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经济类的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1 17:06:4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济类的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经济类的论文

篇(1)

(二)缺乏系统性、实用性经济学案例教材及编写的专业体系经济类课程教学中需要大量的实际案例素材,然而,目前所用的教材和教学案例几乎都是源自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对滞后,缺乏适合本土化、实用性、有针对性的经济案例教材,有些案例时间跨度长,内容陈旧过时,导致学生在理解上往往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经济类课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内部存在必然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就是要构建课程的内部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案例教学要遵循理论性与系统性的结合,然而,在案例教学的实际中,经济类课程的案例的编写常常是孤立的,缺乏必要的内在联系。

(三)缺乏对案例教学的组织管理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对案例教学完全掌控,成为有效的指导者和推动者,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分析。案例的选择和组织尤为重要,从目前电大开放教育的案例教学来看,部分教师对案例教学的把握肤浅,没有对案例进行严格的筛选,案例的选取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组织管理不够,案例的导入缺乏设计,课堂教学缺少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对学生的分析讨论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评价和总结,无法达到课堂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在开放教育经济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开放教育课程引入案例教学,能更好地实现“学导结合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在经济类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要发挥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和完善案例教学应用水平,体现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的优势和特色。

(一)更新学习观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其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参与度,在教学中推行案例教学重点是转变教学观念,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简单讲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与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运用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宜占用太多的时间讲解和论述,而是将话语权交给学生,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篇(2)

本文以经管类专业为视角,从人才供需两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下,把大学毕业生培养成“准熟练”人才是问题解决之道。

一、应届毕业生的供需失衡

从知识的更新性看,应届毕业生应该更具有优势,他们有最新的理论知识和前沿知识。然而在对江浙千家用人单位进行的调查中,“多数企业普遍看重的是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实践经验”,“八成的企业认为大学生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所学知识实际用处不大,需要在岗位上重新学习”。根据人事部对北京、广州等城市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调查,2006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比往年下降22%,而高校毕业生人数是逐年攀升,从2001年的114万到2005年的338万,2007年将达到495万人,创历史新高。应届毕业生的供需失衡,导致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5年的待业人数达79万人。

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整体状况如此,作为其中一部分的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其就业形势更不乐观。值得深思的是,用人单位在降低对应届毕业生要求的同时,仍在抱怨招不到既懂先进理论又有工作经验的满意人才。

二、应届毕业生的供需失衡分析

1.用人单位倾向于有经验的人才

用人单位的人才来源主要有应届毕业生、社会待聘人员、其他单位在职人员,也就是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是同整个社会在进行竞争。从专业技能上,应届毕业生对实际工作还是很陌生。从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看,应届毕业生还缺乏实际工作所需要的踏实肯干、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为此,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需要投入资金和人力进行培训,而人才流动性的日益增强,使用人单位担心为他人做“嫁衣”。市场经济讲求的是效益,用人单位最终会倾向于有工作经验的应聘人员。

2.育人单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

现有经管类专业设置实行宽口径原则,体现了大而全的特点,这种教学有优势,为大学生构建了较宽的理论体系,适应面广,但也应看到,在一个具体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应届毕业生能遇到的经济事项是很有限的,能运用的经管理论知识也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了学与用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现有经管类专业的教学普遍侧重热点和难点的经济事项,轻视实际工作中常见事项。以会计为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和外币折算等知识是教学重点,而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又有多少公司会遇到这些经济事项?即使遇到,又有多大可能让刚毕业的大学生去做?

(2)讲授知识重长远、轻当前。现有经管类专业学生学到的很多知识要到毕业后多年才有可能用到,而对大学生一进入社会就可能遇到的或运用的知识,却因理论含量少和难度低,讲得少。如会计专业教学强调成本核算并单独开设成本会计课,而成本数据属企业核心财务数据,刚毕业的学生很难接触到的。

(3)师资力量有理论、无阅历。现有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师多数没有实际工作的经历,特别是高校扩招后,师资不足,只能从应届毕业生补充,与社会脱节严重,加上教学重心与市场需求的错位,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理论知识有余,实践能力不足。

3.供需双方对实践教学的主体责任不明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论是高校这样的育人单位,还是企事业用人单位,都是国家拨款。人才培养,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放在高校或是放在用人单位,最终都由国家承担,并基本形成了这样的格局:高校负责理论教学,大学生毕业后,由用人单位对其进行实践教学,叫“见习”。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不断深入,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多数用人单位追求效益,不再为实践教学买单。不仅如此,如果有大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用人单位还收实习费。而高校的观念转变滞后,没有承担起实践教学的责任,更谈不上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工作,对经管类专业更是如此。

三、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准熟练”经管类人才

1.育人单位应充分开展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

要培养出市场经济需要的“准熟练”经管类人才,高校应在现有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工作。

一方面与用人单位建立有效的沟通,为经管类实践教学确立培养目标。高校应深入到用人单位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以获取社会对经管类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以此进行教学改革,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毕业生;另一方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师资保证。高校应改革现有的人事制度,从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突破在工资待遇、体制、学历、编制方面的诸多限制,从社会招聘既懂理论又懂实务的经管类人才充实到实践教师队伍并选派优秀的教师深入到企业实习或兼职,充分了解社会的实际需求。

2.用人单位应配合高校提出切实可行的人才需求标准

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特别是职业教育水平很高的德国,职业界对高等教育有重大的影响力,它们与高校共同探讨人才培养目标,并深入到教学计划的修订,学生的学习考核等工作中。更有行业协会为教育改革适时修改示范性课程,发表人才需求特别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人才需求标准,从而使得各教育机构在教育改革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以此为鉴,我国用人单位也应积极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经管类行业协会、职业团队在对现有的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的基础上,对高校经管类人才应提出培养需求;其他各行业协会和组织也应从本行业的特殊需求出发,对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提出具体需求。只有这样,高校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才能有目的,有方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

篇(3)

一.文艺理论教学的境遇

当前时代不是“诗”的时代,纯文学作品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文学阅读,相比于30年前少了很多。这一方面与“影像时代”、“网络时代”所提供的电视、电影、网络、移动通讯等媒体的多样选择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上述媒体的图像、声音等视听轰炸有关。即便在文学阅读领域,传统的纯文学,即所谓的精英文学、高雅文学,也面临着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等快餐消费文学产品的冲击。[1]其结果是,对穿越、重生、校园爱情文学了如指掌的年青人却不知道方方、刘震云是谁。所以,在学生多对纯文学提不起精神的背景下,如何将文学基础理论教学进行下去,并且要产生较好的效果,则成为一个难题。这是文艺理论教学遭遇的尴尬境遇之一。

尴尬境遇之二是理工背景的高校没有像南京大学那样的人文氛围。表现为几个方面:首先,生源来历复杂,有些学生甚至是从理科调剂过来的,他在高中本来就偏重于理科,只是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所以被调剂过来。②有些是被家长“要挟”来的。其次,学生一方面受到社会功利倾向和狭隘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对汉语言文学认识不清晰,从而导致他们一开始就对“汉语言文学”有抵触情绪。尤其是到了文艺理论这一较为抽象的专业基础课程时,更是不断地在逼问:“为什么要开这个课?”“上这个课有什么用?”“这个课程对我找工作有用吗?”这种逼问,实际上正是社会功利主义对于现代大学精神内涵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大学基本模式都与这种功利主义有所妥协。再次,学生的阅读量相对较少,他们很大程度上是按照理工科方式来学文艺理论,即希望文艺理论的概念和原理能够像数学公式一样纯粹。

尴尬境遇之三是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还不足。毋庸置疑,中国大学生面临考试、社交、经济、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焦虑,尤其是对于家庭背景一般的学生来说,经济、就业上的现实压力确实是时时压在心头的铅石。长期以往,学生会形成一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认识模式,主要表现为颓废型和发难型两类。前者表现为学生受到一些不良思想观念的感染,对于大学和专业提不起精神、失去信心,从而在学习上是消极怠工、无所作为;后者则表现为学生经常怨这、怨那,总认为一切不如意是别人造成的。所以,在特别焦虑的时候,她们很可能就会“发飙”。③他们“发难”不是对文艺理论问题的质疑,而是一种焦虑情绪的发泄。

所有这些问题都在到课率、听课率、作业率、反馈率、优秀率等方面得到反映。有一部分学生是应付的,还有一些是有心而无力的。在这种情势下,老师更像是救火队员,只管扑“明火”,却无暇、无力去深究其中起火的根源。

二.境遇的形成

理工类高校形成的文艺理论教学境遇有着多种原因。

第一,历史造成的。大部分理工类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是2000年左右高校改革风潮的产物,即改变了过去的专业性、行业性方向(比如师范性的、气象行业性的、邮电行业性的等),而走综合性道路。④汉语言文学等文科性质的学科专业都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这些专业作为后来者,其角色或多或少地都是一种点缀,一般都处于边缘地位,所以,社会没有给予形成良好人文氛围的历史条件。这样的状况学生那里,就表现为人文基础不足,也不经常阅读相关人文历史文献,功利性教学观念更强。

