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1:5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艺术作品分析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艺术作品分析论文

篇(1)

一、美术教学与图像解读存在的误区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在社会高速发展、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图像艺术的划时代意义更为明显。美术鉴赏、图像解读逐渐发展成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如户外视频广告、电脑屏幕上的图像等,这些内容的出现都意味着对图像的解读应成为每个人必备的素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美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性,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鉴赏能力。据笔者了解,对图像的研究主要包括前图像、图像志和图像学三个层次。其中,前图像阶段是从应用角度对画面进行分析,这就要求学习者既要理解作品的基础含义,又要掌握深入分析作品的能力。目前,美术教学在图形解读这一模块存在一些误区。第一,一些师生没有认识到图像具有深刻性和复杂性。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凭直觉描述美术作品,而学生所用词语往往为“好看”“色彩鲜艳”等,这就进入了“重欣赏、轻解读”的误区。有学者认为,我们的观看只是停留在观看阶段,被动地接受视觉图像,并没有深入分析图像背后的许多东西。与简单的“看”相反,我们需要主动地辨析图像世界,摒弃直观描述与评价的习惯。在欣赏一幅作品时,不能就画论画,而应和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第二,“重图式、轻内涵”。一些师生对图像的解读侧重对形式的描述,忽略了对形式的分析。仅仅从图式上欣赏作品,并不能透过作品表面分析、探究其深层含义。笔者认为,由于图像本身具有较强的多义性,“重图式、轻内涵”难以理解作品的真正含义。

二、图像解读的过程与意义

1.图像解读的过程。图像解读的过程大致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想什么”。“是什么”主要是弄清图像作品的形式语言,通过线条的节奏、面、空间、光影及色彩这五要素对图像作品进行形式分析,而艺术家也通过组合这些要素引起观者的共鸣。但是,没有什么艺术作品会具有一种确定的、不会改变的意义,所以“为什么”比“是什么”更需要我们去追问。任何一件艺术品都要向观者传达创作者的情感,而不是单纯地描摹现实。凡•高自杀前创作了《麦田上的乌鸦》这幅作品,我们仔细欣赏,会发现阴沉的天空、大片黑色的乌鸦与其之前的作品有一定差异。联想到他的自杀事件,我们就会明白艺术家的用意,他想要表达的并不是天空、乌鸦等物体的自然属性,而是将痛苦、忧伤等情感融入其中。2.图像解读的意义。图像解读对美术学习、艺术创作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在目前的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和学生忽视了图像解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纵观古今,凡大家巨匠,大多留下了读画笔记,通过不断地读画提升自身绘画品格。笔者认为,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图像解读具有如下意义。第一,激发学生的美术鉴赏兴趣。图像解读有利于更加细致地展现艺术作品,使学生更容易读懂艺术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由于学生好奇心较强,只有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才能使他们真正融入图像解读的过程,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第二,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信息时代到来,纷繁复杂的图像信息充斥于人们的生活,图像解读能力、美术鉴赏能力逐渐发展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之一。现代美术教学已从单一向复合转变,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显得尤为迫切。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解读能力,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解读能力

1.选取经典的艺术作品,运用图像解读法分析作品。第一,形式主义分析法,包括形式五要素的分析:线条的节奏、面、空间等。一般来讲,分析艺术作品时,可以运用形式五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如古典主义大师和现代派艺术大师笔下的静物有何不同。此外,除五要素之外的形式要素也要需感知。如,通过罗丹的《吻》研究画面肌理,通过杜尚的《走下楼梯的裸女》分析时间和运动概念,通过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分析空间透视。值得注意的是,形式分析与形式描述不同,形式分析往往基于形式描述,先对艺术作品进行形式描述,然后对艺术作品的含义进行分析。第二,风格学。图像解读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对大量不同风格艺术作品的鉴赏。教师可选取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对不同时期绘画的风格进行讨论、分析,选取典型的代表作进行研究。第三,图像学。图像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可以是《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弄清前图像、图像志和图像学三个阶段的意义、内涵及界定,并重点分析图像学背后的深层含义和独特内涵。第四,精神分析法。运用精神分析法,可以选用米开朗琪罗的《摩西像》来解读,并通过达利的《记忆的永恒》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包括个人梦境、幻觉与艺术之间的关系。2.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美术鉴赏兴趣,教师可以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图像展示更加直观、形象。教师可以将写实与象征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有效利用多媒体,充分展现艺术作品的自然属性和独特内涵,从而既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鉴赏能力,又提高其美术专业技能。如,在学习《建筑艺术欣赏》一课时,教师可以制作ppt课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动态化的图像,让学生感受到各地建筑不同的特色、不同的美等,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真正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3.创新美术教学视听结合的方式。在以往的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从而导致美术学习的整体过程较为枯燥,学生可能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实现音乐、影像的完美结合,引发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共鸣,不断提升学生的视觉素养和听觉素养,以取得良好的鉴赏效果。如,在讲解《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教师除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还可以融入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音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美术鉴赏、图像解读的氛围,让他们充分感受纤夫生活的辛酸与艰苦,并分析艺术家高超的表现手法。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图像解读兴趣,音乐与图像的紧密结合加上图像解读过程中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为美术教学效果的优化提供充分保障。4.将图像解读生活化。学生图像解读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图像解读能力密切相关,所以提高教师的图像解读能力是当务之急。教师应不断丰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扎实掌握美术专业基本功。此外,教师要善于将图像解读生活化,减少烦琐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解读、学会鉴赏、学会分析。如,在讲解《美丽的校园》一课时,让学生抒发对校园的切实感受,再将感受与绘画技巧相联系,将其转变为简单的绘画方式,这样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图时代的到来对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图像解读与教学情境充分融合,将图像解读、美术鉴赏生活化,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从而培养出一批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白锦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视觉识读能力的培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2]张婷.小学美术教学中图像感受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篇(2)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132-02

On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Public Art Classes in Ordinary Universities

Liu-Jingke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fine art school,HuBei XiangYang 441053)

Abstract: The public art classes are generally opened in universities. They make an important role in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mproving students' art quality and shaping the perfect personality.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public art classes in universities to be thoroughly studied and explored.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schemes in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ordinary universities; the public art classes;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公共艺术选修课主要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初步了解与我们日常生活具有紧密联系的几种主要艺术表现形态,例如音乐、美术、书法等,对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学习和欣赏,把握不同艺术类型的特点和审美要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目的。所以,目前全国高校普遍都开设了公共艺术选修课,把开展艺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正逐步被全社会认可和接受。

但是,我们同时看到,目前高校中开设的选修课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例如,相关教材缺乏,教学难易程度很难把握;教学手段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监控体系不完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等。尤其是对于地方高校来说,除了面临上述问题之外,还存在着教材缺乏针对性、艺术教学中的地域性内容不突出等问题。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育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阵地。要想解决目前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课堂教学改革这一角度入手,积极探索提高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有效途径。

一、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由愉悦的状态下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修养

选修课与专业课的教学目的不同,选修课主要是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是通识教育,不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和训练,主要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部分非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发展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等。在现阶段,很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普遍使用的是艺术史论方面的教材,这就造成了过于专业化而忽视了非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影响到选修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认为,公共艺术选修课应当以欣赏具体的中外经典艺术作品为主要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学习和了解艺术作品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深入领会艺术作品内在的文化精神和人文思想,获得美的享受和感悟,提高审美修养。

二、广泛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要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仅凭老师枯燥的讲解显然无法实现上述目的,这就需要借助声像资料等多媒体手段,对艺术作品或艺术现象进行全面而精准的展示和解读,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发展规律的理解。例如,在中国绘画作品鉴赏中,采用幻灯片的形式进行讲解,可以极大拉近学生与美术作品的距离,提高学生对于绘画作品的兴趣。

三、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教育活动

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开设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沿袭着专业艺术学科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完全放在艺术史论上,具有本土化和地域特征的地方艺术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把公共艺术教育与地方特色艺术、民间艺术的发掘、整理和传承结合起来,既是高校为地方经济文化服务的必然要求,又是丰富公共艺术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可以采取与本地政府文化部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艺术院(团)、风景名胜区等机构共建审美(艺术)教育基地,实行多样化的开放式的实地教学,采取实地参观、考察、研究、赏析等方式,加强本地民间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教育活动,丰富和扩大学生的视野。

四、通过撰写论文、课堂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保证教学效果,应重视对艺术作品欣赏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活力,要尝试借助布置平时作业或者安排课堂讨论等形式,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在论文写作和集体讨论过程中,不追求标准答案,通过学生自己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经过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五、注重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加强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专业技能等之间的联系

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艺术作品,尤其是从自身所学专业的角度来理解艺术和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作为跨专业选修课,上课的学生都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选修课知识与日常生活经验,尤其是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艺术和艺术作品,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经济学专业的同学可以从经济的角度对于清代中期“扬州画派”进行解读,进而进一步明确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与艺术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

公共艺术选修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这一角度入手,积极探索提高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有效途径,努力提升广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鉴赏水平,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 原.高校美术教育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9(4):46-47.

