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辐射防护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辐射防护检测参考的标准
牙片机辐射防护所涉及到的标准及相关内容如下:(1)《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第4.3章节中提出了辐射防护要求,内容有实践的正当性、剂量限制和潜在照射危险限制、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剂量约束和潜在照射危险约束、医疗照射指导水平;第7章节针对医疗照射的控制进一步细化,内容有责任、医疗照射的正当性判断、医疗照射的防护最优化、医疗照射的指导水平与剂量约束、事故性医疗照射的预防和调查;附录G中列出了放射诊断和核医学诊断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其中G1.1表规定了典型成年受检者X射线摄影的剂量指导水平,每次摄影入射体表剂量涉及到牙齿的牙根尖周和前后位投照分别为7mGy和5mGy。(2)《GBZ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第5.4章节规定了牙科X射线机防护性能的专用要求,第6.2章节中要求牙科X射线机应有单独机房,第6.3章节摄影机房中有用射线束朝向的墙壁应有2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其他侧墙壁应有1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第6.5章节中受检者的侯诊位置要选择恰当,并有相应的防护措施,第6.8章节中各X射线机房内应注意配备专门供受检者使用的各种辅助防护用品,以及固定特殊受检者的各种设备,第7.12章节要求进行X射线检查时,只要可行,就应对受检者的辐射敏感器官(例如性腺、眼晶体、乳腺和甲状腺等)采取适当的屏蔽保护。(3)《GBZ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8-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中规定了防护性能的监测方法。(4)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462-2009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卫生防护与检测评价规范》,第4.2章节提出了剂量目标值,在距机房屏蔽墙外0.3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不大于2.5μSv/h,第5.2章节要求新建、改建牙科X射线机房不小于2m2,第6章节对检测仪器、检测点位、检测条件、检测结果评价、检测周期分别进行了规定。
3牙片机的辐射检测
3.1正常曝光条件下,职业人员操作位置的辐射剂量
X光管在正常曝光的条件时,产生的射线主要包括有用射线、渗漏射线和散射线等,职业人员由于近距离操作且无防护,上述射线均会对职业人员造成辐射危害。由于牙片机曝光时间在几十毫秒至几秒之间,能量范围在50kV至70kV之间,连接曝光开关的电缆长度在2m至3m之间。考虑牙片机自身的特性,测量仪器选择白俄罗斯型号为AT1123的X射线和γ辐射监测仪,该检测仪的主要功能是检测脉冲时间从10ns起的脉冲辐射,脉冲持续时间从30ms起的短时辐射以及宽范围能量和环境剂量率当量的连续X射线和γ辐射,短时辐射的环境剂量率当量为50nSv/h~10Sv/h,能量范围为15kV~10MeV,探测器为塑料闪烁体(重金属混合物)。检测中采用水箱体模,其外尺寸为250mm×250mm×150mm,箱壁用有机玻璃制作。模体内加满室温条件下的水。选择泛泰FT-C型和宝镭特BRT-A型牙片机,曝光条件均在默认工作条件下进行,牙片机球管焦点离地面1.3m,用水模做散射体,AT1123的探测器分别布放在离球管焦点0.5m、1.0m和2.0m位置上,模拟1.70m高人的甲状腺和性腺部位,测量操作人员在球管侧位的受照量。型号为AT1123的X射线和γ辐射监测仪在检定周期内,测量数据为经过修正后的数据,职业人员操作位置受到辐射的剂量当量率测量数据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操作人员甲状腺位置的射线剂量率为(25~310)μSv/h,操作人员性腺位置的射线剂量率为(47~370)μSv/h,远大于《DB31/462-2009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卫生防护与检测评价规范》所推荐的2.5μSv/h剂量目标防护值。
3.2正常曝光条件下,机房周围辐射剂量牙片机周围辐射剂量的测量
由于上述的特点,测量仪器也选择选择白俄罗斯型号为AT1123的X射线和γ辐射监测仪,用水模做散射体,检测点位的设置如下:(1)防护门,门外0.3m离地面高度为1.3m处门的左、中、右侧3个点;(2)操作位,工作人员操作位距地面高度1.3m处,测一个点;(3)观察窗,窗外0.3m离地面高度为1.3m处门的左、中、右侧3个点;(4)防护墙,墙外0.3m离地面高度为1.3m处门的东、西、南、北侧4个点。考虑目前牙片机的工作场所情况,分为无防护和有防护两种情况进行测量,测量均在正常曝光条件下测量,机房周围辐射剂量水平测量数据如表2,周围环境辐射本底水平为室内为0.120μSv/h,室外为0.105μSv/h。由表2可知,由于墙采用24cm厚的实心砖,以及观察窗使用防护专用玻璃,因此,牙片机房的防护重点为门的防护,在防护门为木门时的剂量率为(2.96~14.8)μSv/h,其最大剂量率为14.8μSv/h和最小剂量率2.96μSv/h,均大于《DB31/462-2009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卫生防护与检测评价规范》所推荐的2.5μSv/h剂量目标防护值。而在设置防护门后,均能达到防护要求。
4目前应用现状
目前,大部分口腔医院和个体牙科(口腔)诊所均配备了牙片机,口腔医院虽然有专门的防护机房,可操作人员多数还是近距离操作且无任何防护,个体牙科(口腔)诊所的情况更令人担忧,这些诊所大多设在住宅内,改建为医用X线机房时,未遵循国家放射防护的有关规定,常见的是机房内无机械通风设施和工作指示灯,机房门、窗为普通住宅的木质门和一般玻璃窗,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出入口处没有设置电离辐射警示标识等,有的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在曝光时,门不关闭,这样做不仅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造成不必要的辐射危害,对就诊后门、窗外走动的公众也造成不应有的辐射危害,严重违反了放射防护有关规定。而对于患者的防护所需要的铅围脖、铅眼镜和铅衣等防护用品,更是没有,即使一些大的口腔医院配备有个人防护用品,由于患者量较大,也很少使用。
如果出现了极限情况,可能导致探测仪器供电的丧失。所以今后设计的探测仪器必须考虑失电后一定时间内的持续工作能力。
(2)具备无线传输信号。
如果部分重要的探测器具备无线传输信号的能力,就可以在极端情况下,迅速建立通信链路,实时有效地监控事故发展进程。
(3)经受事故环境恶劣条件。
事故工况下的环境常伴有高温、高压、高湿、放射性等复杂因素,所以抗恶劣环境能力是探测器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可用于核电站无线通信技术选择
核电站由于安全的考虑,核电站的建筑全部都非常坚固厚重。核电站是由多组功能建筑厂房组成,人员大多数时间又处于各个建筑物之中,周围还有很多电子设备,这都给无线通信的信号传输带来了一定的屏蔽和干扰作用,所以说,要实现对核电站人员辐射防护网络的无线部署,主要应考虑如下技术经济因素。
(1)实用经济性。
最大程度的满足辐射防护部门的业务需求,为核电站辐射监管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要保证辐射防护系统运行的稳定,数据提供准确迅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功能完善,系统维护性好。
(2)开放兼容性。
无线通信网络需要采用开放式设计,要能支持标准的技术协议,能够兼容该标准的主流厂家生产的各类终端。
(3)可定位技术。
在核电站中要实现对每个工作人员的定位,尤其是在辐射控制区域也要进行定位计时等技术辅助。在厂房内主要使用基于RF和功能区域的定位;在室外主要是GPS和RF定位相结合,GPS定位为主,有效记录辐射数据的位置信息。
三、系统构架
