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化学利弊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
在双语教学模式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其英语语言水平。使学生对很多文化现象有了深刻认识,如,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的文化传统,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学生通过客观平实的剖析,从文化背景、民族精神、文化心理以及各种具体文化形态等诸多层面来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再解决“中西之争”以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问题。英文的使用使得老师、学生都要去查阅原版资料,同时要用另一种语言的思维习惯来进行对比,更彻底使用对比的方式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另外,现在有很多院校都与国外有着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术交流,或与国外院校合作办学,这为教师带来了进修或考察的机会,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英语和专业水平,也为双语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这些条件,可明显提高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
三、双语教学的现状
双语教学理念的实施受许多客观与主观条件的制约,主要体现在:第一,教材缺乏。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较好的关于中西文化比较的双语教材,老师只能查阅各种单语版本的教材与参考书,然后经过教师的组织与加工,变成双语授课材料。这样的讲义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自然比不上很多单语教材,而且理论深度也不够,在指导学生深度比较方面就捉襟见肘。第二,学生英语水平制约。学生的英文水平,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较差,使得双语教学理念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无法准确、流畅地叙述完某个文化现象,更无法用恰当的语言对其进行评价。老师上课英文讲得多,学生就会听不懂,进而听得不耐烦,思想就不能集中,老师必须又用中文赘述一遍,影响了教学进度。第三,师资匮乏。合格的双语教师是双语课能否很好实行的关键。而目前全国各大院校的双语教师均较匮乏,很多高校都是用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担任双语教师。英语教师英语水平高,而专业知识薄弱,专业课老师专业基础扎实但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第四,双语课和双语教学理念不统一。至今学术界对双语教学及双语教学实施的意见仍不一致。即使是在较早实行双语教学的北美一些国家,对于双语教学的批评也是不绝于耳。在此种情况下,双语理念的实施更是举步维艰。
1.学校德育的理性思考。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价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就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人的尊严,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注:孙喜亭:《人的价值、教育价值、德育价值》(下),《教育研究》1989年第4期。)只有人的价值提高了,才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聚焦我们当前的学校德育,其过程就是教育者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形成这种品德的过程,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不顾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用规范宣讲取代心性修养的纯外砺过程成为中国德育现实的主流特征。”(注:檀传室:《德育美学观探讨》,《南京师大1996年博士论文集》第4页。)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功利化倾向不同于伦理学上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一种伦理学说,它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注:杨昌勇:《也论德育的适应与超越》,《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认为“个人利益是人类行为的基础,要求公众利益服从个利益。”(注:杨昌勇:《也论德育的适应与超越》,《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而本文所说的功利化是指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片面强调外在价值(社会公众价值),而忽视本体价值(育人价值),总要求德育出现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或轻视德育的长期效益。
2.学校德育功利化的表现。首先,在考虑德育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往往被涂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青少年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忽视了对青少年的国民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其次,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问题政治化。学校德育习惯以政治的立场和尺度,来认识道德问题,把一些本来属于道德教育与评价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解决。如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与其政治立场相联系,把道德品质的好坏,当做政治上是否可靠的依据,使一些本来属于道德范围内的问题政治化;或者干脆从工具主义立场出发,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当成政治上进身的手段,将学校德育窄化为政治教育,使德育无法获得相对独立的品格与地位,无法实现真正道德育人功能。行动上的偏差来自理论上的误解,把德育只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容易忽略了“小德”;同样把德育只理解为道德教育或道德品质教育,就会忽略了“大德”,使人迷失政治方向。因此,德育既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同义语”(注:王逢贤:《德育原理纲要》,东北师大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1页。),更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注:王逢贤:《德育原理纲要》,东北师大出版社1983年6月版,第1页。)。在理论上,对德育的内涵缺乏完整的理解,在德育实践中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受到历史的惩罚。
3.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后果。首先,它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德育。由于过分的政治化取向,使得在具体实施德育时,人们对政治问题过分敏感,而对道德问题却麻木不仁。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对于道德问题的普遍失敏现象,对各种不道德行为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由此,很难形成现代生活所必须的国民基础道德。
其次,它阻碍了政治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政治是一种带有很强权威性的领域,人们无法对其掉以轻心。而当政治影响全面地向社会进行强制渗透时,处于对切身利益的关注与忧虑,人们就会十分敏感和谨慎地对待政治问题。长此以往,人们对政治问题普遍产生逆反心理,普遍缺乏政治热忱和参与意识,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另外,学校德育追求的是一种社会意志。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就会把学生当做单纯的客体看待,而丧失了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维护,学生对规则和条例的遵守不一定是处于道德需要,而很可能是迫于外界压力。因此也就缺乏道德行为的自律性,更谈不上行为主体的责任感,道德也就失去固有的意蕴。
二、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原因分析
学校德育功利化倾向,在我国有其独特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
1.传统伦理的政治化倾向使道德的伦理学意味丧失殆尽。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政治型”文化,政治事功和伦理事功两大核心内容并行不悖。儒家的修齐治平思想和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都是伦理思想与政治融为一体的具体体现。
“伦理政治化”不仅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获得了物质与精神、政治与伦理的有机结合,而且成为导致中国传统社会稳定运作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这种倾向往往用某种既定的政治要求或目标来固定道德,将政治功能与道德的功能混为一谈,使道德的工具价值与目的的理性价值等同起来,使道德的实践规范作用成了唯一的作用。因此,失去了超越现实经验、批判和引导现实不断趋于完善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力量。
传统伦理以群体为本位,造成了个人意识的淡薄。传统伦理强调以家族血缘关系为主体的人伦关系,这种群体本位的思想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忽视个体的独立性,压抑个性的缺陷,导致了个体意识的丧失。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重社会轻个人、追求道德社会功效的倾向,不能说没有这种文化积淀因素的影响。
