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贸易结构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1 17:05:3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贸易结构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贸易结构论文

篇(1)

2007年我国的进出口总值达17606.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其中,出口9690.8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1亿美元,增长20%,顺差1774.7亿美元,增长74%。伴随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内市场国际化,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以低成本、低价格取胜的竞争优势不仅不能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还有可能成为提高竞争力的障碍。所以我们要在新的形势下重新审视贸易增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以期达到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

1.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现状

(1)相对于货物贸易,我国的服务贸易比较落后。据WTO统计,2007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为7620亿美元,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的7.3%;而服务贸易出口额为810.2亿美元,仅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3.4%。同年,我国货物贸易在世界上排名第三,服务贸易排序第八;另一方面,我国服务贸易总是逆差,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达97亿美元,尽管2007年逆差额减少,仍为40.1亿美元。

(2)出口产品结构仍不合理。目前,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比例提高,突出表现在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出现了快速增长。但我们也要看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制成品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商品还远未成为出口的主导产品,在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品领域,我们仍然属于净进口国,我国对外贸易总体上仍然呈现依靠出口低附加值消费品换取资本品的格局。

(3)从贸易主体结构来看,外贸受制于外部因素。我国出口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只体现在最终产品上,主要是生产环节上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而技术水平、研发能力、核心技术、产品品牌、营销网络还受制于外来的跨国公司。外商投资企业主导机电产品的出口格局。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的机电产品出口占我国全部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73.7%。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中一般贸易额723.1亿美元,外商占57.6%;加工贸易出口2398.9亿美元,外资企业占86.6%,主导了加工贸易中的机电产品出口。

2.对外贸易结构现状的原因分析

(1)出口导向型外贸政策没有适时调整,在亚洲“四小龙”成功运用“出口导向”政策实现经济的巨大飞跃后,我国也采用这种外贸政策。不可否认,当时出口导向型政策对经济增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出口额的大幅增长,这个政策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以量取胜,相互降价”是扩大出口的主要手段,出口秩序混乱等种种弊病暴露出来就不足为奇了。

(2)“比较优势说”没有动态运用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我国出口的主要产品。尽管目前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在出口中已占相当大的比重,然而我国只是承担了组装、装配的角色,这部分附加值低,其实质仍然是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较低的污染排放成本等因素推动出口的增长。

(3)没有及时调整引进外资政策,目前,外资已逐渐从合作、合资转化为独资、控股等方式,2007年,外商独资在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所占比例为67.33%,大大超过中外合资的22.90%,况且相当一部分外资企业只是将生产环节放在中国。在这种形势下,技术的溢出效应就要减弱,企业的管理水平得不到显著提高,“以市场换技术”的目标不能实现。3.从对外贸易结构与增长方式角度提出贸易发展的对策

(1)转变发展观念,加快结构调整转型步伐。以“共赢”的理念营造良好的外贸经营环境。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需从单一考虑本国利益转变为树立一种“共赢”的观念。要充分认识到,通过技术引进可缩短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通过进口可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推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出口结构调整;通过进口可为出口打开更广阔的通道,创造更好的出口环境。在重视出口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进口,优化进口结构,以实现出口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贸易额不能再成为发展的唯一目标取向,提高产品竞争力,降低对资源的消耗,提高出口效益,应成为发展中更关注的方面。

(2)向知识密集与研发领域进行政策倾斜,集聚并提升知识产权优势,发展知识产权战略。比较优势的局限就是“比较优势陷阱”和二元经济结构下的“贫困化增长”;竞争优势涵盖着国家、产业从高到低的多层次内容,要求极高,我们一时很难满足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的全部要素(四种新要素和两种辅助要素)的要求,而只是产权优势则可以以相对较小的局部性投入,获得局部的、赶超型的、战略性的优势。

(3)优化贸易结构,完善贸易方式。首先,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增加服务贸易出口。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就是要鼓励那些附加值比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商品多出口,限制出口大量耗费能源、资源的商品。逐渐转变竞争手段,从“以价格取胜”转变到“以质量取胜”;要提高银行、金融、保险、电信、运输等行业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鼓励其“走出去”。其次,提升加工贸易产品结构。2007年加工贸易在出口中的比重达53%,其在推动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篇(2)

中美自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高速发展,优势互补明显,贸易结构日趋多元化。贸易的飞速增长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惠,给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贸易摩擦也在增加。2001年底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以来,中美贸易出现了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问题、反倾销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人民币汇率、纺织品配额问题以及贸易发展不平衡问题等。例如,2002年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实施钢铁保障行动;2003年美国对华纺织品实施特别保障;2004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中国彩电和寝室木家具征收反倾销税,美国商务部还明令禁止美国进口中国购物袋,美国主要纺织品服装协会和工会要求推迟取消纺织品配额。

二、中美贸易现状原因分析

(一)美国的对华贸易限制制约了其比较优势的发挥

在美国可以自由进口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美国却对其国内企业向中国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设置了诸多限制。这种贸易的不对称无疑是导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两国居民的需求结构也存在着巨大差异。在人们的收入水平很低时,人们的绝大多数支出都将集中在食品等必需品上,即此时的恩格尔系数非常高。而当收入水平比较高时,除了购买生活必需品还可以购买高端产品来提高其福利水平。而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美国一般是高技术高档产品。显然,不管人们的收入水平高低生活必需品都是必须购买的,这就导致美国会大量进口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由于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比较低,对美国生产的高端产品的需求却非常低。这种由于收入水平的巨大差异而导致的两国对贸易产品需求的不对称是造成美对华贸易逆差的长期因素。

(二)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

美国总统大选每四年举行一次,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历次美国总统大选中,美国对华政策都是两党总统候选人相互攻击的重要议题,这也是赢得选举最方便的武器之一。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共有三次,从这一时期的情况看,每逢大选临近,两党总统候选人就会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各种问题显示强硬立场,发表颇具贸易保护色彩的言论,这几乎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

(三)世界经济不景气导致美国出口的下滑

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贸易逆差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出口贸易额的下滑,而不是进口贸易的激增。据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透露,在过去两年中,美国制造业的出口贸易额减少了850亿美元,主要原因在于海外需求的疲软。相反,中国对美国的进口却在增加。

(四)中美两国彼此对外直接投资(FDI)比例极不对称

中美两国间的巨额贸易顺差,在很大程度上与两国之间的接投资结构相关。美国近年来对华直接投资额均在40亿~50亿美元以上。美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代替了前者对后者的出口,中国吸引的美国直接投资又促进了前者对后者的出口。因此,如果中国具有同美国同样发达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直接在美国设厂,生产美国原本要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那么双方的贸易差额将会大幅度下降,贸易摩擦的几率也会随之降低。因此,中国资本国际化程度应大大提升。

(五)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低下,出口市场范围狭小

现阶段我国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条上的低端,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和附加值较低的一些加工工业。由于缺乏技术含量和自主品牌,许多产品在消耗了大量资源出口后换回的只是少量的经济利益,甚至还不断地被指责为低价倾销。我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主要为纺织品、服装、鞋类等。这些价格竞争力较强的商品一旦大量出口极易引起美国的警惕,导致我国出口产品遭遇种种限制。

(六)中国企业自身和政府部门一些做法也有不当之处

中国企业有“薄利多销”的传统,再加上中国长期对外贸企业进行出口补贴,导致不少外贸企业为完成出口指标对出口产品定价过低,因而经常被控倾销。甚至还有企业为了换取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无利也要销售,造成不规范的定价行为,结果为美国指责中国破坏公平竞争和公平贸易的准则提供了口实。另外,中国国内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中国政府全面履行世贸组织协议的进程。

