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护理外科毕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6:0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护理外科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护理外科毕业论文

篇(1)

美国临床药学的开展始于20世纪40年代,经过70年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药师几乎都是临床药师[2]。美国的学位要求较高,学制也较长,一般为6~8年,只有获得药学博士学位(Pharm.D.)者才有资格参加执业药师资格的考试,而只有获得Pharm.D.学位和执业药师资格证的才能成为临床药师[3]。因此,在美国Pharm.D.学位是临床药师的岗位准入学位。美国临床药学学生在第6学年开始药学实践,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参加,只有基础课和药学专业课都合格后才能进入实践阶段。学校在实践完成时不仅授予学位,还颁发实习毕业证,而实习毕业证是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之一[4]。美国临床药学学生的实践课并不比理论课轻松,而且实践范围很广,专业方向各大学也有所侧重。如:肯塔基大学的实践范围集中在医院、社区门诊以及特殊人群服务机构,专业方向主要在急救药学、社区药学、老年药学、药物经济学4个方面;而加州大学的实践主要在医院、门诊、戒毒中心、家庭护理机构、药物信息中心、慢性病护理中心等,专业方向以药学服务、药学健康政策与管理、药学研究为主。

2我国临床药学的实践情况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了临床药学的概念。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等药事法规的相继出台,国家对临床用药也越来越重视,在医院等级评价中,明确要求各级医院需配备专职的临床药师[5]。然而,医院临床药学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许多三级医院的临床药学开展得不够理想。除了受我国临床药学起步较晚、学制较短的客观条件制约以外,笔者认为也与高等学校对临床药学实践的重视不够、学生毕业的考核标准不够规范有关。美国已经形成了以医院为中心的临床药学实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合格的、有经验的临床药师是核心人物,他们带领学生进行各种药学实践活动,其专业水平以及工作能力对学生的药学实践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而在我国,目前能够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临床药学实践的临床药师少之又少,临床药师的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6]。如果完全照搬美国的临床药学实践体系,将很难达到预期的实践目的。

3建立我国国情下的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实践模式

3.1临床轮转实践阶段

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针对临床药学是应用型学科[7]、医疗机构急需的是技能型人才的特点,我校首先安排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临床轮转实践。临床轮转实践的目的不仅按照医学学生的模式学习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处方书写,更重要的是学习掌握患者整体状况的能力和技巧,学习各个科室的用药常规,与临床医师就患者的具体情况讨论用药方案,并向患者解释最佳个体化用药方案。因此,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临床轮转既类似于医学学生,但又有所区别。这一阶段我校制定的教学计划为26周,结合我校附属医院的各科特点,实践重点在心血管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手外科。这5个科室在我院是省市重点学科,患者多、用药复杂,因此这5个科每个科的实践时间为4周,脑外科、妇产科、儿科各2周。临床轮转实践中,要求学生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线,以疾病的药物治疗为核心,制定用药方案。每个科至少要跟踪1位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负责指导和解决所有药学相关性问题,协助医师筛选最佳治疗方案,及时向指导老师报告用药问题,包括药物相互作用和副反应等。临床轮转实践结束后,学生必须向指导老师提交一份包括病例分析和用药分析在内的总结报告。我校规定,总结报告等同毕业论文,不得少于3000字,分为4个等级[8]: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需要经过答辩论证,合格后方可通过。这类似于美国的实习毕业证,是毕业的必需条件。例如,有一个同学在呼吸科实践时,遇到这样的一个病例:一位65岁的女性患者,临床诊断为支气管炎,医师的用药方案是5%葡萄糖250mL+阿奇霉素0.5g,静脉滴注,qd;0.9%氯化钠250mL+克林霉素0.6g,静脉滴注,bid。学生看到这一用药后,认为阿奇霉素与克林霉素均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二药作用的靶位相同,联合使用会产生药理拮抗作用。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当班医师进行了交流,最后修改了用药方案,取消了克林霉素的使用,同时书写了一份完整的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技术报告。经过类似的临床实践,我校临床药学学生毕业后基本能够独立完成临床工作。

3.2药学各环节实践阶段

药学各环节实践主要包括药品采购、药品调剂、药品储存、药品效期、药品制剂、药品检验、不良反应的报告、治疗药品浓度监测、特殊药品的管理等,实践时间为14周。其中药品调剂、药品检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为实践的重点,每个环节3周,其他岗位为1周。药品调剂是医院的重要窗口,学生在药品调剂实践时发现,由于患者较多,用药交待流于形式,就有学生提出,建议开设用药咨询窗口,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如计算机、复印机等,设专职高级药师负责各类人员的药物咨询。为增强门诊调剂窗口不良反应的监测力度,也有学生建议咨询窗口增设退药服务,这样既方便患者,也为不良反应的监测提供了资料来源[9]。医师在临床中由于门诊患者多、处方量大,存在处方诊断、规格、用法空项,也有学生发挥特长,修改微机程序,增设了“如果处方不规范,将自动退回,请医师补充”的环节。学生的个人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发挥,受到临床医师的好评。学生在实践中全面了解了医院药学的全部工作,以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为核心,强化药品质量和安全意识,了解了新药临床试验和药品疗效评价工作,掌握了医院药房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医院制剂工作的任务和特点,医院购入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医院常规治疗药物浓度的监测方法,为患者做好信息咨询服务,学会了建立药历和处方点评分析,并能结合临床合理使用药物,学会收集药物安全性信息等。药学实践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药学功底,还为其更好参与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和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3.3毕业论文撰写阶段

篇(2)

1教师及护生资料

选取50例护生为研究对象,均来自同一学校,均为女性,护生年龄为19~24岁,平均年龄为22.5岁,护生均是经过高考进行选拔,将护生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护生。两组护生在性别、年龄、学习成绩上均不具有差异性(P>0.05)。每组各2名教师进行带教学习,两组教师的教学资历、教学水平、学历、职称等方面不具有差异性(P>0. 05)。其中观察组护生接受新形势下的新教学方式,对照组护生接受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

2方法

(1)对照组护生的教学

对照组教师按病种对护生进行讲课,理论课程结束后,让护生在医院各科临床上进行实习,实习结束后让护生完成实习报告,完成毕业论文,并做相应的临床技能考核。而护生在医院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困惑,包括医学上、心理上及社会上的问题则由护生自行解决。

(2)观察组护生的教学

观察组护生在接受病种学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具体如下:第一,教师在平时的讲课及学生见习、实习过程中结合不同护生自学和接受能力,将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诊断方法以及各病种基础护理的要点作为教学的重点,并将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而对于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等相关基础内容可以让护生自学或简单讲解。第二,教学的内容应有主次之分,而不是一味向护生灌输基础知识,而忽略了临床诊断的重要性。在以往传统模式的教学背景下,学生的基本功往往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带教老师可以用一定的时间来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提高护生临床基本知识技能。第三,由于医学知识更新的速度相当快,因此教师在做好自身的科研工作时,需不断查阅文献及资料,将国内外一些最新的医疗知识讲授给护生,而不是仅仅沿用过往的教案进行教学,而且需要对护生负起全面的责任,对护生提出的问题应给予充分的解答。

