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学校体育管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1 17:07:0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学校体育管理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学校体育管理论文

篇(1)

(一)学生缺乏积极性

中专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和骤变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有比较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大部分学生,在学期初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比较高,但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遇到挫折和失败,就会对学校生活失去兴趣。其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的局限性直接影响了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管理效率。

(二)班级管理过程复杂

中专学校不同于普通的中小学教育,具有特殊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专业性强。不同专业的学生因为知识构成和社会体验程度的不同,使得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管理工作时往往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情况。班主任需要充分认识到本班级专业的差异性,并且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采取不同的班级管理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管理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增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

(三)家长与班主任缺乏沟通

目前,大部分家长普遍存在溺爱子女的现象,平时与班主任联系较少,对子女疏于管教,不能让家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部分家长在班主任家访时表现出不理解和不配合,替学生辩解或者编造谎言欺骗教师。还有的家长对班主任的做事风格不认同,甚至会在学生的面前表现出对班主任的不满意。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家长对班主任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班主任的看法,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不服从班主任的管理。

二、体育教师负责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势

在基础教育中,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比例相对很小。但在中专学校中,体育教师做班主任的比例就大大增加。体育教师不仅能胜任班主任工作,而且与其他专业教师相比,有着更大的优势。

(一)对学生有更强的感召力

体育教师充满活力,坚毅果敢,谈吐幽默风趣,加之超凡的体育运动能力,对学生有更强的吸引力,无形中树立起威信,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保障。同时,体育教师的专业练就了他们较强的组织能力,有助于形成班级凝聚力。体育教师在从事班主任工作中,组织、管理、教育学生都有较大的角色优势。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体育教师更加便于与学生打成一片,往往更受喜欢,并得到学生的充分信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充分施展学生才能,培养其兴趣爱好。同时,体育教师又是组织课余活动的能手,使得学生在无形中培养了兴趣爱好,获得了全面发展。

(三)能及时调整学习气氛,多方面挖掘人才

体育教师具有开朗活泼、外向的个性,善于与人交往,所以能很好地调整学生的学习、生活,并能教导学生注意课余休息与放松。一张一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从而多方面发掘人才,培养人才。

(四)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大多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都会将“智育”放在第一位。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可根据教育指导方针拟定计划指导和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班风和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配合其他学科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广大体育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积极争取并珍惜担任班主任的机会,发挥自身优势,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针对学生特点进行管理

中专学生大部分文化课基础薄弱,自身素质偏低,加之家庭教育的缺失,往往在做人做事的态度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如言行不文明、缺乏责任感、法律意识淡漠等。学生厌学现象较为普遍,自我控制力差。针对这些问题,体育教师应发挥自身优势,多沟通多引导,端正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学生自身虽然存在较多问题,但他们内心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好学生。他们也有理想,也渴望进步,关键在于他们对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惯无能为力。一味使用说教和批评的方式,有时反而会增强学生的逆反心理,而采取“肯定”学生的方法更加有效。因此,教师要多发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有一点好的迹象都应充分肯定,一点点重树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二)班级管理制度化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搞好班级管理,一定要有章可循、违纪必究,所以制定合理的班规是非常必要的。但班规并不是越严越好,而是要确保大部分学生都能遵守。同时,制定班规不能是班主任或班干部说了算,应该由全班学生讨论决定并监督实施。而教师则对学生的班级日常活动进行考核,奖励先进,带动中间,激励后进。

篇(2)

从一些工作现象的分析反思中可以看出,我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已经明显滞后,管理问题瞬时凸现出来。如:重制度忽视人文关怀,重经验忽视方法创新,重硬件忽视软件建设,重形式忽视管理实质等等。对照新的课程理念,就会发现我们在管理中有很多陈规陋习,如果不加以调整、改变,势必制约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学校的发展,甚至教育的发展,危害不言而喻。可以说,新课程让学校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面对新课程所引发的诸多新的变化、新的情况以及新的问题,管理者必须本着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促进“人、校”共同发展的根本宗旨,选准新的立足点,赋予管理新的内涵,创造管理新概念,从而进一步提高管理层次和管理效能,为课改的实施扫清障碍,保驾护航。因此,笔者认为,当前的学校管理应亟待关注如下问题:

一、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

以往的管理很少关注学校定位,对学校缺乏一个整体的盘点,推着干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也是学校缺乏特色、缺乏生命力的致命原因之一。新课程理念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即只有从实际出发,找到促进自己发展的“第二曲线”,才能使管理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这就需要对学校进行准确的定位。

做好恰当的学校定位是一个关键环节,是学校追求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的起点,它关系到学校能否找准自己的位置,设计并制定出与自身相吻合的发展战略。因为只有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工作,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准确为学校定位有一定的程序和步骤:首先要进行战略分析,对学校内外部环境进行系统思考、整合分析。这包括三个方面:(1)把握社会的客观需要。即:了解社会的发展形势及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和动向,教育改革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所在社区的发展要求,全面洞察宏观趋势。所谓“跳出学校看学校,走出教育看教育”就是这个道理。(2)正视学校的办学条件。即从学校实际出发,对学校的文化传统、社会形象、学校特色以及师资队伍、生源状况、教学设施、设备条件、资源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3)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这是学校正确定位的基础。然后,根据这些实际状况,采用“SWOT策略分析法”,从S(优势)、W(劣势)、O(机遇)和T(威胁)四个方面对学校现状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找出工作的突破口,创建理想的办学模式。其次要厘清办学理念,拟定出极具发展空间的学校规划。办学理念是贯穿学校工作始终的一条主线,是“灵魂”,用明确的办学思想去统帅学校的各项工作,指导、规范教育行为,这应成为每一位管理者的最高追求。可以说,这也是决定办学层次高低的标尺。所谓“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深刻含义正在于此。时下,课改给了学校发展极大的自由度和极大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用先进的理念贯穿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促进学校的目标达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施真正的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并不是新生事物,虽然被经常提及,但它没有真正地在管理过程中生根发芽,在现实中往往是流于形式,有名无实。究其根源是受传统的管理观念束缚太深,习惯于权力支配、无条件服从这样落后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扼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其实,教师不仅仅是被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具有双重身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须充分体现以教师为本的主体思想,营造一个宽松的管理和心理环境,唤醒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这才是提高学校管理质量的根本保证。高效益的管理,有赖于大家的相互尊重、共同参与、团结协作。所以作为管理者应转变“家长式“的工作作风,打破单一的、封闭的工作局面,走出“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增强民主意识、团队意识,采取柔性的、开放的管理策略,把广大教师当作合作伙伴,与教师进行广泛、深入的交往和探讨,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参政”、“议政”、“创新”、“求异”,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工作目标和任务,从而取得最大认同和理解,这是畅通管理渠道、保证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真正的民主管理是思想交流、碰撞、互动中谋求统一的过程,教师如果不再只是被动服从,而是主动适应,管理才会有质的飞跃。

三、追求“人本”的管理极致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基于此点,关注教师的成长,立足于发现人、培养人、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应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正象有人说的那样:管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做了什么事,而在于发现了多少人和培养了多少人。

