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商贸系统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近10多年来,西方物流理论发展很快,并不断地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开创性地提出和研究一些新的理论问题,如精益物流、绿色物流和逆向物流,把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经济理念带到了物流理论的研究领域。
1、精益物流(Lean Logistics)
这个新型概念来自于“精益理念”在物流理论的分析与应用,而“精益理念”则出自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詹姆斯和丹尼尔1990年所著的《改变世界的机器》和后来著的《精益思考》的研究成果。它的核心思想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消除物流中非增值消耗,开发出新的产品,进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国内学者田宇和朱道立在介绍这个理论思想时认为,“精益物流是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
2、绿色物流(Green Logistics)
1987年国际环境与开发委员会发表了名为《我们共有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为了实现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环境共生型的物流就是要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的物流,循环型物流转变。1994年,著名的物流专家詹姆斯・考帕(James Coper)教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库存策略和运输工具选择以及JIT(适时制)战略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绿色物流的重要性。
3、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
相对于“正向物流”的“逆向物流”最早是由詹姆士・R・斯托克(James R.Stock)提出的。他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逆向物流是一种包含了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处理、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此后,逆向物流研究在欧美国家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人士的相当重视,有影响的学者包括罗杰斯(Rogers)、蒂贝・兰勃格(Tibben Lem-bke)、瑞劳格(Revlog)、斯托克(Stock)、考皮克(Kopicki)等,但是,研究成果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由斯托克(Stock)撰写的《逆向物流》和《逆向物流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这两部著作针对产品缺损、过期、发货差错、以旧换新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反向流动过程,比较系统地探讨了逆向物流的理论问题。
二、中国物流理论研究的进展与突破
20世纪90年代未,我国物流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系统和供应链集成研究
应用系统思想和分析研究物流问题并非始于今日,但把物流作为一个理论学科,置于系统论框架中的系统来研究,使读者通过物流要素、结构分析,了解物流的作用和功能,理解物流是一个产业的提法和把“要素集成化”作为物流系统论的重点原理的论述,则是《物流系统论》的贡献。后来,在此基础上,有的学者通过建立“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 把这种系统放在了一个区域范围内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如有的学者将研究视角放在了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结合点上,从企业的产业链静态层面和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等动态层面,分析集成供应链的形成;有的学者把企业内外部物流集成化作为我国当今企业发展的新模式,推动了物流管理功能独立的组织形式和职能的集成化。还有的学者根据供应链所涉及的研发、资源、制造、物流、信息和决策6个柔性子系统关系,研究建立了供应链柔性系统集成模型。《物流一体化理论与方法研究―物流业务流程重组》(胡双增,2001)一文,通过对我国物流案例的实证性分析,揭示了物流一体化具有社会性和技术性的二重性的本质,指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是基于业务流程重组的管理信息系统,丰富了物流一体化重组理论。当供应链还在物流纵向一体化的理念融入和深化时,20世纪末互联网的发生,使大量的研究视角开始注意到电子商务在物流和供应链中的惊人作用,因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或者战略联盟,“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宋华,2003),并把一体化物流链的研究推向了战略采购、分销、品类管理和库存管理等内容。企业面对一体化的选择,可以实施非核心业务外包的方法,以突出核心业务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取得竞争优势。所以说,从纵向一体化到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链研究是一次实践与理论研究的飞跃,这是因为“全球制造链及由此产生的供应链管理是横向一体化管理思想的一个典型代表”(马士华,2000)。这样,从供应链流程形式而言,“一体化物流或物流一体化包括三种形式:垂直一体化物流、水平一体化物流和物流网络” 。不仅如此,为了推进供应链管理的边界研究,有学者提出实现“产品和服务与顾客的需求实现无缝连接,从而提高企业的柔性以及顾客价值”。
2、物流战略研究
对物流战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角度:一是从货主物流需求的角度,研究即时物流战略、协同或一体化物流战略和高度化物流战略,二是从竞争优势的角度进行战略选择,探讨物流战略包括的内容对竞争战略的影响及物流战略选择。在这个问题上,有的认为,战略选择可以直接导致其模式的差别,所以,物流战略往往决定了物流模式的选择。有的专门针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益物流、价值链联盟、虚拟化战略三种可供选择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战略。还有的深入研究了第三方物流战略的形成动机,认为它是“核心能力和资源外取理论的一种衍生形式”。三是从理论应用的角度,从物流与商贸流通的关系入手,研究区域性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物流跨越式、社会化、一体化、集成化和专业化发展战略及其规划和选择。有学者进一步提出,通过培育中国物流企业的核心能力,用品牌战略构建中国物流业的竞争战略。
3、物流组织研究
价值链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也改变了产业间的关系和结构,产生了第三方,第四方物流组织。《物流联盟形成机理研究》一文在论证物流联盟是节约交易费用制度安排的结果上,提出物流联盟也是为有效利用组织和市场双重优势的一种组织创新的观点,揭示了物流联盟的形成机理。而《现代物流业形成发展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一文则认为,“物流联盟是交易双方在物流领域的战略合作中主动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市场交易,因而,物流联盟在交易费用方面的针对性和效果超出一般的‘双边规制’”,所以,交易协调的“三方规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就是第三方物流,同时,联盟企业双方在相互合作、组织协调交易的同时,仍可保持各自的相对独立性。物流联盟是一个利用组织和市场的有效交易组织,但它是不是一个克服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的制度安排,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对于物流联盟组织的效率,互联网的出现给改变经济运转方式和组织改变的实现提供了一个真正的平台。有研究指出,第三方物流企业间组建中间组织性的企业联盟―――虚拟物流企业联盟,是符合中国的物流产业现状的,它可以使已有的任务导向性企业和资源导向性企业网络组织进行有机的结合。这种经济生活的风暴把物流组织研究带入一个新的境地。一时间,以“电子商务与物流”为主题的研究成为热点:有的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提出核心能力伙伴之间采用风险合同,核心能力伙伴与伙伴物流组织之间采用动态合同的双层虚拟物流组织契约网络体系,并针对虚拟物流组织的暂时性、动态性、多利益团体性等特点,对契约的主要内容做了分析研究。
4、新的物流理论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绿色物流、精益物流和逆向物流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在绿色物流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从政府规制和企业行为的关系,提出建立共生型绿色物流体系;从绿色物流的内涵分析,认为它不仅是一种环保,也会创造价值,是一种商机;从物流与环境之间的双向制约机制和生态环境对物流的反向制约机制分析,认为“绿色物流目标的准则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提出绿色物流管理的战略价值;从管理和规制的角度,建议申请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认证,以标准化促进绿色化。在精益物流研究方面,有研究者提出用精益思想重新审视物流本身的系统性 ,有必要重新对企业的物流系统进行精益化改造;在精益物流的实施上,从全流通、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高效配送、一体化物流方式和逆向物流管理的综合思路出发,提出精益物流成本管理思路,采用现代新的技术方法和快速响应策略;还有的用波特的竞争理论和技术方法作为精益物流实施的工具,研究出“四种技巧”,根据物流环节存在的问题,判断和改造物流系统。在逆向物流研究中,更多的是在物流服务和制造过程的产品质量方面,有的从战略上分析逆向物流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比较分析企业自营逆向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逆向物流服务的优劣。也有的从利益驱动、企业责任驱动和法律驱动的角度分析,认为逆向供应链增值价值的实现问题是企业价值实现和最大化的一种新策略。
三、物流理论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几个问题
从物流理论的引进,到研究热潮的兴起,国内专家学者和实业界的探索者们对物流理论做出了许多的付出和努力,使物流研究在系统体系、竞争战略、成本分析、供应链及其管理、物流组织、物流形成机理、新物流理论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建树,同时,也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
1、物流理论涵盖的内容体系的科学边界
从欧美物流大量的研究成果来看,对物流认识的深入和拓展是基于企业角度的供应链研究,这很容易产生西方供应链理论与物流理论彼此相同的误解。而国内学术界在这一点上,也未能有一个清楚的论述。有时候内容上出现交叉,有时候概念上又在混用。产生这种情况,也许是客观上二者就密不可分,因为它们本身就建立在价值链上,但是,它们又是不同的。一方面,对物流的理解引起争议至今,可以说,现在的研究成果还没有找到物流理论的真正内核,物流是供应链的部分,还是供应链是物流的部分,还是别的什么?另一方面,供应链注重企业之间的每一个环节和要素,使其资源效益达到最佳,而物流则是注重物资流通规律和制度效果,使其内外部资源实现最大的合理性。为此,概念体系的边界需要理论进一步的阐述,进而框定物流理论涵盖的范围。
2、基于流程管理的物流战略
对于物流战略的研究,不仅仅是套用已有的战略理论,也不是用新概念加战略来进行战略研究,更不是对未来物流做简单的安排。比如精益物流,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是应去追求的一种物流思想,而不是企业的战略内容,更无法将它与一种组织形式并列。目前,国外已经有对战略要素和匹配方面的探索,国内学术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就战略适应条件和资源条件,深入研究战略的异质性模型和匹配理论的依据与方法。而对于战略匹配的出发点在流程管理的基本理念上,西方学者所流行的观点是:流程创造顾客价值。这一观点是不是流程管理整合资源的唯一呢?如果是或不是,竞争和成本的约束又与流程是什么一种关系?第二,从物流领域的扩展空间来讲,几乎包括了所有企业的供应链,这就决定了物流战略的个性倾向和不同层次,同时也就决定了追求战略的企业对社会资源条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第三,由于供应链已经是跨职能的链状形式,外部表现是一种客户关系,内部表现的是一种交易利益关系,所以,这种资源整合的社会化与利益的个体化,使战略性质发生的冲突是值得下一步深入研究的。
