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研能力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财务管理,建立健全日常操作和管理制度
(一)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根据本单位的业务特点、经营机制、管理要求、资金运动、人员配置等,充分体现本单位的特点,需要制定制度的唯一标准。制定制度要讲究系统和配套,制度与制度之间不能相互矛盾。科研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首先提高内部竞争能力。为此,必须建立单位内部相适应的核算和指标体系,对科研部门、开发部门、后勤服务部门等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设定不同的考核指标,逐步建立起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适应单位内部运行机制要求,利于推行和落实的内部经济责任制,以利于在单位经济活动中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和监督。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为保证资金安全完整和信息真实着手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财务审核把关尤为重要。财务人员审核发票要严格,发票名称要实事求是,数量、单价要填写齐全,要严格控制各种会议开支,召开会议必须提前上报会议计划,经批准后予以报销。科研经费计划内预算开支,要严格计划列支,对拨入的科研经费要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
二、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加强收支管理科研单位预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
(一)编制单位预算是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对合理地筹集、分配和使用资金,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要共同研究,合理编制科研经费预算,编制预算应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考虑到积累与发展的关系,合理地科学地安排收支。
(二)按现行制度编制上报的预算,满足了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的要求,但对执行单位来说,就显得不够具体,缺少可操作性和实际管理价值,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管理的需要,设计一套表格,编制出一套分部门、分项目、分期(按月按季)的切实可行、实实在在的内部财务收支预算,以利于在日常的财务收支中掌握执行。编制预算之前,应正确分析上年度的财务收支情况,清理核实各项基础数字,正确划分收支项目,按照管理要求,按部门、分项目编制出按季分月的财务收支计划。
(三)单位内部预算一经核准,即进入实施阶段,各部门对实施财务预算要作为一项经济性工作来抓。其次要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调节经费构成比例。财务部门要定期分析考评,及时了解经费开支进度,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总结经验,采取措施,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三、注重财务分析,发挥辅助决策职能作用
科研单位的财务分析,是在真实、科学、系统地归集了会计资料与数据,充分利用财务管理信息,借助一定的方法,运用财务报表、会计核算资料对科研单位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及未来前景的一种评价。
文学术水平是否具有创新点的先决因素。因此,研宄生的选题应选择能够出创新性成果、反映学科前沿水平的课题;应提倡研宄生的选题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学科的发展相结合。研宄生研宄论文的写作过程,是对所学知识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应用过程,是研宄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更是培养提高其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研宄生的论文选题对研宄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很重要。特别是两年制硕士研宄生,由于研宄工作的时间相对较短,其论文方向及题目的选取需要特别用心。首先要考虑学生自身的研宄兴趣,还要考虑论文的研宄方向、题目的前沿性以及通过论文工作对学生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对于工科院校的硕士研宄生应尽量选择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作为研宄题目,应当在导师的帮助下,学生自己提出研宄问题,使学生对自己研宄的问题有深刻的了解,并能对问题解决的可行性提出看法,这对培养研宄生在从事科研工作时能准确把握自己研宄方向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科研中能正确提出研宄的问题,代表一个研宄者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由于两年制硕士研宄生的学制相对较短,并且本身的科研实践水平有限,特别是从大学直接升到研宄生的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而两年制的学习周期又不允许其用太多的时间去查阅资料从而提出研宄问题,这就需要导师给予更多的指导。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查阅,让学生掌握如何查阅其研宄题目的资料,并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料,提出研宄问题的重点及问题解决的相应方案。在研宄问题的重点及解决方案由学生提出后,其合理性需要导师把关。由于其论文工作时间有限,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必须是可行的,能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论文工作时间大约只有一年。如果提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太难,在论文工作时间内将无法得到问题解决的结论;如果提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太容易,使研宄生的科研工作量太少,不能有效地提高其科研能力。因此,硕士研宄生的论文题目与研宄内容的选取对研宄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在工科院校中,一般来自实际的研宄课题对研宄生的科研能力提高较大。因为问题来自于实际,其应用条件及要达到的性能一定,研宄生可在所学知识范围内,用一切资源去解决问题,这样可使研宄生体会到如何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以及这些知识是如何应用的。如果遇到研宄生所学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促使其学习新知识,请教其他学科的老师和同学,这样可培养研宄生的交叉学科意识和科研合作意识。两年制研宄生的论文题目选取既可是一独立的研宄课题,又可是一大课题下的子课题。如果选取的是一独立课题,需要导师给予更多的指导,因为独立做自己的论文题目,没有合作者进行讨论,只有导师可讨论。如果选取的是一大课题下的子课题,由于有合作者讨论问题,就容易学会如何与别人合作解决问题。不论做的是独立课题还是大课题下的子课题,导师都要注重研宄生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鼓励研宄生与别人讨论问题与合作,在选择课题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
由于两年制研宄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社会培养较高层次的使用人才,也为博士生的培养提供后备队。因此,其研宄题目除了实际研宄课题之外,可有一些理论课题,让研宄生尝试解决一些理论问题。虽然理论课题一般较难,且论文工作时间较短,要对某一理论问题做出完整的结果较困难,但可以尝试解决部分问题,得到部分结果,经过几个研宄生的连续工作,可得到问题的完整结果。理论研宄课题也需要注重研宄生科研能力培养,应从理论问题提出、描述及问题解决思路、验证等方面培养其研宄能力。
2提供研宄生论文工作的科研环境
科研环境对研宄生科研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两年制研宄生的论文工作时间较短,要使研宄生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需要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科研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人们通常注重硬件环境,实际软件环境对研宄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样很重要。
硬件环境主要包括实验室及其相应设备、信息网络系统以及计算机软件等,这方面的基础条件对研宄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如信息网络系统能使研宄生查阅资料更方便,极大地节省查阅文献时间;计算机软件系统能保证研宄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及时验证所提出的方法,并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对于工科院校的研宄生,会查阅、使用资料,以及能熟练操作、使用计算机,也是研宄生科研能力培养所必需的。实验室具有良好的实验设备可保证研宄生的科学实验能顺利进行,节省实验时间。因此,良好的硬件环境是研宄生论文能按时完成的时间保证。能够操作和使用实验室的设备是研宄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软件环境包括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与指导、信息交流及科研氛围等。软件环境对两年制硕士研宄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将使其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合作的能力以及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这些都是研宄生科研能力的体现。虽然掌握硬件的使用对提高科研能力很有帮助,但对问题的思考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能力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科研能力。这方面的能力需要有一定的科研氛围来培养。需要经常进行学术交流,让研宄生对自己研宄的问题进行讲解,老师与同学作为听众,对研宄生讲解的内容发表意见,这样可帮助研宄生改正对某些问题不恰当的认识和思考,确立正确的思考问题方法,这对培养研宄生的科研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另外研宄生听别人的报告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通过听报告、如人交流,学习别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研宄生通过参加实际课题,可与合作单位进行接触,了解用户对科研的需求与问题的提出,增加研宄生对科研问题的认识及实际情况的了解,这也是科研能力的一个体现。总之,科研的软件环境对培养两年制硕士研宄生的科研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保证研宄生有充足的时间参加论文科研工作
二、不断完善适合本科特点的考试制度
