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铺装设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地”是城市景观空间的根本,不同的“地”体现了不同空间的使用特性。宽阔的草坪可供坐憩、游戏;空远的水面、成片种植的地被物可供观赏;而硬质铺装的道路和广场可疏散和引导人流,通过精心推敲的形式、图案、色彩和起伏可以获得丰富的环境景观、提高空间的质量。城市铺地,由于它自始至终地伴随着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影响着城市的风景效果,所以也成为城市整个空间构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城市中,铺地和山、水、植物、建筑等,共同构成城市景观的统一体。铺地作为市空间界面的一个方面而存在着,应像室内设计时必然要把地板设计作为整个设计方案中的一部分统一加以考虑一样。在以下的内容里,便针对深圳华南城皮革皮具及纺织服装二期中广场的铺装设计,从铺装的色彩、纹理、式可以给人们带来的感受及铺装的造价对景观设计的影响进行探讨。
1工程概况
深圳华南城是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的别称,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平湖物流基地园区,规划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20万平方米,总投资逾50亿元人民币。是集交易、展示、电子商务、信息交流、仓储、配送、货运以及金融结算等功能于一体的超大规模工业原料及成品展示交易中心,也是及采购、旅游、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商贸城。华南城二期建筑面积超过170万平方米,2007年7月开始动工建设。深圳市最大单体建筑,单体建筑面积分别达38万平方米和33万平方米的皮革皮具二期、纺织服装二期,其景观面积都约为10万平方米,铺装占据了约80%的用地面积。这就使其成为整体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元素。
2铺装色彩设计
色彩是环境主要的造景要素,是心灵表现的一种手段,它能把“情绪”赋予风景,能强烈的诉诸于情感,而作用于人的心理。因此,在铺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铺地的色彩必须是沉着的,色彩的选择应能为大多数人说共同接受。它们应稳重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色彩必须与环境统一,或宁静、情节、安定,或热烈、活泼、舒适、或粗糙、野趣、自然。
不同的色彩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一般认为暖色调表现热烈、兴奋的情绪,冷色调表现幽雅、宁静、开朗、明快、给人以清新愉,灰暗色调表现忧郁、沉闷。因此在铺地设计中,有意识地利用色彩的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空间的气氛。
铺装的色彩设计中,色调的调和是最为关键的因素,铺装的形式有很多种,如石材铺装、混凝土铺装、块石铺装、碎石和卵石铺装等各式各样,如同时存在,忽视色调的调和,将会大大地破坏园林的统一感。如在同一色调内,利用明度和色度的变化来达到调和,这时则更容易得到沉静的个性和气氛。色调在配色时也要注意,按近似色调配合是,一是要在近似色调之间决定主色调和从属的色调,两者不能同等对待;二是如果使用的色调增加了,则应减少造型要素的数量,按对比色调配合时,对比色调的配色是由互补色组成的,由于互相排斥或相吸引都会产生强烈的紧张感,因此对比色调在设计时应用的比较谨慎。
在华南城的铺装设计中,为了突出其广场的统一、沉稳、大气,设计中主要运用了石材的铺装,但难点就在于很容易使其变得单调、沉闷。所以,色彩的调和便在整个铺装设计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由于自然因素的原因,石材并没有那么多鲜艳的色彩。设计中,主要运用了红色、黄色、浅灰色、深灰色、黑色等色彩。为使设计效果统一、沉稳,将主色调定为了灰色,其余均为从属色调。整体设计上使人感到整齐、舒适,沉稳、大方。由于华南城的用地性质,经济效益是业主最关心的问题,设计时着重突出了商场的主入口的重要性,在主入口的铺装设计中,运用了红色、黄色等鲜艳的色彩,红、黄能使人感到温暖、华丽、强烈、愉快,让人在进入商场之前便会感到一种亲切感。几种色彩的运用,让整个铺装设计既成熟稳重又不过于单调。
3铺装纹理设计
如果说铺装色彩的设计是给人视觉上的感官,那么,铺装的纹理设计便是给人触觉上的感触了。
铺装的纹理也可说成是铺装材料的质感。铺装的美,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材料质感的美。一般铺地材料以粗糙、坚固、浑厚者为佳。质感的表现,必须尽量发挥材料本身所固有的美,以体现出花岗岩的粗犷、鹅卵石的圆润、青石板的大方等不同的铺地材料的美感,同一种材料也可以经过人工的打造,创造出不同的质感。
材料的纹理与环境和距离有着密切的关系,铺装的好坏不只是看材料的好坏,而是决定于它是否与环境相谐调。在材料的选择上,与建筑物的调和是决定设计好坏的关键之一。不同材料纹理之间的调和给人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分同一条河、相似调和及对比调和。纹理变化也要与色彩变化均衡相称,如果色彩变化多,则纹理变化要少一些。如果色彩、样式均十分丰富,则材料的质感要比较简单。
华南城的铺装设计中,石材的应用上占据了绝大部分。纹理的变化过少,也会使整个设计的变得单调、乏味。设计中,每一种性质的空间,都是用不同质感的材料进行设计,主要运用同一种材料的不同质感来创造变化丰富的铺装效果。人工打造的石材纹理主要有烧面、荔枝面、光面、亚光面、拉槽面等很多种变化,烧面与荔枝面比较相似,在质感上粗糙、刚健,以产生一种强的力感。光面、亚光面质感细腻,使人感到雅致而愉快。不同质感的材料配合在一起,不仅丰富了整体的铺装设计,同时还起到了划分空间的作用。
4 铺装样式设计
在一个优秀的铺装设计中,铺装的样式往往会决定整个铺装设计的好与坏。铺装的地面以它多种多样的形态、样式来衬托和美化环境,增加景观的特色。样式起着装饰路面的作用,而铺装样式因场所和周围环境的不同又各有变化。一些用砖铺成直线或平行线的路面,可达到增强地面设计的效果。
通常,与视线相垂直的直线可以增强空间的方向感,而那些横向通过视线的直线则会增强空间的开阔感。另外,一些基于平行的形式和一些成一条直线铺装的砖或瓷砖,会使地面产生伸长或缩短的透视效果。其他的一些形式会产生更强大静态感。如正方形、圆形、和六边形等规则、对称的形状都不会引起运动感,而会形成宁静的氛围,在铺装一些休闲区域时使用效果很好。同心圆那样的图案通常是以一些砖头、鹅卵石等小而规则的铺装材料组成。把这些材料布置在地面或广场中央会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铺装的样式也可将一块完整的场地划分成不同功能的空间。铺装尺度的大小、拼缝的设计,色彩和质感等,都与场地的尺度有密切的关系。如大场地的质地可粗些,样式不宜过细。而小场地则质感不宜过粗,样式也可以细些。
华南城的广场面积过大,因此铺装样式的尺度也较大,设计采用规整是方正线条组成,从视觉感官上给人以整齐划一的感觉。并且利用整齐方格形的铺装将整个广场划分成商业、消防、休闲三个功能空间,并利用建筑柱位进行铺装设计,使其与建筑及周围环境充分融合到一起。
5铺装造价
造价往往是业主最关心的问题,但它在不同程度上也会影响到设计师的设计。铺装的造价也同样对整体设计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造价所用的材料、色彩、纹理都不相同,材料中,石材的铺装价格相对较高,这并不表示高的价格就一定会营造出好的铺装设计,好的设计往往是经过设计师在通过各种思考后精心设计出来的。而往往有些业主会单纯的认为,用石材做铺装才会有好的效果,档次才会高,甚至有时会因为造价太低要抬高造价而选择石材,与设计师的意图想矛盾。这时便会对设计师的设计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因此,铺装的造价在铺装的设计中,同样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这就要设计师在设计中更加灵活的去把握自身的设计尺度,适应因造价的原因而造成的改变,做出优秀的铺装设计。
