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物学博士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西欧国家的医学教育制度和医生培养体系
(一)英国
英国的医学学位包括内外科学士、外科学硕士和医学博士等类型。
1.内外科学士学位
医学本科教育学制5-6年,其中包括2-3年临床前学习阶段和3年临床学习阶段。在第6年,医学生将集中学习作为住院医师所应具有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并分担住院医师的部分工作。对于成绩合格的医学毕业生可获得内外科学士学位。大约90%的医学生在获得内外科学士学位后选择进入医院从事内科医师或外科医师的临床工作,其余10%的医学生选择继续攻读理学硕士、哲学博士等研究型学位。英国共有27所医学院校,每年约有4900名医学生毕业,医学院对报考学生的学业成绩要求较高,平均报考录取比为6:1。
2.外科学硕士学位
通过毕业后教育的外科医师可以在职申请外科学硕士学位,学位授予标准为:从事1-1.5年与外科有关的临床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果。外科医生只有在取得外科学硕士学位之后,才有可能被提升为顾问医师。
3.医学博士学位
通过毕业后教育的内科医师可以在职申请医学博士学位,学位授予标准为:从事3-5年与内科有关的临床研究工作,在注册后的5年内,提交博士论文,对于资历较高的医生,可以提交已发表的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内科医生只有在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才有可能被提升为顾问医师。
英国1983年颁布的《医学法规》明确规定:取得医师资格的首要条件就是拥有英国任何一所大学授予的内外科学士学位。英国没有国家统一的医师执照考试,凡是获得内外科学士学位并达到英国医学总会实习医师标准的医学生,将自动成为临时注册医师,在教学医院内科和外科各进行6个月的轮转实习。
英国医学总会和毕业后医学教育培训委员会负责对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开展培训,包括制定培训标准和进行培训质量控制。全科医师培训3年左右;专科医师(58个专科)培训5-9年。培训通过者成为注册全科医师或注册专科医师。
(二)法国
法国医学教育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2年)和第二阶段(4年)为医学院教育,第三阶段为毕业后医学教育(全科医生3年,专科医生5年)。法国有49所大学医学院,平均每个医学院每年招生140人。法国每年的高中毕业考试由政府统一命题,通过率约70%。凡是通过高中毕业会考的学生都可以进入医学院学习,没有名额限制,但在医学院学习过程中要经历两次“医学会考”的严格淘汰。在第一次医学会考时,法国卫生部按照人口与医生比值以及各大学医院接受医学生能力,确定进入第二学年的医学生人数,通过率一般在15%左右。第二次医学会考指的是每年6月份全国专科医师选拔统一考试,完成第二阶段学业的医学生必须通过这次会考,才能获得第三阶段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国家医学博士(专科医师)资格。
法国医学教育第一阶段(PCEM)主要课程包括人文科学和公共基础课程,以及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遗传学、生理学等生物学课程。PCEMl阶段相当于大学预科,全国第一次医学会考通过率较低,体现出医学教育的“精英”特征。第二阶段(DCEM)各学年的课程有所侧重,在DCEM1学年,医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课程;在DCEM2学年,医学生需要学习解剖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诊断学等课程;在DCEM3和DCEM4学年,医学生需要学习临床医学必修和选修理论课程,同时在医院的临床科室轮转见习。第三阶段(TCEM)包括毕业后教育的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完成第二阶段学业的医学生,必须参加每年6月份举行的全国专科医师选拔统一考试。根据成绩排名和个人志愿,通过者被分配到某医院临床专科,进行5年专科医师培训,学业结束时须提交博士论文,成功通过论文答辩者获得“国家医学博士(专科医师)”证书。而那些没有通过全国专科医师选拔统一考试的医学生,则进入3年的全科医师培训,医学生通过临床理论课程考试,完成临床实践和论文答辩,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全科医师)”证书。法国法律规定,只有通过医学教育第三阶段TCEM,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并向医师协会注册取得医师资格者,才能开业行医。
法国医学教育制度和医师培养体系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住院医师培训是在高等医学教育的第三阶段进行,承担住院医师培训的医院都是综合性或专科性国立大中型医院,医院临床科室主任均是大学医学院的临床授课教授。二是住院医师培训纳入国家整体计划,接受培训的住院医师,按照培训计划学习临床理论课程,在教授指导下参加科室临床轮转培训,并具有独特的“双重”身份,既在大学注册为医学生,又在卫生局注册为医院雇员,由国家付给相应工资。
(三)德国
德国有39所大学医学院,全国每年招收医学生约12000人。高中毕业生可以凭借“完全中学毕业证书”直接进入医学院学习,但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经过两个阶段的国家医师考试,淘汰率均为30%-40%。第一阶段考试在第二学年末,通过第一阶段考试者才有资格参加第二阶段考试;第二阶段考试在第六年末,通过者才可获得国家医师考试合格证书。
德国的医学教育学制6年。医学教育计划包括课程学习、急救工作训练、3个月护理实践、4个月医院见习和1年临床实习等教学内容。德国没有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德国医学博士学位属于研究型学位,医学博士学位和医生职业准入没有关系。对于那些完成教学计划规定学业,通过两个阶段国家医师考试的6年制医学生,颁发“国家医师考试合格证书”和“大学毕业文凭证书”(相当于我国的硕士学位)。德同对医师职业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只有获得“国家医师考试合格证书”和“大学毕业文凭证书”者,才能成为注册前住院医师。注册前住院医师在医院没有处方权,必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经历18个月培训后,到各州医学会申请注册医师资格,经官方认可后,在各州的医学执照管理机构注册并获取行医执照,方可成为独立行医的注册住院医师。在德国,参加全科医师培训的比例为35%-50%,培训时间3年,合格者获得全科医师资格证书;参加专科医师培训的比例为50%-65%,培训时间4-6年,合格者获得专科医师资格证书。
二、西欧国家医学教育和医生培养的特征分析
西欧主要国家医学教育制度和医生培养体系在医学学位和医师准入的关系、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的衔接等方面,都和美国医学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差异。
(一)医学学位和医师准入
在美国。医学博士学位(MD)是第一级专业学位,是医师准入的基本要求;医院的毕业后教育不再授予高级专业学位。
在西欧国家,毕业后医学教育还可继续授予医学专业学位。英国内外科学士学位是第一级专业学位,是医师准入的基本要求;通过毕业后教育,医学生可获得外科学硕士和医学博士学位。法国医学专业学位只设博士层次,包括国家医学博士(全科医师)和国家医学博士(专科医师)两类,医学生在毕业时就已是具有行医资格的全科医师或专科医师。德国医学院的毕业文凭证书类似第一级专业学位,是医师准人的基本要求;医学博士学位是科学学位,和医师准入制度无关。
(二)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
在美国,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阶段划分明确。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只是住院医师培训的准入条件,一名专科医生的学习和培训时间从大学起,可长达15年之久(文理学院4年+医学院4年+住院医师培训3-7年),并需要通过多次考试。在医学院,医学生前2年学习解剖、生理、生化、病理、药理、微生物等基础医学课程;后2年进行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病科和家庭医生科等临床专业训练。在二年级结束时参加全美医师资格考试(USMLE)的第一部分测验,通过测试后方可进入高年级学习。医学院毕业前进行USMLE的第二部分测验。通过全美医师资格考试第一、第二部分的医学院学生,才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获得后,在1-3年内参加USMLE的第三部分测验,通过者获得行医资格。其后,还需进入为期3-7年的按专业定向的住院医师训练,住院医师培训期末,再参加由各医学专科委员会组织的专科证书考试,通过者获得专科医师资格。在医院工作的专科医师收入高于主要在社区工作的家庭医师。家庭医师培训时间一般为3年。
在法国,医学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阶段有机融合。医学生完成本科医学教育第一、第二阶段(共6年)学习后,在第三阶段的毕业后医学教育期间,凡通过临床专科培训(5年),论文答辩合格者,可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专科医师)证书;其他进入全科医师培训(3年)者,通过论文答辩,可获得国家医学博士学位(全科医师)证书。
在英国,住院医师培训阶段的内科医师可以申请攻读医学博士(研究型学位),外科医师可申请攻读外科学硕士学位(高级专业学位),只有获得医学博士或外科学硕士学位的医师才有可能成为顾问医师。
博士毕业后,李仕贵教授毅然放弃了出国做研究的机会,继续留在四川农大任教,之所以选择在农大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他认为这是责任所在。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会将师辈付出毕生心血的科研成果,传承和发扬下去的决心。并表示,人生短暂,一个新水稻品种从研发到推广,需要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如果不抓紧,人生又有几个十年可以浪费?于是,四川农大少了一位留洋学者,却多了一位兢兢业业的科研工作者。
专注科研奠定理论基础
1995年,李仕贵教授开始攻读由周开达院士和朱立煌研究员联合指导的博士。为了弥补传统水稻育种方法的周期长、效率低等不足,他毅然选择了“水稻分子生物学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3年来,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分子生物学的前沿知识,刻苦钻研,利用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的先进实验条件,完成了题为《水稻几个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的博士毕业论文,该论文被评选为2000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在论文原创性的发现基础上,李仕贵教授对水稻种质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研究有了重大进展,近些年来,通过开发新的分子标记,发现了控制水稻抗病和杂种优势等一系列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新基因,如抗稻瘟病基因Pi-d1、Pi-d2和Pi-f;与稻米品质相关小粒优质基因Ik-4;与生育期相关的迟熟隐性基因lf-3(t)和早熟高千粒重基因OsELF3;与杂种优势利用相关的温敏显性核不育基因(TMS)、无花粉型核不育基因ABCGl5和隐性核不育基因SC-ms-2等,提高了育种效率,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方法提供了材料基础和技术支持。
新理论的建立离不开开拓性的思维。为了解析水稻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李仕贵教授对稻米品质、抗病、抗逆、高光合效率等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和定位,系统研究了不同生态环境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并转育了一批优质、高千粒重、大穗和高结实率的水稻群体,为水稻产量、品质、抗性相关基因克隆和功能解析及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的题为“水稻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重要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及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获2004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执着进取开拓特色研究