2.革命战争年代道德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融为一体的成功经验,框定建国以后的道德建设的基本方向,使道德教育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浓重的政治化色彩。一直到改革开放,这种倾向才有所改变。遗憾的是改革开放二十年,学校德育并未完全突破“政治思想教育模式”,操作上依然主要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强调学校德育的重要性,作为个体人的价值问题及人格独立性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3.规范性伦理实质上是学校德育功利化倾向最根本的认识根源。规范性伦理学把道德理解为“调节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把规范和社会约束作为道德的最本质特征。其缺陷主要是“过于强调道德的社会性本质和整体性价值意义,忽视了道德的个体性、内在主体性,致使这种伦理学所提供的一些道德规范缺乏主体内化的理论力量,而置于客观形式化、外在约束性的地位,不易为个体所自觉认同与践履。”(注:万俊人:《伦理学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第242页。)不得不走上灌输和强制的道路,使道德成为一种外在于人的东西,道德教育成为一种强制性、规范行为的服务工具,表现出强烈的功利化色彩。
三、学校德育功利化的变革思路
文化翻译需要一把“双面镜”。站在我们的文化立场上看待问题时,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条、合乎理性、明白易懂,总之,一切都很熟悉。可一旦当我们看待其他不同文化时,事情变得奇怪和不可靠,一切都不在我们的掌控内了;我们好像缺少了解他者文化的思想背景和资源。这种文化比较中出现的困境正是我今天所要探讨的。
J.L.Borges——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曾在他的日记中对此有过一段精彩的记录:“大概在1916年,我决定申请就读东方文学专业。就在我满怀热情地阅读某位中国哲学家的汉译英作品时,我碰到了下面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话:It matters little to a convict under a death sentence if he has to walk the edge of a precipice; he has already given up living(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对于这段话,译者还特意加了星号并借以表明,他的译文其实更受另一位同样翻译过这段作品的汉学家的青睐。那位汉学家的翻译如下:The servants destroy the works of arts so as not to have to adjudicate on their merits and defect(仆人们毁坏掉艺术作品,为的是不必对它们的优缺点做出裁定)。至此,我没有再继续读下去,脑海中浮现一股莫名其妙的怀疑态度。”[1] (P1183)这事听起来很好笑,但却是我本文打算讨论的话题:面对同样的文本,怎么会产生似乎没有什么关联或交集的不同的翻译呢?这一疑问,曾经由剑桥大学的I.A.Richards 提出并思考过。他在1932年完成的著作Mencius on the Mind里写道:“在尝试理解和翻译一部完全异于我们自身的文化背景的作品时,除了用我们自己文化传统里的观念对其做出某种解释外,我们能否有其他更多的收获?我们可否将它不仅仅视为反映和折射我们自己文化的一面镜子?或者说,在这个参照的过程中,我们能不能试着顺带成为一把‘双面镜’?举例来说,要想理解孟子,我们必须事先忘却我们自身的整个思维方式和传统并同时努力学习研究对象的思维方式和传统。如果这么做是可行的话,我们会不会因此而成功地实现两种不同思想传统的翻译和转化呢?”[2]在思考如何才能有效地翻译中国古典文献的问题上,Richards继续谈道:“西方思想传统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精致的概念范畴,诸如普遍与特殊、抽象与具体、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等等。而孟子思想的表达却无须上述任何一个范畴,也没有任何确定的概念可以替代他的思想。且不说我们从理论上无法引入这套形而上学概念系统,实际操作上的困难也同样存在;因为若把我们的这套范畴运用到对孟子思想的解释上,我们将误读甚至曲解他的思想……我们需要防范一种危险的做法,即倾向于把一套经由西方学术专门训练下形成的思想结构强加到那些很可能并不具备这种结构的思维模式或思想体系中去。”[2]虽然我是Richards的忠实读者,但仍然对他的这一观点表示略微担心:“没有任何确定的概念可以替代他的思想。”因为,如果我们想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我们必须设法抛弃那种在我们看来中国文化是怪异和不可靠的想法,并真正认识到,它其实是一种非常迥异于我们的对人类社会存在做出解释的独特方式。
我喜欢的另外一位学者也表达过同样的意思,他叫Charles Dickens。有一次,Dickens去了苏格兰并有机会与Potts小聚。Potts当时是一家报社的编辑。一次晚饭过后,几个人闲聊了起来。 Potts问起了一旁的Pickwick:“我想你目前一定在读我最新的文章。”对此, Pickwick 尴尬地答复道:“实际上,我没有注意到您的最新大作,因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四处旅行。请问您又有哪方面的大作发表了?”Potts说:“关于中国的形而上学哲学(Chinese Metaphysics)方面的。”Pickwick问道:“中国的形而上学?这可是个很深奥的课题呀!那您是从哪儿获得关于这个题材的资料的?”Potts回答说:“《英国大百科全书》。”Pickwick说:“我非常欣赏和尊重那套丛书,但恕我直言,我以前可从未发现里面有‘中国的形而上学’这一块内容。”这时,Potts略微倾身向前并拍了拍Pickwick的膝部,说:“其实呢,我是这么做的:先在首字母C下查找关于China的资料,然后在首字母M下查阅Metaphysics的内容,最后再把这两部分内容整合一下,就构成了我写作中国形上哲学的全部资料来源。”[3] (Ch51)
再有就是Thoreau。他也曾提及以西方文化的视角去理解其他文化类型的必要性。他说过,人只是接受他想接受的东西,不管这东西属于形体的、知识的还是道德的。我们只想听、只想懂我们似懂非懂的东西。每个人都是如此践行人生的,都是这样听、读、看、行的。他的看成为一个系列憧憬。与他们所看到的东西无法相联想的现象或事实,是他们没有看到的。除非我们对某事已经有了一知半解,否则我们不会主动地去了解它。因此,我们必须得承认,考察其他文化传统不可能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们很有必要借助其他一些手段来实现。Putnam就说过,我们所称的所谓“语言”或“思想”深深地穿透到我们所说的“现实”之中,以至表达我们自己的每一件工作,作为“语言独在”的表达,一开始就做着决定性的让步。如相对主义一样,但又以一种不同的方式,现实主义是一种不可能的努力,因为它企图从没有立脚点的地方看待这个世界。我们需要借助于语言、思想乃至经验。这里的经验是融合了我们是谁、我们都经历了什么和我们以后还会经历什么的一种经验。这也正是哲学家们所着力强调的。
现在我们把话题转向中国。中国文化会对今日之世界发挥重要作用吗?在中国,不少人的答案是肯定的。这些年来,中国投入巨资建设“国学院”这一文化机构,很多重点大学都把成千上万的资金注入到国学院的建设中去。目前,全世界共有400余所孔子学院,其中大概有90所在美国。孔子学院是由中国教育部投资建设的 1,意在推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认为,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中国文化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对中国知道些什么呢?Chinese这个词语在《牛津英语词典》里的意思是“我不理解(I don’t understand)”。如果你有个难题,那当然很糟糕了。但是如果你有一个中国式的难题,那将意味着你永远也不会弄明白。以中国式报复为例,假如我的妻子伤害了我,我要做的就是通过伤害我自己来惩罚我的妻子。这是个很难理解的做法。据我们所知,中国式的消防演习(Chinese Fire Drill)实际上是大学生们玩的一种游戏:学生在红灯前停下,绕着车跑几圈,然后跳上汽车开走。把“Chinese”一词置于“Fire Drill”的前面而合成的词语,其含义只能是“我不理解”。不管怎样,如果你在《牛津英语词典》里查阅Chinese一词,你会发现几十上百个类似“我不理解”的例子。因此,如果我们不理解中国,而且这个国家自信将对世界发挥重要影响,那中国文化贡献给世界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一生中经历过不少非同寻常的事情,其中之一便是中国的崛起和复兴。大约三十年前,人们在阅读《道德经》时一般会使用成书于公元1000年左右的宋代版本《道德经》。当我们着手翻译《道德经》时(我和我的研究生们曾集体翻译过该书),我们借鉴使用了可以上溯至公元前300年左右产生的一个版本,这远比上个版本要早1300年左右。那时,亚历山大大帝刚刚去世,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正在学园里漫步思索。在我们将《道德经》翻译成英文的一年后,这本英文版的中文经典哲学著作又被马上译成了中文面世并出现在了中国的书店里。对此,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中国人会如此迅速地将一个老外对中国文化经典之作的理解和诠释译成中文呢?为什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呢?难道是因为西方学者能比中国人更好地理解中国及其传统文化吗?恐怕不是这个原因。因此,一定有其他的原因促成了他们的翻译工作。这些年来的考古新发现正是一个促使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解读的因素。于是,过去的一二十年里,我们把很多中国经典之作翻译成了英文,这也是我之所以能在今年荣获“孔子文化奖”这一奖项的原因。考古发现固然让我们的翻译工作获益匪浅;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摒弃以往的那种理解中国的老旧方法。过去,翻译并向西方学术界呈现“中国”形象这一工作主要是由耶稣会士们完成的。但那都是耶稣会士们眼中的中国,并非中国的本来面貌。所以当我们查阅某些词语的含义时,词典实际上撒了谎,因为它并没有向我们介绍真实的中国。我们往往把“天”译作“Heaven”,把“义”译作 “righteousness”。实际上righteousness并非是个英语词,它是《圣经》里产生的词语,我们在英语里并不怎么使用 righteous一词。我们把“道”翻译成“the Way”,把“礼”翻译成“ritual”。请问,上次你将你父亲同你的关系当作“ritual”对待时是什么时候?我们还把“孝”翻译成“filial piety”,这令学生们感到很好笑,他们并不清楚filial piety的含义。把“孝”译作filial piety根本就行不通:pious是一种人与其信仰的神之间的关系;而“孝”呢,纯粹就是指家庭成员、家人间的关系。虽然它也有宗教学的意蕴,但与此处的例子不相干。所以,如果之前所翻译的这些概念都是错误的,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准确地去理解它们呢?
