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法国社会与文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9:0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法国社会与文化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法国社会与文化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专门用途法语FOS

专门用途法语(,简称FOS)是指针对职业人群或者学生群体进行某个特定专业领域的法语教学,如商务法语、法律法语、医学法语、旅游法语、科技法语等。在法国,对FOS的研究由来已久,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经历了军事法语、科技法语、工具性法语、功能性法语、专门用途法语等发展阶段之后,目前又产生了职业用途法语和学术用途法语等新概念、新分类。FOS在法国已经成为传统法语教学和法语应用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编写、师资培养以及测试与评估等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经验。法国众多大学开设有应用外语专业,课程设置通常为“法语+第二外语(英语、德语、中文等)+经济管理或法律”模式,就业率甚高。

在国内,法语教学界对FOS保持着应有的关注。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主任傅荣教授是国内法语教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其博士论文专门探讨了FOS在中国高校的具体运用。①此外,法国驻华大使馆对FOS的推广也不遗余力,2005年组织召开了中国第一届FOS教学研讨会(南开大学承办),2008年协助编纂出版中国第一本FOS论文集。②

2 FOS在中国的应用——国内高校复合型法语人才培养经验

1998 年12 月教育部高教司转发《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若干意见》,提出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要性。自此,对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研究层出不穷。FOS理论可以应用到复合型法语人才的培养当中,国内不少高校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获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目前已经进行实践的复合型法语人才培养模式有“法语+专业知识”、“法语+专业方向”、“法语+专业”、“专业+法语”和双学位等。

在外语类院校中,北京外国语大学以“法语+专业知识”、“法语+专业方向”模式为主,培养外交、经贸和文学等方向的法语人才,同时可以辅修其他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工商管理、外交学、英语)或修读双学位专业(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以“法语+专业方向”模式为主,同时可以分校区(大连西路本部和松江校区)辅修其他高校的专业;另外开设颇具特色的“法语(副修英语)”专业,专门培养法语、英语都过硬的双语人才。

在综合性大学中,武汉大学一直走在复合型法语人才培养的前列。分别按照“法语+专业”和“专业+法语”模式,开设中法经济双学士学位班和法语法学双学士学位班等。2011年上半年开始,更是面向全校开办法语双学位(含主辅修)班,大力培养经济、法学、医学、物理等各领域的复合型法语人才。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医学法文班历史悠久,为中法医学界输送了不少人才。目前设有教育部特色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法语班),面向全国招生,学生在校以法语为第一外语,部分基础课程以法语授课。每年由法方派遣教授来校参与教学。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业后,经考核合格者被选送赴法国的医院,作为实习住院医师培训一年,由法国医学院校授予“专业培训证书”。

3 浙江高校复合型法语人才培养现状

浙江省与世界上很多法语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的交流,尤其是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但是我省法语人才特别是复合型法语人才的培养现状却与经济大省、强省的地位不符。浙江高校的法语教学起步较晚,目前开设本科阶段法语专业的公立大学只有浙江大学和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从2012年开始招收法语专业本科学生,浙江传媒学院设有法汉双播相关专业;其他高校一般设有二外法语课程(面向英语专业学生)或全校法语选修课。浙江高校如何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培养复合型法语人才是浙江法语界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浙江大学是我省最早开设法语专业的高校,目前每年招收一个本科班,并设有法语语言文学硕士点,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根据浙江大学2010级法语专业培养方案,法语专业的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和第二课堂。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法语专业课程部分,既包括了基础法语精读、高级法语、法语听说训练、笔译实践、口译技巧、法语写作等传统课程,也提供了对象国研究类(法国面面观、法国问题研究)、文学类(法国文学赏析、法国文学史)、商贸类(法语商务信函、经贸法语、跨文化商务交际)、文化类(文化与旅游、法语影视欣赏)等各种专业倾向类课程。

浙江工商大学于2008年开设法语专业,目前已招收五届学生,2012年已有第一届毕业生。浙江工商大学的法语专业立足经贸类院校的优势,旨在培养法、英双语的商贸类人才。结合2008级到2011级四届本科培养方案,可以看出,法语专业的课程分为普通共同课、学科共同课、专业课以及其他类等。其中,专业课又分为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核心课包括基础法语、高级法语、法语听说、法语语法、法语口笔译和法语写作等课程,专业选修课则包括英语类(中级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口语、高级英语视听说、英文报刊选读、国际商务英语、WTO文本英语、经贸英语应用文)、对象国研究类(法国概况、法国报刊选读、简明法国历史)、文学类(法国文学)、商贸类(法国经济、国际商贸法语、企业法语)、文化类(法国社会文化、旅游实务法语、法语电影赏析)等课程。从中可以看出,英语类、商贸类课程占了比较大的比重,文学类课程则少于传统法语专业,符合其专业定位。

4 专门用途法语FOS与复合型法语人才培养

综上所述,专门用途法语FOS理论可以应用到复合型法语人才的培养当中。但是,要结合中国法语教学的具体特点,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材、师资等各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目前,国内不少高校已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也获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已经进行实践的培养模式有“法语+专业知识”、“法语+专业方向”、“法语+专业”、“专业+法语”和双学位等。浙江高校复合型法语人才培养的规模尚小、经验尚浅,可以以FOS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重点进行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的研究,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确立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复合的专业,努力培养出服务于浙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法语人才。

本文为浙江工商大学第十一届“希望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课题成果,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专门用途法语FOS与浙江省属高校复合型法语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Y201223640)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enseignement/apprentissage du orientation fonctionnelle en milieu institutionnel chinois de langues – le cas du FLE juridique.法国巴黎第三大学外语语言文化教学法博士论文,2001.

② 李克勇.GERFLINT SYNERGIES CHINE , Enseignement du FOS, .

参考文献

篇(2)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2-087-03

法国乡村共同体是我们研究法国农村发展史时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现象。它是法国传统社会的构成细胞,具有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内涵,对法国农村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在法国史学界中,早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的成果十分可观。如:阿尔贝•索布尔的《18、19世纪法国的乡村共同体》,安托万•福兰的专著《旧制度时期的村庄》、论文《法国的乡村共同体•定义与问题》及《19世纪法国乡村共同体合并之争议》,保罗•乌利亚克《中世纪法国南部的村庄共同体》,罗贝尔•福西耶《中世纪法国北部的村庄共同体》,布里吉特•马亚尔的《十七八世纪居民共同体与达依税的征收》,罗杰•萨鲍尔特的《一个乡村共同体的教育与变化――家加蒂内省的马齐雷,1848-1914》等等。可以说,法国学者对法国乡村共同体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各个时期、各个方面――起源、发展变化、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等。反观国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非常薄弱,专门对此进行论述的论文寥寥无几。除了熊芳芳的《近代早期法国的乡村共同体与村民自治》专门对法国乡村共同体及村民自治进行了深入探究外,其他的只是在文章专著中涉及,如:许平在《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19-20世纪》(专著)、《法国乡村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嬗变》(论文)中,对现代化进程中法国乡村共同体的变化进行了阐述;孙娴的《试论彻底与妥协――18世纪末法国革命中土地问题剖析》,对大革命中法国乡村共同体公有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为了加深对法国乡村共同体的认识和了解,以便更清楚地理解和把握法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进行梳理与分析,对近代法国乡村共同体走向瓦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于法国乡村共同体(Communauté rurale),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曾在其著作《法国乡村史》里描述到:“许多个人,或许多在同一块土地上耕作、在同一个村庄里建造房屋的家庭,在一起生活。通过经济的、感情的联系而形成的这些‘邻居’,组成了一个小社会:‘乡村共同体’。”①从这段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一种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组织形式,每个共同体都形成一个封闭的、以自给自足的以农业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并以此为基础组成了法国整个农业社会的基础。那么,它是什么时候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呢?对于这一问题,由于资料的缺乏,现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法国农民在共同生产、共同承担义务的过程中产生,并在战后重建以及与领主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完善的。

18世纪前,在反抗领主的压迫、大资产阶级的侵蚀以及沉重的封建义务的斗争中,法国农村共同体还显示出一个永恒的未来,但后来为什么会消失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经济基础的破坏与丧失,是乡村共同体瓦解的主要原因

法国乡村共同体的经济基础主要是由集体财产、集体权利及相应的集体约束构成。②其中,集体财产主要指村民们共同拥有的公有地,如:牧场、草地、森林、沼泽、荒地及池塘等。另外,1/3甚至1/2的休耕地、已经收割后的田地和第一次割草后的草地也被纳入公有地的范围。公有地是集体权利以及相应集体约束的基础。而共同体成员在公有地上享有的放牧权、拾穗权和采茬权等则构成了共同体的集体权利。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共同体成员还必须遵守共同体对居民群体私有财产的集体约束,如禁止圈地、强制轮作、粮食或葡萄的播种与收获时间、公共牧场条例等,以实现对共同体内部生产生活的统一管理。

对于经济基础和共同体之间的联系,法国早期研究古代村庄的历史学家阿尔伯特•巴博在其著作《旧制度下的村庄(1879)》中指出“共同体的集体财产和集体权利的保留以及所获收益的分配是共同体得以存在的理由和基础。”③而它的破坏和丧失,也预示着共同体的衰落和终结。

