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视角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早期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相关论述
20世纪50~60年代,在发展中国家纷纷走上独立之路后,谋求经济的发展以捍卫经济和利益成为其首先面临的重要任务。发展经济学理论受命于危难之际,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为己任,试图通过揭示经济发展的途径和规律,为发展中国家设计出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在研究该论题的过程中涌现出众多的理论观点和流派,其中的一些理论观点不同程度地蕴涵着有关经济安全的理论分析。在这一时期的理论纷争中,许多经济学家在探讨经济发展理论的同时也涉及到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利益的研究。
根据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等学者的观点,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和不安全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普遍存在着明显的刚性结构,这种结构刚性不仅表现在经济结构方面,同时也表现在社会结构方面,为了克服结构刚性,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而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受国内市场机制不完善的制约,发展中国家必须注重发挥政府在制定经济计划和推进工业化中的宏观调控作用。经济学家丁伯根等曾详细论述了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经济计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在政府主导下践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模式,以资本积累等核心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为驱动力不断推进工业化进程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才能更好地维护经济自和经济利益。因此,在本国经济资源、尤其是储蓄和资本积累不足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引入外资,通过利用外资弥补资本不足的缺陷。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双缺口模型,该模型曾就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的必要性进行了相当经典和深入的分析,其中心论点是发展中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所需的资源投入与国内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的缺口只有通过引入外资才能得到有效填补。他认为,外国直接投资的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当地的资本积累并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能够带来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改善当地的就业水平,从而增加发展中东道国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在上述理论的影响下,发展中国家普遍沿袭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实施了以工业化和资本积累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战略。针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滞后急需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变革和重大结构调整的现实,上述的研究思路提出了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和措施,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绩效。如建立了独立的、全面的国民经济体系,在增加资本积累的过程中,注重通过引入外资为民族经济发展服务。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大量的外资涌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拉美和东亚地区,促进了其国内经济发展和增长,并使经济的自主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唯工业化的理论和战略在总的经济绩效尤其是经济安全方面却收效甚微,不仅没有达到改变结构刚性的预期目标,反而恶化了经济结构的畸形发展,甚至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失业率上升,贫富分化和社会矛盾加剧等局面,从而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不断扩大,并且前者对后者的资金、技术以及市场等方面的依赖性也在不断加大,经济安全问题不断凸现并且深深困扰着发展中国家。
2早期发展经济学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方面的局限
发展经济学的终结目标是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并维持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安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发展中国家在独立之初,各国经济相关度相对较低,其时,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制于冷战格局,从而使进口替代的保护政策和内源式的经济增长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经济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与之相应,发展中国家开始从自身条件出发研究经济问题,逐渐形成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并一度成为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实践最受欢迎的显学。与增长理论、新自由主义理论、制度主义理论等以西方经济社会发展经验为范本进行的空洞说教和令人沮丧的结论相比,发展经济学的根本特征在于能够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而不再以西方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和基本完成的工业化为背景和依据,深刻地认识和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其所提出的各种建议和构想,即使不能完全满足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实践的需要,至少也为满足这种需要提供了现实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思路。其时,虽然传统的发展经济学己开始涉及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但是,在解析经济安全问题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之处。
2.1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严重忽视
冷战的终结为蓄势已久的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提供了历史性契机,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在相当程度上,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既往通过进口替代“自力更生”维护经济安全的思路陷入困境。尤其是国家间经济相关度的迅速提高使发展中国家对外部市场和世界整体经济环境的依赖日益加大,对外部因素可能导致的经济风险和危机的敏感性也明显增强,而其本身在资本积累、市场环境、制度设施、技术构成等方面的总体劣势使其脆弱性日益凸现,如何规避风险、顺利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不因噎废食,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换言之,如何维护本国经济安全从而确保自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顺利发展是当前发展中国家面对的当务之急,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经济危机和波动促使这一历史课题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面对研究对象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传统的发展经济学却仍以民族国家为限,忽视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经济的影响,这种脱离实际的研究理路使传统的发展经济学难以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包括经济安全做出合理科学的解释,由此导致其理论价值的削弱甚至一度走向了衰落。对此,著名经济学家.PKrumgna提供的解释是形式化分析模型的滞后。实际上这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究其实质,原有分析模型滞后的关键在于外部环境的彻底改变。由于原有的精制模型本身或多或少地受困于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的数理统计与数学模型,从而导致其在全球化背景下无法继续利用相对封闭的研究体系阐释开放环境中存在的重大的经济问题并陷入理论的困境。
2.2对经济安全问题的深入研究明显不足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外部问题已不再是资本的匾乏,而是如何因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及时地抓住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发展契机,顺利地融入这一进程并实现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的平衡。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经济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而传统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范式虽然认识到经济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并对一些具体领域的安全环境和战略等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分析,但始终没有根据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对经济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与之相应,对其做出的理论回应和解释也相当有限和贫乏。