第二,社会的原因。随着大学生由90年代以前的“天之骄子”称号沦为“弱势群体”的时候,普通学校乃至名校大学生一度是迷惘的。社会日益浓郁的功利性,以及大学毕业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也使得学生被“功利化”了。上课不再是说学更多更新的东西,而是更多地为“混”学分而来。有些学生会将社会的压力转移到理论课程的学习上,认为它们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这种观念一度盛行,典型的就反映在本校2005-2008年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上,文艺理论、美学、文艺批评写作等基础课程只是作为选修课,其他课程如古代文论、西方文论、马列文论都被去掉了,增加了秘书实务、社会管理等貌似技术实践性的课程。结果,这些技术性的课程学习不仅没有给直接就业带来多大优势,而且使得专业特性变得模糊,其显著结果就是在研究生专业考试当中屡屡吃亏,原因就在于文艺理论方面的素养太欠缺了。

第三,课程本身的原因。任何一个学科都有一个专业基础理论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通常都很抽象。这是由其使命和课程性质决定的。学生不喜欢抽象的东西,既是人的“天性”,也是当代社会功利观念和中国传统文化功利性方面影响的结果。

第四,教学设计上的原因。课程的抽象对教学的组织者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依照自己的状态来安排内容和设计教学,对学生的困惑和状态了解较少。用教育学术语来说,就是“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学生看什么书?看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对什么样的文艺作品和现象感兴趣?很多教师并不清楚。在缺乏必要的调查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组织基本上离不开他上大学的背景。这是一种时代和语境造成的隔离。2013年8月在长沙召开的“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十届年会暨‘文艺理论研究与中国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许多学者就深感到自己与青年学生在文学关注点上的区隔,认为很需要接触网络文学等新兴文学现象和作品,否则,在理论教学上教师就存在隔靴搔痒的尴尬。

三.解决路径

要解决文艺理论课程的教学困境,寻求其解决方式,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主体性,另一方面必须要在院校二级管理体制上寻求长期的动力保障,这就或 多或少地会涉及到对大学教育体制的反思。

首先,解放教师,激发学生的认同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但这两个主体的性质与功能是不一样的。学生作为主体,是指教学中学生必须主动投入精力和兴趣,希望在这门功课上得到优秀的成绩,而不是及格。而教师的主动性,就要在学生主体的原则下,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和师道良心,投入相当的精力和创造力去设计教学方法和内容。在现有的体制下,相对而言,教师的主体性和主导性作用更大。他既可以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学生主体的反馈与交流,也可以在知识和信息面上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可以在语言等方面更生动幽默些,将课堂过程呈现得更加轻松。所以,解决的方式应当重点放在教师身上。笔者将之归纳为“管、亲、贴”三原则。

所谓“管”,就是指教师对与课程学习有关的情绪、精神状态的调度和管理。比如课堂上,迟到、早退、玩手机、睡觉、应付作业等不良习惯要采取措施。这是上好一个课程的硬件氛围建设。

“亲”,则是拉近与学生的情感关系。教师应该主动找同学交流,发现其优缺点,以诚恳的态度进行沟通。在作业批改、课间交流、课堂互动讨论、下课交谈、课外活动互动等过程中,教师都可以有意与学生建立起良好关系(这种关系在中小学有较好的传统)。这种“亲”还可以与“管”结合起来。比如将点名与“亲”结合起来,要求个别无故不到课的同学来找教师谈话。教师谈话一般是先问其不到课的原因,目的是想了解其在想什么,干了什么,并不是要给予什么处罚(当然,起初学生基本上都认为是来“挨训”的)。结果教师会发现很多有益的信息,比如有学生说他身体不舒服,发烧几天,焦虑,几天都睡不着觉,去医院,也查不出什么;有学生说出自己与其他室友的矛盾关系;有学生想考新闻、影视等专业的研究生;有学生喜欢文学写作。教师应该都一一给予一些回应和诚恳的意见:能提供帮助的,就提供帮助;不能提供帮助的,也在情感上给予关心,给出适当的建议。这样下来,老师虽然辛苦,但是他掌握了一些甚至连班主任、辅导员都不知道的信息,在感情上与学生拉近了。而且教师的倾听、解惑和力所能及地解决难题,都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了基础。这个情感关系是课程教学的有力保障。

“贴”是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兴趣点相贴近。要做到这一点,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有自己的“教材”。市面上的文艺理论教材多有传统性、深度性,编者也多为综合性大学的教师,这些都与理工类院校文艺理论教学实际有较大差距。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实际,博览众长,形成具有特色的“教材”或讲稿。其着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概念、原理、基本问题条缕清楚,讲述时,要注意结论与论证材料的紧密结合;二是材料和作品要“新”,应该从当前影视剧本、网络文学、畅销书、文化现象等汲取资源。这需要教师的积累和不断刷新信息。如果有条件,教师尽量能与文学界有较好的联系。笔者深感与作家的这种联系对于大学文艺理论教学的好处和便利。第二,课堂上,教师力争运用幽默、甚至是脱口秀的一些技法,会达到更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掌握详略、处置重难点、把握张弛、师生互动的尺度。这对于更抽象些的文艺理论课程是很有针对性。第三,从教育学和心理学上说,教师尽力精心打造第一堂生动幽默的课,它能为后续课程教学发挥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革新学校的管理体制。学校的指导思想和管理体制很重要。对于理工类学校而言,尤其是一本类的理工高校,一般都有一两个王牌学科,其他都是烘托的“绿叶”,作为人文学科的文学更是“嫩叶”。这些都对学校的管理体制设计提出了高要求。我们都知道,管理体制对于文艺理论课程教学没有直接影响,但是管理体制会通过教师影响到包括文艺理论在内的课程教学效果。所以,学校的管理制度设计应体现“教学主导”、“以人为本”和“从实际出发”的宗旨。这其实是要求理工类高校须精心打造自己的人文氛围。

第一,学校管理制度的设计要体现教学主导原则。毋庸讳言,当前整个高校体制都是重科研轻教学,教师基本是被“科研主义”体制绑架的。即便是说重视教学,也只是在教研项目、教研论文、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学生竞赛获奖等量化考核上。其实质仍是一种科研规制,与课程教学成效仍有较大差异。所以,学校应该给予教师更多地从事教学的宽松环境。

第二,制度设计要有针对文学等人文学科的灵活性,不搞一刀切。学校对于一些王牌和中坚专业,适当突出科研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的份量是可行的,但不宜将之普适化。对于文学等人文科学,学校应当有特殊针对性的政策,即给予学院和教师注重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时间和基础。

第三,学校要在制度设计上体现“教师主体”原则,淡化或去“行政化”。相对而言,理工类高校、有行业背景的高校,因为历史沿袭等原因,其衙门气息更强烈些。一些职能部门多把学院和教师当作“基层”和“工人”来看待,专业科研、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升职人事、国际合作与交流等要求最后都归集到学院一线教师身上,使得教师背负着太多的包袱。

第四,在教学管理和制度设计上,学校对学生不应当采取犬儒主义的政策。以学生为主体是正确的,但不等于把学生看成是市场消费和民主政治场中的主体,而应当将学生看作为教育主体一方来看待。如果按照前者来设计制度,就会导致纵容学生、宠哄学生的现象。[2]比如学评教是必要的,但过分看重学评教的效力,将它与教师的奖金、职称评定直接挂钩,就会限制教师的“管”,从而影响教师的创造性和热情,也降低教学上的投入。因为,当教师对学生有很多顾忌的时候,就不大敢管学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且,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被宠养着过来的,如果教师对学生严格些,部分学生很可能会在评教的打分上给教师“好看”;甚至会因为某项纪律问题处理或是某句批评的话“得罪”了学生,教师会面临生命安全的危险。[3]所以, 综合看来,学评教应当是一个参考因素,而不能让它成为某些职能部门一劳永逸的管理利剑。

最后对人文学院在保障文艺理论等基础课程教学上的做法作一个补充说明。首先,在一个行政化色彩浓郁和科研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学院实际上是一个矛盾和能量的聚集点,好的学院是尽力为教师争取一个缓冲空间。所以,学院管理体制的建设应当以教师和学生为本。即学院如果真正以学生培养质量为核心,关注教师的负担问题,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状态,则会为教师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活动撑起一个较为宽松的内部环境。长期坚持,会有所成效的。

综合起来说,建立起院校领导、教师、学生在学风、教风建设上的良性合作关系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软件条件。在现行评价机制下,这些不仅需要部门、学院、领导、老师的共识与努力,而且还需要付出一些利益代价。因此,总体上不容易施行。

注 释

①文艺理论类课程包括文艺理论、美学、文艺批评写作、古代文论、西方文论、马列文论等。以下均以“文艺理论课程”代之。

②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本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般是一本线上10分左右被录取。

③笔者就遇到一次,在讲评文学批评写作的作业时,她认为本人布置的作业不好。我问她遇到了什么困难?她说没有做。班上同学很诧异,都有“嘘”声了。我缓和地批评说:先按照要求和方法做作业,中间如果遇到问题,再找我交流,并当场告诉手机号、qq号和邮箱。