三、促进中美贸易的相关对策

(一)早日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对中美双方来说,“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它代表着美国对中国经济性质的理解以及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成绩的认可度。因此,中国应在政治层面上对美国等采取歧视性措施的主要成员施加压力,使其早日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二)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完善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使中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体,从而缩小中国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体制差异。这种差异的缩小可以使得信任程度增加和缩小美国对中国出口技术产品的控制范围,使中美贸易实现平衡,从而使中美贸易在进出口平衡的基础上实现健康发展。

(三)改变中美两国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由外贸拉动向内需拉动过渡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中美两国经济相互联系、彼此依赖的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状况,但这种依存是不对称的。因此,从长远发展战略来看,我国应将宏观调控的着眼点更多地放在扩大内需上。我国拥有13亿人口,国内市场十分庞大,而且经济发展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潜在的市场需求是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在现阶段,扩大内需应将满足内需作为前提,满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包括贫困群体的要求。

(四)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解决贸易摩擦

篇(3)

一、加工贸易是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重要链条

从一般意义上讲,对外加工贸易是指一国从国外进口主要原材料、零部件,在国内加工、装配后再出口的一种贸易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通常是外国企业以合资、合作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的已有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行销到全世界各有关地区的一种贸易做法。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参与亚太区域乃至世界产业分工的重要链条,符合当今世界贸易发展的潮流。例如发展“两头在外”的轻纺、机电产业,通过对外加工贸易扩大了出口,适应了国际市场,有力地增强了国际竞争能力;同时也加快了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进程。

我国航天系统对外加工贸易的发展显得不太平衡,地处内陆的企业发展比较缓慢,而地处沿海的企业,有的已通过对外加工贸易形成产值数亿元的规模。例如八院的上海仪表厂,就是抓住了日元升值、日本企业急于寻找海外生产厂家谋求发展的机遇,同美能达公司签订了多批合作生产复印机组件的合同,第一年产值就达1亿多元,第二年接近3亿元,出口创汇达2500万美元,产品直接销往欧美等国家。这在当今不少国有大中型企业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无疑是一个奇迹。上仪厂通过对外加工贸易,不仅使企业生产经营快速增长,而且还通过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建立了一家新的专门发展对外加工贸易的企业--航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这就是抓住了国际产业分工的机遇,通过对外加工贸易有力地激活了企业,同时增强了军工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二、加工贸易的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

从加工贸易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重要一环,符合当今世界贸易发展的潮流。加工贸易的发展实际是我国通过对外开放承接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某些中等技术产业,充分发挥了我国的优势,包括廉价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成本低廉、以及有一定工业和技术基础等,加快了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进程,增强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90年代以来,我国加工贸易的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外商投资的合资企业逐步取代了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二是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为主导,逐步向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三是加工贸易的技术档次在逐步提高,出现了一批批技术先进、规模领先的大型项目;四是加工贸易企业相互之间的配套程度在提高,不少企业使用国产原材料和国产零部件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加工贸易与国内产业的协作联系正在加强。从这些情况看,加工贸易升级的步伐在明显加快,今天的加工贸易同改革开放初期的加工贸易已产生了质的差别。事实上对外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现代工业生产和流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后,其经营格局对海关监管和整个经济管理形成了日益严峻的挑战;二是加工贸易的外向循环与国内产业的循环,未能形成有机的联系,因此制约了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带动作用的发挥;三是走私漏洞现象增多,这对国内的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都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因此,置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大背景下来认识加工贸易,并在此基础上理顺加工贸易的政策,加强和改进加工贸易的管理,仍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三、加工贸易将发展到一个高级阶段

从当前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看,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加快,必将推动全球加工贸易以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并在更大范围得到发展,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一种主要方式。当前,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迅猛,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增长速度已大大超过其他非高技术制品。高新技术产品的部分加工组装业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领域的突出优势,不仅将加剧其产业向国外转移的过程,并且也将以具有较大接纳能力的市场,作为其转移的目标。在这个发展趋势中,中国将成为未来高技术产业结构转移的主要目标。其次,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具有成熟技术的产业,也将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外加工贸易将会获得进一步发展,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建筑等支柱产业,以及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核能、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均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像日本与韩国等国家一样,我国的加工贸易今后必将经历一个从初级形式向高级形式发展的过程,在加工贸易内涵、市场营销和科研开发等环节,不断优化和升级。实现这个转变,需要一系列政策保障,特别是外贸制度与政策环境面临重大抉择。其中国有企业(尤其是军工企业)经营机制难以适应

篇(4)

(一)对重要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较高

入世后,我国进口商品结构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原材料、中间产品、能源及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较快,尤其是对战略性资源的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我国进口依存度高的产品主要集中于两大类:

一是重要原材料和能源。根据赵瑾2005年对我国各种战略性资源进口依存度的测算,2003年,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的进口依存度分别是35%、36%、47%;镍、天然橡胶的依存度则高达55%以上。2007年我国铁矿砂及其精矿的进口额达到337.88亿美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596%;原油进口额达到797.73亿美元,增长303%;其他用于原材料的初级产品,如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油等进口额增长均超过1倍以上。二是高新技术产品。如我国一般仪器仪表的进口依存度为52.87%,中档产品和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依存度超过60%,大型和高精度仪器仪表的进口依存度几乎是100%。再如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的进口额,从2003年的114.11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24亿美元,增幅达96%。

能源、矿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战略物资进口依存度过高,易使一国的经济命脉受制于人。一旦居于行业垄断地位的出口商对资源进行控制或出口国政府出于战略考虑对产品出口设置障碍,则会给我国带来潜在的风险。同时,由于这些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一旦大量进口,就会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这将恶化我国的贸易条件,降低我国的经济福利。

(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依存度较高

尽管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有了改善,但从总体上说,劳动密集型产品仍是主要出口产品。定义某类产品出口依存度为该类产品的出口额与GDP的比重。按传统SITC分类,将0、6、8类产品归为劳动密集型产品,1、2、3、4类产品归为资源密集型产品,5、7类产品归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得到这三类产品的出口依存度分别是17%、1%、20%。需要说明的是,从表面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依存度要稍高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实际上这些产品不都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技术高附加价值产品。美国普查局将高技术产品分为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光电技术、信息与通讯、电子电机、柔性制造、高新材料、航空技术、武器、核技术10类。显然,据此标准,第5类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第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在目前技术水平条件下,更多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根据我国商务部最新标准,即将高新技术分为计算机、通讯技术、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材料技术、其他技术10类,200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183.7亿美元,出口依存度应为10%,比传统方法计算的18%明显要低。这就是说,我国事实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依存度比上述计算的数据要低得多,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依存度比上述计算的数据要高得多。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依存度高,说明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主要来自廉价的劳动力而不是资本和技术要素。这种竞争力格局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恶化了贸易条件,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也使我国贸易发展面临着其他更多发展中国家的低层次竞争局面。(三)服务贸易依存度低于货物贸易依存度且出口依存度高度集中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出口额和进口额已分别由1982年的18.7亿美元和24.8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44亿美元和838亿美元。但与货物贸易比,我国服务贸易依存度很低。定义服务贸易依存度为一国服务贸易额与该国服务业产出的比重。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依存度仅为20%。同时,由于服务贸易包含的范围极广,需要进一步细分。2005年服务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比重及服务贸易出口依存度,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依存度较高的集中在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三类,其他九类出口依存度都很低。这说明我国服务业出口以传统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为主,知识与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如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广告宣传、金融服务、专利使用和特许费等出口比重极低。同时,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口及逆差主要集中在运输、保险服务、专利使用和特许费等项目上,2006年此三项逆差占服务贸易总逆差的323%。

