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跨国公司经营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8:3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跨国公司经营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跨国公司经营论文

篇(1)

(一)我国境内跨国公司市场营销的劣势(W)分析

1.跨国公司母国与东道国的文化差异

毫无疑问,跨国公司经营中遇到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差异。除了日本、韩国之外,目前在我国境内投资设厂的跨国公司,大多来自发达国家,他们的文化与东方文化有着本质区别。对于市场营销人员而言,由于需要直接面向中国用户,他们需要更加了解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事实上,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使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销存在较大劣势。比如,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产品往往会被赋予深厚的文化气息,而不是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直接明了阐述产品的用途或使用方法。很多跨国公司的市场营销都奉行母国导向或全球导向,直接套用在国际市场上通行的市场营销方式,很难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如果跨国企业无法快速完成营销策略的转变,在中国市场的营销将难以奏效,与其国际化大品牌和全球市场的地位不相匹配。

2.跨国公司组织角色的弱势

在华跨国公司的市场营销将处于明显劣势。一方面,由于一直以来不被重视,从组织结构的构建,到人员的引入,再到营销费用的投入,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都无法达到独立公司的水准。在看到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要的时候,开始重视中国市场营销,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这种组织角色的弱势,往往更容易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生产基地的角色定位,对其市场营销不利。比如,全球最大的显示器代工厂冠捷,虽然推出了自己的AOC品牌显示器,但一直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其品牌形象也被消费者定位为便宜货。另一方面,由于在华子公司往往承担非核心环节的生产,从整体上来讲,跨国公司更愿意倚重公司本身的市场营销体系,通过品牌优势和资金优势开展市场营销。在其他市场的营销经验和在华生产的成功,往往会让其忽略对中国市场的研究,忽略从生产到品牌的差距,得不到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当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已成为东道国市场的一部分时,市场营销命令的人却还在国外,这种不适应东道国政府、消费者的市场营销管理方式,将使其处于市场营销的劣势地位。

(二)新时期我国境内跨国公司营销的机遇(O)分析

中国加入WTO以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一方面,中国政府对外国投资的领域与管制逐步放开,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进入中国,中国外向型经济的特征更加明显。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外投资设厂。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手段加速进入中国,一定程度上也在改变中国消费者的理念。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消费者将会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国际通行的营销方法与手段。如此一来,对于面临着本土化与不适应的跨国公司而言,其市场营销的适应性将越来越强。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培养了具有更高消费能力的消费群体,有助于降低跨国公司因其产品价格高昂而在营销活动中处于下风的局面,为跨国公司的营销活动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

(三)我国境内跨国公司营销面临的威胁(T)分析

1.东道国内部的环境差异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的背景下,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东道国市场与其母国市场的差异。虽然跨国公司拥有丰富的国际市场营销经验,但应该看到,大中华文化下的中国市场依然有着巨大的环境差异。一方面是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差异,有时大到一些跨国公司的营销人员难以适应,用国外通行的市场营销经验很难指导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活动;另一方面是中国中东西部、农村与城市市场的差异。在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内部不同区域、行业间产生了巨大差距,东部最发达地区和西部最不发达地区的这种差距甚至可以达到20年以上。如何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兼顾不同地区、行业的差距,成为跨国公司市场营销必须解决的问题。虽然近年来跨国公司加大了本土化进程,但无论是营销理念还是营销管理框架,大多数跨国公司还是奉行“拿来主意”,这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跨国公司的营销成功率。

2.我国境内跨国公司CSR行为的负面影响

由于思维惯性和文化差异,一些跨国公司在对待消费者时,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政策。一些跨国公司在华承担社会责任远比不上在本国的水平,引发中国消费者的极大不满,给其市场营销带来了巨大麻烦。如苹果公司虽然也承认中国市场是其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但在售后服务上,采取不更换机壳而规避服务条款等一系列歧视政策,使苹果公司让人又爱又恨,给其市场营销蒙上了阴影;富士康公司由于生产工作强度大,2013年发生了“十三跳”事件,使其很难摘掉“血汗工厂”的帽子,企业品牌大受影响。应该看到,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应该承担起与其自身实力相匹配的社会责任,但当前很多在华跨国企业普遍存在双重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低以及行贿甚至是使用童工等问题,面对着越来越成熟的中国消费者,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市场营销,显然是一个巨大威胁。

二、境内跨国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调整趋势

(一)逐步成为亚洲营销中心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日益壮大,让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的导向作用。对于很多跨国公司而言,如果能够占领中国市场,其在亚洲市场的营销战略也就成功了一大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调整其营销布局时,都在中国设立了与欧美同级的地区营销总部,以协调中国市场和亚洲市场的营销活动。

(二)同步化成为中国营销的主要特点

中国市场的日益重要和消费者的日益成熟,让中国市场在跨国公司全球布局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跨国公司逐步将亚洲研发中心乃至全球研发中心设在中国,实行全球产品同步化战略。意图通过全球统一的、同步的产品战略,为其中国子公司的市场营销提供强力支撑,以期在中国市场上有更好的表现。

(三)寻找合作成为中国营销的突破点

面对日益激烈的中国市场竞争,为提高其在华子公司的竞争优势,更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寻求合作,一方面,将更多的中国企业纳入其供应链,以降低竞争成本;另一方面,开展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更深层次地借助中国本土公司的渠道进行本土化化营销,以提高市场营销水平。

(四)深度拓展成为中国营销的方向

城市市场一直是跨国公司市场营销的主攻方向,但近年来成熟的城市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加之中国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希望在农村市场中有所作为,以不断增加市场份额。比如,宝洁公司很早就开始布局农村市场,并取得较好的成效。向“处女市场”的农村转移,可以有效避免跨国公司在饱和的城市市场相互厮杀。

三、新时期我国境内跨国公司营销战略

(一)确立服务为核心的营销战略

面对与以往不同的中国市场和消费者,境内跨国公司的营销战略必须进行调整,但这种营销战略的调整应该是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放大自身优势,以获得更大市场份额。相对于本土企业,虽然近年来跨国公司在资金、技术上的优势地位逐步缩小,但跨国公司的服务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应该确立以服务为核心的营销战略。境内跨国公司应该看到中国市场区域间的巨大差距,抓住不少本土企业不重视售后服务和服务力量不强的问题,进一步放大服务优势,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来建立和维持与顾客的良好关系。事实上,不少跨国公司出售产品的利润已经让位于服务利润,如IBM公司,其服务收入占据全部营销额的30%以上。

(二)确立注重协同效应的营销战略

中国市场的日益重要,使中国子公司在跨国公司全球营销战略中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作为跨国公司全球网络的一个重要支点,其营销战略应该注重与母公司和其他地区中心的协同效应。一般而言,子公司的独立性与有效控制,是一个跨国公司海外协同战略的核心。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华子公司要围绕承担协调战略的高度,对市场的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以及职能层战略进行调整,以配合母公司的全球营销战略。具体而言,要从与母公司的全球营销战略保持协同、与其他海外子公司的战略使命和战略目标保持协同、不同层面营销战略之间的相互协同、同一层面营销战略的相互协同等4个方面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再对境内跨国公司的营销目标、营销渠道、营销理念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整,在兼顾中国市场开拓与耕耘的同时,逐步使在华子公司承担更多营销任务,真正在日益重要的中国市场上发挥更大作用。

(三)确立规模、速度统一的营销战略

目前在中国进行投资的跨国公司中,除了近两年来为开拓中国市场而进行投资的企业外,大多数中国子公司主要承担的是生产职能,被当作生产基地。与其本国母公司相比,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产能,也多为落后或半落后产能,从整个企业生命周期来看,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后半程。在此情况下,可以看到,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的营销战略调整很大,一些跨国公司甚至出现以资金、人员大投入提升市场份额的急功近利做法。事实上,在中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希望从中国市场上获得更大份额,以抵消其他市场不景气带来的损失。但应该注意到,在中国市场投资的高速扩张,应该坚持规模与速度相统一的营销战略。一方面,坚持“质量第一”的规模扩张。一直以来,跨国公司面对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在品牌、市场口碑等方面还具有相当优势,如果一味强求市场份额的提升,必然要借助其他本土企业的渠道。一旦渠道管理不善,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伤害,将会给企业的品牌带来不利影响。坚守质量第一的基础上再进行扩张,加强营销各个环节的管理,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另一方面,避免对市场份额提升速度的非正常追求。营销发力的基础是大量投入,一些境内跨国公司往往会提出更高的市场份额要求,当速度过快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急功近利的做法。

