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叙事艺术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许多公共环境需要进行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能够形成逼真的虚拟环境,以刺激公众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使公众享受身临其境的感觉,也能够集中公众的注意力,加深记忆和印象,增强环境艺术设计的画面感。
2.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减少费用损失
在建设一个重大工程之前,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建筑的结构和图形,为建设项目提供框架引导。设计人员根据虚拟图的引导能够更精确地设计图纸、进行材料预算,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节省资金。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1.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弥补环境艺术设计的缺陷
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现实条件限制的情况,如场地缺乏、经费不足等,导致环境艺术设计不能正常进行。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各种场景,弥补了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缺陷。
2.应用虚拟现实技术避免实际操作潜在的危险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因为各种现实条件的限制和危险情况的存在,人们为了保障生命和健康安全往往不直接参与现实情境,进而不能亲身体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模拟这些无法亲自参与的情境,人们可以在这种模拟的环境下进行作业,既避免了潜在的危险,又得到了切实的感受。
3.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超空间、超时间的技术,它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模拟任何一种场景,从巨大的宇宙天体到渺小的微尘粒子,从几亿年前到当今,设计人员都可以在模拟的环境中探索研究,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如在研究恐龙时代时,由于恐龙在地球上已经销声匿迹,人们无从考证与研究,但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可以模拟出恐龙生存的时代。人们置身其中,与恐龙零距离接触,加快了对恐龙时代的研究进程。这种场景的模拟就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模拟出了人们想要的真实场景。
4.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的现实体系
因为现实条件的各种限制,环境艺术设计不能全部采用真实的环境来试验和操作,它需要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出环境艺术需要的真实场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人物、动物、植物等,使设计者在一个人性化的环境中自然地交流和工作。如世界著名的西安天幕广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给观者创造了一个大型天幕,人们在天幕之下仿佛置身在浩瀚的星空中,非常具有震撼力。这一场景的模拟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功能。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建筑室内、外装修行业也得以快速蓬勃发展,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建筑装饰市场毕竟是新兴产业,其市场管理混乱,没有条理,其专业界定也不清晰,建筑装饰行业的从业资格鉴定也没有正式的建立起来,对其从业人员的考核和资格认定也不够专业,所以导致建筑装饰行业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这就使得部分建筑工程的设计水平低下,建筑施工技术粗糙敷,建筑装饰价格弄虚作假,漫天要价,从而耗费了极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建筑装饰艺术的可持续性发展内涵
建筑装饰艺术是不同时代的生动写照,它反映了各个时代的艺术、文化、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的角度来看是指在环境得以持续制约的条件下将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在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是寻找一种最佳的使生态系统与土地利用共同发展的方式。总之,都是要求人们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时,要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的发展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要尽力保护和维护好地球的环境,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与以往保护环境的方式不同,可持续发展要求转变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
3建筑装饰艺术的属性
建筑装饰,是对已经完成的建筑物的主体结构、物理性能、使用功能等进行进一步地完善和美化。建筑装饰主要是对在特定环境中的建筑物的形态、气氛、质地、明暗等进行装饰,从而使得建筑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其所处的建筑环境。建筑装饰的工程属性是由建筑物的外在固定形态所决定的,这与建筑物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的选择等有着极大的关系。建筑装饰的功能主要包括:建筑空间序列的强化,装饰艺术品摆放的效果呈现多样化,建筑时空的环境与氛围更加富有意境美,强化建筑物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美的感受。建筑装饰最大的特点便是地域性。建筑装饰随着地域环境、季节气候、生活方式、民俗礼仪、风土人情等的变化而变化。地域性的建筑装饰虽然在构造上依然遵循现代建筑的标准和需求,但是其装饰艺术形式却又与当地的地域文化呼应,变化多端。
4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与革新
建筑装饰的可持续发展关键碍于建筑装饰材料的科研生产,建筑装饰材料的不断发展与革新,为建筑装饰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不断推进着建筑装饰朝着高科技、低能耗、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其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1)装饰木材的革新。现阶段,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极低,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开发节木、代木的装饰材料成为当今装饰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2)外墙材料的革新。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装饰主要采用硬面材料,这占了外墙材料的近八成,而软面材料的运用并不乐观,这种用料失调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3)门窗材料的革新。当前建筑中,门窗多采用防潮、防腐、保温且隔音的塑钢门窗,随着化学建材业的不断发展,门窗材料也面临着革新换代。(4)管道材料革新。建筑中采用的传统管道是镀锌管道,现已经被塑复管道所逐渐替代,塑复管道不易生锈、无毒无害,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新一代管道材料。而我国对于这种新型材料的利用率并不乐观,因此应该大力推广应用此材料。(5)填缝材料革新。填缝材料主要使用的便是从国外引进的聚氨酯发泡填充剂,这种高科技化学建材无毒无污染,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环保建材,将逐渐替代传统的水泥、砂浆等填缝材料。
5建筑装饰艺术的生态可持续性分析