科研的成功不仅需要勤劳不辍的决心,更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的科研方向。重穗型杂交稻育种理论是周开达院士等老一辈水稻育种家针对西南稻区“寡日、高湿、小温差”生态条件提出的创造性理论,李仕贵教授带领的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以提高杂交稻亲本千粒重和单穗重为重点,选育重穗型杂交稻骨干亲本,组配重穗型杂交稻的育种技术路线。
而在育种方法的改进上,李仕贵教授课题组探索并运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育种策略:选择亲缘关系远、性状差异大的国外优良品种及中间材料作育种亲本,通过渐渗杂交来增加恢复系的遗传多样性,将常规的育种手段和分子标记相结合,成功育成了重穗型杂交稻骨干恢复系蜀恢527和抗白叶枯病蜀恢527。2009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植物分子育种会”上,与会专家均认为该成果是我国分子育种的重要进展之一,被国家“973”项目“主要农作物骨干亲本遗传构成和利用效应的基础研究”列为重要研究材料。
近年来,李仕贵将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育种方法有机结合,进行多性状同步选择,来提高选择效率。利用快速检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基因等现代生物技术,使杂交育种、系统选育等传统育种手段不断升级,并使两者有机结合。建立了高效的多优良基因聚合的育种新体系,使新品种的快速定向培育更加精准,育种效率不断提高,成功培育出一系列新的重穗型杂交稻亲本。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李仕贵教授理论方面的钻研,为其更进一步的科学实践奠定了基础。
创新科研开创新纪元
创造财富,造福于民,是科研的重要目的。
李仕贵教授通过上述创新的育种方法成功育成了重穗型杂交稻骨干恢复系蜀恢527,组配出经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三系和两系杂交稻组合37个,其中18个国家审定,5个被农业部遴选为超级稻,13个国标优质米,5个被评为四川“稻香杯”优质米。蜀恢527也是新恢复系选育的优良亲本和遗传研究的重要材料,被全国30余家科研单位和企业引用,已衍生育成新恢复系38个,组配出40余个杂交稻新组合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蜀恢527是继明恢63以来我国杂交稻恢复系育种上的重大突破。
蜀恢527系列组合的研制成功及推广应用,对提高杂交稻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作出了巨大贡献。据不完全统计,至2010年,蜀恢527系列组合累计推广2亿多亩,新增稻谷87亿多公斤,新增产值1 30多亿元,国外推广800多万亩,创收外汇近千万美元,赢得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为持续保持我国杂交水稻的世界领先水平和杂交稻走向世界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理论支撑。它也为李教授带来了众多荣誉:先后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别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然而,在奖励面前,李仕贵教授并未“居功自傲”,而是试图“得陇望蜀”。近年来,针对蜀恢527抗倒性的不足、难以适应机械作业的难题,李教授通过完善“重穗型杂交稻育种理论”,借鉴玉米轮回育种成功经验,以隐性单基因控制的无花粉核不育材料ABCG15为基础,结合系谱选择和抗稻瘟病等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建立了分子轮回育种方法,育成了新一代重穗抗倒型优质抗病恢复系蜀恢498和不育系川农1A等,组配出新一代川农优498等重穗抗倒型杂交稻组合,正在大面积推广应用。
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陶行知先生有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李仕贵教授在四川农大深受周开达院士、黎汉云研究员、林文君教授、任正隆教授等人的影响和教育,所以他深刻理解教师对于学生的作用。李仕贵
教授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学生。
培养学生踏实的作风。每逢暑假,正是水稻的生长期,刚刚结束教学任务的李仕贵便赶往稻田,埋首其中。他曾说:“结实饱满的水稻,总是低下高贵的头,稗子的脑袋则在风中飘荡。人就要像水稻一样实诚,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这种踏实的学术作风,为学生树立了良好形象。在学生眼里,李教授没有架子:“在炎热的天气里,挽起裤脚,跟学生一起育种,即使身上被晒脱皮也不在乎!”
李教授认为,兴趣很重要,可以激发人的潜力。他把对水稻育种的热爱作为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因此,他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多给学生做实验、交流的机会。在搞好研究的同时,李教授很喜欢给学生上课,将自己研究的前沿东西融入到课堂,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他经常是周末从温江赶回雅安给本部的同学上课,每次两天持续的讲课,由此患上了慢性咽炎。
在指导学生做研究方面,要求学生严谨认真又不失开拓精神。他要求课题组坚持每两周开一次例会,一起探讨研究、学习心得。但又不会过多干涉学生的实验,课题安排好后,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并尽可能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平台。部分学生先后在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下,到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美国农业部水稻中心的等著名实验室从事相关研究,并在《PlantCell》、《Plant Journal》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迄今,李仕贵教授已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60余名,为我国农业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培养了一批高级专业人才。
荣誉等身,低调谦逊
何梁何利基金奖被称为业界的“中国的诺贝尔奖”,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和最具权威的社会力量所设奖项,在中国开辟了重奖杰出科技人员的先河。2010年,李仕贵教授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他是四川农业大学继周开达、颜济之后,第三位获得这一殊荣的教授。
中图分类号:TP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11-06-03
0 引言
流行学习是近来发展起来的维数约减算法,在图像处理和指纹识别方面有很好应用。它要求基于非线性的数据结构,这与生物系统的非线性特点相适应。基于流行学习的非线性降维包含两类:①全局方法,包括等距映射算法(ISOMAP)与最大方差展开(MVU)[1-3];②局部方法,包括局部线性嵌入算法(LLE)、拉普拉斯特征映射算法(LE)和局部切空间排列(LTSA)[1,4]。
基因芯片是崭新的生物学技术,与传统的基因检测技术比较,基因芯片最大特点是能同时定量和定性检测成千上万个基因信息。但对于不断增多的实验数据,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就会导致“数据资源”变为“数据灾难”。基因芯片数据特点是基因数多而样本数少,即存在维数高、样本少的“维数灾难”问题。所以解决的方法就是通过维数约减。本文主要应用等距映射算法、局部线性嵌入算法和局部切空间排列算法来处理高维基因芯片数据。
我们对基因芯片数据的分析主要通过三个步骤:数据预处理;数据降维;支持向量机分类。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比较三种基于流行学习的非线性降维在基因表达数据分析中的分类效果。
1 流行学习算法
1.1 局部线性嵌入(LLE)
LLE算法总体由三部分组成,即先找出K个近邻点,再计算出局部重建权值矩阵,最后由局部重建权值矩阵与其近邻点计算出该样本点输出值。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1 计算出每个样本的K个近邻点。所谓近邻点就是相对所求样本点距离最近的K各样本点,其中,K是一个自己输入的数值。常用的距离主要有欧式距离,但在高维空间数据非线性分布中,欧式距离效果往往没那么显著,这时,可以采用Dijstra距离。这是一种测地距离,它能够保持样本点之间曲面特性,在其他非线性降维算法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步骤2 计算局部重建权值矩阵,定义重构误差函数:
M是一个n*n的对称矩阵,M=(I-E)T(I-E)[4-5]。
最优解Y*是由矩阵M最小第d+1个至最小第2个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组成,因为最小的特征值为零。LLE算法问题归结为稀疏矩阵特征向量求解,计算量相对较小,不过算法不能提供从高维空间到低维空间的投影映射[4-5]。
1.2 等距离映射算法(ISOMAP)
等距离映射算法的重要之处在于两点间距离的测定,测地距离近似计算有两种,一种是样本点xi和它的领域点间的测地距离使用它们之间的欧式距离来替代;另一种是,样本点xi与它领域外的点用它们之间最短路径来替代[3,6]。其计算步骤如下。
步骤1 建立领域关系图G(V,E),根据每个xi(i=1,2,…,n)计算k个近邻记作Nj,根据点xi为顶点,欧氏距离d(xi,xj)为边,建立了邻域关系图G(V,E)。
其中,确定近邻点常用如下两种方法:一是利用ε-近邻方法,考虑点对xi,xj是其近邻点,若;二是利用k-近邻方法,要事先给定k,然后确定其近邻点。
步骤2 计算出测地距离矩阵D(dij)n*m,在邻域关系图G(V,E)寻找最短路径,即
步骤3 在距离矩阵D(dij)n*m运行在古典MDS上,寻找其低维构造点Y={y1,y2,…,yn}[5]。
ISOMAP算法用残差E来衡量降维误差,即E=1-R2(DG,DY),这里DG为距离矩阵,DY是d维空间中欧氏距离矩阵,R2是线性相关系数。一般,降维维数d越高,E就越小。通过E曲线出现拐点或者E已经小到一定阈值就可以来确定降维的维数d[7]。
1.3 局部切空间排列(LTSA)
局部切空间排列是浙江大学张振跃等人在2004年提出的非线性降维方法[8],LTSA基本思想是采用样本点所在领域的切空间以表示点的领域,并对每一个点建立了领域切空间,而后将这些局部切空间排列起来建立流形的全局坐标。LTSA首先也需要选择各样本点的近邻点[9]。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步骤1 选取领域
计算每个样本点的领域。记Xp=[xp1,…,xpk]是样本点Xp包含自身在内的最近k个近邻点。
步骤2 局部线性投影
对Xp进行中心化处理,得到,再对进行奇异值分解,即,获得右奇异向量组成的矩阵Vp。
步骤3 局部坐标系统的排列
构造排列矩阵,这里,Wp=I-[lk/,Vp][lk/,Vp]T。计算的最小d+1个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u2,…,ud+1,T=[u2,…,ud+1]T即为计算的嵌入结果[8,10]。
2 支持向量机(SVM)
支持向量机分类实际上是通过非线性变换将输入空间变换到一个高维空间,然后在这个新空间中求取最优线性分类面,这种非线性变换是通过定义适当的内积函数来实现[11-12]。
为了解决两类不平衡问题,这里需要引入惩罚因子C,当yi=+1类时,0?αi?C+;当yi=-1时,0?αi?C-。
内积函数K=(xi,x)也称核函数,目前常用的核函数主要有三种:
⑴ 多项式形式的内积函数,即:
K(x,xi)=[(x·xi)+1]q
这里得到的支持向量机是一个q阶多项式分离器。
⑵ 径向基内积函数
径向基内积函数是普遍使用的核函数,因为它对应的特征空间是无穷维的,有限的数据样本在该特征空间中肯定是线性可分。
⑶ S形函数内积
K(x,xi)=tanh(v(x·xi)+c)
这里,支持向量机实现的是一个两层的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11-12]。
3 实验方法
在基因变量里,存在噪声基因,这些基因对分类意义不大,因此,在进行降维前,需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即基因筛选。本文预处理方法采用t值统计方法[13-16]。
其中,与是一类中,同一个基因的平均值,n1与n2是每类的样本数量,s1与s2是类的方差。计算出每个基因的t值,在按照t值大小排序,一般认为,基因排序靠前的对应在一类有较高表达值,而排在后面的对应另一类有较高表达值。我们取出t值较大的与t值较小的基因作数据分析。
本文使用的支持向量机以径向基BRF作为核函数,为了选取一个较好的σ以及惩罚因子参数C,选用5-倍交叉验证方法,得到交叉验证准确率来确定。处理过程如下。