2.3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缺乏深刻认识
传统的发展经济学虽然存在流派之分,但很多发展经济学家仍主要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分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其所倡导的研究路线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以西方的经济发展为模板,对发展中国家后发外生型的具体国情以及与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初始条件认识不够。因此,当发展中国家照搬发达国家的理论和经验时,不可避免在实践中纷纷遭遇碰壁。一些有远见的经济学家曾对此做出了精辟的论断。如缪尔达尔指出:只要这些理论的使用限制在西方世界,这种假定为普遍适用的理论可能就没有什么危害,但是,用这些理论来研究诸如南亚等欠发达国家一一这些理论并不适用于这些国家,后果就严重了。总之,传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主要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解读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致力于找出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和决定因素,他们秉持内部结构决定论的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发达和经济不安全根源于其内部因素,如资本匾乏、工业化滞后。因此,这些国家要实现经济发展,维护和拓展经济安全时,必须革故鼎新,效法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道路并接受其指导。’而事实证明,由于这种经济理念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的特殊性,因而在指导实践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端。
参考文献:
1.刑事诉讼是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追诉犯罪和适用刑罚的活动,它对于公益保护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它的受案范围狭窄,只有当行为违反了刑事法律,构成犯罪才予以制裁,而对严重侵害社会公益但却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却无能为力。第二,提请主体范围十分有限,除了法律中明确授权检察机关对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以外,公民只能就与自己切身相关的权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公共利益被侵害,公民不能作为公益的代表人提讼。
2.传统民事诉讼纯粹为私益诉讼,它以“个人本位”作为基础,以“意思自治”为理念,旨在解决当事人就私人权益争议的纠纷,允许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实体与程序权利。然而与民事纠纷不同,公益纠纷则以“社会本位”为出发点,公益救济中的原告除了主张自己的利益之外,还试图维护其他与之处于同一立场的社会群体的扩散性利益。这种权利救济模式不是以私人权益为中心,具有浓烈的公益性色彩。在公益诉讼过程中不以意思自治为原则,当事人的处分权受到严格限制,因此民事诉讼的理念不能够完全包容公益救济。
3.行政诉讼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同样存在局限性。第一,从行政诉讼的性质上看,它所依据的行政法是以国家利益为本位,侧重追究违法人的行政责任,难以兼顾对受害主体特定权益的补偿,不能达到全面维护公益之目的。第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狭窄。行政诉讼是行政相对人认为国家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旨在解决行政争议,审查的对象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现实中由于国家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所造成的公益侵害并不在少数,但却无法通过此途径得以救济。
(二)公益诉讼制度与经济法理念具有契合性
我国现行的纠纷解决机制,在公益救济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失灵的情形,无法达到全面维护公益的目的,诉讼作为社会成员寻求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冲突进行司法控制的基本手段。在任何社会中诉讼都以解决某种社会冲突为自身使命。换言之,当某类社会冲突大量出现,需要相应的解决手段时,一定的诉讼形式便获得了产生的根据。公共利益作为一种新型的权利有其独特性,这是传统救济机制所无法与之相匹配的。为了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益,跳出传三大诉讼模式,在现有的体制之外构建一个能够体现经济法公益维护理念的诉讼机制势在必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具有社会性的经济关系,即直接涉及或影响社会或公众重大利益的经济关系;与国家代表社会对市场经济的规制和调控,相对应的是市场主体接受规制和调控的义务,这是个体对社会的义务;经济法责任是行为主体对社会的责任。因此违反经济法的行为一定是侵犯不特定多数人利益或全社会公共经济利益的行为,对经济法权利的救济便表现出强烈的公益色彩,对违反经济法行为的司法救济程序就不应当是私益诉讼,而应当是公益诉讼。经济法公益诉讼作为新型诉讼模式,为我国解决经济法中的大量不可诉现象,走出社会经济利益保护途径缺失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
二、如何构建新型经济法公益诉讼制度
(一)原告主体资格放宽
当事人适格是获得诉讼救济的重要限制。由于经济公益诉讼中当事人是基于维护公益的目的而参与诉讼,这与传统诉讼中的私益维护有较大差异,基于公益诉讼的特殊性,其诉讼主体应当适当扩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局面被逐步打破,与国家相分离的市民社会逐渐成熟,逐渐进入到国家权力向社会转移的过程。民间社会从国家权力的统治之下挣脱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力量,这要求公共利益的代表不仅包括国家机关,更应将社会团体与个人纳入其中,将国家机关的强制性与社会团体的专业性和公民个人的广泛性相结合,优势互补,共同起到公益维护之目的。例如,当诉讼涉及的利益群体较为广泛,公民个人和社会团体相较于被诉方力量悬殊,代表性有限时,或者当国家利益受损而无特定原告维护时,国家机关作为传统公益代表人以其公权力适时介入来维护社会公益就成为必须。国家特设机关提讼,不仅能够监督和有效遏制侵害公益的行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国家的经济利益,还可以保证诉讼过程的统一公正,避免私人可能产生的报复和滥诉弊端,实现诉讼的效率与效益;而在公权力鞭长莫及的权利真空领域或公共利益受到来自公权力的侵害时,赋予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诉讼主体资格,则有利于更加全面地维护公益并起到社会监督的作用。同时,为了防止滥用诉权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在放宽公益诉讼原告范围的同时还需要设置一定的限制。相较于在诉讼前设定主体资格限制堵塞公益救济的途径,笔者认为,在诉讼过程中通过限制原告部分处分权以预防其滥诉行为,防止诉讼主体范围扩大而带来的负面效应,这样更加有利于公益的维护。
(二)既判力范围扩大
按照传统诉讼法中既判力主观范围的理论,判决的效力原则上仅限于诉讼的原告、被告,仅在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形下,才能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产生效力。经济公益纠纷中当事人人数众多,并且具有潜在性和不特定性,若在经济公益诉讼中坚守传统既判力理论,就会导致判决结果仅在当事人双方间具有约束力。那么在公益侵权案件中,其他当事人为了维权仍需单独提讼,法院将就不同当事人因同一事件提起的诉讼而疲于奔命,这会造成诉讼资源的极大浪费,也违背了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初衷。此外,从权利腐败理论出发,在经济公益诉讼中,如果部分当事人出于“搭便车”的动机而放任公益侵害于不顾,当其他当事人以公益代言人的身份参与诉讼后,法院的判决结果对其不利时,再以既判力主观范围进行抗辩,笔者认为,该主张在公益诉讼的制度下不应当成立。
(三)举证责任分配理论
在公益诉讼中,当事人双方之间在经济、政治、社会实力与信息占有量上存在巨大的差距,而且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较为复杂,经济公益诉讼的原告能力有限或者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在诉讼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若按照传统的举证责任理论,公共利益将难以得到切实维护。经济法作为“抑强扶弱”之法,它致力于协调社会权利冲突,其实质是对社会强弱势主体利益冲突和矛盾的化解,通过对市场强势主体和市场弱势主体进行权利义务的倾斜配置,将失衡的天平重新扶正,恢复利益均衡状态。为了实现经济法的宗旨,必须构建符合经济法理念的举证责任制度。让较少有条件获得信息的当事人提供信息,既不经济,又不公平,因此,经济公益诉讼中,在双方当事人举证能力严重不对等的情形下,可考虑适用举证责任部分或全部倒置原则。在审查证据时,法庭如果认定当事人双方在信息资源上严重不对称,可以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让占有更多证据资源的当事人承担对某要件事实的举证责任。
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是低碳经济的核心问题,能源效率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必然会引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依次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由劳动密集型占主导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占主导转变。当前,我国是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走低碳化经济道路,产业结构的优化势必会推动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出现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工业社会向服务型社会转型。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必然推动服务业现代化,对资源实现有效的整合,使其发展更加符合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二)服务业发展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对的严峻的挑战之一,为了迎接这一挑战,全球范围内开启了一场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共同致力于创建一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多年来,我国作为全球的主要生产制造中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面对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现状,用高新科学技术革新传统产业、优化结构、大力发展低碳化服务业,显得分外重要。现代服务业相对传统产业具备能耗低、污染小等特征,加速发展金融、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可以减少我国的碳排放数量,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容易产生规模效应,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耗费,使得资源、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可能,有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服务业的规模有所扩大
