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环境与化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说起化学,我觉得就不得不要提一提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了,如今科技发达,为满人欲,各类各式的物品更是层出不穷,有的是大自然的“复制品”,有的是我们双手创出出来的,但是人类发明了它,却又不知道如何分解它,以至于垃圾中绝大多数的化学垃圾不知如何处理,它们正在一步一步的侵蚀我们的家园、占领我们的土地,填埋?焚烧?似乎都不对,终究不是长远之计,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从工业时代到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化学已经不再是学者们的专利了,它已经深入到我们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了,它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身边,例如,书桌上的油漆、更耐用的合金、耐磨轻便的跑鞋,几乎无处不在。确实,化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扰,那就是这些原来不属于自然界的物品不知道该归去何方?由此也滋生了很多环境问题……
相信在现在信息发达的媒体网络上我们应该都知道很多关于环境的“传闻”了,各类环境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而且是日益突出,采取有效措施去解决它更是刻不容缓。人们常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虽然说的情况有些不同,但是我想道理还是一样的,既然我们运用化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那么多的“福利”,那么我们也可以从化学出发,找到能够分解这些垃圾的方法。自古以来,人类在大自然中得到、消失,循环往复,重复了几千年,如今我们也应该用我们创造新事物的方法去完成这场“循环”。
“剪不断,理还乱”,化学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依赖自然而生,也倍受化学的滋润,所以让二者平衡发展更是我们现在应该要去努力实现的。我们需要化学,但是我们同样也对自然有着一颗无比热爱的心!
“思想支配行动”,作为化学教师而言,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意识到化学教学对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在化学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化学实验,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它们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又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因此,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环境教育就更生动、更具体、更直接、更有教育意义。如药品取用为什么要按规定用量,没说明用量则取少量,固体药品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则取1-2ml,这样既节约药品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再如对用剩药品的处理:为什么不能放回原瓶,不能抛弃,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容器里,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防止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危险;硫磺在空气中的燃烧需要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制气体的装置为什么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什么要对尾气进行处理;以及闻气体的方法;化学试剂的贮存和使用等等。化学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环境教育的重要时机,教师必需运用好这环节,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新课标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例如,在讲“我们周围的空气”一单元时,可以给学生讲解空气的污染与治理,沙尘瀑的产生与防治,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讲解如何避免SO2、CO的中毒以及SO2、CO中毒后如何处理;还可以给学生讲解臭氧的作用以及出现臭氧空洞的严重后果等。在讲解“自然界的水”时,淡水资源的危机、水体的污染便可贯穿其中,从全球来看,淡水资源短缺,分布不均,而水污染又在进一步加剧,造成淡水供需矛盾的尖锐;这样能很好的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的极大危害,使之体会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讲解“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识学习后,可以给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形成、事实、危害。在讲解“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时给学生讲解酸雨的形成、空气的污染、温室效应,以及为何要寻找和开发新能源等。在讲解“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时,教育学生为什么要合理开采和利用资源以及废旧电池为何要回收等;在讲解“有机合成材料”时给学生讲解什么是“白色污染”以及如何解决“白色污染”,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做保护环境的主人。
作为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书本知识,结合身边实际把环境教育穿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前因后果以及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四、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具有一定的能力,因此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如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争取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受到教育,从而提高环境保护的认识。还可以利用寒署假、节日等空余时间让学生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的方式对自己生活的地方进行环境调查,看一看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造成这些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什么?首要污染物是什么?有什么严重后果?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加以解决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结构
体育教学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想要有效发挥教学环境在体育教学中的有利因素,必须对教学环境的结构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大的方面来看,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环境大致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从物质环境的概念上来看,物质环境主要指高校体育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因素,主要包括体育场馆、体育器材等客观存在的物质因素。从物质环境的组成来看,物质环境可以分为时空环境、设施环境和自然环境。时空环境主要指体育教学活动展开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教学所有的课程时间安排、班级规模、队形编排等;设施环境指体育教学活动主要是指体育教学的场所和教学器材,也就是我们说的体育场馆和体育器材等内容;自然环境主要是指学校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如该地区的气候、地形等。从社会心理环境的概念上看,社会心理环境主要指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各种社会方面的和心理方面的因素的综合。与物质环境的有形性相比,社会心理环境比较抽象,控制起来的难度也比较大。从社会心理环境的组成来看,社会心理环境包括人际环境、信息环境、组织环境以及情感环境和舆论环境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人际环境主要指学校的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和,分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管理层与教师、管理层与学生这几个方面的关系;信息环境指各种信息总和而来的环境因素,学校对各种信息的处理方式,信息传播的速度等内容;组织环境指学校在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级组织形态的总和;情感环境具体地指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的师生的情感体验、心理活动的总和,包括课堂气氛等内容;舆论环境是指学校的主流评价,内部集体舆论以及个别人的个别意见等内容。
三、高校体育教学结构的优化
在上一个部分中我们已经具体地探讨了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结构方面的内容,当然这种探讨集中在客观地描述方面,接下来就是要针对教学环境的结构方面的问题和影响来探讨教学环境的优化的问题。从时空环境的优化来看,高校体育环境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体育课程的实践安排和班级规模的问题。一方面要将体育课程尽量安排在下午,以适应师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班级规模,照顾每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设施环境上来看主要需要进行优化的方面是丰富学校的体育场馆所能够提供的体育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另外需要购置尽可能高质量、大数量的体育用品。从自然环境方面来看,高校主要需要做的就是顺应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的特点,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活动,灵活调节教学活动的时间。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社会心理环境因素相对而言比较复杂,结构的优化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比较多,接下来本部分就选取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信息环境来看,学校是信息交换的主要场所之一,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学要保证师生间传递信息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尽可能通过信息交流为体育教学创造一个积极的影响。从组织环境上来说,教师和管理者需要承担绝大部分的责任。一方面教师需要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个人人格魅力等方面的内容调节学生的心理、缓和体育教学的课堂气氛;另一反面管理者要尽可能地化解体育教学活动中可预见的矛盾内容,降低教师的组织管理活动的难度。
我国的环境状况并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影响。曾经风景如画的南京十里秦淮,如今已是垃圾充溢臭气熏天的“龙须沟”,淮河水无法饮用,大运河鱼虾绝迹,九七年的黄河断流,九八年的长江洪水,去年的沙尘暴等等,其后果已是触目惊心。至于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等,早已不再是新闻。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议程。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情。