那么,共同体的经济基础是怎么一步一步削弱并走向丧失的呢? 从中世纪时期开始,领主和臣民对公有地的争斗就从未停止过。按照习惯法,领主对公有地具有最高的实际权利,如:约1070年在鲁西永实行的巴塞罗那习惯法就写道:“公共道路、河流、泉水、草地、牧场、森林、灌木丛、岩石……属于领主,但他们不能将这些作为自由地”。④而实际情况却是,领主们通过大规模的开垦来扩大自己的领地,这使得共同体失去了对公有地的使用权,共同体的集体财产受到威胁。

到16世纪,当领主以全部的热情投入领地的开发事业时,资产阶级和富裕农民也向公有地伸出贪婪的双手。13-16世纪,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部分从事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农民、资产者开始富裕起来,但是他们并没有把资金用于继续投资,而是购买土地。当时出现的价格革命和战乱无疑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契机。15世纪末出现的价格革命导致货币贬值、物价飞涨,致使领主制衰落,领主对共同体的控制减弱。而长达一个世纪的战乱,则使共同体负债累累,为了摆脱这些负担,保证战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共同体出现了全部或者部分出售公有地的愿望,这项举措获得了领主的支持。因此,资产阶级和富裕农民以低廉的价格大肆购买土地,其中有很大部分就是公有地。1747年,奥弗涅地区克劳巴的人就抱怨道:“村中的居民热罗•萨拉-帕泰贡,由于是富人,是村中的头面人物,……就扩大其私人的权力,甚至把属于村庄共同体的大部分土地圈围起来……。”⑤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这段时间内,相对法国农村广袤的公有地来说,领主、资产阶级以及富农对公有地的蚕食是有限的。对共同体公有地的破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是一场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革命,它废除了封建权利和什一税,取消了贵族的免税特权,实现了土地所有权的转移。但是,它在使封建生产关系分崩离析的同时,也致使共同体因公有土地减少和集体权利削弱而失去其存在的基础,从而最终加速了共同体的瓦解。

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立法来实现的。1792年8月14日,吉伦特派促使立法议会通过法令,规定除林地外所有的公有地都必须强制分割。1793年6月,雅各宾派又通过一个法令,规定共同体内的公有地按人口平均分配,至于是否分配,由25岁以上的公社成员表决,有2/3的人投票赞成即可分配。这些法令因受到贫农不同程度的抵制而没有完全的贯彻执行,1795年议会颁布法令暂停分配公有地,1803年执政府时期,终止了对公有地的分配,但承认已经分配或者出售了的公有地。“到1815年,法国整个面积仅有约1/10归共同体所有,主要是林地和山上牧场,集中在阿尔卑斯、比利牛斯、孚日和汝拉的林地和高原草场上,北部和西部的公有地几乎绝迹。”⑥公有地的破坏,必然导致相关的集体权利和集体约束削弱。

另外,大革命在解放封建束缚的生产力的同时,还激起了个体经济自由的浪潮。1789年颁布的法令规定了公民对财产的自然的和不受时效约束的权利,包括:圈地自由、耕种自由和限制集体权力,同时还给予乡村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由。⑦1791年9月,制宪议会通过法令,再次强调土地所有者都可按其意愿自由耕种土地,这实际上是对共同体集体权利和集体约束的一种否认,⑧加速了共同体的瓦解。

(二)共同体自治权的衰落,是加速其瓦解的重要原因

自治权是维持乡村共同体内部稳定,并有序运行的主要因素,它主要通过村民会议以及一整套完整的习惯法来实现。

村民会议是共同体的最高决议机构,由于教区和共同体在地域以及利益上经常混杂在一起,因此,村民会议又叫“教区会议”或者“堂区会议”,是共同体居民政治生活的中心,负责商量和处理共同体的一切公共事务,如:出售、购买、交换或者出租共同体的财产;修理教堂、公共设施、道路和桥梁;选举共同体的代表、学校校长、神甫、征税员、陪审员等,有时候还要确定收获的时间以及日工的工资。村民会议在不同地区召开的频率并不相同,一般都在星期天或者节假日的弥撒结束后举行,而平时的日常管理就由村民会议选举出来的“村官”负责,村官代表共同体的利益。

习惯法则是共同体以及村官进行民主自治的依据,是共同体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和惯例,内容涉及各个方面,不仅包括行政法令,还包括宗教法令、司法法令,主要用来约束共同体居民的行为,解决成员之间的争端,具有法律效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村民会议和习惯法对乡村共同体群体意识的形成、延续和巩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⑨,有利于共同体的巩固和发展。但是,从近代早期开始,共同体的自治权开始缩小。⑩究其原因,主要可以从内外两条主线进行分析:

1.共同体经济基础的削弱是造成自治权缩小的内因

在上一节中,笔者已经对共同体经济基础的不断削弱进行了详细的阐释,这里就不再赘述。经济基础的削弱,尤其体公有地的不断丧失,对共同体自治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方面使习惯法遭到破坏,共同体失去了进行管理的依据;另一方面使村民出席村民会议、商议公共事务的热情降低。这一点可以从会议出席率的降低得到反映。虽然村民会议对出席的人数有最低的要求,如与王室直接税有关的会议,要求一半以上的纳税人出席;与共同体债务有关的会议,要求2/3以上的家长出席;如果讨论永久性转让公有财产,或分摊领主捐税、劳役等,则要求全体居民出席。但随着集体财产及集体权益的减少,会议的出席率远远达不到规定。如:法国东部博若莱的贝尔维尔堂区在1695年共有398户居民,但是在同年举行的8次会议中只有67户居民出席。B11安托万•福兰在其《旧制度时期的村庄》中指出:“村民会议的出席率从16世纪到18世纪不断下降,到18世纪,高缺席率已经成为常态。”B12

2.王权的渗透从外部分化了共同体的自治权

中世纪的法国是一个典型的封建领主制国家,奉行“没有无领主的土地”。而领主制与王权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在中世纪早期,领主制几乎统治着整个乡村,领主们无限制地滥用手中极度膨胀的权力,不断加强对农民的剥削,以及对农村的控制,这严重威胁到国王的统治。面对这种情况,君主政府怎么会放弃对地方社会集团的依靠呢?

为了加强王权,君主政府开始通过乡村共同体向农村进行力量渗透,以求加强对农村事务的控制和管理,以维护自己的统治。1630年,路易十三在部分省份设立检察官,由其负责地方事务的管理。到1661年时,监察官全面接管地方的行政、财政和司法事务,这“剥夺了乡村共同体几乎所有的行动自由”,B13尤其是自治管理的自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检察官对村民会议的掌控。从17世纪开始,村民会议的召开要得到检察官的授权,出席的人数由其决定,做出的相关决议也要由检察官进行审批。到18世纪中叶,大部分地区的村民会议由监察官主持,至此,乡村共同体被置于国家的直接控制之下。为了便于政令的统一,政府于1787年6月颁布法令,要求在全国各个省区建立“市政会议”,由领主、本堂神甫、陪审员以及根据共同体大小选出的3、6或9名成员共同构成,同时规定纳税额在10利弗尔以上的居民才能与会。这标志着村民会议从全体共同体居民均享有参与权和决议权的“直接民主”转变为“具有寡头统治和纳税选举性质的代表制”,共同体正式成为国家行政单位;(2)对村官的控制。在政府加强对村民会议控制的同时,村官也未能幸免。到18世纪,监察官取得了村官的任免权,村官要么由村民会议选出,监察官授权;要么直接由监察官直接任命。这样,村官不再代表共同体的利益,而日益成为国家的统治工具。

共同体的自治权在内部经济基础的削弱,外部王权的干涉下逐渐丧失,共同体的命运不再掌握在农民自己的手中,而只能听从国王的人、资产阶级等的控制,因而变得脆弱而不堪一击。

(三)共同精神文化的淡化也是促进共同体瓦解的重要因素

法国乡村共同体是建立在一个封闭的地域基础之上的社会集团,共同体居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需要与外界有过多的交往,这使得他们的社会交往活动范围十分狭窄,“农民与外界联系的正常地域范围是25公里,即行一天可往返的路程”B14。可见,居民之间以及乡村社会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交往非常有限。因而,在共同体居民的思想中有着强烈的血缘观念、地域观念和集体认同感,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道德准则、传统习惯甚至语言,正如19世纪前期流行于法国西南部的一首民歌所唱的:“每块土地有自己的冲突,每个乡村有自己的风貌,每个村庄有自己的方言,每个地方有自己的语音,每座房屋有自己的规模”。B15这种共同的精神文化使每个共同体自成一体,加强了对其居民的凝聚力,维持着共同体的稳定。

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共同体内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首先,交通的发展打破了地域界限,改变了法国乡村闭塞的状态。从19世纪开始,法国政府开始大力投资全国交通网的构建。1824年议会通过了建立以巴黎为中心,连接各省的铁路网的议案。这个议案开启了铁路修建的先河,自此,法国铁路迅速向全国各地延伸,并把触角深入偏僻封闭的乡村。公路的修建也在完善,尤其是乡村公路的建设。1836年通过的法案明确规定地方政府负责地方公路的修建,乡村公路的修建迅速在全国各地兴起。交通的发展把各个地区联系成一个整体,为村民走出村子,走进世界提供了便利条件。

