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国家职称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工程竣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竣工过程对应的资金控制为竣工结算。竣工结算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已经非常小了。最重要的是工程造价人员,需要具备足够的现场实施经验,充分辨别每一张工程量签证单和设计变更单的真实性及合理性。在竣工结算过程中,工程造价人员的工程量计算及新增单价询价、新工艺的实施细节掌握能力直接决定了竣工结算准确性。竣工结算阶段,建设项目已经完全施工完成,现场实际事实已经发生。因此,该阶段的竣工结算工作内容和思路都非常清晰。但是对工程预算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比较严格。
摘要: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整个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探讨目前我国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阐述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的八项原则。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文社科成果 评价原则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已成为学术发展的瓶颈,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已催生了大量的学术不端现象甚至学术腐败,严重阻碍了学术的繁荣和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 迫切要求加强建立和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和机制, 鼓励科研创新, 营造崇尚学术、促进学术进步的良好学术氛围和制度环境。探讨高职学院人文社科成果的评价原则,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高职科研竞争力。 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 人文社会科学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和社会变革等社会现象作为其研究对象, 其研究成果本身就是以对诸多社会现象、社会规律、社会实践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判断和评价的形式而存在的, 相比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 表现出其内在的广泛性、复杂性、历史性和社会性。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由众多学科组成的庞大学科群,包括: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教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军事学、新闻传播学、体育科学、情报与文献学、地理学等25大类。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形式可分为:著作、论文和研究咨询报告三类,按研究的内容分为: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 二、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 目前, 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 我国高校比较认同的有:美国加菲尔德创建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简称A&HCI)、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持完成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持完成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 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完成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等。尤其是CSSCI 是我国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和社科专家、学者对于建立科学文献检索系统和评价指标的实践结晶, 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社科项目研究成果,作为我国社会人文科学主要文献信息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版)共有25类学科528种,扩展版来源期刊24类152种,来源集刊19类?86种。经过十年的实践, CSSCI 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以及广大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普遍认同的、科学的、规范的期刊检索系统, 已经成为社科成果评价的一种品牌, 标志着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管理已按照国际标准, 从封闭走向开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首先要有科研理论做指导,使评价指标体系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抓住科研工作的实质,并具有充分的针对性。同时,还必须客观地反映高职院校科研实践,抓住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和最有代表性的方面。合理、有效的成果评价不仅包括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而且包括评价者对评价指标的科学、规范的掌握和运用, 即评价体系与评价形式的双重科学性。 2.创新性原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以探索性和创造性为基本特征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是不断修正错误的理论和认识、正确把握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指导人们实践的过程。高职社科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应当是评价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最高标准。不具创新也就失去了学术意义。 3.可比性原则。评价体系要能适应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评价对象间的比较,既适应于同一对象基期与报告期的纵向比较,又适应于不同评价对象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高职学院的科研水平与能力是不可能与办学历史较长的本科高校相比拟的,因此,在横向比较时应按同类型、同层次的学校来进行比较和评价。 4.同行性原则。从对研究成果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来看, 除作者之外, 对成果内容、意义理解力、认识力最强的就是高职学院的同行们。另外从学科发展和学术方向培育方面来讲, 社科成果评价也必须高度重视和遵循同行评价原则。
一,企业创新能力激励指标的选择、样本与数据来源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将研究时间界定为2002—2008年之间,以样本的历史数据为基础,研究其历年来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过程中收集了评价期内相关的数据资料。
2,指标确定和说明
(1)企业内部激励因子
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体现在创新资源的投入上。创新资源投入包括两个部分:资金的投入和人力资源的投入。资金的投入主要是投入到R&D活动中的资金。而人力资源的投入主要可以用企业科技人员及全体员工的平均工资指数来计量。因此,本文选取企业R&D投入、企业R&D人员、平均工资指数这三项指标代表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激励程度。见表1。
(2)企业创新程度指标
评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创新投入指标、创新环境指标、创新资源指标和创新程度指标。其中企业创新程度指标最能直观评价大中型企业投入资源的成果,因此选取企业高技术产品工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年末从业人员数等五个指标,包含了技术创新的深度和创新的广度。其历年数据见表2。
二,数据分析
采用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分析方法。使用SPSS14.0forWindows统计软件中的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计算功能,对表1的企业内部激励因子和表2的企业创新程度指标的数据进行相关系数分析,结果如下:
从表3中的相关系数数值可以看出,在检验年度内企业R&D投入与评价创新程度五个指标均呈正相关,并且相关系数均达到0.900以上,相关程度很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体现出企业投入的R&D经费直接影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到其自身的经营成果,为企业带来良好的业绩。
企业连续五年的R&D从业人员数成增加趋势,并与评价创新程度五个指标有很高的相关程度,其相关系数均超过0.900。从这一程度上说明大中型企业R&D从业人员的递增会直接引起产品工业总产值的增加,导致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加大,使得企业总体销售收入呈现良好增长趋势。
在检验年度内的企业平均工资指数和创新程度五个指标的仍呈正相关,但相关程度明显小于企业R&D经费的投入和R&D从业人员与创新的相关程度,pearson值均低于0.900,该检验仍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提高企业员工的平均工资指数,使其与企业的科技资源和人力的投入成正比,应该得到企业的重视。
三,结论与建议
1.企业在R&D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企业R&D资金来源以政府资助和企业投资为主。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企业R&D资金中来自政府资金813.5亿元,企业资金545.3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7.3%、9.0%,同时国外资金和其他来源的资金261.7亿元,增长10.9%。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R&D活动绝大部分依赖于国家财政的资助。近年来,企业R&D经费的来源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政府对R&D的资助保持在50%—60%,企业的投资超过三分之一。从R&D强度来看,2008年,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13%,也高于上年的1.09%,说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已对自主创新给予了很大关注,创新投入强度不断增加。体现了在国家大力提倡自主创新过程中,企业已经逐渐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的趋势。
2.企业更加重视自主创新
