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教师与学生关系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8:0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师与学生关系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教师与学生关系论文

篇(1)

 

教育是心与心的活动,只有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里去。”老师与学生是实现教学相长的整体。只有发生心灵的碰撞,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激发其成功的激情,这中间的纽带,就靠诚信。然而,在工作实际中,常常会看到有的师生关系恶化,产生隔阂,甚至对立,发生冲突。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有的学生逃课,对老师冷漠。致使师生都很苦恼。

众所周知,受社会大环境某些阴暗面的影响,学生的心灵会蒙上一层尘土,我们的教育绝不是单对学生智力的培养,更重要的应该是对学生灵魂的塑造、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呼唤诚信,我们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讲诚信,我们教师就应该在学生面前树一座诚信的丰碑!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我们要作学生真诚、守信、“言必行,行必果”、敢于负责的典范。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建立协调融洽的师生关系

一、实现老师角色的转换

在传统的教育中,老师大多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是老师的服从者,师生间的交往是制约性的交往,缺乏对话的平等。在我们这个有着“师道尊严”传统的国度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尊师重教已为人耳熟能详。老师因其“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而历来受到人们的尊敬。在科教兴国的今天,学生和学生家长对教师的尊崇自不待言。所以,在我们的学校中,教师的尊严一般来说不成问题,而学生的尊严却是个向来被忽视的问题。据调查,许多学生(特别是暂差生)在回答教师的问讯时往往有“履冰邻渊”之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现代教育的宗旨应是培养和谐的人,对这一点至今仍要大声疾呼。要培养和谐的人,就必须首先把孩子当作有血有肉的人来对待,通过发掘孩子的自身特质和潜能,让其身心与智能健康地成长。但在我们一些教师包括家长的意识和潜意识里,学生,孩子不是有情感、有自尊,有自主意识、需要激赏与关爱的活生生的人,而是什么都不懂,必须讲导、塑造、打凿之“物”,甚至是达到预定目标(如学校的升学率、家长的理想)的一种手段。因此,现代教育思想要构筑新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保证学生活泼、主动全面地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重新定位,不能以长者、尊者自居,随意地指手画脚,而要以民主的心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构筑一个师生交流的平台,才能保证教育结构实现良性循环。

二,加强与学生心灵的沟通

在工作中我发现,我们的学生头脑敏捷,反应敏锐,感知外界的能力相当强;能很快对老师的一言一行作出反应,即使我们一个小小的动作,也可能对学生形成一种暗示,影响其心理的稳定性,如果我们只能讲一些大道理,他们会很厌烦;如果只是对学生讲这不许,那不许,会让他们产生极大的生疏感,距老师于千里之外,躲起老师来;师生间缺乏相互的信任。所以,教师应作好“学生朋友”的角色,赢行学生信赖。学生心中有话才能毫无拘束地跟老师直说,甚至把不愿告诉父母的内心秘密也倾吐给老师。这样,我每次给学生提要求,都要从学生自身的利害关系出发,告诉他“为了。论文格式模板论文的格式。。。。。”你“应该。。。。。。”。这样,变强迫命令为学生自发行动,师生间的隔阂减到最少。所以,真正有尊严的教师,是那些懂得自尊与尊重学生的人。在我看来,让学生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让学生在被爱中学会爱,确立做人的尊严与自信,比让他多记住几个单词重要得多。

三、正确对待学生的误解

在工作中,师生间难免会产生误解,我们教师就要善于华解与学生的矛盾,用自己的热情去融化学生心中的冰。一次,一位同学拒绝交作业本,我找到他问为什么,他说“看别人的作业认真教育论文教育论文,你看我的作业不认真”。当时我非常生气,但没有发作。而是采用了“冷处理”的方法。把学生带到办公室,打开办公桌上的作业本,和学生一本一本地看,没几本,学生就说“老师,我错了”。我告诉他思想上想不通,生活上有困难都可以和老师讲,也可以写条子。他心情舒畅地走了。

可见,即使学生误解了自己,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一通,那样只能加深师生间矛盾,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对学生要坦城以待,以心换心,用一腔赤诚的爱,换来一片真挚的情。教师对学生出自内心的爱如“润物细无声”的三春甘霖,学生从教师的辛勤耕耘中体会、感受到了教师的爱,就会表现出积极的尊师情感。

四、正视自己的不足或错误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每一个教师都难免在教育学生,处理矛盾,课堂教学上产生失误。如果我们要求学生形成诚实;光明磊落的品德。但自己有错的时侯,躲躲闪闪,遮遮掩掩,文过饰非,知错不认错,学生会认为教师言行不一,好唱高调,从而丧失了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最宝贵的机会。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该是这种人。”

可见,诚信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进而推动教学改革的基础;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推动教育改革的落实!

篇(2)

在大力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求得教育效果最优化的今天,我们同样应该看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成功的巨大推动作用。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承担着引导、帮助和支持的角色。师生之间的良流协作,可以促进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因,诱发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尤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推动学生课内外自觉自主学习的动力之源。

一、何谓“师生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人际关系,它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学校中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

就微观而言,师生关系主要指师生之间在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包括为完成教育任务而发生的工作关系,以满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以组织结构形式表现的组织关系和以情感认识等交往为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意志坚强、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记忆增强,学生的心理潜能会得到高效发挥。反之,消极不健康的情感,则会使智力活动受到抑制,降低学习效果。因此,师生关系如何,学生是否对教师有着崇敬和喜爱等正面的情感,直接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智力活动水平,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高校英语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重点在于使学生具备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过程存在于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之中。这就对高校外语教学的课堂气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学生思考积极活跃,情绪兴趣高涨,互动和交流渠道通畅,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途径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主要应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一)注重自身素质修养,形成自己的风格

为人师表是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想让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成长和提高,自己先要以身作则。作为教师,首先要以正面、积极的形象展现给学生,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影响学生。其次,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在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上一定要过硬,这就要求教师平时不断充实锻炼自己,开拓视野,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不断地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最好再培养一些艺术特长,如美术、书法、声乐等,将特长融入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有助于树立教师威信,让学生产生敬佩、崇敬之情,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最后,教师还应根据自己的气质性格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不宜盲目地模仿。例如,内敛稳重的教师应以儒雅的学者风范使学生折服,而不是以生硬的幽默取悦学生。

(二)转变观念,换位思考,增强服务意识

古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由此不难看出曾经教师和学生地位的不平等性。这种观念无形当中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筑起了厚厚的屏障,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当今和谐社会,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绝对权威、高高在上的日子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爱戴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如今的高校学生,知识面广,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看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传统的师生观在他们的思想当中已被颠覆。所以,教师面对他们,应放下架子,以良师益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的学习生活当中,适当地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感受,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成长和提高的服务者。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过于严厉和专制,但也不能完全和学生“打成一片”,更不能成为学生的“保姆”,任由其发展,最重要是要把握好这个度,使距离恰到好处。