(四)确立品牌优先的营销战略

进入新时期,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希望通过本土化的营销策略在中国市场有更大作为,一些曾经为跨国公司看不上的诸如价格战甚至开始出现在跨国公司营销战略中。显然,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应该确立品牌优先的营销战略。一方面,以品牌为中心制定营销战略。要按照中国消费者的思维方式,对品牌进行包装,提高消费者的认可度。另一方面,增加产品体验活动的开展,通过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受获得消费者口碑。比如百事可乐、可口可乐抓住年轻人喜欢音乐的特点,经常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音乐节等赛事,使其在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耐克通过赞助中学生、大学生体育赛事,同样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篇(2)

中国工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国际) 香港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际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各类跨国企业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核心因素就是人力资源,企业要实现生产技术、文化理念的提升,只有依靠员工才能够完成,人力资源本地化也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潮流趋势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人力资源本地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具体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跨国公司 人力资源本地化 策略

近年来,随着国际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各类跨国企业越来越多,这类公司的经营成本与运营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公司与员工之间文化的差异导致跨国公司人力资源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之下,人力资源本地化也成为未来发展的潮流趋势之一,下面就对人力资源本地化的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1、人力资源本地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跨国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核心因素就是人力资源,企业要实现生产技术、文化理念的提升,只有依靠员工才能够完成,尤其在现阶段时代的变更之下,人力资源的重要程度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跨工公司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才的吸收与培养,因此,人才本地化雇佣已经收到各类跨国公司的重视。截止到目前,很多跨国公司已经在我国设置也研发中心,也制定了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人力资源化本地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以下的影响:

1.1 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经过多年的经济改革,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由于各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了结构性过剩的问题,我国市场面临着产业的整合,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世界经济体系的融合。实际上,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在跨国公司投资规模的升级下,我国某些地区已经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体系中,成为世界工程的一部分。

1.2 促进人才机制的完善与人才素质的提升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能够促进本土人才的成长,提升我国人才国际经营的综合能力,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发展的接轨。此外,很多规模较大的跨国公司都有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对于人力资源的投入也远高于国内其他同类型的企业,这就可以很好的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从人才培育机制上看,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可以促进我国教育制度与人事制度的完善,同时完善我国的人才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市场的高效运作。

1.3 加速新技术在我国的传播,促进我国技术进步

跨国公司的本地化经营令跨国企业在华投资日益增加,这很好的推动了我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目前,很多跨国公司已经在我国成立了科研中心,这对于我国科研能力的提升与科技水平高的提高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这就弥补了我国科研经费的不足,带动了国内的良性竞争,缩短我国技术水平与国际技术之间存在的差距。

2、 加快人力资源本土化进程的策略

2.1 促进文化的融合,减少文化的冲突

跨国公司大多数高层管理人员都来自于本国,这类管理人员在来华任职前均会接受相关文化的培训与洗礼,但是由于文化上存在的差异,文化上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冲突。为了缓解文化上的冲突,很多跨国公司纷纷选择聘用我国人才来担任要职,这就可以很好的促进跨国企业与我国文化的融合。

2.2 制定完善的人才培育与激励体制

在就业形势的影响下,毕业生的起薪也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吸引人才,很多跨国公司都制定了完善的薪酬体系,提供的薪酬与待遇远远高于我国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该种方式就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有关的调查资料显示,某些跨国公司在招聘高峰期,聘请的名牌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超过了招聘人数的50%以上,为了获得更优秀的人力资源,很多跨国公司与清华、北大等名牌高校建立了完善的合作关系,这类人才素质高、可塑性强,很愿意融入公司的理念与文化之中,能够很好的促进跨国公司的成长。

2.3 解决人才流动频繁的问题

在跨国公司中,人才流动频繁的主要因素就是文化的冲突,为此,需要在公司内部实施一种跨文化的培训策略,减轻管理人员受到的文化冲突,促进本地人才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加强沟通办事的效率,加强企业的凝聚力。此外,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还需要帮助员工规划其职业生涯,根据员工的个人能力以及对企业的期望帮助其实现自身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这种策略不仅可以很好的提供人才凝聚力,也是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2.4 解决高层管理人才的本地化

高层管理人才与一般人才相比而言,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这些人才是跨国企业发展的核心,一般情况下,成功的跨国公司都有一种成功的经验体系,越是成功的跨国公司,这种倾向就更加的严重,在其他的国家成立分公司时,其考虑的首要任务就是成功体系的复制,只有在这套体系失败时,才会制定其他的发展体系。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必须要解决高层管理人才的本地化问题,这样才能够促进人力资源的本土化发展。

2.5 解决公司文化的衍生

跨国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会保留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在聘用员工时,不仅会考虑到其综合能力,还要看其信仰、行为方式、价值观与公司的发展需求是否一致,这也是保证跨工公司发展活力的主要内容。以宝洁公司为例,在长期以来,实施的都是一种内部提升制,宝洁公司很少从外部招聘人才,宁愿增加培训成本,也会在公司的内部选择人才来提拔。这种企业文化不仅能够保证员工有着很好的主人翁意识,也能够促进跨国企业的良性发展。

3、结语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与科技水平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也成为现阶段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下,人力资源管理也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很多跨工公司已经逐渐由本土化朝向全球化发展,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走人力资源本地化策略也是一种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新安.刍议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中的策略选择[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10,03(10)

[2]王勇,黄新建,刘艳.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地化研究[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9,01(20)

篇(3)

关键词:跨国公司治理结构境外子公司治理比较研究

Abstract:

Multinationaloperationisanoutcomeofeconomyglobalizationandenterprisesdevelopinginacertainhistorystage.It’stheadvancedmodewhenenterprisesparticipateinternationalmarketoperation.Multinationaloperationistherequirementforenterprisestoexploitlifeofproductssufficiently,theeffectivemeanstotransferinternationalresource,andtheinfallibleresultforenterprisestothoroughlyunearthandutilizeownadvantages.WhentheMNCsasacan’tbeneglectfulpowerappearsontheinternationalpolityandeconomyarenain60-70years20century,itscorporategovernancenotonlyrepresentsthemostadvanceddirectionbutalsohasitscomplexity—especiallythecorporategovernanceoftheparentcompanyandsubsidiarycompanyinmultinationaloperation.Atthesametime,thechineseenterprisesnotonlyfacethecompetitionoftheMNCsinChinesemarketundertheeconomicglobalization,butalsohavetogoouttomultinationaloperate,here,thecorporategovernanceintheworldmustbegooduseforreference.

Keyword:MNC(MultinationalCorporation)corporategovernancesubsidiarycompanygovernancecomparativelystudy

目录:

1、论文的基本概念...4

1.1问题的提出...4

1.2跨国公司的内涵和定义...5

1.3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概念...6

1.3.1公司治理与企业业绩...6

1.3.2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7

2有关国外跨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8

2.1国外跨国公司母公司治理结构...8

2.2、国外跨国公司母公司治理机制综述...8

2.2.1英美的市场监控模式...9

2.2.2德日的内部监控模式...10

2.3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化...11

3我国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发展...12

3.1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现状...12

3.2国内对国外跨国公司母公司治理结构的借鉴...13

3.3我国的实践...14

4、国外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治理机制及我国公司跨国经营案例...17

4.1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治理机制...17

4.2跨国公司在华三资子公司治理模式...17

4.2.1母公司为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18

4.2.2公司治理的本土化...20

4.3案例分析——首钢...21

篇(4)

    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最活跃的主体。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跨国公司在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带来了大量的资本与技术,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但是跨国公司由于经济实力雄厚,且拥有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其跨国属性也决定了它们能够以更为灵活的方式实现市场策略,因而跨国公司极有可能会实施侵害东道国利益的行为,这就需要对跨国公司进行法律规制,使其经营行为符合东道国的法律和政策。本文主要从跨国公司的法律规制这一角度就跨国公司法律规制的必要性、跨国公司法律规制的重点以及跨国公司法律规制的对策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跨国公司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一)跨国公司可能侵害东道国利益