④一般而言,这些后起的转型大学,要走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之路,几乎不大可能,因为“长短腿”的问题,不是十年、八年就可以弥补回来的。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23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8122(2014)06-0077-03

智能手机(smart phone)的出现是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相比传统手机而言,它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用户可以自行安装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连接网络、浏览信息。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软件程序被称为APP,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APP也应运而生。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最新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用户达4.2亿,其中智能手机用户增长到3.3亿,平均每个智能手机用户每天上网的时间为124分钟,查阅新闻资讯所占比例最高,达54.5%,新闻类APP软件几乎成为装机必备第三方应用软件。新闻类APP具有许多报纸所没有的优势,它所提供的新闻信息打破了读报所需的线性时间和空间模式,慢慢改变了受众对世界的认识习惯,这些特点给报纸经营带来消极影响。报业巨头默多克认为,报纸只有拥抱进步,才能生生不息。面临新闻类APP的冲击,报纸需要探究新的经营策略,以实现报纸经营的突围。

一、智能手机新闻类APP的优点

著名学者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提到“我对(计算机)界面的梦想是,电脑变得更像人。计算机应该像老道的英国管家那样了解他的主人,并替他打理一些繁杂事务,以及过滤不必要的信息,能在每天早上为主人提供丰富的讯息早餐。”这种对未来数字化生活的设想在新闻类APP里变成现实。新闻类APP是链接用户和新闻内容的中介,通过“聚合-新闻类APP-放射”的方式向受众传递已经编码过的新闻讯息,为用户提供精选的资讯营养餐。相比报纸,新闻类APP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获取新闻资讯的方式方便快捷,信息呈现形式多元化

报纸阅读需要人体做大幅度的摆臂翻动动作,特别是一些大对开的报纸,翻看起来往往很困难,受空间的限制很大,影响了读报的效率。新闻类APP移动终端则大大解放了人的双臂,节省了人的精力,使个人的自主尺度得到延伸。受众可以在任何时间和空间内打开应用软件程序,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新闻,这就打破了阅读新闻资讯的时空线性限制,形成了一种新的人机互动模式。用户再也不用输入网址,也不必调频,通过手触方式即可进入[1]。通过手指在手机界面上的滑动就可以实现网页的切换,既方便又快捷,符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因此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欢迎。在新闻的呈现方式上,报纸仅能通过文字和图片资料报道和评论新闻事件,而新闻类APP则可以为受众提供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二)具有极强的交互性,可分享至社交网站,实现讯息的增值

报纸的传播过程为单向传播,受时空的限制,报纸经营者不能及时把握读者的反馈信息,传播效率低,难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报纸的内容和发行方式。新闻类APP则规避了报纸的这一缺点,使新闻内容供应者和受众的互动成为可能。受众通过评论新闻讯息,不仅能够满足自身对新闻事件的参与欲,还能客观上反映社情民意,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舆情依据。同时,从报纸内容的价值实现过程上看,报纸属于“易碎品”,传阅率不如杂志那么高,报纸的增值效果有限。但对于新闻类APP来说,它在新闻内容传播上不是“终端”,而是“节点”。受众在看到感兴趣的内容时,可以方便地将新闻分享至新浪微博、人人网、QQ空间和天涯社区等社交网站上,“这种模式整合了传统媒体大众传播和社会化媒体人际传播的优点,达到了很好的舆论传播效果” [2]。

(三)盈利方式多元化,便于细分广告受众,易于整合营销

爱默生曾说:“报纸总是尽它最大的努力让每平方英亩土地和海面都来到人们的早餐桌上,陈述各自的故事”。报纸的发行量是报纸经营的生命线,只有不断扩大读者规模,报纸内容的使用价值才能得到体现。二次售卖理论认为,报纸通过富有吸引力的内容招来读者,进而将读者的注意力卖给广告商。由此可见,发行与广告是报纸经营者获取经济利益的两大途径,经营方式比较单一,风险较大。新闻类APP的出现则颠覆了报纸的经营模式,经营者通过对用户资料的统一管理,可以识别目标广告受众,降低调研成本,精准投放广告,实现对受众的整合营销。互动性游戏广告、公司品牌APP推荐、虚拟仿真车间游览、LBS打折预告、付费下载、广告植入、内容贩卖、联合推广和品牌塑造等都是对用户和广告主市场进行市场挖掘的可尝试性营销方式,能有效分散经营风险。

二、新闻类APP给报纸经营带来的困境

近些年来,由于受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和移动互联网的影响,美国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困难,著名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和《落基山新闻》先后停刊,《西雅图邮讯报》也转型做网站生存,这给中国报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对中国而言,新闻类APP的迅猛发展,使中国报业面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双重夹击,这给报纸经营带来新的威胁。

(一)报纸发行量减少,广告收入锐减,导致市场占有率降低

随着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新闻类APP的用户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在碎片化的时间里阅读新闻资讯已成为年轻人获取新闻的新习惯。加之当今中国社会风气浮躁,生活节奏变快,通过新闻类APP看新闻的受众也随之增多。由于买报纸、订报纸相对复杂,以及年轻一代缺乏读报习惯,这客观上造成了报纸读者数量的减少和潜在报纸消费者的流失,广告收入减少,有些报社的经营陷入困境。智能手机新闻类APP用户的消费能力强,人均到达成本低,广告表现内容丰富,便于互动体验和效果评估,通过GPS定位系统,还能进行入地生活类服务,因此逐渐受到广告商的青睐。从广告受众的接受意愿角度来看,报纸类广告的类型十分单一,只能进行图文的平面表达,广告受众的接受意愿低,新闻类APP的植入广告类型包括封底广告、封面广告、载入广告和页内轮播广告等,这显然更有利于表现广告主的产品和服务。更多的广告商从报纸广告领域退出,则会导致报纸经营策略的萎缩,从而造成报纸市场占有率的下降。

(二)编辑部模式弱化,造成新闻采编成本相对上升

报纸采访和编排的人员一般都是专业的记者和编辑,他们大多受过专业的培训,有正式的编制和工资薪金标准,是报纸新闻内容的唯一生产者。报社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方法无非就是通过热线电话、读者来信和编辑指示等途径,然后去核实和报道。

在今天,传统的编辑部模式逐渐式微,新闻类APP则使受众的爆料变得简单和直接,他们通过即时的评论和反馈就可以提供新闻线索,新闻类APP运营者所付出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就会大大降低,这客观上造成了传统报纸新闻采编成本的上升。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一些新闻类APP甚至支持公民记者爆料、制作和新闻,运营者不需或者少量付给公民记者资金,这样就大大减低了新闻内容生产的成本。早在2006年,美国CNN就推出了一款支持公民爆料新闻的APP软件iReport。iReport的主要特点有:通过常设窗口和栏目,培养观众参与习惯;规范的协议条款,保证法律纠纷的免责;完善的技能培训,保证节目质量;详细的投稿指南,减少参与难度;及时的观众反馈,建立激励机制[3]。通过这款应用软件,公民记者可以有效且以较高质量参与到新闻的生产中来,相比这就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传统报纸的新闻生产成本就相应提高,在媒介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下降。

(三)受众调查费用高,新闻信息产品难以做到市场深度分类挖掘

经济学上的萨伊定律表明,惟有适应社会需求的生产才有出路,产品本身可以创造市场需求。报社要使报纸做到适销对路,就必须对受众的新闻消费需求进行深刻的调查。一般来说,报纸进行受众调查的费用较高且过程复杂,出于降低调查费用的考虑,报社的读者调查往往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但如果抽样失误,样本难以反映总体状况时,就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和媒介市场经济决策的偏差。相比报纸,新闻类APP的用户管理往往实行注册制度,这样就可以对受众的信息进行准确的把握,不需抽样,就可以整体掌握受众的市场人口统计学数据,受众市场调查费用几乎为零,通过计算网络流量,受众的市场需求就可以精确确定。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整合信息,发掘细分媒介市场则是新闻类APP的发展潮流。例如百度作为新闻信息的集大成者,挖掘分类信息,需要更多的新闻类APP平台。百度希望借助之一平台吸引更多优质应用的加入,使得产业链中的个体更加长尾化,合作模式日趋扁平化和多样化,为互联网更加开阔的“开放时代”又打开了一扇窗[4]。面对不断长尾化的细分市场,报纸经营很难做到用一张报纸同时充分满足不同的受众市场需求,随着受众注意力的不断分散,报纸在新闻信息市场挖掘上有着先天的缺陷,这直接制约了报纸的经营范围。

三、报纸经营的突围策略

著名媒介经济学教授喻国明认为,报纸的经营是为了实现价值。这个价值生产方式必须架构在数字化的平台上,以内容的更为深度的开掘及多样化呈现方式的处理,再多介质的“跨界平台”上寻找更多的落地点,探求价值实现的更为广阔的空间[5]。在新闻类APP的强大市场优势面前,报纸要想继续在媒介市场中继续生存,就必须创新经营策略,跳出报纸激烈竞争的红海,找到一条通往数字化道路的突围之策。

