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建筑施工职称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4:5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建筑施工职称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建筑施工职称论文

篇(1)

2编制成本控制计划

根据所预测的施工成本以及工程经济核算模式,结合机械设备、材料、人力的需要情况以及类似工程的相关经验来编制成本控制计划。项目总负责人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充分了解和掌握该项工程的特点,根据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控制成本计划以及具体方案,并预测实行该方案能够为工程节约多少成本,比较与最初的预测相差多少,不断对方案进行优化,将整个施工过程的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团队和个人,为执行计划做好准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将具体资金花费与计划方案的资金花费相比较,如果存在偏差要明确是施工中成本没有按照计划进行控制还是由于计划不合理导致的,如果是计划不合理,要及时作出调整,修正相关成本指标。

3成本控制计划的执行

施工开始以后,就要开始正式执行成本控制计划,按照计划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科学管理。

3.1间接成本的控制

施工成本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直接成本,一个是间接成本,其中间接成本的大小与整个施工过程没有直接关系,要控制这部分成本,就要对项目管理层的结构进行调整,要尽量选择那些一专多能的管理人员,避免人员冗余、责任不清的现象发生,即保证管理层的精简性。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合理设置岗位,在不影响工程管理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压缩成本,避免浪费。财务部门要定期对间接费用开支进行审核,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作出反馈,并制定出纠偏措施。

3.2直接成本的控制

直接成本占整个施工成本的大多数,是构成工程实体或者是有助于构成工程实体而花费的成本,直接成本的控制包括一些几方面:

3.2.1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占整个施工阶段成本的一半以上,而且节约潜力很大,是直接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一旦工程中其他部分的成本出现亏损,就需要靠节约材料费用来保证施工费用不超支。控制材料费用的基本原则就是“量价分离”,一方面控制材料用量,一方面控制材料价格。通常施工中每一环节材料用量都有额定值,领取材料时要限额,不能一次领取过多材料,且每次材料进场后都要进行验收,尽量避免由于二次搬运造成材料损耗,将材料用量控制责任落实到具体班组和个人。要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应用新的技术和工艺来减少材料的消耗,分析每一种材料的性能,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一些性能类似、价格较低的代替材料。另一方面就是材料价格,主要是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控制成本,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准确掌握各类材料的市场价格,采购过程中货比三家,对供应商的实力及信誉进行严格考核,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同时要将运输成本考虑在内,根据施工计划均衡供应材料,尽量减少材料的储备量,降低管理和运输成本。

3.2.2人工成本

对于人工费用的控制同样要遵循量价分离的原则,一方面要控制人工数量,另一方面要控制人工单价。对于项目中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环节可以选择单价较低的日结工资施工队伍,有效控制人工费单价,但是这一部分的控制潜力是有限的,人工费的控制主要通过减少用工量来控制,施工前要制定劳动力计划,尽量控制非生产人员的数量,通过革新技术来调高生产率,有效控制人工成本。

3.2.3有效管理施工合同

合同管理也是成本控制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大多数工程项目虽然都实行工程量清单的报价制度,但是实际施工中却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限制,工程量清单中有可能没有完全包含所有子项目,因此,项目负责人必须熟悉合同中的所有条款,考虑综合因素,明确哪些子项目是报价中没有的,这些子项目的具体花费是多少,编制具体书面信息,及时向业主反映,争取得到业主认可并签订预算补充合同。项目负责人要履行合同中的具体条款,对合同中的关键问题作出提示,落实具体责任,根据合同来指导施工中的细节,尽量避免合同纠纷。合同管理中的另一重要环节就是索赔,负责人在履行合同义务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合同另一方是否有违约的现象,如果存在违约现象,要及时收集和记录证据,根据合同内容和当事人的违约状况如实计算出索赔费用,编制索赔报告。

3.2.4机械成本

要根据投标书中标明的机械型号和具体的施工条件来决定购置还是租赁,如果使用周期较短,要尽量选择租赁的方式,如果使用者周期较长或者是机械短缺,可以考虑购置机械,但是要考虑到项目的承受能力,不能盲目购置。施工过程中要合理计划机械的使用时间,尤其对于租赁机械,要尽量避免闲置。

3.2.5分包工程成本

建筑工程的施工大多数都采用承包模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业主只需要和总承包商沟通,责任与权力相对明确。总承包商受到技术、人力以及设备等因素的限制,往往需要将一部分项目分包出去,尤其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对分包工程的成本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对分包单位进行综合考核,尽量降低风险;其次,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集中在人为控制上,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对工程质量以及成本的影响,处理好进度、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对于承包商与分包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要进行详细记录,明确材料款、工程款等各款项的具体走向,避免由于责任不明而造成经济损失。

篇(2)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只重视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的管理,对成本管理的意识不足,导致建筑工程过分追求施工质量与进度,对施工材料、设备及人工等方面的管理不足,导致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造成人员及材料的极大浪费。

1.2缺乏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

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技术复杂等特点,由于缺乏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因此会导致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无据可依,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随着工程施工的不断深入,容易造成实际工程费用与计划成本之间出现较大的偏差,甚至出现难以控制或无法控制的局面。

1.3施工材料、设备管理不善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缺乏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及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致使施工人员对材料的使用不够合理,造成施工材料的严重浪费。由于在施工和维护过程中对施工机械使用和管理不善,导致施工机械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和维护,使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容易被损坏,大大增加设备的维修费用。

2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2.1增强成本控制意识

成本控制作为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还能使企业获得更好的效益。因此必须加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提高全员控制成本的能力。首先,项目经理必须高度具备成本控制的管理意识,并协同各个部门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其次,必须强化项目部全体成员的施工成本控制观念,并加强对施工成本的核算,及时而有效的发现和解决施工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还要加强对成本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培训,以增强其施工成本控制的观念,对各类施工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并进行技术考核,共同参与成本控制工作中。

