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园林研究生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1 17:08:2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园林研究生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园林研究生论文

篇(1)

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人口的日益膨胀,高楼林立,增多的工厂,车辆等,形成了交通拥挤以及环境污染,由于人类活动产生大量的固体和气体废物,水质与空气被污染,噪音、光,热及视觉污染、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危机。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地球的碳平衡,氧、水、热平衡,人们面临着保护自然环境的巨大任务,因为一切生物都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在一定空间里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密切,互相影响、互相适应、互相制约、主要通过食物链进行物质循环过程,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平衡——即生态平衡。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认识到在城市内大量植树,栽花,种草,用园林绿化人为的强化自然生态系统,人们可以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生态功能,通过它们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利用它们吸收有毒气体,减轻空气污染和防尘杀菌,防病治病,用它们降温增湿,调节小气候、减弱噪音、防止沙尘等。

城市与自然融合是城市未来的希望,1977年,国际建筑师协会拟定《马丘比丘》指出:“城市要取得生活的基本质量以及与自然环境协调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建筑,城市与园林绿化的再统一”。近二十多年来,美国正开展城市森林运动,目标是从国土规划入手使国家公园和国家森林覆盖大片国土,城市建立大型公园,创造城市绿地系统中的绿岛,在缓和地球“温室效应”方面作为今后重点,美国计划在城镇地区植树一亿株。每年美国因燃油产生占全球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美国通过植树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并降低美国城镇地区的温度,任务完成以后每年将吸收1800万吨二氧化碳,每年可节约40亿美元能源投资。据法国测定,百货商店每立方米空气中含细菌400万个,而公园内每立方米空气中含细菌100个.据上海园林科研所测定树木的减尘率是38.8%-52%,草坪的减尘率仅为16.0%-39.3%.据测定,松、柏科、木兰科、忍冬科等植物中有许多种类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松、桦、柞、冷杉等植物可分泌杀菌物质,能杀死结核杆菌,白喉菌、霍乱菌、痢疾菌等。

生态园林的建设具体体现在最大限度的提高绿地率和绿视率,提高单位面积绿地中的叶面积系数,合理布置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用改善人居环境来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延长人的寿命,将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融入绿地中,满足人们对自然的需求,使人们在风景秀丽,鸟语花香的环境中幸福、健康的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生态园林绿化的成就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城市园林绿化得到恢复和发展,1983年市政府提出“四季长青,三季有花”和“绿化、净化、美化”的绿化奋斗目标,并开始了环城公园治理工程,1985年开始建设三桥至秦俑馆的万里风景路,群众义务植树一年比一年深入。截止2004年先后举办过多次花卉、盆景展、吸引了大批群众参加和参观,建成了青龙寺公园,西郊公园,文景公园等等,随着西安城区的扩大,西安市人口已达716万,西安市建成了一环、二环、西安城市绿化得到了飞速发展的良好机遇,不仅道路进行了绿化(包括一环,二环的绿化),增加了张家堡绿化广场、南门、大雁塔南、北广场以及曲江芙蓉园等。西安高新开发区与西安经济开发区都增加了大片绿地,使西安市拥有59座包括部分绿地广场在内的公园,占地总面积1143.7公顷,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267.56公顷,使西安人均绿地达5.03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0.06%,取得了显著的绿化成绩,近若干年来个体绿化公司的发展也为西安绿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西安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意见

在中国大地上,近十年来开展了“园林城市”建设,经表彰达到“园林城市”的已有十二个,其中没有西安市。在去年首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新闻会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介绍说:我国共有建制市662个,城市人口4.8亿,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覆盖率分别为30.2%和23.6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83平方米,西安市则低于此项标准。又如我国首批园林城市—南宁市,2002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5%,人均公共绿地达8.9平方米,西安市与先进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在看到自己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一、行道树的规划与建设

西安市行道树的规划建设,大街道优于小街道,僻背的街道更差,甚至没有行道树,炎热的夏季在南二环行走,常常无树遮荫还要晒太阳,因为有些地块根本没有设计行道树;有绿化美称的新加坡近年来特别强调人行步道的遮荫。因此,道路两旁植树不仅要顾及小街、背街、要认真开展对缺少行道树的地方进行补栽。在树种上,特意安排好市树,市花的栽植,对骨干树种如国槐、法桐、榆、银杏、女贞、白皮松、栾、合欢等可搭配其他适地适树进行栽植,在西安市要注意规划建造防护林。在行道树的管理上要严禁架线工对树木的疯狂修剪,要及时用无污染或低污染防治法防治树上的蚜虫、木虱、各种蚧壳虫、红蜘蛛、食叶害虫与蛀干害虫。

