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儿童音乐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加强农村音乐师资建设,大力招进专职音乐老师
在荆州区农村的小学里没有专职的音乐老师是一件极其普遍的事,很多的音乐老师是身兼数职。这些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小学音乐质量低下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农村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学校有必要招聘专业的音乐教师来对该学校的音乐教育状况进行改革,以便使学校音乐教育发挥其作用。
(二)改变音乐教育观念,全面重视素质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都喜欢上音乐课,都不希望被其它课程占去。要改变当前的九店小学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现状,首先要改变学校领导及音乐教师的的教育理念,明确音乐教育与音乐教师的重要性。特别是九店小学这种寄宿制而且留守儿童很多的农村小学,更需要重视全面的素质教育才能使留守儿童得到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加大农村音乐设施投资力度,改善音乐教学的相关设备
完善的音乐设备是一堂正规的音乐课的基础,也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政府及学校应加大对教育设备的投入,最基本的音乐教室和必要的乐器及教具要配备,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学校的图书馆也可以提供一些音乐方面的图书、杂志以及音响资料给学生查阅,充实留守儿童音乐知识。
(四)针对留守儿童的性格缺陷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课外音乐活动
留守儿童的积极主动性较差,不是很喜欢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分享。音乐教师要积极的引导留守儿童参加音乐教育实践活动,把音乐课堂与艺术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设计音乐游戏课,在留守儿童走进音乐的同时获得音乐审美体验。让留守儿童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体验音乐的魅力,展示他们的音乐才能。通过进行艺术实践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打开他们的心扉。
(五)以情育人,强化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的情感性
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比较喜欢抒情性的音乐,音乐教育应该适当的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相结合,关注留守儿童兴趣,提高留守儿童情感外化的能力,使留守儿童善于用音乐来调节和表达内心情感。例如《父亲》让学生的情感与歌曲情感达到共鸣,让他们理解父母,也能让其心中的的感情得到释放。
二、流行音乐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推动作用
(一)有助于特殊音乐教育的教学改革
对特殊儿童进行特殊音乐教育,体现了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在探索特殊音乐教育的教学之路上,我们做出很多的探索与努力,挖掘到流行音乐作为教学内容有助于特殊音乐教育的教学改革。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特殊儿童的音乐水平,联系社会实际,大胆的使用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将特殊音乐教育教材更为优化,以教材作为特殊音乐教育的先导,抓住教学改革的关键。流行音乐贴近现实生活的特色,让特殊儿童们的学习兴趣高涨,并更加认真和努力的学习。流行音乐作为教学内容,还处于一个探索的过程,教师们要不断地的探索总结,跟上时代的趋势,不管是多年以前的《十年》、还是近几年火热的《最炫民族风》、《小苹果》,最终目的都是精炼内容,提高特殊儿童的音乐水平。在长期累积和总结后,教师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能够为教学改革提出更多有建设性的建议。
(二)推动特殊音乐教育走向融合化
特殊儿童教育的目标是帮助特殊儿童回归正常生活,因而在特殊儿童的发展趋势便是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是指将特殊儿童放入普通学校,与普通儿童接受一样的教育。但是,由于普通学校的教育形式、教学状态与特殊教育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阻碍因素。音乐教育的包容性,是音乐教育与特殊教育融合的条件,也是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的一个纽带。在这个纽带下,流行音乐就如同催化剂一般,激发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产生化学反应,达到促进特殊儿童发展的目的。在进行长时间的融合音乐教育后,特殊儿童得到了更过的鼓励,他们也具有更加心理素质也有所完善。
三、流行音乐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特殊儿童适应生活
流行音乐作为众多音乐类型中的一种,深受到大众们的喜爱,特殊儿童也常常对流行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大众选择流行音乐,体现社会中一个整体的价值认同,特殊儿童选择流行音乐更是体现出音乐的趋势化。根据社会学的观点,流行音乐贴近人们的生活,特殊儿童的特殊并不能否认他们属于“人们”的真理。在文化多样化的发展背景下,音乐始终都会展现出生活最为实际的一面,能够反映出大众对生活的追求、人生的理想、以及内心的情感世界。我们应该特殊的对待特殊儿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呵护,但我们更应该尊重他们作为社会一员的基本精神享受。流行音乐是实用的,更是他们的精神需要,所以我们应该用流行音乐作为一个特殊音乐教育的突破点,帮助特殊儿童适应现实生活,体会普通生活的精神依托。
(二)浅显易懂,有助于特殊儿童理解
教育只有扎根于现实的生活世界,对生活的意义进行探询,对人生进行有意义的指导,教育才能对每个个体的人生成长起到促进作用。流行音乐贴近于现实生活,是音乐创造者们对生活意义的一种情绪,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慨。在特殊儿童中,很多儿童的理解能力相对较低,难以去理解相对深刻的民族音乐,浅显易懂的流行音乐更加适合他们去学习领会。流行音乐是帮助特殊音乐教育深入特殊儿童生活之中的利器,流行音乐对他们的积极引导,让特殊儿童去理解最为质朴的语言,能够帮助他们丰富语言词汇、扩大知识面,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最终帮助他们学会用普通人的方式去生活与学习,立足于现代社会。
