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茶文化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所谓文化———即弱化的、世俗化的宗教形式———本身并非一种实质或现象,它指的是一种客观的海市蜃楼,缘自至少两个群体以上的关系。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群体都不可能独自拥有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群体接触并观察另一群体时所发现的氛围。”
英国人对茶的理解和认知是英国社会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同于中国、日本以农业文明作为经济的基础的文化形态,重视商业利益获得的英国人对红茶情有独钟。一方面,英国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的他们的社交活动往往限制在室内,贵族妇女往往借助文化沙龙和茶会结交各阶层的社会人士;另一方面,英国人对茶的理解并非为追去共同的精神境界,而是细细的品茗中追求自我的精神享受,这也符合以个人为中心的西方商业文明。
对比中西方各国茶文化的表现形式,笔者认识到茶对于饮用他们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们而言,并非是一种生理层面的必需品,而是一种文化的媒介。正是借助于茶的桥梁作用,中国人从茶中获得了文人雅士的风度和“茶禅一味”的境界,日本人则从茶中收获的“茶道”的精神依归,英国人更是从“英式下午茶”中找寻到了现实生活的伴侣。
英国人对于茶的理解也上升到文学的境界,不同于中国文人试图在茶中找寻到精神的慰藉,英国人往往是直接表露对茶的炽爱。这是一种超越了歌颂、赞美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是一种倾诉诗人情感的表现。
耗费人力的碧螺春茶制茶工艺
关于明代西山岛的制茶工艺,在张源的《茶录》中有完整的记载。《茶录》云:“造茶:新采,拣去老叶及枝梗碎屑。锅广二尺四寸。将茶一斤半焙之,候锅极热,她茶急炒,火不可缓。待熟方退火,撤入筛中,轻团那数遍,复下锅中。渐渐减焙干为度。中有玄微,难以言显。火候均停,色香全美,玄微未究,神味俱疲。”这些归纳,真切地代表和反映了太湖地区炒青传统制造技术的实际最高水平。碧螺春茶从茶青到干茶,需要很多的心血和人工,每一斤碧螺春茶的制作都需要一个庞大的工作团队。1.500克干茶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2.500克干茶(4月中旬以前)约需2个采茶工人采摘茶青一整天。3.500克干茶约需炒茶师按(1.5斤茶青一锅)炒3锅左右。每锅需耗时45分钟左右,一斤干茶则需2小时左右。从中可以计算,每天最多可以生产多少斤茶叶。上图为当地政府1983年的关于碧螺春采制标准的文件,其别强调了制茶过程中应“坚持什么”、“不准什么”。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可以来分析当前市场上碧螺春的采制状况。“不准剥芽采”,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单枪”。据非苏州本地茶友介绍说,现在一些茶客热捧这类“单枪”的碧螺春,价格还不便宜。其实小叶种茶,只采“芽”,不但很费力,而且容易碎,因为芽很小,这样就会降低产量。因此,现在市场上出现的“单芽”碧螺春,基本不是洞庭碧螺春,除非是个别商家后期刻意的加工而成。洞庭碧螺春最标准的外形是“一芽一叶”,俗称“一旗枪”。再看“不准带(戴)手套”的规定。近年来戴手套制茶比较流行,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制茶师,我们在一些宣传照片上也经常可以看见他们戴手套炒制茶叶。戴手套,会对茶叶产生二次污染。另外铁锅的温度高,手套容易受热溶化,会产生难闻的味道,极易被茶叶所吸附。
碧螺春市场现状令人担忧
碧螺春茶是茶中婉约一派,慢慢悠悠地散发着魅力与清香。苏州太湖洞庭山独特的气候以及茶树与果树等相间种植的种植方式,使得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然而,这一清香淡雅的茶,却在市场上经历着严峻的生存考验。随着碧螺春身价的抬高,更多的商贩搞起了造假。最早是从江西、贵州等地收购茶叶,通过染色等方式来以次充好。随着消费者辨别能力的提高,这些商贩又采取了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了造假水平。从以前的商贩销假,到原产地的制假、销假。除去上述的造假以外,另外的几个方面也使得洞庭碧螺春的前景堪忧。综合归纳如下:
1.外来茶种的引进种植。“某某茶庄种植基地”大量地承包荒山,或者指使村民挖掉原来的茶树,种植“乌牛早”等大叶种茶。因为此类茶树出芽早,在3月就能出芽,从而能制成所谓的“明前茶”,以高价销售。正宗苏州碧螺春茶为小叶种茶,发芽较晚。如果天气较冷,则基本要在4月初才能大面积地采摘。
2.荒山种植。大面积的开垦荒山,梯田式的种植茶树,类似于高山茶场一般。茶树是耐荫性强,在很弱的光照下,就能进行最大强度的光合作用。但光照过强,照的时间过长,超过了光饱和点,叶绿素遭到破坏,茶树进行光合作用就受到抑制,严重时,光合作用就会停止。高山茶场有其独特的优势,高山多雾,较强的直射光透过云层时,会形成较多的漫射光。漫射光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增加光合作用效率;漫射光光照强度较直射光弱的多。
(二)以茶为载体,创设生活情境,开展活动教学