建筑装饰艺术的生态可持续性就是在进行建筑物装修时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即利用最少的资源,排放最少的废物,用最简洁的工艺和最优化的装修过程达到极佳的建筑装饰效果。建筑装饰艺术的可持续性就是指建筑装饰的生态型,它首先表现为物理的生态性,也就是利用低能耗的建筑材料,采用简洁易操作的结构构造手段,从而减少污染的产生。其次,它还指涉及视觉的生态性,即在整个建筑装饰设计中,使得环境色彩、质感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建筑装饰的可持续性与建筑材料的属性也联系紧密。建筑环境的氛围与意境是由建筑材料来决定的,建筑材料的内、外功用性对可持续性影响重大。内功用性是指建筑材料的主要机能,而外功用性则是内功用性的延伸,依赖于内功用性。做到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关注材料利用的创新性,对材料的性能和特质要不断追求卓越。
6建筑装饰艺术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建筑装饰艺术存在着两个最大的误区:①建筑物的空间设计没有特色,只是一味地追求豪华和奢侈;②曲解了简约的含义,单纯地认为简约就是简单,从而导致建筑物成为一堆材料的罗列与堆砌。(1)污染严重。污染包括气体与声音的双重污染。建筑材料中的有害气体如甲醛,建筑材料中陶瓷、石材等具有的放射性都是造成污染的重要原因。建筑导致的光污染以及热岛效应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热污染。(2)灾害隐患。建筑装饰材料大多采用可燃、易燃的木材或者有机聚合物制造的易燃的织物、胶合板等。这些材料都极易引起火灾,从而引起大量的热量以及毒气、灰尘的产生,造成严重的危害。(3)资源浪费。建筑物的建造本就是消耗资源的过程,若建筑物装修时对装饰材料的利用率不高,再因为设计不合理而使用过多的装饰材料,这都会造成建筑材料的浪费,从而浪费资源,消耗不必要的能源。
7建筑装饰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要改善建筑装饰的生态环境最重要的一部分便是绿化的设计。绿化,与人们的听觉、视觉、触觉以及心理方面等都息息相关,因此,在进行装饰设计时重点探讨绿化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短时间来看,进行绿化设计会一定程度上增加装修的资金投入,但是,长远来看,绿化是非常值得的,它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而且,进行适量的绿化设计,能够有效地维护建筑装饰的生态平衡,为居住人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应该增加科研力度,增加生态建筑材料的科学研究,不断开发绿色的建筑装饰材料。加强有关技术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有机建筑材料的设计及生产,不断提高可再生利用的建筑装饰材料的比重。在材料的选择上,应该选择绿色的建材,即低污染、无毒的建筑材料。多选用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能够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浪费,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居住着的身体健康。要格外关注建筑物的通风状况和采光情况,通过合理的设计功能,不断改善建筑物的通风状况和光环境。
8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建筑装饰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将得到空前发展。建筑装饰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够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有效地综合人、建筑、环境与资源的完美整合,使建筑装饰艺术不断进步。推动建筑装饰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将有利于保护和建设我国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从而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我国资源的有效重组利用,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建设。
参考文献
二、西方油画造型中虚实表现
绘画之虚与实是相对而言的,它们是既对立又统一,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影响虚实表现的因素有很多,光线的强弱、距离的远近、空气透明度的强弱等,是影响物象成像清晰与否的主要因素。油画造型中的虚实表现也有不同的个性语言。
(一)色彩鲜灰体现虚实色彩的鲜艳与灰的调和与对比在体现画面的虚实效果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色彩的鲜艳与灰的对比最常见的就是背景虚反衬主体实。梵高的《向日葵》,形色虽不如真实世界但是所体现的审美意味和情感色彩却是现实中向日葵所无法表现和展示出来的。画面背景只是简单的两个色调,衬托出画面中处于正中间的向日葵,向日葵色彩鲜艳使背景自然而然地退在后面呈现“虚”的势态,这才诞世了独一无二的向日葵。由此可见,艺术作品鲜艳与灰的虚实关系,相互包容、相互渗透,从而构成深远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审美情趣。
(二)变化肌理体现虚实肌理变化的代表人物就是伦勃朗。伦勃朗似乎更在意光线下物体表面所形成的反射而带来的强烈质感。他对这一感受的重视使得他画面中的肌理不像委拉斯贵兹画面中的肌理那样隐约躲藏,而是直接被置出来,画面上所有的厚薄对比,色彩铺陈和笔触似乎都是围绕着这一肌理的显现关系来紧密配合。在他早期的自画像中,可以看到他刻画的肖像脸部明显的肌理痕迹。这样类似皮肤纹理的半浮雕肌理相比较于真实的皮肤质感显得更加厚重,笔触随着脸部肌肉和皮肤纹理的走向而有序地安排。强烈的明暗对比下,暗部色调深重,质感却均匀平缓,没有亮部般的凸起,使画面的肌理富于变化和节奏,虚实协调而巧妙。笔下人物的每一个细节始终都是统一于整体的画面关系中,亮部凸起的肌理与暗部截然不同的质感加强了画面的虚实对比效果,也恰当地契合了人们对光线的自然认知度。
(三)边缘线处理体现虚实在很多画家的作品中,画面对象的虚实处理运用跳动的笔触,形成不确定的轮廓线,使物体对象与背景相融合相呼应的虚实效果。边缘线的虚实兼备特点当属杰出画家伦勃朗的人物画作品,较多的采用黑褐色或棕色为背景,将光线概括为一束电筒光似的集中线,着重在人物的头部,沿着头部结构的起伏转折,边缘线逐渐从实过渡到虚,又从虚过渡到实。他夸张得运用轮廓的虚实对比,巧妙处理人物与背景的前后空间关系,使人物头部在统一暗部背景下凸显出来,留下更丰富的刻画余地,朦胧、含蓄、细腻的边缘线变化让整个画面松紧有度,散发着特殊的艺术语言。不同于伦勃朗的用光,卡拉瓦乔采用侧光,运用明暗对照画法,亮部不局限于人物的头部,进而夸大暗部与亮部的明度对比来强化光感,边缘线也就随着受光程度的不同而虚虚实实。独到地运用明暗,灵活地处理画面中的明暗光线,用光线强化画中的主要部分,也让暗部去弱化和消融次要因素,结合色彩和用笔力度,通过虚实对比巧妙处理画面的空间关系,使作品更富有情节性。西方传统绘画自文艺复兴之后形成的高度成熟的视觉形式,对于虚实的关注更侧重于视觉上的虚实效果,如前景实后景虚,主要物象实次要物象虚,受光部实背光部较虚的对比来形成虚实的变化等等。西方绘画在侧重如此表达的同时,将这种主观的心理表述转到受客观物象限制之下的能动积极的创造中了。
根据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特点,在设置相关课程的时候,不能只单纯地锻炼学生造型基础以及计算机基础等方面等能力,而忽视了与环境艺术设计息息相关的建筑设计,空间比例的美学,以及对结构关系的理解等多方位的知识。应该适当的增加与之相关的关于环境,景观,建筑,空间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是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接触面,更好地了解环境艺术设计这门学科,在艺术知识这一短缺面做好积累和沉淀,培养自己的艺术眼光,因为眼光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反映到一个人的作品中,让别人很轻易地分出优劣,而市场所需要的也正是有想法,有创意有眼光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只会绘图设计的技术宅男。
2改变机械的你教我记的学习模式,创新教学环境