2007年我国的R&D经费总额实现高速增长,跃升至世界第五位。2008年,我国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源总量继续增长,全社会投入科技活动和R&D活动的人力数量达到历史新高。2008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4200万人,比2007年增加500万人,增长10.5%,与全国对科技资金的投入成同比例增长。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约为1800万人,比2006年增长12.5%。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08》,我国本科级以上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赶上美国。仅2007年我国R&D人员占科技人员的38.20%,而在为企业服务的R&D人员就占全国R&D从业人员的49.42%。直观的数据显示出,目前国家对培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视,以及企业无论从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上都认识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是当务之急。
3.主要经济产出指标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根据2008年的数据统计,全国大中型企业全年营业总收入突破了5万亿元大关,达到5.93亿万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071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6.8%和25.8%。其中新产品的销售收入1.25万亿元,占总收入的22.78%,比2007年增长2.06%。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9736亿元,实现净利润3159.3亿元,上缴税额2614.1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2495.2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964.2亿美元,出口创汇1728.1亿美元。与2007年相比,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增加14.42%、10.48%、4%、16.04%。均实现了企业经济实力的稳定增长。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4.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有待提高
以2002年为基准的连续六年职工工资平均指数虽然有所提升,但增长速度缓慢,只有2008年有显著提升,但排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外仍旧增长较慢。可见企业在科技经费投入中对研究人员的薪酬激励没有与科技人员增长达到同步,这样会导致科研人员甚至普通员工不能实现个人满足,从而降低创新效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该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人力资源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因此针对员工的激励对于企业经营业绩至关重要。激励机制的根本作用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乃至决定企业自主创新的成败,对有创新精神的高管层、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企业创新成功的关键。因此,企业应加强对员工实行薪酬、绩效、福利以及自我发展的激励措施,以保证创新的有效进行,进而全方面提高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制定和执行激励机制的目标。激励机制将企业远景目标转化为具体行为,结合国家为企业提供的直接人力财力支持和间接的政策扶持,以及企业内部的动力,朝着组织所期待的目标做出持久努力。反之,自主创新能力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收益和竞争地位的提升,企业拥有了收益权、支配权,才能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注入资金,承担风险,为激励机制能够在企业内部顺利进行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共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直接动力,同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才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沈文京.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保证.中国科技投资.2006.(4):12-1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50-02
本科毕业设计是培养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主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知识创新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训练过程,是学员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通过毕业设计,使学员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在搜集与系统整理资料及调研基础上,进行设计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员学会利用计算机检索查阅中英文文献,学会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综合严密的逻辑分析,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因此,毕业设计非常有益于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毕业设计是在教员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整个过程中,教员要启发引导学员独立工作,发挥学员的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主动性与聪明才智,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因此,毕业设计对学员独立工作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使本科毕业设计产生最大化的教学效果,应当对毕业设计整个过程中影响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严把毕业设计质量关,提高毕业设计的效果。
毕业设计分为理论研究、工程设计、系统开发、科学实验等类型,对于不同类的毕业设计完成的成果要求也有不同,如工程设计类,除了设计图纸外,还应有相应的设计说明书;对于科学实验类,应通过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对于系统开发类,应进行应用系统开发,并撰写系统分析设计说明书。总之,对于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要求是不同的,其成果形式也不一样。本文以毕业论文为例,找出目前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几点自己的见解。
1.毕业设计目前存在问题
(1)态度不认真
学员在毕业设计期间,相对来说时间比较自由,毕业设计对时间要求也没有那么紧迫,也没有教员和队领导监督,打游戏、微信、QQ聊天、看视频、开小差等现象时有发生,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另外,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也认识不到,以为就是找资料传资料,对课题不能深入研究,平时不努力,到阶段性检查前搞突击,这样根本达不到毕业设计的目的。
(2)训练任务繁重
体能考核对学员至关重要,有一项成绩补考不合格,就面临留级,学员的思想负担也比较重。毕业设计期间,学员旅组织学员进行大量的体能训练,占用了学员很多时间。此外,各种事务性工作也比较多,如公差勤务、岗哨等,使得学员很难有安静的时间认真思考并进行设计工作,因此,对于毕业设计工作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3)机房保障和监管不到位
有的教研室没有专用的机房供学员使用,或有机房但没有可用的电脑,或电脑性能不够好,这样不能保障学员有很好的硬件条件,影响了毕业设计的开展。另外,学员上课时教室都有监控设备,而一般做毕业设计的场地却没有,这就造成部分学员存在侥幸心理,思想放松,不认真搞研究;其次,指导教员不够重视,没有做好监督指导工作,忙于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放任学员。实际工作中,指导教员应给予学员全面具体的指导,并让学员定期交流汇报,保证毕业设计进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如果学员不思进取、教员的责任心不强,就容易使毕业设计流于形式。
(4)学员知识体系不健全
部分学员缺乏系统工程的思想,不会做内容规划,也不做论文纲目,上来就写,甚至写的什么自己都不清楚。有些学员对于常用工具,如Word、Visio等操作不熟练,大部分都不会自动生成目录。如果在毕业设计前或毕业设计初期将Office工具熟练掌握,这样对毕业设计工作必会带来利益。另外,有些学员(尤其是战士学员)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到毕业设计时一旦需要,就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毕业设计前或初期还应对所用到的相关理论进行认真学习,或积极向教员请教。
(5)抄袭之风盛行,没有自己的分析研究
部分学员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对自身要求降低,缺乏探索精神,不爱动脑筋,认为能通过答辩就行,整个过程松松垮垮,不求上进,甚至不愿自己从网上查找资料,而是经常向教员索要资料,有相当数量的学员对资料不认真学习分析,而是整段照搬照抄,甚至认为做毕业论文就是整理资料,一旦资料不足,就怨天尤人。
2.加强毕业设计过程控制,提高论文质量
(1)提高认识,加强综合能力培养
无论是各级领导、指导教员还是学员,都应该从思想上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通过完成毕业设计,能进一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使学员将课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巩固提高,从而提高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服务部队。
(2)建立和完善毕业设计监管制度
开题、中期、答辩过程检查,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原则,但实际执行的效果不够理想,因为这期间时间跨越比较长,尤其是我院近年都采用寒假前完成开题工作,本来希望学员能利用假期时间好好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知识,但大部分学员都做不到,开学后教员也要准备教学及其他各项工作,往往忽视了学员毕业设计,这就造成开题很久了,学员还没进入状态,还不知做什么的局面。我系今年就在开学一个月后随机对部分学员进行突击检查,结果发现了诸多问题,总的来说就是进度太慢,思路不畅,没有规划,与指导教员联系太少,因此,要确保论文质量,学员和指导教员应进行定期沟通,教员布置任务,并定期检查辅导,如此以来,学员的压力就会变成动力,也会自觉按进度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3)选题更加灵活,实行双向选择
