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儒学与德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1 17:04:5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儒学与德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儒学与德育

篇(1)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3-0096-03

中国古代的儒家德育思想是世界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继往开来,迎接新世纪诸多挑战,构建我国当代学校德育可资借鉴的一个重要宝库。如果做宏观整理,我们可以发现儒家德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学校德育目标的价值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对所有的受教育者在品德方面总的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在德育上“施工”的“蓝图”。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离不开德育目标问题。

1.我国学校德育目标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校德育目标不注重层次,不讲“序”。忽视了德育目标的程序性和现实性,不是循序渐进、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是设立一个个可行的、有序的目标让学生进一步达到,没有根据自身任务要求和层次提出相应的德育目标,只有抽象的大致相同的培养目标。这种德育目标不具体、不明确的状况,实际上淡化了目标意识,软化了学校德育工作。如“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这是对广大干部、人民群众和青少年的共同要求。但对中小学生,对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和不同个体学生,理论上研究不多,在实际工作中也容易忽视。这些现象导致学校德育实施这些目标的内容、方法、途径基本雷同,影响了学校德育的实效。

2.儒家德育中思想德育目标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儒家的德育目标是有原则、有规律的。《大学》中提出道德学习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中心,以道德认识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和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由此可见,儒家德育思想在注重道德教育上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而且在自身修养上,孔子提出了追求“仁人君子”的高尚理想和人格境界。给人一种追求的不竭动力。所以,在现今学校德育目标的确定上,要借鉴儒家德育目标的层次性,从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出发,不同时期设置不同的德育规范与目标,这些目标要贴近学生实际,具体化并具有可操作性,且不同时期之间要注意衔接性、连贯性。

二、对学校德育过程的价值

学校德育过程,即学校德育内容的实施过程。在德育过程中,学校既要跟学生讲清楚德育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要求,以及怎样去做,又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进而内化为良好的道德素质。空洞说教、一味灌输规范来解决道德认知问题,难于使学校德育真正有实效。

1.我国学校德育过程存在的问题

当前,德育课实效性不是很强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在德育目标实施过程中,重视解决“认知”的问题,而不重视道德品质和观念的形成。具体表现在以文为本,重知识、轻养成。学校的德育课教学,过分重视对书本知识的传授,以考试得高分为目标,只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却不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忽视了要把学生作为生命个体进行教育,从而使道德与现实生活割裂;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导致知行不一,形成人格缺陷,故造成一部分学生知行分离、言行不一。因此,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应当在强化道德实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方面下功夫。

2.儒家德育思想中德育过程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施(即教学过程),孔子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即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学思结合,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过程。在第一、二阶段中,孔子要求学生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在第三、四阶段则要求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践履躬行。儒家德育在探讨道德理论与道德践履的知行关系时,特别强调知行的辨证统一,并把“力行”、“躬行”作为道德修养的重心。儒家德育认为,一个人仅仅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并不算是有道德,只有身体力行道德规范,才算真有道德。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要引导他们进行实际锻炼,把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儒家还力倡将道德践履与个体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融德育于个体的日常生活之中,主张个体修德要通过觉悟和践履等方式或方法以便做到“内得于己”,强调践履在修德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思想可概括为“生活即德育的思想”。

三、对学校德育方法的价值

要完成和落实学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效果不佳,与所采用的德育方法不无关系。因此,探讨儒家德育方法的价值,可以使我们进一步看到问题之所在,从而加快我国学校德育方法的改进。

1.我国学校德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偏重于道德规范的“填鸭”。我国中学德育课程中的传统灌输模式,以教材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主要方式,注重知识的强记。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教师注重讲授、示范、规劝、批评,主要发挥教师的讲授作用,过分强调道德对学生的制约作用,把学生单纯地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置于服从教育者的地位,完全不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无法透过多种选择以作判断,不注重青少年的接受心理,不注重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把青少年作为被塑造的客体,这样造成与目前青少年主体的核心价值相背离,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且直接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

2.儒家德育思想中德育方法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儒家在道德方法上注重学思并重、因材施教、身教示范等科学的道德教育方法。儒家重视道德中的学思并重,主张学与思应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认为学习是人掌握道德知识和提高道德修养的基础,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又应该进行积极的思考,这样才会使教育取得良好的收效。

教育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是儒家教育思想中极具价值的一个方面。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注重个性差异,根据不同性格、不同情况的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这一思想可以说是极具科学性和借鉴价值的。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了解学生的个体状况,因人而异,有效开展道德教育。同时,儒家还主张教育者应以身示范,为人师表,通过自己的品格和德行感染、影响、教育自己的学生,发挥典范的作用,进行生动的教育。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道德教育中应注重榜样的力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此促进和提高道德教育实效。

四、对学校德育内容的价值

儒家道德传统中包含着丰富的优秀道德教育内容,譬如重义轻利、人格修养、天人合一等优秀传统道德观念,对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丰富我国现代学校德育内容体系不无裨益。

1.我国学校德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市场经济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正处于观念形成与观念混乱相交织的阶段,许多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注重功利、讲求实惠、缺乏理想、过分强调物质利益,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的倾向,从而导致唯利是图、利己主义、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等思想行为有所滋长。近年来,社会公德淡薄、公共生活无序已成为转型期社会的一大道德难题。我们似乎陷入了一种怪圈,人们都在埋怨社会道德风气不好,却又都在参与制造和助长不好的道德风气。在现代社会,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已不是个人的生活小事,公共卫生状况已成为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道德状况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儒家德育思想中德育内容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儒家“重义轻利”的原则。儒家思想中对于义利关系问题的讨论曾提出过各种不同的主张和观点,但占主导地位的是见利思义、重义轻利、以义制利的原则。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反对因求利而失义,因追求个人私利而做出对别人、对公家不义的事情”。他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一原则告诉我们,对于“利”要有一种理性的约制,不苟取,不妄得,不受不义之财。儒家并非一概反对追求物质利益,只是把道德人格的价值放在远远高于世俗物质利益价值之上,认为决不能为了物质利益而牺牲自己的道德人格。这种价值取向,是中华道德精神的精髓,它升华为“生以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和中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境界,它对于批判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种道德意识对于我们当代学校德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有着重要的价值。