基于以上考虑,并结合AP1000核电站已经为无线电话系统建设了一套覆盖厂房内外的WLAN系统,在该WLAN较为丰富的可用带宽上可以做合理网络资源规划,通过划分VLAN、设立防火墙等,可以为辐射探测的数据传输专门规划一个网络VLAN及SSID,实现辐射探测的传输网络与无线电话的传输网络逻辑上各自独立,互补影响,进而提高了WLAN系统的使用效率。辐射环境监测系统内的传输网络采用了两种方式,即厂区内采用WLAN与厂区外周围区域采用光纤专线+3G/LTE方式。在厂区内,辐射探测探头上可以加装专门支持WLAN的数据接口模块,就可以方便的接入使用现有厂区内的WLAN网络。厂区外,固定采集点采用租用光纤专线+3G/LTE无线通信方式互为冗余的组合,是辐射环境辐射防护系统最近常用的组网方式;流动探测车可以采用3G/LTE的无线传输为主用,卫星通道为应急备用传输通道。
2结果
该院核医学科应用的放射性药物有18F、13N、11C3种,计算时四周屏蔽墙和防护门外参考点位置在墙外0.3m处,屋顶参考点位置在屋顶地面上方0.5m处,人体等中心高度假定为1.2m,地上层高4.5m(图3)。由于人体的自吸收和候诊期间核素的衰变,实际上每个人的治疗和诊断剂量都低于计算的活度,计算中还增加了两倍的安全系数,即以较大的工作负荷和较小的剂量约束值进行计算,所以计算结果是偏保守的,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职业人员和公众的安全。计算过程中计算厚度采用AAPMTG108经验公式。
2.1PET/CT机房屏蔽厚度
PET/CT机房面积约49.36m2(9.14m×5.40m),楼高4.5m,防护设计按每个18F检查病人每次最大注射量为10mCi计算,摄取时间为1h,平均显像时间为30min,每周检查100个病人。我国GBZ/T180-2006《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规定,较大工作量的机房屏蔽厚度为2.5mmPb当量或20cm混凝土(密度2.35t/m3)。因此本研究根据核素使用量来计算屏蔽厚度,具体计算结果见表1。
2.2PET/MRI机房屏蔽厚度
PET/MRI机房面积约51.94m2(9.8m×5.3m),楼高4.5m,防护设计与PET/CT机房相同。核磁设备本身并不产生X射线,只需考虑病人注射放射性药物产生的放射性即可。PET/MRI在使用时还应进行磁屏蔽设计计算,不属于本次计算范畴。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
2.3PET注射室(含分装室)屏蔽厚度
给药注射室面积约6.45m2(2.93m×2.2m),棚高4.5m,分装室因有操作放射性药物的步骤,因此设置有通风橱。由于18F、13N和11C所用活度不同,通风橱操作量按每天最大工作量9.62×108Bq计算。防护设计按每个18F检查病人每次最大注射量为10mCi计算。因为该院核医学科的分装室与注射室在一起,所以在注射后等候室与注射室连接处设置一个注射区,用8mm铅屏风隔离。具体计算结果见表3。
2.4PET注射后等侯室屏蔽厚度
PET注射后等侯室面积约42.40m2(7.85m×5.40m),高4.5m,休息室内设置3张床,按每人注射活度为3.7×108Bq计算,其中各床之间有8mm铅屏风间隔,以免引起交叉照射。具体计算结果见表。
1概述
任何带电物体的周围都存在电场,而周期变化的电场将会产生周期变化的磁场,也就存在电磁波,产生电磁辐射,如果这种辐射的量超过限定条件,那么就会对环境形成电磁污染。和无处可躲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一样,电磁辐射同样无处不在,这使它成为公认的“第四污染源”。
只要存在电场变化的地方就会有电磁辐射。目前,能造成大面积电磁污染的主要有高压输配电系统、发射设备、微波设备、家用电器、计算机等等。其中高压输电系统的电磁辐射强度最大,对人体的危害最明显。为了保障从业者的健康,在辐射环境下的工作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定。相比之下,诸如彩电、手机、微波炉、空调机、电冰箱、计算机等等家庭必需的电气设备所影响的人群更广泛。在上述常见的电气设备中,与人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计算机更值得关注。许多上班族和沉迷于网络世界的网虫每天面对计算机的时间往往超过8小时。而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小觑的电磁辐射源:微处理器、主板、显卡、声卡、内存、硬盘、光驱、显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时都会向外界辐射电磁能量。计算机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那些长期接触计算机的人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的危害。
2计算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计算机已进入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它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计算机病”也与日俱增,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计算机病”的症状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癌(头晕、头痛、疲劳、失眠或噩梦、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等)、肩颈腕综合症(骨骼不适、手指麻等、感觉异常、震颤、有压痛),以及腰背酸痛、抗病能力降低、易感冒等,发病率最高的是那些每天在计算机旁敲击键盘的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精神压力大,大脑处于高度集中和紧张状态,这是产生神经衰弱综合症的根源。流产、面部褐斑、类似红斑或湿疹等的出现,亦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专业人员连续注视计算机屏幕,长时间近距离盯着闪烁的荧光屏,易使眼睛充血、干燥、怕光,严重者还会使眼球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失调,晶体受损,暗适应能力降低,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可导致微波自内障、夜盲症等。如人体受辐射还可导致人体循环系统异常,男性生殖能力下降,人体激素分泌异常等。孕妇、儿童、心脏起搏器佩戴者和老人是电磁辐射的易感人群,而心脏、眼睛和生殖系统等是电磁辐射敏感器官。近年来的畸形儿出生率和儿童的自血病增多,心脏起搏器佩戴者的死亡率增加,电磁辐射难逃其咎。
3计算机辐射的主要来源
虽然微处理器、主板、显卡、声卡、内存、硬盘、光驱、显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时都会向外界辐射电磁能量,但幸运的是,除显示器之外,这些配件都是被装在具有电磁屏蔽能力的机箱里面,阻挡了大部分电磁辐射。所以,我们通常受到的辐射一方面来自显示器,而另一方面则来自主机。倘若显示器在电磁屏蔽技术方面不够严谨,那么用户可能一周5天、每天8小时都会受到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危害显而易见。而机箱同样如此,设计不良的产品往往台发生电磁辐射泄漏,如果机箱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太近,外泄的电磁辐射同样会影响到用户健康。
上述表明,计算机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显示器和主机。其中显示器又分为CRT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和LC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CRT显示器是计算机中最严重的辐射源。CRT显示器通过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实现画面显示,对外发射电子本身就会产生严重的电磁辐射,尽管厚厚的含铅玻璃屏幕可在一定程度上阻隔辐射,但仍然有不少电子穿透阻隔层而直接照射到使用者。所以,如何削弱这部分辐射至关重要。
按照物理学的定义,来自CRT显示器的辐射伤害主要可分为光辐射、低能x射线、无线电场、静电场和低频电磁场。其中光辐射为电子枪打在屏幕背后荧光层而发出的可见光和少量紫外线,只有少量的紫外线会对人体造成危害。X射线由电子束碰撞阴极射线管的内部前屏所产生,但因为能量极低,其辐射程度也可忽略不计。无线电场主要从CRT的控制电路部分发出,强度非常弱,经过短距离后基本上就衰减到零。静电场则是从CRT电子枪内部的加速电场所产生,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会让屏幕吸附灰尘。而被认为对人体健康损害最严重的应该是低频电磁场,它主要由显示器的电源部分(高压包)和垂直/水平扫描电场所产生,电磁场频率在5Hz~400kHz之间。
