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心血管疾病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5:2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心血管疾病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心血管疾病论文

篇(1)

便秘+++++00

头晕+++++或+++

面部潮红+++++++

头痛++++++

心悸或心动过速00+++

皮疹++00

1.外周水肿:见于各类钙拮抗剂,以二氢吡啶类发生率最高。常见于踝部,但亦可发生于手部。常静坐工作的病人容易发生外周水肿,晚间尤为明显。外周水肿与钙拮抗剂扩张血管作用有关。血管扩张致使组织毛细血管压力增高,从而加速血管内液体滤出、组织间液增加,导致外周水肿。

2.便秘:常见于苯烷胺类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甲氧维拉帕米,亦可见于硫氮卓酮。其发生程度与所用剂量成正相关,剂量越大,发生程度亦重。在连续长期使用过程可逐渐减轻。

3.头痛与面部红肿:亦与血管扩张有关,一般均可耐受。在长期用药过程中,经血管自动调节机制,可逐渐消失。

4.心动过速或心悸:常见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系血管扩张所致的反射性心博加速的临床表现。临床应用较大剂量时易于发生。与b受体阻滞剂合用能控制该类不良反应。另外,大量应用钙拮抗剂,尤其经静脉途径给药时,其固有的负性频率作用,负性传导作用及负性肌力作用可引起心率减慢、房室传导延缓。血管外周阻力的过度降低还可导致低血压反应。

近年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还发现,某些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Verapamil、硝苯吡啶Nifedipine和地尔硫卓Diltazem短期或长期治疗可能使血液动力学及临床预后恶化。鉴于此,本文将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不良反应做一概述,以期引起临床使用中的注意。

1.治疗心力衰竭

钙拮抗剂能扩张全身阻力血管,减轻后负荷,阻滞Ca2+内流入心肌细胞,减少细胞内钙负荷过重,保护已处于缺血状态的心肌。从该理论出发,钙拮抗剂在心力衰竭中治疗应是安全有效的。但Elkayam[1]等做随机、双盲、交叉的前瞻性研究,比较单用硝苯吡啶或与二硝酸异山梨醇酯(ISDN)合用或单用ISDN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提示用ISDN治疗相对稳定的心衰病人加用硝苯吡啶后心衰明显加重,38%病例需增加利尿剂量,32%病例因心衰加重提前中止研究。Packer[2]等研究硝苯吡啶20mg对左心功能不全的血液动力学效应,结果有55.2%(16人)血液动力学恶化,左右心室每博指数下降,平均右心房压升高,1年生存率仅为23%,而心衰未恶化的13人1年生存率为67%(P<0.05),提示硝苯吡啶加重病人心衰程度。

不仅硝苯吡啶有此类报道,据Diltazem多中心的梗死后试验的亚群分析[3]显示,在心室射血分数〈0.40病人中,297例病人21%出现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安慰剂组326例仅12%(P<0.01)。研究结果提示地尔硫卓能加重原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程度,其恶化的危险率与心室射血分数密切相关。另据MDPIT[4]试验,对心脏X影像显示有肺淤血的亚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地尔硫卓治疗病人心衰有加重趋势,心脏病死率明显增加。

钙拮抗剂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目前认为[5]主要是由于钙拮抗剂的负性肌力作用。其长期使用抑制心肌,使本已降低的心脏收缩功能进一步下降,血液动力学恶化。另外钙拮抗剂可增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素的活性,激活内源性神经激素系统,尤其是肾素¾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血管紧张素II水平升高,产生缩血管反应和水钠潴留。这亦是造成心衰加重的重要因素。确切机制目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临床研究已表明第一代短效钙拮抗剂在心衰病人中应用常引起心衰加重,预后不佳,建议临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时应慎用该类药物。

2.治疗心绞痛

钙拮抗剂能抑制心肌兴奋时Ca2+内流,降低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并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动脉血压,减轻心脏后负荷,广泛用于抗心绞痛。但近年有研究表明,钙拮抗剂引起的冠脉扩张只对明显由冠脉痉挛所致心绞痛(如变异型心绞痛,非心率相关的隐匿性心绞痛以及过度通气和部份寒冷诱发的心绞痛)特别有效,若用于其他类型心绞痛治疗则无效甚至有害。

Egstrup[6]报道硝苯吡啶虽能增加正常心肌灌注区血供,但不能改变甚至减少冠脉侧支循环供给区血流,具潜在的促局部供血作用,在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中,凡冠状侧支循环血流较好的病人,此作用明显,常使心绞痛症状加重。

Muller[7]在一早期研究中就指出,硝苯吡啶在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比长效硝酸酯及普萘洛尔疗效差。根据HoblandInteruiversityNifedipine/MetoprololTrial(HINT)研究,用硝苯吡啶或美托洛尔及合用两药或用安慰剂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心肌缺血试验,结果表明硝苯吡啶只对已接受b阻滞剂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效,对于未给b阻滞剂治疗患者,硝苯吡啶与美托洛尔联合用药不比美托洛尔单独治疗好。可见,b阻滞剂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首选方案。但对于不能耐受b阻滞剂患者(尤其是合并呼吸道哮喘患者)可选择使用钙拮抗剂。另外在b阻滞剂基础上联合运用钙拮抗剂可减少副作用发生,对单独使用b阻滞剂无效患者加用硝苯吡啶可能改善症状。目前在已使用b阻滞剂基础上联合使用钙拮抗剂或维拉帕米等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用于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乃为较佳选择。

3.治疗高血压

钙拮抗剂通过阻滞Ca2=进入平滑肌细胞,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降低外周动脉阻力使血压下降,适用于各型高血压.对不能耐受利尿剂及b阻滞剂患者亦有效.

但近年研究对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患者安全性提出质疑.Furberge[8]等收集了16个硝苯吡啶用于冠心病的随机二级预防试验,拟评价硝苯吡啶对死亡率影响的量效关系,结果表明,短效硝苯吡啶使冠心病死亡率升高(呈剂量依赖性).对于每天使用30-50mg,60mg及80mg患者,总体死亡率危险度分别为1.06(95%可信限为0.81-1.27),1.18(95%可信限为0.93-1.50),及2.83(95%可信限为1.35-5.93).Pahor[9]等研究结果也很相似.此项研究着重分析各种药治疗高血压的病人的死亡危险,结果维拉帕米在治疗未患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中,各种原因引起的死亡率并不比b阻滞剂好,地尔硫卓危险性增高但不显,硝苯吡啶的危险性则明显增高.

硝苯吡啶引起死亡率增高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钙阻滞剂交感神经反射性刺激,增加心肌耗氧量,致心律失常;负性变力作用;钙阻滞剂扩张血管作用使严重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供血分流至较小的冠脉侧支循环血管,至使局部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增加手术病人出血危险等有关.

短效硝苯吡啶的此类副作用能否推及其他类型钙拮抗剂成长效硝苯吡啶,只有大型,前瞻性研究才能证实.目前尚不能下定论.但它告诫临床医生,仍应将利尿剂和(或)b阻滞剂患者,有使用钙拮抗剂\ACEI等其它抗高血压药物指征时,应选择对病人个体最适宜的药物.

综上所述,目前已有临床提示在心血管疾病中使用短效,第一代钙拮抗剂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不良影响.因此建议临床医生治疗心力衰竭\心绞痛及高血压患者时,应根据病情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宜药物,并避免长期使用短效,第一代钙拮抗剂.

