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小孩心理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2:4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孩心理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小孩心理学论文

篇(1)

在信息时代,注意力越来越不够用,注意力经济被广泛地关注。信息的广泛传播,公众的注意力已成为接受和筛选各种信息的关键,注意力已成为稀缺资源,具有经济学价值。因此,如何研究注意力的属性和特点,在众多泛滥的信息中赢得人们的注意力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影视广告处在当今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不再是影视选择观众,而是观众选择影视。所以,我国影视广告业应重视注意力经济的研究,针对性地做好影视广告的设计。

一、精选语言,恰如其分

影视语言不仅是电视广告的信息传达手段,也是电视广告形象得以形成、体现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因而它是电视广告的基础和生命。

影视广告策划和设计中,要首先分析研究相关资料,明确广告定位,确定广告主题。在主题的统帅下,构思广告形象,确定表现形式和技巧;另外,运用蒙太奇思维,用镜头进行叙事,语言要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容易化为视觉形象:按镜头段落为序,运用语言文字描绘出一个个广告画面,必须时时考虑时间的限制。镜头不能太多,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播出所要传达的内容;影视广告是以视觉形象为主,通过视听结合来传播信息内容的。因此影视广告文案(脚本)的写作必须做到声音与画面的和谐,即广告解说词与电视画面的“声画对位”。

如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广告作品的“100年润发,重庆奥妮”就是通过一系列悲欢离合的情节,讲述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从而升华了“百年润发”的品位。同样,孔府家酒以其主题曲“千万里,千万里,我回到了家……”和《北京人在纽约》主演王姬的一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的广告语深深打动了的观众。

二、出奇不意,巧妙构思

“科学的广告术是遵循心理学法则的”。现代广告心理学认为广告活动最终是为消费者服务的,所以打动和征服消费者是广告成功的关键。遵循心理学法则,加强广告创意,力求构思巧妙,从而做到出奇不意,是影视广告设计的心理策略之一。

广告创意是指广告为达到广告目的创造性的主意。广告活动中的“创意”其实质是根据产品的情况、市场情况、目标消费者的情况,来制订广告策略,寻找一个说服目标消费者的理由,并根据这个理由,通过媒介传达产品的信息,来影响目标消费者。因此,广告创意的核心是提出理由,然后说服大众。

香港电视台曾经播放过一则汉堡包的广告:一个小孩胖胖的两条小腿在沙滩上走,留下两行脚印,连续15天,都是同一画面,没任何文字和声音,到了16天仍是这个小孩的两条腿在沙滩上走,所不同的是,每留下一个脚印,便从脚印中跳出一只汉堡包。这则广告,利用悬念,可谓巧妙构思,出奇不意。

三、重点突出,简明易记

从广告心理学中的“过滤器的注意理论”的角度看,影视广告“重点突出”符合消费者的注意习惯和记忆心理。消费者的注意过程是对外界的各种刺激进行筛选,即把无关紧要的信息过滤掉。

所以诉求点往往要单一,传达对消费者最有用的信息。如德国的设计家伯哈特为伯拉斯特火柴公司设计的广告,他的第一个方案是一张圓桌上有方格桌布,上面的烟灰缸里有一支点燃的雪茄,还有一盒火柴。伯哈特感到形象太孤单,在背景上画了一些跳舞的女孩,但其后他发现形象太复杂,把女孩们盖了。但一位朋友问是不是为雪茄做的广告时,伯哈特涂掉了雪茄,考虑到台布和烟灰缸太突出,又把它们盖住,只剩下了一对火柴,结果伯哈特的这个广告非常成功。尽量减少广告记忆材料数量也是增强广告记忆的策略。在同样的时间内,需要记忆的材料越少,记住材料就越容易。比如“妈妈,请洗脚!”充分利用广告有限的时间,做到了广告标题、文稿的短小精悍、简明扼要,在突出产品特性的同时,让人们记住最重要的内容。

四、以情动人,投其所好

篇(2)

鉴于以上种种问题,我们的教学改革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

适应时代要求,更新教学内容

鉴于传统的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过度抽象化、理论化,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我们在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改革上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注重基础性知识,兼顾辅内容。发展心理学的课时只有54学时,而教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教材中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为了解决课时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矛盾,我们采取了提炼基础性知识和兼顾辅内容的方法。即一方面强调基本知识、基本结构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把大量繁琐的、细节性的知识放在课后,通过布置课后阅读作业并批阅读书笔记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经过两轮的教学,我们发现,这一做法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学生既掌握了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同时也提高了阅读能力,掌握了相关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较好。

2.注重吸收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由于发展心理学的教材知识较陈旧,我们通过读研究生、外出进修、大量阅读研究性论文、自己做研究性课题等方式,不断吸取新知识,吸收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把这些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理论上我们把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理论、生态系统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依恋理论和神经生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等引进课堂;在实际应用方面,把科学的育儿方法、早期智力开发、儿童个性培养、不同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亲社会行为养成、现代大众传媒对个体发展提出的挑战等内容带入课堂讨论。这些研究成果的引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的含金量。

3.注重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过去的发展心理学教学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对概念、原理进行哲学式的阐述多,对概念、原理的操作性阐述少;对一般意义的儿童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教育活动中儿童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识少;要求学生对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原理进行阐述多,要求学生运用发展心理学原理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践问题的技能训练少。这种现象使得有些学生发现:学了发展心理学,连自己的心理特点都不了解;一些家长提出的青少年的发展性问题,自己没法回答;甚至有的学生自己生了小孩,搜遍自己所学到的发展心理学知识,竟然无法解释婴儿的心理特点。因此,在发展心理学的教学中,我们有针对性地通过现场观察、调查研究、看录像和多媒体光盘等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操作把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变成灵活的、可以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操作性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发展心理学知识解决未来教育和教学中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的能力。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死板、陈旧。首先,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第三,不利于师生交流和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第四,不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发展心理学的教学目的,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把这些理论运用到未来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去。在发展心理学教学中,在某些内容上,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因此,我们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活动教学。除常规的讲授法以外,还增加了读写故事、自我白描、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通过让学生读写故事,自我白描学生的心态,发现困扰学生的问题,以确定讲课的重点及解决困扰学生的问题。通过精心设计的团体活动,促进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对他人的认识,进而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因而,发展心理学课程变一言堂为多言堂、变单纯的理论传授为参与式教学,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组织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带学生到幼儿园、儿童心理干预中心(如早教中心、学习障碍指导中心、注意力培训中心、孤独症儿童干预中心)、小学、中学等场所,让学生深入实际,观察幼儿或中小学生在活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分析、总结出个性特点或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写出观察报告,并组织一次报告会,进行全班交流,以巩固观察成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

