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解剖学的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1 17:06:0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解剖学的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解剖学的论文

篇(1)

2结果

2.1两组腕管正中神经横截面积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桡尺关节平面分别为(0.10±0.02)、(0.06±0.01)cm2,豌豆骨平面分别为(0.15±0.03)、(0.08±0.02)cm2,钩骨钩平面分别为(0.12±0.02)、(0.06±0.02)cm2,两组比较,P均<0.01。

2.2不同病情程度腕管综合征患者腕横韧带厚度、正中神经扁平率比较轻、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钩骨钩平面腕横韧带厚度分别为(0.40±0.02)、(0.43±0.03)、(0.46±0.03)cm,正中神经扁平率分别为3.32%±0.43%、3.47%±0.23%、3.69%±0.12%,轻、中、重度间比较,P均<0.05;轻、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豌豆骨平面腕横韧带厚度分别为(0.30±0.02)、(0.36±0.06)、(0.40±0.03)cm,正中神经扁平率分别为2.87%±0.34%、3.12%±0.43%、3.33%±0.11%,轻、中、重度间比较,P均<0.05。

3讨论

腕管是一个狭窄坚韧的骨纤维性隧道,位于腕部腹侧腕横韧带与背侧腕骨间的一个解剖间隙,缺乏伸展性和对压力的缓冲作用。正中神经在管道位置表浅,故腕管容积的减少或内容物体积的增大均可致正中神经卡压,造成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是外周神经病变之一,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3]。传统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主要通过电生理检查患者肢感觉、运动功能等,但电生理检查的局限性是只能评价正中神经功能状况,不能反映正中神经的形态学变化,且电生理检查存在有创性、无法提示神经卡压的原因等缺点[4]。因此可能造成假阴性结果,使患者不能得到有效治疗,病情加重;另外,由于在进行电生理检查时实际操作测量过程中的误差、解剖变异及患者自身生理学因素的影响,常出现诊断结果与临床检查不一致。临床要求采用更精确、更方便、更无创性的技术来确诊腕管综合征[5],且临床医生希望在术前能了解正中神经的形态学变化。超声诊断仪的发展及使用,为腕管综合征诊断提供了直观的声像图,有利于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6]。

目前,有关超声定量分析腕管综合征患者腕横韧带改变的报道很少,超声诊断腕管综合征主要测量参数有正中神经在腕管入口和出口平面横截面积、膨胀率和屈肌支持带厚度等[7]。本研究通过对比腕管综合征患者与健康者在超声诊断中正中神经横截面积变化,发现腕管综合征患者正中神经在桡尺关节、豌豆骨、钩骨钩平面的横截面积均明显增大,说明正中神经肿胀增粗。已有研究[8]证实,腕管综合征高频超声最特异的声像图改变是正中神经在腕部呈弥漫或局限性肿胀、回声减低,在腕屈肌支持带的近端明显增宽。研究[9]认为,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肿胀在超声声像图上表现为神经厚度增加,面积增大,定量评价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神经干的粗细变化,横截面积更加可靠。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篇(2)

总之,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各有优势,然而他们的不足之处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该将这两种教学方法进行相互融合,优势互补。

2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融合后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

前期实践已表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网络利用率呈正相关(=0.22),但是相关性不大。总结后发现,学生在利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没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引导。因此,本次实践吸取前期的经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引导学生以提高网络利用效率。另外,教师将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情况作为平时考核,经常关注网络平台的动态,并时常的给与鼓励,及时处理学生的问题或疑惑。

篇(3)

消费主义的表现

第一,无止境的生产革新和追求利润将不再满足共同的行为准则;第二,共同的自由将变得为政府所控制,即人的社会地位会随着消费者地位的改变而改变;第三,消费主义改变了人们对社会价值的关注重点;第四,通过使公共利益集团联合起来的立法,将会滚雪球式的增加。

网络传播现状

1.“标题党”现象

搜狐视频电视剧《特别企划》板块一次可呈现5个子专题,以2012年6月10日显示的专题来看,分为“致敬重案六组!”、“花花和尚闯荧屏”、“大叔控看过来”、“荧屏媳妇进化史”和“童星闪闪亮”这5个专题。在每个子专题下又有4部代表电视剧,如“花花和尚闯荧屏”这个专题下分别有《西游记》、《天龙八部》、《活佛济公》和《鹿鼎记》这四部电视剧。每部剧都有一个副标题,如《西游记》的副标题为“唐僧女王一段情,御弟哥哥别来无恙?”;《鹿鼎记》的副标题为“和尚美女有奇遇,一个光头秒杀你”。而事实上《西游记》和《鹿鼎记》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经典的电视剧,尤其是《西游记》,其小说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对于《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及其想要表达的内容,笔者认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讲,都不是为了展现唐僧和女儿国国王的一段情,虽然这一情节确实存在,但编辑无疑放大了这一点,有以偏概全之嫌。并且编辑将这一点作为卖点,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在消费社会,奉行“顾客至上”原则,在传媒领域则表现为“受众中心”,受众喜欢什么样的节目,媒体就推出什么节目,以此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而在消费主义视域下的受众消费的是快乐体验和享乐价值,《西游记》作为传统的四大名著之一,其本身所蕴含的正面的意义已经无法引起受众的兴趣,而“唐僧和女王的一段情,御弟哥哥别来无恙?”这一标题显然能引起受众的无限遐想,使受众在自己的遐想中体验到快乐,尽管这种快乐可能是短暂的,并且具有易变性,但是没有关系,媒体会不断地制造这种能引起受众短暂快乐的节目。媒体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不断制造此类节目,导致“标题党”泛滥成灾,网友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虚张声势、题文不符,标题暧昧、误导受众,渲染煽情、庸俗下作,添油加醋、肆意恶搞,耸人听闻、胡乱联系。2.宣传语失当(1)符号消费。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提出了“符号价值”的观念。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种,而鲍德里亚则认为,在消费社会,任何商品除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外还具有“符号价值”。对商品“符号价值”的消费就称为“符号消费”,即消费者除了消费符号本身,还享用这些产品所代表的或者象征的意义。它的落脚点就在于意义的消费。以《致敬重案六组!》为例,其宣传语开门见山地说“作为一个80后,如果你童年时代没看过《黑猫警长》,成年以后没看过《重案六组》,那么你的人生是不完整的……”笔者不知道人生完整的标准是什么,编辑如此说的依据又是什么,这明显就是对“人生完整”这一概念的建构,即看过《黑猫警长》和《重案六组》的人生才是完整的。而受众在观看这两部电视剧的时候,消费的不仅仅是电视剧本身,还包括了内心的满足,即“我看了这两部电视剧,我的人生便完整的了。”

