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警示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1 17:06:1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警示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警示教育论文

篇(1)

本文作者:肖巧慧工作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目前,许多地方院校的英语教师群体呈现的主要特征是:学历层次总体偏低、研究能力整体较弱、高级职称比例极小、女性教师数量过多等。调查显示,大学英语教师承担着繁重的基础课程教学任务,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发表纯学术性论文、申请课题的人数少[2]。这些现象背后体现的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1.承受提高学历和晋升职称的压力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其发展非常迅速。自1990年以来的大学扩招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的需求数量迅速增加。但是,由于扩招之初在研究生层次以上培养英语师资的规模没有提前扩大,甚至在一段时期内未能同步跟上,伴随着扩招引进的教师和原有的大学英语教师一样,以本科毕业生为主。2000年以后,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大学英语教师人数逐渐增加,根据教育部的调查结果,“拥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教师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1.5%和60.1%”[2]。由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具有很大的不均衡性,许多地方院校特别是远离省会城市的学校的英语教师在学历方面依然存在很大差距。与此同时,大批教育部直属院校的目标定位动辄为研究型大学、世界高水平大学,省(市)属地方院校则普遍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国内知名大学等,不仅对教师的学历,更对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中增加了大学英语教师群体的学历和科研压力,而这种学历和科研压力又间接地转化为职称压力。在当前的教师评价体制中,学历、科研和职称具有很大的关联性,高校教师职称晋升需靠和科研项目作为支撑。论著数量和成果层次达不到一定水平,职称晋升希望渺茫。地方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在学历和职称方面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2.背负繁重的课时和单调的重复长期以来,由于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四年制本科教学中课程开设时间长达两学年四个学期,其教学任务量非常庞大。教育部的调查显示,大学英语教学平均周课时为10.4,教师平均周课时达13.5[2]。课时繁重的结果是大学英语教师成果难出,起步困难。不少中青年教师执教之初就满负荷乃至超负荷工作,时间和精力难以分散出来投放到科研上面。前述教育部的调查还表明,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中女教师总数为16893名,占大学英语教师总数的80.1%。从性别分工角度而言,女性在家庭事务和子女抚养方面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比男性要多。整个以女教师为主体的大学英语教师群体要在科研方面拔得头筹显得尤其困难。除此之外,教学单位也难以安排教师进行专业进修,教师的教学知识和观念得不到及时更新。大学英语教学繁重的课时量主要是简单的重复。尽管平行班级教学重复可以适度减轻教师的备课量,增加教师的自信心,但也会导致教师的教学兴趣和热情的衰退,教师身心受到严峻的考验。大学英语教学通常是两年一个轮回的重复,一套教材重复使用多届的情况也比较普遍。从教师发展角度看,这种重复减少了教学内容对教师自身的挑战性,使得教师自身专业知识难以长进。3.身处改革漩涡和应对过剩危机早在本世纪之初,就有专家指出:“我国面临外语教学转型期,即基础外语教学的重点将由高校转到中学”,“中学培养基本外语能力、高校结合专业进行提高。”[3]“我国外语教育要作战略性的调整,要点是把普通英语教学任务全部下放到中学阶段去完成,以便学生进入高校时便可专注于专业英语的学习。”[4]较长时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在“改革———上台阶———再改革———再上台阶”的呼声中进行,但是还是忽视了战略方面的问题。猛然回头才发现,今天的大学英语教学已经身处两难境地:前要应对高中英语教改之后的衔接问题,后要应对学科英语兴起后的自身定位问题。今天,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大学英语作为基础课程的地位正在受到动摇。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压缩大学英语(CollegeEnglish)教学课时,增加专业英语(EnglishforSpecialPurpose)课时。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大学英语基础课程教师过剩将不可避免。虽然专业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长期从事单调的重复课程教学,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师难以直接胜任。目前,“大学英语教师过剩”成为许多专家学者比较一致的观点。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蔡基刚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出路是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转移。”[5]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空间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所以,我们不仅要为大学英语教师寻找出路,更要思考大学英语教师过剩可能带来的相关问题。

