素质,且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应用意识和主动应用的习惯,并能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才能实现自身职业专业化的全面发展。当然,信息技术与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是相互支撑、渗透与有机整合的,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强调教师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专业素养进行整合,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所以,信息技术环境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搭建了一个基础性的平台。

2.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知识丰富与发展提供了资源性平台

知识以信息为原材料。信息技术是各门学科乃至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丰富了知识的获取渠道,知识更多地以多媒体技术手段展现,刺激人们的多种认知感官,实现交互式随意检索的知识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得人们获取更多的知识,为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构筑起丰富知识资源宝库。

3.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技能训练与发展筑起了实践性平台

篇(6)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06)04-0064-04

近年来我国教师发展出现了新的价值转向,这种转向的标志就是以校本教研为核心制度的出现。校本发展的实质是一种基于教师自身经验(个体或群体)的经验发展取向。那么,这种经验取向应基于什么样的经验观才能使这种转向真正作用于教师的发展?本文尝试对这种经验取向之经验基础进行探讨。

一、教师发展的价值转换:基于教师自身经验的发展取向

教师发展的价值转向当然有其复杂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恐怕是传统的教师教育方式所产生的弊端。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可以称之为外促式、理论导向型发展取向。说它为外促式,主要是指教师发展由本校外的教师教育机构(如师范院校等)帮助完成。职后教师教育规划也由行政部门倡导和主持。这种外促式发展难以兼顾教师或学校的实际需要,甚至带有强迫的性质。说它是理论导向型,主要是指这种教师发展取向注重学科专业和教育理论的灌输。这从师范院校和职后教师教育的课程开设就可见一斑。外促式、理论导向型教师发展取向在价值目标上奉行学历教育和局限性的专业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工具主义,是一种技术理性的反映。这种教师发展模式无法有机地将教师所学与具体教育情景结合起来,缺乏具体场景中的特殊心理体验和精神渗透,因而也就无法有效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它忽视了教师教育生活场域的发展功能和教师自主发展的价值。也就是说,它脱离或漠视了教师自身的经验。“校本”的英语词汇是school-base,其意思是以学校为本、为基础的意思。我国有学者认为,所谓“校本”就是为了学校、在于学校中、基于学校。校本发展是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管理的有机结合,被认为是21世纪学校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是一种注重学校自身发展的理念,也是实现学校优质化和特色化的策略。校本教师发展项目,特别是和教与学相关的项目,是以建立正面的学校文化为目标,其着重点是促进同事在教学上的交流和反思。常见的活动有观课活动、指导教师、朋辈指导和校内合作的教育科研项目等,目的是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笔者认为,校本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立足本校、自主发展。

教师的校本发展蕴涵着教师发展的新的价值取向,这就是经验取向。所谓经验(experience),是指由亲历亲为而获得的知识或技能(knowledgeorskillacquiredfromseeinganddoing)。这种经验发展的取向就是把教师的发展奠基于教师自身(个体和群体的)的经验,它强调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强调主动的而非受动的,它所秉持的思维逻辑是,教师的发展是经验的、在经验中进行的和为了经验的。所谓“教师的发展是经验的”,也就是认为,教师的专业取决于经验积累而不只是理论的学习或提升。所谓“在经验中进行的”,就是说教师的发展更多地是通过“传、帮、带”的形式,立足教师群体的经验观摩或自身的教学反思。所谓“为了经验的”,就是通过一些形式,如教学观摩、同辈指导、师徒制、专题研究、行动研究、校本的教师培训项目、院校合作的师徒制度或师训模式、专业发展的联网或平台等,教师找出个人教学上的优点和缺点,发展优点,改正缺点,并学会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反省他人以至个人的教学,以求检讨自己的教学,达致教学上的精益求精。

二、诠释学经验观:经验发展取向之应有的经验观

应该说,相对于以前的单纯的外促式、理论导向型发展,教师发展的经验取向有它的自身价值。有人甚至称,校本发展是教师成功的根基。但是,实际的情况并不如意。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我国学校自的缺失、学校领导的长官意识浓厚、教研意识薄弱等等。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校本发展的取向还出现了另外一种倾向,即过分崇尚“校本”发展,单纯地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其表现不一;或轻视理论,过于重视中小学(教师)自身的经验;或校本教研成了学校专家型教师经验(教学和科研)对青年教师的单向经验灌输,以致教学新手与专家型教师的关系成为纯粹的师徒关系。简单地说,校本发展作为一种尊重学校或教师自主意识、自利、自身经验的发展取向有异化为经验主义的危险。这里就有必要提醒:教师发展的经验取向首先应建立在什么样的经验基础之上?

毫不客气地说,不少开展校本发展活动的学校所持的经验观是一种科学经验观。现代科学从方法论的角度确定经验的含义。经验的有效性取决于它的可证实性。科学经验概念在归纳逻辑中对自然科学起了主导的作用,所以它被隶属于一种认识论的解释图式,而这种被隶属于认识论的解释图式存在很大的缺陷,“迄今为止的经验理论的缺点(也包括狄尔泰在内)在于:它完全是从科学出发看问题,因而未注意经验的内在历史性。科学的目的是这样来客观化经验,以使经验不再包含任何历史的要素”,“科学经验的威望依赖于它的原则上的可重复性”。科学的经验观迷信教育经验(教师的或本校的乃至整个中小学的经验)的不变性、可重复性。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些所谓的校本发展,实际上是一种封闭性的孤芳自赏。比如,一些学校固执地认为,青年教师适应性差,于是,在师徒结对教学培训中,青年教师毫无发表意见的余地。一些有益的建议往往被视为对高级教师权威的冒犯,或被讥为不懂教学或不遵循教学规范。这种现象在一些名校、名师较多的学校中往往更易于产生。从笔者有限的从教经历看,教师经验的可重复性是极其有限的。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一个从教五年的教师的教育效果未必就一定低于从教十年乃至二十年教师的教育效果。我们知道,学校教育是一种面对成长中的人的活动,教育要素及其组合在不同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功能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教育经验的变动不定性。教育的有效性是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对之进行动态把握的结果。通常所说的“教无定法”就是这个意思。教学新手没有经验在一定情况下反而是他的优势所在。这并不否认对教育的基本规范的遵从以及对有经验教师的经验的学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特殊的应试教育环境造就的一些所谓名校、名师的教育经验更值得警惕。对他们经验的筛选也许更有意义。否则,所谓的校本教研制度往往成为青年教师活力或创新精神的一种制度性压迫。