(三)真诚平等对待所有学生的同时,注意个体差异

在保证师生的地位平等的同时,还应注意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做到不偏不倚。无论英语水平的高低和学习成绩的好坏,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平等的对待和真诚的关怀,渴望品尝成功后被人认可和称赞的喜悦。当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鼓励、期待和肯定,就会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激发起他们极大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作为高校英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英语考试成绩并不突出的同学,也许可以说一口标准的美式英语;口语表达一般的同学或许有着超强的表演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地表扬学生的进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有施展才华的平台,让学生明白老师对他的器重,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及自身的价值。

高校中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英语基础和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对于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教师也应该以真诚的态度予以指出,并提供指导性的具体建议,同时要讲究说话的艺术,选择合适的时机,切莫讽刺挖苦。

(四)常常自我反思,敢于自我批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就是一种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发生冲突。如有些学生无视课堂纪律,作业作弊、逃课等等,教师就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如果方法不当,就会引起冲突,而解决师生关系冲突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冷静处理,学会自我检查和自我反思,思考今后改进的策略。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是否我的教学方法不当?我采取的方法是否偏激、粗暴?找出师生冲突的症结所在以及自己思想与工作方法上的不足,并敢于在学生面前进行自我批评。但是教师不能为了解决师生冲突而放弃原则,屈从于学生的压力。教师应该在检查自身问题的同时,取得学生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学识渊博经验老道的教师在知识的传授上也难免出现误差,一旦出现,要及时在课堂上纠正,不能因顾及面子而固执己见,以免误人子弟,给学生留下虚伪糊弄得过且过的不良印象。

四、结语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做过学生,也都曾经对某个老师产生过喜爱或者厌恶的情感,回想起来,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情感不知不觉被融入了老师所教的学科,影响了我们对待某一学科的态度乃至成绩。由此可见,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利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带来的这种“正移情”,教学效果和质量必将得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26

篇(3)

师生关系和谐,对体育教学有积极的意义,对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对此,体育教师应有充分的认识,积极创造这种和谐关系。

建立真诚的师生情感。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有良好情绪的人容易让人接近,也有利于倾心交谈,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倾注“母亲”般的爱去关怀他们,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全国优秀体育教师裴顺安平时关心和热爱每个学生,从不鄙视那些生理上有缺陷和体育差的学生,经常鼓励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用科学的手段训练他们。他所培养的学生赵学恩获得残疾人奥运会跳高冠军,并保持世界纪录。只有象裴老师那样关心和爱护学生,师生之间才能够建立起信任,师生之间才会有共同的语言,才能在一种感情融洽、团结友爱的气氛中密切合作,形成和谐环境,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现代学生个个生龙活虎,生气勃勃,精力旺盛,他们大都喜欢运动,喜欢上体育课。对于体育明星、体育健将有着强烈的崇拜感,喜欢模仿体育明星的形象,渴望得到体育教师的正确指导。因此,体育教师应特别注意自身的修养,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自身的素质。体育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时,不能仅拘泥于教材,应适当引进一些鲜活的资料,传递一些新科技信息,增加体育教学的“磁性”以吸引学生。因此,体育教师应不断吸取本学科的新鲜血液,多积累一些资料,以便在教学中不断推出新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一位品德高尚,事业心强,正直公道,平易近人,言行举止文明的教师,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和敬佩,是效仿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统一思想,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淳淳善诱,晓之以理,使学生真心佩服。这样就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交朋友,并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达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协调师生关系。体育课多数在室外进行,学生与教师接触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且还要练,若教师能身体力行,主动参与学生的练习、活动、游戏,无形中就缩短了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尤其是在学生上了几堂的室内理论课后,一旦走进体育课堂,就会象出笼的鸟一样感到无比的兴奋,跃跃欲试。教师若能安排好体育课的活动量和活动密度,掌握好分寸,就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调整,师生的感情得以交流,学生各得其乐,师生关系就更为和谐、融洽。如果学生前一堂是理解性较强的课,那么接下来的体育课就应在准备活动部分适当地安排些游戏活动,轻松一下学生神经。如果学生前一堂课是音乐课或实验课,体育教师就应在接下来的体育课中首先安排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此外,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灵活、合理、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很多体育差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兴趣淡薄,解决他们的认识问题,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体育教师要注重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对己,对学生,对教学,对工作都是一举多得的。当然要注意把握正确的思想方向,以免适得其反。

篇(4)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要有相互间的感情交流。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爱护与信任,以及教学中的密切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因,诱发学生的认知积极性。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它显而易见地告诉我们师生之间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和谐的课堂气氛(Rogers,1983)。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对教学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罗森塔尔效应”证明:教师的期待与厚爱,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师生间出现感情上的隔阂,则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英语新课程标准》建议英语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

可见,师生关系与英语教学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师生关系的好坏,对英语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师生密切配合,才能弹奏出优美的乐章,才能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才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这几方面努力。

一、严格与宽容相结合,彼此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课堂是师生关系得以体现的最佳舞台。这个舞台再也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而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精彩的舞台。英语教师是很好的设计者、策划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同时还担任着多重角色,她既是严师又是朋友。传授知识时英语教师应以亲切温和的形象面对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走到学生中间与之平等对话,宽容他们在学习上的错误,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以便让学生感受尊重和平等的气氛。譬如,预习Reading这个环节,教师提几个问题,10分钟思考之后请回答,有的学生回答出现了错误,教师微笑着说:“Great!You’vetriedyourbest.”在这样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学生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敢于发表见解,勇于创新,拓展思维。对于违反纪律等不良现象,英语教师应严格要求,就事论事,进行思想教育。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成人比成功更重要。英语测试会出现偷考现象,教师不能点名批评。要劝阻一件事,永远要躲开正面批评。教师应装作不知道,报成绩时对进步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中包括偷考的同学。课后找这位同学谈心,仍然不点破,希望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大的进步。这位同学很不好意思,但在以后的课堂上很认真,考试也不作弊了。通过这个事例,我觉得教育学生要讲究策略,对学生正面的批评会毁损了他的自重,剥夺了他的自尊,如果旁敲侧击,对方知道你用心良苦,就不但会欣然接受,而且会对你心存感激。称赞和真诚的欣赏是批评最好的开始。这样,学生更加喜欢你,喜欢你的棵,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学习英语,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然而我们要摒弃一重见解: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分你我,“零距离”接触,这种想法是错的。我们经常看到:老师与学生越是亲近,学生越是不怕你,课堂上越容易扰乱秩序。老师的出发点与结果往往背道而驰,这就如同父母的溺爱,过分地纵容却害了自己。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时需保持一定的“距离”。课堂上严而有格,宽而有度,把握好分寸,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学习很关心,学习上有困难时给与帮助,纪律上违反给与严厉教育。这样有助于英语教学顺利进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二、赏识每位学生,尊重个体差异。

