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护理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997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将医学学位分为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1998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继颁发了《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并在全国43所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临床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从此,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工作正式启动。
二、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工作的意义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宗旨是为了不断提高我国临床医师队伍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以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师为目标,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要求研究生在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提高被培养者临床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工作存在的矛盾
1.临床能力先天不足与培养目标的矛盾。目前研究生生源主要来自应届本科毕业生,地、市级医院、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由于经历和阅历的差异,入学前临床技能训练的条件和时间的不同,造成了研究生入学后临床技能水平不一,总体临床能力较弱的现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研究生招考制度偏重于理论考试成绩,不少应届本科毕业生为准备考研,在考试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停止了临床实习工作。实习时间不足,难以保证临床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和规范性。部分来源于基层医院的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在日常工作中缺乏规范性临床训练的机会。这些先天不足,为研究生入学后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一个研究生学习和工作的时间一般为3年,分两个阶段:(1)理论课程学习阶段,一般需6个月;(2)临床能力培养阶段,一般安排2.5年。在临床能力培养阶段,要在所在的二级学科进行不少于三个三级学科的临床轮转,时间一般为9-12个月,剩下的时间(18-22个月)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专科培养,同时,要完成学位论文,通过临床能力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由于不少师生不能很好地处理临床能力培养和科研论文工作的矛盾,甚至存在着“轻临床重科研”的倾向,不能保证用于临床实践的时间和精力,导致临床培养质量不高,培养目标难以达到。
2.论文质量要求过高与培养目标的矛盾。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的要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可以是个例报道、病例分析或在此基础上写出的文献综述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导师甚至培养单位在论文盲评、答辩等过程中,往往用同一标准评价专业学位论文和科学学位论文这样就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进行学位论文工作时,不得不用科学学位论文的标准要求自己,必须查阅大量的文献,充分了解国内外所研究领域的科研动态,进行大工作量的实验研究这必然会在时间上、精力上影响临床能力的培养,不利于临床培养目标的实现。
3.管理不严格与培养目标的矛盾。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临床后,既要在相应的三级学科轮转,又要在本学科进行临床培养。一方面,由于同一届研究生各自专业和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不同,各个临床科室接受研究生轮转的间期和人数不同,增加了科室教学的难度,易于形成管理上的漏洞。有些单位轮转科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监督和培训工作不够重视,科室内缺乏专人对研究生的学习、病历和工作质量的管理监督,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轮转期间脱离了导师的视线,导师在此期间难以对研究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制度不完善,管理不严格,是造成研究生临床技能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4.培养标准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矛盾。国务院学位措为解决医学生毕业后如何当好医师和继续深造、提高学历层次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条件。按照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标准,研究生毕业时应该达到卫生部颁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但研究生毕业后进行临床工作时往往出现能力与要求不适应的情况为此,不少省市纷纷出台要求研究生毕业后重新进行住院医师培训的规定,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一种否定。此外,本科学历人员进入临床工作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年后方能达到住院医师第一阶段的要求,这时才允许其以同等学力在职申请硕士专业学位,但仍然要经过2-2.5年的培养,这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一种否定.
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工作的发展方向
1.创造医学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医学人才培养环境需要社会、学校、医院多方面共同努力形成良性循环。首先,社会舆论应当大力宣传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患者对于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作用。其次,在医疗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重视对手术分级管理的研究,让不同级别的医生诊治不同难度的疾病,节约人力资源,为研究生及年轻医师创造锻炼机会;各级医疗教学机构需要做好宣传工作,建立教学示教知情同意书制度,既尊重患者的权利,又主动获取患者的理解。
2.加强研究生临床实习前的统一培训。针对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先天不足的现状,有的单位在研究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统一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有:实习管理流程、思想教育、岗位责任、医疗规范、护理常规、科研方法、医疗纠纷防范等。其中医疗规范、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系统体格检查、医疗文书的书写、无菌操作规范等,目的是让研究生在实习之前就对临床工作中各方面的要求有一个初步而全面的认识,思想上对将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予以充分的准备,为临床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3.明确培养目标,保证临床实践时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则侧重于培养其从事临床工作的实践能力,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单位必须保障学生的临床实习时间,增加实践机会。在具体措施方面,有的单位规定了“七进七出”制度,即除了要求研究生跟随临床值班老师值班以外,早上七点半到病房,准备查访前的工作,晚上七点才可离开病房。另外,与有重要临床诊断或治疗操作机会的科室建立恒定的联系,如有腰穿、胸穿、骨穿等操作,研究生能及时获得信息,及时到现场进行观摩。
4.解决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之间的矛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无疑是培养临床硕士研究生的最佳形式,但要保证培养工作的质量,必须制定详细的措施,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真正融合在一起,实行一体化、标准化管理。卫生部现在试点推行的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准入制度,旨在建立临床医师的准入标准,是与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无缝连接的良好契机。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不同培养途径的研究生在管理方式上不统一,大多由科研、教育、人事部门分别管理。建议采取一个部门管理的模式以保证培养的一致性。
女大学生病危,一帮乡亲拯救了他们共同的女儿
1977年夏天,何国英出生在广西横县郊区的农村。5年以后,弟弟也出生了。由于母亲常年多病,这个家的日子一直过得异常艰难。
何国英从小就长得灵秀,深受乡亲们的喜欢。从小学一年级起,她的成绩就非常出色,被乡亲们看作孩子们学习的榜样。但她家里实在是太穷了,为了能让她顺利地读上书,乡亲们就无声地把她当成了自家的孩子。就这样,何国英吃百家饭、穿百家衣,一天天地长大了。
因深深懂得父母和乡亲们日晒雨淋勤扒苦做供养自己生活和读书的不易,1997年报考大学时,何国英没有丝毫犹豫报读了广西大学农学院。她想毕业后,好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报答他们。
正当何国英朝着梦想迈进之时,病魔悄然朝她悄然袭来。1999年春天,何国英经常感到肠胃不舒服,她来到广西民族医院检查时,却被意外告知患有直肠癌,这可是不治之症啊!
得知这个晴天霹雳,悲痛的父母不但卖掉了家里的耕牛、房子、拖拉机,还让在读高一的儿子暂时休学一年,倾尽所有才凑够了不到1万元,但这离巨额手术治疗费还差很远!
就在这时,听到村里最骄傲的女大学生病危,在何国英父母身旁,齐刷刷站起一帮乡亲――都是从小看着何国英长大的父老乡亲!他们中有叔叔婶婶、有老太婆有小孩子、有邻居有从外地打工闻讯赶回的儿时伙伴,大家集中送来了1万多元应急金。
村里年龄最大的陈兰阿婆已经90多岁了,白发如霜的她把自己的300元钱放在何国英父母手上时,只说了一句话:“快拿去救小英吧!她是我们村的骄傲,是我们村里人共同的女儿呀!”
当父母亲拿着那温烫的近2万元钱赶到广西大学时,何国英的心灵随着泪水同时颤抖!1999年4月初,何国英在父母陪同下来到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手术。手术之前,经过3个多月的化疗,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7月初,她接受了切除部份直肠的大手术。
住院期间,村里的人时常会坐5个多小时车来到南宁市来,到医院里探望她,给她带来了她平时最爱吃的蔬菜和鸡蛋,听着乡亲们那熟悉的乡音:“英英,你快好起来啊!我们全村人可盼着你回去指导我们种田种菜呢!”
在父母与乡亲们的殷勤呵护与照顾,这次灾难,她得以顺利地渡过难关。
2001年6月,何国英以高分顺利毕业,并如愿回到家乡在农业现代园找到了工作。回想起重病时得到乡亲们那么多的帮助,何国英决定尽快把欠乡亲们的债务还上。
刚参加工作,她尝试着每个月拿出800元挨门逐户把以前自己住院生病时的钱还上,但是遭到不少乡亲们的婉拒:“傻孩子,那几个钱不要太放在心上,现在你弟弟马上要考大学了呀,也得准备些钱啊……”
多么善良而温情的乡亲啊!何国英默默地哭了。从此,何国英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我是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才有今天的,我这一生,应该如何报答乡亲们的养育与救命之深恩呢?”
“我命来自泥土,我要做的就是如何回报泥土”
工作不久,何国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家乡是构树叶的主要产地,但是多年以来构树叶却四处散落,简直是资源的浪费。构树叶本身蕴藏着丰富的营养与肥料,如果能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以构树叶为主要原料进行饲料生产,那么对家乡的农业发展来说,日后肯定能发展成为集种植构树、饲料加工、养殖及养殖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集团化产业!
何国英越想越觉得这是个惠泽后代的好思路,但在她向县有关领导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却遭到了拒绝。而更让她痛心的是,有一个主管她所在公司的领导直接讽刺她说:“你有什么本事研究这些呀!你若是硕士或者博士学位,那我们也许要考虑一下!”
这句话刺激了好强的何国英,她下决心报读广西大学著名的动物工程学院研究生!然而,当她真正冷静下来,细看家里早已一贫如洗,自己若是要读研究生,这对于自己苦苦支撑着的父母来说,岂不是雪上加霜?
但她还是忍不住将自己想读书的想法向父母讲了,没想到通情达理的父母竟然都同意了,他们说:“女儿呀,你有这样的想法,是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着想,我们高兴,你放心地考吧!”
