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模块式教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和研究中存在的弊端,笔者所在的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幼儿教师口语教学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探讨研究、运用模块式教学方式,并取得显著效果和初步成果。主要做法是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现行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梳理的基础上,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改革为个案,采用国际先进的模块化课程开发方法,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以可供选择的模块课程教学的形式具体化,以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在课程目标(知识、技能、态度领域)、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培养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职业素质。以期通过一个专业的模块式教学模式构建,抽象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可资借鉴的、以模块化课程体系为特色的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模式。
三、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研究的主要环节
一个科学的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的教学模式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设计开发的一套较为完整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的能力本位的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模式。首先必需有科学的理论基础,这就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掌握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设计理论等现代科学理论,结合中国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国情,从“幼教师资调查与分析、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分析、教学环境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实施、教学管理与评价”等五个环节,做较为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一模式分为五个环节,具有周期循环提高的特点,称之为“五环节周期循环教学模式”。第一环节:幼教市场调查分析环节。一是市场调查,主要研究国家特别是本地区的有关政策,调查幼教市场需求,正确作出模块设置的决定;二是模块设置的可行性研究,就是根据幼教市场人才需求,决定人才培养方式、学制等。第二环节:幼儿教师职业能力分析环节。经过幼教市场调查分析,确定了开设的模块,就需要研究模块培养目标。根据职业教育能力本位原则,应用职业能力和素质分析方法,进行培养目标专项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分析。第三环节:教学环境开发利用环节。教学环境开发利用包括开发教学软环境和开发教学硬环境两方面内容。软环境主要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改完善,课程标准的规范制定及执行,教材的选用以及校本教程的开发。开发教学硬环境主要是指教学实训室的开发以及实习实训基地的开辟与建立。第四环节:教学实施与管理环节。教学实施过程分为四部分:一是入学水平测试,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面试环节必须通过普通话口语表达测试;二是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制定幼儿教师口语的教学计划;三是实施教学计划,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利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并完成教学计划;四是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定,这是模式化教学成果的考量与展示。第五环节:教学评价与考核环节。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环节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学评价必须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以保证模式的顺利运行和周期提高。教学评价包括:学生学习目标评价、教学环境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师评价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
四、幼儿教师口语模块式教学研究的构建模块
深入研究幼儿教师课程模块,建立科学、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块。教学模块包括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训练、职业口语训练三个模块,为了模块的可操作性,整合这三个模块的知识点、能力和情感,确定教学目标及内容,从而进行口语模块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计研究,将模块细化为语音训练、朗读、说话、讲故事、幼儿教师教育口语、幼儿教师教育口语等六个项目内容。同时,着手对口语模块教学课堂过程的研究,体现在模块教学课堂过程生动化、专项化、应用化和系统化这四个方面。口语模块化教学的开展需要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结合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口语模块化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最后,从设定多元性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及同行评价,学生及考试评价这几个方面幼儿教师口语模块教学进行评估与反馈的研究。
根据调查了解,几乎所有的各类高等院校和中职学校都使用厂家生产的实验箱进行电子电路实验。虽然使用这种实验箱有其优点,如灵活性较强,理论上讲可以做很多种实验,但实际上大多数学校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通常只做几种至十几种实验,实验箱的灵活性体现并不明显,而其弊端却是十分明显的,最突出的问题是每个元件都要通过连接导线和接插件进行连接,如果电路比较复杂,连线必定很多,要花费很多时间,还很容易接错,造成元件损坏;或者由于实验箱使用日久,接插口氧化接触不良,连接线内部断线,导致电路不工作,无法进行实验,修复实验箱也花费不少时间。老师指导实验也很辛苦,检查学生的实验电路很费事,因为学生往往把线接得很乱,特别是当实验电路比较复杂的时候,更是纷纭繁复,老师有时甚至宁愿重新接线.事实上,根据我们的观察,学生经常是把主要的时间都花在接线和排查上,接完电路,检查接线,排除故障,确认无误,准备开始实验时,时间已所剩无几,只好匆匆进行测试,有些学生测不完就凑数据、抄结论,从根本上来说这是本末倒置的.实验的目的,本应是测试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参数等,例如,基本放大电路实验,主要要求学生测试基本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频率响应等,至于接线实际上基本是无用功,因为在实际工作中都不需要用人工将导线连接,而是通过印刷电路板已经连接好了的,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接线上,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以上弊端的存在,大大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更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必须进行改革.把实验箱由分散的元器件用导线和接插件连接起来改为模块式电子电路实验板,即把每个实验电路用印刷电路制作成模块式电子电路实验板(制作实验板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实践机会),可以做到在设计电路板时尽量与电路图的元件布置和走线相同,让学生直观地看出电路的结构,有助于学生对实验电路的认识和理解,这是原来所用的实验箱不可比拟的。实验时,只须接通模块式电子电路实验板的电源,接入信号源和测试仪器,即可进行实验,将时间和精力主要用于测试电路的性能、指标、参数等,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和实验的可靠性,更使学生有时间用于对实验的分析和研究上,甚至可以做到只给出实验的目标,而实验的方法和步骤由学生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2模块式电子电路实验板
首先,按照实验要求,设计出合理的电路图,然后设计相应的印刷板图,应尽量与原理图相同,以便学生直观了解。
2.1实验电路与模块电路板
下面以模拟电路中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基本放大电路为例,其基本电路如图1所示。R2用于调整静态工作点;设置两个输入点1和2(一个直接输入,一个经电阻R2)目的是测试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设置J2是用于测试输出阻抗;J1用于观察旁路电容的作用,或者说观察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设计的印刷电路板如图2所示。元件就直接焊在印刷板敷铜线一面上,可见其与电路原理图基本是一模一样的,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直观地看出电路的结构。
2.2实验方法与步骤