这种封闭的孤芳自赏还表现为对教育理论专家的拒斥。不少人认为,只有教育者本人才对教育问题最有发言权。笔者在与实际教育工作者接触中,多次听到过这样的议论,没有教学经验怎么懂教学?一位外语特级教师甚至公开地说,一个人最少得从教五年以上,否则就没有资格评教。“空头”的教学理论是没有用的。我们不否认教育理论适用性的有限性,也不否认一些所谓的教育理论专家纸上谈兵。但是,以此来否认教育理论的价值从而轻视教育理论的学习以及漠视教育理论专家的作用显然是一种自我封闭。在实际中,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相对于其它业界,教师是最不认同与自身最有关的理论的价值群体。就笔者的调查分析看,长期的职业生涯养成了不少教师的一些性格缺陷或浓烈的“教育者”的角色认同意识,以致他们很难有学习别人的心理倾向。这固然有其理性的价值,但是,在当今这个需要不断学习的社会,这种心理倾向是值得注意的。何况我国特殊的教师教育制度造成广大教师教育理论储备先天不足!理论提供的也许不是一种可操作的程序(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但它提供的是一种视阈(horizon)。这种视阈与教育者自身视阈的积极融合可以形成新的视阈,形成对教育问题的新的理解。这对教育者是十分必要的。

也许,教师的校本发展应建立在诠释学经验观的基础上。

在哲学解释学经验那里,经验不只是指这一事物或那一事物给予我们知识这种意义上的经验,它意指那种必须总是被获取并且无人能避免的经验,即对人的生存的领悟的经验。经验在这里属于人的历史存在,所以,历史性是经验的基本含义,它具有有限性和开放性两个基本的特征。在诠释学经验理论看来,人的历史存在包含一种基本的否定的本质要素,这种否定在经验中显露出来。通过否定,经验不断更新,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伽达默尔则对经验作了这样的明确规定:经验就是对人类有限性的经验。经验者不可能超越自身存在的时空。如果经验过程中每一阶段都已表现了有经验的人对新的经验具有一种开放性的特征,那么这一特征也完全适合于完满经验的观念。“所谓完满经验,并不是说经验来到了终点和到达了一个更高级的知识形式(黑格尔),而是说经验第一次完全地和真正地得到了存在。在完满经验里,一切独断论——起源于人类心境中的那种展翅翱翔的欲望——达到了某种绝对的界限”。所以,真正的经验是使人类意识到自身有限性的经验,也就是对我们自身历史性的经验。这里的有限性不是消极的,而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因为有限性同时意味着能够不断超越自身。伽达默尔对经验和诠释学经验的论述着重强调的不是达到更高的知识,而是经验向新经验的不断敞开。“经验对于新经验的基本开放性正在于这里——这不仅是指错误得以更正这种一般的意义,而且也指这样的意思,即经验按其本质依赖于经常不断的证实,如果没有证实,经验必然会变成另外一种不同的东西”。

这表明,任何真正意义上的经验都具有否定性,而否定性既意味着有限性,又意味着开放性。在伽达默尔那里,有限性和开放性(无限性)的对立统一便构成了经验的一般结构。

正因为如此,诠释学经验理论认为,有经验的人应该承认“经验的真理经常包含与新经验的关联”。被我们称为有经验的人不仅通过经验而成为那样一种人,而且对于新的经验也取开放的态度。他的经验的完满性,我们称之为“有经验的”人的完满存在,并不在于某人已经知道一切并且比任何其他人更好地知道一切。情况其实正相反,有经验的人表现为一个彻底非独断的人,他因为具有如此之多经验并且从经验中学习如此之多东西,因而特别有一种能力去获取新经验并从经验中进行学习。经验辩证运动的真正完成并不在于某种封闭的知识,而是在于那种通过经验本身所促成的对于经验的开放性。因此,真正意义上有经验的人是一个对经验有认识的人,他知道他既不是时间的主人,又不是未来的主人。也就是说,有经验的人知道一切预见的界限和计划的不可靠性。这就要求学校或教师面对自身经验既要承认经验的有限性又要保持对新经验的开放性,这样才能不断地促使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三、诠释学经验理论观照下的校本发展特点

经验观不同,校本发展的特点是不同的。科学经验理论观照下的校本发展具有经验同水平重复性、封闭性、单向性。所谓经验同水平重复性,主要是指认为学校(特别是名校)或教师(尤其是高职称的教师)的经验具有完满性的特点,校本教研制度就是保证这种经验的权威性和可重复性。所谓封闭性,就是立足自身而不具有对外开放、向上提升的气量,所在范围囿于教师经验群体。所谓单向性,主要是将已有的经验作用于教学新手。应该说,当前不少的校本发展囿于自身经验,有狭隘的经验主义之嫌,是一种异化的校本发展。而诠释学经验视野中的校本发展却体现了校本的“发展”意识,具有如下特点:

1.立足校本,着眼发展

校本发展虽然是以校为本,依靠教师群体自身的经验实际,但它要求的是在自立自主的前提下寻求发展。也就是说,校本发展中的校本与发展的关系是以校为基础与以发展为目标的依存关系。只注意校本而不注重发展就不是真正的校本发展,也达不到校本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学校或教师有开放的意识,不断学习新的经验。