2.2明确成本控制原则

在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中,必须要遵守成本最低化、成本全面控制、动态控制、目标管理以及责、权、利结合五大原则。由于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过程中具有周期长、复杂、不确定性等特点。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要明确成本控制原则和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体系,以实现对工程成本的合理控制。(1)要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管理框架,保证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实施;(2)成立专业的成本管理小组,以起到专业检查、专业监督和专业指导的作用;(3)建立健全成本偏差分析制度,施工成本的投入和计划成本之间往往会出现偏差,通过分析施工成本投入的变化而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将工程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3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具有周期性长、复杂等特点,因此在成本管理过程中根据实际的工程施工情况合理制定工程成本控制目标。然后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将总成本控制目标合理划分为多个子目标,以保证工程施工阶段中各个成本控制小目标的顺利完成。如果出现工程设计变更等情况,可以及时调节各子项管理目标。这样既能有效避免因设计变更造成工程施工的过多投入,还能有效保证实际费用与目标成本之间的偏差在合理的范围内。

2.4加强施工材料成本的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费用通常占整个工程费用的70%左右。对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是对整个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对工程材料的控制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材料价格的控制。采购部门要及时大量掌握建材市场的实时信息,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基础上货比三家,以选择性价比最佳的供应商。对于造价较大的分项工程,应采取招标的形式,以获得价格较低、质量较好的材料;同时,还要考虑资金的利用价值,并根据施工进度合理编制材料使用计划,切实做好按需采购,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2)用量的控制。工程项目应以施工预算作为参考,以核算材料的消耗量。同时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回收余料,以避免材料的浪费。

2.5机械费用的控制

首先,施工机械设备的费用主要由台班数量及其单价所决定的,在工程施工中应建立完善的机械使用管理制度及约束机制,以对周转机械的损坏、维修进行有效控制。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施工并加强机械设备的租用计划管理,避免因不合理的安排而出现设备不足或设备闲置,以提高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再次,还要加强对现场机械设备的定期维护,应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善率,从而减少机械设备的维修费用。

2.6优化成本管理系统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根据预算报表及成本控制指标对各种成本控制问题进行分析,明确成本差异因素,尤其是要加强成本控制差异较多的成本项目分析。另外,还要根据实际工程施工情况,相应改进成本控制方案。为了使各个部门认真落实各项成本管理措施,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统。项目经理还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交流,以保证施工成本的各个环节都能有效控制,确保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篇(3)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以施工项目为管理对象,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中心,以合同为依据,按施工项目的内在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的过程。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节约的原则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主要的基本原则。一是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有关财务制度,对施工过程中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进行了限制和监督;二是提高施工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优化施工方案,提高生产效率;三是采取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措施,制止可能在施工中发生的一切浪费。

2、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成定局,即使发生了问题,也已来不及纠正。因此,施工过程阶段成本控制的好坏,对项目经济效益的高低具有关键的作用。

3、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是进行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成本控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目标设定、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成本执行结果评价和修正目标,从而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在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合实际,要落实到各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的责任应全面,既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

4、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这是成本控制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及各专业管理人员都负有一定的成本责任,从而形成了整个责任网络。要使成本责任得以落实,责任人应享有一定的权限,即在规定的权力范围内可以决定某项费用能否开支、如何开支,行使对项目成本的实质控制。如物资采购人员在采购材料时,应享有选择供应商的权力,以确保材料成本相对最低。最后,项目经理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考评,要与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实践证明,只有责、权、利结合,才能使成本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二、成本控制的方法

1、成本估算方法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为了使时间、费用和工作范围内的资源得到最佳利用,人们开发出了不少成本估算方法,以尽量得到较好的估算,这里简要介绍以下几种。

(1)经验和历史数据估算法。完成某项任务所需费用可根据历史标准估算,成本估算是在一个可靠性不高的环境下进行,进行估计的人应有专门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由于项目和计划复杂多变,无法预测今后几年的职工工资结构、原材料费用、经营基础及管理费用等在整个项目寿命周期内会不会变化等问题,把以前的活动与现实对比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根据经验和历史数据估算,据此提出一个近似的数字,它适应要求很快拿出一个大概数字的项目,但对要求详细的估算显然是不能满足要求的。

(2)因素估算法这是一种比较科学的传统估算方法,它利用数理知识根据过去预测未来。做这种成本估算,前提是有过去类似项目的资料,而且这些资料应在同一基础上,具有可比性。

(3)WBS估算法利用WBS方法,先把项目任务进行合理的细分,分到可以确认的程度,如某种材料,某种设备,某一活动单元等,然后估算每个WBS要素的费用。采用这种方法估算成本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工作量较大,单计算本身就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费用。但这种方法的准确度较高,做出的这些报表不仅仅是成本估算的表述,还可以用来作为项目控制的依据,最高管理层可以用这些报表来决策。

2、费用偏差分析法这是一种测量工程预算实施情况的方法,也叫挣得值(EarnedValue)分析方法。该法将实际上已完成的工程项目工作同计划的工程项目工作进行比较,确定项目在费用支出和时间进度方面是否符合原定计划的要求。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项目费用估算阶段编制项目资金使用计划时确定的计划工作的预算费用BCWS(BudgetedCostforWorkScheduled),BCWS=计划工作量×预算定额,是项目进度时间的函数,是按计划应在某给定期间内完成的活动经过批准的费用估算(包括所有应分摊的管理费)之和,随着项目的进展而增加,在项目完成时达到最大值,即项目的总费用。

