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渠道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营销渠道就是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的具体通道或路径。渠道管理是指制造商为实现公司分销的目标而对现有渠道进行管理,以确保公司和渠道成员间相互协调和能力合作的一切活动,其意义在于共同谋求最大化的长远利益。渠道管理基本要素为:渠道成员、渠道结构、渠道成本与渠道冲突。
厂商、商、经销商以及用户构成基本渠道成员,他们对该产业链系统的良性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作业,是营销渠道管理的主要关注对象。
营销渠道可以分为长度结构、宽度结构以及广度结构三种类型。营销渠道的长度结构,又称为层级结构,是指按照其包含的渠道中间商的层级数量的多少来定义的一种渠道结构;渠道的宽度结构,是根据每一层级渠道中间商的数量的多少来定义的一种渠道结构,分成三种类型:密集型分销渠道、选择性分销渠道、独家分销渠道;渠道的广度结构,是指多种渠道的组合。
营销渠道成本包括设立成本和运行成本。企业在选择何种分销渠道时,要注重分销渠道初期建立成本和运行成本两者之间的比较,决策的基本原则是在同等收益情况下,选择成本最小的分销渠道,或在成本相同时,选择收益最大的分销渠道。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多采用多级渠道营销的分销策略。由于各分销成员分属不同的利益主体,渠道成员之间以及渠道成员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市场、价格、供给、付款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冲突处理成为营销渠道管理的日常性管理工作。对渠道冲突进行有效管理可以实现货畅其流、价格稳定和市场占有率最大化等目标。
二、营销渠道管理的实施
企业的营销渠道网络是一个系统,各层级之间是相互联系和互相影响的,因此,企业的渠道管理是系统性、全面性、多层次的管理。
第一,渠道成员之间的协调。
直供与中间商的协调。直供是生产商的基本战略,发展直供与发挥中间商的作用并不矛盾,问题在于二者之间的比例如何确定才合理且经济效益最大。原则上,比例关系应使渠道成本最低和效率更高。现实中可通过对渠道的考核分析,不定期地动态调整来实现上述目标。企业渠道管理的目的在于掌握产品的最终流向,并直接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直供和通过中间商的绝对排斥性,企业考虑的重点是两者的比例协调和规范发展。
新老客户的协调。客户即企业无形资产已成为企业的共识。客户的流失意味着市场的萎缩,使企业生产能力难以达到合理水平,也难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开发一个新客户需要额外花费一系列的精力和财力,成本通常是维持一个老客户成本的数倍,老客户的纷纷离去,对其他客户的购买行为具有消极的示范效应,加之客户频繁更替不利于供需双方基于长久合作基础上的物流优化、技术合作,会加大各方的转换成本。因此,尽量保住老客户,不断开发新客户,保持合理的新老客户动态比例关系,既是企业渠道协调的内容,也是营销工作保持活力的主要内容。
渠道扁平化管理。为了有效地控制渠道成本,提高渠道效率,渠道扁平化日渐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企业通过清除渠道中间多级分销环节,最大程度地压缩渠道空间,使产品的利润空间尽可能地增大。从而保证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
然而,在渠道扁平化的过程中,有的企业在压缩经销商渠道环节的同时,企业自身的运作环节被拉长了,总公司、分公司、办事处等多级管理机构,形成了内部的多层“渠道”,使得内部的管理成本相应地有所增加。因此,必须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把企业内部各种渠道环节和企业外部各级经销商综合起来考虑,使各渠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渠道的综合效率得到提高。同时,还要减少不必要的渠道环节,使渠道的综合成本得以降低。
第二,营销渠道成本控制。
对于企业而言,应该与渠道上的各个环节的经销商建立双赢或多赢的关系,才能取得竞争优势。但同时,企业也应该注意渠道的经济性,把握好渠道的长短,减少渠道上不增值的链条,变供应链为价值链。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渠道成本。
企业和下级分销商间建立响应系统。在渠道优化、减少供应层级的基础上,企业和分销商建立共同的信息网络来即时监控各分销商手中的库存信息,尽量避免分销商在存货积压的情况下还订货,并对分销商手中的库存销售情况进行惩罚和奖励,同时,重视商品的终端销售,和顾客保持经常的沟通。
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企业与最终顾客之间的网上交易平台,企业可以更快、更准确、更全面地获取消费者的相关信息,加快对消费者的反应速度。这样可以减少对多级渠道收集信息功能的依靠,使核心企业(制造商)掌握主动权。
第三,营销渠道冲突的解决。
渠道冲突最直接的表现是渠道成员相互之间的价格竞争和跨区争夺客户。企业实施多级渠道营销,如果在同一地区只有一个分销渠道,渠道以统一的形象代表企业开展销售,虽然不存在渠道冲突,但有可能使该分销渠道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竞争压力而使渠道成员的积极性降低。如果同一地区设立多个分销渠道,在解决了积极性的同时,又带来营销策略不统一,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等问题。面临这种渠道冲突和渠道活力的两难选择,采用区域操作和专业指导相结合的模式是企业的有效选择。所谓“区域操作”就是在区域目标市场内由一个分销机构在所在地区独家、全权、全力以赴地开拓当地市场。各个分销机构应严格按照区域分区负责,垄断经营所在区域。同时,在企业的统筹安排下,企业可允许分销机构适当地“越区销售”,有限制地引入竞争机制, 保持企业营销渠道的活力。
三、企业营销渠道效率评估机制构建
影响企业分销效率的因素有多种,只有对这些因素做详尽的分析,才能够准确判断企业的分销渠道效率。因此,企业要有专门的人员经常分析影响企业营销渠道的效率因素,然后应用到企业营销渠道效率的评估工作中。
厂商要自己直接做终端零售店面的开拓与管理,存在诸多困难。首当其冲的是时间战线拉得太长。厂商要想完成终端店面的建设无异于重建新渠道,人力、财力资源不容忽视,需要投入的精力更是巨大,所以想在短时间内搭建起零售渠道并使之顺利运行起来对厂商来说成本太高,难度太大。
其次,厂商在与零售商的议价过程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由于产品、品牌单一,毛利较低,零售商不愿只一种品牌。厂商和零售商的价值观无法得到完整统一。事实上,包括市场挤压和物业费用的不断上涨都给零售商带来了很大压力,零售商迫于零售成本的提高,单靠一种或几种品牌也很难维持下去。寻求来自厂商的各方面支持,是零售商削减成本的一个主要途径。所以厂商的资源支持和零售商的各项诉求之间难以达到平衡,厂商难以维系零售渠道的忠诚度。
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厂商的价格政策无法快速地在终端得以表现,这样不得不被迫使出返点,压货等手段,对零售企业的管理又转变为对传统分销的管理,这样不但背离了渠道变革的初衷,更是给零售终端带来了像不良库存、价格参差、产品滞销等许多负面问题,对零售渠道起到了破坏作用,使零售渠道不能得以健康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渠道管理商应运而生,得到了不少厂商的青睐。
渠道管理商机会显现
作为全国领先的零售渠道管理商,恒昌电子认为,目前大部分厂商和传统渠道商都在进行着渠道体制改革,行业整体发展并不规范。今后相对应的经营管理理念划分将更为细致,厂商之间的分工也将更加明确。而专业的渠道管理商有望成为变革中的“主角”。
与其他总代相比,恒昌电子直接面向终端店面,培养零售管道,为下游经销商提供一系列辅助,以提高店面的总销售量为目标,全面提升经销商的运营能力。同时,恒昌电子的专业管理也为厂商提供了信息共享平台,厂商与渠道一线连接地更加紧密。
一、药营销渠道概述
相对于其他商品而言,药品较为特殊,其销售渠道具有以下特点:(1)不存在零阶渠道。我国医药管理法有明确规定,药厂不能将药品直接销售给患者,必须通过医药商业企业才能进行销售。这种销售形式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药品销售成本,抬高了药价。(2)药品销售渠道行业门槛较高。任何药品销售企业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获取GSP认证后才能进行药品销售。(3)药品销售限制较多。处方药需经过医师处方才可获取,特别是麻醉类、精神类药物。这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药销售渠道范围。