与此同时,法国的工业也获得了极大程度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催生了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劳动组织形式――工厂制,这种现代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共同体的瓦解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农民涌入工业。B16从19世纪 50年代开始,法国出现大规模人口流动,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离开农村迁往城市。1852-1882年农业雇工减少130万人,其中有100万人离开农业,B17从土地和农村中解放出来,投身于城市工业的建设浪潮之中。这打破了乡村共同体人口生态平衡,使其迅速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

随着与外部经济和社会联系的加强,共同体的精神文化,包括思想观念、行为习惯、道德规范和语言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方文化和习俗逐渐失去了吸引力,乡村共同体的精神文化陷入“礼崩乐坏”的局面,地域观念也随之淡薄。

法国乡村共同体在一个世纪的坚持与抗争之后,终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退出历史舞台。B18这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经济上,集体财产、集体权利以及相应集体约束的破坏和丧失,使共同体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政治上,自治权的分化瓦解使共同体失去了维持其稳定及正常运转的手段;文化上,共同体在千百年的历史过程中积淀起来的文化传统的丧失,使其失去了对居民成员的凝聚力。但最根本的原因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共同体作为自给自足的农业自然经济,已经不再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甚至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而,它必然被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

当然,法国的农民在面对自己祖祖辈辈赖以生活的共同体走向衰落时,并没有无动于衷,他们――尤其是贫苦的农民――纷纷拿起手中的武器,为保卫自己的生活权力――耕地、土地、森林、牧场的使用权等――而斗争,当国家政权与统治阶级的力量越小时,他们的反抗就越激烈,如:1830年革命、1848年革命,这虽然为共同体赢得了一丝生气,但这只不过是苟延残喘,终不能改变其瓦解的命运。试问,谁又能与历史潮流相抗争呢?

注释:

①④⑤马克•布洛赫.法国乡村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89-190;205;208-209.

②Eugène Petrow.《18世纪乡村共同体及其地位》,《法国大革命历史年刊》,1938.

③阿尔伯特•巴博,《旧制度下的乡村》。

⑥J.H.克拉潘,《法国与德国的经济发展1815-1914》。

⑦⑨B16索布尔.18-19世纪的法国乡村共同体[J].思想,1957,(3).

⑧B14B17许平.法国乡村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嬗变[J].北京大学学报,1994,(4).

⑩关于法国自治权的衰落,可以参考熊芳芳的《近代早期法国的乡村共同体和村民自治》,世界历史,2010年1月。

B11让•皮埃尔•居东:《旧制度时期法国的乡村社会生活》,第78页。

篇(3)

法语中的倒置发音(verlan)现象在现代法语语言中的运用已经非常广泛。如果不了解倒置发音的现象,你就可能听不懂现在法国年轻人说的法语,也会好奇法语音乐中如摇滚、饶舌唱的到底是什么意思,甚至会在法国街上看到一些奇怪文字的涂鸦,等等。显然,倒置发音现象已经在法语文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那什么是法语中的倒置发音呢?倒置发音就是把一个单词的音节倒过来念。就连倒置发音(verlan)这个单词本身在法语中也是通过把音节倒过来写构成的。它是在法语单词“l’envers”的基础上把单词的音节倒过来就成了倒置发音这个单词verlan。

一、法语中倒置发音的词汇是怎样构成的?

在法国,目前由倒置发音所构成的词汇有2800―3000个单词。并且这些词汇已经在日常交流中使用,还以音乐、电影和广告等为载体更加广泛地传播开来。所以在法语中通过倒置发音来构成新词汇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造词体系。它的规则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单纯的音节的倒置。

?a(这)―a?;vas-y(去吧)―zyva;bien(好)―ienb;chien(狗)―iench;fou(疯子)―ouf;moi(我)―ouam;toi(你)―ouat

2.在拼写上倒置单词的字母。

nez(鼻子)―zen;cul(屁股)―ulc;àfond(完全地)―àdonf

3.为了发音需要去掉词尾元音。

métro(地铁)―tromé―trom;cinéma(电影院)―manéci―manés;

femme(女人)―meufa―meuf;père(父亲)―reupé―reup;mère(母亲)―reumé―reum

4.节略倒置后的单词。

herb(草)―beuher―beuh;bizarre(古怪的)―zarbi―zarb;arabe(阿拉伯的)―beuhara―beur

5.派生新词缀。

cigarette(香烟)―garetteci―garo

6.再倒置,即反复倒置音节

femme(女人)―meuf―feumeu;mère(母亲)―reum―meureu;comme?a(象这样)―commea?―askeum

倒置发音就像是一种文字游戏,它将一些单词的音素颠倒过来,是现代法语中用来构成新词的一种方法。它仅限于创造新单词。一般来说,一句话中不会所有的单词都是倒置发音的词汇,即使在很难懂的话语中也很少使用超过百分之十的倒置发音词汇,但主要是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等关键词,另外,不同城市和地区的聚居区中移民使用的倒置发音词汇都会有所差异,可能在巴黎郊区的移民说“女人”这个单词的时候使用的是meuf,而其他城市的聚居区的移民则更倾向于说feumeu。

与规范法语比较起来,倒置发音的词汇在创造过程中采取去掉词尾元音或通过节略等手段来保证它们的发音很时髦,避免发音上的不可能,规范法语在造字中强调元音构成音节,而倒置发音词汇则更注重辅音的使用;规范法语中发音系统中重音一般在最后一个音节上,而倒置发音词汇的重音一般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由此不难看出,倒置发音的词汇是不同于标准法语的,它更是一种隐语、一种密码,好像是故意为了不让其他人听懂。那么是什么人发明创造了这种造词法?是什么人在使用这种语言?他们为什么会创造这种特色语言呢?

二、谁创造了法语中的倒置发音?

法国是一个拥有大量移民的国家。由于工业国家的发展和两次世界大战后国家重建中大量劳动力的需要,法国政府在给予法国国籍等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引入了大批移民来补充国家发展规律和重建的劳动力。有资料显示,法国接纳外国移民有三次:第一次是在第二帝国时期。法国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规律进程之中,因此需要大量引进移民劳动力。当时的移民主要来自比利时、德意志、意大利、西班牙等邻国。第二次在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百废待兴的法国开始从波兰等地大量引进移民,因此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第二次移民。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及随后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来法移民的规模大为削减。第三次是在二次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从二战后到1974年,法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规律增长的三十年,从1954年起,为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法国从北非等前殖民地招募了大量移民劳动力。1974年,由于受到石油危机的严重打击,法国经济再度陷入萧条,为克服经济危机和解决失业压力,法国开始限制移民进入。但是冷战结束后,中东欧及非洲地区出现难民潮,包括非法移民在内的大量移民涌向欧洲发达国家,使法国和西欧各国当局难以控制,并引起法国人的普遍不安。[1]

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在目前的法国社会中,移民数量巨大,移民中又以北非移民和非洲其他地区的数量最多。大量移民的涌入,也是法国政府在移民的安置和管理上有些力不从心。张娜在《法国移民问题的形成及其根源》中写道:二战后,随着移民人数的大幅度增长,法国政府也不得不开始大规模兴建移民住宅,这些住宅大多分部在土地较为开阔的城市郊区。然而,政府为移民所提供的住宅数量的增长却赶不上移民人口增加的速度,从而使移民聚居区的郊区日益变得拥挤。[2]由于把大部分的移民聚集在这些住宅区,二十多年后,语言学家注意到一种聚居区语言出现了。它将一些其他语言的单词,表达方式和俚语结构与日常法语中混合起来。这种新语言显然不是工人们发明出来的。工人们说的是工人的流行语,并且这种流行语逐渐在被一种新语言所代替。聚居区中的大部分年轻人都不工作,他们觉得自己不属于工人阶级,可是他们日常交流都是使用这种语言,他们才是这种新语言的发明者。

三、为什么移民年轻人要创造倒置发音的语言?

可能在我们看来法国政府的这一举动是善意的,是好意地为这些移民提供住房。实际上,究竟这些年轻人在聚居区中的居住环境是怎样的呢?巴黎郊区建立大量的移民居住聚居区,让移民统一安排住在那个地方,而巴黎郊区的移民聚居区也是全法所有移民聚居区中移民问题最突出的。张娜在她的论文中也详细介绍了聚居区的生活情况:80%以上的住房存在绝缘问题、电梯故障或者其他的建筑问题。选择在这里居住的大都是经济状况非常差的移民群体和部分贫困人口。社会问题非常严重,这里的失业率、犯罪率及吸毒人数往往高于其他社区。郊区年轻人的失业率在30%左右,在最贫困的外来干涉移民社区中,甚至高达85%,几乎是法国平均值的3倍。他们找不到工作,没有固定收入,经济状况难以得到改善。年轻人所占比例较高,25岁以下的年青人占到总人口的50%。[3]

从上述所有的陈述中,对生活在聚居区的年轻人,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他们处于两种文化之间,一种是来自他们父母的文化,另一种是法国文化。

失业问题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他们没有希望像其他法国年轻人一样地生活。

不难看出,法国政府为这些移民提供的安身之地并不是什么天堂。移民与法国主流社会其实是分裂的。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遇到很大的难题,因为他们现在虽然是已经是法国人,入了法国籍,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感觉到自己是法国人。他们在融入的过程中,因为自己的家庭的原因、生活的原因,一直就是生活在自己小圈子里面,没有与普通法国人、正常的法国人接触的机会,而且移民的家庭一般收入非常低,加上原先在就业方面遇到的问题,这些移民的后代,不能认识到法国社会,也很难与法国社会融合。此外他们在就业方面遇到很大的难题,因为他们接受的教育程度不高,在社会上很难被普通法国人认可,而且即使他们自己受到高等教育,取得了学位,在找工作时候因种族问题,遭到一些歧视,可能也不容易找到工作。

四、怎样与经济和文化排斥作斗争?

