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8:2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网络群体极化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网络群体极化论文

篇(1)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刘长敏。危机应对的全球视角--各国危机应对机制与实践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5]马晓河。关于区域性灾害危机管理的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李君如。危机治理与社会和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7]张成福。危机状态下的政府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8]丁元竹。问责性、绩效与治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9]苏丽文着。董关鹏译。政府的媒体公关与新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0]李普曼着。阎克文等译。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危机公关论文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9

[2]许南,周实。从7·23温州动车事故看我国行政问责制度[J].沈阳干部学刊,2012,(3):39~41

[3]林莉。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的竞争策略[J].新闻爱好者,2012,(12):39~40

[4]郭乐天。互联网虚假信息的控制与网络舆情的引导[J].新闻记者,2005,(2):18~23

[5]吴志敏,郭文亮。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广西社会科学,2012,(6):27~31

[6]赵志立。新闻传媒在危机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当代传播,2011,(2):4~6

[7]杜涛。网络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J].新闻爱好者,2005,(1):35~40

[8]周春燕。基于电子政务条件下的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25~128

[9]刘俊。新媒体之我见[J].广告大观,2009,(6):26~27

[10]梁莹。危机公关和政府形象[J].社会,2011,(8):38~40

[11]李小翠,唐俊。新媒体:在关注和热议中前行[J].新闻记者,2009,(3):22~24

[12]邱楷。从瓮安事件看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1):24~27

[13]刘澎。浅议企业的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14~18

[14]王忠国。突发事件的政府应对策略分析[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19~21

[15]唐正繁。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政府危机管理[J].贵州社会科学,2011,(6):15~18

危机公关论文参考文献:

[1]刘首兵。我国突发事件的政府应急管理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2,(3):25~27

[2]石英华。转轨时期的公共危机与政府管理[J].财政研究,2012,(8):16~20

[3]李正国。危机公关、媒体角色与国家形象的修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3):11~15

[4]张传芹,方磊,张文卿。构建信息化时代政府危机管理系统的理论架构[J].科学学研究,2004,(1):54~59

[5]龚伟。网络群体极化倾向的引导规避[J].网络传播,2011,(4):123~128

[6]黄宏。试论手机媒体的负面影响及控制[J].新闻记者,2010,(5):25~18

[7]吴玉宗。论加强政府公共关系[J].社会科学研究,2010,(6):31~36

[8]姜进章,谢晶,王方群。浅论转型环境下政府的媒体宣传策略[J].江汉论坛,2011,(5):14~19

[9]李华荣。哲学视野中的公共关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9):29~32

[10]徐和建。正确舆论是妥善处理公共突发事件的"方向盘"[J].新闻与写作,2011,(10):17~21

[11]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J].中国软科学,2012,(4):30~32

[12]孙多勇,鲁洋。危机管理的理论发展与现实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4,(4):14~18

篇(2)

1研究框架及假设

20世纪90年代,行政管理专业归属发生变化,即从政治学下的二级学科中脱离,成为独立的学科,行政管理专业由原先的理论型向实务型转变[7]。斯托克斯不赞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二分法,他提出了四象限体系分别是,高基础、低应用的波尔象限、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双高的巴斯德象限,以及双低的以训练为目的的象限。[8]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选题可能表现出显著的解决问题导向,与此同时,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水平有较高期望。解决问题导向的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经验主义方法收集资料。按照行政学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将收集资料的方法分为非经验主义方法和经验主义方法,经验主义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参与观察、受控田野调查或实验法。[9]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运用经验主义方法会受到客观条件限制,他们可能会转而借助于非经验主义方法,最常见的就是文献法。虽然采取文献法能够低成本、便捷地收集资料,但不利于硕士研究生创新,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可能成为一些人“加工论文”的工具。论文相互借鉴、模仿,大量选题重复。本文提出假设: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位于“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和“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象限。

2类目及样本选取

根据研究目的,同时,在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设计分析类目,包括研究主题、研究层次。研究主题划分为行政理论、城市治理、行政体制、公共财政、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政社关系、公共危机、网络舆情、政府规制、公共政策、电子政府、服务型政府、行政伦理、政府职能等子类。研究层次借用W·理查德·斯科特(W.RichardScott)提出的研究组织的三个分析层面,即社会心理层面、组织体层面和生态群层面[9]。其中,社会心理层面关注个体行为;组织体层面关注组织结构和过程;生态群层面关注环境中的组织群。本文的分析单元是文献题名、年份、出版者等。在进行样本分类时,不可避免的参杂了主观判断因素,为提高分析的信度,在导师、同学中背对背进行相同数据分类。减少主观判断成分。

本文在“CNKI-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当中,分年度筛选出一级学科代码为“120401”(即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论文,按照被引用次数进行排序。对其中被引用过的论文进行分析。其中,2012年、2013年被引用过的论文共495篇,全部抽样。由于时间越长,被引用次数也随之增加,如2011年当年知网平台收录的论文,当年被引用1次,在随后的两年可能再次被引用,因此,2009年至2011年被引用论文总体规模大,为方便研究,采取系统抽样方法,选取458个样本。样本容量为953个。

3结果与分析

3.1硕士研究生选题偏好分析

如图1所示,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偏好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公共危机与网络舆情、政社关系、公共服务领域,其他领域的选题则比较分散,每一主题的样本占比都不足10%,7.56%的选题难以归类。

①研究政府与社会关系问题。具体表现为研究政府和非政府公共部门、社区等公民自组织之间的角色关系,以及公共服务外包、公民参与等问题。其中,研究社会组织的占35.03%,涉及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培育,如《云南省社会组织培育机制研究》、《我国基金会的资金管理研究》、《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现状及问题研究》等;社会组织作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过程,如《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关系研究》、《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参与研究》、《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研究》等;以及准政府社会组织,如工会、妇联等职能,如《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工会职能定位研究》等。研究社区治理的占24.08%,研究社区治理的样本中51.52%对某个案例或多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如《我国城郊撤村建居社区治理研究——以青岛市黄岛区为例》、《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背景下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麦子店社区为例》。此外,这一类的研究还包括研究事业单位改革,如高校去行政化、医院“管办分离”;村民自治、公民参与等问题。

②研究公共危机以及网络舆情。涉及的范围包括公共危机的诱发机制,政府同其他主体对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的治理,其中,公共危机的研究以群体性事件为主。如《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研究》、《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及其对策研究》、《政府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微博舆情应对》、《网络舆论危机中的政府应对策略研究》。

③研究政府提供文化、公共交通等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职能,以及区域、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以下简称为“公共服务”)。专门研究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样本21个,占这公共服务样本总数92个的22.83%。研究公共服务的样本呈现出地域化、本土化色彩,针对西部地区,或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进行研究,如《西部地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鄂尔多斯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泰安市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问题研究》。有2个样本介绍国外经验,分别是英国公共服务改革、新加坡住房制度。此外,养老问题的研究较多,其次是就业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

从研究层次上看,近五年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生态群层面的研究。研究生态群层面的样本数405个,占总数的42.50%;研究组织体层面的样本数366个,占总数的38.41%;研究社会心理层面的样本数126个,占总数的38.41%;其他样本数56个,占总数的5.88%。由此可见,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将政府置于外部环境当中,与外部环境、其他主题互动的外部视角。研究政府自身的内部视角占了较小份额。

不难看出,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的研究主题与研究层次与近五年热点问题存在相关性。社会矛盾凸显、社会群体利益诉求上升,公共部门对公平性、回应性赋予更高的价值,需要理清政府权力边界,给社会更多的发展空间,但仍然强调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责任,尤其是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行政管理领域的研究者一般将“治理”理解为一种角色关系,将好的治理理解为多元主题的共同治理,这一领域的研究增加。研究这类角色关系的论文占总体的比重由2009年的12.03%上升到2013年的65.42%。

行政理论研究数量很少,只有三篇论文,分别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进行描述。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会对相关理论进行表面化的引用,如研究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论文,堆砌引用治理理论、政府失灵理论等,而文章主体部分脱离理论展开,理论游离于文章之外,“两张皮”现象较多。行政管理专业更多体现为一种“工具”,而不是一门“科学”。

3.2硕士研究生选题重复现象分析

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较为集中。前已述及,选题偏好集中在三个研究主题,而其他研究主题样本数量较少。以“公共财政”为例,每年“公共财政”的选题样本数占当年样本总数的比重都不超过5%。研究的具体内容也较为单一,缺乏非税收入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内容,对公共预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公共预算的透明性,如《公共预算透明保障机制构建研究》、《预算民主视角下我国公众参与政府预算的研究》等。选题呈现出两极化趋势。此外,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重复现象也比较突出。如表1所示,同一选题下存在多个样本。

对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偏好、选题的集中重复情况的分析验证了假设,即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位于“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和“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象限。

4选题质量提升对策

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紧趋政治热点、社会问题,基础性研究较弱,理论应用堆砌、表面化;集中、重复的选题较多,选题结构失衡,多数停留在“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阶段,研究价值不高。究其原因,首先,硕士研究生原著阅读量有限。硕士研究生对原著缺乏兴趣,仅仅针对热点问题提出研究问题,利用二手资料对理论进行零散化的理解,由于缺乏理论积淀,难以上升到一定层面。因而对理论的应用呈现堆砌化、表面化。

其次,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实证研究“短板”。习惯于采用非经验主义研究方法收集二手资料,在知网、万方等平台收集期刊、论文资料后,进行整理、修改。通过非经验主义方式进行资料搜集,相比实证研究更加简单便捷,但过多的依赖二手数据写作论文,难免造成研究的重复,而且许多论文都仅仅是对前人研究的成果稍作修改,并非对现有成果的发展和创新。可以预见如果研究生没有从意识上消除对二手数据的依赖,在研究中不愿意实践和创新,行政管理专业未来的论文质量将大打折扣。

以上分析可知,提升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质量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强化硕士研究生经典阅读意识。目前的激励机制,易导致研究生过分关注、参加课题、学术会议数量,潜心钻研原著的时间和兴趣减少。可以考虑适当改进目前的评价机制和方法。二是倡导研究生实证和创新精神。消除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对二手资料的过度依赖,为硕士研究生创造多途径开展问卷、访谈等经验研究,增加用于课堂外的时间,让他们真正了解现实问题,同时,优化研究生课程设计,增加计量经济、统计分析方法等课程,提升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数据挖掘、深入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金平,韩延伦.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1:42-45.

[2]周毅.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原则及方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0:34-41.

[3]雷伟伟,袁占良.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8,15:56-57.

[4]吴赞敏,梁旭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方法与论文质量的研究[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7,03:29-32.

[5]孙国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来源、方法与技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03:21-23+27.

[6]李志义,刁玉玮.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浅议[J].高等教育研究,1995,04:15-16.

[7]何艳玲.我们在做什么样的研究:中国行政学研究评述[J].公共管理研究,2007,00:21-42.

