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2:3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业资源利用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

篇(1)

北京林业大学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可追溯到最早的森林土壤学科,1990年以前属于一级学科“林学”下面的二级学科,1990改为土壤学,1997年由农学门类下的林学一级学科划归为同一门类的一级学科“农业资源利用”。2004年植物营养学科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5年土壤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林业院校的首个土壤学博士点,并同时被授予一级学科“农业资源利用”硕士学位授予点。

经过50多年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校在学术梯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形成了具有林业特色的优势学科。

一、学科梯队合理

在学科队伍上建设上,注重人才的引进,从美国、加拿大、挪威、日本等引进归国人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术思想和氛围能在我们这里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研究方向齐全。通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已形成了一支知识覆盖面广、学术气氛活跃、梯队合理、并具有广泛国内外联系的以中青年为学术骨干的学科队伍。

二、研究方向独具特色、优势明显

我校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下设两个二级学科: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行政上隶属于水保学院。依托过去水保学院在全国名列前茅的科研优势地位,紧紧围绕林业六大生态工程,土壤和植物营养两个二级学科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一)土壤学科

土壤学主要有森林土壤、土壤侵蚀、土壤生态与植被恢复等研究方向。

1.森林土壤。森林土壤是森林培育、森林经营的基础。主要任务是应用系统的、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研究森林土壤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演化规律,揭示森林土壤的功能,解决林业生产以及不良立地条件森林植被恢复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森林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

近年来我校土壤学科主要在森林土壤发生分类和森林土壤与环境等方面展开了一些研究。通过对华北山地土壤发生特性和诊断特征的研究,提出了以土壤系统分类为依据的土壤类型,通过对土壤粘化过程的研究,纠正了地带性土壤分布中棕壤与褐土的分布问题,为褐土、棕壤土类与系统分类的参比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并受到了老一辈土壤学家李连捷院士的好评。

森林土壤是重要的陆地碳库,并和大气进行着频繁的气体交换,特别是一些温室效应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氮氧化物。研究这些气体在土壤中吸收或释放的机理,并监测其排放通量和影响因素,认清森林土壤和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及全球变化的关系,可以为采取科学的调控措施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等项目,我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有新的突破,研究成果被许多专著引用。

2.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是当今的土壤物理学的中心内容。土壤水的保持和运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土壤肥、气和热的状况。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蓄水、透水和抗蚀能力。研究土壤侵蚀规律对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以及整个生物圈和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关系。

在土壤流失分布特性研究方面,研究了长江三峡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存在的土壤侵蚀类型,不同土壤侵蚀类型的土壤流失量与降雨、地面坡度、地面覆盖度等因素的关系。对三峡花岗岩地区坡面土壤流失规律和库区土壤中管流和优先流对地表径流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发表的论文有多篇被EI检索,并申请到瑞典国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在森林植被保水保土作用研究方面,以不同地区林下地被物为研究对象,经长期试验得出:林下地被物具有较强的吸持降水、涵养地表径流、增加地表糙率、改良土壤特性等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固持土壤,对于防止土壤侵蚀具有较大作用。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篇论文被EI检索。

在土壤渗透特性及土壤水分运动机理研究方面,以达西定律、连续方程为理论基础,对非饱和带土壤水分运动进行定量研究,它是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三峡库区为试验基点,经过长期观测,得出了长江三峡花岗岩区林地坡面土壤渗透遵循霍顿方程,其土壤特性具有蓄满产流条件的结论。研究成果对三峡库区的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土壤生态与植被恢复。土壤同成土因素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并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亚系统而独立存在。针对我国土壤生态的关键问题,我们首先进行了林地土壤干扰生态学研究。针对我国森林土壤的特点,我们主持了一些国家和北京市自然基金课题,率先在东北天然林、华北人工林进行了土壤种子库、林地粗木质残体生态学、林地空隙对土壤质量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多篇论文,并取得了多项成果,其中一项成果获北京市林业系统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土壤一植被一大气系统的水分转移规律的研究中,用能量的观点来定量研究和描述水分的运动。SPAC是水分循环的一个通道,我们在研究土壤水分循环与平衡时,都是以SPAC和“四水”转化为基础,利用国家“九五”和“十五”攻关课题,在河南黄泛区、内蒙和宁夏沙漠化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及北京等地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部分成果通过国家鉴定。自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循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我们对北方主要森林土壤中的C、N、P、K、S等元素在以土壤为界面上的循环及伴随水文过程的循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不可多得的资料和研究结果,丰富了森林土壤养分的循环理论。

困难立地条件下土壤退化机理及恢复生态学也是我们的研究重点。通过对我国华北石质山区和黄土高原干旱侵蚀地区土壤质量的现状和演替规律的研究,分析土壤退化的原因,结合对主要造林树种耐旱性等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类似地区的造林技术,如径流林业技术、固体水技术。以上研究,为有效地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二)植物营养学科

植物营养主要侧重于树木营养与施肥、花卉及草坪营养与施肥,无土栽培和花木基质等方面。对树木营养和施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毛白杨和泡桐人工林上。在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林生产建设中,系统研究了我国毛白杨在生长季节的营养规律,并进行了原位的林木正交施肥试验,其研究结果对指导毛白杨速生丰产林的生产有重要意义。运用矢量竞争理论(Vectorcompetitionanalysis),研究了油松、侧柏混交林种间的营养竞争或互惠关系,为混交林的营造以及人工纯林的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我们也承担了首都古树复壮的工作。草坪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在养分循环方面不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可以无限自然循环,在其生产和修剪过程中或多或少有养分的损失。因此,肥料是提高草坪生产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人为控制下的正确施肥,是维持草坪持久性、保持其良好景观,从而实现草坪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利用稳态营养理论,采取指数施肥的方法对草坪进行了出圃前施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国际植物营养大会上进行了交流。

三、人才培养成果

篇(2)

论文摘要:随着水资源短缺的加剧和全球人口的增长,农业水资源利用不仅要实现节水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节水的前提下实现产出的高效益。但是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已经成为限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强调了发展水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道路,建立节水型社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就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1 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现状

水资源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会被利用的水源,可以用的水源必须具有足够的数量和较高的质量,并且必须是可以定期更新补充、可持续利用的。但是事实上,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短缺、旱灾频繁的国家,如果按人均水资源量来计算,我国人均占有量仅仅有2500m3,大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建国以来,我国虽然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随着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需水不断增加,出现了供水紧张的局面。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已成为某些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

2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2.1 水资源利用的效率比较低,并且浪费严重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的情况并存,同时由于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属于粗放低效利用,所以这就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程度。

2.2 农业资源管理体制的滞后

目前我国现有的农业资源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农业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要求,这是造成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以及低效利用、水资源污染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3 解决农业水资源问题的建议

3.1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资源管理要想实现一体化,就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作为前提,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管理体制非常不合理,这就造成了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许多问题。概括来说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明显;(2)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对于形成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机制比较难,同时水资源管理也缺乏一定的积极性,这样显然是不利于节水的;首先,必须将保护水资源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得每个公民有节约用水的理念。另外无论产业结构布局或是结构调整,还是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政府都必须考虑到有关水资源的制约因素,从而建立节水型社会。在管理方面,改变原有的管理方法,由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有机结合,进而逐步实现需求管理。