有效的教学,需要科学的考核。为了使发展心理学的教学改革科学有效,我们除了采用传统的授课、作业、考试外,还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调查与实践等方面进行考核。理论知识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占60分。教学实践采取开卷方式,占40分,主要包括:

篇(3)

这是男人的孩子气。有调查发现,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年龄特征的1400个家庭中,都有一种有趣的现象:男人在家中撒娇的概率远远超过了妻子和孩子,男人更有孩子气。这是由于男人要扮演强者的社会角色,在外面要比女人承受更多的生活压力,却比女人更少宣泄的机会。但人总需要心理的自我调节,于是回到家就会多一些宣泄的需要,以获得心灵的抚慰。

谁是满足抚慰需要的最合适的人呢?当然是母亲。但是,母亲不能陪伴我们终生。所以,我们在心理上,就把和母亲形象相仿的、起到了母亲作用的人当成母亲,叫做“心理上的母亲”。母性是女性的首要角色特征。而妻子是男人最亲密的女性,于是,男人也就更容易把妻子当成心理上的母亲,在妻子面前像个孩子了。聪明的女人都会读懂丈夫的孩子气。

当然,婚姻生活中,女人也有孩子气:撒娇,任性,柔弱,依赖,小鸟依人。这便是所谓的“小女人”。

你听――“那天晚上我们又吵了架。第二天下班回来,我旧事重提。他一个劲儿给我讲道理,气得我要死。最后我实在憋不住了,只好跟他讲:你就不能说句好听的话,非要讲什么道理呀?他这才傻乎乎地明白我想要的是什么,赶紧过来哄我。我只是一个任性又爱撒娇的小女人,有着大多数女人都有的小脾气,只希望自己心爱的人能疼我、爱我、宠我、哄我、包容我,甚至把我当成没长大的小孩子……”

事实上,妻子当当小女人、耍耍孩子气,确实有助于婚姻和谐。在大多数男人的心中,女性有点儿孩子气更显纯真可爱。不少男人也甘愿怜香惜玉,充当妻子的保护神,让自己更“男人”。相反,有些女强男弱的婚姻出现障碍,多与妻子不会扮演小女人有关。所以,恰当地耍耍孩子气,当当小女人,是女人应有的睿智。

但是女人不要忘了,在婚姻生活中,丈夫常常又是一个大男孩,是需要妻子这位“心理上的母亲”呵护的。所以,女人还要让自己像个母亲,学会抚慰男人。

最后,我们再看看老人身上的孩子气。

篇(4)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认知、语言、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学前期儿童的身体和思维都还处于人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认知思维和语言能力都还处于一种不完善的状态,以怎样的方式来开展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游戏能有效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既给学前儿童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又能让他们体验到自主快乐,激发其自信心、幸福感、成就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心理。

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引发的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新领域,它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对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人自身所固有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并运用这些积极因素来增进人类的健康、幸福,促进社会的繁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孟万金教授整合借鉴西方积极心理学及积极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消极、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预防和发展的方向转型,应该重视全体学生,并全面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而不是象以往只注重个别学生及其心理问题。除了以积极视角、主动态度之外,还要用积极的途径、思想来培养受教育者的积极心灵,最终实现积极健康心理教育目标。

2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给学前儿童播下了积极心理的种子

学前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人的思维、语言、动作、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在重视儿童智力和身体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不能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去观察,儿童其实也是有烦恼、有忧愁的,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的,而且童年期的心理问题也同样会影响到人一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主动、预防,所以对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样重要。知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在学前期得到重视,如果在学前期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理念的指导下给学前儿童播下积极心理的种子、注入健康心理的疫苗,将会对个体的整个人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在游戏中开展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3.1 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注意力方面,虽然幼儿神经系统在学前末期已经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其大脑皮质机能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发展到完全成熟相比,他们的皮质抑制机能还是较弱,因而是不宜对幼儿提出过高的抑制要求的。认知方面,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只是初步发展。儿童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使得儿童在认识和把握事物时主要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即表象来进行的,很少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因此要幼儿凭借概念、判断或推理来认识、把握事物是很有难度的。学前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在枯燥抽象的事物上,而其认知思维是具体形象性占主导。这些心理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对幼儿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宜用积极心理健康知识去简单传授。能有效开展幼儿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就游戏,幼儿好奇、充满想象和想利用自己的能力以及周围环境去实现某种意愿的冲动等等都让幼儿对游戏特别青睐,而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体验又能帮助他们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健康人格。

3.2 学前儿童青睐的游戏

作为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许多教育家就曾肯定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夸美纽斯指出游戏可以使儿童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活泼和各种肢体的敏捷;罗素也曾经提出要使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陈鹤琴认为小孩子是好游戏的,幼儿是以游戏为第二生命的。

学前期幼儿的运动和言语能力发展迅速,他们已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能做各种运动,还能说一些连贯的较准确的言语。但他们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虽然渴望参加一些成人活动,却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束缚,而游戏恰好为幼儿的这种渴望创造出一个不受约束的可以供其体验的世界。体验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对待世界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幼儿正是在游戏中用体验来认识、理解和把握外界事物的。在游戏中,幼儿体验着自由性、体验着愉悦性、体验着创造性,感受到兴奋、幸福、无拘无束。

3.3 游戏与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弗洛伊德就认为游戏是幼儿发泄情感,避免损伤的出口。游戏能使幼儿摆脱现实环境及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愿望不能实现时,缓解他们的心理紧张,避免造成心理矛盾和冲突,并帮助他们在主观上实现欲望、避免抑郁。而埃里克森从新精神的角度分析游戏的作用,也认为游戏是幼儿情感发泄和思想表现的健康方式。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复活”他们的快乐经验,也能修复他们的精神创伤。学前儿童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选用游戏的方式符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方法的选择要求,孟万金教授在《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就指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更加强调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游戏正是一种有着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活动,它不是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儿童的自我参与,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其中的喜、怒、哀、乐幼儿都是以一种愉快、乐意的心态去体验、去感受的。

幼儿在游戏中有着“主观层面的积极情绪体验,体验着主观幸福感、自尊自信、乐观希望,等等”。游戏是令幼儿体验到自由、愉悦、创造与自我力量的活动:在游戏的王国里,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完全忘却了外在的强制与压力,融自己的全部身心于游戏之中,在游戏中自由表现,自如发挥;他们在游戏中无论是兴奋、激动还是严肃、愤怒,都毫无例外地感受到愉悦;摆弄游戏材料控制所处的环境,与伙伴的积极活动及相互的影响,都使幼儿体会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了创造的体验。健康、积极的游戏不仅能发展儿童语言、动作、表达、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积极、乐观、进取等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246-02