何国英开始了考研的苦读准备。父母亲不但包了家里一切事务,另外婉言建议村民尽可能不要到家里来串门闲聊,好给女儿一个静心读书的环境。而自此以后,常常路过她家的乡亲们都会对她家屋檐下那盏夜夜点燃的灯和那埋头苦读的身影敬佩不已。
2002年5月,喜讯传来:何国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研究生,主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接到录取通知书时,这个远离城市的静寂小村几乎要沸腾了,村民自发地好好地庆祝了几天,为了表示心意,大家让村长作为代表,送了何国英一个大红包。
感受着大家真挚的祝福,喝着乡亲们敬上的土酒,何国英好几次无语凝咽。她在日记本里写下:“为了考研,我所付出汗水,都是值得的,就为了乡亲们的灿烂笑容!我命来自泥土,我要做的就是如何回报泥土,总有一天,我一定要以一种肥沃的姿态回到泥土中来!”
就在何国英豪情满怀地准备大展拳脚时,病魔却又一次无情地悄悄向她走来。
2002年11月20日,因为觉得身体反常而且疼痛,她来到了广西医科大学检查。这次,癌细胞已经无情地在她的肺部扩散。医生当即告诫她必须马上住院进行手术和化疗补救!
何国英悲痛不已,而这一次,她不想治疗,也不想告诉故乡的任何亲人了――她明白这两种癌症同时出现意味着什么,她又怎么忍心让小村里那些其实同样不富裕乡亲们再加上沉重的负担呢?她默默地收起了眼泪,此后整整两年,她以学习任务太重没有时间回家为借口,没有回家。
何国英的“消失”让村里人十分挂念。村子里每每有人上南宁来,都不会忘记来到远离南宁市区的广西大学,给她带来家乡的土特产,还捎来乡亲们的口信:“英英,我们都在盼着你回家啊,难道回来看一眼的时间都没有了吗?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何国英的心,一次次被这样纯朴的话语揪得生生地疼。
何国英纯朴的乡亲们不知道,这两年他们牵挂的女儿一直在忍受刻骨的病痛折磨;他们更不知道,即使在最痛苦的时候何国英也没有放弃最初的梦想――研究生毕业论文,何国英选择了一个很“土”的课题:《非常规饲料――构树叶的营养价值评定研究》。
研究这个课题对何国英来说,是智力与体力的双层考验。在每天查看国内外大量资料书的同时,为了证明构树叶成为家畜饲料的可能性,何国英在学校的试验区里自己动手养了一群小白鼠、一群鸡和一群猪,并且每天亲自喂养。此外每隔几天,就得到野外去采摘大量的构树叶来作实验分析。
2003年12月,课题正式敲定后,何国英就一头扎进课题中。实验室分析、查阅资料、文章撰写等,让她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然而就在这时,她的病却已经越来越严重了。那若隐若现的痛楚,是那样揪心,她几乎每天都要忍受着。经常很晚了她还呆在实验室,一手按住腹部,一手拨弄试管做试验,而她头上脸上身上却全是冷汗。
2005年3月16日上午9时40分,她与导师还有三位同学一起到动物科技学院试验区里察看养殖的成果,却在抬头时脸色发青,人一头栽倒在地上。
15分钟后,她被呼啸而来的急救车住进了广西医科大肿瘤医院。医生详细检查过后,下了诊断书:何国英患的是直肠癌、肺癌,而且均是晚期!
接到消息,平静的乡村炸开了锅。乡亲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整整近两年何国英都不回老家过年过节的真正原因。而这一次,为了抢救给从家乡泥土路上走出去的“女儿”,大伙儿又是你一百我几十地凑钱,短短三天之内,8000多元钱送到了何国英父母的手上。
村里还开了一个郑重的会议。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每隔三天派一个村民代表到医院里看望英英,带去大家的问候与牵念。另外,把她家里一切事务全由大家承担起来,好让她的父母安心在南宁照顾她的一切。
两天以后,当何国英在病房里看着白花苍苍的父母和风尘仆仆的“村民代表”,从未为病痛落泪的她无声地哭泣起来。
两种癌症在身,延续时间太长,何国英实施手术已经是不可能了。为此,医院主治医生谭晓虹建议让何国英必须化疗才能延续生命,同时,必须保证最好的休息。然而,何国英接受化疗却不同意休息,她含泪对谭医生说:“我的研究成果马上就能见到希望了,我真的想把一分钟掰成五分钟来用啊!求求你,同意我在治病的同时继续看书好吗?”
当村里人看着弱不禁风的何国英捧书苦读的样子,最铁石心肠的男子汉都忍不住摇头唉气。
带着眷恋悄然走了,生命却在黝黑的土地上衍生
2005年6月,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的时间。呆在病床上已经两个多月的何国英在床上“遥控”师妹继续试验,然而在她心里却一直挣扎:自己若是没有完成毕业论文答辩,那么苦学三年的研究生学业就不能算是完整啊!但自己已经是寸步难行了,如何是好呢?
其实则在此之前,学校考虑到何国英的实际情况,已经建议她可以不答辩,也可以考虑把答辩会场开到病房。
何国英却打了电话给学院办公室,她说:“我能不能提出这一个特殊的要求:我想回到学校,在严格的氛围中按照标准的程序完成我的论文答辩。因为,只有老师和所有的同学在场,这个答辩才是完整的,这也是我生命最后的一个心愿,行吗?”
这是广西大学创办百后以来,在历史上第一个身患两种绝症、却坚持要完成论文答辩的女硕临终前的恳求!
学院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在与医院商量过后,决定同意她的这个愿望!学校为何国英设置了一个特殊的会场:特意把会场由三楼改为一楼,答辩桌也特意调低。
6月10日上午,几送到会场。上午10时,坐着轮椅的何国英在众人的簇拥下进了会场。答辩开始,何国英用柔弱的声音宣读了自个师妹师弟和老师专程到医院接她。医院派出3名医护人员,带上急救药品和氧气,用救护车把何国英己几乎是用生命换来的论文,会场上鸦雀无声。读了十来分钟后,何国英猛地咳嗽起来,现场的医护人员马上紧急输氧。最后,因为她咳得太厉害,只好由师弟廖志超代读,然后不当之处再由何国英小声在一旁补充。全程侍侯师姐的刘丹和在场的很多老师当时心情很不好受,很多人都情不自禁地转过身去,偷偷抹泪。
一个小时二十分钟的的答辩终于结束了。经过在场11位教授与专家严格审查,何国英毕业论文设计合理、数据真实,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总评分打出来了:最优秀!
掌声,热烈的掌声一次次地响了起来,毫不吝啬地献给了这个勇敢的姑娘!何国英眼睛湿润了,苍白的脸上露出了灿烂如花的笑容。一位退休以后闻讯赶来聆听的老教授背过脸去抹泪:“这个场面太伤感了,我从来没有遇见过像这个女孩这般坚强求学的学生!”
6月29日,广西大学举行颁发硕士学位证书仪式。同班7位同学带上何国英的硕士服装和硕士帽来到医院,手腕上还打着点滴的何国英还与大家在病房里合了影。
坚持的理想终于实现,喜悦之时,这个被病魔折磨的姑娘不忘叮嘱师弟师妹:“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请你们把我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帮助我的家乡农民脱贫致富,好吗?”