亚里士多德在《后分析篇》中曾提出,经验的普遍性是通过记忆从许多特殊的观察中得出的。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我们像亚里士多德一样,只从“科学”着眼来思考经验的本质,那么我们会简化经验产生的过程。“这个过程事实上是一个本质上否定的过程。它不能简单地被描述为典型普遍性的不中断的发展。这种发展其实是这样产生的,即通过连续的错误的概括被经验所拒绝以及被认为典型的东西被证明不是典型”。针对亚里士多德的错误,伽达默尔区别了两种经验:一种是指那些与我们的期望相适应并对之加以证明的经验符合,即肯定的经验;另一种是指我们所“做出”(macht)的经验,这是一种真正的经验,即否定的经验。相对于第一种经验,第二种经验是更有创造性的经验。通过它我们了以前的假定,认识了我们的错误;通过它我们不仅获得对它的更好的知识,而且也获得对于我们事先已知道的东西,即某种共相更好的知识。这种否定的经验可以说是一种肯定的否定,伽达默尔称之为“辩证的经验”。

经验之为经验,不可避免具有局部性(个体性)、情景性和表层性的特点。所以,校本教研只着眼于自身经验而不发展,是不能有效作用于教师(学校)发展的。

2.强调合作,注重互动

现代学校教育是社会各界的利益中心。因此,校本发展是一种有效平衡社会各种力量的结果。换句话说,只有有效利用社会各界的力量(经验),才能使校本发展更为健康。根据诠释学经验理论,经验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是经验不断创新的前提。大卫·杰弗里·史密斯曾说:“自我若想在真正成熟的意义上完整,就得对他人持完全开放的态度,而不能自我封闭于预先确定的例如‘教师’之类的身份里。自我理解的真正提高是四重行为的不断递进:向他人开放;与他人交流;某种包含自我更新意味的自我反省;重新与他人交流。”这对学校个体也是适用的。

篇(7)

当今社会对教育寄予了越来越高的期望,而这种期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转嫁于教师”。[1]P54《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说:“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亦即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会过分。”[2]P139因为教育成了“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一张必不可少的王牌”。[2]P1所以这种期望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和教师提出来的,因此是合理的、正当的,但不能不说这是造成目前教师比较沉重的生存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教师的生存状况,“教师压力”、“教师职业倦怠感”、“教师心理问题”等成为出现频率相当高的词汇。同时,学者们开始追问教师的“生命意义”、追寻教师的“幸福”、呼唤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这也反映了教师研究视角的变化——从单纯关注教师的社会价值转向对“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3]P4的追求。我认为,在这种研究视角下,无论是“教师生命意义的澄明”、还是教师“幸福”的追寻、抑或是对教师“人文关怀”的诉求,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使教师的发展以及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就是对教师的“关怀”。然而我们在希望外界对教师关怀的同时,却普遍忽略了教师对自我的关怀,而这恰恰是促成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关怀”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关心”。在宗教中,关怀意指对人生命的关怀,如基督教追求生命的永生、佛教讲求佛法的解脱道。而在哲学和伦理学中,“关怀”主要指对人的伦理道德的关注。《伦理百科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对“关怀”的解释为:“关心的同义词。标志人们之间的一种道德关系,指人们基于对社会道德关系的理解而表现出对他人、对集体的关切、爱护、同情之心。”美国教育家诺丁斯(NelNoddings)提出关怀的两种基本含义:其一,关怀与责任感相似,如果一个人操心某事或感到自己应该为之做点什么,她就是在关怀这件事;其二,如果一个人对某人有期望或关注,她就是在关怀这个人。因而关怀意味着对某事或某人负责,保护其利益、促进其发展。[4]因而在哲学和伦理学的意义上,“自我关怀”意味着对自身德性伦理的关注,关心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我们还可以从法国思想家福柯(M.Foucault)的生存美学中得到启发,因为“福柯要揭示人在现代性进程中作为大我(理性主体)的工具性地位,确立自我关怀的小我(身体经验)的审美生存形象”。[5]在福柯看来,人的自我关怀包含着四大要素:认识自身、反思自身、精神修炼、拯救自身。[6]

综合上面对关怀和自我关怀的各种理解,本文把教师的自我关怀定义为:教师对自身的关爱、关注与关心,包括对自己作为“人”的关爱、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关注以及对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关心,简言之就是要重视自己,并为自己负责。

可以认为,教师对个体自我的关怀有以下三大要素:生存生活关爱、职业生涯关注、生命价值关心。

1.生存生活关爱。教师是“人”,是“谋求个体生命生存的人”。[7]因此,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的:“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8]P32所以,教师自我关怀,必然包含关爱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状况。教师合理合法地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是每个教师的基本权力;同样,教师也有权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合法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别让自己像崔允漷教授常说的“只有‘生’(指职业、工作),没有‘活’(指生活质量、闲暇)”。有些人总以为教师不该追求物质享受,教师就应该讲奉献、应该清贫。曾经有一段时间许多人对教师课外辅导寄托儿童的现象大肆挞伐,称之为“有偿家教”,以为离经叛道。对此,马少华刊文指出“校外教学无伤教师伦理”,[9]因此追求生活质量也无关教师职业道德。当然,教师对自己生存与生活的关爱并非唯生存生活关爱,更非为物质利益不择手段。

2.职业生涯关注。教师进入职场,无论是怀着美好的理想,还是在父母老师的要求下,甚至是不明不白的,他都将开始可能长达三十年左右的职业生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教师都可能时而激情飞扬、时而迷茫无助,时而积极进取、时而萎靡退缩……这本是正常的,我们每个教师都无法保证让自己始终如一地当好教师。然而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保持必要的关注,是谈不上自我关怀的。“我为什么要当教师?”“教师到底是什么样的职业?”“在整个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我将如何度过?”“我的职业生涯有没有规划,怎样合理规划?”等等,构成了教师职业生涯关注的内容。

