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心理健康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从上述七个方面的调查来看,主要表现是:升学压力大。从幼儿园到高中繁重的课业负担剥夺了他们应有的娱乐、睡眠时间,生活无规律,时刻处于紧张状态之中。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学生与家长愿望背道而驰。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的不同使职高生性格各有异同,不愿与人沟通,学习没动力、浮躁、意志消沉、纪律性较差、情绪散漫不稳定、波动性很大,容易出现逆反、抵触情绪。心理上较为脆弱,更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和诱惑。因此,如何为他们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至关重要。学生自卑、自制、自控能力、认知能力差,缺少父母、亲人、教师、社会的关爱。
在社会、他人与自我的关系上,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等情绪。尤其独生子女深受父母溺爱,养成任性、依赖、自私自利等坏习气,在自主判断、独立生活方面显得相对薄弱。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心理脆弱,经不住风雨和磨炼,容易上当受骗,尤其在交友方面。相互攀比,不能准确定位,缺乏诚信、爱心,缺少沟通,更谈不上助人为乐,没有一颗感恩的心。由于年龄特点与成长中的烦恼时常并发,个人难以处理,特别异性朋友较多或早恋现象严重,上课无精打采,不尊敬师长、不团结同学、忌妒心强等。抽烟、酗酒、打牌、无事生非、打架斗殴等时有发生,心理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长此以往,很难全面健康地成长、发展。
概述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说到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我就不得不说说我认为的心理健康的意义了。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究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 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② 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③ 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④ 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所以一般学者认为,应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要过分看重个别症状的有无。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分析
幼儿心理教育是以“幼儿为本”,也就是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的人来关照,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三: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这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这五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大人的培养,如何培养呢?我们不要忘记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生教育的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新世纪社会生活的栋梁之材。
而在现今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出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 两个重要内容作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目前对健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因此,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 理保健的现象。这种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 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严密的系统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迄今为止,全国除了少量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二是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开设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 的极少;三是无论高校,还是幼儿师范,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的教材;四是尽管《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应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但内容分散、零乱,大多体现在其他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 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系统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及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教育之中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这导致我们在对幼儿实施心理 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近年来,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儿园日益增多,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高校中不少 教师也开始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是,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幼儿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深 入到幼儿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去建立几个点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因此,在很多时候,其工作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种 经验的总结,而难以使之得到更深的发展,主题难以深化,妨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进行。
四、教师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教育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然而,在沿袭 已久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完全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是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此同时,如何 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也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时下,在不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此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五、具体操作中的非科学性
1.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例如: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本属于品行障碍,对于这一类行为的矫正 与教育应当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作用,或采用暂时隔离、减少刺激的方法。但有些幼儿教师在对待这一类孩子时,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加以矫正,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幼儿在宣泄 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因此,采用宣泄法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些教师甚至在对待这类孩子时采取体罚的方法,这更加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因为,体罚本身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起的就是示范作用。
2.家园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 育本是一件有利幼儿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 实施中如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则可以使幼儿园的努力付之东流。某幼儿园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分享与合作、提高其社会适应力。但在具体操作中, 他们忽略了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而有些家庭对其子女一向采用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幼儿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的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在部分幼儿身上,说谎这一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造成幼儿说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符时造成的说谎;另一 方面,是由于幼儿做错了事,怕受到处罚,或由于老师、家长对幼儿的过分严厉所致。因此,我们对幼儿的说谎问题应全面分析,区别对待。如因认知水平低所致,则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因过于严厉的要求所致 ,则为教育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都与成人时期的说谎有本质的区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而在某些幼儿园中,防止一旦出现诸如偷窃、说谎等行为时,斥责幼儿品德不好,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现象并不少见 。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问题。由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一些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这导致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对 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忽视。如对一些有行为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矫正时,有些幼儿园的老师简单地照搬一些行为治疗的方法,而未考虑这种方法采用后,对幼儿会有什么样的消极影响,结果导致行为问题未矫正,又出现了新的适应问题。
1.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可能直接导致学生心理障碍
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尤其是喜怒无常的情绪状态常常会成为学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讲,一个人如果有了心理疾病,除了伤害自己外,还可能危及他人和社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角色接触的广泛性和长远性的影响。如果教师存在心理疾病,将给所教的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性和示范性对学生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这一点讲,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又将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如果教师时常带着情绪工作,把来自家庭、社会、同事、领导的不满转嫁到学生身上,使学生蒙受不白之冤;或在与学生交往中表现出过于情绪化,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掺杂个人的喜好,对学生进行讽刺、人格侮辱、习惯性谩骂,等等,都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直接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
2.教师的不健康心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怎么搞的,又有许多学生没写完家庭作业”。面对眼前的学生,我的愤怒,我的质问已无济于事,只有冷静思考该如何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所谓“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长久的,心理不健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不良影响,是可想而知的。由于前任班主任的不当教育,致使我班部分孩子撒谎、弄虚作假、拉帮结派……我深深地知道,如果单纯地抱怨、惩罚学生,学生的学习效率肯定不会有所提高,效果也不佳,学生依旧会我行我素,把教师的话当耳边风,师生对立,从而使教学“杯水车薪”。另外,教师的人格形象是学生做人的榜样,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决定了学生无法独立地辨别是非,只会直观地模仿,简单地看待问题。教师对待工作、对待学生的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看法。
3.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直接影响师生关系
如果留心关注教师的闲聊,就会经常听到有老师以使学生害怕为荣,以把学生管理得服服帖帖为能。为达到这一目的,有些老师甚至不择手段,讽刺、挖苦、罚站、打骂、体罚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无意中看到一个老师拿着板凳腿在猛打一个孩子,我问:“怎么了?”老师气愤地说:“不写作业,家长也不管。”我拿过那孩子的作业一看,是呀,一学期快结束了,作业却做了不到三分之一。我问:“早干吗呢?”老师说:“我天天要,她不做,我有什么办法。”我说:“算了,已经这样了,何苦呢?”“考试不及格,影响总成绩怎么办?”说着又朝孩子打了几下。此类老师的心理是健康的表现吗?在教师的这种心态下,很多学生形象地把师生关系比作猫与老鼠、警察与小偷、老虎和兔子、留作业的工具和做作业的机器,等等。这足以证明师生关系存在着问题。有一个说明连带责任的典故:“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教师主观上不想毁了孩子,所以千万不能让孩子客观上因我们而毁。