二、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的重要地位
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同物理、生物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学科。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三、化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在化学教育中,化学教师应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例如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头两号“杀手”so2和co,在初中课本和高中一年级课本中都做过初步和系统地学习。教师在讲授该节内容时,就应给学生讲清so2、co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so2、co的产生及so2、co中毒后如何处理等。并由so2的特性讲解“酸雨”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对于大气污染中的另一“杀手”——光化学烟雾,在高中第二册(试验本)教材中也介绍过,教师可结合1942年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给学生讲清其形成过程及危害,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2、在化学试验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试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大气飘尘的浓度、测定雨水的ph值、用so2形成硫酸、硝酸的过程等等。另一方面,化学教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切身实地的进行环境教育。例如在做有有毒性气体(如so2、co等)放出的试验时,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对实验结束后的试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也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149-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我国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的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在第七章“高等教育”部分明确提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创业教育”。可见,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学生的任何创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创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重要因素。从校园文化视角分析大学生创业环境及其优化路径,对于改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的内涵
1.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的概念辨析
对于创业环境概念的界定,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按不同观点可将其归结为三类:“平台论”,即把创业环境看成是政府和社会为创业者创办新企业所搭建的一个公共平台;“因素论”,即把创业环境理解为影响创业行为的各种因素的组合;“系统论”,即把创业环境看作是融入各种创业环境要素的一个复杂系统,认为,创业环境就是指创业者周围的境况,是创业者及其企业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创业文化、政策、经济和技术等要素构成,是多层面的有机整体。当然,由于创业环境的内涵和外延都很丰富,因而很难准确界定其概念。借鉴“因素论”和“系统论”的观点,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环境是指对大学生及其创新事业的产生、生存和发展具有促进或制约作用的一系列外部综合因素的有机整体。
创业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子环境。近年来,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很少涉及该领域。综合国内外关于创业环境、创业文化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是指家庭、大学及社会对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和价值所持有的态度,以及形成创业文化氛围的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本文主要是研究校园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的创业文化环境,即一所大学在长期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和价值所持的态度,以及形成“崇尚创业、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氛围的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正如复旦大学副校长桂永浩所言,“大学的创业文化,应该为学生的创业提供一种思维的可能。我们很难说一个比赛、一节课、一场讲座就能够构建起高校的创业氛围,这应该是一个整体”。
在校园文化视阈下,理性分析大学生创业的文化环境,我们不难发现,其在特征上具有鲜明的“二元”属性。其一,作为校园文化环境的子环境,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具有整体性、复杂性、主导性和包容性等校园文化环境的共性特征。其二,作为以创业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其又具有与创业实践和创业理念密切联系的时代性、开放性与实践性等个性特征,这也是其区别于校园文化环境中其他子环境的显著特征。
2.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的基本结构
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可将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分为精神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和行为文化环境等四个子环境。校园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创业精神文化环境是指一所大学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长期形成的由创业精神、创业哲学和创业价值观念等构成的精神成果的有机整体,既包括富含创业内涵的大学校训等传承传统文化的物质成果,也包括当代校园文化中所蕴涵的创业光荣的导向、创业教育研究的学术思想及主张等精神成果。大学生创业制度文化环境是指由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度体系、大学生创业实体组织管理机制以及各级各类社会制度中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实践内容等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大学生创业物质文化环境是由大学为鼓励和推进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所提供的场所、资金、设备以及大学生创业实体等物质资源构成的有机整体。大学生创业行为文化环境是由大学创业教育活动、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及教师创业研究活动等行为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内部,各子环境在自成一体的同时,又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着。精神文化环境规定和制约着其他三个子环境,而制度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和行为文化环境则是精神文化环境的保障和体现,对精神文化环境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四个子环境构成了有机的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系统。该有机整体各要素间的综合效应、协同作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大学生及其创新事业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促进或制约大学生开展有序、有效、有度的创业活动的精神力量。
二、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的个
创业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这种创新和创造的能力必须通过专业知识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激发才能生成。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因此,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不仅是大学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在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目标导向、品质优化、能力提升等功能是不容忽视的。
1.目标导向功能
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是培养创业型人才必备的土壤。也是促使大学生萌发创业意识的必要条件。在不具备客观创业条件的情况下,可充分发挥创业文化环境的目标导向功能,包括人生价值导向、行为目标导向、职业发展导向等,使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端正创业动机,培养他们的创业兴趣。如果学校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行为能够给予经常性的支持,积极宣传成功校友的创业事迹,并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主题活动,则易使大学生形成“创业光荣”、“创业不可畏”等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参加创业教育实践活动。2010年,在沪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组围绕“大学生创业环境”这一主题,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及已创业大学生群体进行了专题调查(下文简称“创业环境调查”)。在10 674名受访在校大学生中,创业意识较弱的占64.9%,没有创业计划的占80.8%。受访高校、大学生和已创业大学生中认为“目前自主创业大学生的数量少”的比例分别为73.9%、47.6%和46.2%。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创业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业意识较薄弱的在校大学生所占比例高得惊人。在已创业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的最直接因素”调查中,选择“崇拜企业家和创业成功人士”、“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的分别占45%和44.6%,而选择“学校的鼓励和引导”的仅占25.2%,这说明创业文化环境具有较强的目标导向功能,同时也反映出我国高校的创业文化环境相对
落后的现实。
2.品质优化功能