[8][9](美)W.理查德·斯格特(W.RichardScott),杰拉尔德·F·戴维斯著.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高俊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9-20.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年研究生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课题“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质量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项目号:2004JY01)的阶段性成果。

篇(3)

2017年3月28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开播。一周内,该电视剧旋即成为社会讨论热点,被称为“现象级”电视剧。这样一部优质的国产电视连续剧,通过怎样的传播路径来到人们面前?在电视上有优质播出平台湖南卫视,在网络上有PPTV、爱奇艺、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在社交媒体上有微博微信和论坛等。优质国产连续剧的走红,表现了人们对更高品质文化产品的需求和渴望。在融媒体传播环境下,优质国产连续剧综合利用好新旧传播手段,提高有效传播,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产电视剧品质两极化及传播环境嬗变

1.国产电视剧品质两极化现象及突围逻辑。

在电视剧产业不断繁荣的背景下,我国电视剧的生产总量在不断提升,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也出现了很多乱象。首先,“抗战神剧”横行。电视剧制作单位在考虑题材的时候,最看重的是题材的安全性。由于国家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古装、穿越、反腐、谍战等题材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对于制作单位来说,可以选择的题材已经很少。这其中,抗战剧是受限制最少的题材之一,最近一些年来在审查上基本上没有风险,这一重要因素导致了抗战剧的流行;另外,宫斗剧也是热点之一,《武媚娘传奇》和《甄执》等宫廷剧中的服饰、台词、历史背景均受到观众追捧和热议;还有,IP也成为影视界的焦点。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直译为“知识产权”。IP热是“一剧两星”政策下电视剧制作公司追求市场利润的结果,也是优秀原创剧本匮乏的表现,《芈月传》、《盗墓笔记》和《花千骨》均是由网络小说改变为影视剧作品并受到热捧的代表。

一部电视剧的热播,除了自身质量过硬,还在于影视剧在播出前、播出时和播出之后的传播。好的传播离不开两方面,一方面是口碑传播,另外一方面是丰富的传播渠道。口碑传播指的是具有感知信息的非商业传者和接收者关于一个产品、品牌、组织和服务的非正式的人际传播。大多数研究文献认为,口碑传播是市场中最强大的控制力之一。出于家人、朋友和同事等人的影响,口口相传的东西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丰富的传播渠道也是“现象级”电视剧诞生的重要原因,以《人名的名义》来说,这部电视剧在电视平台、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上都一度成为焦点。该剧在湖南卫视独家播出,这是国内顶级的省级卫视播出平台,在网络平台上,PPTV与爱奇艺、优酷土豆、腾讯视频、芒果TV、搜狐视频几家平台共同播出,几乎无处不在,在社交媒体上,“达康书记表情包”等延伸话题将电视剧推向新的热度。对于优质国产电视剧来说,他们越来越需要丰富而畅通的渠道,需要灵活运用融媒体手段。

2.融媒体传播生态下国产电视剧的多元传播需求。

电视剧的传播路径已经进入融媒体传播生态,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受众是电视剧传播的起点和终点。在电视剧传播中,传播者对其意义以及没血的建构,最终需要通过传播渠道进入受众的审美事业,接受观众的解读和评判,并且在传受互动的过程中,完成审美的接受和意义的生成。

受众的多元化,决定了电视剧的多元传播需求。传统电视剧的受众群体中,从特征来看,电视剧尤其是晚间时段播出的电视剧,其观众特征呈现中老年化的趋势。其主体观众是女性、45岁以上、初中教育程度的观众。在融媒体环境下,新型电视剧受众显得更加时尚,且具有更高的文化素质。据百度指数工具显示,《人民的名义》受众人群画像中,30-39岁占51%,20-29岁占23%,40-49岁占23%,年龄分布范围较大也较为均匀;另外,男性占比61%,女性占比39%,性别分布较为均衡。

二、优质国产电视剧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优质国产电视剧传播遭遇的现实困境

1.优质国产电视剧的传播方式总体比较单一。

在传统媒体背景下,国产电视剧的发行一般是借助于中国中央电视台一级媒体、省级卫视频道和地方台的地面频道等,电视剧的播出平台也局限在电视台这一单一的途径。现阶段,国产电视剧产业链仍然不太健全,制作部门和发行机构一般借助于将版权销售给电视台的购片机构来获取利润。同时,国产电视剧生产过剩和播出平台较少造成了资源大量浪费,也导致了广大观众对于国产电视剧个性化需求不能被满足的问题。在宣传方面,一般采取电视剧开播之前集中宣传,以图形成良好的口碑传播,在电视剧走红之后,不同的媒体会自发地进行宣传,传播的方式总体比较单一。

2.优质国产电视剧强传播容易被泛化利用。

优质国产电视剧在爆红之后,在强传播的过程中,也容易被泛化利用。一方面,优质国产电视剧在社会化媒体营销过程中,可能被过度“娱乐化”。为了迎合观众娱乐消费媒介产品的心理,追求眼球、收视率和点击率等营销指标,部分营销者采用“丑化”“恶俗”等包装手段,最终形成过度娱乐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优质国产电视剧火爆以后,很多媒介会主动蹭热点,很多广告也会以此为引爆点,最终造成受众审美疲劳。电视剧被泛化利用,最终带来了负面的效果。

(二)优质国产电视剧传播效果两极化成因

1.优质国产电视剧对宣传的重视程度迥异。

电视剧宣传指的是将每一部电视剧最重要的看点、最感人的场面,包括剧中的情节、参演人员的知名度等加以设计方大,制作电视剧宣传片在多媒体中传播,或借助报纸、电台、网络等其他媒体,对电视剧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和推广。但不同的电视剧制作和播出单位,对电视剧宣传的重视程度不一样。有些较为传统的剧组,仅仅会采取一些老套的传播方式:首先是编播季方式,挖掘剧中精彩看点;其次是重点推广方式,对重点剧情大力度推广;还有下集看c和滚动字幕宣传,用精炼煽情的文字吸引观众连续收看。与此同时,还会利用平面媒体和户外广告媒体宣传以及通过剧组见面会的方式宣传。

重视宣传的电视剧剧组,除了传统的宣传方式,还非常重视融媒体时代的立体推广。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共55集,总投资1.2亿元,算不上大投资,但据该剧总发行人李学政介绍,发行方仍然拿出了3000万元用于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电视剧里面的精彩故事,也引爆了社会关注热潮。

2.优质国产电视剧宣传方式的灵活运用程度迥异。

在融媒体时代,电视剧宣传不仅要舍得投入资金,还需要懂得对各种宣传方式的灵活运用,尤其是要注意对新媒体的营销。目前,新媒体的营销是电视剧营销的生长点。当前,电视剧的推广已经发展为以社交为中心,以社交发酵和互动设计为手段,运用社会化媒体,微博、微信、百度贴吧、论坛等立体化、多样化的宣传手段来推广。例如,《人民的名义》中“达康书记表情包”成为社交媒体热点,该话题的微博阅读数超过千万,甚至成为网名聊天时候的热门表情,成为电视剧爆炸式传播的助推器之一。

优秀国产电视剧除了懂得巧妙运用传统的宣传推广手段,还要会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利用融媒体时代的技术手段,让电视剧在播出之前便开始在互联网上流行,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吸引潜在受众的注意力。融媒体时代的营销手段发展迅速,营销渠道也是日新月异,想要更好地推广和宣传优质国产电视剧,就必须与时俱进地研究各种传播和宣传方式,并结合电视剧特点加以利用,形成传播矩阵,取得更好传播效果。

三、优质国产电视剧改善传播径路的策略

在融媒体时代,各种各样的媒体传播工具日新月异地涌现出来,这为国产电视剧的播出平台进一步拓展创造了良好的技术基础。电视剧的制作方和发行方也越来越重视宣传的重要性,并且逐步提高了宣传经费预算,争抢宣传渠道和平台。但是,面对快速发展的各类宣传平台,如何组合利用,如何找到有效的传播路径,如何确定宣传的策略,仍然值得重点探讨和研究。

1.继续提高电视剧品质是有效传播的前提。

近十年来,电视剧越拍越多,越拍越长。据《中国电视剧2016产业调查报告》,2016年1-9月共备案电视剧892部、34946集,数量再创新高,较2015年同期增长10%。备案剧目平均单部集数呈持续上升趋势,2016年达到40集/部,“电视剧越拍越长”成为近十年行业发展的普遍现象。根据CSM媒介研究TVPRIS100城市组的监测数据,2015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期间,全国有电视剧播出的473个地市级以上电视频道,共播出电视剧25387部、160万多集。

在众多的电视剧中,想要脱颖而出,最重要和最根本的还是电视剧的品质。电视剧的品质决定了电视剧传播的价值,是有效传播的前提,是吸引大众观众的关键。以《人民的名义》为例,编剧周梅森深入采访8年,才有了这一部2017年的“神剧”,为了创作《人民的名义》,周梅森曾在各级检察机关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深入检察机关一线体验生活,亲自到监狱、反贪侦查指挥中心等地采访调查,获得了第一手的写作素材;导演李路为了拍出美剧的风格,为了拍得电影化,拍摄花费的时间是平常剧组的几倍,55集的电视剧相当于22部电影的强度。

2.运用大数据分析优质电视剧的受众走向。

在大数据时代,电视创作是一个开放系统,电视剧的从业者要懂得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受众的期待,分析受众的走向,能借助新技术驱动行业发展。依托大数据,电视剧制作方和发行方可以非常容易地获取受众的年龄、职业、性别、区域等有价值的信息,并以此分析出受众的地域分布情况、性别比例、观看方式等;同时,借助于第三方检测工具,实时了解电视剧播放过程中的话题热点,监控受众舆论走向,并将监测结果融入到电视剧后续创作中。

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故事线中,导演和编剧展示了几条故事线,比如反腐线、家庭线和爱情线等。该剧导演李路表示,从开始创作的时候就有这个坐标在里面,比如要有一些情感戏,一些时尚元素,一些社会的当今的年轻人的话题性,其中有一条线也是年轻人的线。各条故事线和话题,在传播过程中受众的反应如何?通过微博、微信和论坛等大数据的综合分析,导演可以获得及时准确的反馈,并在未来的电视剧创作中综合使用这些数据。

3.掌握不同传播媒介特点善于综合运用。

在融媒体时代,电视剧剧组已经不局限于跑宣传和开会了,而是更多地使用新媒体手段宣传,比如通过搜索引擎营销、微博营销、微信营销和论坛营销等等,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掌握不同传播媒介的特点,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不同的传播手段,成为电视剧宣传和发行的必备功课。《人民的名义》在宣传的过程中,建立了专用微博账号,并启动了#人民的名义#专属话题,引导社交媒体用户深入讨论,并用表情包和剧情引爆了讨论话题。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组也积极使用全新传播手段,“达康书记”的扮演者吴刚多次使用最近较火热的传播形式“视频直播”,他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和人民日报微博的直播,赢得了超过500万网友的观看和互动,取得了极佳传播效果。

4.借鉴国外优秀电视剧传播方式并尝试“走出去”。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剧创作的诸多传媒神话,被誉为商业运作的经典范例。一部美剧的成功,除了自身优异的制作水准,富有创造力的营销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美剧等国外电视剧的传播过中,他们注重数字化营销,比如建立电视剧官方网站,作为电视剧宣传的基础和大本营,还有注重社交媒体的营销,建立Twitter和Facebook社交媒体的官方账号,和受众直接对话,构建电视剧与观众、观众与观众的沟通平台。

优秀的国产电视剧应该借鉴和学习国外电视剧的优秀传播方法,同时,也应该积极“走出去”。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国电视剧出口范围逐步扩大。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电视剧的海外营销仅涉及中国港澳台、东南亚和日韩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我国电视剧行业的积累和不断发展,电视剧出口范围不断拓展,目前已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古装剧《甄执》在美国收费视频网站Netflix(网飞)播出,中国片方与美国合作将76集的长剧精编并制作成了6集的英文版电视电影,这是中国电视剧走出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国产电视剧“走出去”,能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也能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让国外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的魅力。

总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传播路径不断涌现。在融媒体视阈下,不论是电视剧的制作单位、发行单位还是播出单位,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也拥有新的传播机会。《人民的名义》的热播,表现了受众对于优秀国产电视剧的渴望,它引发的观看和讨论热潮,为关注电视剧传播的人提供了良好的样本。电视剧的从业者,应该积极学习和了解国产电视剧的传播路径变化,掌握并综合使用不同的传播方法,让更多的人享受更好的文化大餐。

参考文献:

[1]杨卫炜:《新媒体时代热点事件传播路径的转变》,《新媒体研究》2017年第1期

[2]李静:《从“抗日神剧”看国产电视剧的制播与消费逻辑》,《当代电视》2017年第2期

[3]李红笛:《反腐电视剧归来,正当其时 ――电视剧剧本创作研讨会侧记》,《检察日报》2015年7月17日第5版

[4]刘阳:《编剧周梅森谈反腐题材电视剧创作:,反腐的成果》,《人民日报》2017年4月6日第17版

[5]罗国桢:《国产电视剧的新媒体营销研究》,南昌大学学位论文2015年

[6]王艺凝:《国产电视剧社会化媒体营销研究――以2014年网络热播电视剧为例》,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16年

[7]翠萍:《基于媒介融合的电视新闻传播路径分析》,《数字传媒研究》2017年第1期

[8]鲁h:《媒介融合时代我国电视剧传播模式研究》,郑州大学学位论文2016年

篇(4)

1 西方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18世纪的工业革命浪潮席卷整个欧洲大陆,英国的霍华德(E. Howard ,1898)最早从城市群体角度进行探索性研究和实验。他提出了“田园城市”模式,试图把喧闹的城市生活和宁静的乡村生活拥挤地结合在一起,强调把城市和区域作为整体研究的思想。其后霍华德的模式被恩温(R. Unwin ,1922)进一步发展为“卫星城”理论而广泛应用于许多大城市的规划和设计。 英国生态学家盖迪斯(P. Geddes,1915)发表了《进化中的城市》,首创了区域规划综合研究方法,并预见性地提出了城市扩散到更大范围内而集聚、连绵形成新的城市群形态:城市地区、集合城市甚至世界城市。