心理学研究证明:教师的性格特点对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慈祥的教师懂得关怀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形成活泼、向上、合作、宽容的良好个性;冷漠的教师由于缺乏对学生的理解关爱,学生与教师之间形同陌路,常常会我行我素,自私淡漠,缺乏热情;暴躁的教师缺乏对学生的耐心,常常会使学生的自尊受到严重伤害,使学生经常处于戒备状态,有时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担惊受怕,产生抵触情绪。一天我因学生作业问题很生气,随口叫学生马某上讲台,本意是给他当面讲讲,谁知他看我起身连忙抱头,不仅他如此,学生任某也这样。我问:“你们干吗?”其他学生则大声说怕老师打,听后我无言了。怕老师打,可见老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造成的伤害有多深;学生或者察言观色,以至于形成口是心非、玩世不恭的不良个性;而自卑,缺乏自信心等不良情绪同样也是暴躁型教师教育管理不当的产物;教师的偏爱往往会使部分学生产生嫉恨……因此,教师要自觉
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二、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心理健康人才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教师是学生健康教育除家长之外最直接、最主要的医生。提高自身素养,积极开展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健康教育,培养心理健康人才,是广大教师的责任。
1.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积极开展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每位教师都应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增强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提高解决学生问题的策略水平,并注意维护自身的心理和行为健康,减少日常教学行为的伤害,杜绝心灵施暴并有意识地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要像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身体一样关心学生的心理,而且把这种“关心”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教师要完成这一任务,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就必须具备较强的心育能力。心育能力包括许多内容。比如:全面了解和深入理解学生的能力,与学生充分沟通并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能力;对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鉴别的能力,确定心育目标并设计、实施心理训练活动的能力;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能力等。要具备这种能力,教师的心理首先要健康,用健康的心理准确地为学生把脉诊治,正确区分正常与异常,并对症下药,正确引导,及时让学生的心理获得健康,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2.教师是学生的直接心理医生
当今教育的发展决定教师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者,还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心理保健工作,也许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但教师绝对是学生直接的心理医生之一。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心理的辅导和咨询工作,就收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且会向社会输送有心理障碍的人才,马加爵就是典型的例子。每当听到这类触目惊心的消息时,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疑问:我们的学生有如此脆弱的人格,如何肩负起21世纪振兴中华的大任呢?所以,教师要明晰自己肩上的重担和使命,努力提高自己,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为社会培养健全的公民。
总之,一个不注重健康教育的学校是对社会、对家庭、对学生不负责的学校,一个不懂得健康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没有竞争力的民族,只有重视学生健全而健康的心理教育,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郑红.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
1前言
高中生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青春期快速的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同步,个性成熟度较低,自我认知能力不足,同时还要面临高考压力、学业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等,容易造成种种心理冲突,从而影响心理健康状况。体育锻炼知行是指对体育锻炼的认知程度和被试是否为运动群体。本研究旨在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群体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特点,并对其体育锻炼知行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研究,分析不同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和特点,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高中学生,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30份,有效问卷424份,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98.6%。
2.2研究工具
2.2.1《心理健康诊断量表》
本研究根据高中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的分类标谁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为3类,分别为健康、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可能有心理障碍,并赋予分值。
2.2.2《体育锻炼知行调查问卷》
选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殷恒蝉教授等2006年编制的《体育锻炼知行调查问卷》
3结果与分析
3.1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特点
3.1.1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分布情况
在所调查的高中生中,有31.41%的高中生处于健康状态,有31.89%的高中生处于心理问题应引起关注状态,有36.70%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状态。
3.1.2不同群体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特点
3.1.2.1不同性别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与特点
对不同性别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男生中,共有36.1%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在女生中,共有81.0%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对不同性别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比女生高,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3.1.2.2不同年级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一与特点
对不同年级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63.5%的高一学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有65.2%的高二学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有76.8%的高三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
3.1.2.3城镇和农村生源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与特点
对城镇和农村生源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有63.3%的来自城镇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共有76.5%的来自农村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应引起关注状态。对城镇和农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来自城镇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比来自农村的高中生高,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3.2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3.2.1高中生对体育锻炼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程度的分布情况
对高中生对体育锻炼对健康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3.8%的高中生认知程度非常高,17%的高中生认知程度较高,45.3%的高中生认知程度高,26.9%的高中生认知程度较低,7.1%的高中生认知程度很低。
3.2.2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分布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运动十认知高的高中生占36.3%;2)运动十认知低的高中生占11.8%;3)不运动+认知高的高中生占29.7%;4)不运动+认知低的高中生占22.2%。有66%的高中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知高,但有一半的高中生由于各种原因不参加运动。
3.2.3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中,将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的4组样本予以赋值,将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中生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表明了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之间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3.2.4不同知行等级高中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性检验
通过对不同知行程度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得分进行ANOVA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知行程度在高中生心理健康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对不同知行程度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发现,运动+认知高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不运动+认知高、不运动+认知低的高中生的高,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认知低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不运动十认知高、不运动+认知低的高中生的高,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4结论与建议
1)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者应引起关注的状态。学校、家长和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在抓学习的同时,也要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注意创建和拓展维护和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加强必要的情感和思想交流。
曾在美国哈佛大学专攻心理学的岳晓东博士提出心理健康与咨询中的“灰色区”概念,认为心理正常的“白色”和心理不正常的“黑色”之间存在一个“灰色区”,且世间很多人都散落在这一“灰色”区域内,表现为心理不平衡、情绪障碍、焦虑心理和变态人格等。成教大学生是一个构成复杂的群体,一些人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困惑和心理不适。
1.破茧成蝶的学习心理和得过且过的混文凭心理相互影响。成教大学生生源复杂,有的是为圆大学梦的成年人,有一些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继续深造的“专升本”学生,还有一部分是追求“一专多能”的第二学历的学生。他们大多内心深处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渴望自己的价值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当然,成教大学生中也有部分人存在得过且过的混文凭心理。这部分人学习无动力,有的是奉父母之命不得不学习;有的是为了寻找出路和谋求职业,才不得不选择成人教育这条出路。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行为自由散漫,缺课逃课现象相当普遍,考试舞弊现象泛滥,对学校的认同感不强。总之,“学”与“混”的心理矛盾在成人大学生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2.归属感差,自卑心理重。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心理学家柯里也指出,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成人大学生总觉得低人一等,自我价值否定性倾向明显。首先,成人大学生或者是“老大不小”上大学缺乏年龄优势,或者是高考失利,失败的阴影总是笼罩心头,接受成人教育只不过是无缘普通教育之后的无奈选择。其次,“成教大学生不如正规大学生、成人教育文凭不如正规文凭含金量高”的社会舆论消极影响也容易使成教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学校对普通大学生和成人大学生实行两条线管理,用人单位对成人教育毕业生则另眼相看。一些学生在这种观念影响下长期压抑自己,“危机感”强烈,很难在家庭、学校、社会找到归属感,容易产生的偏激情绪,甚至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