(a) 计算t值统计量,选出前100个t值最大基因和后100个t值最小基因。
(b) 对预处理之后数据,基于流行学习的数据降维分析。
(c) 经降维之后的训练集采用5-倍交叉验证方法,计算出最优的σ与C,构造分类器模型。
(d) 用分类器模型对测试集进行测试,计算识别率。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文选用的基因数据来源于Leukemia的组织样本,共有7129个基因。其中,训练集包含38个样本(27个ALL,11个AML),测试集包含34个样本(20个ALL,14个AML)[13]。数据集可以从网站http://datam.i2r.a-star.edu.sg/datasets/krbd/获得[17]。
通过处理,得到不同特征基因数三种方法识别率比较,如图1所示。
图1表明非线性降维LLE最优识别率比其他两种方法高,在维数2与3时得到最优识别率为97.0588%,34个测试样本有33个被正确识别。等距离映射ISOMAP效果最差,而且各维识别率都较低,在基因表达数据应用并不适合。经过流行学习算法处理与未处理的最优识别率比较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经过LLE的降维后,34个测试样本有33个被正确识别,识别率达到97.0588%,也远高于未经任何降维处理的识别率。
从图2可以看出错误划分的样本便是划横线的那个。
5 结束语
本文根据基因芯片数据的特点,把新的基于流行学习的非线性降维算法应用于该数据。通过预处理可以去掉与分类无关的噪声基因,而非线性降维则可以提取特征基因,消除对分类不良影响的冗余特征。通过比较三种算法可知,局部线性嵌入(LLE)的识别率优于其他两种,也高于未经降维处理的数据。面对海量数据的工业应用,LLE可以提高基因芯片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刘小明.数据降维及分类中的流行学习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2007.
[2] Tenenbaum JB, de Silva V, Langford JC. A global geometric framework for nonlinea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J]. Science,2000.290(5500):2319-2323
[3] M. Balasubramanian and E.L. Schwartz. The Isomap algorithm and topological stability[J].Science,2002.295(5552):7
[4] S. T. Roweis and L. K. Saul. Nonlinea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bylocally linear embedding[J]. Science,2000.290:2323-2326
[5] 姜伟,杨炳儒.基于流行学习的维数约简算法[J].计算机工程,2010.36(12):25-27
[6] 肖传乐,曹槐.基于流行学习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可视化[J].生物信息学,2009.7(1):48-51
[7] Peterson L E.Partitioning large-sample microarray-based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J]. Comput Methods Programs Biomed,2003.70(2):107-119
[8] Z. Zhang and H. Zha. Principal manifolds and nonlinea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via local tangent space alignment[J]. SIAM Journal of Scientific Computing,2004.26(1):31-338
[9] 李波.基于流行学习的特征提前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论文,2008.
[10] 黄启宏.流行学习方法理论研究及图像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
[11] 白鹏.支持向量机理论及工程应用实例[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12] 边肇祺.模式识别[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3] T. R. Golub, D. K. Slonim. Molecular Classification of Cancer: Class Discovery and Class Prediction by Gene Expression Monitoring [J].Science,1999.286(15):531-535
[14] 胡煜.降维方法与有监督分类在基因芯片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比较[D].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7.
刘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抗病毒药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和天然产物及衍生物的合成与心脑血管药理活性的研究,并已形成了自己稳定的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先后承担国家重大、重点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
在靶点的抗病毒药物的合理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方面,主要基于病毒(HIV、HBV、HMV和FluV)生命周期的分子生物学过程,针对病毒复制过程的关键酶或蛋白等靶点结构,通过计算机辅助,合理设计药物、合成及抗病毒活性的研究。目前主要开展HIV-i逆转录酶的非核苷类抑制剂、核苷类及其大分子缀合物的前药研究,HIV-1侵入过程病毒gpl20吸附抑制剂和辅助受体CCR5拮抗剂研究,HIV-1转录过程Tat-TAR相互作用、Rev-REE相互作用抑制剂的研究;同时开展HBV侵入和包装过程的非核苷类抗乙肝病毒抑制剂研究,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DNA聚合酶为靶点的抑制剂研究。
在活性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与心脑血管药理活性的研究方面,主要开展活性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结构修饰和抗缺血、抗血栓、抗血脂、抗氧化损伤等心脑血管活性研究。目前主要开展中药川芎活性成分川芎嗪、川芎咔啉碱衍生物的结构修饰研究。
刘教授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和积累,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几年在Bioorg Med Chem Lett、Bioorg MedChem,Chem Med Chem,Curr Med Chem,Curr Pharm Des、Mini Rev Med Chem、Arch Pharm,Arch Pharm Res、CurtHIV Res,Chem Biodiver、Antiviral Res,Heteroeycles、Molecules、Chem Biol Drug Des,Drugs Future,Chin Chem Lett,中国化学、有机化学、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中国医药工业杂志等发表文章15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60余篇;主编《抗艾滋病药物研究》专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6年12月)、主编《实验室有机化合物制备与分离技术》专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1年2月)、主编《无机化学》《无机化学教程》教材;参编《分子核医学》《现代生物医学示踪技术》等专著6部。曾获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2005、2010);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0项,其中授权14项:曾获2001山东省青年科技奖、2004山东省优秀中青年重点科技人才、2004年济南市青年科技明星奖、2002年山东大学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007年山东大学十大优秀教师、2009年度山东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09山东大学十大新闻人物提名奖、2010山东省医学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他的研究成果曾经被国内外学术会议邀请作报告10余次;开发了头孢地嗪、泰诺福韦酯等多个仿制药物,为企业创造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研制的抗艾滋病新药“AZT-PEG缀合物”、抗流感新物SD-11,抗血管性痴呆、抗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川芎嗪衍生物DLJ14和B2”等多个候选药物与多家企业分别签订了联合开发协议,目前均处于临床前的研究中。
冯・诺依曼从小聪颖过人,兴趣广泛,6岁时,他就能心算做八位数乘除法,8岁时掌握微积分,12岁就读懂领会了波莱尔的大作《函数论》要义。
冯・诺依曼的记忆力惊人,读书过目不忘。他对读过的书籍和论文,能很快一句不差地将内容复述出来。
冯・诺依曼一生掌握了7种语言,最擅德语,他在用德语思考种种设想时,又能快速译成英语。据说,6岁时他就能用古希腊语同父亲闲谈。
在计算机领域,他被誉为“计算机之父”。在经济学领域,他被誉为“博弈论之父”。在物理领域,冯・诺依曼在20世纪30年代撰写的《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对原子物理学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在化学方面他也有相当的造诣,曾获苏黎世高等技术学院化学系大学学位。 30岁时,冯・诺依曼已经是纯粹数学学者中的巨人;45岁时,他被全球公认为20世纪最具世界性、最多才多艺、最才思敏捷的数学家。从遍历定理的第一个有力证明到天气控制方法,从原子弹的聚爆装置到博弈论,从一种用于研究量子物理学的新代数学到带有预先储存程序的计算机的装配,到处都可以看到他的设想。他在格论、连续几何、理论物理、动力学、连续介质力学、气象计算、原子能和经济学等领域都做过重要的工作,被称为上世纪“最伟大的全才之一”。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Ломоно?сов
他创办了俄国第一所大学――莫斯科大学;由于他渊博的学识,他也被普希金赞誉为“俄罗斯的第一所大学”;他是“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俄国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和诗人。他在俄国的地位,有如伽利略在意大利、牛顿在英国、笛卡儿在法国、莱布尼兹在德国和富兰克林在美国的地位。
为了躲避继母的责骂、争取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19岁的他带着两本启蒙书――《斯拉夫语法》和《算术》,凭着借来的3个卢布,离开家乡、踏上了漫长的求学之路。他冒充教会执事的儿子进入了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用1年时间掌握了拉丁文,并自修了希腊文,用5年时间修完了8年的课程,被选派到彼得堡国家科学院大学深造。半年后,又被派往德国学习采矿和冶金。1736年秋,他进入马尔堡大学学习物理学和化学,期间精通了德语、法语,后又到弗赖堡学习矿业和冶金学。在克・伏尔夫教授的手下,他学习了数学、哲学、物理学,又选学了化学、力学、矿山测量、水利工程学课程。
他在物理、化学、语言学、文学、哲学、历史、天文、地质、矿物、航海等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
他是一个出色的人文学者,在历史学、语言学、哲学方面都有研究,被誉为“俄罗斯现代语言之父”,著有《修辞学》《俄语语法》和《论俄文宗教书籍的益处》等。
他在观测金星凌日时第一个发现了金星上存在着大气;他创立了热动力学说,指出热是物质本身内部的运动,从本质上解释了热的现象;他提出了气体分子运动论,认为空气微粒对容器器壁的撞击是空气产生压力的结果;他对气体压强给以正确解释,即是空气质点对器壁撞击的结果;1741年,他创立了物质结构的原子――分子学说,为俄国的物理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用实验证明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相等,这一发现比拉瓦锡发现物质不灭定律早18年;他是最早应用天平来测量化学反应重量关系的化学家。
