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上要求从培养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培养创造型人才,要求学习者能够有良好的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让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成分。为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好的机遇,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供选择的学习资源,还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手段乃至教育体制等全方位的变革。因此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来考虑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发展策略。
新信息技术本身不会孤立地在教育中必然地发挥作用,它必须要在现代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念、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对发展全民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把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中小学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科学地确定课程内容和目标,正确地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征,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确定合理而科学的评价标准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用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支持和指导,才能发挥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真正做到充分、合理、有效地发挥新信息技术的功能效益和优势,达到优化教育系统的目的,实现全民教育的宏伟目标。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符合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各种教育系统进行全面地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扩大了学习的资源,改善了学习环境,丰富了传授的方法与途径,但必须对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教学过程和新信息技术所构建的学习资源环境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才能保证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这正是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的组成部分。
二、新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一般策略
(一)必须加强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决策
教育中应用新信息技术是百年机遇,不可放过,但必须走一条自己的路,要面向未来、着眼现阶段,作好分阶段总体规划是当务之急。
应建立各种专家咨询和调查研究的机构和组织,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重大决策应在有关专家多角度、多层次评议、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政策的连续性。
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是一个新的、投入较大、影响深远的课题。国家教委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围绕这一新课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应从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整体改革,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方法和过程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实验,并定期地、有组织、有计划地作定量定性的跟踪调查,以及时分析现状,发现问题,修订策略,推动进一步发展。
要重视对信息社会中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模式的研究,建立适应国际化、个性化、信息化的信息教育课程及其它相关课程目标,着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尤其在计算机教育的目标、内容、课程方面作深入思考,重新确定计算机教育的政策和目标、学科内容,摆脱强调程序设计语言的偏向,以计算机应用为主,把计算机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和其它手段去探索、获取和处理各种知识信息的能力。
要重视对新信息技术所构建的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建立与新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开展与新信息技术应用相适应的课程目标、教学结构、教学评价的研究,重视对新信息技术应用的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包括对成本效益的评价、对应用新信息技术的教育系统有效性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等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关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各方面的评价。
要研究制定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政策,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规划、政策和策略。无论是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还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它们在教育中的应用都需要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尽快作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和策略,并切实有效地组织实施,这是当前新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所要求的。
(二)加强政府行为,切实处理好几个关键的问题
1.领导的重视与认识问题
各级领导的重视是推动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关键。领导者的重视及正确的认识可以直接转化为政府的一系列有效行为。由于存在经费、认识、师资、软件以及升学压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前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发展十分缓慢。如果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行为来推动,十分有利于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应用的发展。
2.经费投入问题
首先,各级政府应为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建立稳定的经费来源渠道,确保经费投入,可以考虑以下一些可供选择的措施:
(1)在中央和地方财政中设立专项资金,通过拨款、奖励、补助、贷款等形式向中小学增加投入;
(2)通过制订企业向学校资助经费可抵税收的政策,鼓励企业向学校提供资助和各种设施;
(3)通过教育附加、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筹措经费,同时通过奖励、补助等形式鼓励中小学继续自筹经费,投入新信息技术的应用;
(4)考虑确立教育部门购置教育资源的价格优惠政策;
(5)积极争取国际援助,鼓励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一些民间组织与中小学共建。
其次,切实保证硬件、软件、培训和管理维护的合理投入比例,发挥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益。
再次,国家在经费投入政策上应有所倾斜,尤其对经济落后地区和条件较差的中小学,要增加拨款和补助的比例,以加快其发展速度,缩小教育差距。
3.硬件问题
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程度取决于国家、地区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阶段,不应盲目追求最新、最高技术。每个地区、每所学校要根据自己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不同的教育教学需求、资源与约束条件来确定自己最基本的教育技术设备作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的条件。
同时,必须对硬件维修、维护措施作出有效的安排,以保证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4.软件问题
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是保证新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手段去改善教育质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为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有效的教材建设和软件开发机制与科学的质量标准教学软件的质量和它能否被教师和学生接受是使用新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材建设和软件开发必须建立有效的机制与科学的标准。
中小学教材的设计、开发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国家教委主管部门的组织规划下,由学科内容专家、学科教学教师、教育技术专家、教学媒体专家、软件编程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和教学研究人员等多方面专家组成的小组共同设计、开发,并要有相应的政府行为,形成相应的规划、投入、管理、设计、开发、试用、反馈、修改、评审、生产、推广、出版发行的工作系统。
国家教委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视听教材和计算机课件的开发标准和纲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软件规范标准,加强视听教材和计算机课件的评审。所有软件均应有配套的使用说明或手册。
软件开发中要特别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参与,要了解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并考虑到教师和学生在相应教学环境中的相互作用。要注意软件不是课堂教师的电子替代物。
(2)建立若干高标准的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骨干编制基地当务之急是中央和地方应建立若干高标准的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骨干编制基地,统筹规划,重点投入,分区协作。采用政府与企业联手的方式开发软件(由国家教委提出软件产品的详细指标及要求,让企业投标制作,版权归国家教委所有)以增强软件开发能力,克服开发人员和资源的严重不足。软件开发必须重视前瞻性、适应性、交换性,以实现资源共享。
(3)在软件开发上提供特殊政策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属于特殊商品,既要面向教育市场,又要实行特殊政策,在一定时期以文字教材的收益补贴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建设,国家和地方都应有重点投入,或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吸收社会资金编制中小学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通过确立对教育行业优惠的市场机制,教育电视台或计算机网络传送等多种形式促进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的流通。通过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评选、软件竞争等方式鼓励优秀教师参与教材或软件的开发,对编制视听教材与计算机课件应视为“著书立说”,国家和地方应有相应的认定与奖励办法。
(4)适当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适当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学的实际进行改造和编译,提供给中小学使用。引进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和借鉴国外软件制作的经验和技术。
5.培训问题
任何一种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创造力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是教师使用新信息技术的自觉要求和能力。因此,建立一支足够数量的、稳定合格的现代化干部教师队伍,是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成功应用的关键。
(1)建立职前教育与在职培训并重的培训体系要在教师继续教育以及师范院校中开设教育技术课程和计算机等信息文化课程,培养广大教育行政干部、教师和在校师范生的信息文化意识和适应新信息技术的教学和管理能力。培训必须形成制度,经常地定期进行,以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2)要特别重视对校长的培训校长是推动新信息技术在学校应用的关键力量,因此要特别重视对校长的培训。教育行政人员对信息文化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对与新信息技术有关的国家政策的理解与执行程度,重视对他们的培训,有助于为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合理的行政支持。
(3)要重视专兼职电教教师的培训首先要普遍地进行岗位培训,实行凭证上岗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分级组织专业进修、学历、双学历教育和骨干教师培养,逐步形成一支合格的、稳定的、拥有更多教育技术、教学设计和媒体专家的电教教师队伍,适应新信息技术应用的需要。
(4)对学科教师实行全员培训学科教师是应用新信息的主力军。对学科教师要实行全员培训,除了关心他们技能的提高外,还应注意他们态度的转变,利用一切机会阐明新信息技术和相应的教学软件改进教学过程的教育结果,要尽可能联系课程、联系教师的经验和观点来进行培训。要注意到教师使用新信息技术的勉强性常常是设备使用中实际困难的反映;要注意消除教师对媒体会代替他们或降低他们的地位和作用的担心;要注意消除教师害怕在学生面前暴露他们对新技术的不适应的心理。
(5)重视加强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把“教育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基础”列为必修课,为学校输出适应信息社会和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合格教师。
(6)重视对教学软件开发人员的培训重视对教学软件开发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尤其要加强教与学的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的培训。