反思我们的管理实践,凸现的是教师的工具价值,即把教师当作完成学校目标的工具,没有全面地关注教师的需要、成长和发展,忽视了对教师的发现和培养,或者说仅仅维持在低效的培养水平上。这无异于慢性自杀,因为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研究表明,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指标只有一个,就是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若照此定位,就不难理解“立足于发现、致力于培养”该有多么的重要。所以作为管理者,更多考虑的应是如何造就一支专业化的队伍,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客观的眼光看待每一位教师,如何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优势,制定出因人而异的培养规划,如何按时代的要求,促进他们的专业化发展。尤其在课改的起始阶段,管理者面临着诸多难题,例如,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技术等新的技能培养等等,都需要一个一个地去攻破,只有这样,教师的工作能力才会与日俱增,教师的整体实力才能不断攀升。

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促进人不断发展的文化场所,它应该追求一种文化品味,体现一种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底蕴,从而达到时时引导人、塑造人、实现自我超越的教育目的,进一步地推动学校的发展。

受一定的认识局限,一些管理者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上,虽说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仅强调物质建设未免有些偏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应在建立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化校园上多做文章,创设开放、宽松的交流空间,开展各种科研活动,开设丰富多彩的论坛、辩论会、信息会等,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学术气、书卷气,体现出一种文化追求,这对师生的成长以及学校的发展都大有裨益。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文化氛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需要几代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共同为之努力奋斗,才能不断丰富其内涵,提高其文化品位。

五、重建“绿色“的管理制度

制度管理是一种常规而有效的管理手段,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我们不难发现,旧的制度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甚至起了反作用,所以学校管理制度的重建已迫在眉睫。

笔者认为,重建管理制度应体现“绿色”宗旨。所谓“绿色”宗旨,意指新课程下的管理制度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的思想,立足于催人奋进、共求发展这样的主题,要充满生命的活力。具体说,有两层含义:一要“新”。即总体上要符合时代精神和课改的指导思想,要体现学校的管理意图,引导、矫正教师的教育行为,充分发挥制度管理的导向功能。二要“活”。即要体现一定的弹性,可随时根据形势变化以及实际状况进行微调,同时还不束缚人的手脚,有利于教师的探索和创造,有利于教师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制度管理的激励功能。

总之,重建制度是为了取得更好的管理效益,所以在重建过程中要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和要求,取得目标上的认同,本着促进人、发展人的根本宗旨,使制度管理焕发新的活力。

篇(3)

二、原因分析

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且进度不尽合理,部分学生无法完成,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讲课风格、声音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学生不愿意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

三、对策分析

1.建立健全一贯执行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建立健全一贯执行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促使学生更好地配合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之一。在学期之初,体育教师就应明确地和学生说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做及不允许做的行为,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时,严格按照课堂教学常规规定来执行,使学生逐渐适应体育课堂的教学习惯。在建立健全一贯执行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基础上,体育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状况,采取灵活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的积极性。

2.体育教师应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管理中,体育教师应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关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况及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以便更好地维持正常的课堂纪律。体育教师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有效的时间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帮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

3.妥善处理违背课堂教学管理的行为

妥善处理违背课堂教学管理的行为,要求体育教师在发现这类行为时,迅速作出正确的反应,并及时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在处理违背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学生因为消极的学习态度而没有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通过皱眉、走近等方式,提醒学生快速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学生的违纪行为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教师应立即暗示学生停止不良行为,使学生明白教师的苦心,进而改变不好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体育课堂的教学活动。

篇(4)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90-01

1.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

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可以看出,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很多公平方面的问题,例如:重视班级的社会功能,忽视个别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正式群体,忽视非正式群体、重视处境好的学生,忽视处境差的学生、重视成绩好的学生,忽视成绩差的学生。管理者只有树立公平的理念,运用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才能使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1.1公平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发展中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体化形成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必须掌握各种重要的信息、知识,从而为自己确定正确、向上的生活目标。所以无论是个性化还是社会化,都是受到他所在的生活环境的影响。这时管理者不能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忽视个性的发展,使学生统一化。由于学生的家庭条件、学习能力、心理状况、交际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加之不公正、不科学的教育的推波助澜,从而使学生走向极端,最后导致两极分化。处于劣势的学生更容易被班主任忽视,从而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

1.2专制问题

专制是教师不公平教育的开始。任何一个教师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权威主义式的支配者。每个教师刚上任时也许就会下定决心绝不做权威主义式的支配者,努力的听取学生的意见,做一个民主的教师。但是一旦落实到实际,学生各种各样的要求和意见、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往往会始料未及,于是便会偏离自己的初衷,认为只有使学生听我的话,服从我的旨意才能把班级管理好,于是严厉的管理学生,学生就会怀着害怕、恐惧的心情,战战兢兢地学习。这样整个班级就显得非常的和谐,老师也就很有信心。但是学生爱学习的兴奋也就被老师的专制浇灭了。学生潜意识的认为老师的话就是命令,学习只是完成使命而已,而不是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有些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却特别听班主任的话,甚至是害怕班主任。这样班主任就沦为专制型老师。他的话就是命令、指示,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方面都制约着学生的自由,管理支配着学生的一切,不自觉的就抑制了儿童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

1.3管理理念问题

目前小学班级管理并不如人意。班级管理缺乏民主性,很少有学生参与和制定班级计划或总结工作。因为班主任认为这项工作是自己的特权,没有必要让学生参与。其实班级管理就是学生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过程,如果学生不能参与班级活动,就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2.管理对策

2.1树立公平理念

班主任应该关注班级活动中管理主义倾向的消极影响,全面的考虑班级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发展,使二者达到协调。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公平、平等的对待。从公平的角度说,班级需要科学管理,班主任应该重视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要确立一切以学生为主的思想,把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兴趣爱好、知识积累、文化背景,家庭教养等各自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让学生知道在班级活动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班主任应该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具有两面性,即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因为每个学生在班级活动之余,都需要一些非正式的小群体活动,这些群体的组织,有可能是因为志趣相同,有可能是因为感情融洽,更甚至于是地域关系。这样能使班集体充满欢乐,但是它又有盲目性、消极性。如果过分的热衷于小集体而忽视班级活动,就会导致班级出现分裂、不团结。所以班主任要公正的对待每个小群体,真诚的关心和帮助他们,不偏爱、不歧视,经常开展课外娱乐活动,把非正式群体组织起来,使他们的关系融洽,这样就可以缩小其不良影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有些班主任对于不同家庭的孩子有不同的态度,有些班主任会歧视家庭贫困的学生。因为学生正处于心理品质形成阶段,这样会对贫困生产生心理上的压力,导致学生出现心理疾病。所以班主任应该不论贫富,一视同仁,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

2.2全民参与,相互制衡

每个学生都是管理者,而人人都被管理,教师是服务者。秉持这样的态度,教与学才能相长。每个班级活动应让所有的学生都参加,让他们充分的展现自己,每个人都是这个班级的主人。这样他们才能由被动参与转换为主动参与,以主人翁的心理参与班级活动。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班级管理积极向上、和谐发展。

