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红色文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1:3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红色文化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红色文化论文

篇(1)

[摘要]中华民族是热爱色彩同时也善于使用色彩的民族,在众多的色彩中,“红色”无疑是一颗闪亮的明星,是我们的祖先传承给我们的,包含了中国文化心理的色彩精华。“红色”在我国拥有重要的地位,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运用都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传统,本文通过研究“红色”在中国的文化背景,探讨红颜色在我国重要的人文地位及国人“尚红”的原因。

关键词 ]红色;中国;文化背景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4.098

1前言

世界上爱“红色”的民族很多,但只有中国人将“红色”全面运用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红色”对中国人来说,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生活中重要时刻的点点滴滴:是外婆为保佑我们平安长大给我们戴的红虎帽,穿的小红鞋;是过年时响彻天际,怪兽“年”也要闻声而逃的红鞭炮;是新婚时身穿的红礼服;是节庆时全家团聚,围坐着共同分享的红色的吉祥食物;是远古时期,原始人端起的第一只红陶罐;也是满清王朝,康熙大帝使用的精美的“郎窑红”。这些中国人共同的记忆将这种热烈华丽的色彩“红色”根植在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之中,并最终使“红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色彩表征。

2“五色体系”确立了“红色”在传统文化中的“正色”地位

“五色体系”的建立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色彩理论体系。人类色彩意识的萌发,大概是在距今15~20万年前的冰河时期,当时的人民已经开始在器具上涂抹红色,显示出了最初的色彩意识。到周代,冠服制度已经比较完备,不同阶级的人们要穿不同颜色的服装,出席不同的场合,也要穿戴不同的颜色,色彩开始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成为了尊卑、等级的象征。此外,不同的时代也有各自崇尚的颜色,如夏尚黑,殷尚白,周尚赤等,这些色彩观念都为“五色体系”在西周时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五色体系”的形成是继承了远古人类的单色崇拜,再结合中国人自己的宇宙观——“五行说”,逐渐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古代先哲将世间万物划分为五种构成元素,称其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认为这是天地万物的物质构成元素和运行法则”,这五种物质统摄时令、神灵、服色、音律、方向、食物、道德等,以至于帝王的系统和国家的制度”,它们之间又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组合成庞大的五行体系。五色就被认为与五行是一一对应的,如“春为木,位在东方,其色青;夏为火,位在南方,其色赤;季夏为土,位在中,其色黄;秋为金,位在西方,其色白;冬为水,位在北方,其色黑”(班固《白虎通》)。这种五行与五色的对应赋予了中国传统的“五色体系”更多的哲学意义和文化内涵。

“五色体系”提出了“正色” 和“间色”这两种色彩概念,“正色”就是“红、黄、青、白、黑”,“正色”以外的其他颜色称为“间色”。“五色体系”认为“正色” 是尊贵和权力的象征,而“间色”是卑贱和下等的象征,色彩作为等级贵贱的区分标志是“五色体系”在中国古代运用的一个重要特性,在当时,正色只允许统治阶级使用,下层民众只能穿“布衣” 、“皂衣”,因而被称为“白丁”、“黔首”,说明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用色的等级观念始终是非常严格的,使色彩赋予了尊卑等级的文化内涵。

“五色体系”的建立不仅推动了我国古代色彩艺术的繁荣发展,也促进了中华民族色彩观的形成。它赋予了“红色”在传统色彩文化中的 “正色”地位,使“红色”逐渐确立其尊贵的象征。

3儒家色彩观为“红色”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提供了理论基础

儒家思想是中国流传数千年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形成与发展都起着无法磨灭的作用,“仁” 是儒家思想的政治纲领,“礼”是儒家思想的等级标志。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儒家思想大兴“礼乐”,从表现官职等级不同的礼,到祭祀天地山川,社稷宗庙的礼;丧事的礼;个人生活准则礼以及人格修养礼等,制定了一整套的生活法则,以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至汉代,“三纲五常”更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人生活礼仪规范的准则,色彩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然也不可避免地打上孔孟之道的印记,为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服务。

儒家的色彩观念是极为维护和推崇周朝建立的色彩制度“五色体系”的,把“红、黄、青、白、黑”五色定为正色,把其他色彩定为间色,并且赋予了正色尊贵,间色卑贱的等级意义,分别代表君臣上下关系,在礼教社会,色彩就是身份的象征,是绝不能混淆的,一旦错用,就是重罪。《后汉书·服志》也载:“尊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可以说,儒家思想在伦理道德上加强了红色的正色地位。

儒家思想不仅赋予色彩以社会伦理道德的意义,同时也肯定了色彩的美学价值,“比德”就是儒家美学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谓比,即从不同的角度联想和想象自然,德,即政治,伦理,德行,品格等,“比德”就是以自然事物比拟人的道德品行,孔子所谓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就将自然界山水的不同特性与人的不同思想个性联系起来,是“比德”思想的代表,儒家虽然没有色彩“比德”的直接描述,但也给我们以启示,“比德”是自然特性的人格化,道德化,那么作为自然特性之一的色彩当然也可以用来表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事实上,儒家思想认为色彩之所以美,正是因为它暗示了人的美德和品格,这也符合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即文采,指外在表现,“质”即实质,指内在的仁德,“彬彬”即配合得宜,孔子认为文胜质不美,质胜文也不佳,外在表现要与内容实质搭配得宜,方为“君子”,正因为儒家这种对内外表现一致性的要求和“比德”的类比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才常用外在的色彩来表现人内在的品格,这使中国色彩观形成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我国京剧脸谱,不同色彩都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暗示人物不同的性格和品行,如:黑色表示刚直不阿,所以在戏曲中包公就是一张大黑脸,红色表示忠勇,如关羽、姜维、岳飞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关公的“红脸”正是暗示其忠诚勇敢,品德高尚的个性品质,“红色”外在色彩之美暗示了人物内在品格之美,而人物内在品格之美又反衬出“红色”外在色彩之美,儒家“比德”的美学思想在赋予“红色”美好的象征意义的同时也就肯定了“红色”的美学价值,使“红色”在中国不仅仅是尊贵的象征更是美的象征,“红色”的美在儒家思想中不仅仅是外在的表象,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偏爱红色,正是因为对“红色”之美的认同,所以结婚要穿红色的礼服,过年要用红色装饰,人走运了,是走“红运”;受上级重用者是“大红人”;美丽女子为“红颜”;小姐住的是“红楼”,这桩桩件件都反映出“红色”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情感和美的象征意义。