品德与社会旨在通过让儿童直接参与各种实际活动,以调查、观察、实验、讨论、制作、演练、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和学习,让学生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活、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并发展各种能力。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儿童主要的学习形式不是听讲,而是参与活动。而儿童只有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才能自然地运用自己的经验,积极参与活动,并深入体味活动的内涵,加深对生活和自身的理解与感悟。因此,教师要关注来自学生实际生活的各种信息,捕捉并遴选其中有价值的内容,生成符合教育目标的主题,设计活动方案。虽然教材内容本身就是来自儿童生活的活动内容,但不管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如何想方设法,如何顾全大局也仍然无法满足不同区域、不同生活经历的儿童需要。所以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要以本地本校本班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点,创造性地将教材内容加工处理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活动内容。如对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二级主题《插上科技的翅膀》“走向现代化”这一课教学时,由于我校地处安溪,是铁观音的原产地,可引导学生到茶农家、茶山、茶科所、茶叶加工厂、茶都等地参观访问,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家乡茶业的发展带来的变化,使学生了解以前茶乡人制茶“靠天吃饭”,纯手工制作,而现在依靠恒温除湿、空调做青,依靠智能化的茶业机械,茶乡人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局面,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让科学技术成为了脱贫致富的好帮手。这样就将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和茶乡特有的资源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感受到茶乡的发展与变化。学校把涉茶教育和品德与社会教育整合。教学生唱茶歌,跳茶舞,绘茶画,演茶艺,使学校形成了浓厚的茶文化氛围,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联谊,以茶健身,以茶演艺,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兴文等茶文化活动随处可见,校园里形成了浓厚的茶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以茶为载体,创新课程评价,提倡多元评价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提倡多主体、开放性、多元化的评价,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工具要多样化;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过程要注意差异化。科学地运用好评价,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对儿童活动过程的评价,即重点评价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表现出的价值观以及活动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精神。在评价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儿童采用观察、访谈、阅读、问卷等形式结合评价手册、成长资料袋和儿童作品分析等方式进行多主体性的开放式的质性评价,把教师评、家长评、学生评与学生自评巧妙结合起来,努力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主动性,评价对象的个体灵活性,评价内容的多维立体性,评价操作的持续全程性,评价语言的积极激励性。如我校结合县情、校情开发了校本教材《成长的足迹》作为档案袋研究活动的载体之一,促进学生全面、个性、主动发展。我校以茶为载体,创新课程评价,如将茶道文明礼仪评价和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相结合,设计评价表,让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教师评,要求语言要文明,多用茶艺专业语言,做到彬彬有礼;恰当使用“谢谢你”“对不起”“请”等文明用语;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多学习茶词诗赋,有得体的行为举止;熟悉掌握茶文化知识及泡茶技巧;严格要求自己在外形、举止乃至气质上,做“和雅”少年,并将评价表放入成长档案袋。
(四)以茶为载体,拓展教学时空,开展实践活动
2大明山茶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已成雏形
由广西农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建设的“广西农垦茶文化产业基地”经近2年的建设,目前已具规模,特色鲜明,茶文化元素突出。
2.1定位科学合理
广西农垦茶文化产业基地以南宁市上林县大明山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以广西农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核心基地广西农垦大明山农场近60年茶产业发展为背景,建成茶产品从繁、种、制、品、鉴、购、娱为一体的现代化茶文化产业基地。
2.2基地建设规模宏大,涵盖面广
基地重点建设333.33hm2有机生态茶园、占地10hm2的新产品研发中心和加工区、茶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以及占地6.67hm2的良种茶树繁育中心。计划用2~3年时间的建设,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利税5000万元以上,满足10000人以上的就业。
2.3茶产业聚集区域优势突出
交通便利广西农垦大明山农场地处拥有“中国长寿之乡”美誉的南宁市上林县,距广西首府南宁市95km,高速公路经县城而过,交通便利。气候优越广西农垦茶文化产业基地座落在东经108°23′至108°52′,北纬23°12′至26°28′,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高温多湿,年平均气温在20.9℃。年降雨量1400~2400mm以上。茶园多分布在海拔500~800m高度的坡地、丘陵地带,云雨天多,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是中国南部生产红茶、绿茶、青茶、黑茶最适宜茶区之一。
