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体育传播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前言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和局域网技术的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多媒体,智能网络,逐渐发展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人们足不出户,借助网络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时事情况、风土人情、交通旅游、天气资讯、体育赛事等等,所需要了解的信息都可以了解,人们的生活已逐渐离不开网络。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它既可以满足人的生理健康需求,又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文化需要;既是一种健身娱乐的方式、方法,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影响。世界范围内高水平竞技体育所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就说明了这一点。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知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体育文化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借助网络向学生传播体育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
2.1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即学校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王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仕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2.2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形态之一,具有强烈的个性,它来源于社会大文化,以社会文化为其背景,滋生于社会而又不同于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文化,因而它又具有自己的特殊功能。校园体育文化的灵魂与核心就是校园精神,而校园精神是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是校园群体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心理特征、行为方式。有人把学术文化比作校园精神文化之首,而把体育文化看作是校园精神文化之躯。因此,体育文化作为校园精神建设的一种途径和形态构成了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网络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影响
3.1网络更新了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
网络教学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方式。它给体育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促使帐育老师不断努力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学习并运用网络教学技术。并且它使体育教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它丰富了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参与体育教学过程,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网络教学的发展要求体育教师更新思想,需要体育教师将眼光放远,认真学习网络体育教学技术、制作网络体育教学课件,真正去网络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体育教学素材与资料,加强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
网络教学使得体育教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更强,在网络教学中,课前体育教师依照教学的内容与要求,自定体育学习的顺序、结构等,设计整个学习过程;课后体育教师可以即时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辅导,随时一对一,一对多的复习指导,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3.2网络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充分发挥了自主性
利用网络进行体育教学使学生的兴趣提高,热情高长。借助网络技术,将体育的的一些经典赛事和技术动作进行采集,通过电脑界面亲切,图文并茂,声像同步表现出,大大吸引了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如在讲授太极拳技术动作教学时,可以很快的介绍其动作技术要求,结合动态的图形,使f生很快就了解技术动作运行方向,不断的重复观看技术动作,并进行模仿技术练习,很快的掌握动作,这些是体育教师课堂无法做到的,在网络中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了。还有在进行篮球裁判法教学时,借助网络进行裁判规则讲评,了解基本的裁判规则后,结合激烈的现场篮球比赛,辅以及时的规则讲解,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变得不再枯燥,发挥了体育运动的魅力,因而丰富了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体育的趣味。
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网络体育教学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老师组织体育课堂教学,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锻炼的方式和方法,自己独自进行练习,老师在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进行指导,使课堂教学变成以自我学习为主。例如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本学期的体育的授课计划、体育考核项目、以及体育各项考核的标准,考核时间和每次课的任务,学生就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并加强课后练习。这样学生的体育锻炼就变得有计划、有目标,从而能够很好的完成体育课程学习任务。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3.3网络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利用网络进行体育教学,首先使体育知识传授方式发生了改变
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内容及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等确定正确的体育教学目标。其次,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再根据需要取材,完成一个内容丰富多样的体育网页。其中需充分考虑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环境。例如体育课程设置,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体育教学的整体课程计划,其次是学年计划和学期计划,然后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考核项目和考核标准。接下来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班级的特点,制定课时教学计划和目标,体育教师依靠课前设计,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要点,引导学生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其次体育知识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体育知识传授。网络体育教学中,面对学生的是计算机和丰富的网络世界。其中体育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过程中,学生登陆体育教师的体育网页学习知识,可以在网络中寻找相关体育知识资料、在网上就学习的问题和同学相互交流。例如在进行排球战术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一学习多种情况下的进攻和防守战术,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战术、在网络中通过动漫或FLAS日形式进行演练,体会自己设计战术的合理性,带着极大的兴趣通过尝试动手动脑通过实战演练去解决问题、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果学生对体育的一些技术动作一时不能理解,可以看提示,看示范分析,也可以呼叫老师请求个别帮助。总之通过网络体育学习的灵活性得到了加强。使体育教学变为体力与脑力并重,同时整个网络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少有老师强加的成份,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高层次体育自主学习。
3.4网络推动了群体活动的开展
群体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群体活动,校园体育文化是不完整的,离开了群体活动,校园体育活动就失去了凝聚力,就失去了它吸引人的魅力,所以开展好群体活动,是一个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何利用网络开展好群体活动成为了学校体育部门研究工作之一。
群体活动开展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宣传和动员,而网络是一种最好的宣传工具。目前学生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大多数的信息都来源于网络,群体活动的宣传公布于网络中,学生可以了解,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参与到体育群体活动中来。另外校园体育群体活动直接参与者毕竟是少数,观众和支持者才是主体。目前有些学校就利用现代科技,对学校的重大体育群体活动,进行现场转播或采集图像资料通过网络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群体或动开展的情况,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群体活动中来。例如每年一次的大型校运动会,通过网络使学生了解各项比赛比赛进行的情况,从而决定自己支持的对象,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群体活动的热情,有利于推广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
四、充分利用网络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