华南城的铺装设计并非是一个成功的设计,整个设计中90%以上的铺装材料是石材,在当今自然资源稀缺的环境中,这并不是一个被人提倡的设计。相反环保、生态、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才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关键词,以景观行业为甚。花岗岩和粘土砖是景观建设中经常采用的材料,这势必就会对自然资源造成大量的破坏。如果能把一些工业废料回收加工作为铺装的基本材料,只在重点部分才使用少量的花岗岩等不可再生资源,这样既回收了工业废料,又节约了大量的自然资源。随着人类资源的不断匮乏,相信不久的将来,设计师也会越来越谨慎地运用石材,取而代之的会是对可再生资源的大量运用。
参考文献
1.《道路和广场的地面铺装》 [日]金井 格等著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日本景观系列6――地面铺装》[日]画报社编辑部 2003.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一般居住区公园规划布局应满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①满足功能要求,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根据居民的不同要求布置休息、文化娱乐、体育锻炼、儿童游戏及人际交往等活动场地和设施。②满足园林审美和游览要求,以景取胜,充分利用地形、水体、植物及园林建筑,营造园林景观,创造园林意境。园林空间的组织与园路的布局应结合园林景观和活动场地的布局,兼顾游览交通和展示园景两方面的功能。③形成优美自然的绿化景观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居住区公园应保持合理的绿化用地比例,发挥园林植物群落载形成公园景观和公园良好生态环境中的主导作用。
在规划布局中应多考虑早晚间游园活动所需的场地和设施,多配置夜香植物,基础设施要满足节假日社区游园活动的功能要求,如注意配套晚间亮化、彩化照明配电。
2、园路的功能与类型
园路联系着不同的分区、建筑活动设施、景点,组织交通,引导游览,便于识别方向。同时也是公园景观、骨架、脉络、景点纽带、构景的要素。园路的类型在居住区绿地分为:
主干道通往主要活动建筑设施、景点,方便游人集散。
次干道是公园各区内的主道,引导游人到各景点,组织景观。
散步道为游人散步使用,宽1.2-2m
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
3、园路的线形设计和布局
3.1园路的线形设计
园路的线形设计应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他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园路的线形设计应主次分明、组织交通和游览、疏密有致、曲折有序。为了组织风景,延长旅游路线,扩大空间,使园路在空间上有适当的曲折。较好的设计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功能的要求,使主路与水面若即若离。他交叉于各景区之间沿主路能使游人欣赏到主要的景。把路作为景的一部分来创造。园路的布置应根据需要有疏有密并切忌互相平等,但曲线不能象直线那样易于运用,适当的曲线能使人们从紧张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而获得安适的美感。
3.2园路布局
公园道路的布局要根据公园绿地内容和游人的容量大小来决定。要主次分明,因地制宜,和密切配合。如山水公园的园路要环绕山水,但不应与水平行。因为依山面水,活动人次多,设施内容多;平地公园的园路要弯曲柔和,密度可大,但不要形成方格网状。
转贴于
4、园路设计中的几个要点
4.1弯道的处理
路的转折应衔接通顺,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园路遇到建筑、山、水、树、陡坡等障碍,必然会产生弯道。弯道有组织景观的作用,弯曲弧度要大,外侧高,内侧低,外侧应设栏杆,以防发生事故。
4.2园路交叉口处理
两条主干道相交时交叉口应做扩大处理,做正交方式,形成小广场,以方便行车、行人。小路应斜交,但不应交叉太多。两个交叉口不宜太近,要主次分明,相交角度不宜太近,要主次分明,相交角度不宜太小两条道路交叉可以成十字形,也可以斜交但使道路的中心线交叉于一点,斜角的道路的对顶角最好相等,以求美观。“丁”字交叉口时视线的交点,可点缀风景。应避免多条道路交于一点,因为这样易使游人迷失方向,应在交叉口设指示牌。多条道路相交时,应在端口处适当地扩大做成小广场,这样有利于交通,可以减少游人过于拥挤。
4.3园路与建筑关系
园路通往大建筑时,为了避免路上游人干扰建筑内部活动,可在建筑面前设集散广场,使园路由广场渡过再和建筑物联系;园路通往一般建筑时,可在建筑面前适当加宽路面,或形成分支,以利游人分流。园路一般不穿建筑物,而从四周绕过。
4.4园路台阶的设置和防滑处理
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颗料路面横坡宜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山地公园的园路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做防滑处理。主园路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15%,路断,路面应做防滑处理;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踏步不得少于两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做防滑处,宜设置护栏设施。台阶宽为30-38cm,高为10-15cm.
5、园路的铺装设计
5.1园路铺装设计的基本方法
1 肌理
肌理在《英汉辞典》中的解释为:(木材、岩石等的)纹理,(皮肤)纹路。由此可见,肌理包括材料表面纹理图案和由凹凸所形成的立体纹理。也就是说肌理就是具有表面的视觉和触觉特征的物体。如肌理带状纹理、纵横交错纹理等,指的是视觉感知的形式、图案等平面化的特征;再如光洁与粗糙、坚硬与柔软等,指的是触觉感知到的物体表面的立体纹理的特征,也视之为肌理的纹理和质感两方面。
2 材料肌理效果美的体验
2.1 纹样美
一般而言,呈现出一定形态的纹理称之为肌理,这种形态的纹理也可被视作平面纹样。根据对肌理的感知度与人们的视知觉心理的关系来看,图案纹样信息越明显,肌理感知度就越弱;图案纹样信息越微弱,肌理感知度则越强。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图案纹样的表现力和肌理形态的变化,呈现出多种肌理纹样美的效果。
2.2 色彩美
通常情况下,肌理必然具有一定的色彩。而肌理和色彩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在肌理色彩相同的情况下,纯度越高的色彩,肌理表现力就越弱;明度越高的色彩,肌理表现则越强。因此,在调节肌理和色彩的关系上,或是突出肌理效果或是弱化色彩表现力,带给人们不同肌理色彩美的感受。
2.3 光线美
相同的材料肌理由于光线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变化,所以研究光线是研究肌理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适度的光线会强化材料肌理的感觉;另外,这种材料肌理感会随着光线射入角的变化而变化,光线射入角越大,肌理感则越强。而且材料肌理在光线的作用下会形成不同的光泽度,光亮的和无光的表面又有平滑和粗糙之分,因此,光线照射在不同层级的材料肌理上,就会形成不同的视觉感受,体验到不一样的美。
2.4 环境美
当同一种材料肌理放置于不同的环境中,其给人的感觉往往也大相径庭,例如,同样是由鹅卵石构成的表面肌理,当把它置入自然环境中作铺装时给人以和谐淳朴的感受;而把它置入现代的室内设计中,鹅卵石就会与光洁的界面形成反差和对比,充满了时尚、前卫之感。因此,材料肌理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同,人感受到的美也随之而不同。
2.5 质感美
从人们对素材结构的理解和感触出发,继而产生的材质感,视之为肌理的质感。材料肌理的改变不仅能让空间环境产生不同的变化,也能给人带来不同的空间感受。如改变肌理的横直与微差、纹理的安排与走向、凹凸的形态等,由此会得到不同的空间效果,让人获得不同的空间感受,又能提高质感美。因此,在进行铺装设计时,材料肌理的选择要以环境空间的大小为依据,如为大空间挑选质地粗犷、线条明显的肌理,为空间创造不同的体验,给人以稳重、沉着的感觉。
3 材料肌理的设计应用
3.1 利用材料肌理来划分空间界限
从视觉因素来看,空间一般是由物体本身以及能感觉它的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在无意识地创造空间。例如从视觉上看,在绿色草坪上铺一块红色的布,一下子就能从绿地当中划分出一块交流场地。铺装通过材料肌理的变化来划分区域和限定空间,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暗示,以满足空间变化和功能的需求。如为车辆及人流提供引导以及不同功能领域的划分等。因此,我们在设计中根据功能的要求,运用不同的材料肌理,形成引人注意的底界面,达到场所空间的限定。