3.2 面向国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向国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是解决21世纪水资源的重大方略之一。对于开拓国内市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建立节水型经济激励机制,包括:补偿奖励机制,即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惩罚奖励机制,即对于完成节水指标的用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的用户,给予适当的惩罚,奖励与惩罚相结合。(2)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科学的水价体系是水资源相关经济运行正常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保证。

3.3 加强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资源管理,必须形成城乡水资源统筹管理的制度。水资源管理是一个涉及人与自然关系、产业关系、生产生活关系、政府市场关系等在内的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进行管理,从而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规划、配置、调度,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必须改变城乡分而治之、部门“多龙治水”的局面,努力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进行转变。 加强水资源管理,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所以应该积极探索水权流转,不断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同时鼓励民间投资办水、兴水、护水,保护投资者合法收益,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同时,充分运用价格杠杆,完善水资源价格机制使得水企业和居民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科学用水。

4 结束语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物质,但水资源的状态和使用方式是可以替代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要考虑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不可能像能源等通过寻找替代来解决其贫乏危机,水资源的可持续道路有其自身特点。水资源的高效与可持续利用是包括水工程安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水资源利用与合理配置、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必须时时刻刻地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王乐财.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

篇(3)

 

1 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现状 

水资源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会被利用的水源,可以用的水源必须具有足够的数量和较高的质量,并且必须是可以定期更新补充、可持续利用的。但是事实上,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短缺、旱灾频繁的国家,如果按人均水资源量来计算,我国人均占有量仅仅有2500m3,大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建国以来,我国虽然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随着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需水不断增加,出现了供水紧张的局面。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已成为某些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 

2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2.1 水资源利用的效率比较低,并且浪费严重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的情况并存,同时由于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属于粗放低效利用,所以这就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程度。 

2.2 农业资源管理体制的滞后 

目前我国现有的农业资源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农业资源利用和保护的要求,这是造成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以及低效利用、水资源污染等问题的主要原因。 

3 解决农业水资源问题的建议 

3.1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资源管理要想实现一体化,就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作为前提,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管理体制非常不合理,这就造成了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许多问题。概括来说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明显;(2)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对于形成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机制比较难,同时水资源管理也缺乏一定的积极性,这样显然是不利于节水的;首先,必须将保护水资源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得每个公民有节约用水的理念。另外无论产业结构布局或是结构调整,还是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政府都必须考虑到有关水资源的制约因素,从而建立节水型社会。在管理方面,改变原有的管理方法,由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有机结合,进而逐步实现需求管理。 

3.2 面向国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向国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是解决21世纪水资源的重大方略之一。对于开拓国内市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建立节水型经济激励机制,包括:补偿奖励机制,即国家或政府根据节水的实际情况,给予供水单位适当的补偿奖励;惩罚奖励机制,即对于完成节水指标的用户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没有完成的用户,给予适当的惩罚,奖励与惩罚相结合。(2)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科学的水价体系是水资源相关经济运行正常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保证。 

3.3 加强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资源管理,必须形成城乡水资源统筹管理的制度。水资源管理是一个涉及人与自然关系、产业关系、生产生活关系、政府市场关系等在内的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进行管理,从而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规划、配置、调度,加快城乡水务一体化进程。必须改变城乡分而治之、部门“多龙治水”的局面,努力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从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向合理开发、有序开发进行转变。 加强水资源管理,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所以应该积极探索水权流转,不断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同时鼓励民间投资办水、兴水、护水,保护投资者合法收益,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同时,充分运用价格杠杆,完善水资源价格机制使得水企业和居民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科学用水。 

4 结束语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物质,但水资源的状态和使用方式是可以替代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要考虑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不可能像能源等通过寻找替代来解决其贫乏危机,水资源的可持续道路有其自身特点。水资源的高效与可持续利用是包括水工程安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水资源利用与合理配置、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必须时时刻刻地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王乐财.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 

篇(4)

2.缺少专业认识相关介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相关课程设置主要是由任课老师和相关教授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进行设置,学生对于课程及专业认识较为浅薄,不了解课程设置的目的及各门课程的相关性,只是机械化被动地接收老师所介绍的内容,对在同一学年特别是低年级开设的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和必要性缺乏认识,致使学到的知识支离破碎,互相之间没有很好地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实践动手能力弱。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不仅应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本专业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偏重基本理论知识的教授,而缺乏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培养方案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也有27.5学分,但由于受到实践场所、实践经费和师资力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却不尽人意,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只知道“为什么”,而不知道该“怎么做”,甚至连最基本的知识也因缺少实践而不巩固。

4.忽视学生个性培养。核心课程的开设,是培养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保证,而选修课的开设,是学生个性和情趣培养的重要手段。目前的选修课实际是必修选修课,学生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地接受所开设的选修课程。一方面,所开设的课程有限,学生必须全部选修,失去“选修”含义;另一方面,学生没有自主选择权,不能依据自身实际需求合理选择课程。另外,高考录取学生,只是通过单一的分数进行录取,进入大学后对于学生个人在智力和兴趣方面的差别没有足够的重视。有的学生对应用工作感兴趣,愿意服务社会,有的学生更喜欢进行学术研究。喜欢学术研究,有进一步深造打算的学生会更努力地学习,而喜欢社会工作的学生却没有实践能力评定机制,成绩也不理想。在现有的培养机制下,缺乏适应“学术型”学生和“实践应用型”学生差异性的培养。学校是给学生提供锻炼机会的场所,应该实行个性化培养方案,探究推行“学术型”和“实践应用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改革,对教育资源的重新利用和分配,开发和引导学生,使其能独立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完善自己,发展自我。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土壤与农业化学(部分)、农业环境保护(部分)、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部分)以及农业气象合并为农业资源与环境(090403),隶属于环境生态类。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多学科结合的学科,涉及到土壤、水分、气候、土地资源和农业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对于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改革应该在教育部颁布的基本框架下,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改革。首先我们不应该只是仅仅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应通过课程的教育让学生获得基本社会适应能力和塑造健全健康的人格。其次,农业资源与环境是一门实用型和技术型相结合的具有综合性和基本性的专业学科,作为农林类高校,我们不仅要为农林发展提供专业型人才,还要培养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环境评价为例的教学改革措施