(2)在工程项目进展过程中对已完工作的实际费用,它是进度时间的函数,随着项目的进展而增加是累积值,ACWP是费用,不是实际工作量。

(3)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BudgetedCostforWorkPerformed),BCWP=已完成工作量×预算定额,是在某给定期间内完成的活动经过批准的费用估算(包括所有应分摊的管理费),即按照单位工作的预算价格计算出的实际完成工作量的费用之和。

3、成本分析指标与成本数据

(1)工期和进度的分析指标。时间消耗程度=(已用工期/计划总工期)×l00%;工程完成程度=(已完成工程量/计划总工程量)×100%=(已完成工程价格/工程计划总价格)×l00%。

(2)效率比(这仅对已完成的工程)。机械生产效率=实际台班数/计划台班数;劳动效率=实际使用人工工时/计划使用人工工时。无论对一个分项工程或整个工程成本的评价,效率指标比较准确和明确,当机械生产效率小于1时,说明实际台班数比计划少了,节约了;当劳动效率小于1时,说明实际人工消耗少了,同样可以比较材料的消耗。

(3)成本分析指标包括挣得值(EarnedValue)分析指标。成本偏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成本偏差率=(成本偏差/计划成本)×100%;利润=已完工程价格-实际成本。在各个成本要素中,分部工程成本、总工程成本的比较分析都可以采用偏差和偏差率指标,它们较好地反映偏差的程度,通过偏差分析能控制项目费用。

4、成本核算与施工图预算控制法实际成本核算过程主要有:

(1)记录各分项工程中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及费用的数量;

(2)本期内工程完成状况的量度、工程工地管理费及总管理费开支的汇总、核算和分摊;

篇(4)

1概述

电力建筑施工具有复杂性,电力建筑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一旦出现重大的质量事故,不仅很难弥补,且损失巨大,甚至能造成人员伤亡,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的安全与社会的安定,同时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狠抓电力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是当务之急,研究如何加强电力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

(1)人。人作为电力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者与主导者,工程实体的形成是专业技术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人的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建筑质量的好坏。(2)施工材料。电力建筑材料作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所以,必须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把好施工材料质量关需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采购人员需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较强的专业知识,掌握建筑材料基本性能,具备材料质量的鉴别能力;其次,及时掌握材料造价信息,优选供货厂家;第三,严格按照合同及施工进度要求满足材料供应,确保顺利施工;最后,严格执行施工材料试验与检验程序,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场。(3)机械设备。依据施工条件、施工工艺及建筑结构形式,各建设单位需合理选用机械设备,完善机械设备配置,并配备专业的操作人员,注重对设备维修与养护,确保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4)施工方法。电力施工方法具体包括技术工艺、组织设计与管理措施等,施工方法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能否实现。(5)施工环境。施工环境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如现场的地质、水文及气象等;工程作业环境,如道路、照明、防护及通讯等;工程管理环境,如风险、合同及信息管理等;工程周边环境,如地下管网及周边建筑物等。注重环境管理,改善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是控制施工环境对工程质量影响的重要保证。(6)安全。安全生产作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保证。施工单位需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配备安全设备及管理员,建筑及监理单位需定期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监督,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

3电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混乱。有些建设单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致使许多没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溜进建筑市场,对一些应该招投标的项目没有实行招投标,仍存在营私舞弊现象,难以体现建筑市场的公开、公正及公平的竞争局面,某些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对挂靠施工企业以获得管理费为目的,从不过问施工质量,管理极为不规范,影响电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2)人员素质偏低。电力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专业技能不扎实,质量意识薄弱,致使在施工工程中随意性较大,直接影响工程质量。(3)施工工序混乱。目前许多电力建筑工程施工时施工工序混乱,随意更改工序的情况时有发生,容易扰乱工程衔接,致使施工工程彼此干扰,严重影响施工质量。

4提高电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水平的对策

质量控制的原则是以预防为主,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对操作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材料和施工环境等因素实施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确保在施工前期就可以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地降低经济损失。

4.1严格控制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

要实现电力建筑工程质量达标目标,控制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环节极为关键,所以,各施工企业在采购材料构配件时需严把质量关,狠抓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标准、质量验收及施工材料构配件贮存条件等环节,此外,各施工企业需要切实提升采购人员的素质,进一步强化工作标准,并加强监督管理。

4.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建设工程参与者质量控制的前提,在加强质量控制方面,企业领导者需要建立统一的质量管理目标,执行者则认真做好质量审核,管理者需合理处理品质与自身关系,操作者则切实提升自身质量意识。

4.3合理规避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在电力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自然环境的影响是人类目前难以抗拒的,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具有重大影响。作为施工的组织者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与技术去规避或降低不可抗拒的环境因素,如可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的合作,科学安排施工进度,对灾害性天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4.4进一步强化监督机制

近年来出现的电力建筑工程事故给国家及人民造成巨大损失,根本原因在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所以,各建设、监理及施工单位需联合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并将该机制深入到建筑工程的立项、招标等各环节,落实各项制度作为确保建筑工程有效控制的关键所在。

4.5强化新技术的推广

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需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采用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来组织施工,实现专业化和管理现代化,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提高生产率。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提升施工水平,作为提高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方法。

4.6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

人作为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电力建筑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所以,控制电力建筑工程质量应该从严格操作人员准入并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抓起,使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

4.7实现法治化管理

首先,对电力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需要“严肃查处,从严处理”,并依法降低责任单位的从业资质,情节严重者需吊销营业执照;对那些违法违规且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隐患的工程师和建筑师,也需严肃处理其执业资格,对一般的违法行为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此外,对电力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需采取终身负责制,这就需要加强施工项目的档案管理,促使建筑工程施工逐步纳入法治轨道。

5结束语

电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若想多创优质工程,则必须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从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入手认真分析总结,认真做好电力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分析,切实提升电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作者:高文红 单位: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输电施工第四分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晨光.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分析与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2]赵尧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过程的管理与控制[J].科技资讯,2011.