开始实验,先调整R2,选择合适的工作点,一般选IC=1~2mA,按图中的参数,测得VE=1~2V即可,然后将信号源直接接入1点,调整信号源至幅度20mV左右,频率1000Hz,将J1闭合,J2断开,用示波器测出输出电压VO,将它与输入电压Vi相比,即可求出放大倍数A=VO/Vi。合上J2测出输出电压VO′,根据公式VO/(RO+RL)=VO′/RL即可求得输出阻抗RO=RL(VO-VO′)/VO′,然后将信号源改接2点,用示波器分别测得2点对地电压Vi和1点对地电压Vi′,根据公式Vi/(R1+Ri)=Vi′/Ri即可求得输入阻抗Ri=R1Vi′/(Vi-Vi′),还可测量频率响应,以及通过调整R2观察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倍数、失真的影响;通过断开J1,按以上方法重新测试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输入阻抗、输出阻抗、频率响应等,观察旁路电容的作用,或者说观察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1.模块选择与串联教学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在教学文种时,对于理论常识少讲甚至不讲,只强调写作注意事项,然后设置职业情境,将几个文种串联起来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系列文种写法的同时熟识了一项具体工作的流程,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如讲完个人简历和演讲稿,将这两个文种合并训练,让学生上台做求职性自我介绍。
2.职业情境模拟训练在文种的学习中,创设近于职业环境的写作情境,让学生尝试进入某种职业角色,通过情境模拟掌握具体文种的写法和使用。这样使应用文写作的学习从书本进入操作性的仿职业环境,使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效果,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宗旨。如在训练求职性自我介绍时,模拟招聘面试现场,课桌沿教室摆放为长方形,教师和学生分坐三边,扮演面试官的角色,每位“求职者”自我介绍后,各位“面试官”根据本公司招聘人才的需求,提出问题,让“求职者”回答,根据回答效果和满意度打分。这种模拟方式实践证明效果显著,“面试场面”热烈,学生既提高了学习热情,又有了一次求职体验,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查漏补缺,加强锻炼,提高竞争力,适应职业和社会的需求。
二、学习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建议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学习评价体系,一直不是主要以试卷的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是从出勤与表现、平时作业、期中考核、期末考试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评定。语文教研室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学习评价秉持以学习质量为核心的评价理念,从以下三个方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1)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和完成练习情况,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2)学生模拟练习的质量,对学生的纸质作业反复指导,直到最后提交上来的是完全合格的作业;(3)期末考试试题尽量减少理论知识的分数比重,提高错文修改和情境写作的考核权重,将考试纳入实践训练,起到学习考核的效果。下一步的努力是建议学院考虑改革期末考试的方式,再适当降低其在综合成绩评定中的权重,考核形式改为开卷考试,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研、科研活动
1.教研活动。编写了教改实施方案,指导教师使用模块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同时组织教研活动、听评课活动、学生座谈,听取同行、学生的意见,积极探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2.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2014年语文教师参加了两次高职院校公共课改革的学术会议,分别为5月19日的全国高职高专公共基础课程骨干教师网络培训和10月12日的2013~2014年内蒙古高等学校公共课教学改革科研项目重点课程精品教学资源建设(高职高专教育)启动会,会上听取了专家的全局性的改革意见,学习了其他职业院校的成功教改经验,并就本学科召开了研讨会,一线教师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意见,对本院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与促进作用。
二、逆向教学模式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一)整体逆向
整体逆向教学模式,即从整体上打破传统教学先理论、再过程、后结论的三段式教学法,翻转课堂为明确教学结论,根据教学结论设计教学过程,准备教学理论的整体逆向教学模式。具体到基础会计教学,就是以三大会计报表为起点,明确三大报表的关系和内容,以证、账、表为主线,实训操作为核心,构建模块化的课程教学结构,将基础会计划分为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综合模拟四个基本模块,设计教学过程,融入教学理论,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的和谐统一。
1.设计整体教学目标
以创业案例为启蒙,学生参与讨论,得出基础会计的教学目标。在启蒙案例中,教师启发提问:你认识会计吗?会计是做什么的?会计的职能是什么?会计工作应该遵循怎样的会计原理和会计制度准则?在一系列的讨论总结中,凭借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明确会计人员日常主要工作为算账、记账和报账,教师配合展示凭证、账簿和报表,让学生明确,该课程最终所涵盖的内容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要完成的任务,明确教学目标。
2.设计课程整体教学过程
发放会计报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识记会计报表的关键内容,比较报表中的数据信息,得出要做成这样一份报表,需要准备哪些教学内容: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等式、会计账户等。明确基本理论之后,引导学生,一笔经济业务发生了,我们是直接把经济业务录入报表吗?展示凭证和账簿实物,要得到报表中的相应数据,在单位发生经济业务时,我们要按照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间,对业务进行分类汇总,填制相关凭证和账簿,最终形成报表。
3.归纳总结
将创业案例进行归纳总结,明确达到该课程教学目标所要经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框架,明确学习目的,了解所学知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教学目标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等。
(二)局部逆向
局部逆向教学法在整体课程教学思路确立的前提下,对局部教学模块进行调整。现以《记账凭证的填制》为例。记账凭证的填制是会计核算的起点,一张凭证出错,随之账簿和报表将出现错误,它是基础会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介绍记账凭证的定义、内容,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填制,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很难形象记忆,不能灵活运用知识点。而逆向教学法恰好克服了这个弊端。
1.设计教学目标
教师展示填制正确的记账凭证,引导学生讨论发生了怎样的经济业务,观察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总结归纳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明确不同种类、不同名称的经济业务,应该填制相应的记账凭证,由此,教学目标在学生的形象思维下,更好的实现。
2.设计教学过程
学生完成对经济业务的直观认识和分类后,教师总结收到货币资金填制收款凭证,支付货币资金填制付款业务,不涉及货币资金的经济业务填制转账凭证。从而把会计分录和记账凭证紧密结合,理解记账凭证的核心就是会计分录。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记账凭证的相关项目,将经济业务填到相应的凭证上。一部分学生能迅速领会并选择正确的记账凭证并填写,但部分学生会计分录不熟悉,会导致后续工作的错误。教师要针对性的布置作业,复习经济业务的核算,并填制相应的凭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轻松掌握了记账凭证的填制,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教学,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效果。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要求高职高专在校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具有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高等教育“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与训练”。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会计专业是高职院校普遍设置的专业,如何体现会计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有效地推行工学结合,是摆在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就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建立会计模拟实训室,进行工学结合的会计仿真教学
这是每所设有会计专业的学校都可以做到的。建立与学生规模相当的会计手工操作模拟实训室与会计电算化实训室,设置会计模拟教学系统、会计岗位模拟系统、会计业务模拟系统、银行结算模拟系统、纳税申报模拟系统等,让会计各岗位的业务都能在会计模拟实训室中有所体现,并能提供相应的操作模拟训练。还可以将各环节进行组合,体现不同规模企业的会计业务组合,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实训环境。学生可以以会计主管、材料会计、固定资产会计、往来账会计、成本会计、销售会计、税务会计、出纳等不同的会计身份进行反复演练,也可以以供应商、采购商、仓库保管员、企业经理、财政、税务、银行、审计等其他不同的身份进行模拟训练。在校内实训中,应当将会计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实训相结合,让学生知道会计手工操作与运用会计软件进行电算化操作的区别与联系。可聘请企业会计人员到实训现场指导,提高仿真实训的真实性。
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工学结合的会计感性知识教育
根据会计教学的需要,在校外建立必要的会计实训基地,主要承担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感性知识教育。在进行会计启蒙教学之前,可让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去感受一下会计环境,到企业观察会计资料,参观会计工作流程,听取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过程的介绍,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分期分批地安排学生到校外学训基地(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一至两周的短期见习,通过查阅会计资料,参与审计取证等活动增加其感性知识。