3.生命价值关心。正如前文所说,教师自我关怀并非唯生存生活关爱,追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实现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教师对自我生命价值的关心,意味着自我精神的完善、德性的追求、使命的践行。教师在这种自我关怀中,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生命得以升华,因此能够得到自足与享受。刘铁芳教授根据马克斯•韦伯的有关理论,把教师的职业道德选择分为两种模式:“为”教育而生存与“靠”教育而生存,其中“为教育而生存,教育事业成为教师人生的基本内涵”,[10]这样的教师,教育成了他人生的追求,教育事业与他的生命意义融为一体,因而他在获得自足的同时,也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教师自我关怀的本意是教师要重视自己,并对自己负责,因而教师自我关怀的主要目的是促使作为“人”的教师健康、快乐地发展。教师自我发展固然需要多种因素: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和关怀、需要制度的规训、需要有效的培训、需要良好的成长环境(如家庭影响、个人经历和教育程度等),还需要自我目标的制定和实践、自身的努力、个人的体验、理性地反思和主动地创造等等。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类,而只有内部因素才是教师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根本动力正源自教师的自我关怀。因为在职业生涯关注中教师主动思考教师职业对自己的意义、学会了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在生命价值关心中教师开始重视自我精神的完善、德性的追求、使命的践行,这就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了源动力;不仅如此,在生存生活关爱中教师还将懂得更加美好地生活,使自己健康快乐地发展。

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显然,教师对自身生存生活关爱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让自己安逸地度过一生,而是为了自己的尊严和幸福;教师应该追求幸福,但幸福的含义也并非是安逸地度过一生,而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教师,关心自身的生命价值,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也许不只通过教师这一职业,但显然这是比较现实的途径。因而教师有必要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其被动地缠身于无休止的教学事务中、被动地接受无止境的考核评审培训中、被动地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颠簸起伏,不如主动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并从中实现生命的价值。所以,教师自我关怀的三个要素之间是紧密相联的,最终将完成自我关怀的终极功能——自我发展。而且这也是教师关爱自己的生存生活、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关心自己的生命价值的共同目的。

然而目前,我国教师(主要是中小学教师)自我关怀意识较弱,自我关怀能力不强。前文提及的那些不切实际地认为教师追求物质享受就是有违教师职业道德的人大多数还是教师,他们自认为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就得安贫乐道、乐于奉献,以至于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也只会忍气吞声。这就是不懂自我关怀的表现。从较深的层面上讲,教师自我关怀的现状着重体现在教师自我意识不够强。教师在教育教学问题上很少有主见,在实践中依赖现成的模式和方法,在学校中唯领导是听、在教育改革中唯专家是听、在课堂上唯教材和教参是听,亦步亦趋,顺从附和。有几个流传甚广的数字很能说明问题:“如果离开了《教学参考书》,至少有80%教师写不好教案上不好课;离开了《课堂同步练习》,至少有85%的教师出不好练习题;离开了《标准化试题》,至少有90%的教师命不好试题;要是离开了统编教材,至少有95%的教师不知道怎样给学生上课。”[11]P113再加上教师普遍工作繁忙、压力偏大,常常照顾不到自己,真的把自己的生活全部都“奉献”出来了。

概而言之,教师自我关怀的功能或意义在于:使自己从被动而繁重的生存生活状态中摆脱出来,并逐渐使自己对教师职业从一个“知之者”变为一个“好之者”,并进而成为“乐之者”,从而使自己的专业得以自主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自我关怀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路径之一,而自我发展也是教师自我关怀的最终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作以下努力:

1.正确认识自我。包括对作为“人”的自我和作为“教师”的自我的认识。“我是谁?”“作为教师,我又是谁?”“教师是一个怎样的职业?”“教师职业适合我吗?我能胜任教师职业吗?”“我是教师吗?我要成为怎样的教师?我怎样成为这样的教师?”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教师认真思考的。正确认识自我又可以包括如何正确地自我定位和如何正确评价自我。我在与一些中小学教师的访谈中发现不少教师仍然把自己当作知识的代言人而不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仍在维护着自己作为知道拥有者的权威。为了维护那几乎并不存在的权威,教师在学生面前总是显得一板一眼、一本正经,在效果并不好的同时又活得很累。自我关怀正是提倡真诚、真实,正视自己是“人”不是“神”,也就是正确地自我定位。正确认识自我的另一方面就是正确评价自我。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应该是一个完全不带功利色彩的过程,与教师每学期每学年写“自我鉴定”不同。虽然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是非常困难的,但这个过程教师无需拔高自己,也无需妄自菲薄,这也是教师自我关怀的实质之一。

2.提高专业自觉意识。简单地说,教师的专业自觉意识就是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觉、自主的自我意识。而事实上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经常是不太自觉的,是被动的。比如教师接受当下的各种培训,往往只是出于行政的或学历上种种外在要求,而缺乏一种内在的主动需求和发展愿望。我国实行的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等,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必要的,但那也是外在的,如果不能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追求,这种专业发展也只是被的。再往细微处看,在教研活动中,教研组在讨论问题时最终几乎全是组长说了算;评课时往往只是应景式地说几句好话。这些表现也说明教研活动并没有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王建军博士认为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缺乏专业自觉意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教师缺少评价和衡量自己专业活动(过程)的清晰的标准或参考维度,从而使教师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二是学校环境容易形成教师的某些“习惯做法”,因而使某些专业行为成为“理所当然”的,不再成为教师审慎思考的对象。[1]P159-160教师缺乏专业自觉意识,就意味着教师不能自觉、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因而也就无法做到自我关怀。

篇(8)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师范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师专)已由单一的教师教育办学格局转为教师教育与高职教育共存发展。教师教育在“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转型中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培养目标的下移,由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转为培养小学教师;其次,小学教师已经由量的需求转为质的需要,必须以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再次,教师要由熟悉的初中教师的培养方式转为小学教师的培养方式,这对每一个教师都是一种考验。新的挑战也为师专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明确发展路向,师专的教师教育,应该大有作为。

一、发挥优势,树立为国家培养基层人才的自信心

师专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功不可没。近十几年来教师教育改革进行得非常神速,中师资源几乎丧失殆尽,相当多的师专或独立升格,或与有关院校合并后升格。目前,仅存的师专不足50所,其中80%以上分布在地(市)一级,是地(市)唯一的一所高等学校。顺应师范教育的转型,师专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培养重点转向为国家培养基层人才(小学教师)。