LCD电磁辐射相对低很多。从原理上说,LCD显示器以液晶材料作为光线通过的开关来控制光线照射屏幕,进而获得画面输出。而这个过程并没有涉及紫外线、静电场、高压电源等容易产生辐射的部件,因此从这个方面考虑可以说LCD正面几乎是零辐射。另外,LCD和CRT显示器一样,机内同样需要一个高压电源,只是电源驱动的并不是电子枪,而是LCD背光模组中的冷阴极荧光管。此种荧光灯管其实和我们常见的日光灯一样,都需要较高的电压才能驱动,只是点亮之后电压会迅速回落到较低的水平。因此,LCD的电源只需要维持一定时间的高压状态(可达到l000V),然后转为常压甚至低压状态,而不必像CRT显示器的高压包一样始终得保持高电压状态。因此相对而言,LCD显示器电源部分对外辐射的低频电磁波会比CRT要弱很多,加上LCD的摆放位置往往贴近墙面.所以不会背对着人体,这种辐射对人的影响可减弱到零。
显示器之外,第二辐射源就是主机。众所周知,金属机箱对电磁辐射可起着屏蔽的作用,但不同材料,不同设计、不同工艺的机箱的防辐射能力并不相同,如果设计不良,主机外泄的电磁辐射仍可能超标。
首先,机箱的材料至关重要,目前大多数机箱都是使用镀锌铜板,它可起到良好的屏蔽效果。不少高档机箱采用更轻的铝合金材料,同样具有良好的防辐射能力。材料仅是防辐射要求的基本方面,更关键的地方在于机箱制造工艺,只有模具精细,制造工艺好的机箱才会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机箱面板、前置接口,后侧挡板及其他所有存在任何接缝的地方,劣质机箱与优质机箱在这方面差异甚大,前者的接缝处通常很不严密,设计、制造过程中都没通过辐射实验室进行严格检测、电磁辐射外泄情况严重。尤其是在前置接口方面,电磁辐射很容易就直接影响到用户。而优质机箱在这些细节都比较严谨,基本不存在接缝不够密合的问题,样品制造出来后都必项在电磁实验室中测量辐射是否达标,选标之后方可进行大批量制造。此外,不少机箱为了制造方便都采用双面喷漆,但内部表面如果被喷漆的话,机箱板就无法直接吸收电磁坡,电磁波会出现四处散射的情况。倘若在机箱接缝处不够严密就很容易因电磁波散射而造成泄漏现象。相较之下,外表面喷漆、内部镀锌的做法更值得提倡。钢板内表面所镀的锌(防氧化需要)同样也是金属,电磁波射到表面后可以被有效屏蔽而不会出现散射现象,这对机箱整体的电磁辐射屏蔽是很有利的——从健康角度考虑,我们认为多花点预算购买品质优良的机箱还是值得提倡的。
因此,对于广大计算机用户来说,选择LCD显示器,购买选材合理、设计优秀、屏蔽良好的机箱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计算机用户免于受到过度的电磁辐射危害。
除了在购买时选择符合电磁辐射标准的计算机外,还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①平时饮食应选择富含维生素类的食品,以降低辐射的危害②有必要选用防护产品,如防护屏、护目镜、防磁帖防护服等③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应注意间隔与调剂,孕妇操作计算机一天不宜超过2h。④人体与计算机,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室内办公和家用电器的设置不宜过密,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之中。:
4结语
随着计算机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它给现代人的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成为人们生产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一件工具。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应该注意到,计算机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危害。如何有效地防止和降低计算机对人身健康的威胁,是人们生产生活中所应该关心和关注的一个问题。计算机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显示器和主机,选择LCD显示器和具有良好防辐射效果的机箱是防止用户免于过度电磁辐射的关键。另外加强维生素的摄入,选择防护用具,避免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计算机也是重要的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胡焱弟,白志鹏等.大学生受电脑电磁辐射的研究.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5(3).37~41.
[2]刘英杰.电磁辐射与劳动保护.水利电力劳动保护.2002.(1).17~18.26.
[3]吴忠智.关于电源污染及电磁辐射的探讨.电工技术杂志.2001.(11).30~31.
1概述
任何带电物体的周围都存在电场,而周期变化的电场将会产生周期变化的磁场,也就存在电磁波,产生电磁辐射,如果这种辐射的量超过限定条件,那么就会对环境形成电磁污染。和无处可躲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一样,电磁辐射同样无处不在,这使它成为公认的“第四污染源”。
只要存在电场变化的地方就会有电磁辐射。目前,能造成大面积电磁污染的主要有高压输配电系统、发射设备、微波设备、家用电器、计算机等等。其中高压输电系统的电磁辐射强度最大,对人体的危害最明显。为了保障从业者的健康,在辐射环境下的工作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定。相比之下,诸如彩电、手机、微波炉、空调机、电冰箱、计算机等等家庭必需的电气设备所影响的人群更广泛。在上述常见的电气设备中,与人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计算机更值得关注。许多上班族和沉迷于网络世界的网虫每天面对计算机的时间往往超过8小时。而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小觑的电磁辐射源:微处理器、主板、显卡、声卡、内存、硬盘、光驱、显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时都会向外界辐射电磁能量。计算机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那些长期接触计算机的人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的危害。
2计算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计算机已进入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它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计算机病”也与日俱增,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计算机病”的症状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癌(头晕、头痛、疲劳、失眠或噩梦、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等)、肩颈腕综合症(骨骼不适、手指麻等、感觉异常、震颤、有压痛),以及腰背酸痛、抗病能力降低、易感冒等,发病率最高的是那些每天在计算机旁敲击键盘的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精神压力大,大脑处于高度集中和紧张状态,这是产生神经衰弱综合症的根源。流产、面部褐斑、类似红斑或湿疹等的出现,亦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专业人员连续注视计算机屏幕,长时间近距离盯着闪烁的荧光屏,易使眼睛充血、干燥、怕光,严重者还会使眼球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失调,晶体受损,暗适应能力降低,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可导致微波自内障、夜盲症等。如人体受辐射还可导致人体循环系统异常,男性生殖能力下降,人体激素分泌异常等。孕妇、儿童、心脏起搏器佩戴者和老人是电磁辐射的易感人群,而心脏、眼睛和生殖系统等是电磁辐射敏感器官。近年来的畸形儿出生率和儿童的自血病增多,心脏起搏器佩戴者的死亡率增加,电磁辐射难逃其咎。
3计算机辐射的主要来源