3问卷调查

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观察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对PBL教学方式的认识,包括提高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方面、能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方面、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方面、能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方面、提高学生临床操作能力方面、提高学生综合归纳能力方面、有助于学生能力培养方面。

4统计学分析

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s)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二结果

1两组学生实验能力水平提高分析

观察组实验操作考试平均分为(87.6±4.8)分,对照组实验操作考试平均分为(75.6±3.6)分,两组学生实验操作考试平均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2问卷调查内容分析

自行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对培训的50例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具体结果见表2。

三讨论

1基础护理课实验教学落后于临床实践的原因分析

(1)师资力量不足

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职业学院的师资力量一时间难以满足扩招后对师资的需求,尤其在护理学院中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在当前一些护理院校中,临床带教导师的数目有限,因此在临床带教过程中一个导师带几十个学生的现状非常普遍。护理学院学生的增加,导师人数的不足加之临床带教资源匮乏,导致手术室外科学生的培养质量下降。

(2)护生缺乏积极性

目前大多数护生属于独生子女,其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因此他们普遍缺乏积极进取、勤奋上进、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进入手术室后,大部分学生只是单纯性地观看带教老师操作,而自己却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3)教学理论与实践操作脱节

尽管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护生对手术的操作过程都比较熟悉,但当其进入手术室后,头脑中虽然有无菌操作的概念,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往往违反无菌操作的原则,理论与实践操作无法统一。

(4)沟通适应能力差

作为护理人员不但需要做好临床护理工作,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护患关系建立的基础离不开有效的沟通。但目前护理学院的护生年龄尚小,对社会缺乏了解,人际交往能力有限,因此当其毕业后走工作岗位时不懂得与患者进行沟通及交流。对于在手术的环境中更是不懂得如何与患者进行沟通。

2改革的措施建议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护理院校中师资队伍的建设较落后,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人员较缺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带教老师的质量,提高带教老师的待遇,从而留住一些优秀的教师。

(2)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

护生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后,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手术的医护人员应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医护人员并不能因为学生的动手能力差而阻止其动手。带教老师应指点学生让其独立操作,并让其逐渐熟悉操作。同时应针对护生学习热情,对其进行积极的提问,并耐心解答其问题,鼓励其多进行提问。

(3)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

为了适应新的医学模式,手术室外科护理生的培养质量应注意临床实践,而目前众多护理学院对外科护理的学习还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应调整临床护理培养目标,加大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的开展,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掌握临床的技巧。

(4)强化护士的道德观念

俗话说“医者父母心”,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尚的情操,随着护理模式改革的深入,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要求更为严格,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患者除了看重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外,还注重护理人员的道德水平,因此加强护患关系的建设是目前各大医院的重要工作。

3本研究的启示

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验操作考试平均分为(87.6±4.8)分,对照组实验操作考试平均分为(75.6±3.6)分,两组学生实验操作考试平均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侯占华,杜文娟.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综合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7(2):456-457.

[2]夏平,姚健,徐邦生.口腔组织胚胎学采用双轨制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 2011(33):145-146.

[3]刘波兰,孟利敏,林卡莉,况花荣.网络辅助课堂教学模式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9(5):365-366.

篇(3)

1.1 诊断标准

依据罗马Ⅱ便秘判断标准[2]符合以下6项中的2项或2项以上者视为便秘:①>1/4的时间里有排便困难;②>1/4的排便为颗粒状或硬便;③>1/4的时间中有排便不尽感;④>1/4的排便中有直肠梗阻感;⑤>1/4排便需人工辅助(如用手指抠、按压盆腔);⑥排便次数<3次/周。患者意识清楚,既往排便功能正常(无习惯性便秘、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入院后根据病情或医嘱须卧床1周以上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按照疾病护理常规进行评估、护理,出现便秘后对症处理(包括口服麻仁滋脾丸、复方芦荟胶囊,应用开塞露、灌肠等),对排便状况无特殊指导。

2 结 果

3 讨 论

3.1 引起便秘的相关因素

骨科患者便秘发生率高,不仅有疾病因素,同时心理、社会因素也非常重要。①卧床、疼痛、制动等因素使患者活动减少,肠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水分吸收使粪便干燥,不利于排出。②手术使用麻醉剂和截瘫患者排便中枢受抑制引起排便反射减弱或消失。③椎体损伤引起腹膜后壁血肿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肠蠕动功能减退[3]。④心理因素:疼痛和对疾病的过度焦虑而不思饮食,排便方式的改变,对排便环境不适应等使患者不能按时排便引起便秘。⑤社会环境因素:家庭支持、经济负担、大手术等因素使住院后饮食结构改变,如不能按时进食、饮水减少、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摄入减少。因此,对存在卧床、制动、截瘫、手术等情况的便秘高危人群应尽早采取预防性的干预措施减少便秘发生,而不是便秘出现后被动采取对症处理。

3.2 常规治疗护理存在的问题

常规治疗护理忽视了引起便秘的生理、心理、环境等原因,发生便秘时又依赖于药物、灌肠等对症治疗手段,而且常常遇到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形成粪石,或位置较高时,使用导泻药物、肥皂水灌肠等经常不能解除便秘,患者非常痛苦。长期使用药物导泻易造成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导致进食引起肠蠕动反应降低,并使肠道失去张力,自主排便反射减弱[4]。长期使用泻药,可出现变态反应、肠炎、出血倾向,并影响磷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对于截瘫等长期卧床患者,不宜长期使用药物治疗便秘,同时不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3.3 针对病因、积极采取以腹部按摩为主的干预措施

篇(4)

美国的相关研究发现,选择整形美容手术的有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但47%集中在35~50岁之间。而最终选择手术的主要基于身体和心理因素。国外研究发现,促使人们寻求整形美容手术的因素有体像、体像障碍、自尊、被人嘲笑的历史、教育、文化背景和媒体宣传,其中影响最大的为BDD、体像、自尊和被人嘲笑[1]。然而,也有研究指出被人嘲笑这一因素与人们寻求整形美容手术没有相关性[5]。还有一点,虽然自尊与体像高度相关,但并没有研究表明低自尊的人会倾向于寻求整形美容手术。王肃生等[6]把人们寻求美容手术的动机概括如下几点:①想要改善身体某个部位;②羡慕别人,如明星等,希望能变得跟明星一样;③为了适应工作环境、职业要求、社会活动等;④因为别人的议论和劝说才来进行美容手术;⑤为了取悦他人,如恋人、家人;⑥想要改变先天或后天容貌畸形;⑦赶时髦,多见于青少年。