[3]仝允松.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7.

[4]许宗有.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

[5]张胜龙.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建筑工程,2014.

篇(5)

在进行管路敷设施工时,要重视对材料的检查核实。确保各种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材料的品种型号、规格以及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管路在进行内外防腐后,还需要在其外壁另外刷两道沥青漆处理。同时,还需要注意穿管作业的施工控制。施工人员必须要确保电线护口位置以及管口的外观完整,要先进行检查,核实后再进行施工。此外,还需要确保配电柜内部导线线路整齐且规范性排列。进行安装插座施工时,尤其需要注意确保PE线与N线连接的正确性,并做好套管封堵处理工作。

2.重视施工审查工作。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施工审查工作。就以是否具备安全电气这一问题安排专人针对电缆竖井、电气设备基础等关键施工环节进行详细评估与审查。此外,还需要注意审查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后期扫尾工作时是否会影响已经安装完毕的电气工程的运行质量,以此保证各专业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能够配合与交叉进行。

3.重视各类管线的预留与预埋作业的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提前需要预留一些暗敷线路以及一定的孔洞,这是为后期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导管管线的敷设做准备。因此,必须重视对这一作业环节的施工质量的控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控制:其一,在预埋预设管线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硬塑料材质型的线管,针对这类型线管,必须确保线管接口位置的严密性。且需要选择锁扣的方式连接这一部分的线盒与线管;其二,针对需要埋设入楼板内部的线管来讲,埋设的有效深度需要控制在15毫米以上,且其埋设的位置要选取底筋与面筋的中间位置;其三,以上所述各项作业完成后,就需要进行验收工作了。在这一环节,需要待建筑工程的监理以及工程项目的业主方共同验收,且确保工程合格后才可以将此项目工程作为隐蔽工程进行处理,此外还需要做好这部分隐蔽工程后续管理工作,最好安排专业人员接管。

4.重视施工验收工作。

不仅工程竣工需要验收,工程施工过程中也需要验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以及材料的检查验收工作,对于那些外观存在明显损伤、工作性能明显低下的施工设备坚决不予以进入施工现场。要确保施工材料合格、施工设备三证齐全,即保修证、检验合格证以及出厂合格证。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如果涉及到消防材料的检验入场问题,除了做好常规检查外,还需要向相关消防部门上报,予以专业检测,以确保施工质量。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方式主要是施工验收。可以是分段工程,也可以是全部工程。在这一阶段,进行施工检验验收的主要方式便是通过对建筑工程已完工的电气施工工程进行试运行,评估电气工程的使用性能与安全性能等关键技术指标。如若在试运行中电气设备存在任何安全性以及技术性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直至验收合格。

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的对象主要为工程项目的主要电气设备。建筑电气施工不仅要注重设备的安全,更重要的是要重视整个电气系统操作运行的可行性。电气施工的主要对象便是用电设备,对用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控制需要从照明灯具、开关插座以及配电箱等三方面着手。

1.照明灯具。

照明灯具在进行安装施工时可能出现的施工安全问题有:位于螺口灯头的相线与端子错误连接,将端子与零线进行连接,一旦通电,就会造成人员电击伤害。因此,在进行安装灯具时,要准确掌握灯具线路连接的要求,并提前审核图纸中标注的位置,再进行施工,避免施工安全问题。

2.开关插座。

电能传输的总控制装置便是开关,而插座则是电路连接的中间介质。开关与插座二者共同存在于建筑电气系统中。安装开关也可能出现安全问题,比如因安装不当,电源开关线盒的埋设深度过大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天气潮湿或者高温开关就会加快腐蚀。安装插座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线路连接不合理,最常见的便是地线、零线与相线连接错误。这些施工错误一旦形成,虽然可能只是极小的问题,但影响后果却非常严重,不仅会影响建筑的施工质量,还会造成施工人员伤亡。因此,在进行安装开关与插座时,要确保各项线路准确连接,同时注意建筑室内环境,比如温度、湿度等对插座、电源开关的影响,必要时可以使用保护盒进行防范。

3.配电箱。

配电箱,顾名思义,就是为建筑正常使用分配电力,是影响建筑投入使用后供电的主要设备。在配电箱施工中,可能出现不按照图纸规定的方案进行安装,比如:防腐不彻底、标高不明确,而最为严重的便是施工人员安装完毕后,并未进行常规调试便开始正常供电,引发用电安全事故。配电箱的安装要以电气图纸为主,并根据箱体标高、坐标尺寸进行安装,确保施工安全。

篇(6)

现在很多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中都采用分包的形式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不仅难以明确合同双方之间的责任,而且还对施工环节造成混乱,从而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同时,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无视相关的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这样很容易出现人为的失误,不仅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质量。

1.2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施工技术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和更新。但是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范围比较宽广,因此对于施工质量和技术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使得施工技术由于自身的特定性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了施工难度的增加。从目前来看,传统的施工模式在施工现场中还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在施工队伍中农民工占有多数,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质量。

1.3监督体制存在的问题

监督体制在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现在政府部门的监督职责缺失,监督体制不完善,导致了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权责不明的现象,从而使得监督力度不够,这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控制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2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分析

2.1人力因素

所谓的人力因素主要是指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以及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这些人力因素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印象。想要提高建筑工程的人力基础,避免出现人为失误,就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施工,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2.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有施工周围的地质、水文、绿化、气象、交通等,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同样对建筑工程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而且还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想要加强对施工环境的控制,首先就需要根据建筑工程和季节变化的特点、性质,制定出相应的合理措施;其次,是对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进行不断的改善,减量减少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