    跨国公司作为民商事主体,同样有着追求经济利益的强烈渴求,或者说,资本在国际间流动,本身就是以逐利为最终目的的,而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正是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可能会利用发展中国家相对宽松的法律环境,以损害东道国利益的方式,满足自身的逐利需求。例如,利用发展中国家环境法制不完善,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利益为代价,实现自身的逐利目的,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康菲溢油案。2011年6月,蓬莱19-3油田C平台附近海域发现大量溢油。康菲公司给予的解释是,在其进行注水作业时,对油藏层施压激活了天然断层,导致原油从断层裂缝中溢出来。2011年11月,联合调查组公布了事故原因调查结论,指出漏油事故是一起造成重大海洋溢油污染的责任事故。此外,“跨国公司通过国际经济合作或经营的途径,将污染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发达国家已淘汰的技术、设备、生产工艺、产品、危险废物等,通过投资方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更是一种常见的形式。

    (二)跨国公司法律规制属于东道国国内事务

    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经营后,往往采取设立分公司的方式进入东道国,此时跨国公司的在东道国的经营机构应接受东道国的管辖与规制,这是经济主权的体现。因此,对跨国公司的法律规制,本身就属于东道国的国内事务,跨国公司不会由于其跨国身份而游离于法律规制之外。例如,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侵犯雇员正当工作权利或其生命健康、对东道国环境造成严重损害或侵犯少数群体权利的案件时有发生。此时,东道国应通过本国的执法机制,纠正跨国公司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违法行为,以实现法律治理目的。

    二、跨国公司法律规制的重点

    跨国公司法律规制的对象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经营行为,笔者认为跨国公司法律规制的重点应在于避税行为、商业贿赂、并购行为以及环境侵权行为等方面。

    (一)避税行为

    跨国公司能够利用其跨国身份轻易地实现避税,从而侵害了东道国政府的税收权益。当前跨国公司的避税手段非常多,主要表现为利用商品交易不合理价格避税,利用关联企业间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买卖和转让避税,利用提供不合理的劳务避税。

    避税行为严格来说并没有违反税收法律法规,但是避税行为是避税人利用税法漏洞,实现减轻或减除税负的目的,其直接的结果是造成了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使东道国利用外资的代价增高,破坏了公平合理的税收环境,甚至会形成国内公司仿效。东道国和跨国公司之间所开展的避税与反避税博弈,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博弈,东道国政府完全有权通过完善法律、强化税收执法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实现反避税。

    (二)商业贿赂

    跨国公司的商业贿赂行为也是跨国公司法律规制的重点。所谓商业贿赂,是指利用贿赂这一方式获得交易机会,破坏了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是各国刑法打击的对象。在国外,商业税率整治手段严厉,如,2009年12月31日,美国司法部以斯达康违反《反海外贿赂法》在华行贿,向其开具了一张300万美元的刑事和解罚单。2009年8月3日《》报道,最近几年在麦肯锡、朗迅、大摩、IBM等财富巨头身上发生的商业贿赂事件一定程度上还原与厘清了跨国公司的本来面目。

    可见,商业贿赂极易在跨国公司身上发生,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跨国公司的一些特点决定了其极易成为商业贿赂者。首先,跨国公司为了能够进入东道国并获得市场份额,在主观上存在以商业贿赂获得交易机会的愿望;其次,跨国公司会面临诸多的审批与审核,这决定了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人员走得比较紧;最后,跨国公司的雄厚财力、社会关系的运用能力等也决定了跨国公司有能力实施巨额的商业贿赂,这是国内小企业所望尘莫及的。

    (三)并购行为

    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可以依法进行,但是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可能会损害东道国的经济利益,甚至会对东道国的经济安全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能够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大规模地实现并购,最终形成市场垄断,或者对东道国的产业形成毁灭性打击。如有学者认为,“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中,通过直接并购、合资、品牌再定位等策略蚕食我国民族知名品牌,对我国本土企业的品牌塑造及发展形成极大冲击”。此类并购会导致拥有垄断优势的跨国公司跨越歧视市场壁垒,保持稳定的加工市场集中度和寡头竞争稳定性,排斥中小规模厂商,一旦它控制市场就可能压制竞争,降低市场效率,破坏市场结构,最终损害消费者福利。

    (四)环境侵权行为

    跨国公司将大规模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的力度上相对较弱,这样跨国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就会节省一大笔的环境开支。在着名的印度博帕尔案中就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利用国内外环境保护标准不同,满足自身的逐利需求。在中国,一些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时,除了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也将高污染、高危险的行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进来了,如橡胶、塑料、印染、制革、电镀、制鞋、电池等行业属于高污染型企业,而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建材、造纸和化工六大产业则是高耗能产业,可以说,中国在迎接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带来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对环境和资源的空前挑战。

    (五)其他行为

    跨国公司的其他行为如社会责任承担、劳工保护、****保障等也属于东道国法律规制的内容。例如,跨国公司利用发展中国家劳动者保护程度低实现经营成本的降低,在本国劳动者与外国劳动者的保护程度上采取双重标准,甚至由于在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普遍未达到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核心标准,致使产品的劳动力成本很低,这种因低工资而形成的出口竞争优势被发达国家称为“劳动力倾销”,导致产品易遭反倾销之诉,值得关注。

    三、跨国公司法律规制的对策

    跨国公司法律规制目的的实现,不能一味地要求跨国公司承担过多的义务或者对其进行道德指责,更不能因为跨国公司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违法违规现象而拒绝跨国公司进入本国经营而设置不合理的准入壁垒。相反,跨国公司的法律规制,需要加强本国的法律制度建设,优化法律环境,加强执法能力,促使跨国公司在经营中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

    (一)完善法律制度

    东道国需要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使跨国公司的经营行为有法可依。如针对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需要加强税收法律制度建设;针对跨国公司的商业贿赂行为,需要完善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针对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需要完善与并购相关的法律制度,尤其需要完善反垄断审查法律制度;针对跨国公司的环境侵权行为,需要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其他相关法律制度如劳动者权利保护制度等,也需要加以完善。简言之,跨国公司的出现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体现,东道国政府应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使本国法制能够与国际接轨,避免国际经济交往中出现双重标准,这将有助于跨国公司经营行为的规范化,同时也有助于东道国本国法律制度在品质上的提升。

    (二)加强执法能力

篇(5)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深刻,直接表现在带动了全球对外经济贸易的快速增长,同时将其进入的东道国纳入了经济一体化体系当中,加强了各国的经济往来。世界各国在一个共同的体系中求发展,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跨国公司进入中国20年,形成了只有实行本土化战略才能在中国长远发展下去的共识。对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的研究,有助于中国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更好的规范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行为,同时对中国的跨国公司走出国门,到国外进行投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 、生产经营本土化

1、生产运营本土化

生产运营本土化是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最直接的表现。跨国企业实行本土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降低成本。在世界贸易中,关税壁垒日益减少,而非关税壁垒日益增加,生产的本土化作为规避各种壁垒的最佳办法,被跨国公司广泛应用着。而且跨国公司为了贴近市场,也会最先考虑在目标市场进行生产。

摩托罗拉公司是在中国进行生产本土化程度较高的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公司于1987年进入中国,首先在北京设立办事处,于1992年在天津注册成立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有手机、对讲机、无线通信设备、汽车电子等。截至目前,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已有26家分公司,投资总额约为35亿美元,是中国最大的跨国公司之一。摩托罗拉公司于2004年8月在天津签约,投资160亿人民币建立起中国最先进的半导体集成生产中心。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生产运营带来的规模经济已经成为跨国经营的重大优势,并有利于推进全球一体化战略。

2、生产采购本土化

采购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全球化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国公司根据全球战略要求,权衡境外采购和当地采购利弊后的一种策略选择。跨国公司由国外采购国内生产向国内采购国内生产的转变,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生产的规模经济和提高生产的应变能力。

在中国进行采购的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零售业和制造业,如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欧尚、百安居等。这些跨国零售集团在中国的采购,主要以快速消费品和劳动密集型的各种产品,如服装、鞋帽、食品等为主。还有一类是如通用电器、福特汽车、西门子、联合利华等,这些制造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采购,主要是为了支持在中国及全球生产。跨国公司在中国采购的速度增长相当快,年采购额已突破千亿美元,并逐年递增。2000年摩托罗拉从中国采购了将近14亿美元的产品;2002年则高达38亿美元;2004年,摩托罗拉的本土采购金额累计达156亿美元。

3、生产配套本土化

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初期,主要将中国作为一个低成本的加工组装基地,零部件主要靠进口,在中国制造和增值的比重较低,表明跨国公司与中国国内产业的关联度较低。近年来,跨国公司生产配套国产化的比例越来越高,与中国国内产业的关联度明显提高。