另外,国外还有对整形美容男性群体心理做了研究,发现促使男性进行整形美容的因素主要有丧失恐惧、工作担忧和需要、社会形象、社会评价及等[7]。

2整形美容患者的心理分类与术后满意度

2.1 整形美容求术者的心理分类与满意度:黄立等[8]研究了整形美容患者的心理特征和临床治疗情况,认为整形美容患者有三种:①先天畸形患者;②后天畸形患者;③异常心理患者。申玉琴[9]通过对鼻整形病例进行研究,将美容整形患者心理分为四种类型:①主动乐观型;②恐惧依赖型;③缺陷障碍型;④精神癔病型。牛进宝等[10]对女大学生美容心理进行了研究,将其心理状态分为五种类型:①合理美容型(占多数);②期望过高型(很少);③自卑心理型;④受人鼓动型;⑤适应需要型。徐宏志通过对283例要求美容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认为寻求美容手术的心理可以分为三类[11]:①希望自己锦上添花,更富魅力者(24%);②自己要求手术的愿望并不强烈,经别人议论和劝告而要求进行美容手术者(38.5%);③对自己的容貌有强烈的自卑感,为避免别人的讥笑而进行手术(37.4%)。Reich根据美容整形患者的人格特点,将美容受术者分为五类[12]:①忧虑型;②依赖型;③情感型;④偏执型;⑤分裂型。

2.2 影响术后满意度的因素:吕磊[13]的研究发现,受术者术后满意度与手术医师的职称、学历无关;满意组和不满意组的年龄、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民族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满意组P因子(精神质)评分明显高于满意组;不满意组躯体化、偏执评分明显高于满意组;SCL-90中,躯体化、偏执两因子的评分与满意度之间呈负相关,即身体不适、易猜疑的受术者易不满意术后结果;EPQ中,P因子的评分与满意度之间呈负相关,即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与他人不友好者不容易满意手术结果。

有研究者对睑袋手术患者的人格特征与术后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睑袋手术患者年龄、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6PF测验中,患者组E因素(恃强性)、H因素(敢为性)、L因素(怀疑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EPQ测验中,患者组L因素(掩饰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睑袋手术患者人格特征的恃强性、独立性和专业有成就者的个性因素(次级因素)与其术后满意度有显著相关。睑袋手术患者人格特征的16PF-E因素、16PF-Q2因素和16PF-G因素具有线性回归关系,且均为正相关,而且Q因素(独立性)对睑袋手术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影响最大[14]。国外学者研究了有心理障碍者进行整形美容手术的情况,发现美容受术者中有5%~15%的是体像障碍患者[15-16],国内也有研究指出在要求施行美容手术的就诊者中有7%~15%的是体像障碍患者[17]。大多数体像障碍的患者对美容手术的效果都不满意,有些患者甚至会寻求法律途径或对医生采取野蛮行为,大约25%的体像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计划[18]。在整形美容受术者中,有25%的是自恋人格障碍患者。还有研究指出,在整形美容受术者中,有9.7%的是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他们对手术效果的期望往往不切实际,可能永远不会对手术效果满意[19]。

3整形美容手术与患者心理

3.1 整形美容手术对患者心理的影响:刘晨等[4]研究发现,整形美容受术者术后自尊、BDD 及EPQ 中的神经质量表(N) 、精神质量表(P) 及掩饰量表(L) 较术前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明整形美容手术不仅可以改变患者的外部形象,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自尊,改变患者的体像,使其消极体像得以矫正,因而情绪更加稳定,社会交往适应性不断提高,更加合群。刘通等[20]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与手术前比较,受术者术后焦虑、抑郁、自尊及体像障碍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刘芳[21]对颌面外科患者身体心像改变后的心理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的患者身体心像改变后心理反应无差异;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患者身体心像改变后心理反应有差异,知识分子适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非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不利于健康反应发生率高于非知识分子,同时有适应不良反应和不利于健康反应的知识分子发生率高于非知识分子;不同文化程度患者身体心像改变后心理反应也有差异。

大量研究发现,美容手术确实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但也有研究与此相悖[22],有研究指出,不同的整形部位,对患者心理的影响程度或方面也有所区别[23],有关腹部成形术的研究发现,手术后患者对体重的看法有很大的改善,腹部和其他体重敏感部位的改变可以提高性生活满意度。对减肥手术的研究发现,心理状况的改善在手术后的前几年是有局限性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减肥手术并没有解决大吃大喝的问题,尤其是术后2年后,这种行为又会重新开始[24]。

3.2 整形美容受术者的心理状态:彭丽辉等[25]对要求隆乳整形术的受术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术前受术者一般存在自卑心理、焦虑心理、担忧心理和盲目心理。黄向莹等[26]研究发现,整形美容受术者与一般健康人群相比,两者在焦虑反应均分、阳性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影响焦虑的因素比较中,两者在疾病影响自我形象、疾病影响自尊、身体缺陷导致丧失自尊、担心治疗效果、社会支持不足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梁英等[27]的研究表明,整形外科手术受术者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社交障碍和心身症状。

4整形美容患者的心理治疗

事实证明,对具有体像障碍者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整形美容手术,可使心理治疗效果与整形美容手术治疗的作用相辅相成,同时解决其形体缺陷和心理问题 [28]。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五种心理疗法[29]:①心理分析治疗;②行为疗法;③疏导疗法;④合理情绪疗法;⑤是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5小结

归纳总结国内的文献资料,发现很多研究者都比较关注整形美容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术后满意度的研究,很少涉及某一特殊的心理症状。同时,国内研究大都停留在语言描述上,即定性研究,很少有定量研究。而且很少有对某一整形美容手术的专题进行研究。从研究的科学性上,有些研究的研究工具本身就有问题,虽然国内已有相关的研究,但量表常模的确定尚有不足[30]。有些是采用的自编量表,有些是采用的国外量表,其信度和效度如何,没有相关报道,这就会让我们对研究的结果产生怀疑。另外,还有被试样本的选择,不同的被试样本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23]。因此,进行不同的整形美容手术,其相关的心理状况有可能不同。在某些问题上,如对影响人们寻求美容手术的因素方面,国外研究中还提到了媒体宣传的作用,国内尚无对此的研究报道。此外,促使人们寻求美容手术,什么因素起关键性作用,也没有相关研究。

随着人们对整形美容手术的认识越来越深,社会对它的偏见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进行美容手术。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报道,在整形美容受术者中有很多是心理障碍患者,可以说,不少美容受术者是因为心理障碍才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进而想要选择手术来改变这种情况。所以说仅靠手术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更严重者还可能会引发医疗纠纷,正如英国整形外科医生曼切斯特所说:“美容整形外科与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美容外科是要处理人们的情感、心理、社会...”,其别强调了心理学的研究,他认为:“……倘若遇到一个心理已有严重障碍的求美者,应该用的不是手术刀,而是心理疏导”。因此,整形外科医生心理学和精神病知识的掌握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Haas CF,Champion A,Secor D.Motivating factors for seeking cosmetic surgery a 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J].Plast Surg Nurs,2008,28(4):177-182.

[2]程 荑,李建兵.整形美容外科心理卫生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69-70.

[3]马如梦.多维自我体像关系调查问卷(MBSRQ)的初步修订及其与人格类型的相关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4]刘 晨,栾 杰,丛 中,等.121例整形美容受术者心理状态初步分析[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5,11(3):174-176.