一方面,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较大的提高。1990年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为31.60%,而2010年达到43.00%,上升11.4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服务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急剧上升。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4890万人增至2005年的23771万人,增长了4.86倍,是经济转型期间就业人数增加最多的部门。从三大产业吸纳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看,1978年至2005年,三大产业就业职员分别增长19.96%、160.39%和386.11%。此中第一产业就业份额连续降低且降幅较大,这表明第一产业就业已基本进入饱和状态,第二产业对劳动力需求量比重大约稳定在22%,但也有小幅度下滑趋向,近年来对劳动力需求较大的是第三产业部门,稳步提升到30%左右,成为真实的“三分天下”的局面。
2.服务业的结构有所改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型服务业,交通运输邮件通讯业、保险金融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行业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增长较快。
(二)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结构上不合理,产业层次相对较低
我国服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行业,如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饮食业,而新兴的和技术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产业如信息业、咨询服务、各种技术服务等在服务业所占比重偏低。2008年服务业的增加值中,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7.4%,接近占服务业比重的三分之一;而金融业、信息服务业、软件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为28.4%,而发达国家的现代服务业已占50%以上。目前我国这种依靠资源和环境的传统服务业发展,已经不适应时展的潮流,改善这种低端产业链,提升服务业层次势在必行。
2.总体规模偏小,增加值虽不断增大,但未达到低碳经济发展要求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吸纳的就业人数不断增加,2010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截止2005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增至23771万人,较1978年增加了4.86倍,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30%左右,而发达国家是70%-80%,由此看出我国服务业规模还是偏小。另外,我国服务业虽然有了显著增长,但在国民经济中,第二产业仍占主导地位,而且我国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水平远远不及。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使得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仍然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式,在全球产业链中,我国的服务业还属于低端产业,未能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
3.低碳服务业人才匮乏
据某招聘网站数据,2010年3月份北京低碳行业的需求人数相对2009年同期增加了117.3%,伴随着企业对低碳人才渴求与人才现状的矛盾,高等教育低碳专业的设置却还是一片空白。高等院校低碳教育的培养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调,已经严重阻挡了服务业的低碳化发展。
4.地区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较低,不利于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具体而言,城市发展快,农村发展慢;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快,内地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发展慢。东部地区2009年服务业增加值为86749.21亿元,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59%,西部地区增加值为25992.29亿元,仅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18%。除了服务业地区发展不平衡之外,我国服务业部分还处于垄断经营状态,市场准入问题严重,比如邮政通信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等行业,市场化程度低,服务成本高,竞争力相对薄弱。
5.服务业领域企业低碳责任缺失,消费者低碳消费观念薄弱
如今一些现代服务企业运用低碳旅游、低碳物流等新型运营模式来自觉承担企业对社会发展应有的责任。但我们也应看到,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诱导下,认真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仍不普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时有发生。另外,服务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有更高的消费关联度,所以消费者重视健康、生态的低碳消费需求是拉动现代服务业低碳发展的巨大引擎。但是民众的低碳消费增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依然缓慢,主要体现在低碳消费意识不强,消费结构不合理,奢侈浪费之风严重等方面。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一)依据低碳经济原则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型
1.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促使服务业向产业链高端晋升
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时期,推进传统服务业向低消耗、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过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建立在专业化基础上的现代服务业处于“微笑曲线”的上下两头,属于产业链的高端。改造传统服务业就是对服务业的优化升级,使其不断向高端服务业延伸和渗透,充分利用现有服务资源,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包装传统产业,冲破行业垄断,改造传统服务业高消耗、技术落后的现状,提高服务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逐步形成新的服务业态。
2.运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不断创新高端服务产品
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是非常基础性的,低附加值,如国内金融服务的中间业务有数百种,尽管发展很快,但过于集中在结算和代办等传统服务方面,高附加值的并不多。相比之下,外国银行在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高端市场有着相当大的优势,将来的高端市场会是中外资银行竞争的重心。为此,可考虑创新一些高端领域的金融服务产品,如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住房信托基金、汽车金融和证券融资等。
(二)在符合低碳经济要求下增强服务业竞争力
1.加快发展提高我国服务业比重,促进服务业的低碳化发展
当前,我国工业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挤压着服务业比重空间,生产业发展不足制约着服务业向纵深推进,城镇化程度不高也影响其发展,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也对其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面对这些问题要促进服务业的长足发展,就要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加大对服务业的政策支持,逐步增加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推进城镇化的发展,让更多的劳动者从事服务业,提高该行业的就业比重。加快经济的发展,增加国民的收入,促进消费业的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产业的低碳化发展。
2.大力推进服务业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走现代服务业道路
现代服务业是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依托的,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其关键在于人才。因此,大力推进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加快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培养大批服务业的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就成为向现代化服务业转型的关键因素。深入实施人才投资战略,加大对服务人才的专项投资,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教育培训领域,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吸引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顺利实现向现代服务业的过渡。