1.以专业化作为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目标大学英语教师要想突破上述困境,需要认清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和自身条件,准确定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走专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在三个层面进行努力:第一,大学英语教师作为社会中的知识阶层,需要考虑个体和群体的价值实现和目标追求。既要考虑其物质生活是否能通过从事教学活动和研究工作得到保障,也要考虑其精神生活能否通过传播和创造知识得到满足。第二,大学英语教师作为语言教师,其基本语言技能、中外文化知识及教学素养必须得到提高。这需要考虑如何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获得外国文化体验、参加国外语言进修和教学交流培训的机会,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自信心。第三,大学英语教师作为大学教师,需要考虑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个人职业生涯,培养在英语教学与研究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种可持续发展能力既满足职业需要,还要满足自身发展需要。2.以多元化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方向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蔡基刚认为,随着我国基础英语的重心下移和大学基础英语教师的过剩,今后会出现一种趋势即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充实到中小学,其中包括刚毕业的英语专业本科生和硕士,也包括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师[5]。所以,解决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师相对过剩问题,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重要环节。在如何对待过剩的大学英语教师问题上,我们需要警惕两种极端观点:一种是搞简单的“一刀切”,搞简单化的“优胜劣汰”;另一种是彻底的“去外语化”,即大学英语教师从外语语言或外语文学学科转向外语语言文学学科之外某种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专门研究和课程教学上[6]。实事求是地讲,在大多数地方院校,正是这些目前陷入困境的大学英语教师的坚守,才使学校在“引不来,留不住”的年代走出困境。我们“对教师自身的关注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教师质量,更代表的是一种新的教育价值观”[7]。所以,需要考虑更好的解决途径。而彻底的“去外语化”,则会使多年来凝结着大学英语教师身上的智力资本出现隐性流失。笔者认为,应该以多元化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方向,鼓励大学英语教师立足英语学科并结合个人志趣和教学需要获得发展。一是鼓励部分教师依托内容教学(Content-basedIn-struction,CBI)。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的要求是:“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1]80这部分教师有望通过实施专项内容教学、坚守阵地成为专家型教师。二是鼓励部分教师配合双语教学开展专门英语教学(ESP)或学术英语教学(EAP),成为复合型教师。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更高要求”是:能较为流利、准确地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进行对话或讨论,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篇幅较长、有一定语言难度的文本或讲话,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能阅读国外英语报刊杂志上的文章,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和资料;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因此,鼓励有条件的教师配合双语教学开展专门英语教学或面向研究生开展学术英语教学,既可以更好地落实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也可以使教师自身获得专业化发展。三是鼓励部分教师以开展教学研究为主,成为教学研究并重型教师。周燕等通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发现,创建以项目为基础、由不同经历的教师构成的教师实践集体,是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实现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8]。大学英语教师基于课堂并用于课堂的教学研究具有不可替代性。对于一些经验丰富、研究功底扎实的大学英语教师而言,基于教学的研究是最熟悉也是最可能取得成果的领域,以此作为专业化发展方向之一具有重要意义。

篇(2)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奇特现象。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既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又保持了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既能在相对长时间内实现经济的持续繁荣,又能够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是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的。探究其原因,经济学家研究并发现了经济活动中的内生要素——知识和科技的作用。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正式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说法。“知识经济”所及的知识,既包括科学技术知识,又包括社会科学知识,其中科学技术、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是最重要部分。知识经济是建筑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之上的经济,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直接依据的经济,知识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驱动器。这是按照知识和信息在经济活动中地位和作用的飞跃来界定的崭新经济形态。

同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具有如下主要特征:第一,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源泉。第二,世界经济一体化,一体化是知识经济依靠无形资产的投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第三,高速信息网络成为最重要的基础没施。第四,由教育业、科研业、信息业构成的知识业成为主要产业。第五,以科技企业为主的知识企业成为重要企业。第六,生活和消费方式走向知识化和智能化。第七,企业、政府和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全面互动——以创新为特征的国家科学系统——国家创新体系是知识生产(发展和提供新知识)、传授(教育和开发人才资源)和转让(传播知识和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主力军。第八,以素质教育、通才教育、终身教育为特征的全面教育是知识经济的中心,学习成为个人或组织发展的有效工具。走向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也必然走向知识经济。同志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知识经济最重要的升华是把关注的重心从物、资本、信息、知识产业等“身外物”转到人本身,在知识经济的微观或宏观经济环境中,制胜的不是资源量、资本量,甚至也不是知识量,而是知识人量,具有创新能力者的密集度决定企业和国家的命运,人力资源成为国家的最根本的资源。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动力的经济,教育和学习成了名副其实的发动机,教育的责任空前重大,教育必须改革。

1.加强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智能的培养。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信息科学和信息传播手段的快速发展,知识量的急骤增长,使人的大脑来不及包容如此巨量的信息。只有让学生掌握好宽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简驭繁,触类旁通,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局面。要认识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避免过早地把学生引入专门训练.然而,教育的职能,绝不可停留在单纯传播知识这个层面上,许多人把传播知识作为“看得见的硬任务”,把培养智能看成是“摸不着的软任务”。将素质教育误认为非知识教育,非考试教育,非升学教育。非课堂教育。

可编篡的知识都可用编码技术作成软件,而难以表述的知识存在于称之为湿件的个人大脑中。随着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把大部分的可编篡的知识由计算机来完成,人类自身主要生产难以表述的知识以及实现后者向前者的转换。即生产观念、创意和心智。培养学生的智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面对知识经济的教育的核心不再是知识,而是获取、运用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教“学问”,而且要教“学习”,将从学“知识”转向学会“学习”,培养获取、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每个个人和每个国家的国民整体素质的核心。发展以培养获取、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是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也是新世纪的主导教育思想。

2.大学教育应更加注重通才教育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具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大学,尤其是那些教学科研型大学,利用人才资源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显著优势,能够很好地整合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对培养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跨世纪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科知识将向两个方向纵深发展,即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这给教育带来新的课题,即如何处理好培养“通才”与培养“专才”的关系,如何在培养“专才”同时,注重抓好“通才教育”。努力培养通才,培养除具有较深的专业外,还要有知识面广博并基础扎实的“图钉式”人才,这是跨世纪人才所必需的。依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向,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改革现有的高等院校系科结构,在深人调查研究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有计划按步骤、积极稳妥地进行学科调整。建立一批具有文科和理、工、医、农各科的真正综合性大学,这无疑会大大提高目前一些高等学校的整体水平。第二,建立跨学科的专业。如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专业,并在现有课程内容上向综合化方向进行改革。第三,强调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交叉。在试行学分制的基础上,增加选修科目,允许学生在系际、校际选修课程,必要时应同意中途转系、转校。第四,面对知识经济培养厚基础、宽专业、能力强、素质高的跨世纪人才.不仅要有很强的专业能力,还要培养其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在教学管理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强化综合素质的教育,实现知识传播与知识创新的统一、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德智体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化的统一。