3.2 利用材料肌理来提供安全保障
通过对材料肌理特征的处理来刺激人们的视觉,使出行安全问题得到保障。例如对景观踏步的处理上,利用其立面材料肌理与踏面的不同,由此纹理清晰度对比明显,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如踏步与休息平台选择不同材料肌理,踏步就很容易引起自下而上的人们注意。因此,在设计中可以通过铺装材料肌理传达出丰富的信息,从而保障游人的安全。
3.3 利用材料肌理来烘托意境营造
铺装对意境的营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铺装一方面能作为主景的背景,另一方面能起到衬托主景、突出主题、烘托意境的作用。同时能够体现场所的精神,引起人们对思想和主题的共鸣。如通过无形的景观要素之水与材料肌理的共同作用,突出设计主题,营造意境。材料肌理表面特征的变化使水的形态也随之而不同,向人们展现其景观魅力。如若选择的材料肌理表面平滑、质地均匀,则水与材料肌理的表情一致;若选择的材料肌理特征明显、质地粗糙,水在流过时会随着材料肌理的凸凹变化而变化,恰是对自然界水景的模仿,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
结语
运用材料肌理设计的方法颇多,并且仍在不断地创新,不仅给景观设计带来丰富的美感和体验,同时也极具表现力,其独特的表情使人们产生了兴趣和共鸣,并赋予材料新生命和新的时代活力。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113-01
“种豆南山,把酒东篱”是陶渊明的自然野趣,而其笔下的武陵人所逢的“桃花源”更是被世人所称道,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也作为了人类的精神栖息地,是人类居住环境的理想状态。千百年来,人与自然的生生不息,相辅相成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环境建设的一部分,在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园林景观铺装设计理念中所体现的人文景观,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对园林景观铺装的认识
园林铺装,是指在园林的建造过程中,根据园林中的道路、广场、空地等场所,利用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依照特定的方式铺设于其地面所形成的一种地表形式,人们的游览过程贯穿始终,方便了人们的行走以及对园林景观的观赏。
二、园林铺装的功能
1.铺装设计的造景功能
园林的铺装设计也是园林设计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园林铺装设计中所使用的材料、材质以及其颜色的变化,铺装纹路图案的多样化,作为某一景物的导引或者整体园林景观环境的附属设施,能够起到烘托,相得益彰的作用,为整个园林环境增添色彩,也是一道美丽的脚下风景。不同的铺装材料的质感对园林空间环境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在进行园林铺装的设计时,要根据园林铺装空间大小和不同的地理位置而进行对应的铺装,线条明显、质地粗犷厚实的材料用在大空间里给人沉稳、厚重的感受;而质地相对圆润、细薄的材料则适用于小空间,给人以精致、轻灵、温馨的感受。
2.铺装设计的使用功能
铺装的目的是进行合理规划,有效利用,通过铺装设计对空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割,利用其视觉效果,主观指引人们的游览路线,直线型的铺装设计或者无方向性、稳定性的铺装设计,引导人们前进,或者根据铺装设计引导人们到亭、廊、榭、椅凳等园林设施,满足人们游览过程中的停顿休息、赏景。在人们观赏某一景点时,通过铺装线路的变化,例如用跟视线平行的线条来强调铺装地面的深度,空间的宽度可以用跟视线垂直的铺装线条强调,合理利用这一功能,可以制造一种视觉上空间大小的错觉,在不改变原有空间大小的情况下,利用这种错觉效果使得人们觉得窄小的路变宽敞了,空间从视觉上延伸了。
3.铺装设计的信息传达功能
园林的铺装设计一般都要结合园林的主题,符合园林景观的整体环境,因此通过园林的铺装设计,对空间进行补充、烘托或者主题的诠释增彩,利用铺装图案强化园林意境。例如革命纪念性的公园,它的铺装设计本着严谨,严肃的态度,使用沉稳的铺装色调,营造庄重的气氛。而在园林的娱乐游戏场所,它的铺装设计是轻松愉悦的,铺装色彩和纹路也是明快有趣的。通过这些铺装设计多多少少能反映园林主题的信息传达。
三、园林景观铺装设计的理念导向
园林地面铺装的形态因环境和场所的不同而具有多样性,不同的铺装设计形态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和铺装图案形成不同的空间感,通过不同的纹路图案唤起人们的联想与共鸣,表现园林所在的地方文化、地域风格,同时表达意境和园林主题。另外铺装设计的规则形式例如正方形、矩形铺地,会产生静态感,暗示着人们一个静止空间的出现,三角形,椭圆形或者一些不规则图案组合则表现出了很强烈的动感特征。
1.铺装设计理念的仿生,生态性与自然野趣。一些生态园林为了不破坏园林的整体风貌,完整体现园林的自然景观,会在铺装设计中效仿自然的不规则,使用乱石纹、冰裂纹进行铺装,模拟地景,因地制宜,这种朴素自然的铺装使人们联想到乡野,荒村,使得居住在城市森林的人们有返归大自然的错觉,拉近人与自然的亲近感。另外,铺装设计采用与自然结合的形式,利用环保的木质铺装,这种生态性的铺装形式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取之于自然,还之于自然,同时也能很好的调整地面温差,有效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2.铺装设计理念所需体现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园林铺装中会通过不同的图案来体现地方的民族文化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例如通过铺装的形似波浪的图纹使人联想到万物之源“水”,使人们对生命和自然产生敬畏感。在中国古典的园林设计中,运用谐音或双关等手段,在铺装设计中喻意为“五福捧寿”的一个是五只蝙蝠围住一个汉字“寿”的图案;借蝙蝠、仙鹤、梅花鹿这三种动物的形象图案来寓意“福禄寿”等,赋予了一个空间的文化特征和空间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小结
一 寒地居住区铺装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们国家景观设计学科发展比较晚,所以景观设计中的铺装设计在美观和丰富程度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很多设计仅仅是满足了人们功能上和生理上的需要,对于人们视觉和心理等精神需求还没有很好的设计。例如很多路缘石、河堤、集散广场等等区域在设计上,设计师考虑的可能仅仅是是否防滑,排水能力达不达标等功能上的原因,但是往往忽略了地面铺装的构成形式,颜色的搭配,与周边环境的呼应和反应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等要素。或者一些设计往往陷入政府化、模式化。
二 寒地居住区景观铺装设计要求
铺装有很多种解释,在专业的景观设计原理中所谓的铺装是被作为景观的一个构件部分,根据设计师的意愿利用铺装材料包括人工合成或者自然形成的等等来对地面进行修饰和美化。原本铺装在环境设计中并不受人所重视,大多数人认为铺装满足基本的功能要求就可以,但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高要求和对环境美化的重视,铺装设计在城市规划中也慢慢受人所重视起来,如何让好的铺装设计改变我们脚下的生活慢慢走近了人们的视线。尤其是寒地的居住区铺装如何能更好的为人们所用更是给设计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首先要做好设计就要了解其设计的原则,寒地居住区景观铺装设计的基本要求大体如下:
2.1 人对铺装防滑性的要求
由于寒地区域的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冰雪交加,这就要求室外地面铺装必须要满足防滑性。在选择铺装材料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室外景观铺装与室内地面铺装的不同,抛光的石材往往是不能满足防滑要求的的,只能做小面积的铺装或者作为其他材料的点状或局部条形装饰出现。一些材料在雨雪天气里比平时更加容易打滑,选择时应当慎重。铺装防滑处理的形式主要有:表面带有凸纹的材料,譬如石材的表面进行凿毛或者烧毛处理,或者是在普通的材料上喷涂薄层铺装防滑涂料等等。