篇(3)

一、艺术本质的外部特征 

艺术作品是人们接触艺术的重要窗口。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听一首悦耳的乐曲,都能让人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气息。因此,要想理解艺术的本质,首先需要理解艺术本质的外部特征。艺术本质的外部特征可以归纳为形象性、审美性和主体性。 

(一)形象性是艺术最突出的特征 

艺术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和反映的基本形式,艺术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生活、体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人们通过感性的艺术形象表达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不同的艺术种类有着不同的艺术形象,从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划分,大体可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和文学形象四种类型。它们增添了艺术形象的审美色彩,丰富了欣赏者的审美感受。 

(二)审美性是艺术特有的属性 

审美性是艺术特有的属性,是人类审美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艺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强调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艺术美是艺术家主观创造出来的,这种创造性是人类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与自然美有着重要区别。艺术作品的审美性不仅表现了内容美,更表现了形式美。艺术以其特有的形式生动地表现出内容的美感,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就曾提出“意在笔先”的说法,强调意念产生在构思之前,艺术作品应凸显内在精神。艺术的审美性强调人的主观创造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相结合的产物。 

(三)主体性与艺术密不可分 

艺术的主体性贯穿于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艺术家通过艺术媒介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体会物态化为可供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产物,不同的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会有各自独特的风格,因而艺术作品也有鲜明的主体性色彩。欣赏者是艺术欣赏的主体,不同的欣赏者在欣赏同一件艺术作品时会因为自己所处时代、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这些不同的审美感受体现出艺术欣赏过程中强烈的主体性色彩。 

艺术的形象性、审美性和主体性构成了艺术本质的外部特征。艺术生动的外部形象能够给人鲜明的审美感受,使人强烈地感受到艺术独特的魅力。 

二、艺术本质内在规律的特征 

如果把艺术的外部特征看成艺术的表现,那么其内在规律的特征就是艺术的升华。关于艺术的升华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艺术应当具有思想性 

好的艺术作品必须是一件能够引人深思、耐人寻味、使人产生共鸣的艺术作品。因此,艺术作品必须带有思想性。从一定意义上讲,艺术的思想性就是艺术作品应当具有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通过研究艺术作品,人们了解了其所处时代的人文背景、文化环境以及该时代人们的思想潮流,使艺术凸显了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人文价值。 

(二)艺术应当具有情感性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人们用艺术相互传达感情。”情感性是人们对于客观生活的特殊反映。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带着自己对客观自然的感悟和体会进行创作。因此,情感是艺术家灵感的源泉。在艺术鉴赏活动中,欣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用心的赏析,理解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联系自身,从而与其产生共鸣,与艺术家的情感相碰撞,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这种深刻的情感体验是艺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重要标志。 

(三)艺术应当具有想象力 

想象是艺术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活动。艺术创作活动以客观世界作为灵感的源泉,它并非单纯地再现客观生活,而是通过艺术家的主观想象进行加工创造,将生活中所见之物进行升华,从而创造出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作品。艺术鉴赏活动同样与想象密不可分,如人们在欣赏音乐时,需要通过想象将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在大脑中组合成一幅优美的画面。想象力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全过程。 

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艺术本质问题可以从它的特征入手。特征是本质的表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艺术是由艺术家主观想象创造出来的具有深刻思想和丰富情感的审美形象。主体性、形象性、审美性以及思想性、情感性、想象力都是具有艺术魅力的艺术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属性。 

参考文献: 

篇(4)

 

美术绘画是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表现自然的艺术, 

随着摄影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绘画开始转向表现画家主观自我的方向,绘画是一个捕捉、记录及表现不同创意目的载体形式,绘画按材料介质的不同,以素描,色彩为主要表现形式。随着现代绘画艺术理论的完臻构建,本文针对影响美术绘画艺术创作的因素,进行了简要阐述和分析。 

 

一、艺术构图因素 

 

所谓构图,是指艺术家在绘画创作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表达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造型艺术表现方式,它是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方法,是造型艺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美术绘画创作中,构图是对画面内容和形式整体的安排,构图的基本原则讲究: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变化与统一。常见的构图方法包括三个要点: 

1、画面主题图形的位置。 

2、非主题图形的位置以及与主题图形的关系。 

3、画面底形的位置以及与图形的关系。 

构图是美术作品的基础表现方式,对于绘画构图需要画家去精心营造、布局构思,这是一幅绘画创作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是影响作品格调、品位的直接因素。需要画家对其作品的构思立意,要作细致的理性化设计。构图的艺术手段,包括图底关系、空间处理、画面意境的基本设计。除此之外,画家的视觉审美感觉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也是极其重要的,它为画家提供了理性表达审美品位高低的评判标准。构图的本质就是是艺术形式美,是艺术作品的第一表现要素。 

 

二、工具材料因素 

 

美术绘画艺术作品创作,需要一定的工具和材料作为传达介质,进行艺术形象的再现,良好的绘画工具以及绘画材料,是美术绘画艺术作品创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美术绘画的创作需要对绘画材料的特性比较熟悉,以便更好地应用于绘画艺术创作。一般来说,绘画艺术常用的工具材料主要包括画笔、纸张板材、以及颜料等基本内容。 

1、画笔:是绘画的主要工具,画笔的质量,型号,笔头的方、圆、秃、尖、软、硬等是影响画面效果的工具材料因素。 

2、纸张板材:是画面的载体,画面板材的吸水性、肌理、软硬、薄厚等性能是影响画面效果的重要因素。 

3、颜料:绘画颜料的质量是影响美术色彩绘画效果的主要因素,选择好的颜料是绘画成功的基础。颜料的色泽、附着力、黏稠度、含粉量、调配后的显色性等,均是衡量颜料质量的标准。作画时对颜料的应用也因人品位高低不同,变化无穷。 

 

三、表现技巧因素 

 

美术绘画作品的成功创作,是与艺术家自身的绘画技能密切相关的,技巧是创造成功艺术作品的方法,画家的绘画技巧本身就具备了审美的功能,并且为绘画创作提供了表现性语言,是画面中较为直观的视觉要素。技巧来自于艺术家对绘画工具材料应用的熟练程度,来自于画家对艺术审美元素理解的阐释。美术绘画创作中常用的绘画技巧很多,一般主要包括各类绘画的用笔技法,用色技法,以及相关特殊的绘画创作技法等。 

1、用笔技巧:是画家绘画时的用笔技法,一般包括涂、刷、摆、点、排、堆、擦、皴等等用笔方法。在运笔方向上可顺可逆,讲究力度的控制和审美,用笔讲究笔韵有序,画笔要随心随形而用,笔形相生。 

2、设色技巧:是画家对色彩颜料的应用技法,包括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等应用规律的灵活运用;颜料的干湿程度、黏稠度、薄厚度的控制和把握:画面中的素描关系、冷暖关系、色调的处理;同类色、近似色、对比色、互补色等色彩关系的综合应用等,颜料的应用应体现出力度、装饰等审美韵味。 

 

四、形象塑造因素 

 

造型是造型艺术最为基本的特征,它是指艺术家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一定的空间中塑造出艺术形象。由于这种艺术形象是直接的空间存在形式,在绘画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用线条、色彩、色调在平面状态中创造平面或立体的二度形象。 

造型艺术的物质媒介决定了绘画艺术作品静态的永久性,它总是以静示动,寓静于动,以无声示有声,在一种永久的物质形态中表达深刻的审美蕴涵。造型艺术由于塑造的是可视空间的静态形象,因此就其本质而言,艺术家通过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运动过程中审美特征上的瞬间性,这种绘画造型艺术的生动性来自艺术家对生活的体验感悟、观察思考,最终归属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取向。 

 

五、色彩搭配因素 

 

绘画艺术创作中的色彩搭配,是艺术家在美术绘画过程中,针对描述对象的造型需要,以及画家自身对于表现物象的感悟领会与创作意愿,对色彩应用规律在美术绘画创作中的实现。具体地说就是画家绘画过程中对于颜料的调和与运用。 

色彩本身绚丽多姿、变化丰富,绘画创作时灵活掌握色彩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其规律表现在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的基本变化,色彩的心理视觉感、调合性等基本内容。当然,具体的创作包括色彩的观察表现,调和与设置。因此,美术绘画作品的设色及应用,色彩的组织搭配起关键作用,体现色彩之间的统一与和谐美感。 

 

六、意境表现因素 

 

美术绘画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相对来说,除了作品自身所具有的构图,造像,形象,色彩美感之外,同时还应该具备着艺术家在作品当中,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针对画家本人的艺术修养和创作意愿,所渗透于绘画作品之中的审美情趣,思想感情,或创作灵感。作品往往流露出一定的内涵意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绘画的意境。 

意境是绘画艺术中重要的审美标准,它是一种视觉征服力强的色彩境界,涵盖了画家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观、价值观、追求和意趣。它强调画面内容的意蕴,至少认为是含蓄深邃的,是震撼观众心理与视觉共鸣的美,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趋同力和感染力。绘画艺术中,对于不同作品达到意境高度,往往因人而异。 

 

七、审美定位因素 

 