他是俄罗斯的“全能才子”,是俄国“文艺复兴式的人物”。他的名字叫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莱布尼茨,德国自然科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数学家、历史学家。他的研究成果遍及力学、逻辑学、化学、地理学、解剖学、动物学、植物学、气体学、航海学、地质学、语言学、法学、哲学、历史学、外交学等等,他是历史上少见的通才,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还是最早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德国人,而他的职业,是一名律师。
莱布尼茨在数学史和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数学上,他和牛顿先后独立发明了微积分。有人认为,莱布尼茨最大的贡献不是发明微积分,而是发明了微积分中使用的数学符号,他也因此被称为“符号大师”。莱布尼茨还对二进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哲学上,莱布尼茨的乐观主义最为著名,例如他认为“我们的宇宙,在某种意义上是上帝所创造的最好的一个”。他和笛卡尔、巴鲁赫・斯宾诺莎被认为是17世纪三位最伟大的理性主义哲学家。
莱布尼茨对物理学和技术的发展也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提出了一些后来涉及广泛(包括生物学、医学、地质学、概率论、心理学、语言学和信息科学)的概念。莱布尼茨在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神学、哲学、历史学、语言学诸多方向都留下了著作。他的著书,约四成为拉丁文,约三成为法文,约一点五成为德文。
莱布尼茨的求学经历也堪称传奇。
15岁,他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 一进校便跟上了大学二年级标准的人文学科的课程。期间他还抓紧时间学习哲学和科学。
17岁,他以《论个体原则方面的形而上学争论》一文获学士学位。
18岁,莱布尼茨完成了论文《论法学之艰难》,获哲学硕士学位。
19岁,莱布尼茨向莱比锡大学提交了博士论文《论身份》。次年,审查委员会以他太年轻为由而拒绝授予他法学博士学位。他对此很气愤,于是毅然离开莱比锡,前往纽伦堡附近的阿尔特多夫大学并立即向学校提交了早已准备好的那篇博士论文。
21岁,阿尔特多夫大学授予莱布尼茨法学博士学位,还聘请他为法学教授。
据称,经当代智商测试研究,莱布尼兹的智商高达205,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天才。
托马斯・杨Thomas Young
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是个奇才,同学们都称他为“奇人杨”。上帝在造人方面从来都不是公平的,托马斯・杨就是个例子。表面上,他的身份是医生、物理学家,但这仅仅只是他的社会角色而已。他涉猎的广泛程度让人瞠目,他的才华横溢让人吃惊。
他在光波学、声波学、流体动力学、造船工程、潮汐理论、毛细作用、虹的理论、力学、数学、光学、声学、语言学、动物学、埃及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他还对艺术颇有兴趣,他热爱美术、音乐,几乎会演奏当时的所有乐器。他会制造天文器材,还研究了保险经济问题。他擅长骑马,并且会耍杂技走钢丝。
小时候的托马斯是个神童,2岁会阅读,4岁能将英国诗人的佳作和拉丁文诗歌背得滚瓜烂熟;不到6岁已经把圣经从头到尾看过两遍,还学会用拉丁文造句;9岁掌握车工工艺,能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物理仪器;几年后他学会微积分和制作显微镜与望远镜;14岁之前,他已经掌握10多门语言,包括希腊语、意大利语、法语等等,不仅能够熟练阅读,还能用这些语言做读书笔记;之后,他又把学习领域扩大到了东方语言――希伯来语、波斯语、阿拉伯语;他阅读了大量的古典书籍,在中学时期,就已经读完了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拉瓦锡的《化学纲要》以及其他一些科学著作,才智超群。托马斯26岁时,著名的罗塞塔石碑被发现。石碑上刻了三种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古埃及通俗文字和希腊文。首先阐释这些象形文字的人是法国人商博良,但托马斯却是把碑文的译文发表成书的第一人。
1957年3月出生于房县城关镇的邓子新,从贫困山区的农家孩子到名牌大学的教授,从农村青年到蜚声海内外的分子生物学专家,邓子新以他的勤奋和执着,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成功之路。
1977年恢复高考,邓子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农学院,成为生化系微生物专业的大学生。1982年,邓子新入了党,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经人推荐,他拜师在世界链霉菌遗传系研究中心霍普伍德先生的门下。邓子新在英国没有辜负祖国、老师对他的期望,发现了链霉菌启动子在大肠杆菌中能起作用,揭示了链霉菌异源基因表达和调节的新内容,赢得霍普伍德先生的信任和欣赏,破例让他立即到东英大学注册,提前转攻博士学位。邓子新只用三年半时间,完成了别人六年才能完成的学业。1987年5月,他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辨,戴上了英国皇家博士帽。
1988年5月,邓子新携妻子一起回到祖国。回国后,他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在重视和强化自己基础研究能力的前提下,重点开展了应用基础性研究,中心课题是丝状细菌链霉菌抗生素生物合成的遗传学,但他们的研究进行得很不顺利。
邓子新早在英国时就对分子生物学很感兴趣,并在实验中发现一些细菌的DNA发生了降解,而另一些细菌的DNA则不降解。整个DNA的提取、电泳等过程都是一个人操作的,在同样的环境、操作方法和实验条件下,为什么不同生物来源的DNA会出现降解特性完全相反的差异呢?他很快发现,自己的新发现得不到同行的认可,一方面由于解答质疑总要花上一年半载,另一方面太新的想法容易被人看成是在“忽悠”经费,所以往往申请了也白搭。
邓子新还是个多面手,在微生物分子遗传学、抗生素药物代谢工程和化学生物学领域,发展了一系列重要抗生素产生菌的体内外分子操作技术,设计了一系列新抗衍生物,取得了一批抗生素基因簇或其药物衍生化合物的专利。虽然这些工作使他陆续获得了不少经费支持,但他一直“痴心”的这个DNA降解之谜却得不到经费支持,不得已,他就从自己的其他项目“借用”资金,国内做不成的实验,就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
1997年,邓子新和同事已经将有关基因分离出来,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硫有关。但当时他们第一次拿到DNA上存在硫修饰的证据,那时还没有遗传学、生物化学、尤其是没有化学分析的最终证据,难以服众。
2000年,上海交通大学创办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邓子新在此中心组建了微生物遗传学团队,并从武汉来到了上海。交大看重他们的研究,给他们提供了较好的工作条件和启动经费,这无疑是项目得以顺利展开的最好催化剂。
2003年,他着手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点项目,然而答辩没有通过,说明认可的程度很低,但基金委认为这是一个有潜力的项目,因此以提供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主任基金的方式给了他一笔30万元的资助。这是在非共识的情况下得到的经费,邓子新很感动,因为这毕竟是对他挑战常规的一种鼓励。
DNA骨架上第一种生理修饰之谜被破解
2007年,邓子新与其科研团队在这个原创性新领域不断努力,有一种被用作药物的DNA修饰物,原本一直是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合成的,现在,中美科学家共同发现,原来细菌早就会干这件事——5种酶合力,能将硫掺入到DNA骨架中。这种被称为磷硫酰化的DNA修饰,是迄今在天然DNA骨架上发现的第一种生理修饰。
邓子新领衔的实验室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成功解析DNA硫修饰精细化学结构为“R-构象的磷硫酰”的研究成果《细菌DNA大分子上的磷硫酰化》,发表在《自然》系列之《化学生物学》网络版上。这是迄今为止在天然DNA骨架上发现的第一种生理修饰。
“这一发现,再次证明大自然蕴含无穷神秘,人类会做的事情,它早就会做了。”邓子新表示,天然DNA骨架上磷硫酰化的发现无疑构成了对DNA结构又一新的补充,如同甲基化的修饰导致了一系列新的发现一样,DNA磷硫酰化的发现将产生分子生物学领域新的“信息”流,并打开一个新的学科领域。
有关专家认为,这个新领域刚刚打开,众多研究内容的延伸可能形成一系列新的跨越不同学科的研究生长点。比如透过DNA磷硫酰化修饰找到全新功能的核酸酶,用细菌来合成磷硫酰化寡核苷酸用于生物化学和基因治疗等,都将具有重大的生物学或生物工程学意义。
期待陆地海洋领域学者一同“下海”
“陆地微生物的多样性成为天然药物的第一宝库,那么海洋就是生物多样性的第二宝库。”中科院院士邓子新如是说。“共生是海洋低等生物繁衍和生存的保障。”
随着探索和研究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化学和生物证据提示,海洋低等生物中分离的天然产物其实是由共生微生物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与海洋低等生物共生的微生物,才是许多海洋药源天然产物的真正制造者。药物产生是生物共生的需求,也是人类资源的外延。如果能够从海洋共生微生物入手,找到或克隆出相关化合物的生物基因簇,那么就可以解决药源限制的瓶颈问题,从而促进海洋药物的发展。”
我国的海洋共生体研究及海洋药物研发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限制。对此,邓子新认为,应该鼓励陆地微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家“下海”,加强对海洋共生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功能基因簇的克隆。针对样品采集过程中各自为政、重复研究而造成资源浪费甚至破坏的情况,邓子新建议,“强化海洋生物采集技术与设备的投入,提高采集效率,同时统筹规划样品采集的利用和保护,加强相互协同,并且借鉴陆地微生物,如放线菌的研究经验,优化和完善整个体系的研究”。
由于99.9%以上的共生微生物还不能被分离培养,同时海洋微生物都是未经驯化的野生菌,因此药源制备非常费力,难以规模发酵。对于野生型微生物的特点,邓子新也有独特的理解,他认为,可以优化培养装置、发酵与代谢调控技术,或者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其“驯化”为易于遗传操作、发酵性能良好的微生物药物工业产生菌。
目前我国从事海洋药物研发的单位非常有限,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青岛等几个城市。邓子新表示,期待国内外陆地和海洋领域的学者能够共同加入,利用学科交叉的优势,协同作战,共同促进我国海洋药物的进一步发展。
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团队
1985年,国际伽玛刀技术应用情况风生水起,瑞典伽玛刀技术开始推广应用于临床,技术也比较成熟,但国内的医疗界还很少有人听说“伽玛刀”这个词。
“我在1985年开始接触放射外科研究,并有幸成为蒋大介教授的博士生。蒋老师是个思想比较开放,又肯于钻研,在学术上精益求精的人。他当时对伽玛刀应用这个课题很感兴趣,便给我定下了立体定向仪和立体定向手术的研究。那时国内还没有可用CT定位的立体定向仪,关于这项技术的应用国内是一片空白。因此,实施这项技术,我们必须从零做起,从立体定向仪器的制作到手术中操作,都得自行研究。为了制作一个立体定向架,我和老师经常在闷热的小车间敲打锻造,挥汗如雨。3年下来,车、钳、刨、铣的技术活我已经样样精通。老师曾经给我开玩笑说,我博士毕业不仅可以拿到博士学位,还可以拿个‘荣誉车工’三级证书。”回忆起往事,潘教授神采飞扬,对那段艰苦的岁月心存感恩。“那是一段辛苦却充实的岁月,老师的坚忍不拔,锻造了我的性格,并直接影响了我今后的工作。”
据潘教授介绍,经过艰苦的努力,他们终于在国内自行设计制造出了可用于CT、MRI和普通X线定位的定向仪,并率先在国内开展了CT、MRI立体定向手术。在当时国内技术完全空白的情况下,做这样的研究难度可想而知,因此,研究成果也弥足珍贵。自然,他们的成绩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1990年,潘力教授的博士论文《通用多功能立体定向仪》获世界卫生组织(WHO)1990年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其课题《磁共振、CT立体定向手术方法与定向仪研究》获我国卫生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潘力教授说:“1990年,我进入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工作,并在1993年作为国内第一批医疗人员,开始从事神经肿瘤放射外科伽玛刀治疗。华山医院为我国第一批伽玛刀研究人员的成长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会。目前,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每年的手术量差不多有1万台,头部伽玛刀治疗量大约在2 000例左右,这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各种肿瘤病例。”