儒家思想不仅维护了“红色”的正色地位,更肯定了“红色”的美学价值,为“红色”在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地位提供了理论基础,使“红色”在传统文化中地位更高,应用更广,更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事实上,若要选择一种颜色来代表儒家思想,似乎也没有比“红色”更适合的了,因为红色有积极向上的象征意义,同儒家的入世思想吻合,特别是紫禁城宫墙的那种“红色”,其“沉着而不失艳丽,温暖又带着正气”的色彩效果某种程度上与在封建社会里长期处于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十分契合。

“红色”如同中华民族一样,承载着沉厚的文化背景,又不断的努力向前发展,这使它不但没有被时代抛在身后,反而在与时代的共同发展中通过影响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影响着时代的发展进程。在当代社会,“红色”已不仅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更成为中华民族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成为中国精神和文化的直观展现,对“红色”的探索、整理、继承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其拥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巨大的发展前景,值得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关注与努力。

参考文献:

[1]谢缘.“红”的视觉效应——红色在当代视觉传达中的运用[J].新视觉艺术,2012(1).

[2]王大治.“红色”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意义[J].美术观察,2011(8).

篇(2)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271-01

一、保定地域文化发展现状

2006年,保定市颁布了《保定市建设文化大市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特色地域文化的战略。在经历近十年的建设发展中,保定市在地域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具体而言,保定的地域文化建设立足如下几个方面:丰富城乡文化生活;推进创作发展,丰富艺术文化;重塑古城形象;红色资源开发;发展文化产业;完善公共服务,创造特色文化发展的配套环境。

根据《保定文化资源概览》的相关内容,结合保定市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文化资源没有有效利用,已经利用的文化资源尚未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古都建设资源过度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单一;曲艺与工艺文化特色传承困难;特色地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失衡;校园文化资源开发的专业性有待加强;广场文化资源经济开发与文化传承失衡。

二、保定地域文化的核心及其作用

保定市是我国文化古城之一,拥有戏剧之乡、民间音乐之乡、民间特色艺术之乡等美称。同时,保定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保定市兼具燕赵文明,更富明清及抗战文化。同时,保定市古建虽以明清为主,但丰富的曲艺文化则覆盖更多的历史,因此,以上特色文化资源作为地域文化的核心要素应该做到全面协调、一体性综合开发。从文化的传承来看,保定地域文化丰富广博,是燕赵文化的源流、载体,是红色文化的摇篮、支撑。对于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地域文化是窗口,是名片,是动力,也是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挖掘、研究、弘扬、开发利用地域文化已经成为保定增强地域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三、保定地域文化传承的路径及对策

(一)构建特色文化符号。保定市在地域文化建设中必须立足保定的地方文化资源情况,甄选具备保定地域特色、能够被受众所接受的特色文化定位,设计鲜明的特色文化符号,提升保定特色文化与城市形象的鲜明性。

(二)整合地域优势文化资源,深入保护性开发。保定文化旅游的发展必须采取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模式,必须注重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提升文化资源开发高度,进行品牌开发的模式,配合现代化博物馆和会展等方式对短暂性、季节性文化旅游资源产品进行大力宣传,并逐渐形成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化模式,将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联系起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联动。促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是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并提升文化产业经济创造力的必然选择。京文化体现了皇城文化、政治文化、工业文化、科技文化;津文化体现了沿海文化;保定则是直隶传统文化,且更为丰富、多元、厚重。保定文化与京津文化同根同脉,将具备延展性的文化资源作为支点和粘合剂,弥补保定文化产业的弱势地位,促进京津冀文化协调发展。培养保定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和名优品牌,进而依托文化产业化发展战略,来全面整合文化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文化空间规划与建设。

(四)全面构建地域文化建设的配套环境。保定市地域文化建设离不开完善的配套环境,尤其是政府必须增加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开发的政策引导、扶持与保护,为其发展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等,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保定区域文化建设发展。

(五)提升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参与。在本专题保定市居民问卷调查中,数据显示提升城市文化的宣传途径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占40.05%;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占31.30%;学校加强基础教育占15.92%;加大资金投入占11.14%。因此,要充分的发挥社会媒体的作用,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宣传。围绕地域文化定位及文化内涵,制作特色文化宣传片,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进行宣传,着重强调保定的历史人文、城市形象、投资环境、发展空间等,提升保定特色文化在全国甚至在世界的知名度。保定是省内高校最多的城市,要加强高校文化活动参与度,发挥大学生群体力量,促进大学生活动与社区文化活动联动,提升特色城市文化活动频率,实现活动内容、形式多样化。

参考文献:

[1]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2]徐李全.地域文化与地域经济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

篇(3)

《权力・主体・话语――20世纪40-7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一书,有清晰的思想主线和严密的结构体系。全书在导语、结论外,共分六个章节,分别是“现代中国文学的话语转型”、“红色文学话语秩序的建构”、“话语屈从立场:对自我的逃避”、“话语反抗立场:对自我的坚守”、“话语忏悔立场:在屈从与反抗之间”、“话语疏离立场:对自我的寻找”。从章节目录看,李遇春是将红色文学秩序中的“延安文学”、“十七年文学”和“文学”视为一个相对独立而且完整的话语系统,这避免了许多当代文学研究中容易出现的条块分割式断裂的毛病。用作者的话说,他借鉴了美国社会文化派精神分析学家霍尔奈论及不同人际人系所带来的心理防御策略的三种类型(屈从、反抗和疏离)[1] 32,来论述这三十年文学史中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内部的政治性冲突,以及体现于作品中的作家个人的内在心理冲突。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作品和有关创作活动的分析,探讨置身于该话语系统中的中国作家的话语状况,尤其是话语困境问题,揭示出其根植的心理人格困境,并进而展示出这种心理人格困境所根源的文化困境[1]1。

研读全书,研究的重心所在乃是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论述在高度组织化和集体化的社会政治文化秩序中,作家作品所呈现出的几种心理冲突状况。在第三章,作者选择这一时期的红色经典为主要证据,尤其是结合作家的创作谈和对作品的阅读阐释,分析人物形象的再创造和作家对文本的修改,从创作的表层状貌研究许多作品所普遍存在的“革命英雄情结”、“文化恋父情结”、“完美主义社会性格”,以及这些因素在创作中的具体呈现方式,论证40-70年代的多数作家在面对来自权威文化(文学)规范的外在压抑,承受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后,有意无意地采用了一种向红色文化规范表示认同的心理策略[1] 134。