三、建立校外顶岗实践基地,进行工学结合的校外顶岗实践
校内会计实训与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会计感性知识教育,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毕竟只是一种“操练”。为此,学校应当运用各种关系,在校外建立数量较多的校外顶岗实训基地,为学生的“演习”提供场所。我院在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了“第一学期打好基础、二三学期强化专业、第四学期顶岗实践、第五学期知识拓展、第六学期毕业实习”的人才培养思路,要求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会计主干课程后,到企业顶岗实践一个学期,进行会计知识的“演习”。鉴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不可能在一个企业中安排大批的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顶岗实践。为此,建立校外顶岗实践基地就成为开展学生顶岗实践的关键。可以运用校友会的关系,逐步推进校外顶岗实践基地的建立。同时可采取“两人顶一岗”的方法,以减少建立校外顶岗实践基地的压力。在学生校外顶岗实践期间,要聘请企业财会人员担任会计实践指导师,承担顶岗学生的指导任务,会计专业教师定期到各个实践点进行巡回指导,随时掌握学生顶岗实践的情况。
四、建立校内生产型实践基地,进行工学结合的全真会计教学
由于企业的体制与机制问题,要建立满足学生顶岗实践需要的校外顶岗实践基地有相当的难度。为了解决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性教学问题,也可以采用建立校内生产型实践基地的办法。运用学校师资的优势,组建会计服务机构,承担记账、审计之类的业务,为学生提供全真的会计教学。我院会计专业利用拥有6名注册会计师的优势,与丽水某会计师事务所挂钩,成立了会计服务部,对外承接审计、验资、记账、会计咨询服务等业务,组织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在会计教师的指导下,直接从事企业会计业务的处理和承担部分审计基础工作。至今已为数十家企业提供了会计、审计等方面的服务。建立校内生产型实践基地,既为教师提供了直接从事会计实务的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企业会计业务和审计业务处理的机会,又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了服务,还为学生、教师增加了收入。但校内生产型实践基地所能提供的实践机会对众多的会计专业学生而言,仍是僧多粥少,不能完全满足会计专业学生全面开展工学结合的需要。可以采用一套资料几组学生共用的方式予以解决。
五、抓好毕业实习环节,进行工学结合的就业会计教学
会计专业学生通过前述各类工学结合的会计教学,通常能比较全面地掌握企业会计处理的基础操作技能,能应对企业日常会计业务的处理,但对于多数学生而言,一旦让其独立进行某项会计工作时,仍会感到胆气不足。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抓好毕业实习环节。我院的基本做法是,在第五学期,通过举办就业洽谈会、学生推介会、网上自我推荐、家长联系落实等方式,使大部分即将毕业的会计专业学生在毕业实习前就落实了毕业后的工作单位与工作岗位,使实习单位与将来的工作单位相一致,实习岗位与将来的工作岗位相一致,从而将毕业实习成为工学结合的就业会计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实习,使所学会计知识与所从事的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的磨合,真正达到所学与所干零距离,毕业与就业零过渡的教学目标。
当今我国会计教育正在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向启发式的教学进行转变,但还是不能够摆脱传统教育的模式。在启发式的教学中,新课程是以实现以学生为本为宗旨,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时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和自愿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基础会计》正是一门学习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开设这门课,不仅是为以后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学生能够打下牢靠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让学生有能够培养和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
1、当前《基础会计》教学现状
1.1、对学生入门教育重视不足
当前在高校的基础会计课程中,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入门教育,一般开设课程也只是会开设大一的第一或第二学期。基础会计的第一章内容就是基本理论部分,而教师在讲课的时候,都是直接给同学们讲第一章节,没有讲有关这方面的入门知识,也不解释社会实践,也不带领学生通过别的途径来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以至于学生在刚学习时,就因为讲课的不清晰,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不能引发兴趣。这门课程与社会实践是紧密相连的,但学生对社会实践确是一无所知,所以对于学生来讲也是难以入门的,他们不知道企业是怎么经营的、企业的经营流程是怎样的、会计在企业中会是做什么的等等。如果想要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能学好知识,就应该重视学生的入门教育。
1.2、教学上注重理论,实践教学缺乏
基础会计是比较偏向于实践性的一门课程,但往往好多高校更多的是偏重在理论知识上,轻视实践的教育。基础会计课一般是设置为72个课时,但有些高校的实践课确不足20课时,甚至还有的是不会开设会计实验课程,使理论和实践互不关联,使学生不能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也不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有关的知识点。但学生会因为要去应付考试,就会死记硬背概念、会计等式、账户的借贷方向,即使自己对这方面的知识一无所知,这也不利于学生在市场经济上知识结构的学习。
1.3、教学模式创新不足
现在的教学方式,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的单方面的讲课,是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会过多的强调基础会计的学习要记忆、计算,缺乏师生的交流和互动,没有一个好的教学体系,也不能体现授课的灵活性,不能够引导学生去主动的学习。
1.4、会计信息化教学缺乏
当前我国的基础会计教学基本上还是处在手工信息系统阶段,实际的会计教学和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分开的。有时可能还会提到“会计信息系统论”的观点,但有的高校因为财力的原因在教学中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会很少,学生的实践教学还是主要以手工做账为主,是做不到信息化教学的。
2、加强《基础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
由于现在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在各方面的要求都在提高,对大学生的知识面的要求也在提高,要求知识面广的,以至于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基础会计作为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基础课,不过也有的高校是把基础会计当作公开课或公选课来上的,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在不断的提高教学目的,也在不断的实现去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所以,在新的环境下,我们必须跟随时代的脚步,去改革更适合我们新一代学生的学习模式。
2.1、加强学生会计入门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般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是在大一的时候,所以大一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就要做好入门教育。在大一新生刚入校的时候我们要对他们所选择的专业对他们进行介绍,其中包括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的课程设置、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课程开设的先后次序、课程开设的学期、课程学分和课时数,以及上学的时间和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要让大学生知道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获取老师所教的知识外,要有效的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信息化工作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要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最后,也要让学生去知道会计到底是什么,在企业工作的时候,经营的流程又是什么样的,去了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和基本会计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有的高校可能条件不是很好,那就可以选择给学生播放纪录片,以纪录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企业经营的概况。也可以带学生实地去参观拜访一些知名企业,最主要是一些工业企业,因为其是非常复杂也是最为完整的。能够让学生真实的去体验这种企业工作。可以让学生很快的进入这门课程的学习当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可以定为3周或5周的金工和电工实习,帮助学生去体验生产经营流程,增加学生对企业经营和社会实践了解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加强教学内容改革
