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民生新闻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这两年,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从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到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等,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因此,本文的写作,试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出发,来解读这热闹的“电视民生新闻现象”。
一
在现代化社会里,新闻信息也正像食物一样日益成为人们必需的特殊消费品,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资料”。但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新闻具有不同的意义,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在消费社会中,“随着文化的高雅目标与价值屈从于生产过程与市场逻辑,交换价值开始主宰人们对文化的接受精英文化所奋力追求的境界,让位于受人操纵的大众,而正是这样的大众,参与着具有最低共同点的可替代性的大众商品文化消费。”这就意味着在消费文化结构里,受众掌握了一定的权力。为新闻信息的消费在于受众(消费者)透过消费行为去裁定,而受众为何会产生消费的欲望,从现象上来看,或许是受到信息刺激(如传媒广告宣传和看过该节目受众的口头传播)、因特定类型叙事或是信息满足了受众的、梦想、欲望,然而从本质看,或许是受到了当代文化与社会的渗透或影响,而产生了某种消费意识,引起了消费行为"受众的消费行为主要通过节目观看来完成。费斯克指出,电视节目首先在演播室被生产出来,然后作为商品被卖给经销商;此后,在电视节目被播出时,它又由商品转变为生产者,生产出受众,并把受众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商。这二者共同构成了电视的金融经济。但我们不要认为这种消费过程当中的权力完全操纵在新闻制作者或发行商手里,受众其实也负担着莫大的权力,那就是受众的“消费欲望”或“消费趋向”,往往决定了电视新闻在消费结构中的地位与未来。因为在电视的文化经济中,受众则从商品转变为生产者,透过节目制作商的广告宣传及信息本身,形成他们某种符号性的消费意识(如品味、阶层偏好等),再加上受众在生活过程所培养的文化意识,使得受众对新闻产生是否消费的判断,或为自己生产出属于自己社会经验的意义和。而受众个人的消费意识又会受到群体的影响,产生所谓的群体消费意识,这种消费意识会形成群体消费行为,而正是这种群体消费行为,在消费文化的生产与消费之间达成一个共识,也就是“新闻制作者与受众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双方均可接受的“社会契约”,去鼓励新闻制作者再次复制或大量生产同类型的作品,去影响新的受众群落。”因而受众的消费欲望主宰新闻采集、制作与表达成为常规。
但是新闻制作者为何甘心围绕着消费者的要求来运作新闻呢?这是与其在市场逻辑的影响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之目的分不开的。对于商业化电视而言,广告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广告收入的多少又由收视率所决定,收视率“百分比的一位小数点就可能意味着一年内的利润额相差三千万美元”。因此,收视率就成为了衡量栏目价值的唯一尺度。受“大数原则”的支配,媒介也就会宿命般地会走上追求受众数量最大化的道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制作者,必须考虑文本在任何特定环境中遭遇到什么样的话语以及这种遭遇如何重组文本的意义及其遭遇的话语。也就是要将新闻选择与制作中新闻价值的评判权交给受众,文本的意义根据受众赋予文本不同话语(知识、偏见、抵制等)而分别建构出来。这正如费斯克所言,“我们应当要求我们的电视新闻符合大众口味,并努力使它们融入大众化的社会意识。若想鼓励各种各样的人收看电视新闻,并让他们记住和思考它所提供的事件,电视新闻必须符合大众趣味!相关性和令人满意的生产力的关键标准。”[1]。
什么样的媒介制品才能吸引最大数量的受众呢。那就是能满足受众消费欲望和兴趣的媒介产品。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对“工具”和“喉舌”性质的片面理解,媒体将自以为重要的严肃新闻灌输给受众,固守在僵硬的政治关怀模式之中。这种“我播你看”的媒介本位思想使媒体较少关注受众不断变化的消费心理,忽略了对寻常百姓生活的全方位关照。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伴随文化需求的增长也不断增长,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受众不再仅仅满足于新闻信息的告知,而是更希望新闻能够体现社会对受众个人主体意识的重视,以人性化的报道实现与自己心灵的契合。心理学中的“自己人”效应认为,如果受众感到传播者在许多方面与自己有相似或相同之处,就会在心理上将其定位为“自己人”,从而消费其话语。如果新闻报道能够从普通民众的立场着眼,或者在新闻报道中以普通民众为基点进行报道,就会激起受众的心理感应进而产生消费行为。因而电视民生新闻把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上,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完全褪去说教色彩,从报道内容、角度、方式上都以受众利益、喜好为出发点,分析满足其需求。”通过逗引消费的,达到虚拟的满足;通过提供“生活投诉、家长里短、实用讯息”,营造了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的时空――存在落差、相对处于弱势的百姓被夸张成世界的全部,现实生活的落差与缺憾被新闻里“冷暖有人管、疾苦人共知”的虚妄的媒体景象缝合,消费者被关注被承认的心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补偿与满足。因而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及蓬勃发展也就成为必然。
二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以需求为主导的生产模式。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的电视民生新闻为获得最大消费群体,走上了“受众本位之路。从而使其新闻报道呈现出新态势来。
1、传受界限模糊,受众渐趋主体化
为适应需求提高收视率,电视民生新闻制作者积极为受众拓展更为开放的传播空间,变单向传播为受众的双向参与,使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受众的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空前高涨,传统的“传者――受者“模式被打破。受众站在自己立场维护其所代表的群体利益,通过现场热线、手机短信、网站以及市民的记录等多种方式,主动参与到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讨论和传播过程中。在民生新闻中,记者和解说词退居到次要位置,市民成为主角,其出镜率超过了50%,有的甚至高达80%以上。同期声被大量地运用,生动的画面!鲜活的市井语言使媒体与市民实现了心理的契合。并催生了一批为媒体提供素材、稿件、照片、录像或的业余记者群。如《南京零距离》约七成的新闻线索来自于受众,部分新闻的摄制甚至由受众自己完成,在其开播之初就聘请了百多名市民摄影师,组建一支市民大军,让市民成为特约记者;并且每期节目中都有一个社会热门话题,观众可以短信或热线电话表达看法,并以选择结果决定下一次故事的“续篇”主题。再如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曾推出“到你家”活动,首创双向互动讲述都市人们的家庭故事等。这些节目通过对不可预知的日常生活事件的日常化直播,把受众的日常生活变成电视内容,电视就成了生活本身,尽管电视里面的生活经过了选择,这实际也是新闻的真人秀,人人都可以参加,人人都在被观看,人人都在体验别人的生活。同一时间中,人们出入于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新闻与生活的界限开始模糊,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也不再清晰,人们从角色的不断转变中体会到消费的,并逐步主体化。
2、叙事方式主观化、故事化
小说家詹姆斯曾略带夸张地说:“讲述一个故事至少有五百万种方式。”每一种讲述方式都会在受众身上唤起独特的阅读反应和情感效果,因此讲述直接决定着这种效果能否得到表现。在电视民生新闻中,采取了不同于传统新闻报道的叙述方式。
首先是叙事视角主观化。传统的新闻报道多以客观化的第三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而电视民生新闻却大多采用参与主观型视角。它以记者作为电视自身的代表,由记者带领电视机前的受众来经历事件的发生过程。在这里,记者不再代表全景式的客观世界本身,而是身处其中直接以所体验角色的个人化角度参与!了解和体验现场,去捕捉更细腻!更真实!更深刻的信息;而受众在其带领下,像目击者一样一步步地观察和体验,凭借对现场声音!图象的完整捕捉和传递,去感受强烈的感官冲击。在这样视角中,叙事由宏观转为微观,使自己摆脱传统的叙述角度带来的宏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矛盾与尴尬,通过平等式的与受众的对话形式完成了自身向符号真实而非客观真实立场的回归。