一、学前特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的特殊教育学者柯克(Kirk,1983)对特殊儿童的定义是:在心智特质、感觉能力、神经动作或生理特质、社会行为和沟通能力方面,偏离一般或常态儿童,或具有多重障碍的儿童,而这样偏离的情形,得靠学校教育设施的调整,或特殊教育服务的提供,才可发展其最大潜能程度。学前教育指的是0—6、7岁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这个时期的音乐教育尤为重要,其重要性表现为:1.有利于尽早填补特殊儿童的生理缺陷;2.有利于改变和优化特殊儿童的大脑结构;3.有利于正确引导和提高特殊儿童的形象思维;4.有利于保护和促进特殊儿童心理活动的正常发展。
二、听障儿童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听觉是人类感知世界、学习语言和发展认知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听觉障碍也称为听力残疾,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听觉困难,听不到或是听不清环境及言语声音。儿童正处于听觉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听力障碍严重的损害了儿童的语言功能,影响了儿童的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发展,导致许多听障儿童的心理发育不完善,常出现自闭、内向等性格缺陷。需要注意的是,听障不完全等于聋哑,听障儿童是可以通过助听器去感知和认识这个世界的,也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去练习发声和正常交流的,这些儿童更需要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和关爱。不少听障儿童在学龄阶段虽然进入正常小学,但在二、三年级以后成绩不断下滑,不能达到学校的教学要求,最后父母还是选择了聋哑学校,造成这类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这些听障儿童在学前阶段,其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等抽象的思维能力方面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发和发展,因此,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升高,知识层面的学习越来越抽象,他们无法理解,加上个人身体和心理的缺陷,导致成绩直线下滑。因此,听障儿童的教育应该比一般正常儿童的教育更早,而音乐教育可以更好地开发儿童的大脑发育,刺激和训练其听觉、语言表达和认知等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如果错过了某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会对儿童的康复造成很大的困难。
三、听障儿童的学前音乐教育
对听障儿童进行音乐教育,这听起来好像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事实上,虽然他们不能完全获取和理解音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音乐元素对他们进行音乐启蒙教学和训练。例如:一般的儿童早期教育,教师会选择歌唱、韵律和欣赏等手段对其进行启蒙教育,但这些看似很简单的音乐活动对听障儿童来说却是很困难的。换个角度看,要让听障儿童开口歌唱或许很难,但只要方法适当,韵律活动、倾听感受音乐、音乐欣赏等活动还是可以应用到听障儿童的学前音乐启蒙教育中的。
(一)韵律活动。一般的儿童进行韵律活动是训练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而在听障儿童的音乐教育中,韵律活动是为了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节奏感和听辨能力。孩子可以通过助听器去听辨节奏的变化,在音节数量、音型、强弱、音色等音乐要素的变化中,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听辨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节奏感,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孩子对身边声音的捕捉能力,并快速地反应出来,同时也可促进大脑的发育。
(二)倾听感受音乐。倾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听障儿童养成良好的听觉习惯。教师可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教学,播放不同的音乐片段,让孩子告诉老师听到了什么。音乐可以是动物的叫声、乐器的演奏声,也可以是儿歌。通过这样的游戏教育形式,孩子会知道声音有大小、强弱、长短等差别,能够寓教于乐。
(三)音乐欣赏活动。音乐欣赏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聆听不同的节奏、情绪的音乐来感受音乐的内涵。这时,教师要注意音乐的选择,教师需要选择一些结构简单、节奏明显、易于理解的音乐,还可以带领孩子编排音乐剧,使其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体验音乐的结构,建立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欣赏能力。
四、小结
听障儿童的学前音乐教育是特殊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进行学前音乐教育帮助孩子感受环境、生活和音乐的美。但需要注意的是,音乐教育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的活动,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孩子,不要把学前音乐教育活动变成机械的康复训练。
作者:梁冬玲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但是,象莫扎特这样的“音乐神童”之灿烂光芒,却眩晕了人们的心智。以至于人们很少、甚至从来也没 有认真思考过“音乐神童何以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
实际上,所谓“音乐神童”,并不仅仅是“先天遗传”的结果,而是儿童“特殊先天秉赋”与“早期音乐 教育”反馈互动的产物。
就此意义而言,“音乐神童何以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似乎应当使其转型成为如下这样一个更加科学 的问题:“两岁至十一岁左右儿童之早期音乐教育何以往往取得较为成功的结果?”
