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申报职称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接下来是其它的要求:
1.通常来说,高级职称对期刊的要求比评中级职称的期刊要高。期刊的级别高了肯定论文的质量也会提高的。据我所知一般评高级职称的话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
第二步骤是要过内容关。论文质量直接影响评审时科研部分得分,而创新性、实用性、可读性是衡量职称论文质量高低的三个重要标准。创新性是指论文内容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能够提出新观点、新工具、新方法、新操作或新启示,进而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形成作者的一己之见,使论文对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不同,职称论文大多是实务文章,选题应源于具体财务实践,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指导实践,因此论文内容不能仅限于理论介绍、背景描述,而应将重点放在应用启示、管理对策上,即使是理论型文章也要着眼于对理论成果的应用探讨。可读性是指论文内容要写得通俗易懂,在文字使用上要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对于较为复杂或枯燥的理论、原则、规范等应尽量通过鲜活的案例、具体的操作等形式来进行演绎和阐释清楚。同时,论文选题、内容最好能和作者过往的工作经历相匹配,如制造业从业者宜围绕制造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展开,尽量不去挑战所在行业之外的研究领域,用于高会评审的论文选题应围绕单位或行业的经济学、财务、内控等问题展开。
值得关注的是,我省正高职称论文也开始使用 “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而在国外,有家公司专事反抄袭服务,竟然测出了近600万例抄袭行为。
【剽窃】有了网络 写论文不再挠头
郑州市一所高校的研究生陈林正在为写论文挠头。“现在写论文,谁不上网粘贴啊,自己写论文的都被当成傻子了。”陈林说,他的毕业论文3万字左右,在网上搜几篇和自己论文题目类似的,直接粘贴就行了。“反正网上有现成的,不抄白不抄。”陈林说,论文的写作也从过去的考提炼观点能力,变成了考搜索能力。师兄师姐说“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陈林正忙着抄论文时,遇到了一个“麻烦”。学校从今年开始使用反剽窃软件检测学生论文。一旦被检测出抄袭,论文将被打回修改。如果修改两次后都没通过,就无法获得硕士学位。
【反剽窃】反剽窃测学术不端
记者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了解到,这两所高校从2009年开始,对所有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TMLC)”。今年,河南财经学院也开始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学术不端检测。
据了解,这些反剽窃软件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可检测出是否抄袭、剽窃、伪造、篡改等。
雷同多少算抄袭
有学生提出疑问,写论文引用别人的观点和数据是必须的,到底雷同多少算抄袭?郑州大学学位办副主任梁惠介绍,目前郑州大学确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引用他人论文比例原则上不能超过30%,博士研究生不能超过20%。但这个比例也不是固定的,导师会根据检测结果和学生课题实际情况来确定可引用的比例。
【反“反剽窃”】网店推出“学术”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学校有论文反剽窃,现在网上已经有反‘反剽窃’检测了。”陈林说,他已经在网上搜索到了提供的网站。交论文前,先把论文传给对方检测一下,就能提前知道自己能不能通过。
昨天,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搜到了143家出售服务的网店,根据客户的需求,要价从50元到300元不等。记者点击其中一家,成交记录显示30天已做成16笔生意。而且,网店提供的检测软件大多和学校相同。
站生意兴隆
除了上网“预检”,一些学生还给写好的论文“整容”。
一个学生在网上授经:为躲避检测,可以调整论文原句顺序,改换主谓宾结构。还有学生提出,可以将论文由文字格式转为图片格式。“简单地改变语句顺序、调整结构没用。”梁惠介绍,软件系统比较灵敏,简单“改头换面”逃不过它的法眼。“现在大家都忙着参加招聘会,谁能把时间都用在写论文上?”一位研究生说,很多人还选择花钱找人,因此一些的网站生意兴隆。
【职称论文】我省去年已开始反造假
职称论文,也存在着造假现象。“从去年开始,我省参评正高职称的论文也要过上网检索关。”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称处处长徐宗勤介绍,我省从2009年开始对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人的论文实行学术期刊和学术专著检索制度,也采用了和高校类似的反剽窃软件,50多个专业评委会要对申报人提交的学术期刊和学术著作进行验证,要求论文引用的比例不能超过一定标准。
同时我省对论文进行匿名外审,外审专家的评价意见,将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按此要求,每年我省将有2万~3万的职称论文必须要通过检测和外审关。
中图分类号:CP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236—02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是专业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是人才队伍建设开发的有力手段,在人才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如何科学公正的做好职称评审,发挥职称评审在人才通道建设中的作用,就需要积极推进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创新,完善评价体系,量化评价标准,规范评审程序,突出能力和业绩,充分发挥职称评审的评价和激励作用。
一、夯实基础,确保职称评审工作规范化
1.强化评审组织建设。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评审组织体系,逐步实现评审工作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一是坚持分级管理建设。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授予的评审范围和权限,企业组建相关工程和政工等系列高、中级评委会,授权企业二级单位组建工程系列中级或初级评委会。二是坚持优化结构,建立专家库,在企业人才库中,优选业务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公道正派、品行端正的人员组成职称评委专家库,担任评委会专业组成员,人数不少于评委会人数的2倍。同时,根据人员和岗位变动的实际,及时补充调整,实行动态管理。在召开专业组会议前,随机选派专家出席会议,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2.健全工作制度。围绕人才成长通道建设,及时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评审程序,用制度约束评审行为,用制度保障评审质量的长效机制。一是注重规范性。要定期修订完善企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规定,使评审程序、方式方法、评审管理等符合国家和相关部门的总体要求。二是注重实用性。制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中试行量化评价工作的办法》,主要选取学历、资历、发表的论文论著、成果奖励、荣誉称号、送审论文评阅结果、年度考核情况、专业组评议情况等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评分。同时区分不同评价指标在评审工作中的重要性,以达到规定的高级或中级任职资格评审基本条件为基准点,并根据质量和数量级的变动情况,区分层级赋予不同的分值,按照量化评价总分及各评价指标的量化评分累加计算,具体计算公式为:H=∑Li(其中:H是量化评价总分,Li是各评价指标量化得分)将量化评分结果供评委会在评审工作中参考,提高评审质量和公信度。
3.搭建服务平台。任职资格评审过程中,不断优化服务措施,搭建服务平台,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服务。一是开展政策解释服务。每年组织各单位相关人员学习文件精神,坚持把政策解读、规定办法宣传作为工作重点来抓,通过召开会议、转发文件等方式进行宣传,确保政策宣传不漏一个,不缺一项。二是开展申报提醒服务。重点关注符合条件人员的申报,对在规定时间内符合条件未申报的人员,及时提醒,做到不漏报、不晚报。三是开展网络下载服务。将职称文件、评审要求、结果公示等定期在企业信息门户通知公告栏上,并提供表格下载,提高工作效率。
二、创新模式,注重职称评审工作实效性