3.推行“终身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当今时代被称为“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产业的迅速发展,知识总量快速膨胀,新知识大量涌现,知识老化周期加速。新的知识将产生新的产业和新的职业,同时老的职业将被逐步淘汰。这促使人们不断学习新知识,学习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教育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学习和教育将贯穿人的一生,“终身教育”是面向知识经济的教育发展趋势。对此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构建大职教体系。在政府统筹下,发挥部门、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职能,促进各类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深化教学改革。第二,我国业已实施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十分有益。在今后的高等教育体制结构改革中,进一步探索实施“终身教育”的适当形式,给予“终身教育”以更为重要的地位。第三,在各类专业人员的“终身教育”中,高等院校教师的“终身教育”至关重要。高等院校教师的进修提高有待解决。第四,支持和引导社会教育机构担当起从幼儿智力开发到成年人的职业教育等一系列教育任务。第五,作为知识经济教育的现代科学技术教育,不可能完全依靠学校的课堂,要充分发挥大众媒介和公共文化设施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二、对德育施加影响的“盾”:社会宏观“德育”环境

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科技等都在发展,可以说社会的这些宏观环境对个体道德素养的形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介环境的社会性影响更是不言而喻,当然对于大多数的媒介宣传来说,是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进行正面的影响,是相对于学校德育影响来说的一种辅的强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学校教学环境的改善有了很大提高,硬件设施的提升对于实施道德教育的手段来说是锦上添花,然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些改变在带给我们便益的同时也正喂我们喝着“慢性毒药”。这种“慢性毒药”具有双重的药效。一方面,它发挥着正面的作用:在帮我们“疗伤”,治疗我们长期以来因“闭关锁国”导致的各种“后遗症”,治疗我们祖祖辈辈本身固有的守旧思想,治疗我们关于新事物创新性的匮乏。然而,另一方面,随着药效所起的负面作用所占比例的增加,或者说,随着这些环境改变对于德育影响的冲击力的增强,又会使我们陷入相对不利的境地,在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施上面临着来自社会宏观环境的严峻考验,而学校道德教育预期目标的实现,不仅仅是学校内相关任课教师、相关学校领导、相关辅导员等的任务和责任,也是全体国民,整个社会挑在身上的重担。诚如乌申斯基在他的《谈俄国教育中的道德因素》一书中说到的“,我们大胆的提出一个信念: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这种任务比一般地发展儿童的智力和用知识去充实他们的头脑重要得多。”[4]社会宏观环境不仅对于德育的产生、德育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而且对于各个阶段的个体的道德品质的塑造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展,个体置身于社会之中的机会加大,时间增长,社会环境对于个体在学校受到的道德教育或起促进作用,或直接引起个体内心观念的冲突,产生怀疑的态度甚至引发道德认知矛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有意识的对在提高德育实效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因素进行宣传,力求发展;相反,在起负向功能的影响德育实效性因素方面进行扭转,力求改善。

三、关于不同环境视角下德育的“矛”与“盾”的相关思考

纵观德育影响的方方面面,不难发现,现今以学校为主的德育影响效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渐趋弱化,而来自其它德育大环境所能发挥着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广泛。并且在德育环境中,社会德育环境的变化遵循着它本身的发展规律,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一般意志为转移的,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是需要我们理清思路进行转变的。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具有能动性,为此,德育的“矛”要根据德育的“盾”的相关特点做出灵活的改变,以期将社会宏观环境的负面影响相对降到最低。

(一)强化德育的“矛”,增强相对抗击性

将学校德育的“矛”进行相关的深化整合,纳入到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以长远的眼光透视学校德育工作的“得”与“失”,在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的具体开展的同时,规范德育主体的言行,因为举手投足间都是德育素养的外显形式,都会在不经意之间给予他人行为倾向的“暗示”,这种“暗示”可以理解为隐性德育的方式之一。学校德育在个体的道德品质,整体素养的形成方面相对而言是起着主导作用的,而学校本身所处的境地就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它有自身的一些相关特点,因此可以根据学校德育自身的特点进行相关的德育工作,如根据学校德育的目的性,组织性等特点对学生开展着实有效的德育课程以及影响深刻的德育活动,帮助他们提高自身判断是非的能力和独立活动的能力;如根据学校德育科学性的特点以及受教育者个体认知的特点,先从发掘学生个体的道德意识出发,着手培养学生个体的道德情感,逐渐建立学生个体的道德信念,适时锻炼学生个体的道德意志,从而帮助学生个体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学校道德教育,受教育个体在学校形成的良好道德习惯会在他们步入社会的同时影响着社会德育环境的变化,他们是未来的主要生产力,他们的生产方式和行为习惯所养成的社会风气会直接或者间接的为他人起到榜样的作用,他们会将自身的道德素养和道德行为在社会环境中进行“播种”,学校实施的良好道德教育既是提高个体道德素养的途径,也是抗击社会宏观环境不利影响的一种方式,学校德育在强化自身的同时也在变相的逐步弱化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这既是提高学校德育的原因动力也是改善全社会公民道德素养的源泉。

篇(4)