在当今社会上,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财务会计的人才需求是非常大的,而高校所培养的会计人员已经不能满足于市场的需求。是因为一些企业和社会各单位他们是需要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又能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会计专门人才。我们是以学生为本作为教学理念,就应该关注学生的需要和他们以后的发展。所以就必须将基础会计教学的内容将以改革,《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是理论和实践是并重的,不要只追求理论,而没有实践的东西在教学中,也不要只有实践而没有理论。要做的压缩理论的学时,对理论的东西进行内容精简,提高实践技能,然后,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可以在教学上进行补充,将新的教改教研成果和学科最新发展成果放于教学内容中。我们也可以将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考证内容等纳入课堂教学。
2.3、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基础会计在教学过程中是按照书中的内容和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的适应程度来选择教学的方法,会选择一些案例教学法、实务引导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拿案例教学作为例子,因为基础会计的知识点都比较抽象,且非常难懂,学生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时我们可以运用案例教学,让知识点与案例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结合案例,使自己更容易理解这些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基础会计的内容里,会出现六大会计要素概念,大多数的学生不能理解这部分的内容,那么什么事六大要素呢、会计等式又是什么呢、为什么会计要素会存在数量关系,企业经营业务的发生为什么不会改变会计等式的恒等性等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学习六大要素时难以理解的重点和难点。所以说,教学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只靠教师在课程中单方面的教课是不够的。我们可以换一种方法,教师可以在讲这六大要素概念之前就和学生一起进行商品零售商经营活动的情节模拟,可能教学效果就会大大的不一样。我们可以让以为学生扮演产品的零销售,把课堂看作为一个销售市场,在开展这个活动之前我们要先筹集资金,将这些资金分为老师和学生自有的财产,教师要告诉学生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什么是所有者权益,且它们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要列出学生的资产表格,难后市场就开始运作,叫零售商去购进所需的产品,并分析资产负债表的各要素的变化,让学生知道在业务不断的变化过程中会计的等式是否同样也会发生变化。最后,分析在产品的不同的销售价格和成本相对比一下,企业的利润是否在变化,让学生知道收入、费用、利润是什么,这3个会计要素所产生的关系又是什么?利润的盈利和亏损会对你本身拥有的财产又有什么样的影响。所以说这样的情景模拟教学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不仅能有效地把握好知识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不断的提高。
2.4、注重校企合作,加强基础会计教学人才培养
当前高校教师大都是毕业后就进入高校就职,开始工作,所以缺乏实践教学经验,他们对企业的实际的经营概况不是很了解,这是在基础会计教学当中是不利的。所以,高校可以和一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一些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派去企业里面进行挂职锻炼,通过从中获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经验来满足由教学经验的不足而在教学方面的欠缺。在进行信息化教学的时候,有的教师可能也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高校也应该对任课教师进行会计信息化培训,来提高教师信息化意识和知识,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这方面的知识。
2.5、加强教学实验改革
基础会计教学是比较偏重实践的一门学科,而教学实验又是在教学中不能缺少的部分,所以教学实验也要做出一定的改革来完善会计模拟实验的建设,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真实性。实验教学也是需要资金的投入,购买实际工作应用的账务处理工具,让学生不再是有以前传统的简易的凭证和账页,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真正感受到自己的职业定位。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个模拟的银行,进行一些模拟业务,让学生在存款业务和取款及办理票据业务的办理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从而提高就业率。总之,基础教学的改革不是一下子就能改革好的,问题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它需要不断的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纠正问题。我们始终要把握一个原则:除了让学生接受会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只注重传统的教学方式,要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培养出最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标。
陕西师范大学强化实践育人观念,切实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着力培养免费师范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取得明显成效。
完善培养方案,健全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了“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实践模块”的课程体系,设置了“教师教育”核心选修课;组织编写了“学科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12部)、“学科教学技能”(7部)、“免费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南”(13部)等系列特色教材;构建了分层次有重点的“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三大实践体系,分别以基本技能与素质培养、职业技能训练、创新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为内容;将师范生钢笔字、粉笔字书写能力,普通话水平测试,学科教学技能训练列入正式教学计划,开展相关测试及比赛。
加强教育实习管理,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一是丰富教育实习模式。采取“多学科混合编组”为主、 “单一学科编组”为辅的集中教育实习模式和“区域集中、分片管理”的管理体制;将现场指导与远程指导有机结合,由专业化、高层次的教学指导团队和心理辅导团队通过教育实习网络平台在线答疑,适时指导;将基地实习与返校反思有机结合,精心开展编印优秀教育实习成果、刊发教学研究论文等实结工作。二是建设优质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依托“国家985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建成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0多个微格教学实验室等校内基地;与新疆、青海、宁夏、陕西4省以及甘肃天水1市达成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共建协议;在河南、广东等7省份建立了300多个校外基地;积极开展国外教育实习交流与合作,先后选派多名师范生赴国外高校进行教育实习。三是与实习基地建立双赢互惠可持续发展的合作机制。定期召开免费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会议,搭建双方交流平台;发挥学校学科教学论、课改等专家优势,为基地学校教师聆听讲座报告及听课进修提供便利;选聘基地学校优秀实习指导教师担任学科教学论兼职教师;征集出版基地学校教师教学论文,为其提供交流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平台。
构建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开展创新实践活动。设置学科专业导引课程,由资深教授讲授引导;设置师范生科研基本素养训练课程,明确学年论文和综合设计数量质量要求;将高水平教师的科研成果和校企合作项目转化为本科实验教学内容,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通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各类学科竞赛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设立校级项目评选机制,精心筛选和组织学生参评国家级项目;依托大学生创新项目,开展优秀论文评选,并帮助学生积极转化为研究成果,共获得专利3项;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提供师资和经费保障,组织、辅导学生团队协作攻关;办好“暑期学校”,开设涵盖学校所有学院(部)的各类课程30多门,超过千余人次的学生参加学习。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一 项目式教学法——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的有效形式
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养应用技术型高级专业人才,其“培养过程中最突出的特色是重视实践教学,突出实践能力培养”[2]。“项目式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真实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3]。它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和情景学习理论基础上体现行动导向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4]。项目式教学是将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完成项目、职业体验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其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 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5]
