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网络英语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7:2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网络英语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网络英语论文

篇(1)

传统的英语校本教研方式主要以教学沙龙、教师讨论为主,受时间与空间等诸多因素制约,教研活动成本高、不方便。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活动,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把教研与教学空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方式灵活多样、资源实现共享、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实用性。例如:在评课活动中过去需要集中教师定时定地点交流,在网络条件下教师可以通过英语组的主题帖进行网上评课,在网页上建立《Unit1Makingadifference》等的课堂实录主题帖,让教师在后面跟帖进行评教,这样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一些没有到场听课的老师也可以参加评课,教者自己可以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

2.交互性。

交流是校本教研的核心。网络具有全面的互动功能,能够实现个别与个别、个别与群体之间的充分互动,通过论坛、互评等形式,实现多角度对话;由于网络的储存功能与开放特点,教师可以对别人的观点、教学资源等进行深度研究,加深对话的深度。例如:通过网络博客群,可以建立英语组博客群的互评交流平台。在集体教研活动中,还可以通过网络把网上存在的很多资料与观点展示出来,进行进一步的辩论等。同时,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学习软件如:单词发音、表达训练等,让教师在网上进行自我学习训练,提高教学技能与知识技能。

3.开放性。

英语教学对教学资料的要求比较多,一些生动的课件与案例、影像材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非常重要,例如一些机构与学校建立的高中英语网站如“天津北辰高中英语教研网”等等,这些网站上的资料都是可以在活动中利用的。网络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教师不仅可以享用网络资源,还可以把观点与资源随时添加到网络空间上,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教师的观点是公开的,评论是公开的,资源是公开的,而且校园网络与互联网是对接的,所以具有极强的开放性。高中英语的校本教研经常会涉及到听、说、读、写等各种内容,有了网络资源与多媒体技术的配合,教研活动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能够调动教师学习研究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浓烈的校园教研活动氛围。

二、高中英语网络化校本教研模式与方法

校本教研的方式非常多,各有特点。在网络技术条件下,高中英语学科的校本教研活动有哪些可以采用的方式呢?下面对校本教研方式进行归类,对主要方式进行阐释。

1.构建教研管理平台

网络可以成为校本教研的管理平台。教学部门或英语教研组可以通过校园网站或网络办公平台,开通“英语教研之窗”,开展教研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建立每个英语教师的个人教学主页,让教师在自己的主页上自由撰写教学内容与反思;另一方面可以按照备课组为单位实现分类管理,让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上,实现资源共享。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网络可以成为通知、进行发动、过程通报、结果展示的平台。通过网络可以对教师的课题、论坛、博客、资源、教案等进行集中管理,对好的观点与资料进行推荐,对教案与反思进行检查与通报等,这样可以逐步建成教研组的网络资源中心,成为教师教研资源与成果展示的平台。另外,网络还可以成为评价督查的平台。在开展教学沙龙、公开课活动、外出学习参观活动之后,在网络上设立专题,让教师把沙龙中的观点进一步澄清,把对课堂的评价与建议写出来,把外出学习反思心得写出来,既有利于教研管理,也有利于研讨活动打破时空的限制,使问题与思考得到延伸与深化。

2.促进资源交流

网络可以成为教学的资源库。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搜集各种教学案例、各种试卷、教学背景素材、各种影像视频资料、教学课件等等,这些资料可以让所有教师从中下载,为备课工作打下基础。更为主要的是:教师在次基础上可以上传一些资料,共享资源。通过“网上主题帖”引发问题讨论。可以由英语教研组开展调查研究,教师共同收集本学科内所有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和真实问题,筛选后确定为活动主题。例如:在网站上开辟“如何让学生学会每天用零星时间记单词?”、“如何提高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主动性?”、“高中英语课堂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语衔接问题?”等,让老师在帖子后面跟帖,进行讨论与辩论,可以让一些特级教师与教研员参与讨论当中,边讨论边学习。博客是教师校本教研的良好平台,能够培养教师系统思考、动笔反思的习惯。英语教研组可以构建自己的教师博客群,定期进行点击率、评价率评比,促进教师形成写反思的习惯,同时激发教师在博客群中互相留言、互相评价交流,让网络教研的交互性得到进一步发挥。

3.推进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师教研的重要方式,但传统的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地点、等人员,备课的成本高昂,反复修改的时候需要反复集中,效率低下。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让集体备课在网络中进行。

3.1把教案设计过程放到网络上。

通过一次性的集中集体讨论,由专人将集中了集体智慧的教学案整理出来,并上传到网站专门的教案目录中,同时提供一些教学课件、视频、案例等资料供教师下载。教师可以打开这个教案并进行进一步修改,在教案的一侧预留空格让教师进行个性化备课,以便将集体教案与个人风格相结合。同时,在教案的下方留下教学反思栏,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3.2把教学研讨与评议过程放到网络上。

篇(2)

2网络化英语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应用

2.1网络化英语教学观念的转变

人的思想是人行为的有效指导,网络化英语教学观念的转变对于网络化英语教学的应用极为关键。首先,要转变教学的主体认识观念,逐渐地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角”地位,提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性、参与性,使其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转变,以发挥其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其次,要放开思想约束,逐渐地适应网络教学的广阔、弹性和创意性,为学生创造更适宜其学习个性发挥的学习空间,使其能在这一环境影响下主动地探索知识、积极地学习知识、深入地研究知识、灵活地应用知识。再次,建立师生互动学习理念,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实现教学的互动性,使网络教学的自主性、广泛性、灵活性充分地发挥出来。第四,教师对于网络有一个客观的、科学的认识,对于网络教学的利弊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能够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规避其教学缺点,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五,建立和提高英语教学创新理念,敢于发现、敢于尝试,引导学生进行教和学的创新思考、创新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使英语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2.2网络化英语教学观念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网络化英语教学观念的转变下,要利用其教学资源,充分地实现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第一,引导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探索,结合学生兴趣,针对某一主题安排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中了解知识、掌握知识。此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学习。例如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宜学生个体学习的英语网站,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英语阅读、网上英语交流等。第二,重视英语教学的协作性、互交指导性。以一个共同学习、探索的态度融入学习,引导学生进行相互间的协助学习、互交指导学习。一方面,在网络环境中,放下教师的英语知识传播者身份,将自己转变成一个英语学习的“领路人”,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另一方面,活跃网络教学气氛,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充分的学习交流,提高同学之间英语合作学习的效率。再次,科学合理地采用网络教学,有规划、有步骤地优化英语教学效果。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经历一个认识、了解、接受和发展的漫长过程,网络化英语教学观念的转变也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应用中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总结教学应用中的不足和优势,积极地对其应用理念进行完善和开发,使英语教学逐渐适应网络化教学模式,降低英语教学的困难,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2.3网络化英语教学的意义分析

篇(3)

英语语言信息网络,又称英语语言认知图式或认知结构,是基于学习者对英语语言信息经过长时间的感知和理解,累积语言信息量,植根于大脑语言中枢而形成的一种能自动无意识地处理英语语言信息的心理结构或机制。这种机制是学习者回忆已有的知识和获取新知识极为重要的能量或元素。

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学习者对母语的习得几乎毫无例外地都能在大脑构建母语语言信息网络,然而,对外语语言的习得却并非如此。我国英语学习者无论是对英语语音、语法、词法、句法、章法还是对文化背景的认知,也无论是通过课堂学习还是课外习得,都在直接或者间接地获取英语语言信息,试图在大脑构建英语语言信息网络,以便能自动无意识地使用英语语言。现实的问题是,许多学习者经过若干年的英语学习,仍然不能够自动无意识地使用英语语言,这与学习者对英语语言学习的期望和英语语言教学的初衷相违背。探讨影响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因素则成了英语教学和学习的一个重要话题。

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过程受制于许多因素,如社会环境(学校教育、英语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氛围等)、个体的认知水平(对英语语言信息的加工能力等)、生理(个体的大脑发育程度等)以及情感(动机、想象、移请、焦虑等)和想象等。社会环境提供了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所需要的信息量以及信息在大脑组合的社会规则,认知因素则使杂乱无章的信息在大脑系统化和程序化,情感因素则影响语言信息的输入和大脑对语言信息的加工程度,加强或者削弱语言信息在大脑的融合性,想象作为一种高级思维活动,无疑也会对语言信息在大脑的加工过程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