选题既要注重对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又要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教学、科研和实践三者的有机融合。教员应充分利用科研项目资源,把部分科研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题目,给学员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的实战机会,提高学员科研能力。此外,为了降低学员对指导教员的依赖性,提高创新意识与主观能动性,应积极鼓励学员结合当前本学科领域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自己设计研究题目,然后自己选择指导教员,并与教员进一步拟定设计题目。对于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竞赛项目均可直接作为毕业论文的候选题目,对学员自己的立题在评定时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另外,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部队实际需要,并对论文研究成果在部队试点应用,如果符合部队实际需要,可在部队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关萍,赵德深.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几点措施.大连大学学报,2009.03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1国内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造成成本支出大,效益低下等不良局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在建筑项目成本管理中,公司级管什么,项目部管什么,责任不明确,虽然企业要求项目部要做到先算后做,但实际经常是干了后算,或边干边算。虽然项目部都配有预算人员,但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财务、材料、合同、计划统计等部门工作脱节,有预算无核算,大部分无项目经济分析比较,没有具体的节超建议和措施,即使能从结算上反映项目盈亏,但弄不清盈亏原因。尤其是有些管理人员受传统观念影响,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缺乏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把业主——总包——分包关系理解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双方友好合作关系,没有合同观念、经济意识,或者由于不涉及较大切身利益关系,有的虽然意识到要找建设单位办理签证手续,但遇到建设单位不愿签或有意拖的情况,没有及时采取措施。
1.2成本核算留于形式,指导意义不大
一般来说,每个项目虽配有预结算员,但其所从事的工作也只是按图按现场指令算量,作为结算依据之一,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将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结合起来,由于项目没有阶段成本分析,没有分部分项成本分析,没有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的比较,或者没有栋号、班组成本分解,因此对项目施工指导意义不大。再加上奖励机制不健全,奖罚办法不落实,成本超支与大多数人的个人收入没有直接挂钩;因此,管理人员对情况并不十分关心,不少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负责工程部分的计划成本、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情况,只要进度跟得上,总体感觉就很良好。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分阶段分项目成本控制,没有分部分项成本控制,所以最后项目完工后成本也就没有有效控制,有时甚至到结算时才知道项目亏损。
1.3缺乏可操作的工程成本控制依据
产品成本的控制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工程作为施工企业的产品,由于其结构、规模和施工环境各不相同,各工程成本之间缺乏可比性。因而,如何针对单体工程项目制定出可操作的工程成本控制依据(目标成本)十分关键。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一般产品成本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目标成本管理是一次,它管理的对象只有一个工程项目,随着这个工程的完工而结束其历史使命。但是很多施工企业对于工程目标成本的制定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有些施工企业只是简单地按照经验工程成本降低率确定一个目标成本,而忽略了该工程的现场环境以及施工条件以及工期的要求。项目经理部内部又将这一目标成本按照工程成本的构成即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间接费用等按同比例套算下来,而不管这些成本项目到底有多大的利润空间。在项目成本管理措施方面,只有简单的规章制度,具体由谁去做,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都没有提及,都是一些空洞的理论性规定,根本无法执行。这样的目标成本由于没有和实际施工程序结合起来,可操作性差,起不到控制作用,更无法分析出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因为各工程项目之间没有可比性,结果到下一个工程项目照样如此,使目标成本永远停留在目标上。
1.4缺乏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奖励机制
目前,有些施工企业因为各部门、每个岗位责权利不对应,以至于无法考核其优劣。奖罚不到位的做法,不仅会严重挫伤有关人员的积极性,而且会给今后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为职工所关心的,就是企业执行责权利相结合原则是否有力度。
1.5没有形成全员参与的整体成本管理观念
在现行的成本管理模式中,成本管理的要求还没有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和层次上。对企业的职能部门及附属机构而言,成本控制的意识还不强,认为这是项目部的事,没有形成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其成本支出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造成管理成本过大、企业整体效益低下的现象。在项目经理部,虽然采取一些加强成本管理的措施,但有些项目经理部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成本管理主管,或一谈成本管理就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没有认识到成本管理是全员、全过程的工作。
1.6没有建立完整、明确的成本责任制
建筑企业原有成本管理模式中,一个完整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全过程处于割裂状态,如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职能在经营预算部门:成本控制职能在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部和供应、劳资、设备等各管理部门;成本核算职能在财务部门。工程项目责任成本和对责任成本指标的反馈修订完善以及分析考核等工作尚未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由于责任未能得到完整、明确的划分,当面临成本管理产生的具体问题时,就成了“谁都该管,谁都管不了”,或者“谁都有责任,又谁都负不了责任”的状况,这样的责任制是无法得到贯彻落实的。
2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价值
2.1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
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各项管理活动、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没有成本管理的发生和运动,各项管理活动也随之而终。成本管理无时无刻不在制约、影响着各项管理活动,并与管理的结果产生直接关系。因此,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不仅反映了工程项目管理的中心内容,而且反映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综合水平和工作质量,成为评价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效率的客观公正的标尺。离开了成本管理,建筑企业要取得最大的成本差异,追求低于同行业平均成本水平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成本管理既是工程项目管理的起点,也是工程项目管理的终点。
2.2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增加盈利的途径
增加利润是企业的目的之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降低成本都可以增加利润。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可使利润增加;在收入增加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可使利润更快增长;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可抑制利润的下降。
2.3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
建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外有同业竞争、政府课税和经济环境逆转等不利因素,内有职工改善待遇和所有者要求利润分配的压力。建筑企业用以抵御内外压力的武器,主要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设计和增加产销量。其中,降低成本是最主要的。降低成本可以提高企业价格竞争能力,可以提高安全边际率使企业在经济萎缩时继续生存下去。成本降低了,才有力量去提高产品质量、创新建设或是提高职工待遇和增加利润分配。
2.4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基础
在市场竞争中,只有把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在同类企业的成本水平之下,才有迅速发展的基础。成本降低了,可以降价去参与投标,用以扩大生产规模,规模扩大后,经营基础稳固了,才有力量去寻求新的发展。
2.5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的依据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体现了项目管理的本质特征,代表着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在项目绩效评价中受到特别的重视。同时,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水平和结果,也可使建筑施工企业从最基本的角度掌握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状况及管理的实际水平,是绩效评价中最直观的依据、量化评价的素材,成本管理的业绩是项目管理客观公正的标尺,这杆标尺将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不可动摇的地位。
此外,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业绩亦为建筑企业制定、实施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制度和管理办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邝伟文.论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J].中国建设信息,2005,(8).