由于当代社会的竞争激烈,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将面临着与综合型大学的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冲击,那么该如何突出师范专业的优势?如何更好提高师范专业普通心理学教学的效果,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将来的教学实践?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普通心理学进行教学探讨。

1 普通心理学教学的教学意义和教学目标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它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同时普通心理学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它是一门涵盖面广、抽象性和理论性强的学科,它为教育学、学科教学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有助于未来的教师们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有效地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健全自身人格。

作为一门心理学导论课,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一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二是通过普通心理学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心理学的知识,树立科学的心理观,形成对心理学的科学认识,并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与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的能力。

2 普通心理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普通心理学对于师范生来说意义重大,然而现实教学却不容乐观。作者曾对一所师范院校上过普通心理学课程的师范生进行教学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都反映存在以下问题。

2.1 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偏向理论

国内师范院校现行的普通心理学教材主要有孟昭兰编写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彭聃龄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黄希庭编写的《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叶奕乾编写的《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梁宁建编写的《基础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等,这些教材内容体系基本上都比较全面、系统,涵盖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等。但是内容全却不够生动有趣,心理学概念和专业术语太多,理论性较强,案例较少,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较难理解,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2.2 认为心理学应该有用,却不知道如何用

在学习心理学之前她们对心理学抱着美好的愿望,认为心理学应该对于为人处事、自我心理调节、将来的教育教学都有实际作用,但学完心理学之后,她们却觉得很迷惑,只是记住了一些心理学的概念和原理,却不知道该怎么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教育实践当中去,理论仿佛很难结合实际。

2.3 心理学教学基本上是传统的讲授法,缺乏互动

由于师范生是第一次接触到心理学课程,她们不具有心理学系统的专业知识,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采用讲授法,但是学生不是对心理学一无所知,她们也具有朴素的心理学经验和思考,她们对于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都有一种朴素的解释,而形成一种生活的常识,或者是一种习惯化的表达和理解。这些常识和理解有些是符合科学心理学的认识,但也有些是错误的。因此在普通心理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也有参与互动的需求,也想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互动来证实以前对心理学的理解是否科学。

3 基于教学实践的教学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普通心理学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对策。

3.1 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详略得当

以高等教育出版社梁宁建编写的《基础心理学》为例,本教材内容详实,不仅包括了心理现象的全部过程(意识、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表象、想象、言语、情绪、意志、动机、气质、性格和能力),还介绍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理论学派、心理学的生理基础,以及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等。如果要在两个学期的时间内按照先后顺序把这本书面面俱到地讲授完,结果只能是蜻蜓点水,学生只能囫囵吞枣,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非心理学专业的师范生减负,摒弃教材中过难、过深的理论,毕竟她们学习普通心理学不是为了去深入研究心理学,而只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进行自我教育以及帮助解决将来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心理学的生理基础、言语一章、注意的理论、记忆的生理机制、智力理论等都内容可以适当删减或略讲,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而对心理学的流派、思维、气质和性格等内容则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精讲。

3.2 利用案例和故事来解释心理学的原理和理论,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来自实践,心理学的很多原理大都也来自生活,教师运用生动的生活事例或小故事导入和讲解,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讲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讲述希腊神话故事以及《简爱》等小说里的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恋父恋母情结,用一群狐狸吃葡萄的故事来解释自我防御机制。在讲到心理学的生理基础时,可以用建筑工人盖吉的头骨来引入说明心理的生理基础不是心脏,而是大脑。讲到感觉的适应时可以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和“小孩不觉糖甜,老病号不觉药苦”来解释。

在每章结束后,可以再设计一些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张飞审瓜、庞统判案、人怎么就变成了狼、珍珠翡翠白玉汤、毛地黄花治心脏病、长生不死酒的故事、难道他们有遁身术、张飞大战长坂桥、浴盆里的阿基米德定律”等。这些案例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原理、理论方能解决,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3 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采用视频、图片等方式来展示心理原理和心理现象等内容。心理学的很多理论都来自经典实验,但现实条件不允许都重复做这些实验,因此我们可以多媒体技术,通过播放心理学经典实验视频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例如讲到华生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时,可以让学生看“小阿尔伯特的故事”;讲到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时,可以播放巴甫洛夫和斯金纳的实验视频;在讲到感觉的作用时,可以播放“感觉剥夺实验”的视频片段;在讲到睡眠与梦时,可以给学生观看“说梦解梦”的视频片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解梦;在讲到脑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裂脑人的实验时,可以采用图解的形式进行解释;在讲到性格的解释时,可以播放“性格色彩解析”的视频来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性格的分类等。这些实验视频和图片具有直观形象性,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强学生对心理学理论的理解。同时看这些实验视频也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研究者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谨治学的精神,对于将来走上教育岗位的师范生的工作和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3.4 在课堂中让学生参与到互动的心理游戏和现场实验中

例如在讲到记忆时,可以现场做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测验来测短时记忆的容量以及长时记忆的特点;讲到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时,可以组织全班同学做这方面的趣味测试,让学生自己找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不同点和特点;讲到感觉后像时,可以现场做正后像和负后像的实验,让同学在头脑中产生直观图象;讲到思维的解决策略时,可以用“河内塔”实验进行现场演示;在讲到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想象如何培养时,可以采用几个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想象培养的方法让学生现场体验;在讲到想象的作用时,可以教学生现场做一个想象放松的练习等。这些心理游戏和模拟实验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心理学规律的来源,增强了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普通心理学学习的自觉性。

3.5 结合心理学知识点做相关的心理测验,让学生从专业的角度了解自己

青年学生的自我意识观念很强,经常会在网上寻找一些心理测验来了解自己。但由于网络心理测验良莠不齐,有的心理测验不够准确,甚至有的测验结果会误导学生。因此,在专业的心理学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所讲述的内容,引导学生做专业的心理测验,如情绪测验、情商测验、气质测验、内向型外向型人格测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测验等。这些测验可使学生了解到自身的某项心理特质及个体差异,增强心理学的实用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也能更好的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

3.6 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引出要讲授的内容,如以“为什么女生爱减肥?”来引出动机的主题;以“如果你想认识一个人,该从几个方面去了解呢?”引出性格的特征;以“日久生情符合科学原理么?”引出情绪和认知过程的关系等;如为了使学生熟练地理解知觉的特征,可以设计一串实例提问:乒乓球台桌面为什么漆成墨绿色?变色龙为什么要变?为什么老师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做记号?教师为什么都是用红墨水改作业?有经验的老师讲到重难点时,为什么要加强音量、提高嗓门?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可以激发其解决问题的兴趣、欲望,促使其对问题情境的领悟,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7 通过课前提问、课后布置练习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在对上课形式和内容进行改进后,很多同学都会被课堂内容所深深吸引,深刻理解了心理学的知识点,但也会有部分同学忽略了对知识的掌握和背诵,所以要经常在下次课前让学生回忆复述上节课的内容,每章讲完后及时小结并布置课后思考与练习或小论文等形式来加强巩固。同时对课堂提问和练习等环节计入平时成绩当中,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复习的学习行为。

综上所述,在师范生的普通心理学教学中,既要重视在普通心理学教学中,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内容的传授,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既要注意教师的教,又要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能提高普通心理学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耽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丽秋.让《普通心理学》轻松地映入学生的心灵[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5):179-181.