项目式教学法的另一个特点是强化了实践教学,突出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它既能在生产或工作实践中培养学生具体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具有更“宽”“专”“交”的知识结构,强调了理论、知识、方法、能力的协调发展,使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知识、技术创新和知识、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实践性、主动性、互动性、创造性在项目式教学中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项目式教学法能更好地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 学院在项目式教学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强化理性认识,探索项目教学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是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升格而成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科类专业是学院设置的主体专业。通过项目式教学,强化工科学生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教学的实践性是学院教改工作的主要方向。为了探索项目式教学的本质特征,统一思想和行动,学院多次召开全体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全体学生干部、学生代表参加的“推进实践教学,实施项目教学”的主题研讨会、动员会,下发了《关于制定专业实践教学计划和大力推进实践教学的几点意见》,要求各专业在树立实践教学意识的基础上,围绕项目式教学,完善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目标体系,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将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分解并落实到相关课程模块和教学内容,制定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和实习实训教学计划,研究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整合,全面实施项目式教学。
(二)分解培养目标,构建适合项目教学的能力目标体系和课程体系
1 构建综合职业能力目标体系
为了更好地适应项目式教学,我们把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目标分解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通用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三大部分。它是构建课程模块,设置课程,制定项目式教学计划和开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依据,也是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2 构建综合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我们把应用型本科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目标,定位在建立实践课程体系,适应项目式教学上。为此,我们调整了课程模块,将课程体系分为思想道德素质课程、通用能力课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课程以及素质和能力拓展课程五大模块。这种模块课程,既强调了理论知识课程的宽度和长度,又突出了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注重了学生思想道德等人文素质的提高,兼顾了学生个人特长和能力的拓展。模块化课程使项目式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加明确和突显。
(三)突出实践特色,制定实践教学项目和教学规范
1 确定项目选择和项目教学的原则
“教学项目的选择与开发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课程的教学目标三个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工艺规范与技术标准,选择具有明确主题和活动内容的典型项目”。[6]因此,我们制定了项目选择和项目教学的几个原则:(1)典型性和针对性原则。项目必须是“真问题”“真课题”;项目教学必须同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目标体系紧密结合。(2)综合性和差别性原则。项目选择应该以专业为基础,体现多学科,一般不限于某一学科;不同专业应有不同项目或项目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同一项目的教学对不同专业应有不同要求和不同的考核标准。(3)理论和实践并重原则。通过项目教学能引入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在获得能力的同时获得必需的理论知识。(4)可操作性、实效性原则。项目的选择和教学,要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行动导向和学生的实际操作;学生的训练以及考试考核成绩评定要具有实效性。(5)开放性、互动性原则,即项目开发和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师生能互动。
2 确定项目教学的教学大纲
项目教学必须编写出项目教学大纲,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素质与能力、主要项目和非主要项目等关系,明确项目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考核方式和学生成绩评定标准等构成要素,以避免孤立地进行项目式教学。
3 编写项目教学教材和资料
为了解决教材和相关的资料问题,我们采取了先资料,后教材的作法:第一阶段,用2年左右时间,通过借鉴、收集整理、自己编写,解决项目教学急用的各种资料。第二阶段,用5年左右的时间,编写出项目教学课程教材,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修改完善,力争达到出版要求。
(四)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为实施项目教学提供硬件支撑 为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的决策和规划。下设办公室,成员由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处、二级学院等处室、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学院建设了一批比较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这些基地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单纯实习实训型。主要用于与教学进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项目实习实训,大多设置在校内或学校附近交通方便的地方。
第二种:校企双向合作型。企业和学院分别在对方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选择相关专业毕业班的学生组成培训班,学习企业需要特设的课程和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熟悉企业业务运作情况。培训结束,学生即可到企业参加综合项目的实习实训。
第三种:实习与就业结合型。企业接受即将毕业的学生顶岗实习并准就业。
(五)完善实践教学的评教评学体系,加强项目教学的管理和考核
1 完善教学督导组织,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督查、督导
学院完善了教学督导组,委派一位副院长主持督导组的工作,增加了教学督导办公室的人员,制定了《教学督导工作条例》,建立了会议制度、听课制度、教学研讨制度和定期提交教改意见和建议的制度。
2 健全评教评学制度,促进教学管理规范化
我院的评教评学制度由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六个部分组成。评教评学活动的主要方式是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为规范问卷调查,教务管理部门编制了6种表格,列出了评教评学的项目和评分标准或等级标准。普遍的评教评学活动,即全院师生人人参与的评教评学活动每学期2次,专项评教评学活动即针对某位教师或某门课程的评教评学活动每学期1~2次。
3 改革考试制度和学生成绩考核办法,探索项目教学考评的长效机制
为了保证项目教学取得实效,我们确立了形成性诊断考核和总结性评价考核并重,以形成性诊断考核为主的考核体制。推行知识、技能和素质全面考核,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的考核内容结构;将考核重心转向实践环节的项目教学,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和训练,将平时成绩所占比例由原来的30%,提高到50%。担任通用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任务的课程,其项目能力测试成绩所占比例不低于60%,且实行能力测试成绩“一票否决制”。
通过探索和实施,我们总结出了“项目教学”的三个基本特点:(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制定教学项目和项目目标;(2)根据项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3)保持教学项目之间一定的顺序和连续性,上一个教学项目完成后才能转入下一个项目的教学。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突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大力推进实践教学形式的改革,实施项目教学,有利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践性教学是打造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彰显其专业潜能特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7]我们学院在项目式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今后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特别是探索项目教学的环节、内容、方式方法和规律,使项目教学更加符合应用技术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士献,李永平.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版),2010(10).