绘画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审美观念一般包括作品内容的创作动机、审美标准、主观评价等多方面的内容和趋向。在绘画创作时作品审美观念的定位是极其重要的,它决定着绘画作品艺术精髓的再现。绘画作品创作过程中,要结合绘画艺术的色彩、造型、艺术语言等诸多因素来探究绘画艺术的表现规律,界定绘画独特的艺术价值。 

绘画艺术作品审美观念的定位直接来自艺术家本人的创作意愿。一般来说,艺术家是艺术品的创造者,艺术家自身的修养学识、品位爱好、人格魅力以及审美取向,是主宰绘画艺术作品审美定位的主要因素,可以说艺术家人性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审美观,决定了绘画艺术作品的品位及风格。 

 

八、结束语 

 

总之,现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形式,为美术创作提供了无限空间。绘画艺术作为美术作品的重要承现载体,是艺术审美领域较为广泛的视觉再现性艺术,坚持科学的观点,发掘影响绘画艺术创作的审美因素,有利于现代艺术理论的建构。 

 

篇(5)

艺术个性不仅仅是融合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更是一种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审视、创造、表达的过程。艺术个性凝聚着创作者的艺术思维、创新意识以及对艺术的个人追求与梦想,它是美术作品的核心, 也是美术欣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艺术个性可以通过他们所接触到的、形象思维能力与艺术灵感高超的美术欣赏课程中得到,绝不可能从业已僵化的课堂教学开始,如何指导学生从美术欣赏课堂教学中练好艺术基本功、打好“个性”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的现状

美术欣赏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教师帮助学生认知美术作品、实现审美的过程,是在学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对已经构思物化的意向进行深入感知、主动体验、创新创作。教师在这个过程之中能够充分为学生提供艺术作品选择与思考的空间,进而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艺术个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水平,帮助学生在欣赏作品过程中表现出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前,美术欣赏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艺术个性的培养主要包括欣赏体验方式的个性化和创作情感表达的个性化,在这个过程中普遍存在两种极端。一种表现为教师在教学中片面强调美术作品的表现张力,追求作品的形式感,特别是欣赏美术作品的形与色,在艺术技巧上停留大量教学实践,程序化地引导学生摹仿范本作品,缺乏体验式教学活动,使得课堂形式出现重形式(摹仿)轻内容(艺术个性)的稳定性趋势,使得学生的作品风格接近、机械刻板,缺乏艺术品位和创造性,表现出艺术个性的浅薄性和不稳定性。另一种表现为,在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模式和当代美术作品时代精神的双重影响下,教师过分强调欣赏作品的物象,以理性化、客观化的思维语言表达美术作品的人文价值,学生潜在的艺术思维和想象空间受到压缩制约,同时这种课堂内容的相对确定性也违背了艺术创作需要审美直觉和艺术个性的一般法则。不可否认的是,美术欣赏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地位、教学设备、学校生源等方面相对欠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不利于学生艺术个性的培养。

二、美术欣赏教学中培养艺术个性的必要性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价值

“艺术创作就像科学发现一样,需不断地发掘新的创造性潜力。这种潜力包括创造性思想、创造性文献、创造性技法、创造性媒介,同时要研究传统艺术中的创造经验、技法与材料等。”①美术发展史的背后推动力量是弘扬艺术个性的艺术家,正是由于他们的自我个性张扬和执着创作追求,才使得艺术作品伟大存在于史册,才使得美术欣赏这门课程足够充实完整。艺术家成就高低与是否具有艺术个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具有艺术个性,也已成为衡量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美术作品所凝练的艺术思想、审美艺术、创造性思维构成艺术家作品中散发的独特艺术个性。透过美术作品可以表达出艺术家的个人经历、个性特征、生活情趣、学识天赋以及绘画造型、色彩把控、表现技巧等方面的内涵,这些均是艺术个性的表现。

(二)美术欣赏教学中培养艺术个性的意义

艺术个性体现在多样化的美术作品中,美术作品的多样性为培养艺术个性提供了沃土,在美术欣赏教学角度能够挖掘艺术个性、培养优秀艺术人才。“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结合自身所处时代环境对与自身生活体验从艺术构思、艺术表达、审美认识等方面进行的创造,都是艺术家个体体验与艺术表现相结合的产物。”②一方面,欣赏美术作品的多样性是由艺术的本质特性所决定,艺术是从大量的表象中以艺术化的思维方式提取素材,最终塑造出具体可见的美术作品。教师通过感性的认知深化,由美术语言想课堂语言进行转化,在美术欣赏教学这一过程中,艺术化思维方式的本质无疑是艺术的本质特性,作品表达的艺术个性越突出,学生感受到的艺术冲击力也越强,能够学习到的艺术个性也越多样化。另一方面,时展的总趋势带来美术作品的多样性,艺术个性也在时展中沉淀。现代科学为我们的美术欣赏课堂教学带来诸多硬件方面的便利因素,而组织化、标准化的现代教学管理方式削弱了学生个性化的精神世界,我们需要意识到艺术个性培养对艺术作品生产力开发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需要渗透具有培养艺术个性的教学理念。这样,美术欣赏教学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创作多样化艺术作品的基石,让美术作品融合独一无二的民族意识和个人风格,透过艺术作品展现的文化心理和时代精神,为美术作品创作注入恒久的生命力。

三、美术欣赏教学中艺术个性培养的路径

美术欣赏的内涵已经逐步外延到如何以欣赏视觉艺术的形式表达广泛形象的能力,美术欣赏教学实际上已经成为具有创作性质的学科,其学科的创作性质是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在它的创作中要求一切以人为本,以人的情感、智慧、技巧为基岩,我们的教学内容、方式和质量评价系统都应适应这个变化,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造能力。

(一)丰富美术欣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拓展,完善美术欣赏教学内容

美术欣赏课程中普遍存在解读美术理论和拓展美术实践这两个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不仅需要利用自身深厚的理论功底对作品进行解读,以美术理论背景进行扩展引申,在很大程度上,教师还应该重点在对如何拓展思维、丰富创作时间、完善教学内容、突破艺术表现类型等方面着手。美术欣赏教学在引入美术理论时,最重要的是,不能将主流的、传统的美术观念控制学生的艺术思维,而要在课堂欣赏教学中将美术理论修养水平和艺术创新能力区别开来,在欣赏中完善补充各派别的美术理论,鼓励学生学习借鉴现代艺术,尊重学生的想象和探索,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美术欣赏理论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欣赏课程的美术实践时,需要脱离美术理论的局限性,突破美术理论的特定要求,以美术作品本身的艺术性打动学生,使得学生在创作实践因自我兴趣产生情感真实共鸣,提高美术实践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主要从材料、创作技法、表现形式等多方面改善美术欣赏课程的体验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课堂内容思考艺术传统的延续性和可行性,综合探索运用“写实、象征、形式技巧、主观表现、主体构成等五种类型的表现倾向”③。在教学内容中,教师需要重点列出美术欣赏所给学生带来的、以及其他事物无法提供的审美价值,保持学生课堂状态精神愉悦,通过美术作品“艺术地”把握课堂世界――学生在审美享受的基础上已经逐步改变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种培养艺术个性的角度与方式就是在美术欣赏课堂中潜移默化得到的。

(二)融合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审美意识,转变美术欣赏教学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首先要遵循艺术欣赏的基本流程,应多以对话式进行情景模拟教学,营造宽松自然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模式中感受、体验、欣赏到美术作品中的“美”,更重要的是融合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审美意识,转变美术欣赏教学方式。其一,从艺术思维角度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美术的艺术思维表现为对艺术形象有较为优秀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在解读、临摹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欣赏作品,帮助学生拓展艺术思维空间,挖掘学生的艺术悟性,将直觉思维能力和完全自我的主观意识充分表达出来,这也是学生艺术个性培养的过程。其二,从心理特征角度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探索创新,在宽松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环境中鼓励学生自信的个性表现,因材施教,大胆创新,合理引导学生天然的激情和张力,挖掘学生自我发展艺术个性的潜力。其三,从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教师应该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形式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充分利用美术院校下乡写生、文化考察、社会采风、举办画展、书画展卖等富有美术院校特色的活动作为社会实践体验性课程” ④,使美术欣赏课教学从被动灌输过程变成自我理解过程,甚至可以使其为其他艺术门类提供艺术个性培养的手段。

(三)协调艺术的共性发展与个体差异,构建美术欣赏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对美术作品欣赏的价值判断,学生一般有强烈的主观判断,这与美术作品的质量、技巧以及创作背景等方面的程度关系往往不大。学生的价值偏向和思维方式影响了评价课堂质量标准的稳定性,这种艺术感受常常比作品更值得教师进行研究。因而,协调艺术的共性发展与个体差异,进而构建美术欣赏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很有意义。第一,厘清课堂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综合宏观层面的教育改革方向、中观层面的学校规章制度以及微观层面的学生主体这三个维度建立评价标准,特别需要注重的是系统应以学生为本,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二是完美和谐的艺术形式;三是清晰明确的艺术语言;四是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创造性”⑤第二,对评价的工具方法进行设计,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课堂欣赏的全过程,选择多样化的测评方式,如撰写论文、学术论坛、行为观察报告、小组辩论等,将过程评价与考核评价相结合,将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第三,收集并分析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关艺术个性培养的结果资料,这些资料不仅仅包括课堂中的优势环节,也应涵盖被认为是教师教学不足的领域。根据这些不同层面的信息,清晰描绘出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课堂的教学方式,明确美术欣赏教学的改进要点,采用激励性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艺术个性。

基于以上认识,美术欣赏教学中忽略艺术个性价值的相关问题,影响了学生艺术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唯有重视美术欣赏教学的价值,改革构建美术欣赏教学的路径,才能启发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创造性,推动人类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意强.艺术学科的三套车――在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上的发言[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1(4).