聚居区中生活的移民年轻人是失业和社会不稳定性的最大受害者。聚居区对他们来说虽然不是集中营,但是成了一块放逐地,好像是要把他们关在限定的地区。移民中的年轻人于是扎堆地玩到了一起,籍以忘记居住区中的不良环境和在法国社会中遭受到的不公正的对待。这些愤怒的年轻人把聚居区当成了他们的地盘。一方面,他们进行了“社会反抗”:年轻的穆斯林移民多通过焚烧汽车的方式,创造新闻效应,以此吸引社会大众对他们的关注,要求共和国给予他们与其他法国人一样的社会地位和平等的待遇。[4]另一方面,同时向排斥、遗弃他们的人宣布:我们不要像你们那样说法语。在这种情况下一种专属于聚居区内的年轻人的语言应运而生了。倒置发音是聚居区语言中的最大特色,移民年轻人把标准法语的音节颠倒过来发音。因为规范法语是那些穿西装打领带的人说的语言,是那些有工作的人说的语言。而这些年轻人说规范法语会令他们想起失业和歧视把他们挡在了正当权益和工作的世界之外,也令他们想起了在学业上的失败。而说他们自己的语言可以帮他们克服经济社会环境对他们造成的被隔离的感觉。

张娜在她的论文中写道:“穆斯林移民对法国文化缺乏认同感根本原因还在与主流社会对移民文化所采取的排斥态度。许多法国人坚信他们彼此的价值观难以相容,他们不人为穆斯林移民会真正融入法国社会。……法国社会对穆斯林文化的排斥导致法国穆斯林移民逐渐与外界隔绝。……在这个问题上,与他们的父母相比,第二代或者第三代移民后裔同主流社会的差异更大,他们保持自身穆斯林特性的要求更为强烈。”[5]这段文字证明了法国社会中确实存在着一个“社会的断裂”,现在法国还在继续跑下去的只有四五百万人,其余都是掉队的了。坚持跑下去的,就是那些被吸纳进国际经济秩序中去的就业者。[6]由于目前法国的经济状况并不乐观,经济增长率很低,移民们在长期失业或工作不稳定收入低下的情况下,逐渐失去了与法国社会的联系,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他们成了经济不景气和文化排斥的主要受害者。聚居区中的移民年轻人真实地感受到法国社会对他们的排斥和遗弃,认为法国政府建造的聚居区就是监禁、关押他们的牢笼,于是他们创造了倒置发音这种特色语言,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法国社会的不满和反抗。我们不能把倒置发音仅仅看成简单的单词音节的颠倒,它的出现更重要地体现了聚居区移民年轻人的生活经历。他们希望其他人能够知道他们生活的困难。

我们还注意到,聚居区语言好比一种密码语言,它有完整的编码系统。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解码,就不可能听懂他们说的话。也就是说,必须是圈子里的人才能够相互交流和理解。不容置疑,倒置发音很不利于聚居区居住的年轻人跟外面的世界的交流和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聚居区的移民年轻人创造这种语言也是他们自我隔离、自我排斥的一种表现。长此以往,他们会因为不愿与外界沟通而与外界完全失去联系,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使用倒置发音如今已不再是聚居区中移民年轻人的专利,它在所有法国年轻人的日常交流中完全流行开来。但是法国年轻人则认为使用倒置发音很时尚、很有特色,同时他们也把使用倒置发音当成是他们对成年人的某种反抗,因为倒置发音的语言相当于一种密码语言,是一种他们的父母们听不懂的话。而这种语言的缔造者们也在改进他们的编码系统,比如在倒置的基础上再倒置一次单词发音。然而无论如何,倒置发音的级别更高了,越来越多的人与这种语言产生了共鸣,觉得他们也是这个大群体中的一员。这种情况与其说是倒置发音空前发达,倒不如说是聚居区离法国主流社会越来越远了。因为,随着法国经济条件的恶化和失业率的增长,以及他们对原有传统文化的坚持,只会有更多的移民年轻人被法国社会遗弃,不得不驻守聚居区这片最后的领地,继续发展聚居区语言。

虽然法国政府也采取了一措施来促进移民融入法国社会,如鼓励移民申请工作,移民可以因生活贫苦、长期失业享受一些特殊照顾等,但移民仍然难融入法国社会。王朝晖专家在谈法国骚乱时就指出:(移民)无法与主流社会融合,也没有沟通渠道,人和人之间交流沟通也很少,这些人他们根据自己种族或根据民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聚集在一块。因为他们在进入法国社会以后,并没有根据法国这个政教分离的传统改变自己的信仰,而是坚持自己的穆斯林的信仰,或原民族的信仰,他们以此作为他们之间认同的一种方式。法国有几百万移民,移民中大部分是阿拉伯移民,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是穆斯林人口。即使在法国他们也没有放弃他们的,并且要求他们的子女同样信仰穆斯林,在移民家庭内部必须说阿拉伯语,做宗教祷告,等等。在法国文化里,信奉伊斯兰教,经常被看做“不可被同化”,至少是和法国的无神论相抵触的。[7]

当社会中出现了不一致的价值观和生活准则的时候,社会统一的缺陷就产生了;当社会中一部分人不能参加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去的时候,与社会的联系就停止了;当社会中一部分人遭到社会排斥,并且这部分人也排斥社会的时候,社会断裂就出现了。而社会断裂最突出的症状就是社会中的一部分人拒绝遵守共同的社会准则,并且陷入绝望之中,开始自我放弃。其次,由于法国主流社会与移民的价值观和文化相去甚远,两者互不认同另一种价值观和文化,也导致法国主流社会排斥移民等现象。这主要表现在社会中的一些不平等的现象中,如普通法国人有选举权、被选举权,而移民是没有的;普通法国人就业不受限制,而移民则大部分只能从事体力劳动等。在这种情况下,移民们会满怀怨气,特别是移民中的年轻人除了通过暴力行动来宣泄心中的不满以外,还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行为来与法国主流社会,主流语言进行对抗,即使用法语的倒置发音。所以王朝晖在评论中说,没有真正以平等、博爱、自由的这种方式把移民融入到社会中来。[8]

五、结语

简而言之,法语倒置发音现象其实是聚居区语言的一种。它是由聚居区中的移民年轻人创造的。聚居区中的移民年轻人在饱受法国社会的经济和文化排斥后,为了想让其他人了解他们生活的困苦,为了表达他们对法国社会的愤怒,向遗弃他们人的控诉,他们编撰了一套密码语言,将规范法语中的单词颠倒过来发音,坚决地表明不接受规范法语和反对法国社会的鲜明态度。这种属于移民年轻人自己的语言文化目前在法国非常流行。

参考文献:

[1]马胜利.“共和同化原则”面临挑战――法国的移民问题[J].欧洲研究,2003,(03).

篇(4)

2.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的关系:从李斯特鸿沟到罗克辛贯通

3.也论刑法教义学的立场 与冯军教授商榷 

4.社会治理“过度刑法化”的法哲学批判

5.风险社会与变动中的刑法理论 

6.中国刑法理念的前沿审视 

7.刑法谦抑性是如何被搁浅的?——基于定罪实践的反思性观察 

8.走向实质解释的刑法学——刑法方法论的发端、发展与发达

9.刑法教义学研究的中国主体性

10.刑法与相关部门法关系的调适  

11.刑法的刑事政策化及其限度  

12.当代中国刑法理念研究的变迁与深化

13.刑法教义学方法论

14.刑法合宪性解释的意义重构与关系重建——一个罪刑法定主义的理论逻辑 

15.刑法分则规定之明知:以表现犯为解释进路 

16.罪刑法定与刑法机能之关系

17.论我国刑法中的法益保护原则——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条新解 

18.刑法方法理论的若干基本问题 

19.刑法教义学的立场和方法 

20.论刑法的公众认同  

21.刑法解释限度论  

22.从首例“男男案”司法裁判看刑法解释的保守性 

23.网络犯罪的发展轨迹与刑法分则的转型路径

24.刑法解释方法位阶性的质疑 

25.经济自由与刑法理性:经济刑法的范围界定 

26.“类推”与刑法之“禁止类推”原则——一个方法论上的阐释 

27.刑法解释基本立场之检视  

28.刑法知识转型与实质刑法解释的反形式主义 

29.论我国刑法漏洞之填补 

30.主观主义与中国刑法关系论纲——认真对待刑法主观主义

31.论我国刑法中的当然解释及其限度

32.论司法中刑事政策与刑法的关系  

33.刑法解释理念  

34.刑法规范的模糊性与明确性及其整合机制

35.形式理性还是实质理性:刑法解释论争的一次深入研究 

36.刑法的可能性:预测可能性 

37.刑法目的观转变简史——以德国、日本刑法的祛伦理化为视角

38.以目的为主的综合刑法

39.关于刑法情节显著轻微规定的思考

40.我国共犯论刑法知识的渊源考察与命题辨正——兼与陈兴良教授商榷 

41.刑法解释的应有观念 

42.当代中国刑法哲学研究述评  

43.刑法的修改:轨迹、应然与实然——兼及对刑法修正案(八)的评价

44.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刑法观的调整——兼评苏永生教授新著《区域刑事法治的经验与逻辑》