二、公园与广场建设

西安市的公园为数不多,特别大型公园太少,有的公园水质被污染,甚至散发着恶臭,从城市生态园林的要求出发,要在城区内比较均匀合理的布局各种类型的公园,特别要建大型公园,以增加城市绿化中的“绿岛”,改善城市环境。在公园设计上强调人性化的理念,作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使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能零距离接触绿色,休息和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一泓清水,一片绿荫是人们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感情,一片湖水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人们劳动之余可以沿湖岸散步,欣赏清澈的水面,或是水上泛舟,两三人或四五人划船,戏水,诗情画意陶冶情操,因而公园要有一定面积的水面。西安市十余年来建设了各种广场,除绿化广场外,其它一些广场绿化还不到位,应根据广场情况进行一些周边式,中心式的绿化,栽植树木,建立花坛,草坪或进行各种形式的嵌草铺装。

三、工厂、机关、学校与小区绿化

西安市工厂,机关,学校以及小区绿化自解放以来都很重视,现已涌现出省级园林式单位6个,市级花园式单位15个,绿化美化单位6个,市绿化达标单位34个,特别是新开发区,成片的绿地大量在增加,但在市区里不重视绿化的部门仍然存在,有许多单位至今还没有绿化,因为它们除建筑外全是水泥地面,根本没有绿化空间。在绿化设计方面近些年来以草坪为主或以修剪各种造型的绿篱为主的局面还没有改观,应进行一些绿化改造,在设计方面要强调乔木,灌木和草的科学搭配比例,逐步达到5:3:2以发挥乔木的生态作用。加大对园林绿化的立法管理,建设单位必须预留绿化空间,对破坏园林设施或植物者必须给予相应的处罚。

四、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少占地、见效快,可充分利用墙、栏、柱、坡等栽植藤本植物、攀缘植物、垂吊植物起到绿化、美化作用,例如:爬山虎、迎春、紫藤、凌霄、扶芳藤、藤本月季、金银花、木香、牵牛花等,有计划的推行屋顶花园,西安市立体绿化比较少,应大力发展,将平面绿化上升为立体空间的绿化。

五、加大园林机械现代化的投入

在当前体改中要加强园林机构的领导,而不是削弱;要重视生态园林建设并加大对园林投入,特别是园林机械现代化的投入。有的单位连洒水车都买不起,要建设自动化的喷灌设备,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将处理过的水用于园林植物的浇灌;在树木修剪方面,现在仍很落后,还是依靠农民架梯上树人工修剪,而在大树的高端根本无法修剪。上海市早在1986年前就对树木修剪养护机械进行研究,用130曲臂式液压登高车,用新加坡引进的液动剪枝工具,一台英国引进的EXENCO160TD型树枝粉碎机进行配套实验,能剪高达10米以上的树枝,每剪下6-8车的树枝,可切割成一车木屑,现场处理树枝不影响交通和市容,木屑可以用来造纸,制纤维板或用于改良土壤。因此,要投入资金加大对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的机械现代化,如大树修剪、掘、移植、铺草、绿篱修剪等机械,将会给今后西安园林绿化事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是充分利用城市中自然条件栽植树木花草,结合园林艺术手段营造园林建筑、小品、园路等设施,为人们创造一个工作,生活和游憩的绿地空间。

城市生态园林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国土绿化的组成部分,惠及当代,荫及子孙,是一项庞大,世代相承的系统工程,应根据二氧化碳和氧平衡理论、吸收有毒气体理论、改善城市小气候理论、促进气体交流和除尘杀菌理论、通过城市园林绿化调整人居环境的生态系统,使城市成为具有生态、自然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园林,让我们共同为西安市建成一个“天人合一”的生态园林城市而努力奋斗。

主要参考文献:

陈有民等《园林树木学》1990中国林业出版社

杨赛丽等《城市绿地规划》1995中国林业出版社

王聚保胡年治《西安绿化》1989陕西科技出版社

胡年治丁绮《西安园林》1986西安城市绿化系统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特点

刘福才《园林科技情报》1991城市绿化建设与生态环境关系

李洪溪等《沈阳园林科技情报》1982绿化植物消减噪声作用

贾荣普《园林科技情报》1988浅谈城市垂直绿化

梁全瑾《园林科技情报》1986富有生气的园林空间布局

篇(2)