广阔的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雄伟的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浩瀚的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作为“园丁”的老师精心地培育着每支“花朵”,“园丁”不论“花朵”美丑,用爱呵护着,使每朵花散发出各自的芳香和魅力。每个人都希望成功,希望得到赏识。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可以令他们心情愉悦,积极进取;得到赏识,可以让他们充满自信和动力。作为英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课堂上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有施展才华的平台,让学生明白老师对他的器重,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及自身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地表扬学生的进步,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心地去关注学生的点点滴滴。英语教师每次接新班时应努力记住学生的名字,讲课时叫学生的名字而不是学号或用手指。这虽然是件小事,却是对学生的一份尊重、一份关注,学生从内心里会对老师刮目相看。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后进生,用慈爱这把钥匙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从而走进他们的心灵。后进生之所以对英语缺乏兴趣,很大程度上是老师造成的。老师把更多的情感偏向优等生,而忽视了后进生的感受,课堂上没有他们的天地,他们是被遗忘的群体,老师有时还瞧不起他们,那这些后进生怎能有兴趣学习呢?

牛津英语教材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课堂上经常进行会话表演。英语教应抓住时机,让每位学生参与进来。后进生在表演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知识错误,但老师要赏识他们的勇气和胆量,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美国著名作家爱墨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只要教师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学生也会尊重、相信教师;只要教师向学生投之以桃,学生就会对教师报之以李。三、利用教学中的情感资源,达到师生间情感共鸣。

教师应巧妙地组织教学内容,有效地利用教学内容中的情感资源,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教牛津英语8AUnit5Reading:Zhalong----Aspacialplace这部分时,先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1、Whyaremoreandmorebirdsindanger?

2、Whatshouldwedotoprotecttheseendangeredbirds?

经过讨论学生深深体会到保护鸟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拥有一颗爱护鸟的心,之后插播一首由甘萍唱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一个女孩为了寻找失踪的丹顶鹤而献出年轻的生命的故事。学生听了非常感动,师生情绪高昂,情感相通,学生听得很认真,教师讲得很投入。这节课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间情感达到了共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牛津英语8B4、5、6三单元重点围绕Raisingmoneyforcharities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这个话题教育学生有一份爱心来帮助贫困的人们,英语教师结合丛飞以及陈晓旭等人慷慨捐款的事例来启发学生们:学生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弱势群体,来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呢?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学生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学生上课更加专注,教师讲课更加流畅和谐的师生关系大大提高了英语课堂45分钟效率,教学效果也很明显。

四、教师学会反思,敢于自我批评。

篇(5)

《徐特立教育文集》中说:“教师是同志中的领导者,因此就要尊重教师。教师和学生,一切都是相互的平等的关系,用中国的老话来说,叫做“教学半”(教者学者各负一半责任,就没有资产阶级的所谓教师本位或学生本位的对立),或“教学相长”,在教和 学的当中,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利益,都获得进步。这是新的师生关系的问题。”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学生作为受教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已成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保证教学目标高质量完成的迫切需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对于教育教学来说,其重要性和意义十分重大。

一、何为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单一的关系形式,而是一个由多层次的关系构成的系统”,在这种关系系统中,教学关系是师生关系的基础。而心理关系与教学与学习关系的形成是必然的。人际关系是集体交流与师生关系的一种补充。总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由教学关系、心理关系和人际关系组成的系统。因此,师生关系这一多方面的制度一旦形成和确立。它不仅关系到教师和学生作为个人的人际关系,心理关系将进一步影响建立在教育和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基础上。

对于教师而言,如果教师能够得到学生的尊敬,教师就会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但相反,如果教师得不到学生的尊敬,那么教师就会丧失自信,从而导致工作没有热情、讲课没有激情的工作状态,并进而引发对学生冷淡,使得师生关系陷入僵局的严重后果,那么在这种情景下的教学质量也肯定是不高的。

对于学生而言,如果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爱护,学生就会感到心情舒畅、思维敏捷,这样的状态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学生也更愿意去听从教师的教导,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反之,学生则会产生对教师的不信任感和厌恶感,进而影响到学习效果。

“师生之间所产生和形成的一切,既是师生交往的结果,也是师生共同面对和分享的成果”。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它的好坏是影响教学过程顺畅与否的重要因子,也是关系教学质量是否高效的关键。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体现教学本质的基础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得出了著名的期待效应:“凡被教师预先认定为具有发展可能性的儿童,若干月后他们的能力相对来说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因为在师生关系中,师生共同面对所学知识这一对象,共悟其文化精神价值。一方面,在教育教学师生交往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得到教师认可、赞赏的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一种责任、一种信任、一种激励,使学生在一种积极向上的自我体验中获得力量和信心,进而转变学习态度,努力刻苦学习。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很容易使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转化为学生的领悟和愉悦的情感体验。这种期待所产生的行为又使教师由此产生较高的职业效能感,加强对学生的期待。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师也有期待。学生在知识、能力、智慧诸多方面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教”,但学生同样也能够以自己的“学”及其独特的表现反作用于教师,进而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如学生以独特的思维所提出的问题,会促进教师的学习和研究;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会帮助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技能。

三、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人际间的信息交换来完成知识技能的转移和发展。教师也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其人格价值的。所以,教师的教学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好坏。而教师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一,教师应树立民主意识和平等观念。树立民主意识,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民主平等的态度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思考、创新,及时捕捉他们思想的火花,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作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石。

第二,教师应积极挖掘教学的艺术魅力。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学活动上的,“教”与“学”是师生交往的基础。通过改进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师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就会提高,师生情感就将朝积极的方向转化,获得教学成功,进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从教学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发展,则将进一步巩固师生之间的积极情感关系。因此,为了进一步优化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积极地挖掘教学的艺术魅力。

第三,教师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展现自身人格魅力。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做到真诚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同时,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必须要具有内在的人格魅力。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自我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水平,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综上所述,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需要,是学生的心声。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途径,对于教育教学来说,其重要性和意义十分重大。因此,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学生为本、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努力提高个人的知识涵养和道德修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保障教学质量的高效,为学生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6)