2.4茶产业发展历史影响深远
广西农垦大明山农场茶叶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历经近60年的发展,茶树品种由当初以云南大叶种为主的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拥有福云6号、金萱、福鼎大白、中茶108、龙井43等8个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面积近200hm2的茶叶生产基地,茶叶产品由当初以中低档绿茶为主的单一结构发展到目前拥有绿茶、红茶、青茶、黑茶、黄茶5大茶类30多个产品的丰富的产品结构。同时早春茶优势突出,每年2月中下旬就可开采,产品品质优良,市场竞争力强。更具有特色的是上林安塘大叶茶品种,栽培历史在100年以上,氨基酸、茶多酚含量高,是制作红茶、黑茶优质原料,是广西为数不多的原产地品种,通过产业基地充分挖掘开发该品种新产品,对广西茶产业发展将有着重要影响。
2.5茶品牌知名度高
广西农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产品统一以“大明山”为注册商标的茶叶品牌知名度、信誉度高,影响力强。绿茶产品连续10年(2003~2012)荣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2008年荣获农业部“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2010年获得“建国以来广西60最具影响力品牌”称号;2011年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届中国—东盟国际茶文化节上获得“十大品牌奖”称号;2010年起挤身“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百强榜单”;2013年获得“广西著名商标”。“大明山”茶叶品牌的知名度,为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极有影响力的品牌支撑。
2.6茶产品品质优良、安全
广西农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以扎实的管理与过硬的生产加工技术从2008年起成为农业部农垦局首批在全国农垦23家企业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单位之一,茶叶产品质量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监管、产品可召回”可追溯管理,“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可监控。应用该系统全面覆盖了广西农垦茶文化产业基地,茶产品优质、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7新产品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强
广西农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致力研发新产品,取得多项科研成果。自2006年以来取得11项技术成果,其中5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编写2项广西地方标准获批准;2项发明专利,茶叶产品技术含量得到全面提升。
3茶文化产业基地规划基本要素的构成
广西农垦茶文化产业基地主要由建设主体、5大功能区18项分功能区和功能区功能定位等要素构成。对照茶文化产业基地定义,完全满足茶文化产业基地建设要求。
3.1基地建设主体
投资建设广西农垦茶文化产业基地的主体———广西农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垦局直属国有股份制企业,为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直辖大明山、先锋、茂华、龙北、百合和西林京桂古道公司6家制茶公司和年出圃良种茶树种苗1000万株的良种茶苗繁育中心,该公司按现代化公司制企业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组织管理能力强。该公司每年研发2~3个茶叶新产品,取得1~2个省部级科研成果,技术力量雄厚,创新能力强,是目前广西最大的产供销、产学研、初精制一体化的茶业企业之一。为建设广西农垦茶文化产业基地提供了极强的管理能力和雄厚的技术、人才支撑。
3.2五大功能区和18项分功能区
5大功能区为:生产加工区,茶产品交易区,茶产品生产体验、品鉴区,特色茶文化展示服务区和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实训中心。生产加工区:包括原料生产基地、茶产品加工基地、新产品研发中心和茶产品质量监管平台4个分功能区。茶产品交易区:包括茶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商务洽谈贸易区、仓储(冷藏)与物流区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4个分功能区。茶产品加工体验和品鉴区:包括茶叶的生产工艺流程展示,手工采茶、制茶体验和品茶鉴茶论茶3个分功能区。特色茶文化展示服务区:包括游客接待中心,广西农垦茶产业发展历程展示,茶园休闲养生山庄和茶食品特色美食4个分功能区。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实训中心:主要设茶叶栽培与加工技术实训室、茶叶审评技术实训室和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控制中心3个分功能区。
3.3功能区功能设计具有领先性,茶元素突出
