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财务报表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整个市场环境需求是财务报表体系演变的客观推动力
企业本身与外部整个市场环境对财务报表的需求就是推动财务报表体系进行改革变动的主观原动力,企业本身对财务报表信息的决策需求和外界市场环境(技术环境、法律、文化和政治环境)都是赋予财务报表体系新的演变发展力量。财务报表产生的使命是为信息使用者服务,当目前财务报表无法提供报表需求者所需要的信息时,市场和社会各界人士就会对财务报表体系进行改动,使得其财务报表体系能够充分提供需求者所需的数据信息。可见,整个市场环境需求与财务报表体系能提供的财务信息之间展开博弈,相互进步。
2.财务报表体系提供信息呈现复杂化趋势
在财务报表体系的历史进程中可以明显发现,早期企业只是对外提供企业重要消息(对于外界人士来说必须知道的内部信息),后来根据市场、监督部门等的需求增加了披露资产负债表(反映资产和负债等情况)、利润表(反映经营成果),到目前又增加了现金流量表(反映现金收支信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由这些信息可看出财务报表体系的内容不断复杂丰富化。财务报表体系信息的复杂化还表现在越来越多的非财务信息在体系中披露,原先财务报表体系内容量少,目前财务报表体系的内容量相当多且呈现更多的趋势发展。财务报表体系的所有报表都是互相补充的功能,使得债权者、监管部门、审计局、企业内部人员和市场需求者能够进一步完整的了解企业内部经营情况。
3.当局或相关权威机构、部门对财务报表体系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作用
财务报表体系的发展速度是非自动、非线条性,而是呈现加速性、缓慢性的发展情况,这是由于每个财务报表体系发展都需要得到当局或相关权威机构、部门的认可、引导和披露。账簿式财务报告体系阶段就进行了大约数千年左右,二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报表体系时期为一百多年,三表式财务报表体系时期则更短。由于每个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都关系到需求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当局或相关权威机构有其责任保证市场环境的稳定,避免市场内发生冲突,对财务报表体系的发展进行确认或强制规范。
二、企业加强构建财务报表体系的具体方向
目前,企业财务报表体系反映的是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相关重要非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所有者权益变动,以财务报表为核心、令外界了解企业优势和劣势、稳定市场环境等都是财务报表体系发展的主要动向。
1.使得财务报表体系更具有决策性作用
当前财务报表体系中存在预测性消息、无形资产和非财务等信息披露不及时的缺陷,使得企业内外部信息需求者的决策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当局或相关权威机构应该结合市场趋势进行加强财务报表体系披露的信息的范围与力度,才能促进提高财务报表体系决策有用性。如,随着人才(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人力资本、人才等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占据的比例没有得到有效披露影响使用者的决策,应该加强这类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
2.将企业的实时财务、会计报告作为财务报表体系的一部分
企业内部应该构建实时报告来增加财务报表体系的完善性,这样能够缩短企业与市场交流沟通的距离,因为财务报表体系中及时性使其灵魂。再加上现如今市场经济环境和国际化市场越来越活跃、迅速,产品及其经营发展生命周期都一定程度上缩短,那么财务报表体系中披露的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确定性就变弱了。企业可以将企业实时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等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反映在相应数据库,供内外部相关信息使用者查阅,更快捷、及时的满足使用者的决策需求、分析需求和监督需求。
3.执行社会责任、市场责任报告的披露
企业财务报表体系应该加强披露职工培训、健康安全条件、人力开发、环境保护及公益性捐赠等社会责任性报告,这些责任信息能够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促使社会目标与企业目标进一步协调合作发展。企业应该加强财务报表体系真实性、准确性信息的披露,才能够为稳定市场经营气氛,避免市场环境内舞弊造假行为的猖獗,从而有利于企业与市场可持续稳定发展。
偿债能力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通过对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考察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抗风险能力,有助于债权者进行正确的借贷决策。
1.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在2008年到2009年低于国际标准下限1,直到2010年才达到1.21,在此期间企业的流动资产配置较低,短期偿债能力较弱。主要是企业响应国家安全生产的号召,募集来的资金大量用于设备改造及子公司新煤矿的开工建设。借款增加使得负债相应提高,最终导致流动负债的增加速度快于流动资产的增加速度。速动比率在2008年到2011年间呈逐年上升趋势,企业的偿债能力不断增强,但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突破了基准值1,2012年又出现了小幅下降,主要是由于存货变现能力差且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例高。现金比率除了2012年有所下降以外,其余四年均处于上升趋势,总体维持在0.4至0.61之间,最高为2011年的0.61,最低为2012年的0.41,高于一般认为的0.2,表明企业的随时支付能力尚可,资金管理运行有效。综合三项指标来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稳中有升,但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一旦出现资金运行不畅,将面临流动资产不够偿还流动负债的风险。
2.长期偿债能力。
2009年阳泉煤业集团资产负债率突增达到63%,其余年份比较稳定,主要原因是该年新增子公司新景煤矿导致各类借款大幅增加。企业较好地利用了财务杠杆,使自有资本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对债权人的保证程度偏低。从长期看,会影响企业未来资金的借入。利息保障倍数在不同年份之间变化范围较大,表现的很不稳定。2008年企业新增5亿短期借款导致利息费用增加,使得利息保障倍数高达35.26。而2010年与2012年企业利息费用骤增,该指标迅速降低,该指标的震荡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不稳定,企业为获取利润承担贷款的能力较弱。
(二)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产出额与资金占有额之间的比率,通过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资产营运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指明方向。
1.总资产营运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以2010年为转折点,先降后升,尤其应注意到的是2011年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大幅上升,远远高于销售收入上升幅度,究其原因是企业报废了大量的固定资产所致。总体来看,企业未来资产利用效率提升的空间较大。
2.流动资产营运能力。