本文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以环境评价课程为案例,该课程教学改革,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了本课程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强调实践环节,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培养了其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进行污染源调查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的能力,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编写技能,及环境背景调查,污染源调查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并对本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63位学生进行了改革效果问卷调查(问卷发放63份,有效问卷60份),表1显示,16.7%的学生认为该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45%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专业学习重要,只有15%和0.3%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或不重要。在对环境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调查中,其不满意率仅为1.7%,超过90.0%的学生对环境评价课程的教学质量感到非常满意或满意或比较满意。因此,环境评价课程改革效果的探析,可以为探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1.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教学。学生不应该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要养成基本的学科素养,提高认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明确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老师不再作为课堂的主角,满堂灌输知识,而是积极配合学生去探索知识,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客观认识,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在环境评价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课堂互动性的总体满意度较高,18.3%的学生对课程互动性非常满意,43.3%的学生感到满意,而有6.7%和3.4%的学生对其互动性不太满意和不满意。与此同时,在对学生关于课堂内容理解的调查,只有8.3%的学生能够完全的理解,大部分理解的比例为38.3%,基本能理解的43.3%,少部分理解和不理解的占到10.1%。为了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提高与学生的互动,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特别是那些对课堂互动性不满意以及对课堂知识没有全部或大部分理解的学生之间的交流,积极帮助他们融入教学课堂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2.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实践。对于课堂知识的传授,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基本了解,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该课程,应该学什么,以及如何学。在被访的学生中,13.3%的同学能经常地从课堂教学中受到启发,75.0%的学生能在偶尔或个别时候在课堂上受到启发,11.7%的学生基本没有从教学过程中受到启发。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该将相关课程融合在一起教学,另一方面借鉴先进的经验,特别是中西方在该学科有价值的理论,让学生能够在多元文化中清晰辨别,思考问题,为今后继续研究或社会实践提供多元思想保证和机会。同时,练习作业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一部分,可以提高学生理解课堂内容,提高理论知识实践运用能力,针对环境评价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学生们普遍认为做习题练习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如图1所示,只有5%的学生认为通过做习题是较合理的;实物模拟(25.0%)、案例分析(33.3%)以及调研(24.2%)等综合实践能力强的练习类型更是受到学生的偏爱。因此,要针对不同学科的背景和特点,综合考虑分析适宜的作业类型,选择更能锻炼学生能力的作业。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是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注重与社会需求的内、外在联系,以学生为基本点,以自我需求为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供多平台的实习机会,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现有相关资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受访学生的了解,95.0%的学生对《环境评价》的课程实习(区域环境主要污染物调查)持肯定态度,其中,10%的同学非常满意,58.3%的同学满意,26.7%同学感觉还可以,仅有5.0%的学生对实习效果不满意。如图3,然而在对学生关于环境评价课程哪方面还需要改进的调查中,有52.0%的学生认为,其实习的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很大一方面需要加强实习实践平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能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机会。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培养相结合,不断加强和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集中精神进行科学研究和朴质肯干的勤奋刻苦的精神。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实验操作与资源调查规划是其基本的专业技能,进行课程的改革要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和方式的改进。学习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为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的课堂讲解首先是引导学生建立基本的逻辑结构,其次在后续的教学中应该对这个逻辑结构进行不断地知识和概念的补充,从易到难,渐进地教学,并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在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调查中,课程的教学方式的改进也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图3示),43.0%的学生认为其教学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进一步调查发现学生更喜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除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教师教授占20.0%,学生还希望通过学生讨论(22.0%)、网络教学(15.0%)、学生专题报告(16.0%)、案例教学(25.0%)、其他的方式(2.0%)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从多角度获取知识。多种方式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探究多种方式联合教学,可以考虑到不同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让学生依据自己学习习惯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因此,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入教学改革,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接受方式和程度差异。

4.考核机制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所学的知识不应以是否记得为考核标准,传统的考核方式中,对课堂上学习过程的考核不太重视,期末考试考核占有较大比例,这样的考核会让学生只注重期末临时的复习,突击复习,死记硬背,失去学习的意义。如图4,学生对于环境评价课程的考核方式各持不同意见:闭卷考试(14.3%),开卷考试(23.3%),提交论文(10.0%),案例分析(11.0%),平时成绩结合考勤(17.0%),综合考核(21.4%)等都是学生普遍接受的考核方式。因此,在立足于学生基础上,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模式,期末考试可作为其课程考核成绩的一部分计入。将考核形式由书面考核转变为书面文字表达与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为标准,在课程结束后,通过考察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总结所学知识,达到综合考察学生的目的。

篇(5)

1.1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人类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构建的经济系统,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宗旨,认为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是可挖掘的再生资源,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式循环经济模式[2].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要求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要注意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倡导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被多次重复使用,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完成其使用价值后,经过处理转化为可以再利用的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产品经济发展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可再生资源,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1.2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是指通过对缺陷产品、退回产品、废弃产品、运输容器、包装材料等进行回收、再利用、再循环等正确处理,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在产品的生产流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及包装物,这些废弃物、包装物一旦得不到正确的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就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及自然资源的浪费。对退回产品及包装物的回收再利用以及对废弃物的正确处理,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按照循环经济理论,完整的物流系统不仅包括正向物流,还应当包括逆向物流,它们共同构成了具有“循环回路”的物流系统[3].

1.3农产品逆向物流。

在农产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的流动过程中伴随着发生一系列的逆向物流活动。论文格式农产品逆向物流是为了对在生产、流通及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原料废物、废弃产品及各类包装物等进行回收再利用或正确处理而引起的从农产品供应链下游各节点向起始点的物质实体流动。农产品逆向物流是对农产品正向物流的补充和完善,其对象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及边角料、废料;农产品库存或运输中因过期或质量问题引起的退回产品;各类可重新使用的包装容器如玻璃或塑料瓶、罐、箱等;以及在农产品消费过程中由于自身损耗而无法继续使用的废弃物。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农产品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正向物流实现农产品的流通,更需要逆向物流实现农业资源的再循环利用。对农产品供应链中可再利用物资进行回收、分类、提纯、加工,往往能够变废为宝,而不可再利用的物资、废弃物经过焚化、填埋等处理,很大程度上可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见,农产品逆向物流是实现农业循环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与正向物流相比,农产品逆向物流更具复杂性和随机性,在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随时都会产生需要回收或处理的物质,这些物质种类多且混杂,加上农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地域分散性,农产品逆向物流对象的产生时间、地点也具有不确定性和分散性,处理方式各不相同,加大了农产品逆向物流的实施难度。

2、循环经济下农产品逆向物流模式的建立

2.1农产品逆向物流过程。

农产品逆向物流过程包括对农业废旧物资、副产品及各类包装物的收集、分类与检测、再处理和废弃处理等活动[4].收集包括各种退回产品、副产品及各种包装物如塑料、纸箱、薄膜、瓶罐等的回收与集中。回收的产品及包装物种类较多,可利用的价值也不相同,必须对回收的产品及包装物进行有效检测、分类后才能进行后续处理。

再处理包括对回收的产品及包装物进行检验、加工、提纯等处理,使其重新获得价值,也包括农产品生产流通中农副产品的再生利用,如秸秆、禽畜粪便等的能源化、肥料化处理。废弃处理是对不可再利用、对环境有害的物质进行无害化、焚烧或填埋等处理。

2.2农产品逆向物流模式。

农产品逆向物流参与主体应当包括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生产商、加工配送商、销售商、消费者、政府机构,以及专业回收企业、再加工、再处理企业等。回收中心是农产品逆向物流的专业收集者,它可以是专业回收企业,也可以是政府机构或农产品经销商。回收处理企业负责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各环节产生的各类副产品、包装物等统一收集并分类,经过检验、加工等处理使其成为可重新利用的物资,进入农产品供应链再循环。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生产商、加工配送商、销售商及消费者既是农产品回流物资的制造者,也是逆向物流的主要参与者,在生产、加工、配送、销售的同时应负责相关农副产品、包装物、废弃物料的回收与分类处理。消费者是正向物流的终端,也是回收物的主要源头,应对各类废旧物资进行收集和分类,通过各种途径使其进入回收渠道[5].政府机构制定农产品逆向物流的相关政策规范,进行监督和控制,引导农产品物流各参与主体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农产品物流结构及农产品逆向物流运作模式如图1所示。[ LunWenData.Com]

3、基于循环经济的农产品逆向物流发展对策

3.1发挥政府在农产品逆向物流中的作用。

农产品逆向物流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经济利益较小,需要加强政府对农产品逆向物流的关注,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统筹规划,为农产品逆向物流创造有序的市场环境,支持和引导相关企业正确实施逆向物流。一方面通过制定农产品逆向物流的相关规则,明确各参与主体在农产品逆向物流中的责任与义务,以法律手段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另一方面,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鼓励各参与主体通过技术与管理模式创新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6].