(一)增强新闻信息的精细化程度,实行品牌化经营,提高发行量

智能手机新闻类APP上的新闻内容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但受制于手机界面的限制,难以对新闻事件进行详细而充实的报道。因此报纸在报道新闻时可以在新闻的精细化程度上下功夫,以内容为王,凸显出报纸的专业精神,增强市场的竞争力。报纸经营者在新闻内容生产时,应大力做好深度报道、连续报道和权威评论,靠新闻信息产品的质量打动读者,增强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以稳定受众市场,防止核心受众的流失。为提高发行量和市场占有率,报纸经营者还需要采取品牌化的竞争模式,从报纸版式、栏目设置、内容品质等方面贴近受众审美和消费需求,凸显自身的差异化和显著性,构成自身独具影响力的产业特色,打造报业品牌。在品牌化经营中,最为关键的是提升报纸的文化品位。增强报纸的文化含量,提高报纸的可看性、耐读性,更好地体现出“新闻引客,人文留客”的效应,使报纸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人们普遍的生活方式。打造新闻精品,培育报纸品牌,对报纸的经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着力打造报纸的APP平台,实现报纸内容的广告市场增值

报纸要生存,要吸引广告商,就必须披上数字化的外衣,学习新闻类APP的运营经验,创建自己的APP平台。新闻类APP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已经有了成功的运营经验,盈利模式也比较成熟,因此,报社可以依托报社新闻采编的优势和内容,请专门的信息技术公司为报纸量身打造出符合自身特色的APP,吸引年轻受众成为报纸APP读者,不断提高报纸的舆论影响力,从而带动线下读者数量的增加。例如,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南方周末》新年贺词一向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研究价值,为此,《南方周末》推出了新年贺词APP,从而引发了巨大的下载量,实现了预期的传播效果,带动了线下的报纸销售。众所周知,报纸销售的目的是获得广告商,报纸的APP的内容是免费的,受众所要付出的不是资金,而是自己的注意力和时间,将受众的注意力卖给广告商,报纸的新闻内容就会得到增值,报社的经济效益就会提高。另外,通过宣传,原来报纸的读者和广告商和APP的用户和广告主可以实现互相转化,所以,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互动分享广告市场,也将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三)利用二维码和云技术等方式改造报纸,刺激受众的购买需求

报纸的版面也是有限的,如何让这种纸质媒体承载更多的新闻讯息,成为摆在报纸经营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报纸的“增容扩版”提供了可能,报纸经营者需要的不是纸张的增加,而是二维码技术和云技术的应用。报纸二维码的应用需要手机和报纸牵手,报纸与智能手机的互动变得必不可少。报纸的新闻报道和广告所难以呈现的视频信息和详细信息,都可以在二维码这里找到答案,受众只需用手机扫描一下报纸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在手机上看到相关的视频信息和详细信息,这使得报纸的空间在无形中得到延伸。在新媒体时代,云技术可以通过中介链接网络,将分散的信息重新聚合起来,从理论上讲,一台智能手机就可通过互联网找到所需的信息。将报纸的内容加入云端,用户只需一个本地登录的账号和密码,就可以远程访问云端的报纸信息内容,报纸不再是客观的存在,而是虚拟的存在,它由原子变成了比特。经过技术改造,报纸就能适应年轻人的生活习惯,刺激年轻受众的购买欲望。

(四)加强与网络社交媒体的合作,创新盈利模式,分散市场风险

报纸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服务社会,方便群众生活,这就需要报纸提供生活类服务信息,探索新的经营领域。报业经营者应重视新浪微博、腾讯QQ、人人网和微信等社交媒体的网报互动,通过这些社交网络平台来了解在地受众的生活需求与兴趣,密切同受众的联系,获得及时的新闻线索、评论和商机。在报纸生活信息的服务上,报纸经营者可以将掌握到的生活服务类信息内容及时推送到社交媒体上,这样报纸经营者就能从生活服务提供商那里获取一定的广告费用,经营者也可以将本报采写的新闻内容出售给本地新闻类APP和网站,从而获得经济利益。除了售卖报纸生活服务类以外,报纸经营者还可以营销自身所掌握的关系资源。例如在社交网站如新浪微博上建立VIP账号,可以利用报纸和受众之间已经形成的关系迅速形成报纸的粉丝群体,报纸经营者就可以和企业一起在微博上共同营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这就增加了报社经营的渠道,分散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报纸经营者还可以将自己的品牌栏目放在社交网站上推广,同厂家合作,生产出更多的延伸栏目,售卖给其他纸媒,将生产链所创造的价值实现出来,提高报社的经济效益。

当前国内媒介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手段日益多样化,竞争的领域同时横跨线上和线下,在这种传媒生态下,创新媒介经营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智能手机新闻类APP的出现,对于报纸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看报纸经营者能否创新经营策略,适应当今数字化的浪潮。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新的媒体的出现会给旧媒体压力,旧媒体需要做出调整,直到适应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为止。报纸在媒介市场环境下的突围,从本质上看,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互动和市场占有份额的重新分配,报纸的困境实质上酝酿着一场新的报业经营形态。在报纸经营中,报社只有结合报纸和新闻类APP的特点,对报纸的细分市场、目标受众需求、市场定位进行准确把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报纸本身,不断开拓新的经营领域,才能不断提高报社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力,实现报纸的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建凤.移动互联网APP营销三模式[J].现代营销,2012(9).

[2] 柴焱,李.传统媒体的移动互联网实践―以移动智能终端Apps为例[J].中国会议,2012(7).

篇(5)

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是本科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既是对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创新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也是对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综合检验。随着本科教育的规范化,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已经成为本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甚至有下滑的趋势,这已经是本科教育中比较普遍的问题。笔者想把从事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提供给大家,抛砖引玉,还望方家多加指教。

1 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毕业论文教学计划安排未体现农业生产特点,研究时间不能保证

按照现行的教学计划,农学专业往往论文和实习结合,安排在第6学期和第7学期之间,而其他专业往往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以河南当地农业生产情况为例,小麦一般在10月份种植,来年6月份收割;紧接着是玉米种植,并在10月收割。周年生产,一年两熟。而学生的实习被集中在一段时间进行,时间安排上跟不上农事进程,也覆盖不了哪怕一季作物的全生长期。由于需要集中时间实习,另一方面也导致其他时间的理论学习时间安排很紧凑。在平时,同学们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参加到老师的实验中去。因此,目前的教学计划,难以让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对作物整个生长期进行实习和观察,更遑论周年的观察和研究了。由于时间上不能保证,即使有同学愿意提前参加到老师的科研中,以备以后写毕业论文,也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承担实验任务,所得到的数据质量也不高,毕业论文的质量自然容易大打折扣。

1.2 生产、科研与教学脱节,经费缺乏

作为地方院校,农学专业的老师课题申请竞争很激烈,不少老师基本没有课题经费支撑研究。因此,对于农业生产,往往也离得比较远。即使有部分老师有些小课题,也只能是小打小闹,脱离生产。另一方面,学校扩招,教学经费却并未相应调整。由于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往往是由老师命题作文,出现与生产脱节,炒冷饭的现象也不少。由于研究命题本身缺乏鲜活,也难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3 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存在缺陷,难以起到导向作用

尽管目前已经建立了毕业论文的监督与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其可操作性仍然不强。对毕业论文的评价,往往对格式、形式过于重视,对成绩分布、材料是否齐全较多关注,而对于实习过程监管、论文学术水平的评价等实质性的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手段。老师们往往因为不忍心影响学生毕业,也存在放水的问题。由于这些原因,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并未真正起到导向作用。而同学们也往往因此而存侥幸心理,做论文时不好好做,写论文时东抄西抄,甚至有造假的情况。

1.4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些同学学习态度松懈,未能认真对待毕业论文工作。认为大四找工作忙,学校不会怎么样。而学校也因为近年就业压力大,而存在放松监管的情况。这更助长了学生们学习态度上的松懈。

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难以应付综合性的作业。现有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养成了学生被动受学的习惯。不少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习惯于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学习模式,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这样的情况,是很难想象能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能够写出新意和深度的。

综合素质不强,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弱。一些同学缺乏基本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混乱,语言表达功底差。写出来的文章,不知所云。语病连篇。大学院系往往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使同学们失去了提高的机会。英语过级的强制要求,使得很多同学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背记英语单词上面。

2 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途径

要提高毕业论文的教学效果和论文质量,根本还在于学生,毕竟论文是要学生自己写出来的。而各种制度和教学计划,都应该围绕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何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进行设计和管理。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现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提高。

2.1 鼓励紧贴农业生产实际的选题

农学类本科生的培养,主要目的为服务于农业生产。如果学生学习时就脱离实际,毕业后即使参加农业方面的工作,也很难短时期内适应过来。当前不少农学类本科生毕业后,往往在农资行业工作。这类岗位酒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因此,如果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就贴近生产实际,将有利于毕业生的能力培养。院校各级部门应该设计配套政策,鼓励指导老师提供紧贴生产实际的选题。同时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当地农业科研活动,既提高教师本身的业务能力,也为学生实习提供经费保障,以实现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