第四章则通过分析作家们“被压抑的启蒙英雄情结”、作品中的“反抗者的心理画像”,以及“文化审父”内容,来论述处于红色文学话语边缘地带的少数创作主体的“话语反抗立场”。作者指出,话语反抗立场是通过抵御异己的符号性文化秩序的入侵,阻碍或延缓创作主体的集体化的理想化自我的顺利成形,积极地促成创作主体的个体化的理想化自我的潜在形成[1] 240。该章有别于当代文学史对“十七年”和时期的一般认知,通过分析在红色文化规范中的尽管被压抑但也一直活泼不息的文心,强调创作主体对真实自我的坚守或者某种留恋。

第五章是李遇春在霍尔奈的心理防御策略三种类型之外,根据40-70年代作家创作的实际情况而单列出来的。这也显示出作者不囿于理论而灵活运用的思维特性。这一章主要论述作家们在将自己的作品处理为试图谋求政治救赎的“自白书”或“忏悔录”的同时,也通过有限的、曲折或变形的话语策略进行反抗;在屈从于革命文学话语的政治忏悔情结之外,出现人道主义忏悔立场的回归;呈现处于革命秩序边缘地位的作家们表现出的自卑或自尊的心理反射。

在第六章中,作者将认识对象分为两类:一是与权威文化有意识保持距离的另类作家,二是主流作家。他认为前者主要通过日常性人伦情感空间的构筑和审美性的自然(风俗)空间的营造,表达对权威文化秩序的话语反抗;后者则主要是在作品中展现出文化恋母情结,以真实的自我疏离于权威文化秩序。

总的说来,该论著并不在意是否突显这段时间文学史的阶段性和异质性,而是根据建国后红色文学话语秩序建构过程中出现的多次、连续的作品修改的背景,以一种在场感和将心比心的情感体验,站在创作主体的话语立场建构与文本解读的结合点上,不但分析外在文化场与文学场的相互渗透,也着眼于不同文学作品的内部,将其分别视为一个个发展的、动态的、开放的对象进行研究。作者深厚的文学积累、文学史积淀,以及非凡的文学审美感受能力,为最终结论的得出提供了大量的实证材料。这些材料既具有理性的审视,也保有感性的同情,这为全书能成一家之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培养教育年轻一代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第十八条明确提出“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长期以来,学院立足赣南革命老区、客家摇篮这一地域优势,坚持“价值引领为先、人文素养为重、全面发展为本”的文化育人理念,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努力推进地方优秀文化进校园,积极开展以苏区与客家文化为载体的特色文化课程改革,创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课程教学,探索出了一条依托地方优秀文化开展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之路。

一、构建“二类型、三模块”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

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疏理、挖掘、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苏区和客家文化精华,根据各专业属性、培养层次、培养要求构建了逻辑清晰的特色文化课程体系,形成了“知识传授型、技能训练型、素质拓展型”文化课程模块,同时为配合上述显性课程的教学,以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强化文化熏陶实践过程,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为着力点,开发了大量隐性文化课程,形成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配合的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见图1)。

1. 依据课程性质,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显性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通识教育课“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以及有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如:“客家音乐”、“中央苏区文艺研究”等系列课程。

图1 特色文化课程结构

第二类是隐性课程,该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之外,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主要是以“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客家文物博物馆”、“客家文化资料室”为依托的各类现场观摩、讲解训练、研究讨论等系列课程活动,以及“红色班级”建设,“红土情”校园文化节,客家体育运动会,“红色之旅”和“史迹考察”等活动。上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辅相成,两者以合力的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2. 依据课程功能,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知识传授型课程。该类课程以传授地方优秀文化知识为目标,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开发了“苏区体育”、“中央苏区教育简论”、“中央苏区文艺研究”、“客家山歌文化研究”、“客家音乐”、“中央苏区史”、“客家民俗研究”、“客家舞蹈研究”、“苏区精神与文化”等特色文化课程,教学重点放在基本知识的传授上。

第二模块是技能训练型课程。该类课程以文化技能训练为目标,主要包括结合不同学科、专业而开设的“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客家音乐民俗与田野采风”、“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客家味道—客家饮食文化研究”等课程。课程内容侧重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各种技能训练活动,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及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

第三模块是素质拓展型课程。该类课程属于通识教育类课程,主要有“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客家文化丛谈”等,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课程内容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贯彻史论结合、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对苏区与客家文化进行了系统简述。主要目的是扩展学生的地方文化视野,拓展其继承文化传统的素质。

二、创新“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的联动式教学体系

通过十多年来的课程实施方法改革,不断探索与积累,建立了三个基本要素(知识、能力、素质)共同作用,三个空间维度(课堂、社团、社会)相互联接,三种互动方式(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交互运用的联动式特色文化课程教学体系(见图2)。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借助“课堂、社团、社会”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开展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苏区文化、客家文化精华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图2“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联动式教学体系模型

1. 贯彻“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利用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以苏区和客家文化教育的“三互动”,有力地促进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苏区历史与文化、客家民俗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受到苏区精神和客家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提高学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与创新能力,形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追求卓越”的职业品格,成为“下得去、稳得住、用得上、受欢迎”的具有浓厚本土情感和社会责任的时代新人。

2. 大力培育和发展学生社团、校内外课程实践基地。学生社团和校内外实践基地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和提升素质的重要载体。学院成立了“大学生红色文化研究协会”、“客家文化协会”等学生社团,建立了“瑞金密溪村客家文化田野考察点”、“客家研究中心湖江研究基地”、“安远县镇岗围民间美术教学实践点”等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在共和国摇篮瑞金、苏区模范县兴国等县市设立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在赣州市周边中小学建立了10余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3. 深入开展课程教学互动活动。在社团活动方面,通过教师、专家等引导,坚持在学生中开展“红色班级”建设活动,先后建立了“瑞金班”、“于都班”、“兴国班”等一批红色班级。借助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与客家文物博物馆及谷雨诗社等学生群团组织,每年开展“大学生红色故事会”、“红色题材优秀影片展播”、“红歌大赛”、“苏区历史知识竞赛”、“红色文化主题艺术作品展”等系列红色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还坚持举办“客家文化展”、“客家书画摄影作品展”、“客家音乐舞蹈汇演”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社会实践方面,利用苏区和客家文化的直观性、亲近性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客家民俗、民居、客家族群日常生活等田野考察活动,学院成立了“红色宣讲团”,联合井冈山大学组建了“赣中南红色文化宣讲团”,让学生深入同学中宣讲红色文化和苏区精神,发挥学生自我宣讲、自我教育的互动作用。组织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队员向赣州市中小学生宣讲和传播苏区精神。同时,积极组织大学生服务团下乡村宣传和传播客家文化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深化了学生对苏区、客家文化及其精神特质的认识与了解,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总之,该教学体系通过“课堂、社团、社会”与“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相互融合和相互作用,达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创造条件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