3.2建立专业的农产品废旧物资回收体系。

农产品逆向物流具有复杂性、随机性和分散性,必须建立专业的农产品废旧物资回收体系。

一方面,建立专业的农产品废旧物资街道及社区回收网点、回收处理中心,可配备定时车辆巡回收集回流物品,或由各废旧物资产生源主动将可回收再利用物品送到回收点,然后再由回收点集中运往废旧物资处理中心,在处理中心对废旧物资进行分类处理。

对回收方式、回收服务进行规范,完善回收市场的功能,发挥回收中心废旧物资收集、分类、储存、加工、交易的作用,整合资源、利用规模回收处理降低回收的成本。另一方面,培育专业的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形成了具有健全的服务网络和设施的农产品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同时,加强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各参与主体与回收中心、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的相互协作,通过各参与主体之间的联动,准确快速地实现农产品的逆向物流。

3.3建立农产品逆向物流综合信息平台。

由于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废旧物资、包装物等的产生时间、地点具有不确定性,农产品逆向物流信息化水平就成为制约逆向物流效率和效益的主要因素,逆向物流运作过程中关于回流物资的回收及处理信息的及时传递,可避免农产品废旧物资回流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政府应重视建立农产品逆向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为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的相关主体提供信息共享和交易平台[7].同时,加强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如电子标签、电子数据交换等,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交换,对农产品废旧物资逆向物流过程进行全程跟踪。

3.4推进农产品逆向物流技术开发和使用。

根据循环经济的要求,农产品逆向物流过程应尽可能采用资源利用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的处理方法,因此,应加大农产品逆向物流技术的研究投入,包括农产品废旧物资回收处理技术、可再生资源开发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一方面,从源头上减少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各类废弃物的产生,如采用绿色包装、通用包装或可多次反复使用的包装技术,以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对于蔬菜、水果、肉类等鲜活产品的储运尽量采用冷藏技术,防止大量食品变质损坏而产生废弃物;另一方面,在进行逆向物流操作时,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量小的技术进行农产品废弃物的回收。

对于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及废弃物资,应充分使用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将这些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如许多的农作物秸秆,都可通过先进的冷压成型技术,用饲料压块机生产为秸秆块状饲料,这种块状饲料便于运输与储存,可为养殖场提供优质价廉的饲料。同时,秸秆也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作物秸秆集中通过生物质气化转换成可利用的气体燃料,不仅能够为农民提供清洁的生活和生产能源,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还能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8-11].

3.5强化循环经济意识,共同参与农产品逆向物流。

篇(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134-02

一、概述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工程专业教育高速发展,设有环境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科点持续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的实施,对环境工程领域的人才需要越来越大,特别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尤其短缺。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战场,应加大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力度,着力提升内涵建设、特色建设。安徽科技学院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1年获批安徽省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专业,2013年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专业,2014年获批安徽省特色专业。为适应学校“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的办学理念,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一直坚持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本文重点探究了校内外实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特色凝练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其为环境工程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同类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二、校内外实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建立有行业特色的专业功能实验室。我校环境工程实验室是在原环境监测室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和内涵拓展,逐步增加了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室、水污染控制实验室和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实验室等相对独立的功能实验室。功能实验室的建设促进了环境学科的发展,每年约150名学生进行创新实验或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环境工程实验室还承担了研究生培养的部分任务。下面具体谈谈各功能实验室所承担的实验项目情况:(1)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校内实验室拥有填料吸收塔处理废气、催化法处理汽车尾以及筛板式气体吸收塔等实验装置,可开展各种观摩与模拟实验。可以开展实验项目有:湿式文丘里除尘器性能测定实验、填料吸收塔气体吸收实验、汽车尾气净化实验等。大气污染控制校外实验室主要依托合作企业内的环境保护站,有水泥厂的除尘流程和设备、火力发电厂的烟气脱硫、除尘流程和设备。(2)水污染控制实验室:水污染控制校内实验室现拥有完全混合活性污泥反应器、絮凝沉淀实验装置、曝气充氧实验装置、竖流式圆形溶气加压气浮装置、SBR法间歇式设备、A2/O工艺城市污水处理模拟装置等多套水处理小试系统及相关分析仪器,为开设以污水处理工艺实验为主的综合实验创造了必要条件。可以开展的实验项目有:颗粒自由沉淀实验、絮凝沉淀实验、压力溶气气浮实验、活性污泥基本性质、曝气充氧能力的测定、静态活性炭吸附实验、混凝沉淀实验、污泥比阻的测定实验等。水污染控制校外实验室主要依托合作企业内的环境保护站,有染料化工染料废水处理工艺和设备、凤阳污水处理厂工艺和设备、规模化养殖废水厌氧-好氧处理工艺和设备、石英砂磨洗废水混凝沉淀处理工艺和设备。(3)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监测校内实验室对水体水质进行监测分析,拥有GDYS-201多参数水质现场快速分析测试仪、COD测定仪、BOD测定仪、电导率仪、溶解氧仪、浊度仪、恒温培养箱、电子分析天平、恒温摇床、水/油浴锅、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离子色谱等分析仪器数套,可以进行各种水质常规监测项目。可以开展的实验项目有:水体中色度和浊度的测定、水体中氨氮的测定、水体中总磷的测定、水体中氟离子的测定、水体中六价铬的测定、水体中溶解氧的测定、水体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水体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等。对室内、室外空气质量和噪声环境进行监测分析,拥有大气综合采样器(可测定TSP、SO2和NOx)、SEN168便携式甲醛检测仪、烟尘采样器和便携式噪声测定仪等监测仪器数套。可以开展的实验项目有:水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含量的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空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测定、校园噪声环境质量的测定、室内甲醛含量的测定、烟道气烟尘含量的测定等。环境监测校外实验室主要依托凤阳环境监测站、淮河流域凤台监测站。(4)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实验室: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校内实验室有垃圾发酵系统、污泥脱水设备、农业秸秆堆肥系统。可以开展的项目有:作物秸秆堆肥化处理、可生物降解固体废物厌氧消化及资源利用、超声改进污泥好氧消化实验、污泥干化焚烧特性评价、污泥过滤浓缩等。

2.基于产学研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主要是在企业和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之间搭建一个技术需求和技术供给的平台,有效地将最新的技术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生产力。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不仅仅单纯地从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而逐步延伸到服务社会,特别是服务社会的科技发展。因此,要想把工程应用型专业办好,就必须要将企业和高校之间结合起来,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大力加强实践教学。近年来,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与区域内的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大大增加了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1)安徽省凤阳染料化工有限公司:该企业主要承担本专业学生染料废水处理技能实训,具体学习实践调节池、絮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曝气池、铁碳微电解、隔油池等构筑物的设计、运行管理。(2)凤阳富春紫光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该企业主要承担本专业学生城市污水处理技能实训,具体学习实践格栅、初沉池、氧化沟、二沉池等构筑物的设计、运行管理。(3)安徽莱姆佳肥业有限公司:该企业主要承担本专业学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能实训,具体学习实践固体废弃物好氧、厌氧堆肥工艺设计、运行管理。(4)安徽祥源安全环境科学技术有限公司:该企业主要承担本专业学生除尘、粉煤灰、炉渣综合利用、烟气脱硫和环境质量评价技能实训,具体学习实践除尘器设计、粉煤灰、炉渣资源化再利用技术、烟气脱硫工艺设计、环境质量评价政策、手段等。(5)滁州市洪武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利用有限公司:该企业主要承担含油废水处理、金属固体废物再利用等技能训练,具体学习实践隔油池的设计、运行管理,金属固废的分类回收利用等。