3、物流组织变革的作用和结果
物流引起组织的变革不仅影响到了企业内部,也影响到了企业外部,如专门从事物流的公司或联盟组织。目前的研究都已经涉及到了这一问题。而未来供应链的竞争使组织模式的确定,是资源导向、产品导向、利益导向、业务导向,抑或是供应链导向,这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它们对市场和流通格局的影响又是怎样的?显然这些都是有趣的理论研究。假设某一种导向成为组织形成的直接原因,那么组织的形式是否就是今天已经出现的联盟、虚拟联盟和合同契约组织中的模式,它们不取决于产权,而取决于任务制度或机制,它们能否成为企业组织家族中的一员,有待于接受稳定性的理论证伪和实践验证。就传统理论和实践来分析,有没有一个稳定性的组织,取决于组织的职能或组织功能是不是具有独立性和产权制度。传统理论已远远满足不了研究的需要。因为,从企业组织制度上看,由依附于生产的组织,到独立于生产的组织,再上升到企业之上的价值链组织,这实际上,就是企业组织的一次重大变革带给理论研究的新课题。
此外,关于联盟组织作用的问题,研究认为,物流联盟是一个利用组织和市场的有效交易组织,是一个克服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的制度安排。这个结论值得进一步探讨。因为“失灵”是由“放任”和“完全自由”导致的,物流组织的制度安排是否能够加强对市场的干预,还需要理论上的论证和实践的证明。
4、深入“物流产业”的研究
把物流作为一个系统中的产业提法,早已成为实践和理论研究发展的需要。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深入地研究这个新型产业的体系、内容、产业关系和产业发展规律以及它的市场行为,突破物流产业的研究瓶颈,还需要对产业的边界和产业界定的标准进行分析研究。
5、物流统计口径的统一和评价研究
西方物流理论也在进一步地研究物流的统计问题。这是物流及其他产业研究和企业间供应链研究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很难在数量分析上验证理论假设和结果。为了加快这一研究,可以参考欧美和日本已经使用的统计体系,今后也便于比较研究。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对物流评价研究成果不多,即使有研究,也缺乏系统性。因此需要在研究物流绩效决定的基础上,增强物流统计和评价标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①田宇、朱道立:《精益物流》,《物流技术》1999年第6期。
②向盛斌:《基于环境的物流系统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4月。
③曹锋杰:载自网站www.e-works.net.cn专稿,2003年7月11日。
④桂寿平:《物流学基础理论》,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⑤宋华:《物流供应链管理机制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
⑥绎明宇、张铎:《一体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国物资流通》2000年第6期。
⑦宋华:《现代企业物流战略的创新与发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1期。
⑧张光明、赵锡斌:《基于物流的竞争优势战略选择》,《中国流通经济》2003年第12期。
⑨黄福华:《推进区域性商贸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物流战略,《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3期。
⑩田宇、朱道立:《物流联盟形成机理研究》,《物流技术》2000年第2期。
{11}周启蕾:《现代物流业形成发展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10月。
{12}杨俊武、张中强:《共生型绿色物流体系构建探讨》,《技术经济》2002年第11期。
{13}亚太博宇:《绿色物流不仅是环保理念,也是商机》,《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年第5期。
{14}王长琼:《物流与环境之间的双向制约机制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年第1期;《绿色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其战略价值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04年第3期。
{15}章寿荣:《循环型物流业发展对策思考,《江苏商论》2003年第11期。
{16}邬跃:《论精益物流系统》,《中国流通经济》2001年第5期。
{17}杨波:《精益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18}官绪明、魏景斌:《打造精益物流》,《中国储运》2004年第2期。
实施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历史任务的目标和手段之一。玉溪是云南省地级市,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环境。现阶段随着改革深入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农业基础薄弱;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村,农民增收困难;经济增速减慢等。当前云南省提出要建设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促进城镇化发展。能否抓住机遇,加速城镇化进程,促进玉溪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且其研究思路也可供其他西部中小城市借鉴。
1 玉溪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玉溪市人口城镇化发展也促进国民经济水平显著提高。2009年全市八县一区人口共206.85万人,设乡镇(街道办事处)75个,其中45个建制镇、27个乡、中心城区3个街道办事处,城镇化水平为37.4%,成为云南省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地州市之一。但研究中城镇化发展仍然存有突出问题。
1.1 城镇化发展水平低,尚处于初级向中级阶段过渡时
2009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虽比云南省高出10.8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差距明显,仅完成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1.2 市域各县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城镇分布东密西疏,差距明显
受经济、社会、历史等综合因素影响,玉溪市域现有城镇体系主要沿交通带和“三湖”地区分布,形成两种格局:以红塔区为中心的五县一区东部城镇群区占全市总面积的30.49%,建制镇占全市城镇总数的60%,城镇分布密度约6个/千平方公里。西部四县城镇群区占全市总面积的69.51%,城镇分布密度约1.69个/千平方公里。
1.3 城镇化发展速度滞后于经济增长
2009年全市人均GDP按官方汇率计算为1674美元,根据城镇化水平与人均GDP对应关系,城镇化水平应达到40%以上,实际仅达到37.4%。另外,1990~2009年,全市GDP从41.31亿元增长到286.47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6%,而非农业人口由20.17万人增长到36.08万人,增长速度仅为4.6%,城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
1.4 城镇规模小,总体实力不强,聚集效应不明显,城镇发育不充分,功能雷同,缺乏特色
玉溪市是由中心城市——县城城镇——县域建制镇所组成的三级城镇体系,城镇总体规模小,单中心特征,无法产生明显的聚集效应。单靠红塔区来带动经济发展,能力有限。目前县城镇和县域建制镇以集市贸易为主要,工业基础和基础设施服务功能薄弱,重复建设,缺乏明确的分工协作,倾向于“小而全”的方向发展。
1.5 规模结构不尽合理,使城镇体系难以形成较强的整体功能
按系统论的观点,城镇整体功能应形成由小到大、层次分明、相互支持的网络结构,实现各种经济作用的正常传递。玉溪市城镇体系就缺少这种层次上的连续性。2009年红塔区非农业人口13万人,与第二位的通海县秀山镇(非农人口2.54万)相比,城镇人口规模相差较大,中间缺少接传辐射的能力。
2 玉溪市城镇化滞后的负面效应
造成玉溪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诸多原因中,城镇化滞后是重要的一条。它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带来负面效应,客观上加剧了城乡、产业、地区发展的矛盾。
2.1 阻碍了工业化进程,造成人口结构与资源占用结构不合理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关系,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通过“聚集效应”、“循环累积效应”反过来促进工业化。2009年,玉溪市工业化率为61%,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水平,导致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扩大。当年全市城镇和农村人口比约为28,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占总量比接近82,一定程度上表明社会财富分配的差别程度,说明在这种结构下,农民不可能具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发展地位。
2.2 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差距拉大
由于城镇化水平滞后,大量农业人口留在农村,人地矛盾突出,制约农业规模化经营,也阻碍了机械化的推广,无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城镇化滞后也导致市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明显扩大趋势。
2.3 阻碍第三产业发展,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城镇化水平滞后阻碍第三产业发展,削弱了产业在其结构推移过程中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从而使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潜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可见,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全市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3 玉溪市城镇发展的思路
根据全市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东、西部地区城镇化差距明显,应采取适度非均衡发展战略。即:优先发展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县城城镇、合理发展县域建制镇,加快工业化进程,树立经营城市(镇)的理念。形成以红塔区为中心,213国道为主轴,公路交通网络为枢纽,环市域内一定数量、规模、等级、功能不同的城镇群。即:通过“交通兴镇”和“产业建镇”,带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状况选择适合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如:行
政、商贸为主的综合型、工矿型、交通枢纽型、旅游型、农副产品集散型等城镇。
4 推进玉溪市城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4.1 强化红塔区作为中心城市的建设的战略地位,推进县城城镇建设和有重点的发展县域建制镇
随着云南省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国际大通道”三大发展目标,抓住机遇与挑战,提升红塔区在以昆明市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次中心城市地位。优化现有城镇结构,提高二级城镇功能,增强聚集效应,发展具有前途的城镇承担中心城市接传辐射能力。同时重点发展具有资源优势、交通发达的三级建制镇。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镇)功能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建设;园林绿化设施建设;改造城镇供水、供电设施;完善排污系统、建立无害垃圾处理厂;大力发展文教卫生事业;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信息传输宽带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4.3 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兴镇”
根据城镇实际,实现产业互动协调发展。首先,在巩固粮食、甘蔗、烟草三大产业基础上,加快畜禽、林果、蔬菜、花卉、生物药业五大优势产业实现集约化经营。其次,巩固发展“两烟”及配套产业;突出发展生物制药业、名贵花卉种球及种子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改造农产品加工业、建筑建材业、冶金业和机电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第三,积极发展新型商贸业;实施旅游业精品战略;加快房地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发展。