4.1建立专题性体育网页,增强师生之间的合作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体育知识是有限,再加上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学习效果未必理想。制作优秀的体育新闻网页、体育学习网页、体育宣传专题网页,在校园网上,让学生通过访问校园网,在线学习体育知识,在学习和自我锻炼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体会于网络中,进行共享。这样通过学习、网上探究、师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加强了,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4.2建立名师BBS论坛,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意
根据学生的参与体育活动的情况,安排体育教师坐客BBS论坛,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例如可以讨论如下主题:“你喜欢上什么样的体育运动项目”,“与老师共评球赛”,“你是怎样看待你的健康”等。通过讨论,学生会把自己的想法呈现给体育老师和同学们,体育老师会对学生的观点做评述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供学生借鉴。这样就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达到共同促进利用网络学习的目的。
我国是个渔业大国,拥有的各类渔船数量总和居世界首位。但是,这些渔船大部分都是近海、沿海和内河作业的小渔船,而在远洋渔业上也仅限于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合捕其近海的海洋资源,真正意义上的大洋捕捞我们还是相当的落后。而不受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限制,资源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头足类软体种群、金枪鱼等中上层高度涸游性鱼类的利用更是微乎其微。中国的海洋开发产值还不足世界海洋产值的2%,仅占国内GDP的2.5%,而世界平均水平为5%,海洋强国为10%,这与我国的海洋大国地位极不相称。限于我国所具有的自然条件,我国步人海洋的方向较为单一,特别是在全球海洋战略态势中,与美国、俄罗斯等濒临3个大洋的海洋大国和科技强国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基于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严峻形势,《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远洋渔业发展规划》,提出了“提高船舶自主刨新能力“的要求,并明确提出了重点研究和开发”大型远洋渔业船舶”的要求。
开发利用海洋是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三大问题的重要出路之一。人类社会的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海洋水产品是优质的食物蛋白源。与肉蛋类食物存在替换性,且在蛋白、脂肪含量、营养结构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增加国民水产品的食用量,不仅有利于缓解陆地资源的不足,更有利于丰富、改善膳食结构,提高营养水平和国民的健康素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世界远洋渔业总产量约一半左右为大洋性金枪鱼,其资源十分丰富,在所有远洋金棺鱼捕捞量中,日本、中国台湾省、韩国、美国、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位居前列,但我国所占份额极少,与一个人口大国和渔业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鉴于金枪鱼渔业属于优质高产、高效产业,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现实,现在国际渔业界和传统的渔业资源国对渔业保护的意识日盛,在各大洋已经逐渐建立各种金枪鱼保护组织。而且,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金枪鱼资源已实施限船配额管理。金枪鱼围网渔业是现代金枪鱼渔业中捕捞效率最高的捕捞方法,围网渔业产量占整个金枪鱼渔业总产量的60~70%,由于经济效益好,所以发达的远洋渔业国家都把人、财、物集中于开发大洋性金枪鱼围网船上。开发我国自己的大型金枪鱼围网渔船,可以保障未来旧船的替换,保证渔船配额的存在。同时,通过我国与有关国际组织、海洋国家的协调努力,还可以争取新的渔船建造配额,进而增加我国远洋渔业资源的份额。
2我国远洋全枪鱼田网渔船的现状
在大洋性渔业总产量中金枪鱼占有绝对优势。船长在60m以上的大型围网船更具有相当优势。截至目前,世界大型金枪鱼囤网船数量约400余艘,我国仅有15艘进口二手船,而且还有3艘不是挂中国旗的,国内大型围两金枪鱼的设计与建造尚属空白。这种现状清楚地表明,我们的远洋渔业机制磐需调整,自主开发设计并研制金枪鱼围网船是必经之路。
近年来,国家对于商船的关注大大超出了对渔船的关注。远洋渔业不同于别的行业,也不同干商船的建造。远洋渔船不仅给造船业和配套业带来直接效益,而且还能产生持续性效益(远洋捕捞)。远洋渔业可以说是一个有百利无一害的行业,它不像其他行业在取得眼前利益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诸如污染等方面的后果。而作为这一行业发展最为重要的远洋渔船的发展,却成了远洋渔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制约了我国在世界渔业配额的分配。
在我国渔船及配套设备的整体发展上,都缺乏高水平的设计研究单位,重要船用设备的研发跟不上渔船的发展步伐。渔船的设计和制造单位自身水平与商船的设计和制造单位不同,商船设计和制造单位一般比较规范,技术力量雄厚,而渔业船舶设计和制造单位的规模相对较小,技术力量相对薄弱,质量保证体系不够完善。而在金枪鱼围网渔船的配套装备的设计和生产基本上还未起步的阶段,目前仅有的进口二手船的维修和替代设备也都是采用国外进口设备。因此,金枪鱼围网渔船的整体设计发展的落后大大限制了我国远洋渔业尤其是高附加值的金枪鱼渔业的发展,使得我国金枪鱼配额不能与我国海洋大国地位相称,配套装备的整体缺失又大大阻碍了我国金枪鱼围网渔船的发展。因此,我国不仅在金枪鱼围网渔船设计和建造方面是个空白,而且,为金枪鱼围网渔船主要配套装备都要依赖进口。
3国外远洋金枪鱼围网渔船发展现状
世界金枪鱼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三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以生鲜和罐头金枪鱼消费为主;欧盟以罐头金枪鱼消费为主,其罐头金枪鱼消费占世界罐头金枪鱼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美国也是罐头金枪鱼消费的主要市场之一。而金枪鱼罐头是围网捕捞的金枪鱼的最终产品。
世界金枪鱼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就三大洋金枪鱼的产量而言,太平洋最高,约占世界金检鱼的总产量65%:其次为印度洋约占22%,大西洋的产量约占13%左右。前面已提到过围网渔业产量占整个金枪鱼渔业总产量的60%~70。
国际上大型金枪鱼围网船队颇具规模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以西班牙为代表的欧盟、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等,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具有自主开发建造和配套的能力,他们占据了世界上金枪鱼围网捕捞量的大部分。以中西太平洋海域为例:目前,中西太平洋海域作业的大型金枪鱼围网船有20Q多艘,主要为日本、美国、韩国和台湾地区以及菲律宾等国家所属。日本现拥有36艘大型金枪鱼围网船,美国船只为39艘,韩国28艘,台湾地区为42艘,四个国家和地区总船数维持在140余艘左右,占总数的70%。
我们再以2001年的统计数据看看台湾地区大型金枪鱼围网渔业的状况。台湾自1982年底开始引进大型金枪鱼围网,现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如今就其船队的规模之大,船舶的大型化和现代化之程度,单船年产量之高,均可称得上是世界较强的船队之一。台湾地区在南太平洋岛国区域性渔业组织“南太平洋论坛渔业局“(SouthPacificForumFisheriesAgency简称FFA)登记为:总船数为58艘,其中16艘为大型冷藏运输船,42艘为大型金枪鱼围网船,如加上台湾拥有而悬挂瑙鲁、巴布亚新几内亚、努瓦阿图等国籍船旗的大型金枪鱼围网船。台湾地区在该海域渔场投人的大型金枪鱼围网总作业船数已超过50余艘。进入本世纪,船只不断向大型化发展,最大船只的总吨位已达2000总吨,据了解,台湾已计划建造总吨位3000吨级的超大型金枪鱼围网船,意在进一步向东太平洋拓展,扩大作业海域的范围。至2001年,台湾金枪鱼围网已成为台湾远洋渔业的主要作业方式之一,年产量达29万吨多,占台湾远洋渔业总产量的23%之多。
4发展我国的远洋金枪鱼围网船
4.1走自主创新的路。我国是个海洋大国,我们的远洋渔业发展势必对其他远洋渔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产生巨大的冲击波。由此,在远洋金枪鱼围网船的发展上他们必会对我们实行技术封锁。所以,我们必须依靠自己,利用我们产、学、研的优势研发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型远洋金枪鱼围网渔船,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我国远洋金枪鱼围网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1.2010年广州亚运理念与休闲体育文化的联袂
1. 1广州亚运理念充分把握时代主题—“和谐时代”、“休闲时代”
广州亚运理念:“激情盛会,和谐亚洲”把握了时代主题,又体现了亚运会的宗旨和举办城市的热情,同时表达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如1951年的印度新德里举办的第一届亚运会,用的是“红色太阳”的口号,是当时亚洲追求初升之日的发展愿望。广州亚运必然受到岭南文化的熏陶,而且广州是一个非常包容的城市,热情洋溢地迎接来自亚洲各地的朋友来参加2010年亚运会,让参加亚运会的亚洲同胞感受到广州亚运会的激情,让亚洲人民从激情亚运中融合休闲体育思想,创造和谐亚洲。对刚结束不久的北京奥运,我国赢得金牌第一的东道主荣誉,对于亚运这应该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应该突出激情亚运、和谐亚运、休闲亚运,打造我们亚洲休闲体育文化理念,传播休闲体育文化。
1. 2广州亚运新增项目富有休闲文化特征
广州亚运会是亚运历史上设项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亚洲盛会。在42个大项中,既有28个奥运会比赛项目,也有14个非奥项目,新增项目为体育舞蹈、龙舟、轮滑、围棋、象棋、板球等6个项目,其中3个项目属于中国的,都是属于休闲体育项目类,龙舟进入亚运会,展示了“粤人喜水善舟”的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特色,而且在广州亚运会官方网站主页面版头设计起伏的线条及龙舟图案,融人了龙舟这一本土元素,充分体现了本届亚运会朝休闲盛会方向发展。广州亚运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岭南文化的陪衬下尽显东方特色,追求“天人合一”,淡化竞技,实现“人与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将广州亚运会打造成为休闲体育盛会,树立亚运以休闲体育文化为核心的理念。
1. 3广州亚运与东方体育文化之说