目前,铁岭师专专科生实行的学年制考试形式按照课程类型,主要分为考察、考试两大类。大多数学科由任课教师按照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制定。升本形式下的考试制度应进一步完善。
1.试题库的建立和管理。
试题库既能反映该门课程的全部知识内容,又能生成最佳组合的考试题目。建立试题库应按照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则进行。同时,试题库的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补充。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机抽题,随机组合试卷文件,才能保证每份试卷中结合不同难度级别的题目、让题目的难度层次分布比例恰到好处。
2.考试形式多样化。
在保证考试结果科学性的前提之下,可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调动学生灵活学习的兴趣。比如,铁岭师专成功改革的思想政治系列课程的综合考评模式,即能实现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目的,又能动态地结合学生课堂表现情况,及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的能力,综合给出成绩,摆脱了专业理论课程笔试考评中的呆板、单一及一张考试卷决定分数的特点,在未来的考试课程改革过程中十分值得借鉴。
毕业课题设计的任何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包括课题的选题、开题、研究的开展以及论文答辩的全过程。影响的因素既可能包括人为的主观因素,如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也可能有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学生就业压力、教学经费不足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展开。
1.1 毕业论文的选题
选题内容的偏离和重复。有些课题脱离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不能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内容。选题重复体现在课题缺少创新性或仅局限在某一种方法上,同时,由于近年高校扩招的原因,出现教师指导毕业论文人数过多和多人一题的现象,导致学生的毕业论文内容出现重复。
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把握不当。有些选题的工作量和难度超过了本科生的培养要求,特别是一些教师的科研项目,由于立项过多、任务量大,往往不能在毕业设计期间内完成;而有些选题情况正相反,教师项目己经结题,学生只是简单重复地分析原有数据,得到类似的结论,缺少现场调查和实验室的实践,也就失去了毕业论文设计的意义。
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单向选题,由指导教师提供题目,来分配给学生,学生只有被动的选择和接受。由于指导教师均是本专业的指导教师,很少有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相结合的交叉复合型课题,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1.2 指导教师因素
资格问题。指导教师不具有带教资质,缺乏带教经验,对学生疏于管理或不重视对学生独立工作、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些导师对学生较新、较偏的选题,不太了解,只是凭着感觉加以指导,缺乏科学性、整体性和严谨性。
不重视毕业设计的带教工作。指导教师忙于自身的科学研究,缺少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不能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或者由于课题的需要,带教学生过多而没有时间管理,导致选题不合理,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不规范。
1.3 学生因素
现场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弱。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有实验室检测和现场调查的综合能力,但由于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时间偏短,而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从而导致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科研能力较弱。公共卫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需要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但是在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学生进行科研实践的机会较少,很少涉及到科研活动中的选题、设计、实施到结果分析等过程。
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缺乏主动性,不熟悉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以及毕业设计时间短,再加上就业或考研的压力,使他们更多的是应付毕业论文工作,论文书写不规范,甚至出现抄袭的现象。
1.4 管理因素
组织和管理不善也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之一。例如,毕业论文设计的文件不规范,参考文献格式不严谨;管理人员本身不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工作,不组织专家进行定期评估,或被动应付专家的检查,间接地影响了学生做毕业论文的态度,从而导致毕业论文的质量下降。当然,其它因素如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包括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不足也会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设计。
2.对策
从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说,为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首先应该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长期培养,而不应仅限制在毕业设计阶段,因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次,应该在毕业设计阶段,通过多种方式来加强对毕业论文质量的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2.1 营造研究环境
科研培训活动应该贯穿到本科学习的全过程,从对低年级学生开设学术讲座、学术报告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到对二、三年级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如科研方法论、文献检索等课程,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到高年级参与各项科研活动以及对毕业实习前的专业培训,形成系统、持续地有步骤的培训方案。如东南大学从2004年起开展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作为课外研学的学分记入到教学计划中,既督促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各项科研活动,又促进了学生自己寻找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地、有计划地研究。
2.2 —点三线
以导师为点,通过三条路线:导师一青年教师一本科生,导师一研究生一本科生,导师一优秀本科生一其它本科生,来展开针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
建立学院指导教师数据库,严格按照标准来选择合格的带教教师,从而保证带教工作质量。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由于缺乏带教经验,可同指导教师联合带教来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同时,为避免导师过于繁忙而忽视本科生的带教实习工作,可以通过所带研究生来协助本科生的带教工作。另外,通过对优秀本科生的重点培养(东南大学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建立优秀生的导师制度并建立了相应培养计划)可以利用他们来协助导师的实习带教工作。
2.3 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过程应注意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要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就必须把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过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并严格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主要包括:毕业论文动员:在毕业论文开始前进行,引导学生学习毕业论文工作条例,明确职责及要求。
毕业论文的检查:检查分选题开题、期中和答辩评分三个阶段进行。选题开题:着重检查指导教师课题落实情况,进行课题所必须的条件是否具备,任务书填写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下达到每个学生。期中:组织毕业论文期中检查,着重检查学生学风、工作进度、教师指导情况及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答辩评分:答辩前应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严格执行毕业论文答辩程序和毕业论文答辩评分标准。
另外,为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还应建立监督和管理机制,组织学院级和学校级专家组,通过定期的检查来评估进程情况。
2.4 加强与其它专业和学科的横向联合
加强专业实习以及同实习单位的合作。预防医学专业作为应用型的学科,加强同基层卫生机构的紧密合作,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而专业实习对于毕业生来说,是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阶段。把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实习单位同学校老师联合带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要重视对实习单位教师的培训与指导。
加强与不同学科的合作。随着时代的发展,预防医学不断融合了其它学科的方法和理论,因此在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和指导教师上,可以拓宽途径,增加涉及面,在紧密结合预防医学的基础上,可以选择不同交叉学科的课题,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5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对此,我主要是通过在班级中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首先,我通过引导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营造氛围。通过引导,学生搜集了“书犹药也,善读则可以医愚。”“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等多个热爱读书的名人名言。学生收集名言后,我还组织学生交流,并选择代表性的名言请书法好的学生写出来,张贴在班级墙上。其次是动员、引导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喜爱的书充实班级图书柜,在班级中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读书的神圣感。