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是从课堂走向社会,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渡阶段,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的桥梁,是将医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临床义务工作者的关键环节。临床实习为医学生了解、熟悉、掌握各种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术以及培养临床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机会和条件,也为医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深入群众、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平台。医学生毕业到医院工作后,其临床技能的灵活运用程度也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对培养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进而间接影响到就业率的稳定,长期将会影响到学校美誉度的提升。因此,加强新形势下的医学生实习教育管理是医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保证,是稳定就业率的保证,是提高学校美誉度的保证,理应受到高度重视。

一、当前医学生实习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所在的四川省泸州医学院是省属高校,每年有本科实习学生2000余名,三级乙等及以上临床教学医院29所以及其他稳定的校外专业教学实习基地30余个,其实习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医学院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更好地研究当前医学生实习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院成立了“泸州医学院本科学生临床实习教改科研课题组”,课题组通过群体访谈、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等形式对泸州医学院的实习学生、实习基地医院、年级辅导员、国内其他医学院校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前医学生实习教育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点。

1.扩招后实习学生人数大幅增加,科室带教老师教学意识欠佳,学生实习满意度下降

扩招后的实习学生人数总体比过去有明显增加,虽然增加了实习基地,但科室的见习学生、实习学生总数比过去仍有所增加,实习基地医院的带教压力较大。在2010年对泸州医学院各基地医院随机抽样500名实习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实习学生对科室老师的带教水平评价为“满意”的占56%,“一般”的占30%,“不满意”的占14%。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优质的实习医院级别高,病人多,临床医生自身的医疗任务都很重,花在实习教学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充沛。另一方面由于实习任务是软指标,教学量没有明确细化,责任并不落实,部分青年医师的主要精力放在自身学历的提高和晋升职称的忙碌中,医院给予的带教补助又是杯水车薪,因而带教老师的教学积极性欠佳。以上的主客观原因导致临床医生(尤以外科医生比较明显)普遍缺乏带实习的工作激情,应付了事甚至很不耐烦,很多科室都不再开展专门针对实习生的小讲座和案例分析。同时,鉴于医疗风险,现在实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大大减少,很多实习学生抱怨自己在科室基本上只是做一些简单的重复工作,对学习的帮助不大,学习热情从初时的高涨逐渐懈怠下来。

2.社会就业压力加大,学生实习、考研、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学生实习学习量下降

医学生的实习时间一般是10~12月,但国内各医学院校安排的时期有所不同。如中国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徐州医学院、内蒙古医学院、长沙医学院等高校是第九、十学期安排实习;泸州医学院、广州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赣南医学院等则是第八、期安排实习,第十学期返校再上提高课。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但鉴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招聘和考研主要集中在第期,因此无法绕开考研、就业对实习工作的干扰。课题组在对实习基地医院的调查中发现,80%的实习医院均反映“实习、考研、就业的体制性相互矛盾”是当前实习管理中最大的难题。干扰主要表现为四种情况:一是部分实习生因为参加就业招聘不断请假而耽误实习时间。二是由于地区医院甚至部分县医院等用人单位只招收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医学生,为了将来的前途,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考研。部分学生专心备考,实习时心不在焉,甚至不惜逃工复习。三是目前医院体制改革,在绝大多数单位招聘中,参加面试后学生还需要参加当地人事部门组织的公招考试,实习学生在实习的同时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参加公招考试。四是近几年部分条件好的医院为了优中选优,要求应聘学生初步面试后要试用一定时间方可签约,这种单位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学生为了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向实习医院请假。当这种请假没有被批准时,有的学生就选择了违纪旷实习。以上四种情况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实习质量,减少实习的学习量。

3.学生对实习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实习队教师到岗履职情况欠佳,学生实习纪律性下降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实习目的并不明确,对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从而导致纪律性下降。不少学生还习惯于过去坐在教室里听课的学习模式,在实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知道身边何事可学。有的学生不愿在病人身上多下功夫,不屑做琐碎小事,甚至认为自己是“免费劳动力”,有干活多了吃亏的错误思想,影响了学习积极性。有的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后知道了自己将来要从事的专业,便对当前实习的无关科室失去兴趣,从而丧失了许多学习的机会。还有一部分实习学生,因为是独生子女,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纪律意识淡薄,在校时早就渴望到实习基地去放松,一旦管教不严便成为脱缰野马。而实习阶段的学生管理也是学校管理的薄弱环节。大学生在校有辅导员专门管理,从思想到行为无微不至,而实习后医院远离学校,一般是实习队教师进行管理。以泸州医学院为例,实习队教师的选聘历来是一个难点。学校各部门都不愿意让工作骨干离岗去带实习,因此都是尽量选工作能力不强,在部门没有受到重用的。实在要派骨干,也都是快去快回,最多半年轮转。已婚年长的教师离开家庭,思家心切,经常找机会回家。单身年轻的教师虽能长驻基地,但由于工作经验缺乏,在教育帮助学生时又显得力不从心。以上内因和外因导致了实习学生教育管理不到位,部分实习学生不认真实习,进而出现违反科室规章制度和实习纪律的现象。

二、改善医学院实习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1.提高实习带教老师素质,设置科室“实医师”

要提高实习质量,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实习师资队伍。带教老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高水平的临床技能,还必须有较强的教学意识,热心带教。因此,要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养。在高校扩招、实习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各科室可参照“住院总医师”(医师岗位的一种,每周6~7天工作,每天24小时内均在病区或附近,以便随时在岗)的方式设置“实医师”,专人进行实习生管理。“实医师”专门负责安排科室实习生的学习活动,纪律检查,组织小讲座和案例分析,组织出科考核,确保实习学生在本科室学有所获。“实医师” 由基地医院和实习队教师对其工作进行考核,可适当给予经济奖励和精神奖励,与评职称等待遇挂钩,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设置“实医师”等于在基地医院成立以科室为单位的学习小组,能加强实习生的纪律管理,能最大限度利用科室的学习资源对全体实习生进行教学,对科室医师的教学水平也是一种历练,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2.调整实习时间,实行弹性实习制与实习小学分制

就业、实习、考研都事关学生的切身利益,都很重要,不可偏废。在充分重视医学生实习的基础上,也要充分认识到就业对学生个人及家庭、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考研对学生的生存质量、缓解就业压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三者只能合理分配有限时间,科学错峰。在对泸州医学院各基地医院随机抽样500名实习生的调查显示,60%有考研意向,22%希望考研复习请假两个月,57%希望是三个月。我国的考研时间一般是1月,故考研复习的最佳时间是11月和12月,而各地的“就业双选会”、招录考试也多安排在11月和12月,这段时间部分学生要到用人单位面试、试用、办理就业协议审批手续等。据此提出“弹性实习与实习小学分制”的教改方案。