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 Christaller 1933)对南德城市进行了调查,创立了著名的中心地理论,第一次把把区域内的城市系统化。他对城市群体空间组织作了严谨的论述和数学模拟,被后人公认为城市群体研究的基础理论。斯基纳(G.W. Skinner,1977)对中国四川盆地进行了研究,验证了中心地理论。 杰弗逊(M. Jefferson 1939)及哲夫( Zipf 1942)等对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

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步伐加快,涌现大批的新型城市群,系统论成为城市体系空间研究的重要方法。1945-1955年之间,维宁(R. Vining)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了城市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意义,从理论上论证了城市体系的合理性。1950年邓肯(O. Duncan)在其著作《大都市和区域》在首先明确提出了“城市体系”(Urban System)一词并阐明了城市体系研究的实际意义。1954年贝里(B. Berry)用系统化的观点研究了城市人口分布与服务中心等级体系的关系。50年代中后期,一些学者还提出了一些新的城市区域概念,并用新的数学和动态模拟技术不断深化。哈格特(P. Haggett,1977)从“相互作用”、“网络”、“节点”、“等级体系”、“面”和“扩散”等6个角度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的演化过程。70年代以后,城市体系理论日臻完善,城市发展基本进入了稳定期。1970年,美国学者贝里和豪顿(F. Horton) 编写了《城市体系的地理学透视》,加拿大学者鲍恩(L. Bourne )和西蒙思(J. Simmons)出版了《城市体系:结构发展与政策》。

社会经济学家以大量的发展理论对城市体系进行了研究。赫希曼(A. Hirschman,1958)等人的“极化增长”学说、罗斯托 (W.W. Rostow,1960) 的“经济增长阶段学说”、弗里德曼(J. Friedmann,1964)和阿隆索(Alonso)的“核心—边缘模式”及其模拟的城市体系的运作过程等丰富和发展了城市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50年代瑞典学者哈哥斯特朗(T. Hagerstrand)在“创新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空间扩散理论”,指出创新由发源地向四周扩散的方式有“波状扩散、辐射扩散、等级扩散和跳跃扩散”等形式,并建立了 其与城市体系形成阶段相对应的 关系。60年代后期,莫尔里(R. Morill)进一步分析了创新扩散的具体特征。

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早在20年代研究对象从城市区转到城市体系,开创了现代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研究的先河。1957年,他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城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他认为,城市带是城市体系发展、人类社会居住形式的最高阶段,而必然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的标志。戈特曼的城市带理论已经被现代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证实(R. Fishman,1990)。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城市化演化规律,似乎与城市带理论不相吻合,因为世界不同的社会文化地区和不同的发展背景,必然导致城市群体空间结构的差异。加拿大地理学家麦基(J.C, McGee,1985,1994)对东南亚国家进行实证研究后提出了独特的“乡村—城市(Desa-kota)”的空间模式。欧洲国家大多数对城市体系的演化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培育有节制的紧凑区域城市网络,荷兰的兰德斯坦(Randstand)地区以“绿心”城市群体空间模式而闻名。

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产业结构及全球的经济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管理的高层次集聚、生产的低层次扩散,控制和服务的等级体系扩散方式构成了信息经济社会的总体特征。霍尔(P. Hall,1985)等人出版了《未来的城市形态:新技术的影响》;卡斯特勒思(M. Castelles,1989)等人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新技术可能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他们认为,首先技术变化影响并决定了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影响并决定了城市发展。经济及技术,尤其是通讯技术的发展的确为城市的蔓延扩展及大都市区的连绵创造了条件,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关制约越来越小,留给人们以更多更广的创作空间。同时,以信息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发展可能给城市空间演变带来分散化的动力,也可能会增加集聚的要求。法国的沙且尔 (Shachar,1994)等人对世界城市的特征与功能作了界定。在西蒙斯研究的基础上,耶兹 (M. Yeates,1990)建立了城市群体空间演化过程的模型。最近的研究成果有萨森(Sassen,1995)对世界城市功能体系的描述。当今的城市结构群体空间关系正由网络取代传统城市体系的等级概念。现代城市在城市群的等级与作用不仅取决于其规模和经济功能,而且还取决于在城市网络中结点的作用。

2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阎小培(1994)评述了近年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进展情况。中国学者一般采用哲夫的幂函数公式,或用聚类分析或传统的分析方法来分析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及其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的城市规模呈序位大小分布。但是, 由于各个时期实行不同的生产力布局和城市发展政策,导致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市镇规模结构和规模分布。60-70年代,我国执行控制大城市政策, 特大城市人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城市首位度下降,位序大小曲线呈平滑趋势。有的学者分析了城市、县城和小城镇等级的规模分布特征,并根据幂函数分布模型,建立了全国和分省区城市等级规模分布模型,或者将该体系划分为首都、省会、地区中心或省辖市、县或县级市、建制镇5个层次, 或者从实际出发,将中国城市规模等级分为7级: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城、乡镇和集镇。

对中国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主要包括:从分布形态上来说,中国城市地域结构可以概括为多中心的城市集聚区、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中小城市及小城镇;从城市分布类型上,中国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又主要几个平原三角洲和交通沿线,市镇密度由东向西递减;从城市首位度分析,城市体系可以分为双极型、均衡型和极核型等。

职能结构是城市体系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代表是周一星教授。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基本职能类型研究;城市职能组合系统研究和城市职能地域组合类型研究等。

城市群(urban clusters or agglomeration)的崛起是本世纪以来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特点。

80年代初,于洪俊和宁越敏(1983)就介绍了法国城市地理学家简. 戈特曼(Jean Gottman )的城市带(Megalopolis)理论。他认为城市带不是一个很大的城市或大都市区,而是指一个范围广大的、由多个大都市联结而成的城市化区域,并有一定的低人口密度区分布其间(Gottman,1961)。他把城市带发展划为4个阶段:即分散中心阶段、弱联系阶段、雏形阶段和成熟阶段。他还概括了城市带的5个特征:一、高密度的人口和城镇网络;二、发达的交通枢纽;三、模糊的形状和边界;四、多元的政治和社会组合体;五、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新趋势的培植。按照这个条件,他认为当代世界上存在6大城市带: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特大城市带和五大湖特大城市带、日本东海岸特大城市带、英国大城市带、欧洲西北部城市带和中国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带。

中国学者李世超(1989)认为,中国目前所谓城市带,无论是已经基本形成,还是正在规划建设,从数量指标(人口、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功能特征甚至位置条件上都不是戈特曼意义上的城市带。为了符合中国国情,中国学者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以避免戈特曼理论“城市带”相混淆。一个城市群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相当数量的不同类型的城市;有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作为区域中心;发生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姚士谋,1992)。

改革开放以来,除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外,我国相继出现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辽东南城市群、闽三角城市群等,有许多学者对它们进行研究(姚士谋,1992;许学强,1992;王丽萍,1992;孙晋山,1992)。崔功豪(1992)分析了建设长江中下游(宜昌—南京)沿江城市带的可能性,并提出了该城市带的基本构想。

叶嘉安和许学强(1984)进行了中国城市化省际差异和城市首位度的研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自从1949年以来,由于政府控制城市发展的政策,导致中国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可是,在26个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城市化和城市首位度差异,并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的政策不仅减慢了城市化的增长速率,而且对城市化的省际差异和城市首位度产生重要影响。在东部地区,城市首位度小是由于国家控制大城市、优先发展中小城市政策的结果。从东部沿海地区迁移工业到西部地区的国家政策,引起了中国西部省份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和较大的城市首位度。

许学强等(1995)继续对中国的城市体系进行了研究,城市体系可以分为3种类型:首位分布、0-1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重点放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时段。结果发现,中小城市数目发展迅速,城市人口与工业比重、非农业劳动力和外资成正相关关系。

许学强(1988)把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市镇规模分布与市镇经济空间分布相叠加,分析了其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又用计量方法分析了各主要市镇的相互作用,最后建立了 两翼齐飞的双向辐射模型。他用动态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体系内各城镇相对地位和相互作用的对比变化,揭示了该城市群的发展规律。但是,对现状城市群体如何演变并满足理论模型的过程,没有作深入的探讨。

郑天祥(1989,1990,1991)把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看成是一个特大城市区域,通过对经济地理网络(城市网络、产业网络、基础设施网络)的分析来探特大城市区的发展规律,分析中涉及了城镇之间、城镇与区域之间人口、物质能量、金融、信息的交流和相互作用,并将该区的研究与港澳经济一体化研究 结合起来,为研究 城市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是,他对城镇之间的分工协作、相互作用的分析多为静态和粗线条的,而动态分析较薄弱。

侯启章(1993) 以现有国内关于城市群的研究为基础,比较深入地剖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形成的条件、形成过程、动力机制、城市群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发现,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发生专业化重组、城镇之间因职能的雷同而形成的竞争状态开始转向互相联系和协调的现象。不过,作者未加深入研究,仍然属于传统框架的范围。

姚士谋等(1995)对中国东南沿海开放地区进行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并提出了城市空间增长的5种模型。城市发展或区域城市化本质上是区域生产的集中过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现在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较高的城市化水平。那里有5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他们主要研究了该地区的区位因素、演化模式和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通过统计数据和实证调查,建立了城市空间分布模式和城市发展趋势随时间变化的定量关系。

3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位及概况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由苏南、上海和浙东北的16个城市构成,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京、南通、泰州、镇江、杭州、嘉兴、宁波、绍兴、舟山、湖州,台州(2003年9月加入)。面积10.0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人口超过7560万(2002),约占全国6%。。

2003年长三角地区15城市经济指标如下:GDP22775亿元,比2002年净增306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9.5%,比2002年提高0.8个百分点,约占全国的1/5;2002年GDP增长12.6%;人均GDP3056美元,而全国平均为966美元;社会零售额755亿美元,占全国155;工业产值3337亿美元,占全国的1/4;出口923亿美元,约占全国30%;实际外资178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37%。

长三角地区聚集了江、浙、沪三省市的“精英”城市,有4个城市进入全

图1 长三角区位示意图

国大中城市前十位,上海为直辖市,另有南京、杭州、宁波3个副省级城市,上海、苏州、杭州和无锡分别以5408.76亿元、2080亿元、1780亿元和1601.7亿元分列全国第1、5、8、10位,超过1000亿元的城市达到6个,分别是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和南京。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2002年平均实现GDP突破了1000亿元,达到1276亿元。

篇(5)

研究背景与概念界定

1.1城市区域形成.—城市区域化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动力源,毕业论文 即其节点区。随着城市发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功能性作用逐渐凸显,经济力量与行政力最的耦合加快了城市化进程[1],同时,现达的交通网络和通讯手段使城市和区域之间联系更为紧密,使城市区域化成为可能。

城市区域化是区域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目标,是一种广泛而复杂的地域过程。城市区域化的本质是城市一区域联系的加强,使城市一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随着城市生产与消费高度集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范围扩展,程度加深,使区域形态由平面趋向于立体,区域的运行因子更加多维化.运行方式更加复杂化.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应凸现。

1.2城市区城的概念拼析

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硕士论文 而地方化又直接导致了区域城市的协作。这种竞争与协作共同塑造了新的城市景观冈.从而促使城市与区域组成一个复杂的城市区域系统。城市区域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国内外对“城市区域”的研究,在空间上包括城镇密集区、城市群(体)、(大)都市区等不同层次。笔者指的城市区域是以城市体系为骨架,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与具有经济关联的和经济辐射的腹地城镇共同构成在产业发展、空间协调等方面具有紧密联系、互相协作的空间网络地域。

这一城市区域概念与国内外研究的都市区概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地理范围来看,“城市区域”比单核心的“都市区”要大,与“大都市区”的概念表述较为接近;从功能联系上看,城市区域更强调对区域化、一体化趋势的动态判段。

1.3城市区城空间结构的内涵界定

城市区域中每一事物、客体及其相互间产生的运动现象,都会形成一种空间态势,它们在整体中的结合关系便产生一种多重空间[3]。而对各类空间的考察分析,则强调空间结构中各

功能单元间的关联性,也强调各单元动态序列的空间变化。

笔者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在特定的发展环境下,各功能单元(经济活动、城镇等)在城市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空间地域系统和空间组织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与要素流动过程中人类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结果。