儒家的人格修养的价值。在儒家看来,“仁”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是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高目标。人们只要按照“仁”的要求办事,就会达到“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仁者“爱人”,这是“仁”的核心范畴。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强调礼仪;又要求弟子:“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具有明确的关心社会群体,尊重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公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五、对学校德育途径的价值

学校德育途径是对受教育者实施道德教育影响的渠道,即道德教育的组织形式。只有采取恰当的道德教育途径,才能有效地运用道德教育方法,落实道德教育内容,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因此,我国学校德育有必要在德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借鉴儒家德育途径的基础上,解决自身现存问题,开辟有效的学校德育途径。

1.我国学校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在德育途径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冲突,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力,最终影响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表现在学校内部,存在思想品德教育与各科教学的分离,除了班主任和德育老师,专业老师只管“教书”,不管“育人”,根本不注意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因而削弱了学校德育自身的合力。而家庭教育和社会现实中的消极因素,更是无情地冲垮了学校德育为受教育者们苦心构筑的道德之堤。家庭德育功能减弱,不少家长重智轻德,对孩子心理、人格乃至品德很少过问。而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育尚未健全的时期,还不具有很强的分析辨别能力,很容易受到诱惑,这就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而实际上,当前家庭与社会教育都未能做到密切配合学校德育工作,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学校道德教育功能。

2.儒家德育思想中德育途径方面可借鉴的价值

儒家道德教育除了道德修养是属于自我教育系统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是教育的基本方面,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完整的教育系统。儒家德育途径中,最为重要的是学校的道德教育。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儒家也很重视对儿童的早期家庭教育。孔子认为“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所以应该对儿童尽早实行道德教育,抓住儿童“心未滥而先喻教,则化易成”的时机,使其习与性成,从小事、琐事做起,由小见大,逐步加深和提高要求,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优化家庭环境,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至于社会教育,主要体现在社会风尚的教育方面。而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在儒家教育者看来,主要应是统治者对民众实施道德教化。总之,儒家道德教育的施行注重了家庭、社会、学校三者的结合,共同培养人的良好德行,这些经验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途径建设仍很重要。

以上我们分析了儒家道德思想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的价值,包括在德育目标方面、德育过程方面、德育内容方面、德育方法方面、德育途径方面儒家德育思想都有独到的见解,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有着珍贵的价值和重要的借鉴意义。继承和借鉴我国传统德育思想中的瑰宝,发挥儒家德育思想的价值,构建我国当代学校德育体系,是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篇(2)

“原有的学校德育模式,即以社会为本位,教师为主体,以德育知识为主要内容,以灌输为主要方法的教育方式的不适应是显而易见的”[1]。以德育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有一定必要性和可取性。小学德育以学生为主体,课程的设置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为目标。小学生尚未成长为完全独立的个体,对父母、师长、朋友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同时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家庭为主,其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小学生这一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小学德育教育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性化与生活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一、儒家德育教育思想的日常生活化

中国传统教育以伦理学为主,即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大思想家孔子,以‘仁’为核心,从不同角度对‘仁’的涵义作了阐明,从而构成了以克己、爱人、忠恕、孝梯、恭、宽、信、敏、惠及刚、毅、木、呐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思想体系”。[2]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伦理道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3]

子夏教学以小学为主,“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4]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融入君子之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皆蕴含大道理,故道德教育无常形。中国传统的儒学,以礼为支撑。礼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方面,以礼见仁,通过礼可见其性情与道德。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曾子把以忠、信为主的道德伦理规范融入日常生活中。孔子特别看重“孝悌”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教育,故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孔子的教学理念里,文的教学放在伦理道德教育以外的次要位置。孔子的这一教育理念以致影响到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教学。汉代教育,以忠孝为主。汉代取士以察举为主,而察举内容以忠孝为主。故汉武帝以来多忠孝之士,烈女、孝妇、孝子都是这一教育理念的产物。宋明理学讲知行结合,慎独、知行结合、坚守三纲五常等都是道德教育的产物。

中国传统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主,同时中国语言的隐喻特点和中国民族含蓄的性格,使得中国教育以微言大义的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为主,并与教育的生活化相结合。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6]

面对宰我的责问,孔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以血缘关系之上的亲子之情引导之,以情感之。三年之丧“这一传统礼制归结和建立在亲子之爱这种普遍而又日常的心理基础和原则之上”[7]。伦理道德的日常生活化,即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8]

世间最高的学问蕴含在民间,人心,“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真正的学问是不断发展变化,而不仅仅存在于书本。

总之,儒家在德育方面坚持以“六经”为主要教材,志在培养人们的“温、良、恭、俭、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优秀品德;日常生活化为儒家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它不是远离世俗的教会教育,也不是政治化威权奴化教育,而是含有默默温情的生活化教育。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生活化

“关于德育的定义,素来有两类不同的理解:一类是大德育,即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德育观念,它是与学校智育、体育、美育相对应的概念,另一类是‘小德育’,即道德教育,它是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相对应的概念”[9]。