我想区分一下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语言是一种概念结构,意思是说每一种语言的产生都源于特定的族群,每一类族群的概念结构都不尽相同。比如日本人、中国人和夏威夷人,他们都有属于本民族文化的概念结构。我们在英语语言中找不到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达“礼”、“义”内涵的说法。但这并不代表文化间的不可通约性,因为我们尚有言语。言语是一种可借助于自然语言明白地表达另一种文化传统包括其语言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利用英语并通过它去清楚地理解中国人眼中的“礼”的意思。同样地,我们可以利用汉语并通过它去明白地理解亚伯拉罕宗教中讲的上帝之义,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上帝的形象是缺失的。因此,自然语言的这种强大功能使得跨文化交流与沟通成为一种可能。
现在回顾一下我们在这方面都做了些什么呢?我并不单指以往的传教士们对中国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因为近些年来,我们有些学者也在从事和写作其他方面的课题。众所周知者,如Edward W. Said 的Orientalism。我们深信我们有不少“开明的”价值观:我们是民主的,中国因而必然是专制的;我们是理性的,中国因而必然是神秘的;我们是先进的,中国因而必然是落后的;我们是文明的,中国因而必然是愚昧的;我们注重个人主义,中国因而必然盛行集体主义;我们只信仰唯一的真神,但中国却缺乏宗教信仰;等等。综上,我们完全是按照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认知而另外造出了一个中国,而不是在实事求是地理解中国。我们这么做的时候,并没有选择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假若我们想了解真实的中国文化,我们应当回到甲骨文和简帛等资料,这些才是我们得以研究和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可靠资料。我们来看一下刻在青铜器上的 “道”这个汉字,你们能从这个字里看出什么吗?你会发现上面有类似人的眼睛和脚的形象,而且它正走在路上。而简帛里的这个“道”字同样像是行在路上,但你会发现其实是有个“人”的形象行在路上。总之,不管我们讲了多少,也不管“道”的内涵是什么,“道”绝非是一个独立于外在世界的概念,它不是先验的,而是一个人类积极参与和创造的“道”,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而且,“道,行之而成”。每一代人都必须努力“行道”以延续其慧命。由是,误读中国的一个结果便是,如果你想购买一些中国哲学方面的书籍,比如说《道德经》、《易经》、《论语》,而且假如你去了Barnes and Noble 书店,你会发现你无须在“哲学”书架前驻足,你只能到一个旮旯里名曰“东方宗教”的书架前寻找你想要的中国哲学书籍。这是件不幸的事情,但问题的根源出在西方学术界。夏威夷大学是美国唯一一所在中国哲学研究方面有着深厚历史传统的大学,至今已有训练有素的四代学人在此学习和工作,这得益于当初该校哲学系创建者们的远见卓识。该校哲学系在对人类文明不同分支的研究上颇有建树,而且还在中国、日本、伊斯兰社会和南亚等地区的哲学与思想研究方面设有博士点。但其他地区的情况则不容乐观,因为,如果你到北京大学,就会发现海德格尔而非孔子才是他们最关心的哲学家;而在德里大学,最受欢迎的哲学家并不是印度哲学家;在美国呢,比如波士顿,教授得最多的反而不是美国本土的哲学家如詹姆士或杜威,而是盎格鲁-欧洲一系的哲学传统。你甚至可以说,西方人对哲学的看法是带有种族偏见的,因为它排除了欧洲人以外的其他任何民族的思想。
我们明白,考察和探究其他文化传统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为此,我们必须依靠类比或者比喻的方法,以便有效地解读其他传统。我所使用的方法有两种:相关类推的比喻和对比对照的比喻。即是说,当我们考察亚里士多德时,他的实用智慧可以拿来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比较;因为在后者的传统里,智慧要在实践或生活中获得。但当我们涉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时,相关类推的比喻便不再使用,代之而起的是对比对照的比喻。毕竟,逻辑学在中国思想演变的历史中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一直被边缘化甚至被忽略了。此外,我还想区分一下个别类比和整体类比,这也是我要用到的方法。海德格尔对《道德经》的解读实际上背叛了三个人,分别是:海德格尔、老子和读者。我们知道,你在理解一位他者文化中的哲学家及通过那位哲学家了解其从属的文化传统时,总不能不会出现一些荒唐的曲解吧!所以我们使用的比喻只能是个别类比。但如果我们探究《中庸》里的“诚”这个与西方语境中的“创造力”对应的概念时,怀特海的思想就会很有帮助。怀特海勇敢地向西方传统神学提出挑战。传统神学一贯认为,上帝是圆满和完美的,而人类只是他的创造物和从属品。这种观点无疑否认了人类具有创造力的特点,因为创造性只属于上帝,在他面前人类的所作所为无所增益。怀特海质疑西方神学传统的做法让我们得以重新思考上帝和创造力,以便给人类以适当的定位。我刚刚提到过,在中国文化里,人是宇宙的协同创造者,人也参与了宇宙的创生且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点上,怀特海挑战西方传统的做法有助于其与中国文化的比较。但怀特海的永恒客体和神的本性等思想便与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了。因此,怀特海哲学中的某个思想可以拿来与中国哲学比较,但我们不能用怀特海的全部哲学思想去理解中国传统哲学。
总之,我们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停止将中国文化随意地、不负责任地塞进西方哲学的框架中,不再把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相遇视为其被定义的命运。中国哲学之所以被称为是一种哲学并非由于我们居高临下的定义,而是缘于其自身的特质。我们必须试着从中国哲学本身出发去理解它。
下面我想集中谈一谈我最新的研究,我称之为“儒家角色伦理学”。西方人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时的“挪移做法”(如果这个词语合适的话)仍在进行。例如,他们会讨论:儒家思想是穆勒式的实用主义吗?它是否同于亚里士多德所讲的美德?这里面其实存在着理解和诠释的不对称。因为我们从不会思考:穆勒的思想属于墨家吗?我们也不会追问:亚里士多德对“天”的看法如何?我们从来没有反其道而行之,似乎一切都得依据我们的视角和观点而不是中国的立场来看待。而我打算论证的是,儒家哲学其实始于一个与西方哲学相比根本不同的“人”的观念:前者对“人”的概念的理解是关系性的,而后者则是分离的、独立的。后者对“人”的理解在西方文化传统里可一路追溯到毕达哥拉斯,他曾讨论过灵魂不朽的问题。之后,柏拉图的《斐多篇》和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都曾探讨过类似的话题。所以,把人视为独立的个体这一思想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可谓根深蒂固。直至今天,当我们谈到“人”时,仍然会将其比作瓶子里的各色弹珠和抽屉里的各种汤匙,意味着人都是独立的、不相联系的,我们都是自足的个体。但中国哲学传统演变中对“人”的理解却不是这样的,因而,我打算先集中探讨一下他们对“人” 的观念的独特看法。
对此,我们完全可以借用《易·系辞》中的经典宇宙论思想加以研讨。不过,在此我不打算那么做,我只想采用中医里的某一思想并依此作为思考中国哲学传统里的“人”的观念的一个突破口。中医认为,心是思想和感觉的所在,它有思想和感觉的功能。情感和认知在中国哲学传统中并不是分离开来的,它们发用的场所都在于心。但与此同时,心之功能又包括认知和情感。总之,结构和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当一位中医医生为我看病时,他要先为我把脉,实际上就是验证一下我体内的各类器官是否在有机地配合和互动。如果诊断结果显示身体没有出现窒塞和不通畅的情况,体温也正常,那就说明我的身体机制运行良好。但人体同时也容易遭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果缺少阳光、新鲜空气和各种营养物质,包括心在内的身体各类器官也无法正常工作。总之,与这个内部联系密切、相互作用的自然大宇宙相比,心可称得上是一个生理学上的小宇宙,其结构和功能密不可分。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我与我的同事、学生、家人和其他公众等相处融洽、关系良好,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我在社交上也比较游刃有余。因此,当我们思考儒学传统中的“人”这一概念时,我们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它。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类也是相互联系的。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处于关联之中。有了空气,我们才能呼吸;有了阳光,我们才能看得清晰;有了路,我们才能行走。与他人的关系也是这样的,我们往往是在与别人的关系和互动中生活着。儒家传统中的“人”本质上都是相互作用和联系的,人的存在是整体性的、过程性的。你不是一个human being, 你是human becoming。你之所以成为一个人,主要是因为你身处各种角色之中,你本质上是一个各类关系的综合体。以我为例,一方面,我是存在于这日益衰朽的躯体中的不朽灵魂;另一方面,我是Yoshi的丈夫、Austin的父亲,等等。总之,我是所有这些角色和关系的总和。以上就是中西方传统文化中对“人”的理解的差异所在。
“人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曾在柏拉图的《斐多篇》和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中被反复提起。自毕达哥拉斯时代起,对这一疑问的或许最一以贯之的回答是本体论上的:人的存在或本质在于永久的、自足的灵魂。“认识你自己”这一苏格拉底的经典名言指的就是要认识人的心灵和灵魂。我们每个人从受孕开始就拥有了能够成为独立的个人的特质,这是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了解我们自己的办法,以至于它已成为一种潜存的思想意识。我目前正在从事一本关于个人主义思想体系的著作,个人主义能够成为一套思想观念,是由于我们找不到其他的选择。在“后”时代,我们除了那种理性的、自足的、自由的个人主义之外别无选择。儒学传统或许能为我们提供这样一种可替代的选择,一种对个人主义的类似振兴的选择——human becoming。“人”从名词(human being)变成了动名词(human becoming)。20世纪80年代有一本书叫《我认为我是一个动词》,我正在写作的著作将名之曰《我认为我是一个动名词》。动名词是个动词性名词,其中的名词和动词不可分割。“动名词性的人”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或者说正在形成中的人,它处于不断地塑造和成就自己之所以成为一个人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想了解一个人,我们就不能孤立地去考察他;否则,这将是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式的做法。事实上,我们若想了解一个人,我们必须知道他来自哪里、他的家人以及他的各种关系网,然后我们才有可能了解这个人
1.1 考生选题困难,撰写的护理综述类文章多,内容缺乏新颖性
护理论文可以反映护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新颖性。大部分考生感觉选题困难,不知从何处下手,选不好论文题目。评阅分析所见护理综述论文32篇占总课题的64%,仅有3人撰写护理科研论文。护理文献综述是护理论文中的一种特殊文体,作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后,将有关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整理而写成的文章。大多数考生选题不新颖,仅把一些国内医院早已开展的护理技术或已经形成常规的项目进行总结,不了解护理专业发展动态,不能把握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如论文“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后病人疼痛的护理”、“静脉输液的护理方法与技巧”等,严格地讲,综述不应属于毕业论文的范畴。
1.2 考生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不规范,论文质量有待提高
部分考生论文存在题文不符、摘要概念不清,讨论重复前言、结果的内容,与结果分离,不了解量表、问卷的使用原则及信、效度检测的方法等,且参考文献著录意识淡薄,论文中引文量不大,平均3条/篇,论文中引用了他人的重要观点、数据、方法、判断标准而文后未标出其参考文献,或参考文献书写欠规范。有的考生将个案报道、护理经验总结写成科研论文,个案护理未交待清楚特殊护理的操作内容,护理经验只抄写教科书上常规护理内容。如论文“上消化出血的护理”,书本常规内容多,而对获得的经验和体会的具体做法介绍甚少,护理效果也未加以报告,也未总结出新认识和新观点。
1.3 考生中毕业论文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缺乏严肃性