虽然微处理器、主板、显卡、声卡、内存、硬盘、光驱、显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时都会向外界辐射电磁能量,但幸运的是,除显示器之外,这些配件都是被装在具有电磁屏蔽能力的机箱里面,阻挡了大部分电磁辐射。所以,我们通常受到的辐射一方面来自显示器,而另一方面则来自主机。倘若显示器在电磁屏蔽技术方面不够严谨,那么用户可能一周5天、每天8小时都会受到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危害显而易见。而机箱同样如此,设计不良的产品往往台发生电磁辐射泄漏,如果机箱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太近,外泄的电磁辐射同样会影响到用户健康。
上述表明,计算机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显示器和主机。其中显示器又分为CRT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和LC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CRT显示器是计算机中最严重的辐射源。CRT显示器通过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实现画面显示,对外发射电子本身就会产生严重的电磁辐射,尽管厚厚的含铅玻璃屏幕可在一定程度上阻隔辐射,但仍然有不少电子穿透阻隔层而直接照射到使用者。所以,如何削弱这部分辐射至关重要。
按照物理学的定义,来自CRT显示器的辐射伤害主要可分为光辐射、低能x射线、无线电场、静电场和低频电磁场。其中光辐射为电子枪打在屏幕背后荧光层而发出的可见光和少量紫外线,只有少量的紫外线会对人体造成危害。X射线由电子束碰撞阴极射线管的内部前屏所产生,但因为能量极低,其辐射程度也可忽略不计。无线电场主要从CRT的控制电路部分发出,强度非常弱,经过短距离后基本上就衰减到零。静电场则是从CRT电子枪内部的加速电场所产生,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会让屏幕吸附灰尘。而被认为对人体健康损害最严重的应该是低频电磁场,它主要由显示器的电源部分(高压包)和垂直/水平扫描电场所产生,电磁场频率在5Hz~400kHz之间。
LCD电磁辐射相对低很多。从原理上说,LCD显示器以液晶材料作为光线通过的开关来控制光线照射屏幕,进而获得画面输出。而这个过程并没有涉及紫外线、静电场、高压电源等容易产生辐射的部件,因此从这个方面考虑可以说LCD正面几乎是零辐射。另外,LCD和CRT显示器一样,机内同样需要一个高压电源,只是电源驱动的并不是电子枪,而是LCD背光模组中的冷阴极荧光管。此种荧光灯管其实和我们常见的日光灯一样,都需要较高的电压才能驱动,只是点亮之后电压会迅速回落到较低的水平。因此,LCD的电源只需要维持一定时间的高压状态(可达到l000V),然后转为常压甚至低压状态,而不必像CRT显示器的高压包一样始终得保持高电压状态。因此相对而言,LCD显示器电源部分对外辐射的低频电磁波会比CRT要弱很多,加上LCD的摆放位置往往贴近墙面.所以不会背对着人体,这种辐射对人的影响可减弱到零。
显示器之外,第二辐射源就是主机。众所周知,金属机箱对电磁辐射可起着屏蔽的作用,但不同材料,不同设计、不同工艺的机箱的防辐射能力并不相同,如果设计不良,主机外泄的电磁辐射仍可能超标。
首先,机箱的材料至关重要,目前大多数机箱都是使用镀锌铜板,它可起到良好的屏蔽效果。不少高档机箱采用更轻的铝合金材料,同样具有良好的防辐射能力。材料仅是防辐射要求的基本方面,更关键的地方在于机箱制造工艺,只有模具精细,制造工艺好的机箱才会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机箱面板、前置接口,后侧挡板及其他所有存在任何接缝的地方,劣质机箱与优质机箱在这方面差异甚大,前者的接缝处通常很不严密,设计、制造过程中都没通过辐射实验室进行严格检测、电磁辐射外泄情况严重。尤其是在前置接口方面,电磁辐射很容易就直接影响到用户。而优质机箱在这些细节都比较严谨,基本不存在接缝不够密合的问题,样品制造出来后都必项在电磁实验室中测量辐射是否达标,选标之后方可进行大批量制造。此外,不少机箱为了制造方便都采用双面喷漆,但内部表面如果被喷漆的话,机箱板就无法直接吸收电磁坡,电磁波会出现四处散射的情况。倘若在机箱接缝处不够严密就很容易因电磁波散射而造成泄漏现象。相较之下,外表面喷漆、内部镀锌的做法更值得提倡。钢板内表面所镀的锌(防氧化需要)同样也是金属,电磁波射到表面后可以被有效屏蔽而不会出现散射现象,这对机箱整体的电磁辐射屏蔽是很有利的——从健康角度考虑,我们认为多花点预算购买品质优良的机箱还是值得提倡的。
因此,对于广大计算机用户来说,选择LCD显示器,购买选材合理、设计优秀、屏蔽良好的机箱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计算机用户免于受到过度的电磁辐射危害。
除了在购买时选择符合电磁辐射标准的计算机外,还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①平时饮食应选择富含维生素类的食品,以降低辐射的危害②有必要选用防护产品,如防护屏、护目镜、防磁帖防护服等③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应注意间隔与调剂,孕妇操作计算机一天不宜超过2h。④人体与计算机,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室内办公和家用电器的设置不宜过密,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之中。
4结语
随着计算机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它给现代人的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成为人们生产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一件工具。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应该注意到,计算机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危害。如何有效地防止和降低计算机对人身健康的威胁,是人们生产生活中所应该关心和关注的一个问题。计算机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显示器和主机,选择LCD显示器和具有良好防辐射效果的机箱是防止用户免于过度电磁辐射的关键。另外加强维生素的摄入,选择防护用具,避免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计算机也是重要的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胡焱弟,白志鹏等.大学生受电脑电磁辐射的研究.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5(3).37~41.
[2]刘英杰.电磁辐射与劳动保护.水利电力劳动保护.2002.(1).17~18.26.
[3]吴忠智.关于电源污染及电磁辐射的探讨.电工技术杂志.2001.(11).30~31.
1概述
任何带电物体的周围都存在电场,而周期变化的电场将会产生周期变化的磁场,也就存在电磁波,产生电磁辐射,如果这种辐射的量超过限定条件,那么就会对环境形成电磁污染。和无处可躲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一样,电磁辐射同样无处不在,这使它成为公认的“第四污染源”。
只要存在电场变化的地方就会有电磁辐射。目前,能造成大面积电磁污染的主要有高压输配电系统、发射设备、微波设备、家用电器、计算机等等。其中高压输电系统的电磁辐射强度最大,对人体的危害最明显。为了保障从业者的健康,在辐射环境下的工作时间有着严格的限定。相比之下,诸如彩电、手机、微波炉、空调机、电冰箱、计算机等等家庭必需的电气设备所影响的人群更广泛。在上述常见的电气设备中,与人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计算机更值得关注。许多上班族和沉迷于网络世界的网虫每天面对计算机的时间往往超过8小时。而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小觑的电磁辐射源:微处理器、主板、显卡、声卡、内存、硬盘、光驱、显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时都会向外界辐射电磁能量。计算机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那些长期接触计算机的人的身心健康有巨大的危害。