当前,大部分人对于优秀教师的评判,是以教学方式和技能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标准的。但是,对于一个真正的高境界教师来说,这些都是次要的,更为主要的评判方式是看这个教师教了什么、如何教,以及对学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古今之大师教书育人,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授业、解惑、传道。

一、授业――知识型教师境界

“授业”这是教师的第一重境界。

所谓“授业”,即按照语文教学目标,将教科书里的教学内容兢兢业业地教给学生,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这类教师占了大多数,始终奋斗在教学一线,教学生听、说、读、写、译,乃至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①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从语言的本质作用来看,语文是彼此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准确而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但此类教师一味地偏重于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

诚然,这些教师是严格按照《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里的要求兢兢业业地教。他们一部分人经常采取灌输、填鸭的方式,另一部分人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会尝试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质上说,这两种教学方式只是达到了将知识从他人口中传授到学生脑中的地步,唯一的差别就是方式不同罢了。

对于知识型教师而言,他们或许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给人的印象却是扮演着技师的角色,只承担教书的责任而避开了育人的重任,认为只教授给学生国家规定的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此类教师我们也经常见到,在课堂上他们讲得眉飞色舞,不时引经据典,但是对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却毫不关心,认为这些和自己的教学成绩毫不挂钩。尤其在上文言文阅读课时,教师更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课堂只是简单“授业”,丝毫没有“解惑”,更遑论“传道”了。

总之,这一境界的教师,他们的课堂特点是唯上、唯书、唯教参,缺乏主动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只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②始终扮演着知识搬运工的角色。

二、解惑――专家型教师境界

“解惑”此谓教师的第二重境界。

这类教师以教学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他们能够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解释和解决。同时,他们还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以及自己的经历,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的困惑给予指导。

这类教师是教师群体中的精英,是一种高级的人才资源。他们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来研究,怀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深入教学中,积极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不仅把教学当成职业,更当做了自己的事业。他们不囿于教材,不局限于课堂,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及困惑;帮助学生丰富完善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这样的教师,既不纵容学生,又不迷信教材,对教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把自己捕捉的信息进行提炼与整合,优化自己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疑惑时点拨,在学生认识“出轨”时扶正。③

此境界的教师不仅能为学生解惑,更能为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解惑。面对当今学校里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别人疑惑时,他们能够凭借自己敏锐的感知来找到答案,给社会群体解答教育中出现的一些困惑。

三、传道――大师型教师境界

“传道”是教师的第三重境界。

“传道”究竟传什么“道”?古代教师以孔孟圣贤作为传授的“道”。那么,对于当代的语文教师而言,究竟什么才是“道”呢?可以确定的是,这个“道”和教师的知识构成及文化底蕴有紧密联系。它以教师的传统文化为功底,结合教师的经历,形成了包含中国优良传统在内的正确的人生观。

此类教师经历了几十年的教学之后,突然有所顿悟:自己应该传授给学生自己的“道”,而不是纯粹的知识。这个“道”可以理解为道德,也可以理解为教师经过自己多年积累所形成的文化底蕴和人生观。《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四教是孔子之教的四项教学内容,这四教中,除文教外,皆属德教,且文教中亦包含有德教的内容。可见,孔子培养人才,始终把德行放在首位。以他评论马为证,孔子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也就是说,一匹好马并不是看它的力气大,重要的是看它的德。如果一匹马力气再大,能日行千里,但无德,那么这匹马就不能称之为好马,人亦如此。如果一个人只有文才,无德,同样不能称之为人才。

可见,对于大师型教师,我们要跳出原先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定位,重新认识教师职业的性质,这样才能使他们的精神生命在职业生活中得到激活。因为大师型教师职业的本质,是创造人的精神生命之揭示,只有在知识的价值不再那么炫目而是相对平实、知识的形态不再那么凝固而是加速膨胀、知识的获取不再那么单一而是丰富多彩的今天,才显得不仅有理论的依据,而且有实践的需要。④

在当代,我们与其痛哭国无教育大师,教育现状令人堪忧,不如励志提升自己的境界,使自己从专家型教师跨入大师型教师的行列。

总而言之,知识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大师型教师,只是凭借理论对教师素质分类的结果,这样分类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明确努力的方向,最终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注释:

①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8.

②余文森. 论教师的三种境界:教书匠 能师 人师[J].中国教育学刊,1997(4):17-20.

③陈娜.试论语文教学的三种境界[J].新课程研究,2008(10):84-85.

篇(5)

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等状况,已经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各种因污染而产生的疾病相应增加;亦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加强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维护生态平衡,爱护大自然,使学生产生环境保护的紧迫感。

在校内班级开辟环境意识墙报、黑板报,使之图文并茂,披露污染事件、不环保行为,表扬环保行动;开展环保诗歌、漫画、美术的创作活动。大力宣传,使人人由我做起,以班级为单位列举生活中的环保措施,如:节约学习用品、节约水电、爱花护草、参与美化、绿化活动等,促使全民环保意识的觉醒并促使人们共同关心环境、保护环境。

组织学生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附近的公园、河道、水塘、街道进行课外调查,了解其污染程度;组织学生参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环境监测站等有突出环保成就的单位,把各种活动的现状作比较,使学生感到环保光荣,污染浪费可耻。让学生写成调查报告和小论文,增强环保意识,养成环保行为。