再次,利用家长会的机会,由学生向家长汇报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请家长介绍自己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经验。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打动了广大家长,他们自觉地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如: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自己的小书架等,父母带头读书、读报,做孩子阅读的榜样,主动与孩子讨论书中的问题。
此外,坚持引导学生定期去图书馆看图书、借图书,定期更换从家中带来的与大家“共享”的书籍。并且每周安排2~3节课时间去阅览室看书。
二、重视教给读书方法。
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还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这里,我主要是结合教材,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以课内促课外”“以课外补课内”。如,我告诉学生拿到一本书后首先得问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什么?接着快读目录,以得到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读的内容,边看边想,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不懂之处画上符号。待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最后,欣赏品味精彩片段,体悟写法。
我校学生有人手一册配合课程标准,引导课外阅读的《亲近母语》,书中精选、精编了题材、体裁多样的文章,对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有很大好处。我有计划地利用阅读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运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进行阅读,每周一个单元,并结合共性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读书方法和收获。此外,还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其他书籍,或上网查阅资料解决遇到的问题,激发起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以及大量阅读的渴求,真正达到活跃思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
三、重视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
“不动笔墨不读书”,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益,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并自己给一个名字,坚持要求学生摘录所阅读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写读书笔记,或写阅读感受。通过几年的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所谓科技道德的激励功能,就是指它具有一股激发、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能够诱发他们发明创造的欲望,促使他们通过目标、理想、准则、评价的体系,在科技活动中明辨方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自觉地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科技道德激励,它主要不仅满足科技人员眼前物质上的利益,而是满足其高尚的精神需求,来调动他们的科研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它把科技人员的需要引导到献身科学、勇于创新、为民造福、为国争光的执著追求上去,致力于他们思想道德境界的提高。
科技道德的激励功能的实现机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由社会掌握运行,作用于被激励的科技人员,对被激励的科技人员来说可称为道德激励功能的外在社会机制,它包含着道德理想、道德榜样、道德评价三个构成因素;另一类是由被激励的科技人员自身掌握运用,进行自我激励,对于被激励的科技人员来说可称为道德激励功能的内在心理机制,它包括道德上的责任感、荣誉感、成就感这些人们内心隐藏的道德行为激发器。道德激励功能的社会机制是实现道德激励功能的外在保障,道德激励功能的心理机制是实现道德激励功能的内在基础。
一、理想的激励
理想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凝结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理想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它可以成为激励人奋进、催人奋起、敦促人们不断追求的动力。
崇高的道德理想是科技人员献身精神的强大动力。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1]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们从现实出发,对未来目标的向往和追求。理想贯穿于人的精神生活之中,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鼓舞人奋斗的力量源泉。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只能是一具可悲的行尸走肉,他的一生,将毫无价值可言。
科技人员从事科研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消磨时间;不是为了夸夸其谈,哗众取宠;更不是为了金钱和权势,以满足一己自私自利的享受。科学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人类造福。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的方向同实现人类崇高理想——********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所以,科技工作者立志献身科学应该自觉地把自己所从事的科技事业同社会主义、********事业联系起来,使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从而把科技工作者的个人理想同人类的崇高理想融为一体。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科技工作者实现个人理想的正确途径。
道德理想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是激励科技人员在科研活动中取得成就的精神力量。科技事业是实现道德理想的载体,是道德理想付诸行动的具体实践。理想与事业不可分割,任何理想都是通过一定的具体事业的成就来实现,而任何事业都是在一定的理想指导下进行。理想使科技工作者更明智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更明确地选择行为模式和行为路径。理想能深入科技人员内心,变成坚定的信念,从而更自觉地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2]在他看来,理想对人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它可使人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社会主义科技道德理想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是必不可少的,它一旦转化为科技工作者的内在精神素质,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社会主义科技道德理想的确立,使科技工作者看到了科学的明天,鼓舞他们奋发向上,激励他们攀登一个又一个科学高峰,取得一项又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获得科研成果的科研过程,就是一个精神变物质的辨证过程。科技工作者的智慧、才能需要道德理想的激励才能发挥作用。他们把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知识付诸科研活动,并达到预期目标,道德理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道德理想又是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道德榜样的激励
道德榜样是道德理想的具体化,他们相对集中地体现了理想人格的至善品德,有的甚至可以被认为是理想人格至善品德的化身。与完善的社会道德风尚相比,道德典范人物具有具体性、实践性、有血有肉、震撼人心等特点。因而,学习道德典范人物是确立道德理想的有效途径。
科学家在追求真理和真知的同时,也在追求人类自身的进步和发展。在探索自然的奥秘的过程中,也在给人类树立崇高的理想榜样,激励着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学家或发明家,他们的道德品质也往往是后人钦仰学习的楷模。例如,居里夫人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她的高尚的道德品质也是为人们交口赞誉的。许多女大学生都把居里夫人作为自己的崇拜偶像。居里夫人的一生犹如蜡烛,为他人点燃光明。正如科学泰斗爱因斯坦所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社会就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3]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科技人员的道德教育中,树立优秀的道德楷模,对培养科技人员的道德品质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巨大的说服力。有一位医学奖金获得者描述他极力想要达到由H·戴尔和丁·亨德森所树立的极高的成就标准时说:“两人都是思想上和人格上的伟大典范,两人都是崇高的个人,使你不得不为他们所感动。你更加勤奋地去工作,因为你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他们。”[4]478德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奥托·奥柏格在回忆他的导师时说:“一个年轻的科学家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跟他那个时代的科学巨人所进行的个人接触。”[4]478许多年轻有为的科技人员都以老一代优秀科学家为榜样,从他们那里获得巨大的鼓舞力量,提高了自己道德修养的水平。
道德榜样的激励功能,还表现在被激励的科技工作者对于理想人格至善品德的欣羡、仰慕之情,驱动自己的心灵不由自主地倾向、靠近于高尚的道德形象,并力求达到与对方的精神世界合而为一。在道德榜样的激励中,道德认同的完成,不是基于功利的追求,而是以情感为中介,通过心理距离的不断缩减和高尚灵魂的反复浸润、潜移默化而逐渐实现的。
一个好的榜样往往就是一部光辉的人生缩影,一股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一面理想人格的明镜。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5]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可以从无数前辈科学家的榜样身上汲取丰富营养,构建起自己理想的道德形象,并努力为之奋斗。
三、道德评价的激励