严肃性是撰写论文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实事求是是写作的基本道德。大部分考生时间投入较少,在论文写作上表现出严重的任务观念,提交毕业论文前临阵磨枪,勉强成文。评阅分析所见,有些论文资料有抄袭现象,有的在设计实验时不设对照组,数据之间的关系不清楚,统计分析时多数使用算术平均数或百分率。有的考生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对网络论文进行复制、粘贴或大段照抄教科书或某专著。抄袭是科学研宄的大忌,既不能锻炼能力,还违背科学道德。论文的科学性表现在实验设计必须科学、合理;数据要准确并经过统计处理;统计图表要简单、恰当。如“术后病人的疼痛护理”有2篇在内容上大段雷同,视为抄袭或剽窃。
2.对策
2.1 优化自考护理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和学术论文专题讲座
我国护理科研起步较晚,护理人员科研理论和能力的不足已成为阻碍护理科研发展的主要障碍。高等护理自学考试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具备一定护理研宄、管理等能力,虽然目前的课程设置中已开设护理研宄、统计学等课程,但从几年的“护理研宄”教学经验和相关调查的结果得知:护理专业学生整体信息素质偏低,获取信息能力较差,撰写毕业论文选题困难。因此,应对护理研宄课程进行改革,围绕护理研宄与论文写作的主题设计综合课程框架,拟定实用性强的内容,增加文献检索实习课,选择科研经验丰富及文献检索知识扎实的教师任教,提高自考本科生文献检索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毕业论文考核前举办护理最新研宄进展和发展方向及论文撰写讲座,帮助考生明确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科学地进行科研设计和规范地书写毕业论文。
2.2 建立毕业论文考核前撰写开题报告制度,提高考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
开题报告对学生的科研知识掌握和科研思路的明确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效果。开题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与质量。撰写开题报告前,应讲清开题报告的模式,请指导教师及专家帮助考生判断所研宄的选题有无价值,研宄方法是否得当,论证逻辑有无缺陷。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意义;研宄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的主要观点);研宄(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业论文(设计)提纲;主要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的教学时间安排上要作出相应调整,提早布置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写作任务,学生可在临床实习的过程中,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大量的资料,选择合适的课题,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科研设计、实验研宄及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书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2.3 灵活选聘导师,建立导师工作监督机制,加强考生毕业论文的全程管理
我国护理本科自考生的论文多在完成后,交于主考院校,主考院校按照论题方向将论文分组,分配给相关评审教师评价考核。大部分考生由于任务重,答辩时间紧迫,评阅教师给予的指导不能及时纠正,仍然按照错误的或有缺陷的设计开展研宄或写作,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在导师的聘用上,可以聘请青年教师和优秀硕士、博士担当护理自考生导师,或是在院校之间相互聘用导师。建立导师工作监督机制,学院可定期检查导师的工作情况,同时制定学生权益保障机制,学生在面对导师很少指导或没有指导的情况时,可以向学校主管部门提出。通过建立“导师制”,可对考生毕业论文进行全程管理,包括开题报告、调查研宄、文献查阅、论文撰写、答辩等各项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同时也可促进省内地区院校间协作,还可以弥补目前我国护理科研协作性不够的现状,为进一步的护理科研协作提供可能。
作者简介:牛宇佳(1985-),女,河北唐山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规划与生态学院,助教;朱鹏飞(1963-),男,浙江永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规划与生态学院院长,教授。(广西 北海 536000)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134-02
全国众多城市规划专业对学生的要求都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等等,独立学院很难展现其独有的优势。北航北海学院规划与生态学院为了使学生们具有自己的特色,提出了生态与规划相结合的特色专业。为了配合特色专业的培养计划,形成有特色的教学理论和体系,因此需要对城乡规划专业的毕业论文及设计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另一方面,又可以实现国家对毕业论文加强管理、要求学术诚信和减少论文抄袭现象的目标,根据对北航北海学院2006、2007、2008三届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的情况进行总结,开展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以期展现特色专业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水平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
一、五年制城乡规划特色专业的特征和毕业设计的要求
五年制城乡规划特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培养具有专业生态规划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以及工程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生态专业知识和老村庄规划布局等背景的城乡规划和建设能力、培养有实践经验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使学生具有城乡规划服务的能力,并且注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达到这些能力要求的基础上,五年制城乡规划专业的毕业生不论在基础知识还是在实践能力上都要比四年制的毕业生扎实。
除了要考虑五年制城乡规划特色专业毕业生的特征,还要符合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首先,要把四年内学到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应用,让学生能够通过毕业设计的完成学会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学以致用。其次,论文要按照调查―分析―撰写―答辩的过程来进行控制,确保每一个环节认真落实,最终符合学校规范和培养计划的要求,让学生不仅在大学能够对知识灵活运用,还要学会规范的科学方式和做事方法。
二、2006级、2007级学生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根据特色专业的特征和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为了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2006级、2007级共174名毕业生在做毕业论文时是根据导师的专业方向和参与的项目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而进行选题的。这种导师责任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师的资源优势,并且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时学生的毕业设计及论文仍然以城市规划为主体。而当有的导师没有项目或者导师不负责任、指导能力有限时就表现出来一些共同的问题和现象。
首先,大多数学生并不对自己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而是在网上直接下载相关论文,东拼西凑成自己的论文。有的学生在外面实习或参加导师的项目时,将别人的成果或公司的项目全盘照搬作为自己的成果进行答辩,实际上他没有参与或只参与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这些论文和设计出现了大量的抄袭和学术不端现象,对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还可能使他们养成不认真做事、喜欢钻空子、偷奸取巧的坏习惯。
其次,很多学生对到底是做论文还是做设计争论不休,尤其是像城乡规划专业这种实践类的学科来说,学生们更倾向于做设计。认为设计才能够显示出自己的水平,更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学生们忽略了对文字资料的收集工作,每天只是在电脑上画图,更有甚者将别人的规划照搬到自己的设计图中,缺乏设计依据,没有自己的创新和思考。
另外,选择写论文的同学又出现了不会用设计表达自己思想的问题,这无疑是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不利,也很难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三、2008级学生毕业设计改革
针对特色专业的发展和2006级、2007级毕业生的共同特征以及在专业上出现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全院的优势,形成一种完善的特色专业理论和体系,因此对2008级部分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设立了一个“老村庄”毕业设计组,有90名学生,对他们的毕业设计调整要求如下:
对于学生们在选题时缺少经验不知道做些什么的情况,为他们提供一个大方向的规定范围,就是对“老村庄”进行研究。相关部门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自然村十年前有360万个,现在只剩270万个,一天消失的自然村大概有80~100个。而中国的老村庄又是人们祖祖辈辈生活和繁衍的地方,有着非常科学适宜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因此从老村庄中学习,提炼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规划思想也是切实可行的,同时可以养成保护老村庄的意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从这个角度出发,要求每一个学生至少选择一个以上老村庄作为研究对象,自己去收集资料,通过上网查找等方法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村庄。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选择具体的研究对象,从而有效减少抄袭现象。
确定对村庄进行研究的内容和范围。首先要对研究的村庄有一个基本情况的了解。比如说这个村庄的地理环境、周围的山川走势、大致的地理区位、村庄的人口和规模、特色等。在这一阶段,就要分导师进行指导。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系统地调研,要求他们通过现场踏勘、对村民进行访谈等方法了解村庄的地形地貌、道路、水系、景观、主要农作物、古树名木、特色建筑、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承等许多内容。
根据调研的资料和学生的兴趣进行选题,拟出开题报告,进行开题答辩,通过以后拟定出论文大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还有哪些内容和方向没有调查清楚,写出需要补充调查的条目,有针对性地进行第二次收集资料。
如果出现选题过大或过小、调查不方便或选题意义不大的情况,在中期分流的时候可以更改题目。这时会出现需要重新调查的情况,但这一次确定的题目将不能够再次更改,目的是使学生们认真对待自己的题目,认识到开题的重要性。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规范写作,教会他们写科学论文的思路、结构和逻辑性。严格按照规范的论文格式、中英文摘要的书写方式来要求他们,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尤其是很多学生论文中出现大量的错别字,一定要让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学会自我检查和互相检查,提高自我学习的意识。