学院采取各种措施,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保证有效实施特色文化课程。

1. 成立课程建设的研发机构。赣南是中央苏区所在地,苏区精神的发祥地,也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形成的摇篮。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苏区和客家文化,成为学院凸显办学特色,提高育人质量,弘扬苏区精神,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资源。学院建成“中央苏区研究中心”与“客家研究中心”,发挥研究基地的研究优势,将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

2. 挖掘课程建设的实物资源。学院注重教育教学的直观性,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先后建设了“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和“客家文物博物馆”,通过实物、文献、图片等资料展示,系统勾勒苏区与客家历史文化沿革与概貌。学生通过参观活动或在老师的指导下互相之间开展讲解活动,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对学生品格熏陶、性情陶冶、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 建立专门的课程教学团队。学院通过内培外引,打造由专家、教师、老等组成的优秀教育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由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省级教学名师、学术骨干组成的高素养校内专业教育教学团队。通过柔性引进等方式,聘请了著名党史、文化史专家为学院特聘教授,定期来校开设专题讲座与交流。近几年来,学院先后邀请了中央党史研究室、总参谋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与大学生共话成长,播撒红色文化种子,促进大学生提升思想境界、丰富精神家园。定期邀请健在的老或老后代现场教学,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

4. 制订加强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为了加强对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使特色文化课程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学院出台了有关加强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先后出台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关于把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推进“苏区精神进校园”工作方案》等,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及教师在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特色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篇(5)

一、当前红色旅游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化发展使红色旅游文化认同受到冲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整个社会经历着市场化、全球化过程。市场化,不仅带来了经济的流动,也带来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流动。个人文化、炫耀文化、过度消费文化、金钱文化等对当代旅游者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使得旅游者在很大程度上排挤了红色旅游文化历史记忆的空间。同时,红色旅游文化历史记忆的淡忘又进一步导致当代旅游者对红色旅游文化的陌生。在当代旅游者的眼里,红色文化生长的历史时空遥不可及,那样“艰苦”和“匮乏”的环境难以与当下的“幸福”和“丰富”生活相对接,中华民族过去所遭受的挫折、屈辱、贫弱好像只是一种抽象的符号表达而难以引起深层的历史反思。

(二)红色旅游文化产业缺乏新意

在不少红色旅游景区,“一桌一凳,两块床板一盏灯,游客进门就转身”的尴尬现象屡见不鲜,红色旅游文化有“名”无“实”。红色旅游发展中有重硬件、轻软件现象,部分红色旅游景区产品陈旧、功能单一,缺乏吸引力等问题。一些红色旅游文化在经营上还停留在遗址参观、简单的图片和物品展示阶段,如井冈山的旧址和“红都”瑞金等,展示的内容雷同,形式单调。旅游者在游览此类景点时均以参观为主,缺乏参与效应。

(三)红色旅游文化产业过于功利化

在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一些人曲解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实质,导致红色旅游文化在个别地方沦为实现世俗的功利需求的工具,一些人为了追求商业利润,片面追求“卖点”,不惜走向庸俗、低俗与媚俗。如黄山一景区推出一红色旅游项目,重现时期“鬼子进村”场景,游客可以购票扮演鬼子、汉奸、“花姑娘”等角色。红色旅游的过程,不仅是游山玩水的过程,更是人们学习知识、感知历史、提高修养的过程。文化是需要沉淀的,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直接影响到当代旅游者对红色旅游文化的吸纳。

二、增强旅游者对红色旅游文化心理认同的思考

心理认同是指人们在认知、情感及行为方面对事件所要表达的意义的认同程度,主要包括理性认同、情感认同、意志行为认同。在开展红色旅游文化建设过程中,旅游建设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旅游者心理认同的重要性,最大程度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者对红色旅游文化的心理认同度,增强红色旅游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理性认同:打造精品

打造红色旅游文化精品,是增强红色旅游文化心理认同的基础。然而由于红色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模式雷同,影响了红色文化传承的效果。因此,各地在开展红色旅游文化时,要追求主题化的发展,打造精品。譬如江西瑞金――共和国的摇篮,南昌――人民军队的摇篮,等等都有明确的发展主题。为了使不同主题的红色旅游文化深入人心,得到有效传承,在开发红色旅游文化时还须不断创新,借助重大历史事件和特殊纪念日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定期举办红色主题会展或表演活动,宣传红色文化,从而极大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触及旅游者的心灵深处,促进旅游者对红色旅游文化的心理认同。

(二)感性认同:增强体验

红色旅游文化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但毕竟当代旅游者与那个历史年代相距久远。加之红色旅游又常常以橱窗展示、静态观赏等为主,参与性、互动性的活动较少,游客对红色文化的感性认知缺乏。为了激发游客对红色旅游热情,扩大传承群体,应将红色旅游文化开发与体验参与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还能提高他们的满意度,扩大宣传范围。江西卫视举行的“中国红歌会”这一大型电视活动,不仅唤起了人们的红色记忆,而且有力宣传了红色旅游,为其发展开辟了新的形式。如果在红色旅游地开展类似的主题活动,使得作为主体的旅游者始终都在积极参与,那么其主体性得到了尊重和发挥,旅游者得到积极地情感体验越强,对红色旅游文化的认同就会越深刻。

(三)行为认同:创新传播

篇(6)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我校围绕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的特点,以“励志”为主题,通过“校园励志成美、教师励志成名、学生励志成才”三方面,树立“标准建校、规范办校、特色强校”理念,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形成了学校“学生有特长、教师有发展、学校有特色、校园有品位”的良好局面。

一、校园励志成美

1.重视校园育人环境的建设

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励志园。四千平方米的励志园,主要是根据地势的起伏,进行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配置,构筑自然典雅的园林,力求形成丰富的校园生态环境,成为在校师生学习、休闲的良好场所。励志园内设立励志名人榜,用于介绍校友、乡贤创业的情况,以此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激发学生学习、求知的热情,鼓励在校中小学生奋发向上、努力成才。

2.创建良好的校园励志人文环境

学校充分利用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力求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室一石、一墙一廊都体现励志文化的引导和熏陶。学校的路灯杆上有励志标语,橱窗上有礼仪规范,走廊有名人名言,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师励志成名