1.1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是现在所提倡的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典例,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农业循环经济的最主要表现形式。要更好的发展生态农业,要了解其本质。它就是把农业生产更加生态化,其根本目的就是既要寻求农业的生产发展、经济增长,又要进行资源环境的保护协调与同步,最终寻求到适应我国国情农业发展模式。
1.2循环经济的发展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循环经济是一种旨在实现环境、资源、人口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创新型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它的核心就是运用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思想,通过农业各技术创新和组织方式的变革等方式,提高农业系统内部环节的多级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倡导清洁化的生产和节约型的消费理念,严格地控制外部系统有害物质的进入和农业废弃物等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有害物质对环境污染及生态的破坏,最终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以及农村的和谐有序。
1.3循环经济能够引领生态农业的发展
循环经济在生态农业的4R原则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严重的破坏了大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也危及人类的生存空间,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农村经济的停滞乃至下降,进而破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系统平衡。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是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重点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其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以及再循环,从而能够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这些原则的规定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
2舟山生态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2.1舟山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
舟山已初步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据统计,截至到2011年底,全市的水果、蔬菜、水产养殖、生猪饲养等数量在有序的基础上仍有上涨的幅度。舟山定海区和普陀区现已在农业方面全面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的生产模式,同时还推进“良种良法”和“良机良制”综合运用,更应该特别强调的是据调研得知定海的瓜稻轮作区等一大批核心示范基地已经初具规模,更好地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舟山已开展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试点。全市各地采用以试点探索和模式创新为基础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方法。普陀区的展茅、岱山衢山、嵊泗本岛、定海岑港等地都已计划形成以“畜粪、沼液、沼渣”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他的如普陀区的林地鸡合作社已计划实施小型屠宰场污水沼气工程并进行开展“三沼”综合利用果园养鸡模式等。这些模式的推广都有利于舟山市的农业转型和升级。
2.2舟山发展生态农业的劣势
2.2.1发展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农业有别于其他的农业,它的效益具有长期性,只有进行长期的实践才能有显著的效益,而且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期和后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大多数的生态农业技术的初期并不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基本上靠的是国家以及各级财政的扶持,加之目前一系列的制度并不完善,有关部门降低了对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这就导致了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率比较低。农业推广的资金投入,是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维持和发展的保证。目前,生态农业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资金投入不足;另外就是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方式是依靠政府的全额拨款,而全额拨的款项中大部分被用作农业推广人员的工资和福利,从而造成推广经费严重不足的现状。
2.2.2发展生态农业的人才缺乏
生态农业是一种专门、专业的技术,它的基础学科是生态学,然后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同传统的农业结合起来。因此这就要求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但目前的情况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很熟练的掌握应具有的先进的、专业的知识,同时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机会也比较少,不能将先进的技术及时而准确的传达给农户,这样就限制了生态农业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发展。
2.2.3生态农业推广对象生态观念不强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推广的对象是农民。农民行为和观念的改变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舟山市的农业发展污染还是比较严重,忽视了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业三废”向农村和农业的转移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生态农业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的宣传力度还不够,现在这个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所以导致在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长期的传统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2.4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劳动力障碍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发展以及城市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农村逐渐只剩下了老、弱、病、残、少、儿人群。在这部分人群中存在着劳动力不足问题,特别是在农忙季节,结构性劳动力不足问题就表现得十分明显,从而使生态农业推广工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进而影响了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3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大生态农业技术的资金投入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远期效益比较显著,这就需要依靠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发挥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作用,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使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政府要把发展生态农业当作一项民生项目工程来开展,加强政府的资金投入和项目扶持力度,发挥国家政策以及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调动农民和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联合推广模式,实现规模效益,建立多种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3.2提高生态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进展,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就要不断地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推广人员及生态农民技术培训机制,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推广人员的学历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建立起考核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和调动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完善和建立技术成果推广奖励机制,对在推广工作中取得重大成绩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工作人员给予重大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3.3加大发展生态农业宣传的力度
要从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着手,要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宏伟目标,加强生态农业发展的教育宣传力度,积极地引导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树立起新的资源观、发展观和生态价值观念,成为建设生态农业的建设者和促进者。建立起一批先进的示范企业、示范区、示范模式、示范项目等,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生态农业示范推广工作,营造一个农民群众自觉参与、社会普遍关注、政府积极倡导的良好氛围。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分析范式,新制度经济学摆脱了新古典经济学忽视制度的弊端,继承了制度学派的传统,把制度作为经济分析的内生变量,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对经济行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从而开辟了一条新的经济分析道路。伴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从环境资源的产权的角度出发也已经成为研究和分析环境问题的新方法。环境产权制度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