2计算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计算机已进入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它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计算机病”也与日俱增,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计算机病”的症状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癌(头晕、头痛、疲劳、失眠或噩梦、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等)、肩颈腕综合症(骨骼不适、手指麻等、感觉异常、震颤、有压痛),以及腰背酸痛、抗病能力降低、易感冒等,发病率最高的是那些每天在计算机旁敲击键盘的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精神压力大,大脑处于高度集中和紧张状态,这是产生神经衰弱综合症的根源。流产、面部褐斑、类似红斑或湿疹等的出现,亦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专业人员连续注视计算机屏幕,长时间近距离盯着闪烁的荧光屏,易使眼睛充血、干燥、怕光,严重者还会使眼球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失调,晶体受损,暗适应能力降低,造成视力减退,甚至可导致微波自内障、夜盲症等。如人体受辐射还可导致人体循环系统异常,男性生殖能力下降,人体激素分泌异常等。孕妇、儿童、心脏起搏器佩戴者和老人是电磁辐射的易感人群,而心脏、眼睛和生殖系统等是电磁辐射敏感器官。近年来的畸形儿出生率和儿童的自血病增多,心脏起搏器佩戴者的死亡率增加,电磁辐射难逃其咎。
3计算机辐射的主要来源
虽然微处理器、主板、显卡、声卡、内存、硬盘、光驱、显示器、USB接口等主要部件在工作时都会向外界辐射电磁能量,但幸运的是,除显示器之外,这些配件都是被装在具有电磁屏蔽能力的机箱里面,阻挡了大部分电磁辐射。所以,我们通常受到的辐射一方面来自显示器,而另一方面则来自主机。倘若显示器在电磁屏蔽技术方面不够严谨,那么用户可能一周5天、每天8小时都会受到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危害显而易见。而机箱同样如此,设计不良的产品往往台发生电磁辐射泄漏,如果机箱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太近,外泄的电磁辐射同样会影响到用户健康。
上述表明,计算机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显示器和主机。其中显示器又分为CRT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和LC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CRT显示器是计算机中最严重的辐射源。CRT显示器通过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实现画面显示,对外发射电子本身就会产生严重的电磁辐射,尽管厚厚的含铅玻璃屏幕可在一定程度上阻隔辐射,但仍然有不少电子穿透阻隔层而直接照射到使用者。所以,如何削弱这部分辐射至关重要。
按照物理学的定义,来自CRT显示器的辐射伤害主要可分为光辐射、低能x射线、无线电场、静电场和低频电磁场。其中光辐射为电子枪打在屏幕背后荧光层而发出的可见光和少量紫外线,只有少量的紫外线会对人体造成危害。X射线由电子束碰撞阴极射线管的内部前屏所产生,但因为能量极低,其辐射程度也可忽略不计。无线电场主要从CRT的控制电路部分发出,强度非常弱,经过短距离后基本上就衰减到零。静电场则是从CRT电子枪内部的加速电场所产生,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会让屏幕吸附灰尘。而被认为对人体健康损害最严重的应该是低频电磁场,它主要由显示器的电源部分(高压包)和垂直/水平扫描电场所产生,电磁场频率在5Hz~400kHz之间。
LCD电磁辐射相对低很多。从原理上说,LCD显示器以液晶材料作为光线通过的开关来控制光线照射屏幕,进而获得画面输出。而这个过程并没有涉及紫外线、静电场、高压电源等容易产生辐射的部件,因此从这个方面考虑可以说LCD正面几乎是零辐射。另外,LCD和CRT显示器一样,机内同样需要一个高压电源,只是电源驱动的并不是电子枪,而是LCD背光模组中的冷阴极荧光管。此种荧光灯管其实和我们常见的日光灯一样,都需要较高的电压才能驱动,只是点亮之后电压会迅速回落到较低的水平。因此,LCD的电源只需要维持一定时间的高压状态(可达到l000V),然后转为常压甚至低压状态,而不必像CRT显示器的高压包一样始终得保持高电压状态。因此相对而言,LCD显示器电源部分对外辐射的低频电磁波会比CRT要弱很多,加上LCD的摆放位置往往贴近墙面.所以不会背对着人体,这种辐射对人的影响可减弱到零。
显示器之外,第二辐射源就是主机。众所周知,金属机箱对电磁辐射可起着屏蔽的作用,但不同材料,不同设计、不同工艺的机箱的防辐射能力并不相同,如果设计不良,主机外泄的电磁辐射仍可能超标。
首先,机箱的材料至关重要,目前大多数机箱都是使用镀锌铜板,它可起到良好的屏蔽效果。不少高档机箱采用更轻的铝合金材料,同样具有良好的防辐射能力。材料仅是防辐射要求的基本方面,更关键的地方在于机箱制造工艺,只有模具精细,制造工艺好的机箱才会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机箱面板、前置接口,后侧挡板及其他所有存在任何接缝的地方,劣质机箱与优质机箱在这方面差异甚大,前者的接缝处通常很不严密,设计、制造过程中都没通过辐射实验室进行严格检测、电磁辐射外泄情况严重。尤其是在前置接口方面,电磁辐射很容易就直接影响到用户。而优质机箱在这些细节都比较严谨,基本不存在接缝不够密合的问题,样品制造出来后都必项在电磁实验室中测量辐射是否达标,选标之后方可进行大批量制造。此外,不少机箱为了制造方便都采用双面喷漆,但内部表面如果被喷漆的话,机箱板就无法直接吸收电磁坡,电磁波会出现四处散射的情况。倘若在机箱接缝处不够严密就很容易因电磁波散射而造成泄漏现象。相较之下,外表面喷漆、内部镀锌的做法更值得提倡。钢板内表面所镀的锌(防氧化需要)同样也是金属,电磁波射到表面后可以被有效屏蔽而不会出现散射现象,这对机箱整体的电磁辐射屏蔽是很有利的——从健康角度考虑,我们认为多花点预算购买品质优良的机箱还是值得提倡的。
因此,对于广大计算机用户来说,选择LCD显示器,购买选材合理、设计优秀、屏蔽良好的机箱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计算机用户免于受到过度的电磁辐射危害。超级秘书网
除了在购买时选择符合电磁辐射标准的计算机外,还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①平时饮食应选择富含维生素类的食品,以降低辐射的危害②有必要选用防护产品,如防护屏、护目镜、防磁帖防护服等③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应注意间隔与调剂,孕妇操作计算机一天不宜超过2h。④人体与计算机,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室内办公和家用电器的设置不宜过密,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之中。
4结语
随着计算机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它给现代人的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成为人们生产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一件工具。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应该注意到,计算机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危害。如何有效地防止和降低计算机对人身健康的威胁,是人们生产生活中所应该关心和关注的一个问题。计算机的电磁辐射主要来源于显示器和主机,选择LCD显示器和具有良好防辐射效果的机箱是防止用户免于过度电磁辐射的关键。另外加强维生素的摄入,选择防护用具,避免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计算机也是重要的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胡焱弟,白志鹏等.大学生受电脑电磁辐射的研究.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5(3).37~41.
[2]刘英杰.电磁辐射与劳动保护.水利电力劳动保护.2002.(1).17~18.26.
[3]吴忠智.关于电源污染及电磁辐射的探讨.电工技术杂志.2001.(11).30~31.