二、当前医药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医药行业发展给予了密切关注,通过各种政策扶持,为医药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在医药营销渠道管理过程中依然暴露了一定问题,具体如下:(1)营销渠道结构存在缺陷。从医药营销渠道构成来看,主要包括了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药品商,三者密切相关,环环相扣,是我国医药营销渠道的主要构成。在医药营销过程中,商机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制度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药品生产企业销售能力的不足,让销售渠道得到了有效扩充,增加了药品生产企业所获得利润。但商制度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商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竞争,造成整体效益受到压缩,导致销售渠道过长。很多大型商下面还有次级。换句话说,药品到达患者手中时,需经过层层。这不仅让渠道成本有所增加,也加大了渠道管理难度。部分渠道成本费用变相为药价升高,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2)医药渠道范围相对较小。目前,我国医药渠道整体规模较小,覆盖能力有所不足,导致营销深度不够。上述情况给医药渠道建设带来一定的阻碍作用,降低了医药营销渠道的运行效率。(3)商品名混乱。部分医药企业过度强化产品商品名,导致药品通用名弱化,造成了“一药多名”现象日趋严重。这给医药市场规范化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4)医药招标采购风气不正。实际招标过程中,部分医药营销企业会相互压价,造成低价投标,给市场规范运作带来了极大影响。甚至部分招标采取“暗箱操作”,收取高额投标费,增加了医药企业的经济负担。
三、完善医药营销渠道管理相关策略分析
(一)实施渠道战略设计
随着我国新医疗制度的出台,让医药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也给医药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渠道建设是医药企业战略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未来成长。有效的渠道战略设计可让医药企业营销渠道保持长期稳定性,为企业带来稳定盈利。渠道设计过程中,要保证企业能够应对市场未来变化,尽可能发挥医药企业自身优势,使得企业本身始终保持竞争力。同时,渠道战略设计可赋予医药企业营销渠道特征性,使其不易被模仿,避免药品同质化问题。有效的渠道战略设计将能够创造出一个高效率、高管理水平的营销渠道,让医药企业的核心力得以增强。
(二)加强渠道人员管理
首先,要对营销渠道成员进行合理筛选,通过综合考查,包括财务及偿付能力、公司管理能力、销售能力、产品情况及企业文化等要素,来筛选出理想的合作对象,以降低渠道运营成本,提升渠道利润。其次,要对渠道成员管理进行强化。建立专门的渠道成员档案,结合渠道成员所在地的经济环境及销售情况,对其进行合理分级,以促进医药企业相关资源合理配置。对经销商进行动态化管理,通过进销存管理,保持合理的供货频率;通过定期销售分析,对产品流向、价格定位等进行全面把握;通过回款管理,促进回款速度,以降低贷款风险。此外,要加强渠道成员评估。通过定期评估,可有效反映出渠道成员的销售能力,将实绩与定额进行对比,并实施奖惩制度,若实绩与定额差距较大,则要考虑是否更换渠道成员。
(三)完善物流体系
对医药物流体系进行完善,可促进渠道建设,对于降低渠道成本及提升利润具有重要的作用。医药企业可联合构建物流配送中心,并建立合作伙伴,以实现资源共享,达成共赢。渠道成员对流通环节进行整合,以降低渠道内耗,共同来降低物流成本,并促进渠道运行效率提升。同时,可加强与第三方物流之间的合作。借助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构建出一个良性的物流平台,以促进物流资源合理配置,从而实现规模化经营。将传统物流也与医药营销渠道进行整合,得到新的商业途径,以提升合作成员的综合效益。
(四)提升管理技术
医药企业需提升管理技术,善于应用现代经营理念。通过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渠道运作效率提升。同时,医药企业应该建立专属内部网络、零售网路,对门店计算机网络进行完善,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系统,扩充渠道覆盖范围,将医药渠道打造成一个信息化平台。
四、结语
加强医药营销渠道管理是促进医药企业发展的必然途径。从大环境来看,我国医药行业正处于发展瓶颈期,很多医药企业都面临着市场及同行竞争对手的考验。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医药市场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并给医药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通过实施渠道战略设计、加强渠道人员管理、完善物流体系并提升管理技术,以促进医药销售渠道高效率运行,让渠道管理更为规范化。基于营销渠道的升级,让医药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得以提升,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忠康,迟桂华.我国医药营销渠道模式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J].物流科技,2012,06.
关于中国市场的渠道结构已经有很多连篇累牍的文章与专业书籍做了非常深入的阐述,但我发现在所有专业书籍中,渠道都是被作为一个线性的流程来描述,因此,新产品上市中的渠道战略往往也呈现出线性的特征。而实际上,中国市场的渠道体系更多具有立体的特征,中国市场的立体渠道与中国市场层级结构紧密关联的。新产品在进入渠道系统中,要形成有很强大的市场穿透力,就必须要在立体渠道中获得巨大的渗透力。
首先是渠道的长度策略。中国市场按照行政隶属关系至少应该有五级,即特大型城市渠道、省级省会渠道,地市州级渠道,县级渠道,以及乡镇农村渠道。这种渠道长度决定了新产品在市场流通过程中的利益流动。快速消费品新产品在长度方向上要满足的核心指标是市场铺货率。无论是多么伟大的消费品公司,特别是快速消费品公司,如果没有铺货率,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市场。而耐用消费品越来越集中的专卖系统,渠道实际长度已经是大大地缩短了。新产品在长度渠道中核心动力是合理的利益分配与市场二次分配。新产品要保持渠道长度中的生命力,规格,包装,价格以及广泛目标人群锁定无疑是基础性要素。渠道的长度与产品的长度一般是相互匹配的,我们永远不要指望一种产品规格,全面覆盖系统。如果我们的渠道长度设计比较长,就需要在产品设计上有前瞻性思考与规划,这样才能保持新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其次是渠道的宽度策略。每一个级别的渠道体系都具有非常强大的宽度拓展能力。特大型城市渠道宽度的渠道宽度越来越小,为什么?因为零售业的战略整合使得渠道宽度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比如上海,渠道的宽度就十分集中了,KA成为渠道主形式,CVS成为渠道有力补充,专卖渠道十分发达。但是,省会城市市场渠道宽度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局面。一般情况下,省会城市渠道系统宽度上至少有20种以上。而地市一级市场的渠道形态就更加复杂了,我们在有一些中部地区的地州市调研发现,其渠道宽度达数十种之多。有一些城市市场渠道宽度达到76种之多,如此细腻渠道宽度在西方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新产品面对如此复杂的宽渠道,要保持新产品在宽渠道中的张力,就必须要维持新产品品牌活力与品牌覆盖面。特别是新产品品牌高度对于新产品在宽渠道中的适应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有做日化的专业人员都知道,宝洁中国的产品有着很强的宽渠道适应力,为什么?品牌的高度与品牌渗透力,做白酒的渠道系统,无论是大流通,还是盘中盘,无论是专卖系统,还是路边小店,谁都不会拒绝茅台、五粮液品牌,因为这两个白酒品牌已经具备了无与伦比的宽度适应力!