论文摘要: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整个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探讨目前我国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阐述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的八项原则。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已成为学术发展的瓶颈,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已催生了大量的学术不端现象甚至学术腐败,严重阻碍了学术的繁荣和发展。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 迫切要求加强建立和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和机制, 鼓励科研创新, 营造崇尚学术、促进学术进步的良好学术氛围和制度环境。探讨高职学院人文社科成果的评价原则,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高职科研竞争力。
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概念及分类
人文社会科学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运作和社会变革等社会现象作为其研究对象, 其研究成果本身就是以对诸多社会现象、社会规律、社会实践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判断和评价的形式而存在的, 相比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 表现出其内在的广泛性、复杂性、历史性和社会性。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由众多学科组成的庞大学科群,包括:哲学、历史学、文艺学、宗教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军事学、新闻传播学、体育科学、情报与文献学、地理学等25大类。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形式可分为:著作、论文和研究咨询报告三类,按研究的内容分为: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
二、高校认可的社科成果评价体系
目前, 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 我国高校比较认同的有:美国加菲尔德创建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简称A&HCI)、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持完成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简称CSSCI)、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持完成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 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完成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等。尤其是CSSCI 是我国社会科学管理部门和社科专家、学者对于建立科学文献检索系统和评价指标的实践结晶, 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社科项目研究成果,作为我国社会人文科学主要文献信息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年版)共有25类学科528种,扩展版来源期刊24类152种,来源集刊19类?86种。经过十年的实践, CSSCI 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以及广大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普遍认同的、科学的、规范的期刊检索系统, 已经成为社科成果评价的一种品牌, 标志着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管理已按照国际标准, 从封闭走向开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高职院人文社会成果评价原则
1.科学性原则。首先要有科研理论做指导,使评价指标体系在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抓住科研工作的实质,并具有充分的针对性。同时,还必须客观地反映高职院校科研实践,抓住科研工作中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和最有代表性的方面。合理、有效的成果评价不仅包括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而且包括评价者对评价指标的科学、规范的掌握和运用, 即评价体系与评价形式的双重科学性。 2.创新性原则。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以探索性和创造性为基本特征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是不断修正错误的理论和认识、正确把握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指导人们实践的过程。高职社科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应当是评价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最高标准。不具创新也就失去了学术意义。
3.可比性原则。评价体系要能适应在不同时期以及不同评价对象间的比较,既适应于同一对象基期与报告期的纵向比较,又适应于不同评价对象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高职学院的科研水平与能力是不可能与办学历史较长的本科高校相比拟的,因此,在横向比较时应按同类型、同层次的学校来进行比较和评价。
4.实用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简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简约性指尽量选取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全面的情况;可行性指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要易于采集,无论是定性评价指标还是定量评价指标,其信息来源渠道必须可靠,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并且容易取得;可操作性指所选取的指标要尽量与评价对象现有数据衔接,必要的新指标应定义明确,便于数据采集。高职学院的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社科成果,必须对高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指导意义,产丰富与充实其它科学的的理论,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5.实效性原则。一方面重视成果自身“含金量”及对学科理论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 有些社科研究成果包涵巨大的潜在效益, 是社会现象历史轨迹的再现, 需要时间和实践的双重检验, 社科成果评价者也必须重视这种潜在性。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理论研究不足,因此研究和探索高职教育与院校管理的成果,对促进区域经济建设、更好地实现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功能具有现实意义。