45.环境刑法立法的西方经验与中国借鉴

46.刑法立法阻却事由的理论界定与制度前景

47.论近代刑法和刑法观念的形成 

48.转型时期刑法立法的思路与方法 

49.刑法解释原则的确立、展开与适用 

50.论刑法的司法逻辑精神——《刑法》前五条之总体理解  

51.风险社会之刑法应对 

52.风险刑法的现实风险与控制 

53.刑法各论的理论建构

54.中国刑法改革新思考——以《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为主要视角 

55.刑法立法模式的刑事政策考察

56.刑法解释论的主要争点及其学术分析——兼议刑法解释的保守性命题之合理性

57.当代中国环境犯罪刑法立法及其完善研究 

58.以法益保护为目的的刑法解释论

59.共识刑法观:刑法公众认同的基础

60.刑法:“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博弈与抉择——从两高“网络诽谤”司法解释说开去

61.刑法目的论纲  

62.公器乃当公论,神器更当持重——刑法修正方式的慎思与评价

63.刑法谦抑在中国——四校刑法学高层论坛

64.风险刑法理论的批判与反思  

65.风险刑法、敌人刑法与爱的刑法 

66.法治国的洁癖 对话Jakobs“敌人刑法”理论 

67.基于主体间性分析范式的刑法解释

68.实质的刑法解释论之确立与展开

69.量刑公正与刑法目的解释 

70.“风险刑法”与刑法风险:双重视角的考察

71.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对刑法适用之影响

72.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探析 

73.论罪刑法定原则对刑法解释的制约 

74.我国刑法中“兼有型罪过”立法问题研究 

75.刑法因果关系的司法难点——基于刑事司法判例全样本的实证研究

76.刑法解释的公众认同 

77.“扒窃”入刑:贴身禁忌与行为人刑法 

78.刑事政策与刑法解释中的价值判断——兼论解释论上的“以刑制罪”现象

79.积极刑法立法观在中国的确立 

80.传承与超越:现代化视野中的中国刑法传统考察 

81.刑法司法公信力:从基础到进退 

82.超越主客观解释论:刑法解释标准研究

83.刑法主观主义原则:文化成因、现实体现与具体危害 

84.论刑法解释的边界和路径——以扩张解释与类推适用的区分为中心 

85.刑法类型化思维的概念与边界

86.刑法规范的明确性与模糊性——诠释学视野下的刑法解释应用 

87.论罪责刑关系作为刑法解释对象 

88.刑法因果关系:从哲学回归刑法学——一个学说史的考察

89.论刑法解释的基本原则

90.刑法国际化视野下的我国刑法理念更新 

91.经济自由与经济刑法正当性的体系思考 

92.刑法谦抑理念下的刑事和解法律规制

93.刑法的目的与犯罪论的实质化——“中国特色”罪刑法定原则的出罪机制 

94.对风险刑法观的反思  

9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专题研究

96.实质刑法的体系化思考

97.浅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规制 

98.风险规制的刑法理性重构 以风险社会理论为基础

99.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及其对环境刑法新发展的影响 

100.网络时代的刑法理念——以刑法的谦抑性为中心  

101.刑法中的推定责任制度 

102.刑法规范的结构、属性及其在解释论上的意义 

103.风险社会之下经济刑法的基本转型

104.刑法实质解释论与形式解释论的透析和批评 

105.俄罗斯刑法恶意欠薪罪解构与借鉴 

106.论我国刑法不采取共犯从属性说及利弊

107.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与运用

108.反思刑法明确性原则的机能 

109.刑法社会化:转型社会中刑法发展的新命题 

110.刑法关怀与刑法解释 

111.刑法总则的修改与检讨——以《刑法修正案(九)》为重点

112.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

113.刑法解释立场之疑问:知识谱系及其法治局限——一种法学方法论上的初步探讨

114.刑法的明确性问题:以《刑法》第225条第4项为例的分析

115.刑法规范的供给不足及其应对

116.刑法解释的功能性考察

117.中国刑法现代化的未来图景

篇(5)

继2000年在苏州召开的“海峡两岸成人教育”学术讨论会之后,由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和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4月1日至4月2日在扬州举行。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会议讨论的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社会的基本特征、知识社会与知识经济、知识社会与教育发展、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知识社会与终身学习、知识社会与远程教育、知识社会与社区教育、知识社会与人力资源开发等。阳春三月,美丽的瘦西湖畔,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工作者聚济一堂,听取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于云秀教授(知识经济与中国电大教育的发展》、台湾成人教育学会顾问郭为藩教授《网络大学体制化的商榷》、台湾成人教育学会会长黄富顺教授(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吴康宁教授(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学习的基本特征)等专题报告,并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和讨论、对知识社会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等大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wwW.133229.COm

一、知识社会的特点及其挑战

黄富顺教授在其主题报告《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中详细分析了知识社会的特征、他指出,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知识社会,知识社会是强调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其特征是:(1)知识生产的速度前所未有,崭新的知识充斥整个社会,形成知识的爆炸;(2)知识的寿命快速缩短,知识老化日益加速;(3)知识的传输迅速,取得容易,储存方便:(4)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5)知识型劳动者主导生产,他们不断开发脑力,激发创意,更新产品,提高品质,提升竞争力。

江苏成人教育协会会长、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陈乃林在《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的专题论文中对知识社会的特征作了如下概括:知识社会是坚持以人为本及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管理为纽带的社会:知识社会也是学习社会。

于云秀教授在专题报告中指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力为支撑的经济。知识社会的到来.也就是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它意味着学习意识的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的社会化.意味着终身教育体系的真正确立、意味着教育的社会化、民主化、国际化和个别化。这些无疑对传统的成人教育观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成人教育的适应与成人学习的转型

成人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社会以及知识社会成员的学习要求,是本次研讨会的丰要论题之一、黄富顺教授认为,知识社会成人教育的重点工作和策略是:(约倡导成人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2)推动成人自学的运动。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唤起民众参与学习,激发成人自觉、主动地学习。(3)加强成人的在职进修与训练.增强他们获得、积累与转化知识的能力,进而激发其创造知识。(4)普遍提升成人的素养。(5)鼓励成人学会学习。(6)扩展网络学习。

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胡凤英明确提出了知识社会呼唤成人教育结构性改革的命题。她从办学体制的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的社会性、灵活性.教育功能的多样化、服务性。教育手段的网络化、信息化。人才培训的本土化、国际化等方面阐明了成人教育结构性变革的主要任务。

江苏省成人教育研究室陈东瑜副研究员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阐发了我国为迎接知识社会到来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思路:一是按照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努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二是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为知识社会构建扎实的人才资源基础:三是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四是教会成人学会学习,努力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

不少专家关注到社区教育在知识社会成人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张利民的交流发言通过玄武区创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积极整合社区内丰富的教育资源。做到横向联合。纵向沟通。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有、共享的实践.介绍了建设学习型社区的做法:(1)廓清思路,加强社区教育理念的整合;(?)完善网络,加强组织资源的整合;(3)专兼结合,加强人力资源的整合;又})积极引导。加强物质资源的整合;(5)开展活动.加强人文资源的整合。

吴江市成人教育协会王建平探讨了城镇学习型社区教育问题二他认为,城镇学习型社区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或形式,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的科技人文素质和生存质量、促进城镇社区健康、有序发展的教育活动的总和。他分析了营造城镇学习型社区的障碍.井指出,开展城镇社区教育要注意加强城镇社区教育理论框架、管理体系、活动设施、网络队伍和经费给付体制的建设,推进城镇学习型社区的建设,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

海门市教育局黄志豪则关注知识社会中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问题:他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的问题十分突出。远远一下能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因而,必须重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和创新。首先.要转变农村成人教育观念.实现由单一的成人教育思想向全方位、多功能的大教育思想的转变,由扫除青壮年文盲为主向大力培养农业骨干为主的转变。由教育部门独家经营的体制向一校多牌联合办学的体制的转变,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转变.由传统的学校模式向三教统筹、农科结合的教育模式的转变。以迎接知识社会的到来:

知识社会的特性决定了成人学习在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转变。吴康宁教授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学习的基本特征。他认为。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客观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技术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准人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功利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开放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个体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速变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全程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

个人要在知识社会中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成人教育还要十分重视成人的素质教育,帮助成人提高素质.获得完满的发展。如何在成人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呢?镇江市广播电视大学校长祝诚教授在交流发言中提出:首先,要在成人教育中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改变部分成人学习目的的直接功利性。第二,实施成人素质教育的理想模式是远程开放教育,其开放性、网络化的特征,使它可以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旨在促使每位学习者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第三,要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第四,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五、要在成人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