1.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学校通过积极沟通社会关系,成立了教育基金,为学校励志文化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励志教育主题和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创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2.引领教师向名师发展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建立教师学习培训制度、撰写论文奖励制度、评优评先制度、教学质量考核奖励制度等措施,不断鼓励教师向名师队伍迈进。学校还通过请进来、送出去、专业研修、校本培训、教育基金激励等措施,激励教师向骨干教师方向发展。

三、学生励志成才

1.儒家思想构建学校特色文化内涵

学校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等核心思想为主线,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地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环保教育、感恩教育,以此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

2.开展红色文化励志教育

学校充分利用卢肇西烈士纪念馆这一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以纪念馆的相关红色文化史料为校本教材,通过节日、纪念日等,广泛开展系列励志主题教育活动,激励学生奋力拼搏、积极向上。

3.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学校通过深入挖掘自身办学历史和文化内涵,提炼了主题明确、内涵丰富的校训、校歌,通过持之以恒的教育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重视班级文化、食堂文化、宿舍文化、办公室文化等校园励志环境的建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勤学、守纪的合格人才。

4.通过“三助”行动,助力学生成长

与师德师风建设“163行动”主题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坚持做好每位教师资助一个特困生,帮助一个学困生,扶助一个留守生或流动生的工作,通过三助行动,让家庭生活上有困难、学习中有障碍、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学生或进城务工的流动学生能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教师的关爱,健康成长。

篇(7)

青年教师认识到踏入工作岗位时间不长,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都比较薄弱,所以在教学方面,会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参加各种教学能力竞赛;在科研方面,努力参加或主持各类科研项目,发掘学科的热点和创新点,潜心撰写论文。然而,对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容易漠视,并且会错误地认为只有思想政治专业的教师或者辅导员才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因此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有的甚至缺乏应有的政治敏感度和鉴别力,还有的青年教师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党的政策缺乏深入了解,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造成思想上的困惑与迷茫。

1.2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塑造

有些青年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大纲和任务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知识形成的过程,评价信息的过程,使学生能够掌握并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但是,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却容易被忽视。《礼记》中有句话“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师应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以自身的思想质量、道德行为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去实现正确的价值需求。

1.3重独立拼搏,轻团队合作

大多数青年教师为了提升自己、顺利晋升职称,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在课堂以外的时间,更多的是独自备课、查阅文献资料、写论文等,在教研室里大家交流学习的时间较少。长此以往会造成集体观念不强,团队意识较差等问题出现。宋朝的朱熹说过“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即不仅要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而且要懂得敬业奉献。

2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陷

现阶段,虽然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

2.1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实效性

从目前来看,多数高校基本都以院(系)为单位安排比较固定的集中政治学习时间,但主要沿袭了传统的宣传教育方式,通过灌输、劝导和讲述的“单边政策”方式来进行。而青年教师一般思想比较活跃、知识层次也比较高,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样化,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和独立意识。单纯的说教和灌输缺乏创新性和感染力,难以调动青年教师参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教育学习只是流于表面形式。

2.2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高校在教学考核、科研成果、职称评定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和奖励措施,但对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缺乏明确的指标体系和量化评价标准,大多只是一些形式化粗线条的表述,基本上形同虚设。这种倾斜化的重业务水平,轻思想政治的考核激励机制,使部分青年教师轻视教师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学习和提升,导致政治意识淡漠,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日益功利化。

2.3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突出解决教师实际问题

青年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较多,主要来源于教学和科研竞争强,晋升职称难度大,经济基础薄弱等。这样的问题是需要重视和解决的。只有对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做深入细致的了解,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才能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属性。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方法与措施

3.1拓宽工作途径,创新工作方法

3.1.1深入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学习信度和效度

从当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来看,最常见的方式方法是定期集中的政治理论学习,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政治理论学习活动要深入开展,不能走过场。可以充分运用高校人才优势,可以适时邀请高水平专家把理论问题讲深讲透,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信度和效度。此外,还应加强新进教师岗前培训中师德教育的力度,并在所属院部为每位教师挑选导师,从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全方面进行教育、指导和监督。

3.1.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

单纯依靠灌输式的理论教育,难以提高教师们的兴趣和关注度。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红色文化学习与实践活动,一方面,在校内开展一些以红色文化为内容的竞赛活动,如红色歌咏比赛、红色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等,使大家在交流与竞赛中受到红色文化的感染;另一方面,组织教师踏访红色遗址,重温红色精神,从各个缩影中更加充分了解我国发展史;还可以利用高校教师专业技术知识服务社会,如利用暑期三下乡活动同学生们一起走向社区走向田间地头,促进社区、农村的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

3.1.3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搭建网络教育服务平台

当代,新媒体凭借时效性强、信息储备量大、覆盖率广和感染性强等优点,逐步成为了对青年教师的思想行为有强大影响力的传播工具。因此,应借助其优势,建立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一些热点问题,典型人物事迹,鼓励大家阅读评论提问,并给与科学的解答。有说服力,有针对性的向青年教师宣传健康、科学及正面的理论。

3.2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完善师德考核机制

3.2.1利用先进典型事迹教育激励青年教师提升修养

榜样的力量,如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同样,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需要挖掘先进个人事迹,以发挥其带头、示范和激励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借助报刊、电视、网络、微媒体等报载体,大力宣传模范青年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以此为突破口,鼓励和激发更多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感染并带动青年教师努力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及师德修养。

3.2.2运用适当物质激励调动青年教师工作热情

运用适当的物质激励能够使青年教师获得社会尊重和认同感,进而调动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超越自我,加倍努力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我们对于在教学、科研方面突出并且品德高尚,思想先进,学生师德评价高的青年教师,应当在工资、津贴、住房、工作条件等方面予以奖励,不仅是肯定优秀教师的努力和价值,而且可以激励更多的青年教师朝着此方向努力。

3.2.3通过师德考评长效机制督促青年教师保持先进性

完善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机制,将师德建设工作形成常规化,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师德考评活动。将考评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审、评奖评优的首要标准,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师德表现突出的,给予重点培养、表彰奖励;对师德表现不良的,及时劝诫、督促整改;对师德失范的,依照规章制度严肃处理。促进青年教师自觉抵制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倾向,静下心来倾心育人、专心治学。长此以往努力建成师德观念强、师风正、素质高的青年教师队伍。

3.3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强化人文关怀理念

3.3.1借助以人为本的关怀理念走近青年教师生活

青年教师步入工作岗位时间不长,工作生活均处于发展初期,各方面压力较大,顾及更多的是多上课多发论文多做项目,如何更好的照顾家庭,而自身思想素质、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提升往往无暇顾及。因此,应该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和导师与青年教师谈心谈话制度,便于及时发现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面临的困难,帮助解决收入、住房、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为他们尽可能地解决后顾之忧,在关心关爱中增强教育效果。