2.2 居住区铺装需具备透水透气性
铺装的材料还应当具有透水透气性。在目前的居住区景观中地面铺装大量采用沥青、混凝土、砖石。随着全世界城市进程化的加快,人们发现生态环境变得原来越差,水土流失越发的严重起来,究其根本是因为由于城市建设需要的地面铺装材料多数都是不透水性的材料,这就阻断了地表的水分向地下渗透,所以各种降水的水分最后都变成地表径流流失了,而不是更好的渗透到了地下含水层。这就使得城市形成了人造城市沙漠,造成了城市水土流失的加快。针对这些问题,应当从铺装的材料上予以改善。第一种就是采用透水混凝土路面。第二种就是采用新型的透水砖铺砌路面。第三种就是采用嵌草式铺装。
2.3 铺装的舒适性是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标准
对于车行道来说,存在一个形式的舒适性的问题。就是车行路要求平稳、没有颠簸。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居住空间中行人步行在人体工程学上也要具备一定的舒适性。通过对道路两边的人行路的宽度、人行路的人性化和无障碍设计等等,保证人们在步行的过程中能满足基本功能的需要同时感觉最大程度的舒适性。
三 铺装的结构设计如何适应寒地气候
景观中的道路是由基层和面层两部分组成的,基层一般是素土夯实、混凝土砂浆、碎石等等。由于园路所放置的区域不同,功能不同,它自身的用途和结构也不相同。比如说如果场地内部本身不是坚实的地面而是松软的土地,或者是回填的土地或者是河滩淤泥等等,那就要对其基层进行夯实,使得其基层底部变得强硬,而随之而来的随时或者是混凝土层也要相应的厚一些,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考虑在混凝土砂浆中用钢筋支撑提高其承载能力。
景观设计中的道路铺装园路的面层一般都这样几种:混凝土路面、石材路面、木质铺装、透水砖、青砖、室外砖铺装等。其中 石材中又有青石板、鹅卵石、碎石、花岗石等等。其中石材颜色种类繁多,材质表层的施工做法也比较丰富。例如颜色有黑色、黄色、灰色、秀色石等常用色。其表面因为用途同也会相应进行锻造面、拉丝面、火烧面等处理。所以设计师通过把不同颜色和材质的地面铺装相结合组成不同面层效果和功能的景观道路铺装,以达到不同的功能需求和视觉艺术效果。
四 铺装的色彩对于寒地景观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收入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尤其是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城市园林景观应运而生,并且成为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不仅重视城市园林绿化的景观以及植物的选择,同时还强调这园林景观在设计过程中地面的铺装设计的色彩搭配等。我国传统古典园林就在这一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审美造诣,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越发的注意这种细节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所起到的作用,尤其是对整个城市环境所带来的重要作用。
1 传统园林景观地面铺设的简要概述
我国古典传统园林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古典园林在审美造诣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杰出特点。不仅仅是在植物和颜色的整体搭配,还有地面铺装设计也引得园林设计师的高度赞扬。园林中悠长的小路是整个景观的脉络,是整个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园林园林小路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园林小路设计中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1.1 因地制宜
我国古典园林在设计过程中强调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的特点来设计风景园林,小路的设计也自然是要根据园林的实际特色来进行设计。并且在许多古典文献中都有记载风景园林小路的设计,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看出,遵循设计的整体法度是我国古典园林的地面铺装中极为重要的一点。
1.2 遵循自然特色
园林景观全部都遵循着自然本身所具有的特色,也就是我国董仲舒强调的“天人合一“的道家理念。也就是在园林景观各种因素的选择和设计中都要保持和谐统一,不论是材料还是整体的设计。园林地面的铺装材料也要遵循着这一原则,一般都选择小石头或者鹅卵石等石头的天然纹理表现出整体所具有的自然美,能够表现出人工以及整个自然的一种高度和谐的状况。
1.3 园林所呈现出的意境
意境是整个园林所表现出来的精髓,也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之处。在精髓的表现过程中,园林的地面铺装设计起到十分重要的烘托作用。园林地面的铺设多数设计师会选择传统语言中的双冠修辞手法来表现出整个园林景观的整体氛围,从而能够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身心合一的一种境界,给人带来一种心灵上的愉悦感。就比如我国知名的古典园林,“拙政园”的地面铺装就用“五福捧寿”这样的图案,也寄予了主人希望长寿身体健康这样美好的愿望。同时,利用这种小角落的细节,能够将整个园林衬托出自己想要达到的一种意境美。
1.4 材料节约使用
我国许多古典文献中都强调在园林的设计和建造中,不仅强调意境和美丽,和谐和自然,还要强调这园林在建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要节约,要秉持着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例如一些废弃的瓦片可以在地面的铺设中使用,这样不既能够表现出地面铺设的自然性,还能够体现出一种节俭的中国美德。
2 现阶段我国园林地面铺装设计的主要情况
自古以来,在园林的设计中一直强调的是园林景观的美学特色和价值,强调不同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呈现出来一种和谐的颜色关系,线条方面的和谐统一。现代社会的园林设计也一直秉承着这样的观念,而忽略了整体的地面铺装设计。从而经常会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设计方式,这样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整体园林的美感,成为现代园林设计中的一大败笔。
现阶段我国园林地面铺装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经过笔者的分析总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无主题、模式化严重
受现代工业化的影响,园林铺装程式化、趋同化现象明显。无论你走到哪个小区、广场、公园等,都会发现地面铺装差别不大。
2.2 现代交通发展的负面影响
城市道路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生活的需求,带来了便利的交通,但随之而来的是公共空间的消失。而园林作为城市的“绿洲”,却因为交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自目改造,使其渐渐地缩小存在空间,弱化了铺装在园林意境设计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3 只重功能,忽略意境
现在的铺地设计,将园林铺地仅仅等同于硬质或软质的界面,只讲究其作为一个起码的“地”的功能,而忽略了铺地景观与园林设计意境美的融合与创造。
2.4 铺地设计生搬硬套
在现在园林设计中,个别设计师懒于构思,往往生搬硬套国内外优秀案例,随意搭配铺地材质,造成园林铺装失去地方特色。
3 现代园林铺地设计的营造
3.1 现代园林地面铺装材料的选择
地面铺装的材料,是直接反映铺地景观设计意图的载体。铺装材料的质感、颜色、尺度都影响着园林景观的氛围营造。首先,铺地材料的质感体现是最直接的材料本身能够直接给人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感受。其次,色彩是景观标清定位的首要元素,我们设计铺地色彩时,不仅要考虑色彩本身给人带来的心理和视觉感受,还要考虑色彩同周围景观及植物的层次搭配关系。再次,铺地材料应在不同的空间呈现出不同的尺度。大面积铺装应使用大尺度的图案,这有助于表现统一的整体效果,较小型的、私密性的铺装宜选用自然的形态与质朴的材料。