原料生产基地:基地内茶园全面应用有机茶栽培管理技术、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技术,实现良种、有机、高产稳产。达到能灌能排,路网完善,有机生态,采管统一,产品溯源,宜机宜人采摘的现代化标准茶园。茶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园林式标准厂房,引入先进的智能化、连续化、清洁化绿茶、红茶、青茶生产线和先进的精制、包装设备,实现茶叶产品加工标准化。新产品研发中心:通过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区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以市场为导向,制定茶叶新产品研发目标和技术路径,年研制开发茶叶新产品2~3个,抢占市场先机。茶产品质量监管平台:茶叶产品生产全程全面实施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通过运用计算机、数字化物流管理等技术,对茶叶产品质量“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可监控。茶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与广西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建立茶产品安全检测体系,具备茶叶检验、检测、分析等功能,满足茶叶质量检测需要。商务洽谈贸易区:通过建设多功能茶叶洽谈区,围绕产品研发、加工和销售等合作提供良好环境。仓储(冷藏)与物流区:建立现代化的茶叶产品仓储物流中心,配备藏冷库并建设与之配套的安防等管理设施。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依托与北京绿色联盟电子交易中心建立茶叶电子交易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提升茶叶贸易效率与效益,搭建区域性茶叶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茶叶的生产工艺流程展示区:按照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展示、生产、教学、研发功能兼备的原则定制小型生产线,设置生产展示车间,配备专职技术人员,开展解说(教学)、生产和研发工作。手工采茶、制茶体验区:引导游客参观休闲生态有机茶园,学习采茶制茶技巧,让游客充分体验采茶、手工制茶和品茶的乐趣。品茶鉴茶论茶区:在广西茶叶学会的指导下,与广西博物馆、广西标准研究院、华南城天鹰茶城等单位合作,通过座谈会、专题报告会、研讨会以及斗茶、擂台赛等形式集中展示和品鉴以广西农垦茶产品为主的广西名茶,感觉广西农垦茶业的风貌与特色。游客接待中心:用于接待游客,为游客提供咨询和憩息等便捷高效的服务。广西农垦茶产业发展历程展示区:展示广西农垦茶产业历史沿革、加工技法及农垦茶文化内涵和有机茶生产知识,激发游客和消费者对广西农垦茶叶产品的消费欲望。茶园休闲养生山庄和茶食品特色美食:通过与广西嘉实置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广西农垦南宁上林大明山生态茶文化养生家园”,打造集茶文化、休闲、养生、娱乐、茶食品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实训中心: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成茶叶新品种、茶叶加工新技术和茶知识、茶文化的科普与教学基地。
二、中日茶文化之异同
饮茶,是中国与日本代表的东方世界所特有的生活现象。虽然茶文化最先起源于中国,但当它传到日本之后,茶文化开始发生变化,开始与中国的茶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以下,本节将对中日茶文化的异同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更好的理解茶文化有所帮助。
(一)中日茶文化相同之处中日茶文化虽然在发展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茶文化中重视“精神内涵”的特点却是相同的。中国的茶文化中注重“天人合一”“、禅茶一味”等思想,是中国人对真、善、美境界的追求。因而中国人品茶十分注重“品”字,他们把茶看到一种形而上的存在物,甚至把茶水当作人与自然、人与天地的媒介,而饮茶的过程则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进行交流与感悟的过程,其精神内涵的追求是品茶最终目的。在这一点上,日本茶文化与中国相似“,和、敬、清、寂”是日本茶文化的精神理念,日本人在品茶时,茶水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及时茶具的使用也是极具禅宗意味的。从茶室的布置与安装,到茶具的选用,茶叶制作的程序等等,日本的茶文化无一不体现着禅宗文化中“本来无一物,勿使染尘埃”的精神追求。此外,中日两国的茶文化的相似之处还在于,都追求品茶活动舒缓身心的作用,简而言之,饮茶成为人们放松心灵的一种方式。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影响之下,人们背负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的重担,每一个中国人都把家庭、民族的伟大与振兴当作自己的责任,从而背负着重重重担的中国人,把饮茶当作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希望在这种放松心灵的品茶活动中,能够收获更多的动力与领悟。由于日本民俗所特有的民族特征,品茶理所应当的成为他们放松身心的方式,正是基于品茶这样的特点,饮茶才成为社会中最为普遍的放松方式,无论是王化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茶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喜爱。
(二)中日茶文化相异之处中日两国茶文化的相异之处,首先表现在形式方面。中国人品茶最喜欢的地方就是茶馆,在一些古装电视里经常会有茶馆出现,茶馆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因为中国的茶馆面向于社会各个阶层,因而具有平民性、开放性的特点,茶馆是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是古代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娱乐休闲方式。到了现在的中国,茶馆虽然已经不见身影响,但是一些极具古典特色的茶楼、茶间却开始出现,它与古代的茶馆一样,有着随意性、开放的特点。而日本的品茶形式则与中国有所不同,日本茶文化的场所主要是茶室,日本的茶室与中国的茶馆不同,以其严谨、繁琐与等级为特色。