答辩时,让学生们用10分钟展示自己的毕业设计,要求他们在指定设计内达到预期的目的。要求2008级毕业生在写作论文的基础上学会用设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就是做好资料调查、分析与总结工作,在提出自己的设计依据的前提下用设计来展现新的创意和构思。这样解决了以往教条的论文或设计形式,有利于更好地使学生们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四、2008级学生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这一届90名毕业生进行了“老村庄”方向的毕业设计(论文)调整以后,论文的质量与没有进行调整的分组相比有了很大提高。学生也普遍反映可写的内容更丰富,不再需要东拼西凑来写论文了。但是这一届毕业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归纳起来有:
1.学生对老村庄的调查不太重视
这一类学生在选择村庄时不积极或随便选一个,不做现场调查,只在网上下载一些资料就想蒙混过关,或者是没有做好前期准备就到村庄里拍拍照、随便看看,这些都受到之前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另外,学生对老村庄这种宝贵的历史财富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老村庄可以给规划设计带来多大的帮助,片面认为老村庄都是过时的,不需要学习的,殊不知老村庄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保护等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规划思想正是现代规划设计师缺乏的精神和理念。
2.学生很重视但不会调查
这些学生对老村庄的选取非常积极,早早选好了村子就去调查,但由于没有明确调查的内容和目标,因此收集资料的效率很低,回来后发现没有东西可写。对这样的同学,要求导师在他们去调查之前针对不同村庄的特点,为其需要调查的条目和可能会涉及到的调查方法提出建议,让学生做好准备以后再去调查。
3.有的学生选择的调查地点不方便
这一类学生多是在调查回来后发现与专业方向不一致,需要重新或增加调查。而学生们一般都是在假期去调查,如果调查地点离家过远就会出现调查不方便的情况。因此建议他们选择家乡附近的村落进行调查。另一方面,也不容易产生语言沟通问题,可以大大提高资料收集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4.很多优秀的同学同时做论文和设计,但关联性差
这些学生在从老村庄中提炼出设计元素应用到自己的设计构思中的方法还是掌握得不熟练,体现在对村庄的特点研究得很详细,但在自己的设计中却没有体现出来。这种情况就要求学生多与导师沟通,在建立起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活学活用,用图纸展现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构思。
身处广泛接触外国人群,外来文化的现今社会,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不仅仅是升学,研究,留学,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多广大的外语爱好者希望学习外语来达到直接与外来文化面对面的目的。近距离地感受异域文化的洗礼,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多种文化身份的人。
一、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作为文化学习的工具,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没有与之相应的语言作为载体,文化无法顺利地传播,同样,没有文化,语言就失去了表达意义的价值。无论从外语教学本身出发,还是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语言与文化的有机结合都是外语教学的一个必然趋势。现代外语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适应越来越频繁的国际间交流合作与日常往来。WWw.lw881.com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准确地运用语言于交际中。实际上,现在语言学专家提倡的是这样的一种文化教学模式,“它能使外语使用者具备对本族文化与外族文化的异同的文化敏感性,并有能力随时随地与外国人进行平衡并适宜于两种文化的交流”。
二、现今外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
学校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外语教师是从事跨文化教育的主体,除了语言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外语教师还应具有丰富的目标语国家的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背景知识,成为一名文化的传播者。使学生从容面对无可避免的与外来文化的接触。“新型的教育阐释学则首当其冲地要求教师担当起文化‘调解人’,而不仅仅是传授者或干事的角色,因此,教师必须接受广泛而深刻的教育,从而能够从事跨学科、跨文化、跨国界的讲解工作”。
由于几十年来,中国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影响,目前的外语教师中大量存在对目的语文化的缺失,或是一知半解,“目前中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水平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外语教学的要求”。据中国外语教育中心对48所高校的900多位外语教师进行的调查,有33%的语言教师承认他们从来没有在目的语国家生活或学习经验,30.8%的语言教师承认他们对掌握并传授相应的外语文化知识力不从心。目前国内介绍跨文化的资料,重复多,面狭窄,这也是阻碍主要通过间接材料获取文化信息的外语教师构建个人文化知识体系的障碍之一。
大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中,跨文化教育成分严重短缺。毕业于师范院校的外语教师,“语言技能+语言学理论十教学法”是其知识结构的基本框架(周燕,2005),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类课程往往作为选修课开设,零星依附于语言技能模块内;非师范类毕业的外语教师,知识框架内跨文化教育内容微乎其微,因为许多非师范类的院校此类的选修课根本不开。目前的情况是,尽管教师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新形势下急需培养“未来教师”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但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方法,尤其是教学目标的评估上缺乏具体、明确、细致的标准,致使跨文化教育处于无纲可循、各自为战的无序状态(李俊芬,2006)。
三、教师自我跨文化教学意识提高的途径
面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样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习惯传统以词汇、语法结构为中心,侧重于语言知识灌输教学模式的教师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是学习理论,分享经验,实践创新的过程。
1.学习跨文化教学知识,构建扎实的理论体系
既然学校教育是学生学习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形式,教师教学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那么教师的跨文化教学理论体系是决定跨文化外语教学成败的基石。
构建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理论体系是指不但要深入了解目的语国家的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模式、世界观等,正确对待不同文化在交际中的差异,更要构建教学中的理论体系。包括明确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和内容,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跨文化外语教学的评价与分析,从而把文化和语言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一样,既是教学手段,同时也是教学目的,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张红玲,2004)。
2.亲身体验跨文化冲撞,做学习经验的分享者
每个人在接受社会化的过程中都无可避免的烙上了各自的文化身份,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交往时都会无意识地使用其文化参考框架。但这种文化身份不是唯一的,通过与目的语国家人士直接面对接触,教师会经历很多文化冲撞经验,包括失败的经验,从而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进行适调,对来自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们使用不同的文化参考框架,使自己成为拥有多重文化身份的人。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教师应该像学生一样,乐于充当学习者,多给自己创造真实在的跨文化交际场景。包括主动与外籍人士交流,接近外籍人士的日常生活,有机会到国外旅游,考察,学习等。同时,教师也应该多参加短期的长期的跨文化培训,或者通过欣赏影视,书籍作品,浏览国外网站,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来自主学习跨文化案例,通过不断学习,不断体会,不断反思来增加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的这些经验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手材料,是学生在以后的真实情景交往中不可多得的经验教训,也是培养学生与外籍人士交流意愿的推动力量。
(2)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内容提要是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不超过7个。
(3)目录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对应的页码。
(4)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
(5)注释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
(6)附录附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等形式。
(7)参考文献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着作名录。
4、毕业论文格式编排
第一、纸型、页边距及装订线毕业论文一律用国家标准A4型纸(297mmX210mm)打印。页边距为:天头(上)30mm,地脚(下)25mm,订口(左)30mm,翻口(右)25mm。装订线在左边,距页边10mm。
第二、版式与用字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1.5倍行距。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忌用繁体字、异体字等其他不规范字。
高中化学教育课程中绿色化学的实施
摘要: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随着环境问题的凸显,作为科学素养的一部分,绿色化学理念应该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涵盖绿色化学理念,主动创设情境,立足实验,在课堂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并对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进行评价。
关键词:高中;教育;绿色化学
一、高中绿色化学教育目标