何国英的故事经媒体传播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空前强烈的反响。人们在对这位坚强的绝症女研究生表示敬意的同时,也期待着她能够如愿以偿地完成最后的梦想。7月4日,这个祝愿终于成真――何国英研究的“构树生物饲料”研究课题,被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并且指定由著名的农产品企业广西大自然生物工程公司在一个月内将何国英的研究成果变成现实。
7月14日傍晚6时许,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农经处处长龙恩锐和专门从事构树生物饲料生产的广西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总,带着鲜花和慰问金,来到医院想专门告诉何国英――她的梦想就要实现,希望她挺过这一关,早日康复,重新回到她喜欢的事业中来。
然而,此时的何国英已无法享受成功的喜悦,就在大家赶到医院前的半个小时,因为病情急剧恶化,癌细胞疯狂吞噬,她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走前,何国英说了最后一句话:“一定要记着,带着我的骨灰回故乡啊,我来自故土,更盼望归于她的怀抱,谢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2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教育部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其中包括全日制制药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全日制制药工程领域专业硕士所承担的教育使命,是努力培养既懂技术,又懂工程,还具备企业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充实制药企业,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和工程技术问题,实现药品的规模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
1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意义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1]最大特点是,获得这种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有明显的某种特定的职业背景,如工程师、教师、律师、金融分析师等。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经过30年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建立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有质量保证的研究生培养制度。但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已更多地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向实际工作部门。而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培养针对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已经不能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所以教育部2009年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让在校有更多精力学习的同学接受专业的教育,毕业之后能更快的投入实际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制药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阶段培养
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在校学习阶段大体可分课程学习阶段、学位论文完成阶段、实践实习阶段等。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之相比,增加社会实践环节所占比重,比如山东大学药学院要求全日制制药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在读期间必须参加企业生产实践活动,研究生缺少生产实践或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申请答辩。可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重视。要想实现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需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阶段体现出与科学学位的不同。
2.1 课程学习阶段的培养模式
科学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划分主要是从培养目标的不同来归纳的:前者主要是以理论研究为主要方向的学位,后者则是以“专业”实践为主要方向的学位。[2]既然培养目标不同,那么在课程上就应该有不一样的设置。依照培养目标的要求,专业学位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更加注重实践,另外结合国家培养综合人才的要求,作为工学学位的制药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将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分为专业知识、实用技能和文化素质三个模块。专业知识是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实用技能,一方面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以后的职业选择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实践课程的开展可以使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地促进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提升[3]。
人文素质课程的开展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扩大研究生的视野,进而拓宽研究生的思维,达到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同科学学位相比,专业学位应加强实用技能板块的授课比重,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专题研讨、团队学习、实验教学、模拟训练和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热点和最新动向。
在授课的时间上,目前多数高校采用的是一个学期到一年的时间,目前山东大学药学院是对专业学位的授课基本集中在一个学期,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在第三年有去企业的实习,缩短专业课学习的时间、增加实践实习的时间可以让学生更加直接的接触工作实践,毕业之后能更快的适应工作。
2.2 学位论文完成阶段的培养模式
研究生学习期间最重要的事情是完成学位论文。山东大学药学院最新版的《制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工程硕士研究生应用一年左右时间从事制药工程领域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学位论文应直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或潜在的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研究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以培养研究生具备在制药工程领域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4]以上对研究生导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既要满足学术深度的要求,又要与实际生产实践相结合。在这种情势下,迫切需要“双导师”培养模式的诞生。
对于制药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所谓“双导师”是指学校导师和制药企业导师联合培养学生的一种模式:学校导师负责学生提升研究生的理论水平,企业导师负责提高研究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双导师制想要发挥作用,不流于形式,那么就要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不是一味的和科学学位一样,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占相当比例[3],而应该加大对社会实践的考核比重,将社会实践考核合格作为研究生毕业的基础要求。
2.3 实践实习阶段的培养模式
对于制药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实践实习是必须经历的环节,在这一阶段的培养最能提升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促使研究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
这一阶段的实效很关键的一部分在企业和企业导师,那么在这一阶段建设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能明确企业和企业研究生导师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便于对研究生的考核和管理。研究生有稳固的社会实践基地,也能研究生在社会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有连续性,长期坚持有助于形成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培养模式。
3 甘特图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中的应用
针对全日制制药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越来越大,同时有很长时间不在学校的特点,如何实现对研究生的有效管理,帮助研究生顺利的完成培养阶段的各个要求,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甘特图也称横道图,是1912年美国人亨利甘特提出的一种按时间进度标出的工作活动图。[5]甘特图是对简单项目进行计划与排序的一种常用工具。用于解决负荷和排序问题时较为直观,它能使管理者先为项目各项活动做好进度安排,然后再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比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监控工作。[6]
鉴于甘特图的作用,我们可以将其引用作为研究生培养管理中的一种方式,这对现阶段制药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作为研究生管理人员,可以将制药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的培养计划制作成甘特图,将主要精力调整到每个阶段最需要注意的地方,以保证研究生按期完成各项任务;作为研究生导师,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和类别的增多,研究生导师指导的学生也出现了不同的培养要求,为更好的区分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的区别,保证培养的进度。研究生导师可以为学生制定详细的规划,将学生从课程学习、实验室熟悉、分配课题、查阅文献、正式课题研究、实践实习、和学位论文书写按时间进度要求制作成甘特图,定期提醒导师每个学生近期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协助导师监督检查研究生完成进度,并根据进度完成情况不端优化对研究生的培养管理。
甘特图的引入对制药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企业实习的一个学期时间内,导师和研究生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甘特图提醒自己和研究生应该最关注哪方面的事情,从而实现管理的计划性、有序性,也能增强研究生导师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能起促进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1996-07.
[2] 赵岩,朱爱军.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2(6):73-76.
[3] 赵岩,徐平.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改革与创新[J].现代教育管理,2012(9):115-118.
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不是什么新事物,但大规模发展却是近二三十年的新现象。其间,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是此类研究生教育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除此之外,政府引导、人口变化和就业趋势等也对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第一,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兴盛密不可分。这种经济高度依赖知识产品的生产者,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髙要求,促使其延长受教育年限,将专业教育从专科和本科层次提升到研究生层次。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研究生教育层次的新专业层出不穷,如金融数学和油气工程。同时,一些原先没有像医生和律师那样被视为“专业”的行业,也慢慢跨人了专业或准专业的轨道,如作曲和创作。结果,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门类日益繁多。
第二,研究生教育层次新专业的设立,有时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直接相关。当国家和地区需要发展某一产业时,往往会与高校联手,有针对性地设立研究生教育层次的学位项目。20世纪90年代,西澳洲政府决定把油气开发作为一项支柱产业,并为发展该产业培养一支当地的技能型劳动力。于是,州政府与石油企业和地方高校合作,由当地一家主要的石油公司出资,在西澳大学设立了油气工程研究中心,开展相关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同样,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艾德华兹维尔分校新设的生物技术管理专业硕士学位,也呼应了将圣路易斯市建设成“生物技术区”的政府目标。
第三,人口结构的变化有时也会影响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医疗卫生行业尤其如此。随着老龄人口的持续增加,医疗卫生服务的重点从治病救人转向提供医疗保健指导和临终关怀服务。同时,全球人口流动的加速要求地方医疗卫生机构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拥有不同保健观念的人。医疗卫生人员必须与病患沟通,了解病患如何界定“疾病”,制定能被病患接纳的治疗方案。于是,20世纪80年代起,护理实践方面的研究生培养计划相继出炉。1986~2006年间,美国开展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机构从 220个增至518个,硕士学位项目由180个升至417个,博士学位项目也由39个升至101个。
第四,有时候,开展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与学生的就业取向有关。传统的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但事实是,大多数研究生毕业后并不从事学术工作。美国曾做过一项研究,发现该国的博士生中,只有一半想在大学教书丨\这项研究突显了研究生教育的传统目标与实际效用之间的偏差,引起了人们对研究生教育的质疑与批判。在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之外,增设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这种批判的回应。
第五,少数情况下,研究生教育层次新专业的设置,是为了吸引生源,维持相关学科的生存。例如,美国不少数学类专业团体(如美国数学学会)积极推动两年制的产业数学和应用数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原因之一是为了通过专业型硕士生教育,让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像法律和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那样,也享有丰富而灵活的就业机会,从而将其保留在数学领域。