城市区城空间结构具有整体性、有序性、时滞性、动态性等特征。区域内各个空间单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集合体。区域空间结构是在多种约束下的有序,其结构的形成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且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在相对时间内,它表示一种静态结构,在较长时期内,则表示出一种动态的地域演化过程。

2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系统演化

2.,城市区城空间结构的模式演化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系统分析,职称论文可以发现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一般呈现出由单核极化模式一双核整合模式、多核网络模式的空间组合演化过程。

2.1.1单核极化模式

单核极化模式空间结构是在城市区域范围内以一个中心城市为单一核心、集成城内外各种要素于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并与第二位城市存在较大差异的空间结构类型(图1)。并且,中心城市往往是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管理决策中心、商务中心和研发中心。

在单核发育的初级阶段,主要以空间极化状态主导,促使区城内外各要素向城市区域单核集聚,功能仅辐射区域范围之内;在成长阶段,得到强化的单核继续极化区域内外的要素,但是功能辐射开始超出自身区域而服务于外围区域,辐射效应开始超过极化效应,逐步提升了单核的区域功能。

2.1.2双核整合模式

双核整合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区城内.以近域内已经存在的两个中心城市或者远期有可能发展形成两个都市区为双核、整合互补性资源和共享性资源而形成的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图1)。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对于整体发展水平较快的单核城市区域的空间组合,比较容易发育形成双核整合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

双核整合模式是城市区域地域空间结构系统成长时期的过渡性空间地域组合类型。英语论文 在工业经济时期,由于资源开发利用方向的转变,导致了新工业城市的诞生,这是出现双核、多核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双核整合型空间地域组合类型向高一级空间结构跨越,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双核整合型得到了强化;二是双核整合型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形成了多核空间结构系统。

2.1.3多核网络模式

多核网络模式空间结构是在城市区域内存在多个(两个以上)中心城市、并有发达经济区以及完善有序的城镇群落系统作为支撑的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图1)。多核网络模式是工业化中后期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形成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空间结构系统成熟阶段的空间地域组合形式。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大城市之间开展更加广泛的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 使区域空间结构系统联系和组合形态发生变化,区域空间单元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的网络化发展模式。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表现在区域经济的增长以及空间结构的变化上,当地域邻近的中心城市辐射空间范围出现相互重盛时,必然会走向多核协调与城镇群落一体化融合的空间发展方向气

2.2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态演变

通过对典型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的考察,可以总结出空间结构大体呈现出由放射长廊形态—多轴线引导形态一同心圆圈层形态*反磁力中心组合形态的演化过程。而在特定的地城

背景下发育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可能是上述形态模式的组合或衍生[5]。

2.2.1放射长廊形态

放射长廊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组合形态,一般是由于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沿某种地理要素扩展.如交通道路、河流以及海岸等,城市区域的城镇呈“串珠”状发展形态(图2)。中心城市向外集中发展,形成放射走廊地带,城市区域内城镇沿长廊间隔分布,长廊之间为楔形开敞空间。这种模式的城市区域,要素流动集中发生在中心城市与各个城镇之间。

放射长廊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得益于现代高速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交通、河流以及海岸成为城市区域的主要通道和发展“骨架”,也是决定城市区域中城镇之间的“距离”,而城市

区域空间的基础设施可以沿放射长廊布局。同时,要素资源在放射长廊进行空间流动—集聚与扩散,医学论文 并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从而促进放射长廊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与发展。

2.2.2轴线引导形态

轴线引导型空间结构形态是在城市区域内以主要交通基础设施为轴线呈辐射状扩展,空间城镇群体的构成形态为放射珠串状(图2)。这是空间结构不稳定的空间形态,其进一步向心发展将形成圈层型形态。轴线引导空间结构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城市区域的中心城市已经具有若干条对外交通通道,并且中心城市的向心集聚发展已经形成了高负荷、低效能的负面效应。

轴线引导模式的形成机理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此类模式形成于城市区域一体化发育初期,城市职能是一种均质的“溢出”;②因为轴线方向具有交通的便捷性,使城市发展沿着轴线方向的扩展速度较快;③城市外围不同方向城镇的资源察赋、产业发展特色突出,使得城市职能扩散具有很大的空间方向异质性,导致各扩展轴线的功能趋向于适宜性布局,在整体形态上趋于多向生长。

2.2.3同心圆圈层形态

这种形态的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处于城市区域内城镇群体空间的中心位置,中心城市外围环绕着多个均质圈层, 城市区域空间向各个方向发展。而其他城镇则根据发展阶段的变化在离中心城市不同距离的纵深位置呈同心圆状分布(图2)。在城市区域中,中心城市的圈层化空间拓展与布局是伴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功能的增强而不断进行着的。在圈层布局的墓础上,出现了许多次级中心城市,依其与中心城市和所在区域的联系密切程度,形成了次一级的交通中心。围绕着这些中心,次一级的工业、服务业等获得了发展,从而完善次一级中心城市的功能。依此类推,在城市区域空间范围内,各城镇依托与中心城市的区位临接程度以及经济联系程度呈现同心圆圈层分布形态。

2.2.4反磁力组合形态

反磁力空间组合模式是在离中心城市一定距离处集中培育一个与中心城市引力相抗衡的城市反磁力中心(图2)。这种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区域的中心城市之外另辟新城,这种不连续的空间作用方式在空间形态的演变中是由从不连续演化通过相互吸引又发展为连续的过程。

产生跳跃式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中心城市由于要素的过度集聚,产生交通拥挤,城市空间因土地稀缺而无法扩展,由此产生了集聚不经济。而为了有效地减弱中心城市的绝对凝聚作用,需要培育B(第二位)城市,从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形态与环境的整体优化[6]。

2.3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演进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由于城市区域所处的发育阶段的不同,则呈现出不同的功能,依据空间结构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及其高度交织程度的不同使其衍生出指示功能、组织功能、优化功能和载体功能。

2.31 指示功能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直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其对区域整体发展程度和质量具有指示功能。区域经济越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越高,区域城镇密度也越大、空间结构发育水平也越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社会.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城镇之间联系松散,此时区域内的城镇未形成空间结构。进入工业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城镇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产生,同时也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中心城市是城市区域内创新要素高度聚集的空间地域,其创新功能是区域空间结构中最强的,因此,中心城市的创新功能是衡量城市区域功能等级以及整体发育水平的核心体现。

2.3.2组织功能

组织功能是城市区域通过空间结构这一组合形式,把城市区域内的城镇、交通、能源等经济要素连接起来,使各种经济活动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框架内进行。如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对于区域发展起到日益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促进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资源、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及区域要素的整合,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充分提高城市一区域发展要素的利用效率。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其组织功能也不断增强,从而促进中心城市区域支撑度的增强。通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的建立,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张,整体功能也进一步放大从而使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核心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大。

2.3.3优化功能

优化功能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具有使区域经济效应最大化的作用,合理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能够实现区域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完善,使区城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转贴于 通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将促使中心城市日益严重的“城市病”问题得到缓解。通过近域城镇发育水平的增强,将促使中心城市产业等功能得到有效疏散,从而使大城市“消肿”;同时,墓础设施空间结构系统的建设也将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形成,既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区域的伸展,又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效率,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支撑功能。并且,城市区域生态空间结构的形成将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整治,优化城市区域的空间整体生态功能。

2.3.4载体功能

当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发育到较高阶段后,其调整与优化将为城市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日益强大的空间载体支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它可以为实施中心城市“退二进三”的城市用地调整战略提供发展空间,为中心城市!换发展新兴产业提供空间支撑。

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的整合强调地区内城镇发展的互补性和城镇职能共享,同时突出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城镇职能互补、产业互补、资源互补、重大基础设施的共建和共享。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整合强调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优化组合。在日益竟争激烈的环境下,空间结构载体功能的发挥将避免重复与浪费,从而加强组合城市的整体实力以参与更大范围的竞争。

3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驱动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区域内部、外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映。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有动力的牵引,各种动力在相互作用之后的辐合力体现为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组或扩展。总的来看,导致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的力量主要包括资源环境及其地域组合、科技进步、要素集聚与扩散、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制度与规划引导等方面。

3.1资派环境的空间约柬

3.1.1自然环境条件制约

自然环境条件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育的物质基质,也是空间系统运动的自然动力因素。在自然环境条件系统中,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地貌、地形和水文等条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地域空间层次,这些自然环境条件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组合分布,直接影响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的发育。平原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表现为团块状(如北京市),山地丘陵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表现为分散组团状(如重庆市),而沿海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上表现为带状(如大连市)等。

自然环境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影响城市区域的产业空间分布。光、水、土等自然条件影响一产空间分布,而地形、地势以及气候条件的适宜性影响着工业布局;同样,河流、气温等条件影响房地产、生态旅游等三产空间分布。城市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将推动区域要家以及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从而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

3.1.2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

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是城市发育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相互作用的基础性动力。资源分布范围广、相互组合良好、位置和交通条件好的地域,便于资

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城市区位的选择,进而会促使城市及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并带动其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相互作用的强度进一步增强。

区域内自然资源要素是城市迅速发展和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前提条件,同时,资源的地域分布状态也影响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资源集赋的不同,导致不同资源开发利用的区位指向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影响着城市区域形成发展的空间结构类型。如我国东北地区依托煤炭、铁矿等资源的开发,在铁路及沿海港口形成了一批近代城市,如鞍山、抚顺、大庆等城市,同时,特殊的资源地域组合也促进了东北地区特色城市体系的形成,东北多数城镇都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交通通道建设的区位选择也由资源案斌与组合差异决定。由此可见,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组合开发是区域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性动力。

3.2技术进步的支雄效应

3.2.1交通技术的创新驱动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改变粉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家是空间地域的联系关系与作用程度,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域的空间可达性。在交通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空间可达性随交通技术的创新而变化,在某一特定时间,交通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提升将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交往的便捷程度的提高,即交通技术创新决定了区域的空间可达性。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在交通技术创新背景下,始终遵循由单一化向复杂化转变的增长方式。新技术支撑下的新型交通通道牵引人口、工业向远离中心的方向与城镇发展,随着发展轴的极化及其不均匀分布,原有的环状空间扩展格局被打破,代之以轴线模式以及网状模式等空间结构形式。随着城市区域交通网络的不断分异,主要放射线间可达性较差区域不断得到填充,地域活动的均质性逐渐形成,表现在空间形态上,极化结构、轴线结构消失,城市区域空间一体化格局日益形成。

3.2.2信息技术的作用机制

信息技术作为对空间结构的作用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门:①联动效应。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区域的发展呈,现一种联同共进的趋势,在城市区域空间上表现为信息空间的扩展与城市区域空间延伸的复合。现代信息通道的布局建设主要集中在交通发达的城市及连接各城市的交通走廊;②衍生效应。信息技术的进步会不断促进城市及其区域经济的发展。如移动通讯的发展使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变得更有吸引力,促进城市与辐射区域以及各城市之间经济交往日益紧密,从而强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整体效应的发挥。

信息技术创新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现在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分散与集中。信息技术使以大集聚为特征的传统都市模式得以改变,城市郊区以及中心城市附近特色城镇的吸引力不断上升,促使中心城市功能实现大规模的空间梯度转移,进而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大化。同时,由于通讯和交通方式的进步,将促使区域内其它城镇也将依托其自身的优势承担不同的区域功能,城镇之间的联系将更为密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将由单一中心向多中心结构演化。

经济效应的推动下,联系密切而且接受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便利的“优区位”地区城市之间以及相互辐射区域之间将形成的互动整合发展的态势。依托交通通道的载体作用,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会逐渐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整合,进而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化。

当集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会出现集聚不经济,此时扩散效应将逐渐发挥其重要作用。随着扩散效应的不断增强,城市区域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将呈现出合理化的空间流动,长期的要素与产业的扩散会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进而会促进城市区域其它功能空间以及各城镇整体发展质量的提高,从而带动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网络化联系的形成与作用强度的提高。

3.3要素集聚一扩散机制

3.3.1集聚一扩散的作用方式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整合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含了要素的空间聚集,而且还包含了要素的空间扩散,它是空间聚集和空间扩散这两种运动形式的藕合。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主要内容是人口、资源、资金等.这些要素的集聚与扩散过程就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影响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整体功能。