4.4 树立经营市(镇)理念,提高城市(镇)运营效率
作为西部中小城市财政收入有限,应树立经营城市(镇)的理念。利用公共设施建设、经济调控政策和社会保障职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城市资源和功能载体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把城市建设由简单的生产过程变成资本营运的过程。
4.5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
实施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历史任务的目标和手段之一。玉溪是云南省地级市,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环境。现阶段随着改革深入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农业基础薄弱;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于农村,农民增收困难;经济增速减慢等。当前云南省提出要建设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促进城镇化发展。能否抓住机遇,加速城镇化进程,促进玉溪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且其研究思路也可供其他西部中小城市借鉴。
1 玉溪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玉溪市人口城镇化发展也促进国民经济水平显著提高。2009年全市八县一区人口共206.85万人,设乡镇(街道办事处)75个,其中45个建制镇、27个乡、中心城区3个街道办事处,城镇化水平为37.4%,成为云南省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地州市之一。但研究中城镇化发展仍然存有突出问题。
1.1 城镇化发展水平低,尚处于初级向中级阶段过渡时
2009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虽比云南省高出10.8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差距明显,仅完成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1.2 市域各县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城镇分布东密西疏,差距明显
受经济、社会、历史等综合因素影响,玉溪市域现有城镇体系主要沿交通带和“三湖”地区分布,形成两种格局:以红塔区为中心的五县一区东部城镇群区占全市总面积的30.49%,建制镇占全市城镇总数的60%,城镇分布密度约6个/千平方公里。西部四县城镇群区占全市总面积的69.51%,城镇分布密度约1.69个/千平方公里。
1.3 城镇化发展速度滞后于经济增长
2009年全市人均gdp按官方汇率计算为1674美元,根据城镇化水平与人均gdp对应关系,城镇化水平应达到40%以上,实际仅达到37.4%。另外,1990~2009年,全市gdp从41.31亿元增长到286.47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6%,而非农业人口由20.17万人增长到36.08万人,增长速度仅为4.6%,城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
1.4 城镇规模小,总体实力不强,聚集效应不明显,城镇发育不充分,功能雷同,缺乏特色
玉溪市是由中心城市——县城城镇——县域建制镇所组成的三级城镇体系,城镇总体规模小,单中心特征,无法产生明显的聚集效应。单靠红塔区来带动经济发展,能力有限。目前县城镇和县域建制镇以集市贸易为主要,工业基础和基础设施服务功能薄弱,重复建设,缺乏明确的分工协作,倾向于“小而全”的方向发展。
1.5 规模结构不尽合理,使城镇体系难以形成较强的整体功能
按系统论的观点,城镇整体功能应形成由小到大、层次分明、相互支持的网络结构,实现各种经济作用的正常传递。玉溪市城镇体系就缺少这种层次上的连续性。2009年红塔区非农业人口13万人,与第二位的通海县秀山镇(非农人口2.54万)相比,城镇人口规模相差较大,中间缺少接传辐射的能力。
2 玉溪市城镇化滞后的负面效应
造成玉溪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诸多原因中,城镇化滞后是重要的一条。它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带来负面效应,客观上加剧了城乡、产业、地区发展的矛盾。
2.1 阻碍了工业化进程,造成人口结构与资源占用结构不合理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关系,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通过“聚集效应”、“循环累积效应”反过来促进工业化。2009年,玉溪市工业化率为61%,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水平,导致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扩大。当年全市城镇和农村人口比约为28,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占总量比接近82,一定程度上表明社会财富分配的差别程度,说明在这种结构下,农民不可能具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发展地位。
2.2 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差距拉大
由于城镇化水平滞后,大量农业人口留在农村,人地矛盾突出,制约农业规模化经营,也阻碍了机械化的推广,无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城镇化滞后也导致市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明显扩大趋势。
2.3 阻碍第三产业发展,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城镇化水平滞后阻碍第三产业发展,削弱了产业在其结构推移过程中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从而使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潜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
可见,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全市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3 玉溪市城镇发展的思路
根据全市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东、西部地区城镇化差距明显,应采取适度非均衡发展战略。即:优先发展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县城城镇、合理发展县域建制镇,加快工业化进程,树立经营城市(镇)的理念。形成以红塔区为中心,213国道为主轴,公路交通网络为枢纽,环市域内一定数量、规模、等级、功能不同的城镇群。即:通过“交通兴镇”和“产业建镇”,带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状况选择适合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如:行
政、商贸为主的综合型、工矿型、交通枢纽型、旅游型、农副产品集散型等城镇。
4 推进玉溪市城镇化发展的对策研究
4.1 强化红塔区作为中心城市的建设的战略地位,推进县城城镇建设和有重点的发展县域建制镇
随着云南省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国际大通道”三大发展目标,抓住机遇与挑战,提升红塔区在以昆明市为中心的滇中城市群次中心城市地位。优化现有城镇结构,提高二级城镇功能,增强聚集效应,发展具有前途的城镇承担中心城市接传辐射能力。同时重点发展具有资源优势、交通发达的三级建制镇。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镇)功能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建设;园林绿化设施建设;改造城镇供水、供电设施;完善排污系统、建立无害垃圾处理厂;大力发展文教卫生事业;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信息传输宽带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4.3 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兴镇”
根据城镇实际,实现产业互动协调发展。首先,在巩固粮食、甘蔗、烟草三大产业基础上,加快畜禽、林果、蔬菜、花卉、生物药业五大优势产业实现集约化经营。其次,巩固发展“两烟”及配套产业;突出发展生物制药业、名贵花卉种球及种子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改造农产品加工业、建筑建材业、冶金业和机电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第三,积极发展新型商贸业;实施旅游业精品战略;加快房地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发展。
4.4 树立经营市(镇)理念,提高城市(镇)运营效率
作为西部中小城市财政收入有限,应树立经营城市(镇)的理念。利用公共设施建设、经济调控政策和社会保障职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城市资源和功能载体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把城市建设由简单的生产过程变成资本营运的过程。
4.5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全面提升,数字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重庆各独立学院图书馆对读者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成为了衡量全国各高校科研水平的高低,决定全国各高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因此,重庆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已经从普通的电子期刊发展为自建数据库、网络数据库、各电子数据书商提供的电子数字资源,全国各高校也深化数字化资源建设,并持续增加数字资源类型和数字资源数量,所以对各高校的数字资源进行升级和完善也就成了十分重要的任务。我希望找出各高校在数字资源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与之相应的对策,促进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发展和改进。
1.数字资源的定义
数字资源以前即定义为用数字形式来存储、传阅、、修改的文献资料,在网络范围内流通,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多为具有商业价值或者已经被公开发行的电子刊物,电子图片,电子图书等信息资源。近阶段,随着社会商业化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数字资源的具有形式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具体来讲是,数字资源已经从传统的数据库平台向更广泛的平台传播,在社会上兴起的名人读书和名人讲座,阅读方便的电子报纸,保存良好的声像资料等等,这也表明数字资源随着时间的发展,不同的读者也会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答案,人们对数字资源的认识也会因为不同的视角而改变。
2.重庆独立学院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因各独立学院的客观条件及划拔经费问题,重庆各独立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购买类型和整合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也存在不少问题
2.1 数字资源购买数量多,重合率高
现重庆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渠道比较单一,缺乏长期规划和设计,没有从市场角度和用户需求考虑,导致各独立学院在采购方面各自为政,都是从数据资源公司购买经过公开出版发行的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资源,而且购买的数据库多集中在几个使用量大、质量较高的数据库,中文数据库如中国学术期刊网 ( CNKI) 、万方资源数据库 、超星数字图书馆、维普、书声之家、万符考试系统等数字资源;另外,在信息化的网络数字资源和网络媒体资源方面的收集并没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由此导致各独立学院的数字资源毫无特色,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千馆一个面”的局面。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是:(1) 国内知名的数据库库之间缺乏相应的交流、沟通机制,又没有遵守标准的国际标准准则,更不要提统一的技术标准,也导致了各知名数据库的重复建设。(2)数据库商与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地位不平等,导致各知名数据库商凭借数字资源量大,利用捆绑销售的策略,要求独立学院图书馆必须整体购买全方位数字资源,致使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重复率高,没有形成各独立学院的专业特色,影响了读者对数字资源的有效使用。应从各独立学院的专业优势着手,突出各独立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特色和亮点,并提升各独立学院图书馆强自身的话语权,构建符合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的特色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强的服务能力。