[3] 田浩.普通心理学教学反思与实践[J].河西学院学报,2011,27(3):87-90.

篇(6)

论文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美术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可见,开发小学生的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师的职责,美术学科是培养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学科,并且要把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

一、将扩散思维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发散思维又叫辐散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与聚合思维相对应。那如何将扩散思维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由于前面分析了小学生不同时期各自不同的特征,所以不同时期应该正确运用不同的思维训练方式。如针对低学年(一、二年级)学生无拘无束、好奇、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可以在美术课堂中结合扩散思维训练。

比如:首先找出这班学生以前的作品并表扬他们画画得好,很聪明,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课堂情绪,然后布置作业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后问:“看到这个圈你能想到什么?把你想到的画出来,谁想到越多画得越好,谁就是这个班里最聪明的孩子”。结果这堂美术课学生非常积极,从他们交给我的作业中,我看到了太阳、地球、螺帽、杯盖、眼睛、戒指孔、数字0、字母O……其中许多答案甚至让人不得不惊叹小孩子的想象力让我这个成年人汗颜,还有许多学生第二天来找我给我看他们昨天回家后画的作业……这堂美术课让低年级学生充分地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力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作业还尝试去观察身边的事物,他们所学到的东西也不是仅仅一堂美术技能课所能比拟的了的。

二、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情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因此,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构建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情景,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地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为此,教师要从如下方面做起:

1.创设开放的学习与探究的氛围

创设的前提是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想象,没有大胆的假设。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情况下,注意力、想象力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容易产生思想的火花。为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富有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接纳、支持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娱乐,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做出大胆的设想,萌发创新性思维。学生在这种民主、温馨、和谐、平等的环境下,将非常有利于他们创造意识的培养,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个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激发认识兴趣

兴趣是与大脑皮层中最大的兴奋中心产生联系的,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这就为创造型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为此,小学美术教师要精心安排教学,从激发兴趣着手,使学生的被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情绪。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兴趣作向导,引导学生独辟蹊径,从常人的思维中思考、分析,以获得全新的创造。通过这种方式,可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场所。在兴趣高涨时总激发创新思维的火化,这时教师只需轻轻点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如开闸的洪水源源流出。

美术创新教育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有很多专家学者正在研究或者已经研究过了。笔者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尝试将创新思维与小学美术教育两者相结合。结果证明这二者完全可以结合到一起:创新思维的融入使小学美术课程充满了趣味性,未知性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美术课堂又给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力的激发创造了操作条件。

参考文献

篇(7)

当我源源不断地将母亲无私的爱给予儿子时,却惊异地发现,其实儿子并不是我想象中那般快乐,不知何时,母爱附加了条件,导致了爱的扭曲变形……

爱的故事

这是一位母亲讲述的关于爱的故事。

没有阳光,万物无法生长,没有爱,孩子的精神人格无法发育。爱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原因,也是孩子成长的原因。孩子在渐渐长大,不经意间已从母亲眼中的“可爱的小孩”变成了“有主见的半大人”。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真的感到很欣慰。我太爱我儿子了,能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成长是我最大的愿望。然而,当我源源不断地将母亲无私的爱给予儿子时,却惊异地发现,其实儿子并不是我想象中那般快乐,不知何时,母爱附加了条件,导致了爱的扭曲变形。

自从儿子上初中那天起,我每天便早早起床,精心为儿子准备营养早餐。宁愿自己忙点累点,也要让孩子吃饱吃好,以便精力充沛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可是,事与愿违,越是精心呵护,儿子越是不理解。终于有一天,我和儿子之间出现了情感危机:面对着餐桌上可口的饭菜,儿子竟然满脸漠然,食欲不振。看着状态不佳的儿子,一股无名火便冒了出来,“快吃,多吃点!”我厉声道。孩子一脸的无奈:“吃不下。”“不行,吃不下也得吃!我辛辛苦苦地侍侯你,为啥?还不就是想让你精力充沛地学习,考试取得好成绩!不吃好,能学好吗?”看得出,孩子一肚子委屈,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声恐吓:“不吃,别想上学!”

儿子含着眼泪吃了半碗饭,无精打采地上学去了。看着孩子的背影,我既生气又心疼,眼泪止不住往下流,心里不断埋怨:我这么疼爱儿子,儿子为什么不理解我的苦心呢?

随着儿子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我的情绪也越来越焦虑。孩子的成绩似乎成了我的阴晴表。每天放学回家,我都期待从孩子的脸上得到我所希望得到的信息。看着儿子满脸的喜悦,一定是考试了,而且成绩比较理想。这时的我会情不自禁地拍拍儿子的肩膀甚至紧紧拥抱儿子,嘴里还不住地夸赞:“儿子真行,下次成绩如果再有提高,就给你买个音乐播放器(儿子非常想得到的)!”

接下来的几天,我都会陶醉在满足与自豪的情绪里,我为儿子感到骄傲。孩子的成绩实在不稳定,忽上忽下,我的心也随之忐忑不安。这不,儿子回来了,满脸的沮丧,不用问,肯定是考“砸”了。顿时,我的情绪也会一落千丈,满脸乌云,不住地唠叨:“你差哪儿呀?为什么别人能考好,你却不行?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呀?”埋怨、抱怨一股脑泼向儿子。看着孩子无助的眼神,我真是很心疼。可是,孩子,你应该理解妈妈的一片苦心啊,妈妈正是因为爱你才这样说你呀!