其次民生新闻多采用故事化、骟情化和悬念化的新闻叙述。它的导语常常并非清楚地交待五个的问题,而是如讲故事一样地设置出一种悬念。如杭州电视台的《阿六说新闻》,主持人阿六常以抖包袱、卖关子等手法设置种种悬念,令观众感到新奇。再如江苏卫视的《1860新闻眼》2004年10月23日播的一则《骑马能不能进闹市》的新闻,开头叙述到:一位男子正午时分骑着枣红大马,在闹市区的人行道上信步闲逛。在他身体一侧的铁栏杆外,是滚滚车流。警察拦住他……新颖别致的开篇挑起了观众的好奇心,这是在叙述一位中世纪唐吉诃德式滑稽、悲剧人物,还是……?在离奇的故事情节叙述完后,主持人还设置了一道选择题作为悬念:马究竟能不能上马路让观众参与选择,结果要到一小时的节目结束时才公布。观众就在心怀新奇、期待和激动的悬念中自始至终守候节目。[2]尽管新闻的具体报道形式多样,但大都采用戏剧性结构,有情节、有铺垫、有,来展现新闻的故事性!戏剧性和新奇性从而赢得受众的青睐。3、文本的模式化、复制化
正如法兰克福批判学派所指责的那样,电视作为一种“文化工业”,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这种可复制性对民生新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栏目风格的雷同和栏目设置的跟风上。
一是民生新闻栏目风格的模式化。电视频道以栏目为支柱,而栏目节目的生产总是在叙事上不断地复制整块栏目策划时设计的叙事蓝本。越是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其个体电视文本对叙事蓝本的总体复制就越强。当然,这样的复制能鲜明地显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标识――即报道均瞄准市民关注的热点、焦点及衣食住行等切身问题,将老百姓作为新闻的主角,让老百姓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叙事蓝本的识别性特征。使其成为一种“约会式节目”(国际总编辑语),便于对其感兴趣的受众能够“如期赴约”。而在其具体的叙事流程上,叙事模式化也更显突出,每一个节目的开头!中间!结局,都是在准确无误地复制栏目的叙事蓝本,从而生产出质量水平相当的标准件来。
二是栏目叙事蓝本的相互复制。中国媒体发展区域化分割明显,每一个台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资源,在内部发展欲念涌动,外部领跑媒体不断刺激的情况下,模仿成为媒体跟进改革的主要形式。电视民生新闻在国内发韧于《南京零距离》,该节目的很快走红和成为国内身价最高的电视新闻栏目使得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南京电视台的《直播南京》、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四川电视台的《新闻现场》等都红红火火办了起来;这般繁荣景象又导致制作者们“扩大再生产”,实行台内各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复制以期进一步提高利润点和扩大影响,如成都电视台就有公共频道的《成都全接触》,经济服务频道的《第一现场》,都市生活频道的《直播60分》,新闻综合频道的《绝对贴近》等。从积极方面看,将别人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的叙事模式直接复制过来,既节省脑力又减少节目的商业风险;但从消极方面来看,每一种文化产品的模型不可避免地潜蕴着它的文化无意识和政治无意识"而且国内栏目之间相互克隆导致节目的高度同质化,这不仅对电视节目的丰富性!多样性造成损害,同时也是一种内耗,造成人!财!物和频道资源的浪费,还会带来相互间的恶性竞争,导致新闻内容报道走猎奇、媚俗的路线。
4、新闻语言的能指化[3]
符号学将符号分为能指与所指。电视符号的能指即为图像、声音,所指为音像传达的“义”。在后现代主义文化全球渗透的时代,人们消费的是电视符号的能指而非所指,因此精心制造能指的视听幻觉王国是当下受众的普遍心理需求。随着民生新闻的发展,克隆现象的增多,原创新闻逐步减少,大量没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充斥其中,内容(义)的匮乏导致制作者追求形式的表现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因而在人们对影像文化贪图能指化的胁迫下,电视民生新闻渐趋呈现出语言能指化倾向,即大量制作以奇观、为目的的能指化作品,注重制造视听,消解意义深度。具体表现为:强调节目包装,注重片头的视听冲击,精心制造出后期的特技效果,如在节目的后期制作中加进的音响效果,以及每隔几秒出现的特技、字幕等视频效果;通过颠覆传统新闻主持人观念的手法唤起消费者的心理认同,如主持人形象的变化,《南京零距离》的主持人孟非的光头、歪嘴形象;“另类”语言;怪异动作如主持人的边打快板边评论等;都是在疯狂制造一种能指的诱惑。总之,电视民生新闻语言的能指化倾向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在电视文化领域中的具体表现,通过能指的精心制造,达到一种制幻效果,让受众在欺骗性的幻觉中得到本能满足。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味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的电视民生新闻在构筑新的新闻样式的同时,也消解着传统新闻的一些基本立场。以受众为上帝的作法弱化了传播者对社会的话语引导功能;追求新闻节目的短平快效果,使节目内容琐碎,节目形式流俗;而内容的肤浅和包装的矫饰使得民生新闻走上形式化和庸俗化的道路。这不仅破坏了民生新闻的形象,更亵渎了民本思想,必将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同时也断了民生新闻自己的前途"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应把握好“俗度”,强化信息服务意识,注重新闻的深度开掘;同时坚持差异化策略,不断创新,以创新去适应受众需求的变化,用创新去战胜对手的“跟进”,努力提高自己的“公信力、美誉度、引导力”。才能在“不进则退”的竞争中不断开拓未来,更新自我,独领。
注释:
目前对民生新闻的讨论很多,有的将其叫公共新闻,有的将其归属于社会新闻,但它们都具有共性,即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因而笔者仍采用较普通的称呼――民生新闻。
参考文献:
这两年 , 关注人民生计 , 关心市民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 " 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 , 从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到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等 , 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因此 , 本文的写作 , 试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出发 , 来解读这热闹的“电视民生新闻现象”。
一
在现代化社会里 , 新闻信息也正像食物一样日益成为人们必需的特殊消费品 , 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资料”。但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 , 新闻具有不同的意义 , 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在消费社会中 , “随着文化的高雅目标与价值屈从于生产过程与市场逻辑 , 交换价值开始主宰人们对文化的接受精英文化所奋力追求的境界 , 让位于受人操纵的大众 , 而正是这样的大众 , 参与着具有最低共同点的可替代性的大众商品文化消费。”这就意味着在消费文化结构里 , 受众掌握了一定的权力。为新闻信息的消费在于受众 ( 消费者 ) 透过消费行为去裁定 , 而受众为何会产生消费的欲望 , 从现象上来看 , 或许是受到信息刺激 ( 如传媒广告宣传和看过该节目受众的口头传播 ) 、因特定类型叙事或是信息满足了受众的、梦想、欲望 , 然而从本质看 , 或许是受到了当代文化与社会的渗透或影响 , 而产生了某种消费意识 , 引起了消费行为 " 受众的消费行为主要通过节目观看来完成。费斯克指出 , 电视节目首先在演播室被生产出来 , 然后作为商品被卖给经销商 ; 此后 , 在电视节目被播出时 , 它又由商品转变为生产者 , 生产出受众 , 并把受众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商。这二者共同构成了电视的金融经济。但我们不要认为这种消费过程当中的权力完全操纵在新闻制作者或发行商手里 , 受众其实也负担着莫大的权力 , 那就是受众的“消费欲望”或“消费趋向” , 往往决定了电视新闻在消费结构中的地位与未来。因为在电视的文化经济中 , 受众则从商品转变为生产者 , 透过节目制作商的广告宣传及信息本身 , 形成他们某种符号性的消费意识 ( 如品味、阶层偏好等 ), 再加上受众在生活过程所培养的文化意识 , 使得受众对新闻产生是否消费的判断 , 或为自己生产出属于自己社会经验的意义和。而受众个人的消费意识又会受到群体的影响 , 产生所谓的群体消费意识 , 这种消费意识会形成群体消费行为 , 而正是这种群体消费行为 , 在消费文化的生产与消费之间达成一个共识 , 也就是“新闻制作者与受众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双方均可接受的“社会契约” , 去鼓励新闻制作者再次复制或大量生产同类型的作品 , 去影响新的受众群落。”因而受众的消费欲望主宰新闻采集、制作与表达成为常规。