参考文献:

1.ElkayamU,AminJetal.Aprospective,randomizeddouble-blind,crossoverstudytocomparetheefficacyandsafetyofchronicnifedipinetherapywiththatofisosorbidedinitrateandtheircombinationinthetreatmentofchroniccongestiveheartfailure.Circulation,1990,82(6):1954

2.GrayS,Francis.Calciumchannelblockersandcongestiveheartfailure.Circulation,1991,83(1):36

3.GoldsteinRE,BoccuzziST,etal.Diltizamincreaseslate-onsetcongestiveheartfailureinpostinfarctionpatientswithearlyreductioninejectionfraction.Circulation,1991,83(1):52

4.MiltonPacker.Calciumchannelblockersinchronicheartfailure:therisksof"physiologicallyrational"therapy.Circulation,1990,82(6):2254

5.PackerM.Pathophysiollgicalmechanismsunderlyingtheadverseeffectofcalciumchannel-blockingdrugsinpatientswithchronicheartfailure.Circulation,1989,80(6):59

6.EgstrupK,AndersenPE.Transientmyocardialischemiaduringnifedipinetherapyinstableanginapectoris,anditsrelationtocoronarycollateralflowandcomparisonwithMetoprolol.Am.J.Cardiol,1993,7:177

7.MullerJE,ToflerGH,StonePH,etal.Circadianvariationandtriggersofonsetofacutecardiovasculardisease.Circulation,1989,79(4):733

篇(2)

宝曲中独含的活性生物他汀成分,经大量临床观察,效果优于化学他汀,并且融合了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一线用药,针对现代心脑血管疾病,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综合调理的作用,本文重点研究探讨宝曲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机理。

(一)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

最新的医学研究认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有五大原因,即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粘、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五者当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单独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要彻底解决心脑血管疾病难题,必需同时根除这五种病理基础。

(二)宝曲对心脑血管疾病病因的作用机理

1、宝曲对高血脂的作用

宝曲中独含活性生物他汀,经药理学研究证明,这种活性生物他汀能够有效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弥补了以往降血脂药物效果单一(只降低某一两个指标)的局限。并且这种活性生物他汀来自天然红曲,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以有效解决目前临床上降血脂药物副作用大的局限。

另外,宝曲含有的抗氧化成分(主要是黄酮),可以调节脂代谢紊乱,从而恢复正常的血脂代谢规律,从根本上解决血脂问题。

2、宝曲调节血压机理

血压的高低受血容量、血管弹性、血粘度等影响,平常降血脂的化学药物,只是单纯的扩张血管、利尿等,这类方法大多数只能通过降低血容量,起到快速降压的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导致病人需要终身服药。

生物制剂宝曲中所含的三七总皂甙、银杏总黄酮等成分,能够起到软化、净化血液的作用,最终调节血压到正常范围内。是解决高血压的根本方法,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去除高血压的病根,而且不会产生低血压的危险。

3、宝曲净化血液、调节血粘度

形成高血粘的根本原因是血液垃圾过多、血液老化、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等,宝曲中三七总皂甙能够清洁血液,清洗血管壁,银杏总黄酮能够抗氧化,活化血细胞。这些都为彻底解决血液粘稠问题提供了保障。

4、宝曲预防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粘等有关,宝曲能够全面作用于这几种病因,从而有效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对于已经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宝曲通过其中的皂甙类物质清洗血管壁,活性他汀、黄酮等物质可以有效软化血管,最终逐步恢复血管光滑、弹性。

5、宝曲预防血栓形成

人体内有两种血栓,即微小血栓和大血栓,正常人体内有一定数量的微小血栓,当身体遇到突发事件(比如出血)时,微小血栓能够快速帮助止血。

当身体有三高或其中一两种时,体内微小血栓的数量就会远远大于正常人,这时,微小血栓便成为非常危险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微小血栓会突然聚集,形成大血栓,堵塞血管,发生心梗、脑梗。

宝曲通过控制三高,降低微小血栓的数量,从而降低形成大血栓的几率。同时,宝曲中的川芎嗪可以有效抗血栓形成,从而阻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宝曲对冠心病、脑中风的作用机理

冠心病

冠心病主要包括心绞痛和心梗,心绞痛主要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突然收缩使得管腔狭窄或堵塞,使血管支配区域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绞痛。心梗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冠状动脉被血栓堵塞,导致血管支配区域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疼痛。心梗往往导致局部心肌长时间缺血而坏死。

宝曲中的三七总皂甙、川芎嗪等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活性他汀、黄酮等成分可以提高心肌细胞的缺氧耐受力,从而改善冠心病的各种症状。

另外,宝曲的活性作用可以促进心肌细胞的修复功能,逐步修复梗死灶,彻底根除冠心病。

脑中风

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二者的最终病理变化只有一个;大脑神经由于缺血缺氧而坏死,从而导致各种偏瘫后遗症。

另外,人体大脑有一个血脑屏障,本来是保护大脑免受各种物质伤害,但在病理情况下,血脑屏障会阻挡药物成分进入,这也是以往很多药物效果差的重要原因。

宝曲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可以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受损的大脑神经,激活大脑神经的修复功能,使脑神经重新生长,恢复各种肢体功能。

(四)宝曲全面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宝曲不但有效解决了心脑血管疾病的五大病理基础,而且对于已经发生的冠心病、脑中风,也有非常确切的作用,弥补了以往药物效果单一的问题,抓住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各种病理过程,能够全面而有效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总结

综上所述,宝曲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独特而确切的作用机理。宝曲的出现,为彻底攻克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老龄人口健康问题编写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对策.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5.

2戴自英,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21-426.

3陈开地,王学德,896例脑血栓血液流变分析.微循环学杂志.1994.4(2):28.

4路影,秦任甲,江世伟,等.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检测的价值.微循环学杂志.1994.4(4):27.

5朱炳武,徐君杰,戴宝珠,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微循环学杂志.1994.4(2):31.

6吕恩武,祖梅,贺文详,等.九种中药的抗血栓形成作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1.1(2):101.

7施永德,梁子均,步燕芳,等.对50种中草药体外抗凝血作用的观察.中草药.1981.1(2):226.

8杨藻寰,主编.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42-952.

9周晖,寇文榕.他汀类药物引起的横纹肌溶解.中华内科杂志.1999,38:567-569.

10林辉龙,谢耀奎.他汀类药物降脂作用外的临床新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1):43.

11黄泉跃,赵水平.他汀类约物的抗血栓作用〔J〕.医学临床研究.2004.21(1):12.

12高萍,贾汝汉.他汀类药物非依赖降脂的肾保护作用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4.24(1):878.

13ReddyR,ChahoudG,MehtaJLModulationofcardiovascularremodelingwithstatins:factorfiction〔J〕CurrVascPharmacol,2005;3:6979

14SteppDW,OuJ,AckermanAW,etalNativeLDLandminimallyoxidizedLDLdifferentiallyregulatesuperoxideanioninvascularendotheliuminsitu〔J〕AmJPhysiol,2002;283:H7509

15OuJ,OuZ,JonesDW,etalL4F,anapoliproteinA1mimetic,dramaticallyimprovesvasodilationinhypercholesterolemiaandsicklecelldisease〔J〕Circulation,2003;107:233741

篇(3)

1临床资料

病例1:女;28岁。发热、头痛、咽痛,上腹部不适伴厌食3d,于2004年10月24日入院。患者否认有风湿病史。体检:体温38.8℃,脉搏110次/min。咽部扁桃体II°肿大;心脏叩诊心界稍扩大,并可在心前区听到低钝的收缩期杂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实验室检查见白细胞9.1×109/L,中性粒细胞68%。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II°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腔扩大。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后第1天予抗生素及输液治疗,在输液后5min突然心跳停止,经心肺复苏抢救2h无效死亡。大体检查:心外膜光滑,透过心外膜可见心肌布满大小不等的灰白色斑片状病灶。心脏重580g,沿血行径路剪开,见左、右心腔扩大,心腔及大血管内见大量血凝块,左、右心耳见3枚附壁血栓形成,大小为0.3~0.6cm。心室肌壁肥厚,左、右室壁分别为1.3cm及1.0cm。左心室切面见有大小不等的斑片状灰黄色病灶。右心房壁厚0.2cm,左心房壁厚0.4cm,其间也散在灰黄色的结节状病灶。各瓣膜周径基本正常,未见赘生物。分别在左室前壁、后壁、侧壁、肌、室中隔、右室6个部位取材,石蜡切片,HE染色。镜检:心肌细胞排列规则,结构清楚,未见明显的变性和坏死。心肌间质水肿,纤维间隙扩大,纤维母细胞和小血管增生。病灶区(大体上灰黄色病灶)心肌间质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间以少量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细胞尤以小血管和近心内膜处为甚。心外膜完整,未见上述细胞浸润。冠状动脉无粥样硬化。