一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决定于该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目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猛,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对象,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日益成为决定一国贸易竞争力的主要指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低下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分工地位。

(四)加工贸易依存度较高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工贸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分别定义加工贸易依存度和一般贸易依存度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及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得到2001-2007年我国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贸易依存度,详见表2。

由表2可见,目前我国较高的贸易依存度很大程度上是由加工贸易形成的。加工贸易成为我国的主要贸易方式,这符合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目标。但对我国来说,即便出口产品已从传统的纺织品转为机械、电子等制成品,企业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核心技术,大多数企业承接的加工贸易仍属劳动密集型产品,从加工贸易中获利的主要也还是劳动力报酬。

从现实看,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格局已发生了所谓的“贸易顺差国际转移”现象,即贸易顺差大、依存度高,在贸易过程中却没有获得相应的贸易利益,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下。据计算,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5%-20%之间,拉动GDP增长在1.5%-2%之间。不仅如此,高贸易依存度还为他国利用,成为西方国家向我国施加贸易压力的筹码。

(五)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市场依存度较高

目前,与我国有经济贸易往来的国家有220多个,但我国进出口市场集中于少数国家。定义某市场依存度为一国对其某一贸易伙伴国的贸易额与该国GDP的比重。从出口来说,2007年我国对欧洲、美国、日本、东盟、韩国的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60%,对以上国家(地区)的市场依存度分别为7.6%、7.2%、3.2%、2.9%、1.7%。再从进口来说,2007年我国从日本、欧盟、东盟、韩国、美国的进口占总进口的73.6%,对以上国家(地区)的进口市场依存度分别为5.3%、3.9%、3.1%、2.9%、2.7%。可见,我国进出口商品的流向有高度的集中性。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高度依赖直接导致出口企业间恶性竞争,相互杀价,不仅限制了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而且极易在主要贸易伙伴国内部形成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环境。

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商品结构依存度、贸易方式依存度、进出口市场依存度等多角度看,我国的贸易依存度结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使我国面临巨大的出口压力,而且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调整贸易依存度结构。

篇(5)

1.从经济学上分析

从经济学上讲,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国家经济的增长。人民币汇率从1994年至2005年7月21日,已近十多年没有进行较大的调整,而这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国外经济机构的评价。国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就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

(3)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外汇节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本币定价过低,本币有升值压力。

(4)与各国货币升值的比较。近十几年来,世界各主要货币包括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即人民币实际上也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

2.从国际政治上分析

人民币汇率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国际政治问题。有学者特别指出,一些西方国家频频呼吁人民币升值,背后还另有原因。有的是出于嫉妒,有的是为了转移国内对当局的指责,有的则是为了争取国内制造业的选票。如西方国家简单地将人民币币值水平与其本国制造业的衰退联系在一起,试图强迫人民币升值。造成美国就业机会减少的因素不是中国,而是全球化竞争的无形之手。

金融霸权作为军事霸权和经济霸权的延伸,美国凭借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强制性地推行其政策,不断获取霸权利润,维护其“金融霸权国”地位。美国通过美元贬值,既能减轻其外债负担,每次美元大幅贬值都能使美国债务减少三分之一,又能刺激其产品的出口,还能转嫁其各种经济危机,成为其对其他国家进行剥削的主要形式。人民币汇率之争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与美国对华反倾销政策一起,构成了布什政府对华经贸政策调整的新内容。

二、剖析人民币升值对贸易结构的总体影响

人民币长期的升值过程必将改变国内资源配置的方向。过去在出口拉动型战略下,国内非贸易部门的发展受到了压制。在本币低估的情况下,非贸易品部分间接的为贸易品部门提供补贴,贸易部门虽然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特别是加工贸易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总体来看,整体的贸易顺差处于低水平扩张的状况,大量产业资源流向了低附加值制造业,非贸易品部门的各类资源要素(包括劳动力)面临着向底部竞争的恶性循环,国内消费需求无法有效启动。

人民币升值将降低进口产品价格使得原材料进口依赖性强的企业受益(前提是汇率升值能强过价格上升)。同时,人民币升值也将提升出口产品价格,降低产品国际竞争力。从长期来看,由于企业的成本收益受到影响,其必然将随之进行相应的发展战略调整,进而将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和国内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的产出定位将会逐渐转向国内市场。对于资源和商业终端体系的占有将成为未来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领域。技术引进和设备升级将成为进口的重点目标。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逐渐成为出口的主导产业。产业上下游整合的力度将加强,增强行业进入壁垒、占领长期优势资源(特别是稀缺资源)、强化战略部署和提高议价能力将成为立足于长期发展企业的优先选择。以下具体列举汇率的变化对石油石化等行业的影响情况:

1.对石油石化的影响

汇率是一个影响石化行业盈利的主要外部因素。石化行业对进出口的依赖性比较强,特别是大宗原材料部分。汇率的变动直接构成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由于不同子行业对进出口的依赖程度不同,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不同子行业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

从进出口的角度分析,汇率的升高必然会降低进口的门槛和增加出口的难度。对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我国主要是进口,例如合成橡胶和合成树脂,而出口则主要集中在基础化工原料,在这方面的优势是资源,而不是技术。因此,汇率的升值必然更加强化附加值高产品的进口,导致国际产品对国内市场占有的加剧。同时,会更加压榨资源类化工产品的利润空间。

对原油开采业的影响。对于原油开采行业,目前我国进口依赖度比较大,从理论上讲,如果人民币升值1%,进口的原油价格用人民币衡量就会相应降低1%。对国内原油开采业来说,售价也将下降1%,对开采业的影响是不利的。

对炼油行业的影响。对于炼油业,由于人民币升值1%,则原油成本相当于下降1%。而成品油价格的定价机制是区间机制,售价不仅仅与国际定价有关,还与定价机制有关。因此,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与成本并不联动。

对大宗化工品的影响。对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为代表的中游产品来说,目前处于进口大于出口的格局。

对综合类石化公司的影响。对于综合类的石化公司来讲,主要的原料供应来自国外,如原油,而自己的产品主要是满足国内市场,所以汇率上升将获得成本降低的好处,但自己的消费市场可能面临国外低廉产品的冲击。

总之,汇率将通过价格和市场竞争,对石化子行业产生不同的影响,需求将部分抵消价格波动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同时,汇率因素虽是影响因素,但并不是主导影响因素,如果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幅度在5%~10%之间,这样的一个幅度不构成对石化行业的根本性影响。

2.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我国电力企业利用外资比例总体很小,部分电力企业利用的外债主要是美元和日元,且多属于长期借款。根据我国现行财务会计制度,汇率变动产生的外币折算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在偿还期之前只影响其财务报表,并不影响其实际现金流。若人民币步入升值通道,遭受巨额汇兑损失的电力行业业绩将有较大改观。

3.对信息家电业的影响

对于信息产业而言,大量进口配件的企业从人民币升值受惠。比如笔记本制造业,国产笔记本虽然不是整机从国外进口,但是很多配件都是需要进口的,而这些配件的成本是占整体成本很大部分,所以必然带动笔记本价格的下降。

4.对纺织行业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纺织行业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据研究,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2%~6%。如果人民币升值5%~10%,行业利润率下降10%~60%。特别是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行业受损较大。上市公司中的先进企业,因利润率较高,导致成本中可贸易品占比下降,每百元受损的绝对额较大,但利润率下降的幅度较小;加之议价能力较强,因此龙头企业所受升值的负面影响小于全行业。但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议价能力下降,如果企业为非龙头企业,议价将受人民币升值较大影响,人民币升值的边际负效应会扩大。