2008年到2010年间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存货周转天数逐年上升,主要原因是2008年国际煤价刺激了国内煤炭价格的攀升,企业囤积大量原煤。2009年经济危机导致煤炭需求萎缩,大量产成品无法变现。从2010年起企业逐步摆脱负面冲击,根据订单与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销售,减少囤货行为,存货周转率开始大幅提高。存货周转率的不稳定,反映出企业存货管理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应收账款周转率自2008年以来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企业制定了新的收账政策,资金使用效率得以提高,拖欠资金现象减少,现金流状况得到改善。但企业未能保住这种良好势头,2012年出现了回落,从整个市场环境看,2012年煤炭价格大幅波动,许多企业都面临账款收回难度增加的问题,阳泉煤业集团也未能幸免,可见企业应对市场变化能力不足。
3.固定资产营运能力。
阳泉煤业集团固定资产周转率在2008年到2012年间上升幅度明显,期间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大力开展自主研发,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2009年引进了矿井水沉淀净化和电厂冷却水设备,2010年推广了小煤柱送巷设备的使用,固定资产结构趋向合理,使用效率不断增强。
(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投入产出水平和盈利质量,关系着投资者是否能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是否能收取本息,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目标。
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阳泉煤业集团净资产收益率除在2009年有所上升,达到34.38%以外,从2010年开始逐年下降,截至2012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变化范围较大。企业资本获得收益能力较弱,股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2.总资产报酬率。
五年间总资产报酬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利的能力不佳。一是阳泉煤业集团的总资产周转率呈现出不稳定性。二是逐年增加的财务费用使息税前利润不断减少,最终导致总资产报酬率的降低。
3.收入及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幅度8.36%大于营业利润率下降幅度7.07%,主要原因是产品销售总额的上升低于成本费用总额的上升,生产和销售每一元产品所实现的利润逐年下降,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巨大,却并未从高收入中获得高收益。
(四)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的发展能力是其他三大能力的综合体现。通过对发展能力的分析,投资者可以评价企业的成长性,经营者可以发现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做出正确的信贷决策提供依据。
1.营业收入增长率。
阳泉煤业集团营业收入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大,2009年仅为17.45%,主要是经济危机导致能源市场出现萎缩,企业虽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但收效甚微。2010年到2011年间,市场大环境好转,加上企业不断拓展新客户以及老顾客采购份额的增加,营业收入出现大幅上涨,销售业绩好转。到2012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较前年减少近1/2,主要是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使得经济运行不稳定因素增多,煤炭市场大幅波动,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下降。
2.营业利润增长率。
阳泉煤业集团的利润除2008年增长较高外,基本处于低水平,虽然2010年出现小幅回升,自2011年开始又再次下降,2012年甚至出现负数,利润涨幅远低于收入涨幅,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增加,期间费用支出较大,加强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3.总资产增长率。
阳泉煤业集团2009年总资产增长率达到82.74%,主要是由于企业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资金137425万元,在扩大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增加企业资产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表现出非常优秀的成长性。而其余年份基本维持在25%左右,如此之大的差距表明企业未来发展空间很大,只要经过努力,仍能达到较高水平。
二、阳泉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存在的问题
(一)偿债能力较弱,资金融通压力大
通过偿债能力分析,可以看出阳泉煤业集团偿债能力虽然逐渐增强,但总体水平偏低。首先,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募集了大量资金用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这些负债在短期不会存在较大风险,但长期来看,一旦发生财务危机,很可能面临资不抵债,对未来发展以及融资都造成巨大压力,影响企业的信誉以及未来债权人对企业的投资;其次,阳泉煤业集团下属的众多子公司,包括天泰公司、兴裕公司、开元公司在生产经营中利用外部资金意识淡薄,只是单纯地通过向母公司借款来达到融资目的,且还本时间长、利息低,给企业的资金融通造成了巨大压力;第三,速动比率低折射出企业存货过多。在煤价上涨时,企业为获得高价,大量囤积货物,而在价格下跌时,需求萎缩,导致大量资金无法变现被占用,影响了企业的偿债能力。
(二)资产报酬率低,应对变化能力弱
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逐年下降,运用资产产生利润能力不足。一是总资产周转率长期以来处于不稳定状态,忽降忽升,虽有大量的资金和设备投入生产,但管理水平低导致运行效果不理想;二是企业抵抗风险能力较弱,国内外经济环境对企业影响较大;三是产能过剩现象突显,总资产报酬率不断下降。
(三)利润增长率低,未来发展有待加强
企业的营业利润增长幅度逐年降低,表明企业的发展能力不足,从侧面反映未来获利能力欠缺。一是能源类企业面临特殊的生产成本,企业要在引进先进环保设备的同时投入大量治理费用用于改善和治理前期粗放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二是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的转让费等造成企业开采成本逐年上升,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发生的借款费用使得财务费用剧增,导致利润率降低。
三、阳泉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改进的措施
(一)合理利用资金,提高偿债能力
认真落实全面预算工作,尤其是财务预算,加强资金的日常监管和控制;改善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保证企业在投资新项目的基础上偿还以前债务;加强各类存货管理,根据市场科学安排生产,合理组织销售,减少积压和浪费。
(二)提高总资产报酬率,增强环境应变能力
借鉴同行业先进企业资产利用状况,加速资金的投入收回,处置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建立风险预警模型,提升企业应对突发经济事件的能力;紧跟国家政策开展生产结构调整,推进选煤、电力、供热和贸易等产业的协调发展。
(一)主要思想与编制目的
所有权理论认为会计主体与其终极所有者是一个完整且不可分割的整体,立足点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企业对另一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决策具有重大影响的所有权。因此,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了向母公司的股东报告其所拥有的资源,即满足母公司股东的信息需求,而不是为合并主体的所有股东而编制。在所有权理论下,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是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强调的是母公司实际所拥有而不是实际所控制的资源,这种过于稳健的做法与控制的实质背道而驰。但是,它解决了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在只强调拥有关系的所有权理论下,采用的是比例合并法对被联合控制主体的财务报表进行合并,即按投资比例将被投资者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项目的金额纳入相应项目之中,不属于控制者的部分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予反映。因此:
1.既不出现少数股东权益,也不出现少数股东收益。
2.子公司净资产的计价:按母公司购买成本的公允价值,只将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的应享份额纳入合并报表。
3.商誉及其归属:在合并报表中,商誉等于母公司投资成本超过其对子公司净资产应享份额的公允价值的差额,也只归属于母公司。
4.集团内部交易产生的损益: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交易的未实现损益按母公司的持股比例抵销。
二、经济实体理论
(一)主要思想与编制目的
经济实体理论强调构成母、子公司关系各独立企业组织的形式,故认为少数股权股东也是合并主体的一部分,虽然和控股股东相比有投资多少和权利大小之分,但却同属于一个经济实体,应当一视同仁对待。因此,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合并主体所有股东的信息需求,而不单是为了满足母公司股东,这一点与所有权理论有着明显的区别。在经济实体理论下,合并财务报表是整个经济实体的财务报表,作用在于提供母公司及其子公司作为单一的个体开展经营活动的信息,侧重于单一管理部门对整个经济实体的控制,合并报表的使用者既包括多数股东又包括少数股东。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1.少数股东权益:以子公司全部净资产所隐含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属于合并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应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下单独列示。
2.少数股东收益:属于少数股权的净收益,在合并收益表中是合并净收益的组成部分,列示于合并净收益项下。
3.子公司净资产的计价:在用购受法编制合并报表时,对于子公司净资产,不论其属于母公司还是属于少数股权的部分,均按母公司所花代价隐含的公允价值加以反映。也就是说,多数股权的净资产和少数股权的净资产在合并报表中的计价是相同的,对同一资产项目进行的是单一计价----企业合并日的购买价格。然而,在合并时母公司的净资产仍按账面价值反映,这样,会存在合并资产负债表计价的双重性问题。
4.商誉及其归属:商誉通过母公司投资成本超过所取得的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异推断而得。由于子公司的所有净资产(包括商誉)都按公允价值计价,因此,商誉应归属于子公司,那么自然也应分摊到少数股权中,即商誉由全体股东共享。
5.集团内部交易产生的损益:企业集团内部交易所产生的未实现损益或推定损益,应当全部予以抵销或确认,而不论是顺销还是逆销。
三、母公司
(一)主要思想与编制目的
母公司理论强调合并财务报表是母公司财务报表的扩展,侧重于母公司股东的利益。因此,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目的是为母公司股东服务,满足母公司股东的信息需求。显然,母公司理论依据了重要性原则,并假定任何报表都不能满足所有使用者的一切要求,只能满足其主要利益主体的主要需要。母公司理论认为,在集团中,只要满足了母公司股东这一主要使用者对信息的主要要求,其他利益主体(包括少数股东)对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也会得到大体上的满足。
(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值得注意的是,母公司理论并没有独立、逻辑一致的理论基础,而仅仅是所有者理论和实体理论的折衷。具体到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母公司理论继承了所有者理论的合理内核,吸收了经济实体理论的合理外延。因此,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实务方面可操作性更强,在实务中广为采用。
1.少数股东权益:以子公司全部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为使合并财务报表公允的反映单一经济实体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少数股权的所有者权益性质应予忽略,因此,当少数股权对子公司净资产的要求权既不作为负债,也不作为所有者权益,而是作为一个单独项目列示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这使得合并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对少数股东权益的性质产生了困惑。
2.少数股东收益:作为合并收益表中净收益的扣减项目。
3.子公司净资产的计价:在用购受法编制合并报表时,对子公司净资产中属于母公司的部分按公允价值反映,而属于少数股权的部分则仍保持其账面价值。这样,对子公司可辩认净资产的计价充分体现了成本原则,即在子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价值中,属于母公司权益的部分按权益取得日的历史成本----当日市价计量,而属于少数股东的部分并未被购买的,仍应保持被购买前的账面价值。然而,造成了对子公司同一项目采用双重计价标准,违背了一致性原则,同时信息的相关性也受到。
4.商誉及其归属:商誉是母公司投资成本超过购入普通股所代表的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商誉归属于母公司,即商誉仅列示属于母公司的部分。
1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确认;而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学生在沙盘模拟过程中,对权责发生制的概念理解不够准确,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常常犯错误。例如,沙盘模拟中多数市场销售订单都是有一定账期的,即企业交货后应在几个季度后付款,如果企业在3Q交货,而应收账款账期为2Q,则本年度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学生在编制本经营年度的财务报表时,经常由于没有现金流入,而不将此订单的销售额记为收入,导致在编制损益表时少记了收入,这样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所有者权益项目合计必然不准确,经常导致本年末资产总额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10M以上的差额。分析此类问题发生的原因,学生普遍混淆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误以为指导老师给付了模拟币(即沙盘中的现金)才是收入,而销售发生得到应收账款时,只通过摆放模拟币的方式记录了应收账款这项资产的增加,忽略了收入的增加。对学生来说,准确地确认收入,一方面需理解权责发生制这个基本的会计知识点,另一方面编制损益表时要以年初获得的市场销售订单的登记信息为依据,本年已交货的订单即按订单上记载的销售额记录收入,未交货的市场订单在实际交货的年度确认销售收入,既遵循了权责发生制的基础,又能有效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2折旧问题