一、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中的情感

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对影响外语语言学习因素的认识偏向于两个:一是认知因素。如认知心理学就认为,语言习得要以认知为基础,输入到大脑的语言信息要经过大脑的加工。Anderson就此提出了语言信息在大脑发展的三阶段:认知阶段,联络阶段和自动无意识阶段,[1]BarryMcLaughlin提出了信息处理模型。[2]二是社会因素。语言习得研究领域里的行为主义认为,语言习得取决于外部语言环境。Krashen就认为,有足够可理解的语言信息输入,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就可以从I达到I+1。[3]20世纪7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理论则主张,大脑对语言信息的加工过程不是被动的摄入,而是主动的选择和接受的过程。控制这个过程的因素除了学习者的“思维操作系统”之外,还有“情感意志系统”。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并研究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4-8]截止目前,研究表明,学习者不同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如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设”(affectfilterhypothesis)就认为,语言信息只有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从语言输入变成语言“摄入”,进入认知结构中。起过滤的积极情感如较高的学习动机,明确的学习目,较强的自信心等会削弱情感过滤,使大量的语言输入畅通无阻地进入语言习得机制中去。语言信息经过内化,再成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起过滤的消极情感因素如恐惧、焦虑、抑制等在大脑积聚过多,会形成一道屏障,阻止语言信息的输入,这样,学习者习得语言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语言习得机制”的构建就会发生困难。[3]BarbaraK.Given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大脑构建“自然学习系统”的过程,该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就是情感系统。她在《TeachingtotheBrain’sNaturalLearningSystems》一书中写到:学习依赖于情感,情感决定着我们注意力的指向和学习内容;消极情感干扰学习进程,弱化学习效果;积极情感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认知水平提高。[7]

二、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中的想象

不同的情感状态在影响语言学习的同时,想象也在发挥着作用。想象是基本的思维形式,是学习者在大脑形成影象的过程,影象的形成是大脑加工语言信息的初步结果,是语言信息网络构建不可缺少的环节。想象能帮助我们理解、组织进入大脑的信息,并使获得的信息持久化。

构建英语语言信息网络的基础材料是语言信息。语言信息通过视觉、听觉等渠道进入学习者大脑,大脑再对这些外界信息产生反应(externalresponses),通过分析、抽象、综合、概括、对比等过程,形成基本的信息影像(images),这就是思维。影象是语言心智图谱(mindmap)构建的基础。大脑不断地从外界摄入新信息,融合旧信息,继续对已有的影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影像,这就是想象。Stevick将影像看作是“acompositethatweperceive(moreorlessvividly)asaresultoftheinteractionbetweenwhatwehaveinstorageandwhat’sgoingonatthemoment”。[9]Paivio认为大脑加工信息而形成影象的过程是一种双重编码体系(dualencodingsystem)。该体系由语言文字密码和想象构成。学习者最初获得的英语语言信息是一连串的文字符号或声音表征(密码),这些信息进入大脑等待译码。译码是学习者大脑先前的知识或者已有的语言认知图式,社会体验再辅助于定形化的语言规则和新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想象。虽然学习者有时完全可以透过文字符号或声音表征理解语言信息所承载的意义,但仅仅通过这种方式所获得的意义只是表层的或者低层次的。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最终目标是学习者在大脑构建高层次、有意义的、能自动无意识地处理语言信息的语义网络。学习者要从低层次对文字符号或者声音表征的破译发展到高层次的对语义网络的有意义建构,需要发挥自身的想象力。神经生理学家Damasio认为,想象能帮助我们理解并组织进入大脑的信息,能给我们提供推理和决策的方法,能帮助我们选择适当的反应方式。我们大脑无论接受什么样的英语语言信息,以什么样的方式加工这些信息,想象一直参与其中,不受时间束缚,此时、彼时都有可能发生。[10]Damosio认为,知识的神经基础是依靠影像在大脑中形成的。想象似乎不是在大脑中某一个特定的位置产生的,而是在不同神经区域按照不同定位方式形成的。[10]所以,想象是比思维更加基本的活动要素,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类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对思维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想象丰富了语言心智图谱的内容。心智图谱的最基本条件反应就是展示这些影像,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这些影像组织起来,形成基础性的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所以,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是各种不同的影像以及语言心智图谱依照各种不同的范式的综合。

三、想象和情感的相互作用

想象与情感在语言信息网络构建中存在一种循环关系。情感的不同状态渗透到想象中,对影象的形成过程起起加速或者抑制的作用。想象作为一种催化剂又刺激情感状态的变化,促进积极情感的发展或抑制消极情感的滋生。

(一)想象和情感的相互促进

大脑通过思维和想象加工语言信息,形成了影象。影象的形成看起来似乎是思维和想象的结果,事实上,只有思维和想象是远远不够的。Rogers认为,由文字密码和想象构成的这种体系并不完整。因为我们所从事的一切与语言认知相关的活动,内在的(大脑加工语言信息)还是外在的(从外界摄入语言信息),似乎永远离不开情感因素的影响。[11]Rogers曾指出:“我们时时有一种需要,那就是,把我们情感中的一些方面‘注射’到我们的思维中去,竭尽全力地去思考语言符号所隐藏的深层次含义”。[11]Hamilton也认为“情感是一种信息密码,会不同程度地编入认知记忆图式中,对认知结构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12]现代脑生理学研究也表明,大脑神经细胞处于一定的能量状态下,才可能进行思维活动。决定大脑能量状态的因素除了饮食结构等之外,还有情感因素。情感的不同状态会使大脑活性呈现出高低不平的状态。积极情感促使大脑中相应的语言神经细胞活性加强,语言神经纤维通道畅通无阻,学习者对语言信息摄入自如,信息量累积加速,对信息加工的程度也会相应的提高,这样有利于构建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消极情感状态则使脑细胞处于休眠状态,阻止语言信息的输入。

英语语言信息网络的构建不仅涉及对语言信息的处理从“低层次”发展为“高层次”的过程,同时还涉及语言信息结构的重新构建。语言信息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形成与该阶段累积的信息量和学习者对语言的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信息网络或者心智图谱。这种网络仍然处于一种不成熟的状态,随时还要不断地接受新信息,与已有的信息结构建立新联系。新旧信息的联系会打破已有信息结构的平衡,这样就会导致信息结构的内在组织发生变化,重新调整信息结构。如果重新调整的信息组织结构比较合理,会使信息处理发生质的变化,学习者使用时,这些信息单位就容易被激活,信息处理的效率就会提高,这有利于语言信息网络更加趋于成熟。而激发新旧信息之间的联系的纽带正是想象和情感在其中的相互作用。

想象与情感促进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作用可以通过学习者对词汇的认知窥见一斑。英语学习者时时要处理一些词汇,这些词汇只是一连串的字母组合,每个字母本身并没有实际意义,也没有情感成分,这些词汇之所以能引起情感反应,是因为我们大脑中有与这些单词连在一起的影像。没有这些影像,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孤零零的字母组合。想象在单词和意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所以说,情感因素渗透到想象中,而想象又刺激情感状态的变化和发展。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对语言学习至关重要。积极情感参与学习过程时,学习得到加强,在情感与语言之间建立联系最容易的途径就是影像。所以,想象的充分利用有助于激发积极情感。

语言是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的是语言意义,而非语言形式,虽然具有表征性的语言符号是构建英语语言信息网络的基础。Anderson在谈到学习者对语言信息的处理时认为,人们对任何知识的学习都要经历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络阶段和自动无意识阶段。[1]母语习得者对母语的习得几乎无一例外的都能达到自动无意识阶段,就是因为他们注重语言意义而非语言形式。然而,将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由于英语语言习得的自然环境缺损,学习关键期的错失,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化(仅仅破译语言文字符号),教学目标的应试化等,他们把英语学习看作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符号的简单地心理反应、解码和记忆,而非对现实语言意义的构建,在学习中不自然地过分关注了语言形式而非语言意义。他们在认知阶段和联络阶段所获得的都是一些事实性的符号信息以及由这些事实性符号信息所构成的信息组,这些信息还没有完全固化在语义网络中成为大脑自动化处理语言信息的机制。这样,他们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只能达到联络阶段。而决定英语语言信息网络在大脑构建成功的因素就是看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学习是否达到自动无意识阶段,也就是说,大脑是否具备了能自动无意识地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从联络阶段要发展到自动无意识阶段需要学习者调动自身的积极情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因为学习者通过想象,再借助于积极情感可以使更多的信息或者信息组形成一个个影像,众多影象的组合则是语义网络形成的必要条件。

(二)想象对消极情感状态的抑制

学习者构建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时,难免会受到来自于自身或者外界各种消极情感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自信心缺失,焦虑,担心,害怕等,他们抑制英语语言信息网络的构建。想象作为一种催化剂可以通过抑制消极情感的滋生,如降低焦虑程度等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自尊心以及移情等。