新产品要构建宽渠道适应能力,品牌建设肯定是长期的战略目标,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又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新产品大多是初出茅庐,还难以做到像老品牌那样拥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淀,这时,一些战术性手段也是可以帮助新产品阶段性拓宽渠道宽度。
其一,高密度的,高层次的,高水平的广告传播是拉动新产品进入宽渠道重要手段。为了使得新产品能够快速进入我们希望进入的渠道终端,有些企业会不惜代价在上市之初投放密集的广告,使得封闭渠道大门自动打开。我们曾经策划过一个新产品,无论是企业自身的知名度,还是产品品牌知名度都非常之低,而该市场林立的跨国零售商设置的新品进入门槛非常之高。但由于该产品在电视台密集的广告,加上大量的铺货政策已经落地活动,使得一个新产品仅仅有了两周的时间就成功地进入了一系列的跨国大卖场。创造了新品上市进入KA系统暂行的纪录。还有就是选择比较高层次的媒体,如央视等,通过高层次媒体拉动市场终端铺货,实现渠道宽度效应。比如来自广东的凉茶品牌---王老吉,原来在全国市场一直默默无闻,其进入KA系统的阻力非常之大,但王老吉选择了央视媒体作为平台,通过高端媒体的拉动,也迅速地启动了全面的渠道系统,实现了王老吉图谋全国市场的野心。而十分有创意的广告形式也可以对新产品进入渠道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我们看到很多耐用消费品利用非常有创意的广告形式实现了快速启动宽渠道的战略目标。
其二,就是借助事件行销实现宽渠道策略。事件行销是新产品比较快速进入市场一条比较节约的手段。当初,农夫山泉借助一系列的事件行销快速启动宽渠道系统,实现了与老牌水品牌---娃哈哈,乐百氏三分天下的目的。
其三,就是高效率的执行力。也有不少消费品企业既没有很强势的媒体,也缺少杰出的创意,但是由于企业有很强的执行力,新产品上市也可以实现非常高的宽度占有率。
其四还有就是强势的经销商资源也能够实现宽渠道覆盖。
渠道的长度与宽度是保证新产品与消费者有一个充分沟通平台,是典型的一项基础性的营销功夫。但是,要真正实现新产品在市场上广泛动销,我们可能需要更多关注新产品渠道深度拓展。在耐用消费品一般叫单店营业率,而快速消费品一般称之为市场流量。所谓的市场精耕也就是挖掘渠道的深度,使得每一个终端都成为市场有效终端,因为无论多少的市场销售总额,都是一个又一个单店累积的结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新产品渠道深度策略。
第三是渠道的深度策略。中国有一句古训,就是不要轻视你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因为粪堆都有发热时。在全国市场大规模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店可能都是你产品销售极其重要的平台。
2003年,我到河南郑州去考察市场,当时我们去看一个日化产品零售终端,结果到一个大型化工企业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店。化工厂最近的效益并不好,下岗职工众多。小店门帘也是用铁皮棚做的,就是这样一个经济效益很差,下岗职工如云,仅仅20平方小铁皮棚,每年仅仅是洗发水销售就高达160多万。我开始一直不相信,后来了解到,小店不仅做零售,同时小店还通过厂工会争取到化工厂团购的单子,每年工会,团委,妇联,协会等单位都会从小店采购大量的洗发水作为活动或者职工福利用品。每一种渠道究竟有多深,每一种渠道形态单店营业额究竟有多大真的是值得我们去深度研究。
新产品如何深度耕耘渠道?如何通过创造性工作使得终端潜力被挖掘出来?一般情况下有如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利用新产品上市之初渠道政策力促终端囤积货源,使得终端零售建立起推动新产品动力。如利用终端铺货时候的赠送政策带动宽渠道广泛展示,利用新产品上市价格不透明,迫使终端主动推新产品,使得终端销量提升;
第二种方法,通过持续不断的动销推动新产品流通速度。必须看到,我们不可能维系长时间的终端铺货政策这样的力度,只有建立起新产品上市的流量速度,才可能使得新产品真正深度融入渠道系统,否则这种渠道系统就会有非常大的渠道风险。我们经常看到,一个新产品上市时候非常红火,但是,很快就归于沉寂,为什么?渠道铺货政策一旦消化结束,新产品滞销带来的市场疲软往往会深刻打击企业积极性。如果比较敏锐企业能够发现这个问题并迅速加以调整,可能这种现象仅仅是阶段性的,如果营销高层缺乏清醒的头脑,就会使得市场疲软变成市场困局,严重的,可能就会扼杀新产品在渠道中的生命力。
第三种方法,持续的终端上客情。我们曾经作过市场测试,结果发现,很少有业务员能够摸到零售店背后的真实销售数据,因为零售店已经习惯于对来跟他们沟通的业务员撒谎,因为我们的业务员总是浅尝辄止。实际上,要弄清楚你所管辖区域的市场容量以及单店的销售额几乎没有什么捷径,唯一的办法就是建立亲如邻居的客情,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并没有多少技巧,但长得十分可爱的业务员比较容易获得店主的真实地数据,因为这些业务员可爱的长相可能会让店主产生某种错觉。
第四种方法,寻找提升单店营业率的系统方法与手段。已经有不少咨询公司知道通过对零售点深入调研提出了一系列提升单店营业率的方法。而围绕渠道深度的深度分销,深度协销以及深度营销也广泛受到企业热烈追捧。毕竟,中国营销已经从草莽英雄时代走向了精细化营销新阶段。
第四是渠道的广度策略。从宏观角度看,渠道几乎是无处不在。人们的口碑是不是渠道,电视购物平台是不是渠道,网络BTOB等是不是渠道,安利钮崔莱,雅芳等采取的直销是不是渠道,等等,我们处于一个渠道爆炸的时代,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社会,有人的地方就有渠道。
而渠道的广度策略提示我们的是如何针对新产品的自然属性进行渠道创新。
2004年11月,我到云南操作一个项目,在红河州个旧市我发现一个现象,尽管我们客户的巴氏奶专卖店是竞争对手数倍,但是我们的产品就是没有对手销售的量大。当时,我们的竞争对手在个旧市场百氏奶专卖店只有四个,而我们的却是二十一家。对手在个旧市场根本就没有成建制的销售队伍,就是几个送奶员,而我们却在个旧市场正式成立了办事处,销售队伍配备也是十分齐全,后来经过调研我们发现,流动的摊贩是对手打败我们最重要手段。在个旧市场,这些流通的摊贩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渠道模式,他们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整个将个旧市区全面覆盖了,我们建在多的专卖店也不如对手渠道如此的灵活。于是,我们开始了对竞争对手流动摊贩进行收购,使得对手的专卖店成为市场孤岛,彻底堵死了对手市场通路。迫使竞争对手在建店上跟我们展开竞争,于是,我们在个旧市场形成的专卖店优势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使得竞争对手被逼向了墙角!
生动的事实告诉我们,渠道广度创新建立的往往就是对手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而新产品往往最容易在建立新渠道上开辟崭新的领域。
二、 新产品渠道适用与管理
新产品进入老渠道系统仍然存在巨大的风险。因为新产品的进入一定会对老产品产生一定的市场冲击。我们如何判断新产品渠道匹配与适应,如何建立新产品渠道管理维持体系也是考验营销系统市场能够重要指标。
一般情况下,新产品进入老渠道系统一定会影响老产品的市场销售与市场表现,但是且慢,我们要判断新产品对老产品的影响是阶段性的还是永久性的,如果是永久性影响,我们就需要对渠道产品的结构已经新产品进入渠道的适应性进行适时判断。
一种情况时,新产品在老渠道系统根本就不会产生自然动销,此时,新产品在渠道策略上一定是出了问题。这时为了新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就一定要迅速调整新产品渠道方向,以免一个金子由于渠道原因被扼杀。渠道转换会有一定的成本,但是转化的越早,则市场损失就越小;
一种情况就是新产品进入老渠道后就好像一个不服管的孩子,到处乱窜,市场上尽管三令五申,黄牌警告一道加一道,但仍然难以遏制新产品在渠道内的疯狂窜货,这时可以肯定地说新产品渠道适用性非常差,需要及时做出战略性调整,很多企业做市场喜欢用蛮力,不尊重市场客观规律,新产品在老渠道中越是不适应,经营者越希望通过行政的力量改变新产品在老渠道中适用性,结果导致不仅新产品在渠道中销售业绩一落千丈,而且也严重地影响了老产品的市场销售,这真是得不偿失的策略,因此,在此提醒经营者,尊重新产品自然属性就是尊重新产品生命周期,否则结局只能有一个,新产品夭折。
新产品进入老渠道后如何管理这匹烈马?市场如何监控新产品在老渠道中的种种表现?是不是这匹烈马在市场上一点错误都不能犯?其实,就像一个初入社会的毛头小伙子,犯错误是难免的,关键看新产品进入市场是否违反的根本性错误?是不是在战略方向上出了问题?新产品进入老渠道有如下几个焦点一定要深刻把握。
新产品与渠道之间是否存在结构性矛盾。什么叫新产品与渠道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我认为主要是指新产品在产品形态上根本就不具备兼容性。比如,我们不可能在零售终端植入性放进去一个奢侈品产品,再比如,我们无法将OTC产品放在一个边摊点销售,因为OTC产品需要安全消费环境,消费者需要渠道做背书。这种时候,新产品在老渠道中就注定要失败。
公司的销售渠道是指产品从公司的生产领域向消费者领域转移时所经过的通道,这种转移需要中间商的介入。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规定的主要对象为国际销售渠道的中间环节。
第三条 企业商是受本公司委托,根据协议在一定区域内负责代销本公司生产的产品的中间商。本公司按照销售额的一定比例给其佣金作为报酬。