先从亚运会的渊源说起,在20世纪初叶,受西方体育文化输人的影响,部分东方国家开始发展起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开始有了区域性的体育国际交流,进而开始酝酿东方体育文化的整合,之后便出现了亚运会,从此我们的东方体育文化被竞技体育文化代替。1913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一届东方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亚运会的雏形,菲律宾、泰国、台湾、日本、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这次运动会。最初,每两年举办一届,到1934年为止,共举办了十届,后被称为远东运动会。1840年,爆发,西方体育文化曾搭乘在殖民化的轧道机上,把东方各国的原体育文化推挤到边缘,几于湮没。然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体育文化又如同割草机一样把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修剪得整整齐齐,各种民族体育文化作为弱势文化,在“弱肉强食”的规律面前,变得如此苍白,各种民族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之间形成了一种绝对不对称的文化关系。因此,我们应该发起东方体育文化,确立东方体育文化哲学思想,以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谐等观念为主导思想,广泛结合亚洲各国的民族体育文化精髓,打破亚运会过去的精英型的选拔式,应该是联欢盛会,是健康、健身的休闲体育盛会,打造东方休闲体育文化理念的亚洲运会。所以,借广州亚运是传播东方体育文化的最佳机遇。
2 2010年广州亚运与岭南休闲体育文化融合传播分析
2. 1传播岭南休闲体育文化,塑造广东体育文化形象
岭南休闲体育文化是在岭南文化背景下孕育而生,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独秀一枝,成为东方体育文化的代表之一,经历了中西体育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经过了历史的验证。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不是一个单体,而是一个集合体,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传播。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是指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特质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社会群体和个体之间的传递。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历史悠久,而且有一段发展变迁过程,其传播与发展,互为表里,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既是一种通过岭南休闲体育文化塑造广东各地区体育文化形象的过程,也是一种通过多种传播渠道认知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过程,还是一种通过对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解读了解广东兼容博大精神的过程。
2. 2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的核心内容—“武”、“狮”
武术和南狮是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在海内海传播最为广泛的岭南文化特色。岭南自古有狮武合一的传统理念,其中南狮是一门集南拳、跳跃、锣鼓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打造了岭南休闲体育特色,成为岭南传统休闲体育文化的精髓。随着岭南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与娱乐意识加强,每逢佳节,舞狮与武术成为庆典的主要亮点节目。此外,在公园常见踢毽球、打太极拳、羽毛球等,成为全民健身休闲体育项目的主体部分。
2. 3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体现亚运主题思想
体育大国进军体育强国,必须拥有我们自己的体育思想,那就是休闲体育文化思想,符合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核心—“中和”、“不争”,建立我们东方体育思想,与强烈的西方体育形成冲突,让我们中国为亚洲体育作出重要贡献,感动亚洲;将“休闲”思想灌人亚洲人民的脑海中,将我们中国休闲体育文化传播亚洲,风行世界。
3融合传播对策
3. 1成立亚洲休闲体育文化传播中心,建立研究机构
借助广州亚运契机和广州独特的经济和文化优势,加强与亚洲地区的休闲体育文化交流,这是打造东方体育文化的完美时刻,应该抓住机遇成立亚洲休闲体育文化传播中心,建立研究机构,加快亚洲体育文化发展,实现亚洲体育文化大融合,打造亚洲的体育文化理念。充分发挥广州亚运的机遇,迎合周边国家的体育文化思想,如印度的瑜伽,中国的传统体育养生,太极拳等休闲文化,举办每年的亚洲休闲体育大会。
3. 2充分利用大众媒体,提高媒体对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传播意识
大众传媒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那么,对大众传媒进行引导,提高他们对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才智,打造更好的传播理念和手段,使传播效果更明显。如凤凰卫视成为本届亚运会的媒体合作伙伴,它将把广州亚运会“激情”、“和谐”理念传递给全球华人,传递到全世界。
3. 3加强志愿者对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对“2010年广州运会”的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具有很大挑战性,也具有特殊性,是在国内进行的岭南休闲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一次非常好的机遇。正是这个特殊性,使岭南休闲体育具备了良好的传播环境。为此,加强亚运会志愿者培训,训练一批精通岭南体育休闲体育文化和了解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充当志愿者,为传播岭南休闲体育文化服务,使亚运期间的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做到面面俱到,把每一个海外受众作为传播对象,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受众的群体进行分层,按不同国家或不同语言进行分群传播,让志愿者熟悉每一个国家的传播状况。尤其部分海外人士对以岭南武术为代表的南拳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根据其了解程度进行传播。
3. 4亚运期间举办亚洲休闲体育文化节,传播岭南休闲体育文化
亚运会是我们东方的大盛会,是传播东方体育文化的大好时机,所以筹划亚洲体育文化节,以联欢形式灌输东方体育文化精髓,打造我们东方体育运动会的品牌,建立我们自己的亚运会理念—“健康体育,绿色体育,和谐体育”,贯穿休闲体育文化为中心,传播亚洲休闲体育文化,打造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特色。
3. 5让广州亚运与旅游相结合,使国外友人零距离接触岭南体育文化
前言
2010年广州亚运会将是传播岭南文化的大好时机,它将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华民族为弘扬团结、友谊、和平、欢乐、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做贡献的又一次展示,要传承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的一系列理念和宝贵经验,把2010年广州亚运会办成有“中国特色、广东风格、广州风采”,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亚洲体育盛会。它以“激情盛会,和谐亚州”为主题,以“动感亚洲,感动世界”为口号,充分体现了岭南人民对竞技体育与娱乐、休闲文化相融合的理念,也进一步迎合现代社会的需要,讲究“人与人、社会、自然和谐”以及人自身“天人合一”的休闲理念,那么,广州亚运会将充分体现竞技体育与休闲体育文化完美结合,通过以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为传播载体,进一步传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将广州亚运打造成亚洲休闲体育盛会。2010年广州亚运的休闲体育文化元素
1.1广州亚运理念充分把握时代主题—“和谐时代”、“休闲时代”
广州亚运理念:“激情盛会,和谐亚洲”把握了时代主题,又体现了亚运会的宗旨和举办城市的热情,同时表达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广州亚运受到岭南文化的熏陶,而且广州是一个非常包容的城市,热情洋溢迎接来自亚洲各地的朋友来参加2010年亚运会,让参加亚运会的亚洲同胞感受到广州亚运会的激情,让亚洲人民从激情亚运中融合休闲体育思想,创造和谐亚洲。对刚结束不久的北京奥运,我国赢得金牌第一的东道主荣誉,争取金牌第一应该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应该突出激情亚运,和谐亚运,休闲亚运,打造我们亚洲休闲体育文化理念,传播休闲体育文化。
1.2广州亚运新增项目富有的休闲文化特征
广州亚运会是亚运历史上设项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亚洲盛会。其中新增项目为体育舞蹈、龙舟、轮滑、围棋、象棋、板球等6个项目,其中3个项目属于中国的,都是属于休闲体育项目类,其中龙舟进人亚运会,展示了“粤人喜水善舟”的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特色,而且在广州亚运会官方网站主页面版头设计起伏的线条及龙舟图案,融人了龙舟这一本土元素,充分体现了本届亚运会朝休闲盛会方向发展。广州亚运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岭南文化的陪衬下尽显东方特色,追求“天人合一”,淡化竞技,实现“人与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将广州亚运会打造成为休闲体育盛会,树立亚运以休闲体育文化为核心理念。
1.3广州亚运与东方体育文化之说
先从亚运会的渊源说起,在20世纪初叶,受西方体育文化输人的影响,部分东方国家开始发展起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开始有了区域性的体育国际交流,进而开始酝酿东方体育文化的整合,之后便出现了亚运会,从此我们的东方体育文化被竞技体育文化代替,因此,实在有必要建立属于我们东方的体育文化思想,但是现在的亚运会只不过是山寨版东方奥运会而已,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体育思想,成为奥运会的预选赛,失去了东方体育文化的本质和特色,我们应该发起东方体育文化,确立东方体育文化哲学思想,以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谐等观念为主导思想,广泛结合亚洲各国的民族体育文化精髓,打破亚运会过去的精英型的选拔式,应该是联欢盛会,是健康、健身的休闲体育盛会,打造东方休闲体育文化理念的亚洲运会,所以,借广州亚运是传播东方体育文化的最佳机遇。
2融合传播对策
2.1成立亚洲休闲体育文化传播中心,建立研究机构
借助广州亚运契机和广州独特的经济和文化优势,加强与亚洲地区的休闲体育文化交流,这是打造东方体育文化的完美时刻,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成立亚洲休闲体育文化传播中心,建立研究机构,加快亚洲体育文化发展,实现亚洲体育文化大融合,打造我们亚洲的体育文化理念。充分发挥广州亚运的机遇,迎合周边国家的体育文化思想,如印度的瑜伽,中国的传统体育养生,太极拳等休闲文化,举办每年的亚洲休闲体育大会。
2.2充分利用大众媒体,提高媒体对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意识
大众传媒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那么,对大众传媒进行引导,提高他们对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才智,打造更好的传播理念和手段,使传播效果更明显。如凤凰卫视成为本届亚运会的媒体合作伙伴,它将把广州亚运会“激情”、“和谐”理念传递给全球华人,传递到全世界。