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尤其所具备的相互研究讨论的特点,所以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摒弃机械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除了在做基础的讲解示范之余,也要注重实践,注重学生们自我意识的培养。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的优化和改善教学设备,无论是硬件抑或是软件,增加图书以及资料库,以供学生作为课外的拓展阅读资源,用来开阔视野,积累知识。此外还可以设立实验室,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或是与校外企业建立合作办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实训实操的机会,增强其动手和创新的能力。在结束了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后,老师可以给学生机会组群来讨论,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言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和锻炼其创造能力。
3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接受知识
传统填鸭的教学方式显然以满足不了市场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老师们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个性及创新思维,尊重和理解学生的独特见解,努力营造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遇到的问题,变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知识。
一、插图的叙事性特征与溢出性表现
插图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通过带有艺术性的非文字方式进行视觉传递,辅助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传递与交流。插图通过自身属性的独有表现方式赋予文字一部分外延空间,插图充当着把抽象思维与概念表达赋予视觉化、具体化与形象化的角色。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插图伴随哲学思潮与审美范式的演变、科技与媒介的增加以及人们观看心理的转变等以上因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今,现代插图在叙事性特征之外,开始更多的追求溢出性。
(一)传统插图的叙事性内核 插图是结合造型表现与传递文本内容的艺术形式,其叙事性特征,表现为对文本的“模仿”与“还原”。文字和插图做为两种最主要的信息传递媒介,同时也是叙事手段的两种不同形式,二者都具有着叙事性特征。插图的叙事性,其实也是绘画本身的原初目的,所有图像的原初目的,都是叙事,而这种叙事性,远在文字出现以前就存在了。不论是祭祀、祈福、巫术还是纯粹的记录,图像的作用,都是以叙事为核心。因此,叙事性是绘画或者图像与生俱来的特质,插图当然也不例外。 插图在叙事手段这个作用中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文字的附庸角色,其表现有书籍长期以来的重文轻图局面,早期插图的主要作用是辅助阅读,表现手法上注重写实性与合理性,一旦离开了文本的具体描述与上下文辅佐,几乎难以理解插图的内容,因为早期插图主要以文本需要表达的情节与内容为标准,这个时候的插图强调基于文本的具体叙事性,几乎不存在独立性。
(二)现代插图的溢出性表现 所谓的现代插图的“溢出性”表现从现象上来说可以概括为:偏重意向、感受传递与符号象征,给阅读者带来1:1还原叙事之外的溢出感官体验,注重对描述物体的感受与情绪传达,赋予人情味及符号性语言,传递一种类似诗歌的情感渗透,以幻象来表现感情,以某个感情或观念的代称或符号代替人物性格和个体的描绘。 现代插图的叙事性不再单纯的依文而设,开始拓展文字信息之外的意境,显示出了相较于早期更具抽象性、象征性以及感受与观念的艺术处理。插图的感知者也从感受叙事的“准确性”像感受叙事的“多元化”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赋予图像开放式的理解。
二、西方艺术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对插图艺术表现嬗变的影响
插图艺术与任何一门艺术一样,其每个时代的多元艺术风格都离不开各自的哲学基础构建,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西方艺术思潮,也影响到了大众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而就我国近代插图的变化来看,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之学也渐有复苏之象。
(一)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 西方的艺术思潮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全世界的审美构建与艺术观念的转变,随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抽象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的流行,让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成为一种趋势。插图在这一时期也受到了重大影响,表现为逐渐从对文字的辅助阅读与具体叙事性中跳脱出来,开始向现代设计及当代艺术风格转变与靠近,插图艺术整体的绘画性也开始相对削弱,插图作者越来越重视插图所表达的象征性、意义性、符号性。现代插图开始具有造型表现概念化、描述角色拟人化、联想外延扩大化和艺术形式多元化的特征,不再一味追求时空、明暗、光影这些物理还原,而开始为了突出情感与表达重点进行夸张比例、放大再绘等,这一切都依赖于插图艺术形式不再是简单的再现与具体叙事,而是有了诸如表现主义、象征主义以及抽象主义等艺术形式本身的多样性发展。
这一切改变的根源,在于绘画艺术本身脱离了“写实性”,“写实”是“叙事”的根基,一旦“写实”这个根基发生变化,那么整个“叙事”体系必然面临前所未有的颠覆。自印象派始到近现代艺术潮流,每一次艺术运动的演进,都是往叙事性的反面多走一步,而现代插图也随之亦步亦趋。
(二)中国意境美学体系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的主客相通、有无相生、味外之旨、诗思和谐等等的意境学说从很大程度上也对当今的插图艺术溢出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图像的叙事性之外追求超越有形之外的艺术之象,使有限的艺术形象转化为无限的艺术意境。“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符号)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虽说意境学在中国古以有之,但由于社会阶级等级的划分以及传播手段的落后,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阅读毕竟都实属不易,对于意境学、象外之象等理论的理解更属奢侈之事。经过长期的发展至今,无论是技术的进步还是大背景下的西方艺术思潮等诸多原因都重新激发了意境美学在新时期下的内涵,审美需求的普泛化促使美学从传统精英艺术为核心的经典美学理论的圈子发展为现代艺术审美日常化,艺术与大众之间的传统界限如今已经逐渐瓦解,从“象”到“象外之象”“酸咸之外”“韵外之致”的中国意境美学也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高雅文化变异为平民文化与大众文化成为普遍的现象。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的回归,不仅是对插图,甚至是对整个当下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过去不被重视的诸多传统美学,由理论逐渐渗透到具体手段之中。
三、读图时代背景下关于现代插图自身走向的多样性
如今,新媒体的不断创新,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量不断增大,人们生活方式发生着改变,随之而来的,传统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视觉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一变化的根源与其说是电影电视这类大众传播媒介本身,不如说是人类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地域性和社会性流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孕育了这种新文化的传播形式。”大众的阅读方式由“读”正更多的转为“看”,图像的确已经占据了传播信息媒介中的较大比重,这与早期是不同的。“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杯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了……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不如说,根本上世界变成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读图时代背景下的插图叙事性目的,逐渐转换为展示、启发、想象空间、感性与情感、符号化意义以及溢出性体验。