(2)文化消费与社会区分观念。

凡伯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提出了炫耀式消费的观念。炫耀式消费是指通过占有消费品以显示自己的身份,从而与一般人区分开来。而我们消费的可以是这个消费品本身,即物质层面,也可以是观念上的一个概念,即我们常说的“符号消费”。同时,齐美尔也认为“流行是阶级区分的产物。”在上面提到的宣传语中,编辑有意把看过这两部电视剧的人归为一个整体,把没有看过的人归为另一个整体,并且宣传没有看过的那一个整体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在无形中产生社会区分,看过的整体可以将此作为炫耀的资本,而没有看过的整体则显然矮了一截。在消费社会,人们通过消费行为来维系自己的消费关系,区分不同的群体,以此来界定自己属于哪一个群体。我认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要寻求“特立独行”,表达自己的独特性,另一种则是不愿意被孤立,希望向拥有话语权的群体靠拢。而搜狐视频有强大的门户网站做后盾,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同时考虑到我国网民的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电视剧的受众素质较低,受众为了不被孤立,很可能发生“沉默的螺旋”现象。最后的结果就是“看过《黑猫警长》和《重案六组》的人生才是完整的”这一概念被受众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

原因分析

前文中提到“消费主义”的特征的第三个方面就是“无尽的消费导致人性的异化”。谈及此,就不得不提到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一书,他在书中讲到:“这是一个娱乐之城,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日益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仍以《西游记》的副标题为例,为什么编辑会把“唐僧和女王的一段情,御弟哥哥别来无恙?”作为该片的卖点?

最直白的答案就是受众喜欢。那么受众为什么喜欢?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最先提出“文化工业”的理念,而“文化工业”实际上已经成了“大众文化”的代名词。这种“大众文化”是一种控制性的文化,一方面文化消费是一个被动的消费过程,即消费的结果已经由生产所决定,在生产中已经融入了消费者的欲望。因为编辑对受众心理的了解,知道受众喜欢猎奇、庸俗、煽情的文化,所以编辑会把“唐僧和女王的一段情,御弟哥哥别来无恙?”作为《西游记》的副标题来吸引受众的注意。

篇(4)

近年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已经在国内多数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教育中得到较广泛应用[1],但在研究生《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研究生教育需要注重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仅依靠课堂基础教学会造成与临床实践的脱节。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将PBL教学模式引入《运动解剖学》研究生教学中,针对骨外科研究生及人体解剖学专业研究生探索一种新的医学教育模式。课题组通过对2010级、2011级选修《运动解剖学》的研究生中开展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探讨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及其效果,为扩大研究生各学科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级40名(对照班)、2011级48名(实验班)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均于第二学期选修硕士研究生课程《运动解剖学》,2010级研究生采用传统教学进行教学,2011级研究生每8名同学为一小组,共分6组,实施PBL教学。两年级均为同一老师授课、均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学生,持续时间均为48学时。

1.2方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理论讲授+标本操作;实验班采用PBL教学,具体步骤:①教师根据研究生《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设计案例,案例教学目标与理论授课内容相互补充,基础与临床结合,包含学习目标、运动系统标本操作、具体临床应用及常见手术病例的手术方案;②小组同学制定学习计划,查阅收集资料;③小组讨论,查阅收集资料撰写相关科学论文、相关信息共享,分析标本操作中观察及常见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等,由1名研究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④集体讨论,论证研究,分别总结,最后由教师综合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对学生有争议的问题或难点问题进行解答,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意见。

1.3教学效果评价 为公正客观和实事求是地评价PBL教学效果,我们对传统教学与PBL教学分别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在定性评估上,采用匿名的调查表及调查问卷对PBL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系统评价;在定量评估上,通过标本操作、撰写综述及闭卷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依据。在PBL教学过程中和结束后,征求学生对PBL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反馈意见,并以书面形式提交给教研室作为教学改革的依据。

1.4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7.0中文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考核成绩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均值间比较用t检验,P

2结果

2.1问卷调查 多数研究生对PBL教学模式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查阅文献并撰写相关论文。课后问卷调查统计,实验组85%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模式不仅提高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还能锻炼综合分析和解决临床外科等常见疑难问题的能力,紧扣扎实基础、服务临床,教学效果好;10%学生认为PBL教学模式的讨论及查阅资料占用太多时间,不利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学效果不明显。

2.2两组标本操作能力及撰写科学论文水平比较 通过表1可以看出,无论在标本操作能力方面,还是在撰写科学论文的方面,实验班明显优于对照班,有统计学意义(P

2.3对照班与实验班考试成绩比较 通过表2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较,主观理论考试成绩差距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方案优化选择的成绩,PBL教学班级的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班,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PBL是一种把学生置于混乱、结构不良的情境中,让学生成为该情景的主人,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最终解决问题的新的教学模式。由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最初主要用于医学教育,它以"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的教学代替传统教学,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2]。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实用于各学科的教学方法。