就这样,我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意愿为出发点,用自己认为是“爱”的方式对儿子施以所谓的“爱”,武断地为孩子做这做那,根本不问孩子的感受。可想而知,爱的结果并没有使儿子感到学习、成长的快乐,也没有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反而使孩子感到这种爱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如意的现实使我渐渐醒悟:我给予儿子的爱是苛刻的、有条件的,我总是先给孩子设定行为标准,达到了这个标准,我就爱你;达不到标准就不爱你。孩子成绩提高了,又亲又抱,成绩下降了,就唠叨抱怨。我不是在爱孩子这个人,而是在爱自己的虚荣。正是这种“爱的合同”在孩子的内心装上了恐惧和自卑,无形中抹杀了孩子的主体人格。

我终于明白了爱的真谛,爱是生命的阳光,爱是生命的养分。我爱我的孩子,就因为他是我的儿子,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理由了。我必须百分之百地接纳他,把他当成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来对待,当作手心里的宝贝来珍爱。通过施以无条件的爱,让他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珍贵的。就因为他是我的儿子,我为他感到自豪……

平常心待孩子

这位母亲走过爱的误区的故事,给我们深刻的警醒!

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为什么这位母亲的爱却变成了对孩子的“折磨”?因为这种爱附加了一个条件:你要拿高分。由此说,这都是对孩子盲目的过高期望惹得祸!

在我们的国度里,家教中的盲目高期望值的热潮,正在一浪高过一浪,热潮汇聚的狂涛巨浪,正残酷地吞噬着孩子们弱小的心灵乃至生命:我们可爱的孩子,有的禁不住家长高期望值的威压而小小年纪就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有的在高期望值的重压下出现严重的心理创伤……这是一个爱的误区。

如果您的孩子对您说:“不要只爱我的高分,因为我是一个平凡的孩子。”您是不是很失望?为了孩子,我要再泼点冷水:大海之中有百鱼,不能都成龙,大林之中有百鸟,不能都成凤。绝大多数孩子的确都是平凡的孩子。

篇(8)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是运用一定的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和优化教学过程、建立适应现在、着眼于未来教育要求的一种现代教育模式。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现代化教学方式,它的兴起是整个教育界进行信息革命最有代表性的产物。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传统的英语教学理论,总是趋于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教师――学生的线性单向的简单过程,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是惟一的信息源,而学生则是客体,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教师授课的基本形式是:讲解、练习、提问、得到反馈,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是重复讲解、重复练习还是结束教学。

有了多媒体以后,则可以打破以往让学生所见的只是教师、黑板和几个简单的教具,实施“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多媒体功能,从文字、图片、音响、动画、电影等多方面把静态、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声音、图像文件——多媒体课件。尤其是小学英语。面对的主体对象是活泼好动的小孩。激发初学者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有巨大的学习英语的热情适时出现的一个多媒体课件既能更好地调动孩子们的兴趣,辅助他们掌握一些英语知识,又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如果教师的教学形式只是一味地读、听录音、听写、背诵、检查等一系列环节,使学习人与人进行交流的工具─语言,成为了一种枯燥的苦学。势必会大大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和成年人的本质区别在于主观能动性的调控上。我们要结合小孩好奇的天性在40分钟的课堂上紧紧的“抓住”他。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推进学生进行复杂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教育心理学也研究指出,兴趣出自好奇。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选择贴近生活、具有时代特点的事例,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地创设优美的情境,做到有物有意,使学生置身其中,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知识的浓厚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容易刺激他们的视觉和听觉器官,给他们带来新鲜的惊喜,并引起他们的积极反应,有助于教长时间地保持学习的注意力。

例如:我在进行pep4 unit4 It is warm today教学时采用了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都知道,如果一节课能在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任务的话,那么肯定是很成功的。所以,我在课前准备一个当下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卡通《喜洋洋和灰太狼》为题材的课件。上课时,我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个动画片,学生们一听,英语课上看动画片,马上来了兴趣,我接着说:“不但要看得仔细还要用心哦”。接着,我播放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穿插一首简单的在有关下雨的英文歌反复出现rain这个单词,让学生边欣赏,边听歌曲,同时在课件上设计了暂停按钮。当出现视频在夏季下雨时给人的感觉是凉爽的适时引出cool这个单词.再落实到突破句子难点Can I wear my new shirt?结合动画实际让学生迅速做出判断勇于开口回答。在视觉上、听觉上达到一个协调统一。若这样长此以往地运用,多媒体以其真实感和趣味感刺激学生思维,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流畅。这样就很好的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了。当然这只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心理学家证实,同一件事物,如果仅用符号或文字来认识需要的时间为10秒,用图画只需要约一半的时间,用逼真的图像只需要1/3的时间。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的特点,利用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促进他们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在巩固复习新知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观察大屏幕,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火红的太阳、一棵树,树下站着一个男孩(eating ice-cream),一个happy表情和一只吐着舌头的狗。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让学生把想要说的话告诉老师,没想到学生流利地说出了很多句子:

篇(9)

纽约大学认知与发展心理学博士,现任纽约市立大学李曼分校心理系副教授。曾任美国心理学会、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学会、纽约科学院、美东心理学会、日本语言科学学会会员。著有畅销书《0~6岁A+育儿法》。

陈鲁

手记

最近几天为了写这篇文章,又重读、新读了很多研究论文,有趣、实用的研究发现让人目不暇接。很多研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我在读博士的时候,周围的一些心理学教授、博士后、博士生甚至是本科生做出来的。记得当年出入他们的婴儿实验室,看他们富有创意的实验设计,听他们的讲座,和他们在饭桌上讨论,心里还有些纳闷:“他们把婴儿研究得这么透干什么?”而时隔20年的今天,我为了家长们的需要,再来更深入细致地看这个领域,对这些研究者们的敬意和谢意油然而生。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视觉是如何帮助小宝宝了解世界、成长学习的吧。

来,和他“对视”吧!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Peter Wolff 通过每天3小时对新生儿和母亲互动的跟踪观察发现,小宝宝大约4周大的时候,母子间就开始产生持续较长时间的目光对视了。他进一步发现,目光对视过程往往都是由小宝宝来启动、又由小宝宝来主动持续的。我们把这种大人小孩对视行为称作“大小对视”(亲子对视)吧。

之后的研究发现,新生宝宝虽然视觉能力像“小近视”,但他们却喜欢看人的眼睛。有一项研究是,新生宝宝看到同一个人脸部的两种照片。一张照片上,人的眼睛是平静地直视着小宝宝的,另外一张照片上人的眼睛则斜视看着别处。嘿,你一定想到了,小宝宝会盯着第一张照片看更长的时间。