病例2:女;35岁。心窝部疼痛3d于2005年10月25日入院。体检:心脏叩诊心界稍扩大,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血检查:白细胞8.9×109/L,尿潜血(+)。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扩大。经胃镜检查后发现胃轻度炎症,拟诊为慢性胃炎,予口服胃药及补液处理,第2天患者出现心窝部极度疼痛,送医院后经对症处理疼痛症状无明显改善。2h后心脏停搏,心脏体外起搏无效死亡。尸检结果:心脏明显大于患者右拳,重600g,质软。沿心脏血行径路剪开见心腔扩大,左、右心室壁分别为1.3cm及1.0cm,左右心房壁分别为0.4cm及0.2cm。心肌切面失去正常光泽,呈灰褐色,病灶呈不规则斑点状或巢束状。取材规范同例1。镜检:心肌细胞稍肥大,横纹清楚,未见明显变性坏死,间质扩大、水肿,并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少量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特别是在部分心肌间隙内可见局灶性的肉芽肿结节。肉芽肿中央为红染的坏死物,周边可见朗汉样巨细胞及少量纤维组织、类上皮细胞。冠状动脉无粥样硬化。

2讨论

特发性心肌炎又称Feidler心肌炎或孤立性心肌炎(IsolatedMyocarditis),亦称特发性巨细胞性心肌炎(IdiopathicGiant-cellMyocarditis),是一种少见的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迄今为止国际上仅100例报道[2],国内查1990年以来的文献,报道不足20例[3]。本病首先由Feidlar于1899年提出,直至1902年Scott等进一步描述了该心肌炎的特征,方引起医学家们的广泛关注[4]。它是一种病变局限于心肌的急性间质性心肌炎。常由于急性心脏扩张,发生突然的心力衰竭致死。

特发性心肌炎临床上多见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女发病率相似。Forster及Stoloff等发现儿童亦有类似的心肌炎,且多见于<3岁的儿童[2,3],最小年龄仅6周[4]。发病前常有发热、全身倦怠等感冒症状,有的则表现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继而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甚者可出现阿-斯综合征。体格检查可发现心外界扩大,心前区可闻见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检查提示心率快,或房室传导阻滞,提示心肌病变。超声心动图可见心腔扩大。由于本病较罕见,故入院时常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而予抗炎、输液等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迅速出现心衰而死亡。

本病的病理学特点主要表现是心脏扩大,重量可达600g左右。心肌壁增厚达2~3cm,眼观心肌壁可见灰白色不规则斑块状病灶广泛分布于心肌壁,致心肌质软,失去正常光泽。组织学上特发性心肌炎可分为2型[5]:⑴弥漫性间质性心肌炎(diffuseinterstitialmyocarditis):镜下特点为心外膜完整,心肌细胞排列规则,横纹清楚,未见心肌细胞变性和坏死。心肌纤维间隙扩大,间质中弥漫性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数量不等的单核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浸润。在内膜下及近内膜处的心肌间质内更为明显。本组例1完全符合弥漫性间质性心肌炎的标准。⑵以肉芽肿为特征的特发性巨细胞性心肌炎(idiopathicgiantcellmyocarditis),其特点是除上述弥漫性炎症细胞浸润外,在心肌内可见局灶性的坏死及肉芽肿形成。病灶中心部可见红染无结构的坏死物,周边有纤维母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形成肉芽肿并混杂有许多多核巨细胞。巨细胞的形态、大小各异,可为异物型或Langhans型多核巨细胞。本组例2属于此型。

在临床上,由于该病起病急,多以感冒的症状为主要表现,常难以确诊,至出现急性心力衰竭,为时已晚,根据本组2例的临床表现,除发热等感冒症状外,均有心界扩大及心前区收缩期杂音的体征,故当感冒伴相关的心脏检查异常时,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近年来,Shields等提出可采用心肌活检的手段诊断本病,从而可及时采取免疫抑制药物控制疾病的发展[6]。

在病理上确诊特发性心肌炎时,必须掌握2个标准,即:⑴不存在其它部位引起心肌病变的原发性疾病。⑵病变只局限于心肌,而心外膜及心内膜均无炎症病变。常需鉴别的心肌病变有:⑴冠心病心肌梗死:多发于成年人,临床上患者常有冠心病病史。大体及镜下检查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心肌病变的本质是缺血性梗死,炎症反应乃继发性改变,故病变以心脏变性坏死为主,早期可有中性粒细胞等反应,后期梗死灶机化、瘢痕形成。有时,同一心脏内可见新旧不一的梗死灶,伴纤维化,心肌间质中的小动脉并常呈硬化性改变。⑵细菌性心肌炎:以心肌间质内弥漫性化脓性炎症为特征,可伴有小脓肿形成。⑶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全心炎病变主要侵犯二尖瓣、主动脉瓣,心肌病变主要表现为间质小血管周围及内膜下的风湿结节形成,其中阿少夫细胞为单个大核细胞与特发性心肌炎的巨细胞不同,故两者在形态上鉴别并不困难。⑷心肌结节病:是以肉芽肿形成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疾病,同时有皮肤及淋巴结等结节病,结节病的肉芽肿主要由上皮样细胞构成,中央较少坏死,即使出现坏死也是纤维素样坏死而非干酪样坏死,亦无弥漫性炎细胞浸润现象。除严重的病例外,通常心脏无扩大,心肌壁无增厚。⑸病毒性心肌炎:在诸多心肌疾病中,病毒性心肌炎与特发性心肌炎(弥漫型)的鉴别较为困难。两者均好发于年轻人,均可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形态学上又都是表现为心肌间质的弥漫性炎症改变,但不同的是病毒性心肌炎的炎症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而特发性心肌炎除淋巴细胞外,常可见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此外,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变多同时累及心内、外膜及心肌,而特发性心肌炎通常不侵犯心内、外膜。

关于特发性心肌炎的病因至今未明,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可能是免疫异常所致的同一类型的心肌间质反应[6]。有学者则发现约19%的特发性心肌炎患者伴有桥本甲状腺肿、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风湿性关节炎及恶性贫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7],且动物实验也证实本病可因自身免疫异常所致。近年来已有不少报道采用免疫抑制治疗可有效地抑制疾病恶化,对于病情已控制的患者,也可采用心脏移植手术,并取得良好的效果[8]。

【参考文献】

1LeslieT,CooperJr,MD,etal.Idiopathicgiant-cellmyocarditis-Naturalhistoryandtreatment.NEnglJMed,1997,336:1860~1866.

2石恩林.心肌炎引发猝死的法医学检验15例分析.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5(12):1821.

3赖光明,黄真桥.孤立性心肌炎猝死2例尸检报告.内江科技,2006,27(8):132.

4SaltykowS.Uberdiffusemyokarditis.ArchPatholLabMedAnat,1905,182:1.

5MasonJW,O`ConnellJB,HerskowitzA,etal.Aclinicaltrialofimmunosuppressivetherapyformyocarditis.NEnglJMed,1995,333:269~275.