二、利用社会资源,推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内涵式创新发展
要使人才培养计划得以真正实施,就要使专业培养方向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工程能力训练与岗位要求相结合,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结合,突破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形式,将真实的工程环境结合生产实际的工程内容、企业文化引入课堂,将学校教育延伸到企业工程第一线,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对接,必须让学生深入企业,了解实际生产流程,掌握实践经验,就必须努力实现学校教育和企业相结合,学校必须利用各种有效资源,加大校企合作,实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西南科技大学利用局省共建与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充分发挥四川核军工与核工业的优势资源,利用四川及周边地区的优势,与广元821,兰州404厂,九院二所等众多单位,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克服核专业的特殊性,实习困难的特殊性,更多地参加到实习实践中去,并且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三、改变实践能力标准与评价,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评价体系是考核和检验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考核的过程中,就是要构建多元化的实验考核体系。不能过于关注实验实习结果,忽略学生在实验实习过程中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还要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结合课程特点利用多种方式对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实验报告书写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团队精神等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同时,应对每一位学生建立实验实习档案,对学生的各种实验实习能力作发展性评价,以此激励学生对自己负责,鼓励学生成为反思型的学习者。通过这一系列的考核,让学生在实验实习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在通过4年的学习后,就可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卓越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1 系统概述
CEFR核岛厂房内设置有3个中子辐射监测通道。每个通道由中子探测器单元(3He-正比计数器)、就地处理单元(LPU)、接线箱(JB)、远程显示单元(RDU)等主要部件组成。其中只有远程显示单元安装在328/3房间,通过RS-485线与现场的其余设备连接通信,远程显示单元(RDU)还要与辐射监测专用计算机系统相连,进行数据的采集、显示、储存、分析、报警和打印,并对设备参数进行统一管理和设置,对发生的事件进行记录。
区域中子监测系统的功能是连续监测安装区域的中子剂量当量率,实时显示测量结果、记录历史走向数据,并在超过设定剂量当量阈值时,给出报警信号,确保工作人员免受超过允许水平的中子照射。
2 安装情况
进行调试前中子辐射监测系统的安装情况:所有探测器、就地处理箱和接线箱已安装就位,电缆接线全部完成
3 调试
区域中子辐射监测系统的调试内容包括:
硬件连接检查;
用笔记本电脑分别连接LPU和RDU,用MASS软件检查参数设置;
用已知活度的中子源检查其响应情况;
测量RDU后面板上的4~20mA输出是否正常;
检查报警功能是否正常。
开始本系统的调试时,首先在不通电情况下检查了设备的连接情况,然后将设备通电。MGP公司调试人员开始用笔记本电脑和MASS软件进行调试。
首先,要在笔记本电脑上安装MASS软件。安装完成后,桌面上会出现一个图标。
然后用USB转RS232的数据线(此数据线需要安装驱动程序)连接RDU和笔记本电脑,双击MASS图标,就会启动MASS软件,一个表示欢迎的窗口就会显示,如附图1所示:
附图1
单击OK,软件开始在 MODBUS 网络上从1开始进行组件(unit)扫描,直到255,并出现以下信息窗口(如附图2)。
扫描完成后,所有被连接的组件都会显示在主屏幕中。
在主屏幕中,会显示组件布局(在扫描过程中,网络上发现的所有组件);报告与组件有关的信息(报警、状态、测量);通过菜单进入参数设置框;执行指令等。组件完成的任何变化都是通过主屏幕进行的。有时在网络上,MASS不能发现某一个或全部组件(甚至它们都已经被连接到网上),这种情形的出现很可能是由于通信配置有问题。此时,可以从“File”下拉菜单中“Set current access level”输入密码取得管理权限后,获取通信参数并进行修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然后点击“File”菜单中的“Scanning”按钮, MASS开始新的扫描,这将删去老的布局并创建一个新的布局。
各组件总是以下面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DU(显示单元)总是显示在左侧, 而LPU(就地处理单元)又总是在DU的右侧。通道位于它们相应的LPU的右侧。通道可能是任何一个看得见的或者根本没有。只有初级通道显示在LPU右侧。用户可以在窗口中显示扩展通道,但这要使用“LPU”菜单上的“Show extended channels”指令。
所有的动作(通过菜单)都包括组件的选择(现在的组件)。菜单依据组件选择而变化。为选择一个组件,点击它,组件选择指示上的记号将出现,它的名称将被列在状态条上。通道选择后,与之相连的LPU也就选定了。
然后,可以通过DU或LDU按钮打开下拉菜单,进行参数查看与修改,当某个参数修改完后,可以使用“Load”和“Save”按钮把配置保存在磁盘中,以便以后使用。点击“Write”按钮,将参数写进仪器中。在写入过程中,MASS随时核实参数的有效性,拒绝把任何无效的参数写入组件中。发现有问题的参数后,能够显示出有关信息,提醒操作人员重新设置参数。
在基本参数设置完成后,就可以开始对环境本底进行测量,结果在主屏幕上实时显示,测量十分钟记录一个数据,测十次,然后取其平均值存入本底值的参数栏内,以后仪器就会自动扣除本底。测量的历史记录还有曲线图显示,可以分时间段查看1分钟、10分钟、1小时、1天的测量数据。
4 存在的问题
在调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刚开始调试中子监测仪时,厂家调试人员用他的笔记本电脑连接RDU和接线箱后电脑上均未搜索到组件,于是他就怀疑是系统未供上电,但检查后确定仪器供电正常。然后厂家调试人员怀疑是LPU或接线箱出现故障,经过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后来用另外一台笔记本电脑连接LPU,搜索到了组件,从而发现是厂家调试人员的笔记本电脑出现故障。
5 经验总结
在此次调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在此总结如下:
中图分类号:TN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9-0329-01
所谓的核设施具体是指借助核反应堆的变化产生各种能力的设备,这些设施能够对核能量进行充分、合理地利用,具体包括核燃料生产、加工以及贮存中使用的设备;处理放射性废物的设备等等。核设施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危险性,通常情况下,核放射、核泄漏以及核污染的作用半径约为10km以内,核爆炸及核渗漏的作用半径则在50km以内。若是人体长期受到核辐射,轻则会产生出不适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身体主要器官和功能系统损坏,进而导致各种疾病,如白血病、肿瘤、生殖系统疾病等等。为此,在核设施退役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辐射监测。
1 核设施退役的特点及辐射监测的重要性
1.1 核设施退役的特点
与一般的设施和设备相比,核设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在核设施服役期满后,即达到使用年限时,需对其进行退役处理,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使核设施原本的场址能够不受限制的开放和使用,降低核辐射对社会公众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大体上可将核设施退役的特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1核设施内部存在大量的放射性活度。以商业规模的反应堆为例,此类核设施在运行期间,其所包容的放射性活度约为~Bq,当反应堆停运并全部卸料之后,其内部的放射性活度仍然会留存~Bq。
1.1.2坚固性。从核辐射防护的方面考虑,核设施要比普通的设施或设备更加坚固,若是设施的坚固性不足,则会导致其在运行期间出现损坏等问题,由此可能会造成核泄漏。所以在核设施建设时,坚固性是必须具备的特点之一。核设施的这一特点给拆除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1.1.3复杂性。通过对大量的核设施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几乎所有核设施的结构都非常紧凑,系统方面也十分复杂。故此,在核设施退役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高精尖的技术,并耗费巨资。具体而言,就是核设施退役需要付出极其昂贵的代价。
1.2 辐射监测的重要性