但是新闻制作者为何甘心围绕着消费者的要求来运作新闻呢 ? 这是与其在市场逻辑的影响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之目的分不开的。对于商业化电视而言 , 广告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广告收入的多少又由收视率所决定 , 收视率“百分比的一位小数点就可能意味着一年内的利润额相差三千万美元”。因此 , 收视率就成为了衡量栏目价值的唯一尺度。受“大数原则”的支配 , 媒介也就会宿命般地会走上追求受众数量最大化的道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制作者 , 必须考虑文本在任何特定环境中遭遇到什么样的话语以及这种遭遇如何重组文本的意义及其遭遇的话语。也就是要将新闻选择与制作中新闻价值的评判权交给受众 , 文本的意义根据受众赋予文本不同话语 ( 知识、偏见、抵制等 ) 而分别建构出来。这正如费斯克所言 , “我们应当要求我们的电视新闻符合大众口味 , 并努力使它们融入大众化的社会意识。若想鼓励各种各样的人收看电视新闻 , 并让他们记住和思考它所提供的事件 , 电视新闻必须符合大众趣味 ! 相关性和令人满意的生产力的关键标准。” [1] 。
什么样的媒介制品才能吸引最大数量的受众呢。那就是能满足受众消费欲望和兴趣的媒介产品。在我国 , 由于长期以来对“工具”和“喉舌”性质的片面理解 , 媒体将自以为重要的严肃新闻灌输给受众 , 固守在僵硬的政治关怀模式之中。这种“我播你看”的媒介本位思想使媒体较少关注受众不断变化的消费心理 , 忽略了对寻常百姓生活的全方位关照。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伴随文化需求的增长也不断增长 , 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受众不再仅仅满足于新闻信息的告知 , 而是更希望新闻能够体现社会对受众个人主体意识的重视 , 以人性化的报道实现与自己心灵的契合。心理学中的“自己人”效应认为 , 如果受众感到传播者在许多方面与自己有相似或相同之处 , 就会在心理上将其定位为“自己人” , 从而消费其话语。如果新闻报道能够从普通民众的立场着眼 , 或者在新闻报道中以普通民众为基点进行报道 , 就会激起受众的心理感应进而产生消费行为。因而电视民生新闻把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上 , 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 , “完全褪去说教色彩 , 从报道内容、角度、方式上都以受众利益、喜好为出发点 , 分析满足其需求。”通过逗引消费的 , 达到虚拟的满足;通过提供“生活投诉、家长里短、实用讯息” , 营造了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的时空――存在落差、相对处于弱势的百姓被夸张成世界的全部 , 现实生活的落差与缺憾被新闻里“冷暖有人管、疾苦人共知”的虚妄的媒体景象缝合 , 消费者被关注被承认的心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补偿与满足。因而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及蓬勃发展也就成为必然。
二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以需求为主导的生产模式。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的电视民生新闻为获得最大消费群体 , 走上了“受众本位之路。从而使其新闻报道呈现出新态势来。
1 、传受界限模糊 , 受众渐趋主体化
为适应需求提高收视率 , 电视民生新闻制作者积极为受众拓展更为开放的传播空间 , 变单向传播为受众的双向参与 , 使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 " 受众的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空前高涨 , 传统的“传者――受者“模式被打破。受众站在自己立场维护其所代表的群体利益 , 通过现场热线、手机短信、网站以及市民的记录等多种方式 , 主动参与到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讨论和传播过程中。在民生新闻中 , 记者和解说词退居到次要位置 , 市民成为主角 , 其出镜率超过了 50%, 有的甚至高达 80% 以上。同期声被大量地运用 , 生动的画面 ! 鲜活的市井语言使媒体与市民实现了心理的契合。并催生了一批为媒体提供素材、稿件、照片、录像或的业余记者群。如《南京零距离》约七成的新闻线索来自于受众 , 部分新闻的摄制甚至由受众自己完成 , 在其开播之初就聘请了百多名市民摄影师 , 组建一支市民大军 , 让市民成为特约记者 ; 并且每期节目中都有一个社会热门话题 , 观众可以短信或热线电话表达看法 , 并以选择结果决定下一次故事的“续篇”主题。再如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曾推出“到你家”活动 , 首创双向互动讲述都市人们的家庭故事等。这些节目通过对不可预知的日常生活事件的日常化直播 , 把受众的日常生活变成电视内容 , 电视就成了生活本身 , 尽管电视里面的生活经过了选择 , 这实际也是新闻的真人秀 , 人人都可以参加 , 人人都在被观看 , 人人都在体验别人的生活。同一时间中 , 人们出入于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新闻与生活的界限开始模糊 , 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也不再清晰 , 人们从角色的不断转变中体会到消费的 , 并逐步主体化。
2 、叙事方式主观化、故事化
小说家詹姆斯曾略带夸张地说 : “讲述一个故事至少有五百万种方式。”每一种讲述方式都会在受众身上唤起独特的阅读反应和情感效果 , 因此讲述直接决定着这种效果能否得到表现。在电视民生新闻中 , 采取了不同于传统新闻报道的叙述方式。
首先是叙事视角主观化。传统的新闻报道多以客观化的第三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 " 而电视民生新闻却大多采用参与主观型视角。它以记者作为电视自身的代表 , 由记者带领电视机前的受众来经历事件的发生过程。在这里 , 记者不再代表全景式的客观世界本身 , 而是身处其中直接以所体验角色的个人化角度参与 ! 了解和体验现场 , 去捕捉更细腻 ! 更真实 ! 更深刻的信息 ; 而受众在其带领下 , 像目击者一样一步步地观察和体验 , 凭借对现场声音 ! 图象的完整捕捉和传递 , 去感受强烈的感官冲击。在这样视角中 , 叙事由宏观转为微观 , 使自己摆脱传统的叙述角度带来的宏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矛盾与尴尬 , 通过平等式的与受众的对话形式完成了自身向符号真实而非客观真实立场的回归。
其次民生新闻多采用故事化、骟情化和悬念化的新闻叙述。它的导语常常并非清楚地交待五个的问题 , 而是如讲故事一样地设置出一种悬念。如杭州电视台的《阿六说新闻》 , 主持人阿六常以抖包袱、卖关子等手法设置种种悬念 , 令观众感到新奇。再如江苏卫视的《 1860 新闻眼》 2004 年 10 月 23 日播的一则《骑马能不能进闹市》的新闻 , 开头叙述到 : 一位男子正午时分骑着枣红大马 , 在闹市区的人行道上信步闲逛。在他身体一侧的铁栏杆外 , 是滚滚车流。警察拦住他 …… 新颖别致的开篇挑起了观众的好奇心 , 这是在叙述一位中世纪唐吉诃德式滑稽、悲剧人物 , 还是 ……? 在离奇的故事情节叙述完后 , 主持人还设置了一道选择题作为悬念 : 马究竟能不能上马路让观众参与选择 , 结果要到一小时的节目结束时才公布。观众就在心怀新奇、期待和激动的悬念中自始至终守候节目。 [2] 尽管新闻的具体报道形式多样 , 但大都采用戏剧性结构 , 有情节、有铺垫、有 , 来展现新闻的故事性 ! 戏剧性和新奇性从而赢得受众的青睐。 转贴于
3 、文本的模式化、复制化
正如法兰克福批判学派所指责的那样 , 电视作为一种“文化工业” , 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 , 这种可复制性对民生新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栏目风格的雷同和栏目设置的跟风上。
一是民生新闻栏目风格的模式化。电视频道以栏目为支柱 , 而栏目节目的生产总是在叙事上不断地复制整块栏目策划时设计的叙事蓝本。越是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 , 其个体电视文本对叙事蓝本的总体复制就越强。当然 , 这样的复制能鲜明地显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标识――即报道均瞄准市民关注的热点、焦点及衣食住行等切身问题 , 将老百姓作为新闻的主角 , 让老百姓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叙事蓝本的识别性特征。使其成为一种“约会式节目” ( 国际总编辑语 ), 便于对其感兴趣的受众能够“如期赴约”。而在其具体的叙事流程上 , 叙事模式化也更显突出 , 每一个节目的开头 ! 中间 ! 结局 , 都是在准确无误地复制栏目的叙事蓝本 , 从而生产出质量水平相当的标准件来。