3.学习、生活、工作压力大,焦虑、恐惧时有发生。成教大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不扎实,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在校学习时间短。2007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各成人高校在分省计划编制过程中,要体现成人高等教育为在职从业人员服务、以业余学习为主的特点,尽可能减小全日制脱产学习的在校生规模。但是,成教大学生啃的却是普通本、专科生教材,学习任务重,学习难度大,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一些成人大学生肩负着更多的家庭、社会、工作的责任,工作、生活、学习的多个角色甚至是多种压力使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思想迷茫。此外,成教大学生同样面临着交友、恋爱、婚姻的选择,面临经济拮据的窘境,遭遇价值观念的冲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二
成教大学生比普通大学生要面对更多的学习、就业困难,遭遇更多的挫折与失败的考验,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如果调整不当,极易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然而,一些普通高校对成人教育认识不够,投入精力明显不足,对成人大学生心理健康关注程度普遍偏低。
1.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成教大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短,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一些人认为专业教学是硬道理,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则可有可无,于是,心理健康教育无法纳入课程体系,而是以一些板报、标语的宣传替代了事。个别高校在成教大学生中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课时少得可怜,教师只能作一些基本的理论传授和简单的心理测试,根本无法进行系统的心理素质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性与可操作性特点也无从体现,“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当然很难达到。
2.心理咨询边缘化。一般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成教大学生很难享受这些资源,因为成教大学生的面授时间一般安排在寒暑假或节假日,而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在这些时间不开放,各高校函授站(点)则没有条件设立心理咨询机构。理论界对成教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研究边缘化。目前,研究高校心理咨询的理论成果不少,但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高校普通大学生而言的,专门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几乎没有。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文献标题为《成人教育心理咨询》学术论文,检索时间是1987~2008年,没有任何相关记录;再检索标题为《成人心理咨询》的内容,结果只查到2条相关记录。尽管很多成人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年龄相仿,但经历不同,学习环境不一样,甚至前途也会有很多差别,因此心理反映和心理咨询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如果套用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咨询的方法恐怕收效不会明显。
3.日常管理程序化。当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大多实行二级管理模式,即成人教育学院或继续教育学院主要负责招生、学籍、教学计划制订、教学站(点)审核等工作,各院(系)主要负责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安排、学员的日常管理,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后勤、党团等工作,分工协作是这一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的是分工容易协作难的尴尬局面。一些高校的教务、党、团、学工部门很少参与成人教育管理,教师往往临时聘请,没有专职的学生工作队伍,学生中党团组织不健全,计财部门只管收费,后勤部门会因宿舍紧张而安排成教大学生临时租住在校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当然难觅成教大学生的踪影,成教大学生似乎总是高校的一个匆匆过客。这主要是因为一些人认为普通高等教育是主打产业,成人教育只是学校创收以改善教学条件的手段;或者认为成教大学生有工作单位的关心,学校不应过多操心。于是,报到缴费上课—考试毕业成了成人大学生活的全部流程,程序化的管理非但无法抚平成教大学生昔日的失落感,而且由于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而催生了新的落差感,甚至由于这种落差而逆反、怨恨、自暴自弃。
三
成人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康的心理是合格人才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因此,高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帮助他们调整心理不适,化解心理矛盾,排解心理压力,预防心理疾病。
1.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构建心理健康的平台。“所谓‘教书育人’,‘育人’是目的,‘教书’只是手段,而要‘育人’,首先必须‘育心’。这样看来,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个‘育心’的过程,即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1]。对于成教大学生而言,“育心”的工作显得艰巨而迫切。第一,迫切需要专门的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针对性强的教材,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举步维艰。因此,根据成教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编写出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是当务之急。第二,迫切期待心理健康教育能走入成教大学生的课堂,保证课时,注重实效。该课程一方面为成教学生提供关于心理卫生与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结合成教大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心理测量、角色扮演、行为矫正等方法,进行必要的心理素质训练,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第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各科教师应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2.利用网络心理咨询,关注成教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网络心理咨询是在吸取传统心理咨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在线即时服务、BBS论坛、E-mail邮件等形式进行的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具有开放性,成教大学生不会因为时空的限制而吃“闭门羹”;网络具有隐蔽性,来询者可以逃脱熟人的眼光,倾诉平时难以启齿的问题,释放心中的压抑、苦闷,在咨询人员的帮助下走出心理困惑,克服心理障碍。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网络成了成教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新渠道,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当然也应做到网上。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曾在所教成教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听说过网络心理咨询”的不到被调查者的15%,一些学生错误地将网络心理咨询等同于网络聊天。在了解了网络心理咨询的相关情况后,近40%的学生表示,“如果有心理帮助的需要会考虑网络心理咨询”,但他们对于咨询的效果表示“没有明确把握,试试看再说”。这说明相对于传统心理咨询而言,网络心理咨询的诸多优点使它更容易为成教大学生所接受,因此,对于这一全新的事物,我们一方面要适当宣传,避免误解;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心理咨询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咨询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利用网络这一平台达到“助人自助,化痛为通”的目的。
3.实施人本化的管理。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学校的各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协作精神,像对待普通大学生一样关心和爱护成教学生。如财务部门体谅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在当前成教大学生无法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情况下缓收或减免特困学生的学费;任课教师注重与学生的课后交流,学生辅导员经常深入学生当中;就业部门尝试为成教大学生构筑就业的平台,用真挚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精神为学生排忧解难,抚平他们的自卑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学工部和团委既要健全成教大学生的班级管理制度,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又要吸引和组织成教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可将校园文化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使他们在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发挥特长,展现自我,树立自信,克服自卑,优化心境,让成教大学生学会“用勇气去改变一切可以改变的,用平静去接受一切不可以改变的,用理智去区分可以改变与不可以改变的”[2],成为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幼儿心理健康对人的一生发展影响很大,一个人健全的心理要从小培养。精神分析学派十分强调早期经验对个体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如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都对这一问题作过深入研究。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为幼儿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个性特征逐步形成,各种社会性需要及行为迅速发展。幼儿期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正常发展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和保证。同时,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能促进儿童健康个性的形成及社会交往的正常发展。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mentalhealth)的描述缺乏统一的标准。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最早提出心理健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1〕概念的套用与“最佳状态”的难以把握使得该定义含糊不清。许多学者不满于此,尝试从其他方面来界定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
ArthurS.Reber在其编著的心理学词典中指出:“心理健康(或称心理保健),一般用来指明一个人的行为和情绪是在良好的调节和适应中起作用的,而不只是精神上没有疾病就行。”〔2〕ArthurS.Reber主要强调了行为和情绪的调节和适应性在心理健康上的重要作用。
郑日昌、陈永胜等总结了心理健康的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没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弗洛伊德学派大多持这种观点。我们可以把这种对心理健康的消极理解称为“生物医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模式。另一种是指心理状态稳定,具有抵御挫折、迎接挑战、适应环境的良好人格素质,使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持这种观点。这是对心理健康的一种积极理解,也可简要地概括为“发展取向”的心理健康模式。〔3〕
关于心理健康还有其他几种理解。〔4〕心理学家卡兹那切夫等人主张从身心功能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们提出,心理健康既是个体保持和发展生理和心理功能的过程,也是个体持久地保持劳动和社会积极性的条件。
社会学家波姆(W.W.Boehm)主张从社会行为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
日本学者松田岩男主张从环境适应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指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又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从临床心理学上讲,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是心理正常范畴内的一对概念,而心理正常又与心理不正常相对,所谓不正常心理是指有典型精神障碍(俗称“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有鉴于此,并根据以上几种对心理健康的描述,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是指没有临床精神病症状,身心都符合正常发展标准,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与适应性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虽然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没有提出统一的标准,但国内外有关资料把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5〕
1.智力正常。正常的智力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智力低下的人不能产生正常的情感反应和认知活动。
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与成人相比,幼儿的情绪不太稳定,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常常时而哭、时而笑,这并非情绪不健康。但如果幼儿每天的消极情绪太多,如过多地发脾气,经常哭闹或精神萎靡,不爱说笑,行为被动,则应被视为情绪不健康。