在上述五项因素的促动下,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地区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有了显著增长。在美国,1984~2000年间,专业型硕士学位的授予量从27.1万增加到36.6万'增幅超过35%。与此相关,有权授予研究生学位的高校也在增多。以美国为例,2000~2004年,其3856所高校中,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高校从260所增至406所。尽管最负盛名的研究型大学仍然掌控了50%的博士学位授予权'但与20世纪末75%的比例相较其控制力已明显减弱。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澳大利亚。1990年,澳大利亚只有一个博士层次的专业学位项目,到2001年,这一数字升至131个。1996~2008年,澳大利亚名校的博士生人数占该国博士生总数的比例,从56%降至48%。可以说,如今,参与研究生教育的高校越来越多,研究生教育正在从精英型走向大众化。
近年来,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在发展上又呈现出两种新动向。首先,一些非政府专业组织和基金会积极参与,大规模资助高校开展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使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由个别高校的自主行为,转变为一种集约化的行为。例如,成立于1934年的艾尔弗雷德?斯隆基金会(AlfredP.SloanFoimdation)专门资助美国科技与经济方面的研究和教育。1997年起,它选择14所研究型大学,为每所大学提供不超过45万美元的资金在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开展两年制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此后,它又在另12家研究机构,出资设立了一套生物信息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到2005年,已有约45所高校在基金会的资助下,开设了专业科学和数学硕士学位课程。
其次,专门开展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学院得以成立。1997年,美闰成立了第一所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学院凯克研究院(KeckGraduateInstitute)它隶属克莱蒙特学院,致力于生物科学的教育与研究。2000年,凯克研究院招收了第一批28名学生。如今,它与企业和其他高校密切合作,提供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和双学位教育,并设有生物科学管理方面的博士后工作站。
二、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若干特征
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有如下明显特征。
其一,由于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具有强烈的市场取向,所以在设立新专业之前,高校一般会开展市场调查,了解市场对相关专业的需求,判断设立新专业的可行性以及课程应该包含的内容。以美国为例,1999年,肯塔基大学护理学院在开设护理实践博士专业之前,向州内382名卫生保健机构的主管发放了问卷。其中,60%的主管有兴趣聘用该专业的毕业生,并估计说未来五年内,可以为毕业生提供80个就业岗位〃\斯隆基金会在资助专业科学和数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前,一般要求院校建立企业咨询委 员会,分析企业对课程内容的看法,了解它们希望毕业生具备何种技能。市场调查不仅有助于提高相关专业与课程的适用性,而且可以建立业界对专业型研究生学位的信任,帮助毕业生建立就业网络。
其二,接受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学生,大多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在企业中担任中层或高层领导。他们在工作中认识到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希望在专业技能之外,掌握其他领域的本领,如市场营销和通信技术、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财务规划和人事管理,以便更好地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与此相关,接受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学生以在职为多,愿意辞去工作,全力攻读学位的仅为少数。西澳大学油气工程研究中心招收的硕士生,平均有近十年工作资历,全日制学生只占15W。在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70%修读专业物理学学位的学生还从事其他工作。
其三,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这一方面是因为相关专业多出现在跨学科领域,如金融数学和计算化学,另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和学生高度关注专业之外的知识与技能,如客户心理分析以及与他人共事的技巧。例如,斯隆基金会称其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是“科学+”(science-plus),即把严格的科学和数学学习,与管理学、政策学和法学等内容相结合,并强调培养协作与交流能力?。可以说,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不仅是高级从业人员,还有专业型管理人员。
由于单个院系很少具备开展跨学科教学的条件,所以专业型研究生教育通常依靠多个院系甚至多所高校的合作。如西澳大学油气工程专业的教学,由来自当地三所大学七个学院的14个系共同承担,有些课程还聘请了西澳洲之外和国外的教师前来讲在一些高校,专业型博士生不像学术型博士生那样,由一、两位教授指导,而是由一位主导师与来自其他院校的专家小组共同指导。
其四,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多样化的考察和实习为核心,以便学生了解企业或行业所处的社会与经济环境,把握劳动力市场和客户的动态,协助企业解决真实的问题。而且这种考察和实习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真正的工作场所中所需的闭队合作技能。在美_的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二年级研究生用一学期时间,结成六人一组的酒店发展咨询团队,考察相关酒店,访谈酒店管理人员,分析其各类的资产与市场,探访酒店的竞争对手,撰写酒店发展计划,并向业界代表作口头陈述。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纺织与服装系为专业型硕士生设计了四类实践项目:一是在企业指导下的实习;二是根据企业的需要,开展市场调查;三是为企业做一个项目,如广告、推销和时装展;四是完成一份企业分析报告,评估其优势与不足。这样的实习对在职学生有不小的吸引力,因为他们可以与自己就职的企业一起,开发各种实用项目,实现学习与工作的融合。
其五,企业的参与对专业型研究生教育至关重要。如前所述,研究生层次的专业学位教育项目在设立之前,往往需要开展以企业为主的市场调查;设立成功之后,高校也要借助企业的力量,为学生安排考察和实习。除此之外,企业还在教学和学生指导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西澳大学的油气工程研究中心,主要由企业员工讲授的课程约占课程总数的一半一些企业还为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提供奖学金和设备等资助。例如,凯克研究院与企业有着广泛而深人的联系,单是实习项目就得到了13家公司的资助。事实上,向凯克研究院捐资的企业如此之多,2005~2010年间,研究院便募集了3000万美元。
其六,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模式多种多样。由于此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差异纷呈,除高级从业人员外,还有专业型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所以即便是同-个国家的同一门专业,其学制和课程要求也千差万别,学位名称亦各不相同。以英国的医药工程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为例,各校规定的学习时间从一年到三年不等,在A校可以得到大量学分的“生物工程”课程,在B校也许只是几个小小的单元。至于学位名称,牛津大学称之为“生化工程”,利物浦大学称之为“医药T:程”,帝国理工学院称之为“医学工程与物理科学”,此外还有“生物医药工程”、“医药工程与物理学”和“医药技术设计”等。
在授课方式上,为了照顾在职学生的需要,夜间授课、周末授课和网络授课等形式日趋普遍|91。有调査显示,美国的专业物理学硕士学位课程中,有五分之一开设了夜间课程。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的保健物理硕士学位项目专门面向在职人员,多数课程可通过远程学习完成%。一些高校还将课程划分为不授予学分的独立模块,方便学生短期学习。
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还体现在学生评估上。一般而肓,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要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并通过有校外专家参与的答辩。虽然一些专业型研究生教育项目对学生也有此项要求,但总体而言,评估方式差异很大。例如,美国护理专业的博士生,一般需要在毕业前完成一个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的项目,如发起一项改变或改良实践的行动丨151。此外,企业也在判定学生学业成败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三、面对的挑战
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因其贴近市场、政府、学生和学科发展的需求,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某些专业型研究生学位已经得到行业协会或专业团体的认可,成为相关行业或专业的人职条件\不过更多时候,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不得不面对质量保障不够完善、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吸引力不足等问题。
1.质量保障的缺失
如前所述,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模式极为多样,不同院校同一专业的培养目标、学制安排、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学位名称等,都可能大相径庭。如何保障这形形的专业教肓项目都能达到最基本的质量标准,便成为各国面对的首要难题。
高等教育阶段,院校或专业在设立之前,一般需通过政府认可的认证机构的认证。否则,院校或专业很可能得不到政府资助,在生源和劳动力市场上也缺乏公信度。不过,这些认证制度主要面向本科层次的教育。由于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大规模发展的时间不长,所以相应认证制度仍在建设中。大多数情况下,如果高校有权授予研究生层次的学位,那么它就可以自行开设专业型研究生学位项目。例如,A大学有权授予硕士学位,那么它虽然不能自行开设专业型博士学位项目,却可以提供专业型硕士学位教育。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主要依靠相关院系和高校的自律。
不过,在一些专业团体和行业协会的推动下,个别专业开始有了全国性的设置标准。例如,美国护理学院协会分别于1996年和2006年,《髙级护理实践硕士教育要素》和《高级护理实践博士教育要素》,设置了相关专业的课程标准。但它同时指出,该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各不相同,有的担任机构领导,有的是诊所专家,有的是政府医疗卫生系统的决策者。所以各院系在设计课程时,重心可以有所差异,或以领导技能为主,或围绕高级临床实践,或关注信息技术等,实习内容也可以多种多样,有的管理某个护理保健机构,有的照料病患,有的制定并实施卫生保健政策。可见,这两份《要素》给院系留有相当大的自主空间。更重要的是,《要素》不是专业认证标准,仅供院系在自愿的基础上参考执行。所以总体而言,《要素》对相关的专业教育没有太大的约束力。
英国的情况有所不同,皇家护理学会作为英闰最大的护理专业团体,于2010年了专业护理研究生教育的认证标准,从课程、设施、学习资源、招生、管理、师资和实践等15个方面,提出了一整套细则。例如,课程必须兼顾理论与实践,实习时间不少于500小时,专业设置必须充分考虑业界的需要,并通过有效途径,让业界参与质量反馈和评估。同样,美国教育部也已批准美国婚姻顾问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ofMarriageCounselors)对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进行认证。
总体而言,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设立多由高校自主决定,来自专业团体和行业协会的认证只是刚刚起步,涉及的专业领域极为有限。而且,即便在那些已经设立认证标准的领域,也有不少不愿接受认 证的院系运作其中。
除专业认证外,另一种质量保障模式是制定全国或地方统一的资历框架(qualificationsframework),如英国的国家资历框架和澳大利亚的资历框架。这些框架写明各级资历拥有者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标准,从而引导院校的专业与课程设置。但是,为照顾不同专业和课程的需要,这些资历框架的用语一般较为模糊,院系要达到既定标准,难度并不算大〃。此外,至少在英国,院校有权选择不参与此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质量保障缺失这一问题,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虽然一些人批评说,认证和评估机制的薄弱造成了研究生教育的混乱与低效,但也有人认为,研究生教育的无政府状态是其灵活性的反映也是其成功的秘诀明。
2.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竞争
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不得不承受来自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竞争。一些研究发现,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如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毕业生。虽说前者培养的是高级从业人员和具有技术专长的管理者,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时,却发现自己必须听从持有学术型博士学位的上司之令。这迫使不少专业型研究生学位的持有人,最终只能回到学术的轨道上。例如,南加州大学的专业科学硕士学位项目,第一届共有15名毕业生,其中7名决定留在学校继续深造,只有3名进人了企业界。新泽西理工学院亦是如此,11名计算生物学专业硕士毕业生中,在医药公司工作的仅3人。宾州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10名硕士毕业生中,也只有3人进入了企业界网。
与此同时,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正通过多种方式,改变其传统的刻板形象。例如,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起了“综合型研究生教育研究与培训”计划(In>tegrativeGraduateEducationResearchandTrainee-ship),实施以专题研究为核心的博士生教育。它以问题为导向,倡导跨学科研究。基金会已在五年的时间内,向55所大学的70个博士学位项目拨发了6400万美元%在英国,政府协同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和知名高校等,将研究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于2000年开展“新博士学位”教育(NewRoutePhD?)改革。“新博士学位”教育仍以学术研究为主,招生标准与学术型博士生的标准相同,学生仍需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传统的答辩,方可正式毕业。不过,它在课程中增加了一些跨学科内容,如演讲与交流技巧、团队建设与管理,此外还有企业培训。目前,已有伦敦大学、利兹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和诺丁汉大学等16所高校参与其中,涉及生物科学、商贸、教育、工程、环境科学和法律等13个学科领域气
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的变革,使其与专业型研究生教育的界限不再那么明晰。调查发现,髙校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具有足够的弹性,能包容各种新颖的课程和研究课题㈨。既然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巳不再那么刻板,既然它可以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也能给予学生跨学科的体验和实地培训,那么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特别是当专业型研究生学位缺乏与学术型研究生学位同等的吸引力时,专业型研究生教育该何去何从?