英语语言信息网络构建中的焦虑是最大的情感障碍。它一方面来自于构建者自身,如天生的竞争性,[12]与老师的关系,[13]对老师教学的期望值过高等。另一方面来自于社会因素,如各种考试压力,课堂教学沉闷的氛围和文化冲突[14]等。想象则有助于消除焦虑的负面影响。Seville大学对大学生听力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一点。该实验分控制组和实验组,每组15人。研究人员要求两组被试者参加同样的听力测试。研究人员只对实验组考前实施“放松―想像”练习。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

自信心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念,它影响学习者选择学习任务、认知方式和学习状态,影响学习者对学习的坚持性和情绪的调节,是个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想象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自信心。神经语言学研究显示,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往往就会成为你想象中的人。哈里•埃默森•福斯特博士指出:“在你身上树立一个你自己的影像,你就会向这个影像靠拢。假使你把自己惟妙惟肖的想象成一个失败者,单凭这一点,你就与成功无缘。你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胜利者,这将对你的成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什么我们大脑里一个积极的影像会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自信心?Maxwell博士做出了这样的解释:“人们的精神系统不能区别想象的经历和实际的经历。无论什么情况,它都自动地给你的信息做出反应…它对你信以为真或想象为实的情况做出恰当的反应”。也有人认为有意的想象在脑子里能建立新的“记忆”,这些积极的记忆可以改善一个人的情感状态,而情感状态对学习者的语言信息输入和加工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想象也有助于学习者移情(empathy)心理的培养。移情是语言交际中重要的情感因素。它指的是学习者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的一种意识或行为。人们在社会中能够和平共处,移情起着重要作用。Miller指出:“用我们的想象和直觉,我们能够观察别人的感觉和思想,它在交流行为,尤其是语言涉及到文化学习时特别重要”。[15]

四、结语

想象和情感作为英语语言信息网络建构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对英语语言信息网络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情感的不同状态渗透到想象中,对影象的形成过程起加速或抑制的作用;想象作为一种高级思维活动,刺激了积极情感的活性,抑制了消极情感的滋生。

参考文献:

[1]ANDERSONJ.Thearchitectureofcognition[M].Mass:HarvardUniversity,1983.

[2]MCLAUGHLINB.Theoriesofsecondlanguagelearning[M].London:EdwardArnold,1987.

[3]KRASNENS.Principlesandpractice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Press,1982.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46.

[5]王初明.正确认识外语学习过程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J].来自首届中国外语教授沙龙的报告[A].上海:商务印书馆。2002:208-214.

[6]DULAYH.Languagetwo[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82:4-14.

[7]GIVENBK.Teachingtothebrain’snaturallearningsystems[M].Alexandria:AssociationforSupervisionandCurriculumDevelopment,2002:15.

[8]PERT,CBINTERVIEW.Thechemicalcommunicators.InB.Moyers(Ed),Healingandthemind[M].NewYork:WilliamMorrow,1993:177-193.

[9]STEVICK.Imagesandoptionsinthelanguage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UmiversityPress,1986.

[10]DAMASIOA.Descartes’error:emotion,reasonandthehumanbrain[M].NewYork:Avon,1994.

[11]ROGERS,TEMOTION,IMAGERY,etal.Acloselookatanincreasinglycomplexinteraction.InJ.Yuille(Ed.)Imaganery,MemoryandCognition[M].Hillsdale,NJ: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1983.

[12]HAMILTONV.Thecognitivestructuresandprocessesofhumanmotivationandpersonality[M].Chichester:JohnWileyandSons,1983:77.

篇(4)

Abstract:thispaperdescribesthedevelopmentandimplementingofmodernremoteeducationcombinedwithnetworkandmultimedia.Asanexample,thepaperintroducesthemodernremoteeducationofzhejianguniversity.

Keyword:networkandmultimediaaudio-videotransfervideoconferencecoursewareteachingindividuationeducationsocietyeducation

网上现代远程教育以网络的开放性、广泛性和灵活性吸引着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受教育者,给学校的教学、工作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网上现代远程教育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上通过电子教室、电子白板等手段,使学生和教师可以在异地进行的新型教学模式。是现代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现有的高等教育条件下,采用网上现代远程教育形式,扩大高校教学覆盖面,可以有效地缓解我国教育资源的不足与信息化时代巨大的社会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

1需求促成现代远程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80年代以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逐渐应用于教育。多媒体教学以现代技术手段将图像、影视、声音、动画熔于教学之中,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其中一堂课中所包含的信息量也远远超过传统教育方式下教师凭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完成的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多媒体教学仍受到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无法将它广泛普及于社会教育之中。

现代远程教育的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动因就是来自社会教育的需求。由于传统的金字塔型的高等教育无法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求知需求,早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就出现了以邮件形式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解答与提交作业这种远程教育的雏形。技术的进步与信息化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接受各种教育和培训,以求得充分的择业的机会。终生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而形成的新一轮远程教育的热潮,促成了现代远程教育的产生。尽管信息社会产生了强大的社会教育潜在需求,然而由于传统面对面的教育形式具有集中地点、固定时间的限制,这反过来又严重制约了社会教育的现实需求。为了充分满足学者的各方面的需求,使他能随意地在家里、工作单位接受所需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为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另一方面,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一些优秀的师资相对集中分布于少数院校,如何充分发挥有限的教育资源,实行现行教育形式下的优势互补,使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不受时空的限制,避免教育的的重复投资。这也是现代远程教育产生的强大动因。

此外,传统教育方式以统一模式进行教学,无法针对不同程度的学习者提供最有效的教学。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完全体现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既可以进行个性化教学,又可以进行交互协作形式教学的新一代教育模式因运而生。

2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实现

社会的需求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而赖于实现的技术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保障。现代远程教育是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完美结合,以技术实现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以实时会议电视系统来进行的远程教育和基于Internet网络模式的多媒体课件远程教育。

会议电视系统形式下可以用音频、视频技术将教师与学生以实时的形式联系在一起,将现场实况互传,电子白板的交互讨论,计算机多媒体文件、图表等信息的互传共享。对于习惯于亲临教室学习的人来说,这样可以使学生和教师感受到有较浓的现场气氛,教学实用性强,但需要投入较大的硬件投资。会议电视系统由会议电视终端、多点控制设备(MCU)和传输线路组成。会议电视系统又根据所采用的通信传输手段的不同可分为专线型的大型会议电视系统和基于IP视频、通过局域网或高速广域网络传输的桌面会议电视系统。

专线型会议电视系统,由于采用了专用数据通信线,其数据传输带宽能得以保证,因此,可以保证视频信号的传输质量始终如一。专线型会议电视通常是以H.320作为标准,传输信道可以根据需要选用E1、DDN和ISDN接口,组网时可以采用专线方式或拨号方式。根据实际使用的效果来看,只有在2M传输速率的情况下才可实用于现代远程教学。此时具有分辨率为352X288,活动图像达25至30帧,可保证图像的连续性,无迟延闪烁的动画感受,静止图像可以达到704X576的分辨率。

此外,专线型会议电视系统通常还可以在互传音视频信息的同时保留部分带宽作为数据通道,用来传输基于计算机文件形式的多媒体数字信息。也可用来共享电子白板,以供参与远程教学的各方交流讨论。

基于局域网络或高速广域网络传输的会议电视系统采用的是H.323标准,由于H.323标准是针对IP网络来定义的,因此,H.323标准的会议电视系统与H.320标准的会议电视系统的主要不同点就是:H.320会议电视系统需要占用昂贵的专用线路,而H.323标准的会议电视系统是直接运行于IP网络的,IP网络的广泛性和实用性使以此作为传输途径的现代远程教育不只限于某些专用场合,它可以广泛使用在所有的IP网络中。由于适用的场合不同,H.323会议电视系统的价格定位远远低于H.320会议电视系统。作为以接收教学内容为主的学员一方的设备甚至可以是普通的多媒体计算机,但相应的音视频传输质量要相对差些。由于传统IP网络通常难以保证远程教学所需的带宽预留,因些H.323标准的会议电视系统通常是以四分之一的CIF图像(176X144)大小,以窗口的形式显示视频图像。在带宽保证的情况下,有特殊要求时也可传完整的CIF图像(352X288)。传输图像的刷新频率可以根据网络实际可使用的带宽设定成每秒15至25帧不等,并可以随时调整。H.323标准的会议电视系统本身就是建立在IP网络上传输的,因此进行远程教学的各方除可以交互传输音视信息以外,同样也可以进行计算机多媒体数据文件的交互享以及电子白板的共享。