一、环境产权理论的经济学基础
产权是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它反映了产权主体对客体的权利,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德姆塞茨认为,产权是能够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并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内在化的社会工具。罗伯特•考特和托马斯•尤伦从法律的角度,认为“产权是一组权利,这些权利描述一个人对其所有的资源可以做些什么,不可以做些什么;他可以占有、使用、改变、馈赠、转让或阻止他人侵犯其财产的范围。”[1]也就是说,产权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自由。产权界定的实质是财产权利的配置,不同的产权界定方式不仅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而且影响财产分配的公平。产权得到明确界定的意义在于,至少使能够给他人带来利益的人能得到受益者的认可和回报,使损害他人利益的人给予受害者一定的补偿。因此,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强调了权利的界定和权利的安排在经济交易中的重要性,并认为即便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也只有在对产权有明确的界定后,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权利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只要产权不明确,外部害就不可避免,只有在明确界定产权的基础上,利用市场机制,才能有效地消除外部性。
产权理论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产权交易。人们进行产权交易的原因就在于不同主体对同一物品的经济价值会有不同的评价,即它可以给不同的主体带来不同的收益。科斯认为,在零交易成本的环境中,产权交易在清晰的产权界定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优。当然,现实中的交易不可能没有成本。因此,不同的产权的结构设计可以带来不同的效率,而作为权利最基本的反映形式,法律的重要性得以凸显。
二、环境产权的性质
人们一般倾向于环境产权是典型的公有产权,所以环境产权应该表现出非排他性。但是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环境产权并非是完全的非排他产权。例如,清新的空气,在乡村和城郊是完全非排他、非竞争的,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享用,阻止其他人享有没有必要,也是不可能的,并且增加一个人的享用也不会影响其他人的效用;但在拥挤的城市,随处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就不是人人都可以免费享受得到的,特别是在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大都市,只有居住在生态环境较好、人口密度较低的社区才能自由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因此,清新空气在大规模人群中具有了排他性和竞争性。简言之,环境作为一种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必须受到自然法则的约束。一旦超过环境容量,环境的排他性则明显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说环境产权的排他性源于稀缺,一旦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安全健康的生存条件成为稀缺,环境资源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环境产权的排他性和竞争性也由此产生。
三、产权理论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范围
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的《社会成本问题》对产权的研究就是从环境问题入手的。文章通过对许多环境问题的案例展开经济学分析,最后得出了学界非常熟悉的科斯定理。产权理论是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外部效应问题制度根源的一条重要思路,而环境问题正是经济活动外部不经济性的具体体现,因此,环境问题是产权理论研究的起点和重要的应用领域,而产权理论又为分析导致环境破坏的权利安排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但由于对科斯定理在理解上的不同,导致了理论界对环境资源产权的许多不同观点。市场理性学者对科斯定理的实用性深信不疑,他们认为所有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都可以通过产权途径去解决,其代表人物有安德森、利尔、史密斯和古帕塔等。安德森和利尔合著的《从相克到相生——经济与环保的共生策略》一书是市场理性学者的代表作。该书的基本思想是环境是一种资产,围绕环境资源是可以建立界定完善的产权制度的。环境资源的所有者可以通过自由市场机制来确保经济与环境的共生。因此自由市场机制是替代环境管理中“专家战略”与“政府控制战略”的有效途径。
有的学者对产权制度完全解决环境问题表示怀疑,主要原因就在于有些环境资源的产权是难以界定的。环境产权的界定不同于一般物品的产权界定。环境产权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财产权利,其与一般财产权是有严格区分的。一般财产权利强调财产所有权人对财产的所有、使用、处分及收益权,集中反映财产主体的权利;而环境产权则既强调权利主体对环境资源的权利,同时还必须强调权利主体对环境资源的管理责任。其原因是:
1.环境资源存在着严重的外部性问题,而一般财产不存在外部性问题。环境污染一旦形成,公众就会遭受损害。因此,环境资源的权利主体可以放弃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权利,但不能推卸管理环境资源的责任。
2.环境资源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自然财富,它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逆转性。环境污染之后形成的某些物种的灭绝,人类无法使其再生,每一种物种的灭绝都意味着人类失去了一笔宝贵财富。
3.对环境资源的破坏或保护不仅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于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健康及其生活质量的保障都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从长远来看,任何一个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都是得不偿失的。我们可以失去发展机会,但却不能失去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四、我国环境产权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向——以自然资源产权为例
1.自然资源产权主体虚置
现行宪法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除外并进一步对基础性自然资源—土地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范围作了明确界定。但名义上的集体所有在实践中逐渐为国家所有吸收。国家所有看似产权清晰,实则不然。在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是委托—,所有者与经营者职能发生了分离。但是,这种公有制基础上的委托—关系与私有制基础上的委托—关系是根本不同的,前者缺乏明确人格化的所有者,自然资源及其收益从理论上讲属于全体人民或有关集体,但它们却没有支配、转让等产权所有者所应有的任何权利。产权界定即产权关系的不明晰。
2.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制度缺失
宪法对自然资源所有权主体资格的规定与限制,使其他主体无法进入,没有多元所有权主体的参与,自然资源的不可交易也就成为现实。所有权主体的二元结构决定了中国的自然资源不可能进入市场,即使有可能进入也是残缺和不完全的,这也正是中国自然资源市场无法发育的根本原因。排斥了交易,使用也就失去了价值,使用的不经济性也就成为必然。
3.产权结构的设计不尽合理,使用权和经营权安排亟待改进
我国自然资源的所有权阶段主要是国有产权形式。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公有公用”的概念和逻辑。这种“公有公用”在实践中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我国森林大面积的被砍伐,草原普遍退化等,均可以在这里找到原因。对于自然资源而言,哪些正负外部性很大、紧缺和对一个国家经济有重要影响及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资源,如稀缺的矿产资源,生态湿地等,都需要以强制性的公共产权的形式来安排其所有权,而那些排他性、竞争性较强的,如一般的商品林、荒地、普通的小型矿产资源等,可以通过私人所有的产权安排增加市场的竞争力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五、结论
笔者认为我国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从单一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到建立多元化的所有权体系,逐步完善产权交易体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对于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产权界限比较清晰的自然资源,如森林、草原、矿山等,在平衡公共利益和所有者利益的前提下,根据使用、经营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大小,将其所有权拍卖给不同的市场主体,包括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对于产权边界模糊、界定成本过高、外部性较强的自然资源,如海洋水产资源,地下淡水资源、石油等,应当继续以公共产权主体为所有者,由统一的机构组织单独管理,改变过去的政出多门的所有权结构。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美).法和经济学[M].张军,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二、网络经济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随着现代科技为会计提供了技术支持,以及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应用,网络会计的主导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它使会计信息从单一的统计走向管理,帮助企业加快财务信息的处理步伐,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效率。在区别于传统会计信息的存储方式下,网络会计还改变了会计信息的载体,更全面及时地披露相关的会计信息,加强了信息的共享与使用性。