3.其他挑战
一、引言
把握幸福: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美丽硕大的珍珠,然而,他并不感到满足,因为那颗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想,如果能够将这个斑点剔除,那么它就会变成世界上最最珍贵的宝物了。于是,他下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层,可是斑点还在;他又削去第二层,原以为这下可以把斑点去掉了,然而它仍然存在。他不断地削掉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最后,那个斑点没有了,而珍珠也不复存在了。后来,这个人心痛不已,并因此一病不起。临终前,他无比懊悔地对家人说:“如果当时我不去计较那个斑点,现在我手里还会攥着一颗美丽的珍珠……”
每次想起这个故事,我就会联想起一对头发斑白的老人。有一段时间,我每天傍晚都去海边散步,经常会看到这对老人互相依偎在海边的一条长椅上。他们总是静静地坐着,脸上始终挂着祥和的微笑。一天,我好奇地走到他们跟前,轻声地招呼道:“你们也喜欢看海吗?”老人微笑着朝我点头示意,然后,抬头指了指身旁的老伴。此时我才发觉,他原来是一位聋哑人,而他的妻子竟是一位盲人。蓦然,我为自己刚才的失言而感到后悔。然而,两位老人的神情没有流露出半点儿自卑与遗憾,惟有幸福、自足的笑容在默默地向外流淌。
那一刻,我忽然从残疾老人的笑容里寻找到了幸福的定义———真正的幸福,其实不是让我们冒着背负终生之憾的危险,刻意地去剔除对方身上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瑕疵,而是要我们把握好自己手里的那一颗实实在在的珍珠——学会包容与珍惜,这样,才能从彼此心灵的和弦里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那么什么是幸福?
幸福的定义: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我们可以看出幸福特征:(1)渴求;(2)曲折;(3)满足;(4)快乐;(5)持久。
二、幸福在过程
恋爱日记:一个单身女郎在旅游的轮船上海上度假,她在她的日记上是这样写的:
第一天:我遇见了船长,他长得英俊魁伟,风度翩翩。
第二天:船长约我与他共进晚餐,他彬彬有礼,我真笨蛋。
第三天:船长邀我到船上参观,还带我到了驾驶室,想吻我,可惜驾驶室里有人在,所以我回绝了他。
第四天:他带我到他的房间,同时提出要与我结婚的要求,我很想接受,但是由于我们女人的矜持,我还是回绝了他。
第五天:他又提出同样的要求,还说假如我还坚持不肯,他就要把船炸沉,和我同归于尽。
第六天:我救了船上所有的人。
幸福是被爱的过程!
幸福由过程的六个方面构成:
(1)爱在过程;
(2)志在过程;
(3)天赋主线作动机;
(4)刺激副线作需求;
(5)乐在过程;
(6)美在过程。
三、幸福之阐述
(一)爱在过程
两个调查:我有一个大学同学,研究生毕业那年,他的论文答辩题目是:人在什么时候最喜欢表达爱?
他在图书馆查阅了很多资料,又访问了很多的老师和同学,结果总是不能令他满意。他决定到医院里去做一个调查,因为那里有许多悲欢离合的场面。
他的第一组调查是在临危病房中做的:当一个人将走到生命尽头时,他对家人会嘱托些什么?调查的结果是:大部分人都会说:“好好照顾妈妈、爸爸,要让他们安享晚年。”“好好照顾孩子,要他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几乎没有人想到财富和权力,想到的都是亲人的爱。
第二组调查算是一个实验,在妇产科进行。他把随机选出的婴儿分成两组。他让护士每天将分在第一组的孩子抱起来抚摸3次,每次5分钟;对分在第二组的孩子一次也不摸。结果第一组的孩子体重增加的速度是第二组的两倍,并且第一组的孩子的皮肤明显比第二组孩子的红润、亮泽。
于是同学得出了结论:人最需要的是爱,无论是临终前,还是出生时。
凭着这两个调查,同学的毕业论文得了满分。
人有爱与被爱及归属的追求,无论生离死别,这是幸福的起点!
爱在过程!爱就是幸福的第一特点:渴求!
(二)志在过程
珍惜的变数[1]:美国的天堂动物园里,新来了一个喂河马的饲养员。老饲养员给他上的第一堂课,让他有点接受不了。听起来也确实有点离奇。老饲养员告诉他,不要喂河马过多的食物,不要怕它饿着,以免它长不大。新来的饲养员听了这话,十分纳闷。心想,世上怎么会有这种道理,为了让动物长大,而不要喂过多的食物。他没有听老饲养员的话,拼命地喂他的那只河马。在他喂养的河马前,到处都是食物。人们无不感到他的仁慈和善意。
但两个月后,他终于发现,他养的这只河马,真的没有长多少,而老饲养员不怎么喂的那一只,却长得飞快。他以为是两只河马自身的素质有差别。
老饲养员不说什么,跟他换着喂。不久,老饲养员的那只河马又超过了他喂的河马。他大惑不解。
老饲养员这时才一语道破天机:你喂的那只河马,是太不缺食物,反而拿食物不当回事,根本不好好吃食,自然长不大。我的这一只,总是在食物缺乏中过生活,因此,它十分懂得珍惜,是珍惜使它有所获得,有了健壮。珍惜是一种正常的生命反应,甚至是一种促进,是生活中的需要,而不是离奇的假说。
日本的一家动物园里,一个常年喂养猴子的人,不是将食物好好地摆在那儿,而是费尽心思,将食物放在一个树洞里,猴子很难吃到。正因为吃不到,猴子反而想尽了办法要去吃,猴子整天为吃而琢磨,后来终于学会了用树枝努力地去够,把食物从树洞里弄出来。
别人都很奇怪,对养猴子的人说,你不该如此喂养猴子。
养猴子的人却说,这种食物猴子是很没有胃口的。平时,你真给猴子摆在跟前,它连看都懒得看,它也根本不会去吃。你只有用这种办法去喂它,让它很费劲地够着吃,它才会去吃。你越是让它够不着,它才越会努力去够。正因为猴子们很难得到它,在得到它时,才会珍惜。是珍惜使不好的东西变为了好东西。
养猴子的人和养河马的人,从日常生活中都发现了一个真理,不能“好好”喂养他们的动物。或说不管怎样,得让它们有点费劲,学会去够,只有努力去够的东西,其实才是好东西。
生活中有许多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但就是因为我们够着困难,又十分费劲,还不一定能够得着,我们才去珍惜,才觉得它贵重。天下有许多事,一旦容易了,就等于过剩,人们就会抛弃它。不管它是多,还是少,它的原有价值都会被降低。
人世间,什么是最好、最宝贵的?解释多种多样。但有一条是准确的,就是那些往往离我们最远、又最难够到的东西最为宝贵。当然,这些东西有时并非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因此,珍惜,在生活中永远潜藏着不可预知的变数。比如,我们常会出付出极大的代价,把我们十分珍惜的东西想方设法弄到手,但在过后的日子里,我们却发现,这种千方百计弄来的东西并没有那么高的价值。我们最终常常是把这些东西放烂或是遗弃,但它却使我们懂得了珍惜,有了追求。
生活中,我们正是因为懂得了珍惜,才使我们无处不获益。总之,把一切“稀少”、“难得”当成宝贝,对一切够不着的东西努力去够,是人类的本性。这种伟大的本性,也是生命不断延续下去的深奥秘密。
“够不着”与“珍惜”是永远分不开的两样东西。它们相辅相成,作用于我们的生活,努力去珍惜,努力去够,才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美妙更多彩。人生中的许多发现、许多创造也都尽在其中。
过程之“S”形扭动激活潜能!符合幸福的第二个特点:曲折!
(三)天赋主线作动机
谁是画家[2]:西班牙著名的画家穆律罗经常发现他学生的油画布上总有未完成的素描,画面相当协调,笔触极富天才。然而这些草图通常都在深夜留下,一时无法判定作者为谁。
一天早上,穆律罗的学生陆续来到画室,聚集在一画架前,不由得发出惊讶的赞美声。油画布上呈现着一幅尚未完成的圣母玛利亚的头部画像,优美的线条,清晰的轮廓,许多笔调无与伦比。穆律罗看完后,同样震惊不已,他挨个询问学生探查究竟谁是作者。可学生都遗憾地摇头,穆律罗感慨道:“这位留画者总有一天会成为我们所有人的大师。”他回头问站在身旁颤抖不停的年轻奴仆:“塞伯斯蒂,晚上谁住这儿?”
“先生,除我之外……别无他人。”
“那好,今晚要特别留神。假如这位神秘的造访者大驾光临而你又不告诉我,明天你将受罚30鞭。”
塞伯斯蒂默默屈膝,恭顺而退。
那天晚上,塞伯斯蒂在画架前铺好床铺,酣然入睡。次日凌晨钟鸣三响,他突然从床上蹦起来,自言自语地说:“3个小时是我的,其余是我导师的!他抓起画笔在画架前就坐,准备涂掉前夜的作品。塞伯斯蒂提笔在手,眼看画笔既将落在画布上时,却凝然不动了。他呼喊道:“不!我不能,绝不涂掉!让我画完吧!”