2.3 制定班级制度

一个良好的班级必须有严格的纪律,它是班级成功的保证。学生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必须是在学校制度的前提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2.4 树立榜样

班级学生中总会有优、差之分。班主任应该对优秀的学生加以栽培,使他们成为班级中的榜样,发扬榜样的力量,介绍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树立榜样的过程,也是弘扬班级正气的过程。要张扬声势,造气氛,介绍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分析其成长的原因,号召同学们向先进看齐。

2.5 确定班级奋斗目标

班主任应该为全班学生确立一共同奋斗的目标,这样就能够实现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确立了这个目标,学生就会自我督促,自我控制,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由于超越自我,适应未来,实现自身价值。同样老师也可以为此制定奖惩制度,公平的对待每个学生,以督促学生进步。

3.结语

学生素质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受到其班级管理不公平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非常重视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班主任作为班级教育的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不断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根据现有班级管理情况和现状指导班级管理实施,提高班级管理效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研究,认真分析班级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正确、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篇(5)

教学质量管理需要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只有更新教学质量管理理念,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而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理念滞后,所制定的管理制度有些笼统含糊,有些缺乏可操作性,满足不了体育教学的实际要求,影响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制约了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体育教学思想不明确,导致对体育课程定位不合理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单方面追求学生在校期间的运动素质发展的短期行为,主要表现有两种:一种是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多方面知识的要求,另一种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不相符合。这两种表现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最终导致学生降低体育兴趣,甚至对体育产生冷淡与不满情绪。

(三)缺乏教学质量监控手段,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在课堂上将教学课目和内容教授给学生,而不负责管理和监督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到的知识,缺乏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信息反馈和监控,这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有些体育教师缺少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考核成绩不能据实统计。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有了不合格的成绩就相当于企业生产了不合格产品。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中对学生的成绩合格率要规定一个控制指标。

(四)体育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教学精力投入不足

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受评职称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其主要原因是高校缺少提高教学质量的激励机制,以及教师缺失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的信念或精神。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很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容易满足现状,认识不到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教学实践等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正确的方向。为此,高校必须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错误倾向,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五)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之间的差异阻碍了体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而其他学科教学的目标一般是为了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独特性和内在要求。高校教学主管部门虽然与体育教学部门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二者之间责任分明。教学具有自身的基本规律,体育教学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是一个独立的分支,体育教学必须按照自身的基本规律实施教学,以体现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差异使得体育学科的教师认识不到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进而产生懈怠心理,阻碍了体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二、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高等院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具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三项功能,其中,服务是指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服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服务,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工作的。高校体育教学服务功能尤为重要,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之基础,要发挥体育教学服务功能,需要四大要素支持:发挥管理职责的领导作用、合理进行资源管理、加快服务实现进程、优化测试分析与改革机制。这四大要素都必须以满足学生需求为核心,以学生为焦点,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为社会输送优质的毕业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必须以学生这一主体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基本原则,促进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技巧和一定的体育知识。只有使这四种要素紧密联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进而提高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满意度。为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并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可将管理体系分为四个结构要素。

(一)发挥担负管理职责的领导作用

1.教学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方针是体育教学组织全体成员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质量准则。从事体育教学活动,首先要明确体育教学质量方针,并对质量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其次要保证教学质量方针的稳定性、适宜性。质量目标即该组织为实现方针而制定的目标,必须依据国家、社会、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高校自身的特点制定质量目标。

2.教学质量管理机构

高校体育教学必须有其管理机构。

3.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包括评审输入和评审输出。

(二)对体育教学资源的管理

高校体育教学资源是教学质量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师资、管理者、学生、教材和信息、教学设施、教育经费、教学环境七个方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对教师的管理包括:教师招聘和晋级、教师进修和培训、教师绩效评价等。

(三)加快服务实现的过程

加快服务实现的过程是指体育教学实施的过程,是提高体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核心内容。服务实现的过程包括制订教学计划、选课与分班、选择教材、教务管理、课程开发、教育研究、教学结果考核等。在服务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需求,依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为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体育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增强,积极开展各种体育竞技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四)建立测试、分析与改革机制

测试、分析和改革机制是对自我进行检测和完善的一种机制。具体包括:教学检查、教学评价、处理学生投诉、建立纠正与预防应对机制、调查学生的满意度、对教学督导进行评价等。建立这种自我完善机制,可以不断提高高校满足学生体育要求的水平,完善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三、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构的要求

根据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构的基本要素,并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为了保障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能够高效运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建立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要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必须建立高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这是高校教学主管部门进行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亘古不变的主题。高校要积极探索自我完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监控评估体制,保证体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建立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反馈体系

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建立教学质量管理反馈体系,可以帮助高校了解教师上课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建立“教学信息员”队伍、“教学督导员”队伍以便掌握教师工作情况,组织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引导学生进行网上评教等,都是很好的教学质量管理反馈形式。总之,要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离不开教学质量管理反馈系统。

(三)制定可行的教学质量管理目标

制定教学质量管理目标要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目标要包含体育教学的所有内容,使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并针对每一项内容制定适合的具体目标,使教学质量管理具有可操作性。

(四)建立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责任制度

建立责任制度就是要保证教学质量方针、管理工作、教学目标等能够顺利实施,对涉及体育教育教学的各个部门明确其职能职责,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评比与奖惩制度,使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能理解制度的含义和具体内容,对体育教学的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管理。健全的责任制度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

篇(6)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6-0090-03

1问题的提出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习惯和能力,为中华民族的强盛、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体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大事,也是体育工作的大事。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因参加学校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给学生的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给体育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和不安,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法律纠纷等问题,也给学校体育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如何降低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概率?如何降低学校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不良影响?是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借鉴国外的风险管理理念,从风险管理的层面来做深层次的分析,寻求学校体育潜在风险的应对策略,为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风险理论及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最初应用于经济领域的风险理论,如今已在很多的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风险在英文中常用“risk”表示,是指“影响目标可能发生的不利事件”,“是危险转变成灾难的可能性”。[1]风险理论认为风险无处不在,它总是以一定的概率形式出现,但通过对事物风险性质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人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去规避或减轻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2]风险管理是风险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美国学者威廉姆斯等在1964年出版的《风险管理与保险》一书中,对风险管理的定义为:“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低的成本使风险所致的各种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的管理方法。”从中可以看出,风险管理是风险识别、衡量及运用风险控制手段与措施的一个过程,旨在识别影响组织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组织的风险承受之内,从而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从这一定义看,学校体育风险管理是指“为了合理保证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识别、衡量学校体育中的风险,并采取可行的控制风险的手段与措施,使风险的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的过程”。

学校是我国人才较为密集的地方,聚焦着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及国家的潜在人才,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所在。学校里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会牵动社会各阶层和千家万户的心。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难免会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据有关部门的初步统计,意外伤害事故已成为我国中小学生死亡的第一原因,而因学校体育活动引起的就约占60%,并有逐年上升之势,由此所引起的一系列经济、法律纠纷不仅给当事人本身及家人带来了不可弥补的伤害,也给学校、体育教师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使很多学校和体育教师因惧怕风险,主动放弃了一些很有实效但存在较大风险的运动项目,阻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学校体育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是关乎学校体育健康发展的大事,是关乎未来人才培养规格的大事。