二是栏目叙事蓝本的相互复制。中国媒体发展区域化分割明显 , 每一个台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资源 , 在内部发展欲念涌动 , 外部领跑媒体不断刺激的情况下 , 模仿成为媒体跟进改革的主要形式。电视民生新闻在国内发韧于《南京零距离》 , 该节目的很快走红和成为国内身价最高的电视新闻栏目使得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 : 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南京电视台的《直播南京》、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四川电视台的《新闻现场》等都红红火火办了起来 ; 这般繁荣景象又导致制作者们“扩大再生产” , 实行台内各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复制以期进一步提高利润点和扩大影响 , 如成都电视台就有公共频道的《成都全接触》 , 经济服务频道的《第一现场》 , 都市生活频道的《直播 60 分》 , 新闻综合频道的《绝对贴近》等。从积极方面看 , 将别人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的叙事模式直接复制过来 , 既节省脑力又减少节目的商业风险 ; 但从消极方面来看 , 每一种文化产品的模型不可避免地潜蕴着它的文化无意识和政治无意识 " 而且国内栏目之间相互克隆导致节目的高度同质化 , 这不仅对电视节目的丰富性 ! 多样性造成损害 , 同时也是一种内耗 , 造成人 ! 财 ! 物和频道资源的浪费 , 还会带来相互间的恶性竞争 , 导致新闻内容报道走猎奇、媚俗的路线。
4 、新闻语言的能指化 [3]
符号学将符号分为能指与所指。电视符号的能指即为图像、声音 , 所指为音像传达的“义”。在后现代主义文化全球渗透的时代 , 人们消费的是电视符号的能指而非所指 , 因此精心制造能指的视听幻觉王国是当下受众的普遍心理需求。随着民生新闻的发展 , 克隆现象的增多 , 原创新闻逐步减少 , 大量没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充斥其中 , 内容 ( 义 ) 的匮乏导致制作者追求形式的表现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因而在人们对影像文化贪图能指化的胁迫下 , 电视民生新闻渐趋呈现出语言能指化倾向 , 即大量制作以奇观、为目的的能指化作品 , 注重制造视听 , 消解意义深度。具体表现为 : 强调节目包装 , 注重片头的视听冲击 , 精心制造出后期的特技效果 , 如在节目的后期制作中加进的音响效果 , 以及每隔几秒出现的特技、字幕等视频效果 ; 通过颠覆传统新闻主持人观念的手法唤起消费者的心理认同 , 如主持人形象的变化 , 《南京零距离》的主持人孟非的光头、歪嘴形象 ; “另类”语言 ; 怪异动作如主持人的边打快板边评论等 ; 都是在疯狂制造一种能指的诱惑。总之 , 电视民生新闻语言的能指化倾向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在电视文化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 通过能指的精心制造 , 达到一种制幻效果 , 让受众在欺骗性的幻觉中得到本能满足。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 一味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的电视民生新闻在构筑新的新闻样式的同时 , 也消解着传统新闻的一些基本立场。以受众为上帝的作法弱化了传播者对社会的话语引导功能 ; 追求新闻节目的短平快效果 , 使节目内容琐碎 , 节目形式流俗 ; 而内容的肤浅和包装的矫饰使得民生新闻走上形式化和庸俗化的道路。这不仅破坏了民生新闻的形象 , 更亵渎了民本思想 , 必将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 同时也断了民生新闻自己的前途 " 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应把握好“俗度” , 强化信息服务意识 , 注重新闻的深度开掘 ; 同时坚持差异化策略 , 不断创新 , 以创新去适应受众需求的变化 , 用创新去战胜对手的“跟进” , 努力提高自己的“公信力、美誉度、引导力”。才能在“不进则退”的竞争中不断开拓未来 , 更新自我 , 独领。
注释 :
目前对民生新闻的讨论很多 , 有的将其叫公共新闻 , 有的将其归属于社会新闻 , 但它们都具有共性 , 即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 " 因而笔者仍采用较普通的称呼――民生新闻。
参考文献 :
电视新闻比其他传统媒介新闻的优势在于新闻现场,新闻现场不仅提供了复杂的视听符号系统,还刺激着、调动着受众的注意力。但是对电视新闻而言,新闻现场也仍然处于“可遇难求”的境地,技术、设备、财力等等条件的限制,让很多新闻工作者仍处在追求“现场”的路上。电视新闻需要现场,但现场供给却成瓶颈,这一矛盾为另一种新闻制作方式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这一方式被称之为“参与式制作”,它与传统电视新闻制作最大的区别,通俗地讲在于,传统的是专业人士走出去,后者是受众走进电视媒介。通过这样的参与制作出来的新闻被称之为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参与式新闻(Participatory Journalism)是草根新闻(Grassroots Journalism)或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的一种表征。参与式新闻的特征在于普通公众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参与新闻的报道和,使得他们不仅是新闻受众,而且是新闻的生产者与传播者①。
从某种意义上讲,参与式新闻在电视新闻传播格局中出现并立足,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贴近性”的需要,是大众参与电视制作和某种表达的需要。这种参与式新闻制作与传播正在悄悄地改变着电视传受之间的传播格局,在现如今我国地面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中,这种“参与式制作”模式正渐渐形成规模。
眼下地面频道是五花八门,不少频道称那些手持DV,活跃在新闻现场的人为DV爱好者,DV通讯员,DV信息员等等,也有个别寻求不同称谓的,比如湖南经视称之为DV队员,深圳都市频道叫DV纪录员。还有的称DV拍客,但是最有特色的当属江西都市频道的《都市现场》,他们称其为“新闻社工”。但总的来说,称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这些拍摄的内容如何进行制作,如何更好地融于栏目。
从内容上讲,这些传播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突发类新闻,例如高速路上车子自燃,罐车泄漏,救援现场等等,参与式新闻之所以被认可,与这类新闻在一些突发性事件中崭露头角有很大关系。当灾难性事件发生时,市民人数众多,只要手中有一定的记录工具,随时都可以成为一个现场的“新闻记者”。成都公交车自燃事件,没有任何一家电视媒体拍到公交车燃烧时的画面,看到的现场视频大多来自于普通市民的手机拍摄,正是他们的真实记录并传播才让电视新闻的大众传播优势得以彰显。二是奇闻轶事类。比如说,湖南经视曾播过一个DV队员拍到的一个渔民在湘江捕捉到一条无尾鱼;江西都市频道的《都市现场》曾播过,一个膀爷当街试图调戏一女子,不想女子呼喊叫来丈夫和邻居,当场把他捉住;还有比如饱受争议的公交车上的性骚扰问题,江苏城市频道曾播过,一个女乘客在被性骚扰时,用手机拍到了瞬间画面,不仅让男子受到了惩处,也让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个社会问题,同时更让电视新闻本身插上了传播的翅膀,增“色”不少!第三,参与式新闻中也有一些批评性新闻。比如,深圳都市《第一现场》在DV纪事中曾播过的,在深圳放生湖里面居然出现一群放生龟的偷盗者,别人献爱心放生的乌龟,他们却昧了良心来杀生,保安上去制止却无人听,等等。
从节目形态上讲,参与式新闻或串编,或单播,形态不一,还有类似专栏一样的栏目版块,比如,湖南经视的“DV状态”,口号是:“DV状态 随时纪录”,深圳都市的DV纪事专栏,还有甚者,比如江西都市频道,节目组认为新闻社工提供的素材是重要的新闻来源,是栏目的一大特色,所以干脆在适当时间,召集广大的新闻社工们开开会,从而更好地参与节目,为节目拍到更好的素材。从总体上讲,参与式新闻作品与另外一些DV作品等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一种完全的自娱自乐的产品,它与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介入社会生活,它的目的在于完成某种表达,传播新闻事实。
从事参与式新闻制作的人也是参差不齐,社会背景复杂,但是里面也有一些半专业人士,比如说消防队里的宣传干事,从事婚纱摄影的拍摄者,还有就是高校的学生,尤其是新闻系的学生。但是无论是否专业,它对节目来说,提供的都是素材,节目的后期编辑人员,拿到的这些素材以后,他们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在语句表达上,都力求避免内容上的失实之处,比如在稿件中表达为,据DV爱好者某某说,或者干脆对拍摄者进行采访,用他们的声音来解说画面,甚至拍摄者还以一个被访问者的角色来发表观点,适当评论。这种参与式制作模式实际上颠覆了传统电视新闻制作模式,这种模式给任何人都提供了充当“公民记者”的机会,同时它还把电视的话语权向大众倾斜,改变了在传统的线型和单向新闻传播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部分地改变传播中的“客体”身份,而处于表达话语的“主体”身份。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本身而言,参与式制作扩大了节目的制作队伍,并且让参与式新闻成为电视新闻节目中重要的新闻形态,也渐渐成为节目的看点之一,并且这样的作品有着它独到的传播优势。
真实是参与式新闻的根基。摇摇晃晃的镜头,颤抖的画面还略带模糊,本来是电视制作的忌讳之处,但如今这种画面却成为一种特色,没有人会怀疑这段视频的真假问题,相反,却吊足胃口,让受众集中精力,挪动脚步上前盯着去看,好玩的会心一笑,突发的看个稀奇。这就是震撼受众的“真实”力量。