3.2 现代园林铺地景观主题性的表现
中国古典园林讲求“寓情于景”,当然现代园林景观同样也十分注重这一点。不同的空间主题,对地面铺装的设计要求也不相同。铺地景观作为园林景观的一部分,起到的是烘托、补充和诠释的作用。所以地面铺装非常精致典雅,材料上不追求豪华,破砖烂瓦也能表现得恰到好处。在纪念型或知识型的空间园林里,通过铺地景观的塑造来全是其文化主题。
3.3 现代园林铺地景观的生态性原则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生态铺装己成为构建生态城市的基础。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设计师应把握景观铺地与周围生态的和谐统一。首先,要考虑是否采用环保铺装材料;其次,还要考虑是否采取环保铺装形式;再次,在现有的条件下,怎样做到更好地减少材料的使用及浪费,积极采用镂空形式的铺装和各种生态材料。
结束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反映中国五千年文化史的一面镜子,而铺装设计则是其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虽然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景观铺地的材料种类不断丰富,但是不论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园林铺地都要围绕“精而合宜”的原则进行精心设计。
参考文献
一、铺装的尺度
不同尺度的铺装给人的视觉感受是不同的。大尺度的铺装给人以空旷、宽敞的感觉,适合运用在人流密集、活动形式比较丰富的场所。而小尺度的铺装,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适合运用在一些安静的休闲区。在休闲区内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来选择不同的铺装尺度,如高校的休闲区广场主入口,这一区域是学生集会、娱乐的主要场所,人员活动比较密集,若采用小尺度的铺装,会使人产生烦躁感,影响学生的活动心情。而简洁的大尺度铺装可以营造出饱满的空间形态,吸引着学生到这里来参加集会和观看演出。
二、铺装的质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铺装材料的种类也日益增多。不同的铺装材料有着不同的质感和风格,如:陶土砖,质感细腻,色泽匀称,线条流畅,不仅返璞归真,而且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可以运用于校园园路铺装;鹅卵石,除了可以单独进行铺装外,还能与其他铺路石搭配使用,在颜色和质感上形成对比,不仅丰富了环境空间,而且还增加了使用的趣味性,但同时要注意高低不平的鹅卵石铺装会影响人们行走的速度,在园路的设计中要注意使用面积;与前两种石材相比,木材材质较软,给人以柔和亲切的感受,在休息区的栈桥、亲水平台、座椅等地方应用较多,而且易与其他材料混合应用时,可以与周围环境形成呼应,但不同质感的铺装材料在混合应用时,要考虑他们的合理性和整合性。
三、铺装的颜色
铺装的颜色对于环境气氛的营造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颜色对人有着不同的心理暗示。暖色调容易让人产生热烈、兴奋的情绪,在娱乐休闲区可以使用暖色调的铺装来营造热闹的气氛;冷色调则给人平静、优雅、明快之感,在安静休息区域,可采用冷色调的铺装,来营造安宁、平静的气氛;而灰色调使人感到严肃、庄严,适合用在高校教学区、行政区。路面铺装的色彩一般作为景观的铺衬,颜色不宜太鲜艳也不宜太沉闷,应与周围景观和建筑的色彩相匹配,否则会破坏景观的整体感。在景观设计中铺装可以与主景观在同一色调内,利用明度和色度的变化来达到色彩的协调,这样的既增强了空间氛围,又不会显得突兀。
一般居住区公园规划布局应满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①满足功能要求,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根据居民的不同要求布置休息、文化娱乐、体育锻炼、儿童游戏及人际交往等活动场地和设施。②满足园林审美和游览要求,以景取胜,充分利用地形、水体、植物及园林建筑,营造园林景观,创造园林意境。园林空间的组织与园路的布局应结合园林景观和活动场地的布局,兼顾游览交通和展示园景两方面的功能。③形成优美自然的绿化景观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居住区公园应保持合理的绿化用地比例,发挥园林植物群落载形成公园景观和公园良好生态环境中的主导作用。
在规划布局中应多考虑早晚间游园活动所需的场地和设施,多配置夜香植物,基础设施要满足节假日社区游园活动的功能要求,如注意配套晚间亮化、彩化照明配电。
2、园路的功能与类型
园路联系着不同的分区、建筑活动设施、景点,组织交通,引导游览,便于识别方向。同时也是公园景观、骨架、脉络、景点纽带、构景的要素。园路的类型在居住区绿地分为:主干道通往主要活动建筑设施、景点,方便游人集散。次干道是公园各区内的主道,引导游人到各景点,组织景观。散步道为游人散步使用,宽1.2-2m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
3、园路的线形设计和布局
3.1园路的线形设计
园路的线形设计应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他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园路的线形设计应主次分明、组织交通和游览、疏密有致、曲折有序。为了组织风景,延长旅游路线,扩大空间,使园路在空间上有适当的曲折。较好的设计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功能的要求,使主路与水面若即若离。他交叉于各景区之间沿主路能使游人欣赏到主要的景。把路作为景的一部分来创造。园路的布置应根据需要有疏有密并切忌互相平等,但曲线不能象直线那样易于运用,适当的曲线能使人们从紧张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而获得安适的美感。
3.2园路布局
公园道路的布局要根据公园绿地内容和游人的容量大小来决定。要主次分明,因地制宜,和密切配合。如山水公园的园路要环绕山水,但不应与水平行。因为依山面水,活动人次多,设施内容多;平地公园的园路要弯曲柔和,密度可大,但不要形成方格网状。4、园路设计中的几个要点
4.1弯道的处理
路的转折应衔接通顺,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园路遇到建筑、山、水、树、陡坡等障碍,必然会产生弯道。弯道有组织景观的作用,弯曲弧度要大,外侧高,内侧低,外侧应设栏杆,以防发生事故。
4.2园路交叉口处理
两条主干道相交时交叉口应做扩大处理,做正交方式,形成小广场,以方便行车、行人。小路应斜交,但不应交叉太多。两个交叉口不宜太近,要主次分明,相交角度不宜太近,要主次分明,相交角度不宜太小两条道路交叉可以成十字形,也可以斜交但使道路的中心线交叉于一点,斜角的道路的对顶角最好相等,以求美观。“丁”字交叉口时视线的交点,可点缀风景。应避免多条道路交于一点,因为这样易使游人迷失方向,应在交叉口设指示牌。多条道路相交时,应在端口处适当地扩大做成小广场,这样有利于交通,可以减少游人过于拥挤。
4.3园路与建筑关系
园路通往大建筑时,为了避免路上游人干扰建筑内部活动,可在建筑面前设集散广场,使园路由广场渡过再和建筑物联系;园路通往一般建筑时,可在建筑面前适当加宽路面,或形成分支,以利游人分流。园路一般不穿建筑物,而从四周绕过。
4.4园路台阶的设置和防滑处理
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颗料路面横坡宜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山地公园的园路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做防滑处理。主园路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15%,路断,路面应做防滑处理;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踏步不得少于两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做防滑处,宜设置护栏设施。台阶宽为30-38cm,高为10-15cm.