6.综合性原则。成果评价不仅是对成果价值的一种认可, 更重要的则是对社会行为的规范发挥潜移默化的主导和辐射作用。由于社科研究的社会性和时代性以及成果价值的多样性, 使得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表现出高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复杂性。建立在成果价值多样性和复杂性基础之上的评价准则, 具体评价时必须考虑因地、因时、因人等各种主客观因素, 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7.发展性原则。社会在不断发展,这就要求社科研究成果评价者必须与时俱进, 以科学的发展观去评价具体的研究成果。另外, 评价的标准也要随之不断地发展变化, 以适应社科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对高职教育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因此,高职社科成果也要不断推陈出新。
8.同行性原则。从对研究成果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来看, 除作者之外, 对成果内容、意义理解力、认识力最强的就是高职学院的同行们。另外从学科发展和学术方向培育方面来讲, 社科成果评价也必须高度重视和遵循同行评价原则。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德国意大利法国工程造价管理
我们学到了许多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现将德国、意大利、法国的工程造价的内容组成及编制方法归纳如下:
一、工程造价的组成
工程造价由承包商报价、业主管理费和不可预见费组成。承包商报价由工程直接费、间接费、其他费用组成。详细项目在下面介绍。业主管理费是业主用于该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所需要的费用。不可预见费是业主为解决工程可能发生的变化及承包商提出的索赔等问题所预留的费用。
二、工程造价的估算程序与步骤
工程造价一般由业主(投资方)的雇员或业主聘请专业单位代表进行编制。
工程造价估算人员接受任务后,需要仔细研究工程项目,透彻理解工程项目,为此,必须仔细阅读设计文件和图纸,到工程所在地考察施工现场,了解现场施工条件,物资供应状况,劳动力来源,进出场道路及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情况;向业主(投资方)了解讨论有关问题,研究确定主要施工方法,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等;向主要材料供应商、机电设备供应商发出询价单,询价单中应包括材料、设备的规格和数量、供货日期、价格(含出厂价及运杂费等),为估价工作做好准备。
若遇到大工程,超过了一个公司所能承担的任务时,通常根据行业划分,需将一部分专业工程分包出去,这时估算员应该编制出需要分包出去的工程项目和工程清单,并尽早向各分包商发出询价单,当收到分包商的报价时,经过分析比较,选取分包商的报价列入估价中。
三、承包商报价的组成内容及估算方法
承包商报价即承包商承建该项工程所需要的全部费用。
承包商报价由工程直接费、间接费及其他费用组成。
(一)工程直接费
工程直接费,即工程的直接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费以及分包商报价。
(1)确定基础资料
a.劳务工资标准
一般劳务人员(即工人)都是由工程所在地提供,因此,估算员必须调查工程所在地的各类工人工资标准。包括月工资、各种津贴、所有法定费用、节假日补助费、加班补助费以及提供劳务单位的管理费等项。计算出各类工资单价。一般分为以下几种(表1):
b.材料价格
估算员需向各材料供货商发出材料询价单,包括材料规格、供应数量、大致交货日期及材料报价(含出厂价及运杂费)等基础资料。根据这些资料,计算材料费用。
c.施工机械台时费
估算员首先要确定施工机械是采购还是租赁,若是租赁,其机械台时费按出租方的有关规定计算。一般水利水电工程的工期较长,都是按采购新的施工机械计算,估算员需通过询价获取施工机械的采购价,根据确定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即可算出各种施工机械的台时费。
d.分包商报价
分包商报价即分包商根据他们分包的工程项目及工程量清单,提出的工程直接费部分。一般是以分项工程的形式单独计列。
e.确定工程造价估价表的货币种类及单位
(2)工程直接费的估算方法
a.单价估算法
单价估算法是根据以往的实际施工经验,将各种施工机械的生产率或单位产品需要的生产时间、材料用量等资料,编入计算软件,估算员估价时,将工资单、材料价格及施工机械台时费等数据输入计算机,即可计算出单项工程的直接费单价。
直接费单价乘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即为该项工程的直接费。
b.施工作业估算法
施工作业估算法是以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计划为主要依据进行计算的。这种方法多用于主体工程,如坝基土石开挖、坝体混凝土浇筑等工程的直接费计算。
估算员采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根据工程情况,做出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采用的施工机械种类、数量、劳动力配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及合理工期。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出完成该项工程需要的劳动力数量、机械和材料消耗量,乘以工资单价、材料价格和施工机械台时费,就能计算出该项作业的总费用(即直接费合计),然后分摊到工程量清单的项目上去,就求得工程直接费单价。
上述两种估算方法,都需要积累许多工程的实际资料,建立数据库,编制计算软件。同时要求估算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分析判断能力,估价时才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工程直接费单价。
(二)间接费
分固定间接费和可变间接费两部分。
(1)固定间接费,指土建工程费及设备费,包括:
a.承包商管理人员(指外籍人员)营地建设及设施费;
b.当地管理人员营地建设及设施费;
c.当地劳务人员营地建设及设施费;
d.食堂、俱乐部、医院、学校、托儿所、超级市场等房屋建筑及设施费;
e.管理人员办公室房屋建筑及办公设备等费用;
f.施工临时设施,如:材料及机械设备仓库,木材、钢筋加工厂、生产车间、机修厂、试验室、工地值班室、铁路转运站等房屋建筑及设施等;
s.场内施工道路及生活区道路的修建费。
(2)可变间接费,指一般性支出、运行费用等,包括:
a.外籍管理人员工资,包括月薪及工地生活补助费等全部费用;
b.安全保卫及消防设施费及运行费;
c.外籍管理人员及当地管理人员的差旅交通费、会议费等;
d.全体管理人员的办公费及用水、电、通信等费用;
e.全体管理人员需用汽车的购置费及运行费;
f.当地管理人员工资,包括月薪、工地补助费等全部费用;
z.施工区道路及生活区道路的维修费;
h.施工期内各类房屋(指生产、生活用房)的维修费;
I.承包商设在工程所在国首都等地办事处的费用;
i.管理人员培训;
k.管理人员及劳务人员的劳动保护用品及医疗费用;
L.外籍管理人员、当地管理人员、劳务人员的进、出场费用;
m.承包商从国外进口的施工机械所发生的海运费、关税、增值税、手续费、商检费、港口费及国内段运杂费等;
n.施工排水、现场照明等运行费。
间接费用的计算由估算人员根据工程规模、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及有关设计文件,估算出外籍管理人员的人数及人·月数;当地管理人员的人数及人·月数;劳务人员的人数及人·月数,再按照各类费用标准及经验指标、编制年的价格水平等资料,计算各项费用。
(三)其他费用
指承包商用于工程直接费、间接费以外的费用,包括:
(1)工程保险费,指施工期内承包商为工程安全需交纳的一切保险费。
(2)履约保证金,指承包商向业主(甲方)交纳的保证金。工程完工后退还承包商。
(3)工程所在地规定的各种费、税,按有关规定计算。
(4)公司总部费用,指承包商总部用于对本工程合同管理、协调等方面的费用。
(5)通货膨胀,指承包商考虑物价上涨等因素增加的费用。
(6)银行担保费,按银
行规定计算。
(7)牵头公司取费,指一个工程合同由几个公司联合承包完成,其为主的公司对合作伙伴进行管理、协调工作、需收取管理费。
(8)财务费用,指承包商用于流动资金贷款利息等费用。
(9)风险补偿费,承包商报价时都要考虑施工条件可能变化、物价上涨、银行利率及汇率变化等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故在造价中加入风险补偿费一项。
(10)利润,承包公司为了维持生存与发展,承包工程必须获得利润。估算利润可参考下列因素:
a.支付给股东们的股息;
b.应付的贷款利息;
c.预计的公司税;
d.用于扩大公司生产规模的储备资金。
大公司一般都有一个高层次的决策班子,它由总经理、项目经理、高级管理人员