1.提高评审要求。在国家职称评审有关政策框架内,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调整完善,注重能力和业绩导向并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主要是各环节把关严,晋升比例、业绩考评、论文质量及答辩等提高标准和要求。一是控制指标总量。根据岗位设置,优化职称晋升总量控制指标,实现评聘平衡。综合企业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和专业人员状况,合理测算当年度晋升职数申报比例,尽可能使各层级职称人数比倒与岗位比例相近,为岗位聘任打好基础。同时企业下属单位要根据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和现有岗位人员聘任情况,统筹考虑各专业工作需要、人员结构及近年绩效考核情况,择优确定推荐年度晋升申报人员。相关责任部门要认真把好资料审核、业绩审查和考核推荐意见关,授权下属单位推荐委员会要根据业绩、专业水平考评情况组织推荐,为企业总评委会把好第一道关。二是抓好答辩环节。答辩是职称评审工作很重要的环节,为专家与申报者之间交流和辅导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互动的平台。一方面检验了申报者的专业水平、能力和业绩,另一方面也为申报者提供了解惑答疑的机会。答辩包括论文答辩和业绩答辩。论文答辩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全面审报人员答辩或主要针对审报人员的送审论文有一个专家认为不具备或两个专家认为基本具备申报资格水平的情况,组织论文答辩。同时,要求每一位申报人员就近五年来的业绩情况进行答辩。业绩答辩过程既是评价环节,更是教与学的过程,不但检查论文是否抄袭,而且更重要的是考查申报人员专业技术功底,促进申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总结提炼能力的提升。
2.突出能力与业绩。注重能力与业绩导向,提升评价要求。为解决“说”与“干”两张皮,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履行职责,日常管理注重夯实基础。企业通过修订完善岗位说明书,对各层级专业技术人员制订任职条件要求。评审过程注重单位考核评审和推荐,在统筹强化岗位管理、聘任管理和队伍建设的基础上,认真对申报者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知识水平、专业能力、工作实绩和潜力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对申报者的相关材料进行认真审查核实,并如实出具考核推荐意见,择优推荐专业知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日常表现好、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同时,对在艰苦环境工作、新装置或重大项目建设中表现突出且符合破格条件的人员,准予破格申报,发挥职称评审对能力强、有本事、实干的人员激励的导向作用,不拘一格选拔培养人才,服务于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三、评聘结合,发挥职称评审作用
职称评审工作是人才队伍建设系统工程中的子系统,要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就必须根据企业和员工的需要,做到评聘结合,发挥职称评审在实际工作和自身发展方面的作用。
1.评与聘相结合。职称评审要与自身实际工作相结合,防止职称与自身工作脱节,出现评到未能聘到。要充分根据专业人才的专业和工作实际做好引导,确保审报专业职称与自身工作相符合;对岗位变动要及时做好职称的转评,使职称评到都能及时聘到,以充分调动专业人才参与评审的积极性。
2.聘用与考核相结合。一是职称聘用后要有一定的薪酬激励,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岗位薪酬晋级或晋档政策,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奖励。二是聘用与考核结合。要根据聘用后签定的聘用协议,每年进行绩效考核,通过考核查找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实现素质的持续提升。
四、构建联动。促进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构建职称评审与其它工作有效对接、协调发展的联动机制,创造条件,完善激励政策,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努力学技术、学业务,促进人才队伍素质上台阶。
1.评审与培训开发相结合。通过职称评审工作,强化两者间有机结合,一方面是准确把握企业人才队伍素质现状,了解培训需求;另一方面及时发现人才队伍素质薄弱环节,实时反馈信息,调整培训方式内容。依托“以带促学”平台,将职称评审工作与“导师带徒”有机融合,开展专家与专业人才间的“一问一答”、“经验传授”、“学习督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共享互学”平台,倡导“人人当老师、人人当学生”的理念,按照“人人备课、人人授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要求,由专业骨干人才讲解职称论文中涉及的装置优化及技术改进措施,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成才的积极性。
2.评审与通道建设相结合。按照企业经营、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支队伍建设工作的要求,如何搭建好人才成长通道,职称评审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在岗位竞聘中,将职称评审转变为对专业技术岗位任职资格的评价,以任职资格作为履行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职责的必要条件,结合能力素质与工作业绩,实现“总量控制、竞争择优、能上能下、动态调整”。
二、教育工作
1.规范办学行为:继续做好区内中小学校执行“三项规定”、落实“五个严格”、保证“一小时运动”情况督查工作。
2.加强校园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做好非法幼儿园整治相关工作;做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工作;开展学校口腔卫生项目及春季传染病疫情督查工作;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工作,并召开了区校园安全工作会议;做好校园安保财政下达指标分配工作。 4.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积极做好实验中学与加拿大苏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相关工作;深化与美国代顿大学、旧金山大学等交流合作;做好区内国际学校聘用外教审核工作。
5.德育工作:做好“杨云龙基金”评选、苏州市“光彩事业教育奖励金”评选、区第三届“阳光少年(团队)”评选推荐工作;完成全区高中军训总结并上报;组织台湾专家来区作“大脑与品德教育”专题讲座。
6.考试考务工作:做好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苏州市中考英语听力与口语自动化考试(模拟)、苏锡常镇四市高三年级一模考、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口语测试相关工作;做好全区初中毕业生学籍审核和中考报名工作。
7.教科研工作:做好中小学优秀校园网站评比推荐工作;做好微型课题结题工作;做好市教师网络团队选拔
、中学物理教师优秀课评比、幼儿园名师讲堂活动、小学二年级口算比赛相关工作。
8.人事管理工作:完成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工作;完成职称论文评定结果梳理及反馈工作;完成区内中小学教师职务情况统计工作;完成招聘的在职教师户口迁移工作。
9.启动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年检工作。
10.做好区生源地资助管理中心的相关工作。
11.做好苏州市第六届阅读节的申报工作。
12.做好首批省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申报推荐工作。
三、文体工作 2.统计、申报工作:扎实做好苏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相关工作;继续做好《苏州市基层文化标准化建设评选、命名》前期申报工作;做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项目申报工作。
3.文化市场管理:配合全市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及假冒产品活动,组织开展全区“扫黄打非”行动;推进网吧“单改连”工作;对校园周边的网吧、书刊、音像制品等进行专项检查,重点加强盗版教材及教辅读物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环境。
4.文物工作:联合市考古研究所完成华山地下文物抢救性挖掘工作(目前苏州发现的第二大战国墓现身);协助镇湖街道开展万佛寺修复工作。
四、其它工作
1.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区域共建”活动。
2.明确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11年度专题学习计划,组织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3.召开全区教育文体系统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教育文体系统2011年党建工作要点。
【Abstract】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concept of professional title evaluation; the trend of professional title evaluation system; disadvantages of professional title evaluation in research institute at presen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tendency in aspect of breaking the thesis-oritented pattern in evaluation system and stressing on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 It is essential to set up a rational professional title evaluation system, thus, talents can be evaluated comprehensively and scientifically.