3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目标

风险管理目标和风险要求紧密联系,决定着一个单位或组织在活动中对风险的容忍度。风险管理部门在识别风险、管理风险之前,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目标通常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指总体上单位或组织应达到什么样的风险管理水平,具体到学校体育中,不仅是为了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提供良好的健身环境,为了体育教师能安全、有效的进行高质量的体育教学活动而服务。具体目标则是总目标的具体细化,如减少事故10%、提高风险意识之类。在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中,具体目标是:1)尽量减少 体育教师和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受伤的可能性;2)提高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3)及时发现并阻止潜在风险的发生;4)当意外事故不幸发生时,应及时做好正确的应对策略,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4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具体过程

借鉴现代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学校体育的实际,将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过程分为4个主要步骤(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以及顺利实施这4个主要步骤的相关要素(风险管理背景、目标确定、内部控制)(如图1):

4.1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四个主要步骤

第1步:风险识别(riskidentification)。是指风险主体通过对大量来源可靠的信息资料进行系统了解和分析,认清项目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确定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并把握其发展趋势[3]。风险识别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了解“有哪些风险”和掌握“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风险”。学校体育中的风险主要包含人为的风 险、场馆器材的风险和自然环境的风险三类(如表1)。

第2步: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资料用定量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加以分析,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风险可能发生在哪个方面,哪个阶段;2)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评估,即发生概率的大小;3)风险发生后所引起后果的严重程度及损失分析;4)风险发生的可控性分析,即分析哪些风险是可控的,并在之前就能采取解决措施。

第3步:风险应对(risktreatment)。是指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学校体育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学校体育的执行者运用一种或几种方法和手段,来避免、减少、消除风险事件的发生机会、概率或将风险发生后所引起的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主要是“采取什么措施”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4步:风险监控(riskdomination)。是指对整个学校体育风险管理过程的监督、控制和检查,并在必要时做出修正,以使整个系统、过程能有计划完成的过程,主要是“是否按计划执行”的过程。

4.2学校体育风险管理顺利实施的相关要素

除以上几个主要步骤之外,关乎学校体育风险管理顺利实施的其它几个相关要素主要有风险管理背景、目标确定和内部控制。其中,风险管理背景是指影响风险管理顺利实施的各个因素,这个影响因素即包括学校体育内部的也包括学校体育外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实施所必须达到的各种专业要求;2)识别在学校体育风险管理方面所涉及到的共同参与者;3)确定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实施的关键因素及具体的管理组织机构的构成。目标确定是指确定学校体育风险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即实现学校体育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并使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将风险降到最低。内部控制是指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程序,以确保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所选定的风险应对措施能够按计划、有效地执行。

5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中的应对策略

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中的应对策略主要有回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接受风险等。除应将降低风险应用于整个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中外,针对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概率),所引起的后果严重程度,还应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如表2)。

5.1回避风险

当学校体育中有些练习项目或事件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且如果发生将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时,此时主动放弃这些练习项目或事件的做法就称为回避风险,它是最简单可行的、但又是很消极的一种风险应对策略。这种应对策略虽然回避了可能产生的风险,但在回避的同时也失去了获得利益的可能性,所以在采取这种应对策略之前,应对风险有足够的认识,也应对可能产生的后果的严重程度有足够把握。例如果个别学生有特殊疾病或身体不适时,依据情况应禁止其参与某些运动;如遇非常恶劣的天气,为了避免风险,一般应停止室外的体育课;某些场地和器材由于缺乏维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又没有资金来改善场地,也可考虑停止相关的运动项目,以回避风险;如果游泳池没有达到安全和卫生标准,水质浑浊而得不到清理,也应考虑停止此练习等。

5.2降低风险

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当某些风险无法消除或回避时,事前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在风险发生时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减轻不良后果的应对策略,它是一种较为积极的风险应对策略,适用于高发生率,所造成的后果却不严重的某些活动或事件,是学校体育活动中应用最广、涉及面最宽的,最普遍、有效的应对策略。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降低学校体育中的潜在风险:体育场馆、运动器械、教师、学生和自然环境。例定期检查体育场馆的通风设备、保证地板干净;保证游泳池的水质干净、卫生;游泳馆内设有足够的急救人员、设备和用品;重大运动设备质量合格的保证、安装稳固的保证;定期检测运动设备、器械,保证其无缺陷、无安全隐患;定期对教师的安全意识和急救知识、技能进行培训;给教师提供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以保证其心理情绪的稳定;教师应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有充分的了解与认识;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活动时间;保证体育教学组织的科学、严谨;对学生进行健康和安全教育;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要点练习、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力集中;让学生在课余结伴练习;教会学生正确、科学的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气温较高时,应注意减少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碰到风雨天气时,应及时更改教学地点和教学内容等。

5.3转移风险

是指学校体育管理部门为了避免承担风险损失或将损失降低到最低,借用合同或协议,有意识地将可能产生的财务损失后果转移到第三方的风险处理方法,其本身并不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针对低发生率、高危险性的潜在意外或伤害,转移风险是最佳的应对策略。转移风险最常见的方法是购买保险,这样当事故发生时,就可将风险的大部分转移给保险公司。例学校给相关人员(主要是教师、学生)所购买的意外身故保险、意外医疗保险、伤残保险等;涉及学校自身过失与过错的学校责任保险;财产损失保险等。此外,还有一种转移风险的方法是设立体育事故专项基金,这种专项基金可以是某一所学校、某几所学校,也可以是某市、某省乃至全国的同类学校一起所设立。资金来源可以是在读学生,也可以是学校的专项资金,更可以是两者的结合。目前国内高考体育加试的临时性损伤治疗便是属于这种应对策略,这种应对策略的成本低,方便有效,可减少潜在损失,节省费用和取得基金运用收益。但有时会因体育风险数量的增多或自我承受能力的限制,而无法实现其处理体育风险的功效,当体育风险发生时,导致财务调度上的困难而失去作用[4]。因此,在运用时应充分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所造成的损害程度。

5.4接受风险

也称风险自留。是指在学生体育活动中,将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全部或一部分留给学校或活动组织者自己承担。这种应对策略适用于某些不能防范、不能回避,且发生概率及伤害严重性小的潜在风险。例不小跌倒所造成的皮肤擦伤流血;在校内体育活动中发生的关节扭伤;小器械的丢失与消耗所引起的财产损失等,都是采取这种措施来应对。

6结论

篇(7)