2.3组织因素

组织因素主要是指施工手段。施工手段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的控制是否有效。对于施工手段的提高和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是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其次,针对于施工技术、施工设计、施工工艺、施工流程等进行仔细的探讨和分析,确定建筑工程的实施性;最后,采用科学的施工手段对施工质量控制的手段进行提高,并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2.4物质因素

物质因素主要是指施工材料,施工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需要提高对施工材料的监督力度。首先,需要选择合理的采购人员,并要求采购人员能够随时关注材料市场的各种信息,并选择信誉好的材料供应商,同时在采购的时候,严格检查材料质量,防止购买到的材料质量低下;其次,施工材料的管理人员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对施工材料进行保存、发放,并且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点施工材料,避免施工材料出现缺失的情况。

3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

3.1做好各个施工环节中的协调工作

针对于目前施工过程中的分包现象,不同的项目分包给不同的建筑企业进行,因此需要把工程项目的每个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衔接,加强各个建筑企业之间的联系,将它们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范围,做好施工材料的供应和采购、施工环节的交叉、技术交流、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的沟通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需要建立合理的项目管理结构,优化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强调组织的作用,弱化对个人技术的依赖,从而为施工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条件。

3.2建立完善的管理监督制度

想要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监督的制度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提高管理监督的重视化程度,建立完善的管理监督制度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建筑企业对工程质量的监理工作进行强化,对每个施工环节的安全性都要进行着重的强调;其次,是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和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监督,并做好工程质量的验收工作。

3.3加强成本控制的力度

建筑企业想要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加强成本控制的力度。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加强成本控制也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之一。因此建筑企业首先应该树立科学的成本意识,将成本意识落实于每一个施工环节当中;其次,是对工程成本进行定期的合理分析,并且把其作为一种制度进行对待和执行。通过这种成本分析能够使得建筑企业对资金的使用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将亏损始终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3.4确保施工质量

想要为施工质量提供一个重要的保障条件,必须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要求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施工材料的质量;二是,按照相关的制度标准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的验收。

3.5保障施工进度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就应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方案,对每个施工环节的时间和进程进行有效的安排,同时对于其中可能会出现的施工问题进行防治,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下缩短施工时间,从而节约施工成本。在施工计划过程中应该加强与设计人员之间的交流,并且施工所需要的材料、人员、设备等应在施工之前便做好充分的准备。

篇(7)

2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是往往施工规模巨大,施工过程复杂,工程量大,其涉及到的专业覆盖面又广,因此,在水利施工的过程中,质量管理控制工作难以顺利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一般分为:工程立项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准备阶段(完成工程设计报告、招标设计以及施工准备)、工程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如下几个环节往往容易发生问题:

2.1工程设计阶段中设计水平低

工程设计的科学与否对整体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投入运行后生成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起着根本性作用,工程设计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尽管近年来国家水利监管部门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进行了更加规范的监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相对提高,但很多工程的初期的可行性论证报告不严谨,导致后期工程建设不合理。尽管国家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但仍有许多水利工程企业没有他们采取行动,工程初期实地勘察不充分、调查工作涵盖面不广,在制定设计报告时考虑设计因素不周、图纸精细度不够,这些都将影响项目的质量。因此,由于设计报告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应用和推广先进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导致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低于预计标准,同时也将增加后评估工作的难度。

2.2工程施工阶段中施工人员的质量和技术达不到相应标准,监理部门亦存在不足

专业施工技术人员的好坏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专业施工技术人员由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施工组织人员和施工人员组成。水利工程施工的进程和质量控制受专业施工技术人员影响很大,其中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工程进度的控制管理、组织实施和对施工人员的监督管理,施工组织人员负责统筹把握施工进度,而工程实施工人员则要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掌握先进的技术水平。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所涉及到的环节和专业都比较多,但我国现今的专业施工技术人员的实际水平,却无法满足水利工程的施工标准。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工程施工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人员,现存的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这样的管理人员往往选派薪资较低的务工人员从事项目实施者工作有些甚至从事组织者的工作,这部分施工人员素质较低,对工程项目不了解,技术水平低,做出的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恐怕存在问题。同时管理人员制定项目管理科学化决策少,技术变更随意性大也影响着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2.3工程施工阶段中水利工程施工中原材料质量差、施工设备质量不合格

原材料的质量是水利工程质量的基础,如果用于施工建设的砂石、水泥、钢筋以及混凝土等原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或者是未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就用于施工,将造成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出现不可估量的问题。在我国,许多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地点在偏远的山区或是贫穷的农村,许多施工项目承包商为了节约经费,选用质量低下的原材料和施工设备,这就对工程的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促使水利工程项目质量低下。

3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对工程勘察设计实行严格审批,完善工程施工招投标的质量控制

项目法人将设计任务委托给设计承包商后,设计承包商根据建设项目的内容、规模、建设场地特征等设计条件提出需要设计前或同时进行的有关科研、勘察要求。对勘察单位的选择要严格遵循资质审查的条件,选取有资质有业绩有技术装备、试验基地、技术力量和财务能力的单位。勘察单位提交勘察报告组织审查并向上级单位进行备案后正式将成果转交设计院,作为设计依据。到了设计阶段,同样要选取优秀的设计单位,无论是初步设计阶段还是施工图设计阶段,都应严格进行质量控制,提出手续齐全的可行性分析材料和设计方案,向有关部门备案,严格审批,使责任落实到个人。

3.2完善现场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加大监理人员工作力度

水利工程施工是使设计报告最终实现和形成的阶段,项目实体的最终形式是产品质量和建设项目的重要阶段的价值。因此可以认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不但是施工监理的核心内容,也是施工质量管理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阶段。因此,在施工开始前,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使每个施工人员充分了解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求和使用材料的机械原理。项目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应当由雄厚的技术力量队伍建设试验、施工质量符合要求的推广使用。整个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管理的质量控制会顺利执行。