大德育观念的提出,可见德育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德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德育教育不仅仅要在学校教育中展开,更应该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内在地具有社会性,道德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准则。道德本质上是实践性的,离开实践把握道德的内在本性是不可能的。道德教育在实践中要挖掘人的内在德行,规范人的行为。“道德教育最终目的在于使个体通过外在的教化而完全内化为伦理普遍性或伦理实体,成为自觉希求伦理普遍性的道德主体”[10]。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到:“教育以活动课程为主,受教育者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现代美国的教育在杜威教育理念下走向成熟,“在美国很多学校除了开设《公民》教育课等德育课程外,很注意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如建筑学、遗传学等专业的学生,要求考虑其工作的社会与伦理影响。同时,在美国的德育理论中,还有一个常见的概念——‘隐蔽课程’。它是与‘显著课程’相对应的,指用不那么明显的方式来传递社会价值观,使学生无意识地获得经验的一类德育工作方式。像升旗仪式、节日庆典、文艺演出、教育工作者的示范作用及具有教育作用的校园文化结构等,都属于隐蔽课程的具体形式”[11]。

小学德育教育不应该仅仅应用在德育课堂,更应该扩而广之,语文课堂、数学课堂、英语课堂、音乐课堂、体育课堂、班主任教学都要融汇其中。

小学语文教材以趣味性、形象性和生活化为主要特点,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邀明月,低头思故乡。”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李绅的《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诸如此类都是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贯穿德育教育。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欣赏诗歌的同时受到心灵的熏陶。

音乐教学,乐由心声,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人的真情,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音乐的旋律和情感本身就是感化、德育的存在。

体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磨炼坚强的意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足球、篮球等团队协作的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互相沟通、积极合作的交往能力,也可以培养良好的德行。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课余生活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余生活及人际交往关系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应在卫生活动、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拔河比赛、社团活动等各项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并积极的、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各项公益活动,例如互帮互助的爱心行动、捐赠衣物玩具服务西部的爱心活动等,以便小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受到德育教育。

教育即生活,道德教育应该走向课堂,走向社会。在家庭生活感受爱的温暖,在朋友的交往中修养自我,在社会生活中熏陶自己。现代网络技术普及,手机的广泛应用,网络在道德教育中也起重要作用。电视、网络、报纸能媒体的宣传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行。公益广告的宣传,公益电影的免费放映,网络电视的价值导向的逐渐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道德,不仅仅是利他的,它也应当是有利于行为主体的也应该是自利的,自利性是道德范畴存在的一个基本特征”[12]。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道德价值的实现总是以生命存在本身为前提,道德教化理当尊重个体生命存在的正当权利。尊重个体生命存在本身的价值,尊重个体生命的基本需要和正当欲望的满足”[13]。

德育教育的生活化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原则,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践行道德的价值、修养自我。王阳明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小学德育教育要坚持人性化与生活化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知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兰贞.中西结合找到德育良方[J].兰州学刊,2007(6):137.

[2]秦英君.中西德育德育思想之比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6):102.

[3][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90.

[4][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

[5][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48.

[6][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81.

[7]李泽厚.美学三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0).31.

[8][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92.

[9]佘双好.现代德育课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89.

[10]许敏.道德教育的人文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39.

篇(3)

儒学是关于人生的道德哲学,新儒学思想家们在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上特别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与人生观的确立。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以“意欲”为出发点揭示了东西文化差异。他提出西方化是“意欲向前”的而中国文化是“意欲自为、调和、持中”的。不同的哲学观导致不同的教育观,梁漱溟认为教育应包含知、情两方面,西方人重视知,中国人重情志。他否定科学主义思潮,认为科学只能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能诉之于内,只有情志教育才能解决人自身的问题。“生活的本身全在情意方面,而知的一边———包括固有智慧与后天的知识———只是生活之工具”[2]。同样,思想上由佛转儒的熊十力提出了体用不二的新“唯识论”体系。他认为,学问当分两途:曰科学,曰哲学。科学即客观事物的存在,称为量智;哲学即为本体,称为性智。他提出:“量智只能行于物质的宇宙而不可以实证本体。本体是要反求自得的,本体就是吾人固有的性智。吾人必须内部生活净化发展时,这个智才显发的。到了性智显发的时候,自然内外浑融。”[3]在《新唯识论》上、下篇中他进一步用心和镜来诠释他的思想。心为本体,镜则为“心所能到”的一切对象,心镜虽不可分割,但只有镜从属于心才能达到《中庸》中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张君劢对科学与人生观进行了对比,提出科学是客观的、理论的、分析的、因果规律的、相同的;而人生观是主观的、直觉的、综合的、自由意志的、单一的,所以“科学无论如何发达,而人生观问题之解决,绝非科学所能为力,唯赖诸人类之自身而已”[4]。他崇尚主观意志的自由,贬低科学,强调人生观的确立不能靠科学,只能直觉、自由意志为之。贺麟提出了道德的理想主义和理性主义统一的形而上学:“理想唯心论”,强调“道德”为本体而“精神”为主体;钱穆的“理气一体浑成”、“心性一体两分”的观点也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重视道德教育和人生观的确定都体现了新儒学思想家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