2.2 自建数据库较少,标准不统一
目前,重庆各独立学院图书馆在数字资源建设上出现了数字资源高度重合,单一化的趋势,由此,各独立学院图书馆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突出各独立学院的专业优势,已经根据各独立学院的特色,开始建设各独立学院的特色数据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独立学院图书馆在采购经费的申请预算有限,再加上每年更新电子期刊、电子论文数字资源需投入大量资金,导致在建设自有数据库的资金严重不足。(2)自有数据库建设需要依靠一支具有强大的专业人队伍来对自有数据库系统进行操作和改进,在这一方面,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缺乏具有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人才,更不用对数字资源的二次开发、提练、收集等相关方面素质的人才,这也在一定程序上提升了各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自有数据库的难度。
3.重庆独立学院数字资源建设的对策
3.1 数字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加强图书馆之间电子文献 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共建,才能逐步改 变大而全 、小而全 的 建设模式,通过紧密协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制定高校子文献资源建设的整体目标[1]。在合川地区,以成立了以涉外商贸学院、重庆移通学院、工商职业学院等高校为主体建立图书馆联盟;同时,以图书馆联盟为后盾,从而实现购买国内各大型数据商人数字资源时,提高谈判地位,合理地购买质量较高、综合优势较强、使用率高的数据库资源,减少各独立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重复率,实现各独立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差异化。其次,各独立学院的读者非本校图书馆时,必须通过外校图书馆认证,无法实现各图书馆共享数字资源,要是能够建立图书馆联盟各成员定时协调、联系的机制,做到各独立学院图书馆对资源的共享, 提升合川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能力。最终实现合川全独立学院图书馆资源的全面共享。
3.2 提高采购经费、培养人才、建设特色数据库
数字资源整合涉及图书馆学、情报学、系统论 、信息论、运筹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 , 贯穿了整合信息加工、采集 、服务 、评估过程, 涉及网络、计算机等多项技术。因此,通过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鼓励馆员通过技能培训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引进外来人才等多方面措施,造就一批精通专业知识 、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 、拥有较强的信息服务能力及信息开发能力的高端人才。在此基础上,提高各独立学院图书馆的采购经费,购买高质量的外文数据库,建立各图书馆自有的特色数据库,实现对数字资源的二次开发,满足读者更高的要求。
3.3积极开展数字资源整合评价体系探索
积极开展数字资源整合评价体系探索目前 数字资源及其整合系统名目繁多、价格昂贵 , 要合理使用有限的经费, 要求图书馆在自建或购买整合系统时, 应制定一个数字资源整合 方案, 在实施过程中和束后应该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规范, 使图 书馆和开发商都有据可依。实施效果的评价方法可以采用专家评审法、台阶法、标杆法、定性、定量等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从资源数、资源类型、检索速度、资源利用率、 用户数量、用户满意度、接口标准化程度等方面进行考虑。
重庆地区电子文献资源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电子文献资源分布具有不衡性、不合理性。只有各馆重电子文献资源建设,参与本地区电子文献资源共建、整合及共享活动才能使本地区电子文献资源更加丰富,更具特色,才能提升本地区电子文献资源的保障能力。
中图分类号:F5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27705
1引言
低碳旅游是近年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继2003年英国政府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后,特别是在2009年世界经济论坛首次提出“低碳旅游”概念以后,低碳旅游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另外,随着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学术界对低碳旅游的研究也不断深入。
2研究过程
以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为例,数据检索截止日期为2012年3月15日。从研究成果的整体看,关于能源、温室效应、碳汇、气候的参考文献总量大,但学术研究成果总量不足2/5,与旅游相关的研究成果少之甚少,不足1%。选取6个与主关键词“低碳旅游”密切相关或相似的关键词——“气候变化”、“气候变暖”、“能源消费”、“温室气体”、“碳汇”、“碳排放”,检索发现:中国知网总库含有6个关键词中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文献数量累计94638篇,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文献数量则累计达37633篇,占总库数量的39.77%;6个关键词分别与“旅游”组合检索时,含有其中一个或两个以上关键词的文献数量累计仅有368篇,仅占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0.98%,占总库数量的0.98%。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学者一直关注旅游与气候变化的研究;与低碳旅游相关的成果在2005年开始出现并逐年递增,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增势更加明显,文献总量截至2011年12月31日累计有360篇,2010年和2011年最多合计229篇,占总量的63.6%(图1),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金融危机以后人们探寻经济复苏的途径,而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迈向低碳的旅游业”报告指出,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在旅游业的应用,则起到了明确的指向作用。
3 研究内容
3.1低碳旅游倡导及其概念剖析
低碳旅游出现的背景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旅游”概念,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迈向低碳的旅游业”报告,虽然关于低碳旅游的各类研究论文、报告不断涌现,但学界对低碳旅游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低碳旅游在能源有限的经济发展时代得以提倡,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低碳发展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旅游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其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从而实现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
蔡萌、汪宇明认为低碳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1],汪宇明倡导低碳旅游,推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型[2];明庆忠等认为低碳旅游是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3];侯文亮、梁留科等认为低碳旅游是在保证旅游者旅游经历满意的前提下,以更少的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人性化的制度,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型旅游方式和管理理念[4]。朱青青认为,低碳旅游是一种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在旅游活动中尽量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实践当中用行动弥补所释放的“碳”,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排碳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一个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响应,核心理念是以较少的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5]。唐承财等从低碳旅游产生的背景与低碳经济的内涵分析认为,低碳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与低碳发展理念为指导,采用低碳技术,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旅游业的节能减排与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形式[6]。
在发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节能减排不只是对某个行为主体的要求,它需要政府、旅游企业及相关企业、旅游者、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秦奕莹认为,低碳旅游是指旅游的主体、客体和载体在实现旅游的过程中,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准则所进行的旅游。该文章认为主体是指旅游者,客体指景区、景点等旅游目的地,载体指酒店、旅游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并且分别从旅游者、旅游企业、政府的角度对低碳旅游的概念进行阐述[7]。
从旅游产业看,低碳旅游涉及到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低碳娱乐、低碳购物六大块,贯穿于旅游业的各个环节,最关键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刘啸认为,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8]。文彦认为,所谓低碳旅游,就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将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水平,尽量减少碳排放量的一种新型旅游消费模式。换句话讲,低碳旅游是一种倡导低碳饮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览、低碳娱乐、低碳购物的旅游消费活动,而贯穿其中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9]。
李晓琴、银元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UNCSD) 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 Driving-Status-Response,DSR) 模型,构建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并从景区发展阶段、资源环境、减排技术、消费经营和政策理念5 个层面,选取“低碳经济指标、低碳环境指标、低碳运营指标、低碳技术指标、低碳管理指标”构建经济-环境-运营-技术-管理五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低碳旅游景区的理论框架[10]。
3.2低碳旅游的发展机制模式研究
3.2.1动力机制方面