三、人民币升值趋势条件下贸易结构调整的几点设想

1.以竞争优势为导向

中国所具有的静态比较优势主要在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这一优势造就了中国作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地位。但是人民币的升值趋势愈来愈明显,贸易条件持续恶化、贸易摩擦相继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与出口产品结构升级的要求日益迫切,为此,中国需要通过国内改革与发展,超越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约束,创造国际竞争优势。创造国际竞争优势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贸易结构导向的转变,即以资源禀赋为导向转向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另一方面是通过各种创新和交易效率的提高等途径有效的进行由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化。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而竞争优势是国际竞争中更具能动性的因素,比较优势只有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目前中国国内企业和产业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能力较差,中国不少企业和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缺乏足够的竞争优势。为扭转这种局面,适应人民币升值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中国外贸发展战略认比较优势为导向转向以竞争优势为导向的轨道,实为必然的选择。2.推进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提升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

由于制度的形式和效率是有差异的,由此产生各国基于制度差异的竞争优势,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尚未被人们高度重视的特殊竞争优势。在有利于竞争优势持续提升的各种制度安排中,产权得到明晰界定且可得到明确保障以及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正确实施是最有效的。因此应通过制度创新努力构建这样一种环境:有关经济主体对其贡献性努力能盈利且可持续,经济主体所从事的技术含量高、外部效应大、动态规模效应突出的产业能得到政府的适当保护与政策扶持。只有这样,经济主体才会有创新的激励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这不仅可以使经济主体获得创新利润,而且可以使经济主体从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中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同时也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从而推动中国贸易结构的升级。

科技创新在提升对外贸易竞争优势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技术创新不仅使创新国在国际贸易中不断保持竞争优势,而且还会使它们得到额外的利润和更多的好处。

3.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推动贸易结构升级

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只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提供更好的盈利空间,而目前在中国9个高技术领域中,贸易竞争力较强的只有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生物技术两个领域,其他7个领域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为负数。因此,不断提高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促进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推动贸易结构升级,无疑成为今后贸易的发展方向。

为了推进贸易结构升级,在进动中,应通过关税的结构分布所形成的有效保护以增加高技术产品的竞争力,在出动中,应采用鼓励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以提高高技术产品出口面临的名义有效汇率和出口效益。

此外,在对外商逐步实施国民待遇的同时,仍使用一部分优惠政策,引导外资投向高技术领域,同时,增加对低技术产业投资的约束力度,以提高与贸易有关的外国直接投资活动的技术含量,推动贸易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4.寻求外贸的可持续发展

在被低估的人民币的贸易条件下,中国贱价卖给外国的商品不但耗用了中国的资源和人民的劳力,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环境。人民币升值后,贸易发展的着眼点应置于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密集型绿色产业上。应把开发绿色食品、绿色纺织品和服装、绿色中药、绿色机电产品、绿色包装等绿色产业和产品作为优化出口产业结构,提高出口档次和竞争力、争夺21世纪国际市场战略制高点的重要举措。进口贸易应积极鼓励引进有利于环境的技术与设备。坚决禁止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包括危险废物和国外淘汰的严重污染环境的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加强进口商品检验和检疫力度,防止危害人民及动植物安全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为此应建立中国的绿色壁垒体系,以维护国家基本安全,保护人民和动植物健康安全,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建伟余明: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7

[2]张志超关志雄:再谈人民币汇率走向[J].国际经济评论,2007

[3]宋泓:工业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6

[4]郭树清: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和经济[J].中国外汇管理,2007

[5]杜进朝:汇率变动与贸易发展[M].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

篇(6)

我国今年的外汇储备达到7000亿美元,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自然来自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大量顺差贸易。由此,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已初露端倪。大量顺差贸易自然引发高发性贸易磨擦。进口影响供给,出口影响需求。需求扩张引发贸易磨擦。

这里引入外贸依存度这个概念。外贸依存度,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总额相当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它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基本指标,也是反映一国与国际市场联系程度的标尺。世界各国的平均外贸依存度由1970年的27.9%到1990年升到36.7%,2000年又升到41.7%,直到2003年也才接近45%。而对比我们国家的情况:1970年5.0%,到1990年一跃升为29.8%,2000年又创历史新高43.8%,2004年已达70%。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较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增长过快,而且已明显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对比日本的外贸依存度,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21%-26%下降到80年代末至20%以下,基本上维持在3个百分点变化范围内。而且世界范围内存在一个趋势,越是经济发达的大国,外贸依存度变动范围越小。

进口依存度的提高不仅会对我们国家的相关产业发展造成冲击,而且在目前经济过热的条件下,将进一步增加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难度。

出口依存度结构来看,我国轻工业和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依赖国际市场,不仅容易引发贸易磨擦,增加就业压力,而且严重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我国的出口市场主要依赖加工贸易的方式,不仅减弱了出口结构升级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作用,而且使我国贸易福利水平降低。

2.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增速如此之快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我国的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且以制造业为主。第二,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程度较低,而且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单从国内GDP角度来讲,美国的第三业占GDP的比重超过75%,而我国的仅为33%左右。第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当GDP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而对外贸易增速越快则外贸依存度越高。

3.要减小外贸依存度,必须要在对外投资以及扩大内需,扩展国内市场上下功夫。

如果从另一方面来讲,我国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速在10%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来看,外贸依存度过高也不一定就代表着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系数会下降;同样,也不能说明国家的安全系数会上升。关键在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制定正确的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建立规避外部风险的机制。

二、进出口贸易行业间增长的不平衡

进出口贸易行业间包括货物贸易发展的不平衡,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之间结构的不平衡。当然这其中有地区性的不平衡,也有贸易额方面的不平衡。

广义的进出口结构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中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所占的比例大小。它是一国进出口贸易处于何种程度的外在表现,即一国国内生产能力的大小。我国在这一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平衡,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存在严重的不均。

1.货物贸易

2004年,出口贸易中机电产品实现出口贸易额323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3%,占出口总额比重54.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为1665亿美元,同比增长50.2%高于出口增幅14.8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比重上升到27.9%。

进口贸易中原油增长34.8%,成品油进口增长34.1%,煤同比增长73%,铁矿石增长40.5%,棉花增长1.2倍于上年同期,机械设备增长28%,主要作为中间产品的电器及电子产品进口增长36.7%,当然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货物贸易中的一些结构优化的趋势,但是仍然存在出口初级产品所占比例过高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属于内需拉动型国家。所以能在进口贸易中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消费市场需求,这也有利于我国在出口贸易中出口占重要地位的劳动密集型相关产品,以达到平衡贸易、缓解贸易压力、避免及减少贸易擦的目的。然而在进口贸易中却要不断考虑到国内市场的消化能力,要注意到对国内相关产业的保护,以及对国内一些重要行业的扶持,引进必要技术,重要的是对技术的吸收及利用。中国出口贸易中也要不断得到出口结构的升级,商品结构的优化。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图实现科技兴贸的目的。国内也要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较高领域中寻找利润。争创有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争得一席之地。

2.服务贸易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通过商业现场或自然人现场向消费者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交易过程。

由下表可见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总体处于逆差状态。这之中仅有少数的行业如旅游、建筑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处于顺差地位,绝大多数行皆处于逆差地位。