二、茶文化的基本作用
(一)茶文化可以提升个人品格的修养
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饮用、品尝过程中,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演化而来的,因此在不同的时期,茶文化反映了当时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程启坤和研究员姚国坤在《从传统饮茶风俗谈中国茶德》一文中,主张中国茶德可用“理、敬、清、融”四字来表述:理——“理者,品茶论理,理智和气之意。两人对饮,以茶引言,促进相互理解;和谈商事,以茶待客,以礼相处,理智和气,造成和谈气氛;解决矛盾纠纷,面对一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气,促进和解;写文章、搞创作,以茶理想,益智醒脑,思路敏捷。”敬——“敬者,客来敬茶,以茶示礼之意。无论是过去的以茶祭祖,还是今日的客来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久逢知己,敬茶洗尘,品茶叙旧,增进情谊;客人来访,初次见面,敬茶以示礼貌,以茶媒介,边喝茶边交谈,增进相互了解;朋友相聚,以茶传情,互爱同乐,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爱之举;长辈上级来临,更以敬茶为尊重之意,祝寿贺喜,以精美的包装茶作礼品,是现代生活的高尚表现。”清——“清者,廉洁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的廉政之举,也是现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现。‘清’字的另一层含义是清心健身之意,因此提倡饮茶保健是有科学根据的。”融——“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谊之意。举行茶话会,往往是大家欢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朋友,亲人见面,清茶一杯,交流情感,气氛融洽,有水融之感。团体商谈、议事,在融洽的气氛中更能促进互谅互让,有益于联合与协作,使交流交往活动更有成效。由此可见,茶文化在提升个人品格修养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二)茶文化可以调解心态,缓解心理压力
茶不仅是一种安全的饮料,也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以茶为载体的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能够应付人生挑战的良师益友。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的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需要有些东西来调节我们紧张的心态,缓解我们的心理压力,而人们进入茶楼或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在享受茶的冲泡艺术,在饮茶、品茶过程及茶叶自身的各种功效共同作用下,对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因此茶文化显然起着一种重要催化剂的作用。
随着宜兴紫砂陶逐渐适应茶饮文化的需要,它的制作技术及其工艺也日趋走向精工细作,格外讲究的高度。陶工采用拍、打、捏、雕、塑、镂、琢等手法,将紫砂器制作得精巧玲珑,美观可心。这不仅给陶瓷文化增添光辉,也给茶饮文化增加了浓厚的审美情感。随着文化的综合性发展,在现代社会文化意识中,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尤其茶饮文化的丰富多彩,更加促进了紫砂陶生产的大发展。在茶具系列中,除去原有测茶壶、杯子等,生产者逐渐开发了与茶饮相关的茶盘、茶托,以及茶宠等辅物件,这既增添了饮茶中的乐趣,使茶饮文化更加富有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紫砂陶的生产。
紫砂陶的生产主要面向茶饮文化,这是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发展,不仅如此,随着饮茶文化的扩大,以及由茶饮文化引起的组织与组织、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均对宜兴紫砂陶的生产和利用产生了巨大影响。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紫砂陶的创意和制作队伍在不断扩大,这不仅促使紫砂陶在产量上得到了巨大增加,而且,在质量上就紫砂陶的品位和品格上得到巨大提升。例如,侧重与传统造型的紫砂壶,一般由传统陶工生产制作,而侧重与现代审美的理念的紫砂壶,一般具有学院派内涵渗透,并充满现代文化的激情。这样,在紫砂陶茶壶的造型中,明显出现了具象的茶壶和抽象性茶壶并存的格局;于是,这些琳琅满目的茶具不仅是宜兴制陶业繁荣表现,而且,联系茶饮文化,必然情不自禁地会想到茶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另一方面,组织生产与管理,以及文化运作等方面,也由茶饮文化的需要而有别于传统制陶业。这是现代设计替代过去手工生产的显著标志,人们将现代设计理念渗透在紫砂陶的生产制作上,促进了紫砂陶组织生产与经营理念的变化。
总之,由于茶饮文化的繁荣,宜兴紫砂陶生产得到巨大发展,这是文化互动的结果。也是原始文化理念在新时期的文化再现。换言之,茶饮文化进一步发展,直接或间接刺激了宜兴制陶业的大发展,也给生产经营与营销业的从业人员带来巨大的自信。
二、中国陶瓷茶具在日本的流传及发展
1.唐三彩茶具
开放的唐朝文化,较之其他朝代,对日本影响最大。此时在日本,饮茶是天皇、贵族、高僧们模仿唐文化的潮流之一,当然也少不了中国丰富多彩的陶瓷茶具。奈良时代日本人模仿中国唐三彩烧制出了奈良三彩,器物主要有盖罐、罐、净瓶、钵、碗、盘等,色彩主要为绿、黄、褐色,有的为单纯的彩绿。虽然其工艺、造型、装饰技法、釉色等方面均不如唐三彩,但奈良三彩是日本最早的陶瓷茶具,为日本陶瓷茶具的发展,及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宋黑釉茶盏