与此对照的论题是:“数学、逻辑学、以及其它一些进行纯粹抽象形式运演的学科,成才的一般年龄,似 乎相对较音乐成才的年龄要大”。
其中定有某种内在的原因可寻,其中一定有某种内在的机制可探。
本文之宗旨,就是在本文作者建构之“人文进化学”(牛龙菲,1985,1987,1989,199 0)(1)的理论框架之内,对与此有关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理论探索。
一
根据“人文进化学”的研究,人类的进化,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单纯的生物进化,而是人类生物进化、人 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共济耦合的反馈协同进化(2)
在此“人文进化”过程中,人之行为能力的发育、成熟、增长,并非单纯受先天遗传之生命基因的控制, 而是与其生存的社会群体关系网络中在其体外相对独立存在的历史文明密切相关。
不仅在族类的层面上,人类生物进化、人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间有一种复杂的共济耦合、反馈协 同关系;其个体的发育、成熟,以及其能力的习得、增长,也受到机体、社会、文明这三个方面的制约、影响 。
具体而言,每一个体,自怀胎之日起,便开始置身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关系网络之中,每日每时受到体 外文明的直接、间接刺激,并开始将其“内化”。只是在成熟到一定阶段,此“内化”之“体文明”,才始成 为“习得能力”,才通过具体的行为实践,作用于周围的世界,“外化”为客体的“对象”,汇入人类体外文 明的大系统之中。此被卡尔·马克思称之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3)的历史文明,又将再次“内化”为某 一个体的“习得能力”。如此,“内化”之间,有一种“往复循环”(reycle)的反馈机制。此正如下图所示 —一
就此“内化”与“外化”的反馈机制而言,人之童年是一个关键的时期。俗语说:“三岁看老”。人之童 年阶段“内化”的“体外历史文明”,将对其成熟之后一生的“外化”实践,具有某种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 。
这种“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自“童年”的“史前期”—一“胎儿期”,便开始发生。
在胚胎发育期,就胚胎与母体的关系而言,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物进化重演系统”;但就处在复杂社会 群体关系网络中,且存在于一定文明时空中的母体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而言,胚胎的发育仍在一个人类生物进化 、人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共济耦合、反馈协同进化的人文进化系统之中。因此,就族类的层面而言, 以“胎教”形式进行的体外文明之“内化”,仍处在“外化”与“内化”的往复循环圈中。
正如日本诧摩武俊《儿童的性格与心理》一书所说:“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着一个有形无形的文化 圈子”(4)。但是,这个“有形无形的文化圈子”,是通过母体的中介对胎儿发生影响。正因如此,所谓“ 胎教”,说是“教子”,其实是通过“教母”以间接“教子”。汉代刘向在其《烈女传·周室三母》中所提出 的“胎教”概念,正是因此而要求怀孕的母亲“目不视邪色,耳不听声,夜则令瞽颂诗道正事”。
对于有自觉意识的成人社会而言,不仅对“胎教”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尤其更看重“儿童的早期教育”即 “幼教”。
明代孙志宏在其《简明医彀》一书中便曾言及:“古云:‘教妇初来,教子婴孩’,一生人品善恶,高下 全看幼时。”正如西人弗兰克·戈布尔在评述“马斯洛心理学”时所说:“幼年时期是重要的时期—一在这一 点上,实际上心理的所有学派都殊途同归。”(5)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出生时,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人类的孩子是在某一时代的某一家庭这样的一个 社会文化的环境中度过相当于其它动物在胎内发展的时期。”(6)。在此,“子宫外的生长期”(7),“ 人类智力的形成是儿童正在成熟的神经结构、正在发育的智力结构和他们周围的言语、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 果”(8)。在此过程中,“体外文明”的信息刺激,不仅仅只是作用于儿童的心理发育,还将作用于儿童的 生理发育,并在“实体长入”的意义上“内化”于儿童的生理结构之中。
正因如此,皮亚杰才特别强调:“表现型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之间从胚胎发生阶段起就存在着的一种不 可分离的相互作用的产物,这就使得要在天赋的东西与获得的东西之间找出一条固定的界限是不可能的,因为 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发展所特有的自我调节区域;在认知性行为水平上,就更是这样。”(9)。也正是基于 同样的认识,《汉书·贾谊传》早就言及:“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 。西人马斯洛所谓的“似本能”,正是这一类“若天性”、“中道若性”之“内化”与“外化”反馈循环机制 的产物。这里,根本没有什么有些人所谓的“先天的似本能”(10)。
如果,更深入一步分析,我们将会发现,人类的行为,“乃是由于不同水平层面的三种行为图式所决定的 。其一是‘刺激机体反应’(SOR)的‘本能’行为图式;其二是‘刺激模仿反应’(SIR) 的‘仿能’行为图式;其三是‘刺激文明反应’(SCR)和‘文化刺激反应’(HSCCESR)的 ‘智能’行为图式”(11)。马斯洛所谓的“似本能”,实质上,仍不过是对“少成若天性”、“中道若性 ”一类的“仿能”、“智能”的不精确描述。
正是在上述的理论框架中,我们发现,所谓“音乐神童”的出现,并没有什么莫名的玄妙。质言之,所谓 “音乐神童”,乃是处在一定文明时空、一定社会关系、一定家庭环境中具有“某种特殊天赋”的儿童,接受 包括“胎教”在内的“早期音乐教育”的成功结果。其“少成若天性”、“中道若性”的音乐才能,并不仅仅 是由先天赋予,而是在期童年时期,人类人文进化之“内化”与“外化”往复循环反馈机制作用的结果。
只有在此本元层次的理论基础上,我们才能更进一步地探索“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为何往往取得较好的成果 ?”一类的有关问题问题。
二
根据“人文进化学”有关“人类进化乃是人类生物进化、人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共济、耦合、反 馈、协同进行”的理论,我们在探讨有关“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具体问题时,必须同时关照儿童生理发育、 社会家庭环境、特定历史文明这样三个密切相关的方面。
就此三个方面比较而言,所谓“儿童生理发育节律以及儿童心理发育节律”的问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从胚胎时期开始,个体的发育一直受一定发育“节律”的控制。正如恩斯特·海克尔所说:“胚胎发育是 一种重演性发生的遗传现象”(12),其各个不同的阶段,对应着族类生物进化历史的各个不同的时期。
个体出生之后,其机体的生理发育,仍然有一定的“节律”。中国古典医籍,早就有关于小儿“所以变蒸 者,皆是荣其血脉,改其五脏,故一变毕,辄觉情态忽有异也”(13)的发育节律理论。这里所说的“变蒸 ”,就其“情态”一语推敲,则不仅是对其生理发育节律的描述,而且也是对与生理发育节律密切相关之心理 发育节律的描述。
对此与儿童生理发育节律密切相关之儿童心理发育节律,当代瑞士“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皮亚杰,已有 深入讨论,皮亚杰认为,儿童自二岁至十一岁左右,经历了一个从“前运演”到“具体运演”再到“形式运演 ”的生理一心理发育成熟历程(14)。