3.意志健康。健康的意志一般表现为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持久的坚持性、明智的果断性、较强的自制力等。对于幼儿来讲,如果本应由他自己做的事或完成的任务,却总让父母代做或帮助;遇到一点点困难,如扣不上扣子、系不上鞋带,就哭鼻子;当产生某种需要时,如想要某件玩具或想吃某种食物时,就急不可待,稍有怠慢就大发脾气;做事完全凭兴趣或受外界刺激支配,漫无目的,等等,则表明其意志不健康。
4.思想和行为协调一致。心理健康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协调一致的,做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幼儿具有注意不稳定、做事的坚持性差等年龄特点,这是正常表现。但如果与同龄儿童相比,某名幼儿过分地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和做事有头无尾等问题行为,则应及时予以矫正。
5.人际关系的适应。就幼儿的年龄特点而言,他们是活泼好动的,喜欢与同伴嬉戏,不愿独处,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幼儿亦然。如果发现幼儿不喜欢与同伴交往,讲话甚少,胆小羞怯,或过分胆大妄为,攻击性强,这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表现,应引起成人的高度重视。
6.反应适度。人对刺激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有的人反应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这种差异在一定限度内是正常的。如果幼儿表现为对刺激反应的异常兴奋或异常冷漠,则是心理失常的表现。
这些都是描述性的、不可进行量化的评定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发展标准、临床标准以及社会标准等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作出判断。
笔者试图通过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相比较来归纳出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特点。北京友谊医院宣教科提出目前公认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为:(1)智力发育正常(IQ大于70)。(2)情绪稳定而愉快。(3)意志力强。(4)行动协调,反应适度。(5)有良好的人际关系。(6)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合。〔6〕从幼儿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标准来看,两者的衡量标准基本一致,但幼儿心理健康标准又具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为:
1.适度性。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强调与心理特点和年龄相符合不同,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最大特点便是强调反应的适度性。显然幼儿在情绪、意志、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发展不足,但如果与同龄儿童相比,幼儿在行为上反应过度或有过分表现,则应引起父母和教师的足够重视。根据反应适度标准,心理不健康主要与反应不适度有关。幼儿的不适度反应总体上看更多的是反应过度的问题。
2.发展性。幼儿期是儿童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标准也表现出这一特点。分析幼儿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可以看出,不管是从智力、情绪、意志、思想和行为的协调性还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性来看,青少年都要求达到很高的水平,而幼儿则只要求情绪健康、意志健康以及人际关系适应,更注重发展本身。另外,发展性的特点也表现为幼儿的部分心理和行为问题(如幼儿的不良习惯和社会行为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三、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种类及其原因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指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及不适应行为,是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有的问题和障碍。〔7〕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有些问题会自行消失,有些问题却会日益严重,最终造成严重后果。
杜代章(1995)总结出目前我国幼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1)儿童多动症。(2)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以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破坏行为、偷窃等。(3)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过度幻想等。(4)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强迫行为、神经紧张等。(5)不良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皱额、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6)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厌学等。这些问题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它们严重地阻碍着幼儿潜能的发挥,阻碍着幼儿健康个性品质的形成以及社会交往的正常发展,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DavidGilliland等人认为心理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遗传影响(包括气质)、家庭因素(父母的心理健康问题、父母婚姻不和、教养态度不一致)和环境因素(住房和经济不利)等。〔8〕通过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生理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大脑损伤、母亲怀孕时抽烟酗酒等。如儿童多动症、神经功能障碍等受生理因素影响较大。
2.心理因素,包括气质和性格、情绪、自我意识等。如自卑和过分敏感等性格和情绪问题通常主要受心理因素影响。
3.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指社会生活环境、家庭和幼儿园环境等。大多数社会行为问题、不良习惯以及学习上的问题都是由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通常会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但家庭是幼儿生活和成长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环境,家长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心理品质以及家庭的气氛、父母之间的关系等都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对幼儿心理问题的干预更多的是对父母家庭教育的指导,是一种家庭干预。可见,家庭因素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
四、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与矫治
研究(Garmezy,1985;Rutter,1989,1990)显示,有三个关键因素可以预防幼儿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培养幼儿的自尊心、社会性和自主性;其次,家庭成员要温和,教养态度要一致;最后,要有鼓励幼儿个人竞争技巧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9〕幼儿的社会依赖性强,独立自主能力差,因此要预防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要培养幼儿的自尊心以及社会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幼儿个人竞争技巧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其自信心。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影响很大,教养态度粗暴或不一致都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预防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成员的教养态度不仅要温和,更要一致。父母和幼儿园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包括物质和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此外,父母和幼儿园教师还应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幼儿园要建设良好的幼儿园班集体,促进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重视对幼儿问题行为的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与能力;开展心理辅导(主要包括人格辅导、学习辅导和生存辅导几个方面),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治有行为矫正、游戏矫治、家庭治疗、动物辅助治疗等几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1.行为矫正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学习原理,运用奖罚方法去改变或消除幼儿的不良行为或症状,并教给幼儿顺应社会的良好行为。这一方法在幼儿的补偿性教育中已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对儿童自闭症的治疗,相关研究均表明行为矫正法有良好的效果。〔10〕
2.游戏矫治法。游戏矫治法是指为幼儿创设一个特别的游戏室(角),通过游戏,让幼儿自发地、自然地将自己的心理感受与问题充分表现出来,获得情绪上的放松,最终认识自我,并在幼儿园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控制自我。其中,个体性的游戏矫治对解决由幼儿本身的情绪而导致的问题比较有效,而集体性的游戏矫治则对解决由社会适应困难而引起的问题较为有效。高峻岭总结出游戏治疗对幼儿的各种环境适应不良、攻击和反抗行为、焦虑或恐惧、情感调整障碍、自我意识异常、智力低下、残疾或学习困难以及精神障碍疗效显著。〔11〕
3.家庭治疗法。家庭心理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单位,通过治疗性会谈、行为作业及其他非言语性技术来消除心理、病理现象,促进个体和家庭成员心理健康的心理治疗方法。家庭心理治疗首先对幼儿进行心理障碍的评估与诊断,再对问题幼儿进行家庭干预,对幼儿心理—行为障碍的治疗有良好效果。〔12〕
4.动物辅助治疗。动物辅助治疗是以动物为媒介,通过人与动物的接触,使病弱或残疾个体身体状况得到改善或维持;或者使个体通过有动物参与的活动,加强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进而能适应社会的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干预方法。动物辅助治疗有助于缓解幼儿的焦虑,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尤其是可减少智力落后、注意缺陷、脑瘫等儿童的问题行为并促进他们的发展。〔13〕
五、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起步较晚,有关这方面的理论比较薄弱,能够参考借鉴的文献比较少,相关的理论积淀不够深厚,因此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另外,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很少应用于实践。有资料显示,美国有11%的儿童存在心理健康损伤,然而他们却只能依靠并不有效的健康护理系统进行治疗。〔14〕不仅美国有这种情况,其他国家幼儿心理健康的研究也基本上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缺乏实践的研究与应用。与此同时,受弗洛伊德学派“生物医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模式的影响,国内外有关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研究长期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教育协调整合模式转变,形成了只重“治病”不重“发展”的消极研究思路。
综合国内外相关资料,笔者发现当前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大致有以下发展趋势。这些发展趋势可以有效推动幼儿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
1.研究对象全面化
心理健康研究最初关注的只是问题儿童,后来才对普通儿童进行研究,现在又加强了对天才儿童的研究。美国在1978年通过了《天才儿童法案》,各州开始关注天才儿童的需要,并为他们提供特殊的教育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但那时指导的范围较为狭窄和集中,仅仅涉及优生的学业跳级或者学习内容的丰富性、特定的社会心理问题、学业成绩不良等方面。现在学者开始从认识—学业需要、个人—社会需要和经验需要三方面来关注天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为天才儿童提供心理指导和咨询。〔15〕
2.理论研究与实践服务相结合
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上,最重要的是应用于实践,真正为恢复或维护幼儿心理健康提供服务。随着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认识的深入,研究者逐渐意识到心理障碍会对幼儿的未来发展造成重大影响,于是,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提供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英国的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机构(CAMHS)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施建议,为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健康服务。〔16〕
3.研究本土化
目前学术界普遍注重本土化的研究,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也不例外。美国和英国在这方面研究成果比较显著,我国以及俄罗斯、巴西等国家也都通过修订量表等方式,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对本国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本土化研究。
综上所述,关于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为幼儿心理健康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相关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与应用研究以及相关研究的本土化方面,需要研究人员作进一步的尝试与拓展。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84.