一会儿,他进入了画画的境界,时而点缀色彩,进而添上一笔,然后再配上柔和的色调。3个小时不知不觉悄然而逝。一声轻微的响声惊动了塞伯斯蒂。他抬头一看,穆律罗和学生们静悄悄在站在周围!晨曦从窗户中透进,而蜡烛仍在燃烧。
天亮了,塞伯斯蒂依然是个奴仆。所有的人目光都投向塞伯斯蒂,流露出热切的神情。他双眼低垂,悲切地低下头。
“谁是你的导师,塞伯斯蒂?”
“是您,先生。”
“可我从未教过您。”
“是的,但您教过这些学生,我聆听过。”
“噢,我明白了。你的作品相当出色。”
穆律罗轻身问学生们:“他该受惩罚还是应得奖励?”
“奖励!先生。”学生迅速回答。
“那么奖励什么呢?”
有的提议赏给一套衣服,有的说赠送一笔钱,这些无一打动塞伯斯蒂的心弦。有个学生说:“今日先生心情愉快,塞伯斯蒂,请求自由吧。”
塞伯斯蒂抬头望着穆律罗的脸庞:“先生,请给我父亲自由!”
穆律罗听后深为感动,深情地对塞伯斯蒂说:“你的画笔显露出你的非凡才能;你的请求表明你心地善良,从现在起,你不再是奴仆,我收你为我的儿子,行吗?我穆律罗多幸运啊,竟然造就出一位了不起的画家!”
时至今日,在意大利收藏的名画中,仍然看到许多穆律罗和塞伯斯蒂的笔下优美的作品。
绘画的天赋就是创作的原动力,穆律罗和塞伯斯蒂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
天赋异禀:李小龙的天赋在武术,吴清源的天赋在围棋,巴赫家族的天赋在音乐,高斯的天赋在数学,邓肯的天赋在舞蹈,的天赋在军事和文学,牛顿的天赋在数学和物理,爱因斯坦的天赋在物理……
听从心灵的召唤,以天赋作为人生主线、事业的动机,会事半功倍!
事业幸福的第三特征:满足!
(四)刺激副线作需求
男人的理想、信念是其上进心的表现,事业主线支撑着男人的自信心。男人需要女人崇拜!
最佳女友守则[3]:不要经常去试探男人,更不要以分手作为威胁,当你经常给他这种暗示,他的潜意识就会做好分手的打算。
不要因为男人爱你就无限制地扩张自己的权利,不要干涉他的理想、信仰和追求,他一定有些特质是你所不了解的。
不要经常迟到,不要以为男人爱你,就应该有无限的耐心。所有人的耐心是有限度的,耐心消磨完了,就会消磨爱。
不要信奉这句话“你爱我,你就应该知道我想什么”,没有人能完全了解对方在想什么。由于男人没有及时了解你的想法,而得出他不爱你的结论是愚蠢的。
男人在热恋时为你做的事情,不要指望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一直持续下去,聪明的女孩通常懂得打五折。
不要去试图完全改变男人,去适应他比改变他来得明智。
不要对自己的魅力过分自信,没有几个男人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除非,这个男人爱你别有动机。
不要在男人的言行中寻找他不爱你的证据。男人不能每时每刻都将精力放在女人身上,他也不可能注意到女人的每次暗示和不快。当你用放大镜来寻找灰尘的时候,总会找得到。
男人和你再亲密,也不要伤害他的自尊,因为伤害就是伤害,无论你如何爱他。
不要总把自己的男人和别的男人比较,每个人都是特殊的,爱的方式也不同。
爱情是一个磁场,而不是一根绳子,捆住他,不如吸引他。一根绳子会让男人有挣脱的欲望,而一个磁场却能给男人一个永恒的诱惑。
男女分工的不同,决定了“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有魅力的女人吸引男人,两人世界才完美!
绝对的爱:他是一位华人导演,在美国留学毕业即失业,当了六年的“家庭主夫”:带孩子,习厨艺,闲下来才构思剧本;家里的开销完全来源于做药物研究员的妻子。6年里,丈夫一直处于怀才不遇的境况,到处奔波,到处碰壁。6年里,妻子听到了太多的劝说,劝她离开那个“无用的”男人。她的心中,并非没有委屈没有抱怨,但一想到丈夫的梦想以及他所承受的磨难,她便心疼他。于是,她继续任劳任怨地养家糊口,相夫教子。
丈夫36岁第一次独立执导时,家中的经济相当困窘。为了节省开支,老婆、孩子都被安排上场,人称“一人执导,全家参演”。对丈夫来说,妻子是自己最大的精神支柱;妻子给予他的支持与体谅,一直是他的力量源泉。这个导演就是以《断臂山》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李安,他的妻子叫林惠嘉。
6年的磨难,足以使世间的多数伴侣劳燕分飞。但深爱李安的林惠嘉,默默地守着李安,鼓励他、支持他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如此看来,真正地爱一个人,就不只爱他的欢笑,也爱他的泪水;不只爱他青春时英俊的容颜,也爱他衰老时痛苦的皱纹;不只爱他成功时的荣耀,也爱他失败时的酸楚……
真正地爱一个人,也就意味着绝对地信赖他绝对地接纳他绝对地包容他;这种绝对的爱,带来的便是绝对的幸福。
李安就是“期货”变“现货”的榜样!符合家庭幸福的第三特征:满足!
(五)乐在过程
失去的都会得到补偿[4]:赫本是五、六十年代的好莱坞著名影星,她有两项非常有趣的记录:一是她结过7次婚;二是她从没有看过心理医生。
前不久,一位叫史塔勒的美国医生对此产生兴趣,因为他常在半夜接到一些著名主持人和影视明星的电话,要求他给予心理上的帮助。史塔勒作为心理学家,对绝大多数人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但对有些人,他也一筹莫展。这些人多是些影视大腕儿,要么片酬在1000万美元以上,要么出场费高达百万美元之巨。他们衣食无虑,崇拜者如云,是一群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史塔勒获知赫本的两大记录之后,好像在黑暗中发现了一抹曙光,决心深入研究一下,他想,说不定从她那儿可以得到一点突破。
他翻出那年代的报纸,找出有关赫本的所有报道,他发现赫本区别于其他影星的不仅仅是那两点。比如说,赫本曾息影8年,这在好莱坞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要知道,在当时,作为著名影星,息影一年就等于洛克菲勒家族在田纳西州封存一口油井。那种损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另外,史塔勒还发现赫本曾做过67次亲善大使,尤其是1956年至1963年间,她几乎每个月都到码头、监狱、黑人社区去做义工。有一次,她甚至谢绝了贝尔公司每小时5万美元的庆典邀请,而去医院给一位小男孩做护理服务。总之,赫本除了上面那两个特征外,还有一大特点, 就是乐于做无报酬的慈善工作。
史塔勒对这一发现非常重视,他认为这里面肯定蕴藏着心理学方面的某种东西。为了能得出一个圆满的答案,他推而广之,对其他乐于公益事业的名人、富翁进行研究。最后,他发现这些人很少有怪癖及其他不良记录,他们同赫本一样,几乎没有看过心理医生。
后来,他把他的发现应用到他的那一批特殊病人身上。许多人在接受医疗或忠告后,一扫过去的心灵困惑,变得乐观起来。有一段时间,好莱坞甚至掀起了一个争做联合国亲善大使的热潮——他们争着去非洲的索马里,去科索沃的难民营。因为他们在慈善行动中发现,世界上存在着这么一条公理:当一个人付出的劳动没有得到金钱和物质的回报时,必定可以得到等值的精神上的愉悦。
幸福特征的第四条:快乐!
(六)美在过程
共鸣点:乔伊·吉拉德刚开始做汽车推销员时,有一次向顾客推荐一种新型车,他热忱接待,并详尽地为客人介绍车子的性能、邮电。客人很满意,并递上名片,有说有笑地随他一起走向办公室,准备办理购买手续。岂料,从展厅到办公室,短短几分钟,客人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正要办手续时,突然决定不买了,眼看就要成交的生意“黄了”?
这位顾客为什么突然变卦·吉拉德辗转反侧,不能入眠。他回忆着自己的每一句话,并没有发现讲错的地方,也没有冒犯顾客的地方,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忍不住给那位顾客拨了电话:“很抱歉!我知道夜已深了,但我检讨了一整天,还是想不出自己错在哪里,因此冒昧地打电话向您请教。”
“真的?你在听吗?”“我在听。”
“可是今天你并没有用心听我说话。就在我签字之前,我提到我儿子即将进入密歇根大学就读,我还跟你说到他喜欢赛车和将来的抱负,我以他为荣。可你根本没听我说这些话!”
听得出来,客户对吉拉得很不满意。事实上吉拉德当时确实没有在意客户的话。对方继续说:“你只顾推销自己的汽车,根本不在乎我说什么。我不愿意从一个不尊重我的人手里买东西!”
原来,那位客人的儿子考上了名牌大学,全家人异常高兴,并准备凑钱买辆跑车送给儿子。客人谈话中数次提及儿子、儿子、儿子,而吉拉德却一味强调:车子、车子、车子!