1.教学科研快速发展,办学规模扩大

民族艺校是本市同类艺校中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几乎涵盖现阶段社会各界所关注的所有热门专业:动漫、动画、影视、影像、音乐创作,会展自动化,日、韩、英商务外语,学前教育,涉外饭店管理,茶艺等。随着教育经费投入的逐年加大,新颖先进的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所占学校固定资产的份额亦呈现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特别是近年来,民族艺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实验室、实操室(车间)不断建设、发展和强化,价值千万元的教学设备相继投入使用:广播级的摄录编设备、专业级同期录音棚、语言自动编辑,译校设备、多语种同步视听设备、电子音乐自动创作合成设备、动画专业制作电脑操作系统、会展全自动化一体办公实习设备、舞美音响照明设备、高端教学三角钢琴、雅马哈电子钢琴演播实习车间等,各类专业教学、实习、生产设备的不断涌现,新购设备专业性、技术性越来越强,对使用与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民族艺校教学设备的实施科学化、人性化管理,将有利于教学、科研的发展,有利于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

2.促进学科建设,提高综合效益

对于民族艺校而言,加强专业仪器设备的管理不仅是来自上级单位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进行学校自身体制改革的需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养优秀的毕业生,必须配置先进的仪器设备、培养精良的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如若疏于管理,仪器设备不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教师和科研人员就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科研任务,势必影响教学质量。所以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应常抓不懈,千方百计地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实践证明,科学管理不仅要依靠行政手段、还要依靠法制手段、经济手段和信息手段等。艺校的各级领导要清醒地意识到仪器设备是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效益的物质基础。

二、当前学校教学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设备闲置率高,效率尚属低下

由于单位内部资产所有者和使用者的权限不明确,各单位或者部门各自为政,导致固定资产重复购置和建设,部分资产闲置浪费。并且由于对资产的无偿占有,使存量资产不能合理流动,资金调剂困难,资产浪费比较严重,也造成各单位苦乐不均。加之,由于没有进行周到的论证以及调研工作,某些设备的购置只为一时所需或者某一项目所需。一旦项目结束或者研究方向改变,某些特别而专一的设备几乎就被“打入冷宫”,闲置不用。同时,在购买时选型不当,贪求高、精、尖、全,形成“过度建设”。设备购进后缺乏相关的维修技术,耗材昂贵或者发生故障时的配件获取难度大,以及相关运行费用的缺乏等原因,导致一些贵重的教学设备束之高阁。

2.设备滥用贬值,维护不及时

教学人员不懂仪器设备的性能,经常发生使用不当现象,有时使用设备时责任心不强,缺乏应有的培训,爱护公物意识淡薄。加上其操作不规范,维护不及时,设备性能便容易老化,零部件甚至整机发生损坏,却少有问责。由于缺乏专业的维修技术工程师,以及没有相应的定期维修和记录等长效保养体制,有些人员甚至为一己之需而随意拆卸零件,致使一些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这是造成仪器设备贬值的人为因素。

由于学校设备的监督管理体制、激励制约机制的不尽完善,使大部分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切身利益与仪器设备的质量状态没有直接关系,导致部分管理、使用人员对仪器设备缺乏应有的关心,缺少管好用好设备的内动力,这是造成仪器设备损耗加剧,提前发生贬值的主观因素。

3.一些设备归属不清,缺乏共享机制

由于民族艺校以及单位内部之间的频繁整合、变更以及体制改革等,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权出现紊乱,整合中出现的资产融合或资源重组,仪器设备管理没有在变革中随着机构的变化相应做出准确、快速的反映,导致仪器设备归属不清。如合作办学单位赠送的或用自筹资金购置的设备。对因功能老化或技术状态较差的设备,失去了再利用价值,但又未到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规定的报废年限,只能闲置等待报废处理,以上两类常常是游离于仪器设备管理范围以外,造成账物不符和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一些教学仪器设备实行校内二级甚至三级管理,客观上造成了仪器设备被部门、单位甚至个别教师拥有。在没有一套有效的资源调配系统的情况下,大多数设备拥有者不愿意将设备,尤其是贵重仪器,提供给其他部门使用。

4.设备及经费的管理不规范

在思想上认识不够,管理薄弱。长期以来,由于教育投资体制上的单一性,艺术学校的支出都由国家大包大揽,使人们形成重拨款,轻管理的观念,造成设备浪费现象严重,特别是学校内部的二级管理,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各部门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甚至有执行也不到位。就设备经费而言,本来就紧张,实验设备主管部门将每年有限的设备经费统筹规划,精打细算,为了给部分专业实验室及训练室解决急需的设备,有些系对专业申报设备计划非常重视,但也有个别实验室、训练室对设备购置无计划管理,对购置后的仪器设备没有精心管理。

5.缺乏高素质管理人员

学校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缺乏专门的机构和通用型技术人员,内部设备管理职责不分、责任不到位。一些部门对设备的计划购置、验收使用、保管清理以及转让报废等各个环节审批程序不够严格,造成购置计划不周、审批手续不全,领用移交无手续,借转未经批准,清理和报废不及时等现象。学校配备的仪器设备保管人员缺乏全面的专业知识,只起到简单的看管作用,无法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造成平时仪器设备小病无人修,大病修不了,使仪器设备的寿命大为缩短。

三、“买、用、管”规范化是实现科学管理必由之路

为了减少国家资产的闲置浪费,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促进设备管理的科学化,达到买、用、管规范化,更好地为实验、教学和科研服务,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学校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有利于解决设备闲置化,效率低下;设备滥用贬值,维护较差;设备私属化,共享缺乏;设备管理,缺乏规范;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缺乏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树立“购置重要,管理更重要”的意识

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购置设备重要,管理设备更重要”的思想意识。改变过去重钱轻物,重购入轻管理使用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强化设备管理的效益意识,重视和加强对设备的管理过程,形成自上而下重视设备管理的风尚。从购置设备的源头做起,减少设备闲置机率,避免闲置设备的增加。解决闲置设备的问题须从设备管理的各环节入手,设备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核各部门或学院的设备年度装备计划,组织有关人员对设备的合理布局、装备重点进行监控论证,避免重复购置造成浪费。同时,要加强在用设备日常管理,将操作、维护、保养有机结合起来,尽量降低闲置设备的存量。

2.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和使用制度

从设备立项、购买、安装、培训、使用、维修到报废的全过程要有章可循,有人可问,有案可查。由设备处主持,财务处和院系教研室辅助,建立统一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全校实行。加强闲置设备的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闲置设备是学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这些设备在短时间内可能闲置不用,但在未被处置和销账之前应等同于正常设备的管理,决不能弃之不管,必须实行专人负责制,并定期派专业技术人员对这些暂时闲置的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同时,要统一安排和协调,将闲置设备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日常工作范畴,学校组织一批专业人员,对各部门进行实地勘查或由各部门登记上报,摸清家底,以获取闲置设备的详细数据和信息,并按技术等级分类归档,建立闲置设备档案和财务管理档案,随时为学校管理部门提供全面、系统、准确的资料。

3.逐步实现校内有偿使用

学校的大部分教学设备都是由国家投资,所有权是国家,但使用权在学校。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需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国家并不要求它限期以折旧费的方式予以偿还设备建设投资。这使得学校在经济方面的责任感与紧迫感要比企业单位轻得多。他们虽知国家投资建设的设备来之不易,但没有触及本单位及个人的利益,因而容易造成设备的部门所有、重复购置、使用效益低和积压浪费等现象。要彻底改变这种现象,一是要加强调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使用设备实行“有偿使用制”,校内和计划内使用采用记账形式定期结账,校外和计划外使用采用收费的办法。