(二)重视民族文化的学习

民国中后期,西方文化的传入与的爆发对中国民族文化造成严重打击,新儒学思想家们纷纷提出复兴民族文化,认为中国民族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根基。马一浮提倡国学,提出六艺赅摄于一切学术的文化观:“六艺者,即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也。此是孔子之教,吾国两千余年来普遍承认一切学术之原,皆出于此,其余都是六艺之支流故六艺可以赅摄诸学,诸学不能赅摄六艺。今楷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以代表一切固有学术。”[5]他提出六艺统诸子、四部;六艺统西学;六艺统一心,广大精微、无所不至,不但能做到知识的统一,更能做到“知、仁、圣、义、中、和”等六德的统一。他认为,世界人类一切最后必归于六艺,提倡六艺并不只是为了国粹的保持,而是为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实现他的思想,马一浮创办了复兴书院,并提出教育内容上以“六艺”为核心。而张君劢积极推动民族文化的复兴,特别是儒学复兴,提出儒学是中国文化的源泉,儒家哲学基本思想包括理智的自主、心的作用与思想、德性学说、宇宙的存在、现象与实体,而这也是中西古今共同讨论之学说,故坚持在儒学为本体的同时,吸取西方学说,才能彰显儒学在世界文化的地位。为了弘扬中国民族文化,他在广州创办“海学书院”、云南创办“民族文化书院”实践宋明讲学传统。他认为,民族文化的重塑关乎民族存亡“今后中华民族,其甘于随人俯仰,陵夷不知所极乎?抑奋然兴起以保其四千余年文化上独立之地位乎?此吾族生死存亡之问题,或者以为其事将随国际势力而解,而不知实视吾族心思才力所以集注者如何”[6]。方东美指出,自19世纪,中国受到西方列强强烈打击丧失了民族自信心,在教育上盲目追求他国文化而“忘本”。“我们没有独立的教育思想,更没有自己的教育政策;不只忘记了人内在伟的心灵,更不了解自己的艺术文化与哲学”[7]。他认为,在今日中华文化衰败的时候我们更要一心追求中国固有的民族文化,才能迎来中国文化的复兴。除此之外,为了继承发展民族文化,在抗战期间熊十力创建了免仁书院,并重视历史教育与儒家经典的教育;1951年,钱穆创办新亚书院,并于1953年建立新亚研究所,培养专门传统文化人才。新儒学思想家的实践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社会本位的教育观

在民国众多的新儒学思想家中,对教育最有建树的当属梁漱溟。他不但提出了要以孔颜的人生为青年解决人生为题,还提出了社会本位的教育观。他指出,教育的发展要适应于社会的发展,只有教育、社会相辅相成,才会两者皆有出路。“何谓教育的出路?凡一种教育有成效见于社会,因而社会要求发展此教育,教育有其发展之前途者便是”[8]。他进一步提出,要建立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并说明三点理由:一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分”,二是“教育宜放长于成年乃至终生”,三是“教育应尽其推进文化改造社会之功”[9]。此三条为社会本位教育系统设计必须遵循的要点,第一点强调了非正规教育和成人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第二点强调了实施终身教育的必要性;第三点强调了教育不但能绵延文化而且能推进文化改革。基于此,梁漱溟不但提出了二十余条社会教育本位体统的原则,并将社会本位的教育观运用到乡村改造中,将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合二为一、共同发展取得了不俗成绩。而梁漱溟所提出的社会本位的教育观并不是狭义的社会本位论,并不是要求教育满足社会的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而忽视个人价值。梁漱溟所建立的社会本位的教育观最终落实点是在“人”上,体现了“建国居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儒家思想。

二、对当今成人教育教材的启示

(一)成人教育教材建设应体现人本主义思想

在刘向所著《说苑》中,“颜渊问于仲尼曰:‘成人之行何若?’子曰:‘成人之行,达忽情性之理,通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睹游气之源。若此而可谓成人。既知天道,行躬以仁义,饬身以礼乐。夫仁、义、礼、乐,成人之行也。穷神只化,德之盛也。’”[10]孔子认为,成人不但要知识全面,更要德行出众。而现阶段我国成人教育教材建设却趋向于功利主义和科学理论至上。其主要表现如下:第一,在成人教育教材引进上,更偏向学科相关专业知识的教材引进而忽视道德教育教材引进;第二,成人教育更重视个体专业和职业的指导而忽略学生人生观的引导。这样损害了成人教育的过程对人本身的全面发展的关注,失去了成人教育的基本价值所在。科学技术重在教会成人成为某一类的人,具有目的性和短时性;人文教育重在指导成人如何成为“人”,具有全面性和终身性。成人教育教材的建设应该站在终身教育的角度上遵循人本主义理念,在关注成人科学教育的同时更加关注人文教育,在成人教育教材内容上重视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体现,把促进成人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作为成人教育教材建设的根本。

(二)成人教育教材内容应重视民族文化的继承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的灿烂文化,以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首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一代代中国人。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面对各国文化冲击,如何继承、发展民族文化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有学者提出:“当代中国文化必须经过文化自觉的艰巨过程,才能在这个已经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11]所谓文化自觉便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进行理性反思和认识,进一步继承和发展。然而如何继承、发展?正如前文梁漱溟先生所说,教育对文化有绵延和推进其改革的功能。由于成人的特殊性,成人教育教材在内容上更应体现民族文化的继承。这要求教材编制设计者在成人教育教材编写上首先要批判性地继承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民族文化恰如其分地融入教材中;其次要积极发挥民族文化德育以及提高人文素养的作用;最后教材的编写更应注重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惟其如此,才能开发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成人教育教材。此外,地方成人教育教材还应纳入地方民族特色,一方面可以更加丰富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可使成人教育教材更具地方性。

(三)成人教育教材内容必须满足于社会发展需要

篇(4)

儒学主张崇尚礼义,主张以礼治国;注重仁、义、礼、智、信、忠、孝、爱、和、中等,概括起来就是“仁”,是多种美德的总称。所以需要我们去潜心研究和发掘,去继承和发扬。莘莘学子,性格各异,所以必须结合儒家德育的同时考虑当下的因素,因材施教,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各种渠道,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学校教育渗透儒家文化的意义

1.学习儒家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孔子在很早就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观点,他还提出学生“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古人虽说孩子的天性是六分生成,四分养成,但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睦的家庭气氛再加上儒家经典的熏陶,也会使孩子潜移默化,使他们趋于完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感悟儒家文化,易于养成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养成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至关重要。要养成这种感情,必须从小做起,从热爱身边的人做起,让孩子先做一个“仁义”的人,所谓“仁者”,亲亲也,也就是爱他的亲人,“义者”,敬长也,尊敬他的长辈。相反,那些连父母也不爱的人,怎么去爱别人、爱人民、爱祖国呢?