在动力机制方面,从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旅游目的地角度看,“低碳旅游”模式主要有四轮驱动模型、三轮驱动模式、“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以及的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及社区主导型三种低碳旅游发展模式。郑琳琳,林喜庆、沈中印、郑岩分别构建了关于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的“低碳旅游”的四轮驱动模型、三轮驱动模式和“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11~13]。周连斌应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低碳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系统,并对其发展的需求动力、吸引动力、支持动力以及管理动力的特点和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出对优化低碳旅游发展的引导机制、推拉机制、激励机制和控制机制的建议[14]。
3.2.2旅游系统与体系方面
从系统与体系的角度看发展机制模式研究,浦云从营造低碳旅游景区、低碳餐饮酒店、绿色低碳的城乡一体化城市、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和矫正游客和居民非低碳行为的视角构建低碳旅游体系,建议在建设连接主要旅游城市和国家级景区的低碳通道体系、田野秸秆由地方政府统一高价收购等方面进行创新[15]。唐婧、陈国生在研究湖南低碳旅游生态系统循环构成因子中,提出湖南要从低碳旅游资源的配置、低碳旅游产业链的完善、低碳旅游生态系统的闭路循环3个层次入手,构建由生产因子、消费因子、还原因子组成的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16]。
3.2.3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方面
从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角度看,马勇、刘军通过研究国内外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得出低碳旅游发展模式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论,其中主观因素包括政府、旅游者和投资者的意愿,客观因素则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相关,低碳旅游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及社区主导型3种发展模式的结论,推进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应重点关注低碳城镇建设、低碳技术发展、低碳意识普及和政府角色准确定位4个方面[17]。杨效忠,王荣荣等,在分析低碳旅游和世界遗产保护目标的关系以及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将中国世界遗产地低碳旅游发展分为早期、成熟期两个不同阶段,并相应提出此两个阶段遗产开发与保护模式[18]。陈浩,郑嬗婷等在梳理了旅游循环经济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乡村旅游效应后,提出乡村低碳旅游的发展模式[19]。郑琦从低碳旅游的市场拓展模式、产业开发模式、业态创新模式、技术推广模式等方面,探索了低碳城市转型的路径[20]。马勇、王宏坤等从低碳旅游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入手,总结出了经营增长、价值提升、政策支撑、概念体验、“碳交易”五大盈利模式,以帮助旅游企业在发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获得切实利益,促进我国低碳旅游的健康持久发展[21]。孔玉玲在研究武威市低碳旅游的发展路径中,提出旅游业走“低排放、高能效、高收益”的低碳发展之路[22]。
3.3低碳旅游的发展对策研究
3.3.1旅游利益相关者角度
利益相关者在发展低碳旅游过程中,彼此之间相互博弈、相互依赖,因而如何做出均衡各方的发展对策,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以及旅游业的综合性,学者们普遍从政府及监管部门、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行业组织、旅游者、旅游目的地、社会等多个主客体的利益角度,提出了关于低碳旅游的发展对策策略。郑岩,黄素华[23]、沈中印[12]、徐喆,汤蓓蓓[24]等,基于碳旅游核心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从政府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和社区居民等角度,提出了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具体表现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引导、监督指导;旅游企业应该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节能减排;旅游者应该树立健康、绿色、环保、理性的消费方式。肖瑜,张祖明提出大连市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政府制定低碳旅游方面的相关政策,通过建设示范型低碳旅游景区逐步推进低碳旅游景区;旅行社推出低碳旅游线路产品,饭店企业加强低碳制度建设,控制碳排放;交通部门要构建绿色交通体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旅游者的低碳旅游意识[25]。苏兴国,胡玥借鉴列昂惕夫模型建立旅游管理部门与景区投资及经营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景区投资与经营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模型,景区投资与经营者及旅游者之间的完全信息动态重复博弈模型,全面地分析在低碳旅游推广过程中各相关方的利益取向,并据此提出推广低碳旅游的一些合理化建议[26]。
3.3.2旅游六要素角度
当前,旅游由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组成,因而,很多专家学者,纷纷从该角度研究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普遍认为,实现低碳旅游,需要从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等旅游生态足迹角度,创建低碳旅游吸引物、完善低碳旅游设施、营造旅游体验环境和引导低碳旅游行为,调整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开发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提高旅游购物消费,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王辉,宋丽等将国内外近年低碳旅游的相关理论和案例做了总结和剖析,在此基础上,以大连市大长山岛为例,提出海岛地区实现低碳旅游的途径,即创建海岛低碳旅游吸引物、完善低碳旅游设施、营造旅游体验环境和引导低碳旅游行为,实现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7]。王敏,梁留科等通过对轿顶山原生态休闲度假区内部的交通现状进行分析,从交通工具的选择、线路的规划、运营方式的选择及车辆的调度管理等方面做出合理规划来解决问题,在交通层面实现低碳旅游;从根源上解决度假区的交通问题,实现度假区的持续发展[28]。张利华认为,当今世界各国把发展低碳旅游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他提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是在低碳旅游和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提高乡村旅游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乡村旅游环境,实现游客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愿望,最终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共赢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9]。陈玲玲,严伟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根据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等旅游生态足迹子模型,详细计算与分析了南京市2010年的旅游生态足迹后,提出南京必须立即着手调整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动低碳旅游发展,开发有特色的旅游商品,提高旅游购物消费,在保证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保持旅游经济快速发展[30]。
3.3.3管理、技术、教育和产业发展角度
管理、技术、教育和产业发展方面,李胜男,段理慧对三亚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低碳旅游面临的障碍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数据得出三亚旅游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发展低碳旅游现阶段所暴露出的关键问题,从管理、技术、教育和产业发展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31]。许虹分析了旅游行业的碳消费、资源能源浪费、对碳汇地的破坏、人们低碳旅游意识欠缺等问题,参考了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后,提出制度规范、宣传引导、优势展示、做好规划、更新技术等解决对策[32]。柳敏,张文政在分析了长岛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后,提出营造低碳氛围、配套低碳旅游设施、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和项目以及适当进行碳补偿,以其将长岛建设成为低碳旅游示范区[33]。朱媛媛,王士君认为,作为对低碳经济模式的积极响应,发展低碳旅游既有必要性也是可行的。他们提出,利用县域所具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通过倡导践行低碳旅游模式、开发高品质的低碳旅游资源、配置齐全的低碳旅游设施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者,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必将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支撑[34]。付景保认为,旅游业作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应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发展低碳旅游。旅游业的低碳发展不仅仅使其行业的发展趋向于绿色和可持续,也对其上下游产业的低碳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他总结我国现有公民意识对低碳旅游发展的利弊影响后,指出低碳旅游发展的关键是公民低碳意识的提高[35]。周娟,范星宏等基于旅游系统论的视角,认为安徽低碳旅游发展应选择走低碳旅游系统化管理的战略思路,着重围绕旅游六要素,在加强政府政策引导的基础上,提出培育低碳理念、倡导绿色交通、实施低碳管理、加强低碳科技支撑等具体实施策略[36]。
4研究方法
从时间上看,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方法,开始只是用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对一些低碳旅游的问题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只是一般性的定性分析结论,主要回答概念性和特征问题,以及对已有理论在低碳旅游研究方面的进一步应用发展。唐婧以湖南为例,通过对旅湘游客的问卷调查、游客碳足迹及旅行社旅游线路安排的分析,提出构架湖南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以期实现湖南旅游产业的创新和旅游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7]。史云运用比较分析法对绿色旅游和低碳旅游的概念、特征进行剖析,有助于辨明两者关系和深入了解低碳旅游的内涵;同时对目前低碳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充实并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实现旅游、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38]。