、估算组代表等人组成,他们仔细研究估算员编写的工程成本报告后,决定风险、利润及公司总部管理费的多少,计入承包商报价。
四、业主管理费及不可预见费
业主对一个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立项、招标承包、工程建设过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全过程进行管理与协调,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技术管理班子。业主不论是聘请监理工程师协助管理工作,还是将整个工程的管理工作承包给管理公司,都需要花费一笔管理费。这项管理费可根据工程规模、工期长短、管理方式估算,列入工程造价中。
不可预见费是业主为解决工程可能发生的变化或其它预想不到的问题所预留的费用,列入工程造价中。
五、收获与体会
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西方国家,大的承包商为了生存与发展,对工程造价的估算,都有一套先进、可靠的方法,以便于在本公司投标承包工程时,能快速、准确的估算出工程成本,提高中标率,为公司创造利润。与我们进行技术交流的几家公司,都具有建设一百多座水电站和水库的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基础资料。如:各种施工机械的生产率、完成某项单位工程需要消耗的人工和材料数量等。他们把这些宝贵资料存入计算机,建立成数据库,供估算工程成本时使用。大公司都有一个估算班子,要求估算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估价时,估算员将通过调查或询价得到的工程所在地的人工工资、材料价格等资料输入计算机,就能很快地算出工程直接费单价。估算员将施工进度计划确定的各项工程的工期及费用指标输入计算机,也能很快地算出间接费。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即为工程成本。估算员将工程成本的估算报告提交给公司高层次的决策班子,由决策班子研究,决定风险、利润、总部管理费几项费用的数值,并最后提出总报价。
通过这次考察,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水利工程概、预算方面,我们与国际接轨还存在不少差距,急需努力学习先进技术,改进我们的工作。
1.加强对概、预算人员的基础理论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工作,拓宽知识领域、提高人员素质,建立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队伍,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2.学习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1. 前言
(1)对于中、小跨度的单层房屋结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大量采用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并且逐步取代了当时普遍使用的网架结构,在这一领域的市场。门式钢架单层房屋钢结构并不是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它属于平面结构中的二铰拱、无铰拱单跨多跨结构。它的迅速发展是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它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当时我国的普钢年产量已经超过亿吨,有充足的原材料供应资源,工期短、价格较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也低,是典型的买方市场,符合当时在我国普遍兴起的民营企业的需要。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生产该种结构的企业也有一定的利润。同时,出台了相应的《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编制出设计绘图软件如PKPM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也增加了针对该结构形式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条文,随后许多生产焊接H型钢生产线设备的厂家和生产高强度螺栓的厂家在全国各地大量出现,许多配套的规范规程如《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碳钢和合金钢制造的紧固件机械性能》GB/T3098、《钢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成果分级》GB11345等相继问世。
(2)这样,就为门式钢架单层房屋钢结构在我国推广提供了物质条件,市场条件,技术条件、用门式钢架单层房屋钢结构建造的单层工业厂房、仓库便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头一个十年风行于全国了。使用单位多了,生产厂家也多了,竞相压价,无序竞争。压价的结果,一些生产厂家便向质量要起“效益”来了。2005年之后,虽然技术条件完善了,但是质量问题也逐渐增多起来。就其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本文略逑如下。
图1正态分布曲线2. 制造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2.1关于原材料。
2.1.1钢板厚度。
(1)门式钢架柱、梁、吊车梁多为焊接H型钢,焊接H型钢是由三块钢板焊接而成的。目前国内各厂家所用的厚钢板(25.4mm以上)为1.5~2m宽的单轧板切割出来的,而对于中薄板多用连轧板及钢带切割出来。甚至要求钢厂按宽度规格生产定尺板,尤其是采用“负偏差板”是钢结构生产厂家最乐于接受的。
(2)钢板轧制过程,厚度是个随机数,在同一工艺条件下轧制多批钢板,这些批钢板的平均值应为要求的公称厚度,出现这个平均值厚度的概率最高,而出现其他厚度的概率就很小,这个概率分布应呈态分布,正态分布函数及图形表示为(见图1)。
(3)一般我们取μ-3σ厚度作为废品限值,意思是厚度小于μ-3σ的钢板,对于要求公称厚度为μ的钢板是废品。
(4)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如此,现实情况是:普通存在对于任何设计厚度(公称厚度)的钢板现场测量结果都是负偏差,而且与公称厚度相差较多。例如洛阳市某工程柱、梁、吊车梁所采用的12mm厚钢板经检测取了153个样本,平均值是11.333,样本标准偏差为0.06274,其中最大值为11.58,最小值为11.19。
(5)笔者也注意到有一本关于钢板厚度允许偏差的规范GB/T709-2006,但是其一:不知道厚度允许负偏差是按照多大的保证率测算出来的,既是如此,也没有只负不正的规定。其二:这么大的负偏差是否能够含概在设计规范中的材料分项系数之内。《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第4.23条规定钢板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这个标准就是GB/T709-2006吗?
2.1.2钢材的化学成分。GB50205第4.2.1条规定,对材质的检验方法是:“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钢结构生产厂家都能够完整的提供这些文件,如生产厂家批号、炉号化学成份分析、力学性能实验报告等,而且在交工资料中注明“原件保存在XXX公司”。但是,由于每个钢结构生产厂家工程较多。用量也有大有小难以保证工程所用钢材就是材质单中提供的生产钢厂、炉号、批号,在出现质量问题时对材质的追朔就无从查起了。
2.1.3高强度螺栓。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所用的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属摩擦型高强度螺栓,利用高强度螺栓收紧所产生的正压力在梁段端板之间及梁与柱相结合的端板之间产生摩擦力,用于抵抗该截面处的剪力和弯矩,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度。关于该种螺栓的质量检测项目和方法《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附录B及《钢结构工程设计规范》GB50017第7.2.2条有许多详细的规定。但是,对于淬火工艺上如何保证淬透却使我们存在着疑虑。
2.2焊接。