一是源于转型的培养目标要求师范教育体系由三级向二级转变,取消原来的中师,小学教师的培养任务由师专承担。

二是源于师专大多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在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尤其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优势,为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本科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对培养普通小学师资兴趣不大。1998年教育部师范司正式启动“面向21世纪培养专、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建设”项目,从此,我国开始了高师院校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尝试。2002年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被正式列入国家教育部设置的本科专业目录,小学教师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中。截止到2005年,全国高师本科院校有96所,培养本专科师范生的综合性非师范院校达到207所。而目前全国仅有97所高等院校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大多数高等院校对培养小学教师兴趣不大。“本来期望其他大学都来培养师资,但综合性大学对培养普通中小学师资根本没有兴趣”。

这为师专发挥优势占领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四是本科师范院校(或综合性高校)在“教师职前培养中“去农村化”非常严重,师专仍是农村师资的培养主体。多数师范院校(或综合性高校)培养农村教师的目标不明,他们普遍缺乏培养农村小学教师的经验,相关师资也缺乏农村教育体验,对农村教育教学规律,农村中小学生的特点,适合农村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了解不够,培养的学生也极少愿意回到农村,特别是“村小”任教。而师专所具有的处于地级市的地理位置和培养农村初中教师的经验,使其熟悉农村、了解农村中小学校和中小学生,在培养农村师资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见,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师教育在农村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要树立信心,加强内涵建设,努力为农村教育输送更多的高素质的毕业生,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科学定位,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

学校办学定位是事关学校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是大学的理想与价值追求的体现与反映,是办学成败的关键。师专的教师教育要走好转型发展这步棋,首先,要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对教师教育进行科学定位。师专教师教育的定位要立足于自身的办学实力和现实状况,从自身的校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同时要考虑地方性和市场性。只有准确、合理的定位,才能保证教师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师专教师教育的定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办学方向定位。师专大多分布在各地级市,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这是师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而教师教育应以满足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主线来确定办学目标,为农村地区“两基”成果巩固和发展需要,做强做优教师教育。二是培养目标定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优质师资奇缺,部分边远山区的初中教师仍需要师专培养。因此,师专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服务地方农村地区小学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教育理念先进、师德良好、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强、体魄健全、学生欢迎、人民满意的优质基础教育师资”比较切合实际;三是服务面向定位。师专是地方高校,教师教育在服务面向上理应发挥地方优势。立足地方、服务基层,为提升地方基础教育品质提供丰富的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四是办学特色定位。办学特色对高校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只有在某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发展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地方师范院校来说,其办学特色不能离开“师范性”和“地方性”两个基本前提。因此,师专应针对自身的特点培养优秀的小学师资,占领农村小学师资市场等方面形成办学优势和特色,从而更好地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服务。

三、产学结合,实现校校合作双赢

产学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师专教师教育产学结合主要是通过教学与生产冲小学校)、科研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地方输送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在“依托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三个不同层次上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依托基础教育。教师教育应紧紧依托农村基础教育对人才的素质需要、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资源、学校的教育教学场地等进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农村学校的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设置、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基础教育提供较高水平的师资来源;让中小学及其优秀教师参与到教师教育体系中来,共同培养未来教师。通过选派中小学的优秀教师作为师专的兼职教师、为师范生开设专题讲座,使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实践层面的最新发展动态,丰富师范生的感性经验;依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场地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共建教育实践基地,搭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的桥梁,为师范生的教育见习、顶岗实习提供便利,为师专教师的教育研究提供平台。

服务基础教育。这应该是师范院校的一个重要使命,一项基本职能。因此,师专教师教育要立足于地方基础教育的发展,不断引导教师面向基层,服务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要主动走出去,进入地方,深入农村中小学,在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为农村中小学校提供全面支持。首先,积极回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充分考虑并满足中小学的需要。其次,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不仅进行理论培训,还要参与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指导。再次,主动与中小学开展课题合作研究。使研究做到即时现用,有效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引领基础教育。实质就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引领具有以下特点:客观性(依据客观实际情况);创新性(提供有效的帮助);示范性(发挥辐射作用);实践性(深人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高师院校积聚了一批教育研究人员,其学科构成与中小学相对应,并有一定的沟通渠道,高师院校引领基础教育比其他院校更有优势。“引领的基础是研究和参与。师专的研究人员和教师要深人中小学教育教学一线,与教育实际工作者展开合作对话,在合作对话中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一线教师并开展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应避免教育研究人员与中小学一线工作者之间产生“生产——消费”“传授一接受”的单向关系。

在产学有机结合中,中小学校可以获得师专的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支撑和研究成果支持得以实现改善。教师可以获得师专的专业人员支援得以发展,师专在人才共育和实践基地共建中达成人才培养日标,教育研究人员能够在一线的研究中获得新的理论生长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为专业的持续发展注入生命力,从而实现产学结合、校校联动、合作共赢的格局。

四、加强建设,以品牌求发展

师专的教师教育要做强做优,关键在于加强建设,把教师教育打造成品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与本科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师范大学拼学术研究、全国知名度不是师专的长处,坚持打造“精品师范”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求特色、创品牌,在地方形成一枝独秀不是不可能。因此,要加强建设,完善机制,重视规划,保证投入,确保形成地方品牌。须抓住几个最关键环节: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国以来,师专办学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教学过程普遍存在重教师传授,轻学生研究;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理论学习,轻实践应用;重专业知识,轻职业技能。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工作的适应期长。在新的形势下,师专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尤为迫切,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下移的现实,可采用“l+l+l”的培养模式,即建立“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教师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小学教师需要的是宽广而不是专深的专业知识,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有较强的职业技能,而且他们最好在艺术方面有所专长。因此,在第一年的通识教育阶段,应注重文理渗透,重视培养艺术修养,学生集中修完公共专业课、专业通修课。第二年学生集中一年时间修完学科专业课程,最后一年修完教师教育课程,完成教育实习、自主研习和实践活动训练。该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有利于综合型、多能型小学教师的培养。

篇(9)