我大学毕业时被分在清华的建筑历史及理论教研组当研究生。1961年我这个研究生有幸参与教研组进行的两次大规模的学术考察活动。第一次是在北方考察历史遗址、古建、园林,第二次在南方,则主要是园林。两次都由莫宗江先生带队。每到一处都是莫公(当时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莫公”)为我们“导读”。他边走、边看、边讲,揭示了许多我们看不出或不懂的美景和典故,特别是点评规划设计的成败,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入情入理。他既要对我们这些晚辈进行教学辅导,还要围绕自己的课题抓紧深入研究、实地拍照,所以总是忙得不亦乐乎。那时正值的困难时期,连香烟也要限量供应,这对劳累不堪而曾是烟不离口的莫公真是相当够呛,可他却每到一处总是神采奕奕。

这两次学术考察使我为中国古典园林倾倒,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古为今用的广阔领域。1962年在我的研究生课题定向时,我竟然没有按照梁思成先生和系里原来希望的那样选宋《营造法式》,而表示想研究中国园林。事后又为此好几天心里忐忑不安。於是我去向梁先生汇报一下我的心思。可喜的是梁先生毫无责怪之意,并尊重我的志愿。他说:“你有志于研究中国园林,这很好。这方面请老莫(即莫宗江先生)指导最合适。他对古典园林研究很深。不但造型、尺度十分精到,而且对这种东方的美有特殊的感受,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亭一阁、一情一景都能讲出许多道理。”从此,我就正式追随莫先生学习中国皇家园林了,一学就是三年。

这时正值、自然灾害之后,全国正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这是风平浪静的三年,清华园洋溢着浓浓的学术氛围。清华建筑系历史教研组在中国古代建筑史方面有两个重大课题,一个是梁思成先生宋《营造法式》研究。一个是莫宗江先生的颐和园研究。莫先生在关于清代北方十大皇家园林,特别是颐和园的来龙去脉、规划布局、景点设计、艺术特色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他曾在教研组小范围内讲过几次《颐和园研究》。他到颐和园进行现场研究有时叫我随同前往。他不时会提出问题要我回答,促我思考。一次,他让我分析一下“意迟云在”、“重翠亭”和“千峰彩翠”这三个处在一条路上的建筑的景观特色。为此,我在这三处转了好几次,画了速写及平面图,后来发现在造景方面除建筑的形式、位置外,道路与建筑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我把这些图和体会向莫公汇报时,他笑着表示满意。然后,他让我接着做一个课题,把昆明湖中的龙王庙这个岛屿作为景点进行研究。对当时的我这就是个大题目了。我学着莫公的工作方法,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弄清沿革,从全园总体布局上进行分析,对岛上建筑群进行测绘并研究,摄影、画图、成文。在此过程中不断受到莫公指点。在他鼓励下,我将这篇文章送交《建筑学报》发表。

这时莫先生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研究生论文题目定为《颐和园后山西区若干风景点的园林原状、造景经验与修复改造》。莫公就是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一步步引领我进行学术的攀登。他对我们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严格而又慈祥,高深而又浅出。他曾经说要在一场大雨之后带我们年轻人去看香山的瀑布,这是他独到的发现。可惜,时光流逝却始终未能成行。

莫先生在从事课题研究、带研究生、给同学讲授中国建筑史外,还在教研组内部给教师作专题讲座。如:他在教研组内曾系统地讲《中国古代建筑法式制度》,内容丰富,分四次才讲完。有一次我和年轻教师一起带学生测绘古建筑实习之前,莫公专门给我们讲了《清官式的基本作法》。从莫先生那里得来的关于古建筑的系统知识,可以说是我受用终生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还回到母校专程拜访莫先生,就唐代建筑问题向他请教。他仍像当年我在校时一样,不厌其烦地向我讲解传授唐代建筑之要领,对于我在西安设计新唐风建筑是莫大的鼓励与支持。

篇(3)

一、基本情况概述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211工程”国家重点大学。该校园林学院是我国建立早、规模大、师资力量强的园林教育基地。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的前身为创始于1994年的森林旅游专业,1999年教育部学科专业调整为旅游管理专业,2002年获得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成为首批获得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截至2010年,为国家培养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600名、硕士40余名,并对全国各地高校和景区的进修教师、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围绕人才培养建议重组旅游师资团队,突破以往的教育理念与机构设置框架的束缚,整合院内或校内乃至校外各种旅游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构建面向旅游景区的“六项全能”(满足食、宿、行、游、购、娱需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北林大旅游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特色,提升北林大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档次。在培养人才的环节上树立“以教学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以科研为发展导向”的大旅游教育观,按照“产— 学—研”一体化的思路,构建教学—实训—科研一体化的开放式、拓展型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行旅游景区与院校结合的管理运作模式,配合旅游景区的运营,成立相应的培训机构,为旅游人才培养铺路架桥,保证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达到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技能熟练的标准;在办学方式上以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教师互访、学术交流等形式,积极开展和加强国内外横向联系,实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质量向国内高水平看齐、与国际接轨。依托所在的园林学院,面向旅游规划、旅游景区的管理与建设,培植专业特色。应特别关注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管理与建设,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农村生态景观、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郊野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