(7)建立分级培训体制采用分级培训体制,利用和改进现有的培训系统广泛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除调动中央和地方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外,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培训。
(8)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价要以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规范、吸引广大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参加培训,并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价。对有一定基础的教师和干部要有一定的政策鼓励他们通过自考、远距离教育等形式进修第二学位或获取证书。
6.管理体制问题
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必须按照系统原则进行科学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和效益。
要将新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纳入中小学“双基”督导、检查、评估范围,制定评估标准和相应的政策,分类推进,督导检查,促进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1)尽快改变视听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分而治之、多头管理的状况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中小学电化教育与计算机教育基本上是分别管理的,从国家教委到地方,甚至到学校,多为两个工作系统,彼此分离,人们在思想观念上也常把二者分割并列,这已带来管理上的很多问题,对于未来的发展更为不利。因此,只有采取相应措施将二者统一起来,才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规划与设计使用,才有利于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协调发展。
(2)教育电视台的建设与管理在当前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卫星电视教育网络的发展和卫星电视教育的成败,对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目标至关重要。国家教委应尽快与广播电视部门协商,制定一个教育电视台管理条例,促进教育电视台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管理,提高社会效益。对于教育电视节目进入有线电视网,国家应在立法上加以考虑。
(3)搞好教育电视栏目,合理设计和编排节目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学的实际需要,搞好教育电视栏目和节目内容、形式的合理设计和编排。卫星电视教育的主要落脚点是中小学及家庭、社会,卫星电视教育节目播出的主要对象和客观评价者之一是中小学,优化节目播出的基础源泉之一是中小学教育与教学实践。因此,教育电视台应针对中小学实际,播出与中小学教学配套的小版块节目,配合课堂教学,同时办好“开放性课程”和各类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校内电视接收和闭路系统,同教育电视台“联网”形成相互配合施教、两翼齐飞的态势。
教育电视要为中小学提供与学科教学配套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总体上要做到与中小学教学进度基本同步或略超前,这样一方面可以给中小学教师提供一种教学示范,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将有关的教学材料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以充分发挥教育电视资源的效益。
(4)重视教育电视节目的反馈要重视教育电视节目的反馈,建立有效的教育电视节目收视情况反馈网络,定期开展节目收视调查,收集反馈意见,以调整播出计划和修改教学节目。
(三)普及和提高基于视听技术(投影、录音、电视、录像、语言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教育等)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大力发展基于卫星通讯技术的远距离教育形式,积极试验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教学形式和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
这一策略的实现,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策略:
1.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当前在经济比较发达,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发展较好的地区,多数中小学的校舍、师资、一般教学设施、正常经费等办学的基本条件已经达到基本要求,学校科学管理基本成型,教育改革被提到议事日程,校长一般具有较强的现代教育意识,在这些学校中应大力提倡应用新信息技术。在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较差的地区,多数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较差,在这些学校应首先改善基本的办学条件,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利用已有的新信息手段开展师资培训。对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考虑到既能在有条件的地区与学校迅速有效地发展,又能对较为落后地区与学校进行辐射与扶持。
有条件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不同层次的应用新信息技术的目标和模式,分步推进。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兴起的情况下,必须仍然重视以投影、幻灯、录音、电视、录像等视听媒体为主的多媒体教学形式的应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确立一批不同层次、不同应用模式的示范校,要重视和扶持一批条件较好的学校积极试验和推广多媒体教学形式和网络教学形式,影响和带动一般。
我国多数乡村贫穷落后,中小学布局分散且条件较差。对这些学校来说,首先的是确保最基本的办学开支、维持正常教学、改善办学条件等问题。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应用新信息技术发展教育可以有两个基本方法:一是以中心校为点,充分利用县乡建立的广播电视接收装置,接收广播、电视教育节目,获得教学资料和教育信息,建立县乡教学资源中心,开展教研与教师培训,进行德育与公共课教学;二是在学校和班级进行以常规媒体应用为主的实验,取得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推广。
2.多类型、多层次布局
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新信息技术,可按照如下四种类型和层次布局:
(1)重点配置,形成若干应用新信息技术的教学点有些中小学的班级、学科较多,物质条件与经济力量有限,教育方式和手段又需逐步更新。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把新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放在年级和学科上,在一些宜于应用新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又需重点保证的学科与内容上,根据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投影、幻灯、录音、录像与计算机等设备和相应的软件。
(2)以班级为基点,形成应用新信息技术的班级体系在一些条件较好的中小学,适应班级授课制,把应用新信息技术的基点放在班级,在每个教室里装备投影、幻灯、电视、录像等视听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给教师提供相应的软件和教材,方便教师使用。也可以在电化教室、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室、音像阅览室等一室或多室配备投影、幻灯、电视、录像、计算机等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供一些学科使用。
(3)以学科为基点,形成应用新信息技术的学科专业体系在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班级授课趋于“专业化”,个别化教育逐步得到发展,多数学科教学在专业教室进行。适应这种情况,学校把新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点放在学科,在每个学科的专业教室除装备相应的演示、实验设备,挂图、教具与学具外,根据学科需要装备特定的视听设备、计算机设备和教学软件。
(4)以多媒体教学形式和网络教学形式的试验为中心,将基于视听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和基于卫星通讯的远距离教学形式等多种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组合形成现代教育技术体系。
在少数办学条件有根本改善的中小学,在新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基础上,以发展多媒体技术为重点,建立校园网,形成包括广播电视、录像、通讯、计算机与投影、幻灯、实验设施等各种应用形式在内的网络系统,覆盖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并留有接口同国内外联网。
作者:黑龙江 王珊珊
教学条件急需改善教学条件较差、教学资源不足是影响体育专业课多媒体授课少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院校的教学硬件条件不断改善,多数院校都兴建了多媒体教室,但其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在各种教学场馆加装多媒体教学设施的较少,教师讲技术、战术课时多是口述、自己示范、战术板画图等,没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更加直观的演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不够对于部分的体育教师而言,现代教育技术是较为陌生的教育理念。
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变化、组成特点到声音、图象采集、动画制作,再到课件设计、制作完成,都需要有一定的多媒体技术知识做后盾。制作素材和程序设计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环节,虽然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向容易制作的“傻瓜化”方向发展,但是制作素材和程序设计技术掌握的好坏仍然是教学效果综合表现的最不可稀缺环节。教师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重视不够,体育技术课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体育院校与高校其他学科的教师比较,体育专业教师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制作课件的积极性不高,缺乏课件设计的总体构思,致使体育教学类课件从制作数量到制作质量都不够,一些课件只是教学幻灯片。如何建立技术指导网站与学生实现教学互动,还是体育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难题。
传统的课本已不能承载广博而不断推陈出新的知识,体育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学改革的途径和发展方向,对提高教育质量、教学层次、办学水平举足轻重。为此,必须加快现代教学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建设。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培训现代教育技术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体育院校应对广大教师进行计算机辅助课件(CAI)硬件、软件和课件开发等有关理论的培训。主要内容包括:(1)硬件:计算机基础、数字摄像机、数字照相机、扫描仪、刻录机、视频采集卡、压缩卡、移动硬盘、局域网等知识。(2)软件包括图片处理软件、画图软件、动画制作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编辑平台软件、杀毒软件等,如PHOTO-SHOP、POWERPOINT、LIIUSATOR、3DMAx、AU-THORWARE、FLASH、方正奥思、瑞星杀毒软件。(3)课件设计:包括课件设计原则、选择题目、课件目标、课件结构、课件功能、优化和美化、后期制作与调试等内容。
增加投入、建设,管理好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现代教育技术要求必要的资金投入,但是体育院校对此的资金投入普遍不够。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以及体育院校规模扩大的现实要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不足与教学需求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资金投入可以从4个方面考虑:(1)为教研室配备必要的电化教育设备;(2)改善教室设施,兴建专门的学术报告厅、建设多媒体专用教室;(3)加快网络中心、电化教育、CAI制作室的投入,完善学院网站、声像摄制与采集、非线性编辑等设备的投入;(4)建立教师培训基金和奖励基金。
知识管理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它关于知识及与知识相关的资源和过程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技术可以为教育技术实现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的拓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知识管理与教育技术概述
20世纪90年代初,知识管理的概念首次出现在管理学领域。知识管理是对组织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流、整合、内化、评价、改造的全过程管理,其目的在于实现知识共享,增加组织的知识总量,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从宏观角度来看,知识管理关注整体,是对一个组织系统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及相关资源的管理,任何一个管理过程都应考虑组织整体效益的实现。组织还应有与外部环境交换知识的通道,从而保证知识来源的丰富性。组织成员通过共同努力,更新组织的知识,提高组织的知识总量。知识管理的目标定位是实现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提升组织的竞争力。
知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显隐知识的转换。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个人首先通过摹仿习得他人的隐性知识;接着将这一部分隐性知识经过思考表达出来后,外化成为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再与先前的显性知识组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在组织内共享;最后组织中的成员将其内化为个人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在实际的转换中,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即隐性知识社会化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外化为显性知识、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重新组合、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这四个转换环节是知识转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并由此形成一个循环上升的知识增值系统。