第四条 企业商与本公司是委托销售关系,它负责推销产品,履行销售业务手续,本身不设仓库,由顾客直接向本公司提货。
第五条 本公司可同时委托若干个企业商,分别在不同的地区推销商品,本公司也可同时参与某些地区的直销活动。
第六条 销售商是一种独立的中间商,受托付责任带销本公司的全部产品,不受地区限制,并拥有一定的售价决定权
第七条 销售商是本公司全权独家商,本公司在同一时期只能委托一家销售商,并拥有一定的售价决定权
第八条 销售商也实行佣金制,但其佣金一般低于企业商。
第九条 寄售商委托进行现货的代销业务。根据协议,本公司向寄售商交付产品,销售后所得货款扣除佣金以及有关费用后再交付本公司。
第十条 寄售商一般要自设仓库或铺面,便于顾客及时购到现货,且易于成交。
第十一条 经济商既无商品所有权,又无现货,只为买卖双方提供价格,产品以及一般市场信息,为买卖双方洽谈销售业务起到媒介作用。
第十二条 经济商与本公司不签定合同,不承担义务,与本公司无固定的联系,但在买卖过程中又可代表本方,商品成交后,从中提取部分佣金,但比较比较低。
第十三条 直销店需划出A,B,C,D 四个等级,要求每户一卡。
第十四条 直销商店业务拜访次数规定为:AB级店面每月不得少于5次,C和D级店面每月不得少于2次。
第十五条 所有直销商店必须执行统一的市场零售价,若经查实,直销店面的零售价不统一,必须追究业务员的责任。
第十六条 直销商店可以根据营业额可采用给扣制。
第十七条 商品货物摆放位置必须处于最醒目的位置,商店货架上货物规格必须齐全,摆放整齐。
第十八条 要求商店的货物必须先进先出,业务员随时清点对方库存以及出厂日期,以便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以书面形将公司的要求传达客户室,如对方库存过大时,需协商,请主管调回仓库。
第十九条:商品在销售运输以及库存等环节出现破损,必须当日调换,不允许拖至下月调换。
第二十条:客户提出的任何意见或建议,业务员必须当面记录,自己职权范围内能解决的当即解决,不能解决的上报给公司主管,在3日内答复客户。
第二十一条:业务员必须非常熟悉辖区内每家客户的情况。
第二十二条:每逢元旦或圣诞节前夕,业务员应该自己花钱邮寄卡片给客户。
第二十三条:经销业务必须由公司经理经营,或由公司指派的业务代表经营,公司内人员具体负责办理业务。
第二十四条:经销业务一律实行合同制度,合同文本各分公司统一。
第二十五条:经销商可划分为AB两种:A为大型经销商(年营业额在20万美圆以上);B为小型经销商人(年营业额在20万美圆以下,10万美圆以上);10万美圆以下为批发商,不签合同。
第二十六条:A级经销商的经营季节为淡旺季。旺季由于对方需求大,资金占用大,必须按合同按时付款,否则不给供货;淡季考虑长期经营,可适量按月铺货,当月铺货当月底必须全数收回货款(例如:1日发货,到31日收回;8日发货,在31日收回)
第二十七条:B级经销商的经营不论淡旺季,一律货到交款,否则出现的任何货物损失由经理负责全部赔偿。
第二十八条:经销商在经销的过程中产生的破损,变质,超过保质期,本公司一律不承担;如产品质量有问题,本公司给予解决。
第二十九条:每年需要对各级经销商制定销售目标,按指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
第三十条:几个经销商联合起来进货不给奖励。
第三十一条:每年销售指标必须按照上年完成情况,在原有的基础上递增一定的百分点。
第三十二条:公司需协助经销商开拓市场规划市场,提供良好的经营策略,原则上要求经销商按照公司规定价格进行销售,允许上浮5%,但不作具体规定,经销商有责任引导零售商执行区域内统一零售价。
1关系营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关系营销理论的出现起源于消费品主导环境中对服务和产业营销特例的研究,并于20世纪80年代末成为一门科学,在北美大陆广泛传播。尤其是服务产品的特点和工业品技术上的复杂性使人们突破了产品交易的局限,引起了对营销交换过程,特别是企业与顾客接触过程的足够重视,建立、维持和加强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成为开展市场导向营销活动的前提。关系营销学者以服务市场营销为背景,并从中借用大量的概念和术语,经过一定的概括和精炼,创建了一套全新的营销理论体系。关系营销理论的提出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菲利普·科特勒教授肯定了由一般营销向关系营销的转变是当今营销学科变革的重要趋势,而且关系营销理论是对现代营销学从理论到方法的有益补充。
目前,关系营销理论呈现出角度各异、门派众多的丛林状态。在众多的关系营销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学派,即IMP小组的产业营销关系理论学派和Nordic服务营销关系理论学派,他们代表着当前两种重要的研究倾向。IMP关系营销理论从对产业市场供应商与客户之间长期、复杂的供应关系出发,把买卖双方单一的关系扩展到企业网络关系的研究,分析多种关系间的联系和影响,并把企业看成是处于买卖方、合伙人、政府等组成的多元网络之中,其买卖关系要受到其他关系的影响。以芬兰学者格鲁诺斯教授为代表的Nordic服务营销关系学派则以顾客与企业的关系为研究核心,从服务和实体产品的重大差异入手,认为建立与顾客的持久关系十分重要,提出了许多分析方法和概念。
2渠道关系的亲密化
近年来,理论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开始讨论制造商与其渠道成员在批发或零售业务上的亲密关系问题。根据他们的观点,只有通过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即“伙伴关系”或战略性同盟关系,制造商和渠道成员才能通力合作,以使得分销业务迅速、高效地开展。事实上,绝大多数渠道管理观点的共同之处就是,它们都以制造商与渠道成员的亲密关系为基础。与此同时,相反的观点几乎不存在。
在这场一边倒的争论中,有关制造商与其渠道成员间发展何种程度的关系,完全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如果渠道管理者认为,保持亲密关系可以帮助他更好地进行渠道管理,并达到分销目标,这种关系就应予以重视与发展。相反,如果渠道管理者认为这种亲密关系并不是进行有效渠道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份子,那么它就可以不必重点发展。有时,它甚至可能会造成时间、精力和金钱上的浪费。每个企业都应从实际出发,确定与其渠道成员应保持何种程度的关系。
伯特·罗森布罗姆认为,在解决关系亲密这个战略性问题上,渠道管理者可将它与分销程度相连。一般情况下,如果渠道管理者已经设计了一个强调深度分销的渠道,他或许应该考虑与其下属的许多渠道成员保持一种松散的关系,而不是仅与几个或一个成员保持亲密关系。当然,分销程度并不是决定制造商与其渠道成员间关系亲密程度的惟一因素,诸如目标市场、产品、公司政策、中间商等许多因素都同样起着决定作用。但分销程度至少可以被认为是用来解决与渠道成员建立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3关系营销,渠道成员关系管理的利剑
3.1关系营销的利益
尽管制造商往往容易忽视供应商或渠道的多种活动对其企业活动的成本效益的影响,即使认识到这些联系,由于涉及各个独立的企业,协商和利用这些纵向联系以及如何分配由此产生的利益也可能相当困难,但是,不应否认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关系可能使企业产生某种综合优势和无形的利益。
(1)供应商关系提供的利益
供销关系中,当价值链中的活动互相联系时,改变其中一项活动的实施方式便可以影响企业的综合效益。有意地提高一项活动的成本不仅可能降低另一项活动的成本,而且也可能降低总成本。如采购和组装之间的协调,可以降低库存的需要。佳能就是通过购买质量较高的钢材以提高锻造作业的质量并简化加工,从而降低总成本的。所以,有时企业可以增加外购投入的开销而降低总成本,把外购投入的单位成本压缩到最低限度,并非总是适宜的。当然,在选定了投入的适当类型和质量以后,为外购投入谋求最佳、可能的单位成本显然是理想的。
企业也必须系统地追踪目前尚无购买关系的潜在供应商,这就会保证能定期考虑可供选择的供应商和观察现有供应商的业绩。企业应选择那些效率最高或者那些提供最低价格的供应商。企业除了要提高自己同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之外,还应该设法协调与供应商的关系,在必要时支持供应商的技术开发,并鼓励供应商通过加强联系以降低企业成本的做法。例如,马克斯(Marks)积极致力于帮助供应商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从而在英国零售业取得了低成本的优势。
(2)分销商关系提供的利益
正如供应商关系一样,与销售渠道保持良好的联系可能使企业及其销售渠道的成本降低。例如在美国,精工(Seiko)付给其珠宝商丰厚的费用以报答后者接受精工表修理并把表运送到精工厂,这就使精工把需要的服务点减少到最低数目并降低了加工修理和把修理程序通告顾客的成本。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制造商和分销商能否从彼此信任的关系中获得更多有形的利益。通过对美国和欧洲的1500对制造商和分销商关系的调查研究发现:如果制造商与分销商能保持彼此信赖的关系,制造商可能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3.2合作伙伴关系及战略联盟
在最近几年,诸如分销伙伴关系、渠道伙伴、分销商伙伴、经销商伙伴及战略联盟这样的术语在营销渠道文献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些术语所指的是一种新型的渠道关系,它与制造商与其渠道成员传统合作关系别设立的即时交流部门有所不同。这种伙伴关系或战略联盟强调的是制造商与渠道成员间持续的和相互的支持关系,其目的是建立更加主动的团队、网络或者渠道伙伴的联盟。在这种渠道伙伴关系或战略联盟中,传统的“我们―他们”的观念已经被“我们”所取代。