吉拉德恍然大悟。他从此引以为戒,外出推销不仅带上自己的“嘴巴”,更带上自己的“耳朵”,带上感情、带上爱心。经过几年努力,吉拉德最终成为美国排名第一的汽车推销员,有一年竟推销出1425辆汽车。
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曾说:“懂得倾听对方的谈话,尊重对方的兴趣,你就成功了一半。”说话要说到别人的心坎上,首先要学会听别人说。通过倾听,来了解对方心灵深处的“共鸣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说,这样就能切中要害,一言九鼎,知己知彼,百“说”不殆。
倾听对方的共鸣点,让对方美在过程,就会无坚不摧!
《说文》说:“福,佑也。”“福”字本为动词,意思是保佑,赐福;后来作名词用,解释为幸福,也就是俗话说的福气。什么是幸福,怎样才算是达到了幸福的境地?我国儒家经典《尚书·洪范》有“五福”一说,概括地说明了五种幸福的内容:“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幸福的第五特征:持久!
四、结论
杰奎琳“智擒”肯尼迪 [5],杰奎琳欲擒故纵,过程之“S”形扭动激活了肯尼迪的征服欲,“智擒”肯尼迪!曲在过程,美在过程!
参考文献
[1] 王雅倩,珍惜的变数,少年文摘,2005年第1期。
[2] 管之江,谁是画家,春风(意林),2004年第2期。
2011年6月17日,方婕踏上了间隔年旅行之路,出发之前,她身上只有一张8月底从印度飞往泰国的亚洲航空公司的机票。除了做义工之外,她计划先从上海出发到再到尼泊尔,进行一段旅行,等完成了在印度的义工体验,她准备去泰国,之后的旅行计划,她打算到时候再决定。
位于印度加尔各答的“垂死之家”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创建的一个慈善机构,专门收留病患、孤儿、垂死者等弱势人群,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来到这里。
从一本叫做《迟到的间隔年》的书中,方婕读到了关于“垂死之家”的信息。
2009年,当孙东纯把他的天涯热帖《迟到的间隔年》出版成书时,间隔年已经是个时髦词汇。更早一些时候,2008年,豆瓣上就成立了一个“休学辞职去旅行”的小组,迅速蹿红,成为热门小组。孙东纯的故事基本能够概括“休学辞职去旅行”小组成员们的终极向往——丢下大城市中的好工作,背包就走,花很少的钱完成一段漫长的旅行,在途中结识陌生人,做义工,遭遇各种离奇的事……也许最后还能像孙东纯那样在旅途中找到婚姻伴侣,找到新的生活主题。
“休学辞职去旅行”小组目前成员已经超过16万人,它还不是豆瓣上唯一的间隔年小组。以间隔年、休学旅行、辞职旅行、义工旅作为关键词,在豆瓣上能搜索到的活跃小组至少有30个。当然,不是这些小组中的所有人最终都会真正踏上间隔年的旅程,他们之中最后能够成行的大约是这样一些人——80后,短暂工作了一段时间,有一些积蓄,英语能力尚可,有一定的交际能力,有些小文艺,可能会在旅行结束之后把自己的经历写成文章。还有最重要的一条是,他们都带着深深的困惑踏上旅程。
在欧美,原版的“间隔年”本来是特指大学生在升学间隙或毕业之后,进行一次为期一年的长途旅行,在旅行途中,他们会参与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为了在步入社会之前以一种“间隔”当前社会生活的方式,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好准备。创办人汤姆·格里菲斯曾说:“好好经营自己的间隔年,对年轻人的未来就业有很大的帮助。这一年的经验,可以对未来雇主展现自己的创造力,沟通能力和决策力。”
可在方婕等人看来,间隔年倒更像是逃离现在的雇主及生活的一种方式。
2010年夏天,方婕毕业于同济大学护理系,跟其他许多实习护生一样,大四那年,她每天忙碌在实习医院大大小小的科室里,练习操作、交出科资料、写毕业论文、投简历、参加面试。她毕业后如愿进入了位于上海徐汇区的一家三甲医院。
“对我的父母来说,这份工作是事业单位的编制,可以让很多人羡慕。可是我从毕业到退休,几十年的路,我一眼就可以看得到头。”方婕说,“一眼看得到头”,这是一件让许多年轻人感到绝望的事,方婕也不能接受。
工作半年后,方婕递交了辞呈。即便父母无法从内心理解和赞同她的做法,但他们还是同意在两年之内负担她的生活开销。
辞职之后的她反而更颓废了,不再需要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在家无所事事,突然感觉自己站在了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彷徨得不知何去何从。直至2011年4月,她决定去进行间隔年旅行。
看起来朴实、文静,一直按部就班成长的方婕,其实内心深处渴望着那种更不平凡的生活,她想给自己一些时间去实现一下梦想,哪怕之后回来再继续工作。“离开了这四面白墙,我能有更广阔的天空,不在这个岗位上,我依然可以帮助别人,不过是用其他的方式。”
“垂死之家”就成为她选择的方式。
在“垂死之家”做义工没有任何报酬或者补贴,机构也不提供住宿和膳食,只是早上总部有象征性的简单早餐,上午工作期间约10点半有一次休息时间,义工可以喝奶茶和吃饼干,算是点心。虽然在那里工作的义工需要自己支付个人的一切开销,但前去做义工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垂死之家”里住的大多是重症病患或孤独老人。义工们在工作过程中,经常要直面死亡,但工作内容并不复杂,包括为病患收洗衣服、喂饭、修剪指甲或者协助其上厕所、做复健等。还有一些工作需要一定经验,例如伤口换药、胃管给药、测血压等。方婕曾经是个护士,“垂死之家”里的修女安排她做一些比较专业化的工作,包括直接进“手术室”工作。
垂死之家的“手术室”简陋又狭小,只能放下一张床和两个放置药品的柜子。有些病人的伤口并不深,表层消毒换上新的敷料就可以了,有些人的伤口却每天都在腐烂,严重的甚至露出整个白色的骨关节。
“这样的景象对我一个护理专业的人来说,仍然是很震撼,因为有一些伤口是我在国内医院都没有遇到过的,伤口不大但很深,透过皮肤隐约可以看到白色的虫子在肌肉里蠕动,必须狠下心用镊子伸进伤口里把那些小虫子一条一条夹出来。”有时候方婕知道这样做根本不可能完全清除掉所有虫子,可是还是不能停下来,消毒伤口,敷上敷料,第二天继续。
由于“垂死之家”里没有,病人不停地叫喊着扭动着,加上视觉上的强烈冲击,让这项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有的志愿者根本就不想接触,只是站在门口看一眼就走了,也有进来尝试的,可还是受不了,走出门瘫坐在椅子上。如果碰到意识不清楚的患者,志愿者经常会被打。
即使是量血压这件小事,方婕以前在医院里碰到的困难无非是病人不在病房,或是手上打着静脉针需要在腿上重新找动脉,而在这里,几乎每个需要测量血压的人都骨瘦如柴,血压计的袖带绑了一圈又一圈,听不到,拆开了又重新绑,为了确保没有听错读数,每个人至少要量三次才敢写下血压数。第一次做完一套流程下来,方婕已经浑身是汗。
方婕觉得,自己在“垂死之家”做义工几个月下来,最大的收获是是发掘了自己关爱别人的能力。像她一样的国内普通年轻人,很少有场所去直面他人的痛苦,思考死亡的意义,也较少有机会认真踏实地通过言行举止去关爱别人。
有了这些感悟之后,本想把钱花光了再回家的她决定给将要过生日的妈妈一个惊喜,从她计划中的最后一个目的地泰国提前买了飞机票回国。
不过间隔年后,方婕没有再回到医院工作,而且一直没有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她似乎对平凡的生活更畏惧了,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胜任一个整天坐办公室的工作。现在,她暂时在为国内一家旅游网站做一些边旅行边收集资料的工作。
那3个月的间隔年旅行一直让她回味不止,她觉得自己通过它经历了挫折、孤独、成长、邂逅、友谊、爱情、贫穷、给予、关心、死亡、家庭等一系列元素,而在正常的生活中,要体验其中任何一项,都要耗费不知多少时间。
有一天,当刘小顺看到自己头发上出现了一块硬币大小的斑秃,他下定决心不能再这样过下去了。
他踏上间隔年的旅程,开始了所有长途旅行者将经历的一切——从不敢开口跟外国人说话,到交往世界各地的朋友;从好奇新鲜,到享受其中,再到无法自拔。“旅行是毒药,让人上瘾。”但他也承认,旅行不能解决生活的所有问题。间隔年之后的烦恼,依然一样不少。
刘小顺承认,旅行是毒药,让人上瘾。
刘小顺和孙东纯一样,在旅行归来后用亲身经历写了一本书,叫《放下一切去旅行》。但他现在会克制自己向外界宣扬辞职去过间隔年的行为,“就像一个电影导演拍了枪战片,但他的目的并不是让观众们都跟着去玩枪一样。”
在间隔年旅行之前,刘小顺的生活很规矩,朝九晚五上下班,下班回家打打游戏、看看电视、见见朋友。
刘小顺研究生毕业之后落脚在南京,在江苏电视台里做编导,与其余三十几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年轻人一起负责一档家庭栏目剧,主要内容是中老年人爱看的家庭纠纷、婆媳矛盾故事。由于是日播剧,双休日不播出,一个月只有23个节目要制作,僧多粥少,如果这个月没有节目做的话,只能拿到很少的基本工资。
更苦闷的是,他发现公司的规矩就像孙悟空的紧箍咒,“过春节,火车票不好买,想请假早几天走都请不下来。我工作了三年,从没休过年假。”
他只能利用公共假期开始短暂的旅行,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山西……能够在几天的公共假期中成行的目的地他几乎都去跑了一遍,慢慢地,这已经无法满足他越来越大的“胃口”,他总期待着更远的目的地。每一次都意犹未尽地回到现实生活,然后继续在铺天盖地的“不去旅行就会憋死”的论调中迷失。直到“间隔年”这个概念进入他的视野,他打算疯狂一次。
他提前了一年开始计划,一位身在上海的工程师朋友Jared和他一起安排好了一个大致的东南亚旅行行程,两人共花了48个小时抢到了两张亚洲航空的廉价机票。
“到时候真能去吗?”Jared问他。Jared知道刘小顺工作的地方几乎没有人敢请年假。
“那我就辞职。”尽管只是一时冲动说出来的话,但辞职这件事就像一根刺扎到了刘小顺心里,痒痒的。
“我在电视台度过了备受煎熬的三年。”开始失眠、掉头发、长小肚子。“如果我不做出改变,我马上就要变成我最讨厌的生活麻木、目光呆滞的‘成年人’了。”刘小顺承认,不管外表怎么改变,内心希望自己还是母亲去世时的17岁。
在发现了头顶的那块斑秃之后,他正式下定了决心。2011年2月14日,下起鹅毛大雪的那个情人节,自称一直“优柔寡断”的刘小顺办完辞职手续,头也不回地离开办公大楼。
“如果我不辞职的话,按照我当时存钱的进度,再过十个月,我的钱就足够在南京买套小户型付个首付了。但是我只有一个人住,租房跟买房又有什么区别呢?”