篇(4)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075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576-02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在去甲基化后生成S-腺苷蛋氨酸,经酶水解反应获得的产物,正常人每天能产生同型半胱氨酸约为20mmol,有70%-80%以二硫化合物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白蛋白是其主要载体,只有1%作为游离形式存在于血液循环中[1]。随着对同型半胱氨酸研究的深入,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多项研究表明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独立危险因素。笔者通过对比心血管疾病患者和正常体检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心血管疾病检测方面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2例(观察组),男性50例,女性32例,年龄56-83例,平均(65.3±8.4)岁,其中冠心病27例,高血压36例,高血脂11例,心绞痛8例;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对照组),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51-76例,平均(61.7±7.5)岁,排除恶性肿瘤,心、脑、肝、肺、肾功能不全,内分泌系统、消化疾病。

1.2检测方法两组患者均于清晨采取空腹静脉血2ml,并于1h内进行离心分离血清,采血前2d禁食高蛋白饮食,检测方法为循环酶法,仪器型号:日立7170生化分析仪,同型半胱氨酸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正常值参考范围:3-20μmol/L,轻度升高:20-30μmol/L,中度升高:31-100μmol/L,重度升高:>100μmol/L。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均值为(25.21±4.62)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1.73±3.06)μmol/L(P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脏和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的急、慢性病变,一般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联系。目前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评价指标很多,包括载脂蛋白中apo-A、apo-B等,一些新的指标如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也逐渐应用于临床[2]。同型半胱氨酸的血清浓度升高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可有效预测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血清水平,能进一步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研究证实同型半胱氨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但确切机制并未阐明,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对内皮细胞直接造成损伤,不仅促进细胞内活性氧生成,同时能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清除酶活性;②通过增加细胞周期素D、E、A表达,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③血小板NO的合成在同型半胱氨酸影响下,其限速步骤左旋精氨酸转运、NOS活性均受到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增强;④同型半胱氨酸与LDL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具有协同效应,损伤NO系统而加强LDL氧化;⑤激活凝血因子Ⅻ、Ⅴ,抑制抗凝血因子Ⅲ、Ⅳ活性,干扰硫酸肝素合成,减弱抗凝作用等。

篇(5)

“‘第七届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的通知消息早在今年的2月份就已经对外了,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采访一开始,马依彤教授就率先介绍说;而在此之前的2012年8月17日至19日,第六届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已在乌鲁木齐市圆满落下帷幕。

接着,马依彤教授便就“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的相关背景介绍说:“众所周知,新疆地处我国边陲,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人口分布密度较小,相对于国内其他省市区而言,交通也不太便利。以往,我们新疆的地、州、县、市医院的医师们,因路途遥远去北京等内地参加会议十分困难,这就为新疆地区的学科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因此,早在2006年,我便在一次学术交流活动上和胡大一教授达成了共识,约定每年在新疆召开西部长城心血管病会议,以此作为北京国际长城会的分会。其目的就是希望能为西部心血管领域的临床及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平台,通过交流与学习,以利于广大医务人员及时、准确地把握心血管病诊断、防治新动向,掌握新进展、新技术,获取新信息,从而促进心血管病预防和诊治的发展与提高,为提高西部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区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谈完“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的发轫背景后,马依彤教授接着介绍说:“此后,我们便在2007年举办了首届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从那以来,这个会议的规模由最初的500余人参会,诸届都在稳步发展,到目前,已经成为‘覆盖西部、面向全国’的千人盛会。参会专家由起初的50余人,突破到目前的1000余人;会议的主题也由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到目前的重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这些转变,无一不体现了西部长城会逐年的转变。到今年为止,已历经6年,一年一步、扎扎实实地往前走,到今年的8月份,就将迈出‘第七步’,即‘第七届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

谈到这里,马依彤教授感慨地说:“这6年来,我们为了新疆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可谓倾尽全力,风雨兼程。从已经落幕的第六届会议看来,我们这6年的执着追求,6年的辛勤耕耘,6年的呕心沥血,能有那样的盛况和成就,我想这离不开新疆地区内外专家这么多年对我们的支持,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离不开媒体给予的关注,也离不开大会组委会的辛勤付出……”

西部最大,人文精神是不变的宗旨

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习惯上简称的“西部长城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心血管领域最重要的会议之一。这个会议除得到诸多专家的参与和关注之外,已经被业内公认取得了诸多瞩目的成就,有效带动了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学术发展的步伐。

作为大会组委会主席,马依彤教授回顾起去年闭幕的第六届“西部长城会”时详细介绍说:“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经过6年的锤炼,通过不断的尝试、探索、磨练,的确如国内诸多同行评价的那样,目前已经成为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涉及学科最齐全、最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心血管病综合性学术会议,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且,这个会议更是得到了以胡大一教授为首的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自治区卫生厅、新疆医科大学相关领导及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在去年的会议上,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国内著名心血管专家110余名。他们的莅临,使第六届‘西部长城会’成为心血管领域中的又一次年度盛会……”

谈及去年“西部长城会”的课题设置,马依彤教授简单介绍说:“去年的大会安排在汲取历年办会经验的基础上,在课题设置上作了一定的调整。那次会议的主题为:‘把握机遇,构筑人文、预防、整合、创新的西部长城’。这缘于胡大一教授等心血管专家一直大力倡导的‘预防为先’的科学理念。因此,‘西部长城会’立足于积极响应胡大一教授提出的‘未来的长城是人文的长城、预防的长城、健康的长城、医学整合的长城、创新的长城’的学科发展理念,在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的主导下,培养心血管专科医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和人文内涵,一起构筑心血管预防和心血管健康的‘万里长城’。所以,那次会议的很多代表来自于全疆各地州、市、县、乡及各团场,之所以到会这么多的基层医生,旨在将防控心血管疾病的主战场由大医院转向基层和社区,培训、指导基层一线医生,真正推动和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预防与诊疗水平,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马依彤教授继续介绍说:“此外,那次大会还设置了主题会场及分会场。分论坛均围绕会议主题设立了冠心病论坛、心律失常论坛、高血压论坛、心力衰竭论坛、结构性心脏病论坛、医学论文写作论坛、影像学论坛、动脉粥样硬化论坛、主动脉疾病论坛、护理论坛、青年论坛等,同时开放了四个分会场。这些举措,是那次‘西部长城会’特有的‘焦点’及‘亮点’……”

“实际上,学科建设的‘人文精神’的外延很大,它几乎包括了医学领域的大部精神和宗旨。而目前,新疆心脏介入技术也需要更加规范化,技术操作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各地州医院迫切需要区域性中心医院对其心脏介入手术的指导面向基层大力开展,因此,培养心血管专科医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和人文内涵,一直是‘西部长城会’不变的根本宗旨。”马依彤教授归纳说。

因地制宜,远程诊治形成“新疆特色”

如同马依彤教授所言,就学科建设和发展而言,与国内大多数省市区相比,新疆有着地处我国边陲、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交通不便等诸多的“不利因素”。但据记者了解,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2012年3月27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与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却率先开展了全国首例实时、同步远程心脏介入随访工作。新疆创出的这一“学科第一”,也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

具体到新疆的地里地貌而言,结合新疆地区的地理特点、人文环境及心血管疾病诊疗现状,在该地区开展远程心脏介入随访工作,无疑是一种“因地制宜”的上策之选,是具有非同寻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所以,在采访中,马依彤教授着重介绍了此项工作在新疆乃至以“地广人稀”为“特色”的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前景。

马依彤教授认为:“由于新疆地域辽阔,新疆各族人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是比较突出的现实问题。此外,由于各地区与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距离遥远,造成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转诊十分困难和危险,包括对实施心脏介入术后的患者进行随访管理、用药指导也很困难,而在临床上,病人的病情一旦有变化,是需要及时会诊和随访的。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去想办法解决这一现实矛盾。”

随后,马依彤教授详细介绍说:“事实上,为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2012年我们医院已先后于2月24日与新疆兵团医院进行了全疆首例心脏介入手术转播,由北大人民医院王伟民主任手术演示,并实时向兵团医院转播了一例复杂心脏介入手术分叉病变支架植入及血管内超声介入手术演示。于2月27日与巴州人民医院开展了全国首例远程心脏介入会诊及远程手术指导工作,并在全国介入论坛上召开了新闻会。于3月27日与喀什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全国首例远程心脏介入、先心封堵术的术后3个月的远程随访工作。这一措施,为远在喀什的塔吉克族患者家里省去了两万元的随访费用。4月24日,我们又与巴州人民医院再次进行了远程对接,完成了全国首例急危重症介入患者的远程会诊工作,为一位60多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再梗塞的患者实施了远程会诊,会诊内容包括远程支架术后造影随访、远程介入手术指导、急危重症患者远程会诊等数项工作,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这一系列探索的成功,使‘远程诊治’逐渐形成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新疆特色’,因此,到了4月25日,我们便召开了全国首家介入随访及质控网站成立的启动会……”