[2]高玉平,胡志民.在互利双赢中拓宽和深化校企合作-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
[3]凌红,杨兴平,等.在五年制高职实行学分制选课管理与学生管理的实践研究[C].卢铁成.科学发展 探索创新: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十次高等教育学科优秀科研成果总览[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2.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Matlab是美国MathWorks公司设计的数学软件,主要包括Matlab/Simulink和GUI设计两大部分[1?2]。Matlab可以进行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创建用户界面、系统仿真设计等,主要应用于工程计算、信号处理与通信、图像处理、控制设计等领域。
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采用CDIO工程理念,能充分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Matlab教学,针对其系统仿真和人机界面设计两大功能进行模块主题式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采用M文件和GUI界面进行了音乐播放器的设计,并总结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1 基于M文件的音乐设计
1.1 Matlab播放音乐的前提
Matlab具有强大的功能,主要归功于强大的内置函数功能[3?4]。在Matlab中,可以借助sound函数来播放声音,其格式为:
sound(Y,FS) :通过扬声器产生一个采样频率为FS的信号Y,其中Y的范围定义为-1.0≤y≤1.0,超过这个范围的值将被重新调整,以产生更符合人耳的声音。 同时当Y为N×2大小的矩阵时,可以通过该函数产生立体声。
sound(Y):产生默认的采样频率为8 192 Hz的声音。
sound(Y,FS,BITS):产生按位采样的声音,其中大部分的平台支持BITS=8 or 16。
同时可以通过wavwrite 产生*.wav视频/音频文件,其格式为:
wavwrite(Y,FS,NBITS,WAVEFILE):写入一个采样频率为FS Hz,位数为NBITS (其中NBITS 必须为8, 16, 24或32)的数据信息Y,并生成相应的WAVE文件。如果产生立体声的数据需
图1 《荷塘月色》的简谱
依据《荷塘月色》简谱中的谱音,节奏,音节,高低音在matlab *.m文件中建立对应代码,依据响应函数实现。
paragraph1= [1 1 6 5 6 1 1 2 3 2 2 1 2 2 5 5 3 3 2 3 1 1 6 5 5 3 2 3 2 1 2 2 1 2 2 3 2 1 6 2 1;
0 0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5 1 0.5 1 1 1 0.5 0.5 2 0.5 1 0.5 1 0.5 0.5 0.5 0.5 0.5 0.5 2 0.5 1 0.5 1 1 0.5 0.5 0.5 0.5 2 0.5 1 0.5 0.5 1 0.5 0.5 0.5 0.5 0.5 2];
以上代码功能说明:第一部分为所演奏歌曲的谱;第2部分为各谱音对应的音调;第3部分为各谱音对应的音节。
1.3 歌曲播放
fs = 8000;
sound_pose = [0 2 4 5 7 9 11 0:12];
y = zeros(1, sum(music(3,:))*fs + 1); %初始化
cure_pose = 1;
for count = 1 : length(music)
cure_sound_name = music(1, count); %处理音乐
cure_sound_pose= sound_pose(cure_sound_name);
%产生音乐
cure_freq = 220 * 2 .^ ((cure_sound_pose + rhythm + 3) / 12 + music(2, count));
cure_sound = generate_tune(cure_freq, music(3, count), fs);
y(1,cure_pose:(cure_pose+ length(cure_sound) ? 1)) = cure_sound;
cure_pose=cure_pose+ length(cure_sound);
为了歌曲播放的连续性,需要对其频率进行修正,其代码为:
function y = amendment(p, l)
if p < 0.2
y = p*5;
elseif p < 0.3
y = 1.8 ? p * 4;
else
y = 0.6 * exp((0.3 ? p)/5);
end
2 基于GUI的音乐设计
在Matlab 提供的GUI 上利用Matlab 语言编写核心代码并构建框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不但减少了代码编写的工程量,而且制作出的软件同时具有界面友好和能够方便进行各种数据处理及图像分析等特点[7?8]。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的程序是在图形界面[9]下创建与用户交互的控件元素,使用户可以通过操作这些交互控件实现特定的功能,并且可以返回显示在程序界面相应的结果显示区域中[10]。本文通过GUI的GUIDE进行音乐键盘的设计来说明GUI的功能和使用。
2.1 总体界面显示
根据键盘的显示,通过GUI各功能键设置了音乐键盘,其总体设计包括单频发音模块、多频模块、播放谱曲模块、播放视频模块和关闭模块。
图2中键盘的黑、白键通过Pushbutton控件相应属性改变进行设置。
图2 音乐键盘的总体设计
2.2 部分按键代码实现
(1) 关闭功能模块
通过设置一个push button键来实现,在该键callback下,编写该回调函数。程序如下:
selection=questdlg([′是否关闭′,get(gcf,′Name′),′窗口?′], ...
[′Close ′,get(gcf,′Name′),′...′],′是′,′否′,′是′);
%当选择退出按钮时,得出一个问是否确定关闭的框
if strcmp(selection,′否′)
return;
else
clc;
clear all;
delete(gcf);
end
(2) 多频功能模块
通过设置一个radio button 来实现双音多频的功能,当选中该按钮时,则增加它的频率分量。使其含有丰富频率分量。通过设置一个全局变量,当选中该控件时,全局变量的值改变,程序如下:
function duopin_Callback(hObject, eventdata, handles)
global r;
r=get(handles.duopin,′value′); %多频的按钮是否选中
2.3 歌曲的显示
通过查阅资料,发音频率对应的表达式为f=440*2^((f0-49)/12),当所发音为低音时f0的取值为31~37,发中音时f0的取值为40~46,发高音时f0的取值为49~55。播放音乐可以通过设置一个push button键来实现,通过编辑该键callback功能通过wavplay函数就可以播放该歌曲了。
A=440; %标准音A
ft=44100; %频率
f0=ft/2;
scale12=A4/2^(9/12)*2.^((0:11)/12);
ma1=[1 3 5 6 8 10 12]; %七音符
score=[1 1 5 5 6 6 5,...do do sol sol la la sol?