2.2 根据农业特点,对教学计划作出相应调整

农业生产周期长,难以重复。因此,在毕业论文工作中,要求在实习实践,论文工作时间安排上作出调整。如刘世亮等提出的全程实习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毕业论文时间难保证问题。但是,要实现全程实习教学,必须要在课程设置上作出较大的调整,严格控制学生理论课学习负担,以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老师的科研工作。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取消专门的实习时间,通过教学时间表的调整,让学生自由安排时间,达到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的目的。

3 评价指标要作导向性的调整设计

在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中,应该减轻对形式审查的重视,而把更多的注意放到学术价值评价上,同时,应该把是否联系实际,以及论文工作的过程纳入考核的内容。这样,真正从评价指标的导向上,让学生和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重视起来,并主动地把毕业论文工作于农业生产实际相联系。院校各级管理部门应该严格把关,真正做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这样,从制度上杜绝学生侥幸心理。

4 鼓励学生尽早参加老师的科研活动

大学生在进校后,应尽早完成专业教育,并在第二学期开始,鼓励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去,在具体的科研中,认识农业生产,拓宽视野。学生们只有到具体的生产实际中去体验,才有可能逐步培养专业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毕业论文将从哪里出来。

5 经常举办学习交流专题报告会,分享乐趣和经验

篇(6)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4-0052-0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广西民族地区学困生发展策略与语文德育的功能研究”(2008C21)。

[作者简介]韦美日(1964―),女,广西环江人,硕士,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民族地区语文德育。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的奇怪现象:一边是课改实验的“泛人文化”,表现为在公开课或是教学竞赛中,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进行漫无边际的拓展延伸,忽略了语文知识、技能的传授、训练;一边是学校的常规教学中的“去人文”,表现为课堂教学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扎扎实实进行应试能力训练,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当成可有可无的内容,随意增减。

一、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矛盾现象背后是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指导下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使语文课堂教学僵化、老化,局限于狭小的语文课程,受制于语文教学的狭窄空间,不能进行真正的跨学科、跨领域、面向生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教学实践的功利化取向

语文课程改革中,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事实上有其内在联系,即语文课程实践中的功利性价值取向侵蚀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性价值取向,导致对语文课程理念的浅表理解,或者是误读。在教学行为上则表现为阳奉阴违:在展示语文教学改革成果的实验课上,尽可能多地增加人文性的内容,贴近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会获得比较高的评价;在常规语文教学实践中,认认真真落实语文知识点,尽量吃透语文考试的内容,在各种语文考试中成绩优秀,会得到大家的承认。这种过于功利化的语文教学活动必然走向经验性和机械化,轻视排斥理论指导,惰于实践创新,消解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改革旗帜掩护下,走的是应试教学的老路。

(二)语文教学内容和语文教学研究的单一化

要摆脱语文教学的经验性和机械化的惯性倾向,语文教学就不能只顾在自己的领地上埋头耕耘,还需要具有宏观的、全局的战略眼光,超越眼前的功利性需要,为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学生的未来谋划,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运筹帷幄。语文教学立足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不只是在实验课中表演人文性,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不只在语文课本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其途径和方法是无限多样的,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更需要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指导语文教学实践,不同学科的理论可以为语文教学开辟新天地,提供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民族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所关注的经济文化类型及其对经济文化类型的研究方法,为成功地利用本土的语文课程资源提供可参照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基础,引导语文课程实施走出“泛人文化”和“去人文”的泥潭。

二、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及其发展

(一)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提出

人类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是“苏联专家CH托尔斯托夫、MT列文、HH切博克萨罗夫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共同提出的。”[1]“1956―1958年期间,时任苏联民族学研究所东亚和南亚室主任的切博克萨罗夫到我国中央民族学院进行讲学。期间,我国学者林耀华与他共同撰写了《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一文,全面地运用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来研究中国民族问题,踏出了此理论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研究的第一步。但在之后2O多年的时间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林耀华的学生张海洋开始继续此项研究,其硕士学位论文便是《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研究》。”[2]苏联的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并有近似的社会发展水平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1]林耀华先生认为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下,并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1]

(二)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罗吉华文章所说的“本土化研究”是指中国的人类学家用苏联专家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来认识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在研究实践中修正完善这一理论,使之更贴近中国民族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服务,这一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延续。50年代,林耀华先生在《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中结合东亚各个经济文化类型的情况,区分了三组经济文化类型:第一组,以狩猎、采集和捕鱼起着主导作用的类型;第二组,以锄掘(徒手耕)农业或动物饲养为主的类型;第三组,以犁耕(耕耘)农业为主的类型。[3]他还对每一种类型的特点及分布范围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为建立和运用中国特色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和基本的研究框架。其优点是将研究置于东亚的大背景中进行比较分析,有一个中观的认识角度,选取了每一类型中的典型进行描述,加深了对某一类型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其不足是未能深入到中国领土上的56个民族的生态环境内部,了解其具体的生计方式,区分其经济文化类型,其研究成果依然是一个大致的轮廓,没有构成一个细节完备的逻辑体系。

林耀华先生主编的1997年出版的《民族学通论》第四章《经济文化类型》在原来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实和完善。首先,阐明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含义及其作用,强调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它在学科理论方面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论方面指出了它的一系列操作规范,为正确理解和实际运用这一概念指明了方向。其次,阐明了其在学科理论建设方面的重要贡献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使其方法论意义落实到具体的学科内容方面和现实生活领域,有效扩大了它的影响范围,强化其实践意义,把它从纯学科的认识论逐步发展为能为解决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理论。与在《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中所提出的内容框架相比,《民族学通论》区分了类型组里面的具体类型。第一组,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包含两个类型:以鄂伦春族为代表的山林狩猎型和以赫哲族为代表的河谷渔捞型;第二组,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组分为四个类型:以部分鄂温克族为代表的苔原畜牧型,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戈壁草原游牧型,以哈萨克族为典型的盆地草原游牧型,以藏族为典型的高山草场畜牧型。第三组,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区分出六个类型:山林刀耕火种型、山地牧耕型、山地耕猎型、丘陵稻作型、绿洲耕牧型、平原集约农耕型,最后一种类型还区分出两个亚型:北方亚型和南方亚型。[4]

《中国经济文化类型》和《民族学通论》第四章《经济文化类型》的内容相比较,有三点不同:第一点,类型组名称有变化;第二点,类型组中的典型变成了具体的类型;第三点,各类型的经济文化的地域性、历史性、综合性的特点更为突出。这三点变化把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从东亚的经济文化类型的背景中凸显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来考察,因而从名称到特点都更符合中国民族地区的地理分布特点,历史以来形成的各民族的居住格局,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这个体系的优点是很明显的,它突出了中国地理环境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特色,有利于正确认识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及其历史发展规律,能更好地指导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其不足之处是由于顾及到经济文化类型的综合性特点,虽然提到了建立有层次的立体结构的四个内容,但在具体阐述内容时,没有对构成这种综合性的具体因素及其相互影响关系进行相应的描述,即其类型内部的基本结构仍然有待完善。

(三)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民族教育中的应用

在哈经雄、滕星先生主编的2001年出版的《民族教育学通论》第四章第二节《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教育》中,在林耀华先生所下定义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对世界民族分布和地理类型的概括分析,首先对世界民族及民族区域的经济文化类型进行一个粗线条的分类,然后对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同民族教育的一般关系进行初步探讨。”[5]这里区分出四个经济文化类型组,第一组,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组,包括两个亚型:北部寒带亚型和南部热带亚型;第二组,游牧经济文化类型组,包括两个亚型:北部寒带、温带亚型和南部热带亚型;第三组,农业经济文化类型,包括山地雨林混合农业和犁耕农业;第四组,现代化工农牧业类型组,包括三种类型:高度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商品化的种植园农业、城镇工农业综合经济文化类型。基于世界教育的多元文化背景和民族教育的视角,其内容的特点也很鲜明,第一点,从“世界民族分布和地理类型的概括分析”来区分的经济文化类型,与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相呼应,吸收了《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的中观视角并赋予时代特色;第二点从“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同民族教育的一般关系”出发进行研究,重点不在于构建经济文化类型的理论,而在于探讨其特点对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影响。这一论题的优点是简洁明了,突出特定研究视界中的经济文化类型的核心内容,其不足在于宏观角度必然要牺牲许多具体的内容,而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教育的许多特点是要通过具体细节才能得到精确反映的。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专家提出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在理论体系的建构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了有成效的探索,在本土化的实践中,经济文化类型的区分更加能体现中国区域民族分布的特点,在方法论的意义上,强化了它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三、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启示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不但在民族学的发展和民族学研究中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其对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有重要的启示。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立足于本地的物质文化基础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充分地肯定了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对于物质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为民族学对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的起源和特征的研究提供了一条科学的认识途径。”[4]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也要从认识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开始,进而认识其物质文化的特点,这一认识途径对民族地区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来说尤其有价值,因为它是自然的馈赠和历史的遗存,不须投资。广西民族地区大部分都属于“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中的“丘陵稻作型”,“水稻种植与干栏式建筑的结合是丘陵稻作型的基本文化丛结。”[4]这是与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物质文化,如水稻的起源和分类,水稻种植的知识,干栏式建筑的特点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也是最基本的语文课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和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物质文化的认同。不仅如此,本地物质文化资源进入语文课程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