〔2〕ARTHURSREBER.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493.
〔3〕〔4〕郑日昌,陈永胜.儿童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7-38.
〔5〕张丽莎.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中国健康教育,2001,(3):154-155.
〔6〕蒋月容,孟庆玲.目前公认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J〕.小读者,2005,(2):57.
〔7〕邓萍.浅谈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EB/OL〕.〔2007-01-20〕..
〔8〕〔9〕DAVIDGILLILAND,PETERGALLAGHER,JOHNGROWCOTT.Developmentsinchildandadolescentmentalhealthservices〔J〕.ChildCareinPractice,2005,(1):51-61.
〔10〕黄伟合.关于儿童自闭症行为矫治法的几个理论问题〔J〕.心理科学,2003,(3):475-478.
〔11〕高峻岭.游戏治疗儿童心理障碍〔J〕.中华儿科杂志,2002,(5):271-273.
〔12〕JOELLENPATTERSON,LEEWILLIAMS,CLAUDIAGRAUF-GROUNDS,等.家庭治疗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9.
〔13〕宋玲,王雁.动物辅助治疗与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89-9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学校教育的课程目标也有了改变,提出了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发展,体现了学生个人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符合新课程目标的自主学习也逐渐受到了学校的重视,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它在学生的个性、环境和主体的发展中起中介作用。心理学家德可哈姆认为,学生如果把自己看做“奴仆”(客体),而不是“老板”(主体),那么其学习积极性始终不会高涨,学业成绩也无法提高。有研究指出,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其学业成绩,而且对其毕生发展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自主学习旨在培养具有独立学习能力、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适应社会发展的终身学习者。
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的健康。而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更是不容忽视。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界和各方面的关注、研究与探讨。学生不再只是像过去一样“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受到了多方面的冲击——知识的爆炸、网络的诱惑、传统文化观的变化等。在经济条件和学习条件日益优化的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日渐增多。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在10%~30%之间。有的学者调查中小学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在50%以上。学者们从学生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各方面去研究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发现青少年身体的发育、性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的增强、父母的教育方式、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的冲击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却很少有人从学生采用的学习方式去看待这个问题。本研究则从目前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生学习方式之一自主学习的角度人手,来探讨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是否存在着相关,以期能够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选取四川省广汉市一所省级示范高中高二两个文科班和两个理科班的学生,一共275名。发放问卷275份,回收275份,剔除白卷和回答不完整的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266份,其中男生102名,女生164名;文科学生136名,理科学生130名。
2.材料
(1)MSIO问卷
采用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Pintxich等人在1993年编制的“MSLO问卷”(motivatedstrategiesforlearningquestionnaire)。MSLQ主要是用来测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自陈量表,分大学版和中学版。本文采用的是中学版,共有43题。由5个维度构成,分别是“自我效能感”(包括9题),“内在价值”(共8题),“考试焦虑”(共4题),“认知策略的使用”(包括13题),“自我调节”(包括9题)。采用Likert5点记分法,答案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记1到5分,问卷总得分越高,表明自主学习能力越强。
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效度,量表各个维度都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相关。在本次测量中,整个问卷的Alpha系数为0.749,自我效能感维度为0.757,内在价值维度为0.728,考试焦虑维度为0.722,认知策略维度为0.749,自我调节维度为0.719。
(2)SCL-90症状自评量表
SCL-90(qTaeSelf-reportSymptomlnventory,SymptomCheek—listgO)由Derogatis编制,一共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内容涉及思维、行为、情感、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量表采用Liker6点记分法,答案从“从无”到“严重”分别记0到4分,量表总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该量表经国内外学者使用,被认为具有容量大、反映症状丰富、能较准确的刻画症状等特点,在本次施测中,整个问卷的Alpha系数为0.942,具有极高的信度。
(3)施测过程
集体施测,由主试分别到受测班级发放并收回问卷。
(4)数据处理
采用spssl2.O统计软件包录入数据并进行数据统计。
三、研究结果
1.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
分别以文理和学生性别为因变量,学生MSLQ问卷各维度得分和总分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文理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显著差异,男生和女生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情况无明显差异,但是在自我效能感和考试焦虑两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男生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平均分显著高于女生,说明男生和女生相比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和考试焦虑。具体情况见表1。
2.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
(1)分别以文理和学生性别为因变量,以学生SCL-90量表得分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发现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明显差异,女生和男生心理健康状况也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强迫症状上文理科学生有显著差异。理科学生强迫症状情况较文科学生更为严重;在抑郁、焦虑因子上女生和男生有着显著差异,女生在这两个因子上都比男生严重;在恐怖因子上,女生和男生呈现极其显著的差异,女生在该因子的平均分显著高于男生,可见女生恐怖症状较男生更严重。
(2)在SCL-90的9个因子中,平均得分≥2的一共有5个因子,分别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和偏执。可见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和偏执因子上均表现出心理不良(因子≥2为轻度心理问题的反映标准)。
3.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情况
由SPSSl2.0统计出学生自评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五个维度、总分和学生心理健康的9个因子、总分的相关系数(见表3),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呈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以及认知策略的使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9个因子均无明显的相关,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和认知策略的使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无明显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在价值与学生的躯体化、抑郁、敌对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与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呈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学生的内在价值感越高,学生在心理健康的9个因子上的得分越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学生的考试焦虑与躯体化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8个因子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学生的考试焦虑越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调节与学生心理健康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呈显著负相关,与强迫症状、焦虑、精神病性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学生在心理健康的9个因子的得分越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四、分析与讨论
1.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试结果的分析
从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高中生虽然进行了文理分科,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进入高中以后,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给学生灌输的就是“考大学”的思想,为了升入高一级学校,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普遍较高。经过了高一的适应和调整,学生已经习惯了高中高强度的学习。进入高二以后,学生的学习紧迫感更强,所以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的学生都能够较主动地投入学习,因此在自主学习能力上他们没有明显的差异。
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这与李有辉、张建新的研究结果一致。由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赋予男女不同的性别角色,要求男性要勇敢、有能力,女性要温和、谦顺,“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思想仍然在作祟,使得男女平等虽已经成为社会现实,但实际上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却并非如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如“男生一定要努力读书才能成就事业”、“女生如果实在学习不好,也不用太勉强”、“男生就是比女生聪明”的思想;家庭、特别是一些农村的家庭,“重男轻女”的思想仍非常严重,女孩子不用努力学习,只要能识字就可以了;社会文化也在无形中轻视女性,职业种类上的性别歧视、工资待遇上的性别歧视等等,这些都会在无形中降低女生的自我效能感,造成男生的自我效能比女生高的现象。
女生的考试焦虑比男生高,这和国内关于考试焦虑的众多研究结果一致(凌文辁,1985;叶仁敏,1988;刘广珠,1992)。由于遗传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女生比男生更易形成被动、依赖的人格特征,对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也低于男生,女生的心理承受力和生理承受力都要比男生差,女生比较文静,不易将心思外露,考试焦虑的释放时间和男生相比要长一些,这些都造成了女生的考试焦虑高于男生。