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后续计量时,折旧额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会计学等课程中,往往只掌握了折旧额的计算方法,如直线法等,并没有理解折旧的内涵,在沙盘模拟中经常出现错误,导致无法正确编制财务报表。①计提折旧不涉及现金的增减变化。在实际教学中,即使在对沙盘规则进行讲解时强调这一点,学生还是经常出现错误。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在年末计提折旧时,学生不从作为固定资产的生产线账面价值扣减折旧额,而从企业的现金库中扣减,导致现金不足,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偏高,影响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准确性,且会造成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零还要提折旧的情况出现,导致模拟经营与财务报表编制的混乱;②混淆折旧费与维修费的区别。在沙盘规则中,维修费是在使用了生产线企业所发生的维修费用,它是企业生产费用中对实际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开支,如更换损坏零件、更换油等。而折旧是对固定资产因实物磨损、技术更新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固定资产价值减少的一种账务处理,它是会计准则强制性要求的,与企业实际发生的维修费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部分学生会出现把现金支付的维修费,作为折旧费处理,且维修费作为综合费用中的项目不直接体现在损益表中,导致在编制损益表时,折旧费用项目出现错误,同时因没有提取折旧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虚高,两者都会导致资产负债表出现“账不平”的现象;③在建工程与出售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与“企业会计准则”类似,沙盘规则中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规则为,当年增加的固定资产,当年不计提折旧,从年月计提折旧。当年减少的固定资产,当年仍计提折旧,从下年起不计提折旧。一方面,学生为扩大生产规模,在新建生产线时,不理解在建工程与固定资产的区别,会出现在建生产线投资建设尚未完成,就计提折旧的错误,另外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不理解在建工程项目的含义,将在建工程记入固定资产价值中;另一方面,本年度已出售的生产线,年末盘面上不存在了,不计提折旧,将剩余账面价值放到企业现金库中,同样会因折旧费导致损益表错误,现金额偏高,造成资产负债表错误的情况出现。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应特别注重对折旧概念的讲解,使学生认识这一不属于现金流出,与固定资产价值紧密相关的特殊成本。另外,在模拟经营第2年开始,学生一般开始投资新生产线,此时需复习固定资产投资和折旧的规则,提示学生以上常见的错误,以起到预防和警示的作用。
3成本确认及计算
众所周知,在会计账务处理中,收入与成本是互相匹配的,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本期确认收入的同时必须结转相应的商品成本。而学生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会出现只确认收入而不结转成本的现象。例如,市场销售订单为第1季度交货,而销售的货物为上年结余的库存商品,部分学生会以为上年生产的货物不能记入当年的成本,究其原因,在于不理解确认销售的意义。生产过程中,生产成本转入存货的价值,作为资产存在,而商品销售时,须记存货成本减少和主营业务成本即销售成本增加,即作为存货的商品只有在销售时才作为主营业务成本记入损益表,而在生产流转过程中,不论形态和价值如何,都属于存货不影响当期利润。另外,在成本计算中也容易出现错误,如P2产品crystal,成本包括原材料M2、产成品beryl和加工费用,而加工费用因生产线不同而不同,手工线生产crystal加工费用为2M,半自动及其他生产线加工费用为1M,单位成本可能是4M或5M,在填写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中的成本时,需明确每个crystal产品由何种生产线生产。
4组间交易的处理
在沙盘规则中是允许各模拟企业或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交易的,例如买卖原材料和产品等。组间交易既增强了沙盘模拟的真实性、灵活性,也导致财务报表编制的复杂性,组间交易账务处理需要特别注意。以产品的交易为例,如A组将产品beryl销售给B组,售价4M,B组将beryl产品投入生产crystal,产完并在本年度售出。对于A组来说,可以将对B组出售的beryl销售额4M记入收入,生产成本2M记入销售成本,也可以将销售额减去生产成本的毛利润,如4M-2M=2M,直接记入营业外损益;同理,对于A组来说,即可将外购的beryl产品的成本4M记入销售成本,并将用外购beryl生产并销售的crystal产品正常记入销售收入,也可将此特殊的crystal产品的毛利润直接记入营业外损益,假设crystal产品的售价为10M,为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则此crystal产品的成本为6M(beryl外购成本4M+M2成本1M+加工费用1M),1个crystal的毛利为10M-6M=4M,而损益表中收入和成本项目避免对此crystal产品重复计算。而原材料的组间交易损益,记入营业外损益即可。涉及到营业外损益的情况,还有小组违反了比赛规则,如编制虚假财务报表,不按任务清单操作沙盘等,一方面应支付现金罚款,另一方面应记入营业外损益,减少当年利润。
5应收账款贴现的处理
沙盘规则中对应收账款可以随时贴现,同时应收账款贴现要支付贴现息,因为贴现息也经常导致财务报表编制的问题出现。一方面,学生将代表应收账款的模拟币交给指导老师后,换得等额的现金,需要将贴现息放置在盘面费用栏中的利息费用处,即将贴现息作为财务费用处理,这一点与会计准则规定也是一致的,学生经常忽略这一步骤,不支付贴现息,或者支付贴现息,不将其计入损益表中的利息费用,也会导致最终资产负债表账不平;另一方面,因为应收账款贴现属于融资行为,不影响企业的销售收入,部分学生会把扣减了贴现息后的应收账款作为销售收入,导致少记收入,影响当年损益,也是需要指导老师特别注意的常见错误。
6更换标识的问题
编制财务报表时,资产、负债和期间费用都在盘面上显示出来,一目了然,但是诸如研发费用、市场开拓的费用,在研发或开拓完成后需用盘面上的模拟币换成标识牌,但更换后容易导致记录本期费用错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在年末最终编制完成财务报表,且经指导老师审核无问题之后,在进行下一年度的广告竞标之前再更换相应的标识。
7所得税金的处理
按照税法或会计准则的规定,所得税只有在本年盈利,且弥补前5年的税前利润亏损后才需计算缴纳,沙盘规则也是同样的规定。但是学生还是经常在所得税费用方面出现错误。一种常见情况是,即使利润为负值,还按1/3的税率支付所得税,且所得税费用为负值,会导致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目合计值偏高。另外,一般来说所有小组在模拟经营前3年都会产生亏损,如第4年实现了盈利,即按当年净利润的1/3的税率支付所得税,忽略了弥补以前年度利润的亏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求学生查找以前年度的损益表,计算前5年内的亏损利润合计。授课老师在指导学生编制财务报表时,可参照上述几种常见问题依次进行排查,如不属于以上几种情况,需对照状态记录表、现金流量表重新推演盘面。这也要求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详细准确地记录每一经营年度的信息,作为编制报表的重要依据。
信息滞后从现行的财务报表来看,主要是按照统一的标准格式进行财务信息提供,有着自己特定的固有格式,利用固定格式的财务报表、附注等进行信息披露,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这其实就是一种通用的财务报表,这种报表形式不能够反映不同企业的差异性特点。从现行的财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来看,当前的财务报表一般披露的都是季度或者是月度、年度的财务信息,这样财务信息周期比较长,信息就显得比较滞后。一旦企业的财务发生状况,也不能够及时作出调整。
2.现行财务报表真实可靠性不高
财务报表最为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信息的真实、可靠。假如财务报表信息不真实不可靠,这样就难以真实反映信息,也就起不到真实的财务作用。当前的财务报表上面的资产信息主要是通过绝对值来反映,但是企业的经营状况又是无法利用财务报表完全反映出来,所以企业的确切的财务信息是难以利用财务报表反应出来。另外财务报表上面的货币在进行计量时候,利用的都是某一特定时期的汇率,而实际的汇率又是根据市场情况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由于当前我国在审计领域内相关制度等的不完善、不健全,一些企业还可能会在财务报表上面造假,这就大大造成一种虚假信息。
二、改革措施
1.进一步拓展财务报表的内容