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生物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在课堂上进行环境教育是最基本的途径,贯穿于新课、复习、练习、成绩考核等环节之中,如:蜘蛛结网捕虫减少农药污染,青蛙每天可吃农业害虫达二百六十多只,促进生态平衡,减少采用农药可避免破坏生态结构等。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生态平衡意义。课堂教学动用电教设备,展示我国珍稀野生生物资源和重点自然保护区,扩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也理解我国并非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引起学生关注资源问题。

结合“环境日”、“地球日”、“爱鸟日”等节日举办知识竞赛,结合“植树节”开展植树、爱花护草等活动。邀请自来水厂、环境监测站、环保所的技术人员就关于“污染与健康”、“环境污染及防治状况”等方面,作知识讲座;展示“污染与治理”、“人口素质与计划生育”等各种内容的图片,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环境意识。

第一,生态环境意识并不会自然产生,需要经过广泛的教育培养,与人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有关。

篇(6)

2面授辅导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

面授辅导是电大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它是学员接触老师、获得疑难解答的重要途径,对于远程开放教育学员来说,面授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同时也是相当关键的。教师应当本着一定要减轻学员负担这一原则来教学,紧紧围绕考纲和考试量刑,从教材中提炼重点,揭示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每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选择大多数同学能够接受的进度,突出重点和难点,注重知识的连贯性与统一性,把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控制好上课节奏的同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及以往的经验,结合学员认知的“漏洞”和思维的“盲区”,对易错题加以分析、归纳和提示。根据学员实际程度和特点进行教学,学员有了面授的学习作为引导,就可以在大量的自主学习中有目的和方向,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以此提高学习效率及学习能力。辅导课内容不可能求“全”求“深”,将一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且被人们广泛认同的知识点作为基础知识直接引入,不必弄清楚来龙去脉,减少枯燥实用性不强的理论灌输,以实际应用需要出发,主要知识点要讲深讲透,次要内容留给学员自学。教师在面授辅导时坚持重思路轻论证,力求通俗,突出重点,注重知识的连贯性与统一性,重点教给学员如何正确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如“经济数学基础”面授主要是知识结构串讲精讲,在不影响知识传授的科学性又能达到精讲的目的的情况下,分专题讲授“矩阵的行初等变换”、“函数、极限与连续”、“求导法”、“不定积分法”、“经济分析函数、导数与积分的应用”,更能让学员系统掌握知识。

3重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育有很多传统教育不具备的优势———直观、清晰、简洁、生动、形象,特别是在图表的处理上有很大的优势,能予以学员更直观的理解。多媒体的动画效果,还可以给学员一个更全面的展示,使学员更容易接受学习的内容激发思维,达到了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从学员的基础水平和学习条件出发,从易于学员学习的角度出发,制作多媒体课件,体现梯度式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以及相应的技术实现手段。通过各章节的学习方法引荐、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效果,把重点和难点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展现其内涵,能使学员在时、空与教师分离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远程学习。此外,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把集中面授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从入学开始就引导学员了解网络教学手段,学会使用三级电大在线平台查询“经济数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资源,使用BBS留言板、收发电子邮件、进行网上答疑以及收看IP课件等;促使学员从学习观念上逐步掌握利用网络学习的方式,把学生从单一的面授辅导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大的学习空间。

4加强教与学的网上交流,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非常重要,如果学习者不能及时得到来自教师的反馈信息,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热情,从而影响学习质量。因此,教师不能只关注教学内容是否完成而不管学员的学习过程,教师作为学员学习的帮助者,应当及时为学员解答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并为学员提供必要和充分的学习材料及资源。特别是“经济数学基础”教材的学科性太强,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老师的指引,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充分运用网络的作用,在网上做教学的互动,给予学习者清楚而又及时的反馈至关重要。网络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能够把文字、图像、声音等同时传给学员,帮助他们加深课堂所学知识,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获取知识的单一途径,实现了学习的主体化、多元化。教师应当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和设计工作,使自建的资源更具有针对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为学员提供能够自主地在网上调用所需内容进行学习的机会,方便学生进行查询、浏览、自测和下载所需内容,老师借助课程教学论坛区、班级QQ群、E-mail或电话,经常在线与学员情感交流、学习资源信息交换以及下达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及时了解学员自主学习以及形成性考核作业练习等情况,引导学员利用网络资源为自身的学习服务。在虚拟环境下,实现学员之间、师生之间即时的知识互动与情感交流。

篇(7)

二、职业教育视角下株洲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

1.政府职业教育投入不足,人力资源质量不高。

株洲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而职业教育的主要投资方应该是政府。然而,在该地区,重普教轻职教的倾向仍比较明显,在财政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所占比重较小,而且针对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与奖助贷力度也不大,效果并不明显,这严重影响了该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而在县域经济建设中缺乏合适的人才,劳动者的素质普遍不高,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2.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人才紧缺。

近年来,株洲县域经济表现为现代新农村与现代农业建设稳步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这样的发展趋势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而专门人才的培养需要职业教育设置合适的专业。然而,从相关部门的专业设置调研情况来看,大部分职业院校所设的专业为第二产业相关专业,如汽车维修、机电一体化、焊接技术与数控技术等,其次为酒店管理、护理与计算机网络等第三产业的相关专业,而涉及第一产业的专业则较少,这显然无法为现代农业与现代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无法培养大量的相关人才为现代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专业设置也没有很好地衔接当地经济发展。如醴陵市旅游资源丰富,很少有职业院校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即使有些职业院校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教学内容没联系到当地实际,过多地强调理论知识或旅游管理的一般知识,没有因地制宜地进行专业化教学,显然无法明显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双师型”教师短缺,劳动者技能不高。