[2]吴波.浅谈高校的美术欣赏课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2(9).

[3]黄平.油画创作教学中艺术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D].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4]钱舒.高等美术院校通识教育浅见[J].新美术,2013(5).

注解

①曹意强.艺术学科的三套车――在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上的发言[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1(4).

②吴波.浅谈高校的美术欣赏课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2(9).

篇(6)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2)02-

德国的学校音乐教育在20世纪上半叶以唱歌教学为主,直至60年代以学校教学大纲改革为契机,德国音乐教育界对学校音乐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此后关于学校音乐教学的各种观念与方法层出不穷,而一段时间内各路观点的一个共同之处就在于:“听赏”被提升为音乐课程中的中心范畴,正如德国音乐教育学者格鲁恩(W. Gruhn)的观察:“听赏,亦即听赏的审美功能和交际功能成了当时音乐教育思维的中心”(Gruhn 22003: 340)。事实上,如何聆听以及如何理解音乐作品,一直是音乐教育者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作为对当代德国音乐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的研究之一,整理了当代德国音乐教育界各种有关音乐听赏教学的理论,选择介绍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设计,希望能对中国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听赏教学起到“他山之石”的功效。

一、有关音乐听赏的理论

怎样听赏音乐在19世纪的德国已成为一个学术问题。由金经言翻译、德国音乐学家贝塞勒著于1959年的《近代音乐听赏问题》一文,介绍了15至19世纪音乐听赏的特点以及近代音乐听赏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例如德国音乐学家里曼(H. Riemann)于1873年完成的博士论文《论音乐的听赏》等(贝塞勒1959)。20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学校教育改革以及音乐教育学学术研究的蓬勃发展,德国产生了一些有关音乐听赏的不同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阿多诺(T. W. Adorno)的“结构性聆听”概念与阿尔特(M. Alt)的“聆听层次”理论

1954年,阿多诺(T. W. Adorno)发表《反音乐教育学之音乐教育论纲》(Adorno 1954),批评常年控的审美教育和音乐教育,提醒人们对音乐艺术本身进行分析和思考。他将“艺术作品”解释为“过程”而不是“存在”,因此艺术作品是一个多元的感受和理解的过程,聆听艺术作品应该成为音乐教育的中心内容。为此,他提出了“结构性聆听”(strukturelle H?ren)的概念,强调作品分析应是音乐课教学的主要内容。这里的作品分析不是抽象的理论讲解,而是听者时刻参与并需要通过自己的演奏加深对音乐的感受,例如学生应学习音乐元素是如何通过一定的关系组成一个整体作品,每一元素在整体中的结构功能是什么等,这样不仅促进音乐想象力的发展,也能提高学生区分不同事物的能力。阿多诺“不是将音乐看作是一种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的工具,而是要寻找艺术作品的真实性,通过接受和分析艺术作品而获得审美体验”(杨燕宜1998: 5)。他的某些观点虽然后来被人们认为过于偏激,但他提醒人们对长期以来以唱歌为中心的音乐教育进行反思,强调聆听与分析作品,为当代德国音乐教育的改革奠定了基石。

在阿多诺的理论基础上,1968年音乐教育家阿尔特出版其代表著作《音乐教学学》(Alt 1968),提出了“以艺术作品定向”的音乐教育观念,认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内容应以对音乐艺术作品的阐释作为音乐课的重点,由此而建立了一种“聆听音乐”的分层理论,成为“战后第一个全面的音乐教学论”(Jank 2005: 46)。阿尔特将音乐理解为三个层次,即听觉刺激、客观物质和内容表现,并借鉴了哲学家哈特曼(N. Hartmann)关于艺术作品分层的理论,将音乐的艺术作品细分为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属于“前景”,即听觉的音响刺激,可以通过“被动地听”来经历音乐的表面形式,抑或有移情或同感;“结构层面”属于“中景”,要“主动地结构性地听”以理解音乐的客观要素,通过表现分析和可能产生的感情共鸣来理性地领会音乐;“象征层面”属于“背景”,即音乐的内容表现,需要“有目的地听”,将音乐艺术作品理解成“精神文献”,整体性地理解音乐传递的音乐之外的意义。简单地说,阿尔特将音乐艺术作品理解为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即听觉刺激、客观物质要素和内容表现,这个过程就是聆听音乐的完整过程,音乐中可学和可教的部分作为聆听音乐的前提,由此“解释音乐”成为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法的中心问题。他还将不同类型的音乐规划进一个“价值金字塔”中:底层是流行歌曲和爵士音乐,中间是不同种类的功能性音乐和与文字关联的音乐,上层是无目的的即自律的艺术音乐;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应该具有不同的听赏方式:处于金字塔底层的“舞蹈-手势性音乐”用“感官体验地听”、中层的“表达性音乐”要“赋有灵魂地听”、上层的“形式音乐”要“审美地听”。

阿尔特的听赏层次理论以理解经典的纯音乐作品为最高,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但课堂教学实践常常由教师主导,表现出典型的分析与理论的过度泛滥,抑制了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发展和审美体验。学生本身并没有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也有着渐渐失去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危险。

篇(7)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可类比于人类逻辑系统中自然实现的基本功能,是用机器实现人类由感知到认知过程的模仿。在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中,首先使用来自人体中的传感器(眼、耳、鼻、皮肤等)通过听、嗅、视、触、味五觉对客观事物信息(景物、声音、气味等)进行多方位、多种类的感知,从中获得大量冗余和互补的信息。然后根据人脑的先验知识去对这些信息进行相关分析与处理,进而估计、理解周围环境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获得对客观事物统一与和谐的理解与认识。这就是人的复杂的,同时也是自适应的认知过程。人类的感官由于具有各自不同的度量特征可以在不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事件进行反应。人脑把各种信息(图像、声音、气味、形貌、上下文等)转换成对事物有价值的一致性解释,需要大量不同的智能处理,以及适用于解释组合信息含义的知识库。

传感器可以类比于人的感知器官:通过不同的原理对自然界的光、热、声、磁等信号进行捕捉,由换能器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再数字化后经通讯系统传递给计算机进行处理。单传感器系统只能从单个度量维度获得片面的、局部的特征信息,信息量十分有限。同时单个传感器本身的累计误差对系统造成的影响也无法消除。[2]因此,想要获得对事物的一致性准确解释,单一传感器系统力有不足。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把多个不同种类的传感器集中于同一个感知系统中,将各个传感器来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形成对[( dylw.NEt) 专业提供专业论文写作和发表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被测事物更准确认识。它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最早应用于军事领域,后于20世纪80年展起来。近年来随着计算技术、遥感技术、通讯技术以及微电子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获得了更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人机交互领域,要实现人机交互所追求的最终目标“自然人机交互”,对于人、环境的解读尤为重要,[3]这正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优势所在。

2 多传感器融合系统的基本组成及技术原理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虽然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但可以基本概括为: (1)充分利用多传感器数据资源(来自不同时/空范围)。 (2)在一定的规则下对多传感器所得检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3)获得一致性解释并根据所设算法实现相应的决策或估计,实现整个系统获得比各单传感器更加充分的信息。[4]多传感器融合系统一般由如图1所示的三个部分组成:传感器部分(包括数据获取及预处理)、数据融合部分、结果输出部分。

多传感器融合系统就像一个为了实现“对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或描述”而有机装配而成的整体,可类比于人的身、脑综合信息处理系统。其中多传感器系统是整个系统获取数据的硬件基础和手段,所得多源信息成为数据融合的对象;融合是指对数据的协调优化和综合处理,也是联系整个系统的核心。它无法用单一的技术来解决,而是多种跨学科技术、理论的综合。

多传感器融合系统同单传感器系统相比,其系统的复杂性大大增加的同时从自然界所获得的信息量也成倍增长。多个传感器的存在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都扩展了信息获取的覆盖范围,[5]而传感器之间的协同作业则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概率,对于某个传感器不能顾及的检测对象,可由其他传感器完成工作。在某个传感器出现故障、受干扰或不可用的情况下,系统仍有其他传感器可以提供信息,不易受到破坏。

各传感器在信息融合系统中所得的数据、信息具有不同的特征,可以是实时/非实时,快变/缓变,模糊/确定,相互支持/互补,相互矛盾/竞争等等。在系统中,这些复杂的数据不是孤立而是融合的,所得最终信息并不是各传感器信息的简单加和,需要根据各传感器之间的逻辑关系依据智能算法进行联合、相关、组合推导出更多的信息。利用多个传感器协同作业的多传感器融合相比由它的各个传感器分别构成单独系统再加和而成的系统集更有优势。