(一)核算得更为准确与高效
网络会计的对象不仅仅只局限于企业自身,还将范围扩大到相关客户、供应商甚至竞争对手。在网络会计时代下,货币形态的价值信息已经不足以成为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信息使用者更倾向于使用类似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售后服务质量等,能够体现出企业竞争能力或是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非货币性信息指标。众所周知,计算机最大的特征就是存储量大,网络会计利用这一特点,不断地增添财务报表主表以及附表的信息容量,为使用者提供企业更全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和快速的传输功能,降低了手工处理信息的成本,加快了会计人员处理信息的速度,保证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促使财务工作更统一规范
在传统会计时代下,手工会计记账模式处于主导地位,很多重复登记的工作,导致各种错误不可避免地发生。企业通过会计电算化进行信息核算,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网络会计要求根据会计人员职责的不同,设置相应的权限与密码,从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达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更好地依法行使职权,防止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处理错误的出现,降低实际操作中对规范标准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强会计信息的正确性,有利于企业对会计核算进行监督与控制,使企业的财务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三)便于加强财务内部控制
为了提高经营水平,有效地进行会计管理,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内部控制是企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伴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会计档案管理形式因财务数据的记载形式和保存媒介的改变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从而进一步导致内部控制制度的变革。在网络条件下,财务的授权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内部控制而言,制度与程序软件双重控制取代了单一的传统手工模式下的制度控制,不仅削减了产生差错的可能性,同时在会计信息化工作环境下,及时对财务软件进行更新,减少财务软件的漏洞,强化系统权限与口令管理的财务软件控制成为内部控制的又一项重要工作。
三、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支付安全问题
1.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还要承担由于网络安全所带来的支付安全问题。对任何企业而言,并不是所有的会计信息都能够进行共享和披露,例如企业的成本费用、定价决策等这些信息都属于商业机密。企业部分会计信息的保密性与网络会计的开放性和数据的流动性产生了矛盾,使得两者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商业机密一旦被竞争对手得到,对企业是沉重的打击。
2.虽然电子商务在互联网时代下备受欢迎,电子票据、电子合约、电子财务报告等无纸介质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在支付结算时电子签字或是相关密码仍然存在很大的漏洞,网络会计在辨别真伪上面临巨大的风险和新的挑战。
3.新时代的经济与网络密切相关,网络经济虽然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发展程度明显不够成熟。一方面病毒的感染与传播、黑客的攻击、计算机硬件的故障、用户的操作失误等因素,使得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得不到全面的保障;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没有足够的经验,同时缺乏相应的法律条文加以保护,支付问题日益严重。
(二)档案资料的存档问题
1.财务部门是公司的重要部门,财务部门涉及公司的重要数据与资料。网络时代,财务数据开始向电子数据转化,会计信息已经通过纸介质过渡到磁性媒介和电子媒介。新型的存储媒介容易受到温度、磁性或是激烈震荡的影响,其保存的数据资料和传统的纸质数据相比更容易丢失。
2.由于企业信息化的程度各不相同,加上各种财务软件的差异,任何一种因素如数据加密方式的不同,都会导致以前的会计信息无法录入网络财务系统,会计信息使用者可能因此无法找到相关的信息,无法做出下一步的决策。因此,会计数据资料的不完整性和易于失效的风险性值得引起企业管理者的关注。
四、网络经济条件下改善会计的建议
在网络条件下,安全问题成为财务的主要问题之一,只有解决了安全问题,网络财务才会得以更好地推广。
(一)加强对企业网上信息的输入、输出管理
不仅对企业整个财务系统的所有环节,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方面的技术,还要对企业所有的联网系统与不联网电脑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对于财务软件开发者而言,在研发软件的过程中应该着重考虑数据存储、操作以及传输的安全性,为企业提供精密的数据安全保护。
(二)加强防火墙设置
在独立的网络环境下,防火墙可以在内外部网连接处或是网络安全域之间建立一个访问控制系统,通过对不安全信息的过滤和对外部访问的验证,为企业设置一道关卡,增强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三)运用加密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
在运用加密技术时,建议使用非对称加密,以适合财务管理系统的需要。数字签名是公开密钥密码技术的另一类应用,在计算机通信中验证对方身份,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四)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网络下的财务人员不但要具有会计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网络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这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应鼓励会计人员经常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同专家研讨交流,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五)及时备份财务硬盘数据
企业应对现行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修改,更好地满足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档案的管理需求。企业应至少准备三套软盘隔日备份循环使用,分别放于不同的地方保存,以减少发生意外或是人为错误造成的损失。会计档案保管员应该定期清理备份数据,过期数据的清理应每年进行一次。一旦系统出现故障,会计资料无法及时修复,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
在另一层面上,新自由主义还提倡为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的经济融合扫清障碍,前提是贫困国家的政府严格遵守自由主义政策。虽然新自由主义是一套理性的复杂知识体系,包含各种各样的观点,但它的政治观点是古朴而简单的,这是因为政治在市场制定的条款之外就没什么特殊意义了。接受这种逻辑就是要否认或弱化当代体育呈现出的实现社会改变和变革的诸多机会的重要性,而否认实现社会变革机会的观点仍然存在,这反映出对当代资本主义身处十字路口这一状况缺乏认识,全球政治的新标准和社会经济合作普遍存在。换言之,缓解贫困的政策已经制定并执行,政治理念在日益增加的全球空间中或得到发展或逐渐消失,这个全球空间一方面体现为生态政治,另一方面体现为社会经济。这两个方面都是在体育中或通过体育实现社会改变的机会。很多情况下,自由被简化为买卖的权利,并减少了和私有化的个人主义团结起来的机会。20国集团峰会也旨在成为新社会秩序建立的标志,一种更人性化的资本主义形式,以应对部分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贫困危机。美国曾经的不受约束的全球化共识现已过时,现在需要的是用更均衡的方式来调节市场,而不是放任市场。在这一背景下,体育的潜力不能被视为存在于体育提倡的价值中或某种资本主义形式中。
一、引言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合理划分经济区域,无论是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决断,还是对经济的更好协调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对于经济区域划分的研究起步较早。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胡弗(Edgar.M.Hoover)指出:“把区域视为一个聚合体,可以减少所掌握和处理的事件,这有助于描述区域。”美国等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区划方法主要是聚类分析法。国内学者对于经济区划的研究主要有:遵循全国生产力分工的区划模式。刘再兴(1985)把全国划分为六大一级经济区;胡序威(1994)将全国组合成六大经济区;邹家华(1996)提出了七大经济区的划分;厉以宁(2000)给出了现行的中国经济区域打破省、市、自治区的界限,以专区或县为单位的区域划分结果;在《中国发展研究报告》(2003)一书中,作者将中国大陆划分为经济区。顾朝林(1991)提出了九大城市经济区;杨建荣(1996)中国分为“都市圈”;王建(1996)提出到2010年在我国建设“九大都市圈”的设想。总的来看,在这方面的研究往往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
本文在对经济区域划分时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各省市综合竞争力的分值,再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划分,最后确定最佳方案。
二、经济区域划分指标体系的构建
1、指标评价体系设立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省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很难用一两个指标全面地反映出来。因此,需设置相应的具体指标来反映各方面的具体效果,从而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2)科学性原则。指标的选择、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的计算与合成,必须以公认的科学方法为依据,这样才能证明分析结果的真实性与客观性。(3)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选取、相应指标量化的计算与合成、体系结构的建立应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数据资源要便于获取,准确可靠,尽量利用现存数据和已有的规范标准,以便于计算。