例如,为了给上海大众汽车公司配套,德国大众在全球的配套企业中已经有100多家来中国投资,投资总额高达22.3亿美元;重庆与五十铃公司合资建立了庆铃汽车公司后,吸引了其原有的国外配套企业来重庆投资,配套投资的数量和比例都很可观。目前,全球最大的50家汽车零部件厂商超过一半在中国建立了合资企业,给在中国生产整车的合资企业配套。

二 、研究开发本土化

研究与开发是跨国公司的核心职能之一,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使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本土化成为必要,跨国公司正在不断加强对中国进行研究开发活动的投资,在中国建立了一批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

1、研究开发机构本土化

技术优势是跨国公司重要的垄断优势之一,在跨国公司有效利用中国的科技资源的同时,会小心避免技术的外部扩散。因此跨国公司会通过与国内科研机构就某项课题进行联合研究开发,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互补。如为了建立和增强与高等院校及其知名学者或研究人员的联系和合作,每年IBM公司都会成立由高级主管和资深技术人员组成专门的执行委员会,从著名高校中挑选和确定出具有研究意义的科研项目,与高校共同进行研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十余个项目采用的就是这种合作形式。

2、研究开发人才本土化

研究开发人才本土化主要是通过与中国国内的科研院所和大量网罗中国本土化的高科技人才等形式进行。科技论文。如通用电气研究开发中心通过签约项目和人员培训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进行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开发和推广运用;罗克韦尔自动化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0所院校有签约项目或建立合作实验室;惠普中国软件研究开发中心与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进行合作,寻求设备支持和技术指导,都是有效利用中国的科技人才资源。绝大多数跨国公司研究开发机构的人才本土化指数都超过了60%。

三、 人力资源本土化

跨国公司进行全球化经营获得的经营优势,只有通过人力资源才能真正转移到中国,而人力资源本土化是保证转移来的优势能持续下去的保证。科技论文。

1、外籍人员的本土化措施

语言障碍是外籍人员进行跨国管理的关键所在,所以使外籍人员本土化,首先是使外籍人员掌握中国语言,然后逐步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深入了解中国的处世方式,这将有利于外籍人员对中国工作人员的管理。

三星公司为外籍人员本土化所做的努力最显著,每年都从总部将高级管理人员派往中国进行学习,内容主要是学习汉语,并了解中国的相关法规、政策以及风土人情。在学习期满后,参加学习的管理人员要以报告的形式提交在中国收集整理到的有关中国的信息,并在公司进行宣传学习。

2、有效利用本土人力资源

跨国公司在中国人力资源本土化的重点是吸纳中国本土的有用人才。中国本土人员相对外籍人员较为稳定,可以增强跨国公司在中国战略的连续性,能够充分发挥其低成本和市场知识、关系资源未来的优势,有利于跨国公司在中国与顾客、员工、政府和行政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使跨国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如诺基亚在中国已经拥有员工近4000人,其中本地员工占90%以上;联合利华中国区工作的外籍员工人数也已减少了80%,目前90%的高级管理职务已由中国人担任。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在中国已基本实现了员工的本土化,其中国公司16000多员工中有99%来自当地。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12名总经理/总裁级管理人员中有9名是中方员工,25名部门总监中有21名是本土人才。科技论文。

四、营销本土化

1、渠道本土化

渠道的作用是完成产品由生产者向消费者的转移,是弥合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和信息差距。一个良好的渠道不但可以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节省交易费用,而且可以通过有效的资源配制,提高绩效。由于渠道建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跨国公司选择国内的商利用自己已有的渠道销售产品,可以在低成本条件下,运用商的优势,达到迅速占领市场的目的。

2、品牌本土化

跨国公司从品牌名称的设计到品牌的宣传推广等方面,都致力于与中国的文化、社会习俗及消费者的价值观念等相适应,努力创造本土化品牌。其中最典型的是“Coco Cola”品牌的中文翻译“可口可乐”,即朗朗上口,又能形象地向人们传达关于产品特性的信息。Coco Cola公司在宣传推广方面,在深入了解中国过年贴春联的传统后,通过向顾客发送春联提升自己本土化形象。春联上联为“新春新意新鲜新趣”,下联“可喜可贺可口可乐”,既宣传了产品的品牌,又适合中国人的习惯,具有浓郁的本土气息。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贯穿在中国的生产、研究开发、人力资源、营销等方面,只有从方方面面切实落实本土化战略,才能立足中国。面对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及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中国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在本土和国际市场上开辟属于自己的市场,具有与跨国公司相竞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刘研.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国际化论[M].上海:中信出版社,1992(21)

[2] 王志乐主编.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2004)[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篇(6)

一、本土化策略的动因分析

(1)降低运营成本。跨国公司实现生产、加工、人才当地化之后,生产及运营成本将远远低于产品在母国生产后输出及人才外派等“跨国运营”方式,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当地市场制造成本低的优势,达到跨国运营成本最低化的目的。(2)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跨国公司凭借其内部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对各类资源进行调配,高度融入了当地社会,对东道国的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的运用更加得心应手,以实现跨国经营物尽其用、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跨国公司本地化策略都是其全球整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降低成本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3)解决市场准入问题。首先,本地化可以使跨国公司取得“国民待遇”,与本地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享受税收及其他一系列更优惠政策;其次,本地化使产品更具有亲和力,使东道国居民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有利于产品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最后,就跨国公司内部而言,其夕阳技术,过剩资本也有了去向,能在全球经济的链条上享受到增值的乐趣,而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外资以及相对本国而言仍属先进的技术,达到双赢的目的。(4)迎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由于许多经营领域具有很强的国别或地区特征,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必须满足当地消费者的多种需求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跨国公司选择了本地化策略。

二、跨国公司在实施本地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少数跨国公司存在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对自己民族的一种极端盲目的肯定,损害了当地消费者的利益。少数跨国公司在华经营时由于这种观点的存在最终只能是自食其果。(2)少数跨国公司缺乏遵守中国市场秩序和道德准则的观念。市场的秩序指的是参与市场博弈的企业之间在维持各方面“公允”的利益的前提下,自然形成的一种市场自律的规则。道德准则是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组合而成的一种社会通用的自律行为规范。任何企业、团体、个人在这个人文环境中都必须不折不扣地遵守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和准则。如果企业不遵守这些游戏规则和道德准则,那么就很难得到一个地区消费者的信赖。(3)少数跨国公司存在营销歧视。近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营销歧视事件不断发生。所谓的营销歧视,是指在商业行为过程中生产商直接或间接地针对不同地区的客户有意无意地采取不同的营销标准或营销行为方式。营销歧视给这些跨国公司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直接影响它们的品牌价值和口碑声誉。(4)少数跨国公司的营销推广全球化遭到中国消费者冷遇。本土成功的经验模式生搬硬套在中国市场上,盲目地推行总部认为正确的而没有在当地实践的市场营销策略,在营销推广中坚持所谓的广告信息的统一一致,大量采用总部稿件,而中国的营销和执行团队在上述问题上是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和自的。(5)少数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伪本土化”。所谓跨国公司在华的伪本土化,是指由于中国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存在的制度不完善而引起的对消费者利益保护方面的欠缺,这些公司则“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的做法。这虽然没有违反中国的法律,但并没有真正维护中国消费者的利益。

跨国公司为了更好地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充分利用东道国本土资源,更好地应对来自东道国企业的竞争,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克服以上问题,科学地制定本地化策略决策。企业要在总的民族主义观念指导下,积极实施本地化决策,切实保护好东道国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本地化是跨国公司实现其整体战略的重要手段,因此,实施本地化的出发点要符东道国的消费者权益。此外,跨国公司在本地化的发展上应采取全球统一营销标准,建立长期的本地化策略规划,赢得当地消费者的认可,加强社会责任建设,彻底消除跨国公司的“伪本土化”,提供给消费者更多的增值享受。

参考文献

[1]宗永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20

[2]张红.论跨国公司角色行为的社会向度[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05-01

篇(7)