3.3.2运用心理疏导的方式走进青年教师内心

青年教师在实现工作生活的多个目标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内外的障碍或干扰,导致心理挫折的产生。首先要掌握青年教师心理挫折的反应机制及诱因,积极预防并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挫折,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其次应该加强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年教师自我调适的能力,帮助青年教师应对工作压力、舒缓职业倦怠。

篇(8)

一是特色校园文化的提炼。我校从学校资源、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分析研究,合理利用既有资源,充分挖掘潜在优势,不断追求个性化办学特色,并逐步形成独具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即以育人为根本,以“三成”为根基,引导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快乐地学。 坚持以育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为本,就是充分尊重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个学生。学校始终把人文教育、管理与关怀放在首位,全校教师全员参与,班主任全程监管,合力创造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各种条件,建设特色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成人、成才、成功。

二是特色文化墙的建设。我校用文化墙引领学校办学理念。走进学校,校门立柱上镶嵌着 “成人、成才、成功” 三个红色大字,这是学校“三成教育”特色文化建设的精髓。校门旁边一面长长的“文化墙”上标明了“三成教育”的内涵、目标追求及实施路径等特色文化建设的内容。文化墙下边的三块大理石碑上分别镌刻着“成人、成才、成功”的目标,让学生每天诵读“三成教育”并要求并铭记于心。“每天成功一小步,携手走上成才路”,学校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每天有所得、每天有进步。

学校宣传长廊在显要的位置将校风(和谐、文明、求真、创新)、教风(协作、爱生、求精、严谨)和学风(勤奋、守纪、求实、进取)凸显出来,与学校特色文化墙头交相辉映。学校原有的文化景观“奋进石”、“思贤桥”、“桃李亭”、“寸阴亭”与“三成教育”构成特色文化系列,成为激励桃中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不断开拓创新的重要精神动力和核心价值追求,同时学校教学楼每层走廊上也都精心置办了文化长廊。

二、优化措施,建设“三成教育”

必需的师资队伍

一是搞好师德教育。我校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利用“师德报告会”、论坛、沙龙等途径向全校师生宣传本校的省、市级优秀教师、十佳班主任、骨干教师等师德典范。学校还通过专题介绍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2009年苏州市

十大教育人物的孙碧文老师。孙老师三十余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忘我工作,从未因私事请过一天假。她爱生如子,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用心呵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学生称其为“全天候”妈妈老师。学校用孙老师的优秀事迹激励全体教师教书育人、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是抓好教育科研。我校组织各类听课、评课活动、学科竞赛、论文评比等教研练兵活动,引导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学校通过校级主课题――省级课题《农村中学课堂“问题导向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和苏州市级课题《农村中学有效“导学”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与实践,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师方式,建构学案导学、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能力,有力地推进了学校“三成教育”教育特色的形成。

三是发挥好骨干教师的作用。学校注重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抓好青年教师培训。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对青年教师施行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双导师制”,对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指导,通过提要求、指方法、压担子等措施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近年来,学校有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现有14位吴江区级骨干教师,为学校有效开展“三成教育”注入了活力。

四是构建好特色教学课堂。我校围绕“三成教育”目标,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先后制订了《桃源中学学生自习课管理规定》等教学管理制度,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对“三成教育”特色课堂进行架构。经过一个阶段的探索,目前绝大多数教师能熟练运用电子白板组织教学,多媒体并用、多角度调动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校内普遍实施学生自主讨论式教学,师生有效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辩论会、讲故事比赛、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相互合作的能力。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每节课上学有所得,在思考和活动中快乐地学,健康地成长。

三、丰富载体,组织“三成教育”特色教育活动

篇(9)

一、围绕主题,落实常规,突出特色,加强教研组建设

(一)落实教学常规,优化教研效益

1、强化理论学习,注重师德建设:开学时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尤其是新高考改革理念和学科素养方面的学习。加强师德教育理论、教育法及国家有关教育政策的学习,在教育教学总严格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履行教师职责,为人师表。

2、注重经验积累,开展专题讲座:围绕课堂教学开展专题讲座,本学期围绕今年高考高三两位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3、分类别听评课,推进听课效益:以徒弟和师傅为抓手,以备课组长和老师为主体,以教研组长和老师教师为辅助开展了各类听评课活动,有助于教师相互取长补短。

4、注重学情,各有侧重:高一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习惯,夯实基础,突破学考;高二一轮复习,构建体系培养历史思维品质;高三抓好复习关键,打造高效课堂,整理好高考真题,高效训练,学法指导。

5、参与远程教研,弥补资源短缺。参与自治区高中历史“基于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探索与实践”活动,共听了三节优质课和两场专题讲座,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先进学校老师课堂教学设计的睿智和新颖,也感受到了老师自身素质对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6、优化资源库,打造共享模式:完善历史学科的教学资源库,查找相关资料,并做到资料共享,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二)突出主题教研,彰显学科特色

1、凝练课堂模式,有效推广示范。在上学期分年级探索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进行了总结提升,通过组内示范课、汇报课进行推广示范。高一:情境导入——情景教学——升华主题——课堂小结——课堂练习。高二:情境导入——基础回顾——主干梳理——高考热身——课堂小结。高三:情境导入——(单元体系构建)——主干梳理——重难点突破(横向、纵向关联)——强化高考真题——小结归纳。

2、研究新教材,构建新体系:为适应新高考,我们在专业方面最大的活动就是提前熟悉部编版课程体系,构建必修2本、选择性必修课程3本的知识体系,开展部编版教材研究。目前我们已经组内分享了部编版教材电子版,利用教研活动先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目录,然后对整本书进行了单元知识体系构建,对《中外历史纲要(上)》这本教材整体结构有了初步认识。

3、以活动为载体,突出学科功能。开展“建党一百周年献礼”活动:2021年5月12日我们组在风雨操场开展“铭记党史 筑梦”历史红色经典演绎大赛。本次活动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主线,以经典演绎为形式,分为屈辱篇、探索篇、屹立篇、富国篇、强国篇五个篇章来演绎历史、弘扬红色文化,丰富学生党史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红色文化意识,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发挥历史学科对学生人格和心灵塑造的作用。