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兼容并蓄、果敢坚韧、合作共生”的文化精神,更有助于大学生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促进其主动围绕创业选择,设计自己的价值目标、职业追求、学习形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塑造兼具创新性、独立性、敢为性、适应性、外向性、合作性的个性心理品质。这些既是大学生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创业环境调查”中,受访的在校大学生中,认为创业应该具有“强烈的创新和挑战的精神”和“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两项素质的比例分别为68.4%和54.4%,略高于其他非个性心理品质的素质选项。而受访的已创业大学生中,认为创业应该具有“强烈的创新和挑战的精神”和“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两项素质的比例则分别为58.6%和49.3%,虽然与在校大学生的看法略有不同,但明显高于其他非个性心理品质的素质选项。受访的已创业大学生中,认为“良好的心态”、“坚强的信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业成败的主要影响因素的比例分别为33.3%和24.1%。
3.能力提升功能
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既是创业文化环境的校园表现形态,也是构成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校园文化要素,从形式到内容均具有较强的创业属性。校园内开展的与创业有关的理论学习活动、创业文化活动、创业实践活动等,既为大学生学习创业基本理论知识创造了条件,也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提供了空间。在“创业环境调查”中,有59.8%的已创业大学生认为“自身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创业成败的主要因素”,而绝大多数已创业大学生则认为大学阶段的社会实践、担任学生干部职务、各类社会兼职、专业见习实习、模拟创业活动等经历,能较好地帮助他们提高创业能力。
与广义的校园文化环境相比,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虽具有校园文化环境的共,但其所具有的约束、凝聚、娱乐、社会、审美等功能的体现不甚明显。创业文化环境还具有鲜明的个,如目标导向、品质优化、能力提升等,当上述功能被赋予了创业内涵后则显得更为具体、更为生动、更具特色,主要体现在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提升两个方面。
三、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的整体优化路径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中存在着重整体轻个性、重纪律轻胆识、重道德轻财富等现象,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素质等的形成缺乏孕育的土壤。由于历史的原因,使人们养成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扼杀了创业所必需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意识;害怕失败、嘲笑失败的文化氛围使许多大学生安于平稳,不思进取。这些文化上的负累,对于特别需要协作精神、创造精神和进取精神的大学生创业者而言,自然会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在“创业环境调查”中,受访的已创业大学生对“支持、鼓励创业的文化环境”表示“不满意”、“一般”的比例分别为27%和47.7%,认为“高校针对大学生进行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还不够”、“关注创业、鼓励创业的氛围尚未形成”是“目前创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1.7%和39.8%。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的文化环境已成为影响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成效的重要因素,在客观上弱化了创业教育的效果。笔者认为,高校可通过明晰创业教育理念、完善创业教育机制、更新创业文化设施、丰富创业主题活动等路径,整体优化大学生创业的文化环境,使之更加有利于创业教育的开展。
1.明晰创业教育理念,优化精神文化环境
创业教育理念是校园创业文化环境的灵魂,也是优化创业文化环境的核心内容。在党和国家大力倡导创业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在大学精神的培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观念和创业精神,使其成为办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在“培养职业型与创业型公民――中英高等教育就业与创业论坛”上,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副校长PeterJones曾表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这是大学的责任”;英国国家大学生创业促进委员会研究与教育部主任Paul D Hannon则认为,“创业精神无处不在,如果不具备创业精神,就不可能为学生提供就业的机会,我们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投资,创业精神是年轻人在人生中必需具备的素质”。创业教育要由“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转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此,高校可借鉴百森商学院的“为未来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的创业教育理念,明确开展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作为教育的指导思想乃至办学宗旨,把创业型人才作为高校的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理念仅是形而上的东西,理念的核心内核必须外化为师生的共同行动,即在实践中应更新创业教育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校企间的合作,使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的思想深入人心,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员工开展优化创业文化环境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广播、校报、校园网、橱窗等舆论阵地,大力宣传创业教育的意义、措施及目标,及时宣传体现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的校风、校训和典型的人物及事件,努力在校园里形成“推崇创新、尊重创业、支持冒险、宽容失败”的精神文化环境。
2.完善创业教育机制。优化制度文化环境
完善创业教育机制,优化创业文化环境的制度文化子环境,有助于克服传统教育机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实现提高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在学校制度层面上,高校要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围绕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从教学组织、创业文化、创业实践、资金保障、质量监控、教师选聘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从而健全创业教育制度,努力形成有利于创业教育开展的科学机制。在办学理念方面,许多高校都把“创业型人才”纳入人才培养的目标中。在教学管理方面,许多高校设立了创业实践学分和创业课程学分,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委员会和创业教育研究所,具体指导、统筹学校的创业教育。高校还应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允许大学生休学保留学籍、推迟毕业或修满学分提前毕业,方便其抓住时机进行自主创业,以增强其创业意识,培养其实践能力。在学生管理方面,应主动适应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内容、形式和方法上改进学生管理工作,让学生在相当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围绕自己确立的创业目标自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营造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育人环境。具体措施包括:实行年级辅导员制和“导师制”、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选拔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兼任低年级的辅导员助理、提高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等。此外,还可建立创业奖学金、创业种子基金、创业学分等激励机制,调动学生接受创业教育、从事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的创业行为由自发走向自觉。
同时,高校应积极引导和鼓励科研人员将成果迅速转
化为生产力,促进更多的人投身创业,增强高校科研人员的创业意识,改进现行科研评价制度,进一步优化高校的创业文化环境。此外,要通过开放办学的方式,整合各种资源,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研成果向创业项目的转化,增加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的比率。
3.更新创业文化设施,优化物质文化环境
物质文化环境是实现创业教育思想的有形载体,也是优化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的基础。当前,高校应建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尤其是能够体现创业精神的学校标志和文化设施等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及时更新创业成功人士宣传画廊、创业教育主题网站、创业教育标语条幅等,重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咨询中心、创业主题雕塑等创业教育场所和文化景观的建设。有条件的高校还可组织编写学校创业教育史和校友创业的成功案例集,创建学校创业教育陈列窒,通过资料记载和实物展示等方式,反映学校创业教育的历程,记录大学生的创业事迹,进一步丰富创业文化的物质载体,利用创业文化物质环境激发大学生内心深处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
4.开展创业主题活动,优化行为文化环境
丰富的创业主题活动既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渠道,具有加深创业文化积淀、浓厚创业文化氛围、丰富创业文化内容的重要作用。开展创业主题活动,优化行为文化环境,是优化大学生创业文化环境的关键所在。
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文化活动。高校应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创业教育的内容,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一系列有特色的创业文化活动,调动受创业文化环境浸润的大学生参与优化行为文化环境建设的积极性,自觉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如南京大学经常邀请校内外专家和商界精英为学生开展创业讲座、创业沙龙、财富故事会等活动,还举办了创业文化节、创业事迹报告会、创业演讲赛、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培训班等活动,并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模拟股市竞赛、商务谈判大赛、广告策划大赛、公关大赛等与创业教育密切相关的专业比赛活动,促使创业教育的第一、二课堂联系更为紧密,有目的地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和协作能力,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创业能力。条件成熟时,高校还可通过打造创业文化品牌、传唱创业歌曲、统一创业标志等途径,提高大学生对创业精神的认同感。