内容是参与式新闻笑傲传媒江湖的资本。电视制作队伍毕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很多地域,媒体的触角无法延伸到新闻发生的那一刻。亲临现场,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有时候只能是电视专业人士的追求。而对于公民记者来说,他可能恰在现场,正是恰在现场的契机,就使在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中,他们拥有的内容资本不可小觑,远在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的新闻报道中,电视媒体采用的滔天巨浪画面几乎都是游客用摄像机记录下来的现场视频,稍近的就说5·12汶川地震,我们首先看到的地震瞬间画面,是一个叫卫斯理的秘鲁游客拍下的,等等。内容,是参与式新闻吸引电视传媒采用的主要因素,也是受众关注的主要原因。
贴近使参与式新闻轻易迈过专业的隘口。电视新闻的声画一直以来,有着严格的播出要求,单从技术角度讲,参与式新闻的出现是一个电视新闻的奇迹,它突破了专业的隘口,走进大众的传播平台,正如前面所述,参与式新闻作品与另外一些DV作品等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一种完全的自娱自乐的产品,它与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介入社会生活,它的目的在于完成某种表达,传播新闻事实。参与式新闻介入社会生活,靠的就是它与生俱来的贴近性,这种贴近性表现多样,一是时间的新近性,比如成都公交车自燃事件,当突发事件降临,又有很多市民不幸丧生,我们不自觉地会问,当时究竟发生什么?这个问题对电视新闻来说,只有现场才能回答,于是,市民的手机视频派上了用场。二是心灵上无隔阂。新鲜的,奇怪的,特别的,好奇之心不分男女老幼,参与式新闻中不乏“新奇特”,甚至还部分满足受众窥私的心理。三是距离上的接近性等等。
平等与互动使参与式新闻占领新闻主阵地。电视新闻改革改掉三大陋习,一是高高在上的视角,二是官腔官调的表达,三是一本正经的形象,换上的是平等的视角,民生的表达和和蔼可亲的形象,传受之间平等与互动,成为诸多电视节目努力的方向,这也是参与式新闻得以生长的土壤,而且它一旦生长,就不愿依附,现在电视新闻更多的以电视新闻作品的形式走向市场,接受受众的选择,僵化的表达被淘汰,空洞的说教被摒弃,呆板的形式被耻笑,取代的是关注、关心、平等、互动和活泼。参与式新闻本身就是在新闻主阵地上运作,它满足的是受众参与的愿望,表达的需要和某种情感的维系。
参与式新闻的传播优势,是与它参与式的制作模式不可剥离的,这种颠覆传统的电视新闻制作模式,带来的是传受格局的改变,这个意义非同一般。当然,参与式制作,也存在某些问题,参与的市民素质参差不齐,大多缺乏新闻学的训练,提供的资料也因此可能缺乏可信性,使得报道细节可能失真、报道面可能受到影响等等,甚至有学者尖锐地指出,参与式新闻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新闻事业在几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规范和原则被破坏,参与式新闻在当下并没有成为优秀新闻的同位语, 相反却成了低劣新闻的代名词,缺少公信力是参与式新闻走向品牌建设之路的最大障碍②。但是正如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指出的,一个模式代替另一个模式,总是经历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来自表达的需要,来自收视的力量,还有笑傲传媒江湖的内容资本,参与式制作会在电视新闻制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在我国地面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中,这种“参与式制作”模式渐成规模就证明这一点。
“大民生”报道理念,需要民生新闻栏目不只是纠结于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是要站在国计民生的高度,立足本土、放眼全国、关注世界。为此,《经视直播》以“直播观点”来拓宽评论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舆论引导力,引导整个栏目的内容从市民生活报道转向公共生活报道,从单向受众传播转向搭建公共话题平台。
2010年之前,《经视直播》的新闻评论更多的是主播江涛的即兴点评和口播稿件式的直播观点。这在民生新闻大繁荣大发展时期,也被受众关注,但随着民生新闻的同质化、审美的疲倦化以及全媒体的时代化,受众越发希望民生新闻有独家、权威、形式多样化的新闻评论。
2010年以来,我们对每一条经花出击、直播调查原则上都要求配写直播观点。如直播观点:《让25度的水温传递政府的温暖》、《高温停工不能隔靴搔痒》、《一问讨薪难 讨薪需政府力量》、《二问讨薪难 农民工维权意识弱》、《三问讨薪难 讨薪需政策支持》等。尤其是直播观点《三问讨薪难》三天三问,引发广泛关注。讨薪难来源于一个普通百姓的一封投诉信:含辛茹苦的电焊工做了一年的工,8000元的工钱迟迟讨不回来,原因是包工头失踪了。电焊工连续跑了三个月,找了多家单位,包括移动、公安、劳动等多个职能部门,万般无奈之下,他找到经视直播,希望我们能帮帮他。讨薪难、难讨薪,这是平常热线中最常见的一类。经花们跑腿多天,经过多方查询,终于找到了失踪多月的包工头的电话。面对经花的发难,包工头答应11月份给工钱。可这样的承诺又有多少信服力呢?讨薪为什么这样难?这些年来国家有关的法律条款、政策法规出台了那么多,为什么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频频发生?这是哪里出了问题?用事实说话,我们振聋发聩地表达观点。一个有责任的媒体要能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二、“直播观点”:实现新闻评论个性化、多元化
网络媒体的兴起,使人们表达意见更多元,生活和思考的方式也不再单一。最近两年来,微博的兴起和流行,更是加剧了碎片化的写作方式和快速化的阅读方式。三言两语,现场记录,即兴评论,几十字的内容,经过传播后,获得了很广的传播效果。在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下,如何让电视新闻评论充分体现出自身优势和特点,“直播观点”也在评论事件的选取、评论方式的表达、表现形式的创新等多方面实现个性化和多元化。
1.评论事件“大民生”化。
在湖北经视“大民生”理念的引导下,《经视直播》的新闻评论要求,必须选取既与老百姓生活具有贴近性的事件进行评论,同时,在表达民情民意的同时,还要关注老百姓的精神追求,把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与人民群众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我们要以更广阔的视域、更人文的视角、更宏观的高度、更多样的形态,来关注、展现、评价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
2012年年初,为报道武汉市两会及湖北省两会,《经视直播》推出了“两会涛声”特别报道板块。该板块打破了以往把报道两会的会场信息作为重点的报道方式,而是着重选取对过去一年百姓生活的民生热点话题,多方面多层次地进行新闻评论,以评带叙,以评强叙。“两会涛声”的十余条报道中,共选取了农民丰产不丰收问题、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幼儿园校车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空气质量pm2.5监测问题等多个2011年热点民生问题进行了“现象+评论+展望”式的新闻评论。这些“大民生”评论议题的选择,既贴近老百姓,又极大提高了“直播观点”的力度和深度。
2.评论方式多元化。
从2010年开始,《经视直播》一方面狠抓直播观点的质量,另一方面,直播观点的形式也进行了改变,不再是单一的口播稿,而是加上新闻画面,让画面信息更丰满。2011年,直播观点主张“提供公共平台、展示多维视角、凸显多元争鸣”。我们改变以往“新闻评论”的传统做法,开始积极在表现形式和评论的内容上做文章。组建了专家评论库,群口点评增强互动,同时评论中利用多人点评、网络点评互动等方式对新闻本身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剖析。
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经视直播》配发了直播观点《该怎样扶起跌倒的道德》。评论中,两位社会学专家对此事发表了犀利的看法。同时,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的意见融入到评论中,并对网络上的言论也做出分析,实现了多方面的介入式评论。
2012年两会特别报道,在《让流动花朵绚烂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飞梦想》、《pm2.5:呈现更真实的空气质量》等多篇报道中,评论都用三种方式综合表达,即民生热点点评+主持人江涛出镜评论+经视直播官方微博的市民评论,极大增强了评论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同时也丰富了评论的观点与内容。
3.表现形式视觉化。
电视的“具像化”特征,是电视媒体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一个优势,也是电视新闻评论能赢得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增强新闻评论的“可视性”,直播观点从画面、声音、同期声采访,到音乐、视频包装,特技制作,实现了“新闻短片+双视窗评论”的表现形式。