对其内容进行完善正如笔者在上文所述,现行的财务报表主要以财务报告、资产报告、财务报表作为表现形式,对于企业的资产情况进行分析,其所反映的情况都是企业以前的或者是当前的情况,对于未来的企业的相关的财务情况并没有进行预测,这就不利于我们对于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情况的了解,为此就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企业的财务报表,将企业未来的财务信息、企业的风险抵抗能力等纳入其中。
2.创新财务报表的方式
当前的财务报表的方式比较单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单一的财务报表的方式也难以适应现实环境的需求。一旦现实经济环境发生变化,那么企业的财务报表就会面临诸多的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所以,在当前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创新财务报表的方式,比如采用实时报告的形式、多样化报告形式、交互报告形式等来进行财务披露。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信息时代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不确定性,企业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企业产品的周期等都会大大缩短,那么为此财务报表的周期也需要缩短。因此,我们就需要建立一套实时的财务报表制度。一方面,定期财务报表还存在,我们还需要定期的对于企业的财务制定一定的报表,反映其定期情况,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制定一些过渡报告、短期报告等,用于及时的反映企业的财务报表。
3.加强对财务报表真实性的监管
财务报表的作用就是为了将企业的真实信息反映出来,一旦财务报表弄虚作假,那么其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为此就需要加强对于财务报表真实性的监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第一是建立健全相关的财务报表的法律法规,只有健全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为监管财务报表提供依据,我们才能够有据可循;第二是在企业内部建立现代化财务制度,企业的财务制度是企业财务报表制作的最为基本的依据,企业的管理者要加强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的把关,保证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这也是企业责任的体现;第三是国家要设置专门性的监管机构来监管企业的财务报表,利用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来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监管,一旦发现虚假信息,及时利用媒体手段等向社会进行公布,形成一种威慑。
(二)销货方成本<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购货方成本例2: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母公司,2013年甲公司将成本为900万元的商品以1000万元销售给乙公司,乙公司购入后作存货核算,期末全未销售,存货的可变现净值960万元。若2014年乙公司将上年购入的存货对外销售50%,销售收入480万元,期末剩余存货可变现净值为400万元。1.2013年存货跌价发生当年的抵销分录个别报表计提跌价=1000-960=40万元,集团计提存货跌价=0万元,应将个别报表计提的跌价准备冲回,冲回多计提跌价=40-0=40万元。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40贷:资产减值损失402.2014年连续年度编制合并报表的存货跌价抵销分录①期初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期初个别报表计提跌价=40万元,集团计提存货跌价=0万元,需将上期存货跌价对合并报表年初未分配利润影响进行抵销,应冲回跌价准备金额=40-0=40万元。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40贷:未分配利润—年初40②销售已计提跌价的存货应结转的跌价准备的抵销子公司因销售已提跌价的存货冲减营业成本=40×50%=20万元,集团角度销售已提跌价的存货冲减营业成本=0×50%=0万元,故应转回个别报表中冲减的营业成本20万元。借:营业成本20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20③当期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期末个别报表存货跌价余额=1000/2-400=100万元,个别报表计提跌价=100+20-40=80万元,期末集团存货跌价余额=450-400=50万元,集团计提跌价=50+0-0=50万元,故个别报表多计提跌价应冲回,冲回多计提跌价=80-50=30万元。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30贷:资产减值损失30
(三)销货方成本<购货方成本≤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例3: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母公司,2013年甲公司将成本为900万元的商品以1000万元销售给乙公司,乙公司购入后作存货核算,期末全未销售,存货的可变现净值1000万元。若2014年乙公司将上年购入的存货对外销售50%,销售收入500万元,期末剩余存货可变现净值为450万元。1.2013年存货跌价发生当年的抵销分录因个别报表计提跌价=0,集团计提存货跌价=0,故在合并报表时无需存货跌价抵销处理。2.2014年连续年度编制合并报表的存货跌价抵销分录:因期初个别报表跌价=0,期初集团存货跌价=0,在合并报表时无需年初未分配利润调整。因本期销售存货未计提过跌价,故无需对存货跌价进行销售结转。当期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期末个别报表存货跌价余额=1000/2-450=50万元,个别报表计提跌价=50+0-0=50万元,期末集团存货跌价余额=900/2-450=0万元,集团计提跌价=0万元,故个别报表多计提跌价应冲回,冲回多计提跌价=50-0=50万元。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50贷:资产减值损失50
二、内部交易产生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亏损时,合并报表的抵销会计处理
(一)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购货方成本<销货方成本例4: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母公司,2013年的母公司将成本为1000万元的商品以900万元销售给子公司,子公司购入后作存货核算,期末全未销售,存货的可变现净值700万元。若2014年乙公司将上年购入的存货对外销售50%,销售收入350万元,期末剩余存货可变现净值为450万元。1.2013年存货跌价发生当年的抵销分录个别报表跌价=900-700=200万元,集团存货跌价=1000-700=300万元,应补提的跌价准备=300-200=100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100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1002.2014年连续年度编制合并报表的存货跌价抵销分录①期初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期初个别报表跌价余额=200万元,集团存货跌价余额=300万元,需将上期存货跌价对合并报表年初未分配利润影响进行抵销,应补提的跌价准备=300-200=100万元。借:未分配利润—年初100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100②销售已计提跌价的存货应结转的跌价准备的抵销子公司因销售已提跌价的存货冲减营业成本=200×50%=100万元,集团角度销售已提跌价的存货冲减营业成本=300×50%=150万元,故应补冲减营业成本=150-100=50万元。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50贷:营业成本50③当期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期末个别报表存货跌价余额=900/2-450=0万元,个别报表转回跌价=200-100-0=100万元,期末集团存货跌价余额=1000/2-450=50万元,集团转回跌价=300-150-50=100万元,故无需对本期转回跌价调整。