道德评价是人们对科技人员的道德行为所作的一种善恶褒贬的判断。它是人们社会道德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范围之广,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道德评价,虽然不像法律那样具有强制作用,但是,有时在法律无法达到的地方却能发挥巨大威力。人们常说的“众目睽睽”、“人言可畏”,就是这个意思。而且,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过法律的力量。其影响之深,为法律所不及。
道德评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对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给予褒贬,如树碑立传、科学研究中以发现者的姓名给定理等冠名的传统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工作者努力工作。
除了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的激励外,政府部门、企业、团体、科研单位,也应依据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对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给予评价和赏罚,对于作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记功、授予荣誉勋章,以此作为对他们能力的嘉奖。国家表彰“两弹一星”功臣,表彰袁隆平、吴文俊的科技业绩,是激励科技人员的重大举措。
道德评价不仅对道德行为给予肯定和激励,也对不道德行为进行谴责和惩罚。奖励可以产生正面引导激励的功能,使科技人员有成就感、光荣感,增强保持荣誉的内在动力。惩罚可以起到制止警告的作用,使之不再重蹈覆辙。只有褒贬得当,奖惩合理,正强化和负强化同时起作用,才会有力地激起科技人员的道德责任心和荣誉感,增强道德修养,从而促进他们道德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科院和很多高等院校制定了科技人员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严肃处理了学术界出现的一些道德失范行为和腐败事件,起到了积极的教育和震慑作用。由此可见,道德评价能够激励人的上进心,调动人的积极性,鼓舞人的创造精神。国家科技部正在着手研究修改科技评估体系和奖励办法,这方面的措施非常重要,因为科技评估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对科技人员的行为导向作用。
四、责任感的激励
有人认为,科学研究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和好奇心,这固然是激励科技工作者探索自然奥秘的因素。但是我们认为,只有把个人兴趣和好奇心融入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之中,才更显示出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责任感。
科学家的责任感首先是,在科学研究中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力求预见自己的发明创造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并为此提出警告。凡是遇到可能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对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时,应该主动地加以调整或停止实验。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是,当中国的科学家在美国的实验室进行核酸人工进化研究的时候,随着研究的进展,科学家发现这类研究很可能会在短时间里制造出比艾滋病更厉害的病毒危害人类生存。出于科学家的良知,科学家毅然中止了这项研究。
其次,科学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要对社会负责,要考虑到社会的效应。今天,科技发明创造对于人类有着如此强大的影响,以至对人类的生存起决定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对他们的活动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后果漠不关心是不可能的。科学家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问题摆在科学家甚至那些似乎离知识的社会效果最远的数学家的面前,这绝不是偶然的。作为科技创造的主体的科学家是否应该为科学研究对人类及社会环境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前苏联著名科学家谢苗诺夫曾经指出:“一个科学家不能是一个纯粹的数学家,纯粹的生物学家或纯粹的社会学家,因为他不能对他工作成果究竟使人民情况变好还是变坏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不然,他不是在犯罪,就是在玩世不恭。”[6]
科学家有责任把掌握的科学技术用于为人类的利益服务,防止科学技术被滥用;对科学技术应用的社会后果表示关切。爱因斯坦说:“如果你们想使你们的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该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于支持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需要,爱因斯坦曾建议美国研制原子武器。战后,他又呼吁世界要反对原子武器。前后两种态度,都是出于对人类、社会安全的考虑,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科技道德的具体表现。这种出于道德因素的言行,无疑影响了原子科学的发展。道德因素是保证科技成果不被滥用的重要条件。
第三,现代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科技工作者对人类未来承担责任。为此,要求我们必须从全球的未来的角度慎重选择有利于人类未来发展的课题进行探索;要求我们对自然界承担责任,承认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价值和意义,保护自然资源,防止生态环境恶化;要求我们对人类整体和平与发展承担责任,要对人类的共同命运与前途负责,使科技活动真正做到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道德责任感,会使科技工作者把人类的命运和祖国的前途,与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出一种力量,为了科学的振兴、民族的崛起、社会道德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
五、荣誉感的激励
所谓荣誉感,是指个人履行义务之后受到社会的赞扬、肯定,从内心获得一种价值认同和感情上的满足。科技人员取得了某项或某几项科技成果的优先权、专利权,受到社会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尊重和褒奖,并由此而产生个人道德感情上的满足和自豪感。这种荣誉感能提高他们对自我存在的价值的认识,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觉心,激励他们以更大的热情进行新的发明创造,为社会为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总理青年时代曾写道:“荣誉感可使有为之士益奋其勇气,以达闻达;不法之徒思考其过失,以补前衍”[8],揭示了荣誉感的自我激励作用。
荣誉感表现为真正的动因,它激励科技人员奋发向上,鼓励他们去做对公共福利有益的事。荣誉是道德的卫生,对荣誉的追求首先推动着意志去发展自重的德性,然后又推动着它去获得社会的德性。我们不能设想那些伟大的业绩可以在没有对荣誉的强烈的爱的情况下被完成。假如科学家在科技活动中没有对荣誉、名望和不朽的憧憬,伟大精神和科学成就也就不可能获得。一般来说,对科技荣誉冷若冰霜,对别人真诚的尊重无动于衷,这绝不是清高,而是伦理心态不正常的表现。
具有荣誉感应当是科技工作者的优秀品质。那么,应该怎样对待荣誉呢?从根本上说,科学事业是社会的事业。尤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重大科研成果往往是集体心血的结晶。离开了集体,个人将一事无成。个人的荣誉来自集体的共同奋斗,是集体荣誉在个人身上的体现。科技工作者应当把个人荣誉归功于人民和集体,看做是社会和集体对自己的鼓励和更高要求。社会和集体应当支持、鼓励科技人员建立功勋和争取荣誉,并且对个人荣誉感和自尊心予以保护和尊重,使之成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
正确的荣誉感,不仅把个人荣誉同集体荣誉相联系,而且与谦虚是密切联系的。科技工作者经过奋斗取得了成就,此时最需要的不是骄傲,而是谦虚。一个具有高尚道德的科技工作者,十分珍惜社会和集体给予自己的科学荣誉,并能在荣誉面前,以真诚的谦逊想到自己的不足,虚心学习其他人的长处。这样的人,即使自己的科研成果还不能得到社会公认和应有的荣誉时,也不改初衷,仍然埋头苦干,继续履行自己的科技道德义务。因为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荣誉只能照亮过去,不能照亮未来。任何已有的成就和业绩,与未来整体事业相比,终究是小的起步。因此,不能把荣誉当作自我炫耀的资本或供人欣赏的装饰品,而是当作新的起点和新的动力。在荣誉面前,只有抱着谦虚的态度,才能理智地面对未来,开拓前进,从而在科研中取得丰硕的成果,为社会和集体争取更大的荣誉。
六、成就感的激励
成就感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希望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它是激励科技人员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功的内驱力。哈佛大学的麦克莱兰认为,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取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并将目标的达到视为最大的幸福。他们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而在乎从工作本身获得很大的满足感,以及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实现了个人价值时所产生的成就感。
在这种成就感的激励下,科技工作者可以有极强的行为动机,驱动自己去追求自己探索的目标,甚至可以不计甘苦,废寝忘食,只问耕耘,不求回报。他们需要的主要不是外界的奖惩,而是发自内心的自我奖赏。“自我奖赏”是一种强有力的行为动机,属于本能欲望的性质。常见这样的现象,在一项科学成果面前,做出一般贡献的参与者常常为论文署名、奖金分配争吵不已,而真正做出主要贡献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9],却冷静地自置一旁,无欲无求。
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10],意思是说,只有修养最高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与道合一、物我两忘、不受功名所累的境界。只有超脱一己私利、不沉湎于物质感官享受、把为国家、人民乃至为全人类服务当作科技活动的准则,才能在科学上大有建树,并完满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正是像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那样不计名利、一心追求科学真理、为人类造福的高尚科技品德的人,才能成为科学巨匠;正是像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达尔文那样,尊重科学事实、不畏****、不迷信权威的人,才能在科学上做出突破;正是像巴斯德、诺贝尔那样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人,才能摘取科学的硕果。