其所谓“前运演”,是指儿童已经开始意识到“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主体) 有别于在其体外“永久”存在着的一些客体,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发出动作之后,可以影响客体的位置、方向 等等。只是在此时,儿童尚不能很稳固地建立可逆的(可重复的)、守恒的运演模式,其每一个动作,都带有 即兴的、尝试的意味。
所谓“具体运演”,是指儿童已经可以把一些具体的客体,当做某种运演模式的“算子”,来进行可逆的 (可重复的)、守恒的运演操作;并在此过程中,以自己的动作,赋予这些“客体算子”以某种运演的结构。
所谓“形式运演”,是指儿童已经超越了仅仅作用于“客体算子”的具体运演阶段,开始使用抽象符号以 进行纯粹形式的推演运算。
正是这个“从前运演到具体运演再到形式运演”的儿童生理—一心理发育节律,制约着体外历史文明通过 社会关系网络对儿童发生“文而化之”(牛龙菲,1987)作用的早期教育实践。
在二至十一岁左右的儿童早期教育,除了“语言”之外,其它需要操作“抽象符号”之“形式运演”能力 的学科,如数学、逻辑等,都未能获得圆满的成功;而一些作用于“客体算子”之具有“具体运演”性质技艺 或游戏、运动,却因其适应二至十一岁左右儿童“具体运演”的能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代“音乐神 童”以及“体育神童”多发的现象,正是一个典型。
对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除了“胎孕期”以及“初生期”的“音乐信息刺激”之外,从两岁开始,便可以 让孩子玩弄一些诸如小鼓、小钹等节奏乐器。由于生理的本能,由于生命本来具有的节奏律动,这些节奏乐器 的演奏,对于儿童来说,有一种“先天”的基础。通过这些节奏乐器的演奏,孩子便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动作与 有节奏的音响之间的“因果性关系”。而所谓“因果性关系”,正是人类认知能力特别是推理性能力的根本基 础。通过“早期音乐教育”,使儿童直接的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性关系”,对于儿童的智力开发具有奠定基 础的重要作用。
对于大多数儿童而言,四至六岁之后,已经可以通过有律乐器的演奏,作用于其有“客体算子”性质的“ 乐响之音”;并在此演奏过程中,把一个一个的“乐响之音”组织成为一首一首的“优美乐曲”;换言之,在 此演奏过程中,以自己的动作,赋于这些具有“客体算子”性质的“乐响之音”以某种可逆的(可重复的)、 守恒的“运演结构”。
不仅如此。儿童在演奏有律乐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动作”,把一个一个的“乐响之音”,组织成为 一首一首的“优美乐曲”,便感性直接地把握了“部分”(“乐响之音”)与“整体”(“优美乐曲”)的关 系。而所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之中,“由部分到整体”正是所谓的“综合”;“由整体到部分”,正 是所谓的“分析”。而“综合”与“分析”,则是人类思维之最基本的两种形式。儿童通过音乐艺术的实践, 感性直接地把握“综合”和“分析”这两种最基本的人类思维运演形式,将对孩子一生的智力发展产生重要的 影响。
只是到了十一岁左右之后,孩子才可能凭空意想不发出实际音响的“抽象音符”。此时,儿童的音乐理论 学习才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由“即兴演奏”到“纸上谱曲”的升华,也是一般处于这个阶段。
正是由于以上儿童生理—一心理发育阶段的制约,“音乐神童”中,大多为“演奏神童”或“演唱神童” ,而“作曲神童”则实属凤毛鳞角。而且,即使是“作曲神童”,也只是到了十一岁左右之后,才初步显露其 “纸上谱曲”才能(牛案:而并非由他人对其“即兴演奏”进行“记谱”);真正的艺术杰作,则要在更晚一 些时候,才能创作成功。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文进化之人类生物进化、人类社会进化、人类文明进化之共济、耦合、反 馈、协同的关系,在童年,主要地受到了人类生物进化之儿童生理发育节律的制约;儿童之心理发育节律,受 其制约,与其同步,有着固有的程序、步骤。
对此天道有常的发育节律,人类只能“道法自然”(15)。《素问》有言:“化不可代,时不可违”; “从之则治,逆之则乱”;“从之有福,逆之有咎”。《灵枢》更强调说:“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 矣!”在“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贻误时机和拔苗助长的做法,均不可取。
所谓“音乐神童”的多见,换言之所谓“儿童早期音乐教育往往取得较好成果”的历史现象,虽然没有什 么莫名的玄妙,却实在是因为天道的神机。王充在《论衡·实知》中曾说“儿始生产,耳目始开。虽有圣性, 安能有知?项托七岁,【诘问孔子】(16),其三四岁,而受纲人言矣。”同样,我们也可以说:“儿始生 产,耳目初开。虽有灵性,岂能知音?十岁左右,神童造就,其二、三岁,而学习音乐矣。”
只是在这个基础,诸如“音乐世家”这样的社会生态环境,“普遍富裕”这样的历史经济条件,“明星效 应”这样的特定信息刺激等等,才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网络,使得更多的音乐神童不断涌现。
三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最新成果之一,就是人们发现:“任何一种认识都与动作有关”;“认识一个客体意味 着把它合并到动作图式中”(17)。
极而言之,人类的一切思维形式,都是“动作思维”的衍化、抽象。可以说,“实践”、“活动”、“动 作”,乃是人类一切智能、一切认知能力的发生之源。人类的“认知图式”,并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对物质 客体的静观反映,而是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动的施加于客体之上的主体自身“动作”的抽象。
举例来说:“1+1=2”,起初不过是人们把一头牛和另一头牛牵到一起之后,发现它们比单独的一头 牛要“多”。在这里,把一头牛和另一头牛“牵”到一起的动作,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就此意义而言,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中,器乐演奏的训练,具有开发儿童“动作思维能力”的特殊重要作用 。
在音乐艺术中“操而奏之”、“行而运之”的演奏实践,不仅具有一般的“动作”特征,而且直接作用于 主体自身之外的乐器,并作用于具有“客体算子”性质的“乐音之响”使之成为“比音之乐”(18)的“优 美乐曲”,使之具有一定的、可逆的(可重复的)、守恒的“运演结构”。
因此,无论从“动作实践”(演奏)自身,还是从“动作实践”之“认知图式”的成果(乐曲)而言,器 乐演奏都是儿童早期教育过程中,启发儿童动作思维的最佳方式之一。
如果对此问题作更深一层的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儿童的动作思维,与当代最新自然科学、科学哲学的某 些结论,恰有正相吻合之处。
当代自然科学、科学哲学业已指出:所有对实体的“测量操作都是由刚体之间的比较所组成,并通过观察 重合关系而完成。所有空间性的命题仅仅只涉及物体的行为”(19)。因此,在当代自然科学、科学哲学的 文献中,“时间”已经取代了“空间”,“运动”已经取代了“实体”而成为关键的词汇。正如莫里茨·石里 克所说:“世上一切事件都已被解释为运动了”(20)。
其实,几千年来,人类的音乐艺术实践,早就已经把世界万物象征示为运动流行之“乐象”。通过音乐艺 术的实践,人类早已引入了一种类似“向量场”的“参考系”,并在其实际演奏操作中,把握了万事万物之“ 运行动态”的“重演”或“自同态转换”关系(21)。
就此而言,音乐艺术可以看成这样一种“音响动态模型”(22),其“比音之乐”之“乐音关系”,可 以适当地模拟整个万象世界之四维时空连续统的“运行动态”(23)。
儿童在接受早期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尽管并不能真正理解如此深远的理论意义,但在感性直观上,已经通 过音乐艺术的演奏实践,直接进入了“万物同其节奏”(24)、“万物同其态势”(牛龙菲,1993)、 “大乐与天地同和”(25)之“天人合一”的境界;直观把握了“宇宙万象同其道行”的真谛。