三、切实加强工程型、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

为培养和提高专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出台一系列相关文件:《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实践教学岗位锻炼的意见》、《关于加强“双能型”教师队伍培养的实施意见》、《安徽科技学院教师教育教学及实践能力培养(锻炼)实施办法(暂行)》、《安徽科技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内专业课教师选用及管理办法》、《安徽科技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教师选聘及管理办法》,目前已有汪建飞等7位教师取得“双能型”教师资格认证。此外,为提高教师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内涵的理解,支持和鼓励专任教师、专业负责人参加国家级卓越工程师相关会议。此外,校内专任教师必须通过“双能型”教师资格认证,否则不能承担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任务。

四、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环境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积淀,探索出坚持一个体系(注重基础、强化实践、突出应用)、依托两个平台(区域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农业资源利用重点学科)和强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1.坚持一个体系。(1)注重基础:一是注重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构建人才成长的基础知识;二是注重外语、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等技能类课程教学,构建人才成长的基本技能;三是注重思想政治类、业务素质类、人文素质类、创新和创业类等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构建人才成长的综合素质。(2)强化实践:即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不断完善,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突出应用:强调把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反映到教学过程中,重视研讨式、团队合作教学以及实验实践环节教学;加强产学合作,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在突出应用的举措中狠抓三个方面:基础实践层次(包括社会实践、认识实习等)、专业实践层次(包括教学实习、专业技能训练、科研技能训练等)和综合运用层次(包括毕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社会服务等)。

篇(7)

1发展利用现状

近年来,寒亭区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从发展的眼光和角度,“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逐步推进了农作物废弃物、生活垃圾等的资源化利用,开展了测土培肥施肥、果园养殖、节水节能、间作套种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资源和农业投入品的利用率。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对现有资源再利用

对现有资源的再利用当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一是,积极发掘好的模式,如推广应用设施农业、间作套种、种养结合等生产结构,通过季节、岔口、废弃资源利用等形式提高农业效益。二是,应用推广树林下种养殖经济,通过“果+草+牛羊鸡”,发展果树下养殖,充分利用了光、空间等自然资源;草养殖牛羊鸡,牛羊鸡粪增肥果树,节约了空间,收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三是,推广农作物废弃物的再利用。如秸秆饲用、发展沼气、培肥土壤等,提高了废弃物的利用水平。

1.2变废为宝再利用

变废为宝就是将农残垃圾进一步处理,转化为可以再利用的循环模式。如农作物秸秆可以作为动物饲料,动物粪便又可以做为农作物的肥料,这样农牧并举、种养结合,在实践中实现了农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

1.3产业链延伸再利用

一直以来,由于农业的产出地,导致很多农民弃农从工,地方政府重视工业忽视农业,这就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将农工紧密结合,将农产品生产链条延长,提高农业产值和附加值,发展农村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让农民重拾农业。

1.4一二三产循环综合利用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畜禽粪便一直是关注点。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农作物秸秆不再焚烧处理,畜禽粪便也不再随地摆放。通过高温杀菌、发酵处理,各类畜禽粪便最终变成适合作物生长需要的肥料;通过粉碎,添加各种营养成分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家畜家禽喜欢的饲料。全区大部分农村都建立了沼气处理设施,发展了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等循环农业产业链。

2发展对策

2.1加强组织领导,增强生态环保循环意识

农民露天焚烧废弃物引起火灾的事故时有发生。然而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处理废弃物十分困难,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并进行有组织的领导。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粗放型”的发展为基础的,在此背景下,大家的环保意识较弱,大部分资源被浪费。当前要发展可持续农业就要将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农业发展的关键,并贯彻于经济发展的整个链条。

2.2增加生产的科技成分,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因此,应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以支撑农业循环技术的研发。通过新技术的实施,如节水、节能、节肥等技术的应用,提高资源和肥料的利用率,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优质的效益。如美国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精准农业,对化肥、农药、水、种子等等的投入量都精打细算,以求最大的资源利用率,获得最高产量和最大利润。这样同时也减少了过多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目前为止美国,有60%~70%的大农场采用精准农业技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2.3建立完善机制,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发展循环农业,必须要改变当前粗放的经营方式,优化生产空间结构,认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价值,以产业化制度推进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拓宽开发利用的途径。农业生产上对农膜的使用要建立回收机制,并做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示范推广工作。农产品加工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对下脚料应转变发展方式,注重开发利用,提高现代化的应用水平。

2.4探索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发展要遵循循环化、无害化的要求,立体化的种养殖模式如农作物的间作套种,稻草养鱼等技术,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在我国北方,多是“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南方则多是“猪-沼-果”的能源生态模式。有些技术比较成熟的地区,以沼气为纽带,实施生态种植与生态养殖相结合,发展“一池三改”,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物产生总量。据了解,一座沼气池发电可每年节省用电开支1000多元;沼液、沼渣可做肥料,沼液可以用来养殖家畜家禽。既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污染等问题,又实现了生产无害化、生活富裕化、环境优美化的现代循环农业发展。这些循环经济模式,调整了产业结构,加快了清洁生产的发展。因此,各地要立足当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切记生搬硬套,结合本地的产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推广使用农业循环技术;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发展沼气或是推广农产品加工要因地因时而宜,注意定期集中组织农民进行示范基地的学习,促进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广。

2.5注重生态环境,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如在建设初期就重视对垃圾分离、畜禽粪便处理等,提高乡村的卫生水平。同时,积极发展生产、旅游、环保三面合一的大农业体系,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集生态农业和发展经济为一体,拓展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空间。如临夏市利用了温室蔬菜、设施果园等发展了“山庄”、“采摘园”等特色经济,通过休闲、观光等服务拉动经济的发展。湖北省仙桃市以油菜为品牌,开展“油菜旅游节”活动,潍县以萝卜为品牌,举办“萝卜文化节”活动。上述模式大体一致,以绿色农业为基础,建设了村级生态园区,这些生态园区是生态型、科技型的,在生态园区可以自由采摘、观光旅游,以此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3小结

通过新技术和新装备将废弃物变废为宝,将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各个流程都细节化、资源化,放置到循环经济的大环境中去,在大环境下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科学、合理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

作者:魏胜伟 单位:潍坊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东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研究——以鹤壁市为例[J].管理观察,2007.

[2]毕桃付.鹤壁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J].河南农业,2005.