(一)技术多样性带来插图表现手段多样性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电视和电脑正在代替印刷机,印刷文化正在成为一种绝唱,图书所造就的“阐释年代”正在成为过去,文化的严谨正让位于快速,思想性和深刻性正让位于娱乐和。”电脑的产生以及其后期图像处理软件以及数位板等设计工具的不断发明与广泛应用,赋予了插图诸如光与影、时间与空间、质感与情感表达等等更多的感受,其高效、精准的特性以及手段的可轻易复制性、表现手法多样性等特点,为当代插图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传统的手绘插画被大量代替,现代技术带来的多样性表现手段以及各种艺术门类与插图艺术的互相渗透与交织、借鉴与融合。随之不可避免的,技术带来的重重革新也改变着同时期大众对图像的审美趣味特征,人们的审美方式也因以上而发生了改变,形成了对像素、立体、矢量等等的多元风格欣赏,从平面到二维三维甚至更多,插图实现的技术手段的进步与革新促使着插图叙事性到溢出性的变革,带来了插图具体叙事性之外从描摹的理性到写意的感性的更多可能性。
(二)媒介多样性带来插图自身概念的多样性
科技进步带来的大量图像载体以及互联网的兴起,让插图的传播媒介从早期主流的纸媒介日趋转变为数字化媒介。图像与大众的生活越来越紧密,逐渐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形式与途径。一方面,插图运用直观的形象符号打破语言、民族、地域、习俗与文化的差别与局限,使得信息传递更广泛、快捷;另一方面诸如手机、电脑、掌上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载体的形式丰富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自身特性,使得大众日常行为与时间安排发生改变,大众阅读与获取信息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日常时空也被进行着功能性的分割,图像成为大众提取信息与意义的主要手段,现代插图与过去相比表现为更加直接与快速,更加吸引眼球,大众对插图的感官刺激与轰动的追求日趋明显。以互联网为例,单张插图所要表达的内容涵盖以图表或极度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往往要求被利用到最大化。
(三)需求多样性带来插图思维方式的多样性
早期阅读肩负道德观念培养、精神播撒与生活秩序宣传的需求,如今这部分需求正在不断弱化,自近代以来,阅读从精英文化逐渐走向大众文化,大众在阅读中追求娱乐与相对艺术性的需求也在增强,从早期对于情景气氛塑造的正统与严肃,到如今对轻松愉悦与多元性的追求变化中不难看出大众对插图文化消费的心理变化。从现代插图艺术审美范畴的表象看来,主流的大众性、娱乐世俗性正取代精英性与纯艺术性,从形而上的阐述追思发展为感官的愉悦性追求。周宪在《读图、身体、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状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人类思维范式与文化消费心理的变化促使了“读图时代”的到来,也导致着插图叙事性所表达的还原与再现特征削弱,开始从理性走向感性。
四、结语
总之,插图在叙事性向溢出性发展的路径上,逐渐离其原有的叙事性越来越远,但又并非意味着会与叙事性完全脱离,因为毕竟插图之所以成为插图,仍然需要其所依附的文本,否则,它会脱离插图这个基本属性。尽管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这种属性和联系越来越脆弱了。
参考文献:
[1]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2. [2]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113.
[3] 海德格尔. 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86.
2 选择正确的统计检验方法
研究目的不同、设计方法不同、资料类型不同,选用的统计检验方法则不同。例如:2组计量资料的比较应采用t检验;而多组(≥3组)计量资料的比较应采用方差分析(即F检验),如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想了解差异存在于哪两组之间,再进一步做q检验或LSD-t检验。许多作者对多组计量资料进行比较时采用两两组间t检验的方法是错误的。又如:等级资料的比较应采用Ridit分析或秩和检验或行平均得分差检验。许多作者对等级资料进行比较时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是错误的。
3 假设检验的推断结论不能绝对化
假设检验的结论是一种概率性的推断,无论是拒绝H0还是不拒绝H0,都有可能发生错误(Ⅰ型错误和Ⅱ型错误)。因此,假设检验的推断结论不能绝对化。
4 P值的大小并不表示实际差别的大小
研究结论包括统计结论和专业结论两部分。统计结论只说明有无统计学意义,而不能说明专业上的差异大小。P值的大小不能说明实际效果的“显著”或“不显著”。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或无)统计学意义,而不能说对比组之间有(或无)显著的差异。P≤0.01比P≤0.05更有理由拒绝H0,并不表示P≤0.01时比P≤0.05时实际差异更大。只有将统计结论和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恰如其分的研究结论。若统计结论与专业结论一致,则最终结论也一致;若统计结论与专业结论不一致,则最终结论需根据专业知识而定。判断被试因素的有效性时,要求在统计学上和专业上都有意义。
5 假设检验结果表达
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是以言语为基本符号,以社会语境为中介,通过读者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而得以成全的话语系统,是一种社会权利关系缠绕的意识形态形式。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飞速运转,生产力的高度解放、发展,现代科技的快速升级换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以及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加强,由大自然的神秘而致的对大自然的那份敬畏,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族亲”意识正日趋消减。这种消减首先表现为现代文明进程中科学话语、科学理性对大自然神秘感的“祛魅”。人类对自然界产生敬畏的诸多因素之一,是自然神秘感的存在,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理性色彩的日趋加强,许多原来不可知的现象得到了自然科学的解释,于是,自然界的神秘性就消失了。“叶广苓《长虫二颤》中,在颤坪调研的中医学院教师王安全,用中医学的知识重述了殷姑娘用扁豆花下蛊的传说,消解了山间巫蛊之术的神秘性”;“《老虎大福》中黑子扑朔迷离的野性背景,在二福从杨陵农学院获得生物学知识后被终结,‘豹和犬是两个科目,受基因限制,它们之间不可能有任何杂交成果,黑子……没有任何野性背景’”①。科学话语的传入,使自然的神秘性消解,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也由此淡化。其次,这种削减也表现为,市场经济不断壮大中商业话语对人类与非人类生命“族亲”意识的淡漠。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族亲”意识已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金钱成为衡量生命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出于金钱的考虑,利益诱惑产生了人对自然和其他非人类生命理直气壮无所顾及的掠夺:“笼里的猴对村民来说都是钱,活的钱”(《猴子村长》)②,迫切的致富欲望和精明的物质利益计算,使村民对猴群进行了灭绝式捕杀。在商业话语系统中“钱”成为了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人与大自然、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的“族亲”之爱被淡漠了。
由上可知,伴随着现代文明而出现的科学话语、科学理性、商业话语使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族亲”之爱消解了。然而,与现代文明的科学性、商业性相比,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系统中保留了较强的生态伦理意义,处理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的伦理关系。这一伦理体系的核心是人对自然及非人类生命的敬畏,以及“族亲”之爱。