“内涵式发展”本身丰富、深刻,只有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精髓,才能明确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道路。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大讨论中,有的学者从发展观角度,强调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和优化发展;有的学者从质量观角度,视内涵式发展为提升教学质量和突出办学特色;还有学者认为内涵式发展是通过激发高等教育内在潜能强化办学效益;等等。其中,在诸多论述中,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振天的论述最为全面深刻,他认为内涵式发展是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本质的回归、价值论的重建和方法论的提升,即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主要是方法论的创新,而不仅仅是对旧模式的纠偏。应确立高等教育的育人本位,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强调人的自主性发展,实现每一个学生公平、自由、生动活泼的多样化发展。本文对内涵式发展中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和探讨就是以确定高等教育育人本位及人的自主性、多样性发展为落脚点展开的。

2.地方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院校因其专业、定位、生源的差异以致人才培养目标各不相同。经过1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将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主要培养目标。与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不同的是,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侧重服务一线的实践性专门人才,它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以适应地方和行业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为目标,更突出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有学者通过对企事业单位对地方财经类毕业生需求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必须把地方财经类大学生的培养目标转变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上来,这里的“能力”不仅是上岗能力,更应是职业岗位调试能力;不仅是专业理论知识的获取能力,更应是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我们认为,大学生能力培养最为重要的,不仅仅仅是就业能力,更应是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对地方财经高校教师而言,应以培育高素质、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尤其要加强基本方法和动手能力的培训,强调实践能力,更加关注提高学生多方面的应用能力,特别是创新创业能力。这与党的十报告中“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高度吻合。

3.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充分体现出教师的职业本质,也是关系教学质量、效果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界定清楚这个概念是我们开展本课题研究的首要前提。学者们从不同的层面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界定。有的基于心理学视角,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特性”;有的基于教学过程有效性视角,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如组织规划、评价反馈、设计操作、调节控制、教学科研等”;还有的学者基于教学过程任务与内容视角,认为“教学能力是教师借助教材完成传业解惑的教学活动的能力”。尽管表述不尽一致,但学者们一致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是由分析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思维这三种关键的智力能力组成,同时辅以构建、组织和执行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特殊能力。结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及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笔者认为,地方财经类本科教师应具备三类能力:基本能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基本能力包含语言表达、知识更新和创新能力等;一般能力是指教学能力,包括教材转化能力、教学安排能力、教学活动执行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及学术研究能力等;特殊能力指实践能力,即教师需具备较强的专业课程实践能力,但更为重要的是还应具备能将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系统化、理论化、显性化的实践教学转化能力。后两项能力最能够体现出财经类本科教师教学能力的特殊性。因此,本文对地方财经类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研究主要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而言。

二、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的实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现状的描述和问题的剖析:

1.年轻教师数量居多,培训非系统化。

当前,经济建设已成为国家工作重心,社会对财经管理类人才需求激增,特别是1999年高等教育实行扩招后,财经类院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笔者所在的内蒙古财经大学招生规模由1998年的5600人增加到现如今的22000人,结果导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大量青年教师被引进。目前40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到总人数的54%,而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多半刚从学校毕业(多数是非师范类院校),虽有博士或硕士的高学历和相对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未受过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单岗前培训后直接登上讲台。而且岗前培训沿用的是以往旧的培训模式,缺乏系统设计,更多注重于德育教育,有关教学理论、课程理论、教学方法的培训欠缺,结合专业特点而开发的个性化培训匮乏。

2.实践教学能力薄弱。

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属于应用型高校,培养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是其培养目标,因此,相对于扎实的理论基础,要求教师更要具备超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在美国,要想成为应用型高校教师,除具备相应的学位,还要对所讲专业课程有至少一年的工作经验及社会实践经验;在德国,博士生毕业后需要在企业工作五年方可进入应用型大学成为教师。目前在中国,想要进入地方财经类高校,成为专业教师,只需具备研究生以上的学历,表现出一定的政治思想素养,通过试讲体现出一定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即可进入高等院校的行列。笔者所在的学校,90%的教师是直接从校门到校门,几乎没有在企业任职的经历,专业实践经验匮乏。试问,没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师如何教得出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教师使命感、荣誉感不强,教学自我监控意识差。

将学生培养成高质量的人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把大量的时间与充沛的精力投放到教学中去,激发每个学生身上所具备的潜能。现行大学重视科研轻视教学的考核体制,导致教师缺乏提升教学能力的内在动力。科研突出名利双收,在这种考核体制下,大多数高校教师眼里只有科研,教学工作仅以完成教学工作量为目标。地方财经类高校也是如此,教师不愿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思考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自查和调控能力较差,更有甚者排斥教学工作。教师关心学生、教书育人的职业意识与职业情感全无体现。不可否认,科研能力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表现,尽管不排除少数教师执著于学术探索,但绝大多数的教师则是为了科研而科研,完全忽略了科研本身的价值、目的和意义,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率低,社会贡献率小,更不用说教学相长。科研活动已经成为对职称、名望和金钱的畸形追求。可以说只研究不实作,无心教学已严重制约了高校人才质量的培养,这对以培养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财经院校更是百害无一利。

4.缺失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当然,在注重科研的大学考核体制下,依然有一些教师心寄教学、心寄学生,为教学付出很多时间和心血,但由于缺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仍难以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质量人才。目前,地方财经类本科院校“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中心论”教学模式及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依然普遍存在,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极大受挫,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都十分欠缺。尽管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但这种状况始终未得到根本改变。

三、地方财经类本科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基于以上认识和分析,结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同时立足于地方财经类高校人才培养实际,提出以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1.构建系统的地方财经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体系。