从微观角度来说,知识管理的实质就是对知识价值链的管理,清除影响知识价值链形成的阻碍因素,加快价值链的形成速度,使组织的知识在运动中不断增值。通过对知识管理定义与管理过程的分析,知识价值链可以具体化为如图1所示的K9知识链。
在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知识管理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环节,即知识生成管理、知识应用管理、知识交流管理,由此又形成诸多知识管理工具。网络技术、人工能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在知识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较常见的专家系统、数据仓库等都在知识管理中得到了应用。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教育技术在发展中注重创造新的资源和过程,重视技术手段的运用,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既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也关注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同时,教育技术一直是抱着一种开放的态度来促成自身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飞跃发展都能带动教育技术的进步,其他学科的理论创新也能引发教育技术的关注。知识管理对教育技术的发展意义也正是如此。教育技术关注较多的仍然是可以传播和表达的显性知识,未能对价值更大的隐性知识进行有效地开发与利用,也未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而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隐性知识比显.陛知识更能创造价值。从这点出发,教育技术可吸收和借鉴知识管理关于隐性知识的管理理念。
二、教育技术借鉴知识管理理念的可能性分析
如前所述,知识管理与教育技术虽然分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两者却存在着诸多相同或相似的方面,这就为教育技术借鉴知识管理的理念提供了可能。
1.知识管理与教育技术都具有整体观
知识管理与教育技术所需实现的都是组织的整体效益。知识管理关注的是提高组织的知识总量与核心竞争力,组织的知识储存量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后续发展潜力。教育技术服务于整个教育系统,注重提高系统的绩效,并且一直致力于去寻找能够完成这一使命的方式方法。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在教育技术领域中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即可说明这点。归结起来,两者有着共同的目标,即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知识和学习,进而提升个人素质,组织智慧。
2.知识管理和教育技术都具有相同的知识观
知识管理通过对知识的一系列开发过程,实现和完善自身的管理理念,达成管理目标。教育技术则从关注信息转变为关注知识,通过对知识进行整体研究,实现教育组织中知识的发现与再创造。而两者最终都需创设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平台,增进组织成员的相互交流,同时需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促使知识流动系统的形成。
3.知识管理和教育技术都倡导人本主义的思想
以人为本的思想既存在于知识管理中,也存在于教育技术领域。知识管理认为只有组织中的人才能创造知识、更新知识、利用知识,因此对知识的管理最终须体现在对人的管理上。教育技术也一直强调人本主义思想,即不仅要关心学习者学习目标的实现,还要积极倡导为教育者提供一个再学习的平台。
4.知识管理与教育技术在技术手段上的相同点
两者在技术层面也有着共同之处,即两者都运用了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由这两种技术还衍生出来许多新型的交流和学习方式,如Blog、网络社区、电子邮件系统、知识资源库等。知识管理和教育技术可以相互借鉴彼此在应用这些技术手段时的经验和成果。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构建学习平台,营造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学习,提高教育组织的绩效。管理知识的过程实际上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教育功能的实现,吸收知识管理的理念,也是教育技术为完成这一任务而进行的一次努力。
三、利用知识管理,创新教育技术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分类思想、知识转化理论、知识价值链的形成等理念,均可以引入到教育技术中来。通过借鉴这些理念,教育技术可以为学习者营造更为有利的学习环境。学习者或者教育者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面对面交流、网络社区等直接或间接共享到他人的经验、技能等,从而最终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教师的工作能力,进而提升整个教育系统的组织智慧。
1.知识分类思想对教育技术的意义
知识管理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胜知识,而且更关注隐性知识。教育技术在多年的发展中一直致力于将显性知识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学习者,并为学习者所熟知和掌握。学习者对更加重要的隐性知识的学习则处于一种未知的状态。在面对面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或多或少能够通过一些亲身体验的方式学习到隐性知识。但是在非面对面的教学过程中,这种隐性知识的学习就被完全忽略知识分类思想提醒教育技术相关人员应该更加关注开发和利用隐性知识。
2.知识转化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启示
教育技术必须关注隐性知识对学习者的作用,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创设一种能让学习者感觉到这种知识的存在,并且学习和使用这种知识的环境。知识转化理论详细阐述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并且强调隐性知识只有被转化成显性知识才能被认识,而显性知识在被学习者学习并内化为隐性知识后才能达到提升个人素质的目的。教育技术已经能够成功地将显性知识利用信息技术转化成各种产品,然后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者也能够利用这些产品来促进自身的学习。但是教育技术还未能创造出一种有效的机制去利用隐性知识。教育技术通过借鉴知识转化理论,思考利用隐性知识的途径,创设能促进隐性知识转化成能被学习者利用的显性知识的环境教育技术还应该具备合并显性知识和显眭知识的能力,以及鼓励学习者与教育者将自身的知识拿出来共享。
3.教育技术对k9知识价值链的借鉴
K9知识价值链的对象是知识,如前所述包含有九个过程。教育技术在AECT94定义中则划分为五个范畴——设讥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其对象界定为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相比之下,K9知识价值链更具有操作性,同时还揭示出知识在传递过程会不断地增值。教育技术可按照K9知识链的划分方法,将实际开发知识的过程细分为获取、开发、利用、管理、更新和评价知识。此外,教育技术还应该要创造出具有增容性的学习环境——能支持知识的螺旋上升,提高知识的总量和价值。
4.知识管理环节的划分对教育技术的启迪
知识管理通过总结k9知识价值链,得出知识管理包含四个过程:知识生成管理、知识积累管理、知识应用管理和知识交流管理。从这点出发,教育技术在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时,首先必须解决的是明确教育知识的来源:应该包括已经被认识到的可以拿来学习的知识、还掌握在少数教师、专家、学习者头脑中不能被传播的知识以及新创造的但还未纳入到教育领域中的知识。其次,应该运用一定的鼓励机制和技术手段识别、提取和组织这些知识,使之有序化、系统化。当拥有了大量的知识之后,教育技术可以利用教育资源库、专家系统等手段将这些知识积累起来,并进行管理。学习者和教育者可以通过教育资源库获取大量的知识,同时又可以将自身独有的知识拿出来供所有人使用。知识通过交流和共享获得增值,这也为产生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了前提条件。
5.教育技术在技术层面上吸收知识管理的成熟经验
知识管理运用了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教育技术可以吸收这些技术在知识管理中应用的成熟经验,来促进自身技术能力的提高。教育技术和知识管理一样都很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网络可以整合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创设组织成员的交流平台,还能利用其中的群件技术为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知识共享的基础通讯设备。知识管理应用的另一核心技术就是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已经在实践过程中尝试使用人工智能,如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等,但还处于起步阶段。教育技术可以尝试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使用人工智能。
知识管理为发现、分析和管理教育信息资源提供了一条综合的途径。教育技术可以吸收和借鉴知识管理的很多东西。何克抗教授在其主编的((教育技术学》一书中,甚至将知识管理视为教育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教育技术相关人员已经开始试着去研究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应用知识管理的途径。
四、知识管理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现状
1.校园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
建构校园知识管理系统是知识社会对于教育技术提出的要求。教育技术通过构建校园知识管理系统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知识源和知识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校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和校园网工程后,为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途径,但由此也引发了赢息垃圾、信息冗余和信息无序化等新问题。教育技术利用技术手段建立校园知识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对校园中存在的信息如学生信息、教学信息、教育资源、头脑中的知识、知识行为、知识资产等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促进校园内知识的共享,同时也可以利用教育者和学习者的集体智慧完成创新知识的目标。
2.远程教育中的知识管理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借助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在线培训已经成为远程教育的新特征。然而,在远程教育领域,存在着一对亟待解决的矛盾:一方面网络信息膨胀,另一方面学习者迫切需要精炼的知识。教育技术可以通过借鉴知识管理的理念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是知识管理可以为远程教育的核心——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理念和技术。资源库建设的目的是要达到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佳化、教与学效果的最优化。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其实质就是一个知识流的过程,即知识如何以最佳方式和最好的效果从教育者传播到学习者的过程。另外,深度标引技术、知识挖掘技术、知识关联技术等知识管理技术也可以应用于资源库建设。
其次,远程教育的另一核心要素就是卜学习者和教育者。两者均可借助个人知识管理来提高个人的知识总量,完成学习和工作的目标。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质在于帮助个人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信息,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知识,准确地表达知识,提升工作效率,提高个人的竞争力。在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和教育者是分离的,但是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可以让任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心得都能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外化为一个学习组织可以分享的知识,教育者也可以针对这些情况做出最为恰当的指导。
五、结论
知识管理对教育技术的发展究竟有多大的推动作用,到目前为止,是无法得出结论的。但是可以肯定地说,知识管理能够促进教育技术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深入。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预测教育技术今后将关注的焦点:关注整个教育系统。传统学校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教育形式都应纳入到教育系统这个整体中来。教育技术应该从整体出发,探讨系统利用教育知识的方式。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应该能够使用公共的教育知识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系统的效益最优化。
从我国各省份来看,基本上都很重视电力教育培训,比如:某些省市的电力教育培训中心拥有十分庞大的规模,培训大楼的外观气势逼人,相关培训设施不但齐全,而且先进,甚至其相关的后勤保障体系也做得十分到位,胜过大学的基础设施条件。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国目前电力教育培训中心的相关运作还不够规范:①从教育培训的相关内容和培训效果来看,却不符合其华丽的外观,比如:在教育培训过程中,本应在实践的操作场地予以完成的技能培训项目,却只局限于教室内部操作;②平时培训时,学员缺课现象比较严重,有的直到最后考核时才能全部到齐。另外,培训过程不规范现象的经常发生,除了培训中心的管理不当外,还与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力息息相关。
1.2培训方式与企业生产之间的矛盾相冲突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工作时,生产一线员工培训的需求量是最大的,但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电力教育培训方式与企业生产的矛盾相冲突。一般来说,电力工作人员大多数是定编定岗,对他们进行集中培训,其难度较大。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都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如果接受培训时,这些学员就必须离开则本岗位,即需要脱离生产线来参加培训,时间约一周左右,可见,电力教育培训和企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不仅如此,在培训过程中,有的电力企业的上级管理部门安排培训任务,并要求生产一线相关员工必须参加,由此导致一线技术人员短缺,同时也不可以能随便安排人员顶岗,这种矛盾也很突出,严重影响了电力教育培训的成效。