营销渠道合作伙伴(或战略联盟)的观念并非最近才出现。在二十多年前,Webster对一系列制造商及其分销商的关系进行了一项创造性研究,其中就提到了建立这种伙伴关系的方法。Webster指出,在渠道成员间建立“伙伴关系”要经历3个阶段。第一、制造商必须在可能提供的产品、技术支持、定价及其他相关的领域公布明确的政策条款;第二个阶段是对现有供销商完成任务的能力进行评估;第三个阶段,制造商必须定时评估它与渠道成员之间制订的政策的适用性。最近几年,Webster的这一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营销渠道通常由许多各自谋求自身利益的公司组成,因为这些利益是相互竞争的,所以渠道成员常常无法合作,甚至各自目标完全相反,由此产生的渠道冲突往往导致渠道效率下降。分销中的联盟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出现的。在一个战略联盟中,两个或更多的组织发生联系从而使得他们按照各方的共同利益进行运作。当组织之间的联系是持久的和广泛的,并涉及到各方业务的许多方面时这种联盟就是战略性的。
斯特恩(LouisStern)与艾-安瑟理(AdelI.Ei-Ansary)认为一个合适的联盟必须同时拥有3个条件,即:一方有特殊的需求;另一方有满足这些需要的能力;双方都面临着退出关系的壁垒。前两个条件是创造特别的价值增值的基础,这是战略联盟的根本。最后一个条件,即退出壁垒是保护一方不被另一方剥削的必要条件。哪些是壁垒呢?一般来说,有严格规则的或者双方具有相互依赖性的关系联盟,解脱关系会非常困难,于是各方宁愿投资以维持关系。
联盟的基础是信任,是一方对另一方诚实度的信心。而经济性满足(eco?鄄nomicsatisfaction)既是联盟的动因也是联盟的结果。这是因为作为一个成员,从关系中得到的财务报酬越多,其信任度就会越高。这会加强联盟,从而会更高效地共同工作。一般认为在能够提供资源、成长和机会的环境中,与已知的渠道成员最有可能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成为好的伙伴。
另外,有两个基本因素对所有建立信任和创建联盟的努力是关键的。第一是坦率、双向和经常的沟通。第二是要经历时间,联盟的实现需要进行培育———成长、成熟和发展成为有价值的资产。虽然联盟能够被迅速破坏,但它们无法很快被建立起来。建立和保持渠道联盟关系的战略需要资源和耐心。
4结束语
关系营销是营销理论上的一大突破,由一般营销向关系营销的转变是当今营销学科变革的重要趋势。制造商与其渠道成员在批发或零售业务上的亲密关系问题受到了理论界的极大重视,大部分学者认为制造商与渠道成员之间应该建立亲密关系,事实上如果渠道管理者认为这种亲密关系并不是进行有效渠道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份子,那么它就可以不必重点发展。关系营销为处理渠道成员关系提供了一种思路,即每个企业都应从实际出发,确定与其渠道成员应保持何种程度的关系。建立在坦率、双向和经常性的沟通基础上的战略联盟对渠道关系的处理十分重要,当然维持联盟需要时间、耐心和资源。
参考文献
1CoughlanA.T,AndersonE,SternL.W,EIAnsaryA.I,MarketingChannels.(6thed)[M]N.J:Prentice-HallInc,2001
2RosenbloomB,MarketingChannels:AMan?agementView.(6thed.)[M].T.X:DrydenPress,1999
渠道防渗工程受复杂的外界环境影响和各种外力作用,其运行状态随时都在变化,很容易被损坏。如果管理和运用不当,影响渠道防渗工程的安全运行。尤其在东北地区,冻胀的影响尤为突出,一旦设计、施工不完善或管理维修不够及时,会使渠道发生裂缝、护砌发生坍塌,使得渠道无法正常运行。实践证明,管理得当、维修及时的话,即使原属病险的工程,也会保证正常运行。因此,为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延长使用寿命,必须加强管理,选择合适的渠道防渗措施。
一、渠道管理措施
首先要组建工程管理机构,明确目标责任制,同时派人员参加工程施工,详细了解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的每个环节、掌握工程的缺陷所在,为日后的重点管护掌握第一手材料。其次要本着以防为主,防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做好防护工作。严禁在坝基垦殖、取土、放牧、修建违章建筑、擅自开口、埋管取水;采取措施防止虫、鼠、蛇等的危害。在渠道运行期间,水位不应超过设计水位,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校核水位。渠道放水前后,应进行全面检查。针对存在问题,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认真维修。同时要加强对防渗层的监测,以对比渗漏量的变化。对东北地区要保证冬季不行水,以避免对防渗层造成破坏。另外管理机构还要建立健全技术档案,对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检测和管理运用的工程问题与经验等资料、文件均应存档备查。
二、渠道防渗措施
1.土料防渗。土料防渗,主要采用原土夯实的办法。即采用人工夯实或机械碾压方法增加土壤的密度,在渠床表面建立透水性很小的防渗层。这种方法投资少、施工简便,较适宜在斗、农渠等小断面的渠道采用,其防渗效果除与土壤成分有关以外还与夯实程度及影响深度有关,所以夯实非常重要。夯实深度一般不宜小于30-40cm,如将渠床表面土壤挖松,然后分层夯实扰动土,防渗效果和耐久性都可以提高,但耐冲性仍较差。夯实前必须清除渠床杂草并严格控制土料的含水量,以便达到最大夯实干容重,提高夯实程度和防渗效果,各种土料的最佳含水量可由试验确定。
2.砌石防渗。砌石防渗具有施工简单、抗冲、抗磨、耐久等优点。块石衬砌防渗,衬砌的石料要质地坚硬、没有裂纹。石料的规格一般长40-50cm、宽30-40cm;块石、料石厚度一般在15-30cm之间为宜,石板以≥3cm为宜,且要求有一面比较平整。砂石防渗要求不高时,可采用干砌勾缝的护面防渗,防渗要求较高时,应采用浆砌块石护面防渗。卵石衬砌也有浆砌和干砌两种。干砌卵石开始主要起防冲作用,使用一段时间后,卵石间的缝隙逐渐被沙石充填,再经水中矿物盐类的硬化和凝聚作用,便形成了稳定的防渗层。卵石抗渗层的厚度,根据使用要求和当地料源而定,一般15-30cm。卵石衬砌的施工应按先砌渠底、后渠坡的顺序铺砌卵石。砌石防渗要防止渠基淘刷,提高防渗效果,可在砌体下放置砂砾石垫层或铺设复合土工膜料层。
3.混凝土衬砌防渗。混凝土衬砌防渗形式在南疆地区较为常见,在小海子垦区4000多公里输水渠系工程中,60%以上采用这种防渗措施,这种防渗措施具有防渗效果好,渗率系数小,可提高渠道的输水能力,减小渠道的断面尺寸;不生杂草,淤积少,便于养护管理;经久耐用等优点。混凝土衬砌一般采用板形结构,渠道横断面主要以梯形为主,边坡多采用1:1.5,背阴面边坡多采用1:1.75。大型渠道多采用现场浇筑。现场整体浇筑的U形槽具有水力性能好、断面小、占地少、整体稳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无冻胀或弱冻胀地区的中小型渠道。渠基土稳定无压力一般采用素混凝土,渠基不稳定或存在较大压力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混凝土衬砌的标号一般采用150#衬砌层。混凝土衬砌层的厚度与施工方法、气候、混凝土标号等因素有关。现场浇筑的衬砌层比预制安装的厚度稍大,有冻胀破坏地区的衬砌层厚度比无冻胀破坏地区的衬砌层要厚一些。混凝土衬砌层在施工时要预留伸缩缝,以适应温度变化、冻胀、基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所引起的变形。
4.塑料薄膜防渗。在渠床上铺设塑料薄膜可以有效地防止渠道渗漏,这种防渗措施具有重量轻、运输方便、施工简单、造价低、耐腐蚀、防渗效果好等优点。塑料薄膜防渗采用0.18-0.22mm深色塑膜,在西北寒冷地区拟优先选用聚乙烯膜,在芦苇穿透性植物丛生地区,可选用聚氯乙烯膜。一般都采用埋藏式,保护层可用素土夯或铺防冲材料,因在寒冷地区,冻土深度较大,保护层厚度应大于冻土深度的1/3-1/2。通常把塑料薄膜防渗和混凝土衬砌防渗相结合,效果较好。在季节性冻土地区,由于冻胀力的作用,常常衬砌护面会破坏。由于渠道断面各部位接受太阳辐射不均匀,各处温度就不同,土壤的冻深和冻胀量也不同,一般渠底和阴坡的冻胀量大于阳坡。渠床渗漏的地下水上升毛管水的补给影响,使渠床下部土壤的含水量高于上部,也增加了下部土壤的冻胀量。因而,渠道的冻胀破坏以渠底和渠坡下部最为严重。防止渠道冻胀破坏措施又分为减轻土壤冻胀力和增强衬砌结构抵抗和适应变形两类。前者是在规划渠道时尽量选择地下水位较深、排水良好的地带或通过置换渠底土壤,尽量避免冬季输水等措施实现。后者可采用增加渠道变形缝,采用U型渠道和柔性膜料衬砌等措施。
三、结束语
总之,渠道防渗体的正常、安全运行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效益,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渠道防渗工程的管理与维修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对缓解农业用水的紧张,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延长工程使用年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渠道防渗的措施有很多种,我们在选择方案时必须充分论证、因地制宜,尽量采用成熟的方案,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改进。
参考文献:
[1]GB 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S].