宋代“斗茶”风靡全国。北宋被金灭亡后,宋徽宗丧国,为百姓所不耻,斗茶之风也逐渐陷入低潮。当斗茶活动在中国的宋代逐渐落下帷幕时,在当时的日本却刚刚兴起,流入到日本的黑釉“建盏”,倍受推崇,在当时可谓价值连城。随着中日两国频繁的贸易来往,大量的中国陶瓷茶具被强势的武士阶层获得,这极大地促进了日本茶文化的发展。其积极作用就是推动了日本种茶、制茶技艺发展,不是完全模仿中国。
3.明景德镇青瓷
明代,陶瓷茶具的发展进入顶峰时期,最有名的要数景德镇。相传日本一位被誉为“茶汤鼻祖”的高僧叫村田珠光,非常喜欢中国茶文化,特别喜欢使用一种青瓷茶具,由于再传入日本时还没有名称,人们就以茶祖的名字命名为“珠光青瓷”。后来,珠光开始用禅来结合自己的茶事活动,禅与茶的结合是日本茶道的精髓,并且影响至今。
三、深远的影响
1.茶具造型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陶瓷茶具对日本茶具造型的影响不断减少,由简单低级的模仿样本,演变为有着自己审美倾向的风格造型。清贫主义是日本茶文化的审美风尚,所以古朴粗陋的陶瓷茶具是主流,与中国越来越精致的陶瓷茶具发展方向相反。
2.精神内涵
由于日本早期茶文化的传播仅限于宫廷和僧侣之间,其社会性和民众性的层面远不如中国,但是却多了一份神秘的色彩,形成了典型的日本茶道。其典型性表现在“和、敬、清、寂”,这是说起日本茶道不得不提的四个字,也是日本为世界茶文化所作的贡献。“和”指喝茶者之间的和睦;“敬”则指讲究礼节、真诚互敬地交往;“清”即清爽、洁净。观赏过茶道表演的人都清楚,日本的茶室和茶具都是一尘不染的。当然,“清”也指品茶人内心清净;“寂”指品茶时优雅的环境,还有品茶者谦恭的神态。
二、鄂西地区与茶有关的地名繁多
地名是人们赋予特定地理空间的专有名称,常常是由生息于此的土著民族以自己的语言来命名,是一地文化的象征,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同时,地名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个民族迁走之后,地名往往被保留;甚至于在新迁徙的地方,也以原来的地名来命名。而在鄂西地区,许多地名都与茶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地名。翻阅鄂西土家族地区的地名志,笔者发现,各个县、市均有与茶有关的地名,比如《鹤峰土家族自治县地名志》中,鹤峰的各个乡镇均有茶地名分布,总数多达31处。《来风土家族自治县地名志》同样如此,下辖的各个乡镇、公社随处可见与茶有关的地名,总数多达22处。其他各县与茶有关的地名也不少,比如咸丰县有23处,宣恩县有47处,巴东县有20处,长阳县有17处。
可见茶地名是鄂西土家族地区的一个普遍文化现象。纵观这些茶地名,发现其中有一些规律可循,大致可分为以下七类:一是表示茶叶生长的环境,比如“茶园坡”、“茶子坡”、“茶桩坡”这类。“茶园坡,此山坡上辟有大片茶园,故名”。(P160)“茶园坡,此坡茶树多而名”。(P68)“茶园坡,在石梁司,一在石板坡,距城一百一十里,产茶,味美。”(P415)表明茶叶长在深山间,地形多为山坡,与鄂西山区的地形条件十分吻合。但不仅山区种植茶叶,在鄂西的坪坝、河湾边、山坳口等许多地形条件下,都有茶树生长。“野茶坪”、“茶院坪”、“茶园坝”等地名表示茶叶在坪坝地区有生长,甚至还有野生茶树存在;“茶园沟”、“茶树坳”、“茶园醕”等地名表示在低洼的山沟、沟壑以及山坳上都有茶树生长。“茶园醕,此地茶树密集成园,故名”。(P131)无论是在山地,还是沟壑间、坪坝处,鄂西地区遍种茶树。二是直接表明该地产茶,茶叶是当地一项主要支柱,所以“茶园”、“小茶园”、“茶园山”这类的地名,在鄂西土家族地区的各个县、市均有分布。三是因生长茶树而得名,比如“茶寮”、“上爱茶峒”、“大茶娅”、“茶林坡”等,“村附近坡上长有油茶树,现已成林,故名茶林坡。”(P146)四是反映茶叶销售和买卖情况,如“茶店子”,就是解放前商人收购红茶的地方;“油茶铺,因以前此地有一个小铺子,专卖油茶汤,故名”(P47)“茶庄,盛产茶叶,过去有外地商人于此地设收购庄号,得名茶庄”(P368)。五是表明行政区划单位,比如“老茶口”,是“老茶大队公社驻地,地处两溪交叉处,原名老岔口,后因此地出产油茶,故人们又称为老茶口”。(P38)比如“茶园大队,1958年公社化时,命名为茶园队,1975年以管委会驻地板茶园更名为茶园大队。”(P28)六是因与茶有关的故事传说而得名,比如“茶时到虎”。“传说古时,某年正月的一天,村民吃过饭,正集聚在一起喝茶聊天,突然跑来一只老虎,村民吓得关门闭户,故名茶时到虎”。(P79)七是以产茶知名之家而命名,比如“伍家茶园”、“神仙茶园”这类地名。与茶有关的地名,不仅仅只是这些包含“茶”字的地名,还有一类不含“茶”字,却也与茶有关。比如“方家沟”、“岩蜂窝”、“姚家坡”、“杨家湾”等地名,该地的主要特产均有油茶、茶叶。这一类茶地名就太多了,其存在也间接证明了鄂西地区茶叶种植历史的悠久和该地区普遍制茶,以茶为特色的风俗。从这些茶地名的来源看,鄂西地区不仅有野生茶树,各地普遍种茶、售茶、饮茶,并且,与茶有关的故事也以地名的形式得以保存。
三、鄂西地区与茶有关的故事丰富
浮梁县千年的茶文化深深的扎根在了每一个古村落中。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活动中,浮梁县有二十余古村落中发现大量茶文化遗迹,以严台、沧溪、瑶里、磻溪、勒功等乡村茶文化遗产最为丰富。严台村,2009年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殊荣,目前村落中保存较好的主要是两个茶叶的制作作坊、制作茶叶的相关器具以及大面积的茶园。村内存有民国四年纪年铭文的茶叶桶,桶上写有“民国四年江恒丰店办用”;严台“天祥”茶号所产功夫红茶所获得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奖牌现存于浮梁县博物馆。沧溪村,2010年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殊荣,沧溪现有茶园800亩,制茶、茶油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清末民初村内曾有6家茶号,村内现存有完整的茶商宅院,宅院占地面积大、装 饰精美,可见当时沧溪茶叶贸易的兴盛。村内还保留有传统的制茶技术。磻溪村,古时是浮梁北部的古茶市,历史上的磻溪以茶叶为支柱产业,茶园面积最大时有3000亩,产量900担,茶号数十家,茶商收茶后直接送上海出口。清末民初,村内有茶号24家,是红茶传入浮梁的起始站。磻溪村现存有大茶商汪腾蓬茶号防伪木刻印章及其茶号账本;并且在民居中发现有民国时期制茶的茶袋子和茶箱。浮梁的茶文化与古村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茶文化的兴盛造就了现今村落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大量遗留的茶号和茶商豪宅是古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古村落的巨大历史和文化价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村落”。