谈及能够实现这一具有“新疆特色”的远程诊治的学科基础条件,马依彤教授介绍说:“因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作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心脏介入培训基地及新疆心血管介入质控中心,是负责全疆心脏介入医生的培训和心脏介入手术质量的控制工作的。我们有责任肩负起新疆心血管患者的健康和安危。所以,在今后,我们还将同新疆地区已经具备远程医疗条件和心脏介入手术条件的除巴州人民医院、喀什地区人民医院以外的兵团医院、伊犁州友谊医院、富蕴县人民医院、尼勒克县人民医院等基层医院,进一步开展远程心脏介入会诊、远程介入手术指导、远程介入术后随访、远程心血管疾病床旁查房、远程继续教育、远程会议等一系列的远程医疗工作。我个人相信,这一系列远程工作的开展,必将极大地惠及民生,必将更好地造福于新疆各族人民,也必将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由于地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所造成的新疆地区三甲医院普遍床位紧张,患者等待住院时间过长,而地州医院患者明显不足的地区差异,促进新疆地区心血管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部分程度上的切实解决。”

马依彤教授还认为:“以上一系列远程工作的开展,既是为了全疆各族心血管疾病患者造福,也必将进一步提高心血管介入诊治及心脏介入术后随访以及心血管患者健康的管理水平,保证心脏介入工作的质量,提升介入患者的满意度,对未来心血管介入手术及随访工作模式的转变,甚至对心血管医生的工作模式改变,其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因此我相信,随着远程心脏介入会诊、手术指导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随着远程心脏介入随访工作的开展,必将对新疆心脏介入诊疗技术健康规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造福全疆广大各族患者的同时,还会对全国心脏介入医疗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新疆“基调”,

为各族人民筑牢疾病防治基础

采访前据记者了解,由新疆科技厅资助的科技攻关重大专项课题――“新疆不同民族冠心病及外周动脉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遗传资源库的建立”项目,在马依彤教授主持和带领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已经圆满完成,并于2012年度获得了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重大课题项目的完成,在促进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心血管疾病的科研、诊断及防治方面,无疑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谈及这一课题的详细情况,马依彤教授首先介绍说:“近20年来,新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已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及生活质量,同时针对患者个体的各级医院的二、三级预防及治疗,消耗了巨额的卫生资源,并且难以在人群整体进行有效的防治,增加了我区经济建设的巨大负担。为了实现冠心病早期诊断方法和干预模式,降低发病率,减少慢性心血管疾病诊疗费用,更加有效地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我们启动了这个项目。”

介绍完这个课题项目的背景之后,马依彤教授继续说:“这一项目从2006年开始,至2011年基本结束,一共历时6年,才得以基本完成。我们对新疆不同民族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横断面做了系统调查,共调查了8个地市,做了36个调查现场;调查涵盖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从1岁到101岁的人群、共计22000余人,完成了8个项目、227个独立指标的检测。通过调查得来的数据分析,系统地获得了新疆不同民族人群高血压、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陈旧性心肌梗死、动脉硬化、外周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30余种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的基线资料。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新疆不同民族人群心血管疾病遗传资源库,开展了新疆不同民族人群心血管疾病基因易感性分析。发现了6个和冠心病相关的新位点,研究了10余种冠心病的候选基因。并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患者携带易感基因情况开展了冠心病的个体化诊疗工作。”

马依彤教授认为:“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我们现已掌握了现阶段新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本底资料和趋势,掌握了目前主要少数民族心血管疾病发病的本底数据,初步建立了新疆不同民族心血管疾病遗传资源库,为以后开展各项心血管疾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遗传资源。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筛选和验证了一批和新疆不同民族心血管疾病相关联的候选基因。初步分析了新疆不同民族人群心血管疾病遗传易感性与SNP变异之间的关联性,筛选了候选基因,探索了冠心病相关基因在不同民族、不同个体间的遗传异质性及民族差异性,以为其寻求分子生物学水平的防治措施。初步建立了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的方案,并在试点医院开始推广应用。这对于未来制定针对不同地区的防治策略,降低慢性疾病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通过开展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的调查,对于了解上述疾病对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及时制定防治策略,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加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马依彤教授进一步介绍说,他领衔的课题组除在当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外,还为当地群众开展了多场义诊活动,印制了少数民族语言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万余份,对当地群众的生活方式进行指导,同时培训当地医师,将健康教育内容作为长期工作来抓,并对受试者进行回访,了解健康教育的效果。此外,每到一处,他们还为生活困难的群众提供基础的药物治疗,并参与当地医院急危重症的抢救和治疗200余例,并及时反馈检验结果、出具体检报告,对受试者后续治疗和生活方式控制提供指导。

由于这个项目的实施对新疆少数民族聚集区心血管疾病流行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因此马依彤教授还认为:“课项目调研结果显示的新疆少数民族较高的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较低的知晓率、治疗率问题,必将引起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必将推动国家医疗卫生政策的调整及改革,对于新疆地区心血管疾病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干预策略,将会成为国家政策层面上新的导向,从而造福于边疆的各族人民群众……”

采访到最后,马依彤教授又提及了即将于今年8月16日至18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的第七届“西部长城会”。他简单介绍说,这届会议的内容将涉及心血管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肺栓塞、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电生理与起搏、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预防心脏病学、心血管护理及心血管相关学科等;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全面介绍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及其相关学科的预防、基础研究到临床诊治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并对前沿热点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篇(6)

心血管病之所以“青睐”女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论身材高矮,女性的血管一致比较细小,侧支循环较少,细小的血管就更容易阻塞,血管堵塞就会导致心脏疾患的发生。另外一个原因是,女性在未进入更年期之前,体内的雌激素具有保护心脏的功能,能帮助血管保持强壮、富有弹性和通畅,使血液能够顺利地流至心脏,雌激素还有助于增强女性体内“好”胆固醇也就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消除“坏”胆固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避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但是到了更年期以后,随着卵巢功能的衰退和消失,体内雌激素分泌日渐减少,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也就逐渐消失了,而且会因此导致脂肪代谢发生紊乱,血脂尤其是“坏”胆固醇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的凝聚力和吸附力也会增强,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致使冠状动脉容易发生血栓,从而引发心肌梗死。

另外,女性患心脏疾患的危险因素是在不断上升的,这也是女性越来越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比如年轻女性的吸烟率在不断上升,女性的肥胖问题较男性更为严重,女性糖尿病病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即在血脂、血糖等代谢危险因素方面女性高于男性,这些因素都导致心血管疾病容易“找上”女性。

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

女性心脏健康亟待引起关注的原因还在于,女性心血管病的症状不像男性那样典型,甚至比较隐晦不明或是疑似其他疾病,比如感觉虚弱无力,不明原因的极度疲劳感,呕吐,眩晕,胸部下方或上腹部等部位不舒服,感觉消化不良,背部疼痛等等,这些症状与典型的心脏病症状有一定差异,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值得引起注意。另外,进入更年期以后,很多女性把一些症状,比如胸闷、头痛、头晕、走路或体力活动时心悸气喘等当作是更年期的必然现象,不予治疗,往往等到身体特别不适时才去就诊,这就导致了女性患者一般都是在病情已经比较严重时才被诊断出来,延误了预防和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女性心脏健康更应该引起关注。

篇(7)

【Abstract】Along with the age growth senior citizen i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the biochemistry responded on has had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 therefore has also had the change to the medicine response and in vivo process, to the medicine sensitive enhancement, responded not good compares the young adults to display obviously generally.Therefore, to the senior citizen reasonable, safe and the effective use medicine research appears extremely importantly.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one of senior citizen's common diseases, pays attention to the question in view of senior citizen's hypertension and heart disease medication, the brief analysis is as follows.