(1)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的主要部件是焊接H型钢,焊接H型钢主要的焊缝是角焊缝和钢板平接焊缝,焊接工艺应遵守《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其角焊缝多为Ⅱ级焊缝,应进行全部外观检验,并按GB5025规定的百分比按照《钢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成果分级》GB11345进行超声波无损探伤检验。钢板平接焊缝为Ⅰ级焊缝,除进行外观检测外尚应根据GB50205的规定进行对焊缝内部缺陷100%的探伤。
(2)焊缝缺陷一般位于焊缝或者附近热影响区钢材的表面及内部,通常表现为裂纹、未熔合、夹碴、焊瘤、咬边、烧穿、弧坑、气孔、电弧擦伤、未焊满,根部收缩等。其外观缺陷通常有裂纹、焊瘤、气孔、咬边等。特别是手工焊缝有些焊瘤、气孔、咬边还相当严重。
(3)焊缝的裂纹并不多见,其原因除焊接材料、焊接工艺造成裂纹之外,有时焊缝过薄,在翼板校正过程中也会发生裂纹。
(4)施工单位对其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后热处理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应根据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艺。上岗的焊工必须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
2.3附件焊接。
(1)大多数钢结构加工厂附件(牛腿板,端头板、柱脚板、柃托等)。采用手工焊接,其中最常发生的质量问题是由于梁端头板的焊接与梁轴线不一致,往往使得由几段组成的横梁它们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而是由多条直线组成的折线或平行线。
(2)这个问题不但直接影响了结构的受力,而且使得柃条的高度不一,在装配好柃条的厂房上面看去,这些柃条此起彼伏。
2.4工厂涂装。
(1)涂装包括表面处理及涂漆,由于涂装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耐久度,从设计而言对于钢构件表面处理、油漆材料品种、漆膜厚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而施工质量与设计要求也越来越远了。
(2)大部分钢结构表面处理要求抛丸除锈等级为Sa2.5级,大多数钢结构制造厂家,也都有用于应付监理及甲方考查的抛丸机,但是由于抛丸机动能消耗大,铁丸消耗多,很多厂家并不使用,而仍然用其他办法除锈,除锈的结果有的除不干净,有些则达不到漆膜附着力对钢材表面的要求,有的虽然使用了抛丸除锈也达不到色卡要求的标准。
(3)对油漆品种的要求,目前大多数设计为环氧富锌底漆二道,环氧云铁漆中间层一道,面漆两道的五层做法,总厚度要求室内125μm,室外150μm,由于该种漆造价很高有些厂家并不真正使用,而是仍然使用传统的红丹和铅油(调和漆)。至于厚度当然要保证设计要求,但也不是越厚越好,不少厂家对油漆工的技术水平并不重视,手执喷壶可喷,拿着刷子可刷就是油漆工,结果漆膜过厚而起皮。涂装一般在室外进行,受天气因素影响很大。
3. 安装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3.1地脚螺栓的安装。
(1)地脚螺栓的安装主要是要保证一个钢柱内4~6个地脚螺栓彼此相对位置的准确度及每组地脚螺栓相对厂房轴线的准确度,还有每个地脚螺栓的高度都能保证钢柱安装标高的需要,每个地脚螺栓螺纹的长度也要足够,否则安装过程中要接长螺栓或加长螺纹,那么就特别复杂了。
(2)一般工程的分工,地脚螺栓由钢结构加工厂供应,土建施工单位负责安装,分工衔接本身就为安装的准确度带来一定不便。我们考查了不少土建施工单位没有一套成熟的工艺能够保证上述几点要求,为了保证每组地脚螺栓相对尺寸的准确度,必须有各种柱脚的模板,模板的制造必须保证在砼浇注过程中不易变形,模板上刻划出建筑物的轴线,怎么固定好模板使上面的刻线与建筑物轴线相重合而不易位移等各施工单位所采用办法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难以保证如上要求。
(3)此外还有建筑物的轴线,对边柱而言钢筋砼结构多采用闭合轴线,即建筑物轴线是柱外皮,但目前钢结构厂房也有不少为柱中,如不弄清边柱轴线的位置预制好的横梁就可能安不上去,天车跨度也不对,不满足工艺要求,这类问题也曾经发生过。
3.2主体钢架的安装。
(1)主体钢架安装包括柱、横梁的安装。规范要求应进行预拼装,开始安装时应先将一个具有横梁水平支撑及柱间支撑的单元组装完毕,各部份尺寸达到要求,再以这个单元为基础向外延伸,以保证安装尺寸的准确。目前各钢结构厂顾用的安装队水平不一,不少安装队水平较差,他们都不是这样安装的,而是像安装钢筋砼结构房屋一样先将钢柱全部吊装完毕,再一根根横梁吊装。这样难以保证钢架各主要尺寸的准确度,大梁的侧向弯曲高度及跨中垂直度一般很难满足GB50205表10.3.3的规定,特别是梁跨较长时。目前该种钢结构的设计属弱梁强柱,中等跨度(18~24mm)梁的翼板厚为8mm左右,宽不过200~250mm,而腹板仅5~6mm,为保证截面的强度将截面高度加的很高(700~900mm),这样梁的侧向刚度很差,虽然能满足梁整体平面外刚度符合软件的要求,在现场组装和吊装的过程中可能造成相当大的侧向弯曲、截面扭曲。
(2)在钢梁吊装的过程中由于受吊车起重高度的限制,不加扁担,吊点又较近更加剧了梁的侧向弯曲的扭曲,甚至于发生梁两半跨叠合。
3.3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根据我们检查的情况按GB50205附录B要求施工的很少,很多安装单位根本未作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的复检,未进行施工扭矩的测定,因此普遍存在着欠扭现象,再加上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防松措施不力,是一项较大的安全隐患。
3.4柃条及支撑系统安装。
(1)首先由于钢架安装时横梁侧向弯曲、跨中垂直度超标、开间距离不准给后继工序带来许多问题,使柃条、系杆、水平支撑的螺孔无法对准,许多螺栓上不去,不少只上一头,另一头采用电焊,还有用铁丝绑札的。由于柃条壁薄,施焊烧穿,施焊后未补漆等原因,降低了结构的耐久度。
(2)当建筑物开间较大(大于7.5米)时为减少柃条用钢量,常采用Z型柃条,为了搭接,一根柃条上单是与横梁连接的螺栓孔就有8个,即使采用长园孔,这个8个孔同时对准的概率也不大,这样势必有些螺栓穿不上去,从设计的角度这些问题是否也值得探讨。
3.5面板安装。面板的构造采用安装于角驰支架上的喑扣板,板是现场压制的,如果不是特别大的跨度一般没有纵向搭接,而横向搭接是相邻两板板边相扣,没有固定面板的钉孔,减少了漏雨的可能,面板安装中常见问题是在已安好的面板上拖拉正在安装的板,将涂层甚至于镀层摩掉,使板在短期间(1年左右)即局部锈穿漏雨。
3.6采光板安装。采光板是工厂预制的它的长度一般在12~14米,不可避免的出现纵向搭接,而横向搭接由于采光板较厚(一般为2~3mm)无法与彩板咬合,目前设计多采用搭接加盖的办法,效果不好,造成漏雨,还有屋面开洞处等,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做法。
3.7细部构造,细部构造往往不被重视,但是细部构造设计不合理,安装质量差是造成漏雨的关健因素,如天沟内反水,窗台泛水设计施工有问题,内外墙板与屋面板连接不严,到处是缝,造成屋面墙面大面积进水等。现在设计人员为减少设计工作量常常在图纸上画上套用标准图01J925-1某页的节点,这本图出炉十年了,应根据现实施工情况进行修订。
3.8次构件的涂装。次构件的涂装是不被施工单位重视的项目之一,次构件涂装质量往往很差,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它降低了次构件的耐久度。
4. 结束语
4.1现实处于买方市场的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市场竞争激烈,制造厂家多而水平不一,在这种情况下,尤其应当重视该种结构形式的质量控制,以杜绝大的工程质量事故发生。
4.2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制造、安装过程中主要质量问题是:
4.2.1实际用于工程上的钢材炉号、批号不清,工程质量问题的可追朔性差,对工程中所用材料的质量情况要清楚,是否用的是甲方指定的哪个钢厂的钢材并不十分重要。
4.2.2控制好焊接工艺及焊缝质量。
4.2.3钢板厚度的负偏差过大,对于负偏差的概念尚有待探讨。
4.2.4钢架安装中横梁侧向挠曲、跨中倾斜超标是安装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4.2.5钢架安装尺寸不准,致使柃条、系杆、水平支撑螺孔穿不上螺钉。并且屋面表面高低起伏。
4.2.6细部节点从设计到施工都存在问题,是房屋漏雨的主要原因。
4.2.7要重视涂装质量,特别是次构件的涂装质量。
参考文献
[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SC102:2002.