进入2011年后,低碳旅游的研究,广泛使用调查分析法、“三分法”、测量法、案例分析法、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综合评价法、层次模型、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法相结合的方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张明,刘曦等基于低碳经济的“三分法”, 重新界定低碳旅游的概念,分析了低碳旅游、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内在联系[39]。董婷婷,张建平对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园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测算以及游客量预测比较,研究园区低碳旅游发展前景,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40]。周常春,袁茜等在分析低碳旅游内涵的基础上找出研究的切入点,导出旅游碳足迹的概念及其在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的测算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测算出旅游者行为活动过程中的具体碳消耗量,强调降碳的重要性;并最终提出了实现低碳旅游的具体建议[41]。汪清蓉,李飞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方法,对公众的低碳旅游认知度、旅游后是否计算“碳排放”并补偿“碳排放”的态度及其原因、低碳行为进行研究,并提出促进低碳旅游的推广与实践的对策[42]。戴卫东,马帅对低碳旅游项目投资风险的综合评价进行探讨,建立评价低碳旅游项目投资风险的层次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低碳旅游项目投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各种投资方案风险的大小,降低投资商的盲目性,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43]。陈玲玲,严伟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根据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等旅游生态足迹子模型,详细计算与分析了南京市2010年的旅游生态足迹[44]。韦飞对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详细分析了上思县地文景观资源和森林生态资源类型的特点,总结出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特色,认为其森林生态资源区位绝佳,发展潜力较好,具有较高开发价值[45]。这些方法在低碳旅游研究中出现,主要归因于低碳旅游研究前,学者们对旅游研究方法的娴熟应用,才得以在短时间内,使低碳旅游的研究方法不断增多,并走向高级化和定量化。
5问题与展望
5.1存在的问题
我国低碳旅游的研究,对概念性、理论性的研究偏多,具体表现在:低碳旅游的概念界定、发展模式、发展对策。低碳旅游概念研究主要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三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目标、主要利益相关者、旅游产业链和旅游六要素、旅游者的消费模式和消费意识等方面进行。低碳旅游的机制模式研究,主要从动力机制模式、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模式、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系统、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角度进行。低碳旅游对策的研究,主要从旅游利益相关者、旅游六要素、管理、理念、技术、教育和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
在对低碳旅游的界定上,学者对概念的提出角度众多,没有统一的定义。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定性的案例研究方法,缺乏定量研究成果,实证研究法、“自上而下”研究法与“自下而上”研究法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总体来说,我国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偏重定性化描述,概念、发展模式、对策研究偏多,缺乏定量化研究成果,现有文献研究成果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思路。
5.2展望与建议
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能源紧缺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低碳旅游也将会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趋势。谢园方,赵媛在总结国内外低碳旅游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低碳旅游应重视旅游碳排放测度的研究、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研究方法并注重研究深度、拓展研究思路以及加强低碳旅游的实践研究[46]。
5.2.1界定低碳旅游的基本内涵
在低碳旅游的定义方面,笔者认为,低碳旅游的前提条件是保障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确定发展低碳旅游的参与者--政府、旅游企业及相关企业、旅游者、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者,应界定于旅游产业内部,包括住宿、餐饮、交通、游览、娱乐、购物等方面,具体条件是低碳技术措施,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碳排放量,以实现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定义最核心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的选择。
5.2.2注重个案研究与定量研究
低碳旅游是近几年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笔者认为,低碳旅游的研究,有一定的旅游理论基础,但是,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应从个案研究开始,并结合定量研究,以某个景区或者旅游地作为案例重点研究,而不是地区性的定性模糊研究。
5.2.3注重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研究
能源紧缺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全球气候变暖更是人类面临的难题。笔者认为,关于低碳旅游的研究,应该以旅游行业为整体,研究整个行业的能源消耗及其二氧化碳的排放状况,进而可以针对旅游业各个环节进行重点的研究,从而达到研究整个行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萌,汪宇明. 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13~17.
[2]汪宇明. 倡导低碳旅游,推进发展方式转型[J].旅游学刊,2010(2):11~12.
[3]明庆忠,陈英,李庆雷. 低碳旅游: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J].人文地理,2010(5):22~26.
[4]侯文亮,梁留科.低碳旅游基本概念体系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86.
[5]朱青青.低碳旅游发展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下,2011(8):29.
[6]唐承财,钟林生.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5):863.
[7]秦奕莹.低碳旅游公共政策支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
[8]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81~82.
[9]文彦.基于低碳旅游视角的炎陵县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10]李晓琴,银元. 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旅游学刊,2012,27(3):84~89.
[11]郑琳琳,林喜庆.试论“低碳旅游”模式的构建——气候变化条件下旅游业的应对[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40~43.
[12]沈中印.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经济视角:下,2011(11):12~13.
[13]郑岩.大连市旅游产业低碳化发展策略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1(2):112~114.
[14]周连斌.低碳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系统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149~154.
[15]浦云.构建四川低碳旅游体系的初步设想[J].决策咨询通讯,2010(6):12~15.
[16]唐婧,陈国生.湖南低碳旅游生态系统循环构成因子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8~50.
[17]马勇,刘军.国内外低碳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06~110.
[18]杨效忠,王荣荣.低碳旅游背景下的世界遗产开发和保护模式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5):1~5.
[19]陈浩,郑嬗婷.循环经济与乡村旅游: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探讨——贵池霄坑村乡村旅游开发实证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07~111.
[20]郑琦.低碳旅游:低碳城市转型的模式创新[J].学习与探索,2010(4):126~129.
[21]马勇,王宏坤.中国低碳旅游盈利模式的创新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S1):199~201.
[22]孔玉玲.武威市发展低碳旅游的路径[J].发展,2011(10):100.
[23]郑岩,黄素华.国内游客低碳旅游感知与消费调查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3):163~164.
[24]徐喆,汤蓓蓓.低碳旅游概念辨析及发展路径探讨[J].中国商贸,2011(35):171~172.
[25]肖瑜,张祖明.大连市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建议[J].北方经贸,2011(9):159~160.
[26]苏兴国,胡玥.低碳旅游推广过程中参与者的博弈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27):133~134.
[27]王辉,宋丽.海岛地区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与途径分析——以大连市大长山岛为例[J].旅游论坛,2010(6):692~695.
[28]王敏,梁留科.山地旅游景区内部交通低碳旅游方式初探——以轿顶山原生态休闲度假区为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6):79~82.
[29]张利华.低碳旅游背景下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策略[J].生产力研究,2011(12):50~52.
[30]陈玲玲,严伟.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南京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及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11(12):157~161.
[31]李胜男,段理慧.三亚市海岛低碳旅游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基于海洋牧场建设背景[J].特区经济,2011(7):147~148.
[32]许虹.低碳旅游的推行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6):22466~22467.
[33]柳敏,张文政.关于发展长岛低碳旅游的思考[J].经济论坛,2011(9):101~104.
[34]朱媛媛,王士君.论县域低碳旅游及其发展策略——以吉林省伊通县为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8~81.
[35]付景保.低碳旅游的发展在于公民意识的改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121~124.
[36]周娟,范星宏.区域旅游低碳发展的战略路径与策略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1(12):57~60.
[37]唐婧.低碳旅游生态循环经济系统构架研究——以湖南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0(5):131~134.
[38]史云.关于低碳旅游与绿色旅游的辨析[J].旅游论坛,2010(6):652~655.
[39]张明,刘曦.基于经济学视角下的低碳旅游概念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1(8):151~152.
[40]董婷婷,张建平.福建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园区可持续发展初探[J].地球学报,2011(2):241~250.
[41]周常春,袁茜.低碳旅游与旅游碳足迹探讨[J].未来与发展,2011(8):39~42.