国际商务中,其主体来自世界各国,不受国家和地区的限制。由于不同地区的商务主体存在着不同的伦理文化,而且由此形成的价值判断标准也有所差异,这些差异必然会在国际商务合作中有所体现。在国际商务我们必须积极应对来自伦理方面的挑战,更新国际商务中的理论道德观,推动国际商务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国际商务中的伦理挑战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经济活动逐渐趋于全球化,随之而来的便是国际商务的迅猛发展,并且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伦理相关问题,使得国际商务面临着来自伦理方面的挑战增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国际商务主体的经营活动为东道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以跨国公司为例,跨国公司在商务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经营不仅推动了东道国经济的发展,为其带来了一定的技术与经验,增强了两国之间的联系,也使得国家之间的往来更加频繁。但是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同样为东道国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例如通过不正当手段盈利,不尊重他国文化,以自身的价值观进行文化渗透,社会责任感缺失,打乱了世界经济秩序的平衡等。而且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也引发了东道国文化与经济的贫困,这是因为跨国公司在经营中一般目的性较强,利用自身的价值观影响东道国。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向发展中的东道国宣扬本国价值观,使得这些国家民众的价值观向西方国家转变,使得东道国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而且也增加了东道国社会的混乱以及人们欲望的加深,也就是文化贫困。经济贫困是相对而言的,跨国公司的经营拉大了自身国家与东道国之间的贫富差距,使得东道国看起来更加贫困。其次,跨国经营主体经常面临不同文化价值的冲突,增加了选择的难度。虽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的经营活动所属的大环境相同,但是其背后的伦理理念相差甚远,这是由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导致的,使得跨国公司管理者很难做出决策。例如,当跨国经营者了解到自身购买的商品是由巴基斯坦的童工生产,其将会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与使用童工的企业继续保持合作关系,那么在东道国获取的利润会持续增加;然而使用童工与自己国家的法律和道德相违背,如果继续合作,自己将会受到自身良心以及自己国家的强烈谴责。很多类似的问题困扰着跨国经营者,他们对能够指导商务活动的价值准则的期盼更迫切。再次,共同国际背景机制的缺失使得很多跨国公司存在本国守德、他国失德的现象。跨国公司在国际商务领域面临的诱惑增多,很难保障能够道德经营,他们往往为了获取利益,在本尚可遵循不行贿的准则,但是到了他国,此道德约束便被抛之脑后。有的跨国公司在商务中能够遵循原则,拒绝行贿,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失去了盈利机会。

2.应对国际商务中伦理挑战的对策

2.1建立公正、诚心的国际经济背景制度

在国际商务中,必须秉承对人类共同利益负责的态度,推动公正、诚信国际经济背景制度的构建。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要想做好国际商务经营,必须在经济领域起到表率作用。为了构建较为完备的国际经济背景制度,跨国公司必须要摒弃在国际贸易中的不良习惯,不仅对自身企业负责,也要对世界负责,从而来营造出公正、诚信的国际经济环境。

2.2尊重东道国文化,带动其经济增长

如果东道国的文化不违背人类的基本道德,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必须对其文化表现出足够的尊重,而且在其经营中注意带动一国的经济增长。一个有道德的企业,在国际商务中必须及时关注自身经营活动对东道国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尽量消除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此外,国际商务中应该以纳税、提供就业机会以及投资等形式为东道国带来足够的利益,而不是以牺牲他国利益来为自身牟利。

2.3避免参与不符合道德或者法律的活动

虽然在部分国家,贿赂、童工等现象仍然存在,但是从事国际商务的企业不应该与本地企业一道,通过这些违法或者违背道德的行为来获取利润。当前不公正的国际商务背景下,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面临的发展空间是不一样的。但是跨国公司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必须要树立道德经营的榜样,推动国际商务经营制度的完善。

2.4尊重他国员工

不同国家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信仰、习惯等,跨国企业必须对他国员工表现出足够的尊重。有的跨国公司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国家发展业务,这些国家的法律尚不健全,失业人口较多,经常容易出现雇员歧视现象。为此,跨国公司必须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充分尊重每一名雇员。

参考文献:

[1]陈燕.国际商务伦理:基本原则与一般共识[J].伦理学研究,2010(p5):124-128.

[2]李茂森.我们为什么要接受国际规则――《国际商务伦理》教学札记[C].世界城市与精神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2010:254-265.

篇(8)

【关键词】

中资银行;跨国公司;金融服务;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跨国公司正加速在华投资扩张规模,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以及新的特点,如中心化、全球化、个性化、高端性、时效性和低成本。目前,外资银行发挥国际关系网络优势,利用与母公司长期的合作关系进行业务渗透,国内银行业也纷纷将跨国公司作为营销重点。但如何改进对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是目前困扰国内金融服务业的难点。我国银行业需要针对在华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需求,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应对跨国公司金融服务需求。

1 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金融业务现状

现在,全世界共有跨国公司6万多家。并且其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已达50多万家。全世界最到的前500家跨国公司,已经有400多家进入中国市场。到2010年,全年共有非金融领域的新批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有27406家,实际使用外商的直接投资金额已达1057亿美元,这比2009年已同期增长16.9%和17.4%。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内市场已经逐步开放,外国投资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从这里不难看出,跨国公司的金融投资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同时,作为我们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争夺的一个重要金融业务就是跨国公司银行业务。由于外资银行可以凭借其母公司的优势,依靠与跨国公司多年业务合作形成的战略关系以及其在产品服务、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向客户提供优质的、具备世界标准的金融业务服务,同时中资银行先天所具有的人际关系优势、政策方面优势、网点优势等也受到外资银行的强烈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遭到一些客户的抛弃,失去一些客户资源已经在所难免。

2 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需求

跨国公司其具有的特定是:规模庞大、有良好的资信、完备的经营网络、很强的行业竞争力。因此商业银行需针对这些跨国公司特点,认真研究、分析跨国公司在我国金融业务需求的多样性,抓住跨国公司金融需求的“七寸”,为其提供超高契合度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注重金融业务与产品相结合,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跨国公司的运作与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往,可以看出跨国公司的金融业务服务需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迫切希望主办行制度推出

由于跨国公司在中国业务扩张迅速,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迫切需要有实力的国内主办银行,希望通过众多本地实力派主办银行,获取全面的本外币金融业务服务。

2.2 一体化的全面金融服务需求

跨国公司为了满足企业经营需要,需要与国内银行建立密切的全面业务合作途径,并需要国内银行为其提供全面优质的本、外币金融业务服务,业务范围广泛,既包含公司业务、个人业务,又包含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到结算、理财等中介业务,并需要国内银行无论是总行还是分支行,都要将跨国公司遍布全国的的投资企业视为一个整体,按照统一的业务标准提供金融服务。

2.3 资金资产管理要求

在我国境内运营的众多跨国公司需要通过建立统一的内部资金结算网络,不受地域的限制,用以实现总部对其各地方子公司现金流的统一调配,提高其资金周转速度,降低公司运作的财务成本,并需要使用中资银行电子银行服务来实现资金调拨、实时查询、银行会计系统与客户会计系统实现对接和个性化报表等,来帮助其实现企业经营高效。上门收款和零钞兑换等现金管理服务是许多零售跨国企业迫切需要的,并且在国际结算方面,需要资金清算系统畅通、快捷和银行的汇路通畅。跨国公司对银行提供的各项服务的价格异常敏感,在防范汇率、利率风险方向,跨国公司通过双重货币存款、外汇通知存款,以及远期外汇买卖、货币互换等来规避风险,这必然所致其对外汇资金收益的金融工具有需求迫切。

2.4 个人银行业务需求

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以引进高素质人才,则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福利补贴政策,尤其在解决雇员的住房政策方面,而这些福利政策的实施往往离不开银行,这就形成了对银行个人业务的需求。同时,由于跨国公司有众多外进高级管理人员,其对个人外汇服务方面的需求比较高。

同时,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对金融服务逐渐有新的需求。服务标准也有所变化,其坚持拿欧美一流银行作为标杆,借鉴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模式,以“高效、高质”的标准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在服务内容也精益求精,从“融资”到“融智”,需要为跨国公司提供一揽子优质的金融解决方案,以帮助其提升产品内在价值。在服务范围上,从“双赢”到“多赢”,跨国公司需要银行服务渗透到其产品的服务链、供应链,通过向其下游的消费者、上游的供应提供综合、超高治理金融业务服务,增强它们对跨国公司的贡献度和依存度。

3 中资银行应对跨国公司金融服务需求的对策建议

目前国内的许多银行为了迎合跨国公司的需求,在金融创新上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大了服务力度,提供了很多金融创新服务产品,但仍然与于跨国公司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与欧美发达银行相比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先天不足。为尽快满足跨国公司的在金融业务上的需求,也为了提高国内银行的金融服务水平,使其向国际一流金融服务靠拢,国内商业银行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在许多方面仍需要完善。