[5]Didie ER,Sarwer DB.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ecision to undergo cosmetic breast augmentation surgery.Journal of Women's Health[J].2003,12(3):241-253.

[6]王肃生.美容整形受术者动机的心态分析[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5,6(3):167-168.

[7]Fried RG.Esthetic treatment modalities in men psychologic aspects of male cosmetic patients[J]. Dermatol Therapy,2007,20(6):379-384.

[8]黄 立,冯幼平,吴 欣.美容整形患者的个人心理因素分析及临床治疗[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3,9(2):108-110.

[9]申玉琴,连和,聂素洁.美容整形患者心理状态分析[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21(1):78.

[10]牛进宝,苏联珍,董永鹏.女大学生美容问题心理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1:41.

[11]徐宏志,刘桂荣.283例要求美容手术者心理探讨[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4,5(1):46.

[12]何 伦,彭庆星,于 彬,等,美容心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5.

[13]吕 磊.美容整形受术者心理评估与术后满意度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4.

[14]徐 烈.眼袋手术患者人格特征评估与其术后满意度的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5,5.

[15]Wilson JB, Arpey CJ.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suggestions for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in a surgical dermatology practice[J].Dermatol Surg,2004,30:1391-1399.

[16]Veale D.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J].Postgrad Med J, 2004,80: 67-71.

[17]吴军玲,梁伟中,刘凤荣.整形美容患者心理状况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2):258-260.

[18]Malick F,Howard J,Koo J.Understanding the psychology of the cosmetic patients[J].Dermatol Ther,2008,21(1):47-53.

[19]Napoleon A.The presentation of personalities in plastic surgery[J].Ann Plast Surg,1993,31:193-208.

[20]刘 通,张福奎,耿传卫.整形美容受术者焦虑、抑郁、自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6):552.

[21]刘 芳.颌面外科患者身体心像改变后的心理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43-144.

[22]Rankin M, Borah GL, Perry AW, et al. Quality-of-life outcomes after cosmetic surgery[J]. Plast Reconstr Surg,1998,102:2139.

[23]Michael AB,Thomas Pruzinsky,Thomas FC,et al.Measuring outcomes in plastic surgery: Body imag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abdominoplasty patients[J].Plast Reconstr Surg,2003,112:619-625.

[24]Sarwer DB,Thompson JK,Mitchell JE,et al.Psychological considerations of the bariatric surgery patient undergoing body contouring surgery[J].Plast Reconstr Surg, 2008,121(6):423e-434e.

[25]彭丽辉,彭玲妹,许 璜.隆乳整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现代护理,2007,13(33):3207-3208.

[26]黄向莹,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心理特征与护理干预[J].现代护理,2006,12(14):1281-1283.

[27]梁 英.180例整形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J].南方护理杂志,1997,4(3):35-36.

[28]王雨银.术前心理干预对美容受术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2,6:24-29.

篇(5)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10-0162-03

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校的最后阶段是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点,是必经途径。让学生能顺利完成实习,带教老师圆满完成带教任务,双方需要互通信息,及时交流,才能达到双赢的效果。为此针对老师与学生的身上存在不同的问题进行剖析。

1 带教监管力度不够

部分老师缺乏责任心,片面认为带教是一种负担,怕学生出事,不如自己做。有的老师则认为多了各跑腿的,都让实习生去完成,科室对带教工作不重视,只让学生干杂活,有的老师工作忙,带教同学太放心,不能做到“放手不放眼”。

2 带教老师未采用启发式教学

目前临床带教老师因为学历职称等条件的要求,相对年青化,存在带教经验的不足,不能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带教方式,本科生提出这方面的建议最多,讲的少,具体操作多,缺乏对观察、判断、管理、科研能力的培养与锻炼,阻碍了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是不同层次毕业生总体水平相等。

3 护理人员不足,将实习生当作人力用

护士缺编现象存在,为了应付日常工作,忽视了讲课与示教,特别是到了后阶段,实习生环境熟悉了,老师较放心,有则作为定向实习,而不能完成实习计划。这也是市场经济下产生的新的供需要求。

4 学生与老师、患者交流欠缺

本院的带教老师属于非脱产形式,因倒班等原因,同学入科很长时间不知带教老师是何许人也?有的老师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及沟通。实习生与患者交流存在很大难点,分析一下,原因诸多:学生来自与五湖四海,方言问题成了首要障碍;作为80 后的实习生,不能适应本岗位的工作,角色转换慢,尤其是本科生认为自己学历高,只重视学习技术性强的,而忽视了最基础的生活护理及病情观察;缺乏沟通技巧,与患者交流的方式与尺度把握不够;作为学生社会经历少,知识面狭窄,专科知识掌握不够,本身底气不足;受大环境的影响,维权意识的增强,患者及家属对实习生不信任,患者不让实习生打针等从事有创伤性的治疗,另则科室怕满意度受影响,几方面的因素导致实习生临床实践机会减少;职业道德观念模糊,学生实习不安心有的只是拿文凭,缺少医务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及素养及工作热情。

5 实习生自身的因素

实习生分不同的层次(中专、大专、本科生),从年龄和知识结构来讲,参差不齐,年龄小存在自觉性差,知识层次高的学生想法多,较难琢磨。 整改与对策

5.1 完善教学工作

2007 年的12 月曙光东院顺利通过ISO-9001 质量体系的贯标,西院通过复评,将教学的相关制度都纳入了管理体系中,护理部成立了教育科研委员会,并设立了专职人员以条块结合的形式进行系统管理。

5.2 重视岗前教育

5.2.1 实习生、新职工进岗前护理部集中岗前培训一周,课程设置有:医院概况、职业道德教育、护士礼仪规范、护理安全防范、消毒隔离知识、内外科护理、各种相关检查准备、实习生管理条例及各项制度等。

5.2.2 进科室后,加强入科教育,由病区护士长或带教老师介绍环境,床位分布,区域设施,相关规章制度及专科特点,尤其加强自身防护教育。

总的目的是帮助实习生尽快适应,顺利过渡角色转变,让他们感到护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5.3 严格落实带教

“有效的临床护理教师”是由宋春燕等人提出的,有效的临床护理教师应当是护理专业学生的角色榜样:具有专家般的临床技能,能在现实的临床环境中阐述护理知识,并且能运用临床经验和教学技能培养学生的临床能力『1。科室执行专人带教,根据不同层次的实习生及实习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带教方法。

5.3.1 针对不同层次的实习生

完成大纲要求,科室定期开展小讲课、护理查房、技术操作示教等活动,专科以上的学生完成个案书写、个案答辩,每位实习生出科前要完成本科的理论与技能考核,要求实习生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防止差错发生。针对本科毕业生安排有经验的指导老师,专人负责完成毕业论文。

5.3.2 针对不同阶段的实习生

制定不同实习内容,如初期掌握常规性工作,中期加强交流及技能操作水平,后期要培养观察、判断能力。在实习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就业问题,在此期间学生可能思想波动较大,出现实习不安心,会增加请假机会,作为老师要注意从人性化角度考虑,稳定思想,调整心态,以利顺利渡过此阶段。