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内蒙、新疆等边缘地区,由于地势原因经常处于青山、绿水、奇花、异草、野生动物等的环围之中,因而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关于这些动植物的描述以及围绕着它们展开的故事较多,基本上每个民族的民间故事集中都有关于动植物的描写。仔细分析这些少数民族民间动植物故事,发现它们都摹写出了人与自然、人类对其他非人类生命真诚相待的友爱图景,这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来进行呈现:一是正面书写人出于天性的善良、淳朴对动物的友爱。如锡伯族民间故事《黄狗小巴儿》中,傻子老二好心收留黄狗小巴儿,在被嫂子赶出家门后仍和小巴儿相依相靠和谐生活,在黄狗小巴儿被嫂子棒打死后,如伙伴般将其安葬,经常上坟探望,表现出一份“族亲”之爱。与此相类的故事还有锡伯族民间故事《鹦哥的故事》、满族民间故事《扇子参》等。二是侧面烘托人对动物的宽容友爱之情。如锡伯族民间故事《狗和人是怎样交朋友》狗在分别与野兔、狼、熊的相处中每次都因自己的叫声而被排挤,几经选择、几经对比,最后转向人类,人类没有排挤它反而视它为朋友。在选择与对比中,侧面表现出了人对动物的友爱之情。另外,锡伯族民间故事《老虎、蛇、蚊子、燕子和人》、《狗和兔子》,瑶族民间故事《马交朋友》等也都以同样的形式侧面表现了人对动物的友爱之情。
与人对动物的宽容、友爱相联系的是由它而衍生的动物对人的友爱的回报。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有一大部分故事都通过动物对人善行报答的形式,表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研究者将这一形式通称为“动物报恩型”模式。如满族民间故事《达布苏与梅花鹿姑娘》通过达布苏解救、悉心照料小鹿,之后小鹿幻化为一美丽姑娘与之成亲的故事,表现出了人对动物友爱,动物对人进行善报的主题。在这里报恩的动物不仅限于温顺的鹿、蛙、兔等,甚至凶猛的动物也懂得报滴水之恩。当然,与之相反也有表现恶有恶报主题的作品,如满族民间故事《萨满捉参》中萨满捉参的结果就是被海浪卷进江底淹死了;《棒槌孩》中小蘑菇头他讷、他玛捉棒槌精吃以求长生不老的结果便是被打个头破血流。特定空间的伦理取向的提炼与净化,显现了话语系统中的生态伦理色彩。
总之,少数民族文学中人对动物的友善以及“动物报恩型”的模式都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深深的“族亲”之爱,体现了强烈的生态伦理意义。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保留的许多自然景观的由来、形成背景也显现了一种生态伦理意义。满族民间故事中的风物传说《汤池的来历》,孝敬公婆的媳妇用手捧着火柴烧热了结冰的水泡子,从而化作驱病除邪的汤池;《红罗女》,美丽正直的红罗女把昏愦的皇帝捉弄的丑态百出,最后幻演成镜泊湖景观之一。这些故事中演绎自然景观的由来是跟人类的善行、善德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愿望。
少数民族话语系统从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友善相待的“族亲”之爱,以及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愿望中体现了生态伦理意义,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非人类生命和谐、平等、共存的愿望。这不仅为近年伴随着现代化进程飞速运转带来的日趋严峻的生态问题而产生的像于坚、贾平凹、张炜、迟子建等的生态创作,以及由之兴起的生态环境美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暗示出现代话语对原有空间伦理关系的冲击与破坏,并随之衍生出了更为复杂的价值立场和伦理体系,即在“现代”与“传统”,“原始”与“文明”之间文学该如何为自己寻求合适和合理的支点。“现代”“文明”的进程在理论上本应是促进文学不断进步的动力,然而文学的发展似乎并不与文明的进化相符相成。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而文学一直恒久不变的东西是“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它们是文学得以生存的不竭动力。回顾百年文学,上世纪处以来,中国文学以不断书写对人的价值和权利尊重的人文精神追随着“德先生”的指引。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少数民族作家们把人文精神中尊重的对象拓展到人之外的自然和其他非人类生命,实现了生态伦理与人文精神的对接,是人文精神发展至生态伦理精神,使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由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惠及到自然和非人类,拓展了人文精神的理论内涵。我们在谈论保持人类尊严的时候,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发展,保持人对动物的尊重,是保持人类尊严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科学”“文明”和“民主”一样,在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散发着激动人心的光华。现代科技在带来舒适、方便和快捷的同时,渐渐也显示了它在赋予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之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因而如何评价现代科技为文学叙事的一个重要维度。理性考究,其实现代科技本身并不具备善恶品质,区别在于如何使用,而关键点还在操控它的人类。我们在接受现代科技的同时,也要尊重传统的生态伦理;破除封建传说的同时,也要尊重其蕴含的生态伦理,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话语生态的重建来达到恢复和保护自然生态的目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中的这种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生态伦理意识,为文学处理现代与传统、科学与人文关怀之间复杂的价值立场和伦理关系体系,寻求到了合适合理的平衡点。中国文学的叙事书写既可以从中获取一套生态话语系统,同时也能通过对现代科技的合理评价来搭建保护自然生态的桥梁,在这一点上少数民族文学给予中国文学予重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李玫.空间生态伦理意义与话语形态[j].民族文学研究,2007,(4).
谈及公共艺术,除了圆雕、浮雕、壁画等传统样式,国内的民众似乎很难找到关于这个名词的其他印象。在很多人的眼里,仅城市雕塑大概就可以成为公共艺术的代名词。并且,在此情况下,这些好不容易冠以“公共艺术”大名的作品,一部分以“宏大叙事”和纪念性为主,占据了城市中大大小小的广场;另一部分,则以平民化、通俗化去解构精英艺术的话语霸权,使公共艺术更多的以娱乐、玩赏的寻常状态出现,并使之迅速融入城市的商业、旅游景观之中。
在笔者读到的有关公共艺术的书籍以及本专业的硕士论文当中,许多同仁深感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匮乏与混乱,一致推崇“百分比艺术”这样的公共艺术实施框架。但通过查找和阅读,笔者发现国内公共艺术的文献当中,对立法和实施及视觉审美方面谈得比较多,对介入形式的选择和人文关怀方面谈得比较少。尤其处在今日“图像时代”,在如何让当代艺术介入我们的城市生活的问题上,国内几乎很难找到一本专著。中国当代艺术虽如火如荼,然而仍有自居象牙塔之嫌,与城市公共艺术实际上是脱节的。
此选题是面向创作者的,即讨论在中国城市的有限空间里,如何将当代艺术中的新观念引入公共艺术,拓展公共艺术的介入形式,以及在此之上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小品式”是个自造词,用于“公共艺术”一词之前,是笔者在对国内公共艺术概貌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对一类形式的公共艺术的暂时性统称。具体特点由两方面组成:一、是指非纪念性、非功能性、非主题性;二、在空间上的占用较小。这类公共艺术是在普通市民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呈现的,是一种“亲民”的艺术。笔者之所以要谈“小品式”,第一,是因为这种类型的公共艺术不牵涉到过多的功用意义,没有过多意识形态上的约束,给艺术家和公众更大的发挥空间;第二,是因为此类公共艺术在日新月异的中国大城市中鲜有奇葩,往往都有“假”、“大”、“空”的弊病。有些作品大张旗鼓,对空间的要求苛刻,而其结果是使之如同天外来客一样突兀;有些过于个人化,在公共空间很难与大众进行“对话”;有些则过于通俗化,没有艺术的前瞻性。
艺术的介入形式是十分重要的。人们谈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与谈论博物馆里的一件米开朗基罗的圆雕在情感上应该是有所不同的。与艺术不期而遇所产生的效果远远超过有着事先渲染的参观,对于城市中为生存而奔波的人,那绝对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尤其于当下的中国,那种从右至左不带标点的竖排文的淡然几乎消逝,城市中充满了“惊叹号”和“下划线”。人们是否需要一种邂逅,一种生活的微微停顿,在没有任何先前提示的情况下来接受艺术家献上的一份礼物,来分享这浪漫的“逗号”与“问号”所带来的灵光?