3.儒家文化的精辟论述,亦是我们今天的行动指南

孔子两千多年前在《论语》里提出的教育理念到今天也鞭辟入理,让人赞叹。如“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等等。

二、儒家思想的内涵

1.敬养父母。如果依照儒家孝道去做,不仅可改变人的种种坏作风,提高人的道德自觉,而且可改善社会风气,人人知道如何做人,怎样做人,就不会做出不孝的行为或犯罪的活动来危害社会、家庭和父母。人是社会网络上的一个因子,家庭是社会组织的细胞,一个人在家能做到孝,并把这种孝悌的风气带到政治上,就是参政了,这便是从家庭道德的孝道而推及国家政治的政道。

2.义利和合。儒教所说的义利是指道义与功利,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道德价值与物欲价值等的意思,这两方面看是二分对立,亦可和合,相辅相生,启示现代人不要见利忘义,,图财害命。这时的“义”就是道德良心,而以私利损公利者,各类害人者(如贩,投毒药)等,都是丧失天理良心者。义利和合,义利兼顾,既知其分,又知其合,互相协调、制约,并使两者有一定张力,使人谋利时不忘义,以义制约、指导谋利,讲义时兼顾利,使其有谋利的积极性,并由谋私利而推及公利,这是人生应走之路。

3.诚信守正。儒教强调在各项职业活动中,要以诚信为第一生命。各诚信主体如国家、政府、团体、个人都要信守诚信,不骗自己的良心,不骗国家,不骗他人;人与国家、政府、他人都互相尊重,真诚相待,而不是互相欺骗、互相计算。这样国家才能取信于世,政府才能取信于民,团体才能取信于群众,个人才能取信于他人。

三、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儒家思想教育

1.精心选择国学读本

《论语》《孟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上一部影响卓著的儒家典籍。它是研究孔孟思想的重要依据,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很深广的影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论语》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对于中学生来说,于丹《论语》心得是很好的读本。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

2.不可操之过急,要注意循序渐进

儒学文化影响我国历史两千多年,其积极意义非同寻常,不少大儒对儒家思想不断补充加以完善,不要期望孩子能在短时间背诵且加以领会并约束自己的言行,应该给孩子以消化吸收的时间,让儒家文化渗透在孩子的思想中,不能在短时间内不见其明显效果而操之过急。

篇(5)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020-03

民国初期,为了维护政权,在教育和文化上掀起了复古逆流,复古势力大力推行尊孔读经,儒家文化成为其巩固政权的工具。与此同时,部分有识知识分子在教育界掀起了反古思潮。他们将儒家文化与政治复辟捆绑一起,认为儒家思想是千年专制的精神根基、孔教与共和不相容,从政治的角度上片面否定儒家思想,使传统儒学受到重创。1919年,五四爆发,“西学东渐”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占据了中国文化界“大半山河”,许多学者开始摒弃“中体西用”而追求西学的“体用不二”,西派的和自由主义立足于学术界,而传统制度化儒学走向消亡。然而,旧儒学的消亡却孕育了新儒学的重生,一大批以儒学为主干的知识分子为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了新的发展途径。1920年,梁漱溟先生于北大发表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讲演引发了学术界对新儒学的讨论。何为新儒学?方克立提出:“所谓现代新儒学,是指五四以来,在强烈的民族文化危机意识的刺激下,一部分以承续中国文化之慧命自任的知识分子,力图恢复儒家传统的本体和主导地位,重建宋明理学的‘伦理精神象征’,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会通西学,构建起一种‘继往开来’、‘中体西用’式的思想体系,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现实出路。”民国中期以后,新儒学思潮上第一代第一群以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为代表的新儒学思想家以及第一代第二群以冯友兰、贺麟、钱穆、方东美为代表的新儒学思想家不但重新诠释了儒学,并且提出了新儒学教育思想,对普通教育、成人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国当今成人教育教材的建设也有所启示。

一、民国新儒学教育思想概要

(一)强调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

儒学是关于人生的道德哲学,新儒学思想家们在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上特别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与人生观的确立。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以“意欲”为出发点揭示了东西文化差异。他提出西方化是“意欲向前”的而中国文化是“意欲自为、调和、持中”的。不同的哲学观导致不同的教育观,梁漱溟认为教育应包含知、情两方面,西方人重视知,中国人重情志。他否定科学主义思潮,认为科学只能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能诉之于内,只有情志教育才能解决人自身的问题。“生活的本身全在情意方面,而知的一边——包括固有智慧与后天的知识——只是生活之工具”。同样,思想上由佛转儒的熊十力提出了体用不二的新“唯识论”体系。他认为,学问当分两途:日科学,日哲学。科学即客观事物的存在,称为量智;哲学即为本体,称为性智。他提出:“量智只能行于物质的宇宙而不可以实证本体。本体是要反求自得的,本体就是吾人固有的性智。吾人必须内部生活净化发展时,这个智才显发的。到了性智显发的时候,自然内外浑融。”在《新唯识论》上、下篇中他进一步用心和镜来诠释他的思想。心为本体,镜则为“心所能到”的一切对象,心镜虽不可分割,但只有镜从属于心才能达到《中庸》中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