(二)相得益彰的陶瓷文化
景德镇生产陶瓷始于汉,唐代是景德镇瓷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唐代饮茶风气兴起并且浮梁作为江南的茶叶集散中心极大促进了对陶瓷的需求。明清景德镇成为了全国瓷业中心,两个朝代的都将御窑厂设于此地。从古代到现代景德镇生产的瓷器中相当一部分即为茶具。如1983年新加坡一家打捞公司在南中国海上打捞出水的乾隆十五年(175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沉没的货船上,打捞出水的10万余件景德镇青花瓷中,约有茶具4万余件。精美绝伦的景德镇陶瓷茶具毫无疑问是浮梁茶文化旅游可开发利用的重要资源。
二、浮梁茶文化旅游衰落的原因
浮梁的茶文化在景德镇瓷业不断的兴盛与衰落中发展,从唐宋时期的鼎盛到明清时期的衰落,从清末民初的复苏到民国末年的萎靡,再从建国初期的快速发展到今天的没落,这一系列曲折发展的背后都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浮梁茶文化的衰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瓷文化与徽州文化的遮蔽
景德镇长期隶属于浮梁县,但是伴随着瓷器贸易的发展,景德镇的地位大大超过了浮梁县,从宋真宗时期御赐“景德“名,到元代在景德镇置中央直属机构浮梁瓷局,再到明清时期至高无上的御窑厂,无不显示着景德镇作为“瓷都”的崇高地位。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正是基于此,景德镇的瓷业经济与文化大大超过了浮梁的茶叶经济与文化。在景德镇瓷业不断的兴盛之下,浮梁的茶叶经济不可避免的相形见拙。明清时期的徽州,是一个“以贾代耕”、商人足迹“几遍宇内”的经济活跃之区;又是一个人才辈出,“虽十家村落,亦有讽诵之声”的文风昌盛之地。因此徽帮有一个特色:“贾而好儒”。这既使徽州成为文化昌盛之地,而且文化的昌盛也对徽商从事商业经营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徽州文化伴随着徽商贸易在全国的展开,逐渐扩散到全国,徽州文化在这期间展现了强大的影响力。浮梁处在景德镇与徽州之间,属于两者之间的中心位置。浮梁的茶叶文化就是处在两种强势文化之间,容易受到景德镇的瓷业文化与徽州文化对浮梁茶文化的强烈冲击,造成了浮梁茶文化的衰落。
(二)浮梁古村落文化的衰落
古村落是茶文化的物化,一旦古村落文化被破坏,那么浮梁古老的茶文化就会逐渐的衰落。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浮梁古村落文化衰落几不可避免:一是村落古建筑的拆除。古建筑是承载茶文化最直接的载体,提别是一些茶号建筑,更是茶文化的直接体现。伴随着古建筑的拆除,建筑内的相关制茶、运茶、售茶的器具都会被丢弃或者销毁,这样就再也还原不了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二是制茶技艺的失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去工作而放弃学习传统的制茶技艺。目前大部分的技艺传承者都是年逾古稀的老人,年轻人压根对学习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毫无兴趣。三是古遗物的严重破坏。在浮梁县古村落的文物普查中,古遗物的破坏随处可见,在严台、沧溪、瑶里等古村的街巷中,随处可见当作铺路石的古碑刻,经过长年的磨损,碑刻的字迹大部分漶漫不清,有些甚至是记录茶叶贸易规定的碑刻。四是茶园种植面积的减少。由于经济原因等因素,茶园的种植面积大量减少,还是以浮梁县严台村为例,在严台村江氏族谱中,绘制着晚清时期的村落图,图中耕地环绕村落,面积相当可观,由于严台村在过去主要种植茶叶,所以图中的耕地其实就是茶园的面积。但是在2008年与2013年的两次对严台村的调研中,严台村的土地萎缩严重,从十九世纪末的4000亩茶园,到如今的1700亩茶园,可见缩减幅度之大。茶叶种植的萎缩必然会造成茶叶贸易与茶文化的衰落。
三、古村落角度下的茶文化振兴的措施
(一)加大浮梁古村落中制茶技艺的传承
目前的浮梁县古村落的制茶技艺中,以严台村的工夫红茶制作技艺最出名,已经被评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景德镇市所有49个非遗项目中,严台村的浮梁工夫红茶制作技艺是唯一入选的茶叶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景德镇之所以能有今天极具影响力的地位,除了瓷器就是茶叶,所以在非遗项目中不能只认可瓷器的生产技艺,应加大对村落中茶叶制作技艺的扶持重视。制茶技艺的认可与扶持,对于浮梁县的茶文化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加强古村落建筑的保护与复建
伴随着经济的大开发,浮梁的古村落破坏十分严重,加强古村落的保护刻不容缓。要在制高点对古村进行鸟瞰视线控制,体现灰墙黛瓦、岚光瑞霭、屋顶韵律之美,要保持浮梁古村落的徽派风格,对严重影响或破坏古村鸟瞰视觉完整性和统一性的近、现代建筑责令其改造或予以拆除处理。对于村落内的古民居要区分等级进行保护,等级越高证明其越重要,对等级高的建筑物要加大保护的力度和投资。对于浮梁古村落中的古建筑中有关茶叶的茶号、作坊、茶商的宅地、茶楼以及其他与茶叶有关的建筑要尤其特别的标明,在每个建筑物门前要立详细的解说牌,对于坍塌的要第一时间予以复建。
(三)建设古村落茶文化历史馆