3.1 建立系统化、高标准的服务体系,以产品确立竞争优势

为了提高拓展跨国公司客户的成效。应该在细分客户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服务战略,根据客户需求和特点,实行公司金融VIP服务,建立服务“绿色通道”,同时提供包括存贷款利率、结算费用等优惠政策并优先为跨国公司提供增值服务。同时,整合传统产品,提升优势产品,开发新型产品,提供包括各种业务的全方位、多层次金融产品及服务,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领先地位。

3.2 加强与国际一流银行的合作,优势互补

在我国的外资商业银行尽管很多先天优势,如管理经验比较成熟、技术比较先进,但仍然在经营地域和政策方面,有许多局限,难以达到竞标条件。这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就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如网点资源众多和人民币资源充足的优势与外资银行合作,以谋求实现“双赢”。另外,针对某些跨国公司的现金管理需求,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与外资银行的合作,利用外资银行的优秀管理经验、业务创新等,来满足跨国公司的某些国内商业银行暂时不具备的金融需求,从而稳定客户,实现共赢。

3.3 建立新的经营管理体制:决策迅速、应变灵活

为了加强与跨国公司合作,有效地拓展金融业务,我国的商业银行首先要参照欧美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综合外资银行的优点和本土商业银行先天优势,加强内部沟通协调,以“最大限度适应客户”为原则改造国内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量身定制跨国公司客户需要的金融产品和业务,有区别的适配跨国公司的业务需求;同时建立反应灵活、快速决策的客户管理体系。为了提高对重要客户的管理力度,同时需要配备高素质客户经理等手段。在中国逐渐市场开发,特别是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许多跨国公司对中国商业银行存在许多顾虑,但是,中国的商业银行国内网点众多、实力雄厚的丰富人民币储备优势,国内银行可以通过资源整合,改革提高经营管理,加快金融业务的创新突破,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普及电子化网络办公等。这样,可以使内资商业银行在争取跨国公司的金融业务竞争中,获取更高的市场地位。

3.4 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应对跨国公司金融服务需求

为应对跨国公司金融服务需求,银行应从三个层面来提高其金融创新能力。宏观层面,主要通过金融技术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金融企业纽织和管理方式的创新,金融服务业结构等方面的创新来提高其创新能力;中观层面,主要体现在银行中介功能的变化,可以分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制度创新,以更好地实现银行的“三性”目标;微观层面,则是通过信用、风险转移、增加流动性和股权创造等金融工具的创新。

3.5 开辟多种营销渠道,加大市场营销力度

银行应开辟多种营销渠道,全方位、高层次、多角度地加大市场营销的力度,使更多的跨国公司了解银行的金融服务。一方面,利用内资银行的政府支持和行业优势,通过政府和银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推销,当然内资银行要首先巩固与政府部门和银行业主管部门的天然合作关系,快速将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经验运作搞清,把握好国家的政策信息等,快速、准确的寻找客户源;另外,通过区域间的推荐进行营销也是一种有效方法,此方法的实现主要是靠共享客户信息和资源。巩固好已有客户,通过现有客户的推荐,内资银行可以更好的获取更多跨国公司业务,要重点完善和巩固现有跨国商业用户的合作关系,将他们作为内资银行拓展业务的一个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宣传,扩大银行的国际影响,强化营销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跃生.跨国公司金融:原理与案例.[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张琪、缪征.浅析跨国公司客户金融需求与风险[J].中国外资,2011(5):33

[2]杨怡东.在华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需求分析[J].上海金融,2010(3):23-25

[3]王媛.中外资银行跨国公司金融服务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4]吴晋.跨国公司金融需求与银行服务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7):25-26

[5]郭江、刘路.中外资银行对跨国公司的服务现状比较[J].财经科学,2008(1):42-48

[6]姚元东.国有商业银行跨国公司金融服务研究[D],厦门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7.5

[7]李桂琴.加强对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J].中国城市金融,2005(12):60

篇(9)

1引言

跨国公司呈现出的迅猛发展的势头,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也极大的促进了国际商务研究的开展。在国际商务研究领域,关于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探讨是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巨大的市场容量和不断提高的市场自有化程度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促进了跨国公司在华活动明显增多,在这一系列活动中,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模式也悄然发生着转变。

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它是一种制度安排,是企业将产品、技术、人力、管理经验和其他资源转移到其他国家的方式。改革开放之后,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模式就一直在变化,由出口进入到合同进入再到投资进入,尤其是近年来,很多研究都证明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模式已经逐渐由合资增资变为独资。在这种情况下,有什么深层次动因促使跨国公司是做出这种决策;他们对我国企业又生了什么样的负面影响;我国企业能够从中总结出何种经验来应对竞争并且运用到自己的跨境投资当中去即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类型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出口进入、合同进入和投资进入。出口进入模式包括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是公司将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在目标国境外生产,然后再运输到销售地进行销售。合同进入模式包括许可经营技术协议,合同生产等形式,是公司通过与目标国的法人实体签订长期的非权益性合同,使公司的技术或人力从本国转移到外国。而投资进入模式则包括合资企业和全资子公司,它是一种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进入模式,公司通过在目标国家占有部分或者全部所有权,将技术、人力、管理经验及其他产权转移到目标国家。不同的进入模式能够影响投资在东道国的溢出效应,市场结构和当地竞争。

有关跨国公司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研究始于国际投资理论,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不论是外资在进入东道国市场时,还是本国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时,都必须进行的核心决策,是国际投资研究的前沿问题。

从21世纪开始,跨国公司对中国的进入模式选择就变得越来越明朗,越来越单一,很多国内学者的研究证明了跨国公司从合资转向独资是必然趋势。邱立成等(2003)提出,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变化上最突出的表现是中外合资企业所占的比例明显下降,而外商独资企业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并取代中外合资企业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的首要进入模式。时秀梅等(2010)在针对宝洁的案例分析中提出,跨国公司独资化是其自身针对全球环境和中国市场的战略转型,是不可逆的。他们指出了跨国公司进入模式演化的推动因素和未来可能的发展,却忽略了跨国公司进入模式不断演化,逐渐趋向独资的深层次动因,而这个部分恰恰可以运用演化分析范式来进行解释。

2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理论模型――演化分析范式

演化分析方法最早来源于生物学,最早以达尔文(1859)为代表的生物学家提出“物竞天择”“自然选择”等观点,后来以贝奇霍(Bagehot,1872)为代表的科学家开始将进化论引入社会,文化乃至思想领域。

演化分析方法的基本假设和具体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工具,我们要运用这个分析范式进行研究,要建立一个演化模型,就是要找出管理模式形成与变化过程中的遗传传递机制、选择机制和变异机制,正确识别研究对象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在演化理论当中,这两个范畴同样存在。它们或者直接采用生物学名词,或者被称为复制者(基因型)和互动者(表现型)。

2.2论文基本分析框架

3跨国公司进入模式演变的动因分析

3.1动态环境

从历史动态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经历了快速且稳定的增长,已经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消费者市场,它在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中国市场所体现出来的快速而稳定的扩大趋势以及其中蕴涵着的巨大的增长潜力才使得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上越来越追求于高度控制的独资企业形态。吴研(2008)也指出,特别是在2000年后,中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既规定了外商投资者的行为,也保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市场和制度的因素给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模式的演变提供了一个大环境,这个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它左右着跨国公司在中国进入模式和经营路径的演变方向,就像大自然的每个时代也左右着生物的进化。

3.2遗传传递机制

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初期,抱着一种试水心态的外资们并没有经验,当然也不会有坚定的信心独资面对中国市场。缺乏经营经验和对特定国家环境的了解往往是制约跨国公司进入该国市场的因素之一:缺乏经验的公司往往会高估风险而低估收益,这必然会促使外国投资者选择资源投入较少,风险相对较低的进入方式――如非股权进入方式或合资企业方式等。

这种情况下,一旦公司获取或者积累了认知和经验,就会转化为该公司特有的优势。积累了这些知识与经验的公司能够更准确的估价经营风险与收益,更有效地控制海外经营,相对也就更愿意采取资源投入量大,控制程度更高的独资方式。这就是因为这种文化,技术经验的积累就可以作为一种复制者,在企业的内部遗传下来,形成一种遗传的传递机制。这种经验的复制会转变为企业应对市场风险和对收益预测的信心,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模式选择。