“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难以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
“人文思考”从其根基说是一种对存在的抽象玄思。它的根本性观念是从人类的角度来思考人,思考人的存在根基,由此才会有一系列超越性问题,如:人的本性、人的本源、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它把人作为类来思考,所以我们说它的思考是超越具体人伦事功,超越有限存在的。
“人文关怀”就是对上述人文问题的关注与爱护。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并且,它的内涵并不是一陈不变,而是与时俱进的。
《呼啸山庄》的作者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这部作品从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舆论界的猛烈谴责,甚至作者的亲姐姐夏洛蒂?勃朗特在为妹妹辩护的同时,也认为这是一部粗糙的不太成熟的作品,直到二十世纪以后,才逐渐被人们认可乃至称道。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作品复杂的艺术结构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让当时的读者捉摸不透,一时无法理解,此外,恐怕有一大半责任在作者所创造的那个丧失人性的主人公希克厉身上,人们不能原谅他的残忍、冷酷、作恶多端。难怪一位美国评论者认为,作者把豺狼虎豹的兽性凑合起来,创造了这么一个半是畜生半是魔鬼的主人公,还认为这部恶劣的小说成了群魔乱舞、豺狼嗥叫的噩梦。(1948年10月)而实际上,如果我们摒弃正常的伦理道德,从另一个角度去重新认识希克厉,就会发现导致他所有恶行的根源却是爱。
一、超乎寻常的强烈的爱
贯穿整部《呼啸山庄》的主题是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两代人奇特的爱与恨。爱是恨的根源,恨是爱的异化,爱的破灭导致恨的产生,恨的肆虐却并没有熄灭爱的火花。在这部作品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希克厉和卡瑟琳的生死爱恋。英国文艺评论家凯特尔这样说:“小说的核心和精髓是卡瑟琳和希克厉的故事。”希克厉和卡瑟琳的爱情非比寻常,不仅跨越了金钱、门第、地位、出身、相貌、性情、文化、教养等等传统意义的界限,甚至死亡也不能将其阻隔。他们的爱情是一种狂风暴雨般的感情,来得猛烈和不顾一切文学艺术论文,强烈地震撼人心,甚至有时到了令人感到恐惧,可以毁灭一切的地步。这种爱无法用传统的眼光和伦理道德去看待它评价它。这种爱是全书的灵魂和精华,没有它就没有《呼啸山庄》。
二、强烈的爱产生的原因
1.作品人物性格与经历使然 任何感情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是什么促使希克厉和卡瑟琳这两个外部条件悬殊巨大的人之间产生这种生死不渝的爱情呢?我们从作品中是可以找出原因的。希克厉身世悲惨,无父无母,流落街头,直到八、九岁时才被老欧肖收养,来到呼啸山庄。作为一个正常人的正常心理要求,他的心灵渴望着爱的滋润,而且这种渴望比一般生活条件正常的人要来的更加强烈,更加迫切。以后这种非正常的爱的需求一直支配着希克厉的一生。
在呼啸山庄,愿意对希克厉付出爱的只有老欧肖和卡瑟琳。但老欧肖对希克厉的爱是父母对儿女慈祥的关爱,并不能满足小希克厉孤独心灵的全部感情需要。而卡瑟琳和希克厉年龄相仿更容易心灵相通怎么写论文。卡瑟琳虽然衣食无忧、父母俱全,但从纳莉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小时候的卡瑟琳由于性格的原因实际上在家里是没有得到宠爱的,甚至一再遭到家人甚至仆人的奚落。但对于一个感情丰富而又敏感的女孩子来说,她的心灵应该也会时常感到孤独和缺憾,她也需要一个情投意合的朋友。这一点正和希克厉不谋而合,所以他们才能迅速的要好起来,以至于最终心心相印,不愿分离。正是在这种爱的支撑之下,希克厉才能够忍受家中其他人对他的冷漠和虐待。老欧肖死后,希克厉的处境一落千丈,这时候卡瑟琳的爱对他来说就更为重要,就如一个即将溺水的人紧紧抓住救命浮木一般。希克厉和卡瑟琳可谓是“青梅竹马”,天造地设的一对,他们在这荒原野风中培育着炽烈的爱,这种爱自然而真诚,不掺杂丝毫超出爱的本身的成分。尽管他们身份地位悬殊,在当时的情况下完全不可能结合,但什么都不能阻碍爱情的产生。它来势凶猛,让人间的一切现实的幸福都黯然失色,它力量强大象原始生命一样不可摧毁、超越生死。他们两人,尤其是希克厉把这种爱看得高于世界上任何别的东西。
2.作者的性格和经历使然 艾米莉?勃朗特被人们认为是三姐妹中天分最高的一位。被誉为英国19世纪文学史中最奇特的女作家。艾米莉只活了三十岁,她自幼丧母,家境贫寒,一生未婚,也从未尝过爱情的甜蜜。她虽然经历简短,内心世界却异常丰富,她沉默寡言、性格自闭、孤傲羞涩、挚爱荒原,一生中几乎没有朋友,但她却有惊人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文采。她所创造的情节和感情往往都是虚构的,来自于她的想象。她的作品风格往往直抒胸臆、感情浓烈,景物描写常常荒僻寂寥。闭塞的环境,内向的性格使得艾米莉更重视作品人物内心感情的起伏,她笔下的人物生活环境极其简单,绝少涉及社会背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异常单纯,复杂、丰富的人性被浓缩,只剩下两个极端文学艺术论文,不是强烈的爱,就是强烈的恨。这并不是脱离现实,而是对现实的浓缩与升华。
三、爱的丧失导致人性的毁灭
生活是严峻的,卡瑟琳和希克厉之间奔放炽热的爱虽然是真挚和自然的,但并非与现实社会完全相容。卡瑟琳无意间闯入林敦家的画眉田庄——一个完全不同于呼啸山庄的前所未见的崭新的文明世界,这是他们二人分手的起点。卡瑟琳接受了林敦一家的文明熏陶之后,对粗野和没教养感到羞愧,力图让自己变得优雅起来。这时候的她显然和蓬头垢面的希克厉大不一样了。希克厉想方设法做过各种努力缩短他和卡瑟琳之间的差距,但是寄人篱下的处境和亨得莱的虐待使得他只得死心,本来就孤僻的希克厉,变得更加不知好歹,不近人情,然后从中获得一种变态的恶意的。可见,希克厉对爱的缺失从一开始采取的就是报复的方式,从这里我们不难理解他此后的种种疯狂做法。面对这种情况,卡瑟琳意识到她和希克厉是不可能结合的,而和林顿结婚则是众望所归、顺理成章的事。她天真地认为做了林顿太太就可以帮助希克厉改变处境,所以卡瑟琳终于和埃德加﹒林敦订婚了,希克厉心中唯一的支柱倒塌了,大厦倾翻,丧失了心理平衡,希克厉只有用出走来逃避。当一个人的强烈愿望被现实击破时,他的出路往往是逃开现实中让他烦恼的人和事,用时间和地点的变化来暂时医治自己心灵所遭受的重创。希克厉正是这样做的。然而,逃避却并未起作用,他对卡瑟琳的爱已经根深蒂固,无法动摇,三年后,希克厉终于重返呼啸山庄。