2004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金额单位:亿美元

项目进出口出口进口差额

金额增速%金额增速%金额增速%

服务贸易总额1345.6731.88624.3433.60721.3330.42-96.99

1.运输366.1140.06120.6752.63245.4434.61-124.76

2.旅游448.8837.72257.3947.87191.4926.0965.90

3.通讯服务9.13-14.374.40-31.014.7210.49-0.32

4.建筑服务65.0433.373.8121.7461.2434.16-57.43

5.保险服务28.9035.173.8121.7461.2434.16-57.43

6.金融服务2.32-39.650.94-38.181.38-40.61-0.44

7.计算机和

信息服务28.9035.1716.3748.5412.5320.943.84

8.专有权利使用

费和特许费47.3329.492.36120.9444.9726.73-42.60

9.咨询78.8747.8531.5367.2547.3437.24-15.82

10.广告、宣传15.4763.858.4974.626.9852.511.50

11.电影、音像2.17110.550.4122.571.76152.87-1.35

12.其它商业服务244.2913.52159.515.9484.7831.1674.73

13.别处未提及的

政府服务9.0911.893.785.505.3116.94-1.52

首先,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较低。2004年上半年,中国服务贸易额占整个对外贸易总额(含货物和服务)的10%,较2003年底下降2个百分点。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外资流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等第二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服务产业利用外资约占全国外资流入总额的1/5左右,由于服务领域总体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影响了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制度的引进。另外,中国大部分服务领域(如电信、运输、金融和保险等)主要以国有成份为主,缺少必要的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中国服务产业的发展速度,造成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非均衡发展。

其次,服务贸易发展不平衡,项目和市场过于集中。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和其它商业服务,分别占服务贸易总收支的32%、29%和17%,合计占服务贸易总收支的78%。目前,中国服务贸易收支伙伴也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国内地区发展情况看,上海、北京和广东等地区服务贸易规模较大,而中西部地区服务贸易所占份额极小。服务贸易交易项目和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形成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水平偏低、短期内难以有所突破的格局。同时,由于服务贸易发展的多元化程度不够,导致中国服务贸易抗冲击能力较差,易受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

再次,高附加值服务产业落后,制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较快的项目集中在旅游、运输、转口贸易、经营租赁等劳动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的低附加值项目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专有权利和特许、广告宣传和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项目,受制度、技术、知识和文化等基础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三、不同性质企业进出口贸易额的不平衡

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外资企业的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一半以上;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其它性质企业的规模在扩大。

1.外资持续稳定流入对贸易增长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2004年中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制造业领域吸收外资的比重仍保持在70%的较高水平。2004年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386亿美元,增长40.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7.1%,较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进口3246亿美元,增长40%,占进口总额的比重达57.8%,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2.国有企业出口摆脱了近年来相对低迷的局面,实现了22%的较快增长,增幅同比提高了19.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6.6%,同比提高了13.9个百分点。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增长59.8%,仍然大大高于总体出口增幅。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34%,略低于出口总体增幅,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达到56.7%,但同比回落了14.5个百分点。

3.其它性质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热情进一步高涨。除了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因素外,今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体制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的建议、措施

篇(7)

1.进口

借助于进口产品来开拓国内市场,引发该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当该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规模经济得到充分利用,生产成本显著下降时,再利用本国某些生产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出口该产品,并通过国际市场的开拓,进一步促进该产业的发展。

2.出口

即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其主要目的是利用扩大出口带动整个工业结构调整。具体做法为:首先在国内开发新产品,形成国内市场,以此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当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时,便开拓国外市场,扩大出口。随着国外市场的形成,进一步出口有关技术和输出资本。当国外生产能力形成之后,再把这种产品以更低价格打回本国市场,以此促进国内这一产业的收缩,乃至转向其他新产品的开发。通过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该国的产业结构便不断发生变动,从而获得动态比较利益。

3.贸易二元化

一国既需要由出口产业,也需要有不出口的产业,这样国内产业结构才能均衡发展。同时,一国的出口产业会对不出口的产业产生影响。

综上,国际贸易能有效调整产业间各种耦合方式,提高产业协调性,强化结构聚合效应。

(二)产业结构影响国际贸易的形式

1.在自由贸易中,产业结构的差异决定了各国贸易机会成本的差异

产业结构的差异,不管是阶段性差异还是部门结构差异,都会体现为边际转换率的不同。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的国家,由于其技术层次较低,那么为了换取它所需要的工业品,就不得不动用更多的资源,所丧失的机会成本就会很大。对于产业结构层次较高的国家,由于技术层次高,转换率高,因而用较少的资源生产工业品就能换取较多资源生产的初级产品,这就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资源的一种变相掠夺,即使贸易条件均衡的情况下,这种掠夺也是存在的。

2.产业结构的阶段性差异与国际贸易条件

产业结构的阶段性差异是由生产技术体系的差异决定的,是技术层次差异的表现。技术的不断进步,意味着边际转换率的不断提高,从而改变某些资源的相对稀缺性。边际转换率的提高,对于既定的贸易条件,就意味着贸易条件的相对改善,而对于技术停滞或进步缓慢的国家来说,就意昧着它对于技术进步国的贸易条件相对恶化了。

3.产业结构的部门性差异与国际贸易中适应经济波动的能力

产业结构较完全的国家,其适应经济波动的能力强于产业结构单一的国家,并且可以通过向它国输出这种波动来稳定自己的经济。而产业结构单一的国家由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使它在适应经济波动上显得极其脆弱。

二、我国产业结构与国际贸易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产业结构总体现状

我国的产业结构经过长期的调整得到了较大改进,但与世界各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产值结构突出地表现为总体水平低下,结构严重失衡:第一产业严重滞后,第二产业过度超前,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而且第二产业的超前发展,是建立在大量消耗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为代价的。

(二)我国国际贸易的现状

我国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以进养出当属于这一类型。以进养出是指利用国外原材料和技术加工生产成品再出口。在国内生产有潜力,国外销路较好,而在原材料和零部件短缺的条件下开展以进养出业务,可以充分发挥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挖掘设备、技术潜力,扩大出口商品生产,形成劳动密集型要素组合方式。

(三)应注意的问题

1.结构开放的负效应

国际贸易有可能在没有改善国内产业结构甚至导致国内产业结构恶化的情况下也会带来短期的经济增长,这种增长是以国内资源的大量低效使用为代价的,最终仍会阻碍经济增长。

2.注意深度开放结构下的国际产业分布与产业转移。在各国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基础上的国际分工分业格局,必然是发达国家主要发展尖端产业,中等发达国家主要发展现代产业,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发展传统产业。作为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这一产业分布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完整的产业关联,然而从每一国家来说,其产业结构则是“残缺不全”的,有必要提防国民经济由于国内产业结构“空心化”,造成国民经济内部机制失控;另一方面,还应注意借助于某种力量(如政府扶植等)发挥潜在要素禀赋优势的产业潜能。

3.我们应根据世界贸易结构的变化趋势,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动态比较利益为着眼点,坚持可持续性、资源效益性和竞争性原则,在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的同时,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在保持传统产品竞争优势的同时,创造新的优势,促进结构升级。

4.优化资源配置就要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建立主导产业群,实现经济规模化。必须运用财政金融的“整合力”,促进企业广泛开展分工与协作,使企业从“各自为阵”、“封闭全能型”向“市场牵动型”、“产业拉动型”、“群体联动型”转化,推动产业优化组合。

5.应以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跨越式成长。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强化第三产业的开放,发挥我国劳动力和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国际间长短期资本的输出入管理,鼓励跨国公司的国际经营,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

6.把技术化作为发挥后发优势的战略目标,促进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按传统的方式建立起的低技术含量的经济成长方式,会因能源和物资等的匮乏,非但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反而扩大了差距。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和增值性,提高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才能加速产业结构的成长。

篇(8)