1.3师资水平与实际要求存在差距
在电力教育培训中,培训师的师资水平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电力教育培训的质量,而当前电力教育培训师的师资水平与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对于一名优秀的培训师而言,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但是,现有的培训师资力量和师资队伍都满足不了电力企业发展的实际要求:①缺乏相关的专职培训师;②现有教育培训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电力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十分重要。
2完善电力教育培训的基本方法
2.1开发实用性较强的课程
完善电力教育培训,需要开发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在电力企业发展中,需要要紧密结合“一强三优”的战略目标,根据电力企业员工的实际需求,科学地分析教育培训项目,以便增强培训的目标性。一般来说,需要分析电力企业的终极发展目标和各类工作人员的实际现状,认真地找出他们之间的差距,从而合理地确定培训需求。另外,经过了解员工的实际情况,可以决定开发员工的那些知识技能,努力做到工作现场需要什么,培训内容就是什么,以便使培训具有针对性,从根本上满足电力企业的实际需求。
2.2创新电力教育培训模式
完善电力教育培训,需要创新电力教育培训模式。①为了解决电力人员学习与工作生产之间的矛盾,需要改为电力教育培训方式,结合生产计划和人力资源特征,进行就地培训,相关培训师也要深入现场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生产一线人员的工学矛盾。②采取灵活的培训方法,按照职工人员进行划分,包括技术职工培训、新职工培训、管理职工培训等等,要求针对不同的培训类别,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培训生产技能类职工时,最好在实际操作场所或让学员亲手操作;培训管理类职工时,可以采取仿真法、模拟法、向导法、案例分析法等培训模式。
2.3提升培训师的综合素质
完善电力教育培训,需要提升培训师的综合素质,需要强化电力培训师资在电力前沿方面的知识,并不断培训其新技能,主要由于电力职工培训质量取决于培训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因此,在培训之前,电力教育培训师需要提高自身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参与更多的系统化训练,最大限度地掌握电力行业的前沿信息和最新动态,从根本上提高其培训手段、培训方法、培训技巧等等。此外,专业性强是电力行业培训师的基本要求,师资人才需要在系统内部挖掘熟悉电力业务的、具备专业经验且了解各个现场生产的电力从业人员,同时要有技巧地训练授课方法,从而提升电力企业教育培训师的综合素质。
3电力教育培训发展的未来趋势
为了促进电力行业的繁荣发展,完善电力教育培训的同时,还要关注电力教育培训发展的未来趋势,以便更实际适应电力行业的人才发展战略目标,进而打造优质的电力教育培训新模式。对于电力行业而言,具有一定的技术特殊性,其知识、技术的更新速度呈上升趋势,这就要求电力企业与时俱进,以便更好地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培养员工自觉主动的学习能力。①要把员工培训和提高业绩进行有机结合,将电力教育培训方案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培训的功能;②培训结束以后,要能体现收入差距、岗位晋级的不同,这样有利于激励企业员工自觉能动性,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在技术上逐步提升,努力创建最优秀的省电力培训中心;③由于国家电网“三集五大”体系的逐步形成,电力企业培训的重点需要放在职工队伍的素质方面,提升整体职工队伍的工作能力,响应国网公司“大培训”的最新要求,为实现坚强的智能电网奠定基础。
3.1培训系统建设
各个电力教育培训中心需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培训观念,只有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才是科学的电力教育培训管理体系。首先要审视整个培训流程,在培训过程管理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地达到动态新型管理运作模式,比如:操作要规范标准,职责要清晰明确,设备设施要健全,评价要科学合理,考核要公平、公正等等。
3.2培训基地建设
作为面向未来的电力教育培训中心,需要大力建设培训基地。在培训理念和培训管理模式方面,需要有所突破,同时还要加强考核基地建设,齐全硬件设施,并要应用最先进的软件技术。在培训项目方面,需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在包含电力主要工种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系统、现场模拟仿真系统等现代技术,贴近现场实际运作,从而解决目前电力教育培训的供学矛盾。
3.3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已刻不容缓。①需要促使普通教师向培训师转变,技能培训师向“双师型”的骨干教师转变,不但要有丰富的实际经验,而且要能查找各种电力故障的原因,同时在教案编写、课程设计方面要有独特见解,从而打造一支优势互补、专兼结合、学科交融型的高素质电力培训师资队伍。②开展电力培训工作时,需要重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是要切实提高员工的绩效,长远目标是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能,同时电力企业还要结合电力市场的发展方向,找准切入点,科学合理地制定有利于电力师资队伍建设的教育培训体系。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技术的创新,往往能推动科学的快速发展。在小学科学课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创新观察技术,推动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观察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手段,人们通常直接运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皮肤)等感觉器官观察世界。但人类的感觉功能是有局限的,人的感官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只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更多的未知世界需要不断的创新观察技术去感知。
一、借助媒介观察
有些现象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为了将现象直接的展现出来,教师通常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采用借助媒介达到将不可视的现象可视化的目的。
气体观察方面:如空气是怎样流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红旗、烟雾、尘土、小纸片等可视的物体将空气的流动变化展现出来。再如,空气的热胀冷缩,通常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观察:在烧瓶上塞紧一个带玻璃导管的塞子,导管内滴一滴水,然后用手捂住烧瓶,这样就可以借助观察导管内水的移动变化来推测烧瓶内空气热胀冷缩的变化。声波的实质是物体振动的传播,而声波在空气中的观察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竖放大鼓,在离大鼓的另一面大约距离40厘米的地方悬挂一排平行鼓面的细纸条,当敲击大鼓时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就可以观察到纸条随之振动。从而证明当鼓面振动的时候,会带动邻近鼓面的空气振动,通过振动的传播,又使得纸条发生振动。
液体观察方面:水是怎样流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适量的树叶、锯末等轻小的物体放入水中,借助对这种轻小物体的观察来推测水的流动变化。在科学课中,水的对流现象通常借助锯末观察。
物质的溶解方面:如盐在水中是怎样逐步溶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来类比推理盐的溶解过程。
光的观察方面: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在课堂中如何直观的让学生看到呢?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激光笔照射在黑板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红点,教师可以借助一个装满烟雾的透明瓶子,让激光通过这个瓶子,学生就会看到一段直的红光。
二、借助工具观察
有的物体(或现象)用感官是不能(或不易)仔细观察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观察工具进行观察。
1、利用工具直接观察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一种不可见光, 1800年,威廉·赫胥尔正是利用棱镜和温度计对太阳光谱做了实验,发现了红外线的存在;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利用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底片感光,从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2、“改变”观察对象的大小
有的观察对象太小了,或太大了,都不适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选择一定的工具,使之能观察到一个合适大小的“像”。例如,利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很多细部特征,望远镜也可以使远处的物体放大,而更小的细菌则需要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再如,地球是球体,现在已经是人类的共识,但认识到这一点,人类花了漫长的时间,寻找了很多的证据来证明。造成认识到地球是球体需要漫长时间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就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物体,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地球上看到她的全貌。随着观察技术的创新,假如采用杨利伟在环地球轨道上对地球拍摄的照片或录象(我们观察到了一个“缩小”的地球)观察,就能直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3、“改变”观察对象变化的速度
有的现象变化速度太快或太慢,也不适宜学生观察。例如在《声音的变化》一课中,为了比较粗弦振动快,还是细弦振动快,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目的是研究音高的高低和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但是弦振动的太快了,肉眼很难进行客观比较,学生也很难形成共识。这时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假如我们能采用高速摄象机将粗弦和细弦的振动同时拍摄下来,然后放慢若干倍数观察,就能清楚的比较出它们的振动速度的快慢。
再如,花儿的开放速度一般是很慢的,要想在课中观察一朵花真实的开放过程是不可能的。但是借助摄象机,就成为了现实。我们只要将一朵花采用慢速拍摄,快速播放的办法,就能清晰的观察到花开放的过程了。
4、“改变”观察对象变化的强度
鼓面的振动用肉眼不易观察,假如在鼓面上放置米、沙子等一些细小的物体,就能将这一现象放大;同样的,音叉的振动用肉眼也不易仔细观察,假如将振动的音叉头部部分的放入水中,就能观察到溅起的水花和荡起的波纹。在观察固体振动实验中,通常还可以借助一杯水,通过观察平静水面的变化来发现物体振动的变化。
信息化、多元化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对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要高效运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调动初中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的求知欲,优化课堂教学。下面,我就现代信息技术对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谈谈见解和体会,以供广大同仁借鉴与指正。
一、信息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学习、教学、交流的平台。
语文教师从课前准备查找资料,到课堂设计、多媒体应用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它大大提高了教师应用现代技术教学的能力,有效提高了教师整合各种教学资料,优化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有利于课堂教学实效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课件演示,这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构建。变“单一教学”为“多种媒介有机结合”,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审美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图片、影像、视频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动、交流合作、共同提高,形成一个教学相长的共同体。
例如,寒暑假是初中生最广泛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指导学生完成一项语文实践性学习,这期间他们会遇到一些新的未知领域和问题,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与学生平等交流沟通,共同完成。互联网为我们供了学习、教学、交流与协作的重要平台。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利用,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推动了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在新课改的大潮推动下,多媒体技术逐步走入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它让初中生眼观其行,耳听其声,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进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二、信息技术能够促进教师语文素养的提高,引导教师进入积极探究创新的状态。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促进教师更新专业知识和提高语文素养。社会的进步说到底还是靠知识的更新,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知识,必然会改变原来知识认知的过程和方式。