[42]汪清蓉,李飞.公众对低碳旅游的认知、意愿及行为特征分析——以佛山市为例[J].热带地理,2011(5):489~495.
[43]戴卫东,马帅.低碳旅游项目投资风险的综合评价[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50~354.
[分类号]G20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学的快速发展,生态链理论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信息生态链理论研究成为我国一些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2007年,娄策群探讨了信息生态链的概念、本质和类型以及信息生态链中信息流转的方式、模型和效率;韩刚等人提出了信息生态链的概念并构建了理论框架。2008年,幕静等构建了降低牛鞭效应的信息生态链管理的概念模式、动力模式和环境模式,并提出了相应对策。2010年,李佳玉就信息生态链的断裂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止信息生态链断裂的措施。可见,国内外对信息生态链一般理论的研究已经开始,但缺乏对信息服务生态链的专门研究。本文借鉴信息生态链理论,研究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服务生态链的概念与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信息服务生态链中信息流转功效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以期对指导人们高效地开展信息生产、服务和利用活动,促进信息服务业与相关行业的协同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信息服务生态链的概念与主要类型
1.1 信息服务生态链的概念
将生态学的理论用于研究信息环境中人与人、人与信息环境的关系,并借鉴系统论的观点,可以认为,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人之间、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信息人是指需要信息并参与信息活动的单个人或由多个人组成的社会组织。事实上,所有的个人和社会组织都可以看作信息人。根据其信息功能的不同,信息人可分为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消费者和信息监管者四类基本信息人种。
信息生态链是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与信息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信息人之间信息流转的链式依存关系。信息生态链中主要涉及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信息消费者三种信息人。
信息服务生态链是指在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中,以信息服务机构为中心,信息生产者、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用户之间信息流转的链式依存关系。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需要强调指出以下两点:一是这里的信息服务机构是指专职的信息传递者。信息服务机构具有多样性,包括出版发行机构、广播电视机构、信息咨询机构、图书情报机构、科技信息中心等。二是这里所探讨的信息服务生态链是宏观信息生态链,强调的是信息服务机构之间信息流转的链式依存关系,而不是某一信息服务机构内部不同部门和个人之间信息流转的链式依存关系。
1.2 信息服务生态链的主要类型
信息服务生态链的类型繁多,这里主要阐述几种典型的信息服务生态链。
1.2.1 书刊信息服务生态链 书刊信息服务生态链主要由作者、出版机构、发行机构、图书馆和读者五类信息人构成。其运行过程是:作者生产出文章、著作和其他作品,投递到出版机构(出版社、杂志社)寻求出版;出版机构对收集的文稿进行编辑、印刷和装订形成出版物;发行机构(包括书店、书商、邮局等)对书刊进行征订、批发或零售;图书馆以订购、邮购等方式向发行机构购买书刊,经过加工整理后提供给读者利用。
1.2.2 数据库服务生态链 数据库服务生态链主要由知识信息生产者、数据库开发商、图书情报机构和数据库用户四类信息人构成。其运行过程是:数据库开发商(如文摘索引服务机构、数据库开发公司)将知识信息生产者(包括出版机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生产的学术著作、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政策法规等收集起来,加工制作成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图书情报机构购买数据库使用权,供用户利用。
1.2.3 信息分析服务生态链 信息分析服务生态链主要由信息生产者、情报信息机构和信息用户三类信息人构成。其运行过程是:信息用户委托情报信息机构开展科研成果述评、科技成果查新、新产品开发调研、发展战略咨询等信息分析活动;情报信息机构通过多种途径从信息生产者那里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识别、分析、综合等加工,将其转化成综述、述评、查新论证报告、发展战略建议等信息分析产品,提供给信息用户。
1.2.4 广播影视服务生态链 广播影视服务生态链主要由广播影视内容生产商、内容提供商、职业传播机构和受众四类信息人构成。其运行过程是:广播影视内容生产商(生产电视、电影、广播等节目内容的公司)策划、采集素材产出节目资源;广播影视内容提供商(如影视制作公司、节目发行公司等)对节目资源进行加工整合和制作包装;职业传播机构(如广播电台、电视台)购买或置换广播影视内容提供商发行的节目,针对受众需求进行节目编排和播放;用户接收广播影视节目。
1.2.5 软件服务生态链 软件服务生态链主要由软件设计开发商、软件服务提供商、软件运营商和软件用户四类信息人构成。其运行过程是:软件设计开发商依据软件用户需求设计、开发和生产软件产品;软件服务提供商对开发出的软件进行集成,形成针对性更强的软件产品,并经由软件运营商搭建的软件运营平台提供给软件用户;软件用户通过购买或租用方式享受软件服务。
1.2.6 网络交易服务生态链 网络交易服务生态链主要由厂商、第三方服务机构和消费者三类信息人构成。其运行过程是:第三方服务机构(如阿里巴巴、cBay等)在互联网上搭建虚拟贸易市场,包括提供电子平台、在线交易、结算、信用认证和安全认证等多种服务;厂商(如制造商、经销商等)利用互联网在虚拟市场中商品和促销信息;消费者利用互联网在虚拟市场中进行产品检索、信息交流、商品交易和结算。
2 影响信息服务生态链功效的因素
“功效”是指某一事物的功能及其所产生的效果,或指某一事物的功能发挥作用的效率。信息服务生态链的功能是不同信息人之间的信息流转。信息服务生态链的功效就是信息服务生态链中不同种类信息人之间的信息流转效率,主要包括信息流转速度的快慢、信息流转质量的高低、信息流转成本的大小。影响信息服务生态链功效的主要因素如下:
2.1 信息服务生态链节点的质量
信息服务生态链的节点质量是指链中信息人素质的高低,主要包括信息人的创新能力、信息生态意识、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的高低。信息人的素质越高,信息生态意识越完备,信息吸收、利用和供给能力越强,信息服务生态链的功效越高。反之,节点质量降低就
意味着信息人供给的信息量会随着创新能力的降低而减少,信息人的信息吸收率下降,信息服务生态链的功效降低。例如,在信息分析服务生态链中,情报信息研究人员不断学习信息分析和情报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利用新工具、新平台的能力,可有效促进信息分析工作的专业化和科学化,从而提升信息分析生态链的功效。
2.2 信息服务生态链节点的数量
信息服务生态链的节点数量是指链中不同种类信息人的多少。节点数量越多,信息服务生态链越长,信息流转的环节越多。当信息服务生态链中节点数量增多时,链中信息人的分工会进一步细化,有利于发挥信息人的核心优势,提高信息流转的准确性;但由于链中信息流转的中间环节增多,信息流转速度受到影响。例如,在传统的广播影视服务生态链中,职业传播机构负责完成节目的策划、拍摄、制作、包装、发行等多项工作,链上只有职业传播机构和受众两类信息人。随着制播分离的推行,广播影视服务生态链上衍生出了广播影视内容生产商和广播影视内容提供商,职业传播机构更能够专注于广播影视内容的集成,传播质量得以提升;但节目从制作到播出的周期增长,会导致节目内容传播不及时的现象。
2.3 信息服务生态链节点的多元化程度
信息服务生态链节点多元化程度是指链中具有相似功能信息人的数量。信息服务生态链中上游节点多元化程度越高,则下游节点接受信息的来源越多,可保证下游信息人获得信息的多样性;当上游某一信息人功能崩溃时,下游信息人仍可以从其他具有相似功能的信息人那里获取信息,信息服务生态链不会断裂。上游信息人也不宜过多,否则下游信息人的信息受理工作量会因信息来源增多而加大,信息流转速度变慢。例如,在书刊服务生态链中,图书馆在订购书刊时既可以选择新华书店、民营书店,也可以选择网上书店、电子图书超市,还可以选择个体书商。发行商的多样化使得图书馆采购图书来源更多,既保证了图书质量,也可降低采购成本。
2.4 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主要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能够扩展信息人的信息器官功能,促进信息人对信息资源的多元开发和多层次组织;能够创新信息人之间的连接方式,扩大信息人之间的合作范围,便于信息人之间建立起多层次、多类型的联合关系;能够降低信息采集、加工和传递的成本。例如,在数据库服务生态链中,信息技术的介入促使数据库载体及传输介质经历了印刷型、磁带、软盘、专线联机、光盘、Internet网络等发展阶段,从而使得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形式更加多样化;同时,图书情报机构之间利用网络数据库,形成多维交织的网络信息空间,既降低了数据库服务成本,又可以为数据库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一站式”信息服务。
2.5 信息人之间的信任程度