【Key words】Senior citize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ensitivity; Responded not good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的进步,人民生活和卫生保健事业的改善,人的平均寿命显著延长,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长,老年人疾病的药物治疗研究已成为关注的课题。老年人因身体生理、生化的改变,使抵抗力降低,疾病也随之增多,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有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等。在临床上,许多老年人在服药的过程中易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间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种种危险,因此患高血压及心脏病的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 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生理功能、生化功能的改变

1.1 心脏:老年人心肌细胞内脂褐质沉着,心肌胶原样淀粉样变性增多,心内膜增厚与硬化,造成心脏的生理功能普遍减退,心输出量降低,心搏出量减少,心肌收缩力与顺应性减退,心室收缩减慢。

1.2 血管:

老年人无论是动脉、静脉还是毛细血管表现在弹性纤维进行性磨损、断裂、钙盐沉积于血管胶原纤维交联,致使血管弹性减弱,外周阻力增大,血流速度减慢,从而造成脑、冠状动脉、肾与肝脏血流量减少。

1.3 血压:

由于老年人动脉弹性降低,扩张度减退,其收缩压随着年龄而升高,再加之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反射性调节机能降低,所以老年人易发生血压的波动变化[2]。

2 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变对药效学的影响

老年人每搏心输出量和动脉顺应性下降,外周阻力和脉压差明显增加,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因此心脏对缺氧、高碳酸、儿茶酚胺等刺激的反应性明显下降,特别当给予β受体阻断药、亚硝酸盐类扩张血管药、抗高压药和利尿药时引起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及程度均比青壮年高;由于老年人对β1和β2受体的反应性减弱,所以老年人机体不仅对β受体激动药的反应性降低,对β受体阻断药的反应性也明显降低,这可能与老年机体腺甘酸环化酶的活性降低和β受体数目减少有关。

3 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的特点

3.1 抗高血压药:

老年人重要器官多有硬化变化,血管口径变小,血管阻力增大,血流量减少,而对降血压药耐受性降低,尤其是对降压效果较强的降血压药物,如卡托普利等,易致低血压、心脏供血不足和脑缺血性晕厥,有甚者可能发生心绞痛和脑血栓等。因此,老年人降压应首选β受体阻断药及钙拮抗药等,如阿昔洛韦、硝苯地平等,它们的降压效果较好且安全。老年人对中枢性降压药非常敏感,可发生极度镇静,嗜睡和眩晕等不良反应,停药后可出现焦虑、激动、心悸、出汗、血压突然升高等停药反应。而临床常用的复方利血平,久用可致老年人反应迟钝、嗜睡、记忆力减退和溃疡病的发生。目前临床多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联合应用,效果较好,但一般宜采用作用缓和的降压药物。

3.2 强心类药物:

强心类药物以强心甙最为常见,但大多数老年人对强心甙非常敏感而易发生中毒,典型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等不一定会出现,而常见的却是精神错乱、中毒性精神病、精神抑郁症等,这是由于老年人肾功能减退、肾小球滤过减少,强心甙清除率降低,相对血药浓度增高,半衰期延长的原因,故老年人强心甙的常用剂量是临床上的1/2或1/4。

4 总结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老年人本身心血管系统已经发生了生理、生化功能的变化,甚至存在着某些其它老年性疾病造成的病理状态,从而影响着心血管系统药物对老年人的药物药理效应,甚至药物作用性质的改变。临床老年人药物治疗的实践充分表明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在老年人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其它组病人,老年人一般同时可患多种疾病,加上健康状况各不相同甚至差异较大,故其用药不能完全按体重和年龄折算,应根据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状态等特点,在加上心理状况和生活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个别的、具体的综合考虑[3],从而选用适合老年人的药物的用法及用量,减少或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血管衰老是老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血管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改变,出现血管内壁增厚、血管硬化和动脉血压改变等现象[1-2]。高血压是一种全身性血管疾病,会引起心脏及血管病变,病变过程是渐进的。有文献报道,原发性高血压可能会加快血管老化。选取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高血压和血管老化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接收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均符合2005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标准。病例纳入标准:确诊高血压、年龄>40岁。排除标准是继发性高血压、患有肝肾原发性疾病患者。收集健康正常人30例为对照组。

1.2  检测指标及方法;所有观察对象均检查物理指标:脉压差、脉搏速度。肢体动脉测量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完成PWV的测算。采用美国HP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对颈动脉RI进行测量。采用ELISA方法测量血清中AGEs和MMP-9的水平,具体操作按照ELISA试剂说明书操作。

2 结果

2.1  两组体重指数(BMI)与血压的比较:两组比较,研究组BMI和脉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体重指数(BMI)与血压的比较()

组别

例数

BMI(kg/m2)

脉压(mm Hg)

研究组

120

30.65±2.85

60.68±12.52

对照组

30

24.68±2.58

42.38±9.48

P值

 

<0.05

<0.05

2.2  两组PWV、MMP-9、AGEs的比较:两组比较,研究组的PWV、MMP-9、AGE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PWV、MMP-9、AGEs的比较()

组别

例数

PWV(cm/s)

MMP-9(ng/ml)

AGEs(μg/ml)

研究组

120

1 620±286.85

412.57±30.78

38.86±5.87

对照组

30

1 382±271.92

125.79±10.86

30.16±4.95

P值

 

<0.05

<0.05

<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更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血管结构以及功能的改变,对人体心、脑、肾等器官损害较大。据文献报道,高血压引起的血管病变与衰老引起的血管老化类似,可见血管扩张硬化、血管壁增厚等现象[3]。本研究通过脉压和PWV评估血管老化速度,通过测定血清中MMP-9、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等指标判断高血压对血管老化的作用强度。

    PWV是检测动脉硬化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速度越快,表明动脉硬化程度就越大,顺应性就越差。AGEs可以对动脉硬化起到加速作用,通过改变糖基质的成分,使血小板产生凝集,进而血管弹性和顺应性均降低。并且AGEs会产生一种异常蛋白,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研究报道,AGEs对心血管的影响是多途径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增生、纤维胶原交联[4]。MMP-9称为明胶酶B,长期的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壁内皮细胞,刺激平滑肌,产生大量的MMP-9。文献报道,MMP-9该物质可以降解血管细胞外基质,导致血管重构。目前多数据显示MMP-9参与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变化。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与血管老化具有很大相关性,研究组的BMI、脉压、PWV明显增高,同时MMP-9和AGEs也增高,表明高血压是通过影响细胞因子和代谢产物造成血管损害从而导致血管老化。

4 参考文献

[1] 陶丽丽.益气活血中药延缓增龄与高血压所致血管老化的机制研究[J].中国中医科学博士论文,2011,30(1):5.

篇(9)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2011年底,中国60岁老龄人口已达1.85亿,占人口总数13.7%以上。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在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中,心血管疾病是最重要最危险的疾病之一。今天我们向上海仁济医院的汪海娅主任请教预防和治疗老年性心血管疾病的有关问题。

《科学生活》:老年性心血管疾病是一类疾病的概述,能否请你谈谈它包括哪几种疾病,以及它们表现在老年人身上会有什么特点?