知识社会以知识为核心,而阅读则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台湾师范大学林振春教授对知识社会中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他在交流发言中分析了知识社会的知识特性,把知识分为资料、信息、知识和智能4个层级;阐述了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消遣性阅读、专题性阅读、发展性阅读、探测性阅读、实用性阅读、交叉性阅读等l1种阅读类型的不同特点和功用;提出了4种有效的阅读方法:01}4r法、sq3r法、问题阅读法、十步阅读法;并认为,在知识社会中,有必要扩大阅读能力的范围,培养阅读能力应该包括阅读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4个方面。

三、远程教育、网络学习是知识杜会成人教育的最佳形式

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社会,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教育的需求、要求明显提高、而传统的教育,从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接受教育人群的学习的需要二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应运而生、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学习者的欢迎,尤其受到存在求学障碍的成人学习者的青睐。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以其自身明显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成人教育、成人学习的最佳形式。参加研讨会的代表对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优势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于云秀教授分析了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情况,对知识社会中国电大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意见。他认为,首先,要加快办学体制改革,逐步实现计划经济体制下固有的办学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灵活办学模式的转变。第二,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第三,提供优质服务,保证教学质量。第四,广泛开展联合、合作办学,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第五,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把好教育质量的源头。第六,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第七,充分发挥电大系统的优势,在竞争中以整体优势取胜。第八,加强远程开放教育的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

南通市电大如东分校缪新华探讨了县级电大在知识社会的作用问题,提出了知识社会县级社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模式建设意见。他认为,县级电大作为县级社区学习中心、有中央及省、市电大作支撑,通过有选择地引进高校的优质资源.必将发挥学习资源中心、学法指导中心、学习信息中心、学习交流中心、学习评价中心和学籍管理中心的作用,并在知识社会成人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郭为藩教授的主题报告探讨了网络大学体制化问题。他认为,在21世纪的知识社会,网络大学必定会有很大的发展。而目前网络大学还很不规范,教学品质参差不齐,开设的课程缺乏大学应有的多学科性,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网络大学尚未制度化。(1)在经济全球化、教育交流日趋颇繁的形势下,网络大学将率先实现跨国合作、成为国际大学的先声。所以,网络大学必须有一套具有公信力的制度,维持其应有的学术水准及机构规模二(2)网络大学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数字图书馆或资源中心,有现代化的传播科技与教学科技设备,并拥有一支网络科技与传播科技的专业团队,配备相当人数的全时助理人员来支持繁重的教学辅导工作。(3)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网络大学必须跟既有的大学合作,分享现成的师资与教学设施资源:在现阶段全部课程采用网络教学实为大多数学府力所未逮、所以部分科目采取其他教学模式,包括电视广播、面授、教学套装对教学品质并不见得有降低之虞。网络大学的起飞,尚需一段时间。

篇(6)

继2000年在苏州召开的“海峡两岸成人教育”学术讨论会之后,由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和江苏广播电视大学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4月1日至4月2日在扬州举行。

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会议讨论的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知识社会的基本特征、知识社会与知识经济、知识社会与教育发展、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知识社会与终身学习、知识社会与远程教育、知识社会与社区教育、知识社会与人力资源开发等。阳春三月,美丽的瘦西湖畔,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工作者聚济一堂,听取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于云秀教授(知识经济与中国电大教育的发展》、台湾成人教育学会顾问郭为藩教授《网络大学体制化的商榷》、台湾成人教育学会会长黄富顺教授(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吴康宁教授(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学习的基本特征)等专题报告,并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和讨论、对知识社会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等大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一、知识社会的特点及其挑战

黄富顺教授在其主题报告《知识社会与成人教育》中详细分析了知识社会的特征、他指出,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知识社会,知识社会是强调以知识为核心的社会,其特征是:(1)知识生产的速度前所未有,崭新的知识充斥整个社会,形成知识的爆炸;(2)知识的寿命快速缩短,知识老化日益加速;(3)知识的传输迅速,取得容易,储存方便:(4)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5)知识型劳动者主导生产,他们不断开发脑力,激发创意,更新产品,提高品质,提升竞争力。

江苏成人教育协会会长、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校长陈乃林在《知识社会与成人学习》的专题论文中对知识社会的特征作了如下概括:知识社会是坚持以人为本及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社会;知识社会是以知识管理为纽带的社会:知识社会也是学习社会。

于云秀教授在专题报告中指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力为支撑的经济。知识社会的到来.也就是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它意味着学习意识的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的社会化.意味着终身教育体系的真正确立、意味着教育的社会化、民主化、国际化和个别化。这些无疑对传统的成人教育观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成人教育的适应与成人学习的转型

成人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社会以及知识社会成员的学习要求,是本次研讨会的丰要论题之一、黄富顺教授认为,知识社会成人教育的重点工作和策略是:(约倡导成人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2)推动成人自学的运动。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唤起民众参与学习,激发成人自觉、主动地学习。(3)加强成人的在职进修与训练.增强他们获得、积累与转化知识的能力,进而激发其创造知识。(4)普遍提升成人的素养。(5)鼓励成人学会学习。(6)扩展网络学习。

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胡凤英明确提出了知识社会呼唤成人教育结构性改革的命题。她从办学体制的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的社会性、灵活性.教育功能的多样化、服务性。教育手段的网络化、信息化。人才培训的本土化、国际化等方面阐明了成人教育结构性变革的主要任务。

江苏省成人教育研究室陈东瑜副研究员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阐发了我国为迎接知识社会到来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思路:一是按照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努力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二是坚持“两基”重中之重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为知识社会构建扎实的人才资源基础:三是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四是教会成人学会学习,努力提高数字化学习能力。

不少专家关注到社区教育在知识社会成人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南京市玄武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张利民的交流发言通过玄武区创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积极整合社区内丰富的教育资源。做到横向联合。纵向沟通。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有、共享的实践.介绍了建设学习型社区的做法:(1)廓清思路,加强社区教育理念的整合;(?)完善网络,加强组织资源的整合;(3)专兼结合,加强人力资源的整合;又})积极引导。加强物质资源的整合;(5)开展活动.加强人文资源的整合。

吴江市成人教育协会王建平探讨了城镇学习型社区教育问题二他认为,城镇学习型社区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或形式,提高全体社区成员的科技人文素质和生存质量、促进城镇社区健康、有序发展的教育活动的总和。他分析了营造城镇学习型社区的障碍.井指出,开展城镇社区教育要注意加强城镇社区教育理论框架、管理体系、活动设施、网络队伍和经费给付体制的建设,推进城镇学习型社区的建设,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

海门市教育局黄志豪则关注知识社会中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问题:他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的问题十分突出。远远一下能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因而,必须重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和创新。首先.要转变农村成人教育观念.实现由单一的成人教育思想向全方位、多功能的大教育思想的转变,由扫除青壮年文盲为主向大力培养农业骨干为主的转变。由教育部门独家经营的体制向一校多牌联合办学的体制的转变,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转变.由传统的学校模式向三教统筹、农科结合的教育模式的转变。以迎接知识社会的到来:

知识社会的特性决定了成人学习在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转变。吴康宁教授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学习的基本特征。他认为。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客观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技术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准人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功利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开放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个体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知识社会赖以立基的知识是“速变性知识:.“工作成人”学习的“全程性”特征将越来越明显。

个人要在知识社会中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因此.成人教育还要十分重视成人的素质教育,帮助成人提高素质.获得完满的发展。如何在成人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呢?镇江市广播电视大学校长祝诚教授在交流发言中提出:首先,要在成人教育中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改变部分成人学习目的的直接功利性。第二,实施成人素质教育的理想模式是远程开放教育,其开放性、网络化的特征,使它可以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旨在促使每位学习者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第三,要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第四,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五、要在成人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知识社会以知识为核心,而阅读则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台湾师范大学林振春教授对知识社会中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他在交流发言中分析了知识社会的知识特性,把知识分为资料、信息、知识和智能4个层级;阐述了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消遣性阅读、专题性阅读、发展性阅读、探测性阅读、实用性阅读、交叉性阅读等l1种阅读类型的不同特点和功用;提出了4种有效的阅读方法:01}4R法、SQ3R法、问题阅读法、十步阅读法;并认为,在知识社会中,有必要扩大阅读能力的范围,培养阅读能力应该包括阅读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4个方面。

三、远程教育、网络学习是知识杜会成人教育的最佳形式

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社会,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对教育的需求、要求明显提高、而传统的教育,从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接受教育人群的学习的需要二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应运而生、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学习者的欢迎,尤其受到存在求学障碍的成人学习者的青睐。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以其自身明显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成人教育、成人学习的最佳形式。参加研讨会的代表对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优势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于云秀教授分析了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情况,对知识社会中国电大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意见。他认为,首先,要加快办学体制改革,逐步实现计划经济体制下固有的办学模式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灵活办学模式的转变。第二,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第三,提供优质服务,保证教学质量。第四,广泛开展联合、合作办学,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第五,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把好教育质量的源头。第六,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第七,充分发挥电大系统的优势,在竞争中以整体优势取胜。第八,加强远程开放教育的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