二、团队建设任务

1、完善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

完善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形成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的组合模式,重点在学科创新与发展方面下功夫,在整体上提升旅游管理学科的学术统一性,加速本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2、平衡教学团队的专业结构

现有教师的专业背景集中在风景园林学、地理学、林学、外国语等方面,这与旅游管理学科的跨学科特点还有一定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科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影响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力度与广度。旅游管理学科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其研究多基于地理学、文化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伦理学、人类学、美学、风景园林学和林学等多学科。在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该学科的优势力量,打造北京林业大学旅游管理学科特色。

3、构建教学团队的教学与科研平台

目前学科没有教学科研载体,学科团队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外,鲜有机会参加专业相关课题以及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造成社会影响力与学科知名度与国内同学科相较差距逐渐扩大,使得学科在专业前沿探求等方面机会少、后劲不足,从以往研究生毕业论文可以明显发现,目前学科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体验、旅游影响、统计方法等方面,尽管这些研究对于夯实学科发展基础具有重要作用,但却较少涉及学科核心的旅游管理技术与方法、旅游规划技术、生态旅游核心技术等的相关应用性的研究,这与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注重应用研究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由于没有教学科研载体作为学科团队交流的平台,学科师资之间学术交流较少,出现研究方向与课题的重叠,无法更好地发挥学科交叉互初具优势,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论文课题方向较为集中,也无法体现目前学科所具有的生态旅游、旅游地管理、旅游规划和旅游文化四个研究方向。

三、团队建设途径

1、研究与建设

(1)团队特色

①旅游管理学科团队由从事旅游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10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拥有博士学位者6人,另有3人博士在读。此外,多为教师具有在美国、日本、英国、芬兰等国的海外留学和访学经历,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②团队教育背景多元,由园林、林学、地理、管理等组成,学术结构交叉性好、互补性强,学科发展比较平衡。

③团队以青年教师为主体,思想活跃、乐于进取,有较强的团队凝聚力,勇于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和前沿化的科研思路。

④注重与教学、科研与实践紧密结合,团队教师在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

⑤团队重视学科交流与对外拓展,与学界与业界均建立了广泛的交流机制,这些交流与合作为学科发展了拓展视野、加速了学科总体水平提升。

(2)专业特色

北京林业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是在园林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旅游管理教学团队吸收了我校园林教育的经验、融合了旅游学科的特点,形成了以园林学为背景,融生态旅游、旅游规划设计、景区管理、旅行社、会展企业等方向于一体的特点鲜明的旅游管理专业特色。

(3)课程特色

①课程门数多,课程体系完备。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分为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专业选修模块三种类型,专业基础模块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环境解说、旅游调查方法、节事及活动策划、旅游英语、旅游综合实习等,专业核心模块包括旅游规划、旅游文化、旅游景区管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会展旅游策划与管理等,专业选修模块包括生态旅游导论、旅游地学基础、旅游心理学、旅游目的地管理、世界旅游地理、旅游英语口语、世界遗产概论、旅游社会学等,形成了“金字塔结构”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特色”的培养目标。

②内容更新快,实践应用性强。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对旅游管理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多,与产业活动结合紧密,教学内容紧密与行业特点相适应。

2、配套建设

围绕项目目标开展的教学条件建设、队伍建设(包括对教学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配套教学管理措施落实和制度建设等,简要论述所在单位为保证项目研究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各项措施。

(1)创新性教学改革措施

①在对目前旅游行业发展和旅游教育对策研究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重新制定了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布开展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②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特点,灵活多样地组织教学,鼓励双语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新教学方法的尝试与探索。

③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通过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和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形式,推行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验教学或实践性教学

①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实习课程数量较多,主干专业课程基本上都有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环节的加强,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

②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一般都给工作实习或指导教师的科研和设计实题进行,科研与实践选题比例大于80%,学生的毕业论文与设计均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3)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培养的特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强化实践基地建设,学科与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多家旅行社、饭店、会展公司建立了广泛的业务联系,为学生广泛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性课程奠定了基础。