[2]闫世平.浅谈现浇混凝土防渗渠道的管理和维修[J].内蒙古水利.2007(02).
利润分析:乡镇分销日销售额:62.5元/件*30件*6个乡镇=11250元
客户日分销毛利润:3元*180件=540元
客户日分销纯利润:540元-20元(1个司机日工资)-20元(1个送货员工资)-100元(油钱)=400元
月分销纯利:400元/天*30天=12000元
新的渠道模式的优势:
公司现有的渠道模式是从经销商到批发商,再到零售终端。公司只能控制经销商的市场行为,二批商无法掌控。导致没政策二批商就不卖货,给了政策又窜货,而且通路费用居高不下,又要稽核、报帐,报帐不及时客户又抱怨,公司劳命伤财。这种渠道模式,已经严重的阻碍了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要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公司目前发展的需要。新的渠道模式是从经销商到分销商,再到零售终端,绕开批发市场(如合肥长江批发市场、漕冲批发市场),设立分销商。从渠道掌控的角度,公司从现在只能规范经销商行为,实现既可以规范经销商行为,又可以规范分销商行为,渠道的掌控能力增强。通过签定合同、分销返利,市场行为将得到更好的规范,销量稳定了,窜货也就没有了。同时由于建立了稳定的分销合作关系,客户的利润稳定了。针对终端的政策也能落实到位了。渠道促销也就不需要了,也不要报帐了,销售人员也轻松了。但这并不等于公司不投入费用了,公司是将更多的资源投到品牌建设上,例如投入VIP形象店、公交车广告、刮刮卡、拉手广告、电视广告、报纸广告等,同时加大打造亮点城市的投入力度,品牌的形象就逐步建立起来了。这就是真心的渠道分销体系。例如,当公司的分销体系建立后,对于一个刚开发的市场,公司就可以投放100%中奖的刮刮卡,来拉动消费,市场就能够开发成功。
真心公司分销体系:
·针对BCD类店的三种情况:
空白市场开发。
(以40克*90袋包装为例)
·我们平时给BCD店的价格是67.5元/件,开展8送1的活动,折合就是60元/件。第一次进货增加BCD的吸引力,这也是一次性的。竞争对手在城区批市开展10送1的活动,我们如何应对。
(举40克*90袋包装为例)
·我们可以在BCD类店开展8送1的活动,竞争对手批市的价格66.5元/件,10送1的价格的折合为60.45元/件,我们8送1到终端折合是67.5/件*8/9=60元/件。我们还送货上门,所以就很好的阻击了对手。乡镇分销商,我们开展20送1就可以了,因为62.5/件*20/21=59.52元/件,而且我们还是送货上门。
所以竞争对手在做10送1的时候,我们的经销商基本上不要投入,每件投入不到0.5元。·BCD店的正常拜访送货。
(以40克*90袋包装为例)
我们的区域主任和客户业务员给予BCD店的价格是67.5/件,因为分销商的价格65元/件,因为是送货上门,所以贵2.5元/件,客户也能接受。同时也给予分销商利润空间。在正常拜访送货中,个别的空白BCD店可以给予20送1的政策,但价格是67.5元的基础上让利的,这样就不至于扰乱正常的分销价格。
利润分析:
· 作为分公司经营的市场,分公司经理一定要学会算帐、算利润。作为经销商经营的市场,区域经理要帮助经销商算帐、算利润。·还是以六安为例,假设经销商操作,开发K/A卖场8家,BCD类店300家,乡镇分销180家。K/A店其中4家每月单店销售200件,其余4家每月单店销售100件,BCD店单店平均销售2件。乡镇分销客户月进货30件。BCD类店开展8搭1,销量好的4个K/A店开展一个月的堆头导购活动。同时在批发市场选择20家批发客户做陈列,每家陈列10箱,陈列1个月每家奖励1箱40克。假设K/A店全部销售160克,BCD类店和分销全部销售40克,我们来计算一下经销商的月利润。
月销售利润:
1、K/A店利润:(100件/月* 4个店+200件/月* 4个店)*19元/件=22800元
2、BCD店利润:2件/月*300家*8元/=4800元
3、乡镇分销利润:30件/月*180家*3元=16200元
5、月销售总毛利:22800元+4800元+16200元=43800元
促销费用:
1、8搭1费用:(2件/月*300家)/8*59.5元=4462.5元
2、堆头费用:500元*4个=2000元
3、导购员工资:800元*4名=3200
4、批市陈列费用:59.5元/件*20家=1190元5、分销费用:140元*30天=4200元
(油钱100元、司机工资20元、送货员工资20元)
6、客户仓储费用:1000元/月
7、客户办公费用:3000元/月
8、招待费:1500元/月
9、公关费用(危机处理):1000元/月
10、费用:
4462.5元+2000元+4200元+3200元+1190元+1000元+3000元+1500元+1000元=21552.5元
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营销渠道已经成为旅游企业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和一般的有形产品一样,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畅通也需要渠道成员的密切配合。然而,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存在却妨碍了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阻碍了旅游产品的正常流通。如何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成为了今天很多旅游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内涵与分类
所谓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在旅游市场上销售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活劳动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和。它以旅游线路为主,可以综合的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食、住、行、游、娱、购等多方面的需求。与一般的物质产品一样,旅游产品在市场中销售,也需要有相应的营销渠道加以配合。旅游产品的营销渠道是指旅游产品从旅游生产者向旅游消费者转移过程中经过的一切取得旅游产品的使用权或协助使用权转移的中介组织和个人。因为旅游产品营销渠道是由各个独立的旅游中介组织和机构组成,他们的经营目标不同,追求利益差异,因此,在合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冲突。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即指渠道中的一个企业认为另一个企业的活动防碍或阻止了其目标的实现,因此二者发生矛盾。适度的渠道冲突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而过渡的渠道冲突则会影响整个渠道系统的和谐发展。
旅游产品营销渠道的冲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1.水平渠道冲突
指同一渠道模式中,同一层次的旅游中间商之间的冲突。例如,某一地区经营A企业旅游产品的中间商,认为同一地区经营A企业旅游产品的另一家中间商在定价、促销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过于进取,抢了他们的生意。
2.垂直渠道冲突
指同一渠道中不同层次企业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较之水平渠道冲突更常见。例如,某些旅游批发商可能会抱怨旅游生产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控制太紧,留给自己的利润空间太小;或旅游零售商对旅游批发商或生产企业也存在类似不满。
3.多渠道冲突
又称交叉冲突,是指旅游生产企业建立多个营销渠道后,不同渠道形式的成员之间的冲突。例如,某旅游景区既向旅游者直接销售旅游门票,同时又请旅行社销售其门票。当二者的销售对象相同时,就会发生多渠道冲突。
二、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分析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的分析出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将其分成两大类,即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指引起旅游营销渠道冲突的直接因素,即导致冲突的“导火索”。根本原因则是指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内在原因。
1.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直接原因
(1)价格冲突。旅游产品是一种典型的季节性产品,在淡、旺季,旅游需求差别很大。对于旅游生产企业来说,为了保持其品牌形象,旅游企业希望旅游产品的价格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旅游中间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在旅游淡季时,大幅度的降低销售的旅游产品价格,这样就引起了价格上的冲突。
(2)争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冲突。旅游生产企业在开发同一旅游市场时,会选择几家旅游中间商,这样就形成了几家中间商抢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局面。特别是面对旅游大客户时,旅游生产企业和各个旅游中间商都希望能够直接为他们服务,形成稳定的联系,此时,冲突形式更为复杂。
(3)咨询、服务于促销的冲突。旅游产品是以服务为主的无形产品。在销售旅游产品时,要配合很多的旅游服务。旅游生产企业和旅游中间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希望对方能够投入更多的服务人员,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务,这样形成了咨询、服务冲突。在开展促销活动时,也存在有类似的冲突。
(4)交易或付款方式冲突。旅游生产企业在与旅游中间商进行交易时,生产企业希望中间商在预定旅游客房或门票等产品时,能够支付预付款。而旅游中间商则希望得到从旅游者那里的产品价款之后再向旅游生产企业付款,这样就产生了交易或付款方式冲突。
(5)分销竞争对手的产品。旅游生产企业为了树立旅游品牌形象,加强与旅游市场的联系,希望旅游分销商能够独家分销自己的旅游产品。而旅游中间商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则是希望更多的分销各个企业的旅游产品,以降低分销风险。这样就形成了分销竞争对手产品的冲突。
(6)环境因素变化引发的冲突。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大多数的旅游生产企业都利用各种旅游中间商帮助销售自己的旅游产品。互联网出现之后,旅游生产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和旅游者联系。而且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对旅游产品经常产生需求的人,是那些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人,而这些人大部分恰好也正是互联网的用户。这样,对于旅游企业来说,直接接洽旅游者变得更加的方便。因此,现在很多的旅游生产企业都纷纷在网上建立旅游产品的直接销售渠道,这样的行为损害了其固有的分销商的利益,因此二者产生冲突。