4 4 3 3 2 2 1,...fa fa mi mi re re do?
5 5 4 4 3 3 2,...sol sol fa fa mi mi re?
5 5 4 4 3 3 2,...sol sol fa fa mi mi re?
1 1 5 5 6 6 5,...do do sol sol la la sol?
4 4 3 3 2 2 1];%fa fa mi mi re re do? %乐谱
3 结 语
Matlab具有强大的图形显示功能,同时具有丰富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功能,通过Matlab中的GUIDE创建GUI设计时,既能将已有的M文件进行仿真,又能将仿真的图形结果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显示,从而给使用者留下更形象、深刻的印象。而在GUI设计时,可以将设计的GUI界面保存为Fig文件的同时生成对应的M文件,方便用户随时进行编辑处理。利用Matlab/GUI进行界面设计可以为用户提供友好、方便、形象的图形显示和数据分析处理,将会在教学和工程应用上带来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阿奇.Matlab实用教程[M].3版.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 徐明远,邵玉斌.Matlab仿真在通信与电子工程中的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3] 邬晓红,唐,赵琳,等.基于Matlab GUI的说话人识别测试平台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3,36(8):59?62.
[4] 沈媛媛.基于Matlab的数字信号处理综合性实验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60?61.
[5] 黄飞,李灿平,任小庆,等.基于Matlab/GUI的图像处理软件开发[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22?25.
[6] 白晓梅,王茹,赵云兵.基于Delta3D的气象仿真框架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4):29?32.
[7] 李京秀.基Matlab GUI的电路特性演示平台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2,35(22):160?162.
[8] 施晓红,周佳.精通GUI 图形界面编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微型电脑应用,2011(8):53?56.
[10] 陈瑞峰,左曙光,郭伟.基于Matlab GUI的信号分析系统[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9,27(5):645?647.要建立二维矩阵。
wavwrite(Y,FS,WAVEFILE):产生WAV文件时 NBITS=16 b。
二、目的和意义
在此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紧密结合本校教学实际 ,经过调查、统计、分析、实践 ,研究出各门课程的教学标准,技能考核标准、考试考核模式等能指导教学实际的方法 ,对本校的教学工作能起到一种指导、推动作用,而要达到教研目的。开展本课题研究,可以提出一些先进的教学管理思想和考试考核模式、基本措施、基本方法,丰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为全面推行职业学校学生毕业标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和具体模式;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就业前教育与就业后培训、不同类型教育之间、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沟通和衔接,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职业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科研能力;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的变革。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具体研究内容:
1、通过公共文化课程新旧大纲对比研究、职业学校大纲与普通高中大纲的对比研究,编制农村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文化课程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探索教学模式改革,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
2、以项目驱动教学作为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专业课程教学计划编制、目标任务(项目)的一般性方法和原则,构建适合农村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课程的项目驱动教学的内容,实现对学生的分层次教学,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在计划编制时注意各课程之间的整体协调,注意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项目确定时注意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对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对所学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学内容力求切合学生实际。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合理区分学生层次,针对各层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确定不同小项目、小目标,并逐步缩小目标差异,最终全部实现整体目标。
为配合项目驱动教育的实践,正确引导师生的“教”和“学”,使学生成绩更能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我们将对传统的考试方法和内容进行改革,构建一个新的多元评价体系。具体分为平时考核(含学习态度考核,小项目完成情况)、期末测试(理论测试在试卷库中抽取,组织集中考试;实践测试采用工厂生产模式测试,要求完成成型的综合产品)。
3、针对学校目前实习工场出现的一系列安全事故隐患,进一步明确实习指导教师岗位责任,规范管理制度,强化学生安全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同时根据新大纲要求,调整学生专业课与文化比重,优化实践课与理论课比例,加大硬件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扩大校外社会实践基地范围,创造学生实践良好环境,进一步突出实习实践。
(二)研究目标
1、制订专业指导计划。根据新大纲的要求,重新编制机电类的教学指导计划,优化各专业课程开设秩序,确定各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完成的教学任务,确定项目教学中的各项目任务。
2、创新校本教学内容。从农村市场对职业学校的需求出发,根据学校自身特色,精心编写一到二本具有特色并被同行认可、学生满意的适合农村职业教育项目驱动教学的校本教材。
3、优化教学模式、技术与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模块式”教学方法,形成一个具有推广价值的项目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使技术、手段、方法优化。在方法上改灌输式为启发式,改单一接受式为重视发现式、导学式、分块式教学,使学生真正有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的机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4、强化学生专业实践。
5、建立测评体系。通过对教师教学计划的审定、教学过程的监控管理、教学成果的检测考评,建立教师教学的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课堂学习评价、各个项目学习评价、学期的成绩测评等环节,建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同时建立学生政治思想评价体系,完成对农村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的综合测评体系的优化工作。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校本教材的开发。
2、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
3、专业指导计划的修订。
4、学生评价机制的建立。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通过上网和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实习实训操作流程;学习和借鉴有关项目驱动教学的实录案例的方式方法;补充质量测评体系的漏洞;完善指导性计划的内容等。
2、问卷调查法:设计制定面向全校师生的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当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和学生的综合评价机制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善等等。通过调查和分析,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
3、行动研究法: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教学管理模式和方法 ,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
4、教育实验法:立足于自己的所在的教学班级,通过实验前、后学生学习的变化,找到适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5、个案研究法: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制定学习计划,针对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指导。
五、研究进度
1、前期准备与开题阶段:
时间为XX年6月至XX年11月。内容为实施方案的制订、相关文件的出台、专家讲座、教师培训。预期成果:各种方案、文件的制订。
2、专题研究阶段:
时间为XX年9月至XX年8月。阶段工作为:(1)XX年9月至XX年3月:调研、讨论优化教学内容。形成项目驱动教学新体系并完成项目驱动教学教材初稿,同时在09级各专业中的《机械加工》、《c语言》、《作文教学》、《静物色彩》、《职业生涯》课程中试用。推行“项目教学法”教学方法,举办学生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总结该方法在教学中的优点及不足,不断进行完善,并推行到其它的课程中去。(2)XX年3月至XX年8月:完成各项目内容电子课件制作工作,归纳、总结使用该方法在教学中的优缺点。预期成果:过程监控体系方案、评价体系方案出台,完成若干篇论文。
3、综合研究阶段:时间为 XX年8月至XX年11月。阶段工作为:(1)XX年8月-XX年3月:在XX级学生中试用教材并推行“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完善各专业项目教学法而形成完整的教材。(2)XX年3月-XX年8月:在XX级学生中继续试用新编教材。预期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科研论文4篇,教学论文2篇,教材出版。
4、课题结题阶段:XX年12月
六、课题组人员分工
1、项目驱动教学法校本教材开发
负责人:
组成人员:
2、项目驱动教学法与分层次教学法有机结合的探讨,学生心理教育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完整的项目教学法过程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体系