城市区域空间的集聚与扩散是经济和人口分布的空间动态变化倾向。但这一过程相当复杂,往往在集聚过程中有扩散,在扩散过程中有集聚,其主要倾向因地因时而异,并随一定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而且由集聚或扩散过程所引起的空间密度、形态和结构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呈现出多样化。集聚的发展和高度的集聚化,会导致集聚的扩散。因此,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发育程度直接受制于“集聚力”和“扩散力”。而这两种力的强弱与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强度密切相关。

3.3.2集聚一扩散的作用效应

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将引起区域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造成地区空间极化的重构和区域内部关联及区际联系的序列重组。集聚经济的形成和变动是由微观主体(居民、厂商)和其他有关的社会经济要素在城市区域空间配置所决定的,在集聚

3.4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

3.4.1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模式

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方式是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在社会经济系统运动上的外在表现法则,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直接动力。产业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方式等则直接影响着城市区域的空间地域扩展的速度、规模、方式等,进而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

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形态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与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农业经济社会.由于产业经济增长总量较小,关联性弱,所以,对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的推动力量就弱,空间结构演进较慢;在工业经济社会,以资源为依托的大工业经济增长总t较大,关联性强,所以,空间地域扩展规模较大,空间结构演化速度也较快;而在信息经济社会,以知识信息资源为依托的现代产业系统,对区域空间地域扩展的推动力更强,出现了网络化空间结构趋势,从而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更新和重塑.加速了城市区域的整合演化进程[8]。

3.4.2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理

产业结构整合化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产业结构整合化是产业要素、部门结构重组、一体化发展过程,产业结构整合化将促进产业的聚集与规模效应的发挥,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功能的调整与优化。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以产业联系为纽带,通过空间政策调整在城市区域内发展成职能相对突出的空间组团,形成主核带动下的多中心城市区域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知识化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留学生论文 产业结构知识化,就是建立区内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体系,形成一种“技术生物链”,[9]。对于城市区域己有的产业发展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的建立,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网络体系。同时,现代新型产业的柔性生产方式,拓宽了中心城市的空间辐射范围,而“硅谷”型卫星城镇是城市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区位的主要选择。由此可见.现代产业的空间扩散强化了城市区域节点城市间合理化的功能布局,进而促进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

3.5制度创断与规划引导

3.5.1制度创新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是由市场担纲主导的过程,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还无法排除政府的作用。政府通过区域范围统一的制度建设,保证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使城市区域经济保持常态运行,从而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如对城市区域空间土地制度的统一建设,城市区域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使区城各项功能空间逐渐按地价合理安排,从而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发生重组并形成城市新区或新型城市。

城市区域的制度创新使城市一区域之间的要素转移更加顺畅,使城市区域空间单元间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得以顺利进行,加速空间协调发展。城市区域统一的制度建设,将加速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支撑。同时制度与文化融合将有利于城市区域空间管治与协调,实现区域的整合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有序演变。

3.5.2规划引导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是一个自组织的演化过程[10]。气但在这个过程中,也离不开人为的调控与引导。而空间结构调控主要是通过城市区域的规划和管理来实现。规划指向主要是离心化与向心化相结合的引导。在城市区域,规划要求强化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包括城市区域各级中心、次中心的规划布局协调等,产业与基础设施网络等在城市区域内部地域空间上实现合理配置,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

规划引导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欧美一些国家城市区域发展过程的考察发现,这些国家针对区城空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对城市区域采取了一系列规划调控,如开展区域规划等,对于强核心的城市区城,主要采用“分散化集中型”等形式来构建城市区域空间发展框架,如莫斯科城市区域的空间规划,通过规划新的次级中心和开敞空间,促进了单核心向多核心的空间结构转变,进而促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综上所述,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工作总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作用机制模式如图4。

4结语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主要是从空间的角度探索城市形态和城市区域空间网络组织以及空间结构的增长原理。笔者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于区域内的各个城镇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城镇空间分布形式,其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区域内外部各种力量祸合的物质空间反映。

虽然城市区域空间研究受到学术界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工作,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使实践工作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通过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路径进行系统研究,并总结空间结构演化的驱动机制模式.将会为城市区域空间系统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同时,对指导新时期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规划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当然,为了保障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有序演进及其功能的不断增强,还应该强化对空间结构的调控,根据城市区域空间要素单元相互作用的阶段和状态,通过利益机制,采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城市区域空间地域系统运动进行有目的性的干预和影响,以实现空间结构要家与系统的有机辆合、结构与功能的相互促进、阶段与状态的高度统一,使之最终按照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运动的客观规律演进。 参考文献

[l]李诚固等.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互动变化趁势研究[J]人文地理,2004.50~54

[2]陈修箱.空间结构重构的效应及地域性策略[J].时经科学,2003[6]:39~42

[3]段汉明.西安城市地城空间结构发展框架和发展机制[J].地理研究,2002[5]:627~634.

[4]份传新.大都市区形成演化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142一146.

[5]陈修箱.区城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及其实现[J].经济地理,2003(4):445一450.

[6]钾艳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田[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丈,2004,166~171.

[7]媒士谋等.中国城市样[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41~42.

篇(6)

一、手机媒体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一)内涵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如4G等)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推广普及,手机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手机媒体也应运而生。手机媒体也应同时具备了分众的传播目标、定向的传播效果、互动化的传播功能而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二)主要特征

1、移动便携性

只要有信号覆盖的地方,手机媒体使用者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播和接收,不再受到任何时空限制。通过手机的收发信息功能,实现了手机媒体的服务移动化。随着手机处理器能力的增强,手机终端体积越来越小,便于随身携带。

2、即时互动性

相较传统媒体较长的信息制作、发行周期,在手机媒体上接受和信息几乎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具备较强的及时性,真正实现了信息传播的“流动性”。任何人只要身处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中都能够通过手机媒体进行信息的、接受和转发,既可实现单向传播,也可实现双向甚至多向传播,具有极强的互动性。

3、个人个性化

作为个人化信息交流产物的手机,属于私人用品,机主对手机拥有绝对的主导权,这一点成为手机与电脑的主要区别。手机在连接互联网后,个人能够通过手机发表最具个性化的信息,使受众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一对一的传播路径,也使手机媒体实现了信息定制、小众传播的功能,让信息传播变得更具个性。

二、手机媒体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一)适应并满足当代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现实需要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6年8月的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且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当前高校在校大学本科生已全为“90后”,生长于全媒体时代的“90后”,更乐于使用手机媒体享受网络信息的推送。“90后”在校大学生更敢于追求新鲜事物、更新观念,希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信息量,他们对最新的科学技术也接受更快,能够迅速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同时,他们也十分它们的实际、利害及功用。善于利用手机媒体对这样一群生长在观念多元、信息汇聚的开放社会的特殊群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他们在互联网新时代接稳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棒,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手机媒体的开放性、共享性,极大地丰富大学生思政教育新课堂的内容

手机媒体拥有数量庞大、类型广泛的受众群。传统上,传统媒介在媒介行业具有特殊的垄断地位,手机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格局。通过手机媒体,一般受众就能自己信息、表达意见,实现了传播者和受众的高度融合。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都能成为手机媒体的传播者,他们不仅有政府官员、社会精英、公共知识分子、影视明星,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草根大众。他们从自身的社会背景、学识、利益诉求出发,在手机媒体中政治新闻和各种社会消息,对发生的政治、社会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与共同话题关注者进行及时交流。老师可通过手机短信、手机微博、手机视频等形式,可随时随地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资料发送给学生分享。大学生通过手机媒体也能随时随地接收、检索、浏览老师传达的资料、图片和视频。这些都拓宽了大学生看待事件、思考问题的视野,丰富思想了政治教育的内容。

(三)整合性多种传媒的形态,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新课堂教育成果

手机媒体能承载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内容,并整合多种多样的传媒形态,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实时语音、实时视频、网页、电子邮件等功能。以上传统、新颖的功能的结合,使同一内容在手机媒体中能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传播,满足拥有不同信息接触爱好用户的需求。手机媒体作为与人形影不离的传播工具,通过同步传播和异步传播的有机整合,大学生能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媒体查阅了解最新实事动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实现观点意见的共享及碰撞。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沟通渠道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大多为学生被动接受,时效性不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在手机媒体中上传课堂上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主动地、平等地参与课外讨论,克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模式和沟通渠道单一、时效性不高的缺点,巩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育成果。

(四)移动便携性,使大学生思政教育新课堂具有可接近性

手机形体小巧,方便携带,非常适合个体的个性化需求。手机媒体是人能够“掌握”和控制的媒体,更能凸显人的主体性。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的通信工具,他们与手机几乎形影不离,利用课间时间、排队等候等“碎片化”时间,可随时随地在手机媒体上浏览和查阅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有关资料,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时间限制,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可接近性,实现处处、时时皆课堂。

(五)互动参与性,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新课堂的时效性

由于课时限制,为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基本是教师在讲台上灌输学生知识,学生很少参与讨论,被动地予以接受。手机传播是一种开放的互动式传播。[1]手机媒体实现了单向、双向甚至多向的传播,利用手机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及时交流思想、心得体会,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手机媒体传播情况下,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和融合。手机独具的随写、随拍、随录、随发功能,使普通受众的传播者角色得到空前强化。大学生通过在手机媒体中新闻信息、图片、视频、评论等内容,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学生的留言和发言,便于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但手机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有不少缺点:手机媒体海量信息中充斥虚假与不良信息,易使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造成价值取向的偏差和心理认知的扭曲。网络暴力和群体极化现象层出不穷,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淡化责任意识,导致大学生道德滑坡。如果大学生经常接触负面信息,经受多元化思想的冲击,他们的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爱国情感会产生动摇。此外,过度依赖和使用手机媒体,也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产生不良影响,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引发双重人格和强迫症。这些缺点必须得以及时加以关注并克服。

三、灵活运用手机媒体,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堂

(一)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手机媒介素养教育力度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意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交往呈现的新特点,维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导权”地位的迫切需要。二是整合教育资源,打造实践平台。组织专业师资力量开展传播学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教学,熟练掌握手机媒体各项性能,提升应对手机媒体和运用手机媒体的能力,打造实践平台进行技能锻炼,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三是采取灵活的教育模式,开展小组式讨论教学。根据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特点,成立专题研究小组,通过组织专题讨论、技能比拼、心得分享等不同活动进行交流,共同提高媒介素养。

(二)培育大学生手机媒体良好使用行为习惯

一是提升大学生认知能力和运用手机媒体自我服务的能力。加强大学生获取信息、辨别真伪并判断其价值、意义的能力培养,掌握利用手机媒体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二是加强系统性道德知识传授和良好行为习惯训练。把道德规范学习与手机媒体使用行为养成训练结合起来,形成良好内心信念,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培养正确的是非评判标准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形成自律机制。提高大学生在手机媒体环境下、在多元价值观念影响下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正确区分虚假与不良信息,不信谣,不传谣,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

(三)灵活运用手机媒体手段和功能,打造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一是打造适合大学生群体需要的主题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平台。通过在学校官网上陨杷枷胝治教育专题页面,或专门开设“红色网站”,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版,多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如时事政策、理论方针、社会新闻等,并及时更新所的信息,创建满足大学生实际需要的集思想性、专业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网站。二是“运用手机短信与手机报技术,搭建高校手机短信平台。”[2]通过学生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将各类信息以短信制作成“高校手机报”,并通过群发或点对点的形式传递给大学生,成为丰富教学信息及反馈信息的载体。三是充分利用网络即时通信工具,如微信、“飞信”、QQ群组等工具,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与对话交流的平台。四是打造网络互动社区,搭建信息交换和人际交往的互动平台。通过在社交网络上新颖的主题新颖、内容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聚拢人气,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五是开发思想政治教育手机APP应用。整合思想政治优质教育资源,优化功能设置,开发适合大学生使用习惯的APP平台,结合移动学习功能,更好服务学生、服务教学、培养人才。

(四)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机媒体运行管理机制

为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机载体规范、高效运行,必须完善相关运行管理机制。一是探索建立手机联系网络制度。建立由上至下面向大学生的手机媒体信息联络制度,同时建立由下至上的手机媒体信息反馈网络制度。二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权责制度。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机媒体领导管理机制,明确大学生辅导员工作管理权责制度。三是建立手机媒体运行的监督考核制度。在建立教育者手机媒体运行的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的基础上,完善手机媒体运行的评估制度。四是建立完善手机媒体运行的资金保障机制。实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机媒体运行制度化补贴和非常时期补贴,特别是给予学生干部一定资费补贴,为大学生干部桥梁作用发挥提供保障。