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支柱,确立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就会“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先进性,坚定地投身于学业而不畏任何艰险。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目标不明确,上课迟到、早退,沉迷网络游戏,吃喝玩乐,以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来生活,理想和信念逐渐丧失,传统的理想和信念教育因为遇到这些问题而面临挑战。高职院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怎么样因势利导,使高职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变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抓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关系到新一代大学生的成长,关系到社会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也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因此,在优化高职学生理想和信念教育环境方面,高校应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如何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各个高校都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举措,主要的体现在建立标志性的校园文化项目、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等方面。比如,某些高校举办各项歌咏比赛、棋类比赛、心理运动会比赛等活动来激发大学生团结、奋进、向上的良好信念;某些高校开设无人诚信店,激发学生的诚信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优化网络环境,加强理想和信念教育
我们身处一个网络时代,网络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尤其对正在成长的高职学生产生的撞击会更加明显。大学生自主能力有限,有时难以抵御网络惊人的吸引力,这就需要学校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强化社会主义舆论导向教育
高职高专学生对网络有依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借助网络的优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变说教式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新路子。我们要依据社会现实、学生的关注点来开展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情操,使其学会健康使用网络,并在网络中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二)加大思想德育教育队伍的建设
要做好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必须拥有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定期接受培训,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学会使用多种教育方法来开展工作。另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在学生的思想出现问题时及时与他们沟通,引导他们走出思想的困境,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三、利用国家重大事件的大环境教育学生
(一)国家重大事件对大学生理想和信念的影响
国家重大事件的正面效应会给大学生带来正能量,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以及责任意识。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社会和各个高校大力宣传、弘扬奥运精神、世博精神,许多高职高专学生积极投身这项活动,在活动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二)探索不同方式,引导高职高专学生理想和信念的形成
国家重大事件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良好契机,是社会培养大学生理想和信念的难得机遇。在校大学生平时忙于上课、考证,很少参加社会实践,经验极少。此时,重大的国家事件就会引起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注意,营造了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环境,这个环境就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参与平台,在参与活动中,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日渐形成。如2014年3月1日晚昆明火车站发生暴力恐怖事件,这一重大事件可以进入高校的课堂,通过这一反面事件告诉大学生恐怖组织对社会的危害,激起他们爱国、爱人民的思想情感。诸如类似的重大事件还很多,高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各种事件来进行高校学生理想和信念的教育,诸如通过复旦大学投毒案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与同学相处;通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等,使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去。大学生通过志愿者服务的方式参与到国家重大事件中去,通过亲身参与体会到了强烈的国家荣誉感、民族自豪感和公民责任感,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理想和信念。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Brown 曾说过:“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也是语言的一部分,二者相互交织,密不可分,如将二者分离,必然会损其一。”(Brown, 1980)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也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语言不是消极地反映社会文化系统,而是积极地帮助人们构筑其社会文化系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
语言学家Sapir 也曾说:“语言交际有一个环境,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Sapir, 1921)人际交流是通过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实施的,二者又都受制于文化。有语言学家认为,“文化即是交际,交际就是文化。”同时,有专家预言,“21 世纪人类‘文化冲突?蒺将比战争威胁更显突出。”研究表明,我国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常为“文化错误”,而且其社会文化能力滞后于语言能力,难以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从语言教学改革入手,扭转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脱节的现象。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地球村逐渐形成,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很方 便地了解许多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今天,其地位更加显著。我们用英语和来自世界许多国家的人进行文化、科技、商务贸易等方面的交流,但只懂语言不懂文化背景知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交际问题,因此,文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语言和它赖以生存的文化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文化是一个多元而复杂的概念,涉及很多领域,如人文学、社会学和语言学,最重要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使用同一种语言。人类学家Tailor认为,“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Goodenough,1981) 束定芳和庄智象则认为,“从文化的结构特点出发,文化是通过社会学习得到的知识。”(束定芳,庄智象1998)。
戚雨村对文化的定义更为全面,“文化的范围包含了三个层次: ①物质文化,它是通过人们制作的各种实物产品表现出来的,包括建筑、服饰、食品、用品、工具等。②制度、习俗文化,它是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表现出来的,包括制度、法规以及相应的设施和风俗习惯等。 ③精神文化,它是通过人们思维活动所形成的方式和产品表现出来的,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也包括哲学、科学、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和产品。”(戚雨村,1998)。
中西语言文化间有很大差异,由于学生对西方文化不了解,意识不到这种差异,往往产生学习障碍和错误。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外语文化背景的影响,这种方式体现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文化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系意义和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
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外语教学专家区分交际中的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时认为后者更为严重。因此,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的过程,也就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年来,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跨文化交际所带来的影响比较广泛。在我国外语界,教师和学生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日趋强烈。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网络的发展,一个全球性的系统已经形成。人们在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他们在编译码过程、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语言的使用规律、语篇组织结构等众多方面存在差异。(张艳,杨跃2006)
传统语言学家Lado (1961)认为英语水平(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是由知识和技能两大部分组成的。知识包括语法、词汇和语音;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但并没有强调知识和技能是密切相连的,而语境、语篇和情景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因为这种孤立的知识和脱离情景的技能难以保证有效的交际。因此,现代语言学家将外语水平定义为“跨文化交际”(文秋芳,1999),因为外语的交际总是发生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英语又是国际语言,交际双方可能来自说英语国家,也可能来自非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差异很大。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必须包括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单单是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应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两部分组成。而交际能力由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及策略能力构成。其中语言能力指句法、词法、语音、拼写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具体又分为语法能力和语篇能力。语法能力指学习者能够选择合适的单词和恰当的句子结构,然后将所选单词合理的组成句子,并正确地说出来。语篇能力指将话语组成互相衔接、连贯的、完整语篇的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如:
(1)A: That?蒺s the telephone.