2.3加强志愿者对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对“2010年广州运会”的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具有很大挑战性,也具有特殊性,是在国内进行的岭南休闲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一次非常好的机遇。正是这个特殊性,使岭南休闲体育具备了良好的传播环境。为此,将亚运会志愿者加强培训,训练一批精通岭南体育休闲体育文化和了解岭南休闲体育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充当志愿者,为传播岭南休闲体育文化服务,使亚运期间的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做到面面俱到,把每一个海外受众作为传播对象,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受众的群体进行分层,按不同国家或不同语言进行分群传播,让志愿者熟悉每一个国家的传播状况。尤其部分海外人士对以岭南武术为代表的南拳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根据其了解程度进行传播。那么,最重要的是志愿者需要精通亚洲各国的语言、要让志愿者有针对性的去了解岭南武术在他国的发展状况。所以,这批志愿者的来源,需要国家政府下放有关文件,让高校的精英人才为传播岭南休闲体育文化奉献一份力量,将部分亚洲国家留学生出来为志愿者翻译。要充分发挥各类体育院校,及其体育会、社、馆的传播作用,开展官方传播与民间传播的有机结合,使亚运会期间的岭南休闲体育文化传播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格局,使传播效果最优化、最大化。
2.4亚运期间举办亚洲休闲体育文化节,以联欢形式灌输东方体育文化精髓,传播岭南休闲体育文化
二、受众群体心智的变革
心智的变革,究其本质而言,是在思想的基础上思维方式的变革。而这种思维方式的变革,并不是形而上学式的逻辑推演。而是变革的主体——受众——在创造和使用新工具,特别是与其个人利益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工具。正因如此,新媒体的应用是在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承担重要媒介。受众群体心智的变革,并不能够从其内在心理得到明确的把握,而是通过心智模式下的外在表现的变革所反映出来。笔者从自我、群体以及思维三个方面作出分析。
(一)受众的自我意识的变革机制考夫卡①认为,世界是心物的。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psychologicalfield),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physicalfield)。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却是两者结合而成的心物场。[4]作为新媒体的客观外物在受众生活的各处是息息相关的。个体对面临的客观事物,是以心理投射作用对自我意识的反映。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无形地映射到客观事物的改造中。不可避免的客观事物的变化正是反映人们自我意识的变化。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在一般意义上,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5]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詹姆士认为自我意识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第一,物质自我的变革。个体的物质自我的产生不仅仅是从自己本身的躯体、性别、体型和容貌等生理物质上所表现的情感体验和心理的意向性。而是从新媒体所提供的符号化信息,获得更多的自我感受和意识的形成。第二,社会自我的变革。不再局限于对静态的自我隶属于某个国家、民族和阶层。也不再限制于自己对自身在群体的中的地位、名望以及拥有家庭、亲友等意识。新媒体沟通方式产生的分布式的思维,个体将自身视为居于动态的个体化的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对待社会中的其他任何个体均是这个网络下的统一节点。这就对社会民主化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和自我觉醒。第三,心理自我的变革。关于心理自我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受众个体的自我反思性上面。受众个体被网络媒体的特性的不断深入影响,网络的分布式思维便会形成在个体的心智模式。同时也是对其内在心理的反思而得出的产物,思维方式的转变带来的首先就是自我心理的转变。思想这一问题的变革,不是思想本身,而是个体对外物的改变中体现其思想的变化。人类大脑统领四肢,但其完成一个生命运动,依旧是要依靠四肢的动作完成去投射出大脑思维对其作出的反映。在使用新媒体这一工具的过程,必然会引起使用者对其自身的反思。这种反思将会增加人们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加深对外物的思考能力。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类认知能力的不同,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实践的分工。那么分工的本质--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不同使得人们的认知发生重大变化。
(二)受众的群体心理的变革机制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是不能离开社会群体的。人们总是作为群体的成员而存在。群体是个体的共同体,个体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就形成了群体。个体通过群体活动参加社会生活,成为社会成员。个体不仅属于许多群体,而且在不同的群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形成独特的个性。在新媒体没有诞生的社会里,媒体仅仅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终端,而新媒体的出现,将原来潜在着的有着共同兴趣,有着相同或相似特征的受众,成为现实群体的一个重大延伸。这是群体形态的延伸。这就是一种群体形式的变革。在物理距离分布于各处的个体,通过忘了联系在一起,自由而民主的表达着自己在群体的作用。最重要的变革在于网络化分布式消除了群体和个体之间的矛盾,通过网络结构将群体与个体在思维上融合在一起,企图突破群体与个人的二元对立思想。这是在现实群体中很难办到的情况。一般来说,群体心理有着四个方面的特征:认同意识、归属意识、整体意识和排外意识。而在新媒体的的深刻影响下,群体这四个意识虽然有,但是逐渐会消失。网络化的分布式将会形成统一的群体,而有着统一受众组合的节点共同汇集而成的大群体。即使在形式上,有着各自的小群体,但是在内在心智上是一种均等化和同层面化的意识。相互的区分度将不再被一些外在特性所局限。这就是新媒体沟通方式对内在心智变革后,在网络受众群体中留下的印记。
(三)受众的思维模式的变革机制在传统媒体领域的生活世界中,受众无法在更大的世界范围内得到其本身的意义。或者说,受众本身也不会去思考这份意义。当新媒体的诞生并不断的应用于普通的生活中,便多了一份意义。作为网络社会中的一个节点--受众个体—本身是无意义的。丹尼尔•丹尼特②说“有许多微不足道的小东西,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意义正是通过其分布式交互涌现出来的”。我们获得这份意义正是通过网络媒体的赋予,对人类思维的网络化,分布式的形式的来源,也是通过对网络的应用而得知的。人类心智活动和任何自然进化出的感知系统是由无数“碌碌无为”式的(agent)所完成的单独简单进程组合成的大社会。从脑部关联的互动机制中,涌现出各种心智现象。[6]这种思维的认知,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方面,对人类自身的心智结构同样具备更大的意义。在传统的媒体使用中,很难发掘网络化的思维,更多的是二元角度思维、现象学思维等等。对于心智的变革,网络媒体的应用有着极大的作用。一方面,网络媒体是新技术的成果,是人类心智思维的产物,对于大多数人还只是应用者,只有在不断的使用中,才会被这产物所影响。另一方面,新技术的使用和新媒体的普及,让更多的受众的心智产生新变革。对于工具使用的力量,并不亚于对思维批判的力量。通常上,一种意识是通过思维上的批判,转化为意识的物质力量而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在使用工具的时候,同样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思维的新认知方式而发挥作用。受众群体心智变革后,产生新的心智模式就会对生活世界中一些历史事件就可以作出新的解释。以往我们看待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发展是因为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是怎么到来的,作为当时的英国人,即使是那些正在使用着蒸汽机的人们,也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工业革命来了。经常说以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并被推广是工业革命的来临的标志。作为当时时期的每一个个体,都在追求其个人的利益,广泛的使用新的动力—蒸汽机,他们也不会去想自己所做任何事情对整个社会有什么改变,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有什么促进作用。而正是由于这些“碌碌无为”式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无数分布式的简单组合或融合,涌现出社会利益,表现出经济的大繁荣,在历史时代中划分为工业革命。在经济学领域里,英国自由经济发展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①在无形中控制着社会中人们的经济活动。每个人()只是追其自身的经济利益,经过无数这样的分布式的组合,涌现出经济现象,实现了社会利益的发展。然后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无数组合并涌现的过程。最后,出现在网络时代,信息就是一切利益的根源。新媒体的沟通方式为信息的编制、传送和接受等作出巨大的变化。我们正是对这个时代的反思作出了一些思考。
首先,新媒体的发展是基于互联网这一前提之上的,在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双重条件之下,新媒体逐渐应运而生。新媒体的产生是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出现的,一般来看,新媒体是一种可以向受众提供更多丰富的信息,通过更多全新的技术手段来实现信息推送的媒介。例如,网络、手机、平板、数字电视等智能产品的出现,都可以称为新媒体。它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活要求和生活特点,进而可以更为有效的满足当代人对于信息的获取要求,从而有效地实现和弥补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方面的不足和劣势。
(2)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许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这也是新媒体顺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关键所在。它所具备的特点包括:传播主体普遍化、传播方式多样化以及传播内容丰富化。首先,传播的主体已经不局限于电视观众,它可以使得人们在任意时候,进行新闻的获取,更多的人都可以接收到相应的电视新闻内容。其次,在许多的传播平台都可以有相应的新闻获取,甚至比电视可以更早了解这些内容,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及时了解信息,从而掌握更多的新闻内容。最后,传播内容的丰富,传统的新闻传播主要就集中在文字、图片传播上,而新媒体背景之下的传播,可以更为有效地实现对内容的丰富,包括动态图、视频等,都成为激发人们获取新闻兴趣的重要保障。
二、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问题