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包括信息化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教学探究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能够促进教师语文素养的提高。只有对信息技术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才会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才会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信息技术能够促进知识结构不断优化。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如何,并不是只看语文课教得怎样,而是要看知识面如何和知识结构是否优化,还要看他能否把所有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能在语文的海洋里遨游,其中就包括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
互联网技术在探究问题上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提问环节,能够激发发现问题的能动性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为了更好地适应探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实现语文知识的迁移,在教学中发现新问题并进行有效探究,进而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三、信息技术加快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师职前培养,能够大大提高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师各种培训能够使加快我们专业发展的进程,缩短每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快速走出“高原期”,突破瓶颈。只有在信息技术的有效辅助下,才能更好地适应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挑战。
四、信息技术促进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能够大大促进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的变革,也就是信息技术的使用极大完善了培训体制和培训方式,使教学能力大大提高。信息技术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教育发生了巨大变革。信息技术的使用,对传统的初中语文是一个不小冲击,适者生存,否则就会被淘汰。我们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受到各级社会和各级各类学校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教育技术学在发展过程中的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学科内部,也是及其学科外部。因此,更深地了解教育技术学,并更好的解决教育技术学所存在的问题已成为教育技术科研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面临的问题
观瞻我国教育技术研究30多年的沧海桑田,我国学者在教育技术学方面做出了许多研究:南国农先生在电化教育的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认为运用现代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在这方面下工夫就会实现教育的最优化;刘美凤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关键是对其理论知识和实践队伍的学科背景的研究以及素质教育的提高。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期,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经济还不算发达,还不完善,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因此,在一些有关教育技术学的政策问题的认识上还比较模糊,不能给出精确的答案,在这里我们进一步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管理者的认知水平,教育技术研究队伍的建设问题以及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进行研究。论文大全,解决策略。
1管理者认知水平的不足
著名管理大师爱迪斯认为:“没有管理就失去了正确的指引,向荒唐的目标挺进,我们一事无成,回过头来才发现走得越远,越无知”[1]。不言而喻,管理对于教育技术学同样重要。由于受到外国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影响,我国政府也已经认识到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在以前,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使电化教育出现了大好的发展局面。但在以后的一段时间教育技术却停滞不前,究其原因,发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干部的思想观念问题。由于我国没有对教育技术学得到充分的认识,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非常少,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教育技术只作为提供教室、电教设备、电教资料的服务机构,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受重视;教育技术的教学功能得不到发挥;大量的电教用房和设备在教学中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教育技术研究队伍的建设问题
教育的发展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会加快世界经济的竞争,因而也会激发教育发展内部需求。教育需求的增加会促使更多的有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关注“如何教育”的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这正是当前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趋势[2]。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陆续开始在中小学设置计算机的课程,目前,计算机信息教育又成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因此,未来的学校教育和教师将不再是“多媒体或先进媒体”盲;更多的其他学科人员也参与到软件制作过程中来等。其实,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技术学的专业人员已经感到了这种迹现象的存在,那就是,对于教育技术方面“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多。
因此,在这种形势下,被定位于多媒体及其教育应用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优势正在不断减弱,而我们目前自己的弱势(心理学方面的训练)却在新的需求和形势下日趋明显。这样,目前的情况是:以多媒体作为定位的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优势在不断的减弱,而这个领域潜在的研究队伍却又分散在教育学院、心理学院、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或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各个地方[3]。如果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仍停留在媒体研究方面,而不在广义教育技术学定位上得以发展,那么,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存在的危机就会就会更加凸显。因此,我们要避开这些误区去寻求教育技术学的更大发展。
3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
目前许多刊物、专著和论文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内涵和学科内许多术语的定义,有的还模糊不清,用法混乱。教育技术就出现许多称谓,如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教育信息技术、远程教育等,对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位混乱。同时各校教育技术单位隶属的领导单位也不同,有的属于教育科学学院、网络学院、远程教育学院,由于属性有异,也会使人们对学科的性质造成不同的体会。另外对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论借用多,对特色的学科理论则论述少。再如对学科的培养目标太广泛,结合学科特点的课程体系还没完全建立。
二、上述问题的解决对策
1教育观念的转变
从心理学上讲,人们的意识决定他们的行为。对于教育技术学的管理者来说,只要他们能从过去的观念中得到一定的改变,那么,教育技术学就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教育观念作为人们通过教育活动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获得的教育认识或教育思想,对人们所采取的教育行动具有指导意义和决定作用。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还不先进,社会制度也不够完善,应试教育体系没被打破,现代教育观念就不可能会形成。比如,现在经常有人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此,只要管理者的教育观念得到一定的改变。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培养一支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队伍
由于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知识涉及许多专业理论,因此我们应当根据其知识的结构来调整教育技术学的课程设置,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多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除此之外,我们可以提出一些鼓励性政策,吸引本专业与教育学、哲学、经济、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从事教育技术学相关领域的工作,使这些人员在实际的教学与研究中进行很好的合作,把教育成果进一步扩大,最终达到研究队伍的完美整合。
3理顺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培养目标
正确的定位是每个学科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他不仅影响到该学科当前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也影响到将来的健康发展[4]。论文大全,解决策略。首先,从发展历史上看,教育技术学是在视听教育及程序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引进,使教学手段不断得到更新和充实,促使教学方法不断变化和丰富,从而形成多媒体技术这一领域。因而可以认为,教育技术是多媒体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从教学方法中独立出来的学科。其次,从教育技术的有关学科内容及相关知识结构来看,也属于教育学科的内容。论文大全,解决策略。再次,在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也是将教育技术学列入教育学科的分支学科。因此,可以将教育技术学列为教育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教育技术学是一门仍在形成和完善之中的新兴交叉学科,学科本身还缺乏完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框架[5]。
经研究发现,对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研究者从“电化教育”和“技术”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论文大全,解决策略。论文大全,解决策略。一部分学者认为媒体在教育当中的应用,就是他们给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位。比如,张楚廷先生的著作《教学论纲》是这样评定教育技术学的:教学中老师借助其他工具和手段,这是古之有之的。然而,近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当代高新科技的突飞猛进,使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种类越来越多。一门新型的教育学科―教育技术学迅速兴起。另一部分学者则从“技术”的本质来对教育技术学学科性质进行定位。我们应当尽可能发展广义的教育技术学,既要运用媒体,也不能缺乏技术,应该吸取教育学,教育哲学,传播学,心理学,认知论,计算机科学等一系列学科的精华作为自己的特色理论与实践方法。因此,我们并不能单独从电化教育或技术的本质来定位教育技术学学科的性质,应从不同方面充分认识到教育技术学的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连接性的特性,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育最优化”为目标,来更好的来定位教育技术学这门学科。
另外,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脱离实践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仅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教育工作者对此颇有微词,连教育技术科研工作者自己也感觉到这种危机。诚如我们所知,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一方面根据教育技术事业本身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入,另一方面,作为教育技术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他又要指导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技术实践的进步,并且在教育技术实践中受到检验。因此,对于这样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研究,其理论脱离实际情况是不能任之长期存在下去的。只要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国就会为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这样不仅会使教育技术学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而且不会让教育技术的人才大面积流失。同时由于在这方面的研究人才增多,我国的教育技术学水平就会大幅度的提高,进而就会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迅猛发展。
总之,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定位问题以及人们的教育观念也正经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给我们描绘出了教育技术学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美好前景。论文大全,解决策略。我们应该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教育技术学必将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参考文献
[1]爱迪斯.完美管理者[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2-13.
[2]刘美凤.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09.
[3]刘美凤.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3.(201).