绿色化学是用现代化学和化工生产技术,消除或减少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毒的原料、催化剂、试剂和溶剂的使用,不生产有毒有害产物、副产物和废物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宗旨是实现有害物质零排放,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保护环境。对于高中化学教育而言,绿色化学教育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知识与技能。理解绿色化学概念、原则,了解绿色化学诞生与发展,认识生产生活中的绿色化学现象;学习绿色化学的研究方法,掌握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够完成简单的绿色化学实验;理解绿色化学与其他科学之间的联系,能够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绿色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绿色化学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绿色化学意义,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科学探究能力;掌握获取、加工绿色化学信息的方法,能够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绿色化学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绿色化学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习绿色化学的兴趣,激发参与绿色化学宣传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感受绿色化学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增强将绿色化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意识,能够合理判断与绿色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关注与绿色化学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树立绿色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主动承担起学习绿色化学的责任,强化保护环境和造福后代的使命感。
二、绿色化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1、主动创设情境,善于利用教材素材。教师在教学时,应以主动创设的或者教材中的生活化情境或问题为中心,通过主动探究式教学,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绿色化学理念,比如可以把绿色化学的理念渗透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如在卤素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利弊;在高分子材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为例,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废旧物资的综合利用的作用,讨论其可能的途径。通过这些活动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学生经常了解及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的热点,从而提高其深入了解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并将其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防止污染、关注人类生存发展的责任感。
2、立足实验,渗透绿色观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关键所在,所以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绿色化思想的重要手段。中学化学实验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部分实验的药品用量在教材中都未明确量化,都是用“适量”、“几滴”等笼统的词语限定,而中学生做实验时好奇心比较重,无法准确地把握实验药品的实际用量,所以造成药品的损失,甚至可能造成污染。二是实验的产物有毒。所以要对化学实验进行调整,要定量,实验室明确告诉学生药品的用量情况,这样既可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又可为实验操作规范化奠定基础,更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保证。三是让学生根据有毒物质的性质,探究针对该种物质如何进行回收与处理。对于实验可以进行细节上的优化和处理,使得实验更绿色化。例如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由于溴的挥发性强,毒性大,而碘的毒性较小,可以将四氯化碳萃取溴水改为萃取碘水。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这样就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当实验结束时可以及时将铜丝取出,减少空气污染。演示白磷和红磷着火点对比实验时,该实验反应发生时燃烧物易爆溅并且燃烧时有大量白烟产生且有毒等,实验时在铁片上方罩个玻璃罩,取用的药品也要尽可能少。由此可见,在实验时,要确保实验的安全及环保问题。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污染环境、不吸入有毒烟雾及安全和便于观察等角度出发讨论、分析,共同改进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境意识及绿色化理念。
三、循环使用化学试剂、充分利用反应产物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所以,我们应该应用化学的处理方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及反应产物。这不仅从源头上防止了污染,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例如:在中学化学实验用CO还原Fe2O3的实验中,如果将反应后的混合集体(含未反应的CO)直接释放到空气中,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空气,产生了新的隐患。如果进行循环利用,就能达到节约化学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在实验工作中,用绿色化学的思想来指导,更能有效地防止污染。
四、妥善处理化学实验中的废弃物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大部分实验的药品用量在教材中都未明确给出限量以致学生很难把握药品的实际用量,这样既影响实验的科学性和实验效果,又会造成药品的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化操作。若将药品规定了用量和浓度,既方便施教,又方便操作,更易让学生接受、观察和记忆,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同时节约药品,减少环境污染。教师实验教学过程中,限定用量,把好的经验传播给学生,妥善处理化学实验的废弃物(回收、无害化处理),加上正确引导,既提高了实验的科学性、为实验操作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学生学到实际应用技术,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作为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董量耀.中学绿色化学教育实施策略探讨.化学教育[J].2002,11.
[2]吴光才.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探索[J].南平师专报.2001,02.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6)11C0043C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概述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简称。它将四门学科内容组合成为有机整体,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培养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将其迁移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STEM最核心的特征是跨学科性,此外还包括趣味性、体验性、情境性、协作性、设计性、艺术性、实证性和技术增强性等特征。
STEM有两种最基本的课程模式:相关课程模式和广域课程模式[1],前者在课程形式上依然属于分科教育,但在各学科内容编排上注重相互之间的联系;后者是通过活动项目将各学科整合为有组织的课程结构。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是STEM和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模式相结合的产物,是进行跨学科整合的一种基本取向[2]。PBL利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来获得与现实生活有关联并且能付诸应用的学习结果[3],基本要素为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4,5]。因此,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可以理解为以PBL的基本要素为框架整合STEM内容的学习模式,是利用科学、数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工程设计活动解决工程问题的学习过程,其基本要素如表1所示。
2 基于化学实验的STEM项目开发
2.1项目的开发过程
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载体,基于项目的学习具有基于问题和基于探究的属性,因此将化学实验结合工程设计转化为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是可行的。对于化学分科课程的教师来说,开发STEM项目更具操作性,开发过程如图1所示。
本文选取高中化学教科书《实验化学》(人教版)中比色法这一内容。经查阅文献发现,基于手机摄像头的图像比色法在健康诊断与环境、医药、食品检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6]。在分析了图像比色法中蕴含的跨学科知识和技术后,最终开发了“设计检测Co2+浓度的技术方案”这一项目。
2.2 项目的实验设计
该项目活动的技术核心为图像比色法这一融合了信息技术的实验方法,该方法较为新兴,原理与目视比色法相同,即物质显色的实质是对不同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显出的颜色是它所吸收光的互补色,溶液颜色的深浅取决于吸光物质浓度的高低[7]。但图像比色法以手机等拍照设备作为图像采集器,以计算机代替人眼,将颜色深浅转化为RGB分量值,从而将色溶质的浓度与RGB分量值之间建立关联,能够更精确地检测有色溶质溶液的浓度,且所需的器材便利、步骤简单,具体步骤如图2所示。
实验涵盖了化学、物理、数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结合工程设计后转化为“设计检测Co2+浓度的技术方案”的STEM项目也必然涵盖这些跨学科知识,体现了STEM的跨学科性,如表2所示。
3 活动的实施过程设计
STEM项目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工程设计过程和探究学习的5E教学模型的整合来实现的,如ITEEA开发的基于设计的工程设计EbDTM项目、波士顿科学博物馆创立的工程是基础EiE项目、世界在运动AWIM项目[8]。工程设计过程包括“识别问题和制约因素”、“调查研究”、“形成概念”、“分析观点”、“建立模型”、“测试和优化”、“沟通和反思”七个步骤。其中,“识别问题和制约因素”是指明晰问题和任务,知道制约因素和标准,比如时间、资源、经费、预期任务成品的特征;“调查研究”是指了解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如已有的解决方案,以防止做重复劳动;“形成概念”是指运用头脑风暴想出多种解决方案,并识别每个方案的风险和利益;“分析观点”是指依据数学、科学和技术原理和项目的标准以及限制筛选和精细化出前一步骤的方案;“建立模型”是指学生在分析观点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工作模型或原型;“测试和优化”是指测试模型是否满足要求,根据测试结果优化现有的设计;“沟通和反思”是指进行人际互动、口头、视觉、书面方式的沟通,既适应于团队工作环境,又用于对方案和产品的开发过程记录和解释[9]。
本项目的活动实施过程兼顾了工程设计和探究学习两大实践系统,结合化学实验的特性,以“问题聚焦和明确”、“思考和探究”、“解释和方案确立”、“构建和实验”、“测试和优化”、“沟通和评价”六个过程构成。“问题聚焦和明确”包含了“识别问题和制约因素”的工程内涵,且强调从社会、环境、生活等问题聚焦到化学问题,将化学问题明确为具有制约因素和评估标准的工程问题;“思考和探究”的目的与“调查研究”相一致,同时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和实验探究学习;“解释和方案确立”包含“形成概念”和“分析观点”的过程,同时强调对新方案原理性知识的解释;“构建和实验”是“建立模型”中的一种工作模型,是STEM项目中的化学实验主体部分;“测试和优化”与工程设计标准过程相同;“沟通和评价”融合了“沟通和反思”与科学探究中的“反思与评价”环节。
3.1 问题聚焦和明确:观看图文资料引发工程问题
[教师]演示有关工厂排放含Co2+废水、大量Co2+对生命体健康造成危害、Co2+废水处理方法的图文资料,提出问题:要确定Co2+处理达标与否需要环境检测工程师做些什么?