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是新闻传播的根本,并不是说将要被取代,而是应该更好的发展,才能够有效地实现对自身的发展与完善。首先,要明确传统电视新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新闻的播出时间受限,许多时候都必须要观众在固定的时间点,选择固定的频道来观看新闻内容,这就导致了时空的局限性,以及对于观众自身积极性的一种抑制。其次,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内容相对枯燥,观众对其认识和理解也比较有限,并不能够兼顾到全部的受众。所以受众的范围不能够扩大,很多时候也很难真正地实现新闻传播的意义。
三、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变化
(1)传播方式的变化
新媒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视新闻的发展和传播。首先,促进了大众对于新闻内容的接受。传统的新闻内容大多数都是通过电视或者传统的纸媒进行传播的,而新媒体的崛起,就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媒体传播的渠道。手机、平板以及网络终端,都成了传播新闻的途径,所以人们可以更加随意地在自己可以安排的时间内进行新闻内容的获取,再也不需要在固定的时间进行相应的电视新闻时间安排。这种传播方式的变革实际上也是新媒体在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于新的传播方式,要不断地进行推广,这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新媒体平台的推送。
(2)传播方法的变革
在新媒体发展的今天,传播方法与从前相比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传统的传播方法具有许多的弊端,而新媒体恰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传播方法的变革,可以有效地推进电视新闻的传播。人们可以在更多的时候进行新闻的获取,也可以有效的把握电视新闻传播的方向。现在的传播方法包括互联网传播,这样的一种传播方式可以很好地满足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也可以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传播方法,从最初的报纸、杂志、广播、影视、网络,实现了很大程度的一个跨越,同时这也反映出了传播方法的不断深入变革,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进行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这样的传播方法背后,电视新闻的传播更加具有推广意义,人们获得的新闻内容,也将更为全面、真实与直观。
(3)传播内容的变化
在传播内容的变化上,确实新媒体视域之下,具有了一定的突破和创新。首先,传统的电视新闻内容,主要就是有关于国家大事或者政策法规的,这些与许多观众的实际生活都是具有较小关系的。所以许多时候观众并不能够带着更多的积极性来看待这些新闻内容。其次,传统媒体播报的新闻内容过于死板和单调,人们并不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更多有自身息息相关的内容。而新媒体背景之下,传播内容与从前相比,确实有了许多突破。新闻内容除了文字、图片、插图,更是有了许多的动态图或者短小视频,这非常符合当今人们的生活状态,也可以满足传播的特点和要求。另外,作为全新的一种新闻传播手段,更是具有许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特点,将新闻内容按照板块进行分类,一方面便于人们的查找;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要求。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之下,传播内容的变化与丰富,是改变人们对于传统电视新闻传播的弊端的重要方法,也是提升人们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保障。
中图分类号:TD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046-01
船舶检验是船舶进行安全航运的前提条件,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检验,才能够将船舶的安全系数提升至最高。轮机相当于整艘船舶的心脏,为船舶提供必要的推动动能、电能和热能,是验船师在船舶检验中关注的要点之一,除去遇到一些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船舶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航运态势,能够有效的降低由于船舶轮机的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维护水域的安全是与验船人员及时发现并排除轮机安全的隐患分不开的。
一、基于船舶轮机检验的相关问题分析
从本质上来看,是为了实现船舶的使用性能、航运性能呈现出良好的状态,为船舶职能的实现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和良性的运转环境。基于船舶轮机检验的相关缺陷的分析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1.1 主机部分常见缺陷-偏移问题
在航运过程中,船舶的轮机一直处于工作的状态,并伴随着较大的振动现象。船舶的主机座是由紧配螺栓固定的,大幅度的震动将会导致螺栓出现偏移的现象,继而造成尾轴线的偏离其既定的轨迹,造成轴系磨损现象严重,给船舶的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
1.2 管路问题
在船舶主推进装置的整体结构中,船舶管路的有效选材和正确安装对于船舶轮机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民营船厂建造的船舶,为主推进装置服务的管路使用耐用度较差,各管系安装存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管路的腐蚀、泄露甚至是爆裂等现象不时出现,不利于船舶的安全航行。本人在船舶检验当中经常遇到的管系安装方面的问题有:
一是目前尚有部分船舶的燃油舱柜油尺采用塑料管或无防护的玻璃管,极易破裂,造成泄漏甚至发生火灾的危险。
二是船舶管路的走向形状上的缺陷。在船舶机舱的内部,通常设置有一些必须的管道经过。比如:部分船舶的燃油舱柜空气管未延伸至机舱外,其采用的形式是直管式的。这对于船舶来说,存在着较大的被异物侵入的可能。同时,还将一定程度的可燃气体只留在了机舱内部,如遇明火或者是遭受巨大的撞击之后,会导致爆炸现象的出现,不利于机舱内部的安全。
三是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管路的设置不完整。比如在海事安全检查中发现,某轮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只设置有连接至舷外的通海排放管路,而未设置通往接收装置的生活污水排放接头及其连接管路,未能满足《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中的相关规定的要求。
四是海水管系的腐蚀问题。船舶海水管系广泛的应用于主辅机冷却、消防、压载等系统,因其输送的介质-海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再加上管材质量的不过关,使这些管路面临严重的腐蚀问题。
1.3 船舶辅锅炉常见问题
锅炉是船舶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导热油锅炉以其热效率高、经济效能高在我国新造船上安装越来越普遍,导热油锅炉在运行中的危险性不在于象普通水管锅炉一样要发生爆炸,主要在于导热油的泄露引发火灾。在锅炉检验中,常见的故障有:一是由于风门太大或者油含有一定比例的水分而导致的冒白烟现象;二是由于烟管积灰或炉膛积油焦过高影响燃烧而引起的火焰向炉门口反喷出现象;三是由于供油系统被油污淤塞而导致的燃烧时冒黑烟现象。
二、解决船舶轮机检验的相关问题的措施
船舶轮机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关乎着轮船本身的装卸、航运以及停留问题。关乎着船舶上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问题。关乎着船舶使命是否得以顺利完成的问题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船舶检验的重要性和关键性作用。如何推进船舶轮机检验中的问题顺利解决被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对于船舶的安全航行来说,显得尤为的重要。
2.1 提升船检工作者对于轮机检验的能力和素质
在船舶的有机整体中,发挥船舶最佳功效处于核心位置的则是船舶轮机。一般情况下,对于船舶轮机的检验在实际遇到的问题种类较多,而且复杂程度各个不同。这也就为船舶轮机的检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2.2 以铰配加固的方式紧配螺栓
解决振动条件下,对于紧配螺栓的偏移的解决方案是采取以铰配加固紧配螺栓的方式来解决该问题。通常情况下,紧配螺栓的数量应满足船舶相关规范对轮机安装中的最低要求。主机座紧配螺栓的数量应不少于总数的15%。当主机座与齿轮箱座为组合一体时,应不少于6个;当主机座与齿轮箱座为分设时,各机座均应不少于4个,各个紧固螺栓均应向上安装,并且基座螺栓应装有防松螺母和锁紧装置或防松小垫片;装配紧配螺栓时,要求在螺母末拧紧前,螺栓不应有位移和转动现象。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对曲轴的过度磨损问题的出现。
2.3 合理化管系结构设置
对于管系结构设置问题中,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管道的腐蚀、老化甚至是爆裂等现象的出现,必须对管系材料的把关放到首位,并配备以适当的防护,减少事故的出现。解决常见机舱管系布置等问题的方法有,一是采用经船级社认证的平板式油尺或自闭式油尺来取代塑料管,以减少因油尺破裂导致的机舱事故的发生;二是将燃油柜的透气管延伸至机舱外甲板开敞处所并将其末端设置成鹅颈式弯头,并包扎金属防火网;三是严格执行国家法规的要求,加装生活污水排放接头及其连接管路,完成现有船舶对满足11法规中对生活污水要求的升级改造;四是为改善海水管路的耐用度问题,首先尽可能选用耐腐蚀性能高的材料,其次可以采取加大管径、增大弯曲半径以减少水流速、减少对管路冲击力,再次可以通过刷防锈漆、在换管前通过酸洗等方式减少腐蚀的日常保养方式来提高海水管路的使用寿命。
2.4 导热油锅炉故障的排除
锅炉检验除锅炉本体及其主要部件外,还要包括主要附件和指示仪表,通过细致的排查,找出腐蚀、变形、损坏的存在,确定修理范围。解决导热油锅炉常见问题的方法有:一是通过调门或改善油质以解决燃烧时冒白烟的问题;二是通过清除烟管积灰和清除炉膛内油焦来避免火焰向炉门口反喷出现象;三是检查滤油器、油泵内滤网、喷嘴滤网、油管、油箱,并加以清洗来解决燃烧时冒黑烟的现象。锅炉是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压力容器,通过验船师的检验和船员的规范化操作和维护保养是避免其出现故障的根本所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船舶的有机整体中,发挥船舶最佳功效的处于核心位置的则是船舶轮机。船舶是水运事业开展的主要工具和依托,船舶的检验是减少水运事故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基于船舶轮机检验的相关问题探讨,以期有助于保证船舶结构功能的完善,保障船舶轮机的正常运行,避免由于船舶轮机的故障所造成的不可估量的损失,维护水域的安全,减少水污染现象的出现,最大限度的保证船舶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华梅堂,王仙,李天匀,朱翔,金翔. 基于缸内工作过程的柴油机工况监测与诊断技术研究[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10年MIS/S&A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论文集)[C].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10:5.