【Key words】Scientific research; Professional title; Development; Trend
时至今日,科技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水平。然而,科技创新离不开优秀的科研队伍,因此,这就需要一个能够保证选拔出优秀科研人才的机制。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学识、价值与能力的体现,与个人的收入和地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及到专业技术人员的根本利益。这种机制给科研人员设定了一条相对稳定、看似公平的职业发展道路,所以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然而,这种评审机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对科研人员进行合理的社会认同是现有评定机制有待改进的关键所在。
1 职称评定制度的概念
职称评审是指已通过初次职称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在任职期内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申报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须在专业期刊、并经过基本技能考试〔如:称职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后,向本专业的评审委员会提交评审材料,经由专业评委根据所提交的材料来确定是否具备高一级职称的资格。
国务院在《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中明确规定:专业技术职务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工作岗位,不同于一次获得后而终身拥有的学位、学衔等各种学术、技术称号。
2 职称评定制度的发展趋势
我国最初的事业单位职称评定的方式和方法,来自于建国初期、从前苏联学习和引进的计划经济那一套体系,即:上级下指标、定条件、设门槛,坐在办公室里看材料搞审批,这样才能彰显上级的威权;下级找关系、要指标、走后门、学文件、套条件。这种方法一方面容易助长政府主管部门的和腐败作风,另一方面也让被评者身心疲惫(张晓冰,2015)。
目前,大多数科研机构在职称评定上都采用“量化评定模式”,针对不同序列的职称,制定相应的“门槛”,这些“门槛”主要包括学历、任职年限、科研资历、科研成果、科研奖励等要素(彭立静,2006;李珂, 2012)。一位科研人员如果想获得更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称,就必须首先满足这些门槛中的各项硬性要求,在满足申报条件后,还要经过职称评定委员会评审给予确认。同时,对不同职称的科研人员再下达硬性的科研指标,要求其在任职内必须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如承担各类各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等,定期对科研人员按照相应指标进行科研考核,考核结果反过来决定其福利待遇和职称的晋升。这种职称评定模式对科研人员提出了基本能力和工作业绩要求,具有标准固定、易于操作、能够有效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评审工作效率等优点,为激励科研人员、保证评审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目前职称评定制度存在的弊端
职称评定是事业单位科研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到了科研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等切身利益,职称评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它一方面肯定了科研人员在科研领域做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也激发了科研人员对待科研工作工作的主动性。然而,我国事业单位技术职称的评定已经越来越成为知识分子的一块心病。
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在职称评价体系中,论文的比重过大,几乎就是一条硬杠杠,严重影响了职称评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危害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职称本身是对专业人才的一种外在评价,应当能够真正体现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但“唯论文”的考评机制,只重视写作型人才,而忽视了实用性人才,与职称制度的初衷相背离。其二,众所周知,由于职称评选的专业要求并不十分严格,职称论文的整体质量也令人不敢恭维,很多都是复制、粘贴甚至是抄袭之作,造成了大量的“垃圾论文”,浪费人力物力不说,也降低了职称评选的公信力。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是,人才的认定和选拔,应当是多元化,唯有如此,才能涌现方方面面所需要的人才。而“唯论文”的职称评定,则相当于跛足而行,不仅影响了人才的丰富性,也容易形成错误的导向。
另一方面,行政主导下的职称评定,由于缺乏感性认识和客观标准,必然会很大程度上依赖论文、科研项目等量化指标,从而显得粗放而失之科学。反过来,以论文、科研项目为标准,也有利于行政化的管理。只是,这种外在的公平,导致了内在的不公平,因为人才多种多样,有人动手能力强,有人动笔能力强,用同一套标准来界定,难免有失偏颇。这种相对刚性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基础研究以及研究型人才,却不利于应用型的人才,因为其技术创新并不能通过论文或科研项目来体现,以至于出现了研究与应用相脱节、职称与人才评价无法匹配的问题。这种评价机制的最大受害者,就是那些处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型人才。那些在基层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几乎没有机会能够获得职称晋升,因为他们可能很擅长实际操作,而不专长于著书立说;或者可能他们习惯了踏实苦干,而苦于无法通过权威的形式予以表达。
4 职称评定制度的发展方向
“唯论文为王”的科技人员职称评定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目前,改革科技人员职称评审制度已成为社会共识,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呼吁破解“唯论文为王”的职称评定“紧箍咒”。
打破“唯论文”式的评价机制, 突出技术成果转化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实际上就相当于承认市场的重要性,这是职称评定制度的一项非常务实的改革。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就是说科技必须为生产服务,不能为研究而研究,为论文而论文。再高端的研究再美妙的论文,如果最终无法转化为生产力,其意义也便大打折扣。多元化的职称评定机制,是对实用型人才的一种正向激励。
给职称评定“松绑”,赋予其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改变目前相对僵化的职称评定制度,以更宽松和灵活的姿态评价科技人才,一方面有利于改进人才,给人才以更大的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的自主创新,为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创造更大的空间。
注重成果转化。对于能够证明取得较好业绩的,可以不用论文要求。如果一个技术人员有多个技术转让项目且交易额累计达到数百万元,并且能够撰写相应的技术报告,其就可以用技术报告代替论文,也不需要去申请科研项目,有利于把主要精力放在技术研究和开发上,避免为如何发论文或跑科研项目而费心费力。
总而言之,对科技人才应该采用多方位、多要素、多方法的综合评价,这样才能提升人才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一、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学术反腐间的辩证关系
充分认识创新在大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了解大学科研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无论是从大学生本身提高而言,还是从整个国家创新力的发展而言,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伟大意义。大力弘扬大学生的创新与反学术腐败的教育,明确学术创新与学术反腐对大学生发展的作用和地位,将对我国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创新型国家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对于大学教育来说,学术创新与反腐在大学生的教育中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历史重任,是高校及国家发展的动力及基础,迫使高校更加关注现代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更加关注整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否则,没有创新,高校就没什么生命力可言,高校就会失去发展的灵魂,失去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二、我国现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现状
现代高校教育中,大学生创新所取得的成果是肯定的。随着科研队伍和科研领域的不断壮大,高校成为了国家科技进步的领头军,而大学生作为大学的创新生力军,在创新领域更是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但是,中国高校创新成果的数量是惊人庞大的,质量却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现代大学生创新问题主要体现的特点:“创新型人才”却创新乏力、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体制不健全、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如,科研成果量化考核机制不健全、评价机制不健全等)、学术腐败泛滥等。现代大学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学术反腐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学术腐败史,从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者角度对大学生创新进行剖析教育,让大学生自觉认识到:创新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关系、创新与高校本身发展的关系、创新与国家发展的关系。高校教育更多的也是更重要的就是要把关注的目光放在对大学生创新教育上来,没了创新就缺失了高校教育的灵魂与发展的动力源泉。
三、我国现代高校学术腐败的现状
高校学术腐败主要体现在高校科研工作者与大学生为谋求小集体或个人的利益,在科学研究、科研评价和工艺技术创新中,做出的有损学术公平、公正等的不规范或不合法的行为。针对我国学术腐败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1.霸权学术。主要是指在高校中担任一定职务的科研人员,他们在学术方面有一定的权威性,再利用自己所掌控的资源,垄断着某学术领域的项目立项、分配、结题、鉴定与奖项等学术相关的资源,可轻易地把别人的成果占为己有,或者利用讲学、招生、学位授予等大搞权学腐败,导致学术的畸形发展,造成恶劣的学术影响,势必给大学生的创新教育蒙上了厚厚的阴影。
2.炒作欺骗型学术。这类人利用科学技术的深奥性,故弄玄虚,把科学技术包装粉化成美丽的肥皂泡,用来欺骗民众。像什么“太空抗癌纳米技术”、“水变油技术”及“航天生物技术”等,无奇不有,类似学术的泛滥中,对教育、科研及新闻领域无疑带来极大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带来极大的挫伤,甚至迷失正确的创新研发方向。
3.拉关系学术。目前,由于环境、思想等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导致高校学术演变为追逐名利、掠夺资源的手段,甚至发展到可以用来买卖的商品。“跑项目”、“跑职称”、“跑奖项”等,在功利的引诱下,完全丧失了学术道德与尊严,造成职称评定、学术评定等极端的不公平、不正常的怪现象。这样,裸地反映出人情关系在学术发展中的畸形作用,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与无法预料的负面影响,同时误导了大学生对真正创新内涵的理解,严重挫伤大学生探索真理的动机。
4.丑恶的剽窃行为。高校学术剽窃,具体不外乎:署名剽窃、抢先发表、思想偷窥、抄袭搬家等。剽窃行为表象为:大段大段的窃、改头换面的剽及整文整书地占等。于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会获取到错误的信息--原来学术就靠一个抄字。试想,这样的环境下,就是对大学生进行一般的传统教育也会压力巨大,那创新教育还怎么谈及?