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构建原则,主要从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基础设施以及能源优势四个方面,通过12个单项指标构建省市综合竞争力的基本框架。
(注:①交通便利指数=(运输线路总长度/地区土地面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②资源综合优势度=(资源数-地区数-资源排名之和)/(资源数?鄢地区数-地区数);资源包括:水、煤、石油、天然气。)
三、中国经济区域划分的方案设计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中国是国内地区间自然地理、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从地区生产总值来看:东部沿海省市在全国所占比重过半,并且增长速率也比较大;中部六省所占比重约为1/5;西部省市所占比重不足1/5。
2、经济区域划分的原则
区域划分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方便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中国的区域划分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地域相邻。在空间上应互相毗邻,自然条件相近。保持行政区域的完整,同时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积聚地区的经济发展,保持民族自治区的完整性。(2)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各成员在经济上联系密切或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社会结构相仿;(3)中心城市。城市具有组织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每个经济区至少应给有一个作为经济中心的城市。(4)规模适度。每个区域的成员个数不宜过多,规模过大则不利于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
3、中国经济区域划分的具体方案设计
中国经济区域划分方案设计的总体思路为:先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各省市每个层次的因子得分,然后采用距离聚类的方法遵循以上划分的原则得出经济区域划分的结果。之所以没有采用把四个层次的因子综合计算得出综合得分的方法是因为把四个层次的因子综合计算得分的时候,由于像GDP这样的因子在诸成分分析计算时所占的比重较大,这种计算方式会忽略所占比重较小的因子如:自然资源的对衡量省市实力的影响,但是这个因子在衡量省市实力的时候又是不可忽略的,因而,本文采用分层次计算因子得分的方式得出各省市在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的得分。
本部分共选取了全国31个省市作为样本,收集了2000-2004年各省市相关指标的原始数据,对原始数据的分析采用SPSS14.0软件实现。数据的标准化最常用有两种方法,一是平均数法,一是中位数法。这里就截面数据而言,采用平均数法,并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从表二所描述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综合竞争力评价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每个方面的因素又是由若干因素决定的。对照该表,我们建立了由两个层次的因素所构成的综合评价因素集,即第一层次的因素集为U={U1,U2,U3,U4},第二层次共有4个子因素集,它们分别为U1={x1,x2,x3,x4,x5,x6,x7,x8,},U2={x9,x10,x11,x12},U3={x13,x14,x15,x16},U4={x17}。
对上述指标的数据采用SPSS14.0分析,可依次获得样本的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共同度、方差贡献率和正交因子旋转矩阵(详见附录),样本数据全部有效,最后算出各层次因子的得分。
然后采用距离聚类方法,根据以上划分原则,考虑到目前各种划法的弊端,我将中国大陆分为如下七个区域:
第一组:新疆,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西,青海,宁夏
第二组:,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
第三组:北京,天津,河北
第四组: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
第五组:广东,福建,海南
第六组:山东,江苏,浙江,上海
第七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
以上各组的中心城市分别为:西安、重庆、北京、武汉、广州、上海、沈阳。这里有如下几点说明:一是由于内蒙古省东西绵延距离较远,结果把该省分划为东西二部分,分别与地理位置接近的省份合并为一组;二是传统观念上认为的中部不再包括山西省,而是将该省与西北部的省份结合在一起,组成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三是在分析的过程中,河北省理论上的结果应与湖南、湖北等省份划分在一个区域,但考虑在现实发展中,中部地区的区域面积过大,不利于其发展且河北省本身就与北京、天津二个直辖市地理位置上包容在一起,故在确定最后结果时将该省与北京、天津组合成一个新的区域,以北京为中心城市。
四、结论
鉴于目前关于中国区域的各种划分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本文在了解西方和我国经济区划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的基础上,以一个全新的视角-金融角度,对我国经济区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建立了经济区划的理论和方法模型,并经过实证分析,提出了划分中国区域的一种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
[2]安虎森:《区域经济通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9
1.未明确确定“集体”这一概念。
一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已明确规定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另一方面,对于“集体”这个概念的界定却比较模糊。《土地管理法》、《民法通则》中虽然都有关于“农民集体”的表述,但没有良好解决“农民集体”同农民个人的利益关系。因此,我国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出现模糊不清的现象,从而导致土地流转的利益主体虚化,不能良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2.土地抵押权上的矛盾。
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下,土地抵押权是其权能内容之一。就目前我国关于土地抵押权的立法来看,存在不一致性。在《农村土地承包法》中,规定农村土地可以被转让、抵押等。但是在《担保法》中,又规定归集体所有的土地(比如宅基地、耕地等)使用权不能抵押。因此,根据《担保法》中的规定,农民的宅基地、耕地等的抵押权受到法律的限制。
3.土地使用权不清晰。
承包经营权属于使用性质,农民在土地中获得的权力非常小,即耕种权、一部分的收益权以及非常狭小的处分权。在农民经济发展中,土地是重要的资产,目前土地使用权严重影响了农村土地的产权权能。假设土地可以自由抵押、流转,但如果其中出现了问题,就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比如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资产——土地,农村金融发展受挫等)。我国土地产权界定模糊,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一直生活在贫困的边缘。一方面,资金投入是农民生产中的必备因素,目前土地产权模糊造成产权权能不足,从而大大影响了农民的融资能力,促使农民不能开展大规模的农业生产,造成农村和城市居民的双重贫困。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村金融剩余,造成一部分农村资金和人力的外流,所以出现很多土地弃耕的情况,造成城市资源分配不均,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贫乏现象。
二、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针对目前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必须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促进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由于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政府需站在发展农村土地金融和农村经济角度,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经济。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1.1不断完善相应的制度。
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土地金融和农村经济,我国必须要立足当前农村土地使用权方面的弊端,尽快出台相应的政策,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制度。第一,进一步明确集体土地的产权,保障农民的农业组织规范化;第二,科学对待集体土地的产权问题,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实现农村土地金融的良好发展。
1.2确保流转方法的合法化。
第一,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比如土地投资政策、投资补偿政策等,并且根据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时做出相应的修改。第二,在遵循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综合考察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农民正确对待土地流转,从而帮助农民提供土地的使用率,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第三,土地流转之后,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土地用途变化造成的问题、权属关系变化带来的纠纷等。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对策,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2.采取集体抵押土地所有权的方法进行融资。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农民贷款之所以比较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抵押资产。在农村土地使用权中,由于其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银行不接受农民以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针对这种情况,考虑到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农村土地贵集体所有,在融资的时候,就可以采取集体抵押土地所有权的方式,从而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这样一来,产权则获得明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可以在农村中集体成立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并且享受分红。农村合作社在金融机构和种植大户(或农业企业)之间起到桥梁作用。采用农村合作社方式发展农村土地金融和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土地以集体抵押或转让,具有多种优势。一方面,它可以有效保证土地的集中化、规模化经营,从而弥补了小块土地的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大大提升土地使用率;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有效提高土地使用权权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土地使用权的抵押价值。