潘力教授继续回忆说:“科室开展伽玛刀治疗初期,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比如对于适应证的把握,对于机器的高效准确应用,我们都得一点一点地摸索,但我们科室氛围很好,无论长幼、无论地位高下,也无论资历高低,谁都有发言权。大家经常在一起讨论病例,交流学习。那时我们借阅了好多外国的文献,参考别人的做法,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摸索改进。不过我们这个团队的成长还是比较快的,一方面是得益于科室的学习及民主氛围,另一面也得益于科室本身拥有的比较雄厚的技术基础。我们从初期对放射外科治疗适应证的肤浅理解,一直到知道怎么做,做了以后会发生什么情况,有效、无效,还是有并发症,直到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对适应证全面掌握,应用自如;而对病人适应证的理解,及哪些病人适合做,哪些病人不适合做,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那些所谓的普通的规范,而能够做到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病理性质,以及不同形状它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都有了比较自信的预测。”
并不是所有的肿瘤伽玛刀都能治
据了解,华山医院目前已经有超过2万例的伽玛刀治疗手术,单机治疗量居世界第一位。这样的治疗机会,让华山医院的临床医生快速成长起来,从而也迅速培养了一批神经外科方面的业界精英。现在已经成为国内神经外科界精英人才的潘教授借用了一句话表示了自己的感触:“王忠诚院士曾经告诉我们:我们的知识和技术很大程度上是病人给我们的。他们用他们的生命把治疗机会给我们,使我们逐渐积累、成熟起来,而我们也要把自己的技术更好运用于病人。”
谈及伽玛刀的治疗特点时,潘教授介绍说,“其实伽玛刀外科和常规外科的治疗差异主要体现在治疗理念上。现在和谐理念已经广泛应用到医学中了。过去容不得肿瘤在身体里面,对肿瘤一定要‘赶尽杀绝’;而‘赶尽杀绝’这个过程造成了很多并发症,使病人虽然活着,但生活质量很低。伽玛刀外科治疗遵循的原则是:只要肿瘤不危害生命、不造成症状,只要控制住不让他长就可以了。例如对转移性肿瘤患者来说,本来晚期癌症转移到脑内患者,生存期已经很有限,开刀治疗后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住院时间势必很长;患者生命中留下的有限时间,往往大部分在医院里度过,生存质量很不好。现在医疗都强调生存质量,使患者在有限的生存时间里,生存质量尽可能改善,并让他尽快回归到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伽玛刀治疗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并发症较低,患者术后可以回归到正常生活,但在治疗上也需要注意。临床医生应该正确选择治疗对象,因为伽玛刀不是所有的肿瘤都能治,不是大小病灶都能治。临床上通常有一个规范,要求颅内病灶大小不超过3公分,才适合伽玛刀治疗。如果太大,它就会产生放射反应,而真正适合伽玛刀治疗的肿瘤大概仅占神经外科治疗病例的10%到20%。从国际流行病学调查和国内构成比的报告来看,20%的比例是比较正常的,超出这个比例,就有适应证掌握不严格的情况。”
伽玛刀技术的临床突破
潘教授说,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伽玛刀技术常规治疗各种肿瘤已逐渐得心应手,但他们对于伽玛刀治疗领域、病种、病型的拓展并未停止探索。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们遇到了一例‘脑膜瘤’患者。当时我们就按脑膜瘤常规手术,切下来的病灶边界清楚,血供非常丰富,但病例检查结果却令所有人惊讶了,因为最后的病理结果为中颅底海绵窦内海绵状血管瘤!”潘教授继续介绍说,当时中颅底海绵窦内海绵状血管瘤国际上少有报道,亚洲仅有少数病例,对于临床治疗方法还不是很成熟。
“初次遇到这种病时,我们就常规手术切除。开刀后,出血厉害,术后颅神经损害严重,患者发生眼睛斜视。对肿瘤残留部分,我们尝试用伽玛刀照射,经几次照射,残留肿瘤缩小很快,也没有发现副作用,当时大家都很惊叹!下次再遇见这种病例,我们就直接采用伽玛刀照射,肿瘤缩小很快,没有并发症,患者术后综合状况也比较好。”
潘教授欣慰地说:“中颅底海绵窦内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特点过去认识不清楚,临床误诊率高。我们至今已经积累了几十例这样的病例。现在治疗这种病我们已经得心应手,颅内肿瘤超过3 cm时,临床上成功全切的比例不超过50%,术中容易大出血,术后颅神经损害严重。相对于手术切除而言,用伽玛刀很安全,颅神经没有损害,肿瘤缩小得很快,至今我们没有看到一例复发病例。”
据记者了解,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拥有这样的成长机会绝非偶然,这与他们的科室深厚的学术背景和科室的临床实力息息相关。
学科细化才能更专业
“我们这个团队有神经外科、放射诊断科、肿瘤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主要在适应证选择上起主导作用,放射诊断技术的实施由专门的放射诊断医生实施。好的团队一定要涵盖这些个学科的人才,学科细化才能更专业。”
在谈及神经外科的成长经验时,潘教授深有感触。
对神经外科未来的成长方向,潘教授说:“以后神经外科治疗范畴会逐渐扩大,会出现更新的伽玛刀机器,会把传统放疗多次治疗的概念应用于伽玛刀,这样产生的放射反应会更轻,因此伽玛刀治疗适应证也会逐渐扩大。在治疗领域中,过去一些不认识的疾病,随着神经生理、神经病理等整个学科的发展,伽玛刀适应证会逐渐增加,以后丛集性头痛,肥胖等都可能会用伽玛刀去治疗……”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识码:A
Analyse on Anxiety Theory of Rollo May
LIANG Yuanyuan, MENG Xiangrui
(Educational Science College,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5)
AbstractRollo May is the famous contemporary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which called " father of American existing psychology". In his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psychology, anxiety theory tak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Key wordsRollo May; anxiety; existentialism
罗洛・梅是当代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是存在主义哲学在美国的积极倡导者,被称为“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20世纪中叶他把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介绍到美国,开创了美国的存在分析学和存在心理治疗。
罗洛・梅一生著述颇丰,对心理学的发展贡献极大,曾被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心理学终身成就奖章。在其对心理学的重要贡献中,焦虑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罗洛・梅选择焦虑作为他的突破点,他仔细阅读了弗洛伊德的《焦虑的问题》(《The problem of Anxiety》)、克尔凯郭尔的《焦虑的概念》(《The concept of Anxiety》)等人的著作。罗洛・梅结合自己的病情,吸取前人的经验,尤其是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哲学的理念,在蒂利希的指导下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焦虑的意义》(《The meaning of Anxiety》)。194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授予的第一个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在罗洛・梅的论文中,他对焦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在考察哲学、生物学、心理学和文化学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克尔凯郭尔的观点,结合临床案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将焦虑置于人的存在的本体论层面上,认为焦虑是人的存在受到威胁后的反应。
所谓“存在主义”,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马赛尔在1942年提出的,“存在主义是一种看待人的方式……存在主义在时间和空间的情况中看待人。”①存在主义哲学中的存在和以往哲学中的存在是不同的。存在主义的存在特指人的存在。因为人的存在在存在主义哲学家看来不是生物的存在,也不是社会的存在,而是个人的经验和觉知。个人只有存在时才具有意义。克尔凯郭尔认为焦虑是人们在选择时产生的一种相互矛盾,不知如何抉择的心态。存在主义的理念与被死亡与疾病折磨的罗洛・梅“一见如故”,在存在主义的基础上罗洛・梅提出了他的焦虑理论。
1 什么是焦虑
罗洛・梅认为人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存在,在这种发展之中,人的存在不仅仅是生物的客观,更大意义上是人的主客观的统一的发展,即人对自我存在知觉及对此知觉的知觉。那么人对自我存在的知觉,即存在感调节整合着人的本性与人的存在,而对存在感的知觉也就构成了存在的意义。而焦虑就是对存在感的威胁而形成的一种反应。这种对存在感的威胁不仅仅是对生理上自我存在的威胁,也包括对个人价值、意识等存在的威胁。在所有威胁之中,最大的就是死亡的威胁和人基本价值的威胁。因为死亡威胁着人的客观存在而人的基本价值一旦受到威胁,人存在的意义也就受到了冲击。
罗洛・梅将焦虑定义为:“焦虑是因为某种价值受到威胁时所引发的不安,而这个价值则被他个人视为存在的根本。”这种威胁可能来自于对肉体生命的威胁,例如死亡焦虑;也可以是对心理存在造成的威胁,例如失去自由的威胁;也可以是个体所认为的其他的存在价值,例如爱国主义,对他人的爱等。虽然每个人所认定的存在的价值不同,即“某种价值与自己人格的存在等同”但威胁必定是针对某人认定的存在的价值,及其衍生的人格安全感而言。
2 焦虑的根源
焦虑是对个人存在感的威胁而出现的反应。所以焦虑总是出现在“存在”与“不存在”之间。当个体意识到他的存在受到威胁,可能被毁灭的时候,他就会感到焦虑。与传统的精神分析学派从人格的角度解释焦虑有所不同的是,罗洛・梅从社会与价值观的角度进一步阐明他的观点。罗洛・梅认为有三种传统的价值观已被现代社会抛弃。第一种价值观是竞争的价值观。罗洛・梅所说的竞争是指个体为维护自身健康和合理利益而奋斗努力的竞争。但这种竞争被时代抛弃。竞争变为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第二种价值观是理性与感性并存的价值观。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是理智与情感的“混血儿”。而现代社会过于重视人的理性,而忽略人的感性。过于理性必然会导致人的理性与感性的严重不均衡共存,最终也极有可能导致人格的分裂。第三种价值观是人的价值感与尊严感。罗洛・梅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感受到了个人力量的微弱与生命的“不足道”。在战争的时代,人的价值与尊严受到完全的冲击。人的价值感与尊严感受到冲击也必然会引起焦虑。
人的存在感一价值观受到冲击后必然会带来空虚与孤独。罗洛・梅认为,空虚感是20世纪中期人们的主要心理问题,许多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对自己正在经验的东西没有任何清晰的概念。②而这种空虚感与孤独感将会促成焦虑的再“发酵”,更加加深了焦虑的水平。除此之外,罗洛・梅还认为诸如爱的能力的丧失,人与自然关系的剥离等等因素也会影响到个人的焦虑的产生。
3 焦虑的种类与应对
罗洛・梅认为个体作为人的存在的最根本的价值受到冲击,自身安全受到威胁而产生的反应即为焦虑。焦虑是存在的特征之一。所以焦虑是本体意义上的。而且这种存在也是不可以避免的。罗洛・梅将焦虑分成两类:正常焦虑和神经症焦虑。由于焦虑是作为人的存在的一个特征,所以每个人都无法在成长中避免焦虑的产生。这种由于特定事件而引发的,时间较短,对象明确的焦虑即为正常焦虑。这种焦虑在更大意义上是个体的存在受到威胁的指示灯,同时这种威胁不足以毁灭存在,故而产生焦虑。面对这种焦虑时,我们应该直视其及其背后的威胁,坦然处之,将注意力集中在过好当下的生活以及威胁的处理。
第二种焦虑是神经症焦虑。神经症焦虑是指,行为与威胁不均衡,个体对客观威胁做出不适当的反应。一般而言,个体在威胁发生时采取防御机制。神经症焦虑是正常焦虑的病态发展。面对威胁时,个体不能正视,而试图回避,逃跑,保护脆弱的自我免受焦虑冲击。针对神经症焦虑,罗洛・梅认为关键是要帮助焦虑的个体建立起自尊,让个体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甚至可以用等方式来唤醒个体对自我存在的觉知。