3.3加强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

建筑材料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所以必须严格按照检验规范和设计要求对水利工程施工各种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的,做出质量检验记录。水利工程建设相关单位应当根据施工要求,采购建筑材料、测试仪器、设备,应经过相应的部门校准后,开展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国家质量检验部门明确要求需要送检的材料,应该严格按照要求,按批抽样检验。为了提高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进行二次抽样建筑材料。为确保用于施工建设的原材料质量安全可靠,不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必须被丢弃,这样才能保障水利设施的结构稳定性,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篇(8)

2质检实验室工作环节

2.1做好计划以及准备工作。

质检实验室将整个一年的检测管理内容都做好计划,该计划不仅要包括管理目标,同时还应该包括检测凭证等,为了确保检测计划真实完整,具有可行性,质检实验室应该设置一个评审团,专门来负责此项工作,对各项计划内容进行评审,同时该评审团还需要负责分工以及分配责任等,以此为后期的正式评审提供条件。

2.2进入评审阶段。

评审阶段主要包括如下环节:首场会议,一般都是由评审团团长来主体,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对此次评审的内容进行介绍,同时介绍评审时间等内容,通常首场会议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半个小时即可,而正是开始之后,评审工作者要认真的观察以及检测,并且随时询问,与项目负责单位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现场评测、现场碰头等环节都在评审工作者有所体现,最后一个阶段是最后会议。

2.3编制质检报告。

评审工作主要是以质检报告的方式呈现,该报告中既要包括评审内容,同时还要包括报告最终的结果等。尤其要注意将符合评审以及不符合评审的内容都明确的标准出来,并且配以专业性的分析,便于查看人员了解原因。质量报告必须要规范合理,能够定量化的内容一定要定量化。

2.4进行跟踪性实施。

建筑工程质检报告中所评审不符合规格的部分,施工单位必须改进,保证安全的进展下去,此时质检实验室应该排出专业评审人员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地跟踪监督,分析纠正违规部分的情况,并且应该记录好报告。

2.5结论。

质检工作室的人员完全按照操作流程去工作,首先做好工作计划和准备工作,然后开始评审,编制建筑工程质检报告,最后进行跟踪性实施。当完成这些后,质检相应部门就会根据该年的评测情况,全方面的进行评测,评测主要包括计划制定的合理性,评审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急需改进的方案。

3管理评审工作流程

3.1制定流程与目标实施。

建筑工程质检过程中应该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记录评审工作笔记,这样在展开工作时有依据可循,有所指导。该流程主要有首先需要确定目标,在评审范围内,严格规范,组织工作结构,然后评审人员就可以确定,之后制定规划,目的是确定评审基本目标,对评审的工作内容作好记录和分析笔记,最后还需要编写评审报告,在报告中标注公众出现的不符合规格的质量问题,还需要质检人员跟进工程改进,跟踪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3.2制定管理评审计划。

建筑工程质检实验室组织的管理评审活动,应按照资质评审规则以及管理规则,在有计划的情况下完成

3.3确定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标准。

质检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负责项目工程质量的核定工作,他们的岗位职责是执行各项技术规程、施工规范等,要求他们对工作质量负责,保证其准确安全率。建筑施工质检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该通过统一培训,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建筑业的地位日益突出,质检工作人员贯穿始终,建筑质检工程师必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4施工中参照管理评审记录。

将建筑管理评审的过程记录完善,并将其进行整理、归纳做出报告,把报告作为质检实验室的的工作理论依据。

3.5归纳评审过程中的文件。

将评审过程中产生的文件进行综合归纳,如程序和标准以及记录等,归纳时要保持文档的齐全,以及形式规范、保存的完善。

3.6质量问题纠正。

质检实验室在评审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必须记事纠正,这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关系到工程进度问题。纠正的同时要继续跟进监督工程实施,防止同样的错误第二次出现,需要工程施工人员与质检实验室评审人员各部门协调工作,来共同实施工程,做到良好的监督。这些对工程的总质量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篇(9)

很多地基施工技术人员自身的职业技能与思想素质较低,在组织与开展地基施工工序时,没有认真审查设计图纸,这就直接增加施工的难度,导致施工工序繁琐紊乱,延长了施工周期,增加了经济开支。甚至还会在一些关键施工环节上出现严重的错误,严重影响到整个地基工程的质量,很有可能需要返工,这也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浪费。同时,施工技术人员在组织施工时,也没有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也没有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度调用机械设备,在材料的发放和使用上也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这就会导致大浪的经济浪费,让地基施工成本控制工作失去实际意义。

1.2材料成本控制力度不强

通常,建筑工程所需施工材料品种复杂、供应渠道繁多,加上中标报价低、预算定额滞后等原因,往往会导致材料成本管理非常复杂。建筑企业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工程的经济利润,通常会优先考虑原材料的价格,但忽略了原材料质量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作用,这样一来在后期的施工当中必然会导致质量问题的出现,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出现。同时,由于在施工现场对原材料的管理不到位,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忽视了节约成本的理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成本。(1)采购无计划、计划不周,导致工程材料质量、数量同施工需要不符合,导致资金周转不灵或窝工浪费现象的出现。(2)材料采购没有遵循市场价值原理,采购前没有对材料的质量、价格、运输费用进行比较研究,导致材料成本失控。(3)材料成本核算不仔细,基础数据材料不充足,出现成本不真实等严重问题,从而导致材料成本失控。

1.3施工安全落实不到位

目前,安全生产始终是每一个建筑企业必须贯彻落实的工作,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现在我国建筑工地上经常出现安全事故,基本上都会有人员伤亡,这不仅会给建筑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会为社会及家庭带来负担。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与施工队伍均是为了追赶进度,尽快完成工程施工,就忽视了对安全隐患的分析与控制,对一些安全威胁也是视而不见,直至最后引发了重大的安全事故后才追悔莫及。