B: I?蒺m in the bath.
A: OK.
就字面而言,A和B之间的对话没有什么连贯性,即没有什么衔接手段将他们联系起来。但从言外行为上看,A和B之间所说的话语是相关的,其相关性存在于话语的隐性衔接与连贯上,只不过没有在表层语句上反映出来而已。如果将其补全,就会产生下面的结构:
(2)A:That?蒺s the telephone. (Please go and answer it.)
B:No, I can?蒺t answer it, because I?蒺m in the bath.
A:OK. (I?蒺ll answer it then.)
这个例子说明语篇不仅通过语法来规范句子,还可以通过具体的语境按约定俗成的规则来完成其连贯性。语用能力指在非语言环境中表达和实施语言的能力及掌握语言使用规则的能力。非语言环境指的是交际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份和文化背景。
策略能力指的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如何正确的评估自己以及对方的语言和背景知识,然后做出计划,即选择何种方式实施交际目的,最后由相关的心理、生理机制来完成既定的计划。具体细分为补偿能力( compensation competence) ,即如何在出现表达困难时让别人理解自己的讲话内容;协商能力( negotiation competence) ,即如何在出现理解困难时获得意义。前者可通过同义词,体态语等获得补偿,后者可通过重复,重新组织话语等来帮助对方理解话语。
由此可见,跨文化能力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培养。
三、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化教育不足
传统的语言教学过程只是强调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方面的传授,忽视了文化教学,未能把与所授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与其语言知识相互融会贯通,极大地影响了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不能正确地传达或接受语言载体所承载的所有信息,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这种传统的语言教学观侧重于对语言知识本身的教授,几乎没有考虑到语言与其他因素特别是文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功能所要求的文化背景,从而导致语言教学中对文化教学的重视不足。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 语言学理论研究中对文化因素的研究不足
回顾语言学理论研究发展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即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及功能主义语言学。这四个阶段对现代语言学的研究只强调语言系统本体性的研究,主要揭示了语言系统组成部分(语音、词汇、句法及语义等) 各自内在规律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并探讨了语言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组织规律。这些研究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语言这一符号系统的认识,由此可见,语言学理论研究对文化研究的不足间接地影响到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实践。(王蕴,2006)
2. 语言教学中对文化教学的重视不足
语言观指导着语言教学,就英语教学而言,它经历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和英语作为外语(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的教学分化。19 世纪,英国殖民地一直把英语教学作为以英国文学同化其殖民地的媒介而存在,因此,教学方法上采用直接教学法。20世纪20 年代,ESL具有传递知识的实用功效这一观念开始出现,到了50 年代,ESL与EFL开始被人们区分。英语作为外语教学(TEFL)着重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对外的交际,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TESL)着重于培养学生内化英语作为语言的功能。后来相继出现了一些以不同语言学流派或其中某些观点为指导的教学法,如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指导的盛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听说教学法,以Krashen 的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的自然教学法,这些教学法多注重于语言形式和机械的句型练习。
3. 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目前,很多高校仍然采用每周4个学时大班填鸭式授课方式,教师仍唱独角戏。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只起指导者、组织者、监督者、促进者的作用。有的高校虽然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加设了口语课,但一两个课时让50多人互动起来,客观上确实有一定难度。而且,传统的教师举例、学生反复操练的教学方法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无法充分了解英美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教材单一,缺少较强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学生具有不同层次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无法将学生从课堂解放出来进行自主、个性化的学习,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制定每个人的学习策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语言教学的质量问题,就必须对语言与文化关系重新认识,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成为相互支持的整体。
四、利用网络环境,改进外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外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契机,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朝着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确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学改革方向,将课堂语言教学、网络自主学习和小班口语辅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整体进行英语教学,补充大量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接触更多的英语语言文化,深入并恰当地使用英语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网络教学是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特别是互联网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和支持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更多接触和了解英语文化的相关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外语学习是一种跨文化学习,而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给跨文化交际学习带来一场变革。网络不仅具有巨大的语言和文化学习资源,更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大平台。多媒体网络环境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创造了相当有利的条件。
英语教学是对人的品格、思维、语言能力、文化知识和意识等的全面素质教育。了解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全球意识并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具备多元文化的包容性显得尤其重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有意识地渗透文化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得体地运用语言,培养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另外,通过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创造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 从而熟悉外国文化。教师还可以收集一些外国文化资料,通过播放相关的课文录像及英文歌曲和电影,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外国人交流时使用的语言、表情、手势等,体味其交流的真实性。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外教的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文化上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 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强化,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五、结束语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既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跨世纪的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跨文化教育是外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重要部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改进外语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书目:
[1] Brown, H. D. Principle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0. 27
[2] Sapir, E.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Company. 1921. 31
[3] Goodenough. Culture, Language and Society [M]. Benjamin Cummings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23
[4] 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M]. Teacher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 73
[5] 束定芳, 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和方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6] 戚雨村, 语言・文化・对比[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作者简介:王雪梅(1976-),女,重庆永川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学计量学、GIS与文献计量学集成研究.