(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面向不同的学科领域

对世界民族的分类有各种角度和方法,但各种方法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如语言谱系法,能准确标出各民族在历史上的亲缘关系及接近程度,但却不能标出各族群的地理环境,经济文化发展方向和生计方式的特征,这正是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长处。[4]就是说,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综合运用了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解决了本学科的理论问题。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资源的无限广阔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如果局限于本学科领域,课堂教学中一味强调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语文味”,只重视“语文”的课外读物,或者只圈定在“语文教学辅助材料”的范围里面,那么语文教学就很难逃脱没有“文化”、脱离现实生活的宿命。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及其获取知识的方法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意义的,这是因为语文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它必须不断从各个学科领域中源源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再以“语文”为核心,对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重视背景知识的运用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重视对各种经济文化类型的纵向的历史考察和横向的地域差异比较,其经济文化类型组的排列就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经济文化特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执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也是考虑到不同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而经济文化类型的形成是一个长远的历史过程,因此要真正了解其类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和发展,就必须了解其形成的历史背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尤其是地方乡土知识体系的构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的背景知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否则三级课程体系的建构就失去了实质意义。语文课程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的正确应用不但是语言文字本身的事情,还有语言文字涉及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也只有关注了语言文字所蕴含的社会经济文化内涵,语文课程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才名副其实,才能在三级课程体系中发挥它的基础作用。“纯语文知识”的教学,其实只重视语言形式方面,而抛弃了文字的丰富内涵,是缺乏“文化”的语文课程,无法完全承担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任务。

(四)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重视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建构

“了解作为人类进化的遗传和变异背景的经济文化类型,必然能使体质人类学的认识途径得到丰富。”[4]了解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也可以开阔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眼界。因此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也应该重视作为课程资源基础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的认识和研究,重视在经济文化类型的基础上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原始材料的积累。这些资料应该把已有的体质人类学、民族志的资料包含在其中,眼光不能只局限在语言文字的范围内,也应包含物质文化,如民居、生产工具等要素,要透过语言文字和物质形态去理解和传承语言文字和物质形态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传统。语文教学的目的从来就不是语言文字本身,而是以它为工具掌握其中的文化内容,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另外,为了使经验的积累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需要借助其他学科先进理论的指导,但即使是有亲缘关系的交叉学科,也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其构建的理论体系首先必须能解释本学科的事实和现象,而不是解释相关学科的事实和现象。希望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解释本学科的事实和现象,摆脱不了模仿和借用的惯习,最终会使自己处于缺乏适切的解释框架的状态,无法建构一个能充分阐述学科特点的理论体系。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目前就处于这种尴尬的状态。要有所作为,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也只是手段,目的还在于,在积累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民族地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才会走上有序发展的道路。

(五)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不仅本身就注意环境、地域和经济、文化的综合因素,而且还有一个历史民族区或历史文化区的概念与之相辅相成。”[4]因为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这种独特视角和研究路线,使其区别于民族学的其他理论,对中国民族经济文化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也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为其他学科领域的借鉴和应用提供了可能性。把它运用于民族地区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领域,就要注意民族地区语文学科教育的特点与经济文化类型的契合度。语文课程标准所阐述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即人文性、实践性、具有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适用于国家课程体系,而民族地区语文学科教育除了具有上述特点之外,还有适用于地方、学校课程体系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母语思维和汉语思维的转换、兼容问题,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就是历史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的变迁问题,这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经济文化类型之间的结合点。

(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发展指向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本民族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减轻文化变迁中不可避免的心理压力及其他方面的消极影响”“保持其应有的文化特点”。[4]应该说,这不仅是民族学及其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努力的方向,也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努力的方向,当然也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在语文课程资源的选择和鉴别过程中,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标准,这一标准包含三个内容:第一,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是否具有本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第二,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能否促进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第三,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能否反映本地区经济文化变迁的特点。按照这一标准,并非所有的民族地区的乡土知识都适合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在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其实就是一个价值选择、文化选择的过程,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标准的确定就是一个关乎教育哲学的问题,是民族学和教育学共同关注的基本问题,而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则是各学科当前都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综上所述,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民族学研究和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出发,对作为同样关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而言,它所受到的启发是多方面的。把服务于本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作为立足点,关注本地特有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语文学科的需要出发,有效整合多学科的知识与经验进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就有可能有效解决当前语文课程实施中的经验性和机械化倾向,走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邓红,李天雪对前苏联“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再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6(3):80

[2]罗吉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与民族地区地方性校本课程的建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2):12

篇(7)

2、论文多为应用性论文。由于受学生理论水平的限制,绝大多数的毕业论文都是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应用研究,理论研究的论文很少。在笔者近10年的论文指导过程中,选择经济理论进行研究的学生不到5%。应用性强的论文对学生写作要求相对较高,一是要求学生抓住经济现象的本质,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实证的分析能力,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是要求学生对所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结论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层次;三是要求学生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寻求理论支撑,在所学理论的框架和范畴下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3、方法实证性多。应用性强的论文决定了其分析方法的实证性要求。分析方法的实证性就是要用现实的数据和案例来分析经济现象,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即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得出经济现象的原因和解决措施,为上升到规范分析打下可证实的基础,这是学习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典型分析过程。方法实证性多要求:一要掌握主要调研和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掌握不熟练往往不能准确地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二要搜集较为翔实的数据,数据要求系统性、权威性和代表性;三要正确说明数据分析结果的经济含义和政策含义,这是实证分析的最后落脚点。

4、撰写规范性严。经济类毕业论文应用性强和实证方法多的特点要求论文的撰写十分规范。一是从结构上来看对经济现象的分析要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架构和写作架构,三者缺一不可;二是理论支撑和现实问题分析要融合,即现实问题的分析要有理论支撑,理论分析也要以现实问题为对象;三是要求数据和引证科学合理,数据除符合系统性、权威性和代表性要求外,获取第一手数据显得格外重要。

5、论文撰写过程难以有效控制。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多数无须实验,而是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而且这一过程多在学生临近毕业的实习阶段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与其求职、考研、出国等规划发生冲突,难以兼顾招聘、备考和毕业论文之间的关系。指导老师只能通过“遥控”对学生进行指导,其效果大打折扣。

二、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易出现的问题

1、论文选题不够科学、合理。文科类的本科论文指导老师较难获得科研课题,且由于本科生的理论功底不够,本科生中只有很少人参加导师课题的研究。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均以老师指定范围或自拟为主,因此选题时常存在不够科学合理之处。据笔者多年指导本科论文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一是选题过大过空,如“论中美经贸关系”;二是选题不符合学术论文要求,如“近期中国股市走势分析”;三是选题只考虑个人兴趣而不考虑与自己所学专业的相关性,能培养和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和综合利用的能力。

2、论文缺少严谨性。部分论文泛泛而谈,缺乏实证基础,材料不能支撑论文的观点,论证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必要的数据和例证,论点多来自自己凭空臆想;二是数据和例证的选取不恰当,只是简单罗列和堆砌,不能很好地支撑论文观点;三是数据不系统,系列数据采集较少或缺失较多,不能真实反映经济现象的本质。

3、论文格式不规范。毕业论文属于学术论文,应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主要内容包括:题目、作者、提纲、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几个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加之论文主体是拼凑而成,毕业论文的格式混乱。如:结构不合理、论述重复、字号不统一、错字病句百出、图表不规范、文理不通、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其中,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是比较普遍和比较严重的问题。

4、论文内容抄袭、拼凑现象较为严重。当前学生可获得资料来源很多,如往届毕业论文、专用学术期刊网、学校的图书馆、院系的资料室。特别是对于经济类而言,网络上的财经类文章更是多如牛毛。这使得部分学生在写作时采取拷贝加粘贴的方法,用几天的时间就能完成学校规定用10周时间完成的毕业论文,更有甚者直接在一些专门从事“”的业务网站上购买论文。学生自创性论文比例逐年降低。

三、提高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造成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如对毕业论文撰写缺乏重视、自身水平所限等等;也有来自学校方面的,如毕业论文规章制度安排不尽合理、指导老师时间精力有限等等。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笔者的多年经验,就如何提高经济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确保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提出以下对策:

1、提高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对毕业论文的认识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学校管理层、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识到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它与其他教学环节彼此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它也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的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提高学生科研训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2、推行科研导师制。学生在临近毕业时面对求职、考研、出国等规划的多重压力,时间仓促,不太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做好毕业论文。为此,可推行导师科研导师制。即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科研活动,科研导师制以科研为纽带,通过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而且学生可以提前进入毕业论文的准备阶段,如搜集跟踪资料、确立选题方向等。这样既可以发现和培养学生自身的专业领域兴趣,为后期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基础。

篇(8)