篇(8)

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形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农业信息化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其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1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1.1机制和制度制约

机制方面,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不发达阶段.市场机制和体系尚未健全.存在市场行为不够规范、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化程度不高、市场准人监管不力、相关的信息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制度方面。虽然我国在“环境问题进入政治、法律和经济结构之中.使得环境保护制度化”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制度本身的漏洞,这一层次的生态文明建设并没有对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构成有效的约束。中国已有的环境法律法规.由于规定的权限不够.还不能完全保护人民的环境权益由于经济利润的受益者——企业和环境经济的承担者——普通公众悬殊的社会力量.导致处于弱势的公众环境权益常被忽视和侵犯在执法方面.不少地方环保经费没有被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基本是靠排污费运转,造成了“污染越重,环保越富”的怪现象。

1.2社会主体制约

1.2.1社会主体意识制约社会主体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紧迫性的认识不够充分,重视经济增长,忽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对生态文明的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它直接决定着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但从我国现实来看.这种意识还未能在广大民众中形成燎原之势同时受农民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制约。他们对农业信息化在技术、流程、模式等方面缺乏认知.对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更是薄弱

1.2.2社会主体行为模式制约假设社会主体是理性的经济人.为追求效用最大化.会对当期利用和保护资源所带来的边际收益进行比较当两者相等时.社会主体所获得的效用最大:如前者大于后者.则社会主体的消费偏好倾向于当期消费.会充分甚至过度利用当前自我可控资源.来获得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一旦进入这样一种生产模式.价格、政策等市场信号对社会主体动机的作用会让位于以“破坏性使用资源”获得效用最大化。在效用最大化驱使下.社会主体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而应用信息技术管理资源时.就可以大幅度、高效率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了。

1.2.3农村复合型人才的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具有现代农产品知识、商务信息知识、网络技术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农村地区.对农业信息化和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农民本身又没有利用网络工具的能力.并且高校的相关人才大多不愿意到农村服务,造成了农村地区该种复合型人才缺乏的局面.从而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1.3生态文明建设的信息化平台制约农业信息化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别、构建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存在以下情况.阻碍了农业信息化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

1.3.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平衡我国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经济较发达的平原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设施较齐全,网络质量优良,但在较偏远的山村地区.网络质量远不如平原地区.设有有线电视网络的山村也较少靠近城镇的农村的各种网络普及程度较高.而远离城镇的农村信息网络的建设要相对落后

1_3.2信息获取费用较高较高的信息获取费用减缓了信息到达农民手中的速度农民要上网就必须购置上网设备.缴纳上网费用.这对处于小规模经营状态下的农民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过高的信息获取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地区互联网的普及.阻碍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1.4规模制约

在广大农村地区.相当多的企业规模较小.致使在许多生产领域.每单位实物产出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都大大超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资源利用率低。同时,广大农村农户比较分散,加之有些地方政府相关意识薄弱.使得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污染监控困难.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和成本要求较高、推广不畅。如农业废弃物的能源化程度、肥料化程度、饲料化程度和材料化程度都不高.很多技术处于正在研究和待研究阶段,实施面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

1.5环境制约

近些年.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大因素之一尤其农村的生态环境近年来不断恶化.我国肩负着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22%人口的重负.环境所承载的压力非常大。农村生态系统本来就很脆弱,盲目开荒、毁林和私采矿产资源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现象依然严重。农田生态质量下降,化肥、农药的残留和工农产品的废弃物对水体、土壤污染严重影响农畜产品的质量,危害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其原因之一是我国生态和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建国以来,我国的生态和信息技术有所发展.但受落后的技术和科技观念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并且未能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加之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农民在种植方式上不愿做出大的变革.严重影响到农村新科技的推广和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

2农业信息化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农业信息化要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积极构建长效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力量和文化力量来推动.也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需要制度来评价、激励和补偿.以此构建长效机制

2.1.1在立法上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将其内在要求写入相关法规政策制定专门的法律或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内涵.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法律中得到充分体现进而要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

2.1.2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增强政府在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决策和协调能力如完善和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体系.引入以公众参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健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等.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提高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率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建立和完善部门协作制度、信息通报制度、联合检查制度等。通过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力争从源头上杜绝生态破坏和生态失衡问题

2.2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农业信息化及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相关人才

2.2.1将生态文明纳入教育课程体系为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培养相关人才.将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纳入到大、中、小学的有关课程中,重视学校教育.尤其是重视青少年生态伦理观的培育和提高: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的一些院校及相关专业.应设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专业课程.从课堂及校内外实习等渠道灌输生态文明思想和观念

2.2.2将生态文明纳入研究体系所有研究型大学及其他科学研究单位.也应将生态文明纳入其研究范畴。其研究成果要在社会上大力推广.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

2.2.3将生态文明纳入宣传体系首先.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相关的培训教育机构.广泛开展信息化及环保知识教育:积极活化宣传载体,丰富生态文明宣传内容.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区、文明生态村等创建活动。其次,强化生态舆论监管应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严查各类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行为,以舆论监督促进严格执法。最后,树立生态的文明发展观,培育公众的科学、合理、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度、绿色、节约的消费方式,使“关心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2.3加速农业信息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篇(9)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主要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化学特性、存在状态、迁移转化和生物与生态效应,以及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治理等[1,2]。我国的环境科学高等教育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综合性大学设立的环境地理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等专业[3]。近年来,各个农业高等院校的专业都在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力图形成以农为主,农工、农理、农文、农经相结合,各学科交叉渗透的多科性农业大学。随着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及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日益严重,使得环境科学专业成为农业高等院校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新兴交叉学科[4]。但相对于国内其他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学校,农业高等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的起步相对较晚,在师资力量、硬件设备及专业名牌度等方面均显得要薄弱些。因此,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若不寻找自身特色,不与国内外其他综合性大学培养方案区别开来,将会使农业高等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出路方面面临严峻挑战[5]。和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相比,尽管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师资力量、硬件条件等方面处于劣势。但是,作为以农为主的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大学,在环境科学的教学中也有许多潜在资源可以挖掘。农业院校在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农药学、畜牧饲料、兽医药理学等方面研究有较好的基础,并且有很多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基地[6,7]。这些农业领域也均涉及农业环境问题,如果能把这些农业相关研究成果整合到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上来,就可以形成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色。湖南农业大学是一所农业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省属重点高校。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专业起源于1979年园艺学中的农业环境保护研究方向,1996年获得农业环境保护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更名为环境工程,2006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学科的发展紧扣农业环境问题,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9年在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综合排名为第51名,在农业高等院校排名第二[8],2011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本文总结了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农业特色培养经验,旨在为构建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硕士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打下基础。

1研究生课程授课内容紧扣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主题

目前,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环境污染化学”“环境科学综合技能课”“污染生态与生态毒理”“环境科学研究进展”“专业英语”“环境科学研究生讨论课”六门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包括“环境污染修复理论与实践”“环境污染物检测新技术及应用”“环境生物技术及应用”“环境污染治理及其工程实践”“环境规划与评价专题”等课程。在授课内容上紧扣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主题,重点关注农田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过量施肥等农业环境问题。除了上述由本学位点导师开设的专业学位课和专业选修课外,还鼓励学生至少选修一门农科专业的研究生专业选修课,增强学生的农业知识背景。

2双导师配置:环境科学专业导师+农业相关专业副导师

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视野往往受到自己本身知识背景的限制,不同知识背景的科研工作者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更容易发现新的科学问题,且容易找到新颖的研究方法来解决这些科学问题。在研究生培养上,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也会受到导师专业知识面的限制。建立双导师制,第一导师为环境科学学位点导师,第二导师为农业相关专业学位点导师。环境科学专业导师和农业相关专业导师相互合作,共同指导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更容易促进学生对农业和环境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在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理念下发现农业环境问题和解决农业环境问题。