5.注水式泡沫学术。近年来,中国高校学术取得了“辉煌的繁荣”,大致表现为:高校的论文、专著及专利出现了加速度增长,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同时,高校高级职称的学者(如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学者、长江学者、珠江学者、齐鲁学者、跨世纪人才与千百十人才等等)、获得各种称号专家以及拥有各种奖项的专家学者更是数不胜数。从量化结果看,中国的院士、教授、论文、专著与专利等,位于世界前列,但真正能产生社会巨大生产力或具有国际影响力度的大师级的专家学者或论文、专著等却鲜为人知。推敲其成因,无外乎高校的精英学者们在利益的引诱驱使下,急功近利地制造出了不少垃圾成果,如:奖金论文、职称论文、剽窃或注水的博硕士论文以及不堪入目的学士论文等。这样学术领域里泛出一堆堆的美丽肥皂泡,造成了学术资源的极端浪费,严重挫伤了大学生创新积极性。环境如此,大学生也不身在世外桃源,自觉与不自觉的过程中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给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四、学术腐败对大学生创新性教育的影响
说起学术腐败,是全世界学术界所共同面临的普遍问题,而不是中国特有的产物。中国的学术腐败有其自身的特点,从目前已披露的案例来看,虽然数量不多,但恶劣影响极大。从近年来已经披露的案例来分析,均触及到到违法、违纪、违规、违反学术道德等方面。学术腐败的领域涉及到考试、职称评定、、申报成果、申请项目支助、申请奖项以及申报专利等,这些领域均存在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及行贿受贿等腐败行为。同时表明,学术腐败范围之广,已经涉及到学术活动的各个领域,学术腐败影响之大,属于深层次的社会腐败范畴,与经济腐败一样具有强的破坏性,甚至比经济腐败的破坏力更大。因为,学术腐败直接渗透到高校的教育教学中,直接渗透到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伟大工程中。高校大学生作为教育被培养的对象,是创新的主题与创新思想的源泉,无疑地也将成为高校学术腐败的直接受害者。因为高校教师的做人、做事、学术思想与治学态度,不仅影响着学术水平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学术腐败对大学生的主要影响表现为:影响到大学生的学风;影响到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到大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所以,作为高校教育,针对学术腐败影响大学生的诸多方面,将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性教育,是关系到大学生如何成长的深层次的问题。
五、坚持学术反腐与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举措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弘扬创新精神愈来愈显示出它的强生命力。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学术反腐与创新教育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对大学生进行学术反腐与创新性教育,离不开高校的深化改革。虽然目前高校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加大力度进行学术反腐,但真正能做到而又卓有成效的高校还是很匮乏的,因为客观学术评价体系的缺失、思想道德素质下滑、教学水平下降、创新教育的扭曲等则变成被人忽视的因素,全面的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则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2.学术反腐与创新教育离不开正确的科学世界观。作为现代大学生应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从根本上产生创新意识,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摒弃一切唯心思想的侵蚀。通过高校系统教育与学习,使大学生逐步形成无论学业、科研、生活还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正确而科学的思维活动,从而达到分辨一切事物真伪与内在联系的能力。
3.健全学术惩戒与创新奖励机制。目前学术腐败问题之所以有它存在的市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学术腐败的惩戒机制,没有依靠的制度规范与法律法规,导致学术腐败的泛滥。因此,要铲除学术腐败,就必须建立惩治学术腐败的专门机构及惩处学术腐败的法律法规,完善惩治学术腐败的内容,做到就如制裁经济领域的违法行为一样,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创新教育也不能泛泛而谈,制造空洞的理论,同样要健全必要的奖励机制。对高校或者政府有关的各类各级奖励机制予以界定和规范,谨防在奖励创新招牌下,又产生新的学术腐败。总而言之,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惩戒学术腐败,让大学生能自觉树立科研创新责任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脚踏实地用心做学问,用生命写文章,还高校学术以净土。
结语
大学生的创新,源于对知识、对真理的无限渴求与积极探索,从而,创新就无疑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内在核心动力。历史的发展证实了创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无论是从培养人才、科学研发方面,还是从服务社会方面,高校教育都必须立足在创新作为出发点;同样,要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就必须加大力度割除学术腐败这个顽疾,因为学术腐败严重腐蚀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动力。目前我国高校创新虽展现硕果累累,但同时也存在阵阵呼声的质疑:“为什么中国大学培养不出科研大师?”、“为什么到现在中国没有一个能荣获诺贝尔奖的人?”、“为什么大学充斥着如此多的学术腐败与泡沫?等等”。我们坚信,高校坚持以追求知识、探求真理的本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坚持以割除肿瘤、增强免疫般对学术腐败下刀,未来高校创新的成就与辉煌,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上,就真的是无法以数字来运算与估量的。
基金项目:广东海洋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基金
[参考文献]
[1]张立、王华平.学术不端行为的模艰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5,32-37;
[2]孟伟.西方发达国家如何应对科研不端行为明[J].科技导报,2006,8,91-94;
[3]高进军、李彦武.髙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防治一管理层、导师、研究生三方职责探析[J].学位勾研究生教育,2007(增刊),65-67;
[4]唐巧凤.合作论文中挂名署名现象探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2,158-159;
1.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使然
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是造就理论知识扎实,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因此,尽快建设一支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能够结合工作实际指导专业技能实训等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的当务之急。
2.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使然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主要为提升旅游管理人才的竞争力就必须在其培养过程中重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建设一支理论知识过硬,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二、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中的困难和问题
1.“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与职称评审制度不明确
目前,我国对“双师型”教师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标准。独立学院旅游专业教师在教学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有限的时间被职称论文、学术研究占据,时间资源的刚性决定了他们只好放弃非常重要但是目前考量不够严格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提升。这些将极大地不利于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办学质量的提升。
2.“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及激励机制的缺失
目前,独立学院在“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由于学校扩招,对教师培训经费投入不足。二是由于学生增多,教师的工作量增大,长期超负荷的教学工作使教师失去了提高的机会。
3.学校与本地企业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不少独立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都和当地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有一定的联系,甚至签订协议。但很多学生毕业后,真正到本地酒店就业的人并不多。这样本地酒店会认为学校缺乏合作的诚意。而本地酒店在需要培训员工、管理策划的时候,往往又认为本地教师水平有限,愿意去请外地的知名专家。由于缺乏互利双赢,学校很难在本地酒店派驻教师。
4.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历
由于受到社会及行业广泛的认可,独立学院得到快速发展,而师资队伍的发展相对于扩招的规模来说显得十分缺乏。既能进行专业理论讲授又能进行实践操作是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但具有丰富的旅游行业实践经验的人才比例较小。这些因素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青年教师真正讲授给学生的多是一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成才。
三、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1.国家的制度保障
1.1明确“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
明确“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是彰显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对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应当出台相关考核细则,系统考查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以及适应旅游行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等方面。
1.2改革独立学院教师的职称评审体制
在职称评审方面,应结合独立学院的具体师资情况,改革修订独立学院教师职称评审体制和评审办法。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第一,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测评指标中增设实践操作能力;第二,将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成绩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第三,开设针对实训、实习指导教师的系列职称,吸收接纳更多的旅游行业高技能人才参与评审,这部分教师可以不受制,根据实际水平直接申报。