人类是长期进化的产物,宝宝刚生出来时表现出来的很多天性都是有助于人类生存的。那这种喜欢和大人对视从而形成“亲子对视”的行为意义在哪里呢? 实验发现,在刚出生的宝宝啼哭的时候,给他们喂平均0.1毫升的糖水、不让他们看见喂水人的脸,他们就能停止啼哭了。但是,到了他们4周大的时候,啼哭的宝宝如果看不见喂水人的脸庞,喝完了4 毫升的糖水仍会哭个不停。一旦喂水人的脸进入他们的视野,他们就不哭了。在一项研究中,喂糖水的研究人员根据实验要求故意把目光落在宝宝的额头上,大多数的宝宝竟然会把头往上仰、上身向上伸,以便追逐到那人的目光,形成“亲子对视”。看来这种对视有平复4周大宝宝情绪的神力啊。

当宝宝9~12 周大的时候,目光对视和喝些糖水等招数已经不管用了,他们照哭不误,因为此时的宝宝啼哭的原因更“复杂”一些了,不像更小的宝宝那样是较单纯的生理反应。但是,在给9~12周大的宝宝喂奶的时候,如果相伴有“亲子对视”,他们喝进去的奶量会比没“亲子对视”经历相伴的宝宝多。也就是说,与亲近的人对视能让这么大的宝宝食欲旺盛。

小宝宝来到世界上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认清周围都有什么人、每个人和自己的生存有什么关系。当这样日复一日在目光对接的同时得到了营养、抚慰,他心中就对拥有这双看着自己的眼睛的人产生了信任,而这种信任就是密切亲子关系的基础。

他在用眼睛学习!

婴儿期的语言发展是智力发展的重头戏。 同样是两岁多的宝宝,有的会说七八百个词,有的也就会几十个甚至几个词。为什么会差别这么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宝宝听到的话语是否和宝宝的视觉信息相匹配”。那么,这是什么意思?

新生宝宝喜欢看人的眼睛,但是,等到他能坐、能爬、能站、能走了,视野一下开阔了,就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周围的东西。上期说过,不到半岁的小宝宝就能从听到的连续语流中把单词分离出来,只不过不知道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但他6个月以后,就会通过把听到的和看到的结合,琢磨出一个个词语的含义。

妈妈看着、指着宝宝在吃的鸡蛋说:“蛋蛋!”宝宝就明白了,这个东西叫“蛋蛋”。这时,妈妈的目光、指的动作,给了宝宝双重信息,来让“蛋蛋”这个词与实物相对应。而如果妈妈只看着鸡蛋说“蛋蛋”,只有妈妈的目光是“蛋蛋”这个词所指物的线索,宝宝便较难琢磨出“蛋蛋”这个词的意思,除非他能追随妈妈的目光、看妈妈在看什么。

18个月以下的宝宝还不太会自如、密切地追随大人目光。所以,当宝宝自己在专注地看着一样东西,这个时候妈妈应该去追随宝宝的目光,用话语把宝宝看到的东西名字说出来,这样宝宝才能马上对上号。

在一项研究中,17个月大的宝宝被教一些新词。一种情况是,宝宝边听词边看实物;另外一种情况是,宝宝不看实物却也听到这个新词。在前一种情况下,宝宝更容易学会这个新词。这说明视觉信息很重要。

篇(10)

管理的方法从处理的对象来说可以分管理事务的方法和管理人员的方法两大方面。因为所有事务也是人去做的,因此,从根本上说,管理的方法其实是管理人员的方法。尽管众多管理学者在介绍这一内容时,所使用的词语不尽相同,有人称为“管理的方法”,有人称为“管理的手段”,但其实质内容都指管理者在实施管理时所用的管理工具,虽作者倾向“手段”一词,但仍以“方法”称之,在此不再进行解释与争论。

管理的基本方法究竟有哪些?目前对此比较一致的观点是:管理的方法有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教育方法四种方法。我国著名管理学家周三多教授此基础上还提出了管理的技术方法1。就管理理论提供的这些方法而言在现实中尽管实用,但实用主义者总嫌不足。有人说,管理就这么简单2,其实我们认真读完了其中的文字,但仍感难以实际操作,管理者在实务中可以使用的管理方法究竟有哪些,目前未有一个权威的界定。作者从管理者实施管理所使用的手段上,研究其管理的方法,并抽取目前其各种方法的内核后,将管理的方法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交换

交换是指一方与另一方在平等的基础上为利益互换而进行的交易。在组织管理中,个人与组织之间其实是一种交易行为。任何一个组织要完成本组织的职能或目标任务,都需要通过一定的人来完成,此时,就需要组织向社会聘用人员。个人这所以愿意进入组织,是个人在权衡各种可供选择的利益后,值得进入该组织,个人与组织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利益交换。组织聘用人员的利益是为了使聘用者拥有一定技能,并能完成组织的某些功能,以使组织实现自身的职能或目标任务,以保持组织的生命力,组织为之也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薪酬);个人之所以受聘,是因为组织能提供给个人相应的利益,包括物质性的和精神性的,个人也为之付出一定的代价,如个人的劳动,包括体力与脑力劳动。反之,组织不可能聘用一个不能完成组织功能,不向组织提供劳动能力的人;个人也不可能到一个不向个人提供任何利益或避所的组织中。这种交换应是平等的,互利双赢的。

交换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组织应倡导的公平的管理方法。自愿的交换能为双方都带来利益,它可促进社会利益的有效合理分配,有效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并随着自由交易人数的增加,交易者个人对此整个交易行为的影响而减少。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强权方法在组织中管理运用时会给个人、组织、国家乃至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

人们之所以能接受组织管理,是因为组织能为个人提供所需要的利益;组织之所以能够容纳职员,也是因为职员个人才能或劳动的付出正是实现组织职能所需要的。个人付出与组织提供两者之间形成交换关系,这种交换关系是建立在自愿平等协商基础上的。当这一交换关系有一方不存在的时候,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就会很快丧失。更谈不上其他管理方法的运用问题。

自愿的公平交换是组织留住人员,并有效完成组织目标任务的前提,是倡导人们价值取向的主要手段。人们为什么要在这个组织做工作,而不在别的地方去做,人为什么要服从组织安排,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如此等问题的回答应从组织是否能提供人们的需要开始,应从自愿的公平交换开始。当这一平行的交换条件不复存在的时候,管理者使用任何方法去管理组织中的人都是难以进行或难以想象的。在具有人性的社会中,管理者不能要求员工自愿或无偿为组织卖力,员工也不能要求组织无条件为自己提供居所、薪酬或个人价值的发展平台或空间。同时当组织需要倡导什么,需要褒扬什么时,可以设定一定的交换条件,使人们与组织在自愿平行基础上进行“交易”,以达到组织管理的目的。