古往今来,那些改革生产工具,在科学技术上做出贡献的人,一般都是具有为人类造福的高尚品德的人。探索科学真理是一项极其艰巨、复杂的劳动,只有不畏艰险,勇于在崎岖小路上辛勤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个科学家,人们往往是注意他有什么发明创造,写了什么著作,而忽视了他对人类更为重要的贡献是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但正是这种精神和品质,才推动他们为人类作出贡献,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从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引进开始,学科馆员制度已在我国走过了10年的路程。这十年中,学科馆员制度虽逐渐被国内高校图书馆界接受,但其发展现状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关注,尤其是学科馆员履职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学科馆员制度发展的瓶颈,造成这种现状主要有以下原因:
1.缺少严格的学科馆员准入制度。一个合格的学科馆员不但要掌握对口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国外制度完善的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图书馆并没有严格的准入制度,从业人员组成较复杂。目前现有的学科馆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图情教授,即从院系里面选出资深的教师兼任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如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但由于图情教授还要承担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显然无法专心、及时地开展各项图书馆服务业务,因此难以尽到学科馆员应有的职责;二是从馆内挑选骨干担任学科馆员,如复旦大学。但由于一般高校图书馆现有馆员素质参差不齐,高素质人才匮乏,而要从中再选出既具有专深学科知识,同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骨干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2.难以形成合理恰当的激励机制。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不仅需要图书馆与各院系、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更需要一套合理、完善的管理机制。缺乏必要的激励,会令馆员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的动力。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大都按职称与职务来进行薪酬分配,学科馆员所负责的各学科的性质、特点不同,造成工作强度和工作效果也不同,其服务的要求和标准也不可能一刀切,因此在绩效考核与评定中难以体现差别,因而难以驱动学科馆员的奋发有为,自觉提高职业能力。
3.学科馆员的继续教育较难实现。继续教育可以帮助学科馆员更好地掌握图书馆的现代化技术,熟练应用图书馆现代化检索工具和图书馆的文献体系;继续教育可以帮助学科馆员,不仅对对自己所服务学科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有系统全面的了解,而且掌握对口学科的学术动态、前沿信息,研究学科专业文献,进行专业信息的组织和深度开发。但实际上,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继续教育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投入,而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经费来源主要是靠学校统一拨款,这种拨款往往受到部门平衡等因素的制肘,结果造成高校图书馆的经费主要用于设备、文献资源与电子资源的采购,而用于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经费所剩无几。其次,由于学科馆员并不是专职岗位,许多图书馆专业毕业的馆员从事这项工作已经非常辛苦,再让他们去重新学习一些专业课程对他们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再者,日常繁忙的工作,使许多学科馆员产生一定的职业倦怠,缺乏危机意识与竞争意识,安于现状,难以形成主动自我增值的局面。
针对以上分析,要改变现状有效提高高校学科馆员的履职能力,必须:
第一,真正建立健全学科馆员制度。应围绕学校专业设置和学科发展规划,建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人才培养规划,确立学科馆员的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分层制定培养目标,明确学科馆员人选,使学科馆员的培养工作与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同步发展;对图书馆现有的中、青年业务人员确定培养目标和途径,制定培养规划,做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要加大经费投入,奖惩分明,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有条件的图书馆,应加大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实行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促进学科馆员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把提高学科馆员的履职能力落到实处。学科馆员是学科资源的组织者、传播者、导航者,也是学科信息的教育者。学科馆员应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其履职能力应包括: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图书情报知识,科研教学能力,敏锐的信息意识,良好的计算机实际运用能力和外语能力一定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
要提高这些能力,就要有选择、有目的、分阶段、分步骤地对其进行继续教育,不断进行学科专业知识和业务结构进行更新和优化。可采取自我培养和外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1)到对口服务院系学习、听课,参与对口院系的学术和科研活动,与学科用户直接交流;(2)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报告,让学科馆员了解所服务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3)亦可有针对性地选派学科馆员脱产进修。
还要让学科馆员担任与对口学科有关的教学任务;参与教学规划、课程设置,编写文献检索教程;参加对口院系的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主动分析用户潜在的信息要求,及时跟踪相关学科建设的新动向,发现并存储最新的信息。由此提高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导航能力,掌握计算机信息存储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网络技术,了解和熟悉本学科国内外数据库的结构、链接和检索方法,必要时编制检索工具,为用户提供获取信息的最佳途径。
同时,现代学科知识呈多语言文献分布特征,要培养学科馆员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以广泛地涉猎多国专业文献,特别是发达国家、国际权威学术机构出版的专业文献,为学科专家提供更精准的情报信息和咨询服务。此外,图书馆工作的价值是通过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而实现的,同时也是一种人际沟通的过程。因此也应对学科馆员加强心理学、公共关系学方面知识的培训,锻炼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助其与用户建立起良好相融关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科专业馆员”、“学科专家”、“信息咨询专家”。
总之,要完善我国高校学科馆员制度,提高学科馆员的职业能力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科馆员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一)重体验,创设情景,做引导者。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唱独角戏的做法,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感受学习过程,感悟思想、体验情感。同时教师要树立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情景的意识,引导学生充分体验。善于激发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学习兴趣,科学地处理教材,善于发现突破口,找准聚焦点,捕捉契机,灵活地变换角度,把学生引入情境,使学生进入一个其乐融融的境界。
(二)重探究,主动学习,做研究者。
数学课堂上,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理解,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努力做到: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进行自学;2、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3、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4、学生大胆质疑;5、学生积极发言。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应和学生对话交流、双向沟通,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三)重过程,优化环节,做创新者。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优化教学环节,加强指导,创新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为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活动时间,讲授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其余时间来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自由练习、总结规律,动脑、动口、动眼、动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课堂练习:数学课堂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经。练习必须精心设计与安排。应由浅入深、难易适当、逐步提高、突出重点、注意题形搭配,加强趣味性与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能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的主动性,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利用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3、课外作业:教师要精心设计能体现学习的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要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四)重总结,厚积薄发,做实践者。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经常总结的习惯,倡导学生制作“总结簿”,随时记录感受体会,刻画纲目网络,留言点滴灵感,以形成数学知识技能的结构,并为今后的系统巩固系统提供资源支持。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入生活,扩大视野,丰富阅历,用所学习的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及时调节教学,弥补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二、结合数学学科教学特点,总结出了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四个阶段: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初始阶段