2.学校的平台搭建
2.1制定培养方案,建立激励机制
各独立学院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专业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培训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形式、方法途径和奖惩机制等,开展一系列符合学院自身情况的培训,充分发挥已经培养的“双师型”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同时,还应重视教师的继续学习与培养等措施,提高教师联系行业的积极性。
2.2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动态管理
设立“双师型”教师培养专项资金,以竞争选优的方式,分批精选国家级、省部级、院校三级专业带头人及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点培养对象,实行优上劣下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重点培养对象的骨干作用和辐射作用,缩短培养周期。由于企业的经营环境在不断发展变化,企业的管理、业务活动也要适时调整,因此需要教师对相关的行业动态密切关注,“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也不能一劳永逸,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这样,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提高。
3.企业的参与支持
3.1派专业人员做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的使用情况可以反映学校有效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教学的程度。相关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一线人员做兼职教师,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聘用兼职教师,可以将课程与行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调整课程内容来适应社会相关行业的要求。
3.2接受教师到企业实践
通过校企合作,可使教师了解企业先进的管理制度、用人机制和生产工艺。独立学院可以充分利用产学合作的契机,使教师从一线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实践,能够将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带给企业,这样的双赢是学校和企业都期盼的。
4.教师的自我培养
4.1教学能力方面
一、资料分析
在一次对124家地区分布涉及四川、山东、上海、陕西、山西、浙江、江苏等省市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问卷调查时,对收回的有效问卷的统计显示,有85家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了非审计服务,占全部样本的68.55%。其中,微型会计师事务所27家,占微型会计师事务所有效问卷的57.45%;小型会计师事务所19家,占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有效问卷的57.58%;中型会计师事务所22家,占中型会计师事务所有效问卷的84.62%;大型及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17家,占大型及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有效问卷的94.44%。具体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提供非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比重并不是很大,还有近三分之一的会计师事务所仍是以提供单纯的审计服务为主,这一现象在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尤为突出,而在提供非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又有多少家从事税务业务呢?
虽然税务业务一直以来都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传统业务之一,但由表2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税务注:微型会计师事务所:年总业务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会计师事务所;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年总业务收入200万~500万元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年总业务收入500万~1000万元的会计师事务所;大型及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年总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的比重相对较小,在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和大型及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比重则更小;相反,在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比重却相对大一些。
二、原因分析
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为什么从事税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占总体数量的比重较小;二是为什么规模相对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税务业务的比重偏大,而在规模较大甚至大型及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其比重反而较小。
1.现行税务业务提供的层次较低,难以满足纳税人的需求,市场需求不足。据抽样调查测算,2005年全国委托税务的纳税人约占9%。在项目上,纳税申报占30%,纳税审查占25%,税务顾问占18%,税务登记等简单事项占13%,其他涉税事项占14%。由此可见,提供的税务服务主要局限于纳税申报、纳税审查、税务登记等传统业务,这些业务相对简单,技术性较低,纳税人一般自己都能完成,由此造成市场需求不足。
2.国内其他中介服务行业业务兼容的出现,使税务市场竞争加剧。根据《税务试行办法》规定,税务机构为税务师事务所和经国家批准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和税务咨询机构所属的税务部。提供税务服务并非会计师事务所一家独占。特别是注册税务师队伍不断壮大与迅猛发展,到2006年我国注册税务师已有5.6万人。他们在不断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提供具有较高质量的服务。这些行业的介入,必然使税务市场这块“大蛋糕”被瓜分。
3.一直以来税务业务都是注册会计师从事的传统业务,在长期的从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良好的职业传统,因而由注册会计师从事税务业务,风险自然低一些。而基于审计业务的激烈竞争及其高风险的弊端和税务业务的优点,考虑到较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与发展,作为非审计业务的税务(尤其是较低层次、较简易的税务业务,如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无疑成为较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业务的首选,这对于较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及壮大是极为有利的。
4.虽然较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相对匮乏,但税务服务市场中税务业务的长期开展,却为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了相对充足且业务较娴熟的从事税务业务的人才储备。基于成本的考虑,较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理所当然地会选择从事税务业务。
5.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相对于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在人力资源、专业技术以及资本方面具有优势,同时考虑自身的长远发展和壮大,在同行业中更具竞争力,这使得他们不满足于现状,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求其他新型非审计业务中。相反,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尤其是缺乏专业人才),对提供其他非审计服务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对策分析
1.充分肯定目前的税务发展模式。就以上分析来看,我国税务的发展模式选择的是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混合型发展模式,即选择由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共同从事税务业务的发展道路。
一方面,我国发展税务业务必须依靠注册会计师的力量。税务是与财务、会计、审计有内在联系的一项业务,注册会计师从事税务业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我国注册会计师出现的时间较早,现有制度以及人员数量、素质等方面都比注册税务师要健全和更有优势,从而成为开展税务业务的主要力量。
另一方面,仅依靠注册会计师从事税务又远远不能满足该业务的发展需求,还必须依靠专业化的税务机构,积极发展专门的税务中介机构如税务师事务所等也是一种现实选择。当前,注册会计师与注册税务师并存有利于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来看,混合型的发展模式是适应我国现实国情的。
2.拓展税务业务的范围,转变税务业务的服务功能。要积极拓展税务业务的服务范围,使事务性业务向咨询性业务(如纳税筹划)转变,转变税务业务的服务功能。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国加入WTO时承诺将逐步开放中介服务市场。随着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国外税务机构和税务人员将进入我国市场。尽管这些机构和人员对我国的具体国情不太了解,对我国的税制还存在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认识过程,但是由于他们长期从事中介服务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制度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规范的运作模式,形成了国际服务的多元化和服务网络的一体化,因此国外税务机构和人员的涌入,势必分割我国涉税服务市场份额。同时,在我国加入WTO后的开放形势下,在华外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其在长时间的市场竞争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运作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有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和详尽的财务规划,在激烈的竞争中有强烈的税收成本控制意识,并通过各种先进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税务管理目标。对于日益扩张的全球化经营,为了保证企业在世界各地经营中税收风险的规避和税收成本的控制,聘请本地的税务中介和专业人士则成了企业税务决策的主要方式,而对税务业务的要求也转向纳税筹划等新型业务。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服务市场的巨大潜力,提升注册会计师在国内税务市场的份额,我们应该转变税务服务的职能,向咨询性业务转变,开展纳税筹划业务。