汪海娅:一般来说,老年人易患且往往伴随他们老年生活多年的慢性病有这么几大类:心血管病、糖尿病、老年痴呆和骨质疏松。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癌症也是一种慢性病,因此可以归入这一类。

在这些慢性病中,可能最常见的是心血管疾病,反过来也可以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老年人是主要人群。心血管疾病有很多种,在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为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

《科学生活》:下面能否请你谈谈这几种病的特点,它们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偷袭者”高血压病

汪海娅:好的。先谈谈高血压病。高血压病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血管疾病,因为多数高血压病患者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往往患者并不自知,所以有人戏称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健康的“偷袭者”。早期可有头晕、头痛、心悸、乏力等症状;很多患者无任何症状,在体检时才发现血压升高。而有些患者在出现胸闷、气短、心绞痛、多尿等症状时才就诊,而此时往往已经出现高血压病对心脏、肾脏等的损害。

我国诊断高血压病的标准是:年龄在60岁以上、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140/90mmHg,称为老年人高血压。根据血压值可将老年人高血压分为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

高血压病造成的严重后果是身体的某些靶器官受损,也就是它往往累及心、脑、肾等器官,导致其功能的变化。高血压病引起脑损害后,可造成脑供血不足,甚至脑卒中。对心脏则表现为心脏扩大,后期可发生心力衰竭,可有胸闷、气急、端坐呼吸等症状。肾脏功能受损时,可出现蛋白尿,严重时可发展至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因此,高血压病被认为是无声的杀手,危害是巨大的。

症状多样的冠心病

《科学生活》:高血压病确实危害不小,但好在现在许多老年人已有意识预防此病,恐怕农村的老年人还是会对此掉以轻心。

汪海娅:是的。下面我介绍一下老年人中常见的另一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所谓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该病的基本病变是供应心肌营养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

很多患者会以胸闷为主诉前来看病,但是,怎样的症状才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呢?冠心病的常见症状是心绞痛,一般表现为劳累或精神紧张后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能自行缓解。有些患者也可表现为头痛、牙痛等,或可出现心律失常,表现为脉搏不齐,心动过速或过缓。目前,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是否患冠心病的金标准,即最主要的标准。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较为严重的表现。心肌梗塞患者的胸痛一般比较剧烈,含用硝酸甘油后也不能缓解,疼痛的时间超过15~30分钟,疼痛位置在胸骨中上段。老年人心肌梗塞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往往并不典型,部分老人可能无疼痛表现;也可能疼痛局限于左臂、左肩、上腹部、下颌、颈部,或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痛等。老年性心肌梗塞也可直接表现为心功能不全,如果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喘等症状,也要考虑心肌梗塞的可能。出现以上情况,应该立即就医,因为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以显著改善疾病的预后。

冠心病患者预后各异。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轻时,患者可能仅有在活动或者精神紧张后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这时候,这些症状可能在休息或者口服硝酸甘油、麝香保心丸等药物后缓解。但如果此时不保护好血管,未能控制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冠脉狭窄进一步加重可能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即心前区出现压榨性疼痛,疼痛经药物、休息不能缓解,持续时间长等症状。急性心梗患者如不积极抢救,会出现心源性休克、猝死,而即使在心梗发作后及时进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并行支架植入术,之后急性期发生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破裂、室壁瘤等并发症,均可能危及生命。

我们曾经碰到一位老年患者,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送入院时曾出现心源性休克,在我们医生极力抢救下生命一度平稳,而在7天后,患者因大便时用力后再次出现胸闷不适,同时出现血压迅速下降,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进行了一系列抢救措施,还是没能挽救患者的生命。经床边心脏彩超确诊,该患者发生了心梗后室壁瘤,同时由于患者大便憋气,心脏负荷过重导致心脏破裂。

逐渐增多的高血脂症

《科学生活》:我们知道,我国每10万人中有20~30人患有冠心病,而老年人中无疑更高,它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那么老年人高血脂症情况如何呢?

汪海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高脂血症发生率也逐渐上升,据称达到15%以上。按照病因,高脂血症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脂血症。通常,继发性高脂血症可继发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病。

血脂异常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根据中国人的情况设定血脂的新标准如下:胆固醇水平

如上所述,血脂升高对心脑血管病、肝脏等影响较大;血脂的升高,会大大增加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发生急症的可能性。

老年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探讨

《科学生活》:心血管疾病在老年人中固然发病率颇高,但毕竟还是有些人未遭受它们的袭扰,那么您能分析一下老年人中心血管病高发的原因吗?

汪海娅:一般来说,医学界认为心血管疾病与下面五大因素相关。

第一是遗传因素。就算你没有高血压病,但是你的父母有高血压病,就会有得高血压病的较大危险,所以如果家庭中有高血压病的,下一代一定要经常检查,早期发现,另外心脏病、糖尿病也是有遗传的。

第二是年龄因素。心血管病是和年龄有关系的,岁数大了,各种器官开始退化,退化以后会引起心血管病,比如说一个皮球弹性很好的时候给它加压,它就会涨大,涨大以后它里面的压力不变。皮球硬化的时候给它加压,它不会涨大,但压力会加大了,这就是高血压病。所以岁数大的人患高血压病比例高,血管硬化跟年龄增加,导致的血管弹性机能退化有很大的

关系。

第三是生活方式。比如说北方人吃盐多,得高血压病的就多,我们正常人要求每天食盐6克就够了,而北方人是18克。还有一个是吸烟,吸烟是引起血管动脉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心血管病是怎么来的呢?血管就像条河,血管壁就是河岸,血液就是河水,河水要流得畅通,河岸就要平滑,血管硬化之后呢,河岸就不光滑了,河水就流不畅通了,也容易在血管壁出现血栓,血栓掉到哪儿,哪儿就堵,掉在脑部就脑梗。

还有高糖、高脂肪饮食、多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也是引起心血管病的重要因素。现在肥胖症非常严重,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体形,控制肥胖。因为肥胖会引起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症。

第四是性格特征等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和遗传以及童年时代的体验有很大关系,童年时解决不了的事、受到的创伤会成为成年后的心理潜意识,甚至成为心理疾患。另外,社会发展导致现在的生活快节奏、高压力,中年人因为生活压力大而导致精神负担大,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方式,这也导致心血管病的高发。

这里要重点提一下A型性格人群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A型性格的特征是时间紧迫感强、追求完美。他们通常是社会领导阶层、成功人士,工作非常努力,经常处于高度竞争状态,生活压力非常大。据统计,A型性格人群得心血管病的概率非常高。

另外,疾病康复调整也和人的性格特征有关。得了病就应该面对现实,不要太紧张、焦虑、恐惧,看你怎么对待,心态好,病情就会减轻一半。

最后还有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其他高危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形成有一个过程,最开始几年因为饮食不节制,迫使人体分泌非常高的胰岛素来促进细胞利用热量。几年后胰岛的分泌就会衰竭,人体胰岛素数量会下降,这一阶段是糖尿病的前期。糖尿病被称为疾病的加工厂,一旦得了糖尿病,人体的大小血管都会很快硬化。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得了糖尿病就相当于得了心血管疾病,故称冠心病的等危症。

二是血栓性疾病。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髋关节保健。髋关节骨折后就不能动了,就易得血栓,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髋关节的保护。

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

《科学生活》:老年人得了心血管病,就要成天与药打交道了,甚至每天要服用多种药物。这些药物的基本作用,汪主任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汪海娅:好的。我们刚才说了,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都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对于这些患者,都应早期就进行积极治疗,把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在安全水平。长期口服小剂量阿斯匹林,具有预防血管疾病的作用。

对于患高血压病者,应使用合适的降压药物,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是治疗的关键。理想的血压范围应该是: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该类快速降压药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而药物治疗下血压仍处于较高水平时,则需静脉使用降压药物。

若为高血脂症,首先应考虑非药物治疗,包括体育锻炼、戒烟及膳食治疗,食物中饱和脂肪含量应小于10%,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要均衡。非药物治疗后6个月血脂仍不降,应考虑药物治疗。

对高脂血症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仍是基础措施,而积极饮食及运动疗法无效且有冠心病、脑梗等疾病的患者,药物降脂是必要的。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及治疗目的,选择合适的调脂药物。调脂药物具有一些副作用:如胃肠不适、血清转氨酶升高等,严重的可能导致肌溶解,须密切观察。服用调脂药物后需定期进行调脂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调脂药物目前主要分5类: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树脂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其中降胆固醇药物主要有:他汀类(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胆酸螯合剂(阴离子交换树脂类,如考来烯胺、考来替泊等),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主要降甘油三酯药物有:贝特类(菲诺贝特、吉非贝奇等),烟酸及其衍生物(烟酸、烟酸肌醇酯、阿西莫司等)。

在调脂药物选择时,首先要根据患者是以哪种血脂升高为主,如胆固醇升高为主,选用降胆固醇药物,而甘油三酯升高为主,则主要降甘油三酯。一般很少两种降脂药物同时使用,因为可能会增加患者副反应的发生。

降脂药物的使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福音。因血脂降低带给患者的利益往往高于其副反应的发生危害,而大多数降脂药物的副反应是可逆的。

心血管疾病的非药物治疗

《科学生活》:我们知道,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非药物治疗也非常重要,汪主任对此有什么建议吗?