2.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试结果分析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不容乐观,高中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和偏执因子上都反映出了轻度的心理不良,文理科学生和男女生之间都没有明显差异。由于高中生处于心理生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经过初中阶段生理和心理上的剧变和动荡,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均趋于成熟和稳定,自我意识高度发展、价值观初步形成,产生了独立自主的需求,对父母的反抗情绪、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未来人生道路的选择、繁重的学习负担,都加重了高中生的心理负担,造成了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
表2显示,理科学生的强迫症状比文科学生严重,女生的焦虑、抑郁和恐怖症状比男生更加严重。首先,在学习过程中,理科学生更强调思维的严密和逻辑性,追求解题过程的步骤和答案的唯一性,这些会导致理科男学生在强迫症状上比女生更严重。其次,处于青春期的女生比男生更加关注自己的生理特点和变化,容易对自己产生过高的期望,导致因生理的变化感到困惑、焦虑;同时和男生相比,女生在应对方式上更易采用忍耐,在问题解决上依赖性较强,使不良情绪得不到合理的宣泄,易感到抑郁和焦虑。最后,由于社会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女生较胆怯,多愁善感,这可能是导致女生恐怖症状比男生严重的原因。
3.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情况测试结果分析
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见表3)。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这说明提高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改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大的作用。第一,自主学习强调学习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建构性,要求学生尽可能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独立的人格特征,减轻了对他人的依赖。第二,自主学习并非绝对独立地学习;在独立学习的同时,学生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往、合作也是自主学习所强调的,在互动过程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丫改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对于缓解目前口益严重的学生人际交往困难和厌学有很大的意义。第三,自主学习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自订学习目标、自己调节学习速度、自己评价学习过程,这种让学生自己评价的做法很容易使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中取得的成功,学生在体验了更多的成功感之后,自信心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价值感、考试焦虑和自我调节能力对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有很大的影响(见表3)。第一,在学习中的自我价值感是指学生对自己能否胜任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的主观感受,学习中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安排好学习的各个方面,以便达到最优学习效果的能力。具有高学习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学生在学习中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学习动机,能够更好地经受住挫折,获得好的学习效果。第二,已有的大量研究表明,学生的考试焦虑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过高的考试焦虑会引起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出现“舌尖现象”、思维紊乱、全身发抖等影响学生正常水平发挥的现象,导致学生获得不理想的考试结果,严重挫败学生的自信心,引发自卑等心理问题。
由此可见,在改善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了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良好的作用,这就告诉我们,学校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室之外,还应该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校还应该采取措施,使学生家长也认识到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重要性,从另一个角度去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五、结论
一直以来,人们大多只关注教师的关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之类的美丽光环,很少有人注意到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据《教师之友》调查发现:近年来,有近30%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并且比例有逐年增大的趋势,例如某校在职180名教职工中,有50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导致教师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不是身体健康问题,而是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轻则影响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影响教师个人工作业绩,重则影响一代人、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
一、教师心理亚健康产生的原因
1.工作压力过大,使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据国外调查表明,教师的工作压力大于其他行业,香港也将教师的工作压力排在第二位,仅次于警察。中国大陆社会治安良好,有可能位居警察之上。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工作状态不仅存在于上班的8小时,可能是9小时、10小时、11小时、1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处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势必导致人的心理憔悴,精神状态不佳。久而久之会不同程度地患上心理疾病。心理学专家认为:适度的工作压力可以排除心中的空虚和郁闷,令人振奋,给人奋发向上的动力,有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相反,过度的工作压力会给人带来苦恼、烦闷,使人感到焦虑、心悸和沮丧,使人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失调反应,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可见,教师过大的工作压力是导致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2.教师角色期望过多过高,使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的工作对象决定了教师的工作牵连着千家万户乃至整个社会,成千上万双眼睛都在盯着教师的一举一动,作为教师,上对国家、社会、学校和所有学生的家庭负责,下对几十名或百余名学生负责。总是要把各种不同的角色期望挂在心中。
不同的主体对教师的角色有不同的期望,对教师的工作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国家和社会期望教师充当知识和传播者、集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等角色;家长和学生期望教师是师德高尚、知识广博、业务精优的学者型教授型人才;而学校总是期望教师是出色的纪律维护者、业绩突出的教育者、遵纪守法、成果显著的好员工。众多的角色期望综合在一起,无疑是要求教师是一个十全十美的理想超人。而教师毕竟是一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现实中人,扮演的角色不可能同时达到众多的期望值。稍有一些方面的角色扮演不如意就会换来众多的批评、指责。如果教师的责任心过重,就会整日忧心忡忡,生怕某一方面的角色扮演失误,换来责骂。过重的心理负担会导致教师的心理失衡,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3.自我期望过于完美难以如愿,使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作为知识和道德的化身,常潜意识地把完美作为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标。工作中,教师总是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做得尽善尽美,样样都不比别人差,并且渴望他人能看到自己的成绩,肯定自己的成绩,然而往往忽略了自身的第二件限制。现实中,个人的个性、能力、特长和机遇各不相同,而这些自身条件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作成绩。特别是教师职业,业绩并不一定能从教师自身的学历、能力和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反应映出来,而是从学生方面间接地反映,所以成绩和付出的劳动并不总是成正比。这样就会出现教师为了工作成绩而加倍的努力工作,但是努力的结果不一定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结果。所以,教师如果不能科学地分析失误,而把原因都归结到自己身上来,就会内疚、自责,甚至感到悲观厌世。从而带来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4.教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目前,我国教师评价主要采用终结式的评价方式,主要以升学率高低评价教师的总体素质,并且把评价结果与奖惩相结合。即:不注重过程,而只看重最终结果。从而,只评价教师在学习成绩方面所做的工作,忽略了教师在学生学习成绩以外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这就使教师对评价方式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另一方面,这种评价方式的公平性也有待进一步改善。教师的业绩只从学生的考试中反映出来,忽视了班级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学习成绩差异。即使是原来基础相同的两个学生,也会由于他们的遗传因素、家庭环境以及家长的教育程度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成绩出现较大差异。无视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而单独把学生的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依据,显然对教师是不公平的。所以,教师如不能接受这种评价方面,评价的结果就会对教师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
5,教师的劳动报酬很难反映教师的劳动价值,使教师心理出现不平衡现象
以前教师出于自身的职业特点,对于金钱的问题都羞于启齿,但现在市场经济观念已经深人人心,人们很注重追求自身的劳动所换来的经济报酬,甚至斤斤计较,包括教师也不回避报酬问题。不可否认,近年来教师的待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师的工作待遇,在不断地提高教师的工资等等,这都极大地改善了教师的生活状况,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但是,教师的工作待遇方面还是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当前教师的报酬水平还是难以反映教师的劳动价值。教师的劳动价值很难有一个明确的量化标准,无法计算出一个准确合理的数目来。一些地方虽然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把教师的工资待遇比照国家公务员,这个举措很好,但实际操作时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部分教师在心理上不平衡,认为自己的工作并不比公务员轻松,但工资待遇却相差较大,更何况一些公务员在工资以外还有较多的灰色收入。所以,一些教师辞职下海或者转岗到其他行业。另一方面,当前一些贫困地区由于地方财政不足,教师的工资仍难以准时足额到位。
这些因素都对教师工作心态的稳定,对教师的心理情绪影响很大,使教师出现一些抱怨情绪。
此外,教师自身的家庭因素,如家庭是否和睦、婚姻是否美满;个别学生的过分不当行为;自己的升迁机会以及工作心态的稳定,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解决教师心理亚健康的对策
1.从教师自己的角度,克服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影响的是教师自己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教师自己是直接的受害者,有必要想办法避免出现心理健康疾病。调节治愈已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1)以平和乐观的心态对待人和事,保持自身健康心态