4、借力2.0培训,加快技术融合课堂:督促信息化技能培训和运用,针对重难点或者党史教育进行制作微课,公开课、钉钉课、录播课教师都会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作为支撑,鼓励青年教师使用其他类型的技术教学。比如我组青年教师王妮媛在本次经典演绎就充分使用了格式工厂、迅雷下载等手段帮助我们完成视频剪辑、字幕呈现,消音、去水印等多种需求,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5、收集整理四史,录制党史微课。充分发挥历史学科自身优势,收集党史丰富史料,并针对党史教育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微课。

二、注重专业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自主成长。

1、注重业务读书,强化做题:组内老师利用线下休息时间阅读专业方面的书籍,比如鲁庄阅读《大国崛起·欧洲篇》,李建平阅读《中国大历史》,开阔视野以提高专业知识,以年轻教师参加二模和所有教师参加三模为契机,强化高考真题(2018——2019年)和老师做高考真题的能力,高考结束后我们正对今年高考真题进行了初步讨论,大家普遍认为今年文综偏难。

2、针对有效课堂,打造精品课:本组围绕教学模式在组内开展示范课,依托和田地区“智慧云”平台,我组在组内群策群力之下推荐了赵阳和李建平两名教师上了示范课并上传了相关资源。

3、开展“红色活动”,强化育人功能:加强老师红色教育意识,在组内集体学习“学习强国”中的“党史故事”、“红色映象、“文献纪录片”等资源,促进教师红色素材的积累和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能力的提升。

4、注重以校为本,提升科研能力:以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题为突破口,加强校本教研力度;依托自治区教学论文大赛,促进教师教学经验积累,强化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努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5、申报了地区级课题,撰写了申报材料。

三、优化课堂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1、发挥集体力量,优化备课方案:加强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落实集体备课,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探究,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整体的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

2、以模式为突破,开展课例研讨:围绕“教学模式”组织教师结合《我的模式我的课》进行交流讨论并结合总结出来的课堂模式进行高一教学课例的讨论,不断探索国语授课形势下历史学考课堂新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3、注重学习过程,落实笔记作业:三个年级的学生都要求做好笔记,养成听课就要动笔做记录、做批注的好习惯。教师按要求跟进学生作业批改和讲解。

4、遵循学科特点,注重学法指导:各位老师给自己所带班级学生分别进行了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

篇(10)

时期,国难当头。江安中学——这座干部的熔炉,奔涌出多少抗战铁流,他们以赤诚之爱,浇铸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

时期,风雨如晦。江安中学——这个人才的摇篮,养育了多少热血志士,他们以忠诚之心,追寻着华夏大地新生的曙光。

和平崛起时期,百舸争流。江安中学——这块老区的花圃,绽放了多少芬芳桃李,他们以笃诚之志,构筑了神州大地靓丽的风景。

红色孕育了赤诚。72年来,江中人秉承红色的理想,把红色的印记渗透到每一代师生的心灵深处,转化为一种品性,一种气度。

二、赤诚孕育真诚

“做真人,行诚笃。”在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的今天,江中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真诚”呵护着这方净土。学校坚持“以质强校为第一方略,创新管理为第一要事,校风建设为第一抓手,环境打造为第一载体,幸福校园为第一追求”的“五一”举措,倾力打造“五精”型文化校园:精致的教师形象、精细的工作态度、精心的育人课堂,精品的萃英氛围,精彩的教育质量。全校师生“做事讲认真,相处贵真诚”,真诚做人、真诚管理、真诚服务。

学校始终秉持“以人为本,文化关怀”的办学理念,着力建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健全、依法办学、尊重知识、爱惜人才。除在学校显要位置设立校务公开栏、开展“我为学校献一计”及四个意见箱等“传统规定动作”外,还将党员干部联系师生谈心谈话制度常态化和长效化,要求所有党员干部利用生活会、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面对面”谈心活动。每个行政人员都有若干由学校统一制作的“谈心记录单”,将谈话对象的基本情况、谈话原因、谈话内容、谈话形式、谈话反馈等情况进行及时、如实地记录,每周交行政办公会汇总交流。

学校不定时、不定地、不定人召开“小型教代会”,大家就学校发展中的一个或几个话题,献计献策,群策群力。小型教代会”成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一个智慧碰撞的平台、一个求真务实平台、一个民主管理的平台。教师们惊喜地发现:破旧办公桌椅及时更换了,办公环境整洁舒适了,食堂饭菜品种丰富了,生活用热水不用费心了,学习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实效了……诸多快事不一而足。教职工们工作生活更舒心、安心、称心、顺心了。

学校精心实施五大工程。一是师德师表工程。要求教师在师德上行为示范、爱生如子,在业务上严谨治学、授人以渔,在工作上合作互助、真诚奉献。二是青蓝提升工程。坚持“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资源共享,携手共进,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三是研教协进工程。创新自主研修、同伴互助、学术沙龙、校际联动等研教方式,打造优秀学术团队。四是筑台助推工程。评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举行“真诚杯”教学比武,为全体教师创造机会,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五是人文关怀工程。积极打造安心乐教的温馨校园,让教师时时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处处体验到真诚的尊重与关怀。

以人为本,铸魂强师的举措搭建了教师成长的“立交桥”,多元、多维、多向的培养机制助推着教师群体的腾飞,也逐渐铸就了一支颇具老区风采的“五特”型教工团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合作,特别能攻关,特别能进取。近几年,由江中教师独立主持或参与研究的国家级、省市级课题达24个,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有495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282篇论文获市级以上等级奖。学校先后涌现出数十名全国模范教师、特级教师、江苏省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骨干教师、南通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南通市优秀班主任等。十多位教师参加省市学科优秀课评比、教师基本功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获一二等奖。

在历史的传承和现代教育理念的融通中,学校持之以恒地对学生开展“六真诚”系列教育活动:对自己真诚,做一名求真向善的人;对父母真诚,做一名孝敬父母的人;对他人真诚,做一名乐善好施的人;对集体真诚,做一名热爱集体的人;对社会真诚,做一名奉献于社会的人;对祖国真诚,做一名立志报国的人。全员、全程、全面育人的德育模式,务实、求新、浓郁的真诚教育,催开一树繁花。于是,就有了贫困的学子感受温暖的笑容,有了给亲人的真诚表白信,有了抢救落水儿童的英雄壮举,有了上百次拾金不昧的记录,有了社区敬老院老人的夸奖,有了20多家单位给学校送来的锦旗和表扬信……

让每一个精灵都自由翱翔,让每一个学生都幸福成长,这是江中人的执着追求。学校开发的体艺“2+1”项目活动课程、科技活动课程、学科类活动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有宽度、有跨度、有力度、有厚度,让学生真诚地感动于课程文化所彰显的魅力。