教育的实施者主要是教师,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劳动者技能的关键。然而,株洲各县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无论是在质量与数量,还是在专业结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等方面与高标准的“双师型”队伍仍有较大的差距。大多数教师教学实践经验匮乏、理论水平不高、实践能力不高、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完整、素质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农村劳动者学习基础本来就比较差,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与学习,所学的东西并不多,不能很好地为该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服务。

三、职业教育视角下加快株洲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

1.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农民技能。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培训,提高其技能,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多渠道筹资,分层次、有目的、有计划的提高农民素质,如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可以借鉴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做法,根据职业教育与普及教育的在校生人数之比,设定相应的投入比。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一方面需要政府提高重视,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供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又要加强监督。不仅要把投入与就业挂钩,而且还要把投入与受训者素质提高挂钩,建立起培训、就业、素质提高的衔接与监督机制。

2.加快专业结构调整,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

地区产业结构是专业设置的前提,而合理的专业设置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株洲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在于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专业设置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农业为基础、制造业和基础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为依据,强调地方性,为当地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株洲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应在县政府的指导下,推动地方产业与职业院校密切结合,为株洲县域经济中的优势产业、新型产业设置新的专业或对已有专业进行调整,通过产学合作、校企合作,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行业所需人才,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3.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用人才,是指在农村科技、经济、教育、卫生、文化与经营等领域中,不仅具有一技之长与一定的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人才。实用人才在株洲县域经济发展中作用至关重大,他们可以通过发展一项事业,富裕一方百姓,带动一片经济。因此,应加强实用人才的培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保障与智力支持。实用人才的培养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广泛开展调研,建立农村人才信息库,并对其进行网络化、信息化的动态化管理,探寻具有实用人才潜质的劳动者。实用人才应主要从有文化、品德好、会经营、懂技术等方面去衡量。其次,整合各方资源,拓宽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渠道。除了传统的农民技能培训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训实用人才:一是依托协会的辐射能力,由协会向农民传道授业;二是院校学习,对于基础较好,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可以将其送到专业的院校进行深造,或者请相关专业到当地来进行培训;三是异地参观,增长见识、扩阔视野、拓宽思路。最后,加大政策支持。对于实用人才创业兴业,政府在税收、工商、信贷方面给予支持,对其成长及时关注,鼓励其做强、做大,为当地经济服务。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

首先要开展师资队伍水平调研,摸清该地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教师编制、教师聘任、职称评定与培训考核等多方面的信息,并以此来建立适合该地区职业教育特点的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经费投入上,要严格按照执行“城市教育附加费的20%用于职业教育”的标准;在教师编制方面,不仅要建立专职教师编制制度,还要明确兼职教师编制,以此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在教师聘任上,要重点考虑从企业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丰富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在职称评定方面,应充分考虑职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把实践能力作为考核教师最重要的标准;在培训考核方面,不仅要加大投入,还要拓宽培训渠道。

篇(8)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采取教师评价与团队小组成员评价和学员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在评价体系中,除了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外,教师还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吃苦耐劳精神和合作意识的评价。在实践成绩评定中,从实训过程、实训效果以及职业素质等方面进行多元过程考核评价,并对有创新的设计、承担组长工作的学生有鼓励加分。实践成绩中职业素质考核占20%。实验报告占10%,实际操作占70%。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篇(9)

选择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环境法案例

何为密切相关?学生学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一开始并不能掌握所有的知识点,而是有一个逐渐深化和接受的过程,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积少成多。不能祈求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实践中的复杂案例,要选择实践中比较简单的案例,该案例必须突出授课的知识点,如果没有合适的简单案例,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有目的的设计一些简单的教学案例,其内容以授课要讲的知识点为主,其案例情节的设计要体现出知识点的主要内容,绝不能为了图省事,随便选择一个复杂案例讲,那样的话,只会导致学生的反感,知难而退,或者囫囵吞枣,不明所以,其结果是事倍功半,甚至不如不用案例。因为不用案例,学生至少还能学到一些理论,而用了案例,学生因为没有搞清楚,把理论和案例混淆,造成不能掌握知识点。要特别注意案例的选择,必须结合环境法的特点,比如环境法的科技性特点比较突出,涉及复杂的环境污染侵权的认定,在学习环境法律责任的内容时,就要选择环境污染不太复杂的案例,否则,就会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教学的重点就不是对环境侵权的认定,而是转化为如何进行有效的环境监测和对监测结果的认定。再如,在学习排污收费制度时,学生很容易混淆的是“一事不二罚”的行政处罚原则和环境污染排污收费两次处罚的矛盾,同一个超标排污行为,会受到两个处罚,一个是根据环境保护法征收的超标排污费,另一个是根据行政处罚法实施的行政罚款,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参与,使学生明白这两个处罚是依据不同的法律作出的不同性质的处罚,前者不属于行政处罚,而是环境法的一种基本制度,因此并不违反“一事不二罚”原则。