关键词:产品内贸易价值链国际分工模式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经营活动不断扩张,国际竞争已经由最初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历经产业内竞争、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发展为产品内的竞争,这就导致国际分工模式由最初的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发展到现在的产品内分工,与此相应的是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模式也由产品贸易逐渐演化为产品内贸易模式。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引进国,已经逐渐融入国际产品内贸易体系之中,并且这种贸易模式对我国的贸易余额和贸易结构优化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利用国际分工模式和国际贸易模式的演变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而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将有效的增强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

一、产品内贸易的内涵

产品内贸易是新的国际分工模式的产物,与过去主要以产品为基本对象的国际分工模式相比,当代国际分工最显著的特点是,某个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和环节,被拆散后分配到不同国家去进行,形成以工序、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产品内贸易分工所研究的生产形式必须满足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产品的生产必须经过一个或者多个工序;二是产品生产跨越国界,两个或者多个国家为产品价值形成提供生产服务;三是至少一个国家在工序生产中运用了国外进口投入品,并且一部分生产出的最终产品或者中间产品需出口到别国。因此,产品内贸易模式研究的经济现象实质是生产工序跨国式的空间分离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效应,即生产链的全球铺展对要素流动及其价格、生产和贸易模式以及各国及世界整体福利的影响。

二、进制、我国产品内贸易发展现状

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的主要形式为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企业通过进口中间产品,进行组装、加工,将生产出来的产品用于出口,这些产品既可以是最终产品(消费品和资本品),也可以是用于下一环节的中间投入品。但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生产价值链条的末端,主要通过进口中间投入品并加工装配成最终产品(主要是消费品),然后出口最终产品,因此生产产品中最终产品占绝对比重。我国加工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30多年来,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从1981年的220亿美元发展到2007年的12180亿美元,从占出口总额的不足15%跃升到50%以上(见图1)。这是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在我国进行生产和经营布局;我国积极加快改革开放,致力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逐步降低;加工贸易的投入品进口多采取保税措施,或出口时退还所征进口税。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产品内贸易增值率呈波动中上升的趋势,这主要由两方面的因素造成,其一是我国工资增长的幅度超过了进口投入品的价格上升幅度,导致原来一些需要进口的中间品大都开始在我国国内生产,减少了对进口投入品的进口;其二是在中国的价值链延长了,一些本来在国外的生产环节逐渐转移到中国进行,尤其是一些技术、资金密集型的生产环节。

从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的主体来看,在华的外资企业已然是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的主体,而且参与程度正在逐年加深(见图2a、图2b)。由于外资企业拥有全球化的生产和贸易网络,与内资企业相比,它们更容易充分利用中国对加工贸易的优惠措施,把中国作为其全球分工中的一个生产基地。虽然外资企业日益被抢占市场战略所驱使,但把中国作为生产基地仍然是其重要目的。

从我国加工贸易的商品结构来看,随着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加工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来说有以下趋势:

传统商品(纺织、服装、皮革和制鞋)的比重逐年下降,机电产品的比重则逐年上升,到1999年,机电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加工贸易中最重要的产品,进入21世纪后,我国加工贸易的商品结构继续优化。到2007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机电产品701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7.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478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3.6%;进口机电产品4990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2870亿美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6.7%和16%。而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中,服装类加工贸易出口增长明显减缓。

加工贸易的商品结构变化推动着整个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见图3)。如图3所示,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占90%以上,而一般贸易只占8%以下。虽然我国在资本、技术密集产业中只参与了其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但从商品构成上看,加工贸易改善了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

根据本文的分析,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分工的程度不断提升,其表现是产品内贸易指数显著提高,以及中间产品贸易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产品内贸易也产生了诸多积极的经济效应,具体表现为:贸易余额的增加;加工贸易增值率的提升以及贸易结构的优化。但是也要清楚的看到,组装加工仍是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方式,我国仍然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下游环节,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低端地位。根据全球价值链形成的一般规律,这种状况是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必然结果。

三、我国产品内贸易发展对策

首先,大力吸引外资,大力开展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以加工贸易为切入点,积极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

在传统分工格局下,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最终产品意义上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跃升;而在产品内分工的模式下,则深化为产品内部生产链条上的升级,同时也是价值链条上的攀升,而这种跃升在跨国公司的主导下比传统的产业升级更为迅速。从我国当前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来看,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我国仍然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下游环节。要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必须把握当前我国加工贸易蓬勃发展的趋势,并加以深化,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中逐步融入其国际产业链条,从最初从事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加工环节,进而从事资本密集型的零部件、中间产品生产环节,最终从事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贴牌生产、自由品牌生产环节,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而从跨国公司的角度来讲,出于逐利及对国际竞争的考量,跨国公司会逐步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含量,并重视在东道国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这就为我国通过加工贸易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遇。

其次,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在全球产品内分工价值链上的跃迁。

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在跨国公司主导的产品内分工的模式下,只有作为投资母国占据产品价值链的上游,才能获得贸易的主导地位。虽然我国依据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由于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和其他效应,的确会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并逐渐获得技术的升级和资本的积累。但是,投资母国同时也在进行更快的技术更新,在动态发展的价值链上,我国尽管获得了一定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不断在向上攀升,但仍然落后于投资母国,难以摆脱低端分工的地位,在全球价值链上处于下游,从事专业化的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环节。要想摆脱这种局面,必须秉着“走出去”战略。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资金、技术上处于劣势,但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生产技术,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加大科研、教育投入、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将产品的非核心环节转移出去,专著于研发环节和核心生产环节,培养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形成技术积聚效应;通过将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分配到适合的国家,从而将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转化为产品的竞争优势,凝聚多国比较优势为产品优势,提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通过上述技术积聚效应和产品竞争效应,整合全球资源,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加我国企业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

企业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则是从根本上对价值链进行重构。这两种方式对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互补作用。上述两点对策并不冲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并非排斥引进外资,与此相反,继续引进外资以求更广泛深入的参与到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中,是实现价值链攀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篇(9)

中国和东盟具有丰富的竹种资源和巨大的竹林面积。无论竹种还是竹林面积都占了全世界的绝大部分。中国和东盟可以称为“竹子之乡”或“竹类文明之地”。竹种约有4/5为丛生竹,而散生竹种仅占1/5。其中秆形高大通直,材质优良或笋味鲜美可食的竹种数量上100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相比东盟,中国的竹材出口更占绝对优势(图1)。中国在1991年之前的竹材净出口额还不到30万美元,1992年净出口跳跃式增长到2084万美元,1995年达到峰值3321万美元之后逐渐回落,但也维持在1900万美元左右。与此相比,东盟的竹材净出口一直不超过400万美元,最高年份为2002年,为379万美元。在个别年份,如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的1998年,其净出口额甚至为负数(净进口12.7万美元)。主要原因是,东盟的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等均为竹材净进口国家,印度尼西亚、越南和缅甸虽为净出口国家,但出口数量不多。

原藤是仅次于木材和竹材的林产品,原藤中分布最为广泛、应用最广泛的属棕榈藤。棕榈藤是主要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的主要藤资源,东盟国家是其密集分布区域。据估计,全球棕榈藤的分布大约为3500万hm2,而东盟国家的分布为2570万hm2,占全球分布的约80%。毫无疑问,东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藤材出口地区(图2)。其中,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两个藤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其天然藤林面积、人工藤林面积、资源总量以及产量位居世界前两位。其次是菲律宾、老挝。然而,为了保护自身的商业利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盟各国相继限制本国的原藤及半成品出口,其藤原材料出口额也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1996年东盟藤材出口达到最高值(约9087万美元),从那之后,东盟的藤材出口一路下调,2000年为4909万美元,2005年4437万美元。需要指出的是,新加坡国内没有藤资源,但是,该国在2002年之前的原藤出口额一直居东盟国家首位,主要原因是该国贸易、运输发达,通过转口贸易的形式进行原藤出口。新加坡在1990年原藤出口额占东盟国家的71.99%,1995年为46.36%,2002年为37.12%。之后,印度尼西亚的原藤出口额超过新加坡,达到1360万美元。