纳税筹划在国外早已普遍存在,其涵盖了对个人的纳税筹划、区域性的纳税筹划和跨国投资的纳税筹划。在欧美的税法理论中,纳税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权利,是纳税人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享有的不交税或少交税的权利。同时,纳税筹划具有培养企业纳税观念,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为税收杠杆发挥作用提供条件,促进国家税收立法及政策不断完善,促进注册税务师行业发展等作用。世界上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都把纳税筹划作为一项重要的业务来开展。
一、以教学立项促进课程改革, 以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一)科研立项进入新世纪, 教研室抓住机遇, 以教学科研究立项为切入点, 积极申报自治区和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教学研究项目, 加大教学研究的力度,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国家级期刊从2000∀ 2006年, 我们获准 高师教学手段改革与探索!、 历史教育学教学研究!、 历史教育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研究!、 历史教育学(蒙文教材) !、 历史教育学课件研制!、 #历史教育学∃主干课程建设!、 比较历史教育学研究(教材) !、 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教材) !、 中学历史教材分析!、 新世纪高师历史教育学系列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等涉及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10项教学研究课题立项, 并获得研究经费数万元。
(二)教学研究
在课程设置方面, 根据历史教育学学科特点开设了3个层面的课程: 第一层面为历史教育教学理论课程(包括学科研究动态、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方法手段模式研究等), 第二层面课程为教师职业技能强化训练的实践课程( 包括教师职业应具备的各种教学技能、中学教材分析及活动课设计、现
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 第三层面课程为深化扩大教育视野的选修课程(历史比较教育学), 形成了合理的课程结构。
在教学内容方面, 重新修订了所开设课程的大纲, 更新了教材, 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授课, 深化了教学内容, 把教师的科研成果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教师编写教
材, 2005年编写了蒙古文#历史教育学∃教材, 使蒙语授课生有了蒙文教材划。#中学历史教学技能训练∃、#中学历史教材分析∃两部教材也列入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二学位教材建
设研究项目, #比较历史教育学∃列入了内蒙古师范大学蒙文教材建设项目。
在教学方法上, 以精讲为主, 注重教学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思考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动口、动手能力及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采取 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
法, 请中学历史教师传经, 组织学生观摩中学历史课和教学能手评比活动, 让学生在比较学习中领悟教与学的道理;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给学生上台讲授的机会。在教师指导下、
采用学生自讲、自查, 同学间互学的微格教学方式, 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 开阔学生思维, 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来观察、分析、研究、评价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在教学手段方面, 教研室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将90%课程制作了课件。随着蒙古文软件的开发, 从2002级蒙语授课班学生开始, 学习制作蒙古文历史课件, 不但提高了学
生制作教学课件的能力, 教学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在制度建设方面, 加强了教育实习的科学管理力度、制定了科学的监管措施, 形成了制度化管理的工作, 尤其是在学生学业考核方面, 比较早地探索过程考核模式。( 1)建立了标准化试卷库。根据大纲的修订, 2004年编制了6套试题和标准答案。( 2)根据学科特点, 期末考试实施闭卷、开卷各占50%制度。( 3)从2005∀ 2006学年的第三学期开始, 将出勤、平时讨论、提问、演讲、作业等成绩列入期末考试, 实习2: 4: 4分数段, 平时成绩占20%,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占40% (闭卷考试),编写教案、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能力考核占40% (开卷),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出勤率和学习的积极性。( 4)对于中学教学技能训练的考核采取单项训练成绩与综合训练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5)对于中学教学技能训
练严格把关。由指导教师和院领导组成5- 7人参加的评价小组, 每个学生的课堂教学都要经过评价小组的集体评价, 不合格的学生不许参加教育实习。( 6)教育实习的总成绩由在校技能训练成绩、中学教学实习成绩、班主任成绩和教育调查成绩组成。教学实习成绩取决于平时表现、编写教案、课件制作、听课、评议、课堂教学效果、批改作业、点评等的综合考查,使考核更公平, 杜绝了给印象分的片面性。
(三)科研成果
教学科研立项推动了教研室的教学研究。最近5 年, 教研室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围绕本科教学, 编写和修订了历史教学论!、 比较历史教育学!、 中学历史多媒体课件制
作!、 中学历史教材分析!等4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编写、出版了#历史教育学∃蒙文教材; 根据新课程标准撰写并出版了全区中小学使用的地方课程教材#内蒙古历史∃; 发表了#课
程认识: 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谈起∃、#1999年高考试题答卷分高中历史如何适应了3+ X高考改革的需要∃、#高考答题技巧: 从2006年高考文综38题考生答卷谈起∃等
文章, 为我区高考文科考生和高中一线历史教师提供了指导。同时, 还以教育硕士% 历史专业研究生教育为平台, 指导中学一线历史教师撰写并发表了#问题探究式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思考∃等论文。
二、强化技能训练力度、积极探索新型的教育实习模式教育实习是高师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必不可少
的教学实践环节, 也是教师职业教育的特色。面对学生人数大量增加, 学生素质下滑的新形势, 为了保证培养的质量, 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 以教学论教研室的专业教师为核心, 组建一支稳定的中学教学实习的指导教师队伍。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 教学论教研室教师的4名教师和10名有指导中学教学经验的专业课教师, 形成了团结合作、优势互补的指导技能训练和实
习的团队, 每位指导教师指导技能训练和中学实习的学生人
数在15人左右, 有效地保证了技能训练和实习工作的质量。
第二, 加强了教育实习的科学管理力度, 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流程。每年实习前做好实习前的一切准备
工作, 联系好实习学校; 指导教师的确定, 学生的分组; 实习计划的拟定; 经费预算; 实习前的动员大会、进入学校的见面会
等等环节上都作了较详细的部署。规定指导实习的院方教师最少听实习生2节课, 中学教师2节课, 由院系教师与中学指
导教师(专业课、班主任教师) 最后商定实习成绩。
第三, 以 信誉!建立了长期, 较稳定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选择与巩固, 为教育实习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在实习
基地的选择上, 我们首先考虑初中历史教学, 因为初中年级容量大, 实习生上台讲课机会相对多; 其次考虑中学学校领导的重视与中学历史教师的指导水平和热情; 再次选择离学校近、对实习学生安全的学校。因此, 除了附属中学外, 学院还与呼和浩特三十六中、三十五中、十八中、蒙古族中学和乌审旗蒙中、杭锦旗蒙中先后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2001∀2005年, 我们为3所中学培养了4名教育硕士% 历史专业研究生。我们指导教师的辛勤劳动、责任心, 直接影响着我们一届又一届毕业生。所以我们在实习中对实习生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为人师表等方面高标准严要求, 赢得了实习学校的信赖。
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内涵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适应本民族的特点而形成发展的,都具有独立的民族性格和社会意识,在其一代又一代自我复制的历史渊源中,不断承接外来影响而有所变异,逐步形成并充实本民族的文化积淀。民族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三个层次,是一个民族几千年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是这个民族财富的历史积淀,具有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伦理道德所体现的与自然、与人和社会和谐共处的思想以及重人格的观念,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体育价值观。
“文化资源”是从文化的功能上说的,意味着它是一种可支配的资源,可以对拥有它的主体产生影响并制约其活动方式及活动的广度,这是它作为一种资源的重要方面。考虑到文化的内涵,可以将“文化资源”分为三个层次:一、社会心理和精神气质的层次,即观念层次,主要体现为哲学、宗教和道德的层面;二、文化生产的层次,体现为各类文化活动,大致包括文化艺术和自然科学技术的生产两大类;三、文化品的层次,包括各种器物和成品,文化品是可以直接供各主体消费的对象[2]。上述文化的三个层次的界限是相对的,它们之间也互相依赖,紧密联系。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既包括作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也应涵括非主流的汉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体育活动[3]。它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地域条件、地域文化背景下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而出现的。它可以以一定物质实体为载体,也可以是一些纯粹人类精神文化的东西,有形的载体和无形的精神文化内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和艺术性[4]。为此,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内涵中,既有物质层面的传统运动项目,运动器械、设备、服饰、壁画、出土文物等,也有精神层面的民俗文化、组织文化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的价值观念及规律。
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特征