[4]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二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
[5]赵宏,杨开城,李秀兰.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基本框架的思考[J].2003.(4)
伴随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及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在步入信息时代的同时,“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概念应运而生,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概念被广泛的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在教育史上引发的不仅是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变革,而且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一系列内容的历史性变革,但现今对“现代教育技术”内涵的表述及理解仍不尽完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教育作为知识活动的主要领域,需要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来保证教育质量;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技术能力成为当前专业化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教师对技术的应用,曼迪纳契和可兰认为分为四个阶段:挣扎阶段,在技术面前挣扎,被各种问题所困扰;掌握阶段,教师学会了应付的策略,提高了技术能力,对新的课堂结构和新的交互形式也有了经验和信心。冲击阶段,不再对技术心存畏俱了,出现了新的教学关系和结构。创新阶段,将技术整合到教学活动中,由此,课程和学习活动被重新组织,学习环境也被改变了。
1 引言
教育技术产生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种实践的技术,从视觉教育到计算机辅助教学,无一不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到教育中来。教育领域对科学技术的运用,的确解决了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为实现教育的最优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技术并不能解决教育的所有问题。我国教育技术受西方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影响颇深,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侧重于技术层面,而较少从美学和教育哲学的角度进行探索,对教育技术人文方面的研究略显单薄,这就导致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内普遍存在的人文因素萎缩,哲学意识淡化,出现偏重科技教育而轻人文教育,甚至技术至上主义等倾向,这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不相符合的[1]。要解决教育技术中技术和人文之间的这种矛盾,就得树立一种科学的人文思想,并进而以这种人文思想来指导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实现其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而美学正好可以提供这样一种人文思想。因此,将美学引入教育技术,构建正确的教育技术美学观,在技术越来越成为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统治力量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2 教育技术中的美学形态
2.1 科学美科学美是建立在自然美的基础之上的,它“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本质美及其内在规律的真实反映”[2]。真善美的统一,是科学美的完美写照。科学美表现在教育技术中,首先在于它的“真”,即要体现出科学理论中的客观规律和理性概念,它们反映了科学理论内在的结构美和逻辑美。教育技术如果能真正体现科学美,就能够用美的教育去影响人的内心世界,激发学习者对美的理解和感受,使其能够在美的意境中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习效率。而善是指事物相对于人的功利需要的价值,教育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学习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这就是一种善。同时,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能满足人审美方面的需要。真善美在根本上是统一的,它们都是以人作为价值主体,要求教育技术在追求技术开发的同时更多地重视人的本质。
2.2 教育美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美的发展历程,而教育过程实际上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因此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美感。教育美是指教育本身作为审美对象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能对教育中的审美主体(教师和学生)的教育活动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美的教育中得到美的体验和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育技术应该充分体现教育中美的意境。首先,教育技术本身应该具有审美价值,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审美品质和伦理道德品质,这是人的本体需要,也是人性化教育的需要;其次,教学设计应该强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强调运用艺术手法来体现教学法。例如,多媒体教材中使用富有艺术性的图像、色彩、音乐等艺术手法,可以使教育过程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2.3 形式美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中的各种形式因素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而产生的美感。教育技术的形式美集中体现在多媒体课件上。多媒体课件的构成元素包括静态元素和动态元素,静态元素包括文字、图形、图像等,而动态元素则包括视频、动画、声音等。多媒体课件是在教学理论、艺术理论等指导下,将知识的表现形式从原来书本的单一表现形式转变为多媒体的复合表现形式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材料。作为一种知识的表现形式,多媒体课件主要强调的是形式美,即整齐美、均衡美、调和对比美、节奏美。
2.4 艺术美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美,它源于现实生活,但又高于现实生活,因为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教育是教师创造性的活动,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善于将艺术美运用到教学中,把抽象、无形的知识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来。教育技术的很多方面本身就是艺术创造过程,如视听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网站等,本身就是一件件美的艺术作品。
3 美学对教育技术的重要意义
教育技术从一开始就和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初,萧树滋先生在其《电化教育》《电化教育概论》等著作中就曾明确提出美学是电化教育的理论基础;20世纪90年代,刘雍潜和李龙编著的《教育技术基础》中把美学作为技术基础中的一个内容。近年来,教育技术专著将美学或艺术理论明确列为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基本上没有。由此可见,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内对美学的重视程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实际上,美学对教育技术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它在实现教育技术的人本化、艺术化及其美育功能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3.1 美学是实现教育技术人本化的关键教育技术历来关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善,为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作出巨大的贡献。但是,教育技术在推动教育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机器的过多使用弱化了人的潜能,并且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疏远;媒体在很多场合下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媒体本身,而忽视其中的教学内容。这些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有没有对技术的本质意义和深层价值进行探讨,其解决之道在于用正确的人文思想去指导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实现科技和人文之间的平衡。从本质上讲,美学是审美领域的人的哲学,它以形象、生动的感性形式窥视人内心世界的美,并提倡人的精神解放和思想自由。因此,把美学引入到教育技术的实践和研究中来,将会“使教育技术更加人本化,更有利于教和学,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3]。
3.2 美学是实现教育技术艺术化的理论基础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技术和艺术具有相同的本质,艺术乃是现代技术救渡的道路[4]。技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艺术,艺术是技术发展的美好愿望。同样,实现艺术化也是教育技术发展的美好愿望,因为只有实现了艺术化,教育技术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其功能才能发挥到极致。美学是所有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它从哲学的高度去探讨艺术的一般规律和艺术美的问题,包括对艺术的本质、创作、欣赏和批评的研究。教育技术的艺术化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过程等诸多方面的艺术化,而美学就能给它们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例如,教学设计要强调科学美和教学美;教学资源开发要注意界面的友好,色彩搭配的协调;教学过程则要讲究语言的流畅、优美,声音要清晰有致,富有感染力,这些都属于美学的研究范畴。
3.3 美学是实现教育技术美育功能的重要手段美育是教育,也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美学理论应用到教育中,其主要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情感,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其人文知识的修养。教育技术中的美主要体现在媒体美和教学设计美2个方面,它们都具有美育的功能。媒体美可以美化教学环境,并满足学生物质、生理、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加敏锐;教学设计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美育是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包含丰富的美育思想、美育方法,这些都是实现教育技术美育功能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美学也是实现教育技术美育功能的重要手段。
4 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技术中体现了多种美学形态,同时美学对实现教育技术的人本化、艺术化等方面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却往往忽略美学对其深层次的影响。这样带来的结果是:虽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无法使各种先进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巨大潜能被充分地挖掘出来。研究者必须深刻反思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将美学引入教育技术,树立正确的教育技术美学观,使其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必将有利于实现教育技术的人本化和艺术化。
参考文献
[1]廖宏建,冯奕兢.儒家教育思想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启示与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05(6)
二、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方向)建设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建设与教育技术前辈们的努力,伴随着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深化与改革、学位授权审核体系的改革与调整、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等动因,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数量与规模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优的发展历程。
1993年是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发展史上重要的分水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教育技术学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年,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简称国家教委)正式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3]13号文件)[3],将“电化教育,’专业正式更名为“教育技术学”,归属于教育学科门类,并注明可授教育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还是这一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第五批学位授权审核中,正式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建立我国第_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何克抗先生成为我国第_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之后的几年中,条件逐渐成熟的几所师范类高校相继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包括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除此之外,2005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博士学位授权审核体制改革,《关于委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开展自行审核—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大学获得自行审核增列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_级学科点的权利,同时具备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全国非师范类高校建立的第_个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但目前为止并未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
面对社会对教育技术学博士生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学科授权体系改革的机遇,以及学科发展的前期积淀,使得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数量与规模快速发展。浙江大学于2010年被批准设立博士点[5]。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了《关于下达201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_级学科名单的通知》,审核批准增列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14所院校具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点同时获得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除此之外,根据国家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和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的实际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8年10月《关于做好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工作的指导意见,尝试将学位授予权部分下放到省级学位委员会和省级政府,允许以立项建设方式审核批准增列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授权学科。其中,浙江师范大学与新疆师范大学两所高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其教育学学科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13年这两所高校顺利完成了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验收,获批教育学_级学科博士点,教育技术学专业随之获得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迄今为止,我国共有27所高校获得了教育技术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根据各高校相应网站公布的2015年博士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信息,北京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虽已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但仍未有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的计划。所以,截至2015年,共有18所高校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
生。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授予点数量的大幅增加,这与学科发展的前期铺垫、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和前辈们的努力密不可分。
三、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方向)分析
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建设走过了辉煌的历程,以下从地域分布、高校类型与研究方向聚焦等方面分析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总体情况。
(_)地域分布
从27所教育技术学博士点高校所属地区来看,既有地域分布的广泛性,又存在地域之间的数量不均衡性、区域发展的不协调性。地域分布的广泛性体现在,这些高校广泛分布于我国七大地理分区:华东地区(7所)、华北地区(7所)(注:横跨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由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所在地呼和浩特地处华北地区,故此处将内蒙古师范大学划归华北地区)、华中地区(4所)、西北地区(3所)、东北地区(3所)、西南地区(2所)、华南地区(1所),涉及全国4个直辖市和16个省、自治区。地域之间的数量不均衡性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性体现在,华东地区与华北地区博士点数量较多,占总数的_半。华东地区的博士点分布在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福建省等地,大多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地域优势使得这些地区的高校易于汇聚人才资源、科研资源及充裕办学经费,学科建设与发展较为迅速。华北地区的博士点主要分布在北京与天津,其中北京市就有5所,数量也最多,原因可能是,北京市是我国政治与文化中心,各大重点高校云集于此地,地域优势再加上国家扶持、政策倾斜等多种因素,使得教育技术学科在北京高校中的发展较为迅速。而另一方面,中西部很多省份、自治区没有教育技术学博士点。虽然说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建设、培育与发展不能搞平均主义,但也应在注重因势利导、培育重点的同时,兼顾分布协调、均衡发展,只有在全局规划的协调性上做好文章,才能真正有利于教育技术学学科的长远、科学发展。