3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利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进行公共艺术设计,将前沿科技与传统艺术方式集成在一起,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从字面意思的理解来看,公共艺术分为公共和艺术两个独立的定义,可以理解为:具有“公共性”含义的艺术形式。其界定的核心原则就是“公共性”。“公共”就意味着公共艺术作品必须是能与民众产生自由交流的一种艺术形式,要以公众自主、自由参与到公共艺术中为前提,任何缺少与民众之间自由评论和互动的艺术形式都不是公共艺术。[6]因此,公共艺术不能仅仅是“艺术家创作”的艺术,而是一种“公共互动”的艺术。如何让公众自主自由参与到艺术作品中,形成真正的“公共艺术”是艺术家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完整的公共艺术作品必须是“表达”与“吸收”经互动过程的完整呈现。“吸收”的是来自公众的思想,由公众的行为进行表达,通过互动产生交流。因此,艺术家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由公众的行为导向公众思想的表达,形成有效的交互。在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Yayoi Kusama)创造的作品The Obliteration Room中,草间弥生构建了一个纯白色的房间,每个参观者都将被发放一张彩色波点贴纸,参观者可以根据喜好将贴纸贴在房间中的任意位置。空间中的每一个彩色波点都是参观者对此次参观经历的一种表达。[7]

从参观者的行为、思想的角度进行考虑,人类对于思想的表达具有多样性,有显 式的主动动作、行为、语言等等,也有隐式的如表情、眼动、甚至气味及生化物质(如唾液、汗液、荷尔蒙等)的分泌。传统的艺术作品(如图2例)[( dylw.NEt) 专业提供专业论文写作和发表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主要是从公众显式的主动作为中获得表达形成交互,所受限制较大,参与门槛较高。将多传感器融合系统应用于公共艺术,首先拓宽了公众思想的行为来源,降低了公众参与的门槛。目前,在国内外已出现了一些基于单传感器的公共艺术作品,但单传感器的单一数据来源、不可靠、易受干扰、不稳定等技术局限性使其发展受到限制。随着先进传感技术的飞跃,除了人类的主要信息来源声音、光、力等自然信号之外,甚至在人传感器力所不及的范畴如红外、紫外等非可见光区域,次/超声波区域,非挥发性痕量生化物质等,我们也能够通过先进传感技术获得所需要的信息。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所带来的巨大优势,科技比人类更懂得人类已经不再是梦想。将多传感器融合系统应用于公共艺术,降低了公众参与公共艺术的阈值。多传感器融合系统对于公众行为的捕捉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感知公众的行为,将公众“拉”入参与公共艺术的行为中,为公共艺术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以城市中某广场为例,在人们进入广场时,形成参观经历。假设给每个人分发一张彩色波点纸,通过张贴彩色波点纸的显示行为进行表达,即形成类似草间弥生洁净之屋的效果。在没有彩色波点纸的情况下,人们对其参观经历产生隐式的表达。例如,不同的面部表情、走路的步长、速度、方向等等。公众的这些隐式表达可以使用多传感器融合系统进行捕捉。使用彩色数字投影代替彩色波点纸,每一种颜色对应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所得到的一致性结论。例如,红色对应热情、绿色对应平静、不同程度的黑色对应一些负面情绪如沮丧等,形成交互。此例的多传感器融合系统中,使用摄像装置及压力感应装置对人群进行检测,即通过摄像装置对公众面部表情进行捕捉、压力传感器对公众步态进行捕捉。二类传感器所得数据需进行时间、空间二个层面的融合。时间融合主要是将单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是指对不同时间点的检测数据进行融合。空间融合适用于多传感器所得信息的一次融合处理,是指对不同位置、类型传感器在同一时刻的检测数据进行融合。在融合过程中,需要结合图像识别技术、步态分析对公众的面部表情、步态行为进行特征数据提取、分析,从而得出对该参与个体的一致性结论,并根据设计需求予以分类。此处可分为热情、平静、沮丧等类别,每一个类别对应于一种颜色,由数字投影进行表达。该“波点”设计的简单模型如图3所示。

随着多传感器融合系统中传感器数量、种类的不断增加,可根据归属将公共艺术装置中使用的传感器分为两类:第一类传感器从属于装置艺术本身,由艺术家根据艺术表达的需求进行设计安装。第二类传感器从属于公众,来自公众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艺术装置提供数据接口,从中获取数据。二类传感器协同作业,通过融合中心进行数据融合,得到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信息”。将多传感器融合系统应用于公共艺术装置,是实现公共艺术公共性的有力保障。

从设计目的的层面考虑,根据马斯洛的理论,将人的需求由低级层次到高级层次依次分为5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会、尊重以及自我实现。公共艺术的实质就是满足人的真正需求,而不是公共艺术装置的物质形态本身。多传感器融合系统对所得多元数据进行多种层次上的融合,实现对人脑综合信息处理的高级模仿,深刻挖掘公众[( dylw.NEt) 专业提供专业论文写作和发表教育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表面行为背后的含义,帮助艺术家们分析、理解、满足公众的真正需求。随着分布式计算、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共进发展,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所能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可以预见,随着数字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与公共艺术的结合必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参考文献:

[1] 付志勇.设计的重构——论计算机对设计的变革[J].装饰,1995(04):46-47.

[2] 杨万海.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及其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3] 王熙元.交互设计中的信息传达研究[J].包装工程,2010,31(12):12-14.

[4] 刘同明,夏祖勋,解洪成.数据融合技术及其应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5] 王祁,聂伟.分布式多传感器数据融合[J].传感器技术,1997,16(5):8-10.

篇(8)

民间文学艺术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论文是各民族、种族、种群等群体集体智慧的结晶。目前,民间文学艺术被任意使用、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濒临失传,因此,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亟待法律保护。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由于“民间文学艺术”的诸多问题尚处于理论探讨阶段,至今仍未出台行政法规进行规制,使相关人的利益无从保护。所以有必要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涵义、特征、主客体、权利内容等进行探讨,为其法律保护奠定理论基础。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涵义

群众集体1:3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的文学,是民间文学[1]。民间艺术则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工艺、民间美术等[2]。创作者的集体性或群众性、艺术形式的继承性和渐进性是两者的鲜明特征。所以,民间文学艺术是指由社会群体集体创作,或群体中具有传统技艺、反映该群体传统特征的个人创作并被群体认可,由该群体世代相传并不断发展的体现该群体生活历史、风俗习惯、环境地貌、心理特征的文学和艺术形式。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征

(一)主体的群体性

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往往表现为一个或几个民族、种群,是一个或几个地域所共有的文化现象,它是该民族、种群、地域的某个个体或是群体集体创作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世代相传,每一历史单元的人们在上一单元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加工、修改,融入本代人的智慧、创作构思。就某一历史单元而言,它对上一单元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的修改、加工,用现代版权法的观点来看,即是一种演绎、整理的过程。正是经过这种不断的整理、演绎,而形成本历史单元对前文化现象的继承,即整个前文化现象的沉积。由于民间文学艺术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反映了该地域、民族、群体特有的精神风貌,它是该群体对外的象征,所以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毫无疑问地当属产生这一艺术的群体。

(二)时间上的延续性

民间文学艺术是经世代相传而逐步形成的,每一历史单元的人们在对其继承的基础上,融入本代人的独立意识,使其具有本历史单元特有的文化风格,这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而相对于后历史单元而言,它便成为彻头彻尾的前文化现象。所以在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的过程当中,其延续性表现的十分突出,这一艺术形式,是永远难以终结的,除非将其抛弃。

(三)艺术成型的渐进性

民间文学艺术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须经过数代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大量积累、总结,同时又与某一时代特有的制度、环境、气候等密切相关,所以它的成型是渐进的、漫长的,从而艺术价值也是无与伦比的。

(四)法律保护的交叉性

由于民间文学艺术的特殊性,使其法律保护具有了多样性,毕业论文仅仅依靠某一形式的法律保护,根本无法满足其需要。

(五)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多种艺术形式,它不同于版权法所保护的仅以一种艺术形式体现的口述、音乐、舞蹈、美术等作品,它包含了这些艺术表现形式。’

(六)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民间文学艺术扎根于劳动人民之中,根源于劳动人民的生存空间、生活环境,当地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能渗透于民间艺术之中,脱离了这种地域环境,也就无所谓民间文学艺术,特有的地域风格培育了当地人相同或相似的审美情趣、心理特征、生活方式,当他们把这种文化底蕴宣泄于艺术创造之中,也就有了民间文学艺术的地域性。

(七)创作的随意性

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不局限于一定的形式,创作群体往往在生产、生活中即兴发挥,创作者的主旨并不是完成艺术,而是表达内心的感受,这就使得其艺术形式不拘一格。

(八)继承之外的创新性

民间文学艺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长期的传述⋯⋯不断创新和进步⋯⋯而且这种创新和进步并非刻意所追求”[3]。