2.1 种类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中国民族体育文化以“仁”为核心思想,蕴涵丰富的东方哲学、宗教、道德、医学、习俗、艺术等社会文化因素,它以保健性、表演性为基本模式,以崇高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为价值取向[5],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它拥有自身的内核和特征,拥有它的合理性和价值。我国民族体育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统计,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多达977种,其中,汉民族的项目有301种,其他55个民族的体育项目多达676种。它们的延续与发展,无不与不同民族的语言习俗、岁时节日、生活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心态感情等联系在一起。
2.2 内容的民俗性
民俗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又是处于中下层地位的人民大众所创造的文化,毕业论文是各民族文化的基础和主体之一[7]。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对民族最具凝聚力的要算民俗文化。它不仅将朝夕相处的民族成员凝聚在一起,而且还能将分散于各地,甚至五大洲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也团结在一起。风俗习惯既受到民族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地域因素的制约,地域经济、政治、宗教、语言的长期影响,互相依赖,铸成多姿多色共存共荣的民俗特征。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于2000年1月19日公布调查结果显示,端午、中秋、春节仍然是百姓重视、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舞龙、高跷、狮子、太平鼓等娱乐体育活动成为超越时代存在的一种符号和民族传统。
2.3 文化的同质性
中国是一个以儒家文化为思想基础的古老东方大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文化系统,具有华夏文化同质性的特征。中国文化重人伦、重道德思想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的传统体育运动,人们习惯于和谐、宁静及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而不热衷于带有冒险、冲突和对抗性的竞争活动,因此在传统体育中竞技运动并不居于主要地位,而以个人的修身养性为主,保健术在整个体育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典型项目是导引、气功、武术、太极拳等。
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价值归位
3.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价值整合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而民族精神又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由于它具有不可忽视的当代价值,拥有适合其生存的环境,显现出中华民族体育自身的文化传承价值。
文化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精神家园,也是一种可供人类持续发展的资源。文化是有继承性的,但是光有继承而无创新,文化也就失去了活力。特别是处于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民族,在政治上已经站立起来了,经济上也将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一席,但在文化上能否立起来,关键在于文化上的创新。党的十六大强调“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需要文化的多元化,需要保护不同的文化群落和文化生态,因为只有不同文化的互识、互补、互证,硕士论文 才能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8]。民族文化的差异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及其多元化的特点。国际奥委会2000年委员会提交的改革方案指出:“未来的奥林匹克运动必须是多元化的又是跨文化的。”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一种文化形态的发展速度及发展水平取决于它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取决于它能利用的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文化资源越多样,越丰富,其发展就越迅速,越健康。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将承办2008年奥运会,为此,我们要深入挖掘“人文奥运”的内涵,向世界展示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彰显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和谐,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创美好未来的信心和能力。如果说文化是“人文奥运”的核心内涵的话,那么,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将是中国实现人文奥运的基石。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能够延续至今,完全依赖于她自身的民族文化资质和功能价值。她的历史性、传统性、民族性、健身娱乐性等,使她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9]。因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要立足于世界体育之林,首先要做到文化自觉。教授为“文化自觉”作的定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有了这种文化自觉,方可在文化转型期取得自主能力,方可得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多元化世界文化之构建。与此相应的是传统体育文化也要自觉地实现现代转换,以抛弃民族传统体育中不适合奥林匹克全球化的消极、落后的东西。针对“文化自觉”,首先对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一个历史的、实事求是的认识和评价,挖掘中华体育文化的真精神,反省我们自身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并把优秀文化呈献给人类社会,赋予传统体育一种理性和人文主义精神。其次,随着奥林匹克全球化的持续,不同的文化越来越多地交汇在一起,人类文明是由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域中分别发展起来的,因而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风格和样式。民族传统体育也需要推广和传承,让国际社会广泛认知,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去丰富奥林匹克文化,为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价值回归
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它需要与时代变化的韵律合拍,只有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其一,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开展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增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进步,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等有着直接而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二,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是剖析体育起源和发展各阶段诸形态的活化石[13],是挖掘和创造新的体育项目和形式的源泉,是一笔特殊的无形文化遗产;其三,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生活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与特征,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是一笔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不但主张和,而且提倡和而不同,强调统一之中的差异、和谐之中的多样,在寻求一致的同时包容个别性,对于奥林匹克精神中西方文化对世界其他地区弱势文化的强势压迫与侵犯,是一个很好的回应与补充。今天,奥林匹克文化更应强调不同文化的和谐交流与对话,尊重文化身份、文化个性、文化多元化,这在全球化时代有着重大意义。
4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
4.1 注重优先性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高速进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很多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遇到或正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医学论文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的“单边主义”,导致了不同文化地域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的冲突,奥林匹克全球化在削弱民族传统体育的同时,奥林匹克的“共同体”现象日益加剧。特别在与奥林匹克文化的横向交流与传播中,东西方的不同社会形态和民族文化背景,造成了体育价值观和体育伦理观等方面的冲突。然而,在奥林匹克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彼此影响和相互渗透并不是自愿的,更不是等值的。为此,需要唤起人们对体育文化价值的重新认识,以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体育文化传统。
一个民族的文化,绝不仅仅具有一种符号象征的意义,而是民族存在的内在基础,是维系民族生命的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个有广泛含义的范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行为实践的创造物,其核心是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多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和渗透,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已经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至今已具备了多重的社会功能和史实价值。奥林匹克全球化绝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归宿感的消除,因为没有本土性就没有全球性。首先要更加重视中华文化源流中合理的内核挖掘,重新定位和认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涵义。其次,必须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现代诠释,使我们在理论探讨和行动实践上更为清晰和明确方向。为此,应充分发掘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优先建立、健全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转化机制,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要将体育文化资源的调查、发掘、保护同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结合起来。
转贴于 4.2 注重层次性、适应性