4.设备管理要跟上现代化的步伐

(1)设备流程管理网络化

校园网的建成为网络化管理提供了硬件条件,设备管理从计划、采购、验收入库、调拨、报废、账目、报表、报盘等工作已经从网上开始做出尝试。网络技术在实验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将会为学校的教学设备使用效益的提高提供新的机遇。如果把学校的设备的技术规格、可用机时、日程安排、收费标准等输入网络,以使相关部门上网查询、了解设备的详细信息,将使设备的投资效益大为改善,同时也为没有此类设备的部门提供了方便,发挥了社会效益,实现了资源共享。另外,设备计划部门可通过校园网获取各实验室的设备占用和使用效益等信息,做到及时进行计划调整。

同样,网络化管理要有规则和制度做保证,制度和规则必须符合网络办公的特点。如设备的调拨工作,首先进入请求调拨程序,将申请调拨的设备列入闲置设备,网上挂牌,寻找使用单位,一段时间以后,如3个月或半年,没有使用单位,自动进入报废程序,列入网上报废设备名册,进行设备的最后利用,有价值的零部件可以拆下使用,再经过一段时间做废品处理。这种过程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由于信息交流无法进行,基本不能实现。

(2)设备资料管理电子化

设备资料的管理将逐步进入电子档案化管理时代。目前仪器设备资料基本上实现微机化管理,有关数据进入了数据库,对原始资料的管理,包括某项工作过程的管理,仍然停留在手工操作上。出于对原始资料真实性的信任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某些环节必须保留原始资料记录,如签名、批复等。未来这种保存方法将有所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这一变化提供了支持,所有的原始资料记录都可以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文件形式保存于磁盘,分门别类进行保存,载体由实体资料变为光盘磁盘,便于今后使用查询,它的安全性由计算机自身技术保证。具体到设备管理工作,设备卡将被电子卡片代替,设备账目由磁盘账目替代。实现电子档案管理还需要其他方面的支持,如个人信息数据库建设,单位信息数据库建设,公共体系信息数据库建设等,这是进行身份认证的基础,类似银行、电信、证券的各类卡等,因为这些内容将逐步与设备采购直接紧密联系。

篇(8)

 

高职的定位问题决定着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未来。高职定位在“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关系着学校教学培养目标的确立,关系着高职院校教学办学层次的设立,更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将来。如果高职是指高等教育,那么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历史由来已久,所以无论从办学规模、学术影响还是办学体系上都很完善,特别是在学历层次的设置上,分别有本科学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阶段,满足社会不同需求。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凸显出很多问题,如学科设置跟不上岗位设置、学科摘要。

1996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正式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推动我国高职教育走上了依法办学的新阶段。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建立如雨后春笋,发展模式开始多元化,如办学模式多元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多元化等。相对改革开放初期来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小论文,但与发达国家比起来仍然存在巨大差距,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过程中的学历学位的层次设置及教育衔接问题上,即高等院校绝大部分学历起点为本科,高职院校属于第四批专科类院校,学历为大专,两者之间融合程度较低。而这一现状使得当前的高职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一、当前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现实状况

1、 “思想教育”与“技能培养”的矛盾

高职教育重在对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而高等教育偏向于对学生人格的培育、塑造,总体来说,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好于高职院校学生。另外,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都被视为差生,自制力不强,课堂纪律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处于“先抓思想教育还是先抓文化教育”的矛盾中。而造成这种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高职教育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传统的观念认为,高职教育的地位低于普通本、专科教育,表现在:高职教育的学历定位为专科,低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历层次;高职学校社会地位低于普通本专科院校,地方政府或社会更多关注普通本科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学历考试及职称考试受到了诸多限制等。而社会地位的偏差导致了招收的学生入学分数远低于普通本科,教学对象素质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很多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科目总成绩只有200多分,底子薄;他们中绝大部分又都是独生子,有着“易丧失学习信心、自制能力较差”等特点。在课堂上表现为:少部分上课认真听讲;其他学生有看课外书的,有趴在桌上睡觉的,有玩游戏的。教师们在授课中也常常处于“到底是抓课堂管理还是抓教学?”的困惑中。

2、 “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矛盾

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教学活动依赖于课堂讲授,这种教学方式主要以“灌输”为主,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中等职业培训又更多定位于纯技能性教育,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这种现象常常使高职学校学生在继续学业与工作的发展上受到诸多局限。在实际教学环节中,一部分教师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将职业教育按普通本、专科教育层次进行讲授,忽视了实践教学;而一部分教师又对理论教学重视不足,从而将专业技能、技术的运用和掌握作为教学的唯一内容。高职教育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尴尬境地,“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被看成是一对矛盾体。这种两极分化的教学,让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业中想“上”不能“上”,想“下”不能“下”。即学生因缺乏基础理论知识而在学习深造上存在困难,或者又因教师缺乏实践环节的教学,毕业生无法直接上岗。高职教育到底是以“知识传授”为本位还是以“就业导向”为本位?如果仅以就业为目标,那么实践环节的教学就会刻意于某种专门技能的模练,学生将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过分注重理论教学,那么又会与“职业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弊端小论文,又会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

另外,从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系统看,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之间的层次衔接不畅,高一层次在招生上并不以低一层次为基础进行,高职高专招生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至今未能够形成共识,中职和高职教育基本上都是“终结性教育”。

二、主要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德国和日本是二战后职业教育发展较为典型的两个国家。特别是德国,该国经济的迅速崛起,跟它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的确立是分不开的。德国教育体系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类。在德国,职业教育跟普通教育一样设置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每个人即可以先选择一种职业就读职业学校,也可以先读普通大学然后就业。经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人员,既可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长期从事相应的职业,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3]德国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个并行的教育体系,两者相互独立。同时职业教育的各个层次与普通教育之间,又可以相互交叉和沟通。

日本高等教育大致可以分成普通教育系统和职业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系统又分为专科阶段、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职业教育系统专科阶段由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和短期大学组成,高等专门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短期大学招收高中毕业生;专修学校招收未能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学制根据需要分别设置为1-5年不等。日本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招收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生,并设立研究生阶段的职教研究所, 形成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日本不同教育系统之间,高职教育系统内部可以学分互认,同时也以学分互认的形式与普通教育沟通和衔接,使高职教育体系的学生可以进入普通教育体系学习,也可以使普通教育体系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形成一种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相互交叉的状态。[4]

三、关于高职教育教学创新的对策建议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迅猛加快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的高级技能性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高职教育活动即具有高等教育的特点,更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设置上以“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性。高职教育的发展模式可以循序渐进地借鉴德国和日本的发展模式,使高职教育与各个层次的教育体系实现有机融合。