2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2.1完善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阶段一般都是按照设计图纸展开的,其中所需要的人力、机械设备、原材料、施工工序以及施工周期等均是之前设计规划好的,不同的施工方案,工程进度和工程周期也是不同的,且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也是不同的,也会使成本费用有所不同。所以,不断地完善和优化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地开展施工组织设计,在不违背相关的施工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做好优化细化工作,讨论并制定出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机械设备的使用也需要做好规划,减少租借的时间,可以降低设备开支。同时,地基工程成本控制人员还应该频繁地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调查,并采用成本动态管理的模式,不断地调整成本预算,严格控制财务开支。

2.2加强原材料的成本管理工作

在建筑地基工程中,通常原材料的成本费用将占到整个地基工程总费用的70%左右,因此,只要能较好地控制住原材料的成本费用,就可以大大减少地基工程的成本费用,具有非常大的节约潜力。所以,首先必须在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达到标准的基础上,在采购的过程中坚持购买市场中的最低价格。其次,严格按照施工工序以及施工进度的相关要求,科学安排各阶段的要料计划,这一方面可以确保施工与工期的连续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将流动资金用活用好,减少材料的储存成本。再者,加强施工现场的用料管理力度,堆放合理,降低摊积和搬运过程中的损耗。最后,要坚持余料回收,废物二次利用的观念,这是降低材料成本的重要环节。

2.3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首先,施工现场监理部门应该制定出一套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指导与督促现场施工,对于存在安全问题的施工问题必须要对其进行缜密的分析及排除,一旦出现施工人员违规操作的问题要立即展开教育工作,让其深刻认识到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与意义。其次,重点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在操作之前要仔细审查其安全性能,并且督促操作人员进行正确操作,并在施工之后积极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以延长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做到上述两点,就能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工程的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进而就降低了地基工程的施工成本。

篇(1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一种过程性、纠正性和把关性的质量控制。只有严格对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即包括各项施工准备阶段的事前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事中控制和竣工阶段的事后控制,才能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目标。

一、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签定后,由项目经理部建立起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质量责任制,紧紧地抓住制定质量计划,质量计划的实施和质量计划(目标)的实现这三个环节,要求项目部各部门各负其责,担负起质量管理的责任,以各自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工程施工测量控制是事前质量控制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首先要做好基准点、基准线、标高、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复核、复测工作,并如实填报抄测记录,以减少重复劳动。为了在工程施工前能发现和减少图纸的差错,并且能事先消灭图纸中的质量隐患,在项目质量计划编制前,应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主持熟悉图纸并会同相关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在图纸会审过程中及时与设计人和发包人进行讨论、协商、解决,并作好图纸会审记录。项目经理必须使分包工程及采购工作处于受状态并有计划地进行。项目经理部应在施工准备阶段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专业知识、安全知识、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二、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凡由项目经理部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向参加施工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并签署技术交底文件作为指导施工的技术依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要求,应在实施前向各工种施工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在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同时将测量控制方案、红线桩的效核结果、水准点的引测结果报项目经理部查验认可后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对红线桩、水准点、工程测量控制桩等采取妥善保护,严禁擅自移动。建筑物轴线、标高及关键部位应由专业测量人员测量、质检员检查、技术负责人复核,填报“测量记录"及“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由监理工程师签认,确保测量工作的质量。材料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创造正常施工的条件,也是实现造价控制和进度控制的前提。

1.企业对材料供应人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审,应采用招标“择优选廉"的方式,选择材料供应商,并建立材料供应档案。

2.企业应建立材料运输、储存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失、变质。进入现场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应分类标明其来源、加工过程、安装交付后的分部和场所。

3.企业应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查验收,把紧报检、准用关,确保材料、成品、构配件的质量。

企业应根据施工现场条件、结构模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技术经济等因素,使现场的施工机械合理配备,配套使用,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制定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检验等规定,要求计量人员严格按此规定执行,以确保产品所必需的计量器具符合规定要求。工序质量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工序质量。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质量进行预控的有效措施。工程变更应按规定程序处理,首先由变更方向监理工程师(或业主)申请。监理工程师与相关方研究做出变更决定后,变更通知,然后组织实施。

工程施工时把好材料验收关,不使用有害含量超标和淘汰的材料。施工所使用的材料作好防污染控制。工程竣工时检测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检测不合格的不允许使用。建筑产品或半成品保护应采用护、包、盖、封等措施妥善保护。

篇(11)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审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确保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加强对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各阶段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特制定的规定。建筑工程设计文件应包括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建筑、结构专业设计文件即:图纸目录、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现行工程建没标准规范的规定,其中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执行。由于施工图设计文件用于施工是必不可少的。

1 图纸审核的影响因素

工程设计审核包括:方案设计审核、初步设计审核、施工图设计审核。其中施工图设计审核内容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建筑设计说明、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建筑详图、建筑节能计算书;结构设计总说明、基础平面图、基础详图、结构平面图、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混凝土结构节点构造详图、结构计算书;建筑电气设计说明、配电照明设计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图;给水排水设计总说明、建筑室外给水排水总平面图、建筑室内给水排水图纸等。

1.1 设计单位的选择对图纸审核的影响

目前,很多建设单位的设计都是外省市的设计院完成的,设计前沟通不方便,造成出图后很多使用功能不满足使用方要求,会审时临时修改使用功能,从而使得各专业在图纸审核时做出很多的临时变更。

如内蒙古某集团的酒业厂房212程,设计单位在上海,设计初期设计单位各专业派一人来进行实地考察,之后的设计都是传真、网络邮件等方法进行沟通,图纸出来后进行审图时,由于沟通不方便原因造成甲乙方就功能上有很多的分歧意见。同时,由于南北方地域差异,设计人员常用的设计方法不同也会造成很多矛盾,此工程图纸设计的采暖管比较细,使用的散热器也不是当地常用的,致使审图时又做了修改和补充。