5、园路的铺装设计
5.1园路铺装设计的基本方法
1、园林铺装的功能
1.1空间的分隔和变化作用
园林铺装通过材料或样式的变化体现空间界线,在人的心理上产生不同暗示,达到空间分隔及功能变化的效果。比如两个不同功能的活动空间,往往采用不同的铺装材料,或者即使使用同一种材料,也采用不同的铺装样式,这种例子随处可见。
1.2视觉的引导和强化作用
园林铺装利用其视觉效果,引导游人视线。在园林中,常采用直线形的线条铺装引导游人前进;在需要游人停留的场所,则采用无方向性或稳定性的铺装;当需要游人关注某一景点时,则采用聚向景点方向走向的铺装。另外,通过铺装线条的变化,可以强化空间感,比如用平行于视平线的线条强调铺装面的深度,用垂直于视平线的铺装线条强调宽度,合理利用这一功能可以在视觉上调整空间大小,起到使小空间变大,窄路变宽等效果[1]。
1.3意境与主题的体现作用
良好的铺装景观对空间往往能起到烘托、补充或诠释主题的增彩作用,利用铺装图案强化意境,这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手法之一。这类铺装使用文字、图形、特殊符号等来传达空间主题,加深意境,在一些纪念型、知识型和导向性空间比较常见。
2、铺装类型
2.1花街铺地
以砖瓦为骨,以石填心。用规整的砖和不规则的石板、卵石以及碎砖、碎瓦、碎瓷片等废料相结合,组成图案精美、色彩丰富的各种地纹。如人字纹、间方式、冰裂纹等路面。适合用于自然式园林和传统园林中,一些富有野趣的场地中也有应用。
2.2卵石路面
采用卵石铺成各种图案。这种路面耐磨性好,防滑,富有江南园路的特点,比较坚实雅致,且具有朴素、多变的风格。应用在不常走的路上,同时用大小卵石间隔铺成为宜。
2.3雕砖卵石路面
被誉为“石字画”,选用精雕的砖、细磨的瓦和经过严格挑选的各色卵石拼凑成的路面,图案内容丰富、琳琅满目,有较好的装饰作用。
2.4嵌草路面
把天然石块和各种形状的预制水泥混凝土块,铺成冰裂纹或其他花纹,铺筑时在块料间留3~5厘米的缝隙,填入培养土后种草。常见的有冰裂纹嵌草路、人字纹嵌草路等。适合于庭院前和自然游步道中使用。以路面减弱地面的辐射,降低反光强度,改善局部小气候,并且能够使沉静的环境活跃起来。
2.5块料路面
以大方砖、石块和制成各种花纹图案的预制水泥混凝土砖等筑成的路面,适于在园林主干道中使用。这类路面简朴大方、防滑、减弱路面反光强度、花样繁多、美观舒适。
2.6整体路面
用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铺砌而成,平整度较好、耐压、耐磨、养护简单、便于清扫,适用于大公园的主干道和城市主干道使用。
3、园林铺装的设计技巧
园林铺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来为我们的景观增色。
3.1节奏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景观设计中常用的手法。在景观的处理上节奏包括:铺地中材料有规律的变化,韵律是节奏的深化。笔直的道路让人感觉迅速交通是它的主要目的,而弯曲的道路则让人感觉休闲和舒缓。笔直道路和弯曲道路,狭窄的道路总是让人感觉直接和紧迫,适当放宽道路则使人感到随意和放松。同时不同的铺装图案也形成了不同的空间感,或精致、或粗犷、或安宁、或热烈、或自然、或人工,对景观产生强烈影响。铺装材料的变化也会让人领略到一种节奏和韵律,不同铺装材料的肌理和质地,给环境带来轻松、温馨、开阔、舒适等不同感受。利用质感不同的同种材料铺装,很容易在变化中求得统一,达到和谐一致的铺装效果[2]。
3.2质感
另一个影响铺装效果的因素就是铺装的质感,质感可以影响空间比例的效果,例如水泥砌块和大面的石料适合用在较宽的道路和广场,尺寸较小的地砖铺地和卵石铺地比较适合铺在尺度较小的路和空地上。有时,铺地质感的变化可以增加铺地的层次感,比如在尺度较大的空地上采用单调的水泥铺地在其中或者道路旁采用局部卵石铺地或者砖铺地,可以使层次丰富许多。除此之外,铺装的质感可以暗示人所处的位置,很多广场上采取放射性的弧形地砖,让人一进入这一区域就知道自己处于广场中心范围内了。设计者要充分了解这些材料的特点利用它们形成空间的特色:大面的石材让人感觉到庄严肃穆,砖铺地使人感到温馨亲切,石板路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水泥则纯净冷漠,卵石铺地富于情趣。
同时质感的对比是提高质感效果的最佳方法之一。质感的对比能使各种素材的优点相得益彰。例如,在庭园中点缀的石头和踏步石,有的布置在藓苔中,有的布置在草坪中,还有布置在水中的,都是根据庭园的环境、规模,表现意图等设计的。但在一般情况下,草坪和石头的配合不如藓苔同石头配合更为优美,这是由于石的坚硬强壮的质感与苔藓的柔软光滑的质感的对比,从不同素材中看到了美。
3.3图案纹样
园林铺装地面以它多种多样的形态、纹样来衬托和美化环境,增加园林的景色。路面上与道路平行的直线具有强烈的方向指示作用。与轴线垂直的间隔出现的直线条能刻画出明快的节奏感。折线显示动态美,沿着道路轴线弯曲的曲线会给人一种缓慢的节奏感。统一的波形曲线的反复使用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指向作用。道路、广场上的方格图案的铺装会给人安静而有条理的感觉。整齐统一的铺装图案能够比较容易的与环境相融合,提升整个景观的品质。不规则图形的铺装创意需要较高的设计能力,才能表现出很好的设计效果。另外,一些基于平行的形式(如住宅楼板)和一些成一条直线铺装的地砖或瓷砖,会使地面产生伸长或缩短的透视效果,其他一些形式会产生更强烈的静态感。表现纹样的方法,可以用块料拼花攘嵌,划成线痕、滚花,用刷子刷,做成凹线等。
4、结论
在园林设计中,铺装景观是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在营造空间的整体形象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在给予园林铺装设计足够重视、合理运用各种艺术手法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园林铺装的生态效应,达到功能性、艺术性和生态性的完美结合,实现空间景观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文章以西安市芙蓉西路南北两段道路为例,从空间开放度的角度研究了人行道铺装方式,对其进行了评价与分析。
一、芙蓉西路道路空间开放度现状
芙蓉西路南起雁南一路与大唐芙蓉园交接处,北至西影路,以雁南路十字划分为芙蓉南路南段与北段。芙蓉西路南段道路长约为415m,路宽34m,一块板,浇筑混凝土路面,车行道宽12m,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设有道牙石,道牙石高出地面,两侧人行道外侧均设有2m宽的绿化带,内种植行道树,使整个人行道有统一的延续性。西侧人行道宽5m,人行道内侧有8m宽的绿化带,为的是更好地隔离居住区用户。东侧人行道宽9m,由于内侧是公园,所以无需设有绿化带将其隔离,为了使宽9m的人行道空间不显得那么的空旷,在距离围墙按一定间隔设有方形树池,划分人行道空间。
芙蓉西路南段两侧用地属性主要以居住和公园为主。尽管街道两端各是公园大门,但是由于行道树、花坛和地面铺装形成的人行道界面较为连续,再加上两侧的围墙使街道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封闭式线形空间。所以,使得此路段道路整体环境较为安静,道路的视觉及行为较为连续。整体看来西侧人行道的空间开放度要大于东侧人行道。
芙蓉西路北段道路长约为490m,路宽19m,一块板,浇筑混凝土路面,车行道宽12m,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设有道牙石,道牙石高出地面0.18m,两侧人行道外侧均设有方形花岗岩收边树池,内种植行道树,使整个人行道有统一的延续性。西侧人行道宽3.3m,人行道内侧设有围墙。东侧人行道宽3.7m,内侧有一排高11m的围墙。
芙蓉西路北段两侧用地属性主要以居住为主。街道两侧内侧界面均以封闭式出现。由于此路段被设为单行道,整体道路两侧均为封闭界面,所以使得此路段道路整体环境较为安静,车流量较小,道路的视觉及行为较为连续,空间开放度较小。
二、人行道铺装分析
因市政修建大唐芙蓉园后,周边街道都全部改造翻新,芙蓉西路南段道路西侧人行道铺装根据不同的空间开放度分为带有绿化带树池、人行道开口和人行道休息区三个模式段。主要地面铺装以透水砖为主,0.2m宽的浅灰色花岗岩收边;每隔4.2m人行道铺装两侧用花岗岩做分隔带。人行道开口处铺装采用浅灰色方形花岗岩。在色调设计上采用暖色调和冷色调透水砖铺装分别以模式段相间隔,在视觉上产生对比,减少步行者步行感受的单一性和枯燥感。
道路东侧人行道铺装形式整体与西侧保持统一,但由于两侧的空间开放度不同程度的影响,人行道东侧比西侧要宽,为了划分空间,在相应的路段处设有矩形树池分隔。人行道主要地面铺装以0.24mx0.12m的暗红色和米黄色透水砖、0.24mx0.24m的浅灰色花岗岩为主,0.2m宽的浅灰色花岗岩收边;盲道采用0.24mx0.24m的灰色花岗岩,在色调设计上和芙蓉西路南段人行道整体色调相统一。整个芙蓉西路北段人行道铺装以单元段的形式铺设,以沿道路 2m长的透水砖组合铺设的单元段为一个单元段,以1.8米长的花岗岩铺设的单元段为一个单元段。