4 对罗洛・梅焦虑理论的评价
罗洛・梅综合了传统精神分析学派和克尔凯郭尔的两方面观点,提炼出基于存在主义的焦虑理论。一方面他吸收了传统精神分析学派关于“焦虑是一种内心冲突”的观点,但他摒弃“性”的出发点,将人格中本能的矛盾与受阻而引发焦虑提升为本体论意义上人的存在受到威胁而产生的焦虑。对于克尔凯郭尔,罗洛・梅进一步丰富了他的理论,罗洛・梅从临床的角度更加详尽的阐述了焦虑唤起的根源、特征与应对方式。罗洛・梅在对传统精神分析学派与存在主义的扬弃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焦虑理论。并且罗洛・梅通过对焦虑的研究,逐渐形成了以人的存在为核心的思想,为其系统的存在心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与基本框架。尤其是他将焦虑分为正常焦虑和神经症焦虑,以及对焦虑产生机制的研究与焦虑根源的价值观丧失理论对焦虑的后续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1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建设
在教育部“985”工程专项基金支持的基础上,心血管内科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建设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在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高水平科研平台建立并稳步发展。2012年,随着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被评为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实验室,也是当年心血管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进一步促进了临床医学科研条件的建设和学科发展。通过制定实验室建设方案,增强实验室各项软件和硬件设施,优化人力物力资源,建立了一个集开放、协作和竞争为一体的高水平科研平台。
1.2构建临床医学科研平台
实验室包括:细胞膜片钳实验室、细胞培养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动物实验室、倒置荧光相差显微镜实验室、学术交流办公室。各实验室有机结合,强大实验支持,加上良好的实验环境和医学科研条件,吸引了众多院内外优秀科研工作者,推进了科研项目的开展和顺利完成,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有利于相关学科的建立和飞速发展。
1.3配置先进的实验室仪器设备
目前,实验室已经积累了总价值约2000万元的先进仪器设备。包括:(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仪器:酶标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普通PCR仪、梯度PCR仪、荧光定量PCR仪、分光光度计、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超声细胞破碎仪、超净工作台、高速冷冻离心机;(2)细胞实验仪器:细胞膜片钳设备、细胞压力加载系统、流式细胞仪、全自动磁珠分选仪、普通倒置显微镜、倒置荧光相差显微镜、生物安全柜、台式离心机;(3)动物实验仪器:离体心脏灌流装置、多导电生理记录仪、彩超相控阵探头、冷光单孔手术灯、体视显微镜、血管压力直径测定仪等。仪器设备种类齐全,形成了系统的研究体系,更好的服务于科学研究。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必要的科研设施,能够基本满足科研工作对于科研仪器设备的需求。同时,这些专业的实验室配置有利于科研项目的申请和开展,促进了学科的建设和稳步发展。
1.4特色化实验室管理和发展
作为心血管内科高水平科研平台,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的宗旨是服务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为更好的尊承其服务宗旨,实验室建立了管理制度。对实验室科研档案管理、实验技术积累、实验室安全卫生保障、实验室仪器设备维护、科研实验收费等分别制定了详细规章制度,制定课题组之间定期交流机制,为实验室正常运作与稳步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实验室实行以课题组为单位的负责制度,各课题组负责人(或导师)对各自课题组的经费使用情况、科研进度和科研成果的可靠性负责。这种运作模式,在保证研究课题独立性的前提下,有利于不同课题组之间、不同科室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利于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科发展。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着重研究心血管疾病中的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和影响,主要分为三个方向: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方向,心脏保护与心律失常方向和动脉粥样硬化与心律失常方向。为了促进上述研究方向的发展,实验室积极选派优秀人员出国留学深造。同时,邀请该领域与实验室长期合作、有影响力的专家为课题组成员,为研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随着实验室临床医学科研条件的建设和各项科研项目的开展,实验室已建立了心律失常在细胞、离体和在体水平的系列研究方法,综合多道生理仪、膜片钳等专业研究手段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室已具备开展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的全部仪器设备和实验方法。
2强化科研积累和人才培养
2.1科研业绩沉淀,促进科学研究在医院重点学科发展经费的支持下,科室运用膜片钳技术,建立了心脏离子通道实验平台;构建心律失常的整体动物模型;建立离子通道在动物整体模型上的整合;利用细胞压力加载系统,在细胞水平上,研究心力衰竭离子通道的改变以及对心脏重构的影响。努力构建设备先进、种类齐全、操作规范、学术氛围浓郁的优秀实验室,为吸引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努力使实验室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心血管研究方面的高级人才培育基地。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的建立,为学科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浓郁的学术氛围,为科研项目的申请和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才培养是实验室服务宗旨之一,2010—2012年,在实验室建设与稳步发展阶段,科室共招收了11名博士研究生和27名硕士研究生,已有27名顺利完成科研工作并取得相应学位。科室共申请并获得多项专利,发明专利有“便携式心内除颤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电极导管、心脏起搏电极、数码临时心脏起搏器和下肢动脉造影标记尺。基础临床科研取得长足进步:获得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广州市科技名院名科特色项目,1项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研究5010计划项目。其中,省部级项目中包括多项卫生厅科研项目。获批的项目中,既有心电生理方面,也有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方面的研究;既有基础研究,也有应用研究,学科影响力日益增强。
2.2依托平台建设,促进科研与人才培养良性循环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随着平台的建设人才辈出,科室获得1项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项目,1项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项目,3项“逸仙优秀医学人才”计划项目,2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累计科研经费591.6万元。科室每年获批项目数、科研经费总额和SCI收录论文篇数及影响因子均呈递增趋势(见图1、图2、图3)。1人荣获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人才资助项目,2人荣获日本第一三共医药学奖学金。实现了实验室建设—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向全国培育和输送了高质量的心电生理和心律失常的专业研究人员。与其他科室相比,科室获得的人才培育项目居全院之首,且有1人荣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学科着重培育广东省和全国优秀研究生,争创全国百优博士论文。
2.3促进学科发展,增强学科影响力在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自2008年以来,心血管内科每年举办逸仙心血管病论坛。每年来自国内外心血管病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达到500多人,会议论坛内容包括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分论坛和冠心病与高血压分论坛等。作为区域性的学术会议,意在立足广东,辐射华南,加强与国内外交流,给省内外心血管医生提供一个沟通、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近年来,随着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的成立以及学科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以心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实验室为科研和学术交流平台,学科的科研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同时,学科建设得到长足稳定发展,参观和交流的人员来自全国各地。2011年,科室荣获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临床医学科研条件的建设对于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学科建设、加速人才培养、增强心血管内科的综合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走出课堂,上好第一节课
初中生物是初一才开设的一门课程,对于新的课程学生们充满好奇心,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一开始接触生物,就能把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呢?上好第一节课是关键,因为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第一堂课,我没有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一开始就进入生物的学习,而是带领学生认识学校里的一草一木,向学生展示生物科学的发展历史和21世纪生物发展的宏伟蓝图,介绍生物与人类生存和社会文明的重大关系,使学生体验“处处有生物”的真实情感,与此同时巧妙地设置问题,使学生感受生物世界的神秘和新奇,中学生们在参观校园时,眼睛里流露出一种惊奇、疑惑的神色,好像在说这普普通通的一草一木还有这么大用途时,他们情绪激昂,内心兴奋,注意力集中,他们被这些奇妙的生物用途所吸引,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对生物有了强烈的兴趣,很想知道为什么?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望。然后再结合生物和我们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国防科技、材料的研制和生产作一些简单的介绍,通过介绍使学生们了解到生物科学与各行各业的相互联系和重要关系,了解到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掌握必要的生物常识是一个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为学生们树立要学好生物的信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创设多样的课堂情景,活跃课堂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乐思方有思泉涌”民主、松宽、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自主探究的前提条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并在此基础上营造各种情境,则更能促进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记忆,在思维中深入,在想象中升华,在失败中反省,在探究中提高。