三、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客体、权利内容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目前学术界主要有国家、民族等群体、国家民族双层主体等几种观点。

1.国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版权主体应为特定的个体,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具有不特定性,不便于以类同于现代版权作者的身份去认定,因而不得以向国家“求救”。

此外,将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分为事实主体、法律主体。硕士论文“群体或民族⋯⋯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事实上的权利主体。”[4]“国家应当作为民间文学艺术原生作品法律上的所有权和著作权主体。”[5]此种观点实质上是确定国家作为权利主体。在法制社会中,对权利进行保护时,不会去考虑谁是法律上的主体、谁是事实上的主体。法律所要保护的就是法律明文规定的权利主体。所以这种事实与法律主体之分仅是理论上的划分,在实践中对于所谓的“事实主体”而言,并无多大利益。

2.群体(民族、种群、种族等):持此种观点的学者,是从艺术原创性的角度出发,认为民间文学艺术是群体成员个体或集体创作、继承、发展的产物,它蕴含着本群体的集体智慧和独创性,是本群体生活和生产的反映,与国家或其他群体并无密切关系,因而它的权利主体无疑应为群体。

3.国家和群体两个层面的权利主体:“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原始主体也可相应地在独立国家和民族地区两个层面上进行区分。”[6]持此观点的学者,基于四点考虑:①民间文学艺术作为一种集大成的文化现象,它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非常之大,这使得它具有了易受侵害性和破坏性,这也就是近年来如此多的外国人前来观摩、欣赏、采风的原因所在。国际文化交流的频繁,国家站出来与群体同作为主体,可能会更有利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②群体作为民间文学艺术的单一权利主体,可能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保护意识淡薄:因为民间文学艺术在当地流传多年,人人得自由使用,在人们的观念中根本没有形成这是一种权利客体的概念,所以也未形成一种保护意识。二是民间文学艺术的文化利用和开发的程度不够:国家作为另一主体。可能会促进其经济、文化价值的发挥,以防形成垄断。③“考虑到划分公有领域的标准。也即民间文化在何种层面上应该受到保护,在何种层面上应当自由利用的问题。”[7]民间文学艺术作为弱势文化与主流文化、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地位是否平等?这是作者从文化交流的地位问题上所作的分析,这里更多地涉及到什么是公有领域的问题,将在下文着重论述。④国际上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的国家仅为少数,而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有着璀璨的民间文学艺术宝库,少数民族等群体面对来自国外的文化“掠夺”,自然显得势单力薄,这里似乎也凸现了国家作为主体的有益性。

4.国家作为民间文学艺术主体的弊端

(1)若国家作为权利主体,欲使用人向国家授权机关(学者多建议为文化部)申请使用,是行政许可,还是民事法律关系?如侵害人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侵害,文化部代表权利人——国家向司法部门侵害人,由于文化部(权利行使主体)属于行政机关,那么这时的诉讼是什么性质?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

(2)如权利主体是国家,即所有权归属国家,就像土地、森林、河流等自然资源一样,由国家垄断所有。自然资源是自然界的恩赐,它具有有限性,国家出于整体利益出发,将其划归国有,以利于共享及合理开发使用。但民间文学艺术可以说与国家这一抽象主体并无关系,它是特定人群的智力成果。在经过若干年的流传、加工、发展、升华而形成的代表区域特色、文化、心理、习惯、风俗、的艺术成就,所以它的所有权绝不能从群体上升到国家。如果仅以“保护”、“发扬”为旗号,将其收归国有,这便是一种文化霸权、财富掠夺。民间文学艺术虽受生存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但它更多的融入人类特有的思想内容,它的创造性,绝非自然的原生力量能与其媲美。

(3)如果权利主体是国家,那么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原生境人则是一种难以接受的突变,成为一种对原权利人(群体)权利的限制而派生的使用权。而且此时既然权利主体是国家,权利属性是公权,那么作为权利人的相对方使用人应是一视同仁的,都须经过批准,都须付费,否则法律将有失公平,然而这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故土简直不可思议。基于以上原因,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应当仅为群体,问题是这个“群体”该如何认定?是一个民族地方、一个村、一个地区等?这里我们首先要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的生长环境,民间文学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学者认为民间文学艺术在民间跨区域流传,也许不同民族、不同区域具有同一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如果是这样可源引“最密切联系原则”,将具有相同或相似文化特征的区域群体视为该民间文化的权利主体。学术界同意群体作为权利主体的学者,多认为该群体中的每一成员均可成为权利行使主体,但由于群体中的个体成员众多,受自身观念、意识等条件限制,难以较为妥当的行使权利。所以鉴于群体行使权利的不便性,可成立“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委员会”,推选出德高望重的民间艺人组成非官方组织,由该组织作为行使主体行使权利。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客体:民间文学艺术不外乎包含以下几种艺术形式

1.口头艺术形式: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谜语等。由于这类艺术形式以口头方式表达。与现代版权法保护的口述作品同属语言形式,它的独创性也体现在这种言语表达之中,所以完全可以以类似于口述作品的方式,对其给予版权法的保护。

2.声音艺术形式:如民乐、民歌等民间文学艺术,这种艺术形式与版权法中的音乐作品并无多大差别,医学论文都是声音彼此之间的协调、划分、结合以及对立矛盾的解决,声音量的不同、时间的长短和节奏是该形式的内在根据[8]。所以可以借助于音乐作品的保护方式予以保护。

3.动作艺术形式:对于这种艺术形式,也有学者称为形体表达或行为表达,如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曲艺等,均是通过连续的动作、表情、节奏等形体动作的组合来表达其艺术魅力,与现代版权法所规范的舞蹈作品、戏剧作品、以及曲艺作品极为相似,所以可以给予版权保护。

至于民间体育活动、民间游戏,如赛龙舟、朝鲜族的荡秋千等,起初表现为劳动人民在生产之余的一种娱乐活动,但随着不断发展、总结,对其技术要求和精度越来越高,现代杂技中多有高难度的荡秋千等艺术形式,所以我国著作权法给予保护的杂技作品有很多地方与民间体育活动相似,国内也有学者对杂技作品是否属于民间文学艺术有所讨论,因而从这点看出,民间体育活动可以以类似于杂技作品的方式予以保护。

4.造型艺术形式:如民间工艺、民间美术、民间雕塑、民间建筑以及民居、民间服饰、民间装饰等,这类民间文学艺术在外表甚至措词上均与版权法中的美术、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极其相似。现代版权法对这类作品仅仅保护其艺术造型、艺术图案,即结构、形式,而其具体的制作工艺、技术手段等在所不问。所以民间文学艺术的造型艺术形式可以与其类同保护。但这种艺术形式,毕竟有着不同于版权法所保护的建筑等艺术作品。它往往从内至外都透露着极高的价值。它所表现的作为实物部分的物以及制作手段、技术构思、工艺手法往往才是最具吸引、最具魅力的地方,然而仅仅保护造型图案的版权法自然无能为力,所以必须通过其他法律给予综合保护。如民居、壁画(如敦煌壁画)等,除版权法保护其造型外,实物部分交由其他法律如文物法的保护。<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已有所规定:民间工艺如竹编、蜡染、木雕、民间服饰、民间装饰等,对于其精湛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工艺技巧(现代版权法将此归入属于思想内容),可以予以专利、技术秘密的保护。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一些民间乐器如苗族的六管芦笙,其更类似于实用工艺品。虽然我国著作权法未将实用工艺品列入法条,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第二条、第七条将其纳入保护范围,世界已有国家承认实用艺术品既可享受工业设计和模型权的保护,也可享受著作权的保护,即双重保护。所以民间乐器等民间艺术以类似两者之间实用工艺品的方式加以保护会更为有利。

5.综合艺术形式:如祭礼(如民间祭祀活动)、宗教仪式、节日庆典活动(如火把节、泼水节)、民间游艺活动等,这种艺术形式往往集言语、声音、动作、艺术造型于一体,人们在这些活动中载歌载舞,这类富有民俗涵义的艺术形式,往往成为一个或几个民族、种群的代表、标志、象征。如果仅将其理解为习惯风俗不加以保护,实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一种轻视。鉴于目前尚无相关法律给予保护的情况,应就其各个部分分别予以类似口述作品、音乐作品、舞蹈作品、曲艺戏剧作品、美术作品等的法律保护。

通过以上几种艺术形式的列举,我们可以得出民间文学艺术大体包括三大类:即“传统工艺”、“文学艺术”、“民风民俗”[9]。

此处存在一个问题即公有领域的问题,哪些艺术形式进入公有领域,可以自由使用?我认为诸如白蛇传、花木兰、牛郎织女等在我国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可以视为进入公有领域,自由使用,但这类艺术形式相对于境外,则尚未进入公有领域,如被侵害,由国家作为主体进行保护,须强调的是:国家在这里充当主体,并非本文所指的权利主体,因为进入公有领域的一切作品,其所有权归属国家,所以国家在此向境外侵权者主张权利,并无不妥。