3.1 PBL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在PBL整个教学活动中,主体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将运动解剖学基础和临床应用的知识点相互渗透,通过提问、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讨论及实验论证、教师归纳总结等,将基础与临床课知识点的衔接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对知识整合的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占绝对主导地位,教师以"讲"为主,学生以"听"为主。教师"一言堂的讲授",学生学习起来缺乏情趣,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无法发挥,合作学习、创新精神的能力严重受到抑制,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3.2 PBL在研究生《运动解剖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究生在学习《运动解剖学》之前,均在大学本科时期的学习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并通过临床1年的实习,部分研究生同学尚有1~2年的工作经历。在开展PBL教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涉及到运动系统的骨性结构、沟管孔裂等标志、关节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肌肉的配布及各肌性标志等方面与临床外科常见手术入路的选择、相应疾病的关联上。把运动系统的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整合起来,达到基础与临床医学知识的融会贯通,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在2011级研究生《运动解剖学》教学中开展PBL教学试验,经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可以在我院研究生《影像解剖学》、《头颈解剖学》、《脉管学》等教学中进一步的深化和推广。

3.3 PBL在研究生《运动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在研究生《运动解剖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PBL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行PBL教学时,学生还需花大量的时间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分析和讨论,导致学生在课前准备的时间远远多于传统式教学[3]。他们对解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临床知识了解不一致,无法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篇(5)

1.利用图片培养兴趣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并对所学的知识也能牢固掌握。解剖学属于形态学科,描述性语言偏多,内容繁多,对中专一年级的护生来说,学习起来往往较为费劲,并且感到枯燥乏味的同时还常常会遗忘。因此,如何让学生能有较强的兴趣来学习解剖,是学好本门课课程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理解性地去记忆解剖结构名词,在此类学生中有一共同的特点,她们在记忆过程中是结合图片记的。这说明一点,学生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效果可以达到最佳。但是很多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只记文字不看图片,书本上的图片常常是忽略的,而教师在教学过程所运用的多媒体彩色图片与课本的黑白图片还是存在较大差别的。学生也会反映,上课时课件中的图片看得懂,但书本的图片无法辨认。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效率较高的学生能利用彩色铅笔,参考课件上的图片配色,将课本上的黑白图片涂成彩色,以便于自己在课后以图配文复习知识。这表明,学生对美丽的彩色教材还是比较偏爱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将课本中的黑白图涂成彩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还能让学生慢慢学会以图配文的方式来学习解剖结构,这样更利于记忆,记忆过程更具有较大的优势,将理论文字转变成彩色图片来记忆,更利于学生对名词的理解性掌握。培养她们学习解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提高学生的医学逻辑思维能力

熟练地掌握解剖学知识,并和美学有效结合,培养护生的识美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她们的医学逻辑思维能力。传统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将现成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典型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很难有机会自己去通过图片理解解剖学理论文字。图文结合是要求学生根据图片,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将所看到的文字逐一在图片中通过色彩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巩固相关的解剖学知识,增强知识点间的纵横联系,扩大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学生医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应该注意的问题

1.慎重选择图片

把彩色填图引入课堂教学中,学生面对的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黑白教材,而是一页页自己创作的彩色插图。此时的图片应当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来有选择性地选取课本相关插图,制作于多媒体课件中,并着色。这样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教材中图片哪些部位还需要涂色,颜色的选取也较为方便,而不会过多地将时间浪费在色彩的选择和重要结构部位的选取。这样一来,学生尝试着将黑白的图片着色成亮丽的彩色图片,不仅获取成就感,还不断地从彩色填图中获得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随着学生掌握的解剖学知识增多,可以选择较难的图片,比如,涵盖多个解剖学重要结构的图片,例如“眼球”,学生在上色时需要知晓眼球的组成,还需将眼球壁的三层结构逐一区分,这样的图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树立起学习解剖学的整体观。

2.合理控制病例教学的时间

解剖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授解剖学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满足学生学习其他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的要求。彩色填图虽然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往往会将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放在图色上,对教师的讲解一听而过,错失了重点知识的讲解,这样会造成解剖学知识不足,对学生的学习是不利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将色彩先小部分标记,而在课后复习过程中将图片加以完善。这样不仅节约了填图的时间,还增加了学生复习解剖学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课后学习效率。

篇(6)

2.重视体表标志教学

人体解剖学学习的是正常人体的结构,护理人员面对的是活的标本,掌握常用的体表标志及深部结构在体表的投影,对以后掌握规范的护理操作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时要求学生对照自身和相互对照,进行体表标志的观察和触摸,并给学生讲解—些重要的标志在临床上的应用,使学生十分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书本中抽象的描述。如在讲骨学和肌学时,可以触摸一些重要的骨性和肌性标志,例如胸骨角、髂前上棘、髂嵴、坐骨结节等;如学习臀大肌时就结合临床护理,讲解与肌肉注射有关的体表标志;学习关节时,讲解并表演关节的运动和脱位表现;讲解呼吸系统时讲解如何触摸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颈段气管;讲解脉管系统时,让学生找准并触摸心尖搏动点的位置、全身主要动脉的体表搏动点及急救时压迫止血点的位置;讲解视器时请同学互看对方的双眸,辨认角膜、虹膜、瞳孔、结膜和巩膜等结构。

3.重视解剖与其它基础医学学科的联系

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病理和药理等其它基础医学有紧密的联系。教师不能仅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的钻研,还要对其他学科加强了解,在备课和讲授中提高融会贯通性。例如通过了解胚胎学,联系胚胎发生,让学生理解器官的不对称分布。消化管在发生时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胰、脾、胃与肝分别处于的消化管左右两侧;横结肠和升、降结肠反折向上,位于十二指肠前方的冠状面内;与此同时支配食管与胃的左右迷走神经成为前后的位置关系。心在发生时顺时针方向旋转,导致心的2/3位于人体正中矢状面左侧,1/3在右侧。例如通过联系药理知识,讲解药物在体内的循行,有助于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的掌握。

4.病例式教学法的应用,将临床病例与解剖知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

基础课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临床各科的理论教学及临床实践打基础,解剖学除了是基础医学课,更渗透到了内、外、妇产、儿科学、神经病学、影像等几乎临床的各个学科。在讲解解剖学知识的同时,联系临床,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肝门静脉侧支循环,解释肝硬化出现呕血、便血原因;讲解眼的结构,解释一些青光眼、白内障的眼部疾病;讲解神经系统病例有核上瘫与核下瘫,脊髓半横断损伤、内囊出血、脊髓灰质炎、桡神经损伤等。

5.重视画图

画图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多媒体无可比拟的,不但老师要自己画图,还要让学生也动手画图.画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等。例如在讲述最复杂的脊髓内部结构或者脑干内部结构过程中,画图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在讲解眼球壁、女性生殖器等,可以随讲随画,吸引学生注意。

6.重视标本模型考试

标本模型考试是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督促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高职学校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解剖知识方面,更要重视人体解剖学的实验教学。认识解剖模型和标本是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要认真地对待标本考试,并将分数计入期末总评中。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N04;H3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7.01.013

Abstract:Based o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nfusion use of single and plural nouns, different plural/singular form of the same term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e., using singular form of English nouns in scientific terms, English notes, and EnglishChinese indexes.