但是,不能不强调指出,由于儿童生理—一心理发育节律的制约,这一切只能是感性直观的潜移默化,而 不应是理性自觉的强制灌输。换言之,在对儿童进行早期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应提倡一种“游于艺(26)的 原则,而不要过多附加其它的目的,过多介入除“具体运演”之外的其它内容。
对儿童进行早期音乐教育,无非是使其具备一定的音乐修养,并发展儿童的音乐才能;当然,也可以为某 些儿童将来从事音乐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由于“攀比”,由于“竞争”,一些音乐艺术自身之外的某些目标,如“进步超人”、“考级顺利 ”、“比赛成功”、甚至“求职如愿”等等,却往往被有适当地过分强调,并造成了儿童、父母、老师不必要 的心理负担。
除了这些附加的外在目的之外,在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倾向,就是过分地追求“解说音 乐形象”(牛案:本文无暇顾及对“音乐形象”概念的批评)而多余介入了“具体运演”之外的其它内容。
虽然不可否认,在整体音乐艺术中,的确存在某些诸如“歌词”、“剧情”、“符号用法”(27)、“ 特定功能”等等的“他律”文明信息;但是,“比音之乐”之“自律信息”与“他律信息”之间,却有着不同 性质、不同层面的相关联系。某些“思想情感”、某些“视觉形象”与“比音之乐”的关联,即使是对于成人 ,也并不容易把握,更不容易言传;对于儿童而言,则困难尤甚。如果这方面要求过多,便会干扰儿童对音乐 艺术的感性直观,诱导一些“幻想型”的儿童产生一些与“比音之乐”风马牛不相及的任意联想。反之,“联 想”的不成功,又会使某些儿童产生“音乐难以理解”的错觉,使某些儿童产生自卑的心理。
其实,对于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而言,“早期音乐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具体运演”的器乐演奏,和“动 作思考”的潜移默化。除了演唱适宜的儿童歌曲之外,不应过多介入其它内容。
古往今来的历史事实说明,不管是古代罕见的“音乐神童”,还是近代多发的“音乐神童”,大多是“器 乐演奏神童”、“歌曲演唱神童”。之所以如此,恰正是因为,“器乐演奏”、“歌曲演唱”之“具体运演” 的性质,完全适合于儿童的生理—一心理发育节律。
众所周知,无论是远古的“巫乐”、周秦的“礼乐”、汉唐的“宴乐”、明清的“剧乐”,都负载了音乐 艺术之“具体运演”、“形式运演”之“自律信息”之外的其它大量有关信息—一“他律信息”。因此,中国 古典音乐,大都以成熟的“巫觋”、“乐工”、“家奴”、“戏子”为其主体(28)。孔子所谓“立于礼, 成于乐”(29)者,对这种负载有大量“他律信息”的“礼乐”一类音乐艺术之“主体”,提出了最高的要 求。
只是在近代,相对“自律”、相对“纯粹”的“器乐音乐”兴起之后,才为“音乐神童”的出现,创造了 更为适宜的条件。相对于更加注重“他律”内涵的古代音乐而言,近代较少负载“他街”信息的“纯粹器乐音 乐”,大大减轻了儿童的认知负担。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应当对此加以明晰的说明。
结语
“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是一个可以“大做”的“小题”。
由于对“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通过一个独特的角度,更加明晰是透视音乐艺术的特 美本质,更加清楚地了解音乐艺术的审美机制,更加深入地把握“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与“儿童生理发育节律 —一儿童心理发育节律”的内在契合和反馈协同关系;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讨论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之不同内涵 、不同形式之不同音乐文明在“文化成人”过程的不同作用。
希望更多的同人关注于此,并有更加精到的论说面世。
注:
(1) 《有关“人与文化”的两点思考》(署名:思之),载1985年第1期《兰州学刊》,第82 -85页;又载1985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1历史学》,第53页-56页。
《人文进化学—一一个元文化学的研究札记》,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
《知识生态学—一对人类与知识实体关系的新探索》(与人合作,署名:牛龙菲、张一凯),载1990 年第1期《兰州大学学报》,第13-17页;又载1990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B2自然辩 证法》,第65-69页。
《Human-Culture-Civilization Evolutionology and General Evolution Theory》(《人文进化学与一 般进化论》)载1990年第30卷(纽约、伦敦、巴黎、蒙特勒、东京、墨尔本)《World Futures-The Jo urnal of General Evolution》(《世界未来—一一般进化论杂志》),第85-94页。
《异质发生学与一般进化论》,载1992年第5期《哲学研究》,第69-75页。
《“超循环的太极循环”—一人文进化与一般进化的根本内在机制》,载1992年第3期,《晋阳学刊 》,第60-66页。
(2) 同注(1)。
(3) 卡尔·马克思《1844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6月第1版刘丕坤中译 本,第80页。
(4) [日]诧摩武俊《儿童的性格与心理》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年版第55页。
(5) [美]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 ,第6页。
(6) 同注(4),第67页。
(7) 参欧阳光伟《现代哲学人类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4月第1版,第138页。
(8) 邱仁宗《认识的立体网络模式》,载1985年第9期《百科知识》。
(9) [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9月第1版,第63页。
(10) 参许金声《人格三因素论—一一种关于健康人格问题的理论设想》(1985年油印稿)。
(11) 参牛龙菲《人文进化学—一一个元文化学的研究札记》,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9 月第1版,第191-192页。
(12) [德]恩斯特·海克尔《宇宙之谜》,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3月第1版,第65页。
(13) 王焘《外台秘要》卷三十五《小儿变蒸论》。转引自赵璞珊《中国古代医学》,中华书局19 83年3月第1版,第108页。
(14) 参[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9月第1版,第一章。
(15) 老子《道德经·二十五章》。
(16) 参敦煌卷子《孔子项托相问书》。
(17) [瑞士]皮亚杰《生物学与认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3月版,第8页 。
(18) 参《礼记·乐记》;另参牛龙菲《行象简论》,载《(1991年)意象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 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8月第1版,第76页。
(19) [德]莫里茨·石里克《自然哲学》,商务印书,1984年11月第1版,第32页。
(20) 同上,第83页。
(21) 参牛龙菲《新的音乐艺术模型—一“自同态转换群集”概说》,载1992年第2期《星海音 乐学院学报》,第48-54页;又载1992年第8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J6音乐舞蹈研究》,第 14-20页。