第一,针对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开展“上岗培训”,一是通过参加高校教师教育理论培训,了解高等院校教师职业的特性和要求,学习高等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提高教师职业精神和基本素养。二是通过学校专题讲座,介绍学校历史沿革、发展目标,教学科研及财经类人才培养目标,使青年教师对本职工作及学校发展概况均有一定的了解,明确将来努力的方向。第二,开展“教学技能培训”。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及动手实践能力强的教授担任专门的培训导师,对组织和管理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技巧进行培训,包括如何调控教学过程以及如何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等基本技能。在理论培训的同时,还要组织开展模拟课堂实践培训,对学员模拟讲授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录音,以学员自评和专家点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反馈。第三,“专业技能培训”。学校各学院(系、部)结合学科、专业、课程特点,针对本院系所开设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展开的培训,使青年教师了解相关课程,并掌握相关教材的内容体系、重点、疑点的处理。对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选派专业骨干教师走进企业,最好能赴企事业单位挂职进修半年至1年,密切联系企业,和多家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建立多个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第四,“外出进修培训”。有计划地选送青中年教师出国进修访学或攻读学位,学习国外先进的财经类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参加骨干教师高级研讨班及新办专业或新开专业课程进修培训等。

2.构建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机制。

当前的教学评价理论存在“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两种取向。“奖惩性评价”是运用教师评价结果对教师进行等级分类、依此奖惩,教师对此种评价有很强的排斥心理。“发展性评价”主要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措施,简言之就是“以评促发展”,更易于教师接受。地方财经类高校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第一,建立具有教学示范效应的机制。(1)依据教育教学水平测评成绩的要求,为教育教学突出者专设“教学特聘岗”,并规定定期举行“公开课”,发挥教学领头羊的示范功能;(2)学校每年举行“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使优秀的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3)每年评选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和教学名师”及优秀教学工作者,使之制度化。第二,对每学期教学水平测评成绩名次靠后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听课评课,开展教研组公开课活动,有目的地开展指导活动,以此建立“教学改进机制”。第三,建立“教学淘汰机制”。教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听课评审,对于确实无法改进的教师,做转岗处理。课堂教学水平技能培训考核不合格者,规定重新参加新一轮培训,考核再不符合要求者,要求其转换岗位。吸纳愿意教学的人才到教师队伍。第四,建立“教学研究机制”,大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把教学研究项目作为评定职称的重要标准之一,对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进行推广与普及,扩大学生与教师的普惠面。

3.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对教师考核激励机制主要以评聘制、津贴制和职称评审制度为主,笔者所在财经类高校也是如此。高等院校教师评聘制和津贴制考核方法单一,缺乏合理的量化指标。职称评审制度作为教师专业水准的物化表现,对教师的激励作用十分明显,目前职称评审主要以科研为导向,所占比重不大的教学又是以完成工作量为标准,抑制了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地方财经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师激励考核机制应在指引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素养方面多有所作为。因此,首先应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增加教学在职称评审中权重,将教学名师、教坛新秀、教学成果、教改项目及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比赛等与科研奖和各种科研成果、项目同等对待,引导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并对在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教学成果和实践教学方面取得成绩的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可以考虑建立“教学型”教师“绿色通道”制度,即教学表现卓著的教师可以申报教育教学型教授。其次,完善岗位聘任相关制度。将高校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现代化教育理论和技术的使用以及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入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成绩评定中,使之更符合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科研业绩评定应更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内容,然后根据教师教学科研业绩评定相应的岗位级别,拉开档次,形成竞争激励机制。

篇(10)

二、高职教师幸福感状况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高职教师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他们对于两个假期、校园环境、教学设备以及职业本身比较满意,但对于学校管理、社会支持、教学和社会服务方面不太满意。而细化到具体的问题,发掘其共性,可以发现导致高职教师不幸福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1.学生不爱学习,教书很难获得成就感;2.职业学校就是差劲学校的代名词,招生状态太糟,缺乏安全感;3.个人发展机会不明确,工作繁琐机械;4.学校管理方式简单,形式性任务太多;5.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不够好;6.课时太多,高职学校教师太辛苦;7.社会地位过低;8.工资偏低,福利不好等。更深入的分析表明,那些较年轻、教龄与职称偏低的高职教师,其职业幸福感也低,他们无论从物质报酬方面还是自身的学术发展、职称评定、工作成就感以及价值实现方面的满意度都较低。

三、内涵发展背景下提升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建议与措施

1.国家要多方面为高职教育提供政策支持,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

首先,加大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国家要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重新审视高职教育,把高职教育视为高等教育一类型。分析高职教育的社会收益,科学地测算高职教育成本,从而加大投入比重,并为高职教育吸纳社会投入创造有利条件。其次,提高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将高职教师纳入公务员体系,工资、退休金及主要补贴都由政府直接发放,使高职教师与普通行政管理干部一样,享有法律保障的稳定地位和待遇,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和尊敬。第三,调整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一线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待遇,激发学生学习技能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师教学的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促成高职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的良性循环。第四,创造良好的高职招生环境。在加大高职教育正面宣传力度的同时,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在高职院校与中学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第五,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对教师持合理期望。将教师职业视为众多行业中普通的一种,不要附带教师行业以外的角色期待,努力对教师职业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

2.高职院校应多方面为教师提供帮助与支持,充分激发教师工作主动性与创造性

首先,增强人文关怀,为教师构建实效而又人性化的管理氛围。学校的制度应该建立在对教师的充分信任与关心上,祛除不必要的打消教师积极性的制度。减少琐碎的形式化工作,支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争取做到尊重教师、关怀教师和培养教师。

其次,推进社会服务,为教师打造一个能力展示和锻炼的平台。在内陆三四线城市,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技术人才,“转结构、提质量”往往成了一种奢望;另一方面,高校集中了这些城市大多数的高学历高水平人才。高职院校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立足服务本地企业的思路,由学校出面,以技术改造、工艺改进、设备维护保养、培训等应用领域为突破口,与企业建立良好的互动互惠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提升档次,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另一方面,教师带动一批学生从做中学,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充分获得学生与社会的认可。

第三,改善工作条件,为教师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包括办公条件、食堂伙食、教学环境、科研条件等。要从学校的整体环境感受、图书资料、设备的完善与建设、办公环境的改善、多组织活动和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组建不同规格的科研团队等方面入手,为教师成长提供支持与保障。