3.采用家庭农场的方式尽心运作。
就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来看,经济发展不佳,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村金融市场开发不够(比如没有实现产业化经营)。在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下,农民采用的是小块土地耕种,其成本高、收益小,无法达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在农村土地金融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走家庭农场的运作方式,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均不存在较大的分歧,且方便内部的沟通和协商。采用这种方式来经营,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采用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的经营模式,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新的社会经济背景正改变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机制,并促使欠发达的中西部区域由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转向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因此,欠发达的中西部省际区域应当相应调整其区域发展政策,寻求新的区域发展途径。
一、区域创新的基本理论
(一)区域创新概述
在现有的文献中,对区域创新研究的方面很多,但对区域创新所作的确切定义却不多,甚至使人有此概念不证自明之感。由于区域作为地理空间,具有高度的涵容性与综合性,是一个中观层次的自然、经济、技术、社会综合体。从宽泛的含义上理解,区域创新是发生于区域内的所有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区域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层次性特征。区域创新与国家创新的主要差异总体上表现为,区域创新具有地方性、独特性、开放性,在体现与国家创新的共性时也能体现出区域特质。
(二)区位因素的变化与区域创新环境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下,区位因素的成分和重要性发生了变化,非实物因素和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等作用在区域发展和创新中的作用凸现出来,区域发展业绩所表现的差异性越来越多地受制于区域发展的非物质、非贸易的区位因素,它们构成区域创新环境的内容,而创新环境的质量和优势则决定了区域创新的基础条件及区域吸引和留住各种流动性资源的豁性;地理临近性和动态的集聚经济对区域创新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创新视角的三大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一)三大区域的创新活动差异比较
在研究创新产出时使用专利数据是合理的。本文用专利数据衡量区域创新活动,分析三大区域中的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以期揭示三大区域经济差异的内在原因。
表1提供了中国三大区域创新活动19%和2005年的人均专利产出情况与排名。由表1可以看出,三大区域的创新产出的平均水平在考察期的十年中仍然呈现由东到西的逐渐降低的变化态势,创新活动的地理分布高度地集中在少数东部沿海省际区域。从专利产出的相对水平看,上海与北京形成了大的创新集群;而浙江、江苏、山东、广东、辽宁和福建则形成了中型的创新集群。19%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人均专利占全国人均专利总数分别为70.06%,14.14%和15.8%;2005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人均专利占全国人均专利总数分别为76.8%,11.27%和11.93%。数据显示创新活动强烈集中在东部等少数省际区域之中,创新活动呈现强弱的极化现象。从三大区域的创新产出平均水平看,东部远远高于中西部区域,而且创新差距有拉大的趋势。
(二)三大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2面授辅导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
面授辅导是电大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它是学员接触老师、获得疑难解答的重要途径,对于远程开放教育学员来说,面授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同时也是相当关键的。教师应当本着一定要减轻学员负担这一原则来教学,紧紧围绕考纲和考试量刑,从教材中提炼重点,揭示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每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选择大多数同学能够接受的进度,突出重点和难点,注重知识的连贯性与统一性,把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控制好上课节奏的同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及以往的经验,结合学员认知的“漏洞”和思维的“盲区”,对易错题加以分析、归纳和提示。根据学员实际程度和特点进行教学,学员有了面授的学习作为引导,就可以在大量的自主学习中有目的和方向,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以此提高学习效率及学习能力。辅导课内容不可能求“全”求“深”,将一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且被人们广泛认同的知识点作为基础知识直接引入,不必弄清楚来龙去脉,减少枯燥实用性不强的理论灌输,以实际应用需要出发,主要知识点要讲深讲透,次要内容留给学员自学。教师在面授辅导时坚持重思路轻论证,力求通俗,突出重点,注重知识的连贯性与统一性,重点教给学员如何正确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如“经济数学基础”面授主要是知识结构串讲精讲,在不影响知识传授的科学性又能达到精讲的目的的情况下,分专题讲授“矩阵的行初等变换”、“函数、极限与连续”、“求导法”、“不定积分法”、“经济分析函数、导数与积分的应用”,更能让学员系统掌握知识。
3重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育有很多传统教育不具备的优势———直观、清晰、简洁、生动、形象,特别是在图表的处理上有很大的优势,能予以学员更直观的理解。多媒体的动画效果,还可以给学员一个更全面的展示,使学员更容易接受学习的内容激发思维,达到了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从学员的基础水平和学习条件出发,从易于学员学习的角度出发,制作多媒体课件,体现梯度式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以及相应的技术实现手段。通过各章节的学习方法引荐、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效果,把重点和难点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展现其内涵,能使学员在时、空与教师分离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远程学习。此外,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把集中面授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从入学开始就引导学员了解网络教学手段,学会使用三级电大在线平台查询“经济数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资源,使用BBS留言板、收发电子邮件、进行网上答疑以及收看IP课件等;促使学员从学习观念上逐步掌握利用网络学习的方式,把学生从单一的面授辅导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大的学习空间。
4加强教与学的网上交流,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非常重要,如果学习者不能及时得到来自教师的反馈信息,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热情,从而影响学习质量。因此,教师不能只关注教学内容是否完成而不管学员的学习过程,教师作为学员学习的帮助者,应当及时为学员解答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并为学员提供必要和充分的学习材料及资源。特别是“经济数学基础”教材的学科性太强,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老师的指引,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充分运用网络的作用,在网上做教学的互动,给予学习者清楚而又及时的反馈至关重要。网络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能够把文字、图像、声音等同时传给学员,帮助他们加深课堂所学知识,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获取知识的单一途径,实现了学习的主体化、多元化。教师应当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和设计工作,使自建的资源更具有针对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为学员提供能够自主地在网上调用所需内容进行学习的机会,方便学生进行查询、浏览、自测和下载所需内容,老师借助课程教学论坛区、班级QQ群、E-mail或电话,经常在线与学员情感交流、学习资源信息交换以及下达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及时了解学员自主学习以及形成性考核作业练习等情况,引导学员利用网络资源为自身的学习服务。在虚拟环境下,实现学员之间、师生之间即时的知识互动与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