如在教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节时,我为学生准备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如水果、蛋、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食物进行调查并将结果进行分析交流。这样使学生积极性高涨。在民主中,畅所欲言。思维被激活,创造的火花不断闪现。同时在交流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教学效果好。又如在上“裸子植物”时,对于松树为什么终年常青?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该问题的理解,先在课堂展示松树枝条,以及收集到的松树落叶,请学生结合本身知识分组讨论后再综合,找出关键所在是与松叶的寿命,接着再提问:“在进入深秋时节,还有哪些裸子植物是常青的?我们平常见到的桑树、桃树为什么不能司机常青呢?”通过这层层递进,由易到难问题的设计和回答,活跃了课堂气氛,创设了一个轻松有趣的问题情景使学生能根据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来认识新知识,形成新观点。学生通过看想说等系列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兴趣。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介绍一些当今生物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让学生观看录像了解影响环境保护,资源问题,能源短缺等都与生物有着紧密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证欲望和学习兴趣。
三、重视学生的好奇心,鼓励积极探索
初中生好奇心强,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容易提出一些与课本要求不一致或无关的问题。作为教师对这类问题应尽可能给以适当的解答,一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励他们去主动探究知识的奥秘。如:做“观察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有的学生提出改进方法:1、以馒头代替浆糊。2、用条件反射获取唾液。恒温时两支试管都加入碘液,观察2号的蓝色渐渐退去。我表扬了爱动脑经认真钻研的同学、并让全体同学讨论改进方法是否可行,还让部分同学按改进方法做实验,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良好,激励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四、适当补充材料,增加教材内容的兴趣
美国教育家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增添教学内容本身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介绍皮肤“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时,教材上只是几幅黑白图片,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我课前准备了冰块、铁球等物品,让学生用手触摸冰块,用针轻刺手腕、用火烤手掌,把铁球托在手上,这样生动有趣地再现了教材内容,让学生亲身感受有关的刺激,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得主动、轻松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理解透彻,经久难忘。
五、注重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有意义的学习都必然包括迁移,会迁移说明学生才真正理解了知识,会运用知识。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总结、类比,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的本质性的东西,由已知悟出未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区认识、理解同类现象,去解决新的课题。例如:关于糖尿病,在学了“激素调节”后,同学们知道可用胰岛素控制糖尿病,在学了“激素调节”后,同学们知道可用胰岛素控制糖尿病,我提出胰岛素用于病人时,是口服还是注射呢?(提示学生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知识得出的结论是:胰岛素应注射,因口服蛋白质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会失去药效,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运用旧知识分析解决了新问题。
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
在生物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创设生动形象、新奇有趣的情景,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材在介绍脊髓功能时由于材料有限,我只做了青蛙反射的演示实验,然后我设计了课件,让每个学生在电脑上演练该实验、调动他们的眼、手等多个器官,刺激大耳、印象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好途径之一,它促进了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有助于吧学生培养成稿素质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小微:中小学教学模式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论文库.教育学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
[2]胡学增:沈勉荣、郭强编著现代教学论基础研究、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中图分类号:G804.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1-1505-04
本研究力图建立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模型,为今后研制人体适应能力评价量表奠定基础,为全面评价人体体质做出贡献。
1有关适应的研究背景
1.1适应的概念适应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在英语中有两个与适应意义很接近的词:adaptation和adjustment,我国心理学界通常把adaptation译为“适应”,而把adjustment译为“顺应”。在国外心理学研究中,有时这两个词在同一意义上使用,使用更为广泛的是adjustment。
1.1.1适应的生物学概念在生物学中,适应性是生物体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或生活方式的能力。适应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性状)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张仲林,200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以有两种方式来完成:一为现象型适应(Phenotypic adaptation),也称非遗传型适应。一为基因型适应(Genotypic adaptation),也称遗传型适应。现象型适应对环境的反应规范,在自然情况下可以因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做出调节,这种在短时间内进行的形状和功能的适应并不具有基因遗传的特性。而基因型适应需经遗传特殊化来完成适应作用,基因型的改变可与新环境形成一种新的反应规范,原有的方式则无法适应这一环境。对于人类,不仅包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同时包括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
1.1.2适应的心理学概念对适应或适应性研究最多的是心理学领域。张宏宇(2000)在他的研究中将适应定义为:个体和他所生活、学习与工作的环境之间保持适当关系以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他将其解释为主体在与环境之间成功的、一贯的调和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并被社会认可的行动来缓解个体的紧张情绪、以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而适应性则指个体在环境适应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及结果。显然这个适应定义更偏向于心理适应,而忽视了个体对环境变化的生理调试和遗传因素在适应能力中的地位,强调成功的适应,忽视了个体在适应过程中也会有失败的适应方式。谭玉兰,宋玉兰(2002)则认为适应是一个促进生理、心理和社会完整性的过程,也是一种达到生存、成长、繁衍、主宰和自我实现的最终状态。生理方面的适应反映生理健康,自我概念方面的适应反映心理健康,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方面的适应反映社会方面的健康,而不适应则导致疾病。笔者更倾向于这一适应概念。
1.1.3体质研究中的适应概念日本体力学会测定评价专科分会对“体力”(相当于我国的体质)所下定义为:指人们为从容应付日常生活和偶然事件所必需经常保持的行动能力和抵抗力。所谓行动能力,主要由发动行为的能力(由肌肉力量、速度、投掷力、爆发力等素质指标反映)、持续行为的能力(由心肺功能、运动系统耐久力等反映)和控制行为的能力(由平衡能力、灵敏性、协调能力反映)组成,它们都是抵抗力发展的内在影响因素。而日本学者所说的“抵抗力”即我们研究的适应能力。在陈明达和于道中编写的《实用体质学》一书中, 适应是指:人与周围环境间的关系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采取的一系列被动性和主动性调整,包含机体内部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全部保护性反应。并具体指出适应能力的定义有以下3个方面:1) 对身体内外环境变化的调整适应能力;2) 对疾病和有害生物因素的抵抗能力;3) 对各种社会、心理紧张刺激的应激能力。
1.2适应的特征从理论上说,人类适应环境的良好结果是身心健康,但身心健康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量化的特点。所以很多适应性研究都关注适应过程,归纳适应过程的特征如下:1) 适应是一个全身性的综合反应;2) 心理反应是适应的中介过程,无论是什么样的应激源,都可以引起人相应的心理反应;3) 适应能力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同样的刺激对一个人构成应激,对另一个人可能就构不成应激,或应激反应的水平不同;4) 各种形式的适应均有主动适应和被动适应两个层面;5) 适应都有一定的限度,这种限度的高低取决于人的体质状况、人格特征、教育程度、和行为规范等因素。