(4)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建设主要是积极参加学校的网络教学建设体系,部分课程已进入教学平台,具有全套教学文件和教学课件,为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照项目任务书中关于在项目执行期间的改革活动规划,深入总结自项目生效以来围绕项目目标开展的各项研究与改革,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以及各类教学研究的初步成果等。重点论述项目研究的整体思想、调研结果、推进情况和初步实施效果。

篇(4)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136—02

一、引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2006年教育部实施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启动了15000个科研项目,其目的是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科研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研能力。在信息技术爆炸式发展的网络时代,进行科学研究离不开文献检索知识的运用,因此,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集散中心,应该为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国内外先进的服务理念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把检索课的教学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融合起来,拓展检索课教学的空间,使检索课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信息支撑作用。

二、基于创新教育的检索课服务定位

1.实践教学是检索课拓展知识服务的新方向。图书馆的服务目前可以概括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基本服务,对所有读者用户都进行无差别的服务;另一个层次是个性化服务,也是图书馆的增值服务,两者实现的价值是有区别的。一些高校也曾开展过一些特殊的服务,例如VIP服务,但能够一直坚持做下去的学校不多,主要是受到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限制。有的学校也提出过应该为学校的规划和发展进行信息服务,但也只是个想法而已,能提供这些服务的院校也是寥寥无几。所以笔者认为要根据图书馆实际的人力资源情况,找对自己的服务位置。

探索网书馆新的发展模式,使现代图书馆理念和图书馆服务对接起来,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图书馆的服务价值,一直是图书馆界探讨和关注的课题。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认为:图书馆发展需要培养出导航专家和搜索引擎的带路人,这样才能开拓城市教室功能,推动知识管理,提供更为宽广的知识交流空间。专家的观点都阐述了图书馆发展的未来应该是看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衡量的标准是它在社会中占的地位、在某一个范围内扮演中心角色。经过两年的研究和实践,可以这样概括:利用学校教学体系的通识教育平台,让检索课走出课堂,紧密结合学生课题进行教学,是提升大学生信息能力和图书馆服务价值的重要途径。我校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理论课程平台组成,检索课被分为通识教育课的公共选修课。在对参加创新项目研究的学生调查中发现,仅有10%的学生选修了检索课,参加创新项目的学生大多数没有全面掌握文献检索的知识,这无疑会给他们的研究带来一定障碍,基于此,从课堂走出去,参与到大学生创新项目中,在实践中教学,成为检索课拓展知识服务的新方向。

2.馆院合作教学是适应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毫无疑问,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以专业课为主,扎实的专业基础是进行创新研究的源头,无论学习还是创新研究,都离不开专业导师的带领和指导,但是,缺乏信息发掘与甄别能力,将会使学生陷入庞大的信息网里无所适从,创新实验无法顺利开展。图书馆的文献检索课教师则可凭借熟练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提高他们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将检索课教学融入到专业课的教授、立项、考试等实践环节中,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设计授课计划、内容,帮助学生深入发掘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立项和研究,是检索课教学适应创新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实验项目每年要组织申请国家项目、省内项目和学校项目。以我校为例,各学院都有创新团队组织,并没有办公室、专家顾问组、信息部、项目部、资金预算部、管理部等。检索教研室直接参加了林学院的信息部,对学生参与的所有课题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制定全套的教学和服务方案,包括立项前培训、开题的查新、课题研究中的参考资料获取、课题研究中的技术方案跟踪、结题和前沿信息的获取。

三、服务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的检索课教学模式

1.开题前的普及性培训和引导。确定课题阶段一般是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在这个阶段检索课培训的内容是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的提升。例如选题的步骤和着眼点,创新人才具备的能力等。其中最难的部分就是引导学生确定研究题目,这一环节要紧密依靠专业老师。检索课教学主要传授一些文献查阅手段和分析方法,启发学生如何挖掘创新点,这个过程对学生和老师来说是最艰难的,但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最重要的阶段,决不可以代劳。教学的内容主要侧重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的检索,注意核心期刊和SCI、EI、ISTP收录文献的阅读,让学生广泛阅读与课题范围相关的文献,从而捕捉研究热点。要求学生对专业导师提出的课题进行广泛的检索,了解课题的全貌。涉及的检索技术包括数据库的选择、课题分析和检索词的确定。这个过程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以后的课题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实践证明,在老师的细心引导下,学生们完全能够自主确定既有创新性又有研究意义的课题。