3.3选择机制

自然选择是指在生物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物竞天择的现象,这种适应性的改变就是选择机制的作用原理。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不断变化,外商投资的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从以来自中国港台地区的规模较小的公司为主变为以主要来自欧美的世界知名跨国公司为主。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变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早期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食品、纺织品、建筑材料、电子产品、玩具等轻工业;而目前,外国公司的投资与经营领域夸扩展到了包括基础设施,电讯,汽车乃至能源行业在内的中国支柱性行业。这些行业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且还会引入知识产权,技术等问题,这时候跨国公司更愿意采用控制程度较高的进入模式。也就是说,中国市场的投资来源和投资结构的全面升级使想要进入中国的外商经历了一次变革,在选择机制的作用下,独资企业数量增长也使跨国公司在华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

3.4变异机制

合资企业曾经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模式,近10多年来合资企业所占比例的下降以及其绝对数量的减少,内部原因就在于合资企业自身所体现出的不足,让跨国公司自己本身的经营模式产生了变异。

首先,合资企业存在不稳定性。中外合资企业通常都是来自中国和外国的至少两个母公司共同享有产权,共同进行管理。由于合作双方在经营目标,商业实践经验以及对未来的预期等方面上存在差异,产生“水土不服”等难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努力维系健康双赢的合作关系会耗费企业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其次,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的技术产权需要受到保护。跨国公司能够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和保持长期又是的主要原因是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专利产权和专有技术的保密性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东道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的在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够借鉴甚至学会跨国公司的专利技术。这样在跨国公司的内部就产生了利益冲突,再加上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健全,这将无疑导致中外合资企业的低效运行,两者的合作关系难以维系,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模式也在其内部的变异机制的作用下由合资逐渐转向独资。

4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演化模型

结合演化分析的理论和上一部分的演化动因分析,建立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模式的动态演化模型,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不断促使跨国公司演变的深层次动因,总结出其演化过程中的普遍规律。

图2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模式的演变模型

正如以上模型所示,在演化分析的视角下,在中国经济风云变化的过程中,市场和制度因素只是作为大环境的铺垫,而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模式变化的真正原因是其在演化过程中这三种机制互相作用的结果,整个过程是具有时序性和积累因果关系的。跨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知识、技术等经验的不断积累在遗传机制的作用下成为一种基因,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复制者,成为企业的一种潜在资本,提高了企业独立的意愿。接着,国内投资来源转型(由较小型公司的投资向国际知名品牌的进驻转型)与投资结构的升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型)使选择机制作用于企业决策。最后,在由遗传机制和选择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合资企业自身所存在的企业内部矛盾越来越明显,最终导致企业的经营模式产生变异,由合资逐渐增资直到变成独资。

5基于演化模型针对我国企业的经验总结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外国直接投资更多地采取独资企业模式取代中外合资企业模式,这一趋势将会降低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中的溢出效应。已有的研究已经证明,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当地企业组建的合资企业在当地经济中产生的溢出效应大于外商独资企业。

针对跨国公司进入我国模式独资化对我国的负面影响,我国政府应该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不断完善监管制度。但是最关键的还是我国的当地企业需要做出自己的调整来应对,同时吸取在华跨国公司的经验,谨慎选择经营战略,落实“走出去”战略。基于以上演化模型,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在经营过程中注重积累自己的遗传传递基因,使企业获得的知识和技术方面的经验能够转化为企业的潜在资本。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对外资企业的过分依赖,使得自己的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的掌握有所欠缺。中国企业应该增强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培育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在进入其他国家投资时,要根据东道国当前的经济状态,谨慎分析其产业结构和投资形式,不要盲目跟风或者直接将国内的经营方式移植过去,以动态的视角去决策。应该将对东道国的投资状况进行详细分析作为“走出去”的第一步,防止出现因选择机制作用,东道国市场动荡、产业结构或者产业布局调整导致企业出现措手不及的状况。相反地,要利用选择机制,将自身没有效率或者不符合发展需求的部门或者业务甩掉,使企业变成高效率的精简的组织,进行本企业内部的优胜劣汰。

第三,要及时观测企业整体状况,调整经营战略来解决应对企业内部的矛盾,尤其是由于投资方式所导致的根本性的矛盾。本国企业可以通过变异机制的运作原理提前预知企业可能面临的困难,及时做出反应。获取必要的组织合法性资源是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成功进入与其文化制度差异极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决定性因素,具备组织合法性能够使跨国公司获得东道国关键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有利于其进入和发展。参考文献:

[1] Root.F. . Entry 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s [M]. Lexington books,1994.

[2] Tirole.J..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Finance[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3]李湛.金融契约理论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8(11).

[4] Keith D. Brouthers. Institutional,Cultural and Transaction Cost Influences on Entry Mode Choice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summer 2002, 33(2): 203(19).

[5][日]小岛清.对外直接投资论[M].日本钻石出版社,1977.

[6]邱立成,于李娜.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3(3)24-25.

[7]时秀梅.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模式进程研究――以宝洁(中国)为例[J].中国管理科学,2010(11):681-682

[8]杨虎涛.演化经济学中的生物学隐喻――合理性、相似性和差异性[J].学术月刊,2006,38(6).

篇(10)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8-0033-02

出于企业或公司如何获得达到利益最大化核心能力的论说,可以将整个企业发展理论中支持企业发展的能力大致分为两种:经济力和社会力。即使用纯经济因素解释企业发展模型的理论可以归于经济力理论范畴,而使用除经济因素之外的社会因素对企业发展模型作出分析的理论可以归入社会力理论范畴。经济力理论向社会力理论的转向现实的是企业发展策略的根本转变。

一、企业理论中经济力理论及其局限

(一)经济力理论

所谓经济力理论,它主要研究企业或公司如何提高自身的赢利能力,诸如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垄断优势对外投资、通过对外投资获取高额利润和竞争地位等等。该理论的前提是把企业定位为“经济公民”的身份,这是一切经济力理论研究的大背景。这个理论的另一个暗含条件是企业是以追求经济利润为根本目标的,企业的责任在于实现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企业发展的动力是经济要素的投入,绩效来源于经济资源产出的效率。这一点在传统跨国公司理论研究中体现得很有代表性。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无论是“主流学派”还是“非主流学派”、无论是人们所总结的“个论”还是“通论”,对其行为的解释从没走出过企业“经济利益”的地域,始终在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原因、动机、目的寻找经济利益的源泉,始终围绕“培育、利用优势,尤其是垄断优势,获取高额利润”这一教条来探索跨国公司垄断优势来源以及如何利用,进而解释跨国公司行为,所以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本质上属于经济力理论。

(二)经济力理论的局限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不但是经济利益的折射,同时也是社会各种利益的交集。特别是跨国公司这样的庞然大物对此体会应该更加深刻。难道跨国公司存在的价值就是创造经济利益?难道“企业的职责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回答这个问题似乎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实际上作为社会细胞,企业同样是社会关系的显现,回答以上问题恰恰是回到了经济学研究的本源。除了科斯从交易费用角度解释了“企业的性质”,那么是否还存在其他角度解释对企业的性质作出解释?毕竟,企业的本源不但具有经济性也具有社会性。这就意味着企业不仅是“经济公民”,还“社会公民”。

理论的发展总是意味着实际情况已经发生改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发生了许多新变化,诸如:跨国并购浪潮与国际战略联盟、RD的国际化、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柔性化、网络化等等;跨国公司目标向多元化发展,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人文目标的目标体系;重视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强烈关注跨国公司社会伦理形象。而且,在所有变化中,都贯彻一个理念,那就是“人性化、人文化”。这一系列新变化在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中无法找到准确的解释,尤其是当今跨国公司把社会责任作为实现其目标体系的重要途径,强烈地追求社会伦理形象,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更是无法合理解释。社会力理论的诞生为跨国公司理论开辟了崭新天地,为合理解释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追求伦理形象找到了理论依据。