弹性实习制是指在保证实习效果的前提下,实习任务完成的时间由一段固定时间与选择性时间、必修实习科室与限选实习科室相结合原则进行实习,类似于学分制下的必修课和限选课。学生在固定时间段的实习期间不能请假,必须完成规定量的实习任务。而在选择性时间段内,可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实习时间和实习科室,完成规定量的实习任务。在选择性时间段内,留出11、12两个月的机动时间,实习生可以专心复习考研,可以安心去找工作,也可以留在医院认真实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实习小学分制是指模仿学分制教学管理而采取的实习生管理模式。按照实纲拟定各科室实习学分,要求实习学生完成一定的实习学分才认定为实习合格,否则不让其参加毕业考试。出科要严格考试,笔试和操作结合,确保实习质量。对于严重违反实习纪律或出科考试不合格者按规定补考。实习小学分制能兼顾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了实习阶段的安全管理和教学质量。

3.开展岗前教育培训,加强岗上教育管理

要提高学生对实习工作的重视,减少违纪率,需要做好岗前教育培训,加强岗上教育管理。在实习前安排不低于一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培训,让学生理解“实习就是产品出厂前的最后组装阶段”,关系人才质量,也关系学校的美誉度。岗前培训的内容包括实习规章制度、医院管理相关制度的学习、医德医风教育、师生及医患沟通能力培训、临床基本技能强化训练、实习基地党支部建立与党务工作培训等。夯实基础,方可使学生进入医院后能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新的岗位。

篇(7)

“上了几十年的学,到了大学却又要重新接受幼儿教育。”这样的说法尽管有些夸张,但反映了现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诸多问题。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体。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行为规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其进行教育的难度随之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日趋增强。

一、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

(一)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内涵

大学生行为规范是社会规范的一种,是用来指导和约束大学生个人和组织的社会行为,用来调节大学生之间,大学生团体之间或个人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管理规定,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当前高校大学生中存在着各种行为失范现象,应给予充分关注。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行为规范现状

1.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但自律性低。当代的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自主意识较强。这种自主性使他们在行为价值观方面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但他们又往往显得有些自以为是,不愿意听从报告,自主性方面存在消极盲目倾向,对社会化集体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不适应,自律性较低。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多表现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个别学生甚至放弃自律。

2.守法意识不强。大学生主动了解法律规范的意识不强。据调查只有10%的学生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法规进行了解[1]。学生维权意识强烈,但对自己发生的违法行为却不愿承担违法后果。

3.道德修养不够。传统的道德规范观念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大多数学生对自身周围的道德现状评价低[2],只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对公共道德却往往视而不见。

4.网络行为不当。许多大学生不能正确使用电脑,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个别学生更是沉迷于网络游戏,深陷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甚至引发网络犯罪行为,如网络诈骗、偷窃行为、破坏活动等。

总体上,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层次和较为明确的行为目标,但存在许多不正常、不负责的表现,如迟到、旷课、酗酒、吸烟、网恋,等等。

(三)根源分析

上述大学生行为表现,有其特定原因。

1.生理和心理不协调因素。大学生在校年龄多是18―22岁,正处于青春中期。他们生理发育虽然已完全成熟,但心理上并没有完全成熟,结果往往使自己处于一种压抑状态,这必然会引起大学生某些不良行为的产生。尤其是新生,与以往处于被管束状态的学习和生活相比,无拘无束的大学生活使他们迷茫,甚至焦虑、浮躁,从而养成了一些不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而老生多产生消极心理行为,如逃课、厌学、上网,等等,最终产生“无所谓”的心态。一些学生急于表现自己的能力却缺乏对事情的综合分析能力,不能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之间关系,而产生一种危机心理。

2.社会因素。城市化可以说是大学生的遭遇,也是规范大学生行为教育的遭遇[3]。在城市主导大学生生活的时代,为适应城市生活,超越伦理纲常的消极行为,给大学生价值观带来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尤其是网络时代,大学生的身份更是处于隐藏状态,虚拟世界中的伦常松懈和言行粗鲁,电子媒介下的“旁观”时代,人与人之间“近中远”,造成众人的责任分散,这些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的后果是其无法承重的。

3.高等教育问题。目前高校更多重视大学生才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如对学生的德育重视不够,对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核心的思想素质塑造重视不够,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感,学生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影响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又有外部的成长环境因素,各因素相互作用,综合影响。

二、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套指导师生行为的文化“指令”,是高校领导和管理者的无形的助手[4]。它由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精神文化层构成,对校园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内驱力。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十六大精神,实现精神文明的保证;其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特色的核心,体现着高校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更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最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规范大学生行为的重要保障、优化育人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硬件建设,花大力气整治校园,为大家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2.校园文化生活建设。通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交往活动、寝室活动、文娱活动,等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丰富大学生生活,并培养他们的团体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同时加强消费文化建设,使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消费观。

3.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在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成文的约定及不成文的校纪校规,促进优良学风、校风的形成,使大学生行为有节、按章办事。

4.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主要加强在校学生的德育和法制精神教育,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观念和意识。

三、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两大内容,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校园文化系统中的约定俗成影响大学生行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知道在这儿什么是应该的,以及在校园做事的行为规范。而大学生的行为又都具有各自学校的烙印,从而形成了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使高校具有自身特色。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会推动高校建设的发展。

(一)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个文化层次。制度属于校园文化的中层面,是学校师生的各种行为规范及规章制度等体现的文化。大学生行为规范作为学校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有利于强化校园文化建设。

(二)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制度保障

由于校园文化自身的局限性,规范的秩序必不可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使校园生活井井有条、管理规范,这是高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三)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是建立在高校特色指导下形成的学校独特的制度文化基础上[5]。在独特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成文的条例及不成文的校纪校规对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具有极大的导向和约束作用,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这独特的文化系统,为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大学生形成与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相一致的行为方式。

(四)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具有调节、引导和激励功能

引起大学生行为失常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行为具有调节、引导和激励功能。大学生的心理需要调适,校园文化活动展现了这一片天地;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势必会碰到诸如价值观、道德观、各种行为等问题,校园文化通过其渗透功能引导广大学生的行为;针对大学生的求异性、竞争性等,校园文化会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不断上进。总之,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是建设文明和谐校园的一项庞大系统工程,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而这项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探索。二者要通力合作,通过互动,切实建设好具有时代性的大学校园,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继军,王征.大学生行为规范意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探索,2007,(12).