(22) 牛案,“音响动态模型”,是我在中央音乐学院1985年“《乐记》、《声无哀乐论》学术 讨论会”上提出的概念。参与嵫冉《愈辩愈明真理在—一〈乐记〉、〈声无哀乐论〉学术讨论会记略》,载1 985年第3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3) 同注(21);另参[德]莫里茨·石里克《自然哲学》,商务印书馆,1984年11月第 1版,第32页。
(24) 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第1版 ,第95页。
(25) 《礼记·乐记》。
(26) 《论语·述而》。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和基础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属于音乐教育和教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包含在各类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中。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音乐教育理论的丰富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国内外对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音乐教育的发展较早,对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较全面深入。关于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1音乐欣赏教学的教材
20世纪初,音乐欣赏教学刚刚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兴起,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缺乏适用于学校学生的音乐唱片;二是教师缺乏音乐欣赏教学的经验。这个时期在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一批音乐欣赏教程和指导用书,如:“音乐欣赏课”(What we hear in music,Faulkner A.S.),“幼童音乐欣赏”(Music appreciation for little children,Klack),“音乐欣赏唱片教学法”(Music appreciation taught by means of phonograph,Kathryn E.S.),“课堂音乐欣赏”(Music appreciation in the school room,Jeedins),等等。这些著作或教材覆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各个阶段,加之唱片技术发展,前述音乐欣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1.2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法
20世纪中期国外产生了许多新的音乐教学法和音乐教育体系,并在世界各国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广泛实践和应用,至今仍在学校音乐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关于音乐欣赏的教学法的研究包含在音乐教学法体系中,其基本原则也指导和影响着音乐欣赏教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教学法是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德国的奥尔夫教学法和匈牙利的柯达伊教学法。这些音乐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产生和传播,推动了学校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呈现出音乐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由这些教学法产生大量的理论教材和相关的课例研究,例如:“柯达伊教学法:从婴儿到成人的综合音乐教育”(The Kodaly method,Choksy,L,1974),“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法”orff-schulwerk music for children,Orff,C.& Keetman,G,1958),等等。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培养学生感知音乐和反映音乐的能力;发展学生内在的音乐感觉,即内在的听觉和肌肉感;发展学生耳、眼、身体和脑之间进行迅速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大量地储存听觉和动决意向的能力。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一切从儿童出发;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柯达伊教学法的基本原则是:最有效的音乐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歌唱是培养音乐素质的最佳途径;教学中只能采用具有最高遗失价值的民间的和创作的乐曲;音乐应当成为学校的重要的课程;教材和教学顺序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儿童的接受力和特点。这些教学原则广泛运用于音乐教学实践,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1.3音乐欣赏教学的课程标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的学校音乐教育顺应教育改革的大潮,进行着系统的、整体性的改革,包括重新认识音乐课程的价值与应有的地位、研制新的课程标准、设计新的教学体系、实验新的教学方法、编写新的教材等。
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音乐教育者全国大会于1974年制定(1986年修订再版)的《学校音乐方案:描述和标准》(The school music program:Description and standards)(MENC,1986)。这套标准几乎覆盖了学校音乐教育方案中除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外的所有方面。此标准中规定的音乐欣赏教学“成就标准”为:小学阶段,听音乐时,用身体动作的反应或节奏乐器表现出对节奏的理解;听认一些常见的正规管弦乐作品和声乐作品;使用正确的术语来讨论作品的特征;用学生自己的词汇讨论音乐作品的质量;通过唱奏参与音乐;喜爱听各种类型的音乐;讨论并阐述对艺术作品的个人见解等。初中阶段,听认包括各种风格音乐曲目的作曲家和曲名;听音乐时集中较长的注意力;通过听觉,分析音乐演奏;使用恰当的音乐术语来分析音乐;分析、比较和对照各种风格与时期的音乐,并借助非语言媒介(例如视觉艺术、律动)等。[1]
1993年,美国政府宣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Goals 2000:Education America Art),其重要内容是建立各学科课程的国家标准,作为衡量到2000年各学科内容和成就的质量标准。由此产生了新的音乐教育国家标准,即《艺术教育国家标准》(National Standards for Arts Education)(MENC,1994)。此标准中规定的音乐欣赏教学“成就标准”为:幼儿园至4年级,学生能够注意并积极地参与各种长度和难度适宜的音乐的听赏活动;通过对所听音乐的描述和答问,表现出他们的音乐感知;在音乐听赏过程中,通过身体运动,对显著的音乐特征或特定的音乐发展变化作出反应;在反复听赏后,对某一作品中音乐诸要素的关系形成更完整的感知,并具备表达出这种感知的能力;运用学生的听赏技能,改善他们独自和集体音乐活动的准确性和表现力等。五年级至八年级,学生能够注意并积极地参与各种中等长度和难度的音乐听赏活动;通过对所听音乐作品内容时间的描述和答问,表现出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反复听赏后,对某一作品中音乐诸要素的关系形成更完整的感知,并具备表达出这种感知的能力等。[2]