在“直播观点”《请摘掉功利教育的“绿领巾”》中,记者先制作新闻事件短片做背景介绍,然后再根据事件展开评论。在学者专家、市民采访的时候都做成双视窗的形式,即屏幕左边半幅出采访画面,右边则展示事件相关画面或者关键字幕,而且为此制作了专用的评论模板。评论中间主持人还会出来串场,作为评论者之一也对事件作出点评。同时,在每个相应的地方,都配上音效或音乐,起到强调的作用。这样就做到了形式不单调,电视画面的信息量更丰富,达到了更好的视觉效果。
三、民生新闻栏目新闻评论未来突破方向
1.强化“平民化”意见。
对民生新闻栏目而言,强化新闻评论的“平民化”,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体事件要具有“三贴近”的特性,二是要以平民角度和平民化的叙事方式来展现评论的观点,通过对事件意义的提炼和发表见解,从而关照民生,关照社会,更好地实现新闻评论的社会教化功能。
2.利用传媒技术实现实时多方评论。
新闻评论需要的就是观点碰撞。在直播过程中,可以通过先进的传播技术实现就新闻热点话题即时联络网络评论员,通过视频切换,增强评论的现场感和新鲜度。同时,网络评论员的现场评论要追求话语的宽度、评论的力度、思维的广度。网络评论员言辞犀利,大胆泼辣,个性十足,能够引发观点的碰撞,使评论的个性化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3.现场评论与网络评论同步。
1.民生新闻是全民的新闻。既然是民生新闻,关注的自然是全体人民的生存状态。不论城市与乡村,富有或贫穷,都应该以同样的视野、同样的态度和同样的情感来对待。2013年6月,适值《新闻夜航》栏目成立14周年,经过前期的踏查和后期的策划,栏目组适时地推出了“寻找百姓致富路”,联合政府和爱心企业,共同为一个小山村架桥铺路,解决了农民出行难和卖粮难的问题。在这件事情上,民生新闻栏目并不是以收视率为出发点,关注的也不是城市里的问题,但替政府分担了压力,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具体问题,为人民群众谋取了福祉,化解了社会矛盾,并且得到了较高的美誉度。在这个过程中,从报道一个单一的、日常生活中一小部分群体的生活问题和遭遇,转变为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并致力于解决公共问题,体现的就是媒体的责任和担当,不仅架起了现实中的桥梁,还在政府和百姓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和信任的桥梁。
2.民生新闻符合社会的发展和百姓生活的需要。关注民生、倡导和谐一直是民生新闻追求的目标。从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和贴近生活的角度出发,民生新闻报道的都是老百姓关心并关注的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大都关系到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生活质量。民生新闻作为桥梁和纽带,担负着反映民生、沟通舆情、引导舆论、消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作用。
3.民生新闻富于人文关怀。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也即是服务大众情感,一般体现在尊重生命、尊重信仰、尊重人格、尊重习惯习俗。尊重生命,就是要对于任何事件中的受害者都充分尊重他的生存权利。生命是最宝贵的,无论生命的主体做过什么事,是荒唐、愚蠢还是罪恶,都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生存权,对生命充满敬畏。尊重信仰,则是在报道中不必然地联系信仰和行为的因果关系,而是建设性地提出意见,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尊重人格,则要求在新闻报道中不对个人进行诋毁,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不歧视,不暗示。尊重习惯习俗,则是不以自身或大众的好恶标准来要求小众群体或个体,保证新闻当事人合法的权利不受侵害。人文关怀是电视民生新闻的社会责任,也是贴近百姓情感最有效的途径。
二、民生新闻也是“公共新闻”
美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公共新闻”理论。突出对公众的权益维护,致力于提高公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和解决公共领域问题的能力。按照这个定义,民生新闻一直所从事的也正是这个方向。
首先,民生新闻服务的对象是大众。虽然也存在着个人的遭遇和问题,但这些遭遇和问题并不是孤立的、偶发的,而是有代表性的,新闻报道提出的也正是“这一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其次,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公众参与的过程。作为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媒体的介入代表的是公众的知情权,同时也代表公众参与到社会生活并参与解决公共领域出现的问题。不仅提高了公众参与的范围,也提高了政府的开放度。
三、介入生活才能服务大众
作为面向大众的“公共新闻”,民生新闻在形式上还是应该以服务为主,介入主流生活,充分体现以下几个服务功能。
1.报道信息及时广泛。民生新闻不仅仅涉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反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老百姓需要的信息。凡大众关心的热门话题,像政策资讯、政务通告、新规介绍、预警、办事指南等都要和具体事例结合起来,做到观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把“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到各方关注的共同点,既宣传政策又为民服务。
一、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特色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既与民生新闻报道密切关联,又保持着相对的完整与独立。与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相比,在平民化的视角下,电视民生新闻评论呈现出自身截然不同的特色。
1.短小精悍,点到为止。电视民生新闻评论,往往是依托某一新闻事件就事论事,不求理说得深刻透彻、广博、权威,而是形成快言快语、短小精悍的特色。
2.平民视角下,评论风格的个性化。电视民生新闻以亲民为特色,在主持人的选择上,民生新闻栏目往往启用曲艺类演员、记者、老百姓做主持人。这样的主持人在讲新闻、评新闻中也形成了亲切、幽默、犀利、调侃等等个性十足的本色风格。
这种短小精悍、幽默犀利的评论特色,曾是电视民生新闻引入新闻评论中的一股新风。而这些曾经的特色也存在对传统新闻评论“矫枉过正”的嫌疑,让电视民生新闻评论深陷诸多的现实困境。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现实困境
在民生新闻栏目进入疲劳期和循环期的背景下,由于对收视率和广告效益的过分追逐,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选题边缘化、琐碎化、娱乐化的趋向较为明显。加之评论缺位,引导乏力,民生新闻栏目选题的边缘与偏狭,也局限了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拓展空间,呈现出浅层化、娱乐化和程式化等种种疲态与困境。?
1.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浅层化。由于电视节目是线性播出,在时间上的限制和评论在电视表现力以及可看性方面的弱势地位,多数民生新闻评论力度不够,浅尝辄止。
2.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情绪化。一方面,民生新闻评论越来越浅层化。另一方面,民生新闻评论的情绪化,主要表现在栏目选题的琐碎化,评论也较多集中在道德批评和对政府工作不力的“讨伐”上。
3.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程式化。民生新闻栏目在追求时效的播出压力下,在日积月累的流程化生产过程中,造成了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程式化、固化乃至僵化思维。各档新闻节目的评论角度、方式很相近。
目前,民生新闻的提升和扩张很快,这种竞争态势,依靠独家新闻已经不可能了。就拿内蒙古电视台最早的民生新闻栏目《都市全接触》来说,2004年开播时,它是内蒙古独家的。2008年开播了第二个省级民生栏目,还有市台、其他台等等同类型栏目,新闻资源分流,除非一些调查类、事件类的独家新闻,大家很难做到独家了。所以民生新闻评论这种草根样态的评论,这种观众非常喜爱的形态,就成为我们民生新闻体制设计重要的组成,也是拓展、提升民生新闻自身的重要途径。
三、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突围尝试
(一)目前民生新闻评论的常规形态,初步归纳为以下几种:肯定赞美型、批评谴责型、建议研究型、解读政策现象型和各方讨论型。??
很多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大都意识到评论的重要价值。在内蒙古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民生新闻栏目《都市全接触》常规新闻中,穿插QQ和微博对新闻事件的话题互动和网友的观点、看法。电视民生新闻评论,往往是作为民生新闻栏目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存在的。?