离职之前,刘小顺和电视台的同事们一起吃饭,他不知道怎么解释自己辞职去旅行的举动,不过他还是说:“站在20岁至30岁的尾巴上,除了工作再工作,我希望做一点老了以后都不会后悔的张狂的事情。”
这句话显然触动了在强大工作压力下的所有人的神经,同事们纷纷举起酒杯向刘小顺表示祝贺,“辞职快乐。”
刘小顺拿着存了半年的几万元钱,开始了没有结束日期的长期旅行。他的第一个目的地是东南亚,从东南亚回到云南,经过四川藏区,中间又去了西安、河南,一路回到上海。他在上海休整了一个月,然后再次上路走川藏线。
这一次相当漫长的旅行之后,有一个在旅途中认识的朋友给刘小顺介绍了一份武汉的工作,在一个网络视频公司做编剧。他拿着简历去面试,不到1个小时,公司就决定聘用他了,面试他的副总经理对他说:“你的旅行让你变得很特别。”而且薪水也是他想要的数字,并能直接向副总经理汇报工作。
当时他确实打算留在武汉继续工作下去。
但理想的薪水和职位还是没有旅行有吸引力。不到半年,刘小顺再次辞掉了网络视频公司的工作。他说:“我就像一只飞了很久的鸟,突然被关在笼子里了,好吃好喝但不开心。”似乎只有旅行能让他觉得自己有血有肉、有感受力了。“在外旅游一年可以写一本书,但是我上班一整天却连一条140字的微博都写不出来。”他说这是他再次离开的理由。
最近他准备把自己“打包”到南半球——2008年10月1日起,新西兰政府向中国公民开放假期工作签证(Working Holiday Visa),为中国的年轻人提供每年1000个进入新西兰旅游并短期工作的名额。这种签证能帮助中国的年轻人去新西兰体验生活,同时不需要提前寻找工作赞助或者参与昂贵的大学交换生计划。
刘小顺申请到了2013年去新西兰打工环岛旅行一年的签证,他已经在憧憬着“追落日、爬雪山、在猕猴桃果园里当农民”的生活了。
不过在出发前往新西兰之前,刘小顺又踏上了前往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的路。这次是为他的第二本游记积攒素材。
他原先以为旅行会改变一个人很多的东西,旅游一年回来就会脱胎换骨变成另外一个人了,但是间隔年过后,“我还是那个自己。”如今摆在刘小顺面前的问题,是他该如何应付自己的“后间隔年”时期。直白一点,就像很多朋友问他的那样,“接下来,你准备找什么工作?”
刘小顺说:“没有计划,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旅行作家,多出几本有影响力的游记,而不是昙花一现。
司天骄属于通过间隔年获得了新能量的典范,她似乎也很乐于向人们传播这件事,在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显得愉快和自信。
她对原本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大的不满,职业很不错,总之是惹人羡慕的那种。
“你打算去多久?”
“不知道,可能到没钱的时候回来,或者,就等想回来的时候再回来。”
听说司天骄把工作辞了打算出去旅行的人,都会诧异地问为什么。如果说刘小顺和方婕还存在工作不顺心、生活太过于平淡的问题,那么,在其他人看来,司天骄确实没有逃离现实的理由。
25岁的司天骄于2010年毕业于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毕业后顺利得到上海一家五百强外企的销售管理培训生职位,薪水不错,工作自由。在上海,有亲密的朋友,有温馨的小屋。
“由于是管培生,我在公司里很受重视,同事和领导给予了很大的期望。我必须告诉别人我确实很好,但是我知道我其实还差那么一点。”间隔年是司天骄刚上大学时就有的想法,本想毕业后用一年的时间去旅行,但是毕业后很快就找到了工作,所以就耽搁了。工作一年多后,司天骄还是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年轻的时候要做点不顾后果的事。”凭着这一句话,司天骄一个狠心,瞒着父母辞去了在上海的工作,偷偷办好签证订好机票,“紧锣密鼓”地准备自己的间隔年。
临行前,司天骄向父母“摊牌”,面对极力反对的父母,她用自己的一套“对策”应付了回去,“间隔年不是纯玩、纯旅行,我可以做许多有意义的事,比如义工。趁着年轻,出去看看世界,磨炼自己。我相信通过间隔年可以更明确自己要走的路和方向。”就这样,父母最终同意了女儿的决定,但不提供任何经济支持。
靠着工作一年存下来的钱,2011年6月底,司天骄开始朝着东南亚出发,开始了自己一个人的旅程。
过了安检后,面对飞往吉隆坡的那架飞机,司天骄和朋友通话时哭得一塌糊涂。她感觉自己把自己亲手苦苦建立起来的安全世界毁了,她想去找一个新的世界,但是不知道能否找到,也不知道那个幻想中的世界是否真的合适自己。“我不知道下了多大决心才逃避老板和同事的信任,逃避外人看起来那么好的工作,最重要的是,逃离自己习惯的安全范围,把自己送往未知的恐惧。”
“面对那架飞机,当时我想的是,我是否可以得到真正的解脱和自由。”
在东南亚的三个月中,司天骄走过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新加坡五个国家,有匆匆浏览,有长久居住。她对景点的兴趣不大,多数时间是一个人待着看书,或者逛逛那些城市里的偏僻角落,在城与城之间的空地游荡,她觉得这才是间隔年的真正意义——思考和独处更重要。
她每天晚上才规划第二天要去哪里,似乎去哪里也都无所谓,唯一需要控制的是预算,她一共准备了大约1.5万元左右。她有三大基本原则:住最便宜的旅馆,吃简单的饭菜,收门票的景点很少去。
Shirely是司天骄在柬埔寨做义工时遇到的中国台湾女孩,她给了司天骄很大的鼓舞。
Shirely在加利福利亚州长大,会讲一点台湾腔的中文,她有着说出来让人咋舌和所谓“精英”的背景和经历——毕业于常春藤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曾经在华尔街的德意志银行工作过三年,之后觉得精疲力尽,于是辞职,独自旅行六个月,其中包括徒步穿越亚马逊热带雨林,然后,进入世界上最好的商学院之一的沃顿商学院攻读MBA。MBA的暑假期间,她来到了司天骄工作的Sao Sary Foundation,对这个基金会进行调查和走访,并帮助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制定一个5年规划和筹款计划,听起来这非常像咨询公司要做的事情。
司天骄和Shirely对食物和茶有非常相似的偏好。每天晚上当工作结束后,她们会拿出袋装茶,烧一壶水,喝茶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感情,交换自己对于世界的想法。
Shirely说之前在投行工作的时候,她忙到都没有时间去想自己是否喜欢这份工作,每天麻木地工作十几个小时,停下来的时候只想睡觉。但是那六个月的旅行,让她有大把的时间面对自己,她觉得自己用辞去高薪工作换来的旅行完全让自己获得了满足。
在司天骄眼中,Shirely代表了新一代的美国精英女性:独立、学历高、能力强,很早就享有财务自由,重视精神需求,更重要的是有勇气。司天骄觉得很奇怪,和Shirely短短相处的两个多星期中,自己一年中对于未来的困惑在她们的对话中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