5.3.3 针对不同的实习生

每个同学的个体差异较大,要学会因人而异的开展因材施教。有的反应慢、接受能力差,老师要耐心、细心,多关心,多帮助;有的好学生,不要吝啬表扬,以肯定优秀,鼓励落后;对于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学生,要端庄态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5.4 注视环节管理

要求实习生注视基础护理工作,特别是本科生要克服只关心“技术性”操作,加强工作责任心教育。落实专科知识的培训,抢救设备的使用,加强技能训练。护理部每月定期进行操作示教,使的实习生能规范化操作,科室负责考核工作(基础和专科),以提高操作水平。根据书写要求认真指导正确的书写护理记录,及时修改,以提高文件书写能力。

开展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鼓励学生共同参与,教学生交流的技巧,教学生采用不同方式如肢体语言、手势等,进行,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5.5 加强师资建设

5.5.1 师生互动,互找不足 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因此要选择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工作两年或具有主管职称,有爱心、责任心的人员担任带教工作,并全面衡量,综合考评。通过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双方互评,如学生每季度填写无记名调查表,从反馈中获得学生的期望需求,还有护理部定期组织学生及带教老师开会,在会上将各自的不同意见,予以沟通,定期整改。通过双向评价,护生认识到自身问题,不断改正,老师也看到了带教中的不足,从中分析原因,积极整改,提高带教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5.5.2 加强培训、提高水平

据统计33.5%的学生认为护理师资水平低,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2,加强师资队伍各方面培训,如院内或到院外进行培训学习,组织各种竞赛如技能操作等形式,以提高整体带教水平。

5.5.3 创造空间、实施激励

护理部每年进行各种竞赛,评选优秀带教老师,激发荣誉竞争,加强激励机制实施;根据不同科室带教情况,发放带教费,充分调动临床带教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专款专用。

当今社会,随着学历、文化层次的不断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发生者微妙的变化,老师希望带出好学生,学生希望碰到善解人意的好老师,但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老师在保证带教质量的基础上完成带教任务,学生顺利毕业走向新的工作岗位。

篇(6)

2012年7月~2014年6月在我院实习的98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本科学制4年,男生7名,女生91名,年龄22~25岁,平均(23.45±1.72)岁。在校成绩63~91分,平均(71±3.46)分,实习时间11个月。其中,2012年7月~2013年6月46名实习护生为对照组,2013年7月~2014年6月52名实习护生为实验组。两组年龄、性别、在校成绩、实习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带教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的模式;实验组采用全程双导师制带教模式,建立了双导师制教学管理组,由护理部主任和科教科副科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手术室等科室护士长为成员。明确制定导师人选标准,规范导师职责及教学任务。各科的教学管理工作由临床科室护士长负责。

1.2.2导师的选定

临床专科导师需从护理工作五年以上,护师以上的报名者中选取,亦可由科室护士长推荐,必须具有责任心、临床经验丰富、教学意识强的人员担任本科临床专科导师。全程导师的选定,引入竞争在全院范围内公开竞聘机制,择优63名带教老师为全程带教导师。科教科于2013年3月~6月组织临床专科老师及63名全程带教导师进行为期12学时的带教培训,合理利用业余时间,强化导师理论知识,同时进行护理技能操作训练,不仅可以加强导师的操作水平,还可以平衡导师之间的个体差异。聘请院外专家对全程带教导师教学心理学、教学技巧进行专题培训。

1.2.3实习周期安排

根据医学院校的实习要求制定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学习计划,岗前培训。(1)实习前科教科组织护生进行为期1周的岗前培训,帮助护生明确实习期间医院及学校的相关规定。(2)初期实习阶段是实习开始后的前四周,主要是征求护生对专科全程导师选择意向,以便科教科作适当调配。让护生与全程导师建立沟通桥梁,并在学习中尽快适应医院科室环境,着重培养护生建立护理专业的职业素质及情感,同时掌握临床基本的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3)中期实习阶段。在各科室轮转学习,整个过程需要专科导师和全程导师共同监督,带教过程中,需要着重培养护生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自身的问题的能力,并给予解决。(4)末期实习阶段。临床实习使护生对工作流程、周围环境比较熟悉,随着经验的积累,护生的工作和处事能力也相应提高,为走上护理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两位导师共同辅导护生完成毕业论文的立题及撰写。

1.3评价标准

采用自行设计导师对护生评价表、护生对导师评价表,实施双向评价。护生评价包括职业道德、劳动纪律、护士礼仪、工作态度、心理素质、沟通能力、书写能力、操作能力、基础理论、专科理论,共10项,每项为10分,满分100分,80分以上为优秀,70~79分为良好,60~69分为一般。护生对医院教学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内容包括带教管理、重视带教、带教意识、带教水平、带教计划、带教方法、操作正规、关心学生、教学活动、指导书写,每项为10分,满分100分,80分以上为优秀,70~79分为良好,60~69分为一般。以不记名填写方式,在护生实习结束前发放带教工作满意度评价表,填写完成后当场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98份,回收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100%。同时,在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后均进行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实习阶段实施全程双导师制

对护生的综合素质的影响,实验组实施全程双导师制,可以明显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P<0.05)。护生大多是80后、90后,在家是独生子女,压力承受力差。对自身情绪控制能力较弱,缺乏信心。进入实习阶段,面临就业压力,更存在职业道德以及法律意识缺乏等情况。全程双导师制在这一特殊时期成为护生的家长,经过定期多形式、多渠道沟通,增加导师与护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着重针对每一位护生解决其存在的实际困难,将带教工作与生活问题细化到每个具体的点位上,克服了传统带教老师只负责操作指导,弥补对护生管理工作部分的不足,以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最终目的。

2.2实习阶段实施全程双导师制

后对护生的专业技能成绩的影响实验组护生专业基础理论、实际操作等有明显的提高(P<0.05)。表明带教老师的全程监督,可以统一明确带教标准,护生在实习中的不同阶段均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减少护生的惰性,能在反复的学习中提高理论和操作能力。导师全程参与教学,加深师生关系,推动带教老师的积极性。

2.3全程双导师制

临床带教模式增强带教老师责任感和提高带教水平实施全程双导师制对护生进行临床带教工作,经过选拔、培训、准入等标准所选出的优秀带教导师所组成的教师队伍,结构水平较均匀稳定、具有较强的教学意识、教学技能平稳熟练,且导师每年全程只导教1名护生,没有过多的带教压力,带教质量有保证,能在带教工作与本职工作中找到平衡点,认真出色的完成带教工作。实行全程双导师制带教模式,不仅在模式上新颖,促进师生沟通理解,关系更加融洽,教学氛围轻松活跃,同时医院给予带教科室、全程带教导师相应待遇,虽然待遇不是很高,但对带教导师价值的肯定,有利于促进导师的积极性。这种双对一的导师制使师生关系十分明确,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问题后有明确寻求帮助的方向。导师方面,更多的情感沟通中也会自主的为自己所负责的护生付出更多心血,在彼此的密切接触中,切实做到言传身教,提高实习效果。