(二)高校类型
目前,具有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机构都是局等院校。从局校层次上看,有“985工程”局校8所,“211工程”高校1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11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校1所,省部共建高校5所,说明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起点较高、实力较强,有较深厚的学科积淀。从高校类型来看,师范类高校多达19所,综合类高校7所,理工类高校1所。这说明师范类高校是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主要阵地,综合类高校、理工类高校也已成为培养教育技术高端人才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综合类高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科研实力强劲,研究领域宽广,更利于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交叉性与多元化发展。而师范类高校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转型,正在由过去培养单一人才向更为全面的综合性大学拓展,不仅担负着培养高水平师资的使命,更被赋予了一种全新意义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的标识,所以师范类高校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也要注重其实践性、综合性等,将创新培养模式作为推动改革的着力点。
(三)研究方向聚焦
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环节与核心内容,代表了学科的研究取向、特色及发展趋势。有些研究方向,如北京师范大学的“远程教育学”经过多年学术积累,凝聚了成熟的学术梯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些研究方向,如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电视”与“教育传播”、西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内蒙古师范大学“技术史与教育技术史”等,依托博士生导师的学术专长和培养单位的条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知名度,具有鲜明的优势与研究特色。
根据各高校招生网站公布的2015年博士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信息,把相近研究方向进行归类分析,其中有8所院校设置了“计算机教育应用”方向,占总数的12.3%;其次是“现代远程教育”、“数字化学习技术与环境”方向,占10.8%;“学习科学与技术设计”、“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占9.2%;“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占7.7%;“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教育信息化”,各占3.1%。还有一些方向,如“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策略研究”,“信息化教学环境、信息技术教学法”,“教育信息资源设计与开发”,“教育软件”,“信息化教学设计”,“知识媒体设计与开发”,“学习分析技术”以及“知识服务与管理”等,名称上依旧沿袭教育技术学常规研究方向。还出现了一些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而设置的研究方向,比如“新媒体阅读、知识交流”,“新媒体技术与艺术应用研究”,“新媒体与教育”,“教育云与数字校园”以及“云计算与教育公共服务”等。总体来讲,各高校研究方向设置较为分散,重合率相对较低,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近年来,有些研究方向也比较注意培育学科新的生长点与新的博士生导师,以形成新的学术梯队与研究方向,从而有效避免了稳定研究方向“飘移”现象。所谓“飘移”现象是指由于老一代学科带头人退出、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同时肩负繁重行政管理工作以及后备学术梯队不稳定或未培育起来等因素,致使学科建设停滞不前而导致的学术滑坡。学术梯队建设与培育是实施研究方向的保障,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研究方向建设必须依据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坚持高水平和优势特色,形成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推动力,将教育服务模式创新作为研究和培养的新重点,以助力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
四、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
从系统论视角看,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是由诸多环节、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结构系统,是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从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及运行机制来看,大致可以概括为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与培养考核三大部分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指通过培养活动使作为培养对象的博士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包含着特定的价值目的和价值判断,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博士”这一问题,是整个博士研究生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授予博士学位要求培养对象“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培养定位基本上都是学术型博士,强调了科学研究能力提升的重要性,突出了创造性、独立性、自主性。这与美国教育技术学学术型博士层次培养定位较一致,如教育技术老牌名木父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层次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教学技术领域的研究者,通过基础研究发现新知识和通过应用研究解答特定的实际问题,博士一般在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在和教育技术相关的私人部门、公共研究部门、开发中心担任研究者气但美国有的高校,比如雪城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培养分为偏学术研究与偏职业研究两个方向,虽然这两个方向都是研究导向,但偏学术研究主要针对研究性大学或高校,偏职业研究主要针对政府、K-12教育、工商业、非营利组织、军队对教育技术博士生的需求,在课程安排上也更注重项目经验、团队工作、管理及领导能力的训练。美国研究生教育追求的目标是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兼具理论性(或基础性)与应用性的双重性质,这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二)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是根据培养目标及要求,针对培养对象所采取的基本教育方法或教育形式。培养方式回答了“怎样培养”的问题,一般包括招生与录取、课程设置、科学研究、导师指导等诸多要素。培养方式是否科学,关键在于各构成要素之间是否优化组合。招生与录取是培养工作的起点,是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社会大环境的中介,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课程设置、科学研究是主要的培养方式;导师指导则贯穿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始终。
1.招生与录取
在博士生培养中,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人才是重要的起始环节,招生质量直接影响培养质量。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招生有直接攻博、提前攻博、硕博连读和公开招考多种形式。公开招考_般实行各校自主命题、自主划线、自主录取,大多采取初试(笔试)+复试(面试)的“考试入学制”,对于有效选拔具有科研潜力的生力军进入博士队伍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然而“考试入学制”可能带来诸如导师自主权缺失等问题,难以有效选拔具有科研潜力的人才。为了弥补功能短板,近年来一些高校开始试行“申请一审核”制,以对申请材料的审查代替初试,通过学校自主组织的综合考核来考查申请者的培养潜力与学术创新能力。“申请一审核制”有利于申请者和导师之间的双向了解,能够使导师更好地了解申请者的全面素质,从而遴选出最适合培养的申请者。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从2013年在公开招考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时开始试行“申请一审核制”选拔博士生制度,即申请者提交申请,然后经过初审和面试两个环节择优录取,给其他高校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申请一审核制”创新了博士生招考理念,将选拔的重点落在了对申请人创造能力、探索精神、批判能力与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查,赋予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招生选拔中更大的自主权。因此,提升博士生招生制度本身的科学性,渐进地将“申请一审核制”引入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招生选拔中,逐步由目前“考试入学制”和“申请一审核制”并存的双轨制走向单轨的“申请一审核制”是必然趋势。
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与教学是实现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培养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拓宽博士生的知识面,加深专业知识掌握,提高科研能力,使博士生掌握较宽广、系统、深入的理论基础知识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课程设置普遍实施学分制,大多规定博士生修读学分在20学分左右,由学位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三部分组成。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学位专业课,其中公共必修课为政治理论课与外语类课程,由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要求统_设置,选修课是为拓宽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加强研究方向的深度而开设的课程,实践环节包括参加学术活动、作学术报告等。
但从目前各高校设置课程科目和实施方式来看,仍然存在_些问题,诸如课程设置缺乏层级性,课程名称、内容体系、教学方式、考核要求等与本科、硕士研究生差别不大,未能突出学术性。从课程体系的编制来看,存在随意性,部分高校课程设置仅考虑博士生指导教师研究方向,因人设课。笔者以为,由于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旨趣各异,博士生课程应当是“自助餐”式的,体现个性化,内容注重基础性与前沿性的协调统_,学习应重在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质量,围绕学位论文、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
3.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关键与中心环节。_般高校都鼓励博士生积极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参与国内外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培养博士生的科研能力。鼓励博士生积极参加校内外有关学术活动,加强学术交流与协作,提高博士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服务能力。英国学者E.M.Phillips认为,博士生培养过程就是使学生“在研究领域里,成为一个训练有素的专业研究者的过程”[12]。大多数高校对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都有的要求。除此以外,博士学位论文是综合评判与衡量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水平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依据,是对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创造性、批判性与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论文应体现在学科研究方向上的前沿性、独创性和系统性。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论文工作过程包括选题、开题报告、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标准、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评阅以及学位论文答辩等环节。
4.导师指导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大多数实行导师制,博士生导师作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是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是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培养链条中最关键的节点。博士生导师受到学科的特殊性、学生的研究与能力、学校研究条件及经费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对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方式也因人而异。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导师对博士生指导与培养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对处于学科前沿、以研讨精深学术为主的博士生培养来说,这个互动过程更为明显,意义更重大,更多表现出教学相长的特点。在美国的大学,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的指导是通过两个渠道来实现的。其_,组合式、套餐式指导制度。博士生入学以后,建立一个以导师为主,另外至少三名教师组成的指导小组,按照培养方案,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专业咨询、讨论和指导,共同负责对博士生的研究工作进行监督和把关,为博士生的研究提供了_个求教、切磋学术的正式专家网络,使博士生增加了研究选择的余地和发展空间。目前,我国一些学校开始采取导师负责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其二,导师指导培训制度。虽然“有些导师天生就具有教导的能力和兴趣,但是他们很少发展自己的教导技能以更好地促进这种能力和兴趣”P3。导师指导方法的培训得到美国许多大学的认同,这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三)培养考核
培养考核的目的是通过评价考核的调节与反馈,促进培养模式各环节的优化组合,进而保障并提高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考核的范围涉及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课程考核、中期考核、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评阅和学位论文答辩等。课程考核主要针对第一学年的学位课程进行考核,在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展开,大多以读书报告、论文、项目开发等方式进行。中期考核是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管理与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环节。博士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工作之前,培养单位对其思想品德、学业成绩、业务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对不宜继续培养者终止其学业,以保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博士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开始博士论文的选题;确定选题后,可申请博士学位论文开题,
需要提交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科研过程中,需要提交学位论文中期报告,院学位委员会进行中期检查或根据需要组织研讨;通过学位论文评阅,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的博士生,导师组织博士生论文预答辩;通过预答辩即可匿名送审(俗称盲审,是一种组织专家组评审的制度);盲审通过之后,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即培养考核的最后环节。答辩内容涉及论文存在的问题、疑点和与论文相关领域的知识,由学位委员会投票决定学位论文是否通过。总之,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在规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学校学位授予标准,通过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方可授予博士学位。
五、讨论与思考
笔者试图通过剖析我国目前教育技术学博士点建设与博士研究生培养现状,找到发展壮大教育技术学科、扩充学科生存空间的途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从这个角度求解“南国农之问”,结合前文的分析有以下讨论与思考。
(—)加强整体规划,做好博士研究生教育顶层设计
二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走过了辉煌的历程。近年来已渐进地从外延式发展进入到内涵式发展的阶段,正努力实现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从量的扩充到质的提升,这就需要按照拓展学科领域、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的总体要求,科学地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四者的相互关系,在学科布局和结构优化方面加强整体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推进协调发展。可以考虑区域内教育技术学博士点联合培养,共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彼此之间加强合作交流,聚合区域内高校的优势学科资源,共同提高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推进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设置与国际接轨的研究方向,开阔学科视野的同时,扩充学科的生存空间。
(二)完善管理机制,构建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新框架