在第八届如皋市中小学独唱、独奏、独舞比赛中,石涵宇同学获得十佳歌唱选手荣誉称号,祝苏君、卢心雨等同学获得十佳民乐选手荣誉称号。在如皋市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学校荣获优秀展演组织奖、优秀节目组织奖、曲艺小品节目创作和表演一等奖。在全市阳光体育运动会上,学校剑术表演赢得满堂喝彩。学生参加“如皋之韵”美术、书法和摄影作品比赛、全国网络读书竞赛、全国“金钥匙”小发明创造暨科普知识竞赛、“世纪杯”作文大赛等,纷纷斩获大奖,可谓捷报频传、好戏连台。

从2006年至今,学校连续八年荣获如皋市高中教育教学综合评估一等奖。曾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健康促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等数十项荣誉。近年来,全国各地教育界有上千人次来校考察学习和挂职锻炼。

三、真诚根植江中

篇(11)

 

 

一、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贵州在2007年全省共接待旅游者6262.89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12亿元人民币。全年旅游收入净增124亿人民币,比2006年增长47%;相当于全省GDP的18%,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5%。各项指标均居西部12省区之首。旅游正在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 

目前,全省重点景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数据显示,目前贵州省已开展经营或已进行规划的有477个旅游区(点),其中有世界自然遗产1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2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5个;全省旅游星级宾馆饭店数量达240家、旅行社达194家、旅游定点接待汽车810辆,旅游直接从业人员7万余人。 

 

二、贵州旅游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滞后、体制创新不足 

贵州宏观管理部门对全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缺乏统筹规划,对旅游市场需求特点缺乏科学分析和了解,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无规划开发、无序开发、低层次开发问题严重,致使贵州旅游资源的优化结构与整体优势较差。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贵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拉动贵州旅游经济必然首先要求观念的转变、体制的创新。贵州面对开放、多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显然还未完全打破陈旧的发展观念及模式,在旅游市场培育方面并未形成足够的认识和创新的思维,大旅游产业观念还未真正树立。 

(二)旅游形象定位不明且宣传力度不够 

所谓旅游形象,就是指旅游产品及服务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整体印象,正确地确定目的地产品的旅游形象有助于旅游业的成功发展、带动旅游经济提升。许多著名的旅游国家或地区成功之处就在于其鲜明的旅游形象定位。贵州旅游业逐步认识到旅游形象定位的重要性,所以自旅游事业开始起步,就尝试为贵州的旅游形象进行定位,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定位,为旅游宣传找到一个突破口。于是八十年代中期,贵州提出了探溶洞奇、观瀑布美、享民族情”的宣传口号,旅游定位是“山水风光与民族风情相结合”;大家都说贵州的旅游资源比起云南、广西毫不失色,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让广西俨然成为老大;“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第一春城”的口号撑起云南热火朝天的旅游事业。但贵州始终没有找到明确的旅游形象定位,打出具有特色的促销口号,许多景点还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阶段。 

(三)缺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性 

众所周知,贵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神秘壮美的自然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以及悠远丰富的历史文化。但可惜的是贵州在发展旅游业,塑造旅游形象过程中更多的是强调丰富的自然资源,却忽视了深层次挖掘资源的文化性。这也是我们和旅游业发达省份产生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昆明举办的“世博园”、杨丽萍领衔主演的“印象·云南”把云南省的旅游文化产业介绍给了全世界。可提到贵州,游客却很难想到贵州代表性的旅游文化。

三、在新形势下促进贵州旅游业发展对策 

贵州旅游资源的丰富性、特色性,为把贵州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支柱产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条件。但贵州旅游业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产业优势,经济效益的获取也远未达到预想目标。因此,贵州旅游业在新的形势下,应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突破障碍,使贵州的旅游资源优势。 

(一)强化旅游大管理 意识 

贵州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就必须对旅游业实施全面、全方位、权威性的管理,覆盖全行业,对市场的多层次发挥作用,形成调控体系,实现由单一部门管理旅游向相关部门共同管理旅游的方式转变。旅游的综合性 和依托性使行业跨度大、行业界线模糊,旅游市场管理涉及的管理部门多,旅游管理部门不可能包揽其它管理部门的职能,对旅游市场的有效管理必然是一种联合管理,应处理好旅游管理部门与相关部门管理的关 系。相关部门必须把涉及到本部门旅游方面的管理作 为自己份内的事来抓.职责到位.形成有效的旅游管理体制 

(二)塑造旅游形象,加强宣传促销力度 

尽管贵州在塑造旅游形象的道路上走得很艰难,而且成效甚微。但笔者认为贵州还是必须坚持塑造出一个鲜明、易记的旅游形象,因为形象树立对于贵州旅游持续发展的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发现几乎所有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在旅游开发时都是追求一种将整体而非若干景点作为旅游吸引力因素来推动市场,依靠形象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贵州过去塑造的旅游形象、打出的宣传口号变化太多、特色不明。如今贵州旅游形象定位应站在全国这个角度,从旅游者心理感应和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考虑,贵州旅游形象设计既要符合自己的资源特色和历史文脉,又要对市场有吸引力。在对外进行旅游宣传时,应在建立一个总体旅游形象的基础上再针对客源市场的特征予以区划。如贵州的总体旅游形象可定为“神奇贵州多彩风”,然后针对沿海地区推出“原生态自然风光、五彩民族风情”形象;对中原市场推出“绿色喀斯特王国、秀美山水之乡”形象。诸如此类,让贵州首先在世人心中留下一个深刻旅游形象后,又在不同的客源市场拥有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旅游吸引形象。 

(三)突出旅游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旅游精品 

当前在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旅游经济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开发出的旅游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越高,竞争力就越强。贵州的旅游文化本底是丰富的,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特色文化资源。但现在缺乏挖掘、整合及宣传。贵州可在红色文化、古镇文化、夜朗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屯堡文化、酒文化等方面深度挖掘,让贵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紧紧缠绕在一起。在挖掘整合基础上,要将贵州旅游文化性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推广出去。其中,举办文化节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文化节是结合地方特有人文资源与文化资产所举办的节庆活动,唤起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更成为观光客的主要吸引力,2005年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所推出的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就是一个成功的示例,它为贵州旅游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元素,提升了贵州旅游的文化和品位,但该节目在画面精致性、市场运作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要想打造贵州旅游品牌,提高贵州旅游经济效益,仅凭一个黄果树瀑布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我们贵州拥有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吸引力、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