强化学生对环境法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和互动

环境法案例教学的效果,还有赖于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尤其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保证环境法案例教学质量的关键。应该结合时事热点,选择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重大环境案件,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案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学习。因为中国现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这些环境问题,恰恰与西方国家在过去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高度的相似性,环境法的出现和发展实际上就是伴随着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断更新演化的。比如,在讲授环境民事法律责任追究的内容时,可选择最近几年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让学生以公益代表人、或环保法庭的法官、或环境行政机关的人,或检察院的公诉人身份等参与,模仿借鉴美国的环境公民诉讼制度,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法庭辩论,相互收集证据,进行法庭质证等。如2011年中国首例草根社团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是由北京自然之友和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联合曲靖市环保局针对云南曲靖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等违法堆放铬渣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提起的公益诉讼,可以让学生自愿结合,把学生分为五组,分别担任原告、被告、法官以及原告律师、被告律师等,模拟法庭调查收集证据、庭审质证、法庭辩论等过程,教师要注意学生在案例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提示或帮助解决。

篇(10)

2.资源与环境及经济学科研团队的组织与小课题题目的确定。在课题指南之后,考虑到培养同学们团队协作能力的要求及开设该课程时同学们相互之间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的客观现实,任课的教师团队会根据学号随机将同学们组合,组成4~5人一组的课题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民主选取产生小组长。在小组确定后,要求小组长组织同学们在课后利用六个周的时间,根据课题指南,查找相关资料,初步拟定出课题题目,然后与教师一起共同在理论教学开展到第六周时确定最终的课题题目。

3.资源与环境及经济学科研小课题的运行、报告及论文的撰写。在题目确定后,结合资源与环境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方法的培养、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教师团队会指导各课题团队根据题目,依据以下步骤来开展课题,即:根据小课题题目,确定课题工作内容根据工作内容,确定人员分工阅读文献、撰写述评设计问卷或调查表格预调查修改问卷及表格正式调查整理问卷录入数据分析数据补充调查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及论文。在查阅文献环节,教师会演示我国内外学术论文查找路径与方法。在撰写文献综述部分,会给出具体的范文。在问卷设计、预调查到正式补充调查的环节,会结合统计调查、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操作。在撰写研究报告及论文过程中,也会给出相应的范本进行参考,并给出具体的论文撰写格式及规范。撰写出研究报告及课程论文后,教师团队根据团队成员的分工与合作情况、内容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相关程度、论文与方法的掌握运用程度、文献参阅的广泛性、创新性、逻辑性、结论及观点的科学性、撰写的规范性等指标,对撰写的调查报告及论文进行评分。

4.答辩。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并提高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因此要求每个组将小组研究报告或论成PPT,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并以小组形式回答老师及同学们的问题。要求每个小组均参与到答辩的提问中,并根据答辩情况及所提问题的质量及数量对给出答辩环节的评分。

二、我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实施成效

1.加深了学生对资源与环境保护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理解。由于实践教学是在快接近理论教学总学时一半左右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基本理论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接下来几周的教学中重点是方法论部分的理论教学,因此能够与其文献查找、调查实践等实践教学密切配合起来。从而加深学生对前期所讲解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的理解及对后续传授的方法及时运用。

2.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应试教育的不足,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得到了培养。该课程开设之处,采用的是传统的课堂授课、课后练习、期末闭卷考试的方法。发现考试成绩总体来说都比较好,但在毕业实践及毕业论文过程中发现问题、查找文献、梳理文献、撰写论文的能力不一定好。也正是基于这一观察,并结合实践教学的思考,后来才在该课程中开始实践教学。几个学期的实践表明,通过这种实践过程而撰写出来的小论文、小报告质量往往都超出了预期。

3.提高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参与程度,激发了学生的课程兴趣。如何调动同学们参与课堂教学,是许多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通过这种实践教学,发现同学们对资源与环境经济问题的兴趣有所增加,课堂参与程度明显提高。突出表现在:一是课堂中提问的次数增加,二是课后与教师团队讨论问题的次数增加。

4.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团队精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开始是在教师所提供的参考指南中寻找课题,但随着理论教学的推进及查阅文献的广泛程度的增加,同学们往往会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及题目,根据过去几年的经验看,大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小组研究题目、内容不在参考指南范围内。就算在指南中的题目,实际上也往往会作出一些调整。这说明同学们能发现问题,而这恰恰是创新的开始。在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这种实践教学的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成果就是同学们的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由于考核是在小组考核的基础上结合每一个同学在课题开展、报告及论文撰写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工作量来打分的,因此同学们之间会为了完成课题、获取好的成绩而进行多次的沟通和交流,这不仅增进了同学的了解,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其合作精神。

三、我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的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目前实践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与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相关的小课题研究方面撰写的论文。然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一些内容,比如资源价值的评估、环境价值的评估等可以考虑与计量经济、统计学等结合而进行计算机模拟。环境经济政策部分也如此。

2.缺乏实践教学的规范指南。到目前为止,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还远不如理论教学那样形成规范的指南,每次都是教师按环节逐步指导。规范的———如自然科学实验一样的规范性操作手册或指南还没有编制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指导效率。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平衡点仍待建立。目前该课程课堂教学总学时是32学时。其中26学时用于理论教学,4学时用于实践教学,两个学时用于测验。目前理论教学的学时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但实践教学学时远远不够,因此教师团队得抽出至少16个学时左右以课外指导的方式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还需进一步磨合,以建立能够实现教学资源有效配置的平衡点。

四、进一步推进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1.编写《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类课程实践教学指导手册》,为实践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教学辅助材料的支撑。根据上述内容,专门针对实践教学撰写教学指导手册,从而为提高实践实验教学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支撑。从内容上看,将逐步从目前的比较单一的小课题研究、研究论文及报告的撰写逐步拓展到环境计量统计、资源与环境经济投资项目可行性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资源与环境价值评估、环境损害的经济价值评价、环境经济政策模拟与分析等方面,以适应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需求。