篇(6)

毫无疑问,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语文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应当主动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发掘儒家思想精髓,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优秀的思想文化重新焕发出它的生机,融入国人的血液。

一、儒家思想的内涵

在人类历史上,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础的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有些东西已经成为历史的糟粕,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但传统儒家思想的精华并未过时。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中包含许多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永恒的哲理和有益于人类文明的精华。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那些关于做人、处事和立国的名言早已深入人心,并在潜移默化中传布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这正是中华名族的民族精神所在,也是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包括:爱国主义、诚信守正、仁爱思想、孝亲尊师,以人为本、明荣知耻。儒家认为“天地君亲师”是最重要的人伦纲常,“孝亲尊师”是做人的根本。

虽然物换星移,社会演进,但儒家思想,如,和谐持中、克己复礼、义利和合、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等,在现代社会依然陶冶着青少年的道德情操,启示着人们应如何做人,如何修身养性,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二、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儒家思想精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1.创设和谐的人文环境,营造儒家文化气息,创设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是对学生进行儒家思想熏陶的重要一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语文教师作为德育的实施者和主导者,在教学中要把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注重自己的德性修养,在日常教学和生活实践中对儒家传统思想身体力行。“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待人接物温和自然,举止态度谦恭庄重,教学中能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为人师表。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严于律己,严谨治学,做学生的道德楷模,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校园文化建设也属于语文教学的范畴。如,在校园路灯宣传牌上、宣传橱窗里定期张贴和更换儒家经典名句和故事。在学生中组织儒家传统文化的各种社团,营造出浓厚的儒家文化校园气息。提示语可以提醒学生向上、向善,名人格言、警句可以帮助学生审视自身。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都会受环境的影响,学生会在老师、同学的影响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2.优选国学读本,开展课外阅读

孔子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具备儒学观念,时刻准备把儒家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首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精心选择好儒学读本,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

《三字经》包容了极其丰富的内容。讲学习的重要性,讲伦理道德、名物常识、经史诸子、朝代更替,并用古人勤勉好学的故事启迪教育学生。《弟子规》讲的就是如何做人,就是教人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对学生学好规矩、树立做人的标准起着积极的作用。

确定书目后就要合理安排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可以以亲子阅读的形式调动家长的积极因素,每天让孩子背诵50字左右。在学校,可在早读中抽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诵读。背经典范文会让学生受益匪浅、终身受益。也可开展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除上述之外,我们还可以设置校本课程传播儒家思想,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儒家思想。

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作品无不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显现着儒家思想的印记,字里行间洋溢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哲理。自古以来,语文教育总是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发掘儒家思想的精华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正顺应了这一要求,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操作中只要把握好学生的身心特点,深入探究教育方法,持之以恒,一定能收到“内化”的效果,对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推动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篇(7)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寄予较高的期望,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将来能够顺利地就业。所以,重智育轻德育便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教师由于学校竞争激烈,也受家长的重托,工作的主功方向也便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就束之高阁。转变家长、教师的观念是德育渗透的前提。让家长、体育教师、任课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改变只注重智育而忽视德育和体育的旧观念,提倡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均衡发展,这样育人工作便有的放矢。青少年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最需要体育锻炼,因为通过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学生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促进体格健壮;同时生长发育正常又能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转变观念,树立大德育观,积极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大力配合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而促进和推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断深入及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二、塑造形象,发挥样板功效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师的言传身教非常关键。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形象。体育教师的举手投足、仪表服饰、神态气质甚至习性,无不作为信息传达于学生的大脑,影响着学生品质的形成。体育教师要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证明了良好师德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要力争做到"五规范":即规范语言,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规范示范,动作正确,熟练优美;规范仪表,衣着合乎运动特点,精神饱满;规范行为,举止大方,处事得体;规范环境,教具摆放有序,场地设计合理优美。体育教师严于律己,率先示范,发挥样板功效作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至关重要。

三、着手内容,立足实践体验渗透

体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教材中含有大量的德育因素,不同的教学内容所达到的德育教育效果也不尽相同。比如田径运动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集体性的体育项目可培养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机智灵敏的应变能力;体操、武术等项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沉着、机智、果断和自控能力;体育游戏教学可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传统体育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体育与健身理论知识可向学生介绍中国体育名星取得为祖国所取的辉煌成就及中国北京奥运胜会取得成功等事例,使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和体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能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积极锻炼身体的自觉性,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奠定了基础。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体育教材内容,教师要根据其特点,充分考虑教材的德育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德育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立足实践,有的放矢地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在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抓住时机,结合事件进行渗透

体育实践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最容易表露,有的正确,有的错误。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凭借教学经验估计到可能会出现什么思想教育的事件,及时进行表扬或批评,就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例如,在进行接力跑比赛或其他体育竟赛时某些学生为了取胜而弄虚作假、违反规则的情况较为普遍。教师必须认真观察,发现情况及时进行教育。比赛结束后,及时小结,公正评价,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如果教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出现违反规则的情况也不理会,这样就失去了教育的时机,非但不能达到教育的作用,相反,学生还误把错误当正确,长此以往,反而助长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善于抓住有利的时机及结合课堂一些突发事件,捕捉学生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进行加以启发诱导,一定能够达到促其转化的效果。

篇(8)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既能开展体育技能培训,又能开展小学德育。那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没有融入德育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小学体育教师(30人),他们来自笔者所在市的绝大多数小学。调查问卷发放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100%。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笔者制成了相关的统计表(见表1)。

通过分析可知,当前,大多数小学没有把体育教学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少数小学的体育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已发现体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方面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会适当注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总体而言,尽管在全市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有一定基础,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二、问题分析