[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4]《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709-2006.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一、电气安装工程造价存在问题
先建设后算账、重实施轻决策、重技术轻经济。长久以来,我国电气安装工程的建设项目普遍存在规模大周期长、技术繁杂、人力物力消耗巨大的现象。传统的做法普遍忽视项目建设前期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大都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甚至在工程的决算阶段。电气安装工程造价应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控制重点应着眼在项目建设的前期,即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项目决策一旦确定后,控制重点应放在设计阶段。目前,项目建设的前期还尚未形成全过程监理和造价控制制度,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导致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长期难以实现。
管理不统一,审批不完善。工程造价的高低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这些与造价相关的单位利益挂钩,程度不同而已。现阶段有的建设项目批钱与给钱不是一个单位,用钱与还钱也不是一个单位。在基本建设中,缺乏一个权威部门来管理基础投资,在实际工程中是谁都管,可一到关键时刻谁又都管不了,所以工程造价管理长期处于实报实销之境。除此以外,投资失控的原因还有项目审批存在漏洞。审批投资计划存在钓鱼项目,有的单位在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报批时,为了达到顺利通过审批有意预留投资缺口以降低审批额。一旦项目批准、工程开工上马后,按照工程实际需要不断追加投资,要求审批机关迫加投资调整概算,主管和计划部门只得被迫承认追加投资的项目。钓鱼项目不仅会使工程概算一再突破,而且会直接扩大国家预算支出和基建规模。
与国外管理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尚未建立健全,电气安装工程造价领域的从业人员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方式,对国际市场的管理模式还不熟悉。目前,我国电气安装工程造价机构不了解国际惯例,服务内容仍仅停留在工程概预算的编制、结算审查上,只是按照国家、地方、行业的规定审查考核定额、计算工程量等,无力承担市场经济中的全过程造价。而国外工程造价一般由咨询服务机构来完成,他们熟悉国际惯例,为委托方提供工程价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咨询服务,包括投资估算为委托方提供项目管理、协助或招标、项目合同管理、支付索赔管理、对工程进行监理及提供有关工程造价的信息咨询等,因此深受外商和合资方的信任。我国电气安装工程造价领域要极力缩小这种差距,否则将会被国际市场淘汰。
二、电气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建设的关键期。在项目投资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投资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影响,是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阶段。在项目投资的决策阶段,影响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合理确定建设地区和建设地点,科学确定建设标准水平及选择适当的工艺系统和设备选型,这些都与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有关。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采用价值管理原理合理优化的建设方案,选择综合经济效益最大的最优方案,致使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最高、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为此,电气安装工程造价的最基本要求是设计人员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经过正确渠道获取相关的数据资料。一项工程能否成立,关键在于可行性研究阶段,因此,设计单位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树立全局意识,脚踏实地做好前期工作。
设计阶段。发挥价值管理的重要期。设计人员要确定设计方案的设计概算额,包括初设概算额与施工图预算,并以此作为优选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以最终设计方案的设计概算额作为项目施工招投标阶段的投资控制目标值。所以,抓好设计阶段的工作、利用价值管理原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各个环节可事半功倍。若期望改变和克服各环节相互脱节的现象,设计单位要坚持从项目寿命周期内选用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所需要功能的原则,设计人员须提出多个设计方案供技术经纪人员选择最优方案。设计人员和技术经纪人员要密切配合,使设计做到先算经济账后画图,施工图预算为初步设计概算所包,初步设计概算为投资估算所包。
在贯标工作和全面质量管理中,设计院要制定价值管理设计考评细则,在各专业中开展价值管理设计考评并定期检查,把价值管理设计作为创优设计、评定设计等级的重要内容。在设计人员中推广价值工程和价值管理观念,树立技术经济统一的观念,把价值管理设计落到实处,以达到合理控制电气安装工程造价的目的。另外,设计人员在项目开始设计前要认真参考通用设计资料,便于在具体工程设计中使用。
招标与投标阶段。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是建设电气安装工程造价管理的一次重大变革,企业首次在电力行业送电线路工程量清单计价中实行变电与火电变电。这种将甲乙双方完全推向市场的做法不仅打破了原有的市场定额,还进一步促进企业的经营体制改革。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要与出台的相关配套措施相吻合,国际上惯用的无标底招标和低报中标模式积极引入国内建筑市场。能否适应这种国际惯用的招投模式对每个施工企业都是场严峻的考验。因此,无论是企业的造价管理人员还是企业的施工管理人员都要彻底转变以往守旧的思想观念,做到与时俱进,与国际规模接轨。
综上所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电气安装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与质量、工期虽然功能不同但地位相同,三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而管理工作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与否。因此,在今后的电气安装工程造价管理中要突出重点,改革体制,使之发挥愈来愈大的功用。
参考文献:
[1]王锐/黄利民:《浅谈电力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1).
目前,在国际上所公认的研究型大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能够培养出世界一流水平的人才;二是能够取得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三是拥有一批世界水平的教授学者;四是教学与科研并重;五是学科门类齐全;六是学生素质高,研究生比例高;七是办学具有国际性,招收一定数量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从以上特点我们可以看出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其学科设置、师资队伍、办学层次均占据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国际领先水平。因此,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应是: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能够在本领域内创造性探索与开拓并且掌握本学科先进的科学技术。
二、创新教育的特征与目标
(一)创新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具有如下特征:
1.创新教育在注重继承的同时,更加强调对知识域的突破和理论上的创新;
2.创新教育是一种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本,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创新教育就是在此基础上的素质教育的深化;
3.创新教育以培养创新意识为前提,着重研究解决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问题。
(二)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该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愈识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追求创新、积极探索的精神。
2.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以独特性和新颖性为目标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有的放矢地开展创新活动。
3.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创新的知识结构,体现“扎实”、“广博”、“前沿”、“综合”。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开拓新领域的能力。
4.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创新过程不仅是一种智力活动过程,还包括许多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激发创新意识,而且能够促进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培养求真务实的作风。
三、构建创新教育体系
创新教育体系是研究型大学实施创新教育的保障体系。构建该体系应从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和学科发展前沿角度出发,系统规范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物质环境等。
1.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是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全面掌握本学科专业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个性化发展,使之成为适应市场需求和学科或专业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应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模式,灵活培养。
2.课程体系的改革
课程体系是创新教育体系的关键。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首先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继承的基础上,受到开拓性的教育,在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支持下,受教育者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面对客观世界提出挑战与创造。转变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必须正确地认识创新教育的内涵,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处理好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学时与课外活动、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应贯穿以创新能力训练与培养为主的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系统地全面职称论文进行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的训练,积极有效地创造必要的学习与训练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建立平台式与模块式课程结构,所谓平台式结构是指在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设置时,以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为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及门类,而模块式结构是指在平台式结构的基础上,设置学科发展前沿性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系列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性地学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活跃创新思维。第四,量化素质教育内容,建立课外学习计划,组织学生参与有关科研活动,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