从目前国内核设施的总体情况上看,绝大部分的运行寿命均在几十年之间,当核设施达到使用期限后,便要停产关闭。通常情况下,大多数非核设施在停产关闭后便不会再产生污染物,它对环境的影响会随着寿命的终结而终止。而核设施却不同,即便它们停产关闭,其原本所包容的放射性物质仍然存在进入环境的可能性,所以当核设施停产关闭后,必须经历一个安全的退役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辐射监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核设施整个退役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一般会贯穿于退役的全过程中。
2 核设施退役过程中的辐射监测要点
2.1 监测内容及要求
核设施退役过程中,辐射监测具体是对以下三个阶段的监测,即退役作业前、退役期间以及退役后。
2.1.1 作业前的监测。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①对与核设施相关的系统及各类部件的辐射水平、放射性污染水平以及放射性活度等进行调查,并对源项进行估算。
②对核设施内环境辐射水平、气溶胶水平以及放射性气体进行调查。
③对核材料的卸料区域和放射性废物暂存区的放射水平进行调查。
④对作业现场外水域和陆地等区域进行调查,所选的监测点应当能够充分反映出作业现场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
2.1.2 退役期间的监测。该阶段的辐射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核设施退役作业现场内的辐射剂量率和放射性气体监测。
②在拆除具有较强放射性零部件时,需要在排放口位置处设立放射性气溶胶固定监测点,对放射性进行连续监测。
③在某些特定的场所内,应当按照工艺要求随时进行取样,如有必要则应进行核素分析。
④对拆除下来的放射性物项必须进行监测,同时要将处理的总量记录下来,以备后续使用。
2.1.3 退役后的监测。该阶段的辐射监测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①对拆除后的核设施本体以及拆除设施中使用的各种工具需要进行释放监测,并对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作业人员的皮肤、工作服等进行污染监测。对于场所和设备的污染监测可视现场情况设置监测点
②当退役作业完成以后,应当按照核设施退役前的辐射监测要求对作业现场及其周围环境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最终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作出评价。
2.2 辐射监测要点
2.2.1流出物监测要点。对气载流出物进行辐射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确保又有通排风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以此来保证核设施退役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气载放射性污染物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因核设施退役时的操作方式与运行阶段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当原核设施的通风系统无法使污染物排放达到规定要求时,应在该通排风系统上加装相应的过滤设备,这样能够保证排放过程达到标准要求。通常情况下,液态流出物的排放应当执行原有的排放标准,并借助原设施的排放系统完成排放。由于部分核设施没有排放系统,故此无法对液态流出物进行排放。此时,则应当在排放前对废水进行辐射监测,并对日排放量进行严格控制。①对废水进行监测取样时,应当取清液置于塑料容器当中,并向容器内添加硝酸,使其pH值约等于2,然后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②对于废油则应当搅拌均匀后取适量滴在棉质纱布上,再将纱布封存于样品袋中,送往实验室进行源项核素含量检测。
2.2.2放射性废物监测。在核设施退役过程中,通常会有部分放射性废物需要暂时存放,应当在暂存期内对其进行辐射监测。①气溶胶。应对放射性气溶胶进行定期监测,具体频次为每月不少1次,最小的取样体积应当满足测量设备的性能要求,若是监测过程中发现异常,则应当改为每日监测1次,直至处理至正常为止。②辐射场。应对剂量率进行定期监测或是按照相关作业要求进行不定期监测,具体频次每月应当不少于1次,如果发现异常,则应改为每日监测1次,直至处理至正常为止。
2.2.3终态监测。在对终态监测方案进行制定的过程中,除了要详细说明监测点位布置的合理性以及样品采集的代表性之外,还应说明核设施退役过程中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该环节的工作必须在土地平整之前进行。具体的监测技术要点如下:①可将验收场址以10O的面积进行分区,在对分区后的区域以1O的面积划分成网格,然后取0-20cm的表层土,各个网格内的取样点不得少于1个,取样重量约为100g,并对土壤样品中的α和β总量的活度进行测量。②对于存在渗漏污染但已经进行处理的区域,应当进行钻井取样,随后对总的α和总的β以及源项核素的活度进行测量。
3 结论
综上所述,当核设施服役期满后便需要停产关闭,为了避免退役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对人员及周边环境造成辐射污染,应当对其进行辐射监测。在这一过程中,监测人员除了应当了解相关的监测内容和要求之外,还应熟练掌握有关的监测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监测工作顺利进行,有助于降低核设施退役中对人员及环境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郭仕源.李阳.曾民生.大型辐照装置退役的辐射监测与防护评价[J].中国辐射卫生.2013(12).
[2] 孙庆红.谷存礼.李洋.核设施退役产生的极低放废物就地填埋方法研究[J].核辐射管理.2012(3).
【中图分类号】R6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025―02
1 131I 甲状腺疾病治疗
1.1 甲状腺简介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内分泌腺,位于颈前下方的软组织内。棕红色,质柔软,甲状腺的形状呈“H”形,由左右两个侧叶和连接两个侧叶的较为狭窄的甲状腺峡组成。甲状腺重量平均为26.71g(男)、25.34g(女)。甲状腺侧叶位于喉下部与气管上部的侧面,上达甲状软骨中部,下至第6气管软骨环,后方平对第5――7颈椎高度。甲状腺侧叶呈椎体形,长约5cm,宽约2.4cm。
甲状腺激素促进机体的基础代谢,使绝大多数组织耗氧量加大,并增加产热;维持机体正常发育,尤其对长骨、脑神经系统和生殖器官的发育生长十分重要。新生儿缺乏甲状腺素,可出现呆小症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时,可发生甲亢疾病;摄食中碘的缺乏,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
1.2 甲状腺疾病的常见类型
经全民食盐加碘后发病率很高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已基本消除,但甲状腺疾病仍然是内分泌领域常见的疾病。甲亢、甲减、甲瘤等甲状腺疾病仍然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
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炎症、非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瘤五种类型。
1.3 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方法及比较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疾病中的常见多发病,国外统计其患病率女性为1.0%――2.7%,男性为0.1%――0.2%。国内来说,甲亢在女性人群中患病率约为2%,年发病率高达0.2%――0.3%,其中Graves病(格雷氏病)约占所有甲亢患者的85%。由于Graves病是占甲亢比例最高的甲亢类型,很具有代表性和研究的可行性,因此本论文以Graves病患者为对象进行了剂量、风险和防护方面的研究 。
目前公认的甲亢治疗主要依赖三大手段:内科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性131I治疗。随着医学的进展,对三种治疗方法各自特点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在选择上述治疗甲亢方法的倾向方面有了新的变化。
2 131I 给药剂量的确定
60 年来各国学者发表了大量论文,探讨确定最佳 131I 治疗剂量的方法,其目的是兼顾高疗效低复发并减少早期甲减的发生。放射性 131I 治疗甲亢的关键是131I 的使用剂量。剂量主要是根据估计的甲状腺重量、131I 有效半衰期和最高摄碘率推算而得。
2.1 131I 治疗固定剂量法
所谓固定剂量法即对所有患者给予一个相对固定的剂量(常用 185――555MBq),不需要做复杂的吸收剂量计算,也无需设定每克甲状腺组织的投 131I 量,其主要优点是临床应用上简单方便,缺点是造成较高的甲亢持续率和甲减率。
固定剂量法的疗效主要取决于所给予的剂量,灵活性相对较差,虽然不是最准确,但却是符合临床实践的广泛使用的方法。
2.2 131I 个体化剂量计算法
个体化剂量计算法主要有按甲状腺吸收剂量给药和按甲状腺摄取剂量给药两种计算方法。
2.2.1 按甲状腺吸收剂量给药
计划甲状腺的目标吸收剂量一般为60――150Gy,平均为70Gy,用T(cGy)来
表示。
2.2.2 按甲状腺摄取剂量给药
计划每克甲状腺实际摄取131I活度,用TL(MBq或μCi)来表示,根据甲状腺的大小和病情来考虑,一般在80――120μCi(2.96――4.44MBq)之间。
个体化剂量计算法治愈率高,且节省了放射性药物,放射性活度相对较低,有利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2.3 131I 治疗小剂量治疗法