会计作为一种核算技术适用于各种行业、各种经济类型和不同经济主体,财务会计信息作为核心的价值信息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高等学历教育中,会计被赋予愈来愈重要的地位,1998年教育部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将会计学课程作为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和其他有关专业的主要课程,高校的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一直将会计学设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从事会计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承担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可能还包括不同学历种类、不同学历层次的教学,特别是近些年高校扩招,教师的工作量增加较快,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和有限的学时内,使经济类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掌握会计理论与方法,全面了解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资金运动,培育他们有效运用财会信息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理性导向经济决策的能力,的确是有待深入探讨的教学研究课题。

一、经济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目标与教学原则

从理论上说,非会计专业开展会计教育的动机,一则是考虑到会计理论知识与财务会计工作实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即会计的普遍适用性;二则是基于不同学科内在逻辑联系而架构本学科知识结构完整性的需要。经济类非会计专业开设会计课程实施会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期望学生通过学习会计课程,理解掌握会计这样一种价值信息核算技术,培养他们对经济数据的认知能力、运用能力,拓展思维,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符合高等教育培养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培养目标,这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业人才”有明显差异。

以大学本科为例,会计专业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四年中,要开设初级、中级、高级的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成本与管理会计、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等十多门主干会计课程,经历专业引导、课堂教学、专业认知实习、课程模拟实验、行业会计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完整的会计专业教学环节的培养,讲求专业课程学习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全面性与会计专业工作能力的高标准要求;与此相比,经济类非会计专业,根据学科方向,针对不同专业知识结构要求,一般开设2~4门会计课程,作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学时、学分有限,教学中不可能完全移植会计专业教学模式。

故经济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应本着使学生“懂会计,合理运用财务会计信息,分析经济问题、实施理性经济行为”的宗旨,安排适中的会计教学内容、教学难度,突出教学重点,与各专业要求相衔接,注意与其他课程的互补与渗透,采用与教学对象相协调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要求。

二、合理设置各门会计课程

在整个大学本科阶段,经济类非会计专业开设的会计课程一般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有的专业(如应用经济学科类的专业)还开设行业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各门课程之间注意有机衔接,每门课程安排适当的实验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延伸至实践或实践模拟,具体设置见下表:

三、优化教学思维与教学内容

从学科划分看,会计属管理学科,经济学是其基础,反过来会计又服务于经济学。在对非会计专业教授会计课程时,不能就会计讲授会计,特别是第一门会计课程――会计学,需要运用经济学等学科知识进行课程导入和会计专业知识点的讲述。会计学课程内容分三个层面:一是会计基础理论与会计方法;二是从企业成立、经营活动主体过程到财务成果核算及年终决算;三是会计信息加工程序。按学生理解能力,掌握循序渐进的三个关键点:会计对象会计账务处理会计报表,逐步使学生学习掌握会计主体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运动及其相应的会计处理、理解并合理运用会计综合信息,通过一定的实验教学,切实培养学生运用会计信息思考经济问题、理性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

在接下来一个学期开设的行业会计中,减少或删除会计基础理论和基础会计方法论部分,突出各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要求,按不同行业特征安排教学内容。如金融专业开设的金融企业会计,重点在于金融行业主要业务核算,以及外币业务、长期投融资中的债券业务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的外贸会计,重点在于商品流通核算、对外贸易业务核算、外币结算等。

财务管理课程划分三个部分:基础理论、财务主体理财环节、理财专题;对经济类非会计专业一般教学重点放在前两个部分,突出财务估价、资本成本资本结构、(长期)投融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等内容。对学生来说,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理解可能较难一点,教师注意掌控教学广度与深度,在基础理论与投融资部分可以安排章节论文,安排两个学时进行讲评,了解学生学习掌握情况,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财务知识,评析客观经济生活中的一般财务现象。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根据专业需要与经济动态安排专题讲座、实地观摩、模拟实验等,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他们做一些有关方面的问题研究。

会计报表分析课程注意与前面课程特别是财务管理的衔接,对于将该课程作为主干专业课的经济类专业,比如金融专业,更要注意做一些铺垫与补充,除课程主体内容(会计信息分析方法论、单项分析与财务效率分析、上市公司综合财务分析)外,增加完全成本(制造成本)与变动成本比较、会计控制、会计法规、传统行业标准等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客观理解会计信息,正确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会计信息,在实验教学中,重点安排对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财务判断提出建议等内容,开展投资理财模拟实验,有条件的参与国家、地方和院校举办的模拟实验竞赛。在此需要说明一点:对于不开设会计报表分析课程且会计学课程中未曾展开报表分析的有关专业来说,可将报表基本分析理论与方法、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指标及其运用等内容安排到财务管理课程中。

四、改进并充实教学方法

会计本来是专业性强、知识结构逻辑严密、实务性强的专业,面对非会计专业学生,受学时少、教学条件短期内难以改观等制约,制定适宜的教学策略、采取灵活相应的教学方法,非常需要教师潜心策划、精心安排。

笔者认为传统的“粉笔+黑板”方式,有利于老师掌控课堂教学节奏,演绎思维推理过程,逻辑关系清晰,关键知识点易于展开,仍不失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同时,现代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加大课堂容量,处理图、文、声、像,而且成熟的教学软件能够很好地演示会计学课程中的会计核算流程、账户体系图、账表、实物等内容,这样可加深学生的印象,活跃课堂气氛。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教学软件系统的运用,可追踪资本市场行情,方便地演示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在会计教学中引入适合的案例教学,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的知识理解与间接实践经验的吸收。如在财务管理课程的融资、投资教学中,引入国内外投融资经典案例,分析其中运用理财原理或自我创新部分,揭示其财务成果或财务失败的根源;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列举典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运用所学财务理论与分析方法,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效率,进行基本财务判断,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此外,安排归纳性的章节、课程实务练习,辅以知识梳理与实际运用讲解;布置思考题或短论文,对主要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或理论运用评析。经济学类不同专业对会计需求不尽相同,不同学生个人特长与自我规划亦不尽相同,故不宜采用百分之百的刚性教学评价机制。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可采用闭卷或开卷考试、案例分析、分析报告、论文等多种形式。

五、结束语

本着探讨经济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的针对性与适用性问题,提供一点个人看法与教学经验的目的,笔者做了以上论述。在此,笔者还想说明一点:因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趋向对会计的需要会进一步提高、经济学学科中的各种非会计专业与会计专业的疏密程度不尽相同,在施教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区分会计专业与非会计专业的不同要求、针对不同专业适度降低教学广度与难度,从而达到应有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敏,徐梅,颜刘瑶.非会计学专业会计教学体系改革――基于湖南对象非会计专业的实践调查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下),2009(2):48-50.

篇(9)

【摘 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一种教学形式,是高校大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而大多数经济类本科生囿于传统教学模式参与机会较少。本文依据对河北农业大学267个经济类本科生调查的数据资料,对2007-2010年学生参与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的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主要结论认为参加调查的学生的比没有参加调查的学生对独立承担科研任务更有信心,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提升了综合能力。

【关键词】:经济类本科生 农村社会经济调查 效果评价

近年来,经济类本科生就业市场严重不均衡,总量供过于求,局部供不应求。其原因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毕业生本身综合素质很难达到需求者的要求。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我国多数院校的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僵化,与新世纪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极不协调,而今用人单位的“经验门槛”已经成为学生就业的主要障碍。因此,要培养大量紧跟时代潮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管理人才,就必须加强经济专业的实践性教学。

一、经济类本科生参与农村社会经济调

查现状

(一)研究对象

参与者为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2007-2010年,162名本科生,其中132名在

校生和30名毕业生回访,在校大学生包括大四学生30名、大三学生64名和大二学生38名。指导教师为经济贸易学院的教师,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讲师15人,博士以上学位的14人。

(二)经济类本科生参与农村社会经济

调查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参与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的积极性不高,即使参加也抱着一种游玩、观光的态度。社会上许多部门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不够重视和支持,表现为虚于应付。

2.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投入不足。由于投入少,经费短缺,难以组织大规模的、长时期、持续地农村社会经济调查。

3.缺乏有效的考评机制。对社会实践的过程、参与人员的现实表现、取得的成果没能进行科学的质与量的分析考评、给出成绩和学分。没有建立学生社会实践成绩档案,将其与奖学金的评定、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的评选、团员民主评议、推优入党、推荐免试研究生、推荐就业等挂钩。

二、经济类本科生参与农村社会经济调

查现状效果评价

(一)参与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形式

通过参与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取得一定的成效,其中有13名学生公开发表科研学术论文;16篇论文获得本科毕业论文优秀论文奖;5项课题参与省“挑战杯”并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二)参与者和非参与者对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的评价

评价采用自设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162参与者和105非参与者,调查问卷共设11个问题,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统计学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问卷中1、3、6、11题,参与者与非参与者的回答无差异(统计结果P>0.05),这显示大学生对于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的普遍意义有相同认识;而调查在体现科研课题研究的现实作用及效果的其他问题上则显示出明显的差异,这说明参与者对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效果更加认同,认为在参与中获得了更多的知识,提升了综合能力。

1.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首先学生是因为兴趣而参加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活动的,思想上是主动的,整个过程学生处于主动求知的状态,重要的是这种状态也带到课堂学习中,将课题中遇到的疑惑或不解与课堂上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课堂上自然有了可问的话题,学生较以前愿意提问或答疑,课堂也活跃起来。