篇(7)

【关键词】胆道疾病;健康教育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总结我科120例胆囊切除术(包括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和胆总管探查术的患者。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年龄及文化程度相近,均无特殊并发症,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实验组(60例)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对照组(60例)采用一般外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1.2.1对照组:护理如下:1.住院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输血常规,胸透、心电图、B超等。2.级别护理:定时巡视病人,观察病情变化,测量生命体征等。3.按手术要求进行皮肤准备。4.采集标本进行交叉配血。5.按要求留置管道: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留置胃管等。6.术后观察引流管情况及敷料情况。

1.2.2试验组:除一般外科手术护理常规外,还有护理如下:1.重视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经常与之交流、沟通。及时了解病人的想法,加强心理疏通。同时要积极了解病人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看法,支持关心程度和经济承受能力。以争取到家属的配合及理解,及时给予心理上的帮助和支持。2.观察病情变化:(1)对病人全面、仔细、认真地进行护理评估:术前了解患者重要脏器的功能,主要化验指标及辅助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护理系统,消除危险因素,提高其对手术的耐受力。术后1―3天监测生命体征、尿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根据监测到的信息及时评估,提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2)术后重视指导病人深呼吸及正确的咳嗽、咯痰方法。定时拍背、鼓励并协助其早期下床活动等,有效预防了术后肺部感染的并发症。(3)若是营养不良的瘦弱患者,我们给予气垫床、定时更换,避免局部长期受压。(4)结合患者生理、病理特点,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慎用镇痛镇静剂等,帮助病人顺利渡过危险期。(5)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翻身及排便,避免发生褥疮及排尿困难。3.手术治疗护理:(1)术前除一般外科护理常规,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以及改善凝血功能。(2)术后护理,生命体征和主要脏器的功能观察,对施行大手术后的病人显得十分重要,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应保持在正常范围,若体温超过39℃,脉搏超过120次/分钟,均应引起注意。重危病人留置导尿或有中心静脉插管者,每小时须观察和记录(正常中心静脉压为8~12cmH2O,每小时尿量50ml左右),差异较大时,应及时处理。(3)引流管护理: A胆囊造瘘管:用于胆囊炎发病超过72小时,并有胆囊积脓或急性穿孔,病情严重者。(a)引流管接消毒连接管和引流瓶。(b)每日调换连接管与引流瓶,保持通畅,每日记量。(c)引流管妥善固定,防止脱出,一般插管2周左右,病情好转,即可拔管,3个月后,再施行胆囊切除手术。B 烟卷引流:术后第1天更换敷料时,将引流卷旋转和稍向外拉,仍用安全别针扣住,然后用开口纱布盖于别针下面,防止引流卷陷入腹内,第2天,分泌物减少即可拔除。C “T”形管:(a)以消毒连接管和引流瓶接妥,悬挂于右侧床边。(b)注意固定,翻身或搬动病人时,注意保护,不使脱出,不使脱出不论平卧或站立时引流管的水平高度不要超过腹部切口高度以免返流。(c)引流管阻塞时,宜用手挤压或用针筒抽吸,若必要冲洗时,应缓慢冲注,防止高压块速而引起逆行感染。(d)每日调换消毒连接管与引流瓶,并记录胆汁量。(e)观察胆汁颜色,每周一次留取胆汁作细菌培养。(f)T形管一般放置2周左右,若胆汁逐渐减少,可考虑拔管。(g)拔管前,先在饭前、后夹管1小时,1~2日后全日夹管,无饱胀感觉,再通过造影,证明胆道通畅,次日即可拔管,造影后需开放T形管1日,以引流造影剂。局部伤口以凡士林纱布堵塞,1~2日会自行封闭。(4)黄疸病人,往往因胆盐刺激使皮肤奇痒,可用热水擦洗,稍能止痒。口腔护理及预防褥疮按常规。4.健康教育:重点向病人及家属讲明胆囊切除后因胆汁排泻功能紊乱,会造成脂肪性腹泻。加之老年人胃肠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减弱的特点,与病人家属一起制定饮食计划,调整饮食结构,合理进食。

1.3 观察与评价: 监测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出血及感染情况,对术后住院时间、满意度等进行对比。其中住院时间排除因客观因素导致术前等待时间的影响,单独计算手术当日至出院的时间。出院时患者满意度测定采用医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发放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

1.4 资料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和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用X2检验。采用PEMS3.1统计软件包,P>0.05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发生出血、感染的情况。

3 讨论

3.1 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可有效的预防术后出血的发生:术后出血是胆道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传统的护理没有针对性且有一定的局限性。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进行护理首先重视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经常与之交流、沟通。及时了解病人的想法,加强心理疏通。同时要积极了解病人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看法,支持关心程度和经济承受能力。以争取到家属的配合及理解,及时给予心理上的帮助和支持。最终让病人和家属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手术。其次观察病情变化:(1)对病人全面、仔细、认真地进行护理评估:术前了解患者重要脏器的功能,主要化验指标及辅助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护理系统,消除危险因素,提高其对手术的耐受力。对因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溃疡病)、术前低蛋白血症和术前血小板减少症而引起的出血起到了预防作用。(2)每日调换连接管与引流瓶,保持通畅,每日记量,引流管妥善固定,防止脱出注意固定,翻身或搬动病人时,注意保护,不使脱出,不使脱出不论平卧或站立时引流管的水平高度不要超过腹部切口高度以免返流。引流管阻塞时,宜用手挤压或用针筒抽吸,若必要冲洗时,应缓慢冲注,防止高压块速而引起逆行感染。每日调换消毒连接管与引流瓶,并记录胆汁量。观察胆汁颜色,每周一次留取胆汁作细菌培养。对于预防及及早发现各种吻合口出血有较好效果。本研究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进行护理,术后发生出血4例,与对照组16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3.2 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可有效的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感染是胆道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本研究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进行护理:(1)注重口腔护理等基础护理。(2)引流管护理:(a)引流管接消毒连接管和引流瓶。(b)每日调换连接管与引流瓶,保持通畅,每日记量。(c)引流管阻塞时,宜用手挤压或用针筒抽吸,若必要冲洗时,应缓慢冲注,防止高压块速而引起逆行感染。(d)每日调换消毒连接管与引流瓶,并记录胆汁量。(e)观察胆汁颜色,每周一次留取胆汁作细菌培养。(3)术后护理,生命体征和主要脏器的功能观察,对施行大手术后的病人显得十分重要,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应保持在正常范围,若体温超过39℃,脉搏超过120次/分钟,均应引起注意。(4)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以上措施均可有效的预防、控制及早发现感染。本研究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进行护理,术后发生感染1例,与对照组11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3.3 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后可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次均住院费用。试验组的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7.07±0.71天,较对照组的8.73±2.51天,缩短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的术后医疗费用1.14±0.24万元与对照组1.57±0.31万元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主要由于试验组患者由于使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进行护理,术后患者有效的减少了出血、胆瘘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亦避免因胆道并发症的出现而导致术后药物、相应的治疗、材料等医疗费用的增加,为顺利康复提供了可能,其术后住院天数势必相应缩短。