二、惩罚

几岁的小孩出于天性,母亲刚给他倒了一碗热开水,生怕烫着他,不断地忠告他让他不要去动它,以免烫坏他的手。但天生好奇的小孩,不听母亲的忠告,在母亲没有注意时,小孩就把手伸进了开水碗里,开水烫得他本能快速地收回了手,疼痛使他哇哇直哭,无论母亲如何去哄他,都无济于事。他的确很疼,因为他的手的确烫伤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小孩一看见冒汽的热水就变得十分谨慎,不用母亲忠告,他已知道应该先去试探一下,然后再去动它。这样的情景几乎所有人都有阅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抑制一个人错误行为发生的最有效方式是让行为主体人尝试到了为自己错误而付出的代价。如果我们做出假设,当还不太懂事的小孩将手伸进了不烫手的水里时,这个小孩还会有第二次这样的行为吗?第二次的行为会变得如此谨慎吗?答案不言而喻。

惩罚会使人们在发生不良行为时产生畏惧感,从而抑制人们不良行为的发生。但惩罚不能起到激发其潜能的激励作用。这是抑制人们不良行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但这种惩罚必须有一定的额度。当惩罚的额度太小时,惩罚就起不到拟制其行为的目的,这种惩罚便是无效的惩罚,如果这开水不是很烫,对小孩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就不大,正因为,开水烫伤了他的手,所以他会永远记住开水是不敢轻易去动的。而且他由此自己便学会了如何去接近开水的方法。

人们行为的选择其实是在各种利益之间的博弈,当惩罚和额度使其不值进行此项行为选择的时候,人们就会选择其他方式,从而也就实现了惩罚应起到的功能。因此,要拟制人们的不期望行为,其惩罚的力度应达到一定的额度。因为人们总是从各项利益的损益中权衡如何获得更大的收益。

需要说明的是对同一额度的惩罚不同的组织及不同的人员对其体验的额度是不相同的。正如同样处罚一元钱,而在富人和穷人心目中的分量和价值是有较大差异的一样。

惩罚可以分为物质惩罚和精神惩罚两大类。物质惩罚主要是剥夺或限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享用权。其惩罚的额度应视其管理对象人群的收入水平及其人们的承受能力来确定。精神惩罚主要是降低个人自身或在社会群体中的评价。精神惩罚主要取决于当事人对此惩罚的荣辱感。如果当事人十分在意这种惩罚,那么这种惩罚往往是很有效力的;如果当事人不在乎这种荣辱感,那么这种惩罚往往是无效力的。在现实中,有些具体的惩罚形式可能具有物质惩罚和精神惩罚的双重属性。 惩罚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般有: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方式等。

(1)法律的方式有拘留、劳动改造、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其主要功能是部分或全部剥夺或限制人身自由权,并全部或部分剥夺对物质利益的享用。这种惩罚是一个国家中的对人员管理的最高惩罚方式。为此在企业的管理中设置了很多职务犯罪的罪名,如玩忽职守罪、挪用公款罪等,拟制或防止职务犯罪。

(2)经济的方式有罚款、价格(主要有定价、限价等)、税收(如增加税收、提高税收标准等)等。其主要功能是剥夺被处理当事人的物质利益。

(3)行政的方式有批评教育、通报批评、记过、记大过、留职查看、开除等;除此这外,还有停职、降级、限制、降低物质待遇等。单位内部的很多行政处理方式往往带有双重属性,如降级,对当人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惩罚,同时也可能由于职务的降低,也带来了工资及福利的物质利益上降低。管理者如果批评下属后,要注意给予适当的安抚。无论任何团队,当员工犯下不可原谅的错误时,身为管理者无可避免地要对其加以斥责。真正善于管理的人,在痛斥下属之后,一定不忘立即补上一句安慰或鼓励的话语。以减轻他的压力,赢得他的信任。对犯了错误的人进行惩罚应让被罚者明白其道理,目的是避免今后再犯错误,如果不能起到这样的效果,管理者就应及时与其沟通,以解其心头之痛。

三、激励

管理从另一角度来说就是通过影响他人的能力,激发人们为组织提供有益贡献的工作热情,去实现组织的目标。激励的功能是激发人的潜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每个人都渴望赞美。如果看到小孩拖地时,你去表扬、去激励一下他,也许在第二天,你会看到他会自觉又会拿起拖把去拖地,这就是激励的作用。

心理学认为,需要决定动机,动机导向行为。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不同的需要在不同的条件下会诱发出不同的行为。因此,要有效地进行激励,就必须了解每个员工的内在需求。人们在组织中的需要可以归结为两大方面,一是物质利益(包括薪酬),另一个是组织为个人提供的发展平台或发展空间。

激励可以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其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经济性的,也可以是行政性的,甚至只是口头上的一个肯定或赞美。但组织或管理者得到的收益可能是无限的。

四、沟通与说服

心理学理论表明,人们的行为归因于动机。在管理的实践中,依靠交换、惩罚或激励手段有时也是难以改变人们某些行为,其主要原因归因于人们对组织某种管理行为的认知状况。此时,及时进行沟通,了解他内心的价值取向,改变他对事物的认知态度是化解矛盾,排除工作障碍,增强组织凝聚力的有效方式。

篇(11)

近年来,有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都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学术界不同程度的关注。我们随手翻阅或浏览一下期刊、报纸、网络,都不难发现有关“流动儿童”的研究资料,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角度更是各有千秋。然而,在实际的现实生活中这些问题依然悬而未绝,甚至有的地方还暴露出了有关“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的形式。如果说“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关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的话,那么“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将决定孩子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将更值得引起重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身体生病了,只要对症下药,就可以解除病痛,而一个人心理生病了,却很难用药解除病痛,更多是需要靠自己的意志克服他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自己从心理阴霾中走出来,重塑新生。所以,对于一个“流动儿童”而言,笔者认为如果要让他们顺利的“成才”,首先要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尤其是心理健康。本文将以一个“流动儿童”的特殊案例作为个案研究,来探析“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思考,以期引起共鸣。

一、流动儿童的界定

根据《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本文所指的流动儿童是专指父母双方均不在孩子身边,并同祖辈或其他监护人一起在异地生活或学习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人群,他们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

二、案例“妈妈与孩子的对话”的描述

1、案例背景:

孩子的名字叫与与,男孩,今年6岁。孩子的爸爸是个公务员,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某县做行政领导工作,工事繁忙,当地的自然环境恶劣,县城海拔4014米,老人,小孩到了那里常常出现缺氧现象,故没有办法照顾孩子。孩子的妈妈是一位某某广播电视大学的老师,去年终于逮住了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到某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也没办法照顾好孩子。孩子的爷爷、奶奶也都是年过古稀的老人,而且身体也不好。鉴于这样的情况,家里孩子上学的问题就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经过多次家庭会议的商议,最后决定让两个老人带着孩子到乐山上小学,因为那里有个孩子的姑姑可以作为临时的监护人,监管一下孩子的学习。