篇(8)

新型师生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范爱雪.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5):25

[2]李英鹏.浅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科技信息,2009,(07):208

[3]姚静,冯述芬.高等学校师生关系初探.今日科苑,2009,(06):258

[4]袁丹丹.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04):36-38

[5]牛瑾瑞.论和谐教育视野下的师生关系.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01):149-151

[6]胡胜霞.师生间关系的转变:从主客体到主体间性.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1):39

新型师生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目前高校师生关系问题探析》

[3]《新时期高校师生关系影响因素探析》

[4]陈桂生.略论师生关系问题[J].教育科学,1993

[5]范寅虎.学校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之我见—兼与孙喜亭教授商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6]李瑾瑜.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J].教育评论,1998

[7]王辉.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探析[J].教育评论,2000

新型师生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孙喜亭.也谈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

[2]吕涛.教育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与学生的个性发展[J].教育科学,1990

[3]陈桂生.略论师生关系问题[J].教育科学,1993

[4]范寅虎.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之我见—兼与孙喜亭教授商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5]齐放.20世纪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1999

[6]曾敏.用交往理论构建高校课堂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中国教育导刊,2005

[7]李瑾瑜.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J].教育评论,1998

[8]王辉.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探析[J].教育评论,2000

篇(9)

在我国,随着学校办学形式多样化和公民权利意识增强,校园伤害事故及其所引发的学校法律纠纷也越来越多,受害人主张的赔偿金额日渐攀升,校园伤害事故逐渐成为影响学校工作和困拢学校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现实生活中,校园伤害事故发生后,侵权学生家长或受害学生家长往往不问任何理由均把矛头指向了学校。由于校园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学校已经难以完全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有些学校为了规避和减少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竟然采取了限制甚至取消自认为容易引发伤害事故的、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必修的实验、实践课或体育活动课,这与开展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是显然相悖的。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以及一些地方人大先后制订了一系列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如教育部2002年制定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上海市人大2001年审议通过的《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江苏省人大2006年审议通过的《江苏省中小学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但是,校园伤害事故的处理,涉及对自然人人格权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8条规定,对民事基本制度的规定只能制订法律。因此。这些规范显然难以对法院的审理具有拘束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适应社会的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以及相关教育立法的规定和精神,对在教育机构中就读的未成年人的人身损害赔偿问题进行了规定,意义重大。

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在校园伤害事故中,学校是否一定要承担赔偿责任,关键是学校与学生之间属于什么性质的法律关系。因此,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妥善处理校园伤害事故、确定学校承担法律责任的法律基础。本文拟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就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法律上,对于中职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一直没有明确。目前,我国学界对此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1监护关系论

该论认为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由学校负责管理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学校就在一定时间或范围内代替家长成为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未成年学生的监护权就自然转移给学校。因此,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只要被监护人遭受或致人损害的事实发生.无论监护人有无过错,学校都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其主要理由是:

监护是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实行的监督和保护。“监护制度的重要作用,是在自然人具有权利能力而无行为能力的情况下.帮助这种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得到实现,从而使他们得到生存和发展,使家庭成员与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义务得到法律的强制性的保障。”“因而监护人将被监护人送人学校求学,送人医院就医,不仅是履行其监护职责,也是履行‘公法’上的法律义务。”,“学校是未成年学生在校时的当然监护人。

2委托监护论

该论主张学校虽然不是学生的监护人,但是可以成为按受监护人委托履行一定监护职责的被委托人,监护人与被委托人既可以由书面形式确定相互关系,也可以是一般口头约定而成立。学校一旦正式接受未成年学生入学,未成年学生实际上已处于学校的管理控制之下,学校已经接受了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的委托,因此.学校和家长之间实际上已经存在委托关系。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就是监护人与被委托人的关系,学校对学生应当负有监护职责。其理由是:

从现代学校的功能来看,学校对未成年学生负有特殊的保护职责。这种保护的重要性仅次于家庭,学生白天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的工作对象是未成年学生,这就是学校这种教育机构与非教育机构工作职责的本质区别,学校必须对未成年学生进行长时间的保护。面对容易受外力伤害,身心发展水平较低,需要特殊保护的未成年学生,教师对他们应该有类似的家长般的责任,这种特殊保护可以理解为部分监护。

3准行政关系论

该论的直接理论依据是l9世纪德国的特别权力关系说。该说的主要内容是国家与公共团体是行政主体.基于特别的法律原因.在一定的范围内,相对人享有概括的命令强制权力,而另一方负有绝对服从的义务。这一理论为学校获得对学生概括的支配权提供了依据,即学校是负有教育目的的,提供专门服务的行政机构,只要校方认为自己对学生的管理行为符合教育目的,就能任意地对学生课以各种义务而不必承担任何责任,不必受行政一般原则的约束,与之相应的,学生必须承担由此带来的各种义务,而无法获得司法救助。这表明“高校作为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行政组织,又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力,它与学生之间部分是行政法律关系。”因此,中小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基本性质,属于准教育行政关系,既区别于纯粹的教育行政关系,也区别于民事法律关系。

4教育、管理、保护关系论

根据《教育法》第5条之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49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从以上条款可以看出,学校履行教育职能是国家法律所明确规定的,学校对学生有教育的权力.同时对学生有保护的义务:学生有接受教育接受管理的义务,享有受到保护的权利。因此根据《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学校与学生之间是教育、管理、保护关系。其理由是学校与学生之间既不是特别权力关系,也不是平等的合同关系。

综合评议以上四种观点,较少有人赞同准行政关系论与监护关系论这两种观点;相反,对委托监护论与教育、管理和保护关系论,赞同者较多,但争议较大。

5笔者观点

结合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与在校学生之间是教育、管理、保护关系,学校对学生承担的是教育、管理、保护的责任,而不是监护责任。理由如下:

5.1学校的职责与监护的职责在性质上有明显的差别。

我国《教育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学校除了对学生进行教育外,还应当负有保护、照顾和管理学生的职责。学校对学生负有三项职能:一是教育职能,二是管理职能,三是保护职能。在这三项职能中,教育是学校的主要职能;管理服务于教育职能,是学校为达到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方式和手段:保护则是学校行使教育和管理职能的前提条件。学校这种基于教育机构的设置而产生的管理和保护的职责,与基于亲权而产生的法律意义上的监护职责具有本质上的差别。监护是指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设置专人保护其利益.监护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没立监护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弥补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缺陷,着眼于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同时管理、教育未成年人的生活。“与教育教学活动有关的管理和保护”是区分学校职能部门与法律意义上监护职责的关键。当然,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保护有其特定的范围,而不是任何场所、任何时间都要将学生的一切活动纳入自己的管理之下,使学校这种为教育教学目的而实施的辅助管理、保护无限放大到监护人的监护职责范围。 转贴于