H.320会议电视系统可以通过LAN/WAN网关实施与H.323会议电视系统的互连,各自的用户不必关心传输对方的物理位置和所连接的网络情况,直接呼叫对方的地址码,就能自动连接,而且具体连接的细节对用户是透明的,因此,H.320会议电视系统与H.323会议电视系统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中结合使用,可以既保证特定场合的教学显示效果,同时又能兼顾个性化用户的需求,拓展远程教育的覆盖面。

多媒体课件形式的远程教育,是将多媒体课件设计成基于TCP/IP的互动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用户无需专门的硬件投入,软件设置简单,操作容易。最常用的做法就是在远程教学中心建设课件服务中心,基于WWW形式实施,由学员采用Client/Server方式向课件服务中心的服务器浏览查取多媒体教学内容的课件,可以自主地选择所学的内容,完全能满足个性化自由式远程教学的需要。这种形式可以满足任何有条件接入Internet网络的地方实现远程教学的接入。但是由于目前Internet网络的带宽的限制,基于Web的课件与单机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具体实施上有不同考虑,虽然可以运用音视频、文字图像等各种多媒体形式来完成,但不能大量使用多媒体生动演示的功能,而应更多地考虑文字内容。

3浙江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实验网

浙江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以辐射面不同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校内不同地理位置的五个校区之间而建设的远程教学网络,以实现四校联合优势互补,学课渗透的现行需求。另一部分是为实现浙江大学向社会独立招生,进行远程教育试点的跨地区远程教学网络。

校区间的远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在校学生可以方便地跨校区选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意义。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现代教育中心,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教学内容,校园网络中心作为网络传输的技术依托,在各校区开设了网上电子教室,采用2M的H.320会议电视系统,以面授教育为主,将教师所在的主播教室的实况(包括多媒体课件的内容)通过网络传输到其他各个校区的电子教室,并允许其他听课教室的学生实时地与主播教室进行音视频信息的交互传输。同时,利用高速校园网络,将教学内容通过H.323标准的会议电视系统向校园网络进行直播,可供校园网上的所有用户选学。由于浙江大学已在各校区之间布设了光纤网络,远程教学所需的2M专线来自校园网络的信道,并且有足够的带宽来提供现代远程教育的专线需要,因此,浙江大学校内远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不必化费大量的通信费用,完全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开设远程教学的课程。

面向校外的跨地区远程教育网络是教育走向社会化的试点,为了在试点初期就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浙江大学专门成立了远程教育学院,选用H.320标准的会议电视系统设备,并分别在各个地区授课点建立了电子教室,相互之间的传输采用2M专线连接。由于电信的2M专线的租用费用远非学员交纳的学费可以承受,为此,浙江大学与浙江省广电系统合作办学,以极低廉的价格租用2M专线,利用广电的SDH主干传输网实现跨地区传输,为普及跨地区交互式面授教育奠定了基础。同时,远程教育中心还在远程教学中心建设了课件服务中心,将一些优秀的教学课件存放在Web服务器上,由学员采用Client/Server方式向服务器浏览查取,选修各自关心的多媒体教学内容的课件。浙江大学远程教学的学籍管理、教学管理,以及习题分发、教学答疑、课程考试等都已在网上实施。

4现代远程教育体会

4.1领导重视、部门间的协作是开展远程教学的前提

现代远程教育是一项崭新的事物,本身需要很高的前期投入,无论是人员、经费等诸多方面都需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同时现代远程教育将逐渐走向社会教育,其牵涉面广,远非某一个部门能独立实施完成的了。为此我校领导对现代远程教学予以最直接的支持,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分工,相互配合,协同工作,使此项工作能优质高效地开展起来。

4.2严格的管理制度是远程教育的保障

我校的现代远程教育已纳入正常教学管理之中,既有对教学传输网络保障的管理,也有教学平台的技术和日常管理,以及对教育内容、多媒体课件、教学质量,教学时间,学员就学的管理等。

4.3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校内、校外并重实施

我校在校园网络建设上投入大,基础设施条件好,各校区之间以及校区内部都已遍布光缆连接,广电的传输主干网络也已与校园网络实施互连,凭借这些有利条件,就可以迅速地展开远程教育。校内的远程教育是学校的特殊结构而形成的迫切需求,并不具有代表性。现代远程教育的最广泛的需求是在校外,然而,利用校园网络的有利条件,实施远程教学试验,以校内试点积累经验,逐渐向社会铺开,是我校远程教育的战略指导思想。

4.4实现教育内容的改革,重视教学课件的制作,结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

教育方法要改革,教学内容也要进行改革。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是教学改革的必然。为适应新形势下的高等教学,在全校掀起一股制作教学课件的热潮。远程教育中心、现代教育心、研究生院、教务处等各部门针对各自的教学内容,投入专项经费,在全校内开展课件制作。学校也专门对全校已完成的一百多种教学课件进行评比,对优秀作品予以奖励并加以推广。

4.5建立电子教学库,提供自主式的个性化教学

篇(5)

二、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机制分析

(一)互联网应用的分类

当前互联网应用主要可分为四类:交流沟通类、信息获取类、网络娱乐类、商务交易类。交流沟通类应用主要包含即时通信、博客/个人空间、电子邮件、论坛/BBS、社交网站、微博六类。主要是利用网络无时差、无边界、廉价的传输方式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交流沟通。使用主体为一对一的交流,以提供良好的沟通平台或氛围,通过集群效应来吸引网络用户。信息获取类主要包含搜索引擎、网络新闻两类,该类应用是用户利用互联网丰富的信息查找自身感兴趣的内容,获取知识或消息。使用主体为一到多的关系,以提供信息和专业知识为主要吸引手段。

网络娱乐类主要包含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游戏四类,是利用网络上资源获得听觉、视觉的,其中通过网络视频也可获得最新的即时咨询消息。商务交易类主要包含网络购物、旅行预订、网络炒股、网上支付、团购、网上银行六类,是利用网络的便利和便捷获取有形或无形的商品,是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结合点。[5]

(二)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机制

笔者通过研究1997年至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并结合近几年来网络舆情的发展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网络舆情的发展情况与互联网应用的发展整体上呈现正相关关系。

近年来,互联网应用与网络舆情均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由于网络舆情一般是由社会热点事件通过互联网,于短时间内在网民群体中迅速传播扩散所产生的,因此,社会热点信息在网上的传播速度越快、网民中的传播范围越广、引起网民的注意程度越高,越易于引发网络舆情。针对以上三点易于引发网络舆情产生及扩散的因素,并选取与互联网应用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机制。首先,在信息的传播时间层面上,不同的互联网应用对信息的传播速度不同,由此使得不同的互联网应用能够在信息传播速度对网络舆情的影响这一层面上发挥不同的作用。

其次,在信息的传播范围层面上,由于不同的互联网应用不管是在用户数量上还是对单条信息的扩散能力上都是不同的,因此在信息传播范围这一层面上,各类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是不同的。

最后,在引发网民的注意程度层面上,从信息内容上来看,越是敏感的信息、与网民切身利益越相关的信息所引发的网民注意程度越高,但是各类互联网应用对信息内容的总体上是没有差别的,因此在研究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机制时,信息内容的敏感性不在研究范围之内。

除信息内容的敏感性外,包含同样内容信息的形式不同也会引起网民不同程度的注意。在这一层面上,不同的互联网应用对同样内容的信息形式也是有所差别的。一般来说,视频比图片更易吸引网民的注意,图片比文字更易吸引网民的注意,内容详尽的文字比简单说明的文字更吸引网民的注意。

因此,在研究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力时,主要可从互联网应用对社会热点信息的传播速度、传播广度以及信息负载量三个维度来进行评判。

三、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影响力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评价的对象为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力,所以研究侧重点是互联网应用本身对网络舆情有影响的相关属性,网络舆情信息的热度不在研究范围内。网络舆情得以在互联网上产生、发展的基础是由各类互联网应用支撑起来的信息传递网络,而网络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扩散程度不外乎三个指标——信息传播速度、信息传播广度、信息容量。因此,本文从互联网应用对信息的传播速度、信息的传播广度、信息的负载量三个维度构建互联网应用对网络舆情影响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一)信息传播速度

舆情的产生需要依靠互联网应用将某个社会热点话题在一定时间内迅速传递给网民,在网民中激起群体效应,再次刺激舆情的发展。其中,信息的传播速度是一个关键性指标,信息只有在短时间内快速传递给一定数量的网民才能构成舆情产生的网民群体基础。如果通过互联网应用传递的信息速度过慢,拉长热点信息的传递时间,将会导致信息失效、热点效应消失,难以产生网络舆情。因此,本文认为应该从互联网应用对信息的传递速度出发建立指标体系。信息传播速度指标包括两项二级指标:最新信息的次数、信息耗费时间。