一般来说,电视民生新闻评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态:(1)民生新闻栏目中的主播短评。(2)民生新闻栏目中的评论板块。(3)电视民生新闻评论栏目。
随着电视民生新闻10余年的发展,独立的民生新闻评论栏目也在不断涌现。2012年高考之后,一条《高考天问》的视频在新浪微博中被网友疯狂转发。该条视频是湖南电视台经视频道《钟山说事》栏目的一期。这期节目中,主持人钟山慷慨激昂地质问高考重要性,质问高考的地方保护主义以及质问北大输给香港高校等。此条视频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点击量巨大。实际上,这是民生新闻提升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近一两年很多电视台都在开设此类观点类栏目。内蒙古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2011年打造的《雷阵语》就属同类,收视和社会影响都很出色。
(二)以重点打造民生新闻评论两年的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为例。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主要是以民生新闻为支撑,扩大频道的影响力。都市现场的收视,始终居于江西省南昌地区所有频道媒体、电视媒体的收视首位。这两年就是狠抓民生新闻的评论。值得借鉴的是:
1.他们在评论员队伍上的突破。除利用江西本土的评论员队伍外,他们还跟搜狐合作,利用搜狐微博强大的评论员队伍,比较知名的有曹保印(《新京报》的首席编辑)、鲁英曾(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的制片人)、丁兆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的评论员)、赵九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观察员)等等几十位评论员。他们对大众关注事件的评论非常到位,给节目增加了内涵和深度,也取得了看得见的效果。所以同行们也深感,评论员队伍建设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借外力不啻为一种好的尝试。
2.搭建多元的、多层次的、多样态的民生评论体系。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在频道内各栏目间建立一种多元的、多层次的、多样态的民生评论体系。多元当然可能是它的观点多元,视角多元,同时因为电视受众的层次不一样,也意味着电视评论需要多层次,都市频道的各个层次的节目里都有评论,当然也是多样态的。
都市频道的做法是,先在早间以专家学者连线为主,午间有《网络天下评说》,这个是投射网民社会的。还有一档《张杨说事》,是以另类主播符号为主的一个脱口秀。还有一个辩论式的《小民话题》,它是主播大民、小民两个人辩论式的脱口秀,另加观众参与。还有一档热线互动脱口秀,就是大民自己做的一档《大民大声说》。在晚间主打的民生新闻《都市快报》里有一档《一说为快》,这是一个草根代言的重大符号和主播一块点评当下的热点事件。另外,《都市快报》里还设置有《主播快评》,实际上是以主播自己的特点写出的快评。还有一档节目,实际上是主打主播的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
以这样全天的设计,形成了都市频道整个民生新闻评论的体系,在全天各档节目里都彰显评论特色,并以此树立都市频道观点致胜的整体风格。
3.民生新闻评论员的共享机制。微博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报道者和一个评论者。140字的长度,俨然已是一种标准,爆料或者犀利观点,公众普遍不太计较篇幅的短小,而看重其传播的无限可能。从今年若干起形成全国影响重大新闻事件的传播方式来看,电视媒体,画地为牢的地域概念被颠覆,抢先播发的直播优势被打破,话语权的权威性被动摇。
在这样的背景下,内蒙古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参与全国省级电视台民生新闻协作体发起“评论员共享计划”,倡议协作体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共享计划有以下诉求:
(1)对消息类事实报道进行升级,不只提供事实,同步提供观点;
(2)打破地域界限,挖掘发生于一城一地公共事件的全国影响;
(3)摒弃一元化电视评论,追求同一新闻事件的多视角解读;
(4)整合各地、各媒介平台的优秀评论员,打造电视观点明星;
(5)完善协作体各单位软硬件同步工作,进一步密切深化合作。
引言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介入,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新世纪以来,民生新闻栏目兴起并且在国内迅速发展,几乎每家地方电视台都有自己固定的民生新闻栏目。由于民生新闻栏目更关注群众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备受当地观众的欢迎。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创新发展。
一、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机遇
新媒体的出现给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所带来的影响并不全是负面冲击,电视节目制作人也应从中捕捉到民生新闻节目创新的新机遇。
首先,新媒体所带来的一些新的传播方式可资利用。如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就为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增添了无限活力。微信公众平台为观众与电视台的及时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其次,新媒体的信息来源广泛,也为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信息来源提供了便利。很多资讯可通过网络获得,增加了新闻记者对于新闻事件的选择几率,更容易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第三,对于新媒体先进技术的借鉴和使用,使得新闻传播平台大大拓展。当前,几乎所有地方电视台都创建了自己的门户网站,通过这些网站,观众既可直接收听新闻,也可反复观看,给观众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提高了群众对于电视节目的关注度。
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受到冲击的同时,也获得了很多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利用新媒体所带来的机遇对自身进行改进和创新,才是更多电视节目制作人所应思考的问题。
二、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策略
1.新旧媒体各有所长,应互动融合优势互补。
传统媒体要善于发现和总结新媒体所带来的好处,并且学会利用这些优势实现自我改进,提高自身的传播能力与传播水平。
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验证,新媒体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如何与新媒体有效融合,取长补短,达成共赢,也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所需考虑的问题。在新媒体技术发展和三网融合时代即将到来的新形势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也应紧跟时代潮流、拓宽传播领域、改进传播方式、缩短传播时间,使受众能够更加及时、更为便利地接收到新闻信息。
2.创新节目形式,提高节目品质。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质化现象依然存在。大多电视台忙于对信息资源的争夺,而无暇顾及节目内容及形式的创新,因而电视民生新闻同质化现象依然形势严竣。目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想摆脱被动的局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创新节目形式刻不容缓。
创新的节目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选择的形式和节目内容一定要协调,这是赢得百姓喜爱的关键。选择的节目形式一定要新颖、实用,真正成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助跑器”。比如解决邻里纠纷,可以将矛盾双方的当事人代表请到演播室,再请位教育专家作嘉宾和主持人一道进行现场调解,观众则可通过电话连线、短信的方式表达意见,多方面互动,有助于双方解决冲突,缓解矛盾。又比如,为克服地域的局限,地区间可采取相互联合的运作方式。
3.引入“公共新闻”理念,提升节目文化品位。
电视民生新闻应该不断的摒弃传统的理念,不要一味以“暴力、凶杀”等新闻事件来吸引眼球,要不断的引导群众走向公众视野。所以电视民生新闻可以引入“公共新闻”的理念,将广大人民群众与社会公众事件结合起来,从而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的带领下树立正确的生活理念。在“公共新闻”理念的引导下,电视民生新闻可以搭建“民生”与“公共”的桥梁,从而让群众参与到公共问题的解决中,培养民众的公共意识,还能引导民众确立主流价值观念,有助于提升民生新闻节目的品位。
4.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品牌节目。
在新媒体时代,树立品牌意识对任何一个媒介的生存发展都十分重要。对于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来说,提炼特色的过程其实就是创建品牌的过程。流行和时尚体现的往往只是一时一刻的光芒,而在观众的检验下不断更新思维、沉淀和积累下来的东西,才最具备优势,也才能真正将节目品牌树立起来。
打造节目品牌,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打造精品节目。节目定位和风格要把握准确,并能够针对不同节目定位和节目风格,有针对性地利用各种途径对节目进行提前宣传和预热。其次,要打造品牌主持人。主持人要充分展示个人才能及个性特征,博得观众好感,从而拉近电视节目与主持人之间的距离。第三,节目形式要富于变化,传播手段要先进。针对不同的节目内容,精心设计不同的节目表现形式,同时,辅以同期声、电话连线、漫画、Flash、图表等各种传播手段,会使节目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千变万化,更容易吸引观众的目光。
5.做足做活深度蟮馈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诸方面的不断进步,人们在对身边信息充满渴求的同时,对于一些信息的横向发展和纵深研究也十分感兴趣。民生新闻若只停留于为老百姓解决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显然就会流于琐碎。而衣食住行以外的其他信息,则可能关注不够,这也是民生类新闻节目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各种信息传播方式并存的当今时代,如何创建深度报道机制,如何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信息,做出更有深度的节目,是民生类新闻节目制作者所需认真思考的问题。其实群众所关注的问题当中有很多值得深度挖掘的话题,如对政策、法规的解读,对一些文化现象、社会现象的深度挖掘与追踪,对容易引起共鸣的事件多做深入报道,这些方式无论从提升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还是从切实考虑群众需求的角度来说,都是十分可行而且有效的。增强这方面的创新意识,也要注意时刻总结经验,尽量在给群众展示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新闻信息的同时,真正改变民生新闻“低俗化、媚俗化、庸俗化”的问题,使其更具深度和广度。
三、结束语
电视民生新闻构筑了百姓和政府沟通的桥梁,使得下情得以上传、上情得以下达,发挥了新闻媒体应有的作用。尽管民生新闻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这类节目在全国各大电视台的成功“打响”,无疑为电视新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电视民生新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抓住契机,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争取把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办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关德洪.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与提升[J].新闻知识,2013(01):107-108
一