良好的心态能使人心情愉悦,是出色完成工作,积极向上进取的关键。作为教师,首先是认识到任何人在为人处事、工作学习中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其次是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先让自己静下心来好好想想,然后再做出合理的对策,尽量避免出现过激行为,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2)准确客观的进行自我定位,保持自身的健康调节
心绪不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好高鹜远,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合理引起的。对自己的定位越高,越难以实现,给自己带来的失望也越大,从而导致心绪不佳。可见准确客观的自我定位对人的心态是很重要的。要看到庞大的教师队伍中,能成为优秀教师、名教师的毕竟是少数。绝人多数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一生,直到退休也还是一名不为人知的普通教师。作为教师努力工作是应该的,有多大能力干多大的事,即使达不到自己的理想日标也属正常。自己也是成千上万名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
(3)工作之余多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自身的健康体魄
体育锻炼能使人忘却烦恼,愉悦身心。教师的工作属于强度较大的脑力劳动,长时间的工作使人身心疲惫,产生焦躁、烦闷的情绪。所以,教师必须劳逸结合,适量参加体育锻炼以缓解工作的压力,释放工作中的不快心情。另外,参加体育锻炼也能强身健体、保持充沛的精力,抵御身体上的疾病。
此外,与同事融洽相处、多参加社会交际活动以及把心中不快的事情多向朋友倾诉了也能缓解压力,达到身心愉悦的效果。
2.从学校的角度,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
(1)学校要多关心体贴教师,让教师感觉温暖。
学校领导作为教师的直接领导者,要多关心下属。充分地信任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关心教师的疾苦。学校领导的理解与信任,很大程度上能让教师感觉到温暖和被重视,去除心中的种种苦闷,调节自己的心态,并发奋工作以报答领导的知遇之恩。合理地处理好学校和教师之间关系能克服教师出现心理疾病。
(2)健全教师考核制度,让教师感觉公正
学校作为教师考核的直接操作者,有责任完善教师的考核制度。学校要研究制定既对教师没有太大压力,而又能达到准确考核教师的工作、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教师考核制度。教师考核制度的优劣,不仅仅是看能不能区别教师的工作成绩的好坏,还要看能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是不是有利于教师团体的团结和健康和谐,所以撰写教师评价制度时,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师的成绩认定每一个教师在工作中所付出努力的认可,包括非学习方面的工作成绩。制定考核制度的宗旨要定位为激励+考核,即:既要能考查教师的工作成绩,又要能为每一个教师加油鼓励。
(3)学校要为教师的健康加大投人,让教师感觉轻松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设置教师健身房;开办心理健康咨询所,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心理咨询;举办教师联谊活动等,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以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减少或杜绝教师心理健康疾病的产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相信学校花在教师身上的投人,会换来加倍的回报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本次心理健康测验对象是黑龙江省阿城市一中2004级高中生,测试时间是2004年9月。从所得的有效问卷中抽取一部分作为研究样本,样本的抽取方法是分层随机抽样,每班抽取20份问卷(男生10份,女生10份),共220份问卷。
测验分析采用的工具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SymptomCheckList90),即90项症状校核表。使用的测验版本是汪征宇的翻译本,测验采用五级记分。将所抽样本数据录入电脑,利用SPSS11.0社会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高中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
研究得出,症状总均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学生有3名,占总人数的1.4%。在一个或多个因子上检出的人数是45人,检出率是20.5%。据表1可知,各因子均值(M)由高到低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偏执>敌对性>焦虑>精神病性>躯体化>恐怖。
有的研究者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约为19%,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调查结果提醒我们,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等,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对初中到高中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应,很多学生第一次住校,而且进入省重点高中,学生强强相遇,对自己要求较高,学习压力大;2)对学习方式变更不适应,高中需要学生具有更强的学习主动性,很多学生由过去初中老师的掌上明珠“沦为”普通学生,产生了心理问题;3)高中生源的差异较大,农村、城市学生聚到一起,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需要协调和相互了解;4)经济、社会的巨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人面对变化后的不适应而产生心理压力,调整不好就表现出各种心理问题。
2.高中生与常模SCL-90各因子比较
从表1可知,高中生样本数据与常模统计比较后的结果是,高中生样本的躯体化因子显著高于常模(p<0.05),强迫极其显著地高于常模(p<0.01),人际敏感显著低于常模(p<0.01)。从各因子得分排序来看,位于前三位的在高中生样本组依次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常模组依次为人际敏感、强迫、偏执。
从高中生研究样本与常模比较看,学生躯体化和强迫问题较多,应该引起重视,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强迫是指主观上体验到源于自我的某些观念和意向的出现是不必要的,或其重复出现是不恰当的,但又难以通过自己的意志努力加以抑制,从而引起强烈的紧张和严重的内心冲突并伴有某些重复动作和行为。这种强迫的心理问题也可能引起“躯体化”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躯体化。
科学地休息和调控情绪,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闲暇时间有自己的爱好,在饮食上注意调配等措施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强迫和躯体化问题。
3.高中生SCL-90各因子的性别比较
由表2知,各因子≥3分的检出率中,男生在躯体化、强迫、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5个因子上的问题检出率高于女生;女生在抑郁、焦虑、偏执3个因子上的问题检出率高于男生。经过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男女生在抑郁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0.05),女生明显高于男生,见表3。
从各因子分≥3的情况(检出率)和男女生各因子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中发现,在心理问题上存在性别差异。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心理教育、辅导时要注意性别上的差异,有针对性开展心理教育工作。
有学者研究表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性别差异女生在焦虑、抑郁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于男生,反映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特点,即女生大多感知细腻、思维具体、情感上脆弱、敏感、多疑及自卑自轻,她们产生内心冲突的机会比男生多,因此更易产生焦虑、抑郁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一结果同国内有关研究是一致的”。总之,性别的差异是生物基础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三、建议
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对在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以下几点建议: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出发点,师生共同确立活动目标,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学生学会自助为归宿,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整个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诸如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谈话交流、行为训练等。心理教育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建立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心理室,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学生实际上是赞成学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笔者对阿城一中2005级398名学生的调查显示:47.5%的学生赞成学校开展个别心理咨询(赞成课堂心理教学的占24.6%,赞成集体心理讲座的占27.9%)。
学校心理咨询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教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巧,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学生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工作过程。心理咨询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直接咨询、电话咨询、信函咨询、报栏咨询、网络咨询等等。
3.各学科教学渗透
各学科的教学都要求学生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参与,要认识到智力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道理。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的解决。通过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增加心理教育内容,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健康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不仅扩展了心理教育的空间,而且还有利于各学科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此,心理教师不应将自己封闭于咨询室中,要积极与广大学科教师、领导交流教育教学心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学生心理资料的收集意义重大,许多资料具有保密性,由专职心理教师负责收集和管理。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了解学生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监控自我完善过程;为学校心理辅导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收集信息。
学生心理档案收集要全面,既要有班级和学校的团体资料,又要有反映学生个体各方面特征的资料;既要有数量化的资料也要有非数量化的资料。最为重要的是要从积累的档案资料、数据中分析总结出有价值的信息,而不仅是为了应付检查和存贮档案,要为师生和学校提供及时有价值的反馈,为有效开展高中生心理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将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就诊的5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33~75岁,平均(52.42±15.84)岁;眼压6.68~8.28kPa,平均(7.54±1.41)kPa;文化程度:小学4例,初中13例,高中6例,大专及以上2例。对照组25例,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33~75岁,平均(52.38±15.25)岁;眼压6.68~8.28kPa,平均(7.62±1.36)kPa;文化程度:小学3例,初中12例,高中6例,大专及以上4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眼压、文化程度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眼科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循证问题
在以护士长为组长的EBN小组集体讨论下,确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等作为本研究的循证问题。
1.2.2循证支持