(二)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收入方面,九阳股份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来自食品加工机系列、营养煲系列与电磁炉系列。食品加工机系列受豆浆机销量的影响销售比重已从2011年的65.47%下跌到55.07%;电磁炉系列的销售比重基本保持不变;营养煲与西式小家电系列的销售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九阳股份近年来也在不断完善自身的产品矩阵,利用现金牛产品———豆浆机,为其他产品提供资金支持,力图开发新一代的明星产品。分产品系列毛利率方面,食品加工机系列的毛利率最高,但有逐年下滑态势;营养煲和电磁炉系列的毛利率比较接近,平均在26%~28%左右,不到食品加工机系列的四分之三。如果这两个产品2015年第2期中旬刊(总第579期)时代Times系列是将来企业重点发展的对象,那么如何提高目前的毛利率、控制成本是企业目前需要思考的课题;西式小家电系列的销售比重虽然不高,但是该系列的利润率还是比较可观的,也是企业一个潜在的发力点。
(三)发展能力分析九阳股份的营业增长率在经历了2007~2008年的高速增长后,增速放缓,2011~2012年甚至有所下降,在调整经营战略后,销售增速有所回升,随着营养煲系列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九阳股份未来的市场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3]。资本累积率的增速近年来持续放缓,原因在于九阳股份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几乎都已经分配给股东,留存在企业内部的资金仅供日常经营流转,而无法再投入技术研发中,因此企业未来自身的发展令人堪忧。总资本增长率也呈急速下降态势,该指标是从企业资产总量扩张方面衡量企业的发展能力,表明企业规模增长水平对企业发展后劲的影响。小家电企业要从控制成本方面下工夫,最关键的是依靠规模经济效益,如果在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很难形成经济效益。
1.2财务报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
1.2.1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上存在的局限性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①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又称为对比分析法,通常采用不同时期同一报表指标的横向对比,来揭示经济指标的数量关系,探究其差异根源的一种方法。比较分析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没有对比也就不存在分析了。但是在运用这种方法时,我们应确保相互对比的指标在时期、内容、计算方法以及外部环境大体一致。如果存在细微差异,应按一定的方法将各个指标进行转化再作比较。然而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一些指标之间存在的差异没有办法进行换算或转化程序十分复杂,这就造成了财务报表指标间不具有可比性。比较分析法的局限性也就显现了出来。②比率分析法财务比率分析主要是将同一报表内部或不同报表之间具有一定联系的指标结合起来,通过计算比率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将在某些情况下的不可比指标变为可以比较的指标,便于报表使用者进行分析。但是,比率分析法也存在着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些比率指标不具有可比性。从企业整体角度来看,假如两个企业在经营规模、发展方向、主要特点等实质性内容上存在很大差异,就会造成它们不具有可比性。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起点、不同的发展阶段使得它们的地位形成巨大的悬殊,在这种背景情况下做出的比率分析是毫无意义的。另外,一些细小的差别,如:所选取指标的时期、计算方法、会计政策等也会对可比性问题造成干扰。其次,财务比率体系内部缺少关联性。财务比率体系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但是处在这个庞大体系中的每个比率指标之间似乎都缺少着一定的联系。一个指标只能反映企业在某个方面所处的水平,我们在计算一个个比率指标时,看起来更像是将一个个数据进行累叠,而不能将它们综合起来进行全面分析,所以我们很难对一些经济活动做到统筹兼顾,无法判定其比例是否均衡协调。再次,对比标准的不确定性。财务比率的对比标准就好像是一个参照物,参照物不确定自然也就无法进行对比分析。然而现在常用的对比标准就有好多种,可以与历史标准、行业标准、预定标准比较还可以与公认标准进行比较。现代企业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经营趋势,经营特点不是非常显著,所以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并且合理的对比标准就变得有些困难了。③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是根据财务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个影响因素对这个财务指标的影响程度,分析哪个因素是关键影响因素,然后针对这个关键因素进行下一轮的因素分析,直到分析到最基础的影响因素为止的分析方法。通常使用的因素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而它往往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假定只有这一个因素在变化,其他因素都不变,这就造成了一定的偏差。此外,各个因素替代顺序的不同还会影响分析结果。④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针对连续的不同时期同一报表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对比,分析它们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的一种方法。和其他分析方法一样,进行对比的各个指标都必须处在相同的对比平台上,否则没有可比性。当企业发生重大变革或者有偶然因素掺杂时,会对数据产生重大影响,造成分析结果的失真。
1.2.2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局限性①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专门从事会计报表分析或有一定财务管理能力的人来担任。每个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由于学习程度以及自身能力的不同,对报表分析的理解、分析方法的采取不尽相同。②与财务挂钩难免会存在利益驱动这一因素,在这一因素的诱导下,一些报表人员由于缺乏定力以及正直感,可能会对财务报表进行主观分析或对客观的分析结果进行修改,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粉饰财务报表的真实内容。
2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解决对策
针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报表使用者可以通过会计监督体制的改革和企业财务报表制度的改进来使分析结果更加全面、准确。会计监督体制的改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完成,增加报表披露内容、加大处罚力度这些举措都是可行的。现有的财务报表所包含的内容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增加财务报表所披露的内容。一份全面的财务报表不仅要披露有形资产的信息而且还应该将企业无形资产的信息加以展示。我们还应加大对附注信息的关注,将那些无法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的重要内容在附注中备注,充分发挥附注的作用,这样才可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材料。此外,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财务报表舞弊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政府和投资者所关注的一个严重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加大对粉饰报表者的处罚力度的同时更要对这种行为的发生进行未雨绸缪的防患。因此,会计监督制度的改革不仅仅对违反会计准则的行为做出相应的惩罚,更应该加强引导企业的内部审计与控制,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抑制粉饰报表这一行为。另一方面,对于企业内部来说,财务报表制度的改进可采用以下方法:
2.1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来缩短信息披露的时间财务报表存在信息时滞性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用过去的信息来推断未来的状况,要想使这种推断变得更加准确,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来缩短两者之间的时间跨度。这就需要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研究,运用计算机高速的数据处理系统将这个时间跨度尽可能的消除。2.2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报表进行全面分析财务报表常用的分析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时应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报表进行全面分析,不可单单依靠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多使用类似杜邦分析体系的方法,得出更加准确、科学的结论。
2.3提高财务报表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对财务报表分析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当会计政策或企业制度发生变更时,要对分析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报表指标的解读能力。
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的具体途径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要突出自身管理的优势,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必须加速推进体制改革工作,优化和完善会计制度,建立健全财务报表体系,真实、可靠的反映事业单位资金运动情况,加强资金管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一)完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下的资产负债表
旧会计制度下资金负债表的恒等式存在问题,不能从动态上反映单位资金运动情况,不能真实、准确的反映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关系。因此,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财务报表体系,必须正视资产负债表恒等式不合理的问题,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应该逐步向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恒等式过渡,即由“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变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并结合事业单位的独特性,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优化,现阶段,事业单位的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已经加入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对单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了管理,有效加强了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借鉴有关制度,将收入和支出从资产负债表中独立出来,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并增加了对负债的详细说明表,准确、可靠的反映了事业单位资产和负债的财务情况,使会计信息对等,为事业单位负责人规划发展计划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障,有效促进了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中与资金有关的报表
旧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资金核算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等式不平衡的情况,新会计制度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新会计制度取消了一些会计科目,促进了等式平衡,更加真实、准确的反映事业单位资金运动情况,取消的科目主要体现在收入支出表中,这些被取消的科目所核算的内容并入了新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使核算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取消的会计科目内容包括:借入款项、转款支出、拨入转款等,恒等式计算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金收入和资金支出的会计科目更加准确,对资金核算具有重要意义。新会计制度也适当增加了一部分会计科目,更加准确的对单位资产出售、报废以及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进行核算,存在的会计科目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以及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等,这些科目的增加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善性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完善财务报表体系中与资金有关的报表,可以加强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为资金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弥补财务报表体系的缺陷
对财务报表中的相关附注进行严格规定,在编制财务报表体系的时候,详细、全面的反映事业单位相关财务信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作为参考,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透明度,提高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的信任度。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增添一些不对外公开的辅报表,将这些报表作为月末核算和参考依据,弥补财务报表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和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事业单位的职能和作用。
2会计报表常见问题
利润表格式错误较多,年度报表使用月度报表格式,这些错误格式的报表均没有提供上年度比较信息。不符合《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11号———比较信息:对应数据和比较财务报表》第10条的规定,即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财务报表中是否包括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要求的比较信息,以及比较信息是否得到恰当分类。
3会计报表附注常见问题