2.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个性指导。组织学生进行课题剖析,由学生自己阐述课题研究的核心,老师根据课题研究中的需要,分析该课题需要支持的文献类型,把文献类型进行划分,有针对性的组织检索课教学。每一个单元内容讲解后,学生自己检索所研究的课题。指导主要涉及研究方法、数据、公式、结构、参数等。这个指导过程主要涉及的内容是:科技成果数据库、研究生论文数据库,专利、标准、产品资料、技术档案、工艺、实验方法、参考工具书等。由于学生的研究课题不同,所以要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学生课题组一般是5人左右,把一个课题组的成员,或者有相关需求的集中一起,有针对性的培训。例如一些建筑和园林规划的内容,充分利用档案文献,对一些工艺和生产方法可以申请专利。一些实验数据查标准文献,这样的指导结合导师的要求,使学生的研究得以顺利的获取相关文献和数据。

3.以学生独立检索为主,老师指导为辅。在文献查找中,主要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让学生自己检索,老师指导为辅。这样不仅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检索技术,也提高了学生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一些文献获取比较困难的文献,例如图书馆没有收藏的文献,学生掌握的语种有困难的文献,图书馆给予帮助,并免费送到学生手中。同时给学生开创一个宽松的检索环境,免费利用图书馆的机器和资源,随时接受学生的请求。同时和学生的信息部建立联合工作的程序,根据课题进展的程度不定期进行反馈意见的沟通,制定下一步的教学内容。

4.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交流平台。学生课题的研究都是用课余时间进行的,为了便于交流,和学生共同建立了QQ群,有问题随时进行交流。同时建立了导师信箱,及时与导师进行沟通,了解导师指导课题的进程及要求。并利用这个平台最新学术信息,例如:图书馆的讲座、新书报道、新资源的利用、免费资源的索取等。通过这些途径拉近学生和老师距离、学生与图书馆的距离。在图书馆举办的数据库讲座中我们首次发现了本科生的身影,他们真切的感到学习知识离不开图书馆,离不开文献资源的利用,在研究中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广泛涉猎知识的愿望。由于图书馆为他们开创了宽松的环境,学生由衷的感受到了图书馆的亲和力、包容性和博爱。

5.利用数据库的个性化功能进行课题跟踪。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课题研究的新动态、新资料,对每个课题组进行了个人图书馆的设置,学生到外面实习或假期也可以看到自己收藏的资料。利用数据库提供的RSS、课题跟踪、课题设定、引文跟踪等功能,把学生自己课题的检索式、相关期刊、相关的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等进行了个性化的制定,通过邮箱就可以了解课题的最新动态。这些在本科生检索课教学内容中没有涉及到的新功能和新技术,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渴望。

四、结语

检索课走出课堂,在学生创新项目中进行实践,使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提升。正如学生总结的那样,检索技术使我们的研究更充实和更有信心,当我们利用文献资源解决具体问题时,一种成就感总在激励自己。以我校2009年林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为例,他们承担的课题有31个。其中国家级8个、校级8个、学院1个、院校共建的是14个。学生在结题时发表文章34篇。其中包括了国家A级刊和核心期刊,并有的学生准备申请专利,其中发表在国家A级刊的学生被一个研究所聘用。在林学院年度创新总结大会上,图书馆被评为最佳合作单位,检索课教师被评为最佳合作教师,学生和老师们热烈而经久的掌声,证明了图书馆的服务价值,也证明了文献检索课在通识教育中的位置。在国家统计大学生创新项目所开的课程中,我校其中就填写了文献检索课的名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我们进行通识教育的目的,这种技能教育,正是通识教育所需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篇(5)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乡土”是一个很寻常的主题,但学界对其正式的研究却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西方国家有关乡土景观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40一50年代,它是建筑学和考古学携手并进发展的产物。很多研究都隶属于文化景观的范畴。我国学者对乡土景观的关注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到90年代研究队伍逐渐壮大。研究更倾向于对我国传统聚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地理学、建筑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和考古学等四个学科。西方乡土景观研究发展到今天,在内容上已经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方法上也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事实上,乡土景观的研究在西方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从1997年开始了乡土景观的研究,当时集中在云南和等地,王志芳,孙鹏等多篇研究生论文就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

1对乡土景观的认识

我们可以把景观定义为土地及L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地域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人文过程和人类的价值观在大地上的投影à。所谓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这种乡土景观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乡土景观的这种理解包含几个核心的关键词:即,它是适应于当地自然和土地的,它是当地人的,它是为了生存和生活的,只者却一不可。这可以从乡土景观的主体、客体及相互关系方面来理解:

2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景中人和景外人看待景观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景观的表达,而后者是景观的印象。景观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之中,是一种社会生活的空间,是人与环境的有机整体。主体—内在者和客体—乡土景观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乡土景观的形成过程,即内在者与周围环境相互调和、相互适应的过程。任何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都是人塑造了环境,环境又搜造了人的过程。塑造的过程当然是通过主体的行为进行的,意即人类通过自身的行为创造着环境,环境又反过来通过限制人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行为是文化景观形成过程的中介。乡土景观形成过程的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作为中介的行为的特殊性:具有功用性。乡土景观的形成过程是使用过程和创造过程合二为一的。使用者和创造者的结合使得创造过程的目的变得更为直接明了,即满足使用者的需要。这些使用者又是一些普通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基本的需求就是生产、生活。而生产、生活行为又是大众居民最常见的使用行为,这种行为又在一定程度上对既定的景观进行完善和修正,即使用行为也是一种创造行为。可以说乡土景观中的使用行为和创造行为都是有功用目的具有自发性。使用者和创造者的结合使景观创造的行为随时可以发生,不受其他因素的约束,只要正在进行行为的人愿意。另外,这种自发还能够从一种个体行为变成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并产生一种综合结果。对于有的乡土景观来说,它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结果,似乎是属于自上而下发生的。但其本质却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本来出于使用的实际目的,在长期的发展以后成为一种文化行为,成为一种约束性的、似乎非功用性、非自发的行为。但其本质仍然是功用的,是集体无意识的体现。客体:乡土景观根据上述对过程的分析,这里将乡土景观定义为:内在者出于生活的需要而自发创造形成的一种文化景观,这种生活需要包括文化和精神的需要在内。因此,它不仅应该包括人、建筑、各种构筑物、器具等,还应包括形成这一切的自然背景。乡土景观是包含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土地和土地上的物体构成的综合体,是包括自然和历史文化在内的整体系统。同时,由于创造者及其行为特征的独特性,乡土景观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具有实际功用性。这是区别乡土与非乡土的关键所在,即是否具有与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功能,这里主要指的是生活和生产方面的,也包括形成人们生活习惯的部分。具有多样性。它是自发或半自发形成的,因而受所处地域和创造者的影响较大,可能会随地域自然特点、创造者的民族、文化、性别的差异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具有文化意义。乡土景观是社会体验和文化含义的重要载体。这种意义是内在者所赋予的,因而必须从内在者的角度去理解。人类是符号的动物,乡土景观则是一个符号传播的媒体,是有含义的。它记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历史;讲述着动人的故事,包括美丽的或是凄惨的故事;讲述着土地的归属,也讲述着人与土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它是我们不经意中的自传,反映了我们的趣味,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渴望,甚至我们的恐惧。”。。拉普卜特。等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归纳将意义在二个层次上表达:“高层次”意义:是指有关宇宙论、文化图式、世界观、哲学体系和信仰等方面的。如“风水”所表达的有关中国人与环境关系的文化图式。“中层次”意义:指有关表达身份、地位、财富、权利等,即指活动、行为和场面中潜在的而不是效用性的方面。“低层次”意义:指日常的、效用性的意义,包括有意布置的场面和因之而生的社会情境,期望行为等;私密性、可近性;升堂人室等第;座位排列;行动和道路指向等等,这些能使使用者行为恰当,举止适度,协同动作。

3结语

一种理想的景观,无论是没有设计师的、基于经验的前科学设计,或是基于科学理论和方法的现代设计,最终都将走向天地、人、神的和砂。理解乡土景观如同掌握最现代的科学和技术一样,都有助于景观设计师的作品离理想景观更近些。.

注释

(1)阿摩斯·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黄兰谷等译.北京:中国建筑,1992.

(2)俞孔坚.寻常景观的诗意.中国园林,20o4(l2尧25~28;俞孔坚,李伟.续唱新丈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建筑学报,20o4(8>5~8

篇(6)

我国专业民族声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专业的教学,还是实践都取得了相当成就,举世瞩目。但在民间歌手不断获奖并产生轰动影响时,我们不得不思考我国专业民族声乐的发展仍存在的一些问题。经过研究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对科学性的过分重视,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民族特性的丧失、地域风格的匮乏等现实情况。当历史的发展进入新世纪的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专业音乐教育呼唤“返璞归真”的多元文化价值观时,我们的确忽略了自己的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忽略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从而严重影响了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声乐走向世界。欧洲的一些国家如德国、奥地利,吸收了意大利美声发声的科学性原理之后,结合自己本民族的特点,创造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艺术歌曲,例如,舒伯特的《小夜曲》《房车旁的格丽卿》,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舒曼的《两个禁卫兵》等被世人传唱;法国遵循美声唱法的原则,解决了语言与歌唱发声之间的矛盾,创造出了经典歌剧,例如,比才的歌剧《卡门》《采珠人》,古诺的歌剧《浮士德》等;俄罗斯也创造了大量的民族经典歌剧,如柴可夫斯基的《叶普根尼・奥涅金》,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歌剧《萨特阔》等。每一个国家的经典文化,都离不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着自己浓厚的民族风格、民族气质、民族特色和审美习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歌体裁丰富多彩,创作更多富有感染力和民族特色的优秀民歌作品是有深厚基础的,我国的民族声乐要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就应向民间音乐寻求营养,积极挖掘和支持民歌,对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传统音乐,进行深入搜集、整理,早日创立有自己鲜明民族风格的民族声乐艺术体系。这样,中国民族声乐就能真正成为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桥梁和纽带。