1.缺乏意识

一部分小学体育教师没有意识到体育教学对德育的重要性。他们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只专注于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对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既没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又缺乏足够的重视。

2.流于形式

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但学生没有热烈响应,甚至采取消极抵抗的态度。这样,既未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又使体育教学效率下降。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一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强制向学生灌输枯燥的德育内容,没有意识到德育应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这种不科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二是一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没有注意到因材施教在德育中的必要性,以致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时抹杀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他们的个性化发展。这样,在小学体育教育中融入德育就变得流于形式。

3.不够完善

现有的小学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只能评估出小学生体育技能掌握的好坏,还不足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评定。另外,学校很少将德育纳入教学监督的范畴。

其实,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反复强调和训练,需要完善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体系。只有这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才能落到实处。

三、对策研究

针对存在的三个问题,笔者提出有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的两个策略。

1.提高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的能力

(1)举办讲座、交流会以及观摩公开课

由于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为了让教师意识到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的重要性,提高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的有效性,学校可通过举办讲座、交流会以及观摩公开课等形式,提高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的能力。

(2)提高教师对小学体育教材的利用程度

不少教师忽视了小学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其实,改版后的小学体育教材增添了德育内容。例如:中国运动员刻苦训练,坚持不懈,最终为国争光的故事;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队列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各类球类运动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等精神。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

(3)教师应适当选择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

教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应有所选择,即应以体育教学为主,有机融入德育内容,但不可喧宾夺主。另外,教师应根据适当选取的德育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2.注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的方法

(1) 体育游戏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若单纯进行体育技能教学,就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因此,有必要开展体育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而体育游戏恰是进行德育的最佳形式之一。例如,“老鹰捉小鸡”就是一个典型的体育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要遵守规则,大家互相帮助、共同配合。这样,便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体合作的意识和遵守规则的品德。

(2) 体育竞赛

在日常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往往会采用竞赛的形式。体育竞赛也是开展德育的最佳形式之一。例如,50米短跑竞赛。在短跑竞赛之前,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具体有三点:一是教育学生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二是教育学生明白拼搏的意义;三是教育学生以平常心看待胜负,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这样,体育教学便与德育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3)名人教学

对小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十分强大,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例如,在不宜室外活动(如,雨雪天气)时,教师可在班内举办“名人分享会”等活动,为学生展示一个个励志故事。例如,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她个子矮小,不太适合乒乓球运动,但她仍坚持不懈地训练。后来,进入国家队,并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最终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样的励志故事既能在小学生的内心树立榜样,又能使他们明确努力拼搏和坚持不懈的重要意义,最终达到德育的目的。

(4)建立体系

篇(9)

数学的内容高度抽象,数学语言极其简洁,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数学思想反映客观世界的内在美。数学知识不但蕴含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数学的美对于人们进行数学创造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备课要仔细钻研教材,注重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中。在教学中,让学生相互交流,共同体验对数学问题的好奇、求解的欲望及解决之后的欢愉。通过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主要包括数学表示中的美学修养,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数学中的奇异性等。使学生始终感到“学犹不足,唯恐失之”,从而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追求数学知识。同时,利用数学课本中的德育素材,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审美观的教育,让学生获得数学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追求数学美的同时追求人性美、自然美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结合有思想的数学题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除了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以通过课本的引言、插图、例题和习题对学生进行德育。

在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学生刻苦努力的良好品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伟大的数学家,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及从事数学研究的辛勤劳动、刻苦钻研、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引导学生拿出超越自我的勇气,培养和训练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明白为世界进步作贡献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追求。与此同时,数学也是一门有理性的艺术。这门课程充满理想精神,它教人求真、诚信,从数学的发展历程中可以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只要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证明,它就不属于真理,而不管这个问题提出者的地位和威望如何。如果问题得到证明,那他的真理性便得到了认同,不存在人微言轻的现象,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

三、渗透德育可以发展学生的能力

数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发展性和现实性。数学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关注学生的情感、认知、思维等能力的发展。这样不仅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用,而且对学生今后走向社会从事某行业的工作有价值。如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一节的教学中,通过分析,添加不同的辅助线,寻求多种证明途径,这样做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课堂上可以先让学生猜想,学生根据猜想进行推导、证明,最后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推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还可以设计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培养思维的批判性。也可以利用习题,巩固结论,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两个问题

篇(10)

二、赶星追月法。

孩子对影视中的英雄和自己身边的“英雄”都饶有兴趣,视其为“王”,极力效法。而这些“王子”的影响,有的是正面的,有的是负面的。老师的责任在于正确引导。因此,我抓住孩子们心理上的这个特点,在班内开展了“小明星”活动,在教室的墙壁上开辟了明星专栏,哪一个同学在某个方面做得好,就分别誉其为遵纪星、卫生星、好学星、助人星、新风星………把他的照片贴在星座上,标上名字,号召大家学习他,并且实行动态管理,今天是星座上的星,明天不是了,就暂时换下来;在几个方面做得好,就可以拥有几个星。

这样,全班开展了赶星追月的活动,正面效应越来越大。

三、氛围陶冶法。

环境移人,对孩子尤显重要。于是,我在教室、宿舍、公共场所都努力造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贴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小学生守则、作息时间表。在教室设置痰盂、废纸篓、果皮箱。让少先队员戴上红领巾,教导他们进老师宿舍喊报告,课堂上有事先举手,中午休息时做眼保健操,课间唱歌,放学回家站队,举办小画片、小制作展览,开展捐小人书大家读活动。还和家长联系,控制孩子看电视时间,帮其选择收看内容,使他们目力所至,听力所闻都是健康向上的东西,使其在自自然然无意识状态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四、活动升华法。