2.转变考核方式,推进过程考核。本课程的考核目前已经综合考虑到课堂理论教学及实践两个方面。根据实践教学的成效看,适当加大过程考核权重有利于更好地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今后将采取以过程参与为主、以期末考试为辅进行考核。

篇(11)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英国教师教育的政策转变

学校教育的文化多元性要求英国的教育政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密切的文化交流中,在保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保有一个稳定、向心的主流文化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群体及外来文化,促进种族及亚文化群体的融合。为了促进英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回应多元文化对教师教育的诉求,英国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手段,针对教师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案。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说,英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国家,其特有的历史和国情决定了国民珍视自由、公平、团结,强调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重视家庭,尊重所有社会群体。这也正是英国政府高层对多元文化教育的指向。英国政府1981年颁布文件《学校课程》,公开宣布英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在教育政策上开始奉行多元文化教育。1985年3月,英国威尔士事务部、教育科学部向议会提交《把学校办得更好》的白皮书,其中对英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培养作了一定程度的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和培养目标,这些目标体现在为所有教师职前培训所制定的新标准中。《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将这些政策付诸实施,因此,英国教师在职前培训时会接受相应的多元文化教育知识,并将其付诸实践,这成为英国培养合格教师的组成部分。1992年,英国教育部制定《教师职前培养改革方案》,提出27项教师基本技能以及对各项技能的鉴定方法。其中,对多元文化教育问题提出新的标准要求:“将解决文化问题的基础放在使新手教师能够形成个体性的社会和文化差异的意识上。”英国新近颁布的关于《合格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参考文件提出,教师应“知晓学生如何发展以及学生的发展和健康会受到成长、社会、宗教、种族和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及“无论个体差异,包括性别、文化背景及语言背景,都要对学生抱有很高的期望”,同时“掌握可行的知识并理解和反对关于歧视的立法”,这些要求与多元文化的反种族主义教育直接相关。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英国教师教育的基本经验

多元文化背景下,英国为促进民族间相互尊重及与亚文化的融合,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和努力,包括教师专业标准修订中,对教师多元文化理念的关注、对教师语言能力的关注等,旨在通过此不断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模式,适应时展对教师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

(一)确立合格教师的专业标准

2007年9月,英国学校培训与发展署颁布的新修订的《合格教师资格标准与教师职前培训要求》(以下简称《标准》)对职前教师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取代了2002年以来实施的要求和标准。修订后的《标准》将原来的“专业的价值观和实践”、“知识与理解”、“教学”3个一级指标分别改为“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与理解”和“专业技能”3个有内在联系的部分,具体内容凸显了对教师多元文化教育视野和素质的要求。其中,“专业素质”部分首先对“师生关系”作了描述性的要求,要求教师保持积极的学生观以及对学生学业和人格发展的期待,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发挥个人潜力;与学生建立互信、平等、互相尊重的良性师生关系;通过积极的价值观、态度与行为影响学生。第二部分“专业知识与理解”中,在“教与学”部分明确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该具备的以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个性化学习的陈述性知识、技能性知识及策略性知识。第三部分“专业技能”要求教师在教学情境中,要“充分运用与整合教学策略与教学资源,包括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满足多样性,以促进公平和全纳”,“教师教学语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能呈现知识与概念的基本结构,并能进行对于问题的阐释以及提问,有效地通过语言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等。《标准》体现了英国教师教育对教师文化能力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要培养学生不仅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还要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与历史背景,以获得参与多元文化社会发展与成长的技能、知识、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不但要使学生获得对于统一国家的“认同感”,还要形成对于他民族文化的“认异感”。教育要承担这一使命,就必须要求教师在职业道德、专业信念上做好准备,尊重不同性别、不同家庭出身以及来自不同文化与社会背景的学生,并努力为学生的学业成功与人格发展尽职尽力。《标准》不仅强调教师对多领域知识的掌握,而且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信念与文化也提出了要求,推动了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发展。

(二)规范教师的语言能力

在英国的学校中,学生语言使用的多样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英国语言教学和研究信息中心发现,每100万英国在校生中有至少四分之三的学生讲除了英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超过300种语言在英国学校中被学生使用。这样的语言在英国被称为社区语言(Community Language),即那些在英国少数族裔所在社区共同使用和共享的语言。在英国的学校教育中,为了彰显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社区语言开始成为学校课程设置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英国还设置了专门培养胜任以社区语言为第一语言的学生教学工作的教师教育机构,在英格兰,至少有8家类似的教育机构,这些教育机构主要培养阿拉伯语、日语、土耳其语、乌尔都语等社区语言教师。而在英国的GoldsmithsCollege,职前教师必须掌握两种语言:一种是社区语言,另一种为现代语言。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学习之间的联系。当然,在英国,教师的语言能力提高对于多元文化的教育需求而言,总是显得滞后。英国的培训发展机构进行的研究表明,新手教师感到培训并没有让他们做好应对来自各种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学生的准备,不能适应他们所教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跨文化语言能力不足。因此,英国的教师教育尤其是初等教师教育必须树立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理念,必须把专业性与多元性结合起来,同时,需要教师将多元性作为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与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学生一起,通过教学实验与行动来发展双语教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