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教育为教育技术学领域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起点较低、历程较短,尤其是近年来博士点数量快速增加,发展步伐过快,博士研究生教育规模逐步扩张,而相应的培养支撑条件尚未完全到位,博士研究生的质量问题随之凸显。研究生培养支撑条件是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它是指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种相关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综合。各高校应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实际,确定博士生适度发展规模,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和指导,从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完善严格的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教育质量管理系统,构建科学的博士生培养质量监督与评估体系,才能更好地保障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在教育信息化事业红火的今天,亟待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同时作为培养目标,创新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使其兼具理论性(或基础性)与应用性的双重性质,并将应用性作为研究和培养的新重点,以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信息化事业。
(三)调整培养定位,适应教育信息化实践的需求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时需要理论研究型与实践应用型两大类人才,但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大高于理论研究型人才。而在我国目前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中,注重学术型博士即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忽视了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存在着学术型博士理论基础不深厚、创新潜力不足的问题。我们的确需要培养以知识创新、科学研究为目标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同时更需要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满足教育信息化实践需求、具有_定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及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所以笔者认为,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应该在保持学术型博士规模的同时,尝试招收一些实践应用型博士,推进博士研究生培养定位多元化。是否效仿美国雪城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培养分为偏学术研究与偏职业研究两个方向,这也是未来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与充分论证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5―0012―03
我国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曾经对国内教育技术的教学、科研和普及推广起到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作用有弱化的趋势,其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走出一条有中国高校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发展之路是教育技术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课题。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大学撤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这一事件,试图理出一些有益于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线索。
一 事件描述
2009年4月,根据“苏大委 [2009] 18号文件”,苏州大学宣布“撤销新闻传播学院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组建凤凰传媒学院。”至此,在苏州大学发展了30年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宣告消失。
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是我国最早开展电化教育的地方。20世纪20年代,南京金陵大学就开展了国内最早的电化教学。1945年,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后来并入江苏师范学院)建立了我国最早的电化教育系[1]。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发展均与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江苏能开中国电化教育之先河,与当时江苏长江以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较高密切相关。
改革开放后,1979年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前身)成立了电化教育教研室,属教务处管理,为全校师生提供电化教学服务;1989年,苏州大学撤销电化教育研究室,成立苏州大学电教中心,为处级建制单位,为全校师生提供电化教育服务;2002年,电教中心更名为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2007年,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又更名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2009年,苏州大学宣布撤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苏州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人员安排的主要去向:原教育技术公共课教研室并入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成立教育技术学系。原摄录播人员(包括摄影、摄像、计算机机房实验人员)并入新成立的凤凰传媒学院实验中心。
二 事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教育技术事业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高等学校作为教育技术应用和研究的主要力量,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
苏州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曾经为苏大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在社会上也产生过一定影响。如,早期的幻灯投影教学、电影教学,到后来的电视教学,这其中有在全国产生影响的“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教学片,有获得部级奖项的电视教学片等。中心还利用大众传媒技术宣传苏州大学,开设了全校范围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摄影、电视制作等特色选修课,建立了苏州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等。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功能逐步弱化,找不准发展方向,在新一轮发展中逐渐落伍,甚至出现了去留问题的讨论。苏州大学撤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表面上,撤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是学校做出的决策,但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内因起决定作用。苏州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自身发展造成的。根据笔者对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长期观察和对几位老教工的访谈,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原因。
第一维,人员的素质。归根结底,发展要靠人来推动,人员的素质是关键。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包括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学技术人员。
首先,从领导的业务水平和发展理念上分析。早在1988年,原国家教委[3]就明确规定“学校电化教育机构属教学单位”,但多数高校领导们显然并不认同这点:在一次校务会议上,某主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副校长不无调侃地介绍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我们自家媒体”。从中可以看出学校高层管理者们的教育技术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苏州大学被定位为教学辅助单位、直属机关。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历任领导们也没有以“教学为主,服务为辅,开发研究为基础”[4]的方针开展工作。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定位的不准确和自我意识的缺乏,直接导致了教育技术的教学科研工作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后,出现了专业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师资力量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学生管理工作却在教育学院这种不协调的专业办学模式。2004年,苏州大学把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的教育技术教研室并入教育学院,成立了教育技术学系,理顺了专业教学和管理的关系。
其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自始至终没有形成自己的学术梯队。表现在:没有学术带头人,个人学术发展没有明确方向,学术人员年龄段分布不合理,缺乏中青年骨干。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编人员30人左右,一般学院在编人员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编人员的2倍甚至10倍,并且各个学院都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梯队,要在苏州大学以学院为主的学术之林中有一席之地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学术梯队的问题直接导致了有影响的学术成果缺乏,体现不出专业特色优势,教学地位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确立变得遥遥无期,从而限制了中心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提升。
第二维,教育技术特色服务功能。
撤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某种程度上否定了教育技术在全校范围内的指导作用。这也反应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信息时代能够为全校师生提供的不可替代的指导和服务趋向弱化,这点在教育技术教研室被划出后变得愈加明显,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继续沿袭了以往电教工作的模式:拍片子、编片子、管理多媒体教室。见表1。这些工作在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有越来越简单化和大众化的趋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最终成为学校宣传部门的附属,成为后勤保障性质的多媒体教室管理者。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心制作的大多数新闻专题片中,内容上存在着关注全校会议、思想政治学习、高端人才多,关注基层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少的现象。这些新闻专题片失去了最广大收视群体的关注,最后的去处只能是学校的档案资料馆。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消亡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的发展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没有跟上苏州大学发展的需要,长期没有显著作为,与其所处地位极不相称。
三 事件启示
苏州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解体表面上是个独立偶然性事件,但唯物辩证法的“事物普遍联系”、“必然性偶然性关系”的思想提醒我们,这一事件不是孤立的,偶然中包含着必然规律。充分挖掘这一事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问题,分析问题,探寻教育技术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那么,苏州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解体不是毫无价值,而是具有启示录性质的重要事件。
这一事件背后传达出怎样的信息,其意义又在哪里?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思考:
第一层面,从苏州大学自身发展来看,撤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这样一个处级建制的教学单位是学校总体发展战略的需要,但是,人员的安排和资源的再分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牵涉到学校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如,原单位人员的安排问题,原单位各种教育资源的再分配问题,原单位开展的业务继承问题等等。这些都会对学校的人事和资源分配局部产生较大的影响,短期和长期内都会有一些矛盾存在。这些矛盾的解决,必将推动苏州大学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
苏州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虽然撤销了,但教育技术在苏大没有消失,成立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系反映出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思路。目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系担负起苏州大学教育技术发展的主导作用,把教育技术的发展纳入学科建设,这无疑是一种正确的思路。未来,教育技术学系的重要任务是在校内外推广和应用教育技术,使教育技术理念深入人心。
第二层面,从国内高校教育技术发展来看,苏州大学作为国内知名的综合性地方高校,近年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在苏州地区和苏南地区乃至国内国外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一所发展较快的高等学校,其撤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举动对国内高校教育技术界可以有某种启示作用。
国内高校撤销教育技术中心不乏先例,但情况各不相同,大致归类如下:
1 自然消亡。典型案例是西北师范大学电教中心的发展历程。西北师范大学电教中心担当了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孵化器的作用。如:创办了国内教育技术界很有影响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电化教育研究》杂志;成立了电化教育系(后来发展成为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建立了校园新闻中心有线电视站。西北师范大学电教中心在完成历史使命后,自然消亡。[5]
2 整合提升。典型案例是西北大学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1999年,西北大学把网络中心和电教中心整合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下设综合业务办公室、网络运行管理室、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开发室、网络教学与远程教育室和校园网信息安全管理室、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主要负责学校校园网络建设的总体规划、具体实施和运行维护,学校web站点的建设、维护及管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推进,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及资源建设及现代远程教学的规划与建设。2006年,中心获得教育技术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教育技术学研究生。西北大学整合全校资源成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际上是扩大和提升了原来电教中心的功能和作用。[6]
3 萎缩消亡。苏州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经历过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但进入信息时代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发展却日显颓势,尽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苏州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开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管理关系的调整,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萎缩消亡已成定局。2009年,苏州大学宣布成立凤凰传媒学院,撤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原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并入凤凰传媒学院实验中心。至此,教育技术在苏州大学全校范围的影响消失,其影响力目前仅局限于院系范围。
第三个层面,从国内的教育技术中心发展来看,苏州地处长江以南,位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流域,江苏省又是中国的教育文化大省,这里教育历史文化传统深厚,教育资源丰富,电化教育开中国电化教育之先河,特别是苏州这样一个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研究的发源地,改革开放后又较早恢复开展电化教育研究的地区,曾经开创和秉承了电化教育传统的苏州大学,其撤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举动有着耐人寻味的历史意义。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国内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发展失去了以往生气勃勃的景象,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其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定位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高校以学科专业为主的阵营中到底处于什么位置?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到底还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什么样独特的贡献?这些令人困惑的问题一直亟待教育技术者们去解决。在新形势面前,如果没有新的思路、新作为,那么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发展有可能陷入更大的困境。笔者认为如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业已存在的影响和作用,恐怕要因地制宜,抱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而不是消极被动。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没有一种通用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发展模式之路,只有可供借鉴之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形式上的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使教育技术的理念深植人心――“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如果能做到此,那么我国的教育技术事业必将是一幅全新的景象。
参考文献
[1] 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9-20.
[2] 在服务教学中成长――华中科技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30年回顾[J].教育技术资讯,2008,(12):14-15.
[3] 国家教委.学校电化教育暂行规程[Z].北京: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