随着孩子感性知识的增多,沿着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个体到群体的规律,通过各种活动把思想品德教育逐步引向深入。

篇(11)

关键词: 高职英语 德育教育 渗透方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社会和企业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把德育作为用人的第一标准已成为用人单位的共识。本课题旨在通过对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贯穿德育教育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总结,并结合当前高职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对英语教学与德育教育相互融合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着重对高职英语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加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推行德育渗透,做到教书育人双赢的途径与方法。

一、高职英语教学融入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整个教学始终。将德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中,使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德才兼备,成为满足社会需求、有着特殊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意义深远。

英语作为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传播道德观念的基本功能。英语教育不可能把英语单纯作为一种交际工具传授,而是应通过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丰富的心灵,发挥其育人功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中指出,“你们不仅仅是教课的老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员”。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自己独特的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高职教育中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公共课,占用了许多教学时间,影响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成长,英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十分充分,正是教师面对面持续影响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平台。

英语教学内容本身含有大量体现社会正确价值观的内容。文以载道,英语作为一种信息的载体,负载社会的各种思想信息,道德信息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利用教材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挖掘德育因素、渗透德育思想,是英语课堂德育的基础。目前高职英语选用的教材中,许多内容都与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关联,非常贴近日常生活,隐含着大量道德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然涉及这些内容,阐述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同时学生会对相关内容引发思考甚至争论,这就需要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

英语教学是教师以自身道德观念直接影响学生的育人之道和最佳载体。成才必须先成人,没有正确价值观念的学生,即使才高八斗,也难以造福社会、造福自己,甚至会将才能转变成破坏社会的负能量。但在现实中,一些教师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以至于不自觉地用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念冲击学生不成熟的思想观念。教书者育人,教师的言行、观念、情感、对现实世界和书本内容的判断,对受教育者影响最直接、最深远。要发挥高职英语教学的德育功能,首要是教师要强化教书育人的价值导向,积极建立体现和谐道德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平等对话的形式进行情感的交换与意义的共享,使学生从教师身上获得多方面的激励,特别是精神、思想上的激励,必然会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品德、完善人格。

二、当前英语教学中缺乏德育教育的现象分析

整体上看,目前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状况应予关注。一是一些高职生中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上动力不足。社会以分数判断学生价值的片面观念影响和打击了某些高职生的自我价值认同,削弱了其自信心。这类由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二是当前一些高职高专的重技轻德的培养模式е碌掠弱化。学校教育中往往只重视关注社会对人才的技术熟练程度的需要,而忽略了学生在人文素质与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三是缺乏全员育人的意识和有效的运行机制。一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员、教学人员,重视学生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的获得,对学生思想品德上的问题关心不够。这些因素制约着高职德育的开展。

进一步分析,一些英语教师对语言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意识普遍比较薄弱,是英语教学中德育不足的主要矛盾,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英语教师重技能、轻内涵的传统英语教学方式和倾向没有明显改变,教学目的着重完成语言学习与应用,学校也没有把文化传播和思想影响纳入教学要求和教学考核范畴。学科考试中局限于考核语言知识与技能,教学评估仅仅考核学生英语成绩、分数,没有在考试和评估中加入德育考核的形式,也不注重加入德育相关的内容。教材内容的选编缺乏渗透德育的意识,阐述正确的价值理念相关内容有限。另一方面,教师对如何实施德育渗透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方案,大多数教学教案中没有认真研究这一课题。在此方面的教学研究中,对中学生和大学生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有不少成果,但对高职学生这一特定对象同一课题的研究还比较少。此外,理论研究的针对性不够强,实践指导意义不足。从目前高职英语教师教学过程看,德育教育无论在教育者的意识、教学的内容安排和教育方法载体上都还比较薄弱。某些教师没有意识到,高职英语教学中既需要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应试能力、英语过级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同时需要研究如何通过培养学习的道德素质,反过来促进语言学习的动机动力,提升其未来竞争中的整体素质。

三、语言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探索

英语是一门集思想性、社会性、工具性、知识性和发展智力于一体的学科。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是与语言知识、能力教学相结合进行的,教师应注重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教育理念、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环境、课外实践等要素,德育教育都可以渗透其中,但需要具体的方法途径、手段载体研究。笔者认为,针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学生特点,可以突出以下方法和路径。

第一,提高英语教师德育教育技能。高职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一些专题培训和研讨,强化英语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特别是对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倾向和思想动态,需要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让英语教师得到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受教育者深层次的思想感情特征和心理规律。同时应当组织教师围绕学生道德素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探讨,集体研究设计教育内容与方法,改变过去高职英语教师就语言讲语言、就英语说英语的教学定位和价值导向。教师还要善于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渗透德育内涵,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思想观念进行有价值导向性的点评,引导学生强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生成、发展、完善和丰富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念。

第二,增强教学中对话交流的互动性。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都是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体现和交流,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平台,发挥着德育教育的重要功能。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人际关系的训练本身就是最好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一切能发展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的教育”。英语教师应摆脱固定死板的教案,把积极的德育教育活动融入教学过程,多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开拓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独立运用所学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促进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更加有力地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第三,把课堂教育向课外延伸。围绕课堂中学生关注的道德问题、思想观念的冲突和辩论,让学生课外深入思考讨论。教师应当主动利用微博、微信等信息化手段,加入文化知识、生活故事和思想内容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影响,对学生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课外继续影响学生价值观念和思想内容,引导学生用英语语言讨论道德问题。这样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体现了教师的道德素养和教育能力,同时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过程中,实际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毕文丽.如何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J].海外英语,2013(2).

[2]卢芳.谈英语教学的德育教育[J].海外论坛,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