3学位论文紧扣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

和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相比,尽管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基础研究方面处于劣势。但是,作为以农为主的多学科交叉的大学,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教学方面有许多潜在资源可以挖掘。例如结合土壤学、植物保护、农药学、兽医药理学、肥料学、畜牧饲料等专业的教学资源和科研成果,在土壤污染与防治、病虫害的生态综合防治、动植物废料处理与资源利用、无公害蔬菜的栽培与管理、农业生态学等领域去挖掘学位论文题目。另一方面,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题目与导师的科研理念和研究课题直接相关,这也要求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学位点导师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与农村环境问题及治理等角度出发,去挖掘农业环境相关的科学问题,申请相关的课题,带领研究生开展农业环境科学相关的研究。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学位点近20年来一直坚持以农田重金属污染及治理、农药的迁移转化为主要研究方向,学位点导师重点围绕这两个方面开展科学研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主要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开展,培养的环境科学硕士研究生在农田重金属污染和农药迁移转化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4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农业与环境”氛围

为了提高本学位点研究生的农业环境知识素养,本学位点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主要体现在农业特色研究生学术活动、研究生涉农特色夏令营、农业环境高级研修班及举办或承办农业环境相关的大型学术会议等。目前我校每年举办一次研究生学术活动节,本学位点借学校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节交流平台,围绕“农”字做特色文章,有的放矢地邀请国内外农业环境领域的学术大师给研究生和学位点老师做学术报告。此外,还鼓励本学位点研究生多参加其他农科学位点举办的农业领域的学术报告,引导研究生跨学科交流。除了比较固定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节环节外,本学位点还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多种具有特色的学术交流和高级培训活动,例如近几年来,先后举办过湖南省“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生暑假夏令营、人社部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理论与实践高级培训班、聚焦我国农业环境问题———农作物产地污染阻控技术专题研讨会等活动。通过这些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增强了本学位点研究生的农业环境知识素养,开拓了学生在农业环境污染及治理领域的知识面。

5结语

特色研究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牵涉到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和授课内容、学位论文的立题与研究、特色学术交流与讨论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只有在这些培养环节中不断注入农业和农村环境元素,才能培养出具有鲜明农业特色的农业环境科学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汤洁,董德明,刘淼,等.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J].中国大学教学,2007(3):35-36.

[2]张学洪,吴志强,曾鸿鹄,等.立足特色,丰富载体,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以广西地区环境类研究生培养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5-28.

[3]王立新,赵吉,贾志斌,等.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J].大学教育,2014(4):13-14.

[4]田侠,郑庆柱.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模式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8):193-194.

[5]蒋成爱,吴启堂.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优化教学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3(11):57-59.

[6]李旭霖,崔德杰,辛言君.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建设及课程体系设置[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7-11.

篇(10)

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明确指出,由于农业生产要素供给和技术条件保持不变,导致传统农业发展一直处于“低水平重复均衡”状态,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发展能力停滞不前。为此,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需要投入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同时,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过程是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快速提升的过程。按照生产理论的观点,农业产出水平与投入要素的数量、质量以及配置比例密切相关,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生产要素更新换代、农业资源组合优化和农业内涵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目标。总之,从理论上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过程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建立在科学技术不断突破和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美国的资源条件是土地丰富而劳动力供给短缺,所以美国的农业现代化从机械化技术开始,走的是以节约劳动为特征的机械化技术农业现代化道路,20世纪40年代,美国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日本的资源条件是土地稀缺而劳动力丰富,由此诱导农民更多地选择多用劳动型技术和节省土地型的技术。所以,日本农业现代化是从生物技术开始,走的是以节约土地为主的生物技术农业现代化道路。日本政府对品种技术、操作技术、栽培技术、土壤培肥技术特别重视,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当前,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一般都在70%以上,随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信息、生物、设施、加工、节水、生态等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全面渗透、广泛应用、快速产业化,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各国针对本国国情,重点研究适用的农业现代化技术和设施,如美国主要是高度机械化及良种化,荷兰是工厂化设施,以色列是温室和滴灌技术,加拿大是畜禽胚胎移植及杂交育种技术,日本突出了生物化学、机械技术等,最终实现了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

我国农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农业科技进步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突破与应用,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农作物品种高秆变矮秆,化肥、农药、农膜的普遍应用,耕作制度变革,良种培育与杂交优势利用,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超级稻的大面积推广,节水技术、集约化养殖技术和现代造林技术等创新应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群众的粮食消费已由满足温饱升级为追求营养和品质,有效推动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加快推进江苏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近年来,在农业科技支撑引领下,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698亿斤,比上年增产13.5亿斤,实现“十一连增”,全省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超过1136.5万亩,占耕地面积16.5%;高效设施渔业面积272.8万亩,比重达到23.8%,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农业科技功不可没。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要迈上新台阶还面临着一些新矛盾、新问题,亟待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以创新驱动江苏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村劳动力持续大量转移,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如果说之前“谁来养活中国”的悲观论调已经被事实否定,而如今“谁来种地”已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江苏社会经济发达,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高,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随着这种转移速度和规模的持续,江苏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的影响,农业兼业化、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妇幼化问题日渐显现。江苏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机与农艺融合,推动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才能实现农业生产方式根本转变。

资源约束和生态负荷日益加重,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体系。长期以来,以“米袋子”、“菜篮子”为纲的增产中心论,通过高水平投入、高强度利用实现高产出,造成了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据调研,目前江苏单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和3倍,每年使用的65万吨农膜回收率只有60%左右,农业投入品使用量超出合理水平,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江苏每年产生4000万吨农作物秸秆,约有1/3被丢弃和焚烧,每年产生5000万吨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约有30%~40%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必须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节水、节肥、节药等资源节约和循环高效利用技术,加快构建农田养分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注程度提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全省居民身体健康,事关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近年来,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社会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注度不断提高,容忍度不断降低,对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产品的信任危机日益加重。针对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开发安全种植、健康养殖等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质、植物源绿色农业投入品,建立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全程质量追溯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技术水平,全面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自然市场风险频发,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农业产业安全发展。农业生产既是自然再生产也是经济再生产的过程,既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的风险,也容易遭受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农业生产效益的大幅波动。如受天气连绵阴雨的影响,江苏2014年部分地区爆发了小麦赤霉病,不少农户因此遭受了严重的减产损失。又如最近发生的“倒牛奶”事件表明,潜在的市场风险对农产品生产具有毁灭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快科技创新,将信息技术引入农业产业链,开发利用现代物联网信息技术,构建基于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农产品预警大数据平台,开展农业产业发展的风险预警与防范,有效降低灾害和市场风险对农业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满足适合规模化经营的品种和技术。当前,江苏农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不断涌现。与以往小规模分散农户相比,在现代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内容、方式均存在较大的不同,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研究形成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特征的品种、技术和科技服务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加快推进江苏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2015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部署会,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江苏现代农业建设的目标任务,强调要以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培育新型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积极应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农业成本、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制约,用创新思维、改革办法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农业科技必须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技术水平等重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加快开展“三链联动”的顶层设计和宏观统筹。按照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等文件精神,继续深化江苏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在梳理全省农业科技和产业资源基础上,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实现“三链联动”的顶层设计和资源统筹,聚焦农业现代化的重大科技需求,集中资源、形成合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方位推进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和各个方面,形成农业科技和产业联动发展新格局。

加快创新农业科技进步机制和模式。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市场和政府两手发力、两手使劲。农业科技大多是公共产品,在厘清农业科技创新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与边界的基础上,既要发挥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政府要从选拔式、分配式、间断式扶持,向普惠式、引领式、连续式转变,完善强化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体系。目前,农业技术遇到的“天花板”越来越多,引进门槛越来越高,必须更加注重原始创新能力,更好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科教单位在农业科技资源方面的优势,强化需求导向和应用导向,大力开展基础前沿科技创新和公益性领域技术创新。同时,鼓励农业企业开展创新,与科教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开展基础性前沿科技创新和公益性领域科技创新,构建企业主导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加快启动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工程和重大专项。从江苏人多地少、市场消费水平较高、资源约束趋紧和环境压力大的现实出发,围绕稳定粮食生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满足市场需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科技创新的前瞻部署和重点布局,尽快在种源农业、生物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信息农业等领域科技集成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在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更大力度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推进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现代化,把过量使用的农业投入品减下来,把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上去,把农业生态环境“欠账”补起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篇(11)