资源与环境科学以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地球系统特别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特征和变化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涉及地球科学及其分支学科,以及生命科学、化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及管理科学的诸多分支学科领域。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环境科学提出了巨大需求,中国科学院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其相关的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问题,在资源环境和地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3]。利用WebofKnowledge平台SCI-E数据库,对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及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进行统计,并与全球及中国论文产出相比较,了解中国科学院在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产出及其发展状况。
1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从WebofScience的251个学科分类中遴选出与地球科学、环境/生态学相关的学科,根据学科分类在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SCI-E)数据库检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相关论文,应用美国汤森路透公司的ThomsonDataAnalyzer文本挖掘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制图,对全球和中国的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产出进行统计分析。
地球科学(Geosicence)领域包括:能源与燃料(Energy&Fuels)、地质工程(Engineering,Geological)、石油工程(Engineering,Petroleum)、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Geochemistry&Geophysics)、地理学(Geography)、地质学(Geology)、地球科学多学科(Geosciences,Multidisciplinary)、湖泊学(Limnology)、气象与大气科学(Meteorology&AtmosphericSciences)、矿物学(Mineralogy)、矿产与矿物加工(Mining&MineralProcessing)、海洋学(Oceanography)、古生物学(Paleontology)、遥感(RemoteSensing)、水资源(WaterResources);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Ecology)领域包括:土壤科学(SoilScience)、生态学(Ecology)、海洋工程(Engineering,Marine)、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Sciences)。
2015年2~3月在SCI-E数据库对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的SCI论文产出进行检索和统计,中国科学院检索范围包括署名中有“中国科学院”的论文,包括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不包括未署名“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技大学论文。
2中国科学院论文产出总体态势
2009—2014年期间,SCI-E共收录论文955.6万篇,其中署名中国的论文有113万篇,署名中国科学院的论文有15万篇。图1反映了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2009—2014年年度论文产出量变化。全球、中国、中国科学院的SCI论文分别以年均2%,14%和10%的速度增长。2014年与2009年相比,全球SCI论文增长近11%,中国增长约为93%,而中国科学院增长了62%,由图2可见中国SCI论文增长速度远高于全球论文增长速度。
图3统计了中国SCI论文占全球百分比和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占中国百分比,表明中国论文占全球的份额持续上升,而中国科学院论文占中国的份额则逐步有所下降,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占中国科学院的份额稳中有升。从图2也可见,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2014年与2009年相比,SCI论文增长了约92%,与中国SCI论文的增速很接近,高于中国科学院整体的论文增长速度。
将2009—2014年环境/生态学和地球科学领域各年论文按照被引频次高低统计TOP1%,TOP10%,TOP20%和TOP50%论文的数量,以及中国和中国科学院相应级次TOP论文的数量,并统计中国占全球的比例和中国科学院占中国的比例(图4)。
根据论文全部著者统计的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基本为15%~20%,中国地球科学领域TOP论文数占全球的比例高于环境生态学领域,并且地球科学领域TOP1%的高水平论文比例很高。中国科学院在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为26%~32%,中国科学院环境/生态学领域TOP论文数占中国的比例高于地球科学领域。
3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基于SCI学科分类,分别对2009—2014年全球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占全球SCI论文总数的比例、中国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占中国SCI论文总数的比例,以及中国科学院SCI论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的论文数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全球各学科领域中,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发文最多,发文最多的20个学科领域主要侧重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等,相比之下,中国产出偏重于材料科学以及化学、物理等相关学科领域,中国科学院在环境科学方面论文产出数量比例较高。
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占全球自然科学领域论文产出的8%左右,中国该领域论文产出占中国SCI论文比例接近10%,中国科学院该领域论文产出占中国科学院SCI论文比例约为20%(图5)。
2009—2014年,中国SCI论文占全球比例约为12%,而资源环境科学领域中国SCI论文占全球份额超过14%。其中,环境科学是全球、中国和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的最主要的领域。此外,中国在能源与燃料、遥感、地质学等方面论文产出占全球比例相对较高,而在生态学、古生物学等方面所占比例较低。中国科学院关于古生物学方面的SCI论文在中国资源环境领域论文中的比例最高,达到54%;此外,在土壤科学、地理学、湖泊学、生态学、气象与大气科学等方面的论文占中国的比例也较高,但在石油工程、海洋工程等方面所占比例较低,不足10%(图6)。
图7中,气泡的大小表征资源环境各子领域占全球资源环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份额的大小,即点越大,该子领域论文数在全球资源环境领域中的比例越高;X轴表示资源环境子领域中国占全球论文的百分比,值越高表明该子领域中国占全球的比例越高;Y轴表示资源环境子领域中国科学院占中国论文的百分比,值越高表明该子领域中国科学院占中国的比例越高。气泡大的那些子领域(如环境科学等)是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比较多的热点方向;右下角的那些子领域(如能源与燃料等)是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相对比较有优势的研究方向;左上角那些子领域(如古生物学等)是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相对比较有优势的研究方向。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2009—2014年发表的SCI论文主要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学、地质学、工程学、气象与大气科学、农学、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学、化学、水资源、科学与技术、海洋与淡水生物学、地理学、植物学、海洋学等。
4主要研究机构的科学贡献
中国科学院几乎所有的研究机构都在SCI资源环境科学领域期刊发表过论文,2009—2014年根据全部著者统计超过100篇的研究所有50多个,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发表SCI论文较多的前10个研究所见表1,这些较多的研究所都属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机构。
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27个资源环境类研究所以第一著者发表的SCI论文共有22032篇,其中,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较多,第一著者的SCI论文数都在1000篇以上(表2)。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为6.03次/篇,表2中的“表现不俗的论文篇数”统计的是这些研究所高于基准值的论文篇数,即当前总被引次数除以从年至2014年的累积年得到的年均被引6次及以上的论文[4]。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表现不俗论文都在150~200篇。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被引频次位于前10%的论文篇数,即研究所2009—2014年被引16次及以上的论文篇数,也是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最多,都在260篇以上。
参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前沿分析中心设计科学贡献指数[5],定义:
式中:Ci为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第i个研究所科学贡献指数,P10%i为第i个研究所被引前10%论文数量,Citedi为第i个研究所论文被引总频次,n为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的数量。结果显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科学贡献指数较高,都在0.1以上。
5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1)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增长了62%,高于全球11%的增长率,低于中国93%的增长率,但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的SCI论文增长了约92%,与中国论文增速相接近。
(2)中国在全球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基本为15%~20%,中国科学院在中国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各级次TOP论文中的比例为26%~32%,中国科学院环境/生态学领域TOP论文数占中国的比例高于地球科学领域。
绿色化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小玉.绿色化学的兴起与发展[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2]唐有祺.化学通报.1998.