总之,国外关于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历史较长,理论比较全面,音乐欣赏教学的发展较成熟,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2.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借鉴国外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努力探索和广大音乐教师多年的实践总结,已取得丰硕成果。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一类是以音乐教育研究的组成部分包含在各类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中,另一类是专题研究。
包含在各类音乐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成果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研究很多,如:曹理与李朴民的《中学音乐教育》(1987),曹理与崔学荣的《音乐教学设计》(2002),曹理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2003),金亚文主编的《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2003),张开军的《音乐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2003),王安国等的《走进课堂――音乐新课程与案例评析》(2003),郭声健的《音乐教育论》(2004),廖乃雄的《音乐教学法》(2005),吴锐淼编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专题研究》(2005),等等。其中,由曹理主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最具代表性,在该书的“音乐欣赏”一节中,全面、详细地阐述了欣赏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欣赏教学的任务和内容、欣赏教学的方法、欣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欣赏教学的课例分析。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方面的专题研究主要以论文形式呈现在各种音乐和音乐教育期刊上,内容涉及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案例等方面,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以音乐欣赏教学的特性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从音乐欣赏的本质、音乐欣赏的基本方式、音乐欣赏的基本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如:徐惠英的《参与,是音乐欣赏教学的良好方式》,昌继光的《软化学科边缘,提高欣赏水平》,曹理的《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等等。在《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一文中,作者指出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分析、评价音乐的能力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加深对音乐与文化、历史关系的理解,是进行审美教育、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3]
第二类,以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文章主要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评价、教学手段、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如:钱建良的《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研究性学习》,尹新荣的《“对话式”音乐欣赏教学》,王加宁的《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等等。在《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倾听”音乐的习惯》一文中,作者指出音乐欣赏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有赖于学生倾听、倾听、在倾听的欣赏习惯。[4]
第三类,以音乐欣赏教学的心理学因素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主要从音乐欣赏的心理特征、心理因素、心理过程及学生的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如:李庆如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情感体验与表现研究》,蒋笛的《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等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一文中,作者指出在音乐教学体系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心理学的联系尤为紧密,因为音乐欣赏学习过程与音乐欣赏过程一样,其本身就是一个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在进行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借鉴一些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等的一般规律,能为音乐教师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指导音乐欣赏教学顺利进行。[5]
第四类,以音乐欣赏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研究主要结合新课标和音乐欣赏教学实践进行教学设计,力求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促进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如:张晓莉的《〈春江花月夜〉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曹理的《如何选择教学策略――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红绸舞〉教学设计及评析》,罗义亮的《音乐欣赏课的意境设计》,等等。
总之,这些论文对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了分析和研究,对实践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对音乐教育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运用价值。研究主要针对音乐欣赏教学某一方面的问题,全面系统研究比较缺乏,根据各个不同地区具体情况的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和问题的研究也比较缺乏,理论研究还不够完善,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尤其是新课标下的音乐欣赏教学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理论研究还有待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92,101.