(三)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内容

1.精神权利

署名权,此项权利对于权利主体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对创作者声誉的提高,(民间文学表达形式保护条约)(草案):一切使用者在使用有关民间文学表达形式时,必须指出它们的来源(不仅要指出作为居民团体的来源,如部落,还须指出作为地理位置的来源,如某国、某省);文化尊严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由于民间文学艺术对外往往代表着该民族等群体,对这种艺术形式的肆意滥用、破坏常会伤害民族自尊心,所以有必要赋予权利主体此项权利,以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不受歪曲;修改权,作为民间文学艺术创作者的群体应当享有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的权利,以利于民间文学艺术的进步和发扬光大。

2.经济权利:按现有多数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国家的作法,保护到授予权利主体(只能是群体,不可能是个人)以“复制权”及“翻译权”两项,职称论文以及与之相应的“传播权”与“付酬权”,是没有多大争论的,争论集中在是否授予“改编权”[10]由此可见,群体至少享有四项经济权利,至于改编权,笔者认为有必要授予权利人。针对目前民间文学艺术被任意改编,改编者利用改编作品获得暴利,而原创人(群体)却分文不得,实为不公平。

3.权利的行使:如前所述,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行使主体为类似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委员会.,的民间团体,但对于精神权利的行使,一般由群体自己行使,无须代行,唯一存在问题的是当该类权利受到侵害时,则须由行使主体向司法机关请示救济;对于经济权利,自始至终由行使主体行使,所得收益用于保护、开发、推广、发扬本区域的传统文化。

四、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体系

探讨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问题,英语论文必然考虑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群体性和客体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民间文学艺术到底保护什么?进而民间文学艺术应由哪些法律予以保护?

民间文学艺术需要保护的不仅是具有版权特征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也需对尚未形成作品的其他民间文学艺术形式通过专利、技术秘密等加以全面保护。这就是为什么<保护民间文学表达形式,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侵害行为的国内法示范法条>使用“表现形式”的措词,而不用“作品”的原因所在,以免将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仅限制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上。

所以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应当根据其特殊性,给予综合考虑,形成以版权法为主体,多种法律法规如专利法、文物法等全面予以救济的法律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2033.

[2]唐志超.实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Z].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770.

[3]赵蓉,刘晓霞.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J].法学,2003,(10):52.

[4][5]张革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属问题探析[J].知识产权,2003。(2):48—49.

[6][7]龙文.从原著民族权利看版权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之可能及其限制[J/0L].http://www.xslx.com.2002

篇(9)

古时候经济生产水平较为低下,人们对大自然、天气、气候、地理等领域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入,因而在面临一些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时,人们只能寄望于神灵,祈求神灵的庇护和“降恩”,例如求雨等。在风调雨顺的丰年收获时,也要祭祀、感谢神灵。与农业民俗祭祀相关的音乐作品通常将祭祀、求告的对象(即神灵)作为主角,作品或歌颂、或祈求、或邀请神灵享受祭品,因而不免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天气、大自然的认识逐渐深入,农业民俗音乐作品的创作重心也逐渐发生变化,神灵不再是唯一、主要的角色,作为农业劳动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在作品的影响力逐渐显现。

但是由于长时间的民俗祭祀活动已经形成惯例,农业民俗祭祀活动虽然大体上仍然得以保留,其主要功能却不再是“与神灵对话”,而是歌颂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人与人之间的真切情感等。其二,带有明显的地域、民族文化烙印。我国幅员辽阔、广袤,再加上多民族聚居,各地区气候、地理、人文差异显著,因而即使是同一种类型的农业民俗音乐作品,其形式、风格、基调及演奏的乐器都各不相同。例如热情洋溢的新疆维吾尔族挖渠歌、麦收歌,黄土高原流行的苍凉、奔放、高亢、悠长的《桃花红、杏花白》,宛转悠扬、低吟浅唱的苏州小调《秦淮景》、《江南好》等。其三,具有一定功能性。许多农业民俗音乐作品脱胎于丰富多彩的农业生产生活,因而民俗音乐的创作往往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例如“鞭牛歌”就是源于立春时节鞭牛打春祈求风调雨顺的习俗,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拜月歌”则是源于中秋时节妇女祭拜“月娘”嫦娥祈求精进女红的习俗,许多地区都有降生新生儿则唱“祝诞生歌”的习俗。参考《农业民俗研究》关于我国农业民俗发展、乡土景观及乡土文化的细致阐析,再结合农业民俗音乐多样化特征,从声乐艺术教育创新、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农业民俗音乐作品的再创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农业声乐艺术作品来源于真真切切、多元丰富的农业生产生活,承载了厚重、悠远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这些音乐作品能够长时间广泛流传开来,其价值取向、形式、风格上已经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喜好高度一致,或价值共情,或朗朗上口。无论是农业民俗音乐作品元素融合还是原作品再创作,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它们的“根”是一致的。

篇(10)

中图分类号:TU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1-124-02

1研究挡土艺术墙各特征在当今我国的重大意义

工程的艺术化是我国目前炙手可热的一种现象,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必然伴随这一现象的产生,文化艺术墙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艺术现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许多山体和墙体被人们有规划性地改造,人们在满足挡土墙体功能安全实用性的基础之上,注重追求它的艺术性与文化性。要求挡土墙不仅从形式上满足人们对视觉的追求,而且从内容上要体现一座城市或地区特有的文化特征,成为一座城市、地区特有的文化标志。挡土艺术墙正是在这样的社会需求环境之下产生的,一方面它满足了实用功能性要求;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人们对艺术审美与文化内涵的精神追求。然而,全国这样的挡土艺术墙成功案例几乎是凤毛麟角,并且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性学术论文更是寥寥无几,这方面的理论专著就更是屈指可数了。因此,如何在满足挡土墙实用功能性的基础之上,创造出具有更深的精神内涵、特有的地区文化和赏心悦目的艺术视觉形式的挡土墙,是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所面临的急待解决的问题。

2我国挡土艺术墙的发展现状

我国在挡土艺术墙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虽然国内有许多地方建造了一些挡土艺术墙,但是其中成功的案例微乎其微。大部分的挡土艺术墙仅仅是在满足了功能实用性的基础之上稍加艺术形式处理,而并非深入考虑它应反应特有的文化性、人文性与历史性,没有从宏观角度把握艺术墙应具备的整体景观效果,而且关于挡土艺术墙研究性的学术论文与相关专著更为甚少。

造成我国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对挡土艺术墙的整体设计意识的淡薄,并且不注重与地域特有的历史文化性相结合,其次经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此外还有各专业学科的分离等因素。

在我国挡土墙目前通常采取以下几种形式进行艺术性美化:

(1)生态植物的做法。这种做法在我国最为普遍,在我国各个大小城市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挡土墙做法。采取这种美化做法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方便快捷,节省经济投入,而且生态效益好,视觉美感也好,这是这种做法的优势所在。但是这种做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劣势,这种做法不具备特别高的艺术价值,而且由于这种做法的表现局限,不能很好的反应一个地区所特有历史文化和人文风俗。

(2)颜色彩绘的做法。是使用颜色在挡土墙上进行彩绘的做法。这种做法较之上一种的优势是可以具体地、形象地表现当地所特有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本土的民俗风情;劣势是颜色在室外容易被阳光雨水风化而失去光泽。

(3)浮雕的做法。就是采用浮雕的手法。这种做法较之前两种要有其独到的优势:1)这种浮雕做法,在材质的选择上可以选用耐久性材料,如石材、铜材、不锈钢等,这样的艺术品的文物价值就可以得到保证,随着时间的推进,它不仅是一个民俗文化景点,而且还会是一个历史文物景点。2)在浮雕图案造型上可以达到第二种做法的效果,也同样可以很具体的反映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和民俗风情。3)由于在挡土墙上采用浮雕形式,再加之灯光或阳光的照射作用,阴影效果和层次效果相比前两种做法给欣赏者的视觉感要强烈得多,肌理的视觉触觉感受都是具有很强烈的艺术形式。国内此类优秀的挡土艺术墙作品就很少了,其中四川德阳的石刻艺术墙就是在挡土墙之上制作的优秀浮雕艺术墙。该案例成功的将壁画的内容、形式与特定的环境有机的结合,反应出了这个环境的独特文化与历史民俗。

国内在对挡土墙进行艺术处理时基本上是采取上面三种方法,艺术家针对不同的地理位置以及欣赏者的欣赏条件来通盘考虑具体应该采用哪种处理手法,当然还要结合资金的投入情况。

3挡土艺术墙的各特征性研究

公共艺术作品不同于纯艺术作品,它不仅要考虑作品本身的艺术语言的形式美感和表现内容的独特性,而且还要考虑作品所处的环境,周围物体的尺度关系,颜色是否和谐,主题是否吻合,欣赏人群的艺术素养。不仅上述因素很重要,而且公共艺术作品在制作放大过程中的加工工艺的合理性,是否符合大型公共艺术品加工成型技术,是否满足工程结构安全要求和实际制作的可能性,在制作过程期间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当今科学和工程技术水平下能否得到解决都是很重要的。而且公共艺术作品是要放置在室外公共空间之中的,它的欣赏者是普通的市民大众,它要和周围的景观,建筑和谐搭配形成整体效果。它在内容方面也选取带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民俗文化主题,因为公共艺术作品还有一个宣传与教育的社会功能,它不同于博物馆中的纯艺术,它在视觉上具有强迫性,公众在经过这个公共空间时,不管公众愿不愿意都要看到这个公共艺术作品。它在公共场所还可以起到宣扬地域文化,教育公众市民,提高市民的艺术修养的教育作用。