3.4 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患者住院期间,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5个方面[2]:医护人员的技术能力、医护人员的态度、医疗效果、医疗环境和就医辅助过程、花费。这5个方面对患者满意度有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依重要性分别为:医疗效果、医护人员的技术和能力、护人员的态度、环境和就医辅助过程和花费。彭韩伶等[3]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护士的技术水平、等候手术时间、经治医生检查是否认真负责等指标均是影响患者满意度总评分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患者满意度的高低与医疗效果、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本研究通过调查患者满意度,发现试验组93.50±2.10%与对照组88.10±1.80%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亦间接说明了医疗护理技术的提高与改进,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身心痛苦,减少医疗费用和经济压力,患者满意度亦会相应提高。

参考文献

[1] 穆玲绢.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效果研究.西安交通大学.毕业论文.2008,11.

[2] 董伊人,陶鹏德.病人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24(1):116-120.

篇(8)

1.1.1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资源,强化实践环节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即注重基础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增设交叉性、前缘性学科课程,合理压缩理论课课时比例,特别是全校公共基础课(如《基础化学》、《高等数学》等)。制定符合动物医学专业需要的教学大纲,适当增大专业选修课比例,增加实验实践课时。以2011级动物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为例,理论课2090学时,其中选修课297学时,实验实践课1421学时,达到理论课时的40.5%;实验实践课中,在企业完成的专业实习课为720学时,占总实验实践课课时的50.7%,保障了在总学时数不变甚至下调的情况下,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学时数的合理分配。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打通相近专业的基础课程。例如,将《生物化学》和《动物生物化学》统一为《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统一为《微生物学》,分方向的内容安排在专业课中。特别注重在课程中增加与生产实际相关的内容,并侧重与企业合作研究的内容。淡化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界限,以适应现代养殖模式的需求。充分利用研究所这一教学实践平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如《传染病学》实验项目均在研究所通过实际病例开展,增加学生临床诊断的学习机会。此外,还增设了《分子生物学》、《动物行为学》等较新的课程,强化现代诊断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1.1.2邀请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专业人员进入课堂为提高教学质量,不断邀请省内外高校教授、行业专家等来校讲课。如邀请福建农林大学肖天放教授讲授《动物遗传学》;选修课《小动物疾病防治》由深圳瑞鹏宠物医疗机构多名执业医师根据自身特长分别讲授小动物内科学、外科学、药理学、保定、护理等课程内容。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即进入实习前的1个学期,每周安排2个学时让合作企业进入课堂,与学生分享当前畜牧业发展的状况和需求以及先进养殖理念。

1.1.3建立教学科研协同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师将科研渗入本科实验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与研究、创新能力,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资源共享。打通教学科研实验室壁垒,坚持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与实验室教学中心“一体化”,有意识地将一些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创新性实验项目,加强学生的创新型实验能力。针对农业生产中的动物医学问题,引入科研成果,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基础与前沿、生产实践应用与实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1.4依托龙岩学院动物医学研究所,建立开放式教学模式动物医学研究所不分节假日全天候面向学生开放,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可利用课余、周末、寒暑假在研究所学习。为了实现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研究所制定了学生实践的内容与要求,把学生的实践多次穿插在理论教学之间同步进行。例如,《兽医传染病学》等课程重新修订了实验项目,丰富、生动的病例加深了学生对《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外科学》等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动物医学研究所已发展成为动物医学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平台、毕业论文平台和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平台,解决了校内外实践环节的结合问题。

1.2“1”的改革

1.2.1严格选择实习合作企业选择生产规模大、管理规范、知名度高的畜牧行业企业,通过到企业充分调研,深度洽谈合作事宜,在双方自愿、互惠的前提下,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制定实纲、实习计划、实习方案,制定管理制度,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1.2.2采用“双导师制”每个实习企业均有一名专任教师为带队实习教师,带领学生下企业实习,组织实习计划的落实,会同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具体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并每周审阅学生实习周记,定期到实习单位检查实习开展情况。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为实训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环节。同时,企业也可聘请教师为专业技术顾问,参与企业的管理。

1.2.3定期召开实结报告会和企业座谈反馈会为了进一步加强实践基地与学院的联系,强化实践基地对学生实习方案的落实,增加校外实践基地对学院学生实习的认同,讨论和解决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3+1”应用型兽医人才培养方案,定期邀请各实践基地负责人和学生代表召开实习经验交流会,并对实习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剖析,不断改进实纲和实习方案。

1.3教师队伍的改革鼓励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一线学习交流,同时邀请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建立良好的交流机制。校企合作为培养“双师型”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具体途径有:

(1)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动物医学研究所为平台,鼓励教师进入研究所参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根据需要分批选送教师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活动或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专业培训,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培训,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

(3)支持专业教师在合作办学的企业中担任技术员、管理部门经理、技术顾问;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促进教师的自学自培,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执业兽医师资格培训考试。

2“3+1”新型兽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

2.1推动了教学平台建设

通过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了专业发展,先后获得了“教育部首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福建省“兽医学一级重点学科”、“预防兽医学与兽医生物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生猪疫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动物医学省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动物疫病防控校企合作省级实践教学基地”等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以及《微生物学》和《兽医传染病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动物医学专业教师队伍也先后获得了“预防兽医学省级教学团队”和“预防兽医学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2.2实习生受到企业高度认可

经过4年的实践证明,采用这一新型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通过近1年的企业实践,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既能从事兽医工作,又具有畜牧经营管理、卫生检验和检疫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还具备能下到一线接受任何形式的就业、一生中多次就业和转向就业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合作企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工作态度、基础理论水平、独立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健康状况等皆评价较高。

2.3毕业生就业比例升高

学院与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良性合作关系,实习期间表现优秀的学生经学生、企业双向选择,可自愿留在原实习企业就业。2011年4月、2012年2月和2013年5月分别举办了畜牧兽医专场招聘会,每次参加招聘的企业达到50家以上,供需比约1∶3.5,学生选择就业单位机会增加。4年来共培养了3届292名毕业生,学生就业率逐年升高,达94%以上。毕业后的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不管是走上科研岗位还是走入生产、销售企业,都表现出了独特的创新、创业才能,用人单位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经用人单位反映,龙岩学院培养的学生具有5个方面的特色:一是安心基层、脚踏实地;二是专业实践能力强;三是创业能力强;四是适应能力强;五是综合素质高。

2.4考研录取率明显提高

“3+1”兽医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强化了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仍然非常重视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理论和实践两手并抓。除就业率升高外,考研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初步统计,由2011届的1%上升到2013届的20.8%,录取的院校有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且考研录取总分名列前茅,受到录取院校导师的好评。