中国陶瓷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景德镇陶瓷文化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提高景德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影响力,就要把城市发展和资源利用结合起来,把现代化气息和营造城市的文化特色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来进行陶瓷文化传播。相对于其他媒介,电视媒体是是目前世界上传播范围最广泛、传播效果最理想、社会影响最显著的传播载体,在公众接受交流信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陶瓷文化类节目所落含的丰富的陶瓷信息,深刻反映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内涵,是世人了解瓷都、认识瓷都的最好的信息窗口,对景德镇对外宜传产生着积极作用。充分认识电视媒体在陶瓷文化传播中的优势,畅通电视媒体与陶瓷文化传播连接的各种管道,充分发挥电视媒体在教育和影响公众文化修养方面的作用,不仅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
一、电视媒体的优势
1.广覆盖、低成本、快捷化。如2004年中央电视台摄制的七集电视专题系列片《景德镇》,对景德镇深厚的陶瓷历史文化渊源和辉煌成就进行深人浅出的讲述,还有景德镇国际陶瓷节开幕式、官窑遗址发掘等央视直播节目,让更多的人认识了瓷都,了解了景德镇。这种迅速在大范围内宜传的花费是非常之小,而所产生的作用却是十分巨大,是无论任何一种传播载体都无法做到的。
2、现场感、亲和力、直观化。电视传播的特点是形象、鲜活、直观,观众易于接受和理解。如景德镇电视台深受群众喜爱的栏目《边走边看》,该栏目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现身说法”,谈古论今。通过栏目主持人边走边看边说这一动态性口播形式,辅以一些通俗易位、具体形象逼真的制瓷工艺操作,讲解古今陶瓷文化知识,形式可谓别具一格,画面丰富活泼,在群众中有很强的影响力。
3.多媒体、交互式、人性化。当代互联网技术的渗透,使电视传播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赋予了新的概念。我们进人了一个全新的数字电视时代,电视传播趋向多媒体、交互式,特别是各种资讯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使人们可以不受地点、时间的局限,有选择地收看陶瓷文化类电视节目,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可以参与到其中。
总之,电视媒体是一种感观上的视觉和听觉相协调、声像上的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它有声有色,有形有情.以生动逼真的直观形象和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深奥的艺术道理通俗化,把枯燥的历史生动化,从而吸引公众,感染公众,说服公众。不论文化程度,不论年龄大小,公众都可以从电视中接受信息,而且可以重复声像,使其多次出现,反复刺激人们的感观,加深公众的理解,这对于民族传统文化魅力的展示和陶瓷文化知识的普及尤为重要。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视已经进人了千家万户,作为普及率最高、受众最多、影响最大的大众传媒,理应成为陶瓷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然而,就目前而言,景德镇本土电视传媒的功能主要在新闻传播和娱乐资讯方面,在陶瓷文化传播方面有部分零碎的内容,但在整体上缺少份额,频度和强度也不尽人意,这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认识、工作方面的偏差。主要是:
1,媒体资源上的不到位。电视媒体中文化传播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和资金。陶瓷文化节目创作是一门学问,陶瓷文化事业的繁荣首先需要一大批既熟悉陶瓷文化又懂传播知识的专业创作人才的付出。事实上,现在从事陶瓷文化节目创作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而且电视媒体迫于市场化运营的经费压力,投人文化类节目制作的费用较低。土壤不肥,就无法出得了优质的陶瓷文化电视产品。
2、节目制作上的不到位。目前我们在电视中所能见到的陶瓷文化栏目和专题节目为数不多,精品甚少。诚然,电视媒体部门需要收支平衡,开发生活娱乐型节目和广告节目可以图利,相比较,开设文化节目属公益性项目,收益微乎其微,甚至要贴本,所以开发陶瓷文化栏目和制作陶瓷文化节目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
三、创新理念和方法
1、掌握公众需求,发挥自身特色。电视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这就决定了电视节目要面向大众而展开。从这一角度讲,电视所传播的信息就不能是艰涩的、深奥的,而应该是通俗的、大众的。受众收看电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愉悦身心,没有人愿意在电视上看到沉甸甸的内容,冷冰冰的说教,人们更愿意从电视上看到轻松愉快的内容。电视这一娱乐大众的本质是电视与生俱来的功能和作用,因而它也渗透到了电视的各个节目之中,包括文化类节目,也要以更轻松的姿态出现才能吸引受众,达到传播的目的。如陶瓷电视专栏节目《话说陶瓷》,能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原因就在于它找到了最适合电视媒介的播出方式。首先,它请到的嘉宾都是学识渊博、善于表达的陶瓷名家大师,他们的身份地位提高了信源可信度,他们的精彩讲述确保了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其次,节目设置都是采取系列板块的形式,每集一个话题,多板块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环环相扣,受众在观看时有欲罢不能的感觉。最后,《话说陶瓷》的播出内容是它最吸引人的东西,它以景德镇为主背景,忠实而典型地以视觉形象和艺术语言去游历“瓷路”风景,点评“瓷韵”英华,笑谈“瓷趣”百事,畅叙“瓷缘”真情,没有把传授知识当作简单的授课或是普通的讲述来处理,而是充分发挥电视媒介的特点,以陶瓷为审美主体,配以图片、资料和话外音,有张有弛,轻松而严谨。这样一来即使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受众接受起来也没有什么难度,这就确保了节目是面向大众,而不是部分精英阶层的“小众”,最大程度上吸引了更多的人来收看。由此看来,《话说陶瓷》正是依靠通俗化、娱乐化、贴近受众的特点成为家喻户晓的节目。
2、加强人才培养,激励节目创新。要采取措施,积极扶持陶瓷文化节目创作队伍发展,培养和引进一批熟悉陶瓷文化、精通节目制作、能够敏锐洞察陶瓷市场走向的高素质陶瓷文化类电视节目制作人才。由于陶瓷业是一个知识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领域,如果主创人员是一个对陶瓷历史知识一窍不通,对现代陶瓷发展历程毫不知晓的人,如何能够既让外行观众喜闻乐见,又使内行观众心悦诚服。所以说,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是传播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也只有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才能以更新的思维方式,更新的创作形式,在众多纷繁复杂的陶瓷文化中发掘出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并进行提炼和总结,并通过有效的视觉图像方式进行表达,进而达以节目创新来创造良好社会效益的目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广告的完美结合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都必然会诞生一些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化表现语言与表现形式,广告正是这样一种不容忽视的艺术形式,将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价值观中最精华的部分创造性地挖掘、呈现、展示出来,通过巧妙的构思与创意,伴着与时俱进的旋律,使人们在欣赏优秀产品的同时,也能够深入而全面地探索、了解、传承中国文化。文化与广告的完美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华文化可以作为广告创意的源泉
我国悠久古老的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戏曲文化,武术文化等等都可以作为某种商品广告的文化载体,将产品的信息与古老的中华历史积淀相融合,使其底蕴深厚,耐人寻味。例如:杜康酒以其传承十三朝文化为视觉符号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又指出其历经十三朝发展的白水杜康,成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白酒典范,是“穿越历史,见证文明”文化内涵的体现。
2.代表中国文化的典型形象受到喜爱和礼遇
广告作品中也越来越多地利用这些文化元素所固有的文化内涵与产品自身特点相结合,在诊释了品牌内涵的同时发扬了中国文化。例如: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已经成为一种品质的象征,她既代表着安全可靠(长城电脑广告语),又标志着科技、精美(长城汽车广告语),这种古典一与现代、文化遗产与科技产品、文化与广告的自然融合,更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广告的完美结合。
3.广告覆盖面大,受众多
广告的影响力、优美的文案、成功的案例足以证明:她已经成为宣扬中华文化的阵地,民族文化亦可为国产品牌提供厚重的文化支撑,使其时尚而不乏“内力”,从而彰显民族特色,二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广告中的滥用
1.滥用象征中华民族的形象、标志
龙、石狮、长城等形象、事物是中华民族尊严的象征。对这些元素的滥用,是一种侮辱行为,严重损伤了国人的感情。在耐克球鞋“恐惧斗室”篇中,具有中国功夫的老者、飞天形象的美女以及龙的形象,都败倒在西方运动员勒布朗的脚下,引起了中国消费者的强烈反感。同样,在立邦漆“滑落龙”篇中,中华民族的图腾—龙,被广告制作者安排从涂有立邦漆的柱子上滑落下来,广告激起了向来以“龙的传人”自居的中国消费者的反感和不满。另一则飞利浦精英移动电话的户外广告,以中国长城为背景,以一位精英人士“坐”在长城上,用飞利浦移动电话通话为创意,遭到国人的不满,最后中国政府下令撤销这个广告。在以上的几个广告中,广告主和制作方希望把全球化策略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的思路是好的,但是广告的失败之处在于破坏了象征中华民族尊严的形象,从而使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形象都受到了影响。
2.滥用传说、古典书籍中的典故或人物
中国古典书籍、民间传说浩如烟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滥用典故或人物、篡改情境或人物性格,成为此类广告中最普遍的现象。在步步高复读机的电视广告中,唐僧师徒一行四人去西天取经,途经外国,唐僧语言不通,悟空随即拿出步步高复读机,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唐僧的难题。广告虽然借鉴了电影《大话西游》的情节场景,但故事基本结构却源自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唐僧师徒取经可以作为创意点,但情节本身与复读机的卖点结合得很牵强,而且用一种恶搞的形式,除了让消费者记住了类似熟悉的电影情节,其它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这其实是一种对古代典籍的歪曲和破坏,无形中损害了原著的艺术性和鉴赏价值。类似的情况还很多,诸如许多白酒类的广告,一味追求历史悠久,便找一些毫不相干的文化名人举杯畅饮,是滥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的盗用现象。
3.滥用古成语、古诗词