重返呼啸山庄的希克厉重获爱情,爱的力量暂时击退了仇恨。然而卡瑟琳的死使得一切再也无法恢复原状。如果说,想得到爱却失去了爱是一件悲惨的事,那么重新找到爱后又再次失去它的那种痛苦将更加令人无法忍受。只是因为卡瑟琳的爱才使希克厉以往能够忍辱负重,而卡瑟琳的死,把她在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外安置的保护罩击得粉碎,曾经被爱所缓解的矛盾再次激化。由于爱的失落,从此盘踞在希克厉心头的便只有恨了,而且,爱有多强烈,恨就有多么强烈。这是因为希克厉爱而终不能得其爱,沸腾的感情得不到宣泄,只有转而寻求其他出路了。卡瑟琳曾是他所有的欢乐、痛苦、希望和梦想,而她的死便意味着这一切的终结。卡瑟琳的死同时也带走了希克厉的灵魂,这以后的希克厉我们便不能把他当作一个正常人来看待了,在他身上所具备的正常人的人性已经彻底毁灭了。
四、爱的异化造成疯狂的报复
强烈的爱终于转化为强烈的恨,希克厉内心郁积的种种痛苦无法排解,而感情作为人类一种内在能量的宣泄,在受到遏制的时候,往往会裂变成一种罪恶的能量释放出来,由此文学艺术论文,希克厉对周围的一切产生了不可遏制的恨,他以整个人类作为代价,开始了疯狂的报复。在这以后,除了对卡瑟琳永无休止的思念之外,在希克厉身上再也看不到任何爱的微光了,他不爱自己的新娘伊莎贝拉,对她拳打脚踢;他不爱卡瑟琳的女儿小卡茜,使用欺骗的手段抢走了她的财产,剥夺了她的幸福,给予她肉体到精神上的双重折磨;他不爱卡瑟琳的侄儿哈里顿,剥夺了他的一切,不给他受教育的机会,把他变成了一个粗俗邋遢的普通庄稼汉;他也不爱自己的儿子小林敦,他活着对于希克厉的意义就是让他和小卡茜结婚谋夺画眉田庄,一旦这个虚弱不堪的小东西失去了利用价值,希克厉便再也不关心他的死活了。这时的希克厉已没有作为正常人所具备的一点点恻隐心和怜悯心,苦苦哀求也打动不了他的心,他疯狂地喊道:“我没有怜悯!我没有怜悯!虫子越扭动,我越想挤出他们的内脏!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长牙齿,越是痛,我就越使劲磨怎么写论文。”这些看似反常,其实却是爱的失落导致的结果。爱得越深痛得越深发泄的也越深,爱的失落对希克厉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却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有用超出常规的报复来发泄心中的苦痛了。
五、爱的回归导致恶的丧失
一、从意识形态性到反本质主义:新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教材发展变化的过程
改革开放后,社会现状要求重建文化秩序,加上西方文学思潮纷纷涌入,文学理论教材也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开这一先河的当属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以下简称以本)和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以下简称蔡本)。与前期文学理论教材相比,以本和蔡本超越了文学工具论模式,把文学当做一种意识形态进行阐释。但是它们仅仅只强调政治经济作为文学的反映对象,而没有关注文学自身的内部规律。而随后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以下简称童本)最大的突破就在于它开始关注文学自身的内部规律,把文学本质界定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认为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但童本仍没有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即没有跳出本质主义的圈子。新世纪,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极大转变。南帆主编的《文学理论[新读本]》(以下简称南本)、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第三版)》(以下简称陶本)和王一川著的《文学理论》(以下简称王本)等教材应时而生。这三本教材都把反本质主义作为基本思维方式,“标示了现代性语境与后现代性语境之间深刻的分歧与追求目标的断裂”[1]。南本强调文学与文化的联系,以此来对本质主义思维进行反思与质疑。陶本最大的特点是将中西文论史上反复涉及的文学理论问题依次展开,最后不给出形而上的定义,培养学生开放的文学观念。王本则是让文学回到文学本身文学艺术论文,提出“感兴修辞诗学”,认为文学的主导属性是感性修辞性。
二、主体意识逐渐觉醒:中国文学理论教材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新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深受中西文化因素的双重影响,而在这双重因素中,人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才是关键。中国学界一直不乏反抗之人,“五四”自不用说,到新时期,文学思潮风起云涌,寻根、反思、先锋、朦胧等等,无不显示着强大个体的存在。马原、格非等人的小说,不只是追求叙事方法的转变,更多的是要“摆脱社会与历史文化对人的必然性支配,转而对作为个体的人的‘本真’存在状态的感知与书写”[2]。当文学创作日渐突出主体时,文学理论自然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当然,国内文学理论很大一部分是受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西方文学思潮,从早期卢梭、佛洛依德、尼采等人的反理性主义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直至如今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研究,无不对中国文学造成巨大冲击。
因此,综上所述,可以说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文学发展的关键,也是文学理论发展变化的关键。主体意识不强大,文学及文学理论亦不会有质的突破。
三、尊重个体、突显主体本真存在——文学理论教材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法国学者埃德加·莫兰认为“理论是一种方法的选择和观念的变化,……理论是随着客体的变化来深入对象与现实的过程,甚至一个开放的理论是一个接受自身死亡的观点的理论”[3]。因此,就现有理论来说,它还能在多大程度上阐释当代人的文化经验?我们到底该怎么阐释未来人类文学理论之路?面对这些疑问,我们必须做出自己的回答。
从九十年代年代身体写作、私人化写作的崛起,到现在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兴盛,“显然,‘主义’写作时代的‘圣像’已经颠覆,‘主义’塑造的文学‘神话’已经破灭,一个随着人的自觉和文化的自觉而来的文学自觉时代已经来临”[4]。文学理论必须随着“人的自觉和文化的自觉”来发展改变自己,这是当今也是将来文学理论发展的必由之路。“记住文学是‘人学’文学艺术论文,那么,我们在文艺方面所犯的许多错误,所招致的许多不健康的现象,或者就可以都避免了”[5]。如果把文学当成种种意识形态,那么文学为某种意识形态服务就会被当做很正当的道理,而当文学不再以人的主体存在给人以精神享受时,我们又怎能要求这样的文学有超越现实的表现?