5.2学校不具备监护人的法定资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修改稿)》第10条规定,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其进行诉讼,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有权处理其财产等。而学校则不具备对未成年学生行使只有其监护人才有权行使上述行为的资格。

监护又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事实上,家长将未成年人交给学校时,并没有将监护职责中的权力部分转移给学校,如对未成年人财产的监管与处分等,只是把监护的义务推给学校,一旦发生事故强求学校对在校学生承担监护责任,这明显违反法律“公平”的原则。即使是家长将监护职责的全部权利与义务转移给学校,对学校也是不公平的。

5.3学校承担监护职责没有法律依据。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们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就是说,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人民法院判决学校承担监护责任都必须有法律依据。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教育法》第39条、《教师法》第8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第16条以及《意见》第160条等法律规定是学校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但是我们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上述法律规范只规定了学校的教育、管理、保护责任,并没有规定学校的监护责任。依照上述规定让学校承担监护责任只能说是对法律的曲解。

也有学者试图根据《意见》第22条的规定,“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认为家长与学校之间形成了委托监护关系。这也是毫无道理的。我们知道,“监护责任的转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项,对学校而言要承担巨大的责任,对监护人而言是责任的减轻,学校与监护人都应该慎重考虑。”然而,委托合同的成立必须以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前提。但是一般情况下,学校是根本不可能、也不愿意与家长达成这种意思表示一致的。

法定的监护关系是以亲权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法律关系。《民法通则》规定的法定监护人(主要有四个序列: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等)是按血缘关系亲疏的顺序来排列的,这种血缘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列入法定监护人范围的未成年人的亲属,只要具备监护能力,必须按法律规定履行监护义务,如不履行,则应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监护与被监护是《民法通则》133条设定的法律关系,我国著名法学家杨立新教授在对本条款进行解释的时候提道:“之所以否定监护义务的存在是因为.认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适用监护法律关系进行调整,没有确切的法律依据。其一,认定学校在未成年学生人校以后产生监护权,没有任何法律对此作出规定,没有足够的法律根据这样认定。其二,监护权的成立,要么是法定,要么是指定,除此之外没有监护权产生的根据。其三.监护权转移,需要有转移的手续,即在当事人之间订立监护权转移的合同,该合同根本不存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7条第2款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本条款是依据《民法通则》的基本原则,也明确了学校与学生之间不存在监护关系。

5-4学校不具备担任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的能力。

家庭履行监护是1:1或N:1的形式,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或在一定情形下替代未成年人父母对该未成年人履行监护职责;而学校对学生的保护是1:N的形式,学校每位教师一般要负责教育管理十几名甚至几十名学生.他们不可能时时处处像家长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照顾每一位活泼好动的未成年学生,保证他们不发生任何伤害事故。因此,要求学校为数甚少的教师对为数甚多的学生承担监护责任难免不合情理.事实上也难以做到。

5.5学校不具有充当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的经济条件。

篇(10)

 

引言

阅读教学是英语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综合英语作为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和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学者们提出了不少阅读教学的理论,如Gough 的信息加工模式,Adams 的图式理论等等,但作者看来这些模式关注对阅读材料中单词和语句的解码,而忽略了对于读者整体认知环境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阅读理解应该是读者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积极思考和推理的心理过程。因此,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倾向于从认知角度的关联理论来探讨英语阅读,也为英语的阅读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

一. 关联理论概述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在其专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1986/1995)中首先提出来的,是一种影响深远的有关语言交际与话语理解的认知语用学理论。两位学者提出了两条关联原则,一是认知原则,即人类的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为准则,二是交际原则,即人们的明示交际行为都以建立最佳关联为导向。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话语都是有关联的,听者或读者对话语的推理理解过程就是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

最大关联是指交际中听话人在理解话语时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the greatest possible effectsfor the smallest possible effort):而最佳关联则是指听话人在理解话语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所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adequate effects for no unjustifiableeffort)论文格式模板。为了确定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听话者需要寻找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暗含,最终取得语境效果,达到交际成功。这就是语境假设或认知假设。语言交际中听话人在说话人话语明说(explicature)的基础上,凭借认知语境的三种信息:即逻辑信息(logical information)、百科信息(encyclopedic information)和词语信息(lexical information)做出语境假设。

二. 关联理论对阅读理解过程的解释

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有这样的困惑:学生根据已有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能读懂阅读材料的字面意思,即明示信息,但对于暗含话语信息的理解一无所知,或者根本想不到,这样的理解其实不能叫真正的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关联理论的视角能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根据关联理论,任何话语都包含明说(explicature)和暗含(implicature),信息接受者不但要理解信息发出者的明说,更重要的是理解他的暗含,即语境暗示或意义的间接表达。在明说的基础上,通过语境假设和暗含前提进行推理,最终得到暗含结论。因此,阅读理解就是一个从作者的明示信息推导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过程,这个过程又以关联性为指导(何自然、陈新仁,2004)。 如前所述,话语的关联分为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信息接受者根据话语信息,结合当时的语境假设,花费一定的努力去寻找关联,但他不是去寻找话语的最大关联,而是寻找最佳关联。根据最佳关联原则,如果话语能够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而信息接受者只需付出有效的努力去理解话语,那么该话语就具有最佳关联性。 既然阅读理解是对读者对作者话语进行推理的过程,那么它也是一个寻找关联、确定关联的过程,应该遵循关联性的认知原则。按照这个原则,阅读理解过程可分为三个层次:字面理解层,读者理解文章大意、细节、事件发生顺序、地点和时间、人物特征和因果关系等;推论理解层,读者推测词义、文章目的、作者意图等;评价理解层,读者分析评价文章信息的确切性、事件发生发展的可能性、事实的可信性和断言的正确性等(何自然、陈新仁,2004)。 由此可见,关联理论对于阅读理解有很强的解释力,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其优越的指导作用。

三.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综合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我校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使用的是《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该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三篇题材接近的课文组成,教师授课中通常先精读Section A,再泛读Section B,最后把Section C作为快速阅读或自学材料。这种授课安排看似非常科学合理, 能够兼顾学生整体阅读技能的训练和提高。但是, 在作者看来这样的设计忽略了三篇课文内在的关联性, 也违反了学生认知环境的构建规律。从内容和难度上讲, Section C是三篇中最简单易懂的, Section B次之, 而Section A 的写作水平最高论文格式模板。根据关联理论, 我们不妨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 先拿Section C做快速阅读, 使学生对本单元的关键词汇和背景知识也有了一定的积累, 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对Section A进行精读,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能顺理成章的根据篇章的字面信息, 结合语境假设, 寻求最佳关联, 推断含意, 从而获得对语篇的正确和连贯理解, 乃至对语篇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态度做出自己的评价, 达到更高层次的理解。