古成语、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粹,它们具有简洁凝练、形象生动的特点。由于汉字发音、语义的特殊性,利用谐音、谐义、双关等手法,偷换字词、制造歧义的现象非常严重。比如:特效文胸的广告“丰胸化疾,一戴天骄”(逢凶化吉,一代天骄);止咳产品广告“咳不容缓”(刻不容缓);冰箱广告“制冷先锋”等等。据某媒体报道,某市一名初中生在写作文时成语出现了错别字,老师指出后,该生还强调“电视里就是这么说的”。滥用古成语、古诗词问题的后果己经很严重了。成语、诗句一般都有出处,或是出自名篇佳作,或是约定俗成,都不能随意篡改。虽然广告语运用要求新颖,但盲目求新、求押韵、求容易记忆,就有可能造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错误引导和传播。
三、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如何在广告中规范、正确使用
1.寻找中国文化与广告创意的最佳契合点
作为在商业经济领域有着特殊作用与影响力的广告行业,不能只是简单把她看作一种提高经济效益的营销手段,还应以文化传播的发展眼光与思维将广告作品置于“时代文化传播载体”的高度加以利用,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弘扬与传承服务。
我们知道文化的外延范畴非常宽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亦是如此。从古文、诗、词、曲、赋,到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俗,这都是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积淀下来的最可贵同时也是最具影响力的财富,我们应该加以利用。应善于从厚重深远的民族文化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寻找中国文化与广告创意的最佳契合点。既要保持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又要敏锐地洞察时代赋予文化的新内涵,在现代广告创意中合理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元素,用文化这根线牵住深深植根于国人心中的那条根,使广告的立意与受众的诉求产生共鸣,让广告成为沟通历史与现在、民族与世界的桥梁。
2.努力提高全体国民对传统文化欣赏水平
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具备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人才,是教育事业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传承历史文化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对初级教育来说,可开设各种集教育、趣味于一体的课程,例如可开设古代传说故事的阅读课程、民间传说故事为题材的影视剧欣赏等。对中、高级教育来说,增加文史课程的比重,开设诸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专题、古典名著选读等课程。作为大众媒体,应刊播宣传民族文化的公益栏目或公益广告。
3.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文化监管力度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规范使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保证,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取、制作、使用、上进行全面的监督和保护。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Analysis on the Value Rela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News Communication
Zhao Guozheng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08)
Abstract The paper aimes at the views such as “the common subject” and “the common object” and puts forward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Key words the subject of communicationvalue object value relation
在新闻价值理论研究中,有专家提出“统一主体说”和“共同客体说”,认为传播者(传播主体)与受众(接受主体或受众主体)构成新闻价值关系中的“统一主体”,而新闻事实、新闻文本、传播效果等构成新闻价值关系中“共同客体”。①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混淆了两个主体所处的不同的价值关系,导致了两个不同价值关系中价值主体及其价值客体的混乱。本文根据价值哲学的有关理论,专门探讨传播者作为价值主体所涉及的价值客体,并通过对这些价值客体的梳理分析,揭示传播者作为价值主体所形成的价值关系,并说明这种价值关系与新闻价值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一、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及其分类
所谓价值客体,就是人类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广义上讲,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价值活动,活动所涉及的一切客体都是价值客体。在特定的价值活动中,主体所涉及的价值客体往往是多元的,对于主体来说,不同的价值客体具有不同的性质,处于不同的地位。有些属于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有些属于目的性质的价值客体,有些则是手段性质与目的性质兼具的价值客体。手段性的价值客体服从、服务于目的性的价值客体,受目的性的价值客体的支配和制约。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作为主体所涉及到的价值客体相当多,我们根据价值客体的不同性质、地位和特征,大体上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传播者作为价值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它包括摄影、摄像、录音、印刷、播放等设备,包括交通、通讯等工具,还应该包括新闻事实这一基本的物质条件。摄影摄像等设备以及交通通讯等工具,作为传播主体实现价值目标、价值追求的工具性、手段性的价值客体,应该毫无争议。但对新闻事实这一价值客体的认识,笔者与一些专家不同。笔者认为,新闻事实属于传播主体手段性、工具性的价值客体,而不是新闻价值客体,其基本理由是:
众所周知,早在1943年就对新闻与事实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极为明确的阐述。他指出,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源于事实,是对事实的反映。这一论断得到了新闻界的普遍认可。与此同时,“新闻是信息”,②也已是业界的普遍共识。由此可见,新闻信息尽管是对新闻事实的反映,但“事实本身与对事实的认识是有实质区别的”。③ 事实与信息所指的客体不同,二者的区分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逻辑起点,新闻价值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把二者混为一谈,必然导致价值理论的混乱。
首先,新闻事实是社会主体价值活动的产物,对传播主体来说,是先在的、既定的、自然的、不可控制的、不可改变的。这就决定了传播主体只能把它作为价值创造活动的物质条件、前提、基础和起点。其次,新闻事实本身不能储存、不能压缩、不能复制、不能共享、不能传播,传播主体既没有权力改变事实本身,也没有权力处置事实本身。但新闻信息不同,新闻信息可以加工、可以储存、可以压缩、可以复制、可以共享、可以传播。④传播主体的采访权、报道权等权利,是采集、加工、处置、传播新闻信息的权利,而不是处置新闻事实的权力。所以,以报道、版面、节目等各种新闻文本形式出现的新闻信息,才是传播主体价值创造活动的产物,才是传播主体创造的价值客体,即新闻价值客体。如果新闻事实是新闻价值客体,而不是新闻信息是新闻价值客体,传播主体就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最后一点理由是,新闻事实本身既不能直接满足传播者的需要,也不能直接满足受众的需要。以矿难为例,作为事实本身,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没有遭遇这种事实的需要。但是,有关矿难的信息,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都会产生强烈的需要,传播者需要有关信息(注意不是需要事实本身)进行传播,受众需要有关信息作为调整自己的行为、决策和认识的依据。因为矿难信息不仅有助于人们及时进行有效救援,而且能给人们提供前车之鉴,因而具有极高的价值。而矿难事实本身不仅没有价值,而且毁坏价值。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报道灾难性事件的重要意义,不在于事实本身有价值,而在于其信息有价值。由此可见,新闻事实的价值不等于新闻信息的价值(即新闻价值),传播者和受众需要新闻信息,可以获得新闻信息,但不一定需要新闻事实本身,传播者和受众不是当事人,即使需要事实本身,也不可能实现。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闻事实只能是传播主体进行价值创造活动的物质前提、物质基础、物质资料,作为传播主体手段性、工具性的价值客体,而不是新闻价值客体。
把新闻事实归入传播主体手段性、工具性的价值客体,并没有降低新闻事实作为价值客体的重要地位。打个比方说,传播主体营造的是信息大厦,事实就是信息大厦的地基。因此,包括新闻事实在内的手段性价值客体不仅不是可有可无的,相反,它是传播者进行价值创造的强大杠杆和物质基础,它的发展和变化标志着传播水平和发展状况,同时也标志着传播发展的不同阶段。但需要我们明白的是,工具和资料只是价值创造活动的前提和手段,而不是价值活动的目的。所以,劳动资料在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构成中通常处于较低的位置。
第二类是传播主体的劳动所施加、改变、创造的对象,即劳动对象。如新闻稿件、版面或节目等。而这些都是新闻信息具体存在形式或系统存在形式。所以,在本质上,劳动对象是新闻信息,是对新闻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储存和传播。劳动对象通常表现为直接的劳动成果,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直接劳动成果往往不能直接满足主体的需要,它必须与其他主体的劳动成果相交换,才能完成一轮价值创造活动,才能获得最终的目的性的价值客体。因此,直接劳动成果体现的是主体的付出而不是收益,是价值创造而不是价值实现。所以,新闻信息作为传播主体的直接劳动成果,是传播主体获得目的性价值客体的中介性价值客体,是既具有手段性又具有一定目的性的价值客体。
事实上,新闻信息作为双重性质的价值客体具有更复杂的因素。相对于传播者的经济目的,或者说在经济意义上,新闻信息具有突出的手段性;但相对于政治理想,或者说在政治意义上,它又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因为新闻信息传播涉及到传播主体自身和公众言论自由权利的实现。在这个意义上,新闻信息的传播本身,要比传播效果更具有重要性和优先地位。富有职业理想、民主意识、公众意识、受众意识的传播主体会自觉地把公众、把服务对象的价值目标,内化为自身的价值目标,把受众最高的目的性价值客体,转化为自身的目的性价值客体。此外,对传播主体来说,新闻信息作为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具有惟一性,它是获得传播效果等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的惟一手段。所以在新闻实践中,很多传播者对新闻稿件的采写加工,表现出高度的关注,甚至经常把它摆在与传播效果等同的地位。因为好的稿件就意味着好的传播效果,手段的惟一性和关键性反过来又强化了目的性质。
但从总体上讲,新闻信息的手段性质仍然占主要方面,具体表现是:首先,新闻信息主要体现为传播主体的劳动付出,而不是收益,它不能直接满足传播主体生存和发展等基本需要。其次,传播者搜集、制作、加工、传播新闻信息,如果获得不了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就像厨师烧制的佳肴美味、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不出去一样,形同废品,目标追求难以实现,自身的需求无法满足,价值活动也难以为继。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对商业媒体,新闻信息作为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其手段性质远远强于目的性质。这些都决定了新闻信息的手段性质强于目的性质。