Keywords:scientific words, English terms, singular nouns

在规范使用科技术语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英语术语――包括等价术语和同义术语单、复数混用的现象比较普遍,表现为绝大多数英语术语用单数,少部分用复数,单、复数使用不统一。用复数的英语术语并不都是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数名词,也不都是一组现象或症状,与该术语数量无明显相关。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医学人体解剖学中12对脑神经的英语等价术语曾有11对脑神经用单数,唯嗅神经用复数olfactory nerves[1]227,但动物学中的嗅神经英语等价术语却是用单数olfactory nerve[2]。对于这些现象,本文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建议如下。

一相近学科的同一术语英语等价术语单、复数形式应统一

不同学科,甚至不同学者使用英语术语单、复数的习惯不同,可导致同一术语在相近学科间的英语等价术语单、复数形式不一,例如:

掌心动脉:人体解剖学用单数palmar metacarpal artery,显微外科学用复数palmar metacarpal arteries。

脑神经: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用单数cranial nerve,人体解剖学用复数cranial nerves。

颈神经:动物学用单数cervical nerve,人体解剖学用复数cervical nerves。

脊神经: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学用单数spinal nerve,人体解剖学用复数spinal nerves。

腰神经:动物学用单数lumber nerve,人体解剖学用复数lumber nerves。

动物学中的荐神经用单数sacral nerve,人体解剖学中的骶神经用复数sacral nerves。

显然,人体解剖学名词遵循“外文名的单、复数均按国际解剖学名词(NA),未予变动”的原则[1]V,但在学科渗透交叉日益深入乃至不断融合的当下,单、复数形式如此不一致显然不利于科技名词的使用和推广,也影响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严谨性和权威性。建议国内按照“英语名词一般用单数”的原则[3]将此类英语名词统一为单数①。

二对应术语的英语名词单、复数形式应统一

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的动脉、静脉、神经常成对或对称分布,多以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大小、深浅等定位命名,是最常用的医学英语术语,其对应术语的英语名词单、复数形式也应统一。

例如,丘纹上静脉是 superior thalamostriate vein,丘纹下静脉就应为 inferior thalamostriate vein,而不是inferior thalamostriate veins;鼻腭长神经是 long nasopalatine nerve,鼻腭短神经就应为short nasopalatine nerve,而不是short nasopalatine nerves;下牙槽神是 inferior alveolar nerve,上牙槽神经就应为 superior alveolar nerve, 而不是superior alveolar nerves(值得提出的是:人体解剖学术语“牙槽”和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的“齿槽”亦应统一)。

与英语科技论文撰写时名词多采用复数形式[4]不同,科技术语中的英语名词是独立的专有名词,除必须用复数者,应用单数形式[5]。从单词记忆的角度出发,这些英语名词单、复数形式的不一致也不利于对应记忆。作为审定后的规范科技术语,建议将此类英语单词也统一为单数。

汉英名词并存,尤其正文中关键术语的英语括注与文后汉英名词对照索引是高校教科书和学术著作的两大特色,目的是方便读者查找,强化记忆。因此,无论是文中术语的英语括注,还是文后汉英名词的对照索引,均应该采用像英语辞典那样通用的单数形式。值得提出的是,为数不少的汉语版高校教材和学术著作常称“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和(或)“英中文名词对照索引”是不恰当、欠准确的,应规范为“汉英名词对照索引” 和(或)“英汉名词对照索引”。此外,编校工作中经常见到英语术语首字母大小写不一的情况,例如脊神经英语括注一词常有spinal nerve、Spinal nerve和Spinal Nerve三种表示形式。作为独立释义的科技名词,应强调英语术语首字母均不大写[6],而统一采用首字母小写的形式。

注释

① 《人体解剖学名词》(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4)上述英语名词均已采用单数形式。

参考文献

[1] 解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人体解剖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2] 动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人体解剖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3] 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医学名词:医学遗传学 免疫学 病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Ⅴ.

篇(8)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如何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把解剖与护理融为一体,在深度和广度上满足护理专业的要求,成为解剖学教师不断思索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高职护理解剖学教学水平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 紧密结合护理专业特点,精选教材内容

目前医学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生都希望今后能够成为一名有用的医护工作者,因此,教师要强调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医学课程的紧密联系,还应强调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知识点,与护理临床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解剖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体现系统解剖学的特点,全面了解人体的结构,掌握主要器官的形态特征、功能及其相互作用,还要增加与护理操作、治疗、病情观察、抢救知识、护理诊断和生活护理等需要的应用解剖学内容。例如,在运动系统中,要重点讲解易骨折的四肢骨、常用注射的肌肉、易脱位的关节;在内脏系统中,重点掌握与常见疾病护理相关的内脏知识,如插胃管、导尿管等各种护理操作;脉管系统中,重点掌握与注射和急救有关的血管,如表浅静脉注射、动脉注射等。对涉外护理专业,则要求老师们应把常用的解剖专业英语词汇在上课时重点介绍给学生们。