为了保护古村落的历史文物,应在省级和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中建设茶文化历史馆,展示历史悠久的茶文化。2013年12月,浮梁县通过对严台村村史馆建设的提案,正式开始建设村史馆。通过茶叶种植历史、茶叶产销历史、制茶相关古物以及制茶的相关技艺为主要内容,来展示严台村悠久丰富的茶叶历史和文化。村史馆的建设,既加强了对于茶叶文化的建设,也提高了对于古村落保护的重视。大量古老的制茶器具进入村史馆,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制茶的技艺在村史馆展示也让人们对此种技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去传承这项技艺。同时村史馆村史馆也作为旅游的景点之一,可以吸引大量游客,提高其茶叶历史与文化的知名度,间接地促进古村落茶叶贸易与文化的发展,为浮梁的茶文化复苏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加强古村落生态旅游建设,主打“茶叶”牌
古村落文化在今天吸引了许多莫名而来的游客,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们更多的愿意在古村落的安逸氛围中放松自己,回归自然。浮梁古村落众多,虽然村落建筑有些许破坏,但是村落的面貌还在,村落文化还在,具备了建设生态旅游的条件。浮梁古村落的生态旅游应该主打“茶叶”这张牌,通过茶文化来吸引更多的游客。目前在浮梁的各个古村落尤其是省级和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村中都开始打造生态旅游。比如:磻溪着力复原浮北古茶市的盛况,引导游客感受茶叶市场的盛况,了解茶叶贸易中的趣事,感受博大的茶叶文化。严台村就是着力打造“茶文化农家乐”,在村外的河道两边建设生态茶馆,让每位游客都可以亲身试一试茶叶的制作。瑶里就是主打瓷器与茶叶这张牌,瑶里的古码头是昔日茶叶与瓷器贸易的主要码头,瑶里通过对瓷器和茶叶贸易的重现,让游客感受到当时贸易的繁华,感受浮梁茶文化与瓷文化的有机结合。目前浮梁古村落的生态旅游建设正在逐步展开,更多的古村落通过对浮梁以茶文化与历史为切入点,来开展神态旅游的建设。生态旅游建设的展开,既促进了浮梁茶文化的复苏,拓宽了浮梁茶叶的销售渠道,也促进了浮梁古村落的保护。
二、从数据统计来看古代“荼渊茶冤”的使用优势
茶文化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涉“茶”词语的发展,也推动了某些词语的更替。从汉语发展史的情况来看,后世表“茶”的单音词最终主要为词语“茶”所更替,双音词则为“茶《”所更替。这里主要来说说单音词的情况。《茶经》以前,文字“茶”写作“荼”,《茶经》以后,“茶”才逐渐替代“荼”,这个问题下文还将详加分析,此处从略。下面以《汉籍全文检索系统渊二冤》所提供的语料进行粗略统计淤,来看古代“荼”、“茶”的使用优势。从表员不难看出,古代“荼渊茶冤”的使用频率相对“骮”、“?”、“茗”、“”等占据明显的优势,说明“荼渊茶冤”是古代最主要的表“茶”一单音词。
三、“荼渊茶冤”战胜其他表“茶”单音词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知,在表“茶”义的几个主要单音词中,“荼渊茶冤”自出现以来,在使用频率上一直独占鳌头,将其他几个词远远甩开。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词在承担“茶”义上功能职责不一样。“荼渊茶冤”是古今表“茶”义的主要单音词,而“骮”、“?、“茗”、“”等虽也有“茶”义,但这几个词称代“茶”时要么是别称,要么是泛称,不如“荼渊茶冤”主称“茶”功能强大。其中“骮”、“?”是“茶”的别称,如《汉语大词典》院“骮,茶的别名。”又“?,茶的别名。”又“唐陆游《茶经窑事》院耶蜀西南人谓茶曰?。爷”眼远演“?”可能最初是蜀西南一代的方言俗语。“茗”、“”二词是“茶”的泛称,《说文窑骲部》院“茗,荼芽也。”眼苑演《尔雅窑释木下》“骮,苦荼”郭璞注院“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眼远演《汉语大词典》院“,晚采的老茶。亦泛指茶。”眼远演别称及泛称之类词的使用频率显然很难与主称匹敌。另外,“骮”、“?”二词的词义也较多,这也不利于其“茶”义使用的频率,意义太多会造成使用者及读者选择和区别的困难。“骮”的意义除表“茶”外,又有他义,如《汉语大词典》院“骮,即楸,落《乔木》”“用骮木荆条之类制成的刑具笞打。”眼远演“?”的意义除表“茶”外,也有他义,如《汉语大词典》院“?,草香。”眼远演“荼”虽然也有“苦菜”等义,但后来“荼”产生“茶”义后,读音也发生了变化,专门出现“糟澡佗”音,这样有助于与“苦菜”等义之“荼”的区别。
四、从数据统计来看“茶”对“荼”的使用优势
下面来说说“荼”与“茶”的关系,上文交代过,二者其实是一种文字关系,即古今字的关系,而非词语之间的关系。唐代陆羽《茶经》以前没有“茶”字,自《茶经》中将“荼”省笔作“茶”,“茶”字才出现,郝懿行《尔雅义疏》院“今茶字古作耶荼爷噎噎至唐陆羽《茶经》始减一笔作茶字。”眼愿演“茶”字虽然出现较晚,但其使用频率却自唐代开始就居高不下,据粗略统计,《茶经》中“茶”字共出现员员园次,表“茶”义的“荼”字仅出现源次,且都出现在《七之事》中《本草窑菜部》的有关引文中曰又如《全唐诗》中,“茶”字共出现缘猿源次,表“茶”义的“荼”字仅出现员远次。为了更直观说明问题,下面仍以《汉籍全文检索系统渊二冤》所提供的语料进行粗略统计,来看看“茶”对“荼”的使用优势。从表圆不难看出,自唐代起,“茶”的使用频率相对“荼”占据了绝对优势。“茶”字出现后,虽然最初一段时间可能“茶”、“荼”大量兼用,但从表圆统计数据来看,显然很快“茶”字就战胜了“荼”字,表“茶”义的“荼”也就逐渐淘汰了。唐以后只有少数用“荼”的情况,如《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二十九回院“然后你下山去,去不上一盏热荼时候,翻身折回来。”而“茶”字则常见于文献之中,如白居易《北亭招客》院“小醖吹醅尝冷酒,深炉敲火炙新茶。”储光羲《吃茗粥作》院“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王维《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院“花醗和松屑,茶香透竹丛。”项斯《早春题湖上顾氏新居二首》其一院“劝酒客初醉,留茶僧未来。”《祖堂集窑一宿觉》院“屈老宿归房里吃茶,还得也无钥”《祖堂集窑荷玉》院“师云院耶大家吃茶去。爷”吴礼之《浣溪沙窑橄榄》院“荐酒荐茶些子涩,透心透顶十分香。”《西游记》第九十一回院“及至关东厢,见那两边茶坊酒肆喧哗,米市油房热闹。”《海上花列传》第二十九回院“爱珍亲自移过两碗茶,放在烟盘里。”《七侠五义》第六十回院“他闹了个吃饱了食困,刚然喝了点茶,他就张牙咧嘴的哈气起来。”《文集窑家教篇窑寄回圈改之文》院“去年寄来之茶,不甚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