[2]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22,131.
[3]曹理.音乐欣赏与审美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01,(1).
一、反思教学———直面困境
作为一名一线音乐教师,笔者常为学生不认真上课而头痛,更伤脑筋的是一些学生连起码的课堂纪律都不能遵守。孩子们都是爱音乐的,但为什么我们有些音乐教学却不受孩子们的喜爱呢?喜爱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最大的困惑就是连学习音乐的兴趣都没有在学生的心中竖立起来,那么任何所谓的“音乐学习”对学生来说都没有意义。这是什么原因呢?现在有许多学生感到音乐书上的歌曲比较老土,他们不喜欢,经常会问我能不能教一些他们喜欢的流行歌曲。
二、改变教学———变静为动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十分短暂,要使有意注意能够持久,必须经过外界多次反复刺激。因此,教学中要通过各种刺激对学生的脑子进行振荡,使之对所学课题,留下深刻的印象。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听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音响导入音乐的学习,根据理解“课标”中提出感受和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种声音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是:
1.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响变化的敏感。
2.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动手和参与。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很好地把握音效教学课的目的和意义,能围绕上述三点来组织教学和展开教学,从实现教学目的出发,调控教学进程,就会增强这节课的教育实效性。课题组成员从这个主旨出发,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搜集素材,开发音效资源
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有情节有形象的乐曲。把学生们已知和未知的乐曲衔接在一起,通过两者对比,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音乐,去描述乐曲的旋律所描绘的音乐形象。分门别类———音效资源归类根据表单中所收集的教学内容,我们发现这些资料中的音效内容可分为自然音响与合成音响,比如说《火车开啦》这首歌曲: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车开啦,咔嚓咔嚓火车跑得多么好……“咔嚓”声就是在模拟火车开动的声音,那么学生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就能很可以自然地发出了火车开动的声音;又比如说欣赏器乐曲《小拜年》,学生聆听乐曲后都能够感受到热烈、欢快地气氛。如果,我们在乐曲的开头加上一些鞭炮声或者锣鼓声,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渲染出一种过年热闹、喜庆的气氛。
(二)模拟音效,激发学习兴趣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一切学习方式都应该用符合儿童情趣的方式进行。在教案设计时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抓住音乐描写的重要元素,通过学生或唱、或模仿、或创造性表演,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1.寻一把打开声音世界的“钥匙”
(1)发现教材中的音效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声音材料,使学生在倾听声音、倾听音乐、演唱歌曲、使用乐器、了解声音的特性,并由此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声音。丰富的听觉经验是进行探索音响与音乐教学的前提,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孩子们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听觉经验。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听觉经验以后,他们才会在创造活动中选择最恰当的乐器和最恰当的演奏方法去表现声音、表达感情。(2)挖掘生活中的音效探索音响是属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各种声音现象的教学活动,我们让孩子们聆听生活中的自然声音,其最终目的是要过渡到聆听音乐。如果音乐教师能够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帮助孩子们通过各种声音游戏的活动,积累丰富的听觉经验,培养他们对声音的敏感与兴趣,使他们养成细心倾听声音、倾听音乐的习惯,久而久之,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也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2.留一段开拓声音世界的乐曲
(1)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教学过程,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应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上,我们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表演。低年级的学生体验、探索的欲望都很强烈,模拟、表现声音让他们也感到很新鲜。因此,给他们创设一个空间,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一个展示的机会。如果课堂上采用的是自由、民主、平等的学习方式,那么学生就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
(2)挖掘丰富的创造潜能
在学生与音乐两者之间,音乐是施教的手段,挖掘学生具有个性的创造潜能才是根本。教师的任务不是来“教”音乐,而是与学生一起来学习、来研究、来创造的。在教学中,其实有很多让学生发挥潜能的机会,我们应该把思考、讨论、行动的机会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出隐藏着的创造潜能。
三、反思效果———收获颇多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活动,促进了全组音乐教师更好地对目前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课题组成员一次次否定或修改教学计划,一次次调整教学手段或方式,一次次研究课堂教学元素,可以促进教师研究自己,分享别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在实践中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在实践中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主体活动水平的策略,提升了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集团乐学杯比赛中,笔者在上了《唢呐配喇叭》的课后,这样反思自己:“在课的设计上除了表演环节,还加入了民族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这个环节应该是这节课的亮点,在解决这个环节时,我采用了陈建建老师的把每一件乐器的节奏和演奏方法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演绎,等学生掌握后再进行合作演奏。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后面自编创编音效,为歌曲伴奏时效果就可以达到理想中的要求了。”后来评委之一西湖区首席教师王老师评价:“斯老师课堂教学进步非常大,作为年轻教师,爱学习,勤实践,常反思,以课题引领自己的教学,不断努力,非常棒!”近两年来,课题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勤于发现问题,勤于笔耕,提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能力也增强了,有几篇音乐教育教学论文在音乐刊物中发表,如:《谈一年级新生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书声琅琅+歌声朗朗》《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在音乐教学中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等。
四、结语
在小学低段音乐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赏析、想象和思维能力,需要通过音乐欣赏体验实践,使得学生的内心情感更加丰富。在学习音乐时,可以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最终确保学生提升音乐审美能力,进而感受音乐,然后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并表现音乐。
作者:斯慧 单位:杭州文三教育集团文三街小学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曹理,崔学荣.音乐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5]魏煌侯,锦虹.苏联音乐教育———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体系•儿童音乐学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