信息人之间的信任是指信息服务生态链中的一方信息人对另一方信息人所持有的诚实和善意的信念,是两者建立合作关系的前提。处于高度信任的信息人之间合作欲望更加强烈,更愿意以感情、尊重、默契来强化合作关系,通过建立战略联盟、虚拟组织以增加相互学习和沟通的机会,从而降低信息流转成本。处于低度信任的信息人,往往不愿意建立长期持续、可靠的合作关系。例如,在网络交易服务生态链中,随着第三方服务机构诚信评价体系的健全,厂商和消费者都更加注重自身信誉的建立和培育,具有良好信誉的厂商之间建立了联盟,共同分享开店知识,联合进行促销活动,加快了链中信息流转的速度。
2.6 信息人之间的协同程度
信息人之间的协同是指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信息人之间的共同协作。信息人之间协同王作可以将信息服务生态链中大量分散、闲置的信息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和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助于上下游信息人之间的沟通,避免产出过多垃圾信息;有利于促进信息服务标准的统一规范和专业化服务的形成,加快信息流转速度。例如,软件服务生态链中,软件运营商搭建平台吸引软件设计开发商和软件服务提供商共同协作完成软件应用开发,三者的协同工作促使了“在线交付”软件租用方式的诞生,用户无需购买整个软件而只需对其使用过部分功能的服务付费,提升了软件服务生态链的功效。
2.7 信息人之间的利益分配
信息人之间的利益分配是指共同协作支撑信息服务生态链运行的信息人从链运行所获得的总收入或总利润中分得的份额。这里的“利益”既包括经济收益,也包括如自身素质提高、社会影响扩大、经营和服务声誉提高等方面的社会效益。当信息人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失调时,信息人的核心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信息人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降低,有些信息人甚至会为了追逐丢失掉的价值利用不正当手段破坏信息流转秩序。例如,在广播影视服务生态链中,经济利益过多地向中间环节――职业传播机构集中,挤压了广播影视内容生产商和广播影视内容提供商的利润空间,一些影视节目制作公司为了平衡利益关系变得急功近利,垃圾电影数量不断增多。
3 提升信息服务生态链功效的策略
3.1 提高信息服务生态链节点质量
信息人组建信息服务生态链时,应选择素质较高、信誉度较好、协作能力较强的合作伙伴,使信息服务生态链一开始就是强强组合。例如,在书刊服务生态链中,一些人力、财力有限的图书馆选择与信誉度较好、书籍配送速度快的书商合作,既可以加快图书订单发送和到书速度,又能够将图书分编作业的部分任务交给书商承担,节约出大量采编人员,从而增加信息服务工作人员,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当信息服务生态链结构已定,信息人在信息服务生态链运作过程中发现与之配合的信息人因其能力有限阻碍了节点功能发挥,或随着信息生态环境和自身情况的变化,与现有伙伴的合作状态不再适应发展需要时,可以在资金、合约等条件允许情况下更换合作伙伴,通过选择功能相似、信息加工处理能力较强的信息人重组信息服务生态链。例如,在数据库服务生态链中,图书情报机构发现已购买使用的数据库更新速度较慢、检索功能差,可以更换购买其他数据库开发商提供的数据库。
当信息人与合作伙伴关系受到合约或其他方面的限制不能更换合作伙伴时,信息人可要求合作伙伴提高自身素质而优化节点性能,如树立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完备的生态意识,并不断加强学习,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提升对多形态信息资源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3.2 优化信息服务生态链节点组合
在保证信息流转速度和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调节不同类型节点的数量,缩短或增加信息服务生态链的长度。当信息服务生态链过长且信息流转速度较慢时,可将原两个相邻节点的功能合并到一个节点上,减少节点数量,缩短信息服务生态链,从而加快信息流转速度。当信息服务生态链过短,某些节点的负担过重
且信息流转质量较低、速度下降时,可增加节点数量,延长信息服务生态链,从而提高信息流转效率。
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长、短链并存,但一般应以某一链为主。例如,在书刊服务生态链中,可以“作者――出版机构――发行机构――图书馆――读者”这一长链为主,也可以将“作者――出版机构――图书馆――读者”或“作者――出版机构――发行机构――读者”这两条长链作为补充。
合理确定上游同类信息人的数量,保证下游信息人信息的丰富性和信息服务生态链的稳定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下游信息人最好与两个以上的同类上游信息人建立信息流转关系。例如,在数据库服务生态链中,图书情报机构可以与多个数据库开发商建立联系,购买多个同类数据库,实现数据内容的互补。
3.3 创新信息服务生态链连接方式
传统的节点连接方式主要依托于节点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以及借助于纸张、电话、书信等媒介的连接,以此来实现信息在节点之间的信息流转和管理沟通。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信息服务生态链连接方式的创新带来了可能,信息服务生态链的连接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介和面对面交流,而应更多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传统连接方式与现代连接方式有机结合。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信息服务生态链连接方式具体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①信息人既要不断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又要不断改进信息技术,促使信息技术朝更好地为己所用的方向发展;②信息人要在信息流转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融人现代信息技术;③应利用互联网技术扩大信息服务生态链中信息人的地域范围,建立跨区域的信息服务生态链,例如信息人之间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广泛地理区域内的虚拟组织,以扩大合作范围和节省面对面沟通的成本;④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服务生态链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服务生态链管理的现代化、网络化和科学化。
3.4 加强信息人之间的协调互动
一是完善信息服务生态链的信任机制,减少信息人之间的冲突。首先,信息人应注重自身信誉的建立与维护,在信息服务活动中遵守诚信。其次,重视对合作伙伴信誉度、竞争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在制定合同或契约时,引入信誉监督制度。例如,在网络交易服务生态链中,厂商和消费者借助第三方服务机构建立的信誉档案,或定期在网上公布的信誉级别评定信息等,帮助评定买家或卖家的信誉等级,并利用相关法律工具对违约行为进行惩罚,从而防止机会主义行为产生。
二是要加强信息人之间的协同性。首先,要增强信息人的协作意识,将信息服务生态链上的所有主体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共生共荣的有机整体。其次,要提高信息人分工定位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最大程度与其他信息人形成功能互补和效果叠加。例如,广播影视服务生态链中,广播影视内容提供商的功能定位在节目资源的加工整合和制作包装,职业传播机构的功能定位在节目运营。
3.5 实现信息人之间的共赢互利
信息服务生态链实质上也是一条信息价值链,应以价值链理论作指导,使信息服务生态链的各个节点和信息流转的各个环节都产生新的价值,从而提升整个信息服务生态链的价值,实现信息服务生态链中信息人的互赢,调动信息人信息流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信息服务生态链的功效。
信息人之间的利益分配要坚持互惠互利原则,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全盘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合理确定利益分配的最优结构。利益大小应与贡献、风险相对称,即信息人贡献大收益也相对较多,对所承担风险大的信息人给予适当的风险补偿。可通过信息立法和信息司法处理信息人之间的利益纠纷;采取命令、指示、政府规划等形式直接对信息服务生态链上信息人的利益进行调节;运用税收、财政补贴、信贷等经济杠杆调节信息人之间的利益分配。例如,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作者、广播影视内容生产商、软件设计开发商等信息生产者利益的保护,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和监管力度;对于开发周期长、利润空间小的广播影视内容提供商、软件服务提供商等信息内容产品开发者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经费支持等。
参考文献:
[1]娄策群,周承聪,信息生态链:概念、本质和类型,图书情报工作,2007,51(9):29―32
[2]韩刚,覃正信息生态链:一个理论框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0(1):18―20
[3]慕静,万志成降低牛鞭效应的信息生态链管理模式及对策研究 情报科学,2008,26(9):1314―1316
[4]李佳玉,信息生态链断裂问题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33(6):15-18
[5]娄策群,赵桂芹信息生态平衡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情报科学,2006、24(11):1606―1610。
[6]何小清。数据库服务方式的发展趋势。情报学报,2002,2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