南通市电大如东分校缪新华探讨了县级电大在知识社会的作用问题,提出了知识社会县级社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模式建设意见。他认为,县级电大作为县级社区学习中心、有中央及省、市电大作支撑,通过有选择地引进高校的优质资源.必将发挥学习资源中心、学法指导中心、学习信息中心、学习交流中心、学习评价中心和学籍管理中心的作用,并在知识社会成人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郭为藩教授的主题报告探讨了网络大学体制化问题。他认为,在21世纪的知识社会,网络大学必定会有很大的发展。而目前网络大学还很不规范,教学品质参差不齐,开设的课程缺乏大学应有的多学科性,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网络大学尚未制度化。(1)在经济全球化、教育交流日趋颇繁的形势下,网络大学将率先实现跨国合作、成为国际大学的先声。所以,网络大学必须有一套具有公信力的制度,维持其应有的学术水准及机构规模二(2)网络大学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数字图书馆或资源中心,有现代化的传播科技与教学科技设备,并拥有一支网络科技与传播科技的专业团队,配备相当人数的全时助理人员来支持繁重的教学辅导工作。(3)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网络大学必须跟既有的大学合作,分享现成的师资与教学设施资源:在现阶段全部课程采用网络教学实为大多数学府力所未逮、所以部分科目采取其他教学模式,包括电视广播、面授、教学套装对教学品质并不见得有降低之虞。网络大学的起飞,尚需一段时间。

篇(7)

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在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占有主体地位,导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国际化也是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中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学院重点加强了海外人才引进的力度,引进的高水平国际教员充实了学院的教师资源,初步建立了一支国际化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使之成为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骨干力量。目前,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队伍中68%的导师来自境外或国外,均毕业或曾任教于国际顶尖大学和音乐学院,如美国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茱莉亚音乐学院、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德国科隆音乐学院、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等。在学院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中,64%的导师具有博士学位,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和演奏经验、并具有良好的国际视野,为学院营造了多样化和国际化的学术氛围。

二、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院秉承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特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原则,同时参照国内外先进的课程体系,重新制定了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从原来按照一级学科改变成按照研究方向设置课程,使研究生培养目标更明确、针对性更强。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国际化将为提升研究生的国际竞争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方案的设置注重研究生课程的层次,课程的知识内容一般不与本科的知识相重复,并且在课程知识内容的设置方面将知识深度和广度有机结合。根据研究生教学与学习的特点,改革已有的课堂教学方式,采取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式使教学方式多样化。培养方案修订的内容提倡因材施教,根据各研究方向的特点,比如音乐教育、音乐理论、作曲等,每个研究方向具有不同的培养侧重点,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发挥研究生在专业研究方向上的个人才艺和专业特长,突出研究生音乐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其个人培养计划的设置留有回旋余地,使研究生的培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既满足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又能根据音乐教育、音乐理论、作曲等不同研究方向的特点,对课程、音乐会等进行不同的安排,科学地设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手段,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具有音乐学院特色的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而提高学院研究生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

三、课程教学方式逐步国际化

外籍教师的加入,为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化语言环境,在课堂上,双语教学已成为学院的特色,《钢琴教学与实践》、《室内乐表演》等课程已完全实现全英文教学。由于刚入学的研究生英语水平难以接受全英文教学,因此双语教学在低年级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过渡作用。由于原版的英文教材具有更好的语义表达环境和良好的理论前瞻性,因此双语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原版英文教材和英文参考资料。这有利于学生了解音乐专业的一些前沿理论知识和最新发展动态,同时选择原版英文教材也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全面接触英语的环境,包括准确使用音乐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准确表达音乐专业内容,有利于熟悉国外的教学思路,真正使课堂教学从形式和内容上能够与世界主流艺术和专业思想接轨,也为逐步实现全英文教学奠定基础[3]。此外,针对研究生在今后科研和学习过程中的需要,学院为一年级的研究生设置了《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音乐理论与分析》的共同课程,任课教师采用高水平英文原版教材,课堂教学使研究生获得了一定的科研意识和规范的音乐学术训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吸收先进的音乐专业知识,还能使其英文阅读能力有所提升。在课程教学师资配备上,根据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案的要求,学院选择具有海>文秘站:

四、规范论文审核与答辩制度

根据国外高校研究生指导的经验,学院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集体指导制。除主导师外,学生将选择本系和外系各一位导师来进行论文指导,以保证论文的质量。知识时代的学科交叉性要求研究生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而单一导师的知识局限性易导致研究生学习范围过窄、知识结构不宽,难以适应当前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实施导师负责制,辅以导师集体指导制,将不同学术背景、知识结构、研究方向的导师组成一个导师组来共同指导研究生,可相互补充,弥补导师个人知识水平上的欠缺,有利于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知识,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提高其

音乐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够培养具备宽广学术视野和深厚音乐功底的研究生。实行导师集体指导制,充分发挥各位指导教师的专业优势,对研究生进行综合指导,提高研究生的论文质量。论文通过评阅以后进入答辩程序。以往的研究生由于参加答辩的人数较多,一个答辩小组一天要完成多个研究生的答辩工作,每个研究生介绍论文、答辩委员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和讨论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因而没有充足的时间对论文进行详细评审和探讨,整个论文答辩过程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部分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常流于形式。学院针对这一问题,2014届毕业研究生首次采用一人一场的答辩形式,每人答辩时间不少于一小时,答辩委员会对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提问,同时也给研究生足够的时间来阐释论文的思路以及创新点等。 五、鼓励研究生科研与国际化交流

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学院成立以来,大力支持和鼓励研究生科研并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学院研究生论文的发表数量稳中有升,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的人数也逐步增加。2014年我院有4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人获得了学校的国际会议资助,其中有同学赴日本奈良教育大学参加第四届“东亚音乐研究”会议(Music of EastAsia,MEA),并在会上全英文发表学术论文。另有学生参加“2014年民族音乐学研究生论坛”并。部分导师也根据自身的科研方向,通过模拟国际会议等方式积极参与指导和训练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提高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水平,培养其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能力。

拓宽研究生国际交流的渠道不仅要体现在“走出去”,学院内部也积极为学生营造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开展多形式的学科前沿讲座。学院有众多外籍或国内教师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学院充分利用这一部分师资与智力资源,邀请国外高水平音乐表演艺术家、作曲家等来我院开设各种形式的演奏会、前沿讲座、大师课等。学院在2014年由专任教师带头,举办了“古典艺术歌曲节”、“世界音乐演讲”等一系列活动。目前已有来自台湾、美国、法国、加拿大、印度等境外、国外的多名外籍专家来我院举办讲座、音乐会与大师课。学生通过与国外音乐大师的近距离交流和讨论,不仅收获了耳目一新的音乐知识,更能深刻体会到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让学生不出国门就能感受到国际化的学术氛围。

篇(8)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坡传》的作者林语堂先生说:“像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2000年法国《世界报》组织评选上个一千年间世界级杰出人物,授予“千年英雄”称号,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就是这样一位“千年英雄”与黄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黄州是苏轼文学创作的巅峰之地,东坡文化的催生之地。我们走过的街道、说出的地名、谈起的建筑都与坡息息相关,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羹等名菜也都是坡在黄州发明的。这些都是黄冈一笔巨大的精神文化遗产。因此黄冈在东坡文化传承和开发上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令人欣喜的是黄冈市领导提出彰显东坡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是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不懈的追求。在文化强市的背景下,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如何彰显东坡文化方面做一些思考。

一.彰显东坡文化的必要性

1.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文化部部长蔡武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主题论坛上的致辞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和标志,又是人们生活的家园,对于城市而言,文化展示着城市的风貌,体现着城市的品格,凝聚着城市的精神,决定着城市的长远竞争力。因此可以说,文化是城市的内核和灵魂,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凝聚力、没有发展活力的城市。城市不仅仅是一座座高楼大厦,更应该体现一方的历史文化特色,由文化支撑的城市才能够更加显得厚重和富有内涵。当一个城市塑造了一面文化大旗,不仅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也能够提高整个城市市民素质,激发他们热爱城市的感情。

2.同类城市的东坡文化建设

2004年惠州首次把建设东坡文化纳入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加快文化产业带建设,做大做强惠州市文化产业。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人文资源,吸引国内外高校和文化企业来惠州投资、发展。加快以惠州印刷工业园区及文化产业带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努力把惠州市的文化产业提高到新的水平。

2007年7月26日四川政协报刊登了题为《东坡之魂永驻眉山》的报道,报道中提出:“弘扬东坡文化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眉山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要让东坡文化深入人心。”

2007年儋州市以“文化立市”,举文化旗,打文化牌,唱文化戏,卯足劲儿推进文化大市建设,用大文化建设来营造蓬勃向上、健康文明的社会文化氛围,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和谐儋州。

3.东坡文化在黄冈的开发还很有限

2010年黄冈市召开东坡国际论坛。日本学者内山精也有一段充满激情的发言:“都知道‘东坡’这个空间曾经存在于黄州,而且‘东坡’对于苏轼的人生及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访问黄州的时候,哪里都没有看到遗址的明确标明,这是很寂寞的现实。”我想这也是黄冈人很尴尬的现实。但目前黄冈除了活遗产东坡赤壁以及以东坡文化为主题的遗爱湖公园和正在建设的东坡外滩之外,再也很难找出与东坡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了。我想开辟东坡文化资源,弘扬东坡文化是黄冈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二.黄冈东坡文化建设的现状