在万方数据资源、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输入上述循证问题,查阅近5年内国内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并在PubMed、HighWirePress查阅外文资料,寻找文献支持。
1.2.3循证评价
小组成员仔细研读文献资料,外文资料请本科室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帮助审阅,指导小组成员评价国外研究实证,总结国内外最佳研究资料,并结合科室护理实践经验,客观评价实证的可靠性、真实性、科学性,优选最佳护理实证。
1.2.4循证应用
根据最佳实证,结合护理经验和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①病情护理:术前遵医嘱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术后严密观察眼滤过泡和前房形成、瞳孔大小和位置、房水等情况,每天测量眼压,给予糖皮质激素和高渗液脱水,促使前房形成。术后第4天起行眼球按摩(手指沿下睑表面向眼球间断施压,或在上睑交替按压眼球),加速房水排出。②心理护理:真诚、微笑、热情地接待入科患者,减轻患者对陌生环境的紧张、焦虑、恐惧等。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认知水平等,告知手术、麻醉的简要过程,缓解围术期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组织康复病友现身说法,打消患者心理顾虑,鼓励家属给予家庭情感和生活支持。③睡眠护理:强化基础护理,给患者睡眠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术前不喝咖啡、浓茶,保持心情平静、放松,听舒缓音乐,温热水泡脚,睡前饮杯热牛奶。夜晚护理巡视或治疗,避免声响过大,灯光尽量柔和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护理前(入科后1天)、后(出院前1天)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变化,记录2组改良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变化,总分10~50分,≥23分表示睡眠障碍,睡眠质量与评分成反比。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结果
2.1心理健康
SAS、SDS评分护理前2组均较高,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
2.2睡眠质量
SRSS评分观察组护理前为(26.56±1.87)分,护理后(19.12±2.32)分;对照组护理前为(26.04±1.77)分,护理后为(20.32±1.75)分。SRSS评分2组护理后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
3讨论
二、社团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功能表现与实现方式
社团文化在大学生和社会之间搭建起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桥梁和通道。通过社团文化,大学生逐渐掌握融入社会所必要的知识、技能与生活方式,从而在自身心理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形成动态的平衡与协调。换言之,社团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主要是从大学生社会化的层面展开的,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1.社团的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社团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实践的广阔平台,而社会实践活动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与手段,在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掌握民情、适应社会、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养成意志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从社团文化的构成要素层面来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主要是社团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深层价值观念作用的结果。如前所述,社团的价值观念是社团文化的核心要素,是指导社团实践活动的信念、信条与基本原则,是社团各成员的精神寄托与思想共识。通常说来,社团价值观念作用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既需要通过社团负责人与管理者的公开倡导,需要通过社团标识等物质载体的积极彰显,又需要通过社团实践活动的自然传承与潜在暗示。其中,这种潜在的暗示是使大学生迅速接受并认同社团价值观念,且以此为依据做出行为反应的育人方式。譬如,大学生参与到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大学生义工站等志愿服务类社团活动中,便会在不断了解社会与民众需求的实践活动中持续地受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社团文化浸染和暗示,从而自然而然地提升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其社会责任感也会随之不断增强。
2.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参与对大学生社交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大影响力
众所周知,人际沟通不畅、社交能力薄弱是心理健康的主要障碍之一。此外,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研究指出,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显然,较强的社交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准,而且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所需的核心能力之一。但是,当前的大学生多是90后独生子女出身,在进入大学之前的生活空间相对狭窄与封闭,而进入大学之后,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如果不能及时地调整和适应,将会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前所述,大学生社团通常是由拥有共同的爱好、兴趣、特长和理想的大学生组成,而社团活动是社团成员组织开展的活动,是社团运作的核心部分,又是社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社团活动的过程、形式和影响力承载社团文化、彰显社团文化、传播社团文化,是社团文化关照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式之一。社团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参与为大学生创造了自然、轻松、平等、和谐的良好氛围,容易使大学生从孤僻、害羞的情绪,从不敢、不愿、不善与人交往中摆脱出来,学会正确的人际沟通方式,提升社交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甚至学会正确地处理与异性之间的关系,解决情感矛盾。
(2)社团是大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社团的例会、讲座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积极组织和参与社团活动是大学生,尤其是一些因家庭经济及其他原因带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发掘自身价值、产生自信、调适心理的重要手段。(3)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我发起、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体性组织,在组织与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大学生需要面对诸多困难,甚至需要独立解决很多复杂问题。显然,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大学生磨炼意志,增强承受挫折能力,提升心理能量的重要手段。
3.社团榜样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业观具有良好的感染和带动作用
大学生在经历过高中阶段高强度的学习,经历过紧张的高考之后进入到大学,极容易从心理上放松对学业的要求,表现为失去学习目标与动力,无法正确掌握自身学科的学习方法,懒散且不严谨等。如果持续这种状态,成绩低下必将是无法避免的结果,失落感、迷茫感、自卑感、焦虑感、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也很容易侵蚀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极其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与成长成才。社团是大学校园的第二课堂。除部分专门的学习科研类社团能够通过社团活动等方式直接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共同交流学习方法以外,社团榜样对普通社团成员在学业方面的感染和带动也是使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获得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和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手段。社团榜样是社团文化的主体,因此社团榜样的感染与带动又是社团文化影响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手段。所谓的感染和带动,是个体对某种心理状态下意识的自主服从。在优秀的社团负责人和管理者、成绩卓著的社团活动组织者与参与者指导下,一则社团将会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和创新文化,从而对社团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再则社团中的大学生往往会为榜样个体的人格魅力、组织才能、学习能力等所折服,从而主动摆脱消极的学习生活态度,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业观。事实上,无论是社团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及其组织和参与社团活动中对自身社交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的提升,还是社团榜样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业观的感染和带动,均表明社团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功能的实现是社团群体互动与个体自我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具体说来,社团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是在社团实践平台上,在朋辈之间的群体心理健康互动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心理状态与心理行为逻辑的修正,并最终通过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的过程缓解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达到心理健康的目标。换言之,社团文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实现是社团文化向大学生个体渗透的过程,更加是个体接受社团文化从而自我内化与积极调整的过程。
三、推动社团文化健康发展,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模式
社团文化作为社团成员在长期的社团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它的形成不是某个社团成员的完美杰作,也不是某个特定活动的产物,而是需要长期的凝聚和积累,在几代社团成员的交替和传承过程中得到发展。正因为如此,才更加有必要着力培育积极向上的社团文化,以此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根基与土壤。
1.增强社团文化主体的文化创造力,丰富社团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社团的存在、运作与发展需要在社团活动中树立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开展社团活动。在大学生社团中,社团的发起人、组织者与参与者是社团活动的行为主体,同时也是社团文化的创造与创新主体。推动社团文化的发展创新,需要社团成员,尤其是社团的骨干成员,在社团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等诸方面大胆谋划、推陈出新。另外,社团虽然是大学生自发建立起的基层群体性组织,有其独立发展性,但是社团的发展仍然需要有效的指导和扶持。换言之,社团文化的发展与创新,除受到社团发起人和主要参与者的文化修养与个性魅力影响外,还会受到指导教师、社团管理者以及所在院校文化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强社团文化主体的文化创造力以丰富社团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不仅需要加强对社团发起人及其主要参与者进行社团文化培育与传承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的培训,需要提高社团指导教师在指导社团文化建设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方面的能力,而且需要将社团及其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社会主流文化相融合作为社团管理者工作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