第三类是传播主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要追求、所要达到的最终的目的性成果,即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包括新闻报道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我们通常称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和前两种价值客体相比,传播效果才是相对单纯的、能直接满足传播主体需要的、具有最终目的性的价值客体,它意味着传播者达到了目的,获得了收益,付出得到了补偿,需要得到了满足。传播主体采用先进设备,对新闻稿件进行精耕细作,生产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努力赢得受众,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传播效果,这也是所有媒体的最高追求。所以,对传播主体来说,在一轮完整的价值活动中,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就是传播效果,正是这一价值客体在决定着其他价值客体的选择和创造。
有专家把传播效果也作为新闻价值客体,笔者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传播效果是不是新闻价值客体,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对新闻价值概念的理解,二是传播效果作为价值客体是否具备新闻价值,如果不具备新闻价值,就不可能是新闻价值客体。
关于新闻价值,大体上有两种理解。一种把新闻价值理解为传播效果,等同于传播效果。按照这种理解,如果再把传播效果作为新闻价值客体,就会出现一个荒谬的结论:新闻价值就是新闻价值客体。另一种是笔者认可的理解,新闻价值是新闻信息所具有的影响特定受众的属性或功能,传播效果是这种属性或功能的发挥,即新闻价值的实现,也即是说,传播效果是新闻价值客体――新闻信息实现其价值的结果。即使传播效果具有轰动效应,也只能是新的新闻事实,而不是新闻价值客体――新闻信息。新闻事实不能作为新闻价值客体,前文已有论述。
传播效果作为其他价值客体,第一它不是受众的价值客体,更不是受众的新闻价值客体。因为传播效果本来就是受众的信息需要得到满足,如果受众把这种满足,再作为价值客体,再满足自身,甚至再再作为价值客体,再再满足自身。且不说如此循环下去有无可能,是不是必要,问题的关键在于,受众这种把新闻对自身的满足再当作价值客体的活动,是不是还属于新闻传播活动,是不是还在新闻传播活动的链条之中?笔者认为,传播效果对受众而言,已经转化为下一轮价值活动即信息选择的背景和动因,为主体创造出新的价值需要,而不是成为其价值客体,甚至反复地成为价值客体。因此,把传播效果作为受众的新闻价值客体更无从谈起。第二,传播效果作为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也不是新闻价值客体,因为它满足的是传播主体对经济、声誉、影响力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需要,对传播主体来说,具备的是经济价值和影响力价值,而不是新闻信息价值。所以说,把传播效果作为新闻价值客体,与把新闻事实作为新闻价值客体一样,都是十分荒谬的。产生这种荒谬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专家企图为新闻价值理论构建宏大、系统、无所不包而又整齐划一的理论体系,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微观问题宏观化,单一问题体系化而导致的错误结论。
二、传播主体所形成的价值关系
根据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传播主体的价值客体是多层次的,多元的。不同的价值客体,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在价值客体构成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与传播主体形成不同的价值关系。如果以客体或其价值来命名价值关系,传播主体与其价值客体形成的价值关系就有三种:
第一是与采写、交通、通讯工具以及新闻事实等劳动资料形成的价值关系。因为这些都是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在这些客体中,工具又具有标志性,所以劳动资料体现的主要是工具价值、手段价值,与传播主体形成的价值关系,可以称为手段价值关系或工具价值关系。
第二是传播主体与新闻信息形成的价值关系。传播者采制新闻信息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要,而不是自己的信息需要,但在满足受众的同时,换来受众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关键因素形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新闻信息对受众来说,体现的主要新闻信息价值即新闻价值,与受众形成新闻价值关系。但对传播主体来说,新闻信息体现的主要不是信息价值,而是一种交换价值、传播价值。所以它与传播主体形成的价值关系,不是新闻价值关系,而是一种新的价值关系,我们可以称之为传播价值关系。正如交换价值要以价值为基础,但交换价值并不等于价值一样,传播价值要以新闻价值为基础,但传播价值并不等于新闻价值。传播价值关系也不等同于新闻价值关系。原因在于,新闻对受众主要是新闻信息价值,但对传播者来说主要是交换价值或传播价值。新闻价值是新闻信息所具有的直接影响受众的属性或功能,传播价值则是新闻信息的传播所具有的影响传播者的属性或功能。新闻价值以受众的需要为价值尺度,传播价值则以传播者的需要为价值尺度。新闻信息能直接满足受众的需要,但不能直接满足传播者的需要,它只是传播者交换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的等价物。因此,我们可以说,传播者与新闻信息之间形成的价值关系,是一种新的价值关系,是传播价值关系。
第三是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等收益性成果之间的价值关系。传播效果是传播主体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它体现着传播主体的理想、信念与追求,体现着传播主体价值目标的实现,对传播主体既具有精神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它从精神与经济两个方面满足传播主体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按照习惯,人们通常以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或其价值,或者获得这一价值客体的方式,来表示整个一轮价值活动中的价值关系,那么,传播者与传播效果之间的价值关系,就可以称为传播效果价值关系。因为传播效果是传播这一活动方式带来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它简称为传播价值关系,并把这一价值关系,作为传播主体在整个新闻传播活动中形成的所有价值关系的简称,或统称。因为这一价值关系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价值关系的主线,在各种价值关系中占有主导和支配地位。
三、传播主体与受众主体的关系
新闻传播活动中有两个主体是正确的,但他们并非是共同主体。作为主体,他们处于不同的价值关系中。传播者作为主体,出现在传播者与其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传播效果之间形成的传播价值关系中;受众作为主体,出现在受众与其最终的目的性价值客体――新闻信息之间形成的新闻价值关系中。传播者与受众,当一方处于主体地位时,另一方总是处于客体地位,而不可能同时作为主体出现在同一价值关系中。具体地说,在新闻价值关系中,受众是价值主体,新闻信息是价值客体,而新闻信息是传播者劳动的产物,这就意味着传播者在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满足受众的需要,在以客体的身份或地位服务主体。而在传播价值关系中,传播者是价值主体,传播效果是价值客体,而传播效果是受众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等因素形成的,这就意味着受众在获得信息满足的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付出满足传播者,并因此在这一价值关系中处于客体地位。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传播者与受众是互为主客体,而不是共同主体。“共同主体说”,尽管基本用意在于提高受众的地位,但在理论上混淆了新闻传播活动中不同的价值关系,导致了价值主体及其客体的混乱。
四、传播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价值关系的复杂性
在现实生活中,传播主体与其价值客体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造成这种价值关系复杂性的主要因素大体上有四个:
第一,传播主体具有复杂性。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媒体存在,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追求会造成传播主体的目的性价值客体的差异。在西方政党报刊时期,政党报刊追求的最高目的、甚至是惟一目的就是宣传效果,很少考虑赢利问题。新闻报道的手段性质极为明确,为了达到某种宣传目的,制造假新闻也是政党报刊惯用的手段之一。所以这个时期作为政党报刊的传播主体,其目的性的价值客体是宣传效果,而不是经济收益,更不是新闻信息。商业媒体比较复杂,但赢利始终是媒体的重要或主要目标,甚至有极少数商业媒体把赢利视为惟一目标。现在,无论是政党报刊还是商业媒体的目的性价值客体往往兼顾传播效果和经济效益,极少把其中一个作为惟一目的性价值客体的。就媒体内部而言,传播主体包括媒体内部的编辑记者、管理者和经营者,管理者与编辑记者之间,记者与编辑之间,采编人员与经营人员之间,都存在诸多的内部矛盾,也会导致对价值客体定位的偏离和游移。
第二,价值客体本身具有复杂性。传播主体面对的不是单一的价值客体,而是一系列的价值客体,不同价值客体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关系错综复杂,因此会导致传播主体对价值客体的性质和地位定位变化。
第三,传播活动的社会环境具有复杂性。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会造成价值客体性质和地位的变化。在某些环境下,工具具有决定性意义,拥有工具就必然意味着拥有结果,工具就会被视为目的性的价值客体,成为至高无上的追求。在某些时候,劳动对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拥有劳动对象就必然意味着结果,对象就会被视为目的性价值客体,成为至高无上的追求。社会环境变化,尤其是政府新闻宣传部门管理政策的变化,也会很快体现为媒体内部的冲突和压力,导致价值客体性质和地位的变化。
第四,传播活动具有复杂性。传播活动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过程,而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螺旋上升结构,先进的采编传输工具是为了生产好的新闻稿件,好的新闻稿件是为了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是为了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是为了采写更好的新闻稿件,更好的新闻稿件是为了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及经济效益,往复循环,永无止境。哪是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哪是目的性质的价值客体,在循环中有时会变得模糊不清。所以,哪怕是最单纯的手段性质的价值客体,也不会总是体现为手段性质;最单纯的目的性质的价值客体,也不会总是体现为目的性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任何价值客体都会体现出多姿多彩的性质。
注释
杨保军:《新闻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第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