青少年学生天性对周围环境好奇。给他们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用培养兴趣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学习积极性是完全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的。在学生的心灵中,总是渴望着认识生活、认识世界。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外走一走,学生常会提出好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对各种不同的问题,也许会产生疑问,出现各种幻想、假设。这时我们的教师任务是增进学生的这种兴趣和求知欲,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动机。满足学生的要求,给他们创造条件,让学生去观察、实验、探究。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假设,认识事物的发展。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然会产生一种探究心理,思维状态变得积极,就会自觉地、孜孜不倦地去研究。
(二)实验检验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的开发阶段
实验检验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使学生能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没有现成答案的地方寻找答案。
在实验检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出示挂图、实物等,让学生进行观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探索事物的发展,寻找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仿照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学习和尝试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使他们亲自体验探索事物的快乐,逐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三)实地考察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提高阶段
学校的教学是相对封闭的,与实际生活有很大距离,而我们教育的目的是既让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又让学生掌握各种技能技巧,若完全离开实际生活很难完成。因此,让学生适时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实际参与、实地考察切时可行。教师可以针对实际情况实施。
活动可以使学生从中领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习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四)课题研究让学生自己开展活动的升华阶段
在进行完上述三个阶段的训练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全面铺开研究性学习活动。
1、确定研究课题。分析学校特色和传统优势,结合本地自然条件与人文资源,结合本校学生特点,提出问题,确定研究主题。
2、课题的实施。分为准备阶段、选题阶段、课题评审、研究实施阶段、总结与展示、评价阶段。
三.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理解、沟通、融合的过程。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发扬合作的精神,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平等的方式进行合作。所以,数学教师要尽快走进新课程,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打一”工作方式,发扬合作的精神:
(一)是教师之间及教师与课程专家之间的合作。
新课程的综合化要求教师必须学会合作,依靠教师团体的力量来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商讨、研究,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与途径。常见的合作形式有:教师之间的相互观摩和评价、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交流、教师与课程专家之间的合作等。
(二)是与家长及社区的合作。
教师有责任对家长解释新的课程理念,以便学生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学习时,家长不会感到困惑和陌生。新课程中,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不仅需要通过实验室、图书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挖掘校内教育资源,而且需要通过图书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等寻求广泛的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此,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与社区展开广泛的合作。
(三)是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
新课改中,新旧观念都会存在,教师必须与教育管理者讨论、合作,创造一种协商的气氛,而不是对新课程中出现的问题武断地下结论。教师要善于、勇于阐述自己地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以得到教育管理者的支持。
参考文献:
《教师报》2004年5月
自2007年秋季北京市开始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在高中新课程实验如何推进的语境中,“校长的课程领导”“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就成为常见的关键词。“加强校长的课程角色意识和课程领导力”被列为“推进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的几项重要工作之一”。“课程领导”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哥伦比亚大学A.HarryPassow教授于1952年完成的“GroupCenteredCurriculumLeadership”博士论文中。关于“课程领导”。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内涵、功能、角色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在这里,我们不作概念上的讨论,而仅从课程领导的功能这一角度进行思考。“课程领导所发挥的功能在使学校的体系及其学校能达成增进学生学习品质的目标。”也就是说,课程领导的功能是目标导向的,其最终目的是要提供高品质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增进学生的学习成效。课程领导是一个过程,它包含着对他人的影响,它能够促成群体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够落实课程发展的行为。
校长的课程领导体现在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鉴等诸多方面。课程实施是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本文中,我们仅基于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课程实施的探索,对校长的课程实施能力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课程实施的内涵与校长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一个新的课程方案往往始于学者、专家的教育理想或官方的正式书面计划,但只有当教师在教室情境中,通过真实的教育行动,实践了该课程的教育理想之后,该课程才能转化为学校的课程;否则,学生无法“经验”此“课程”,一切都是纸上谈兵。由书面课程转化为学校课程即为课程实施。
正如富兰所言,课程实施是“把变革成为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核心目的是缩小现实与理想的差异,即现存的实践与创新所建议的实践之间的差异。课程实施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它是一个过程,涉及课程变革或创新;第二,它是新的实践(或课程/课程纲要)的实际使用情况;第三,它是“课程设计和教学”周期的重要阶段。第一个特征明显具有价值取向,即课程实施是以理想创新的意念和设计为目标,为的是让实然的实践情况迈向理想境界。只有经过课程实施,教育理想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仅靠教师的投入感和凝聚力不足以保证新课程的成功实施。在一项“校长与教师的互动研究”中人们发现,校长的远见、推动力、一致的决策、优先性的安排,都是使教师成功地实施创新的重要因素。在影响课程实施的三大类别九个因素中,校长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具体而言,三大类别是:创新或变革计划的特征、学校特征/角色、外在因素。第一类包括需要、清晰度、复杂性、质素/实用性;第二类包括地区、社区、校长和教师;第三类包括政府及其他媒介。因此,要取得课程改革的成功,就要充分发挥校长的课程实施能力。
二、北京市高中新课程实验推进过程中校长课程实施能力的体现
2007-2008年度是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平稳过渡之年。在项目工作推进过程中,各普通高中是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基地,校长是学校实施新课程的第一责任人。为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各学校成立了课程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领导学校的教职员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初步探索了课程实施的有效路径。在高中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
在北京市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推进过程中,各个学校立足校本,充分而合理地使用课程自,在国家课程方案的总体框架下,力求构建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课程体系。
北京二中校长组小桦在“2007-2008年度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交流会”上的发言就表达出了校长们的价值追求——使学校的课程架构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让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成为学校办学的特色和亮点。他认为,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课程体系应该具有选择性。学校课程结构的选择性应该针对规定的必选课程与学生的差异而定,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其领导下,北京二中逐步建设起“阶梯式模块”结构与“生成性”课程体系。所谓“阶梯式模块”结构是依据学生的基础和课程难度,按“阶梯式”设置:一是全员参与的普及型校本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二是需要进行选拔、具有一定专业特色的社团活动课程。所谓“生成性”课程体系是指学生“自制餐”实验。学校将物理、化学、生物自主实验作为选修系列,学生完成六个自主实验后,即可获得相应的校本选修的1学分。