在现代化社会里 , 新闻信息也正像食物一样日益成为人们必需的特殊消费品 , 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资料”。但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 , 新闻具有不同的意义 , 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宜宾日报藉此迅速介入,与网站联动,将“市长信箱”上反映的线索,由相关方面批示后投入采访报道,并在媒体上刊出和网站上挂出。譬如,市政建设中有关公交改革的话题,一度是市民议论的焦点,对这一牵涉面广的政策的出台,政府采取谨慎和开放的态度,广纳善言,民主决策。市民从各自的利益诉求,各方单位从部门管理权限出发,各种观点在网上交锋,人气集聚。与此同时,宜宾日报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积极引导舆论,记者分别采访代表性的意见予以报道,畅通民意,疏解不惑,为构建和谐的政务环境打下良好基础。
2006年8月,政府网站在“市长信箱”基础上,进一步开设“市民议政”和“网上听证”窗口。于此,记者进行了采访报道,写出的《市政府开启沟通民意新窗口》消息,用事例印证了新“窗口”的功效。新闻及时报道了宜宾市政府为进一步沟通民意,畅通民众诉求渠道,开展政民互动,打造阳光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举措。该篇消息荣获2006年度四川省新闻奖一等奖,并在新华网、新浪网等门户网站转载。
二、联动使双方传导信号放大
网络等新媒体优势是互动,而报纸借助数字化发展强化互动。互动既指报纸和受众之间的互动,又指报业和网站间的互动融合即联动。
网络的互动越多,声音越多,新闻源就越多,这也就使得所有的互动、声音、新闻更具议论性、讨论性。市政府网站的上述三个窗口里,同样也有其议论性、讨论性,也使得网络信息嘈杂。人们在嘈杂的声音中,无法和难以找到一个中心,故而削减其权威性。这就是被一些专家称谓网络互动的“去中心化”现象。
一方面网络舆论的话语权平民化,资源宽泛,任何人均可参与。但另一方面,在“去中心化”状态下的网络话题及其互动,就像在万人大会开始前,等待开会者七嘴八舌的交流,还像乡下村民在村头戏台下,等待开演时各抒己见的随意探讨。这种交流和探讨在网络语景下或可是不负责任的诉说。因此,“去中心化”既使用户之间可以良好互动,但由于无中心、无权威观点,呈现出“碎片化”状态,带来传导信号的衰减。
政府网站与报纸的合作中,“去中心化”、信号衰减现象得以消弭。宜宾日报拥有舆论的话语权,报纸内容的客观性、见解的独特性、观点的深刻性,使报纸相较于网站而言成为更受人们信任的媒体,从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甚至能更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在发挥主流媒体引导舆论作用中为网站信号增大提供了海量资讯,网民受众接受网站转载其报纸的信息,也是主流声音的传播。这样,也就起到了“1+1>2”的效应。网络的及时性、互动性及广泛性为报纸提供广阔的新闻资源,又为传播扩散提供了更为宽阔的领域。同时,党报与生俱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与网站合作中,其传播效应得以延伸,在新的话语空间扩展主流影响力。宜宾日报发挥自身优势,在内容上下功夫,下气力,用具有深度、厚度和权威性、公信力的报道,与网站形成梯次互补,从而实现报网的联动、共振和同步发展。
报网联动扬共振之长,既可开辟党报报道影响社会的新途径,又创报道的新式样,让新闻向纵深,向更广阔的时空延展,在网络平台上重铸报纸品牌。报网联动在信息传导上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整合。
三、良性传导促和谐共振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处于攻坚阶段,也伴随着社会矛盾的频发。这些都不同层次地反映在民生领域。党的十七大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表明,老百姓在关系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中有更多的话语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将进一步畅通底层群众的利益表达渠道。
由于偏远地区的经济落后,教育条件较差,导致了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的学习基础较内地学生而言比较薄弱,自助学习能力较差,同时由于语言的差异,使得他们的听课效果也十分不佳,因此这些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困难。
2、民族信仰强烈,存在小群体性
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具有强烈的(例如佛教、伊斯兰教等),因此这些少数民族学生与内地高校中的汉族学生有着信仰、文化的区别较难融合,因此他们同一个民族的学生在学校中就会形成特殊的小团体,如果不妥善管理这些小团体,就严重影响到民族之前差异的融合,不利于校园的安定团结。
3、融入适应性差,心理承受能力弱
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内地高校后,首先面临的是生活环境的明显变化,由于他们的饮食、作息习惯与内地学生差异较大,使他们融入宿舍、班级的集体生活形成一定障碍;同时,他们的汉语应用能力普遍较差,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不畅;学习基础和能力较差,导致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以上的诸多因素都导致少数民族学生融入内地大学生活不理想,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较弱,不少学生会不自觉地滋生出自卑、嫉妒、逃避、倦怠、不满甚至抵触情绪。
4、自我要求较低,理想目标模糊
新疆、等偏远少数民族学生深知国家对他们的照顾,无论所学什么专业只要毕业回家乡考取公务员就可以轻松就业,加之他们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学校对他们也有照顾政策,因此他们普遍对自己要求较低,理想目标模糊,多数学生在校处于混日子,只要能够毕业就行的状态。
二、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高校进行招生是近些年逐渐增多的,因此内地高校针对少数民族的教育管理工作一直处在不断探索过程中,虽然近些年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中的不适应、成绩差等多方面的问题已经引起学校的重视,但是在教育管理中基本上还是保持和内地汉族学生统一的管理方式,即使有资助政策的倾斜,但却无法形成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体制。
三、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为使新疆、等偏远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国家对他们的关爱和照顾,内地高校应该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有所创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日益的变化,使少数民族学生充分感受国家的关爱及家乡对他们成才的需要,激励他们形成远大的目标及努力学习的动力。
2、日常管理工作的创新
(1)建立少数民族学生信息系统。新疆、等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民族信仰强烈,存在小群体性,因此对他们的日常管理不能与普通内地高校的学生一样对待,需要建立少数民族学生的信息系统,系统中内容需要更加详实,囊括学生的家庭、个人以及在校的所有信息并及时更新,保证能够时时了解这些学生的信息及动态。
(2)特殊政策与严格管理相结合。为照顾新疆、等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能够使他们尽快融入内地高校生活,顺利完成学业,内地高校都有针对他们的特殊照顾政策,但这些政策有时造成了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放松要求,不听课、旷课甚至出现严重违反学校校规校纪的情况,因此针对这些学生的日常管理更应该严格,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给予关心及特殊政策的照顾,但他们违反校规校纪时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处理,不能纵容包庇,要让他们养成规范自己行为规范的习惯和能力,这对于他们成才以及学校的安全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校园文化活动创新
由于新疆、等少数民族学生具有的小群体性无法避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开展少数民族的校园文化活动。创建学院的少数民族社团,由学院负责少数民族管理的老师作为指导教师,依托少数民族社团及学院学生会,开展体验民族生活,了解民族传统,学习民族语言等具有特色的民族间互动活动,并使活动常态化开展,使少数民族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大学的快乐并有所收获。
4、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1)开展朋辈辅导工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而针对他们年龄的特殊性,避免部分学生逃避与老师谈心,辅导员应该开展朋辈辅导员工作,由每个班级的助理班主任(学生会高年级优秀学生担任)担任该班级的朋辈辅导员,学院对他们进行统一培训,由他们关注班级学生的日常的思想变化,用朋友的身份走进学生内心,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应该投入更多的关心与关爱,帮助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的疏导。
(2)辅导员定期谈心工作。辅导员应该定期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谈心,谈心之前通过班级朋辈辅导员及班级干部了解这些学生的近期表现及心理状态,具有针对性的进行谈心工作,要将自己对他们关心和关怀融入每次谈话中,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困难与诉求,帮他们解决生活、学习、情感等多方面的困难,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5、帮扶资助工作创新
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未来及希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未来的发展取决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良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可以使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未来有良好的发展,而相对较差的心理素质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未来的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
(一)大力开展活动增强人际关系为了大力拓展少数民族的人际关系,则需要经常开展一些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使得学生们可以在活动中进行相互交流并相互促进,并为学生创造相应的机会使其更多的接触社会。如此,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能力并在某些方面锻炼了学生们心理承受能力,也对其心理健康起到了相应的促进作用[2]。
(二)对少数民族学生予以关怀若高校想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提升,则需要对其进行了解,并通过解决实际困难使得大学生可以得到自身所需要的东西。同时应及时在校园成立一个心理特别服务中心,为了方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遭受一些烦闷的事情时可以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并教会其合理的运用科学方式来解决问题。应该具有针对性的来为大学生们解除烦恼以及内心的忧虑。如此,便可以更好的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们心里状态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创造良好校园氛围良好的校园氛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了一定影响。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是我国为缓解民族关系的重要条件。因此,校园中应积极培养乐观、开朗的校园气氛,进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只有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才可以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广阔的空间中尽情的与人交流,并在某些方面培养其自身的性格特点。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拥有健全的心理,进而提升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