二、企业理论中社会力理论的发展

社会力理论是跨国公司理论的新发展,所谓社会力理论,就是研究企业在新的企业使命和多元目标体系下,赢得社会尊重和赞誉的能力,与社会协调一致、与环境相容共生的能力,并解释跨国公司关注社会和环境的新的经营战略与行为的理论体系。该理论的任务是应用道德哲学的基本方法、探索跨国公司实现目标体系的动力源泉和运行机制,并合理解释跨国公司行为和价值观的新变化。社会力理论的产生不仅是跨国公司理论的必然演进,更是跨国公司实践的客观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标志着其已经完成了“经济公民”向“社会公民”的转化。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经济力(垄断优势、技术、资源、内部化力量等等)的有限性,制约了跨国公司原有经营战略的实施,使跨国公司越来越认识到,经济力已经不能构成全球化经营的动力系统,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迫动性引发跨国公司战略的新变化,因此,必须寻求新的动力源——社会力。把承担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作为培育社会力的核心,并形成跨国公司新的核心竞争力,这为跨国公司社会力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实证依据。

随着价值观的转变,跨国公司的目标也不再是单一的经济目标了,而是向多元发展,形成了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人文目标的目标体系,多元目标体系决定了跨国公司的企业制度更关注人性化、人权、公平,还有与社会和谐。目标的多元化,决定了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已经无法合理解释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和全球化经营过程中承担社会责任和树立伦理形象的新变化。

三、社会力理论的一般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社会力理论的提出,使跨国公司理论向前进了一大步,为跨国公司如何获得更具适应性的发展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导,而社会力理论的研究框架也能够为企业理论发展更加一般性的社会力理论提供帮助。虽然跨国公司社会力理论中已经为社会力构成设计了大致的框架,但其设计源泉其实来自于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因此社会力理论的发展还在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一)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演变

虽然从起源到今天,历经“数个世纪”,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还在讨论之中没有统一的答案,自然相应的内涵也就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1924年歇尔顿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说法。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这种崭新的思想认为,企业经营战略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有利于增进社区利益,社区利益作为一项衡量尺度,远远高于企业的盈利。20世纪20年代,美国就出现三种相互联系的观念对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提出挑战:受托人观念、利益平衡观念和服务观念,这三种观念开始扩大企业的社会责任。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企业的社会责任增大了,包括雇员福利(抚恤金和保险计划)、安全、医疗保健和退休方案得到进一步完善。20世纪60年代环保主义蓬勃发展,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心由赞助行为、提高产品安全度等类似事宜,转向改善空气和水的质量。20世纪70年代,消费者权益运动风云迭起,企业社会责任又加入了新的内容。

虽然不同时期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是不一样的,相应的理论认知也存在不同。但从总体上来看企业社会责任可以看作是企业高层作为企业相关者的信托受托人,而积极实施利他主义的行为,以履行企业在社会中的应有角色。其中相关的信托受托人实际上指的是公司股东、债权人、职工、消费者和广大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者。而利他行为则是指企业为社会公众解决某些社会问题,但自己并不直接从中获取经济上的好处。

(二)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传承自国外的相关研究,是在中国的社会文化需要和面对国际贸易的压力下必然出现的结果。与国外一样,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国内学者也是众说纷纭各有看法,其内涵远未统一。但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中国主动应对的最好选择,也与中国经济发展同步,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中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明显不足。其表现为:一是研究成果少而且观点片面。从国内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来看,迄今为止,对企业社会责任系统研究成果不够深入,现有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著作中,全面系统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几乎没有。二是缺少创新性研究。目前国内翻译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各方面原著较多,而国内原著很多都是借鉴或直接引用国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科研成果,针对中国特色的理论观点很零碎,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三是侧重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应用研究而轻理论研究。与国外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明显不同。可以看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亟待加强,特别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建立。

四、总结

企业角色从“经济公民”转向“社会公民”;企业理论也从经济力理论发展到社会力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正在逐渐掌握更具加适合发展的能力,并通过将社会责任整合入企业战略的形式,在制度上保证了更加有效地将社会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并借此发展出强大的竞争优势。但企业理论的这一新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提供给企业更强的理论指导,关键在于建立可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与企业绩效紧密相联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而这又依赖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竞争的最高境界将是标准和制度的竞争,强化社会责任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企业要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重要内容来规划。要把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变成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而且要争取这种投资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杨瑞龙,杨其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邓修权,夏国平.企业能力理论及其形成背景分析[C].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2003.

[3] 卢让林,李子奈.企业理论的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篇(11)

一、引言

西方学者对跨国公司的研究是从国际投资开始的,然而,在世界经济史中,国际贸易的历史远比国际投资悠久,国际贸易的理论也比国际投资的理论成熟得多。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有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和被称为“赫—俄—萨模式”(H-O-S Model)的要素禀赋理论等比较公认的权威学说,而在国际投资方面的研究则较为薄弱。西方学者通常运用国际贸易理论来解释国际投资现象,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各自的运行机制有所不同,国际贸易理论难以对国际投资做出较为科学的解释。

二、我国国有企业跨国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海外经营中的问题主要是与企业的内部自身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相联系。这其中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海外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主要原因。

(一)产权制度不明晰

目前我国境外企业的管理方式主要实行的是承包经营制度。这本身是在当前我国对外投资管理经验相对缺乏,管理机制不完善情况下的权宜之计。但问题是这种承包性制度往往建立于并不明晰的产权制度之上,在产权、制度和体制方面的深层次的改革远未到位。

首先,按常理,境外企业的国有资产理应保值和增值,但从实际情况看,相当一部分境外企业的国有资产不仅没有增值,甚至连保值也未能做到。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漏洞,主要有:一些企业的国有资产以个人的名义在当地注册,造成产权关系不明确,给国有资产流失造成隐患。其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健全不仅存在于国内母公司,一些企业的境外子公司也沿袭了传统企业的经营机制。在该制度安排下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间的收益权与使用权划分没有得到合理且清晰的界定,进而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企业的管理机制尚未根本改变,国内企业可能过于强调了对海外公司的我国国有企业跨国经营问题研究管理与控制,而海外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与决策权力被大量剥夺;另一方面,对于海外企业的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与业务发展漠不关心,这也直接导致了许多海外企业缺乏国内母公司的相关支持而孤军奋战,海外业务的拓展活动显得后劲不足。同时国内母公司的这种态度在产权制度不明晰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境外企业管理中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甚至导致管理者设租、寻租与企业资产的海外流失。

(二)政企不分与所有者主体缺位

我国国有企业历来是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其关键问题就是政企不分与所有者缺位。应该说,国有企业的资产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之间是委托关系,这在产权制度上是相对明晰的。简单来讲就是,机构作为所有者是可以的,但实际操作中管理国有资产的是机构中实实在在的人,而这些人在事实上的责、权、利等方面与其所管理的国有资产并无百分之百的利害关系。这样来看实际上无论是国资委还是财政部充其量也只能还是国有资产的一个人而己,而相应的委托人即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方面仍然处于缺位的状况之中。

三、推动我国国有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

(一)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企业在一定的外部经济环境下,成功地进行国际生产与经营活动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企业能够更有效地从事设计、生产、销售产品和服务,其价格和非价格特性较国外竞争者更具有市场吸引力。我国国有企业必须提高国际竞争力,只有提高国际竞争力,才能更有效的开展对外贸易和海外投资。

(二)把软技术创新作为提高国有企业科技开发能力的突破口

把软技术作为技术创新的突破口是是因为:

第一,投资少,风险小。硬技术创新需要的投资较大,潜在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也较大,而软技术创新是对产品本体的延伸部分的创新,投资较少,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也相对较小。

第二,容易实现技术创新的目标。软技术创新从构思开发到具体实现都是以企业内部为主,只要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生产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的努力,就可以达到技术创新的目标。

(三)加大国有企业科技开发资源的投入力度

首先,加大国有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力度。科技开发是高投入、高风险活动,没有较大投入,很难进行创新。其次,建立有效的国有企业内部创新机制。最后,大力培养科技开发人才。科技开发是一个由知识技能的积累到创造性地应用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靠承载知识技能的各种人才来完成的。国有企业为了获得高水平的科技开发人才,一方面要值得投资自己培养,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有企业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有用武之地。

四、结论

我国国有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之一前,应强化我国国有企业自身素质,明确自身的优势、劣势,克服自身劣势,认真地做好知识准备和相应的人才准备,要全面地熟悉和把握国际惯例以及东道国的政治经济、产业政策变化以及法律政策等。根据我国国有企业的核心实力来决定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开展海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明确投资方向。通盘考虑项目的条件和直接、间接效益,减少盲目行动,规避和减少风险。

参考文献:

[1] 于颖.浅析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问题的成因[J].商场现代化,2007.

[2] 邵祥林.“走出去”跨国经营一中国经贸强国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 中国大企业与世界级企业差距在哪里?[N]人民日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