第四,加强学生管理,改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树立正面典型,宣扬正确的世界观,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积极开展素质拓展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提升精气神。大力开展专业和人文讲座,开拓学生的眼界,找准自我定位,从而学会在大学吸收更多养分。严格上学之初“专业说课”和学期之初“课程说课”制度,使学生对专业有个最初的认识和自我努力的方向,明确学习目的,把握学业重点,促进教学秩序的正常回归。

3.高职教师应追求自我价值,不断提高自身感受幸福的能力

首先,尽心尽力,提升专业能力。崇高的个人志向和良好的学习态度是提高专业能力的不二法门。发展、成长的背后意味着艰辛的付出,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耐不住寂寞,就难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高职教师还要能够放下身段,虚心向同事或是企业工人请教解决问题和做事的方法,不断增强自身能力。

篇(11)

ASP.NET摆脱了ASP使用脚本语言编程的缺点,可以使用VB.NET,J#,C#等脚本语言编写,编写的代码易于维护和重用,结构清晰,降低了WEB开发的难度。

(二)AJAX

AJAX即“异步(Asynchronous)Javascript+XML”,是一种能够应用交互式网页开发的技术,创建快速动态网页,在与后台和服务器进行少量数据交换的条件下,实现网页的异步跟新,而传统的网页,想要更新页面的内容时,需要重现加载网页页面,这表明AJAX可以在不加载整个页面的情况下,对网页的部分进行更新。

(三)SQL Server

SQL Server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使用强大的数据引擎为关系型数据和结构化数据提供安全可靠地存储功能,具有扩展性、灵活性和集成性。能够提供数据管理的平台为各种规模的用户服务,具有集成的开发环境,安全可靠,能够使用数据库管理工具简化数据库建立的程序,帮助程序人员减少工作量,所以具有容易管理,安全可靠,可伸缩,可用的特点。

(四)Visual Studio

Visual Studio2010作为应用程序的集成开发环境,用以开发生成ASP.NET的WEB应用程序,充分利用.NET Framework的功能,使用相同的集成开发环境。

(五)体系结构

本系统遵从WEB三层体系结构,将系统的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B/S结构易于扩展,若网络环境允许,可以尽可能多的增加浏览器和服务器,受原有网络资源影响较小。

二、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对高校教师培训进行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外部需求,指得是高校通过发展和教育工作本身对教师发展提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教师对自身提出的培训要求,属于内部需求。只有满足教师内在需求的培训才具备持续稳定的学习动机,真正有效的培训应建立在教师内在需求的基础上。

(一)系统的用户及角色分析

系统的用户主要有作为校级管理员和院级管理员的管理员用户,也有教师用户和普通用户。

(二)校级管理员业务管理平台的设计需求

校级管理员业务管理平台属于管理平台部分,主要功能包括对网络资源的维护及审核、校级培训信息机院级培训审核、培训学分审核及认定、培训过程跟踪管理等,校级管理员的主要业务有对培训、报名和学分进行管理。

(三)院级管理员业务管理平台的设计需求

院级管理员业务管理平台主要提供院级主办及承办的培训的信息、维护、及培训过程和培训考核管理、培训学分的审核、网站信息的、本机构所有教师的信息维护、培训学分查询、汇总、统计等功能。

(四)教师平台开发的设计需求

教师平台针对教师对系统的登录以及对个人信息维护、参加培训及过程管理、个人教师培训信息汇总(教师目前所属发展阶段、该阶段的开始时间、本阶段获得的培训学分)、教师培训进度查询、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的信息汇总等功能进行开发。为了方便教师使用,使之能及时处理亟待处理的事项,还开发出提供待办事项提醒功能。

三、系统的总体设计

本系统的用户主要是高校教师以及管理人员,开发的主要内容包括前端应用程序和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对于前端应用程序来说,系统要功能完备,容易使用,而对于数据库来说,要建立安全性能完善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的数据库。 系统包含网站和管理员信息管理系统两大部分,其中网站提供中心门户功能,除了常规网站实现的展示功能外,该平台的网站与业务系统数据实现无缝连接,即在业务系统维护的培训数据会以培训公告的形式直观的显示在网站首页,同时已经登陆的教师用户可以直接在网站上完成培训报名和报名取消操作。为了简化操作,将院级和校级的网站后台子系统的用户接口分别和各自的业务管理平台用户借口进行了整合,院、校两级管理员使用统一的业务平台接口便可完成对网站信息的维护和培训业务相关的管理功能。

四、系统的详细设计

为了让用户能够更加直观全面的了解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可以通过访问门户网站,了解中心概况。校级管理员和院级管理员通过专用账号登陆进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校级管理系统平台,通过平台首页的信息浏览和系统菜单的操作,更好的实现对全校教师培训的管理,教师通过自己的账号密码可以进入教师本人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平台,通过首页内容,教师可以查看当前任务,可报名情况等内容。

五、系统特色

(一)教师进阶自动处理机制的实现系统采用

B/S三层架构,给系统带来了优势,但同样的对教师进阶过程的处理也带来了不便之处。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独立线程配合IIS定时任务完成自动处理的方法,应用每天一次独立线程任务检测教师进阶条件,满足条件的教师自动进阶,避免了人工审核工作的繁琐和复杂,也避免了审核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同时,一旦教师达到满足进阶的条件,就会自动进阶,满足实时性。

(二)学分审核功能的实现

在学分审核过程中,需要授予学分的教师占大部分,而不能获得学分的教师只有很少数,为了审核方便、快捷,采用了先全部学分审核后,再修改某些教师的学分,降低了学分审核操作的复杂性,降低了工作量。通过审核按钮,将参与此次培训的教师学分全部审核,如需修改某些教师学分,再通过教师列表单独修改。

(三)基于工作流的协同机制的实现

在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信息化平台中,所有的培训都是以可扩展的“状态字”的形式描述,并根据含义不同,封装在XML中,整个项目灵活可靠,培训的、培训过程的管理、培训学分的审核和认定过程,只要和培训相关的各环节的工作流都是统一控制的,提供了基于状态字的一体化全流程业务流转和管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