1.3体质研究领域中适应能力定义的分析本研究所探讨的适应能力是在体质研究这样一个大前提下的,这就意味着本研究所指适应能力与生物学和心理学中的适应概念不完全一致。需要在体质研究领域内给适应能力一个更有利于操作、更确切的定义。自1979年起,我国各方面的体质专家和权威机构即对人体体质的概念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并就体质的理论基础方面大体取得了共识,认为:体质反映人体质量的高低,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1) 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即体格、体型、姿势、营养状况以及身体成分;2) 生理功能水平,即机体新陈代谢水平与各器官系统达到的工作效能;3)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和走、跑、跳、投掷、攀爬、负重等身体活动能力;4) 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即人体的本体感知能力、个性特征、意志品质等;5) 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各种生活紧张事件的适应能力,对疾病和其它有碍健康的不良应激源的抵抗能力等[4]。虽然在体质定义中没有直接说明适应能力,但在体质五因素理论中明确说明了适应能力的含义,体质五因素理论在体质理论研究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关于适应能力的解释也成为很多研究人员的参考依据。但这个对适应能力的解释并不能算是适应能力的正式定义,分析其中各因素之间关系,似乎存在着矛盾的地方:1) 社会环境一层含义应该指的是适应能力的社会性,即社会适应性。笔者认为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工作的适应,工作压力来源于日常工作任务、工作发展、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工作中的规章制度等方面;(2)对社会规范的适应,包括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和法律规范 ;(3)工作之外的人际关系的适应,主要指工作以外的社会人际交往。各种生活紧张事件应该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事件,如升职、调动工作、失业、与领导或同事关系紧张、家人生病或去世、结婚、生子、与邻居吵架等等,在这些生活紧张事件中也包括了社会适应中的一些因素。即适应能力的解释中“对社会环境和对各种生活紧张事件的适应”有重复的因素。2) 对适应能力的解释中,“对疾病和其它有碍健康的不良应激源的抵抗能力”所包含的内容与前述内容也有重复的地方。按照适应大师Selye的理论,应激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良性应激源(eustress),它可以给人振奋,增强动力,带来益处;另一类是不良性应激源(distress),如给人带来悲痛和苦恼的事件。不良性应激源可以来自于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是工作方面的,可以是家庭方面的,也可以是社会规范方面的。3) 前人研究表明:在生活中积累的生活事件得分越高,人们就越有可能感到压力,长期在压力下生活而又得不到缓解,可以导致机体健康状况下降,甚至引起疾病。给人们带来压力的不仅仅是不良性应激源,良性应激源累计得分过高同样给人们造成压力。因此,在适应能力的解释中,“对有碍健康的不良应激源的抵抗能力”的提法似乎不妥。《实用体质学》(1993)中《体质与适应能力》一章再次对适应及适应能力作进一步解释,认为适应是指:人与周围环境间的关系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采取的一系列被动性和主动性调整,包含机体内部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全部保护性反应。适应能力由3部分组成:1) 对各种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调整适应能力;2) 对疾病和有害生物因素的抵抗能力;3) 对各种社会心理性紧张刺激的应激能力。关于适应的进一步解释为我们了解适应能力奠定了基础,明确了:1) 适应都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2) 适应过程包含生理、心理和行为三个层面;3) 强调适应是人体与外界环境关系发生变化时人体的一种反应。但当我们想对适应能力做深入研究时,发现还有一些不明白或不确切的地方:1) 这一解释强调人与周围环境间关系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的反应,忽视了人体对内环境改变的适应,人体内部环境条件的改变同样是一种应激源,对于这种内源性应激源的适应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机体内部的各种稳态系统如:血氧浓度、血pH值、体温恒定等是机体生存和维持健康的基础。2) “人体采取的一系列反应”句中的“采取”有主动适应之意,但人体的适应也包含着不知不觉的或无法控制的被动适应。3) 在研究适应时,总是强调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的反应。实际上,我们每天面对的各种环境并不总是改变,或者说我们需要努力适应的是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际关系等等,并不只是环境变化时才需要适应。
2适应能力的定义
综合有关适应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影响体质的适应能力包含内容非常广泛,一方面包括内环境的改变,其中有:正常生理性变化,由生物、化学致病因素引起的病理性改变,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生理变化;另一方面还包括对外环境的适应,其中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此,笔者将体质研究领域内所说的适应能力总称为人体适应能力,以区别生理学中提到的生理适应和心理学中提到的心理适应及社会适应。并给出了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定义和操作定义。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定义是:人维持身体与内外环境间平衡的能力。人体适应能力的操作定义:个体维持自身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生理环境间协调,最大限度地保持自身健康的能力。在理论定义中,只是笼统地说人体与内外环境间维持平衡的能力是适应能力,这样在理论上将人需要适应的内容全部包含,即包含对环境的动态适应也包括静态适应,作为高一个层次的理论研究是可以的,但具体研究适应能力时,受到研究目的、研究可行性的限制,无法完全按照理论定义进行。这就像任意一个测量值理论上都可以分解为指标真值与误差之和一样,真实值是永远无法得到的,只能用一些方法近似地得到,但这并不妨碍有关测量值的理论研究。人体适应能力的操作定义明确指出:人体适应能力专指个体对其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及自身的生理状态的适应,这样定义有利于后续研究中对人体适应能力结构维度的研究。操作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人体对日常生活中自然、社会及生理病理的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与相对稳定的环境间的协调能力;第二,当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调节自身,努力与环境协调一致的能力。
3人体适应能力理论模型的建立
3.1理论模型的初步建立体质研究中早已明确地指出,体质包括五个方面: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因素和适应能力。为方便起见,本研究将此称为体质五因素理论。五因素理论中与体质适应能力平行的一个因素就是心理因素,在适应能力的研究中,无法回避心理因素对人体适应能力的影响,人对自然、社会、乃至生理的适应或多或少都包含了心理因素的影响。但笔者认为,可以把心理因素对人体适应能力的影响看作是适应过程的一种中介机制。本研究的重点是确定测量个体适应结果的主要维度,并非研究适应过程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将精力集中于人体适应能力的评价上。我们以人体适应能力的操作定义为基础,从成年人生活中所接触的环境入手,参考陈建文(2001)和杨兴国(1997)对社会环境的分类方法,提出人体适应能力六因素模型(图1)。
3.2专家访谈访谈专家有邢文华教授、季成叶教授、于道中研究员、江崇民研究员、蔡睿研究员、王梅副研究员、贾志勇副教授、廖文科司长、张芯、林婉生教授、张一民副教授、周琴路研究员。笔者就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通过理论研究初步形成的人体适应能力理论模型向上述专家进行了一一访谈,访谈时间为2003年8月初至9月底。整理访谈结果为: 1) 以上几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成年人的全部生活环境,可以反应适应能力的各个方面;2) 笔者所列人体适应能力的六因素不在同一分类水平上,建议调整。
3.3面向专业人员的开放式调查在向体质研究专家进行访谈后,为了更广泛地了解人体适应能力的结构维度,笔者采用开放式问卷A于2003年10月在北京老山向参加全国成年人体质监测培训班的39名学员进行调查,这些学员主要是各省市体委群体处具体负责当地体质监测工作的人员,他们是比较熟悉体质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发放调查问卷的目的是:向体质研究专业人员了解他们对体质适应能力结构维度划分的看法。在39名被调查对象中有87.2%的人认为适应能力影响人体体质,说明了体质研究专业人员对适应能力有初步的认识。有79.5%的人认为笔者按照成年人生活环境分类,将适应能力划分为六部分是合理的。其余受试者认为划分不合理,原因主要是分类不平行,与专家访谈结果一致。该调查结果说明作者从成年人的生活环境入手对适应能力进行的分类还是比较全面的,存在的问题是将现有分类在相互关系上再理顺一些。
3.4人体适应能力模型的修改综合专家访谈结果和对体质研究专业人员的调查结果,将人体适应能力理论模型调整为:人体适应能力(一级指标)的结构维度划分为3个二级指标:1) 对自然环境的适应;2) 对社会环境的适应;3) 对自身生理性改变的适应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又续分为4个三级指标:1) 对气候的适应;2) 对地理位置的适应;3) 对环境污染的适应能力;4) 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适应。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又续分为3个三级指标:1) 对家庭环境的适应;2) 对工作和学习的适应;3) 对其它社会环境的适应。
对自身生理性改变的适应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又续分为4个三级指标:1) 患病及恢复情况;2) 生活习惯;3) 耐饥渴及适应其它生理性改变的能力;4) 抗疲劳能力(图2)。图2人体适应能力的理论模型-2人体适应能力理论模型的的进一步解释:1) 有关应激研究中的一类就是人体对寒冷、高温、缺氧、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外界自然环境的应激反应,作者将其归为一类,作为适应能力的一个方面。2) 在成年人的生活中,家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30~49岁年龄段的人绝大部分都已组成自己的家庭,并且育有子女。养家糊口是该年龄段人的重要压力来源,同时也担负着对父母及亲属的照顾责任。但家庭也是其获得支持的重要来源。在有关生活事件给个体带来的应激研究中,许多生活事件都与家庭有关。3) 在工作方面,30~50岁年龄段的人往往是所在部门的中坚力量,与工作有关的事件产生的应激是此年龄段人应激的主要来源。4) 社会环境包括除家庭、工作环境之外的所有社会因素。5) 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包括了个体对生物、化学应激源及生理病理性应激源的抵抗能力。6) 人在适应环境变化时都会产生一些心理反应,这些反应与个体的性格有关,心理反应反过来又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我们可以将心理反应看作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中介反应,它存在于人对各种环境变化适应的过程中,心理反应可以体现在个体对各种环境变化的认知和行为上。同样一个应激源,由于个体心理反应不同,最终带来的压力也不一样。本研究关注的是个体适应的结果,我们研究如何测量人的适应能力,而不探讨适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此外,在体质五因素理论中,心理作为一个与适应能力平行的因素影响着人体体质,关于心理因素是如何影响体质的,以及如何测量人的心理素质将是另外一个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张仲林.例析生物的应激性与适应性[J].甘肃教育,2001,3:42.
[2] 张宏宇.应激、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贫困大学生心理适应性关系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0.
[3] 潭玉兰,宋玉兰.运用ROY适应模式管理护士职业压力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2):95-97.
[4] 陈明达,于道中.实用体质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
[5]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6] 杨兴国.初职大学毕业生在企业中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理工大学硕士论文,1997.6.
[7]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1.
[8] 徐斌.心理应激,见杜文东主编医学心理学(第三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6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