四、结语

在互联网和4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高速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手机媒体已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普及,充分发挥手机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优势载体作用,探索完善手机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管理机制,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堂,对形势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7)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全新的网络经济时代。网络经济打破了传统的以国界划分的经济区域,使之更加“自由”地发展。网络经济的发展,意味着企业在管理理念、运行方式、组织结构及战略选择等方而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面对网络经济的挑战,企业发展战略变革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企业只有实现发展战略的变化和转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赢得优势,占据主动,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一、网络经济的概念

就网络经济这一概念来说,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定义。有的专家认为,网络经济是指由于计算机互联网络在经济领域的普遍运用,使得经济信息成本得以急剧下降,从而导致倍息替代资本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并最终成为核心经济资源的全球化经济形态;另外一些专家认为,网络经济是基于网络技术而发展出来的、以多媒体信息为主要特征而形成的一种新经济潮流和形态,并包括对现有经济规律、产业结构、社会生活的种种变革,是信息化社会最集中、最概括的体现。我们可以把网络经济定义为通过网络(既包括具体的、有形的物理网络,也包括抽象的、虚拟的网络)而进行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总和。

20世纪70年代至今,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由信息技术推动的网络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网络经济发展的近四十年的历史过程中,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网络信息技术方面投入大,但是生产回报却并不明显。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网络信息技术对于产出增长和生产率提高的正面作用显著,并且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趋势。第三阶段,21世纪初至今,网络信息技术的生产率有所下降并保持90年代后期的速度。

网络经济的兴起已经对现代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完全有可能改变现代企业的基本商业运作模式,动摇在工业时代业已成为经典的战略思想和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

二、网络经济对企业的影响

(1)网络经济改变了企业的社会环境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的最主要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的激烈竞争,还要承受来自国外企业的压力。从这个角度看,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了,但是从企业成长的角度看,这样的环境,将大大缩短企业在成长中所以走的弯路。国内企业可以在网络经济的时代里,最大可能的借鉴、吸收、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2)网络经济降低了企业的边际成本

西方经济学的厂商理论,是在以发展制造业的经济实践中形成的。在以物质产品为中心的经济分析中,无论足短期成本曲线,还是长期成本曲线,当生产量达到规模经济的起点之后,边际成本都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其原因在于生产量一旦超过了固定资产所能容纳的限度之后,生产效率就会下降。即使追加固定资本也不能提高生产效率。边际成本增加了,而产品的价格并不随之增加,因此,边际收益呈递减趋势。但是,这一分析并不适用于网络经济。信息网络成本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网络建设成本,表现为折旧,记为C1;二是信息传递成本,记为C2;三是信息的收集、处理相制作成本,记为C3。由于信息网络可以长期使用,并且其建设费用及信息传递成本与人网人数无关,因此,C1和C2的边际成本(MC1、MC2)为零,平均成本(AC1、AC2)都呈明显递减趋势。只有C3与入网人数正相关,即入网人数越多,所需收集、处理、制作的信息就越多,这部分成本就会随之增大。但其平均成本(AC3)和边际成本(MC3)都呈下降趋势。把这了部分成本综合起来可知,信息网络的平均成本(AC)随着入网人数的增加而明显递减,其边际成本(MC)则随之缓慢递减。但信息网络的收益却随着入网人数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网络规模越大,总收益和边际收益就越大。

(3)网络信息系统的规模效应

网络信息在使用规模足够大的情况下,信息的来源就会变成自发生成或自然而然地产生,并且在网络内自动整合,甚至生成层次更高、价值更大的综合性信息,从而产生规模效应。这一切完全由网络自身产生,不用额外去采集和整理。这是一种特殊的系统:每一个使用网络、接触网络的行为,都会被自动记载、自动归类整理、自动存储进入数据库。以信用卡销售系统(POS系统)为例,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如销售资金进入、商品库存、营业员业绩、优惠卡持卡记录、应收应付及现金流动等,都由POS系统自动而准确地采集。POS系统是按照企业要求设计的,它能准确地收集基础数据,可靠地进行营销活动,灵敏地反应市场行情的变化,及时地引导企业调整生产销售活动。例如,某消费者在网络终端上查询T恤衫广告,选中了某种品牌、规格、款式和颜色,这一简单的过程就会被POS系统自动记载,并整理进人数据库储存,而且在网络购物中心的档案亡就会减掉一个该种商品,并将存货数量自动生成传送到厂家。这样,信息网络的规模越大,自动生成的信息就越多,信息成本就越低,从而网络产生的规模效应就越大。

(4)网络经济中存在着极强的学习效应

学习效应又被称为“干中学”或“用中学”。学习效应所实现的收益递增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工作中经验的积累。不论是实际工作中的工人、技术人员,还是管理者,知识或技能并不是全部来自以前的学习或培训、受多的是来自工作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因此,工作过程也可视为一种学习的过程。与这种经验直接相关的经济意义在于它有利于改善组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成本,从而使生产表现出收益递增。另―方面则是来自于信息知识的累积增值和传递效应。零散、片面、无序的廉价信息,经过按使用者的要求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综合,可以形成有序的、高质的、高价的信息资源,为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完整的应用性强的信息和知识具有很强的传递效应。

三、网络经济下企业发展组织战略的选择

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了挑战也使企业迎来了机遇。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只有通过适时适当的自我调整,才能跟随时代的步伐,分享网络经济带来的诸多效应,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这些诸多改变调整中,企业首要做的就是企业组织战略的调整和选择,这是一个企业能否长期具有活力的决定性因素。

组织结构是指制造企业成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和规范约束指导下相互作用的行为方式,规定着组织的任务如何被分配,组织中推向谁汇报工作,以及正式沟通和交往模式如何安排,包括三个核心内容:结构的集中性、规范性和复杂性。德国学者科特勒认为,无论产品创新、还是工艺技术创新,或是市场创新,其成功与否越来越取决于组织结构和整个企业活动的协调。不同的企业组织结构模式源自不同的经济形态。

(一)网络经济下传统组织结构变革的深层原因

网络经济改变了工业经济的交易形式和运行机制,对传统的直线制组织结构发起了挑战。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工业经济和网络经济的交易方式、远行机制的差异。

(1)网络经济与工业经济中个人行为存在差异

工业经济是以传统的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认为无论在何种经济活动中,个人都是构成组织的基础、这些个体按照一定的方式在经济经营中作为人或代表人出现,并成为了经济活动的主体。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个人纽带的维度空间只是个人活动的基点,个人作为社会经济网络的结点而相应产生纵横交错的利益关系,从而形成由不同的个人组成的网络群体利益结构。

(2)网络经济与工业经济在处理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存在差异

工业经济下的企业和市场是相互对立、相互替代的,这种相互对立与替代的关系的实质是对交易费用的节约,并且企业组织和外部环境之间的边界是清晰的,这种明确的边界有助于企业对风险的防范和进行未来的战略管理与决策。网络经济中的社会生活并不存在工业经济生活中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明确边界,正式组织和环境之间的边界是无效的。在网络经济小,个人或组织通过网络,穿过组织边界与它们的环境相联系将成为最经常、最普遍的现象。组织边界对人们活动的限制只是存在于非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特例。网络经济的模糊边界为组织和个人提供了一种能实现更大发展的契机。

(3)网络经济与工业经济在对社会经济运行中交易赖以建立的道德基础的认识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别

工业经济中的交易行为是建立在企业以往交易经验或人共有的专业背景基础上的,这种相互信任是一种带有工业化时代普遍特征的道德与情感关系,交易各方的相互依存客观上依赖于持续物质投资所形成的信任关系。但这种信任观念属于一种较低层次的道德关系,是一种非对称性存在。网络经济与工业经济社会发展起来的规模经济则不同,产生于信息时代的网络经济已使经济活动发生了根本性转折,其突出体现是经济活动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它突破了传统经济的活动空间,出现了各种与原有实物经济并存的虚拟化经济即网络经济。经济交易时空范围的无限扩大,使得人际关系更为复杂,所需的道德与情感层次要更高,对各种同情和自信关系的对称性要求更强。

(二)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组织战略的变革

企业战略的调整是企业整合内外资源,并对企业的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的过程。企业战略的应用是为了获得产品的使用价值超过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为此企业必须进行产业市场结构分析,找出企业这类经济活动的竞争优势可能的存在之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战略选择主要有两种,一是低成本战略,二是差别化战略。

传统经济下的企业战略是报酬递减为动力的物质成本型战略,是企业内部组织战略决策群体的经验层级产物。相比传统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战略条件和形式,企业在网络经济中应结合网络经济的特点形成开放性的和报酬递增的推动下的新型竞争战略。网络革命使得企业的竞争范围发生了巨大变化。按照传统观点,国际市场似乎是资源与能力充足的大型企业在国内市场饱和之后才去开拓的,只有大企业才具备成为跨国公司的条件。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缺乏克服国际化障碍的能力,在从事国际化经营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多半采取内向型的发展战略。但是网络经济使这种观点成为过时的看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全球一体的运输和通讯网络以及多种世界性国际组织和通行的国际惯例,已逐渐把国际和国内市场融为一体,任何企业已经不可能把世界市场人为地划分为一个个国家疆域,所有企业不论规模大小都要面向全球市场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网络经济推进,企业的竞争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先的单一的竞争向合作竞争的方向改变。这种观念的形成来自信息及其网络,从而网络的广泛应用必然打破传统的各种竞争壁垒,形成竞争与合作相互补充的新局面。网络经济中企业战略的本质是要求企业的战略制订者重新思考战略的新经济含义。企业的战略变革就是网络经济下企业战略以一种非线性创新的系统能力进入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库,而不是一般的行动框架。非线性战略的目标是怎样使企业不断适应各种变化的经营环境,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持续发展。

当企业的战略随环境的变化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之后,企业的组织结构为了保证新战略的有效实施必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一个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主要由管理层级、沟通、企业规模即组织边界等要素组成,因此其变革就是这些构成要素发生变化的综合结果。

(1)管理层级的变化――扁平化

所谓的企业管理层级,是企业职能组织过称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各职能部门关系的系统集成。由于网络经济极大的扩展了企业的管理幅度和沟通效率,从而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管理层级结构正在向哑铃式结构变化,即企业中只存在最高管理决策层和最基本的操作层,中间的层级大幅减少甚至趋向于零。而传统的中间层的职能现在则主要由计算机、软件、网络等新型的技术工具所替代。企业管理层级的这种新安排既节约了企业的组织成本,同时还提高了企业的灵活适应性。

(2)组织沟通的变化――网络化

网络经济所产生的先进的技术手段又为这一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企业广泛应用电子邮件、可视电话、在线会议等先进的通讯方式之后,一方面使得组织内的沟通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在同一时间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公司或子公司进行及时沟通,另一方面与传统的电话或信件的沟通方式相比又大大节约了沟通的费用,并且省时省力,效果还更好。据调查统计,在当前,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已经在公司内采用了电子邮件这种通讯方式进行有效沟通,并且企业内的沟通方式正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3)企业规模(边界)的变化――两极化

理论上的企业规模如何决定早在1937年科斯的那篇经典论文中就已经有了答案:一项活动由市场交易所产生的边际成本等于由企业内交易的所产生边际成本的那个点即决定了企业的最优边界。网络经济的到来以及网络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大大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从而引起了企业边界的有效变动。在网络经济中,企业规模的这种两极化发展是非常普遍的,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较之竞争对手取得成本上的优势从而比其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欧志明,张建华.企业网络组织及其理论基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8.

[2]徐磊,倪大榕.信息经济时代跨国公司组织变革与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0,11

[3]李庆运.浅谈网络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09,16.

[4]全英玉.略论网络经济新规则与中国经济的发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3.

[5]杨志,赵秀丽.网络二重性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新解――网络经济与生产方式关系研究系列之一[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8-12.

[6]徐丽红.浅谈网络经济下财务管理的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2011,1.

[7]郭笑文.网络时代传统企业的战略选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S1.

[8]徐强,王楠.浅析网络经济环境下的组织内部变革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0,12.