小剂量治疗法是一次或者多次重复服用小剂量 131I,每次服用的 131I 的放射性活度为 0.5――2.5mCi,隔一定时间投给一次,直到临床缓解为止,其特点是不用进行复杂的剂量运算,减少总剂量和甲低发生率,但接受多次在治疗,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控制甲亢。
3 131I 治疗辐射风险与防护
放射防护的目的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的发生,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确保放射性工作人员,公众及其后代的健康和安全。我们研究了 131I 衰变时释放的 B 射线和 C 射线的类型,探讨患者治疗时对医护人员造成辐射风险与防护。
3.1 131I 的物理化学性质
碘的原子序数是 53,属元素周期表中 VII 族卤族元素,共有 27 种同位素,即115I――141I,127I 是其中唯一的稳定性同位素。碘是人体内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微量元素,也是甲状腺的主要成分。
3.2 131I 的外照射
放射性 131I衰变发出的γ射线能量较高。当甲状腺患者服用 131I 治疗药物后,C 射线能够穿出患者体外的体外,患者就会成为一个移动的辐射源,对亲密接触的家属、医护人员造成外照射,因此对于辐射防护措施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
根据 ICRP 规定,在患者服用>30mCi 或其辐射剂量率在 1m 处>50μSv/h 的情况下,应在特殊病房隔离 2――3d,以使其他患者得到充分的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文献表明,单纯用于治疗甲状腺亢进给药,一个病人服用量在 185MBq(5mCi)左右给药防护屏有 10mm 铅当量、铅玻璃有 30mm 厚即可基本满足防护要求。
3.3 131I 的内照射
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131I 治疗和诊断甲状腺疾病,患者口服放射性 131I 后,约有20%――30%的 131I 滞留于甲状腺内,其余部分经过患者的呼吸、汗、唾液、粪、尿代谢从体内排出。其代谢物中放射性 131I 会蒸发到空气中,呼出气体中含有放射性131I 也会造成病房、住宅和周围环境污染,构成对家属的内照射辐射。
由于放射性 131I 会经过汗液和呼吸排除体外,文献研究表明,用 131I 治疗甲亢患者床单、被褥、枕巾中 B 污染结果表明,最高 B 污染处可达 4.1@104Bq,污染较严重,应当引起重视。由于水洗能够有效的去除 B 污染,所以对于患者使用的床单和被褥应当及时清洗,降低放射性 131I 所造成的 B 污染。
参考文献:
1.手术室孕期护士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1.1 物理性危害因素
① 噪声污染麻醉呼吸机、手术吸引器、各种现代化仪器设备输出和报警声、洁净系统循环运转空调声等等。当噪音达85分贝时,胎儿听觉损伤,达100分贝时,子代智力下降噪音[4]。另外,噪音能使孕妇的内分泌功能紊乱,使脑垂体分泌的催产素增加,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流产、早产。②辐射污染 随着现代外科手术微创化、精确化的发展,X光机和激光和在手术室的使用率迅速提高,而常因管理和防护不当,导致手术室护士受到X线照射和激光危害的机会增多,尤其是孕妇,核辐射可导致小头症、神经发育迟缓、身体发育减慢等[4]。③消毒因子 大多数医院仍然沿用臭氧原理进行消毒,臭氧具有很强的杀菌效果,但臭氧吸入人体后,可引起上呼吸道的炎症病变,且高浓度臭氧吸入可引起气急、胸闷、肺水肿等[5],进而危及孕妇及胎儿健康。
1.2.化学因素性危害因素。
①化学剂和防腐剂 手术室长期大量使用挥发性化学制剂,可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系统等进入人体,对机体的生殖发育免疫系统产生多方面影响。长期暴露于多种微量的有害气体之下会出现有害气体的相加现象,对于孕妇及胎儿的健康严重受到威胁。②手术废气污染手术室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洁净手术室循环风的作用原理使得室内空气更易受到化学挥发性气体的污染。残余的麻醉废气、电刀切割组织产生的废气、使用气腹机导致的CO2泄露等 ,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等污染环境可以引起自发性流产、胎儿畸变和生育力降低[6]。
1.3. 生物性危害因素
①病毒为最常见的生物性危害因素,以HBV及艾滋病病毒为主。手术室护士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体液、血液、分泌物,手术中存在多种锐利器械,针刺伤极易发生。孕期护士因生理原因行动较为不便,易出现误伤暴露。②特异性感染病例的危害手术室急诊手术多,创伤性患者的紧急救治以及急诊病人的术前检查常难到位,由此病人潜在的特异性感染情况如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常难显现出来,面对这样的情况,孕期护士及胎儿健康常受着极大的威胁。
1.4.自身性因素
①职业紧张手术室护士每日高度紧张,遇有危重急症抢救及复杂手术心理压力尤为明显,害怕器械纱布遗留在患者体腔内,担心与医生沟通不良不能配合好手术,担心延误手术时间,长期的职业紧张可以使孕妇处于一种不愉快的精神状态。②生活不规律繁忙的工作和短缺的护士编制致使孕期护士仍然参与轮班,轮班作业改变了人的生物节奏,可引起疲劳、睡眠障碍等,由于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由此母体生殖内分泌紊乱、生理节律失调及其由轮班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均可以对胎儿生长发育产生作用。③体能的消耗 手术室护士长期处于满负荷运作,怀孕后的护士很难得到相应的照顾和休息,不少孕期护士仍需配合大手术、摆放、参与抢救,而耗费体力的工作与早产、高血压、子痫前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早产与长时间站立也有关系。
2.手术室孕期护士安全防护建议
2.1加强手术室孕期护士职业安全教育
手术室护士长更应对孕期护士重点关注,重点教育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和防范对策,告知苦干不如巧干,风险不等于奉献的工作作风并不可取。通过教育使孕期护士认识到在手术室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的自我防护与孕期职业安全的重要性,避免或减少接触这些危险因素,确保顺利度过妊娠期。
2.2建立健全护士孕期健康评价系统
对孕期护士的健康状况建立档案,及时识别影响护士孕期健康的危险因素,保障孕期安全。
2.3人文关怀
重视护士孕期心理卫生保健,手术室护士长应在全科室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环境,创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倡导全科室护士共同关心、爱护、体贴孕期护士,使其保持舒畅、愉快的心情和适量的劳动。尽量安排好孕期护士的工作,并尽量不参与轮班。同时做好家庭的教育支持工作,使其家庭成员了解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明白怀孕是一个自然生理过程,适当的工作活动利于孕产妇和胎儿健康,从而避免对孕妇的过分关注,减轻其心理压力。
2.4 制定孕期工作管理计划
护士长切实重点做好孕期护士工作管理,对护士妊娠期工作制定可行性计划。如早期妊娠可根据科室工作情况,安排在工作环境较好的五官科等专科担任巡回工作,避免噪声污染和繁重的体能消耗以及各种化学性危害因素、避免早孕流产和胎儿发育不良等现象的发生。中期妊娠可担任一些中小型手术的洗手、巡回工作,此时胎儿发育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这样不仅可以缓解科室繁重的工作任务同时也能保证孕期护士有主人翁意识和较好的价值感,而不至于沉迷被照顾的角色中产生抑郁感或者过分依赖。晚期妊娠可参与一些辅助的工作,如敷料、器械的准备,药品耗材的管理等工作,避免因体力耗能而出现早产等不良现象。
2.6防范各类因素危害
①做好辐射防护,妊娠护士做好预防x线、激光的安全教育,避免接触,确保胎儿正常发育。②提高孕期护士对麻醉废气污染的重视,手术间应配备良好的排气设备,健全麻醉废气排放系统,对术中因使电刀切割组织产生的烟雾及异味可采用吸引器负压抽出活加大室内强排风功能,减少空气污染。③尽可能减少孕期护士与抢救或特异性感染手术配合。必要时配备助手,做好个人防护。④重视孕期护士的心里疏导,可在工作之余安排有经验的年资高的已为人母的护理人员相互交流孕期经验,加强积极的情感体验,减弱消极情绪,使其在生活、工作中都能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职业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护士孕期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受到的关注还远远不够,手术室护理工作在极大地方便和满足病人需要的同时,也应保护好每一位孕期的手术室护士健康和安全,教会她们做好自身防护和调节的同时深切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和关爱,平安度过妊娠期达到圆满结局。
参考文献
[1]黄爱群.纺织厂工效学因素与女性生殖健康的流行病学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2]郑新玲,赵东卫,何雪英.手术室人员防护意识的调查及安全教育措 施 [ J].护理杂志,2001,18(3);35-36.
[3]赵体玉.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的现状调查[J].现代护理,2003,9(4 ); 32 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