顺义区牛栏山一中根据本校是寄宿制学校的特点,整合学校的各种资源,形成了四类课程体系:以学科课程为核心,以学科教材为载体;选修课、活动课;校园生活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四类课程侧重点各异,但互相渗透、互为补充,是一个有机整体。对第一、二类课程,结合必修及选修1课程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进一步丰富学校自主开发的选修2课程;对第三、四类课程,结合国家要求的综合实践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和规范。
(二)开发多元的校本课程
近年来,我国在课程管理体制上明确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模式,学校被赋予课程自,各校要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校长作为第一负责人,要结合本校师生的特点和学校所在区域的特点,举全校之力开发校本课程。
北京市第十四中学地处宣武区,校长就领导本校教师围绕“宣南文化”开设选修课,课程涉及以下十个方面:以大栅栏地区老字号店铺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文化;以天桥为代表的老北京民俗文化;以琉璃厂为代表的京城士子文化;以各地会馆和名人故居为代表的会馆宅邸文化;以牛街为代表的回族文化;以民间诸神为内容的坛庙文化;以鲁菜和回民小吃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大观园为代表的红楼文化;老区新颜——宣武区当代城市文化。
陈经纶中学努力建设开放、多元的校本课程体系。具体包括:菜单式学科拓展课程体系;学科竞赛课程体系;小语种课程体系;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科技活动课程体系;艺术类课程体系;生活技能类课程体系;人生远足课程体系;“初高中一体”课程体系;校园文化课程体系。
(三)规范校本研修体系,改进校本教研管理模式
北京二中通州分校为了给校本研修提供组织保障,由校长主管,在行政组织、专业组织、学术专家与信息保障四个方面加强建设,逐渐规范校本研修体系。第一,在行政组织管理方面,由校长主管,主任负责,对教科研处、教务处与年级组的整个校本研修活动实施管理,给予人力、财力和时间保证。第二,在专业组织建设方面,校长会同教科研处对校本研修活动进行整体规划,教研组、备课组具体实施规划内容。第三,建立校内学术专家组织和信息保障组织。
房山区房山中学以课题为依托,改进校本教研管理模式。学校以市级规范课题“提高校本教研管理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为依托,组织了教研组长和协作组长研讨会,作了“教研组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教研:教研活动组织与策划”两个专题培训,并进一步完善了教科研管理制度。教研组和协作组实行目标管理,开展主题课例研究,引入课堂观察法作为听评课的主要技术手段,使评课不再流于表面化的评价。学校还专门建设了课堂教学研究室,实现了四路画面自录课功能。(四)组织学校层面的教师培训和学生培训
新课程的实施最终是发生在课堂上,发生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因此,新课程实施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取决于学生对新课程的理解。虽然北京市组织了全市规模的教师新课程培训,但针对各校教师具体情况的培训还需学校自己安排。北京二中通州分校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开展了多层次的学习培训,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全体高一教师参加通识培训的基础上,又聘请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到校进行人教版实验教材解读,使教师对教材理念和体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外,还请他们对高一新教师进行新课程基本功培训、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培训以及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教学设计时效性的专题培训。
在高中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在学生这一层面,“北京高中新课程传播与理解项目组”编辑出版了《高中新课程学生特刊》,内容涉及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内容、变化、适应等话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高中新课程。有学校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又开展了以校为本的学生专题培训。昌平区南口学校就是其中之一。开学伊始,学校专门对学生进行了高中课程改革培训,使学生明确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明确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分认定、选课指导等办法,还向学生介绍了高中各学科的特点和学习方法,并安排班会让学生交流对新课程的认识,使学生以主动的态度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人。
三、校长课程实施能力提高之建议
要迈向成功的课程实施,校长要做到:规划课程体系,做好国家课程体系的校本开发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师生对课程实施的认同感,提高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但仅有这些还不够,作为一校之长,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提供课程开发的哲学方向
课程实施的前提之一是课程开发。从普适的课程开发过程而言,校长要提供教育哲学思想的引领,保持课程开发的持续性,关注课程开发的成效。
一所学校要实现本校的教育目标,前提之一是要有全员认同的教育哲学思想。如果没有指向同一价值追求的课程目的与方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所要达到的目标很可能就会南辕北辙。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核心,必须为学校的课程开发提供正确的哲学方向,而且这样的哲学方向必须深入到每个班级、每节课,并且能够影响学校课程决策的过程。
为此,在教育价值的理解方面,校长要帮助学校成员澄清其教育目的和目标。也就是说,校长要帮助学校教师以及其他相关成员进一步理解教育的价值,使他们清楚自己将会走向何处以及如何评价自己所完成的一切。只有澄清了教育目的和目标,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获得发展的方向。
(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课程领域,关注不同的问题
从学校层级的课程实施而言,在不同的课程领域,校长关注的焦点应有所不同。学校层级不同的课程领域包括如下两类:学校层级中的所有课程领域与学校层级中的具体课程领域。
对于学校层级的所有课程领域,校长作为课程领导,需要完成如下任务:制订课程计划并进行监控;评价学校层级的课程并利用评价资料来确认学校层级的课程问题;确认跨学科的重要技能,适当地教导并增强这些学科;监控需要密切协调的内容领域间的课程协调;针对课程的需要制订校本课程预算,反映学校的优先次序。
对于学校层级的具体课程领域,校长要关注如下焦点:监督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的所作所为;帮助教师根据课程指引制订适切的教学计划;针对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校本的教师专业发展;选择恰当的教材;帮助教师适当运用学生评价的结果,作出必要的课程修正。
总之,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校长要进行课程统筹,以使学校课程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达成教育理想。
(三)引导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展开行动研究
在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教师是主要的课程实施人员。要保证课程实施的效果,需要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这种提高主要通过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起源于美国,它是一种特定的问题解决方法。有学者认为,行动研究是课程规划与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作为行动研究者,对学校层次的课程实施行动研究,研究内容可以包括课程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选择、师生互动等,其指向都是探索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作为校长,要鼓励教师系统分析教育问题,进一步规划课程,将课程付诸行动,然后评鉴课程实施的过程、内容与结果,并在必要时重复这一教育行动循环。
一般而言,教师进行行动研究需要获得校外课程专家的协助与专业指导。这种专业支持要在校长的统筹安排下才有可能实现。而且,为使教师有信心与能力进行行动研究,校长要创造条件让教师学习,以使教师具备行动研究所需要的能力。此外,还需要校长鼓励教师不断尝试,进行长期的课程行动研究,以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
在课程实施行动研究的螺旋式循环中,校长首先要指导教师明晰其关注的问题,并考虑可能的解决途径。例如,是否要实施某项新的课程方案,具体行动步骤是什么,如何将该方案通过行动付诸实施。就行动研究的程序而言,要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领域与焦点,要规划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寻求合作,采取行动实施监控与搜集资料证据,并进行评鉴与反馈。在这一行动过程中,校长要创造条件,督促教师持续地监控自己的思考过程与实际行动,使教师不断进行自我观察、反省、讨论、学习与再规划,最后,使教师以正式方式评鉴自己的行动研究,并把行动研究结果作为进一步重复行动研究循环时修改课程计划与课程行动的依据。
(四)创设校内合作团体,形成制度化的持续发展