2.重视体表标志教学

人体解剖学学习的是正常人体的结构,护理人员面对的是活的标本,掌握常用的体表标志及深部结构在体表的投影,对以后掌握规范的护理操作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时要求学生对照自身和相互对照,进行体表标志的观察和触摸,并给学生讲解—些重要的标志在临床上的应用,使学生十分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书本中抽象的描述。如在讲骨学和肌学时,可以触摸一些重要的骨性和肌性标志,例如胸骨角、髂前上棘、髂嵴、坐骨结节等;如学习臀大肌时就结合临床护理,讲解与肌肉注射有关的体表标志;学习关节时,讲解并表演关节的运动和脱位表现;讲解呼吸系统时讲解如何触摸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颈段气管;讲解脉管系统时,让学生找准并触摸心尖搏动点的位置、全身主要动脉的体表搏动点及急救时压迫止血点的位置;讲解视器时请同学互看对方的双眸,辨认角膜、虹膜、瞳孔、结膜和巩膜等结构。

3.重视解剖与其它基础医学学科的联系

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病理和药理等其它基础医学有紧密的联系。教师不能仅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的钻研,还要对其他学科加强了解,在备课和讲授中提高融会贯通性。例如通过了解胚胎学,联系胚胎发生,让学生理解器官的不对称分布。消化管在发生时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胰、脾、胃与肝分别处于的消化管左右两侧;横结肠和升、降结肠反折向上,位于十二指肠前方的冠状面内;与此同时支配食管与胃的左右迷走神经成为前后的位置关系。心在发生时顺时针方向旋转,导致心的2/3位于人体正中矢状面左侧,1/3在右侧。例如通过联系药理知识,讲解药物在体内的循行,有助于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的掌握。

4.病例式教学法的应用,将临床病例与解剖知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

基础课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临床各科的理论教学及临床实践打基础,解剖学除了是基础医学课,更渗透到了内、外、妇产、儿科学、神经病学、影像等几乎临床的各个学科。在讲解解剖学知识的同时,联系临床,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肝门静脉侧支循环,解释肝硬化出现呕血、便血原因;讲解眼的结构,解释一些青光眼、白内障的眼部疾病;讲解神经系统病例有核上瘫与核下瘫,脊髓半横断损伤、内囊出血、脊髓灰质炎、桡神经损伤等。

5.重视画图

画图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多媒体无可比拟的,不但老师要自己画图,还要让学生也动手画图.画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等。例如在讲述最复杂的脊髓内部结构或者脑干内部结构过程中,画图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在讲解眼球壁、女性生殖器等,可以随讲随画,吸引学生注意。

6.重视标本模型考试

标本模型考试是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督促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高职学校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解剖知识方面,更要重视人体解剖学的实验教学。认识解剖模型和标本是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要认真地对待标本考试,并将分数计入期末总评中。

篇(9)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如何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把解剖与护理融为一体,在深度和广度上满足护理专业的要求,成为解剖学教师不断思索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高职护理解剖学教学水平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紧密结合护理专业特点,精选教材内容

目前医学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生都希望今后能够成为一名有用的医护工作者,因此,教师要强调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医学课程的紧密联系,还应强调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知识点,与护理临床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解剖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体现系统解剖学的特点,全面了解人体的结构,掌握主要器官的形态特征、功能及其相互作用,还要增加与护理操作、治疗、病情观察、抢救知识、护理诊断和生活护理等需要的应用解剖学内容。例如,在运动系统中,要重点讲解易骨折的四肢骨、常用注射的肌肉、易脱位的关节;在内脏系统中,重点掌握与常见疾病护理相关的内脏知识,如插胃管、导尿管等各种护理操作;脉管系统中,重点掌握与注射和急救有关的血管,如表浅静脉注射、动脉注射等。对涉外护理专业,则要求老师们应把常用的解剖专业英语词汇在上课时重点介绍给学生们。

2.重视体表标志教学

人体解剖学学习的是正常人体的结构,护理人员面对的是活的标本,掌握常用的体表标志及深部结构在体表的投影,对以后掌握规范的护理操作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时要求学生对照自身和相互对照,进行体表标志的观察和触摸,并给学生讲解—些重要的标志在临床上的应用,使学生十分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书本中抽象的描述。如在讲骨学和肌学时,可以触摸一些重要的骨性和肌性标志,例如胸骨角、髂前上棘、髂嵴、坐骨结节等;如学习臀大肌时就结合临床护理,讲解与肌肉注射有关的体表标志;学习关节时,讲解并表演关节的运动和脱位表现;讲解呼吸系统时讲解如何触摸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颈段气管;讲解脉管系统时,让学生找准并触摸心尖搏动点的位置、全身主要动脉的体表搏动点及急救时压迫止血点的位置;讲解视器时请同学互看对方的双眸,辨认角膜、虹膜、瞳孔、结膜和巩膜等结构。

3.重视解剖与其它基础医学学科的联系

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病理和药理等其它基础医学有紧密的联系。教师不能仅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的钻研,还要对其他学科加强了解,在备课和讲授中提高融会贯通性。例如通过了解胚胎学,联系胚胎发生,让学生理解器官的不对称分布。消化管在发生时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胰、脾、胃与肝分别处于的消化管左右两侧;横结肠和升、降结肠反折向上,位于十二指肠前方的冠状面内;与此同时支配食管与胃的左右迷走神经成为前后的位置关系。心在发生时顺时针方向旋转,导致心的2/3位于人体正中矢状面左侧,1/3在右侧。例如通过联系药理知识,讲解药物在体内的循行,有助于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的掌握。

4.病例式教学法的应用,将临床病例与解剖知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

基础课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临床各科的理论教学及临床实践打基础,解剖学除了是基础医学课,更渗透到了内、外、妇产、儿科学、神经病学、影像等几乎临床的各个学科。在讲解解剖学知识的同时,联系临床,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肝门静脉侧支循环,解释肝硬化出现呕血、便血原因;讲解眼的结构,解释一些青光眼、白内障的眼部疾病;讲解神经系统病例有核上瘫与核下瘫,脊髓半横断损伤、内囊出血、脊髓灰质炎、桡神经损伤等。