篇(8)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在充分享受着网络时代的快捷与方便的同时,其身心也正承受着网络负面效应的煎熬,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网络成瘾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不少教师倾力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以期控制部分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蔓延。事实上,网络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一把“双刃剑”。它以其信息量大、平等性、交往的无限性、方便性、安全性等,对大学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而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复杂双边主体活动,也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协调统一。网络环境下,教师如何因势利导,利用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以课内影响课外,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这是每个大学教师更应深入思考的问题。下面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例,针对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网络环境下改进大学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教书和育人并未有机结合起来

据调查了解,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一味迎合学生考级、升硕、出国的功利性需要,过于重视通过纸笔作答能够体现出来的考试成绩,而对于怎样通过教学过程达到育人的目的并不十分在意。表面上这是对学生负责,实则导致很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得不到应有的提升,遇到学习和生活压力时不知道如何排解,甚至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此这般,势必反过来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

(二)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纲为本的本本主义

目前,大学生普遍为了功利性目的而学习,譬如为了顺利毕业拿到学位、为了提升就业能力、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等等,而较少有人是出于对英语本身的热爱老老实实做学问。很多教师一边抱怨大学生没有真正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抱怨高校里学风沉沦、校风失范,一边沿袭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惜和学生一起沦为应考的机器!大英教学似乎只是为了考试而存在的,既然如此,那就不可能落实因材施教原则,那就不会是以人为本,而必然是以纲为本的本本主义。致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较好的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习惯了被主导,被动学习的现象愈演愈烈。

(三)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从阅读与写作角度来说,当下已是跟帖与接龙的时代;从口语交际来说,当下已是一对多、多对多地进行视频通话的时代。随时随地可以进入虚拟课堂,将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进行整合并运用于英语教学中,这是时代的要求。不少教师虽有教学改革意识和种种新思想,却只是把改革意识和新思想写在计划和总结里,或是写进学术论文中,而日常教学活动中依然是照本宣科,甚至还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对多数大学生没有什么吸引力。由于课堂上缺少必要的师生互动,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厌学、逃课等现象成为大学课堂的顽疾。

(四)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据观察,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缺少生机和活力。有的学生成为“特困生”——上课就打瞌睡;有的学生一上课就说闲话;有的学生进出教室很随便,如入无人之境;更有甚者,“跷课”(旷课)成为家常便饭。究其原因,概因缺乏英语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二、改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对策

(一)建设网络资源库以激发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大学教师必须学会运用网络技术,建设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资源库以丰富课本知识,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尤其要贯彻“因需设课”的原则,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进行选择性学习。教学的趣味性一旦加强,可以使学生的认识活动积极化,引起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或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喜悦心情。例如,大学教师在教学资源中引入一些新颖有趣的例子,与学生日常生活或社会现实相联系的事例,介绍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等,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和情绪,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动机和认知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应以一种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教学态度来面对每一个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健康而热烈的教学气氛中去听、想、说,从中体会求知的乐趣,增强求知欲。

(二)构建网络互动平台以实现教书育人的统一

交往教学论认为,学生获得的自由不应当是教师施舍给学生的那种自由,而是学生应得的自由,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这体现对学生自的尊重。因此,教师要积极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开展“对话教学”,促使学生主动进行表达与交流,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其自主摄取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英语技能。譬如,借助博客、QQ或微信等途径,通过和学生的积极互动,激发其对英语课程的兴趣。同时,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开展“对话教学”,尽量听取学生的心声,掌握学生的心理,充分发扬教学民主。还要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以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安抚学生紧张的情绪,活跃教学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接受知识、习得技能;教学语言还要以情感人,贴近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心,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增加课堂的吸引力

基于网络环境和多媒体技术的现代教学技术,以其直观、快捷、信息量大等特点,引发了一场教学方法手段的革命。借助现代教学技术,可以大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增大教学的信息容量,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很多课程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已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这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来说,教学效率得到提高,教学效果得到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课件中直观、形象的简笔画、动画、录像以及文图并茂的特点是传统的板书所不及的。网络环境下,通过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建设英语教学网络资源库,可以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进行选择性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其自主摄取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促使其主动进行表达与交流,从而全面提升英语技能。教学中,教师应该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将教学艺术体现出来,不断捕捉教学中创造的有效信息,从而挖掘知识内容的新见解和新思维。

综上,在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尽可能利用网络技术改进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设计,将课堂变成一个开放平台,在自由、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智慧的交流与互动。教师要怀着惊喜的心态,期待、培养、发掘课堂交流,积极引导他们通过课堂辩论提出和研究问题。课上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可以相互启迪智慧,开发群体智能,发展彼此的学识,在不断澄清模糊认识的同时催生新的思想。同时要根据教学目的灵活选用各种教学方法,如采用自主发言、探究研讨、小组辩论及师生换位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对话,以培养他们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2011年,“大数据”一词首次被提出,进而引起了各个领域的关注,尤其是信息技术研发以及医学方面,而大数据营销在电商企业中的应用只在近两年才在相关领域被提及。鉴于大数据的规模大、复杂性强以及技术支撑要求高这几个方面的特点,本文以具体电商企业为研究对象,针对性地分析大数据营销在电商企业中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得研究更加的形象和具体化,从而有助于创新电商营销模式,开辟新的互联网企业发展道路。

一、阿里巴巴大数据营销应用分析

阿里巴巴的消费数据覆盖面广,累积量大,并且具有很强的数据挖掘能力,这些促使阿里巴巴成为大数据应用的先导者,以下从两个角度来分析阿里巴巴对大数据营销的应用:

(一)企业外部。阿里巴巴的数据库中记录着大量的用户数据信息,在保证用户权益的前提下,将在阿里巴巴平台上发生的物流数据,通过互联网技术,共享给各个物流快递公司,接着由阿里巴巴做好仓储和远途运输,由各地的快递来配送给客户,并由此形成一个开放、透明、共享的大数据库,开辟了电商企业、物流公司、仓储企业供应链服务商等的协同服务模式,在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大大提升了电子商务的服务水平。

(二)企业内部。阿里巴巴各个部门的业务不同,所需的数据类别也不同,阿里巴巴为了避免数据收集的重复性,采用延伸基础性数据的挖掘深度的方法,并将所得的基础数据库进行统一使用和管理,比如,用户在注册网站时,其他网站的性别只分为男性、女性两类,但是在阿里巴巴却有着18个性别标签[1]。通过大数据平台,阿里巴巴将用户在网络上的各种活动进程一一记录,通过分析后能够较高程度地还原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而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向客户推销出符合客户意愿的产品,这种营销模式不仅有利于有效巩固用户群体,还能够进一步扩大用户群。

二、阿里巴巴大数据营销应用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营销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了众多的价值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途径和方法,但任何技术或工具的运用都需要企业各个方面的支持和配合[2]。作为大数据营销的先导应用者,阿里巴巴在大数据营销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数据存在失真情况。数据的失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消费者在注册时可能会输入虚假的个人信息或者是一人使用多个账户、使用他人账户等,其在网络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本身就不真实,然而这些数据仍会被阿里巴巴当成不同的用户记录下来,造成用户信息混乱,难以反映真实的用户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促使阿里巴巴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网站维护与更新,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不少用户因为不熟悉新的界面而进行错误的操作,这些错误的操作信息也被阿里巴巴记录,造成数据库中真假信息混杂,严重影响了大数据的质量。

(二)消费者的个人权益难以保障。阿里巴巴全网的活跃用户超过四亿以上,远超过其他门户、搜索等主要媒体,这些数据关联了从消费行为、生活信息、财产信息的方方面面[1],并且阿里巴巴所拥有的“大数据”是由大量“小数据”组成的,而“小数据”是由一个个用户产生的,如社会媒体上用户或交互的信息、用户网上购物的消费记录、使用搜索引擎的搜索记录和用户消费数据等[3],虽然阿里巴巴在用户信息安全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但其拥有的用户信息量很大,一旦泄露,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难以想象,并且直至目前,阿里巴巴仍没有提出有效预防用户信息泄露的方法或是用户信息泄露之后的维护方法。

(三)大数据营销效果易出现两极化。用户在使用淘宝的过程中会将自己的手机号码、邮箱等联系方式提供给阿里巴巴,为了扩大经营,阿里巴巴会进一步分析数据库中的客户需求,针对不同的客户,通过短信、邮件等形式向客户推销产品,这在某些方面增加了客户,然而大多情况下这些信息会被消费者无视,更有甚者,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因此,大数据营销的效果如何,仍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效果难以预料。

三、阿里巴巴大数据营销应用的发展建议

在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逐渐增加的背景下,阿里巴巴的大数据营销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由于对大数据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数据的质量、性质难以保障,并且能被挖掘出来的价值和难度也难以估量,本文结合阿里巴巴大数据营销应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一)加强数据处理,提高数据有效性。加强数据处理应从两个方面下手,一方面是引进相关专业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研发有效的数据分析工具,加强企业的数据处理能力,并借此进一步完善数据管理系统,修复数据系统中的各种隐患漏洞,有效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数据;另一方面要提高挖掘数据技术,充分实现数据价值,如物联网传感器、视频监控设备时时刻刻都在收集海量数据,但价值没有微博大,因为数据难以变现;运营商拥有用户通信相关数据,从语音到短信再到位置,量大过任何一个互联网巨头,只能白白浪费,因为运营商不被允许也无能力去利用这些数据[4]。

(二)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维护用户权益。目前,即便客户同意提供个人信息,但对于企业留存用户个人信息是否侵犯用户隐私尚无明确的法律条文,这就使得用户的个人信息在阿里云端的安全性得不到法律保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对此,阿里巴巴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严格数据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应当明确规定内部员工对于用户信息的保护和管理条例,建立问责机制,责任落实到个人,对于因个人利益而泄露用户信息的员工要加大惩罚力度,防止不法分子乘虚而入。与此同时,也需要保障用户对自己个人信息的修改、删除等权利。

(三)挖掘客户需求,加强营销效果。阿里巴巴可借助已有的用户信息,针对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采取市场调查及预测等方法,加深对其购买习惯的熟悉程度和把握程度,确定良好的产品推荐的时机和种类,比如节假日期间,下班时间,购物节等,也可尝试向其推荐其他的互补性产品,充分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这样不仅保证了推销的及时性,又避免了客户对于产品推销的厌恶情绪,从而扩大客户群,提升企业利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营销是促进电商提高经营能力,提升利润空间,进一步推进网络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大数据营销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电商企业大数据营销应用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但这些只是大数据时展必然会存在的阶段性问题,只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大数据营销将不仅是局限于类似于百度、阿里、腾讯等电商企业,其应当在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甄妮.电商企业大数据营销的应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

篇(10)

一、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1.1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关系

区域经济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联系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是社会经济活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在空间上的反映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是互相依存的统一体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区域经济系统形成与发展的一种主导力量它对提高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的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区域市场的竞争能力改变生产企业的布局和生产方式都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中具有双重功能即从属功能和引导功能从属功能表现为有多环节多功能构成的物流系统必须为区域经济服务引导功能是指物流对区域经济结构规模和空间布局的引导和反馈作用实际上是将区域物流系统转化为生产和经济的过程

1.2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而且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齐全流通人力资本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城市与周围地区存在不对称性在这种非对称结构中城市扮演着中心地或增长极的作用以其为核心枢纽将其他地域极化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未来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其中城市化起主导作用城市化水平是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反过来物流产业的发展也伴随着城市化促进城市工业生产金融服务等其他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社会分工协作水平充分满足社会需求城市的发展可以带动周边地区中小城市和农村的繁荣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商品流通体系因此构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是顺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以中心城市为基础建设的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综合物流中心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日本的和平岛物流团地阪神商业综合物流团地荷兰鹿特丹物流团地以及遍布美国大城市群的配送中心都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日本的东京阪神和京都三大经济圈的物流总量占日本全国比重长期保持在以上不仅对日本经济发挥了支持作用使日本能够充当东亚经济的生产总值中枢还优化了该地区的物流结构繁荣和完善市场体系提供就业机会

1.3提高了城市经济档次

武汉市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优势条件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其所处地区必须具有对周围区域商品的集散和辐射功能二是该城市必须具有物流中心所需具备的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因此区域性的物流中心一般都建设在该区域的中心城市武汉市构筑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优势条件有

1.4区位经济优势

区位经济优势武汉地处华夏腹地长江汉水之滨位于横贯东西的长江黄金水道和纵贯南北的铁路大动脉京广线的交汇处具有优越的地理优势这些优势对武汉市构筑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具有重要的支

撑作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带在技术信息商品资源能源等双向对流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其经济转移线路的而京广线则是环渤海经济区向南辐射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向北辐射的经济转移线路并以京广线京珠高速航空光缆通信构筑起强大的通道武汉市则借助上述两大通道及其其他辅助通道使其内联四川陕西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各省乃至全国外引港澳通向海外的中心地位得以充分显现从而使武汉在其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成为全国内陆交通枢纽通信枢纽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和长江中游经济带经济中心城市因此武汉具有构筑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