1、高职教育教学活动的定位

与其他类型、层次的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更加强调实践性,这既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所在,也是培养技术技能性人才的基本保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选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或“项目实践教学法”等。如德国职业教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设置上,一般先设立综合项目小论文,这些综合项目即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同时每个学期针对综合项目开设相关课程,并在相关的课程中由任课教师设计与综合项目密切相关的若干小项目加以实施,然后通过培训讲解及各课程若干小项目的实施,将学习到的技术、方法、技能、技巧、知识应用到综合项目的实施过程之中,进而完成学期综合项目。[5]

2、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实现有机融合。

很多高职院校都加强了学生双证制度取得的管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学生毕业必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那么在理论课中要加强实践环节学习,在技能训练中要加强理论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的合作,追求理论与实践的更好结合。同时开设部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在劳动力市场和劳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基础课程与职业教育课程的融合,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

3、构建完整的高职教育体系

高职教育办学层次可以逐渐上移,不断与学科教育相融合,分别设置专科阶段、本科阶段,甚至研究生阶段的高职教育,并像德国和日本一样给毕业生授予不同的学位(学士、硕士或博土);另一方面,注重中职和高职、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各层次的衔接性,增强各层次教育的连贯性。如普及学分互认,使高职高专毕业生在获得一定学分后能直接升入高职本科、研究生阶段学习,或直接升入普通教育体系本科高年级、研究生阶段就读;最后,注重发展高职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向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方向拓展。

参考文献:

[1]孙欣,《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北方经贸,N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2009年 03期

[2]钟娟,《我国教育政策的变迁研究,继续教育研究》,Continue Education Research,2010年 10期

[3]孙海波,《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经验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Changzhou Institute ofEngineering Technology, 2007年 02期

[4]谭诤,《二战后日本高职教育发展历程和启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Education, 2009年33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大课题(08QG010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AGA080340),2008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29):“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成果之一

篇(9)

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研究的角度看出,提问题的能力其实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重要,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因为提出的新问题,往往是能够在新的领域得出结果的,是创造活动的新起点。

一、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教育价值

(1)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意识也更加明确,能迅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加强对数学技能的掌握。学生发现问题的源头在于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这有助于各项与创造力有关的活动的开展。

(3)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能够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同时又能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来解决问题后,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加提高,会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

二、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1.帮助消除心理障碍,使其敢于提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够,所以很多学生不敢提问,对提问产生畏惧感,有“三怕心理”:第一怕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怕老师因为自己不守课堂纪律而责骂,或怕影响老师讲课程序;第二怕是怕自己提出的问题幼稚,问题不成熟、简单,怕招来同学的耻笑;第三怕是怕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意义,老师就会批评,同学也会讥笑。老师应该告诉学生这些是错误的思想,只要有问题就该提问,并且不管问题本身有多么的简单,老师一定会回答,还会鼓励其他同学向其学习。学生应该学会大胆提问。例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紧张,说话吞吞吐吐、含糊不清,老师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说明白,表达完整,或老师在适当的时机引导、补充。另外,教师要精心安排设计好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互动,要充分让学生说出自己真正的感受,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2.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数学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创设数学情境就是教师用辅助教具或工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使学生积极性提高,刺激他们的感官,提高兴趣和热情,启迪思维,激发其好奇心和发现欲,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其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诱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1)从数学内部创设数学情境。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所谓的数学层级方法的运用,针对本课时或本单元设计一些基础性的题目,巩固刚学的知识内容。比如充分关注五、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他们对学习的需求,给他们布置作业时,要注意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进行分组合作,因为教材里的课后作业中有几个模块,尽量把几个不同特征的学生编排进一组,让他们分别去进行操作。组员中爱好学习的会选择准备“你知道吗”模块,而组员里善于思考的就会去进行思考题的操作,“思考题”模块能够满足部分学生多学一些、学深一些的需求。这样到了第二天,老师就让学生分组回答,大家虽然各自负责一个模块,但是肯定会有讨论的过程,在这样的互相探讨和老师的事后评点中能够凸显出教学的成效来。

(2)从数学外部创设数学情境。一是从现实生活中创设数学情境。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实际生活当中的数学知识比较具体、形象,但课堂上的数学知识抽象性极强。此时的小学生处于对抽象思维认识不清、理解不到位的时期,因而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生活的实践,将知识进行充分的还原,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个直观的认识,理解就比较简单了。二是可以在其他的学科中建立一些数学知识的维度,这些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一种整体构建,比如在自然科学的学习中去领会一些数学概念,也是有利于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的。

3.教授提问方法,使其善于提问

由于不同情况下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应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反之,提问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厌烦。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227-01

教材是教学的蓝本,直接为一线的教学服务,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完成知识和技能学习内容。有些教材从内容到方法都为教师和学生做了科学、系统的安排,为教与学提供基础性的文本。教材作为教师和学生对话和交往的中介,是他们解释、质疑、批判的开放性文本。

1 当前中职学校教材开发和管理的矛盾所在

1.1 学生知识基础与教材内容的矛盾

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这是教材编写者甚至是教育行政部门首先应当清楚的事情,否则所编的教材就是无矢之的。伴随着多年“普高热”的持续发酵,中职学校招生困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在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带来工资水平的上升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带来高学历文凭易得性的增强,中职教育就变得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中职学校招生门槛放低,由此招来的学生素质低,而中职学校的教学计划是整套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对实践训练较少。而矛盾比较突出的表现在工科类或者是理科类的课程上,如计算机、汽车维护、数控技术等专业的一些课程,直接用高职高专的教材,甚至是本科教材压缩版,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可谓高深莫测。

1.2 教材开发滞后与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矛盾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通用的教材内容与日新月异的职业教育发展相互矛盾,一方面是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教材不能切合学生的实际,满足不了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对已经发展趋前的学科基础专业技能学习的要求。导致了教材开发滞后与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显现,学校学习的技能跟不上社会需要,这样一来,出现的局面是教师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内,完成教科书的教学,中职毕业生没有学到相应的技能,或只学到一些过时的技能,给他们的就业带来了负面影响。比如当下家电已经进入智能云彩色电视、智能手机的时代,而我们的电工电子专业的教材还停留在传统彩电、手机的模式教学中。这就难免造成刚出校门,所学的知识却早已落伍。不经意间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课讲完了,但一些学生手头的课本还是“像刚出生的婴儿,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1.3 统编教材与校本开发课程的矛盾

中职学校国家统编教材是历经长期经验积淀形成的一套教材模式,它具有编制体例规范、内容丰富,知识结构全面系统等特点,适合起点较高,基础较好的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使用,而对于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统编教材就显示出它的不足,如在语文教材的编制中,单一的“文选型”教科书几乎成了近代语文教材的唯一模式,缺乏适应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不同层次的教材。这样品种单一、模式固定、内容陈旧且又偏深,与实际生活脱节而又缺乏趣味性的教材,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不相适应,与社会对多样化的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与职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也不相适应。

因此,一些学校只好选择使用校本教材。但是,一些校本教材在具体开发过程中,由于受编写人员的素质、编写时间等因素影响而导致开发出来的校本教材良莠不齐,无法取代统编教材。