三、空间开放度分析及人行道铺装评价
通过调研分析,整条芙蓉西路南段道路,每间隔50m处设有一个休息区,每间隔100m有一个无障碍坡道。虽然没有专门设置非机动车道,但是由于此道路不是城市人流密集道路,还未出现非机动车占用人行道的现象。人行道不存在破损现象。通过两侧的休息区、电线杆、行道树和铺装模式段的变化,使整个步行活动充满了轻松愉悦感,两侧人行道外侧的绿化隔离带使步行者产生一定安全感。
芙蓉西路北段从整体视觉上分析还是一条比较有特色的道路。在芙蓉西路北段南口处,道路西侧人行道台升高出车行道约0.9m,使其西侧入口处的人行道与车行道产生了一定的空间限定,更加确立了人行道的独立空间。在道路北段东侧人行道树池由原来的方形树池形式变成了绿化带的形式,减小了行人的行为开放度,更加使人行道与车行道相隔离,提高安全性。
四、芙蓉西路北段人行道改善建议
通过对道路空间的开放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整个路段在人行道空间设计方面,东侧要明显好于西侧。因为内侧的绿化带以及之间的公共设施使东侧人行道的空间开放度变化比较丰富。但是由于东侧的内侧绿化带和景观灯的摆设位置,使得东侧人行道没有西侧人行道步行路线通畅,显得略有些狭窄。
因此建议可将东侧人行道景观灯放置在人行道外侧树池间,这样能增大人行道的宽度和使用率。
参考文献:
[1]张肖宁、金广君主编,铺装景观[M].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张肖宁,陈丙秋主编,道路铺装景观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中图分类号: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2-0089-06
1总部基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总部基地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总部经济的“物质载体,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中重要的一环。总部基地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区别于一般办公园区。相应地,总部基地外部景观具有其独特性。一个完整的景观空间环境是由顶界面、侧界面与底界面同时构成的。底界面作为贯穿整个景观空间的基本元素,同时是最直接与使用者接触的景观元素,其重要性显而易见,而铺装设计则是体现景观空间底界面设计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本文试图结合正在实施建设的实践项目,探讨适应于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特征的铺装设计策略。
1.1总部基地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趋势
总部经济是总部基地产生的动因。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企业和国外公司的入驻,使中心城市的总部聚集区趋于饱和化和高密度化。中央商务区CBD高昂的租金及有限的空间不能完全满足总部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一种能适应经济模式发展的新型空间的产生――总部基地[1]。自2003年“中国总部经济第一实践区北京中关村(丰台)总部基地建设以来,全国各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优越的地区纷纷建设总部基地并引导其发展,总部办公蔚然成风。
1.2总部基地规划建设的特征
区别于传统的工业园区以生产制造为单一的核心功能,总部基地以研发办公、企业传播为核心功能。并且总部经济的集聚融合效应使得总部基地必须具备强大的配套服务功能,包括相应的商务会展、商旅接待、企业交流、文化体验、生活配套等多种业态,使得总部基地功能业态呈现多元融合的特征。
整体规划、一体建设的规划设计方法使总部基地具备整体统一的空间布局结构。基于多元融合的功能业态,总部基地开发多样复合空间以满足其需求。建筑布局则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围合式空间与西方开放街区相融合的规划布局[2],围合出私密、半开放、开放的外部公共空间。层次分明的交通体系确保园区交通便捷安全,人行优先的道路设计体现人性化需求。入口景观展示、景观节点打造、具有韵律感的景观序列综合塑造出多层次的景观体系。园区规划将建筑、道路、景观空间统一布局于一个有秩序而又富于变化的整体结构中。
2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特征
2.1空间功能的多样性
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空间从功能上可分为以下五类:休闲娱乐空间、展示空间、交流空间、观赏空间、复合使用空间,其景观空间功能多样复合。园区外部景观空间类型从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又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展示空间(公共空间)、复合使用空间(公共空间和半公共空间的过渡区域)、社交空间(半公共空间和半私密空间的过渡区域)。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只有当户外空间具有高质量时,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才有可能发生[3]。为促进园区内不同企业员工间的交流,尤其需要提高外部景观空间的质量,激发更多社会性活动。
2.2视觉形象的统一性
简洁具有特色的景观更能够给审美主体留下深刻的审美印象[4]。总部基地作为总部经济的载体,展示着企业文化形象,其建筑及景观视觉形象都需体现简洁、大气之美,杜绝繁琐花哨的设计,实现视觉形象的完整统一。园区高端办公人群对总部办公景观形象具有现代简约的视觉审美要求,简约、纯净的视觉形象益于创造轻松、自由、宜人的景观环境。
2.3空间秩序的连续性
程大锦在《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一书中指出:有秩序而无变化,结果是单调和令人厌倦:有变化而无秩序,结果则是杂乱无章。有机整理多种空间组合方式,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空间秩序连续而富于节奏与韵律,并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2.4场所氛围的独特性
高效、智能、环保的总部办公氛围决定了人性化的场所、智能化的设施、和谐的生活氛围、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的重要目标。反映总部办公文化的“精致、“简约是总部基地外部景观体现的独特氛围。
2.5景观环境的生态性
高效能、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是总部基地发展的趋势,最重要是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总部基地在规划建设之初,保护环境敏感区域,提高建设区域生态系统的异质性,提高景观环境的生态性。总部基地大都通过采用雨水收集回收利用系统、透水地面系统、智能喷灌系统进一步促进内部生态循环。
3总部基地外部景观铺装设计原则
3.1适应于空间功能多样性的铺装设计原则
根据空间功能的不同,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空间可分为以下形式:广场空间、街区空间、庭院空间、道路空间。此处的广场空间主要承担展示片区形象、文化精神以及商务会展活动等功能;街区空间承载主题商业、文化体验功能;庭院空间体现企业办公气质,并提供工作人员休闲娱乐空间;道路空间以人行优先,体现人性化设计。
3.1.1利用铺装强调空间的区分
利用铺装在视觉上造成的差异可以强调空间的区分。当在空间中出现较为完整的不同形式的铺装时,往往意味着空间的变更。这种形式上得不同可以通过材质、颜色、铺装样式等多个方式进行改变,比如简单的、灰色调的铺装往往暗示着穿行、集散的道路空间,而铺装形式丰富、色彩鲜明的铺装空间意味着休闲娱乐空间及街区空间。
3.1.2利用铺装控制空间的尺度