汪海娅: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整是治疗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长期坚持良好习惯,是防治动脉硬化的有效方法。

非药物治疗,我们应当坚持实施以下几方面措施。

其一,合理饮食。饮食治疗对预防老年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老年人的饮食要清淡一些,也就是低盐、低脂饮食。特别要限制高脂肪食品,选择胆固醇含量低的食品,如蔬菜、豆制品、瘦肉等,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糖可在肝脏中转化为脂肪,所以应该限制甜食。

其二,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减轻体重有利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的防治。

篇(10)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因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引起的心脏疾病, 具有发病率高、预后差等临床特点, 以老年患者最为多见, 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 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大意义[1]。作者旨在联合应用血浆BNP与CRP两种检测手段, 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5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组, 其中男22例, 女29例, 年龄46~79岁, 平均年龄(63.5±10.8)岁。另选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0例, 女26例, 年龄45~80岁, 平均年龄(64.1±11.1)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2]:①研究组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②对照组对象均健康, 未见心脏及心血管疾病;③本文研究对象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者;②合并恶性疾病者;③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者;④临床资料不全或配合度较低者。

1. 2 方法 本研究所有受检者均于清晨空腹取肘部静脉血4 ml, 加入抗凝剂, 低温冷藏保存待检。其中2 ml以3500 r/min离心, 取血浆,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BNP;另外2 ml不做抗凝处理, 在血液凝固后将血清分离出, 使用特种蛋白仪检测血清CRP, 采用免疫比浊法。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医学检验论文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BNP、CRP水平比较 研究组CRP与BNP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1、30.59, P<0.01)。见表1。

2. 2 不同心功能分级间BNP、CRP水平比较 心功能分级

越高(病情越严重), CRP、BNP水平越高, 不同分级之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447、10.511, P<0.01)。见表2。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结果。心血管病变到一定程度后, 心肌收缩力会出现减弱, 心排血量减少, 不能满足机体细胞代谢需要, 从而出现一系列心脑血管症状和体征。

BNP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 尤其是心脏, 以右心房居多。血浆中的BNP主要来自于心肌细胞的分泌。当心力衰竭引起心室壁张力和心室压力负荷增加时, 大量BNP合成后分泌入血, 发挥生理作用, 促使血浆BNP随着病情加重而显著升高。临床研究显示[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负荷会随着病情加重而增加, 而BNP水平可随之显著提高, 二者呈正相关。CRP具有激活补体、促进吞噬细胞活性等作用, 在健康人血液存在极微量, 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为损伤的心肌细胞膜大量出现, 与CRP结合后, 会激活补体、启动凝血系统, 从而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4, 5]。因此, CRP一直视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独立危险因素。

本文研究显示, 研究组CRP与BNP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1、30.59, P<0.01)。说明CRP与BNP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中具有指导性意义。心功能分级越高(病情越严重), CRP、BNP水平越高, 不同分级之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447、10.511, P<0.01)。说明CRP、BNP水平均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病情发生程度。

综上所述, B型钠尿肽与血清C反应蛋白均能很好地独立预测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 但二者联合运用, 可更加客观反映患者心脏功能及病情严重程度, 值得临床借鉴。

篇(11)

天津市西青医院心内科目前已经全面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及临时、永久起搏器的植入治疗等,并以此闻名。介入手术经桡动脉穿刺进入,术后患者恢复快,可早期下地行走,减少了经股动脉穿刺时患者卧床多日的痛苦,目前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的成功率为97%。

成立两年以来,心内科科室着重运用各种方式提高本科室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一方面把本科室人员送出去进修深造,诚聘国内外知名心血管疾病专家、教授前来坐诊讲学开展示范手术;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技术手段,建立患者电子化信息档案,利用医院远程会诊平台,与高水平医院专家对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学科带头人郑权秀主任医师引进后,在其带领下,广泛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培训与实践工作,如今,心内科的介入治疗技术已得到快速发展。此外,科室还力邀国际知名心内科专家讲座及手术交流,极大提高了科室的国际化水平,如与日本著名心脏专家、日本草津心脏中心院长许永生教授、日本丰桥心脏中心主任土金悦夫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心脏中心主任陈淮沁教授等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此外与北京安贞医院、宣武医院、天津胸科医院、天津安定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等三甲医院签订协议,获得相关方面的帮扶指导。特别是近1年多来,许永胜教授为心内科疑难重症患者的诊疗方案给予了关键性指导,并与天津市西青医院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团队密切配合,采用世界上最前沿的逆向导丝交换、血管内超声等心血管介入手术技术,为3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患者进行极高难度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使3位患者重建冠脉血运,缓解了他们的病情,为西青区域及周边此类疑难心脏病患者带来康复的希望。同时,也扩大了本科室医务人员的国际视野,提高了临床实践技能。

心血管疾病的猝死机率较高,其潜在病因在早期并不容易被发现。因此,识别发病诱因,做好早期预防尤显关键。为向民众普及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知识,心内科不断响应区域政府的号召,满足周边百姓的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大型健康讲座,极大地提高了普通百姓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水平。

郑权秀主任常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中老年人讲解心血管疾病常见的发病症状,强化民众对其潜在危险及后果的重视力度,加强心血管的保养,树立积极就医的心态,同时也为部分有需要的居民进行义诊和基本的健康指导。通过一系列健康讲座,区域百姓对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衰等疾病的预防有了充分的认识。

打造远程会诊中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心内科科室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天津市西青医院已经建立远程会诊中心,与全国多处知名三甲医院签订技术协议,通过开展疑难手术、远程会诊等共同为天津市西青区及周边居民服务。

远程会诊中心是通过两个电子屏幕与外部医院专家相对接,一方面可以与专家本人进行视频通话,一方面可以通过屏幕传输播放患者相关的动态短片。双方可以就患者病情及手术难度,确定最新的诊疗方案,让患者享受到更加全面优质的服务。

心内科与技术力量雄厚的北京安贞医院远程联合,以开展心肺血管疾病诊治为重点,通过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双方可以清晰准确地探讨患者的病情状况。早在心内科成立伊始,郑权秀主任即与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首屈一指专家周玉杰博士等实现了首次对接会诊,讨论了心内科一名疑难患者的病情,并在网上初步决定实施手术方案和操作细节。周玉杰博士在一周后亲赴天津市西青医院,与郑权秀主任医师等共同为一位疑难病人实施了近两小时的心脏介入手术,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通过远程会诊中心平台的广泛应用,科室医生不出医院,即可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与外部知名专家即时联系,准确诊断疑难病情。这种做法使科室重病患者身在西青,即可享受到高水平的诊疗服务,为区域百姓打通了“绿色诊疗快速通道”。

齐头并进 引领科室跨越式发展

两年多来,心内科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使用床位数量35张,专业人员包括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4名的重点科室之一。并在郑权秀主任医师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

建室初期,郑权秀主任医师即被引进,他拥有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及人民医院的心内科及CCU、急诊科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历,期间并被委派至北京安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日本京都市桂病院心脏血管中心、日本丰桥心脏中心进修学习,目前发表多篇论文。

他尤其擅长冠状动脉介入诊治,血管内超声检查和图像解析。目前,完成冠状动脉介入诊治3000余例,血管内超声检查800余例。并且,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再灌注治疗、主动脉球囊反驳及起搏器治疗方面颇有建树,对心脏病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诊治经验丰富,能切实根据患者特点制作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为提高科室整体医疗水平,郑权秀主任在科室内部全面开展介入诊治医疗技术手段的培训及应用,大力提升科室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广泛进行心血管疾病的宣讲工作,提升区域百姓对该疾病的早期预防与简单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