1.4 就业需求与教材内容的矛盾

中职教育本该就是就业教育,但是实际上却是“不务正业”者居多。据笔者了解,不少职业学校就业安置顶岗实习的学生中,所谓的专业对口的是少之又少,我们都知道,中职学生只有两年专业学习时间,时间短,所学的技能又繁杂,相关专业知识未系统学习就要出去学习。而企业提供的是普通岗位,这种就业门坎低,技术含量低,工作强度大的普工用人体制与学生在校通过规范的教材,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技能形成很大的反差,这是企业需求与教材方面的矛盾。

2 应对的策略

2.1 降低教材难度,开发适合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的教材体系

从中职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开发适合中职学生的教材,以适度的理论和技能要求入手,从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入手,适当降低难度。所以,中职教材应该体现一种专业技能知识,说白了,中职学校的学生所学的只能是皮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的岗位也只能是企业里的普工岗位,企业注重的更多是学生个人品质、奉献精神、吃苦精神和按部就班的工作态度。有企业老总就员工招聘问题就说过:“我对员工要求首要的是朴实肯干能吃苦,要有诚信,其次才是技能。技能好品德不好我们不欢迎。”

2.2 统筹统编教材与校本教材的关系

根据本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需求,统筹好统编教材与校本教材的关系。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都致力于服务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想所开发的校本教材能够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对学生未来的就业起到帮助,并且所编的教材要适时更新,要因应当地情况紧扣经济发展步伐,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使得所开发的教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比如广西目前还在26个县的中小学开展的壮汉双语教育实验,所需的教材就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做好适时的更新,否则,教材就要落伍,相关的教育理念就与现在的课改要求相背离。目前自治区教育厅又决定在壮族地区部分农村中小学实施“壮汉双语教育二类模式”实验,现在正在启动的“壮汉双语教育二类模式”教材的编写工作就顺应的这一要求。那么学前教育(壮汉双语方向)所需教材就要做好适时的更新,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所学的知识符合当前双语教育实验的要求,到实际的工作岗位能够用得上。

篇(1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生理与心理的发展、学业与社会经验的丰富,逐步开始确立自己的价值体系。但是由于现代社会与经济的转型、外国文化的移入、就业形势的严峻等因素影响,造成大学生价值体系建立的复杂性与多维性,甚至出现了价值困惑。

一、当代大学生主要价值困惑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已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白面书生”了,而是与社会进行信息、能量、物质交流的“准社会人”。尚未成熟的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不能理性地分析其本质和发展趋势,产生了价值观的困惑。

1.大学“学什么”?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认知体系的建立是以系统接受一定的信息为前提的。如果一个人接受的信息是零乱的,在建构认知体系时就要受到一些不利影响。大学是大学生建立合理认知体系的黄金时期,因而必须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大学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均与中学截然不同,中学的目标极为明确——那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就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感觉。而且他们感觉到学习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就没有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处于茫然和无所适从的状态中,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2.活着“为什么”?

“人活着为什么”是一个古老却不断翻新的话题,实际上它就是一个人活着的目的何在的问题。人生目的是规范和引导人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目的那只能是“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无所事事地终其一生。如今,这个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急促加大。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害怕毕业,不知道人活着除了读书还有什么可以做的。他们原以为读到大学,怎么也会混个一官半职,月薪在几千元之上。这才能达到自己的标准,才能对得起自己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如果不是这样那活的就没意思,也没面子见“江东父老”。然而,现实并非如此,所以人到底为什么而活着是困惑许多大学生的一个难题。

3.人生“信什么”?

信仰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人生的航标。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信仰,就不会有明确的生活方向。因而,信仰是一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起到中坚作用的精神力量。但是许多大学生不明白自己到底该信仰什么,不知道该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真理与金钱到底哪个是自己该追求的,奋斗和命运到底哪个是自己该相信的。而且在这其中还存在着到底到哪里寻找真理,到哪里赚更多的钱的实际问题。一个人的幸福和成功是奋斗得来的,还是命中注定的。所有这些问题使他们不知何去何从。

4.做人标准“是什么”?

任何人都要有自己做人的标准,这个标准时刻都在激励人、监督人、规范人、提升人。正是有这样那样不同做人的标准,才有这样那样不同的人,才在现实生活中有各不相同的接人待物的方式。

现代社会为大学生掌握信息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渠道,使他们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要的大多数信息。面对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加之大学生自身甄别能力有限,判断和认识信息的方法和结果也就不同,并且不断地、反复地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做人原则,使他们难以确立正确的、合理的做人标准。

二、促进德育建设,重新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1.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基本要求

高校明确了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价值取向,还要搞清楚如何发挥其功能,实现其价值的问题,即要探讨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优化融合的基本要求。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特别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环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书育人的有效途径。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抓住举国上下贯彻落实《公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的契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造就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型人才。

2.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

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就要使高校校园文化成为加强德育的最佳载体,这是由其自身的内涵所决定的。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校园为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就其内容而言,它主要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的。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群体意识,高校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沉淀的专业精神与传统作风,形成该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

3.突出高校德育建设的主导功能

新时期高校德育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牢牢把握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权,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4.大学生文化素质、大学教师文化素质、校园文化理念,三者合一的协调教育

“素质是指人们由先天察赋与后天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形成的,是人们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自身发展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其支撑要素是知识、能力、态度和体魄;它涵盖了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业务能力和心理体格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它自身的结构要素。其中主体要素,主要指校园的师生,师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或影响着新一代人才的成长和培养;校园文化中的客体要素,主要指校园中的文体环境,是师生在校园建设过程中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校园文化理念成为大学师生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成为高校办学的灵魂。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以及校园文化理念,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进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全面发展。

5.主课堂、辅课堂、社会课堂三堂合一的综合教育

主课堂、辅课堂、社会课堂三堂合一的综合教育强调的是校园文化中的人文环境影响作用。优良、高雅的文化品味,浓郁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中生活和学习,有益于促进人才的成长。“近朱者赤”,大学生置身其中,就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与感染,成为高素质的人才,而残缺不全的校园文化培养出来的人也必定残缺不全。公务员之

家当代高校校园文化中的德育建设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主课堂(第一课堂),这是培育大学生高尚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主阵地;二是辅课堂(第二课堂),这是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文化和道德教育阵地;三是社会课堂(第三课堂),即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社会公德和公民道德教育。在校园文化指导和统领下,三堂合的高校德育建设,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对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己成为当代高校德育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6.宿舍文化、网络道德、党团组织三场共振的场域教育

高校德育建设是项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努力。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后勤工作、网络建设及高校学生的党团组织等工作,都应朝着培养合格人才的既定目标而奋斗。实践证明,许多高校加强宿舍文化、网络道德,党团组织的综合教育管理,齐抓共管,使之三位一体,形成一股合力,其德育效果特别突出。

最后,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原则。贴近实际,就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贴近生活,就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要深入到大学生现实生活和日常生活中,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社团活动,举办一些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讲座等形式,将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灌输到他们心中,并内化为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贴近大学生,就是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要贯穿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针对大学生关心的思想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或方式进行疏通引导,努力提高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力之.先进文化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