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方面。对于教师而言,作文教学比阅读和口语交际教学更难,付出努力却收效甚微,目前我国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理想。我国学者曾做过一些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小学生写作中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都存在不足。因此,了解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构成因素以及影响作文能力提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文章是以语言为表现工具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它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所以,语言是写作的第一要素。老舍先生曾经强调:语言是从事写作的基本工夫,没有运用语言的本事,即无从表达思想、感情,即使敷衍成篇,也不会有多少说服力。所以,语言是文章的表现工具。古今中外的着名作家们都非常重视语言的修养,大凡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也强调语言的训练,足见作文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小学作文中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第二、词汇贫乏,语言不够生动形象,通篇都是“口水话”,没有“文”的色彩。第三、错别字较多,病句较多。第四、空话、套话多。影响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有:第一、不知道怎样锤炼语言;第二、思维不严密,条理不清晰,影响表达;第三、不能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影响表达;第四、现代汉语语法学的不好,常有语病。
我们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1、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首先,培养学习语言的兴趣。曾说:“要培养自己对语言的兴趣”,“有了强烈的兴趣,才能更好地领略语言的妙境,才能摸索语言的精微”,“语言的进步便如水之就下这样顺当,反之,只有锻炼语言的愿望而无兴趣,语言的进步就如急水上山那样的困难”。所以,产生兴趣是学好语言的一个“极大的窍门”。还说:“一天我们对于语言着了魔,那才算是进了大门,以后才有可能登堂入室,从事语言的创造。由兴趣学习语言,到能称心如意的运用语言,使它成为艺术品,这又是进了一大步,要费更大的苦工夫。”?其次,下苦工夫学习语言。有学习,才有积累。学习语言,有两个途径:一是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群众的语言是最能反映生活的语言,它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表现力很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以,号召人们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二是多读名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郭沫若认为,多读多写,摸熟语言的“筋肉组织”和精微之处,唤起灵敏的感觉,熟悉名篇佳作的精妙之笔,获得丰富的词汇,这样,自己写起文章来,优美的笔调慢慢地就会运用自如。第三,多积累语言――词汇。斯大林曾说:“词汇反映语言的状况:词汇越丰富,语言也就越丰富、越发达。”掌握大量的词汇,就能将事物间细微精妙之处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
2、培养学生的描写能力
第一,讲清什么是描写及其作用。描是描绘,写是摹写。从写作学角度说,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物、景物、环境、事件及其形态或特征等描绘或刻画出来,使人读后有如见其形、闻其声、历其事的感觉。第二,讲清描写的种类。关于描写的种类,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法。从小学作文要求来看,主要应该掌握语言描写、行动描写、肖像描写等。应该注意无论什么描写,都要做到有明确的目的,或为表现人物服务,或为展开情节服务,或为揭示主题服务等等;此外,要抓住对象的特征,做到寥寥数笔,神形兼备,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第三、讲清描写的方法。关于描写的方法,一般说来,离不开生动形象的词汇、浓烈鲜明的色彩、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等等。人们的写作风格不同,其各自强调的重点不同。老舍强调比喻,他说:“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而鲁迅则强调白描,这种方法没有浓烈的色彩,少有形容词,少有修饰,即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二、修改能力的培养
修改作文,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人们公认: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古今中外的作家都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能力。梁章矩说:“百工冶器必几经转换,而后成器。我辈为文,其理一也。”我国当代着名的作家杜彭程在谈《保卫延安》的写作经过时曾说:“在工作之余,一年又一年,把百万字的报告文学,改为60多万字变为17万字,又把17万字变成40万字,又把40万字变成30万字……在四年多的漫长岁月里,九易其稿,反复增添删削何止数次。”当代美国小说家德威尔也说,我的“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小学生修改文章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第一,眼高手低,即识别能力差,因而修改能力差。第二,修改意识不强。根据我们的调查和观察,当前的小学生作文,几乎都是一稿“定音”,不修改,应试作文也没有时间修改,这从某个角度上是明智的,但无论如何也是一种无奈。第三,对自己的作文,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对已写好的作文有一种思维定式,学生往往突破不了这种定式,对作文不能做实质性的改动。
1、读改结合,以读促改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是我们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作者潜心构思、字斟句酌过的。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了解作者谋篇布局、遣字造句的方法,让学生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修改作文中来,提高修改作文能力。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适应社会和超越社会的本质特性。由于国际间不断的交流与合作,21世纪需要复合型外语人才,但是现在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因此,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的探究更具有针对性与必要性。
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扎实的基本功主要是指外语的基本功,即语音、语调的正确,词法、句法、章法的规范,词汇表达的得体,听、说、读、写、译技能和外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熟练。”“听”是一种迅速正确的辨音解意、理解语意并对听到的信息作出评价反应的能力。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听能训练时,教师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听的素质的潜能。“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英语口头表达的特点是现想现说,思考的余地极为有限。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在课内外多同学生用英语交谈,激发学生讲英语的兴趣。“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形式,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的重要途径。读的过程是一种通过视觉感知,来识别和理解语言材料的推理过程。通过对文字符号的辨认和解码,即对词及词组的意义、句子的结构和意义的辨认和掌握,达到对文字符号所蕴涵的思想内容的理解。精读和泛读是阅读的两个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泛读技巧,主要是略读(skimming)、跳读(scanning)和整体阅读(globalreading)等。“写”也是人们进行交际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基本形式。培养写的能力还要注意训练学生的灵活表达的能力。即同一个意思让学生尽可能写出多种不同的表达形式。“译”包括口译和笔译。??要求学生初步了解翻译基础理论和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并掌握常用的翻译技巧,能将中等难度的英语篇章或段落译成汉语,能清楚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能担任外宾日常生活的口译。
二、要有宽广的知识面
在当今高科技信息的社会,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2008年北京将要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它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我国各行各业对英语迫切需要也是刻不容缓的啊。因此,复合型综合能力外语人才必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才能适应不同场合的谈判与交流。宽广的知识面是指除了需要熟练掌握的专业知识外,还需了解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可能要涉及外交、外事、金融、经贸、文学、语言学、法律、新闻和科技等诸多学科领域。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应该具备人文学科的知识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
三、要有较强的能力
传统观念认为,英语教育就是传授知识,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其缺少创新精神。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光有知识是不行的,各种文化的融合和经济的发展要求有较强的能力去应付各种社会需求。因此,较强的能力主要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校多年来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而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又是长期困扰外语专业的难题。英语专业学在工作中的运用能力主要指能够从事不同文化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交际能力、协作能力、适应工作的能力、独立提出建议和讨论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知人处事的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等等。四、要有较好的素质
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保障,身体素质是前提,心理素质是后盾。各种素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更加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中华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
总之,要重视大学本科综合能力的培养。知识,能力,素质是互有联系又各有内涵的统一体,只有使之辩证统一,才能共同协调发展。在坚持知识,能力,素质辨证统一的同时,更要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以其最大限度地发展和完善学生,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综合能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