会计政策表述错误。不符合《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第十六条的规定,即注册会计师应当依据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特别评价下列内容:财务报表是否充分披露了选择和运用的重要会计政策;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财务报表列报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财务报表所传递的信息的影响;财务报表使用的术语(包括每一财务报表的标题)是否适当。应收款坏账核算采用了直接转销法,并作为会计政策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一些审计报告表述为本企业坏账核算未采用备抵法,发生的坏账直接计入管理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坏账核算均采用备抵法。企业会计制度第18条明确规定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计提坏账准备。第53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存货的计价方法不当,与实际情况不一致。例如一些审计报告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会计政策为存货发出计价方法采用加权平均法,但在审计底稿存货计价测试中,记录的不同类别存货计价方法并不一样,有加权平均法,有个别计价法,有先进先出法等。在实际工作中,原材料和库存商品的发出计价并一定相同,尤其是企业使用ERP的条件下,存货使用先进先出法和个别计价法的情况越来越多,这时一定得保持会计政策表述与实际执行情况一致。存货清查结果处理不当。
例如,存货的盘盈、盘亏、报废经批准后计入当期损益。按照企业会计制度或企业会计准则,均规定盘亏或毁损的存货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收回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后的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如果在期末结账前尚未批准的,应先进行处理,并在报表附注中说明,待批准后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时,再作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中权益法或成本法的判断标准表述不当。例如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资本总额20%以下,或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资本总额20%及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响,采用成本法核算。这些表述不当,不应为占资本总额的比例,而应表述为占有表决权资本的比例。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借款费用资本化时点为在建工程“尚未交付使用前”。实际上会计制度及企业会计准则都将这一时点确定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处理方法不当。例如,将固定资产维修等后续支出计入成本或费用。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规定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应同时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如果《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与《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或《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规定不一致,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或《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会计政策披露缺乏针对性。照抄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原则性规定的情况比较普遍,披露的会计政策未体现企业的实际业务情况。财务报表附注与企业财务报表的实际情况背离,尤其是一些关键的会计政策未予披露,会造成对会计报表理解的困难,也不能发挥财务报表附注应有的功能。审计报告应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披露会计政策。例如,被审计单位没有长期股权投资,在附注中却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初始价值确认、后续计量、权益法成本法核算的标准、期末计价等进行详细披露。重大事项未披露。一些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担保、抵押事项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重大事项,但未在财务报告附注中进行适当的披露。
(二)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医院新会计制度增设了“待冲基金”与“折旧与摊销”科目,把无偿的财政与科教资金费用和医院业务现金项目分开管理,避免了收支结余和现金流量之间的偏差;将长期投资利息与利润纳入“其他应收款”科目,取消预付款核算金额,“其他和业务有关现金”项目中现金流量有增也有减;将基建账和大账合并,使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支付现金项目现金流量有所增加;将独立核算的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纳入医院财务进行统一管理,增加了“其他和业务有关的现金收入”以及“其他和业务有关现金支出”项目的现金流量增加.
(三)基础数字表的分析基本数字表体现了医院在职职工、病床数量、平均住院量等信息,通过对病床使用情况、医院工作人员以及医疗费用的搜集和分析编制的基本数字表,可以作为判断医院经营目标实现水平和工作效率的参考数据。
(四)财政补助情况表分析新会计制度增设的财政补助情况表体现了医院每个会计年度财政收支、结转以及结余情况;此表是在收付实现制条件下编制的,为医院财务预算提供了基础信息,有利于主管部门及时掌握并监督医院财政资金使用情况。
(五)净资产变动表净资产变动表中“事业基金”不再细分为一般基金与投资基金,除累积的结余资金,新会计制度实施初期仍包括旧会计制度下未消耗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增设的“待冲基金”体现了财政资金固定资产购置未摊销的价值;开办费直接计入未摊销的冲减事业基金;取消职工福利基金项目,职工福利资金由“应付福利费”科目进行核算。
二、对医院新会计制度采编报表分析的建议
(一)提高人员素质,适应医院财务管理细化要求医院具有公益性、知识性以及成本市场化等特征,而新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进行了总体的调整和改革,所以相关财务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会计制度的要求。首先,加大会计人员培训力度,使其领会并主动贯彻新会计制度的精神,掌握会计变更内容的处理方法。其次,提高经济、管理与信息科学等相关知识水平。
(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强化医院经营管理财务报表分析可以有效反映医院运行的成败得失与发展趋势,为医院改进管理以及优化经济决策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要充分发挥财务报表分析的积极作用,需要提升财务报表分析的广度与深度。首先,要运用复杂、精细的分析方法,新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趋同,对于既有财务报表分析提出了新要求,同时鼓励利用企业分析方法;其次,主动辨别运营风险,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风险转移与规避。财务报表信息异常通常预示着经营风险的出现,会计人员要具备风险识别的敏感性,关注财务指标变化情况,对于应收款和存货等重要指标设定预警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