2.5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动物专业教师队伍学历高,博士占61.1%,但实践技能亟待提高。“3+1”新型兽医人才培养模式的生产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强化了教师与生产实践的对接,解决了教师缺乏生产实践经历的问题,教师由原先的“教学型”、“研究型”转变为“双师型”,“双师型”教师比例由原11.1%提高到55.6%,促进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篇(9)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33-04

国务院办公厅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以更好地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方针。[1]各省级管理部门充分发挥了管理和指导职能,纷纷采取了一定措施。我校2015年制定了《天津中医药大学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启动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学校“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学校层面做好了统筹规划,各专业做好了实施计划。为全面实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各专业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了创新创业教育选修板块,完善了各项创新创业制度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效。

一、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建设和保障措施不断完善

(一)成立各级工作组,三部门联动合作

校级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副书记、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团委、学生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等部门书记为成员,负责全面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具体执行机构,办公室挂靠教务处,主任由教务处处长兼任。各二级学院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组织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领导小组。学校将就业指导工作从原招生就业处分离出来,连同创业指导工作,成立了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为立志创业的学生团队或个人提供项目引导、技能培训、法律援助与政策咨询等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教务处、校团委、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三部门联动,既有各自工作重点,又联动合作,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创新创业能力竞赛、师生创业实体和成果的孵化等工作中发挥各自部门的工作优势,形成相互有效支撑、分工协作的机制,实现了校内资源的高效整合,有效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二)建立并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为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校团委每年在全校范围内举办“天中科技杯”学术节,培育、选拔并表彰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与专业能力竞赛等成果,全面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和学术科研水平。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在目前每年50万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由团委、教务处负责管理,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全面发展。《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版面费报销规定(试行)》,设立本科生论文版面费,用于全日制本科生版面费和专利申请费的报销,进一步调动我校本科生参与创新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在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指南中增设创新创业类课程群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每年进行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及优秀指导教师评选,并对优秀论文、创新成果进行表彰。鼓励各单位积极与社会相关基金会、校友、企业积极联系,争取得到社会的支持,鼓励学院利用社会资源设立学院的创新创业基金,为学生开拓创业视野。

(三)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前行

O置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在学生手册中公布《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设置了创新创业活动学分,每年修订并完善相应的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累积、转换的管理办法,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最基本的创新创业教育。

鼓励并支持广大一线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通过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设立相关研究课题、鼓励创新创业教育试点等工作,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促进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改革考试评估内容和方式,实施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探索并实行非标准答案试题考核。充分发挥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指挥棒”作用,引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改变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丰富

(一)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必修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创新创业类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途径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充分利用各类资金引入创新创业类网络课程,充分发挥网络学习资源优势,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实现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联动机制,形成层级递进的一套完整的“慕课&微课”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促进我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二)建设服务专业培养要求专业限选课程

各专业要根据性质的不同,充分发掘本专业创新创业的教学内容,可以侧重于创新教育,也可以侧重于创业教育。医药类专业着重强化创新教育,培育创新成果,促进成果转化,推动以专业创新成果为基础的创业实践;管理类专业侧重以创新的理念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创办企业。学校在管理学院搭建创业教育与实训体系平台,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充分使用了知识互动、评估、角色扮演、模拟经营、竞争对抗等各种培训教育领域最新手段与技术,大大提升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该模块包括认知创业应用、创业能力评估、商业模式应用、政策达人应用、案例达人应用五个子模块。

(三)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能力拓展板块

充分利用学校管理学院师资和已经购置的“尔雅通识课平台”,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充实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内容,培养创业者解决创业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建设“创新创业能力拓展板块”,使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需要选修相关课程,获得相关知识,促进创新创业能力的养成。探索以任选课方式推行专业学术社团、实行科研课题开放等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新创业选修课课程,并邀请我校主管教学校长、主管创新创业教育校长、主管大学生创新创业具体落实工作的团委书记、针灸推拿学院院长等作为主讲人,从创新与创业的概念、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的方法、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剖析以及我国、我校创新创业管理制度等多角度为我校学生阐释创新创业的内涵及其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

我校对学生分阶段地进行创新创业引导,现已开设必修课3门,选修课4门,累计授课160学时,修习课程学生4800余人。学校积极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分阶段、多渠道、点面结合地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广泛

(一)思维启蒙平台

为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培养我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我校整合院校两级资源,促进优秀人才和创新创业成果的不断涌现,启动了“天中科技杯”学术节。学术节开展期间,我校先后组织了“岐黄雏鹰”学术科技论坛、“天中大讲堂”、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专题讲座、科技创新基金等相关活动,人文知识竞赛、校园微视频大赛等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各学院围绕“天中科技杯”学术节主题,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分别开展了系列学术活动月活动。

(二)校、市、国家三级大创平台

学校为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提供便利条件,鼓励并支持学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学有余力,有兴趣进行创新创业训练的学生创造自主主持项目的机会,搭建校、市、国家三级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三分之一以上学生积极参与申报各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五届校级创新基金共资助了286个项目,共立项国家级项目52项,天津市级项目63项。通过校、市、国家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驱动,推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强化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继续遴选资助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以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对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达到创业实践的目的。

(三)专业能力培优平台

依托各级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实训教学中心,不断强化中医学类学生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中药类专业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护理类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等,形成了“德育橄取⒛芰ξ重、创新为翼”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增强学生综合能力训练的积极性,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搭建培优平台,通过培训、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创新创业及专业能力培养。发挥各类大学生专业能力竞赛、天津市创新创业奖学金评比、“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开展校级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强化创新创业,实现赛事育人功效。

(四)创业孵化实践平台

我校“天梦”众创空间坚持“服务与指导”双项并举,是我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有效载体。学校为已入驻创业团队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和资源,发挥流动工位的作用,提供办公、培训、考核、洽谈等指导和服务。积极通过“”网站,以及“天中就创业”“天中SC?鄄DA”“创客在天中”“众创空间团队”等微信平台、QQ群,定期创业政策推广、创业活动分享、创业资源整合等信息。将优秀创业团队的事迹推荐到《天津日报》、《渤海早报》、天津广播电台生活频道《创业者说》栏目及“北方网”“滨海高新网”“今日头条”等多家网络媒体进行报道。以创业培训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组织大学生创业培训班,讲解国家、天津市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和优惠措施,传授创业的理念、基本知识和技能,近300人参加并取得了创业培训证书。举办网络模拟经营公司实训课、“大学生创业――路在何方”等专题培训辅导等培训辅导、实训实践类讲座。依托“天梦”众创空间,依托丰富的实验室资源、实验实训基地资源等突出专业服务特色,为学生提供创业成果转化的有效服务,打造了“岐承”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实现优秀学生项目成果转化。2014级硕士研究生邓忆伏创建的“恒益堂”,将中医药专业特长与日益增长的养生保健需求对接。2012级本科生马亚乐相继注册成立了“天津绿印广告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与“天津绿印云创科技有限公司”,现已在天津市、吉林省等20余所高校校区开设直营和加盟分店。

四、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初步建成

(一)师资队伍高素质、多元化、专兼职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