相反,中国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对藤原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到1995年,中国进口额超过新加坡,成为最大的藤进口国。2005年中国进口额达到3637万美元,占整个东南亚地区的80%以上。同时,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的进口额则明显下降。由此可见,中国在原藤供应方面存在着安全隐患。

二、东盟-中国竹藤产品贸易结构比较

竹藤产品可以划分为三类:食用竹笋、竹藤原材料和竹藤制品。食用竹笋主要包括鲜或冷藏的竹笋、盐水竹笋、笋干丝;竹藤原材料主要包括竹材、藤材和其他编织用植物;竹藤制品主要包括藤制的席子、席料及帘子,藤编成的缏条及类似产品,藤制篮筐及其他编织品,竹制的篮筐及其他编织品,藤、柳条、竹及类似材料制的坐具,藤、柳条、竹及类似材料制的家具。在这三类竹藤产品中,竹藤原材料的价格最低,竹藤制品的附加值最高,食用竹笋次之。

比较起来(表1和表2),首先,中国竹藤产品的加工深度明显低于东盟,主要原因是竹藤制品净出口占中国竹藤净出口总额的比例相对东盟太低。这一比例在中国平均为50%左右,最高为(2004年)59.69%,不曾超过60%,在东盟,该比例平均为80%,最低为(1998年)68.89%,也大大超过中国的最高值。其次,食用竹笋的净出口比例在中国则远远高于东盟。该比例在中国平均约为44.5%,最高为(1998年)52.10%,最低(2004年)40.75%,在东盟,该比例平均只有11%左右,最高为19.78%,不到中国平均值的一半,最低为5.15%。最后,中国和东盟竹藤原材料净出口的比重都很低,中国比东盟更低。中国的竹藤原材料出口比重平均不超过1%,最高为(1995年)1.34%,最低为(1991年)0.07%,在东盟,竹藤原材料净出口比重平均超过了5%,最低为(2005年)2.60%,大于中国的最高值,最高为(1998年)11.33%。不过,东盟的这一比重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6.53%到2005年的2.60%,下降了一半多。

三、东盟-中国在世界竹藤产业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比较

从整个产业总出口额来看,近年来,世界竹藤产品的出口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表3)。1990年世界竹藤产品出口总额29.56亿美元,2005年达到90.67亿美元,增长了3倍,年均增长率约8.21%。中国+东盟竹藤出口之和占世界竹藤出口总额的比例在36%~44%之间,1990年为12.24亿美元,2005年达到37.07亿美元。其中,中国竹藤产品出口额的增长速度相对更快,1990年,中国竹藤产品出口总额5.80亿美元,2005年为26.34亿美元,增长了4倍多,年均增长率约1O.22%,高于世界出口增长速度。中国竹藤出口的快速增长集中表现在两个时间阶段,一是1990~1995年,二是2003~2005年,其间的增长速度均在15%以上。中国竹藤出口总额占世界竹藤出口总额的比重,更是从1990年的19.62%上升到2005年的29.05%,稳居世界第一。相对来说,东盟竹藤出口的增长步伐缓慢,1990年东盟竹藤出口总额6.44亿美元,2005年10.73亿美元,增长不到2倍,年均增长率约5.13%,其增长速度不仅大大低于中国,而且低于世界平均值。与中国相反,东盟竹藤出口总额占世界竹藤出口总额的比重不升反降,从1990年的21.78%下降到了2005年的11.83%。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1990年,东盟的竹藤出口额还超过中国,处于世界首位,但是从次年开始,东盟就被中国超越并甩到后面了。

四、结论

通过比较分析东盟和中国竹藤产品的进出口结构,可以看到:第一,在竹藤资源禀赋方面,东盟在总体上稍占优势,主要原因是东盟集中了世界上绝大部分棕榈藤资源,而中国在竹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盟在限制原材料出口和促进竹藤制品深加工方面成效显著,中国则略显不足,且藤材供应的外部依赖性较大。第二,由于中国相比东盟竹林面积占比大,竹种多,食用竹笋出口比重较高。第三,尽管中国在竹藤产品出口总量和金额上远远超过东盟,但在出口附加值方面,中国明显不如东盟。东盟80%以上的竹藤出口集中在加工制成品,而中国的竹藤制成品出口比重不到60%。可见,中国迫切需要提升竹藤产业的结构。

参考文献:

[1]USDA.ResentreportsfromFASoverseasof-fices.Woodproducts:Internationaltradeandforeignmarkets.2001(3):7-30.

[2]AntalyaDeclarationoftheXIWorldForestryCongress1997,Non-WoodForestProducts;Outcomeofthesession.FederalMinistryofAgriculture,WaterResourcesandRuralDevelopment,Lagos1988.AgriculturalpolicyforNigeriaForestrySubsector,StrategiesforImplementation.19pp.

[3]Okiriguo,Mabel(1995).EconomicAspectsofcaneproduetindustriesinselectedLocalGovernmentAreasofDeltaState:UnpublishedM.Sc.ThesisattheUniversityofIbadan,DepartmentofForestryResourcesManagementintheFacultyofAgricultureandForestry,77pp.

[4]江泽慧.世界竹藤[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陈绪和,郝颖.21世纪的竹藤产业[J].人造板通讯.2001。(6).

[6]张新萍.世界竹藤发展趋势[J].世界林业研究.2003。(1).

篇(10)

一、简单的文献综述

FDI和国际贸易是要素在不同国家之间流动的两种不同形式,FDI是资本要素和知识要素等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直接流动;国际贸易是多种生产要素隐含在物化的产品中,通过商品的流动实现要素的间接流动。 关于FDI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许多学者在这个领域贡献了大量的笔墨,也奉献出大量经典文献。目前部分学者都专注于争论FDI流出的贸易效应,FDI与贸易出口是替代关系还是促进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Mundell R. A.(1957)发表在AER上的文章修正了H-O理论,放松了H-O理论中要素不可流动的假设,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相互替代。

小岛清(1987)认为,FDI的母国通过在东道国投资建立生产基地的垂直型投资于贸易有互补关系。Markuson(1983)和Svensson(1984)对要素流动和商品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做了进一步的分析,认为商品贸易和要素流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替代还是互补,取决于贸易和非贸易要素之间是“合作的”还是“非合作”。如果是合作,两者会相互促进是互补关系,反之,则表现为一种替代关系。

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不同学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采集不同的数据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争论仍在继续。此外,还有大量的学者倾向于对FDI流入对东道国贸易的影响,Hein(1992)和Lucas(1993)分别对拉美各国以及东南亚各国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实施促进出口贸易政策的国家明显更多地吸引了大量的FDI,出口贸易显著有利于吸引FDI,但是两者存在时滞。Zhang and Felmingham(2001)通过对中国利用外资与出口关系的研究得出与Hein同样的结论。不过,Bayonmi, Lipworth(1995),Muchielli, Chedor(1999)等人的研究结论得出相反的因果关系,他们认为是FDI的增长导致一国出口规模的增加,先有FDI增长后有出口贸易的繁荣。