因此,一件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需要同时满足三方面的要求:艺术性、科学性和工程性下面针对挡土艺术墙的这三个特性分别讨论一下。

(1)挡土艺术墙的艺术性。一件成功的艺术墙首先要满足它的艺术视觉的审美需求,在设计上要考虑作品的视觉美感,也就是它的艺术形式语言应具有的悦目属性,使欣赏者观赏时心旷神怡,产生审美愉悦感。然后,在作品的表现内容方面多选用本地区特有的历史与文化,由于它所处的是公共位置,要实现宣传和弘扬本地区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历史使命。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与设计上还要考虑它所处的具置,在设计高速公路上的艺术墙和在市区内的艺术墙是截然不同的。高速公路车速很快,艺术语言多选用简洁的形式,内容不易太复杂,使欣赏者在高速的状态下易于观赏和记忆。在市区内欣赏者就可以驻足慢慢地近距离欣赏,因此,在艺术形式和内容上可以设计得丰富和复杂一些,更耐人寻味。

(2)挡土艺术墙的科学性。优秀的设计方案要想变成大型的公共艺术作品,它要在满足当今科学水平和工程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才成立,否则还是纸上谈兵。挡土艺术墙在具体的工程施工阶段会遇到许多加工成型的科学问题,譬如说挡土墙在不同的地形和地址条件及经济要求下,它的选择类型是具有科学性的,一般分为重力式挡土墙、锚定式挡土墙和薄壁式挡土墙。还要考虑挡土墙在修建过程中路基地面对挡土墙的土压力,这都需要准确的计算出来,而且需要配置什么标号的水泥和选择多粗的钢筋都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挡土墙的强度及稳定的核算和增加其稳定性的措施也都要有据可依。还要考虑挡土墙的排水措施,为减少寒冷地区回填土的冻涨力,必须疏干墙后的土体和防止地下水下渗而使墙后积水。还有,墙体之上的艺术品的加工和安装都要通盘考虑加工成型期间的科学性要求和它和环境的结合规律。此外,还要考虑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如光的科学研究和材料科学研究等等。

(3)挡土艺术墙的工程性。公共艺术作品区别于纯艺术作品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工程性,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就如同盖建筑一样,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项目,艺术家要通盘考虑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从方案设计到加工制作,最后分块安装,都要考虑在内。经验丰富的艺术家针对如此巨大的社会工程,他会采取科学的态度和先进的管理水平,提高施工队的素质,使公共艺术作品的艺术质量能够和内在工程质量完美结合,成为一件永久的艺术作品。

4结束语

城市在发展,艺术也在繁荣,挡土艺术墙作为公共艺术作品逐渐成为一个地区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而且它还是一种具有介入性的“公共艺术”,它有着重要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它的修建。然而许多艺术家只重视前期的设计,往往不重视后期的工程加工。我们应当对挡土艺术墙的艺术性、工程性和科学性有全面的认识。任何一件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它都是集艺术性、工程性和科学性于一体的完美的结合,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冲刷,实现它的永恒价值。

篇(11)

1.新媒体及传统文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多的被更多的人认识与接收,新媒体艺术借助当代科技的最新成果,以新的视觉经验、新的沟通形态与互动方式扩展了人类的审美体验,改变着艺术作品形式。传统媒介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也开始借新媒体的发展,走上互相融合的道路。

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大量的作品涌现出来,这些作品为现代艺术增添了新的内容,扩展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但是,传统文化作品很大一部分仍局限在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上,如口传故事、自制年画等。以数字媒体为基础的“新媒时代”,构成了当今媒体艺术的新亮点。动画、电影、微信、游戏……不知由于新媒体成了各类信息汇聚的海洋,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资讯,还包括各种社会思潮的激情碰撞,和不同阶层群体各类诉求的自由表达等。与此同时,人们只需拥有一个终端平台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术,便可轻易实现对这些海量信息的共享。如何将新媒体艺术本身所具有的交互性、网络性、非线性、虚拟性等艺术特征,在传统文化作品中呈现出来,从而带动这些新的艺术形式发展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如流行的微新、SNS 等社交网络中的不断分享与转发的功能实现作品的快速传播,这种互动体验性是新媒体的重要一点。现在随着3G 手机越来越多的出现,出现了用手机拍摄的作品。

新媒体艺术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中国新媒体艺术不同于西方是在纯科技背景下产生的,而是一开始就跟这些艺术家的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用最直接的观察方式来关注他们周围的普通人,用新媒体作品记录着中国社会的变迁给这些普通人带来的变化。而中国新媒体艺术一路走来,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理论家、艺术家和不同门类的艺术学科相互不联系,没有形成多学科、复合型的研究。

2.国内外研究分析

在美国,新媒体课被作为培养公民的重要手段而引入教学。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马克・托克利说:“电影可以培养孩子的全球意识。”在日本,上世纪末在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兴起了利用电影进行教育的新方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法国、加拿大、瑞典、奥地利等国家的学校,都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欣赏科教片和动画片。

与国外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较少把新媒体作品作为重要载体服务于传统文化普及,同时较少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全民素质进行有机结合。

中国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更多的是对社会和文化现象的解读和思考。从新媒体研究的方向上看,主要有从艺术的数字化角度和数字技术的运用两方面进行研究,如:陈念群的《新媒体创意艺术》、陈小清的《媒体艺术与设计》、汪代明的《新媒体与艺术发展》等。对于新媒体艺术特征的研究,如郑刚的《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邱晓岩的《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等。

西方的新媒体艺术兴起较中国早了半个世纪之多。上世纪70 年代,西方许多电视台开始尝试接纳具有实验性的录像艺术作品,探索新媒体艺术作品呈现。如:录像艺术家彼得・ 坎波斯在1973 年创作的《三个转变》中运用分色影像合成等手法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复合效果,如用手把五官抹去、穿透身体的手。

国外关于新媒体艺术的研究,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德)格劳(Grau0.)著,陈玲译的《虚拟艺术》;(美)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们几乎可以说是当代新媒体艺术研究中最重要的教科书,成了当代艺术理论研究者公认的经典之作。

从现有的资料看,学术界涉及新媒体艺术的专著和论文,新媒体、传统文化是分开来进行研究的。新媒体艺术对传统文化的呈现方式、创作方法等重要问题的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做详细的分析研究;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结合的艺术作品的创作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3.应用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播

中国长期把媒体作品创作当成特殊的精神产品,不少作品的内容也往往是简单地去表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造成了教育代替了娱乐、刻板代替了幻想。这是国产艺术作品得不到观众青睐的主要原因。

而外国的艺术作品往往不去刻意强调意识形态,而是将有关民族、国家、时代、社会等意识形态的主题内容,尽可能地柔和在作品中。而作品所表现的是全球观众均可接受的挚爱真情伦理美德,也就是说,拆除了东西文化的隔阂,沟通了全人类的情感。

现有的新媒体研究大部分是从传播学、叙事学、文化学的角度去考察新媒体的艺术特征、表现形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较少将传统文化放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研究。把传统民俗文化放置在“新媒体时代”的语境中,区别了以往的研究角度。而且是从“新媒体时代”的角度下去探讨传统文化艺术特征和呈现形式。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与数字媒体工作室、动漫公司联合探索性创作具有新媒体作品,传统民俗文化不单纯的是说教,可以是动画,可以是电影,甚是可以是人们可以参与其中的游戏。

1)充分利用新媒体自身优势从计算机应用、网络媒体、移动通信、虚拟现实4方面,将传统文化呈现出来。

2)探索建立新媒体环境下的传统文化表现体系

新媒体应用只是传播的载体,而不是目标。通过实地采风获得直接信息,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对民俗文化特征进行归纳;其次通过对民俗文化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概括其应用实质。建立起一个现代新媒体艺术特有的美学体系,引导和规正大众的审美品味,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4.应用价值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艺术呈现出新的特征,我们需要理论指导和实践实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传统文化艺术研究应该把视角放到“新媒体”领域中去,而不仅仅局限于传播和技术艺术的范围内。新媒体是与新的传播时代相对应产生新观念、新范畴以及新的艺术表现特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新媒体”特征下的传统民俗文化呈现特征,为有效的创作“新媒体时代”艺术作品提供帮助。

现在有不少地方民俗文化后继乏人,急需培养传人。对民俗文化的广泛普及,就能培养某些孩子对某些民俗事项的兴趣和特长,从而为培养地方民俗文化的传人,培养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的关注者、参与者,奠定较为广阔的人才基础。这正是提升地方民俗文化的创新力所不可或缺的。

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浸润于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对现代人发挥着作用,传统文化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因此,我们积极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有助于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新媒体作品呈现通道的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创作方法,形成较为完善的创作思路,真正为传统民俗文化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