1.最新信息的次数

是指各类最新信息通过某类互联网应用首次出现在网络上的次数。经由某类互联网应用最新信息的次数越多,表明该类互联网应用对最新信息的传播速度比其他各类互联网应用快。根据网络舆情的产生条件可知,引发网络舆情产生的起点正是通过互联网应用而首次出现在网络上的热点信息,互联网应用所最新信息的次数越多,能够包含的网络热点信息也会相应较多。因此,互联网应用对最新信息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产生网络舆情的影响力。

2.信息耗费时间

该指标是指当信息传递到信息者手中时,经由者通过某类互联网应用上传到网络呈现给网民所需要耗费的时间。信息耗费的时间直接反映了互联网应用对信息的传播速度。信息速度越快,信息就越及时、越新颖,越能引起网民的关注。

(二)信息传播广度

信息传播广度指标强调通过互联网应用传递的信息所能传达到的人群总数。社会热点信息经由互联网后,接收到的群众越多,越易于引发网络舆情。并且,就网络舆情的扩散速度而言,某一互联网应用的用户数越多、接触到信息的人数越多,网络舆情的扩散速度也越快。因此,信息传播广度指标包括通过应用单条信息所能传递的用户量、应用的使用用户总量这两项二级指标。

1.通过应用单条信息所传递的用户量

是指单条信息通过某类互联网应用后,能够接收到该条信息的人群总量。例如通过QQ、微信等即时通信类的互联网应用一般而言信息多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而类似搜狐新闻、百度搜索等信息获取类应用多是以一对多的方式信息。某类互联网应用单条信息的接收人群数越多,对网络舆情产生和扩散的影响程度就越大。

2.应用的使用用户总量

信息的传播广度除了跟通过应用单条信息所能传递的用户量有关外,还跟该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用户总量有关。某类互联网应用的用户量越多,经由该类互联网应用获取信息的人群基数相应也就越大,信息的传播也就越广。

(三)信息负载量

信息负载量指标主要指经由某类互联网应用所信息包含的相关主题内容量。网络舆情信息的表达大多依靠文字,还有部分是利用图片、视频、音频。以不同形式的信息包含的内容量不同,但一般而言,经由互联网应用所的信息内容包含量越多、对事件的阐述越充分,也越易使网民信服、越易引发网络舆情并加速扩散。该指标的二级指标主要是单条信息的内容负载量。单条信息的内容负载量。该指标是指经由互联网应用的单条信息所包含的内容总量。不同的互联网应用的信息形式也是有所区别的,如图片、文字、视频,但通过对图片张数、文字字数以及视频时长的统计基本可以实现对信息内容负载量的量化。

四、结语

篇(6)

1.1缺乏明确的营销目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营销广告的推送已经遍及了国内电子商务领域,广告推送营销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商对客业务模型,缺少点对点体验式服务.不重视用户对商品的体验消费.受到传统营销方式的影响,广告推送营销并未打动消费者的购买欲,没能达到点对点营销的效果.单一的市场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严重影响了广告的效果.这样的营销方式不仅失去了意义而且浪费了企业成本.

1.2缺乏主动型数据策略

大多数企业在网络营销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到注重客户的主动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比如说企业发现客户在把物品放入购物车时或者发生购买行为时,如果没有去结算或者没有付款,是否会主动提醒客户结算付款;在客户还没有在网站注册时,是否已经开始关注客户的浏览记录,当顾客发生注册购买行为的时候,它实际已经收藏了该顾客看过的十几件产品,因此知道该顾客是在看过什么产品后才产生的购买.不可否认,在这方面国内外电子商务领域存在很大差距.亚马逊挖掘用户的购买行为,甚至收集用户的IP地址附近大约5公里内是否有书店这种类型的信息.

1.3缺乏完整的消费者描述

国内企业的网络营销策略不尽相同,不过,大多数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忽略了对消费者的具体描述,对于网络营销只注重销售,不注重售后评价,不能及时跟踪消费者后续消费行为,比如企业是否会去定位消费者谈论该公司旗下品牌产品,消费者浏览过该公司网站后又浏览过哪些网站,与社交网站的哪些人分享过该公司旗下的产品以及对产品的具体评论.另外,如果有消费者在该公司网站一个月内发生连续购物行为,是否在适当的时候通过邮件或者短信推送新品通知或者优惠券奖励等等.企业的网络营销长时间的缺乏完整的消费者描述,忽略与消费者关系的建立会使消费者的二次购买意愿大打折扣,从而影响顾客对企业的产品的二次购买欲望和企业的潜在用户的发展.

2物联网环境下让企业的网络营销智慧化的手段

物联网时代的来临,使企业必须改变固有的网络营销模式,结合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从而使企业的营销策略智慧化,使企业的网络营销更精准,同时也使企业效益最大化.

2.1培养相关技术人才

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为网络营销服务,必须有技术团队的支持,培养技术过硬的技术团队是企业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营销的重要保障,使物联网技术更高效、更快捷、最大化的为企业服务.

2.2二次挖掘现有的营销方式价值

沃尔玛在全球各连锁店内监视消费者的举动,观察消费者对哪些商品感兴趣,对哪些商品不闻不问.信息部门将这些数据加以分析,对超市内商品的摆放、更新等给予合理、科学的建议.明确了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的分布之后,及时对营销策略做出调整.据调查显示,沃尔玛的这种方式已经在大部分连锁店内发挥作用,减少了店内的积压货物,减少企业损失增加营业额.快餐业巨头麦当劳,对其部分店中的运营数据进行分析,完善与顾客的互动机制.掌握顾客对餐厅的菜单、装修、经营模式等问题上的建议,并合理采纳,始终保持麦当劳受欢迎程度.

2.3构建更精细更完整的消费者描述

企业在考虑优化网络营销策略是,应当将网站浏览数据、交流数据、消费数据等因素综合研究,分类讨论.如何获取更多有关消费者的数据,是企业网络营销成功的关键.当前热门的海淘网站nissen公司注重细节,从小处入手.通过对购买商品的消费者做问卷调查,调查中包括了消费者的详细信息,例如职业、年龄、性别、收入、爱好等方面,营销部门在制定网络营销方案时将这些个人数据与已有的数据相结合,从而确定营销手段,吸引不同消费群体.有针对性的数据调查,能够招揽大部分的回头客,顾客重复消费必定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提高营业额.

2.4变被动营销为主动营销

企业的网络营销应该向O2O方向延伸,O2O(OnlineToOffline)应用是互联网的一个热点领域.保证消费者能够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商家的促销政策,加强购买的时效性.一旦促销信息能够迎合消费者的需要,那么购买行为一蹴而就.一方面消费者以低廉的价格买到满意的商品;另一方面,商家可以实现盈利并且增加消费者的认可度.这种双赢的策略受到消费者和商家的一致好评.目前媒体热议的话题,受到年青一代喜爱的打车软件,例如快的打车、嘀嘀打车等,以打车软件为媒介,乘客选择自己的出发地及目的地,软件传递信息给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司机根据软件信息确定需要出行的乘客位置.打车软件的应用,既可以使乘客以方便快捷、价格低廉的方式打到车,方便出行,又可以尽量避免出租车司机在客运高峰以外时间空车扫街的情况,还可以增加每天乘客数量.

篇(7)

网络带给人社会、教育的变化十分惊人,人们已经从网络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与此同时网络语言也随着网络的发展应运而生。网络语言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所以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具有表达意思简练,背后的含义较易理解,并且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意识,在年青一代的流行速度较快,对小学生的吸引力也是巨大的,他们更容易接受这些比较新奇,并且具有特点的词语,在平时的说活及生活中运用较多,甚至是在语文作文和作业中出现大量的使用,这对传统的语言体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应该加以认真思考。

一、网络语言的的来源与使用现状

1、网络语言的来源和组成结构。近年来,外来语言通过网络快速的传播到国内,它的来源非常多,种类又分为直接英语语音的音译词,音译兼意译等形式的表现,比如最常用的英文缩写,及为了提高打字速度而约定俗成的简化英文翻译等。港台词语的网络语言应用也是非常多的,受到港台影视剧的影响,大量的港台俚语如“我靠”等低俗的语言充斥其中,被重新定义为新的含义。数字类型的简化网络语言也大行其道,直接用数字的音译代表了所要表达的具体含义。