以上提到的六种直接原因是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原因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果进一步分析这些冲突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
2.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
渠道企业之间的利益差异。以上种种冲突形式之所以会产生,其根本原因就是各个类型的旅游渠道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利益,都从自身的利益考虑,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而不顾其他渠道成员的利益,而产生了冲突。
(1)渠道企业之间经营目标上的差异。各类型的旅游渠道企业之间经营目标上的差异也是产生渠道冲突的根本原因。比如,旅游生产企业希望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增强渠道的竞争力,因此,希望分销商独家分销自己的产品。而旅游中间商的经营目标是增加企业的分销收入,降低分销风险,因此就要分销多个企业的产品。这种目标上的差异,引起了企业之间的各种矛盾。
(2)渠道企业之间任务分工的不明确。旅游产品营销渠道成员之间之所以会产生咨询、服务的冲突;促销的冲突;争占同一目标市场的冲突;大客户的冲突等,究其根本原因是渠道成员之间的市场区域划分不明确,各自的分工、责任和权利划分的不明确。
(3)渠道企业信息不对称,市场知觉的差异。旅游生产企业主要掌握旅游产品开发生产的信息,而旅游销售商则更加了解旅游者的需求信息。由于二者掌握信息的差异,导致二者对市场状况的理解不同。旅游生产企业可能认为某种旅游新产品会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因此,希望旅游分销商积极分销这个产品。但是旅游分销商从目前市场状况出发,认为市场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因此不愿意积极分销,从而引起冲突三、解决旅游产品营销渠道冲突的方法
1.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上述种种冲突的表现形式都说明了,旅游渠道成员之间的利益不一致是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最根本原因。因此,为了解决这些冲突,就要在渠道成员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用机制促成渠道成员的利益共同化,这是解决冲突的根本出路。
2.进行渠道企业之间的目标管理
渠道成员之间的经营目标上的分歧也是导致旅游营销渠道成员之间冲突的根本原因。因此就要在渠道成员之间进行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主要方法就是建立超级目标。一个良好的超级目标应该具有两方面的特点:第一,应该是各个渠道企业为之努力的共同目标;第二,应该是各个渠道企业共同努力的长期目标。满足以上两方面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地将旅游渠道成员团结在一起,解决矛盾冲突。
3.细化各个渠道成员的责任和权利。明确渠道成员之间的责任、权利也是解决渠道冲突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明确权利,可以明确不同分销商的市场范围,明确大客户的归属。明确责任则可以明确各个渠道企业在广告、促销、服务等方面的责任,从而解决上述冲突。
4.加强渠道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进行人员互换
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渠道企业之间对市场理解的差异,从而引起一些渠道冲突。因此,加强渠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冲突的主要方法。而渠道成员之间的交流,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人员互换,特别是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互换。人员互换让不同企业领导者进入到合作企业中,有利于他们更加理解对方的处境,更容易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更有益于彼此交流和解决冲突。
参考文献:
[1]张琳廖佳丽:渠道冲突的原因与控制[J].商场现代化,2006(9)(中旬刊).pg12-13
[2]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g144,pg208-209
[3]姚群峰:电信服务营销渠道策略重点探讨——渠道竞合与渠道整合[J].当代通信,2004(24).pg44-46
当企业高举着产品战、价格战、概念战、品牌战等大旗杀得人仰马翻之时,一直暗藏在水面下的渠道竞争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也就有了“得渠道者得天下”“渠道是企业的命脉”的说法。
市场营销渠道的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市场营销渠道决策的正确与否,是企业能否实现市场营销目的的关键。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是通过一定的渠道实现的。企业只有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按适当的数量和价格把产品交付给消费者,才能实现所有权的转移,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从而实现企业目标。
渠道管理是企业为实现公司分销的目标而对现有渠道进行管理,以确保渠道成员间、公司和渠道成员间相互协调和通力合作的一切活动。渠道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当同一品牌的分销商发生价格冲突和窜货时,渠道管理尤为重要。渠道管理的关键是确定冲突的根源及其潜在隐患。建立和完善高效的渠道管理,可以给企业带来高额的利润回报,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一、营销渠道的作用
中间商存在的必要性在于解决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数量、品种、时间、地点等方面的矛盾,把商品从生产者那里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这样三方面均能获得一定的好处,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生产者来说,可使企业的产品能有效地打入广阔的目标市场,节省资金的占用,提高营销效率和投资收益率,获得生存的机会且能实现资本积累,确保企业的;对中间商来说,它可以将自然界的原始资源转化为人们所需要的商品组合,尽快地把产品交付给消费者,获得一定额度的利润;对消费者来说,可更多地选择商品,同时可廉价购买商品。
二、渠道管理的具体内容
1.对经销商的供货管理,保证供货及时,在此基础上帮助经销商建立并理顺销售子网,分散销售及库存压力,加快商品的流通速度。
2.加强对经销商广告、促销的支持,减少商品流通阻力;提高商品的销售力,促进销售;提高资金利用率,使之成为经销商的重要利润源。
3.对经销商负责,在保证供应的基础上,对经销商提品服务支持。妥善处理销售过程中出现的产品损坏变质、顾客投诉、顾客退货等问题,切实保障经销商的利益不受无谓的损害。
4.加强对经销商的订货处理管理,减少因订货处理环节中出现的失误而引起发货不畅。
5.加强对经销商订货的结算管理,规避结算风险,保障制造商的利益。同时避免经销商利用结算便利制造市场混乱。
6.其他管理工作,包括对经销商进行培训,增强经销商对公司理念、价值观的认同以及对产品知识的认识。还要负责协调制造商与经销商之间、经销商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尤其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如价格涨落、产品竞争、产品滞销以及周边市场冲击或低价倾销等扰乱市场的问题,要以协作、协商的方式为主,以理服人,及时帮助经销商消除顾虑,平衡心态,引导和支持经销商向有利于产品营销的方向转变。
三、营销渠道管理的设计
设计一个渠道系统要求分析消费者的需要,建立渠道目标及限制因素,确立主要的渠道替代方案和评价方法。
首先,场营销渠道的设计者必须了解目标顾客需要的服务产出水平。
其次,确定渠道目标和限制条件,不同类型的企业都会根据限制条件来确定它的渠道目标。
最后,确定渠道模式。
(1)直接销售渠道。直接销售渠道是指生产者将产品直接供应给消费者或用户,没有中间商介入。直接分销渠道的形式是:生产者——用户。具体方式企业直接分销的方式比较多,但概括起来有订购分销、自开门市部销售和联营分销。
(2)间接分销渠道。间接分销渠道是指生产者利用中间商将商品供应给消费者或用户,中间商介入交换活动。间接分销渠道的典型形式是: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个人消费者。
(3)长渠道和短渠道。分销渠道的长短一般是按通过流通环节的多少来划分,具体包括以下四层:①零级渠道。②一级渠道。③二级渠道或者是制造商——商——零售商——消费者。④三级渠道:制造商——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4)宽渠道与窄渠道。渠道宽窄取决于渠道的每个环节中使用同类型中间商数目的多少。企业使用的同类中间商多,产品在市场上的分销面广,称为宽渠道。企业使用的同类中间商少,分销渠道窄,称为窄渠道。
(5)单渠道和多渠道。当企业全部产品都由自己直接所设的门市部销售,或全部交给批发商经销,称之为单渠道。多渠道则可能是在本地区采用直接渠道,在外地则采用间接渠道。
四、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渠道不统一容易引发厂商之间的矛盾。(2)渠道冗长造成管理难度加大。(3)渠道覆盖面过广。(4)企业对中间商的选择缺乏标准。(5)忽略渠道的后续管理。(6)盲目自建网络,企业不能很好的掌控并管理终端。(7)新产品上市的渠道选择混乱。
五、针对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1.企业应该解决由于市场狭小造成的企业和中间商之间所发生的冲突,统一企业的渠道政策,使服务标准规范,为防止窜货应加强巡查,为防止倒货应加强培训建立奖惩措施,通过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有效结合,从而培育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厂商关系。
2.应该缩短货物到达消费者的时间,减少环节降低产品的损耗,厂家有效掌握终端市场供求关系,减少企业利润被分流的可能性。