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居中得水的独特区位优势使武汉成为我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我国最大的通海内河港口城市之一在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推进的进程中具有承东启西扼南控北的战略地位武汉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经过多年建设现已形成了钢铁汽车机电高新技术四大支柱产业及化工食品纺织服装建材优势行业武汉也是我国内陆最大的流通中心腹地市场广阔商业市场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B0为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居第位物流基础设施条件

2.1发达和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武汉铁路是全国的枢纽之一京广京九武九汉丹四条铁路干线在武汉交汇使武汉铁路形成米字形网络框架通过武汉铁路枢纽连接全国铁路网可通达全国年底武汉铁路营业里程目前武汉市日发列车对通过铁路提速提高运输组织化水平为重点企业服务发展开通外贸专列等措施提高了运输效率和运输服务水平年完成铁路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亿人公里武汉是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中游的港口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航运的自然地理条件长江是武汉市对外物资商品交通的重要水上通道武汉市通过长江水运航道及其支流形成对沿江经济带的运输辐射年底武汉市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合计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个港口综合吞吐能力K拥有水运船舶艘万吨位拥有以中远武汉货运武汉长江轮船公司等为代表的各类水运企业多家通过开辟固定班轮航线运贸结合水陆联运等措施提高水运业的服务水平公路网络以武汉为中心沿国道干道向外辐射以各级公路为辅联结郊区县乡村年末公路通车里程全市从事公路运输业经营户达家拥有营运车辆辆其中火车辆客车辆公路客运班线发展到条日发班次个公路货物运输通达全国多个省市地区公路以客带货形式较为普遍尚未有公路货运班线年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K随着天河国际机场的开通空运航线达条架起了武汉与国内个大中城市和联系日本韩国香港澳门的空中走廊有家航空公司的飞机参与营运每周发出航班次民航货运通过客运班机带货方式年民用航空完成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城市交通发达年末武汉市城区道路长度道路面积通过座大桥将被长江和汉水分割为汉口武昌汉阳三镇的市区连为一体

2.2遍布城市的物流据点

武汉市游泳各类场站库遍布武汉三镇分别属于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商业储运等部门铁路拥有编组客货运站个其中拥有个较大的货运场站公路拥有客运站货运站集装箱中转站个堆场总面积达水运拥有生产用码头个堆场库场并配有各类装卸搬运机械台套拥有铁路专线民航天河机场拥有一座货运仓库面积商业储运部门和企业拥有大量库场其中仅武汉商贸控股集团就拥有仓库占地面积仓库总面积有近K高低温冷库近百台的运输车辆个专用码头条铁路专用线大型专业仓库都备有吊车叉车等装卸设备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支撑武汉是全国重要的通信枢纽国家通信网的八纵八横光缆干线中有京广汉渝汉宁等条国家一级干线贯穿武汉市武汉电信网是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和功用多媒体通信网的几大节点之一同时也是湖北省三纵三横三环光缆传输通信网中心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联系年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万门长途自动交换机万路端拥有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万户这种一流的通信设施成为物流中心城市的信息网络支撑

2.3现代物流发展基础

武汉拥有的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基地和商贸中心地位造就了一大批从事规模化和系统化经营和运作的储运企业这些企业在设施经营管理和人才方面的储备为武汉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准备了条件武汉商贸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商业储运公司长江智能物流有限公司武汉市农资公司武汉市物资公司等企业的发展为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奠定了企业组织基础中远武汉货运长航集团武汉铁路分局武汉汽车运输总公司武汉港等一批经验丰富实力强劲的运输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形成了庞大的运输网络和网络化运输组织能力为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综合运输组织条件

2.4武汉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

明确武汉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目标交通枢纽城市是重要的物流节点也是整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武汉市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基本形成了大量货物通过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汇集流动的运输枢纽的基础具有极强的商品集散和辐射功能具备了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基本条件但距离现代意义的区域物流中心城市仍有很大的差距现代物流产业仍然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产业环境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如何充分发挥武汉现有的交通运输条件和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向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发展是武汉市当前现代物流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根据以上对武汉市的区位经济优势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和现代物流发展基础的分析武汉市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应着眼于区域物流和市域物流两大领域区域物流的发展目标是建设高时效性的区域运输服务体系市域物流的发展目标是提供快速准时多样化服务的市域配送服务体系为此武汉市提出了多层次物流框架体系的建设构想依托武汉市在华中经济区域的中心城市的特殊地位以武汉为核心以武汉及周边城市物流基础设施与物流企业为基础以国家综合运输网络为主干构筑四重物流服务区域圈和四大物流服务主通道形成我国华中地区物流发展与运作的双四架构四重物流圈的内涵为构筑面向市区重要产业基地商品集散地城市消费功能区的区域配送物流圈构筑以武汉为中心以武汉及省内周边城市物流设施为依托面向武汉及周边城市的分拨及终端配送物流圈构筑以武汉为中心以省内重要物流设施为依托面向武汉及华中经济中心城市的干线区域分拨与中心城市终端配送物流圈依托国家及跨国民用航空系统构筑以武汉为中心以国内各主要经济中心城市物流设施为支持面向远东东南亚及欧美地区的国际中心城市终端配送物流圈同时以核心区域基础设施为依托以综合运输网络为基础构建四大物流通道即开辟长江物流班轮构筑长江水运物流通道发挥国家铁路干线巨大潜能构筑铁路干线物流通道开辟大型超大型长途高速干线班车构筑高速公路干线物流通道发挥武汉航空枢纽优势构筑以大型专用货运机队为主体的航空干线快速物流通道通过构架四重物流圈打通四大物流通道形成立足武汉背靠湖北面向华中连接世界的多层次物流网络体系武汉市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措施整合物流资源培育龙头企业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现代物流业是由具有不同核心业务能力的企业群体所构成包括具有综合物流管理能力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具有综合运输组织管理能力的多式联运服务商提供多样化服务的货运提供准时快速服务的配送业服务商具有先进运输管理能力承运人企业等由前分析可见武汉市物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基础但武汉市物流产业中缺乏在企业群体中发挥骨干作用的核心企业这是制约产业整体水平的瓶颈因此要引入现代物流理念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业有目的地培养一些核心业务能力互相补充的物流核心企业通过核心企业带动物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物流行业主体的企业网络群体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的建设打造现代化的物流企业组织和运作条件

三、积极建设物流两大基础平台

3.1物流基础设施平台

如前所述武汉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有发达和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及遍布城市的物流点为武汉发展成为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这些物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不高现代物流技术的含量不大布局不甚合理其中部分瓶颈制约了系统整体效应的发挥物流基础设施平台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侧重于物流园区的合理规划与布局货运通道的合理化配送道路体系的规划外部交通设施含港口机场铁路的优化等物流基础信息平台

以现代化的信息网络作支撑以武汉交通信息管理中心为基础利用互联网等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企业经营网点连接起来对物流各环节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从而形成覆盖全市联网全国畅通国际的物流信息传输网络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服务如交通状态信息交通组织与管理信息城市商务和经济地理信息等

3.2加强物流宏观环境两大基础支柱的建设

建设适应物流行业阶段性发展需要的政策环境武汉市的物流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政府对市场的宏观管理和调控能力有待提高缺乏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从国外物流政策演变过程可以看到政策环境的建设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如市场管制一般在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采用较强的市场准入制度管制方法为资格条件准入当市场发育到一定阶段采用放松管制的原则建立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

3.3建设政府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

篇(11)

    人们的交往实践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而在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交往实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是一种以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丰富精神世界为目的交注实践活动。将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引入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深入和根植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交往实践与的交往实践观

    “交往实践是指多元主体间为改造共同的中介客体而结成物质交往关系的物质活动。”实践概念是从人们物质生产活动和现实生活关系中抽象出来的,它包含着人对自然界以及人对社会的双向互动关系,即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生产实践活动和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实践本质上就是具有交往性的实践。

    “交往实践观,就是将交往实践作为理解世界历史即全球化的本性、基础和一以贯之的主线的哲学观念,其本质是一种世界历史观。”的交往实践观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交往实践具有“主体——客体——主体”相关性模式。传统的实践理论是建立在“主体——客体”框架或单一主体观的基础上,这种框架中的单一主体观忽视了“人生活在社会中”这一前提,忽视了“他人”,排斥社会主体间的差别,忽视了主体间关系对主体实践活动的制约和影响,容易导致“个人中心论”。后现代实践观以“主体——主体”的框架为基础,具有明显的乌托邦的色彩,撇开了客体中介,消解了主客体关系,在这种交往模式上,主体际关系实际上难以直接建立,容易走向虚无主义。交往实践观是传统实践观和后现代实践观的统一。交往实践观认为,“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双重关系和相关律决不是相互脱离、相互冲突的双元过程,它们是以实践客体为中介而联结起来的诸主体模式,在交往实践中,任何单一主体对客体的改造,都不过是“主体——客体——主体”结构的一个片断和环节,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同时就承载、实现着“主体——主体”交往关系,并受其牵引和制约。另外,客体既不是脱离主体关系的孤立存在物,而是诸主体间物质交往活动的中介,“主体——主体”间交往关系的建立与实现,必需借助于客体中介才能完成。

    (二)交往实践是一个双向建构、双重整合的过程。交往实践一方面作为主体改造客体的现实过程,发生“主客体关系”,另一方面又在实践中建立和改变“主体际关系”。交往实践不但发生主客体双向变换过程,而且还在主体间运转,发生双重整合过程。主体对客体的改造过程,表面是看来是主体客体化、对象化过程,实际上不过是通过客体的中介而实现的主体际交往过程,是通过中介客体的联结而打入社会化普遍交往网络的过程。

    (三)交往实践具有诸主体性或主体际性。马克思认为,社会和历史是多元主体间交往实践的关联体系,它反对单一主体中心论,强调多元主体的存在意义。同时,交往实践是发生在各个主体之间的行为和活动,在现实的交往关系中,每个人都是主体,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

    (四)交往实践具有差异性和互动性。交往实践中的主体是多元主体,是人或人群的结合体,因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各个个体或群体在空间上具有分离性的特点,主体间在文化和价值观上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体现出差异性。在交往实践中,交往的每一个主体都通过交往向对方施加影响,同时又作为客体接受对方的反作用,形成多极主体间相互影响、彼此渗透的交流活动过程。

    二、交往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交往实践活动的一个特殊领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交往”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交往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是指导性教育、教育科学实验还是自我教育,归根到底都是交往实践的直接或间接的体现。

    三、交往实践观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范式,重视师生主体间的交往作用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于“主体——客体”二分的思维范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者看成是教育主体,学生看成教育客体,强调教育主体对客体的改造运动,学生的价值观主体性受到相当程度的压抑和排斥,容易走向单向的“输出——接受”的灌输式教育,容易变成被动的“刺激——反应”教育关系。而交往实践“主体——客体——主体”的思维范式,强调多极主体的存在意义,不再是单一主体与客体之间两极摆动过程的抽象化。它将教师和学生都看成是教育的主体,而社会生活、教育内容等是教育中的客体,它强调在教育关系中教师不再是控制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服从者和接受者,师生在教育过程中有平等的地位,通过与互相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平等对话,达到理性的共识。学生能够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学得知识,教师也应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快慢,掌握学生学习的规律,及时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二)重视多元主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交往实践在肯定交往主体的多极化的同时,还强调主体间的差异,差异是交往的基础。首先,要承认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认识水平上的差异。教师在知识积累、生活阅历等各方面都暂时优于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外,学生个体、学生群体之间在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生活习惯、脾气性格等各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教育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个体、学生群体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交往实践活动与教育教学活动不是为了消除差异、排斥差异,而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珍视差异。

    (三)要重视客体的作用,对教育客体进行创新和改革

    现代实践观由于夸大单一主体性而走向了极端,而后现代实践观在全面否定前者的同时又抛弃了客体依托、主客体关系等合理成分。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不能只是纯乌托邦式的思想、精神交流,需有客体作为中介。就即便是思想、精神交流,也在现实世界中有其物质基础,脱离了客体底板的支持,交往观将不可避免的滑向虚无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以教育内容为中介客体,双方共同作用于教育内容构成完整的教育活动,它需要教育主体在创造性活动中将教育内容这一对象观念化,通过自身的知、情、信、义、行的思想政治品德内在矛盾运动转化过程,将这些观念内化为自身的品格。

    (四)重视生活情境,强调全程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