2、网络语言使用的现状。网络语言的使用范围较广,学校、家长和学生都属于网络语言的直接使用者。家长在网络语言对小学生的影响中作用最大,但是抵制情绪也是最激烈的,学生在家庭中通过网络学习无可厚非,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经不住诱惑,常常浏览无关网站,家长没有及时引导和发现纠正,所以小学生会大量接触网络语言的内容,家长往往在学生形成网络语言习惯后才发现,最后有的家长激烈反对,而有的年龄较小的家长则觉得学生说话比较洋气,呈现出了两级分化的局面。学生往往对新的、流行的事务接受较快,有机会就会使用网络语言,感觉很时尚。教师对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意见呈现出教师的担忧心理,语文教师普遍比较反对学生使用网络词语,认为网络词语不能够很好的继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其实,应该更加公正、客^的对待和使用网络语言。

二、网络语言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影响

1、科学使用网络语言,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家庭电脑的普及以及现阶段的素质教育书写作业的减少,两个因素造成了现阶段小学生书写量的减少和电脑键盘打字的增多。这就带来了问题,学生在家如果缺乏家长的制约,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又较弱,时间一长学生的书写能力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写出的字就会出现笔画不正确,字体歪歪扭扭,甚至是出现错别字的现象。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育学生各种习惯,对他们的学习和行为进行强化练习,因此,网络语言的使用也应该有个限度,让他们能够科学的利用网络语言进行读书与写作,既要保留小学语文教学的育人功效,又要与时俱进,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

2、分清网络语言的应用场合,强化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我国现有的语文教材作为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的主要载体,网络的出现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学习的资源。在一定的范围内,当学生接触网络语言时,会对他们的语言词汇习惯的形成和使用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网络语言简单直白,虽然不像中国文化这样的富有内涵,但也具有特定的具体形象的描述,合理的使用网络语言,会对学生的语言词汇量、交流的词汇习惯以及句子成型等能力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说话平白直接,网络语言更容易受到低年级学生的喜欢,只要在合适的场景中合理使用网络语言,不仅不会让整个句子的结构带来破坏,还可以有特殊的语言使用效果。尽管如此,网络语言还属于比较简单的词语,没有中华文化的委婉内涵,一定要谨慎选择和使用。

3、鼓励大胆创新网络语言,防止产生学习惰性。网络语言的简单直白易懂,相对于古代文言文的表达内涵深厚,词汇丰富优美,更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可塑性非常的强,长时间的接触网络语言那种简单浅显的句式结构,会对学生的动脑思考习惯和学习动力产生影响,因为人都有惰性,更何况是小学生,在面对更简单的网络语言时可能会轻易妥协,逐渐产生了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在面对需要深入理解的文言文或意义较深的文章时,不认为是文章的内涵和美存在其中,认为没有必要写的那样复杂,造成学习习惯的丧失和动力的减弱,应该不断地创新发展网络语言,取其精华,培育学生勤于动脑的思考习惯。

结语:总之, 网络语言的兴起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面对这个新时代的产物,小学生因为缺乏自身的辨别能力,作为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当认清网络语言的对语文教学的影响,让学生使用网络处于监管和引导之下,帮助他们正确的使用网络词语,不能让学生因为网络词语的使用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写作能力等基础的教育目标的达成。

参 考 文 献

篇(8)

世界著名的美籍华人企业家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上网,即失败。”对于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而言,两者的差异可以说是革命性的、翻天覆地的差异。只有深刻理解了这种差异,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网络营销,更好地开展网络营销。网易总裁丁磊说:在一个互联网业者看来,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分为两个世界,一个是有互联网的世界,另一个是没有互联网的世界。两个世界的差异,充分地体现了差异的革命性。具体而言,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革命性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传统营销以市场导向为主,网络营销以顾客导向为主

市场导向,强调的是以整体、宏观的角度来开展营销;而网络营销,强调以具体的、生动的每个个体的消费者为对象来开展网络营销。以市场为导向,对于把握顾客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对顾客的需求的满足度一般较低;而网络营销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来尽量分析出每个具体的顾客的需求的特点并满足之。这在人类商品经济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商业人士,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了解到芸芸众生中每个具体个体的需求的特点,并根据对每个具体的需求的把握,来组织生产,供应商品和服务。让顾客满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比让顾客满意更重要。利用互联网企业可以将企业中的产品介绍、技术支持和订货情况等信息放到网上,顾客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需求有选择性地了解有关信息。这样克服了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网络营销能满足消费者对购物方便性的需求,省去了去商场购物的距离和时间的消耗,提高消费者的购物效率;在网络营销渠道中,企业把速度放在竞争首位。公共网络的建立将迫使企业对市场机会做出快速反映,而强大的信息沟通能力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同时也改善了传统的营销渠道的产销关系。

二、传统营销具有同质化、大规模的特点,而网络营销具有个性化、一对一方式的特点

在传统营销的视角下,商业人士总是试图从大众市场中,细分出一部分目标市场,找到特定目标市场的同质化特点,然后来组织生产。而网络营销,就是要将个体的需求同机寻找出来,不是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目标市场,而是去关注是否有特定的个体具有特定的需求,如果发现了一种个体的一种需求,还未有满足的,就可以通过网络营销的方式,来组织生产或供应。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网络营销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强调个性化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正在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发生着变革。在传统的运行方式下,企业欲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欲望及发现潜在消费者方面有一些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在网络营销下,在互动沟通过程中可以实现信息对称(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干扰),从而使得产销之间实现一对一的深层次双向沟通。

网络营销的特点,使得具有相似需求特点的个体,会在网络营销者并不主动地背景下,会聚到提供个性化服务或产品的网络平台上来。

三、传统营销是异动单向的,而网络营销是同步互动的市场营销

营销,强调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沟通的深度越深入,沟通的频次越高,则往往更使双方更容易解决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异。传统营销环境下,供给者显得更加主动,需求者是相对被动的;而在网络营销环境下,需求者取得了更大的主动的权利,需求者和供给者可以及时高效地互动沟通,这也是传统营销下不可能实现的。网络营销具有企业和消费者的极强的互动性,从根本上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网络营销的互动性,则利用互联网络互动性强的特点,将营销由营销者单方面的努力转变为营销者和消费者的互动。Yoyodyne公司是H&RBlok公司、Reader’sDigest以及MCI等众多公司的商,该公司吸引了100万用户参加游戏和有奖竞赛,该公司只要玩游戏的人自愿提供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在它提供的网址中随意访问什么网址或阅读什么广告,通过这种方式Yoyodyne公司帮助广告商同用户建立联系,以便掌握更多的消费需求信息。这种传播方式大大加快了传播的速度,同时也使得广大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该公司的产品,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传播方式,它很好地利用了互联网的互动特性,使互联网成为传播概念的有力工具。另外,网络强大的通信能力和电子商务系统便利的商品交易环境,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实际距离,同时也促使营销者和消费者的沟通方式进一步发生变化,消费者希望可以亲自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生产、评测环节中去,并且成为企业经营全过程中重要的、积极的参与者。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电子商务手段,企业将信息以多媒体方式在网上传播,并以智能搜索和查询的方式,方便消费者主动在网络上搜索信息,这样企业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和消费者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共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网络营销的互动性,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和互动,向消费者和目标顾客传递大量的信息,推动顾客主动购买并传播企业的产品概念,通过制造并传播,帮助企业实现快速扩展的目标。网络营销要应该很好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提升消费者服务意识和水平。将消费者放在首位才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

四、网络营销可以更容易地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全国、全球,而传统营销则显得步履艰难

传统营销面对的工作环境是要将分布在全国、甚至全球的各种销售分支机构、销售商协调起来,组织资源来满足需求。网络营销通过利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可以以一个形象、一个准则来满足客户需求;并及时沟通,处理各种特殊情况。

企业扩张,最根本的是要实现市场的扩张,客户数量的增加。做好产品的功能和质量,然后将产品卖给尽可能多的顾客,卖到尽可能广阔的市场,这是很多商业人士的梦想。在传统营销下,因为成本的原因,因为时间、空间的原因,因为管理的难度,使得很多小的企业虽然有很好的产品,但市场却几十年内,都无法扩展到全国、全球。

而网络营销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近似免费的信息的传递,将产品的信息拓展到全国、全球,可以节省大量的市场推广成本和客户管理、服务成本,并能节省商品生产、管理的成本。在网络营销时代,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小而精的强大的企业,它们在一个行业或产品领域内,同过去的产品上的竞争优势,而占据了该产品或行业的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市场的领导地位。

传统营销领域,虽然也提出了整合营销的学说,但实际上,能够真正做到整合营销的企业少之又少,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传统营销本身就是一个分散、独立的过程;网络营销在统一协调营销工作方面,具有天生的巨大优势。这解决了无数营销管理人员在营销管理、控制中感到困惑的一个突出难点。