1.3 会审前沟通不及时对图纸审核的影响

在图纸审核前由于设计方、施工方、建设方、使用方沟通不及时,致使设计人员不能在会审前知道施工方、建设方、使用方对图纸的意见,同时设计人员也不了解施工队伍的技术力量,造成技术交底时针对性不强,而且有些问题直到在图纸审核中各方才提出,使设计人员感到很突然,造成解答被动,致使出现新的错误。

1.4 会审当中参考资料的局限性对图纸审核的影响

图纸审核时会涉及到很多专业规范,设计人员又不能带过多的参考资料,出现了问题当时做不出合理的修改意见,争论不休,有时只好过后再出变更方案,这样既影响各;b-的关系又影响进度和图纸的质量,以及对以后施工的方便也会造成影响。

1.5 专业的协调对图纸审核的影响

目前大多数图纸审核为节约会审时间,会审时往往是分专业会审,土建、安装、设备等分组进行,会审后将各专业会审纪要整理合订后就打印下发了,未经过各专业的设计人员统一协调整理,造成专业之间产生新的错、漏、碰等问题。

2.施工图设计审核是重中之重

2.1 结构平面图

一般建筑的结构平面图,均应有各层结构平面图及屋面结构平面图,具体内容为:

1)查看是否绘出定位轴线及梁、柱、承重墙、抗震构造柱位置及必要的定位尺寸,并检查是否注明其编号和楼面结构标高;

2)采用预制板时要检查是否注明预制板的跨度方向、板号,数量及板底标高,查看是否标出预留洞大小及位置等;

3)检查现浇板是否注明板厚、板面标高、配筋,标高或板厚变化处绘局部剖面;

4)砌体结构有圈粱时检查是否注明位置、编号、标高;

5)如果选用了标准图中节点或另绘节点构造详图时,检查是否在平面图中注明详图索引号。

2.2 单层空旷房屋应绘制构件布置图及屋面结构布置图,应审核以下内容:

1)审核构件布置是否表示定位轴线,审核墙、雨篷、柱间支撑、连系梁等的布置、编号、构件标高及详图索引号,同时审核其有关说明等;

2)审核屋面结构布置图应表示定位轴线、屋面结构构件的位置及编号、支撑系统布置及编号、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节点祥图索引号。

3 图纸审核的改进措施

3.1 优先选择当地设计单位

在同等的设计能力条件下,尽量使用当地的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避免沟通不便以及南北地区常用设计方法差异等出现设计问题在审图时才提出,使设计人员临时做设计修改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2软件使用的校审

高层建筑结构三维空间分析软件常见的有:薄壁杆件(分开口和闭口两类)模型,如TBSA,TAT;板一梁墙元模型,如TUS/ADBW,E卫弧;壳元墙元模型,如SATWE等。平面框排架CAD软件有PK。底层框架空间分析程序有SACB。多层混合结构计算软件有ABDS等。设计人员应根据工程受力特点,正确地逸择相应力学模型的分析软件。如果用多、高层结构三维空间分析程序来计算底层框架,结果显然是不正确的。有的软件的使用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如目前常用TBSA4.2版是在DOS低版本上开发的软件,只使用了常规内存且不能使用DOS的多重任务配置。而目前常使用扩展内存、扩充内存及DOS的多重任务配置,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些要求,虽然能使用TBSA程序进行计算,但计算结果是错误的。又如某些软件在配置中如果加有磁盘级存命令SMARTDRV.EXE,计算时就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等等。校审时应对软件的开发背景及使用前提进行了解。对一些大中型重要的工程,应要求采用两种以上不同理论模型的软件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更合理的计算结果。

3.3 提前阅图时间要充裕

要提前把图纸发放到参加图纸审核人员手中,给参加会审的人员有充分的阅读图纸的时间,以便尽可能较全面的发现图纸中的问题,为后续施工顺畅打好基础。

3.4计算结果的审校

校审人员应对工程计算的原始数据、关键数据、设计参数、截面尺寸、荷载图形、配筋图形和计算结果进行全面校审,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通过对软件计算输出结果(如地震周期大小,地震基底剪力大小、振型曲线、位移、平衡性、对称性、渐变性,合理性等等)进行分析,判定计算结果的合理、正确。如由PM形成的PK或TAT数据文件,应根据实际情况(楼面现浇或预制等)对底层柱的实际长度,各层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及梁截面惯性矩增大系数等参数进行修改。又如《建筑抗展设计规范》对规则框架作了明确的规定,在应用计算程序计算时,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个问题,没有注意到程序中与之相配套的参数及处理措施,对不规则框架结构虽然可以计算,但结果不正确。再如考虑梁端混凝土塑性变形引起的内力重分布常常将梁端负弯矩乘以一个折减系数以减小梁端负弯矩,应相应增大跨中正弯矩,而TBSA程序将所有框架梁(包括挑梁)负弯矩均乘以折减系数,应对悬臂梁的配筋结果相应调整。

3.5节点构造的校审

由于软件在计算及绘图时,不可能对错综复杂的建筑构造加以正确的分析处理,容易遗漏造成配筋不足、构造不合理甚至错误。如PK绘出的框架图纸,对于梁上的附加集中荷载处不附加抗剪钢筋(吊筋或附加箍筋),有时会不分情况将梁全长箍筋加密等。又如运用TBSA程序在处理小的错(下转37页)(上接33页)层时,常常将其按一层进行计算处理而与实际受力模型不一致等。

结语

为了使建筑工程能够有好的开始,好的结束,我们必须重视图纸审核,做好图纸审核的细节问题,保证工程能够更好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