[3]吴棣华.化学进展.1998
[4]王京.人民网北京.2000.12.
[5]汪恕诚.瞭望.1996.第49期
[6]颜苹菲.建立绿色化学,减少环境污染[J].现代化工,1998
[7]朱清时.绿色化学和新的产业革命[J].现代化工,1998
[8]黄培强.绿色合成:一个逐步形成的学科前沿[J].化学进展,1998
绿色化学论文参考文献:
[1]闵恩泽傅军.化学通报,1999,(1):10.
[2]梁文平唐晋当代化学的一个重要前沿――绿色化学[J].化学进展2005,12(2).
[3]AnastaRT,WarnerJC.GreenChemistryTheoryandPractice.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8.
[4]王大全.中国的绿色化工[J].广州化工,2000,(4):1―3.
[5]田观领.绿色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21―22.
绿色化学论文参考文献:
[1]纪红兵,佘远斌.绿色化学化工基本问题的发展与研究[J].化工进展,2011,5.
[2]杨海贤.绿色合成技术的新进展[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03).
[3]姚国欣.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下册),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30.
环境科学专业核心知识单元,代表环境科学各个知识领域的不同方向,知识点分核心和选修两种,核心知识单元是所有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要求具有的基础知识内容。
其中,专业基础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环境问题,核心知识点包括水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固体废物污染、全球环境问题,选修知识点包括土壤污染、物理性污染和污染物生物效应。②环境科学基本原理,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生态基本规律、环境科学学科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③环境科学研究方法,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科学方法论体系、生态学方法论、环境体系解析方法论,选修知识点包括环境质量调控方法论、综合/系统分析方法论。
专业原理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生态过程与效应,核心知识点包括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种群及其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特征及过程分析、生态学原理的应用。②环境生物过程与效应,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污染物的生物学效应、生物监测原理与方法、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退化环境的生物修复。③环境化学过程与效应,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中典型化学污染物、污染物迁移、污染物转化、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④环境地学过程与效应,核心知识点包括地球环境系统的基本组成运动规律及演化过程、地球环境系统有机圈层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各圈层的演变规律及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地球环境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迁移转化及循环过程。
专业技术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水污染控制,核心知识点包括废污水的物理处理技术、废污水化学和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废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废污水的自然处理技术、污泥处理处置。②大气污染控制,核心知识点包括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原理、颗粒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原理、典型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③土壤污染控制,核心知识点包括土壤污染源与污染特征分析、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典型土壤污染物控制技术。④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核心知识点包括固体废物分类与特征、固体废弃物无害化技术与方法、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⑤环境监测,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标准、水环境监测、环境空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物理性污染监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⑥环境影响评价,核心知识点包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⑦环境规划,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水环境规划、大气环境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
专业管理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环境管理,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管理学的理论基础、环境管理的制度和政策手段,选修知识点包括企业/产业环境管理实践、区域一全球环境管理实践。②环境法律,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法基本概念原则、环境法律制度及法律效力、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国际环境法。
专业实践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专业实习,核心知识点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综合实习。②科研实践,核心知识点包括观察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③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核心知识点包括文献查阅、论文开题、论文研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
二、建立核心课程体系
围绕环境科学专业各专业类别的核心知识单元,建立核心课程体系,承载核心知识点。各门核心课程围绕核心知识点组织基本理论、研究前沿、基本方法、实践案例等内容,形成系统。同时,设置先导课,为核心课程和核心知识点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储备。例如,“环境化学”课程,就需要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及物理化学、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监测等课程作为先导课,提供环境化学课程各知识点学习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储备。
专业基础类核心知识由“环境学基础”和“生态学基础”课程为基本载体。“环境学基础”课程坚持“起点高、容量大和观点新”的教学宗旨,系统介绍环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人口、各环境要素污染与防治、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能力的培养,课程已经建设为国家精品课程,并积极探索慕课教学形式;“生态学基础”全面介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方法,以及现代生态学的最新进展,该课程已经建设成为南开大学精品课程。
专业原理类核心知识由“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地学基础”课程为基本载体。“环境生物学”介绍环境生物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结合现实环境中污染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环境生物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境化学”介绍大气、土壤、水及生物相诸介质中环境物质迁移转化的基本原理,环境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在环境中的归趋,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过程及绿色化学中污染减量及消除的化学原理,“环境化学”课程已经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地学基础”课程介绍地壳的基本物质组成特征,气象要素的基本概念和表征方法、大气稳定度和逆温等与环境有关的基本知识,城市气候的基本特征,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各种水体的基本特征,土壤的组成特征、形态特征、形成因素和成土过程,地图的基本概念、特征、组成要素、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的基本方法,地形图的应用,遥感的基本概念、原理、遥感解释标志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形成原因,以及地学基本手段的应用,该课程被评为南开大学精品课程。 专业技术类核心知识由“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课程为基本载体。“环境工程学”介绍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以及噪声防治与控制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该课程被评为南开大学精品课程;“环境监测”课程全面介绍根据监测的目的进行调查研究、设计监测方案、选择监测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评价,掌握环境样品的采集、保存、制备、预处理、测定及质量控制等方法,培养学生实际环境监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该课程被评为天津市精品课程;“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全面介绍环境评价和环境规划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以及评价与规划知识的实际应用。
专业管理类核心知识由“环境管理与环境法学”课程为基本载体,“环境管理与环境法学”课程介绍管理学基础知识和主要原理、中国环境管理的原则与政策、中国环境管理的体制与制度、中国环境法体系及内涵、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以及部门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等。
三、围绕三条主线推动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