因此,关于文学理论问题,我们并不需要寻求一个权威的定义,更不需要凭这个定义去解释别人的定义和其它文学现象。我们需要的只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探讨每一种定义背后的动机和目的,特别是作为教材,目的就是教导学生,而不是束缚学生。“虽然传统逻辑的‘定义方法’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规定存在者,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存在”[6]。无论是继承传统还是借鉴西方,关键都在于中国现代文学家的主体创造性。文学创作如此,文学理论亦如此。只有站在“人”的制高点上,只有人的主体意识得到整体性解决,中国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才会“少走弯路亦或避免错误”。
参考文献:
[1]方克强.后现代语境中的新世纪文学理论教材[J].文艺理论研究.2004(5):81.
[2]汤奇云.解码“先锋小说”[J].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8(4):45.
[3](法)埃德加·莫兰.方法:思想观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2.
[4]汤奇云.从“主义”写作到后“主义”写作——当代文学发展轨迹一瞥[J].天津文学.2010(8):108.
影片没有给予这个空间更多的日常生活物件上的展示,反而用光影的营造构筑起一个似乎只有剧作家思考充斥的封闭空间。在韦杰凝望窗外时,这个封闭的空间被打破,出现了陈燕燕饰演的邻女朱雁在自己房内临窗读书的情景。主观镜头从全景推到近景,显示出韦杰对朱雁的极度关注。镜头切换回韦杰,他哀叹“幻想,我们现在只能够幻想”,镜头摇至剧作模型。从叙事的意义上看,在镜头从韦杰房间到朱雁房间再回至剧作模型特写的切换中,导演通过两个空间的转换暗示出韦杰的心理愿望:他希望朱雁参与到自己的剧作中,朱雁对他而言代表着某种创作的动力。两个现实中相离的真实空间因主角内在的心理期盼而被联结为一个同质意义的艺术空间。被朱雁所启示的韦杰进入创作的激情中,房东太太从门而入。尽管影片并未展示房东太太所在的房间如何,但“门”这个障碍暗指了诺埃尔?伯奇所称的电影叙事空间中的“第六部分”[2],作为“未表现的空间”,其空间特质由其人物所象征,意味着世俗的现实。房东太太的闯入打破了韦杰进行艺术创作的封闭的艺术空间。尽管房东太太与韦杰同处一室,但在精神与心理上是隔绝的,成为异质的侵入者。韦杰对她的出现和她的话置若罔闻,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这激怒了房东太太,她愤怒离去并暗示韦杰熄掉电灯省电。至此,影片的叙事通过韦杰房间的空间转换与被侵入形成精神空间“同质”与“异质”的象征:韦杰与朱雁分处两室,却精神相联;韦杰与房东太太同处一室,却如在两个世界。随后韦杰熄灯继续创作,思维困顿时,他抽起香烟。这时,韦杰的心理幻想空间代替了他创作的现实空间。
明显喻指艺术女神的女子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伴随音乐,舞者的舞姿由从容到激越,在处,镜头切回韦杰。他获得灵感继续奋笔疾书。其后,在剧组同仁告知韦杰他的作品被剧院老板认为“没有生意眼”“意义太严肃”“看不懂”后,他再次靠窗凝望朱雁。镜头推至朱雁特写。艺术女神则再次起舞。这样,朱雁所在的现实空间与韦杰的心理幻想空间叠合,朱雁形象也与艺术女神形象叠合。这种叠合既意味着韦杰对自己艺术追求的执着,也意味着他对艺术知音的渴求。其后,影片叙事在现实与心理空间往复,在异质与同质空间中跳跃。韦杰劝说朱雁出演剧作,殚精竭虑于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而朱雁却受到来自家庭与学校反对其演戏的双重压力。父亲的房间、校长的会议室成为阻碍朱雁追求自己艺术理想的异质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她无法争辩也无力抗拒。她只能在自己房内眺望韦杰的房间。镜头从朱雁房间到韦杰房间,通过视线转场暗示了两个空间的内在同质联系。在韦杰鼓励下,朱雁登台表演《魔手》。我们看到的是朱雁对曾经是韦杰艺术幻想中女神形象的重复与再现。而朱雁在自身承受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将韦杰的创作幻想与自己的内心恐惧相结合。结果出现其在舞台表演时,舞台剧中魔鬼形象与反对自己演戏的父亲、校长形象的重叠。朱雁的现实处境、“戏中戏”的舞台、朱雁的心理幻觉三个空间交叠相错,配合以快速的画面切换和急促的音乐形成艺术效果极为突出的戏剧张力。这种动态的、复杂的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手法在中国早期的电影表达中非常罕见。而之后的影片叙事段落更是在韦杰与朱雁所在的两个空间中切换。朱雁反抗父亲,韦杰怒向房东太太;朱雁在舞台上对魔鬼由畏惧到抗争,韦杰在风雪中拖着病体前行。通过平行蒙太奇,两个空间中的男女主人公因为共同的目标与追求被联结在一起,形成某种超自然式的心灵呼应。影片最后,朱雁完成舞台剧的表演,韦杰死在舞台之上,实现了自己“我们的舞台是我们的战场”的追求。这最后的舞台可以说是韦杰与朱雁精神世界终于合而为一的象征。而影片结尾剧院经理办公室中数钱的镜头和韦杰房内剧作模型的特写则意味着理想与现实的异质矛盾不可调和。艺术家的悲剧在交错的空间中上演与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