中图分类号 Q-331 文献标志码 B

为贯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小学引入综合实践活动、中学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要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实施特色校本课程。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教育部等联合启动了一项名为“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的活动,此后生态校园的建设成了众多学校关注的话题。生态校园从园艺栽植、农田开垦等方面,将农业种植作为校本课程引进校园,既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又能绿化校园环境,同时有利于提升中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1 校园农业种植现状

目前,我国将农业种植引入校园的例子并不少见,其中北京、上海两地较为普遍。如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以“校园有机农场”生物创新实验室为母体,在中小幼多个试点学校建立子实验室,并通过行动研究开发跨学段、贯通式“校园有机农场”校本课程,种植品种涉及季蔬菜、组培草莓、温室花卉等主题,取得初步成效。在北京,农业种植园在许多中小学里都各具特色。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小学培育阳光蔬菜房,学生在课外时间体验油菜、水萝卜、菠菜等的种植,观察蔬菜长势并进行研究性学习;北京航天中学设立太空种植基地并开设“太空种子与普通种子的培育及种植技能培训”课程,让学生在体验种植太空种子乐趣的同时,领悟科学探究思路;还有学校分配科技科技责任田、学生种植区等,每个班负责和维护自己种植的区域,学习嫁接和温室暖棚等农业技术,最后在全校进行评比展示。

总之,农业种植逐渐以各种面貌渗透在不同校园里,种植的品种多样,模式新颖,在小学比中学更为常见和广泛,且多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展开。中学阶段的课业繁忙,知识任务压力大,学生只能利用较少的课外时间或选修校本课程进行此项活动。在考察各校不同种植现状后,我校根据本地特色和实际情况开设农业种植校本课程:① 搭建农业大棚,建设“超级庄园”,施种西红柿、南瓜、玉米等瓜果蔬菜,并辅以花卉苗木的栽培,让学生亲身体验种植的乐趣;② 开展各种科技实践和实地学习活动,如“走进农业课堂”“把技术带回校园”等,定期给学生普及无土栽培等现代农业技术;③ 实施班级承包责任制,同时在班内成立各小分队,负责种植、看护、摄影、记录、宣传等任务,及时交流心得体会。

2 农业种植对生物学核心素养教育的意义

农业种植的发展依赖生物技术的推进,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得以运用和体现,两者息息相关。核心素养自提出就受到众多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其中生物核心素养指学生持久的品格和能力,是学生学习生物学课程后终身受益的结果,能展现生物学课程特有的育人价值,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要素。实践表明,在校园开展农业种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中学生物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2.1 体验农业栽培,培养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的思维。它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现今应试教育环境下,中学生在大量习题训练中较易形成思维惯式,不利于其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我校自开展农业种植校本课程以来,学生有了合理的时间投入到农作物栽培当中,教师可将书本中抽象枯燥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实例,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主动尝试分析问题,从而起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用。

例如,在“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一课中,学生只在课堂上认识豌豆及其后代分离的现象,缺乏形象生动的感知。但学生在自主栽培豌豆的过程中,既能亲身体会自花传粉和闭花传粉,也能直观地区分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更能实际操作人工授粉,领悟其中先去雄、后套袋、再授粉、后套袋的科学思路。这种直观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给学生创造了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情境,学生仿佛变身为当年的“孟德尔”,追寻科学的奥秘。又如,在“光合作用”一课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多样的相关实验研究,学生在栽种瓜果蔬菜时积累了丰富的实验素材,可利用不同颜色的大棚探索最利于光合作用的光照类型,并设置多组对照寻找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这在锻炼学生动手技能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分析和比较,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案,概括并总结出自己的实验结论,大大提升了理性思维能力。

2.2 参与实践活动,引领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生物课程的重要因素,它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其本质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核心内涵包括探究的问题、方法、过程、结果和交流,此外还包括科学态度和精神。经实践表明,教师整合农业资源展开实践活动,能有效引领学生参与科学探究。

如在“把技术带回校园”活动中,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培训活动,并倾听专业人员的系列讲座等,学习无土栽培、高产量蔬菜、稀有水果、诱变育种等多项现代化农业技术。技术是科学探究得以进行的关键要素,一项好的技术可以推动科研的顺利进行,因此学生在把所学知识内化后,将技术选择性地应用于校园农作物种植中,既走近了生命科学前沿,又促进了相关作物实验的进行。

“把技术带回校园”活动使得校园农业种植活动得以拓展和升华。学校同时开展了“选择探究课题,撰写科技论文”的系列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平时的栽培实践发现问题;在自主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组队开展科学探究;经过方案的筛选和数据的处理,最终都取得一定的科学成果。学生开展的“探究番茄的最佳种植条件”“金属离子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研究”等探究活动,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还通过学生撰写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实践精神和科研热情。

2.3 建设生态校园,提高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指具有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能基于生物学的认知积极主动地参与与个人和社会事务相关的讨论,作出理性的解释和判断,并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校园是贯彻可持续和科学发展观的一项举措,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在陕西就有某些学校为促进校园种植、美化校园环境,通过改厕建设沼气池,带动清洁能源的利用,树立学生的环保观念。

我校鼓励所有师生参与生态校园的建设,如开辟农业生产实践区作为生态庄园。学生在参与劳作、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农药和化肥等各N污染因素对作物和土地的危害,明白水资源的节约和耕地保护的重要性。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农业科学的热爱,又能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态意识。又如学校在课程中渗透环保教育,并组织学生展开环保问题的探究和讨论,使学生在接触大气资源、土壤资源、水资源等的过程中投入到改善和保护环境的行为中,逐渐强化环保意识。

3 现阶段存在问题及相应优化策略

3.1 拓展农业基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农业种植课程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如基地面积不够,资源利用低下,导致许多活动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经调查发现,许多学校将“超级庄园”移到了屋顶,如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将农田、学校、花园巧妙结合,利用教学楼的屋顶打造有机农场,既对这片曾作为农田的土地表示敬意,又可随时将作物收获送进食堂;北京史家胡同小学打造空中农庄,将花草、蔬菜和杂粮一并移上房,学生投入到播种、收割、采摘的全过程。因此,为拓展农业基地,教师可充分利用资源促进校园活动的顺利开展,考虑以屋顶建造农作物庄园,将不失为一项有用的举措。

3.2 培训学科教师,强化师资团队

由于此项校本课程涉及的内容领域非常广,且某些活动主题具有较强的专业偏向性,现有的学校教师较难完全驾驭技术操作领域并满足课程的需求。这将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如学生种植遇到困难时教师无法及时、充分地给予指导,使得“有生无师”的现象频出,某些农业基地也可能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致使资源浪费。可见,学校应该定期培训学科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技术素养,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从而共同进步。此外,还可以就近邀请相关社区人员、企事业人员或专家学者加入到指导团队中,如上海青浦高级中学就与上海市农科院专家团队签订了共同培育“精英学生”计划,建立了“1+1+X”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