5.重视画图

画图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多媒体无可比拟的,不但老师要自己画图,还要让学生也动手画图.画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等。例如在讲述最复杂的脊髓内部结构或者脑干内部结构过程中,画图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在讲解眼球壁、女性生殖器等,可以随讲随画,吸引学生注意。

6.重视标本模型考试

标本模型考试是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督促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高职学校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解剖知识方面,更要重视人体解剖学的实验教学。认识解剖模型和标本是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要认真地对待标本考试,并将分数计入期末总评中。

篇(10)

1.本科生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作为师范类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学习后续课程所需的人体形态学基础。如今师范类本科生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学科本身的特点复杂难记,本科生解剖学实验时间的压缩,等等。主观原因:部分调整录取的学生对生物不感兴趣,学生考研选择带来的问题[1],[2]。

2.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发现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英国哈罗德・艾利斯教授明确提出了解剖学的教学目标,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基本解剖学术语,解剖实验方法,可理解的三维解剖学,解剖学上常见的病理状态,学生实验的团队合作,学生适应现实造成的死亡和尊重身体。解剖学教学应以自主学习为主[3]。

21世纪生物学教学的宗旨、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物学各学科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必须相应地实行变革。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体组织解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也需与时俱进[4]。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内容丰富、系统性强。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学习的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该采用启发式、探究―发现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

2.1启发式教学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启发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原则只有一条,就是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放手让学生大胆探索、实践、总结、提高,让他们主动去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创新知识的能力。

2.1.1形象比喻启发

教学中面临的首要难点是常用术语,术语是描述性的,但只有通晓古希腊语的人才能理解原意。在引导学生了解身体的过程中,用单词激发想象而不是抽象概括是很重要的。形象比喻,既能给学生以丰富的联想,又能将孤单的抽象与枯燥无味的现象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借助联想,加深理解某些生物概念和生物现象。激发想象是互动的,因为它把研究对象对学生的感官体验结合起来,而抽象的词语只来自阅读或被动地听讲座的记忆。举例来说,如果学生碰见不认识的术语,教师可以把它和图像联系起来,在黑板上写出,并把它们拆开,在课堂阐明。比如术语“气胸”,词面意思对学生来说很模糊,可以分开来阐明,它的意思是“在胸外的空气”。术语也可以用手势来说明和解释。在谈到动脉收缩时,举起一只手,慢慢地合上手指;要显示扩张,打开手指。同样,描述呼吸的机制,把手张开来显示胸腔扩张,然后握紧手,以展示胸部的收缩增加了肺部内的空气压力迫使空气呼出。

同时也可以联系临床上的病例和生活中的常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效果。比如,学习臂丛的分支时可用不同颜色的粉笔进行描绘,由闭孔神经联想到骑马,从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及展神经联想到眼睛的保健,由股神经和坐骨神经联系到临床上股静脉采血和臀肌注射,等等。教学时把知识性、科学性与趣味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只要学生感到有兴趣,其思维就会活跃起来,课堂上将出现有趣的生动场面,然后老师因势利导,使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获取新知识[6]。

2.1.2启发性提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能力水平提出富有启发性思维的问题,应该在教材的关键处、转折处和引申处等提出“为什么”,问题要有分量,又要难易适中,有利于师生间产生震动和共鸣。

举一个简单的启发式提问的例子。例如一个肺的气球模型,通过提启发性问题提示学生来如何设计肺,如何根据所需要的肺的功能来设计肺的结构。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启发式问题来修改他们的原始设计或添加所需的结构特征。经过这种创造性的过程,学生在接下来观看解剖模型和幻灯片时能够把握住整体的概念而不会迷失在细节中。更重要的是,他们将会得到身体如何工作,以及可能的毛病的知识,而不仅仅记忆身体部位的名称和特征。以下通过两个启发式提问教学实例来说明问题。

2.1.2.1设计呼吸系统

向学生分发气球,让他们吸入最多空气尽可能一口气吹胀气球。这项活动将展示他们能够在肺部一口气吹出多少空气(肺活量)。然后写在黑板上:“呼吸―呼吸作用”,问学生:什么是呼吸道系统,需要做什么?学生会总结出来:首先,它需要用身体吸入和呼出空气,所以需要设计东西做这件事,称之为肺。肺需要有出口和入口,然后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模型:一个气球,它有弹性和一个缺口。可以画出身体躯干的轮廓(头部转向一侧的正面视图),然后补充气球肺和气管。

接下来问:身体如何使肺部舒张和收缩?让学生练习证明两种呼吸机制:使用胸腔的肌肉,提升和舒张胸部的胸式呼吸(手放在胸骨),和使用腹部肌肉动作的隔膜腹式呼吸(手放在肚脐),这两种呼吸可以说明为什么脊椎或脖子周围神经的损伤可能切断通向肋骨肋间肌或膈肌的信号,使一部分或另一部分肺不能进行呼吸。

肺吸取空气进入人体后,氧气必须从空气中进入血液。肺的气球模型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因为血液附近大多数的空气永远不会进入。我们需要一个设计带来的氧分子接近周围血管的模型。鉴于这一要求,学生将很快制定出肺的分支模型,解现实的肺部。这样一步步问题的提出,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从而从一个气球的状态形成真正的肺的结构。

2.1.2.2设计循环系统

在设计呼吸系统中,将看到一个系统从肺部输送氧气到身体周围,这将是一个循环的系统。可以让学生预习课程,询问:如果这个系统出了问题会发生什么?然后返回循环系统。

本课程的下一个问题是循环系统需要什么组件:心脏、血管、血液和控制系统。这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或模型来说明。然后,引导学生开始考虑系统的功能,他们会在设计中增加更多的功能。例如,血液必须从肺部吸收氧气带回心脏,然后向全身输送含氧血液。所以,你需要两个循环的两个的心泵。心脏的各个部分也需要一个单向阀,以防止血液流回心脏。

为了保持血液循环,以控制血液分布,管道必须能够收缩和扩张,这就需要血管肌肉层壁富有弹性。学生同时也可以想到,血管同时也可作为热循环交换系统,这将有助于解释身体对冷热刺激的反应。