五、网络营销实现零级渠道销售模式,传统渠道则必须依靠中间商发力

由于网络营销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从而使企业可以不必借助批发商和零售商的营销努力即可实现产品销售,只要网上的客户有需求,企业就可依其需求供货;不仅如此,对网络营销来说,还可以实现“少环节”销售,甚至可以不必设置大规模的产品展示空间和中转仓库,这样可以降低渠道运行费用和交易费用。

由于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存在巨大的差异,而网络营销又可以进一步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在很多方面,网络营销有取代传统营销的趋势。网络营销对传统营销提出了长远而深刻的革命性挑战。

篇(9)

网络营销全称是网络直复式营销,是企业营销实践与现代信息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都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活动,且都需要通过组合运用来发挥功能。两者都把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但网络营销也有其特点:市场全球化;产品个性化;价格公开化;渠道直接化;服务大众化;沟通双向化。

一、网络营销的特征

1、节省开支,便于控制营销预算。这是网络营销最具诱惑力的因素之一。在电子化情况下,有关产品的特征、规格、性能以及公司情况等信息都被存储在网络中,顾客可随时查看。这样就省下了打印、包装、存储及运输费用,所有营销材料都可直接在线更新,无需送回印刷厂修改,更无需专门人员邮寄。另外,网络一旦建起来,它就归企业所有。与利用传统媒介的高额费用相比,企业通过网站进行营销的费用大大降低。

2、即时传送和反馈。网络营销的第二个特征是即时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企业发送营销信息的即时性;获取顾客反馈的即时性。从企业方面来看,企业利用传统媒介不可避免地要支付一定的时间成本,因为从媒介谈判到发送时间排定直至顾客接受必然有一个时间跨度。但企业如果利用网络营销则可以节约这部分时间成本,获得即时性优势。这主要是因为网络所有权属于企业,可以随时利用网络的BBS等方式向外发送信息,实现营销信息的即时更新。从获取顾客反馈方面来看,企业利用传统媒介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通过企业内部营销管理机构或社会咨询机构收集顾客反馈信息。而在网络营销中,企业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以及企业网络内置聊天室等方式获得顾客对于企业营销措施的直接反馈。

3、消费者变被动为主动。在传统营销中企业是主动方,而消费者是被动方,企业通过各种媒介向消费者主动发送信息,如果媒介覆盖面足够大,消费者只要接触一种媒介就可能接受企业营销信息。但是在网络营销中,如果消费者寻找信息的动机低落,或是根本不知道企业网站,网络营销就不会有什么影响力。因此,消费者能否主动点击进入企业网站查询信息成为企业网络营销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

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网络营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网络营销的有效运作是以企业能够引导消费者进入企业网站为前提的,而这一工作不可避免地要由传统营销来完成。因此,网络营销还不能取代传统营销,只有将其与传统营销有效整合,才能使企业的整体营销策略获得最大的成功。

二、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的整合模式

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实质上是企业营销战略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传统营销为网络营销创造前提条件,而网络营销则依靠其廉价、即时、互动的特征成为企业实现营销目标的主要手段,二者缺一不可,必须整合才能发挥最大功效。

1、作为“引路石”的传统营销。企业利用传统营销主要是为企业实施网络营销奠定基础。在运用传统营销手法时,企业的营销对象主要有两个:企业网站本身和企业品牌。

(1)营销企业网络:利用传统营销手法营销企业网络是引导消费者主动登陆企业网站最直接的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利用传统营销手法营销网站时不能使企业网站以单独的形式出现在传统媒体上,必须与企业产品、企业形象或企业促销活动信息组合出现,这样才能保证接受这一营销信息的是对企业产品具有需求倾向的顾客群。

(2)营销品牌:由于网络营销需要消费者主动搜索信息,因此企业必须在消费者选购或搜寻信息前就建立品牌形象,这样才有机会将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借助传统媒介建立品牌形象,是企业利用传统营销手法引导消费者登陆企业网站的一个较好方式。当品牌形象树立之后,消费者愿意登陆企业网站了解其产品特色时,网络营销便可利用其低廉的价格提供即时详尽的资料,充分发挥营销功能。

2、作为企业营销主力的网络营销。在利用传统营销手法为网络营销创造了较高的点击率之后,企业就可以充分运用网络营销来实现企业的营销战略目标了。一个成功有效的网络营销应具备以下“三化”。

(1)高附加值化:顾客登陆企业网站时不仅可以获得产品、公司简介等信息,还可以获得与产品相关的各种知识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例如,在一家房地产公司的销售咨询网上,不仅提供关于待销房产的价格、位置及与待售房产有关的信息,还提供有关房地产的知识与新闻,如房屋百科、售点新闻等。高附加值化是企业网站吸引顾客并保证顾客再登陆的一个关键因素。

(2)个人化:将传统“一点对多点”的大众媒体传播方式变为“一点对一点”的个人式传播方式。例如,《华尔街日报》的个人版由于事先设定好了个人喜爱的新闻题材、企业、基金种类,消费者每天打开电脑即可读到一份专为其设计的报纸。网络营销的即时性为企业随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及变化提供了条件,使企业可以随时根据消费者需求发送个性化信息,从而实现“一点对一点”的个人传播。企业网站的个人化是吸引消费者和维持消费者忠诚度的又一关键因素。

(3)相关化:企业通过其网站所做的网络广告应具有互动性。从营销传播的观点来看,网络上的互动式广告有两个特点:应个人需求提供讯息;允许广告受众选择广告内容。互动式广告不再是让所有消费者观看单一形式的讯息,而是允许消费者选择不同的广告讯息来满足个人需要。企业在运用网络广告时,应从宣传企业商品的优点改为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认识;由批评竞争者商品的缺点改为满足消费者的求知欲,并帮助消费者作出明智的购物决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方法不再是上对下的单向式,而是平行的对话式。这种以顾客为尊的网络广告方式,将有助于增加网络广告讯息与受众的相关性并提高广告效果。

三、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整合的内容

1、网络营销中顾客概念的整合。传统市场营销学中的顾客是指与产品购买和消费直接有关的个人或组织。在网络营销中这种顾客仍是企业最重要的顾客。

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所面对的顾客并没有太大区别。虽然网民具有地域性和年龄性的特点,同时我国的网民人数占总人口比例较低,但这都将随着网络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以及网络资费的进一步降低而改变。因此,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应进行全方位、战略性的市场细分和目标定位。

网络社会的最大特点是信息的“爆炸性”。每一个网上消费者只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浏览少数站点,而搜索引擎可以大大节省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自第一批搜索引擎投入商业运行以来,网络用户急剧增多。面对这种趋势,从事网络营销的企业必须改变原有的顾客概念,将搜索引擎当作企业的特殊顾客。因为搜索引擎不是网上直接消费者,却是网上信息最直接的受众,它的选择结果直接决定了网上顾客接受的范围,以网络为媒体的商品信息只有在被搜索引擎选中的情况下才可能传递给顾客。企业在设计广告或信息时,不仅要研究网上顾客及其行为规律,也要研究计算机行为,掌握各类引擎的规律。

2、网络营销中产品概念的整合。市场营销学中将产品解释为能够满足某种需求的东西,并认为完整的产品由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附加产品构成,即整体的产品概念。网络营销一方面继承了上述整体产品的概念,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和依赖信息对消费者行为的引导,因而将产品的定义扩大了,即产品是提供到市场上引起注意、需要和消费的东西。

网络营销主张以更加周全的方式为顾客提供更完美的服务,因此其在扩大产品定义的同时,还进一步细化了整体产品的构成。它用五个层次来描述整体产品的构成:核心产品,一般产品,期望产品,扩大产品和潜在产品。其中,核心产品与原来的意义相同。扩大产品与原来的附加产品相同,但还包括区别于其他竞争产品的附加利益和服务。一般产品和期望产品由原来的形式产品细化而来:一般产品指同种产品通常具备的具体形式和特征;期望产品是指符合目标顾客一定期望和偏好的某些特征和属性。潜在产品是指顾客购买产品后可能享受到的超乎顾客现有期望、具有崭新价值的利益或服务,但在购买后的使用过程中顾客会发现这些利益和服务中总会有一些内容有较大吸引力,从而有选择地享受其中的利益或服务。可见,潜在产品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服务创新。

3、网络营销中营销组合概念的整合。营销组合概念因产品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对于知识产品,企业直接在网上完成其经营销售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市场营销组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传统营销组合4P中的产品、渠道和促销由于摆脱了对传统物质载体的依赖,已经完全电子化和非物质化了。因此就知识产品而言,网络营销中的产品、渠道和促销本身就是电子化的信息,它们之间的分界线已相当模糊。其次,价格不再以生产成本为基础,而是以顾客意识到的产品价值来计算。第三,顾客对产品的选择和对价值的估计很大程度上受网上促销的影响,网上促销的作用倍受重视。第四,由于网上顾客普遍具有高素质、高收入等特点,因此网上促销的信息含量大大提高。