二、要树立多元化的审美标准,吸取各家所长

随着民众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民族声乐的审美也逐渐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人们在接受祖先遗留下来的民族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在接触、欣赏西方音乐文化、现代音乐文化。在我国民族声乐审美的转变中,以宋祖英的演唱为代表的民族唱法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其把西方发声法这种外来形式与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声乐作品、语言、感情、风格等相结合。随着商品经济和文化市场的发展,独具魅力的民族声乐正在不断地变得现代化、多元化和市场化。宋祖英的演唱并非十全十美。她的发声方法甜美圆润有余而通畅、严谨不足。声乐是一门苛刻、严厉的艺术,我们切不可低估了西方听众的耳朵。在一片赞扬声之中,国外的听众有不少是抱着新鲜、看热闹的心理来欣赏演出的。他们的掌声中也并不缺少尊重和礼貌。如何让全世界的听众能够像欣赏美声唱法一样欣赏中国的民族歌唱家的歌声,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巨大难题。

从整体上来说,中国的民族声乐并不缺乏优秀的作品。缺乏的乃是不但能够受到世界听众欢迎的歌唱方法,而且能够受到世界主流音乐家所认同和普遍学习的、像美声唱法一样的中国民族声乐训练体系和统一的评价标准。我们应该十分清醒地看到,宋祖英的海外演唱会仅仅是个开端。国内的民族声乐人才培养依然没有统一的认识和标准。一个老师一个教法,不同的老师拥有完全不同的学生和唱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走向世界依然任重而道远。(转第93页)

(接第87页)

如今,全球的文化渗透和融合在加速发展。在多元文化背景中,中国民族声乐唱法也应在珍惜原生态唱法的基础上,从开放、豁达、多元的角度去思考不同形态、不同层面、不同趣味以及不同唱法的创新,汲取国外声乐艺术的丰富营养,以丰富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让中国民族声乐与时代和国际接轨,朝着更宽广的道路发展。

三、声乐教学训练中要“中西合璧”

中国民族唱法,是我们所特有的一种歌唱方法,也是几千年来中国古老艺术的结晶,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宋祖英的声音高音宽广而富有穿透力,中低音区扎实稳定,体现了当代民族声乐教学的最高成果。宋祖英的唱法是美声、民族结合唱法的一个成功例子, 她在音乐会上不仅演唱了地道的中国民歌, 又成功演唱了具有美声基础的德国民歌和奥地利民歌。

从宋祖英成功的独唱音乐会中我们可以得到几点启示:1.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都可以为我所用;2.民族特色不能少;3.科学发声方法不能丢;4.训练体系要形成;5.评价标准要一致;6.国际舞台是目标;7.世界票房是标准。

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也正是在这个发展潮流中不断地更新、创新和发展。面对日益国际化的文化环境,我们要在正确评价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更新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去创造更具活力和影响力的现代民族音乐文化体系,并使之走向世界的音乐舞台,自立于世界音乐之林。一个艺术学派的形成,标志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艺术上的创造力和文化影响力的强大。近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工作者,不断兼收并蓄中国声乐艺术园林中姊妹艺术的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通过对传统声乐艺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同时借鉴美声唱法的长处来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民族声乐学派,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人将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科学训练方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灿烂花朵,一定会开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参考文献:

[1]徐静冬.从“千人一腔”到“百花齐放”――试论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走向[D].中央民族大学,2005.

[2]董颖.在保存民族声乐传统韵味中借鉴美声唱法的科学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

[3]彭天峰.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8―120.

[4]文丽丽.宋祖英音乐作品的审美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

[5]邹婉华.展示民族声乐魅力体现民族声乐教学成果,宋祖英维也纳独唱音乐会观后感[J], 戏剧文学,2004(9):83―87.

[6]唐勇.宋祖英音乐会倾倒美国,受到高规格接待.人民网2007―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