3.厂家必须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去关注每个区域的运作,尽量提高渠道管理水平,积极应对竞争对手对薄弱环节的重点进攻。
4.在选择中间商的时候,不能过分强调经销商的实力,而忽视了很多容易发生的问题,厂商关系应该与企业发展战略匹配,不同的厂家应该对应不同的经销商。选择渠道成员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如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经营理念、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合作精神、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其下游客户的数量以及发展潜力等。
5.很多企业误认为渠道建成后可以一劳永逸,不注意与渠道成员的感情沟通与交流,从而出现了很多问题。从整体情况而言,影响渠道发展的因素众多,渠道建成后,仍要根据市场的发展状况不断加以调整,否则就会出现大问题。
6.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不顾实际情况,一定要自建销售网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厂家自建渠道必须具备的一定的条件:高度的品牌号召力、影响力和相当的企业实力;稳定的消费群体、市场销量和企业利润,具有相当的品牌认可度和稳定的消费群体;企业经过了相当的前期市场积累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管理模式等等。另外,自建渠道的关键必须讲究规模经济,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厂家才能实现整个配送和营运的成本最低化。
7.任何一个新产品的成功入市,都必须最大程度地发挥渠道的力量,特别是与经销商的紧密合作。经销商应该与厂家有相同的经营目标和营销理念,从实力上讲经销商要有较强的配送能力,良好的信誉,有较强的服务意识、终端管理能力;在同一个经营类别当中,经销商要经销独家品牌,没有与之产品及价位相冲突的同类品牌;同时经销商要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固定的分销网络等。企业在推广新品上市的过程中,应该重新评价和选择经销商,一是对现有的经销商,大力强化网络拓展能力和市场操作能力,新产品交其后,厂家对其全力扶持并培训。二是对没有改造价值的经销商,坚决予以更换。三是对于实力较强的二级分销商,则可委托其新产品。
参考文献:
[1]李先国.销售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当企业高举着产品战、价格战、概念战、品牌战等大旗杀得人仰马翻之时,一直暗藏在水面下的渠道竞争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也就有了“得渠道者得天下”“渠道是企业的命脉”的说法。
市场营销渠道的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市场营销渠道决策的正确与否,是企业能否实现市场营销目的的关键。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是通过一定的渠道实现的。企业只有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按适当的数量和价格把产品交付给消费者,才能实现所有权的转移,达到市场营销的目的,从而实现企业目标。
渠道管理是企业为实现公司分销的目标而对现有渠道进行管理,以确保渠道成员间、公司和渠道成员间相互协调和通力合作的一切活动。渠道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当同一品牌的分销商发生价格冲突和窜货时,渠道管理尤为重要。渠道管理的关键是确定冲突的根源及其潜在隐患。建立和完善高效的渠道管理,可以给企业带来高额的利润回报,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一、营销渠道的作用
中间商存在的必要性在于解决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数量、品种、时间、地点等方面的矛盾,把商品从生产者那里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这样三方面均能获得一定的好处,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生产者来说,可使企业的产品能有效地打入广阔的目标市场,节省资金的占用,提高营销效率和投资收益率,获得生存的机会且能实现资本积累,确保企业的;对中间商来说,它可以将自然界的原始资源转化为人们所需要的商品组合,尽快地把产品交付给消费者,获得一定额度的利润;对消费者来说,可更多地选择商品,同时可廉价购买商品。
二、渠道管理的具体内容
1.对经销商的供货管理,保证供货及时,在此基础上帮助经销商建立并理顺销售子网,分散销售及库存压力,加快商品的流通速度。
2.加强对经销商广告、促销的支持,减少商品流通阻力;提高商品的销售力,促进销售;提高资金利用率,使之成为经销商的重要利润源。
3.对经销商负责,在保证供应的基础上,对经销商提品服务支持。妥善处理销售过程中出现的产品损坏变质、顾客投诉、顾客退货等问题,切实保障经销商的利益不受无谓的损害。
4.加强对经销商的订货处理管理,减少因订货处理环节中出现的失误而引起发货不畅。
5.加强对经销商订货的结算管理,规避结算风险,保障制造商的利益。同时避免经销商利用结算便利制造市场混乱。
6.其他管理工作,包括对经销商进行培训,增强经销商对公司理念、价值观的认同以及对产品知识的认识。还要负责协调制造商与经销商之间、经销商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尤其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如价格涨落、产品竞争、产品滞销以及周边市场冲击或低价倾销等扰乱市场的问题,要以协作、协商的方式为主,以理服人,及时帮助经销商消除顾虑,平衡心态,引导和支持经销商向有利于产品营销的方向转变。
三、营销渠道管理的设计
设计一个渠道系统要求分析消费者的需要,建立渠道目标及限制因素,确立主要的渠道替代方案和评价方法。
首先,场营销渠道的设计者必须了解目标顾客需要的服务产出水平。
其次,确定渠道目标和限制条件,不同类型的企业都会根据限制条件来确定它的渠道目标。
最后,确定渠道模式。
(1)直接销售渠道。直接销售渠道是指生产者将产品直接供应给消费者或用户,没有中间商介入。直接分销渠道的形式是:生产者――用户。具体方式企业直接分销的方式比较多,但概括起来有订购分销、自开门市部销售和联营分销。
(2)间接分销渠道。间接分销渠道是指生产者利用中间商将商品供应给消费者或用户,中间商介入交换活动。间接分销渠道的典型形式是: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个人消费者。
(3)长渠道和短渠道。分销渠道的长短一般是按通过流通环节的多少来划分,具体包括以下四层:①零级渠道。②一级渠道。③二级渠道或者是制造商――商――零售商――消费者。④三级渠道:制造商――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4)宽渠道与窄渠道。渠道宽窄取决于渠道的每个环节中使用同类型中间商数目的多少。企业使用的同类中间商多,产品在市场上的分销面广,称为宽渠道。企业使用的同类中间商少,分销渠道窄,称为窄渠道。
(5)单渠道和多渠道。当企业全部产品都由自己直接所设的门市部销售,或全部交给批发商经销,称之为单渠道。多渠道则可能是在本地区采用直接渠道,在外地则采用间接渠道。
四、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渠道不统一容易引发厂商之间的矛盾。(2)渠道冗长造成管理难度加大。(3)渠道覆盖面过广。(4)企业对中间商的选择缺乏标准。(5)忽略渠道的后续管理。(6)盲目自建网络,企业不能很好的掌控并管理终端。(7)新产品上市的渠道选择混乱。
五、针对渠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1.企业应该解决由于市场狭小造成的企业和中间商之间所发生的冲突,统一企业的渠道政策,使服务标准规范,为防止窜货应加强巡查,为防止倒货应加强培训建立奖惩措施,通过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有效结合,从而培育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厂商关系。
2.应该缩短货物到达消费者的时间,减少环节降低产品的损耗,厂家有效掌握终端市场供求关系,减少企业利润被分流的可能性。
3.厂家必须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去关注每个区域的运作,尽量提高渠道管理水平,积极应对竞争对手对薄弱环节的重点进攻。
4.在选择中间商的时候,不能过分强调经销商的实力,而忽视了很多容易发生的问题,厂商关系应该与企业发展战略匹配,不同的厂家应该对应不同的经销商。选择渠道成员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如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经营理念、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合作精神、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其下游客户的数量以及发展潜力等。
5.很多企业误认为渠道建成后可以一劳永逸,不注意与渠道成员的感情沟通与交流,从而出现了很多问题。从整体情况而言,影响渠道发展的因素众多,渠道建成后,仍要根据市场的发展状况不断加以调整,否则就会出现大问题。
6.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不顾实际情况,一定要自建销售网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厂家自建渠道必须具备的一定的条件:高度的品牌号召力、影响力和相当的企业实力;稳定的消费群体、市场销量和企业利润,具有相当的品牌认可度和稳定的消费群体;企业经过了相当的前期市场积累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管理模式等等。另外,自建渠道的关键必须讲究规模经济,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厂家才能实现整个配送和营运的成本最低化。
7.任何一个新产品的成功入市,都必须最大程度地发挥渠道的力量,特别是与经销商的紧密合作。经销商应该与厂家有相同的经营目标和营销理念,从实力上讲经销商要有较强的配送能力,良好的信誉,有较强的服务意识、终端管理能力;在同一个经营类别当中,经销商要经销独家品牌,没有与之产品及价位相冲突的同类品牌;同时经销商要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固定的分销网络等。企业在推广新品上市的过程中,应该重新评价和选择经销商,一是对现有的经销商,大力强化网络拓展能力和市场操作能力,新产品交其后,厂家对其全力扶持并培训。二是对没有改造价值的经销商,坚决予以更换。三是对于实力较强的二级分销商,则可委托其新产品。
参考文献:
[1]李先国.销售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