二、实证分析

目前,在理论角度上普遍认为,流入东道国的FDI可以促进东道国的贸易出口,改善、提升贸易结构;东道国贸易结构的改善象征着其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加上贸易出口的增加,必然会推动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吸引FDI的流入。所以,FDI流入、贸易出口结构和GNP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且相互作用的,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进行回归就草率地得出其相关的结论,而要注意到变量之间的双向相关关系。 本文着重考察中国FDI流入和贸易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以明确流入的FDI是否有利于国内贸易结构的升级,或者是国内贸易结构的升级是否促进了FDI的流入。在考察这两者关系的同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另一个变量,即经济增长,因为其跟要考察的两个变量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忽略对经济增长变量的考察,将会导致我们结论的牵强和不准确。

首先,我们采集中国1984—2011年期间的数据。数据包括: GNP、FDI流入额、初级产品出口额、制造品出口额。 构造变量,令Y代表出口贸易结构=制造品出口额/初级产品出口额;X代表FDI的流入金额;Z代表历年国民生产总值。为了消除变量之间因为数量级的差异而产生的波动,我们以1984年为基期,构造了各变量的指数数据,表1所示。 然后,对变量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检验变量是否平稳。运用统计软件测算结果: 三个变量本身都是非平稳的,不能直接进行回归分析;对变量进行差分,消除变量的非平稳性,经过二阶差分后,在10%的显著水平下各变量都是平稳的,存在协整关系。

第三,在前面检验后的 基础上,对X, Y, Z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做Granger检验: Granger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变量Y是变量X的Granger成因;变量Y是变量Z的Granger成因;变量Z和变量X互为成因,两者的作用是双向的。 所以,虽然中国的贸易出口结构与FDI流入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仅从历史数据实证分析结果来看,FDI流入对我国贸易出口结构的改善没有明显的作用;相反我国贸易出口结构的改善促进了FDI的流入。此外,贸易出口结构的提升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国内经济增长和FDI的流入存在相互促进的双向关系。 第四,对变量X和变量Y,以及变量Y和变量Z分别回归:X=1.06*Y+1.31*X(-1)-0.56*X(-2) (2.56) (6.25)(-2.78) R2=0.97 D.W=1.86 Z=0.55*Y+1.56*Z(-1)-0.86*Z(-2)-55.2 (5.18) (10.69) (-6.30)(-3.64) R2=0.998D.W=1.85

三、结论

通过前面部分的对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第一,贸易出口结构的升级会促进FDI的流入,但是FDI对贸易出口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二,贸易出口结构的升级同样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经济增长对贸易出口结构的影响也不显著;第三,FDI的流入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反之,经济的增长也会吸引更多FDI的流入。 理论上普遍认为FDI流入可以改善贸易出口的结构,但是历史数据显示结果却是恰恰相反。仔细分析一下,所谓贸易结构的改善并非简单的贸易部门本身出口结构的变化,其背后是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正是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影响到贸易部门出口结构的变化。相对于外在因素的作用,国内产业结构对贸易结构的影响明显更为基本和深刻,所以,一个国家贸易结构的改善和升级,在根本上是需要以本国的产业升级为基础和前提;外部因素,像国外资本的流入对我国贸易结构升级的作用并不明显。

贸易出口结构提升对FDI的影响是通过两个方面进行的:直接作用,贸易出口结构的升级意味着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为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行业效应。国外资本看到国内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成熟的宏观环境、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自然有进入中国的动机;间接方面,贸易出口结构的升级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东道国经济发展对外资的吸收效应已经被学者们深刻讨论并证明。所以,贸易出口结构升级可以直接的和间接的通过多种途径吸引国外FDI的流入。 中国贸易结构的升级与外资流入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其实,本质上是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贸易出口结构的变化,同时吸引了更多FDI的流入。在另一个方面,根据历史数据测算,FDI流入对促进中国贸易结构升级的作用并不明显。我国贸易结构的升级需要以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为基础,单纯的依赖外资的策略是值得商榷的。

Vernon R,1966.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6,

(2):190. Fontagne L.and Pajot M,1997.How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ompetitiveness:an Empirical Assessment [J].CEPII,document de travail N. 97-167, Dec. 陈波.FDI与中 国对外贸易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06,

篇(11)

(二)区域不均衡地区的不均衡发展严重阻碍了重庆市经济的整体发展,重庆市提出构建“一圈两翼”区域新格局,“一圈”加速领跑,“两翼”全力助推。目前,“一小时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占了全市生产总值的77.68%,“两翼”仅占22.32%;在第二、第三产业上,“一圈”第二产业产值分别是东北翼、东南翼的5.41倍和16.47倍,第三产业产值分别是东北翼、东南翼的5.2倍和16.4倍。

(三)产业发展矛盾重庆第一产业由于地理因素,很难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耕作,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效率低,成本高;第二产业历来是重庆市的支柱产业,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对其依赖度高,而产业设备技术更新慢,存在很大的市场风险;第三产业起步晚、底子薄,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已有的产品存在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等问题。

二、重庆市对外贸易的现状

重庆近年来对外贸易成效显著。2009年全市进出口总额38.6亿美元,同比增长48.7%;其中出口20.9亿美元,同比增长31.9%;进口17.7亿美元,同比增长74.9%。201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24.26亿美元,同比增长61.1%;其中出口74.89亿美元,增长75.0%。进出口总额在我国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列第4位,全国第23位。重庆市对外贸易以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为主体,民营企业大幅增长。民营企业1998—2008年累计实现出口96.04亿美元,占全市累计出口的38.8%,年均增长104.5%。外资企业累计实现出口16.84亿美元,占全市累计出口的11.6%,年均增长24.1%。在2008年,民营企业出口比重提高到了55.4%,超过国有企业出口比重29个百分点,成为重庆市出口的主体。进口以外资企业为主体,据统计,直辖15年间,外资企业进口份额保持在7成左右,累计实现进口11191亿美元,占全市累计进口的63.0%,年均增长13.3%;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进口43.87亿美元,占全市累计进口的39.8%,年均增长0.5%;民营企业在1998年后逐渐发展,累计实现进口3.49亿美元,年均增长117.4%。目前,以力帆集团、隆鑫集团、银翔摩托、宗申集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成为外贸出口的骨干企业,其出口总额居重庆市出口企业前五位,成为重庆最具活力的出口主体。

三、重庆市对外贸易中看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发展思路不清晰,应明确产业发展方式重庆市在过去的重点支柱产业和将来的重点支柱产业这两点的转换方式上思路尚不清晰。这主要表现在进出口贸易中,传统制造业在科技创新浅升级之后仍然占据进出口量的较高比重,但实际其发展水平仍然滞后,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如软件业、航空航天、生物等行业的进出口总量较低,甚至接近零,发展速度相当缓慢。针对重庆现状,一方面对于适合发展第一产业的地区,要积极发展“一乡一产品、一县一产业”,实现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对于适合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地区,积极革新,采用现代设施和先进技术的配套设施,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市政府建立健全法规,营造好的自由贸易氛围。在市场上培育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开发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大潜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金融机构也要配合政府给予相关的金融支持,及时满足企业发展合理的资金需求等。

(二)产业发展失衡,积极调整重庆市作为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呈非均衡状态。其重工业即第二产业在全市工业产值中占绝对主导地位,主要是依靠汽车、摩托车行业出口打天下。2011年重庆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达430.09亿美元,但问题是进出口结构却极不平衡。产业结构决定对外贸易结构,重庆市第一产业发展随着农民工的转移持续下降,出口额度一直不高,第三产业如通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资格等行业项目非常弱小,几乎是零出口,发展相当缓慢。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公文、讲稿、总结怎么写?

专家解答,全程指导

免费咨询
发表咨询 投稿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