负责人:
组成人员:
3、项目驱动教学法实践与成果推广
负责人:
组成人员:
七、预期研究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完善,机电专业教学指导计划的完善,课程项目的确立及开课规划的形成,校本教材的开发,采用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分层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较为完善的项目教学过程评估体系、效果评价体系。
成果形式主要有:⑴完成《机械加工》等适合项目驱动教学的相关校本教材;⑵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⑶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及教育教学论文10篇以上。编纂论文集《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3) 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各一份。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预期先在校内机电专业进行实践,然后进一步向校内和校外相关专业进行推广,取得预期效果后进一步申请成果并争取在湖南省范围内的广泛推广。本课题的应用范围主要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此项目受益面比较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对于社会而言,为国家终生教育体系框架的建立奠定一定的基础和积累丰富的经验,并且能以此进行扩展,优化了社会教育资源,职业教育不再是断头教育,职业教育类学生也有了技能终生发展的道路,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更快更好地培养各层次技能人才;(2)其次对于职业学校而言,由于确定了专业指导计划,明确了各项目培养目标,合理的课程开发方法、课程设置方法,对于各类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提升作用,促进各个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3)再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本课题研究成果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更多有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在就业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同时根据情况,能随时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4)最后企业也是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因为更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将促进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八、经费概算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技术、创新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紧跟市场需求,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2015年以来,建筑艺术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根据学院专业建设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项目课程强调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最终指向让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或服务。项目课程不是理论知识学习结束后的做中学,而是以做中学为课程展开的逻辑主线。项目课程能有效体现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课程模式,它改变了学习形态,实现了学习逻辑从知识积累向能力积累的转变。通过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深入探索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师广泛开展市场调研,了解行业发展新趋势,邀请企业专家召开工作任务分析会,熟悉行业技术新变化,适应职业岗位(群)新标准,研究修订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积极实施新课标,实践项目化教学设计,不断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三年来在项目化课程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1项目化课程建设调研
为改变过去以学科为导向设置职业教育课程的旧理念,从2016年5月开始,本专业老师经过学习相关文件精神,首先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走访了常州市规划设计院、常州市规划局新北分局、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江苏浩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设计、管理单位以及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充分了解了行业单位对专业发展的意见和人才需求情况,取得了第一手的资料,进行仔细梳理及分析。专业教研室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老师充分学习了大量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对于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知识,并聘请行业专家及专业指导咨询委员会成员于2016年8月召开了工作任务分析会,在会议上运用头脑风暴法,由企业专家对建筑设计专业的专业教学基本思路、课程体系、技能培养目标等进行了基本确定,在此基础上由本专业的教师分工协作,形成了以项目化课程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并于同年底再次邀请各级各部门的行业专家进行了论证,方案得到专家的普遍好评,正式完成《高职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项目化课程标准》。
2项目化课程建设目标和要求
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教学方法改革为先导,以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为落脚点,以课程为单位,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来驱动,进行项目化教学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各门课程的实施方案,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对内容进行重新组建。对立项课程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和模块单元教学设计,着力建设一批优质的项目化课程。通过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提升学校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学院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徐国庆教授团队项目化课程建设培训的基础上,我分院建筑设计专业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研讨,遴选适合的课程进行立项建设并实施教学改革,认真选拔教师,组建课程改革团队,团队成员要分工协作,每个人都参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近两年本教研室完成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所有专业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以建筑设计11高职班、建筑设计12高职班和建筑设计13高职班“居住区设计”课程模块教学为试点,积极尝试课程教学改革;以建筑设计13高职班及后续班为新方案施行班全面实施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每年专家年会以及阶段性市场跟踪调研和相关课程改革方案实施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适时调整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现已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居住区设计》、《居住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一批项目化课程教学实施。此外,还完成《三星级绿色建筑施工图识读》、《工种实训》等校本教材的编写,撰写10余篇教学论文,制作多门项目课程教学微课,逐步建立教学资源库,形成多项项目化课程教学成果。
3项目化课程教学实践
将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牢固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育人为根本的课程改革理念,针对本专业特色、课程特点、学生特征,从实际、实用和实效出发,大力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逐步形成了“仿真型项目教学”“社会型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探研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样化、富实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在本轮课改中,2012及2013级学生正好处于专业课的学习中,教师在课程的教学中更新理念,以学生为主,以培训技能为主,在2013级学生中试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注意收集资料,师生互相探讨教学感受并及时调整,为后续的课程教学打好基础。在顶岗实习前的专业课教学中,坚持“真题真做”的教学模式,利用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在真实的建筑设计项目中提高能力,通过课程现场参观教学、认识实习、顶岗实习等与校外实习基地紧密联系,为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接轨,实践教学体系嵌入职业认证课程内容,融合相应的职业技术和技能,专业课程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岗位能力为目标,按照项目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设计课程,围绕工作过程,开展新型教学项目。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学生在训练中心、项目中心、实训基地做中学,学中做,实现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同步提高,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充分利用智慧校园教学平台,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课余自主学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