2.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缺乏科研意识是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课外社会调查就是要让学生走入科研,在学习科研方法的同时感受科研的作用和魅力。问卷调查显示参与者中53.7%将来有意愿从科研工作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目前大学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教学实施等方面仍然不能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此时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就成了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问卷调查56.2%的参与者认同。

4.对指导教师的科研教学起推动作用。

课外科研计划为教师提供了开展科研的平台,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已有的科研方向为学生定课题;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也是科研经验的积累和磨练。

表1 参与者和非参与者问卷调查比较

三、完善经济类本科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措施

1.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学培养体系和计划。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学校领导和教师要统一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2.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顺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保障和重要载体。

3.增强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形式和载体,需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和实施程序。

篇(10)

    一、目前经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培养既要精经济又要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角度看,目前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高校在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改进。

    (一)不同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雷同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的教材相同,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这样教师就没有做到将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计划的安排脱节

    经济法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而目前高校都已经开设了《法律基础》课程为公共基础课,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它对日后学生学习和理解经济法课程有很大的帮助,这两门课程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衔接。而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一般在三年级开设,时间至少间隔一年,这无形中破坏了这两门课程的继承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前后照应不上。

    (三)教学方法欠灵活

    经济法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法律课程,如果单靠教师一味的说教来讲解,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讲授经济法课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用大量的案例作为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调动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组织模拟法庭,通过控辩双方的辩论,锻炼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四)考核方法有待合理化

    经济法课程在许多高校属于考查课,一些教师认为考查课就可以马马虎虎,写篇论文或留些作业题就可以结课。其实不然,考核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途径。例如: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扩大知识面。为了督促学生学好经济法课程,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对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一)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要因专业不同而异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的加以介绍。对于工商管理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各类市场主体、市场管理方面的法律;对于农林经济管理类学生应重点介绍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对于市场营销类学生应重点介绍合同法方面的法律、法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计划的安排要合理

    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学习经济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经济法课程应开在《法律基础》课后,但不能间隔时间太长。同统计原理、会计原理等课程同步开设,以经济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为后续。此外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应开设不同学时数的经济法课程,如对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应开设58学时左右课时;对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可开设40学时左右课时;对于函授和干部培训班的学生应在授课时数和内容方面有一定的灵活性,力求做到课时少,内容精,通俗易懂。

    (三)教材的选取要考虑到“先进性”和“适用性”

    能否使用优秀教材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先进性”和“适用性”是教材选用的基本原则。“先进性”是指教材内容要具有时代特色,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新知识、新成果,正确阐述本学科的科学理论知识,反映其相互联系及发展规律,既要有突出的学术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适用性”指选用的教材要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取材合适,深度适宜,份量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前市场上经济法的版本众多,有为法学专业适用的经济法,有适用工商管理专业的经济法等,各种版本良莠不齐。因此,在选取教材时要考虑到经济类专业学生的特点,谨慎选择。

    (四)课堂教学要注重案例教学

    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法律条文十分枯燥,但结合适量的案例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因此,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的一大特色。案例多是为了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从周围的实际生活或者书刊报道中选取,在讲授完理论部分后,结合所讲内容,可以采用留思考题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讲评,由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法律条文的理解掌握,激发学习热情;同时,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表达、争辩及理沦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他们今后就业提供一个练兵场所。此外,案例教学将教学方式由单向转变为双向,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五)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室为载体,变黑板教学为CAI课件教学,可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化教育设施有机结合,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易于接受。经济法教材中几乎每一章都有几个案例需要分析,案例文字较多,在黑板上书写浪费大量时间,而采用CAI课件教学可节省黑板上写板书的时间,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此外,法律知识日新月异,发展较快,CAI课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六)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应采用多种方式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并围绕讨论题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依据学生的作业和论文评定平时成绩。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对经济法的掌握和应用,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思考空间。学期末的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以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为主,用于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为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保同。植物生产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3,(2):53-55。

篇(11)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数码终端、微博、微信迅速普及,人们可以随手拍下图片,并配上只言片语上传互联网进行传播。在“全民记者”的大背景下,已经很少有人会平心静气从浏览大篇幅的文字中获取信息。许多传播学者认为,报纸已经由“读文时代”进入到“读图时代”。经济类报纸作为传统新闻纸,如何与图片结缘,更好地利用图片的优势,一直是一个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一图胜千言的传播效果

经济类报纸能够很好的利用图片是非常必要的。1988年美国学者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利用显微型摄像机拍摄读者读报时视觉移动的路线,结果表明大多数读者拿起报纸视线的第一落点是大幅图片。

从本质上分析,新闻图片是一种视觉直观形象,运用的是光与影的配合,属于感性体验。而文字报道,运用抽象符号表现,属于理性审美。与纯文字模式的新闻传播相比,一目了然的新闻图片往往更容易抓住人们的眼球。

20世纪80年代末期,时任新华社社长穆青就提出“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路。“图文并茂”作为传播媒介改变传播方式的一种手段,不仅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官,更适应受众的审美以及接受信息的方式,能满足受众对认知的多重诉求。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新闻图片对报纸传播的影响越来越大,并渐渐受到新闻从业者的重视。加拿大《公民报》摄影部主任斯蒂夫曾评论:“任何一家报纸如果不能满足读者对直观图像越来越高的需要,就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因此,经济类报纸发挥图片优势,既是实现版面革新的需要,也是对受众阅读习惯的适应。

图片带动经济类报纸创新

传统经济类报纸的传播方式受到“读图时代”的影响,在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手段上都在发生联动性的改革和变化。

美国的《华尔街日报》从二战后就形成了少图片的风格,当其2007年被新闻集团大亨默多克收购后,默多克对传统报道进行变革,现在这份报纸已经很大程度上摒弃了传统的长篇大论型文章,转而成为关注突发新闻和头版冲击力的媒体形态。

比起看到令人头疼的专业金融术语,阅读财经类新闻,大多数人都倾向于选择阅读通俗形象的图片图表。《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报》就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现象,从2001年4月16日至2003年4月16日,《21世纪经济报道》有62%的头条新闻配发图片,同一期间的《经济观察报》有70%的头条新闻配发了图片,摄影图片在主流经济类报纸的重要地位可窥一斑。

当前报业传媒呈现图片与文字并重,可大多数报社内部的运营体制还不适应这种需求,暴露出先进的传播方式与固有的运营体制相互矛盾的不平衡状态。某些报社表示,要用图片来带动版面创新进而带动采编方式的创新。可是对于大多数省市级报社来讲,受固有采编体制的局限,管理层对新闻图片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编辑部门几乎都是文字编辑,没有专门的图片编辑或者美术编辑;编辑们之间更多的是谈论文字稿件的质量,当文字不够时才想用图来凑,新闻图片成为配角和点缀;记者部门策划则更多的是文字报道。诸如此种现象,影响了经济类报纸的活力。因此,在办报方针和图片创新方面做一次观念更新和思想解放势在必行。

更好地发挥新闻图片优势

“图文并茂、两冀齐飞”目标的实现,基于建立科学高效的图片报道机制。

第一,重视运用图片,成立视觉中心。《人民日报》原总编范敬宜在《总编辑手记》中写道:“要改变仅仅把照片当作点缀版面、美化版面的旧观念,就要把照片放在与文字并重的地位。”在编辑图片的过程中,要服从于新闻感,避免插图感;注重图片的新闻质量与摄影质量的综合,而不是文和图的简单对接。视觉中心可以在经济类报纸视觉构图上,充分发挥出图片的优势。

第二,注重图片新闻策划,使图文互补融合。现在的新闻图片已经不仅仅指“摄影图片”,它是汇集了“照片”、“漫画”、“图表”等多种表现形式的集合体。因此,一方面要加强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在采访前的沟通交流,将新闻图片与文字互补式的融合。经济新闻报道中,文字中不能直观展示的,应该由图片呈现,图片中已经呈现出的内容,则不必再用文字描述。另一方面,编辑在排版组稿前,合理策划并运用各类图片,通过文图互补的方式,可以让读者觉得经济类报道生动易懂。

第三,提高摄影队伍综合素质,保证新闻图片质量。新闻的生命是真实,在新闻图片采编过程中,摄影记者要增强责任心,摒弃造假图片。尽管有时稿件规定了图片内容,但摄影记者不妨在图片构图、形象、层次等方面下功夫。经济类报纸的新闻图片不能只是图解文字或者把文字编译成图片,摄影记者可以运用社会视角看经济和用经济视角看社会,在报道文章内容的条件下进行艺术再创作。

面对读者在浏览报纸时的“五秒钟效应”,经济类报纸亟需发挥新闻图片视觉直观和现场纪实的优势,让“精英媒体”更加贴近群众,飞入寻常百姓家庭。

参考文献

①樊成,《论“读图时代”图片新闻的传播效应》[J].《新闻采编》,2005(3):47

②张亮宗,《读图时代新闻摄影对平面媒体的作用》[J].《新闻前哨》,201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