循环系统通过运输液体和营养物质和消化系统与淋巴系统相联系。这些设计特征都可从启发式问题中得出。

2.1.3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启发

根据教材性质,难易程度,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强弱,反应的快慢,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和形式,注重启发式教学,应用多媒体课件,配合各种直观教具(如挂图、模型、标本、自身触摸,等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自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解剖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发展迅速,已经从书写板书演变到多媒体授课,完全改变了课堂上老师写板书、学生记笔记,课后学生背笔记的传统教学方式。现在,教师省去了板书的时间,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但是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讲授的过程中涉及一些与解剖学相关的临床病例知识,并采用CAI作为辅助手段,进行讲授。这样使所讲授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使学生非常主动地参与教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

传统解剖学教学需要用大量的挂图、模型、标本和录像资料等,费时、费力,效果还不理想。解剖学CAI教学使课堂有效时间增加,相同内容比用挂图、模型、录像资料等要节省1/3的时间;比用板书板图的方式至少节省2/3的时间[7]。CAI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有利于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非线性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了可能。而且越来越多的事例证明,现代教育将趋向大众化、个别化、终生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国内已有数家医学院校成功出版发行了解剖学多媒体课件,并将之应用于解剖学教学中;国外,开发成功的解剖学多媒体课件代表作有美国Stanford大学医学院开发的电子尸体解剖(Electric Cadaver),Utah大学病理解剖科开发的生命的细胞(Slice of life),两部CAI电子教材均收集了5000余幅解剖学及相关学科的图像,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人体解剖学过去通过标本、模型进行教学,人体大体结构还能展示清楚,组织结构、微观结构、动态过程展示就难以呈现。现在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把人体的微观结构或动态的生命过程通过动画形式展现出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8]。多媒体教学利于突出重点,易于突破难点。

2.1.4比较联系启发

在生物课教学中,将某些有共同属性的生物知识归类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找出异同,这样对学生认识、鉴别问题、想象思维、能力大有益处。对于有些常混淆的知识,把它们找出来,排在一起,加以比较,学生能一目了然。善于比较则可以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准确理解、记忆和应用知识的目的。在学习中要善于用比较,首先要动脑,勤于思考,发现知识间有不同和相似之处,然后找到比较标准,即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比较时可以列表,也可以绘图,这样就可对所学内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可以提高学习新知和复习巩固的效率。

对于形态结构部分的教学,传统的方法往往是在讲授理论课时,老师利用挂图讲述其结构,而后学生到实验室观察相应标本、模型、组织切片,来验证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这样,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经典知识,难以达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目的。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直接让学生到实验室,教师提出观察要点、具体要求、思考题,然后学生分3―4人一组,边观察、边思考,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结论。由此,变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既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又能培养观察、思考、自学等多种能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人体解剖学的课程内容,即人体基本组织和九大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列表比较它们的异同和联系,从而理解人体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影响。器官或局部与整体间、局部间或器官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注重局部与整体的结合。

2.2探究―发现式教学启发学生科研思路

探究―发现式教学的本质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不掌握到掌握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实施探究―发现式教学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学发展的趋势[9]。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应该依据实验课程特点,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加强知识点的研究和理解,促进知识的掌握。

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的构建主义发现学习理论和施瓦布的生物科学探究模式。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而掌握基本结构的方法是“发现”,学生的认识过程有共同之处,教学就是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结论和规律的过程。施瓦布的生物科学探究模式的实质是教学生用相似于生物学家的研究方法去处理信息,也就是教学生确认问题并用特殊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的一般教学程序: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假设―推理―验证和得出结论。

生物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重大发现和发明,往往集众多科学家多年的心血和智慧,通过一系列实验,反映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按教材顺序平铺直叙的讲述方法为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重演科学史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沿科学的逻辑思维路线,主动发现问题;分析、推测、探究问题,最终获得符合逻辑性的结论;理解科学实验方法、培养探索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记住这段历史。

教师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科研的思路,如在讲授植物神经的兴奋传递一部分时首先介绍T.R.Elliott,U.E.Dixon等人的实验:发现平滑肌对肾上腺素的反应与刺激交感神经效应相同,毒覃碱的作用与刺激副交感神经的效应相似。引导学生得出“兴奋的传递是经神经末梢释放特殊物质(递质)实现”的假设,然后布置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来证明这一假设。最后老师介绍Off Loewi 1921年所做的蛙心灌流实验。该实验把两个蛙心用任氏液灌流系统连接起来,当刺激第一个蛙心的迷走神经时该心的搏动受到抑制,随后第二个蛙心的搏动也受到抑制,这意味着在一个蛙心迷走神经受到刺激时,释放某种化学物质,经灌流液的传递到第二个蛙心。当时Loewi把这物质命名为“迷走物质”,后来证实此物质就是Ach。这一独具匠心的精彩实验,不仅确凿地证明兴奋传递是经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来实现的,而且让学生领略了科研思路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10]。

教师不仅要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应该把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以及自己的科研成果带入课堂,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将承担的科研项目的内容、研究成果及新的进展融会于课堂讲授之中,将发表的与课程有关的研究论文作为课外阅读资料,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点的理解,也使得讲述更为生动而富有启发性。在教学中,还可以针对人体组织解剖学的研究热点,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例如由教师或学生确定主题,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信息参考,指导他们走进图书馆、资料室或上网,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撰写相关主题综述,最后相互交流。这种活动不仅能使学生了解某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对课堂讲授也是很好的补充和延伸,而且能锻炼学生查找资料、总结资料和学术论文写作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毕业论文设计奠定基础。

3.人体组织与解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展望

高师院校的教学改革要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目的,就必须使“教”和“学”达到高度统一,即要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要求学生通过自身主动的学习活动去掌握知识,要求教师从对教学内容的加工为主发展到以指导学生完成学习活动为主。任何改革都应该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教学活动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过程,其改革涉及的方面很多,会受到诸多因素和条件的制约。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的改革将会越来越深入。

参考文献:

[1]张文学,张顺利,李莉等.高师人体组织解剖学教学改革探索[J].生物学杂志,2009,4:82-85.