我国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各民族风俗各异,民俗风情资源相当丰富。各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点,其鲜明的民俗民风是维系民族发展的内核。当今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已经不是孤立的体育文化现象,它已融入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创造性、开拓性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命力。
第一层次,通常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认知(包括知识、道德和宗教)传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精神面貌等等,它是无形的。因此这种资源是无形的。2003年少林寺启动了少林功夫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在我国文化界、宗教界以及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第二层次,即文化生产的层次,主要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体育产品。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形式多样,依照项目的内容、功能、形态,过滤筛选确定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价值,不断将成熟的民族体育项目推广,以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转换。“健身气功·五禽戏”是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委托上海体育学院严格按照科研课题方式编创的健身新功法,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影响。第三层次,即文化品的层次,主要指人们的生活中体现民俗风情的一些活动。由于受民族因素、地域、经济、政治、宗教、语言的长期影响,互相依赖,传统体育文化铸成了多姿多彩共存共荣的地域民俗特征。1995年国家旅游局举办了“中国民俗风情游”大型活动,依托已有的风格独特的民俗节庆,为传承中华文明取得了较大的影响。当前,许多地区非常重视民族传统节日,以体现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竞赛和娱乐表演活动作为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成为民族地区全民健身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制定适宜的文化政策刺激、激励、促进、创造民族地区新文化价值的扩展,唤醒人们对新文化价值的需求。为使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在选择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反映当地的文化特点,以突出民族化和地方传统格调,进一步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形成区域内的优势。政府和社会应该利用这些民族传统文化来培养民族感情,重拾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认同感,实现文化上自然的传承。例如,湖北屈原国际龙舟节,以端午节、屈原、龙舟为主题找准了民俗文化最为活跃的资源,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龙舟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4.3 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自20世纪中期开始,文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潮流开创了文化经济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而迪斯尼公司则用这个素材拍摄了动画大片《花木兰》,并融汇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化资料,又将这张“中国牌”打向世界市场,仅在上海的票房就达230多万元。在欧美,体育旅游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瑞士仅滑雪旅游一项,每年接待外国游客1 500万人次,创汇70亿美元[14]。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云南省,2002年旅游收入为200亿人民币,而到2004年旅游收入攀升到360亿元。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4大旅游客源输出国,第1大旅游目的国,将有1.57亿国际旅游者到中国旅游,又有2.5亿以上的中国人到各地旅游。预料到2006年全球旅游消费将支出4.1万亿美元,占居民个人总消费支出的12%[15]。
当今的体育,已经不是一种孤立的体育文化现象,它已融入到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之中。职称论文 因此,要站在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上,制定对民族体育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优惠政策,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体育产业不仅要把资源开发的范围扩大,而且要改变资源的配置方式,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转变观念,把优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向市场,提高自我造血的功能和产业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本身具有的健身、娱乐、教育、竞技性,为全民健身提供服务。
4.4 注重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承载着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伦理价值观念,而且构成了现时代体育文化建设的空间。随着中国发展步入小康阶段,社会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假日经济、休闲经济、观光旅游、健身娱乐业应运而生,迅速成长,给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可持续发展”是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先诠释的观念,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中,经济发展并不是终极目的,社会的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当代世界,面临由工业文明带来的全球性危机,每一种文化都有义务从自身的传统出发,积极寻求克服危机的途径。奥林匹克全球化绝不意味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消解,没有人文精神的调治,当下社会的发展只可能是畸形的,单向度的,平面化的。在一个人类生态受到巨大破坏的当今时代,自然和人的和谐的共存与发展,也成为奥林匹克紧迫的课题。对此,我们应深入发掘传统理性,展开对人性、对体育的哲学上的判断和思考,排除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努力适应一个技术先进的社会,而又不放弃千百年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对人类共同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做出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诠释[16]。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是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加快立法,树立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制观念,福建省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了《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这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政府应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安全防范意识,应从社会发展、民族未来积极倡导、培育民族精神,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精髓,珍视传统,才能形成我们的文化向往力。
5 结束语
一种民族文化尽管有其自恰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但这一系统并不是先验的、永恒不变的,它本身就是一个既不断建构又不断解构的过程[17]。我们应站在全人类文化的高度,从人性与人生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来认识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意义和价值,从各民族传统文化中发掘出有利于实现“奥林匹克文化共同发展”的资源,中国传统的一天人、合知行、兼内外的和谐自然观,将对奥林匹克竞技文化作出生动的补充,与自然和谐,与人类自身和谐相处,成为社会走向现代和谐的思维基点,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应体现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的共同进步,体现人性的回归和社会化进程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芦平生.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科学认识[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2):4-7.
[2]于靖.文化概念研究[J].哲学动态,1987,(7):10-13.
[3]王铁新.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1-4.
[4]芦平生,杨兰生,郭层城,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科学,2002,22(1):18-21.
[5]周爱光,宋享周.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4,25(4):10-12.
[6]姜玉泽.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走向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0(4):57-58.
[7]喻学才.旅游资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95-203.
[8]乐黛云,(法)阿兰·李比雄.跨文化对话[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6.卷首语.
[9]赵发田,李英奎,李蕾.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旅游的契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460-461.
[10]于先涛.全球化与体育政治功能转变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448-449.
[11]冯惠玲.中国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应[OL].Beijing-2008.org/12/13/article211621312.shtml.
[12]胡春雷.“人文奥运”的使命与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11):29-31.
[13]胡小明.体育人类学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3):289-293.
[14]宗 体.体育旅游,燃起新渴望[J].体育博览,2004,(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