1.环境问题识别和分析主线
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综合性科学体系,其核心任务是揭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促进了环境科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围绕着环境问题的识别和分析,形成环境科学基本原理、技术方法、管理工具以及具体实践科学体系。围绕具体环境问题识别和分析,组织核心知识单元、核心知识点和核心课程,课程之间科学逻辑关系紧密,便于学生认知和学习。
另一方面,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资源环境限制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空前突出,迫切需要环境科学培养专业人才,应对污染控制、生态修复与环境建设挑战。围绕我国面对的实际环境问题,针对性培养专业人才,建立起环境问题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直接联系,建立以环境问题识别和分析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对应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具备解决实际环境问题能力的急需人才。
2.实验与实践教学主线
坚持“注重基础训练、强化教学实习、突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实验教学理念,围绕核心知识单元和核心知识点,搭建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群,严格毕业论文环节,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作用。
(1)专业课程实验。课程实验和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围绕核心知识单元和核心课程,开设专业实验课程,包括环境监测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环境生物学实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着重训练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安全、药品管理等基础实验技能,培养环境科学分析基本方法和技术。
(2)专业教学实习。合理安排专业教学实习时间,既能促进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又能为后续毕业论文/设计提供经验。围绕核心知识点搭建专业教学实习平台,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体系,配合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等核心知识点和核心课程,建立环境监测中心、环保卫生管理中心、科学院、环保科技公司、垃圾处理厂等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实践教学基地群,提供直观认识环境科学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具体应用的机会,培养知识运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毕业论文。设置毕业论文环节,通过学生参与论文选题、查阅文献、开展实验或设计、结果模拟与分析等毕业论文过程,系统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实验技能的综合能力。
3.科研创新训练主线
营造制度、平台、师资环境,建立稳定的科研创新体系。通过国家级、省市级、校级、院级各级别科研立项机会,搭建“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省市大学生创新立项”“学校大学本科创新立项”“学院创新立项”多层次立体化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创新平台,为不同水平学生提供创新立项机会,逐步提高项目研究质量,严格过程管理,保障创新立项覆盖面。通过团队协作、教师交流、项目答辩等环节,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鼓励学生科研成果报奖。
四、核心课程质量保障
(1)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2010年,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获批为国家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特色专业结合南开大学环境科学多年来的本科教学特色以及相关教育、教学理念,面向国际社会发展及现实中国社会大背景下的特征需求,同时考虑到学科本身的实践特征、时代特征和应用特征,推动与现阶段校内学习相补益的数个社会实践与互动教学平台建设。
(2)精品课程群建设。提出并实践“精品课程群”建设的教改思路,逐步推动各门课程精品建设,形成“精品课程群”体系,有效保障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的高质量。
(3)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2010年,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4)优质教材保证。作为知识的载体,教材是本科生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提高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自编出版环境科学专业系列优秀教材。包括1本国家级精品教材《环境化学》,4本“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学基础》《生态学基础》《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等。
(5)推动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建设天津市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和创新平台。提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现代化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实验教学理念,搭建“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实践、创新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实验教学平台,探索“坚守教学神圣,转变师生角色,强化开放综合,学科建设与实验教学相融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学生教学效果突出。
(6)推行精细化教学管理。探索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并付诸实践,制订“教学效果的双评议制度”“主讲教师竞聘上岗制度”“教学效果的双评议制度(教学督导组评议和学生评议)”等规章机制,有效实现对教师“教”的目标导向和过程管理。
实行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小组负责制,实现了本科教学的优质师资资源配备,有效地促进了全体教师对本科教学的关注和重视。保证教授、副教授百分之百地参与本科教学,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提高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初三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探究论文布置下去,很少有愿意写的,理由无非是:1.作业多,没时间写;2.论文不知道怎么写;3.不想写,缺乏写的热情和动力。所以充分调动学生写论文的热情非常重要。教师要做好动员工作,引导学生珍惜探究机会,提升自己探究能力。我让学生结合各自的特长,自愿组合,组成探究小组开展活动。学生有了交流的伙伴,分工搜集准备资料,便有了探究的信心和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可使学生之间相互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及时结合学生的活动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形成创新、进取的氛围。
小论文《电池浸出液对鱼的影响》就是其中一个学习小组完成的,他们小组几个人首先讨论研究的课题,然后分工准备:废旧电池、麦穗鱼、工具锤、标签纸、烧杯等,利用中午和课间,制定计划并进行实验。砸开电池,配置好电池浸出液,记录数据、拍照片、获得结论、反思交流。在这次探究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的兴奋和成就感,大大超出我们的意料。这篇论文在评选中获得了青岛市二等奖。
二、引导学生分别从不同方面寻找题材
选择课题是写好论文的关键。探究性学习成果的主题、内容必须与化学新课标、新教材的内容和要求相符,可以在课堂教学内容基础上创新、拓展,但不能完全脱离。在选题时指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题目的角度要小
角度小,就具有较好的指向性,文章的思路随之明朗,容易写得集中、紧凑。题目过宽,往往由于我们投入研究的精力少,专业知识不深,而难以驾驭。
2.要注意研究的可行性
包括知识方面、手头资料、实验条件、周围环境,不可贪大求深,应该量力而行。
3.选题要新颖
选题新鲜,才有阅读价值。所选课题最好是他人未曾研究或研究过但未解决或完全解决,要注意“文贵创新”。若没有独特的见解,没有新的发现,即使表达再好,论证再有力,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另外我们指导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所以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这样才能选出学生感兴趣的、能独立完成的好题材。
如我指导学生写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就是课本实验的创新改进。他在课堂实验中细心观察,通过亲自操作,发现化学实验中的不足。在用盐酸和大理石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为了保证在密闭系统中进行,我们采用气球(反应前气球内盛石灰石)收集气体,实验一开始产生的气体较少,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但是过一会随着气球胀大,突然发现总质量减轻了,气球鼓的越大,减轻的质量就越大,得不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寻找原因,原来是气球受到的浮力在作怪。经过多次实验,进行创新改进,效果理想。完成的探究小论文在评选中获得青岛市一等奖。
三、指导学生写化学探究小论文的技巧
研究性小论文的写作一般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方法。而化学探究小论文又有其自身特点: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因此我指导学生按照这样的基本环节来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并进行试验、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
小论文《电池浸出液对鱼的影响》第一次交上来时,开始很简单的两句话引入探究问题,接下来是:实验准备、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并进行了总结。我看后,指导他们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来修改和完善小论文。经过规范指导后,他们做了如下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