[学生]检测处理前后的废水中Co2+的浓度。
[教师]某厂排放的含钴污水只有Co2+有颜色,浓度范围不超过0.1M。那么,如果你是一位环境监测工程师,如何设计一个检测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Co2+浓度的技术方案?制约因素是什么?什么样的技术方案是好的?发放可用材料的清单:LED灯泡、液晶屏、拍照手机、白色A4纸、白色纸板、7mL离心管、25mL容量瓶、10mL量筒、烧杯、分析天平、药匙、玻璃棒、蒸馏水、CoCl2・6H2O固体。
[学生]交流讨论,归纳:制约因素是含钴污水只有Co2+有颜色,浓度范围不超过0.1M。
评估标准:要求检测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0%,且误差越小越好;需要自己设计和组装装置,装置要满足简易、便宜的要求;制作方案文本,并进行方案设计的汇报。
设计意图:强调STEM学习中的工程思想,创设工程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识别工程问题;通过提问促使学生对制约因素和评估标准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明确任务。
3.2 思考和探究:学习比色法和比色分析的化学史
[教师]发给每组学生3种不同浓度的CoCl2溶液,提出问题:通过观察现象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颜色深浅与溶液的浓度有关,颜色越深,浓度越高。
[教师]告诉学生3种CoCl2溶液中颜色最浅和最深的溶液的浓度,提出问题:如何知道待测溶液的大致浓度?
[学生]思考得出:大致浓度是另两种溶液浓度的平均值。
[教师]讲解比色法的原理:物质显色的实质就是对不同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显出的颜色是它所吸收光的互补色,CoCl2溶液显粉红色就是因为它选择性吸收青色光。溶液颜色的深浅决定于溶液吸收光的量的多少,即取决于吸光物质浓度的高低[10]。CoCl2溶液的浓度越高,对青色光的吸收就越多,透过的红色光越强,颜色就越深,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颜色深浅与浓度成正比。讲述目视比色法的操作步骤和误差的计算方法。提出问题:误差大小的范围是多少,如何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浓度?引导并辅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进行实验活动:配制中间浓度的溶液,再次对比待测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的不断渐进,最终确定待测溶液浓度。
[教师]告诉学生待测溶液的实际浓度,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交流各自测得的浓度和误差,得出目视比色法受到人眼识别颜色能力限制和半定量分析的特点。
[教师]进一步讲述比色分析发展的化学史,提出问题:目视比色法、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和利弊分别是什么?
[学生]比较目视比色法、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和利弊。
设计意图:进行STEM项目中科学知识的教学,通过问题串刺激学生思考和探究,发现目视比色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基于实验证据了解比色法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而传授比色法和比色分析发展的化学史的知识,引导学生从各方面综合考虑使用不同方法和仪器检测有色物质的利弊,为工程设计过程中方案的确立做铺垫。
3.3 解释和方案确立:学习图像的数字化,“发明”并采纳图像比色法
[教师]讲解:由于不同人识别颜色的能力不同,故刚才同学们测得待测溶液的浓度不尽相同,但计算机能够高精度地识别颜色,是通过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实现的,它是指将一幅图像从其原来的形式转换为数字形式的处理过程[11]。对于彩色图像,量化步骤能够获得RGB三原色的分量值[12]。
提出问题:如何让计算机代替我们的眼睛读出且量化有色溶液的颜色深浅?
[学生]理解计算机识别颜色的原理:图像的数字化。结合目视比色法和图像数字化技术,“发明”图像比色法。
[教师]总结性地讲述图像比色法的原理和步骤(图2所示)。引导学生再次综合比较各浓度检测方法,确立问题解决方案。
[学生]图像比色法综合了目视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的优点,故采纳图像比色法作为项目问题的解决方案。
设计意图:继续讲解STEM项目中的跨学科知识:图像的数字化,引导学生进行方法和技术的联用,从而“发明”图像比色法;引导学生学习STEM项目中工程设计原则,结合评估标准综合对比各个方法的利弊,使得学生关注到图像比色法的应用。
3.4 构建和实验:构建图像比色法的检测装置并进行实验
[教师]确定了图像比色法作为解决方案后,就要构建图像比色法的检测装置进行实验。提出问题:根据Co2+浓度范围不超过0.1M的制约因素,如何配制一定浓度梯度的标准溶液?浓度范围应如何?
[学生]交流讨论:用容量瓶配制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再通过稀释的方法配制其他浓度的标准溶液。浓度范围可以是0M到0.1M之间。
[教师]提出问题:影响图像比色法可靠性的重要条件是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图像清晰与否、颜色是否失真、RGB分量值提取时注意图像范围的选取等。
[教师]讲述:重要条件之一是获取样品溶液颜色的真实信息,照片图像颜色能真实地体现溶液颜色。因此,在构建图像比色法检测Co2+浓度的装置时,要注意选择白光作为光源,且光源均匀稳定;所有溶液样品的前景和背景都应是白色;拍摄的像素不能过低;手机摄像头或相机摄像头应与桌面垂直,高度与样品高度一致,置于中央的样品前方至少30cm处[13]。其次,用专业的生物图像处理软件ImageJ提取RGB分量值,使用矩形选框工具,点击菜单栏中的Analyze・Histogram,即可读出矩形选框中的灰度值和RGB分量值。应采用移动矩形选框的方式读取各溶液样品中心区域的RGB分量值。
[学生]按小组合作构建装置、配制溶液、进行图像比色法的实验。
设计意图:强调STEM项目中的技术学习,讲述使用图像比色法的操作注意事项和ImageJ软件的操作要领,为学生自主构建和实验提供必要的脚手架支持。
3.5 测试和优化:测试检测方案的检测误差,采用控制变量法优化解决方案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测试基于图像比色法所构建的装置能够准确地检测Co2+浓度?
[学生]交流讨论:用某已知浓度的CoCl2溶液作为待测样品,与空白样品、标准样品一起进行图像采集,进行实验确定检测误差。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对检测结果不满意,如何优化解决方案?
[学生]交流讨论:采用控制变量法,可以优化的条件包括光源的选择、RGB分量值的选择、加显色剂与否等。
[教师]请根据测试结果进一步优化解决方案,最后设计出条件明确的检测Co2+浓度的技术方案,制作方案文本。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STEM项目中的工程设计原则,以测试结果为导向优化目前的解决方案,以呈现方案结果为导向体验工程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
3.6 沟通和评价:展示方案设计成果,多角度评价活动表现
[教师]要求学生汇报技术方案的设计、测试和优化过程,展示技术方案文本,同时鼓励学生交流方案设计构成中所遇到的挫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态度、计划安排、结果表达、方案制作、跨学科知识和工程设计原理掌握方面的自评和互评。
[学生]各小组汇报技术方案的设计、测试和优化过程,展示最终的技术方案,并用数据、图表展示方案的检测误差、成本大小等预期结果,最后进行自我评价,其他学生对其技术方案的设计过程、小组分工合作和计划安排、方案制作等方面提出质疑、意见或积极评价,小组成员对这些评价进行反思和沟通。
[教师]总结各小组在方案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和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巩固本STEM项目中涉及的跨学科知识,强调工程设计需要识别问题和制约因素、调查研究、形成概念、分析观点、建立模型、测试和优化、沟通和反思的过程。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体会STEM项目学习的跨学科性。
4 结语
“设计检测Co2+浓度的技术方案”项目基于图像比色法,涵盖了化学定量实验技能和定量思想、信息的数字化技术及Excel软件操作、函数模型的建立、工程设计思想,融合性高,思维性强,切实地指向了信息时代背景下中学生STEM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余胜泉等.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4):13~22.
[2][3][10] Robert M. Capraro.王雪华译.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5:5~7,89,49~54.
[4]刘景福.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11):18~20.
[5]刘景福.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PBL)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15~26.
[6][7] Kate Grudpan. Applications of Everyday IT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s in Modern Analytical Chemistry: A Review [J]. Talanta,2015:84~94.
[8][11]华中师范大学等.分析化学(上册)(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76.