[2]张文学,侯玉杰.高师生物系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困难及对策[J].解剖学研究,2003,(25),1:73-75.

[3]Andrew T Raftery.Anatomy teaching in the UK[J].Surgery,2006,(25),1:1-2.

[4]徐平,王卫东.人体组织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8),1:100-102.

[5]李晓双,鞠学红,王金平.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探索[J].教育论坛,2008,(5),23:103-104.

[6]刘进师.主体性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03,(25),1:75-76.

[7]雷万龙,初国良,曲怀刚,郭开华,徐杰,汪华.一种新型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的实施和论证[J].解剖学研究,2007,(29),6:468-470.

篇(11)

传统教学模式不外乎挂图、教师板图、利用模具或标本等进行教学。挂图色彩鲜明、层次清楚,但是缺乏相应的真实、立体、形象感,让人很难产生深刻的记忆。板图是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但是教师徒手画总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误差,对教师的绘画水平要求较高。利用模具可以让学生熟悉相应人体部位,但是模具存在最大的缺点就是不灵活和失真。实物标本是学习解剖最重要也是最好的工具,其最大的特点是真实、精确地展示人体结构,在解剖教学中不可或缺,问题是标本紧缺无法满足不断扩招的医学生的需求。还有其他传统教学方法,但是无一例外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难免束缚思维、难以激发兴趣,一旦学生缺乏兴趣,那么学习上就会草草应付了事,解剖学就会越学越难,学生产生畏难的情绪,从而必然会使教学进入恶性循环。 

2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的功能及作用 

我国是继美国和韩国之后第三个进行"数字人"研究的国家,如今数字化技术已全面进入医学各学科的科研和教学领域[2]。三维数字人体虚拟解剖学软件在数字解剖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最为便利,大大方便了学生学习解剖学课程。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由山东易创电子有限公司研发,采用第三军医大学的断层数据,结构模型精确、完整,是目前国内外现有唯一拥有中国人人体特征的完整数字人解剖系统[3]。从事医疗事业的工作人员、解剖学教师、医学生以及对解剖学感兴趣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本系统进行学习。数字人软件系统具有以下几个功能部分: 

2.1系统目录结构系统目录是整个系统的总纲和索引,根据系统解剖学教材及教学的需要,分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脉管系统、视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皮肤十大系统。各系统内容完整,操作简单,可任意搜索任何解剖结构,结构名称中英文双语显示,并伴有中英文发音,也可放大观察某一局部器官的位置和毗邻关系,并能进行双屏显示和立体显示。 

2.2断面显示功能断面显示功能是将人体从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三个方向进行切割,形成均匀的断面展示人体,共2300多个三维人体解剖结构,分辨率极高,并且可以任意放大与缩小。此功能可满足CT、磁共振成像等专业的学习和应用。 

2.3软件主要按钮功能该系统的界面有多个功能按钮,包括初始化、着色、去色、隐藏、只此可见、截屏、撤销等功能,基本满足所需操作。如着色功能,在点击每个器官时,能显示不同的颜色,一目了然,有利于同学们自学;再比如截屏功能,教师可对自己感兴趣的图片截取,保存,可用来制作教学课件或动画等。 

3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基于以上功能,数字人解剖系统可作为解剖学教学的重要教学工具。与单纯的传统解剖学教学方法相比,数字人解剖系统辅助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3.1图片效果好解剖学是属于形态学范畴,众所周知,图片对于形态结构的理解至关重要,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是解剖学教学的灵魂。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主要采用挂图和多媒体教室的投影仪来展示图片。传统的解剖图谱只能反映平面的图像,缺乏立体感和真实感,而且是静止的,不能放大,对于刚接触解剖学的医学生来说,不利于理解。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图像的清晰度和饱和度均优于普通图谱,而且图文并茂,画面生动形象,将原本枯燥难懂的解剖学知识非常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完整人体数字可视化系统的图片具有以下优势:①三维解剖结构可以任意角度调整,可仰视、俯视等多角度观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结构的立置和毗邻关系。②在断层精度方面,男女分别为0.1mm~1mm和0.1mm~0.5mm不等距,合成后的矢状面和冠状面结构图像清晰,能够任意放大或缩小,这对断层解剖学的学习非常有益。③在完整性方面,本系统的断层数据是连续获取的,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另外,该系统也是一个动态的管理系统,可以随时修正添加最新的图片和资料。 

3.2可提供学生课后自学解剖学研究内容较多,而课堂上时间有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而繁杂的理论知识,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复习已学过的实验条件尤为重要。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尸体标本紧缺,开放实验室供学生自行观察标本无疑加大了标本的损耗。数字人解剖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点。该系统既可以在高校建立虚拟人体实验室,作为课后实验室开放的主要平台,也可以安装在校园网上作为学生自学使用,从而在不降低学习效果的基础上,有效减少尸体标本的损耗。数字人系统虽然不能完全替代实物标本,但其层次分明和条理清晰甚至优于实物标本。学生在独自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主动性提高了,学习起来当然就容易多了。 

3.3考试管理系统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的成绩仅取决于期末的一次考试分数,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标本考试也存在一些局限。数字人系统的数字化教学平台考试系统可改善这一现状,实物考试也就不再局限于实验室。教师自行出题,利用系统图片的优越性,可任意角度去考察学生对于人体结构的掌握情况。系统还可以自行阅卷,省去大量人力,方便快捷。 

总之,中国数字人解剖系统是在传统解剖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医学信息技术、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等建立起来的,为解剖学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工具,既作为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教学使用,又可作为断层解剖学课堂教学使用,也可供学生网络自学和临床论文 参考,并且可以有效缓解当前人体解剖标本来源紧缺的现状。本系统并非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工具,而是作为辅助和补充,实践证明,中国数字人解剖能改善医学院校解剖学教学条件,充分弥补实验教学和考核方法的不足,提高教学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