对于有形产品和某些服务虽然不能以电子化方式传递,但企业在营销时可利用互联网传递信息流和商流。此时传统的营销组合没有发生变化,价格则由生产成本和顾客的感受价值共同决定(包括对竞争对手的比较)。促销及渠道中的信息流和商流则是由可控制的网上信息代替,渠道中的物流则可实现速度、流程和成本最优化。网上简便、迅速的信息流和商流将使中间商不断减少。

篇(10)

一、前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各种高科技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网络,已经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一开始,网络的使用就在信息传播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这也给人们的语言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网络自身的属性决定了网络语言大多是反映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新现象的新词汇,其更新速度之快也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我们的日常语言。理所当然的,随之的语言规范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二、现代网络语言的含义

在本文的论述中,并非所有在网络上出现的语言都被视为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特指起源于网络并广泛在网络上使用,和传统汉语使用规则不同的部分词汇、语法等等。网络语言也包括专业用语、网名、网聊和网络信息,与网络相关的都可以称之为网络语言。

三、网络语言的产生

自网络产生以来,人类已经渐渐走进无纸化信息时代,电脑已经成为必须品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网络生活也成为个人娱乐方式的主流,网络沟通交流,看新闻、购物等统统搬上网络,在互联网上,来自全球各地,不同语言、姓别、年龄和职业的人群可以畅所欲言,网络语言应运而生,那么,到底什么是网络语言,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网络语言是指网络常用语,也包括专业用语,网名,网聊和网络信息等与网络相关的用语都可以称之为网络语言,而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通过网络交流所传递的用特定的语言来表达的信息。网络语言不仅是新兴的一种语言体系,而且是网络产生以来所引领而来的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其产生的条件也很广泛。在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下,人们可以在网上表达自己的个性与思想,在宽松的环境下,网友们大胆创新,创造了大量的网络语言;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也是形成网络语言的一大条件,网络语言通过网络传递,人们通过键盘及其软件自带的符号输入成形,达到自我创新的效果。

四、网络语言的特征

(一)创造性

创造性是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网络的出现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网民们能够在网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同传统的书面作品比较而言,网络作品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主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在行文上更为活泼,也更能够反映出我们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网络命名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令我们莞尔之余不得不承认网络语言独具的创造性。

(二)简省性

网络交流是一种实时交流活动,交流双方或多方必须及时地接受和发送信息才能使交流连续不断。因此用语简洁从而提高输入速度是网络交流的必然要求,这使简洁性成为网络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简洁性不仅要求言简意赅,同时要求输入简便,浏览迅速。因此网络用语在用字节俭的同时,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文字)的局限,创制了各种新型“书写”符号,如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号、网络缩略词,以及一些以原有语素为基础创造的网络新词语等。它们遍布整个网络交际,体现了网络语言新异的表达效果。

(三)依赖性

网络语言对语境的依赖有两层含义:首先,网络语言依赖于互联网络这一宏观语境。离开了网络语境,不少网络语言很容易被误读。除此之外,网络语言对具体的微观语境也有很强的依赖性。

(四)诙谐性

网络语言除要求简洁明快、新颖奇特外,营造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十分重要。这种轻松幽默的风格特点,迎合了现代人放松身心的需要,使紧张忙碌的人们可以轻松无虑地畅所欲言。但在字里行间却无不跳动着智慧的火花。

五、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影响

语言理论是关于语言的性质、结构、功能和发展方面的抽象规律。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语言作为抽象客体,在网络平台上得到了形象的描述,而在未来,网络必定会成为全民发挥思想和创新意识,汇集语言的大平台,而网络语言也将慢慢融入生活,成为生活语言的一部分,但整体而言,网络语言具有反传统和诸多的不规范性,人们应该正确对待和处理网络语言,由于网络和现实的不同性,网络语言的组成形式更加灵活,而在传统的汉语言学习中,许多积淀下来的文化知识正在被颠覆,许多历史的名著在网上以种种解构、改编被传播开来,对于青少年理解古代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更多的是负面的影响。由于网络语言的发展空间非常大,所以在汉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也应该适应的加入一些好的网络语言,跟时代接轨。但是,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使得网络语言突显着重要地位,因此,人们对于网络语言不能一味的拒绝,把好网络语言进入全民交际语的关口,认真研究相关内容以及现象,处理相关问题,规范网络秩序,对网络语言的吸取做出正确的引导,并加以规范。

六、汉语言如何应对现代网络语言的冲击

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使得网络语言突显着重要地位,因此,人们对于网络语言不能一味的拒绝。对于不合规范又缺乏实际语言价值的各种网络语言符号,其治理的根基并不在于网络。首先是教育的问题,长久以来中国的语文教育模式出现了偏差,在进行一种作家培养教育而非出色语言使用者教育,这使得语文教学的受众在心理上就无法广泛接受,而在面对其他语种的冲击中无所改革更降低了人们对其的期盼程度,在教而不学、学而不会,不会更不想学的恶性循环中,中国学生的中文驾驭能力实际上在逐年走低,虽然在学习英语时投入的精力更多,可水平却未见提高太多。由此可见,消解冲击首要便是改革中文教育,使之具备母语应有的教学地位。其次,加速网络在成年人当中的普及,提高网民平均年龄,使得具有较完善价值观的人群成为网络用户主力,消解年轻人在网络中的引导性力量,在网络语言成为网络交流标准之前将其化解归零。

七、结束语

网络语言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汉语要取得长久发展,离不开网络语言来促进其不断更新,我们也看到有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已成为汉语的基本词汇。然而,网络语言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使网络语言的规范工作更加急迫。

参考文献:

篇(11)

2网络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

2.1应用网络教育技术可以改进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知识的增长和传播速度非常快,使得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效率非常低,一些有价值的体育信息不能及时传递给学生,使得体育学科领域的知识具有滞后性。由于体育教学内容主要以竞技体育为主,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在涉及到技术动作时经常只能通过体育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进行,这样体育教师的个人竞技水平等会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这些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得到有效的解决,利用网络技术可以规范体育教学的示范对象,并实现体育教学的标准化,比如可以直接选取一些非常著名的赛事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剖析一些体育竞技技术,系统剖析教学中的技术动作的空间轨迹及位置距离等,尤其是针对一些高难度的、十分复杂的技术动作,从而可以使教学更加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能更加清晰的领会体育竞技动作的技术要点。现代网络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将会形成综合一体的系统,从而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体育传统教学模式及现代网络教学模式特点。

2.2网络教育技术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网络具有共享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所以用户之间通过网络可以任意交流,信息的传递速度快,成本低,同时由于信息的实效性强,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网络上的体育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并且含有体育科研领域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体育的发展趋势,通过查看相关的体育文献资料,可以为体育科研提供研究方向和大量的研究数据,从而使得体育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具有时代性。网络的交互性和共享性还可以实现网络个性化教学,在体育课程的安排和编写教学计划大纲时,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在线系统随时安排学生的学习进度,并及时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分析和统计于学生的成绩信息,从而为教学工作的指导提供有力的依据,还可以实现学生、教师、选课系统和教学资源的全方面的管理,克服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的弊端。

3网络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3.1利于抽象的体育竞技动作的观看和领会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些体育竞技动作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很难领会其中的要领和对其进行模仿。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对一些高难度动作进行全方位的演示,利于学生掌握其中的动作要领,尤其是加上一些动画和音像的效果,可以使课堂的气氛更加的活跃。如果在课堂上采用微格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还会更好。微格教学方法就是录制学生在上课时的一些片段,然后进行回放,让学生看过之后自行寻找其中的差距,然后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改进技术动作,进行练习,提高并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3.2利于学生和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双向交流互联网的优点很多,其中最大的优点就是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网络的在线学习系统,学生可以在论坛上或者是互联网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是向教师提出问题,拉进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在网上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在网上上传一些互动性的教学课件,如足球的基本战术、篮球的基本战术或者是一些国际上的著名赛事等,同时还可以上传健康教育知识的课件,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学生在线欣赏学习,实现互动教学。

3.3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其教学时间有限,由于受到课堂的限制不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难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制约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和发展。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体育教学,可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学习特点,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通过计算机有选择的进行自主学习。

3.4利于实现高校体育教学资源的共享网络可以实现体育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互联网可以汇集世界各地先进学校、图书馆等的各种信息资源,形成庞大的资料库。同时网上还有各种体育教育新闻信息、教研论文、教育统计数据等。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自主选择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4网络教师技术在体育教学及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