2、案例描述

就在这个教师节的那个晚上,妈妈拨通了孩子的电话。妈妈说“儿子你现在好吗?”,孩子说:“不好!”。妈妈问“你为什么不好呀?我觉得我的儿子长大了,都上小学了,很能干呀?”孩子说:“妈妈,我就是不好嘛,因为这里的小朋友总是嘲笑我……”妈妈很是着急的问“儿子他们为什么要嘲笑你呀?”孩子说:“他们说我不是这里的孩子……”说到这里妈妈和儿子都哭着挂断了彼此的电话。

3、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的案例。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流动到异地求学的过程中,他的心理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表现出一种“寄人篱下”的低落情绪。这是一个刚满6周岁的孩子,在刚上小学一年级的两周时间里,心理竟出现如此大的变化,目前我们还不能断言说这个孩子有什么样的心理问题,但从孩子表达的言语里,比如“嘲笑”,已透视出孩子胆怯、悲观等消极的情绪。如果,这时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疏导的话,其结果也是不言而俞的。有研究表明,这个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也是他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他比较注重别人或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同伴“嘲笑”的语言评价他,他会感到自尊心受伤害,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长此以往,他就会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出冷漠、内向、暴躁等极端的性格,同时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异常、失范和越轨行为,影响他的正常成长。

这看似一个小小的案例,其实,他也正是目前一类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在异地求学阶段的生活的一个缩影。他们并不是因为家庭窘迫,而是由于孩子的父母双方都在自然条件恶劣,教育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工作,无法在自己的亲自监护下,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接受教育的环境,从而致使孩子留守他乡,异地求学,不免也背上了“流动儿童”的称号。同时也面临着“流动儿童”心理危机的困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甘孜藏族自治州,在异地求学的“流动儿童”多达2000人,占整个州内学龄儿童的30%。他们大多留入到成都市的周边地区,比如温江、双流、邛崃、乐山、绵阳等地经济、文化、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他们中因为户籍的限制,很少能够进入当地的公立学校,获取同等的教育机会,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而是绝大部分由家长花“重金”送如私立(民办)学校就读。他们留守他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祖辈监护型,二是他人监护型(即由与父母同辈的亲朋好友代管型),三是自我监护型。他们是否能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已是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且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1、家庭核心教育力量缺失下的性格缺陷

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尽管儿童和父母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同伴的影响不断加强。

论文摘要:近年来,有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都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学术界不同程度的关注。本文将以一个“流动儿童”的特殊案例作为个案研究,来探析“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思考,以期引起共鸣。

论文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对策思考

近年来,有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都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学术界不同程度的关注。我们随手翻阅或浏览一下期刊、报纸、网络,都不难发现有关“流动儿童”的研究资料,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角度更是各有千秋。然而,在实际的现实生活中这些问题依然悬而未绝,甚至有的地方还暴露出了有关“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的形式。如果说“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关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的话,那么“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将决定孩子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将更值得引起重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身体生病了,只要对症下药,就可以解除病痛,而一个人心理生病了,却很难用药解除病痛,更多是需要靠自己的意志克服他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自己从心理阴霾中走出来,重塑新生。所以,对于一个“流动儿童”而言,笔者认为如果要让他们顺利的“成才”,首先要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尤其是心理健康。本文将以一个“流动儿童”的特殊案例作为个案研究,来探析“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思考,以期引起共鸣。

一、流动儿童的界定

根据《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本文所指的流动儿童是专指父母双方均不在孩子身边,并同祖辈或其他监护人一起在异地生活或学习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人群,他们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

二、案例“妈妈与孩子的对话”的描述

1、案例背景:

孩子的名字叫与与,男孩,今年6岁。孩子的爸爸是个公务员,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某县做行政领导工作,工事繁忙,当地的自然环境恶劣,县城海拔4014米,老人,小孩到了那里常常出现缺氧现象,故没有办法照顾孩子。孩子的妈妈是一位某某广播电视大学的老师,去年终于逮住了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到某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也没办法照顾好孩子。孩子的爷爷、奶奶也都是年过古稀的老人,而且身体也不好。鉴于这样的情况,家里孩子上学的问题就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经过多次家庭会议的商议,最后决定让两个老人带着孩子到乐山上小学,因为那里有个孩子的姑姑可以作为临时的监护人,监管一下孩子的学习。

2、案例描述

就在这个教师节的那个晚上,妈妈拨通了孩子的电话。妈妈说“儿子你现在好吗?”,孩子说:“不好!”。妈妈问“你为什么不好呀?我觉得我的儿子长大了,都上小学了,很能干呀?”孩子说:“妈妈,我就是不好嘛,因为这里的小朋友总是嘲笑我……”妈妈很是着急的问“儿子他们为什么要嘲笑你呀?”孩子说:“他们说我不是这里的孩子……”说到这里妈妈和儿子都哭着挂断了彼此的电话。

3、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的案例。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流动到异地求学的过程中,他的心理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表现出一种“寄人篱下”的低落情绪。这是一个刚满6周岁的孩子,在刚上小学一年级的两周时间里,心理竟出现如此大的变化,目前我们还不能断言说这个孩子有什么样的心理问题,但从孩子表达的言语里,比如“嘲笑”,已透视出孩子胆怯、悲观等消极的情绪。如果,这时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疏导的话,其结果也是不言而俞的。有研究表明,这个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也是他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他比较注重别人或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同伴“嘲笑”的语言评价他,他会感到自尊心受伤害,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长此以往,他就会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出冷漠、内向、暴躁等极端的性格,同时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异常、失范和越轨行为,影响他的正常成长。

这看似一个小小的案例,其实,他也正是目前一类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在异地求学阶段的生活的一个缩影。他们并不是因为家庭窘迫,而是由于孩子的父母双方都在自然条件恶劣,教育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工作,无法在自己的亲自监护下,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接受教育的环境,从而致使孩子留守他乡,异地求学,不免也背上了“流动儿童”的称号。同时也面临着“流动儿童”心理危机的困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甘孜藏族自治州,在异地求学的“流动儿童”多达2000人,占整个州内学龄儿童的30%。他们大多留入到成都市的周边地区,比如温江、双流、邛崃、乐山、绵阳等地经济、文化、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他们中因为户籍的限制,很少能够进入当地的公立学校,获取同等的教育机会,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而是绝大部分由家长花“重金”送如私立(民办)学校就读。他们留守他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祖辈监护型,二是他人监护型(即由与父母同辈的亲朋好友代管型),三是自我监护型。他们是否能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已是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且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