铺装材料本身的尺寸影响着所铺设场所的空间比例感受,可通过不同尺度的铺装创造适宜的空间尺度感受。大尺度铺装材料给人以宽阔、宏大的感受,小尺度铺装材料则给人以亲切的、宜人的空间感受。广场空间一般开阔,可选择尺度较大的石材铺装。街区空间以及庭院空间尺度较小,则可选择尺度较小的铺装材料。
3.2适应于视觉形象统一性的铺装设计原则
总部基地铺装设计应致力于塑造完整统一的视觉形象。空间中见到的所有事物都是这个空间的一种视觉功能要素[6]。一是可从色彩、质感上选择与周边建筑物相呼应,协调一致。二是铺装形式配合周边建筑,形成完整的构图,选择尽量简单的形式,避免出现杂乱无序的空间感受。三是铺装材质种类选择不可过多,确定主体铺装材质,局部搭配其他材质。
3.3适应于空间秩序连续性的铺装设计原则
空间秩序的连续性可通过视觉的连续性来体现。作为空间的底界面,铺装设计确保色彩、质感以及铺装形式具有完整统一性,贯穿整个空间秩序。同一种铺装材料的反复使用,以及不同铺装材料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布,打造连续且具有节奏与韵律感的空间秩序。
3.4适应于场所氛围独特性的铺装设计原则
独到的景观铺装对空间往往能起到烘托、补充或诠释景观主题的增彩作用,营造出独特的场所氛围[7]。对比于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砖瓦、碎石、卵石等铺装材质,采用福纹等特殊字符和图形表达独特的意境,针对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精致、简约的独特氛围,主体铺装材质则可选择凸显现代简约的花岗岩等石材为主体材质,铺装样式也尽量简洁。
3.5适应于景观环境生态性的铺装设计原则
总部基地铺装设计应注重生态性设计,尤其在大面积使用硬质铺装的地方,透水性铺装是道路铺装生态性设计的重要体现。因此,针对总部基地景观环境的生态性原则,一是尽量多使用透水材料及可再生循环利用材料;二是可在边界空间,即广场与绿地、人行道与绿地、花坛、树池等边界区域采用鹅卵石覆盖明沟模式达到生态透水的目的[8]。
4.2景观规划设计
龙兴总部基地总体景观规划设计以塑造高贵的氛围和雅致的人文气质、体现高端办公精美的内在生活品味、打造简洁洗练的纯净景观空间感受为理念,整体营造“尊贵、“精致、“简约氛围。规划结构为:五段分明,两轴相生,七点交映,一脉贯通(图1、2)。从整体结构上来看,龙兴总部基地是由一个复合功能的带状景观空间联系起来的。
“五段是指总部基地外部景观进行分段设计,每段设围绕各具特色的主题,打造高品质的景观空间。包括以下内容:“绿荫水院,位于北入口,展示园区形象,促进社交活动;“泉涌彩溢,园区主题型商业,通过水的不同形式彰显商业活力;“飞流沉庭,位于园区视线通廊,
是园区最主要公共活动空间,承载园区复合型活动,并结合地形造势显山,打造飞瀑形成视觉焦点,成为富有重庆“山水文化特色、具有场所感的展示空间;“崖畔疏林位于场地山体上,展现园区良好生态环境;“澹水留影,突显园区高端宁静的办公环境。
“两轴一是南北向贯穿总部基地的中心活力轴,另一轴即由园区中部通廊形成的东西向景观轴。
“七点是指园区内重要景观节点, 承载多样活动并展示园区形象。
“一脉是指由水作为景观元素串联整个场地的脉络,并结合雨水花园的设计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4.3铺装设计策略
4.3.1体现空间功能多样性的铺装设计策略
总部基地外部景观利用铺装限定不同的功能空间。根据景观功能属性的不同将龙兴总部基地外部景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景观节点、街道空间、支路及边界空间。总部基地外部景观铺装设计根据不同的功能空间采用不同的铺装材质与铺装形式。铺装材质、色彩、尺度及形式与相应区段的景观氛围相融合。
重要的景观节点包括北入口广场,是总基地主要的形象展示面;中心广场,位于配套商业综合体的核心,除了具有景观展示的功能外还是活力聚集的中心;位于下沉广场处的开敞性空间,是主要的视觉通廊,以东南部的山头为背景,是基地内重要的景观展示面,同样也具有商务展示和户外活动的功能,是一个复合型空间。
北入口广场铺装色调以灰色为主,与周边建筑颜色形成对比,突出入口广场空间。铺装基地大面积采用600×300烧面芝麻灰,间隔以100×200光面浅色啡网纹提亮分隔带。分隔带中间采用600×400光面拉丝芝麻黑,整体铺装形成浅灰色底,黑色分隔带的效果。(图3)建筑主要入口空间统一使用暖色限定,与旁边浅灰色人行道空间区分开来(图4)。
中心广场呈圆形向外扩散,广场主体采用100×100×100水晶黑蘑菇面以适应车行通过的需求。广场边界以芝麻黑蘑菇面浅灰色带界定边界(图)。延续中心广场环形向外扩散与建筑相接,在建筑外部的休闲平台以黄色为基调强调空间属性,同时保留浅灰色分隔带界定边界空间(图6)。
“飞流沉庭下沉广场铺装统一采用暖色强调复合使用空间,与浅灰色道路空间区分。下沉广场空间通过铺装再次细化分,主体采用西域红火烧面,广场与建筑相接的步行空间采用黄金麻荔枝面。统一使用黑色分隔带强调空间划分(图7)。
街道空间主要包括两类,一是贯穿基地南北的景观
图中心广场铺装
大道,属于“人行优先通道,二是基地北部的商业步行内街,尺度亲切宜人。景观大道主轴道路铺装统一采用块状石材限定人行优先道路空间,两侧人行道铺装以浅灰色为基调,采用花岗岩为主体铺装材料限定空间(图8、9)。
支路及边界空间包括基地内部所有的剩余道路和剩余外部空间。支路及边界空间铺装采用灰色和浅黑透水砖为主体材质划分空间(图10)。
4.3.2体现视觉形象统一性的铺装设计策略
总部基地整体建筑风格为新古典主义,建筑立面线条简洁,去除了装饰性的壁柱,整体风格现代简约大气。建筑外立面主要使用米白色石材(图11)。
总部基地外部景观铺装设计与建筑风格相协调,延续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铺装材质选用新古典主义常用的花岗岩石材。色彩上选用浅灰色、米黄色为主调,达到对比统一的效果。景观铺装材质、色彩、尺度也和周边树池、花坛相协调统一。
铺装形式整体采用简洁的色带分隔,简洁大气的线条感,与周边建筑环境形成统一的视觉形象(图12)。
4.3.3体现空间秩序连续性的铺装设计策略
总部基地外部景观为南北向带状景观,景观大道主轴道路及两侧步行道铺装材质反复使用,形成色调一致、质感统一的空间秩序,增强南北导向性,保持空间秩序的连续。两侧步行道铺装按规律排布分隔带,增强空间秩序的节奏与韵律感。在景观节点处即空间秩序转折处,延续铺装材质质感及铺装分隔带,在铺装色彩上变化,或者延续铺装色彩,在铺装材质质感上变化,保证空间秩序的连续性(图13)。
4.3.4体现场所氛围独特性的铺装设计策略
质感是基于触觉和视觉双重感受的材质给人特有的感觉。自然面的石材表现出原始粗犷感,而光面的石材则透射出精致质感。为营造独特的“尊贵、“精致、“简约的整体氛围,总部基地的铺装主体材质选择机械精细化切割打磨的花岗岩。整体铺装样式选择规律变化的带状划分,简洁大气。在局部商业氛围浓厚的步行街区,在暖色调花岗岩的基础上,再搭配竹木等材料增加质感的变化,营造不一样的景观氛围(图14)。
4.3.5体现景观环境生态性的铺装设计策略
总部基地除景观大道及重要景观节点空间外的剩余空间,均采用大量的透水铺装设计,尽可能增加整个基地的透水率,实现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生态性的提高。同时选用颜色深浅对比的透水砖,以规律变化的铺装形式创造整体简洁又不单调的景观空间(图1)。另外,可再生竹木材料的使用及鹅卵石覆盖明沟模式的铺装都体现了生态化的铺装设计。
5结语
铺装是使用者可以直接接触和感知的景观元素,在营造外部景观空间的整体形象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总部基地建设的蔚然兴起,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空间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铺装作为重要表现元素,需要精心设计。从体现总部基地外部景观空间功能、视觉形象、空间秩序、场所氛围、环境生态个方面对铺装设计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以营造更高品质的景观环境,为更多类似的景观铺装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1]石琴,许国新.总部经济的形成机理及其效应分析[J].理论月刊,2006(8):76~78.
[2]魏闽红,李宏新,刘吉臣.总部基地规划设计探讨[J].建筑学报,200():0~.
[3](美)扬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朱晓宁,宋力.总部基地景观视觉偏好初探[J].中国园艺文摘,2013(2):104~106.
[5]程大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