1、任务的前期准备:
上新课前,教师可以先把本单元的主题和任务介绍给全班同学,给学生思考和准备的时间。比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How much are these socks?)的教学时,先让学生们回去把自己所穿衣物的英语名称及其价格列出来,并带一至二件衣物来,从而激活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以便课上给他们任务,进行生生互动,互相询问彼此衣物的价格。
2、课上任务的设计: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围绕主题设计一系列的任务和活动,让学生熟悉语言、运用语言。还是以这一课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①师生互动:让学生们向教师询问教师所穿服装的价格。
②两人活动:互相询问彼[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欢迎光临]此所穿服装的价格。
③小组活动:组员们通过互相之间询问彼此所穿服装的价格,写出一个"价格调查报告",并向全班汇报调查结果。
④全班活动:让学生用带来的衣物模拟建立购物商场,全班分为售货和购物两部分,加入到模拟购物的活动中来,以此练习相关的对话,这样既真实、有趣又生动活泼,同学们个个学得兴趣盎然。
3、课后任务的设计:
课后布置学生在校内或校外运用英语语言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把英语运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养成随时使用英语的习惯。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有关描述人物外貌和个性的知识后,便让学生们搜集他们自己喜爱的明星的图片或资料,描写出这些明星的外貌及其个性、爱好等,并简单地表达自己喜欢这个明星的原因。学生们对此很感兴趣,个个做得很积极、认真,又很有创意。而后,让学生们把自己的作品在班内进行展示,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教师设计的"任务"能否圆满达成取决于良好的教学环境,要靠师生一起努力,共同创设。
首先,课前可以让学生进行两三分钟的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等。以此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热身活动。
其次,在教学中,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等设置情景。比如,在学习有关问路的英语表达时,可以利用学生的座位和教室里的过道等,让学生们练习用英语表达"去往某个地方怎么走",并做相关的游戏和活动,使学生们能够在快乐的笑声里学中用,用中学。同时,要注意在实践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充分挖掘一切教学资源
"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尽可能挖掘一切与教学设计相关的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为此,教师需要想很多办法,充分运用课内外资源、师生资源等,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比如,在英语教师们一直认为比较困难的课文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体裁和内容,在不同的阶段让学生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变叙述为对话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把学生的心思牢牢地抓住,以此提高课堂效率。
当然,要学生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节英语课是不够的,我们还可以联合教研组内的其他英语教师一起,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设置不同类型的活动。比如英语拼词游戏,朗诵会、讲演比赛等。这些活动既可以活跃学生的课外生活,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又可以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课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一、通过做“趣味化学”实验,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老师只有把实践与学生的思维联系起来,新知识才能在学生的实践中产生。老师讲述有关生活、社会与化学的联系话题,而后教师和学生配合变“化学魔术”。根据安全、简易、新奇和学生实际,选择“魔棒点灯”、“吹气生火”、“空瓶发烟”、“茶变墨水”、“滴水生烟”“烧不坏的手帕”、“水下蜡烛”等节目,变幻莫测的化学魔术不仅能使学生大开眼界,而且从师生的介绍中懂得了科学道理。还有引导学生做日常生活中的小制作和小化工产品。如自制肥皂、自制汽水、除去衣服上的各种斑迹、配制去墨灵、冰箱除臭剂,粘蝇纸等。自制这些小产品, 经济 实用、简单易行,易激发学生的热情。
二、重视课外延伸,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过程。大大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学探究活动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探究问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例如(1)、开展“饮水与健康”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饮水与健康,水的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由于大气污染, 工业 废水排放,农药化肥污染,核泄露,管道腐蚀,自来水加氯、加沉淀剂等,使得人们对饮水的问题产生了困惑与恐慌。我们该到何处去寻找清澈、洁净能够而又健康的水?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采集水样,分组实验,分析讨论,撰写论文。(2)、开展“空气污染质量调查”。通过对大气的监测,演示讲解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使用大气采样器亲至现场采样,分析处理数据,得出当时空气的质量等级,进一步分析讨论,撰写环保论文。(3)、废电池的回收研究项目,通过网上浏览查找资料,调查常用电池的种类、性能、价格、使用范围,分析各种电池的利弊,寻找新的能源以及回收废电池的意义。教师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独立进行实验,要求操作严谨,观察仔细,记录详尽。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讨论,撰写成文。
三、利用化学科的特点,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创新意识。
化学实验习题是学生运用已获取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独立设计、操作、记录、分析、推理,最终得出结论。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培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一种途径。为此我校设立了三(1)活动室,即一个实验原理加上一个实验方案得到一个实验结论,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学生可以自行择题,设计实验,教师进行活动指导。学生实现了由已知信息加工变异出新颖信息,从而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实验技能得到提高,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四、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学习者来说充满疑问的情境,在趣味化学活动中,我注重设疑,把学生置于未知问题气氛中,如老师提出一个恰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又会提出新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动态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敢于展开自己的思想观点,开展热烈讨论,进而催生新的思想,探索新的知识。我在和学生的趣味化学活动中曾演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在烧杯 A中装入20 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让每个同学都看到,得到的溶液是无色的。在烧杯B中装入10 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过几分钟,让学生们看到了小烧杯A中装的溶液变成红色。
针对此现象我提问,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谁能用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解释。
学生对上述现象的看法不一,讨论十分热烈,提出如下几种假设:
1、A烧杯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B烧杯无关;
2、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A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3、烧杯B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慢慢溶解到烧杯A溶液中,使A溶液变成红色。
此时,我针对假设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1、用洁净烧杯C配好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2、另取两只烧杯,重新配好A烧杯中的溶液,B溶液用蒸馏水代替浓氨水,观察现象。
3、小心闻B烧杯的浓氨水,嗅到刺激性气味。取出浓氨水少量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剂,观察现象。
4、把B烧杯的浓氨水滴入C烧杯中,观察现象。
最后学生在讨论、交流基础上获得共识:
1、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B烧杯浓氨水中有肉眼见不到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了A烧杯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颜色变红。
1引言
穆斯堡尔谱是能量分辨率极高的一种方法,是研究分析物质结构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材料学,固体物理,核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地矿学以及考古学等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穆斯堡尔谱拟合的核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是核工程专业学生四年级的必修课程,处于这个年级的学生徘徊在就业和考研交叉路口,但是无论是以后工作,还是进一步学习深造,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才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国家科技,经济等方面的高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5]。这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创造性,创新性,科学思维等。我校目前已经拥有一台穆斯堡尔谱仪,2018年投入教学,进行相关实验。以下是关于穆斯堡尔谱拟合的核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具体分析。
2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于穆斯堡尔谱拟合传统的课程设计重理论轻实践,在上课时间,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以及对个人的能力侧重培养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课程设计的时间一般是大学四年级学生考研前后一个星期左右,面临着人生重要考试的关键时期,学生容易分心,无论是对于考试还是对于课程设计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课程设计的时间一般只有一周时间,时间紧任务重,短时间内并不能够呈现出优秀的成果,不能够熟练地应用穆斯堡尔谱拟合程序来处理实验结果,这与教学目的相悖。课程设计内容。关于穆斯堡尔谱拟合的课程设计的题目一般由老师提供几个主题,由学生自由选择,题目陈旧单调,没有新意,枯燥无味,工程实际性不强。穆斯堡尔谱拟合是对穆斯堡尔谱仪得到的谱线用相关的解谱程序进行解谱,从而得到相关参数。穆斯堡尔谱拟合程序有MSU8,MosFun,MossWinn,NORMOS等等,这些拟合程序各有利弊。学生对于穆斯堡尔谱拟合程序的了解有限,而且大部分程序都不是开源的,需要购买源程序才能使用,对于学生来说成本比较高,学生在使用穆斯堡尔谱拟合程序处理实验结果时存在很多困难,提高了抄袭的可能性。课程设计的教学方式。一般是学生分小组或者独立进行,老师根据所给的题目进行教学演示,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局限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独立思考,由于之前不具备穆斯堡尔谱仪,只能由老师提供实验数据,这些数据并不能及时更新的,可能存在与上一年学生所用数据相同的情况。穆斯堡尔谱拟合的相关程序没有被学生充分使用,设计过程过多重视数据的处理,缺乏创新性。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一般是由学生合作实验,独立撰写相关论文和报告,在有限时间内对自己的课程设计的成果进行答辩。成绩由老师独自评定,缺少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仅凭着最后的论文和答辩给成绩,忽略了过程,过于重视结果,老师最后评定的成绩缺少相对的公平性。
3改革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