以上的授课安排也是基于关联理论的内涵, 在宏观上帮助学生构建关联的认知环境。具体到每篇课文的阅读教学, 因篇幅关系作者将以Section A精读为例, 阐述关联理论指导下的语用认知阅读教学策略。

1. 阅读前的教学策略

作者通过实践证明, 在阅读前通过问题导入, 激发学生结合已知信息和背景知识, 在头脑中建立篇章整体结构, 是有效的阅读前教学策略。教师导入的问题很关键, 它们可以让学生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和阅读任务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有了明确具体的目标, 能够有的放矢的寻找与问题最相关的信息。例如, 在讲到《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9 Section A “PremaritalAgreement”时, 课文讲解前我先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 What is a “PremaritalAgreement”? 2) Who want to sign a “Premarital Agreement” and why? 3) Will suchan agreement affect romantic love of the prospective couple? 凭借自己的逻辑信息和百科知识, 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三个问题, 也就是用“自上而下”(top-down)的方式预测了文章内容, 有时还可以根据问题句的逻辑隐含, 直接推导出相关信息, 从而减少阅读中需要处理的信息量, 能够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此外, 阅读前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也是有效的关联阅读策略, 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与语篇作者之间“共知”的语境假设, 而且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这里不再赘述。

2. 阅读中的教学策略

如前文所述, 阅读理解是读者根据认知原则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对材料进行的一个积极理解分析和推理过程, 而不是单纯地被动接受的过程。 因此阅读中的教学应该多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鉴于此, 作者认为关联理论指导下的阅读中教学可以运用以下策略。

首先, 运用关联理论推测词义。

影响阅读理解重要的原因是对一些生词的词义的选择, 除了新单词和隐喻修辞需要凭借上下文语境, 充分利用句子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猜测, 还有一些老词新用的情况更需要读者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和语境来建立关联语境确定词义。例如,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 Unit9 Section A “PremaritalAgreement” Paragraph13: That can lead to “court-shopping”, since what mattersis the law of the country where the couple is getting divorced. He gave thefollowing example…… 该段落中基本没有影响阅读的新词, 但“court-shopping” 把很多学生难住了。课堂上作者并没有向学生讲解这个词, 而是给出一个他们都很熟悉的词“window-shopping”, 并让女生解释它与“shopping” 的不同。这样一来, 学生就把“court-shopping” 与“window-shopping” 建立了关联, 再结合下文的例子, 便很容易理解它的含义, “离婚当事人会像逛商店一样在几家法院之间选择一家来进行他们离婚的诉讼” 。

其次, 运用关联理论推导话语的言外之意。

理解语篇是一个很复杂的语用推理过程, 语篇作者有时出于语篇简洁性的考虑和受其写作意意图的支配, 往往 “明示”的部分出现信息空缺。读者要想推导出话语的真正含意,需要激活记忆中的相关图式, 做出适当的语境假设, 从而通过关联填补信息的空缺。还拿上面这篇课文为例,Paragraph14: Romantic lovehas no bearing on this process, say these lawyers, who consider prenups to bebusiness agreements. Their justification: some 50 percent of all marriages in theUnited States end up on the trash heap. 仅仅从句面不好解释话语的关联性,即使两句话在逻辑上是因果关系论文格式模板。如果学生联系文章的前面部分所讲,只有四类特殊人群真正需要签订“婚前协议”, 而美国每年有一半的婚姻都以失败告终,言外之意即美国每年50%的离婚夫妻感情破裂的原因就不可能都是“婚前协议”所导致的, 这样再来看律师的断言,“婚前协议不会对夫妻间的浪漫爱情产生影响”就能站得住脚了。

最后, 运用关联理论理解语篇连贯。

语篇理解过程中,只要某一语段能提供解读后述语段的语境假设,这两个语段之间就存在关联性。从语篇连贯的角度来说,如果两个语段之间存在关联性,那么语篇就是连贯的,因为关联性是连贯性的内在本质。再看该文章的一个例子:

Paragraph11: (1) But not everyonetakes this advice. (2) A classic example is cited by lawyers: “An agreement isstuck under somebody’s nose on the day of the wedding---- and it’s usually a‘she’—and she signs, but doesn’t even read it”.对于这个语篇的连贯性的解释需要明确两个‘she’的指称。根据(2)前半句“婚礼那天,一份协议摆在(当事人)面前”,读者很容易在自己的认知语境中把a ‘she’理解为a ‘bride’ ,而第二个she 的指称则需要引导学生联系(1)“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听取这个建议”(为什么呢?) 和 (2)“律师引用一个经典的案例…”,如果作者的明示意义是两句间的关联,那么第二个she就是经典案例中的bride,这样(2)作为(1)的补充说明,上下文构成了连贯性。

3. 阅读后的教学策略

传统的综合英语阅读教学往往把课文的主要语言点和复杂句子结构讲解的非常细致,这样讲解结束会把课文切割得支离破碎,导致学生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这样他们一旦遇到较高层次的理解题,如推理,结论和评价等就显得不知所措。在阅读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对语篇的整体信息进行归纳和概括,使他们形成整体的认知环境,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展开讨论,拓展思维空间。作者通过实践发现, 课文分析讲解结束, 教师启发学生回顾并概括课文的语篇结构, 作者的行文思路, 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语篇推进过程, 最后留作口语演讲作业, 让学生在下次课开始前用英语进行复述讲解。这样的活动很受学生喜欢, 锻炼口语表达的同时积累了逻辑知识, 对今后的写作也很有好处。

四.结论

以上就关联理论对综合英语阅读教学的前中后三个阶段的指导策略作了较为详细的解释, 从而希望对今后的阅读教学有所启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关联理论对阅读理解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在综合英语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结合关联理论的知识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这样有助于解决学生阅读理解面临的瓶颈难题,从而找到进一步提高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Sperber, D. an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Cogni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 苗兴伟. 关联理论与认知语境[J]. 外语学刊,1997, (4). [3] 程兰芝.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语境解读[J].. 考试周刊,2007, (17).

[4]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篇(11)

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尤其是在课堂上,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0分钟的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上,有时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二、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师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显著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4O分钟的内容在35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

三、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太,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

四、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把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备课时要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在一堂课中,教师尽量少讲,让学生多动手,动脑操作,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我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