2007年以黄州文化、东坡文化为主题的“遗爱湖公园”首期工程——遗爱亭景区工程的启动,标志着东坡文化将在黄州重显辉煌。人文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遗爱湖休闲公园,能让黄州人民感受到浓郁的东坡文化的人文情怀。

2010年10月26日至27日,“2010中国·黄冈东坡文化国际论坛”在黄冈隆重举行,来自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苏学专家学者参会,新加坡、西班牙、英国等专家和有关机构纷纷发来贺信。这是我国首次举办关于“东坡文化”的专题国际论坛。

2011年10月14日,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与黄冈市旅游局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坡黄州遗址遗迹研讨会”。这次专题研讨活动的举行,对于修葺、修复、标识坡黄州遗址遗迹,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对于弘扬和传承东坡文化,对于认知黄冈厚重的文化底蕴,建设东坡文化名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令人欣喜的是一些专家学者通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对东坡黄州遗址遗迹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考证,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以此为起点,黄冈市将统一规划,进行修复、修葺和标识。

2012年2月18日上午,黄冈市首个以东坡文化为主题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东坡外滩文化地标项目,在市区风光秀丽的遗爱湖畔举行盛大开工奠基仪式。该项目以传承东坡文化为己任,以创新东坡文化为载体,以打造黄冈城市名片为宗旨,是集文化旅游、商业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美食于一体的综合文化体验中心。东坡外滩将成为东坡精神的文化地标,成为市民和外来游客可以休闲的文化精神家园。

三.彰显东坡文化特色的构想

尽管黄冈市在彰显东坡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跟预期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笔者试图提出几点自己的构想。

1.东坡文化走进校园和社区。把坡在黄州创作的诗、词、文编成集子,让这些集子走进校园和社区。中小学生诵读文集,大学开设东坡文化选修课及专题研究,社区里开辟东坡书屋,让黄冈人从小就知道坡,随时都能脱口而出“大江东去浪淘尽”,产生一种与大文豪同居一城的自豪感。让人们从东坡作品中感悟他的人格魅力,领悟他的黄州精神。

2.开发东坡文化产品。开发与坡有关的诗词信札、艺文题跋、苏体书法绘画等来满足广大游客对文物收藏的爱好,但一定要做法精致、高度专业。文化产业是一个大概念,需要许多元素来填满,美食是文化旅游中最叫人回味无穷的特色之一。好酒爱食的坡在黄州期间自己发明创造的美食佳酿就特别多。诸如东坡肉、东坡羹、东坡鱼、东坡蜜酒等。正在建设的项目东坡外滩就涉及到餐饮美食,希望能按照坡的记载,生产地道的东坡食品,把“坡”的品牌做大做强。

3.修复、修葺和标识东坡黄州遗址遗迹。要组织专业人员尽快确认确定东坡在黄州的遗址遗迹,做好修复、修葺和标识东坡遗址遗迹的工作,让黄冈处处洋溢着东坡的气息,从而提高黄冈的文化品位。

4.修建微型东坡遗址园。

如果修复、修葺和标识东坡黄州遗址遗迹有难度,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深圳“世界之窗”的做法,按照文献记载恢复东坡在黄州的遗址,把这些遗址按照一定比例缩小集中修建,形成东坡遗址园,把该园打造成黄州又一璀璨耀眼的亮点。

5.开辟东坡文化旅游路线。

坡在黄州谪居四年多时间,他的足迹遍及黄州鄂州长江南北的主要景点。我们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开发。比如黄州市内的定惠院、临皋亭、雪堂、安国寺、承天寺、涵晖楼、栖霞楼等,还有周边县市的麻城岐亭,浠水巴河、兰溪、绿杨桥,黄梅五祖寺,大冶的磁湖和西塞山,鄂州的西山等等。如果把这些景点进行开发,开辟黄州东坡文化旅游路线是非常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涂普生 《东坡说东坡》第1-2页 香港科技出版社 2010(10)

[2]涂普生 《东坡说东坡》第52页 香港科技出版社 2010(10)

[3]饶晓明 自然与人文辉映 文化与经济联姻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9)

[4]李新 韩松言 “2010中国 ·黄冈东坡文化国际论坛”会议论文综述,保定学院学报2011(1)

篇(9)

一、引言

当前口译研究主流多以口译教学与理论或现象的探讨为主(王东志,2007),研究者的注意力及兴趣仍不脱离教学及实务两大主轴,能够从口译活动其他层面进行研究者,到目前为止仍为少数。然而,口译活动所涉及面当然不仅止于教学及实务,口译员发挥作用的场合也不限于国际会议。口译活动的多重面及多重功能长期以来一直都有学者关注(Wadensj ,1998; Mikkelson,1996;P chhacker,2002)。Garzone与Viezzi(2002)更主张2000年召开的第一届口译研究大会(1st ForlìConference on Interpreting Studies),这是口译研究突破会议口译局限范围的重要里程碑。

在众多教学及实务之外的其他研究领域之中,社区口译应该可以算得上是许多研究者关心的议题之一。若依出现时间先后排序,社区口译曾有多种不同名称,包括“临时口译”(ad hoc interpreting)(Roberts,1995)、“社区口译”(Community Interpreting)(Mikkelson,1996)、“双边口译”(Liaison Interpreting)(Gentile et al.,1996)、“文化口译”(cultural interpreting)(Carr,1997)、“对话口译”(Dialogue Interpreting)(Wadensj ,1998)及“公共服务口译”(Public Service Interpreting)(Corsellis,2005)。上述各种名称显示不同学者对于社区口译诠释之差异,而名称分歧的状况直到 2004年的Critical Links国际研讨会才大致达成共识,“社区口译” 成为多数研究者使用的名称。

无论名称差异多大,大部分研究者所描述的社区口译内容都可以由下列两种定义涵盖:专门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必要所提供的口译服务(Mikkelson,1996);主流社会与次文化社群间的口译服务(P.chhacker,1999)。而其主要工作之内容则是为移民事务、医疗、司法,以及其他公共事务。由此二项定义可知社区口译与目前各大学教学研究所着重的会议口译差异很大,不只是提供服务的人员不同,两者还有许多重大差别,由下段逐项说明。

二、社区口译与会议口译之不同

社区口译与会议口议之不同可以由几个不同方面说明,Angelelli(2000)提出交互方式、语言组合产出比例、语域、对谈者背景差异、沟通事件掌控能力等方面。社区口译的交流方式多半是面对面交谈,而且双方互动频率十分频繁。而会议口译除了问答时间之外,大部分都是演讲人对听众的单向沟通。

在译文比例方面,会议口译听众母语比例较高,讲者母语只出现在问答阶段。社区口译的状况则明显不同,对话双方母语的译文比例比较接近,口译员必须在两种语言间不断来回。针对这种原文译文不断反复的状况,目前各学校都没有相关课程或训练。根据笔者调查,目前国内各大学口译课程多半以语言方向划分,并没有任何课程采取两种语言交互使用之的训练方式。

一个重要差异是在语域差异方面,会议口译因为讲者与听众同构型相对较高,或因为讲题范围明确,所以语域变化较小。社区口译则不同,对话双方可能因为背景差异很大,例如移民事务官员与新移民或者是医生与非本国母语的病人,所以语域变化也较大。

另一个重要差异是对沟通事件的掌控,会议口译状态之下口译员较无法掌控沟通事件之节奏与进度,尤其在同声传译时,口译员与讲者沟通困难,讲者完全不知口译员翻译的进度,口译员也无法直接与讲者对话。即便在逐步口译的情境下,会议口译员通常也以话筒自居,鲜少介入沟通流程打断讲者。社区口译中的口译员则经常掌握沟通事件的进度,除翻译双方的对话之外,还要扮演多重角色,包括文化沟通、信息整合甚至协助医疗行为顺利进行等(Rosenberg,2008),多重角色也造成口译员掌控沟通流程的现象。

三、国外文献举隅

如前所述,社区口译可从不同方面进行研究,本节将国外文献大略分类,并举例说明,以供参考。国外社区口译文献十分丰富,因篇幅考量,无法逐一列举。

就涵盖社区口译概况的文献来说,Gentile,Ozolins,Vasilakakos(1996)从历史回顾开始,接着就社区口译之原则、专业理论及不同场合的应用逐一说明,或可作为社区口译的入门导读。若需对各个国家或地区进行探讨,则可以参考Townsley(2007),文章检视了英国公共服务口译之整体面貌,说明了其起源、制度、重要里程碑及现况,非常适合协助研究者认识国外制度。Leanza(2005)及Hsieh(2008)的研究议题则是口译员的多重角色,其中提出口译员在医疗场合中除了提供语言服务外,还会担任文化桥梁及相关团体权利的捍卫者(advocate)。另外,在医疗情境中,因为医护人员、医疗机构、病人及家属及口译员的各自目标及利益皆有不同,所以口译会因状况不同而调整因应策略,变换角色;此系列研究或许与翻译研究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议题有共同之处。Angelelli(2008)则将一项研究完整呈现,有助于研究者了解社区口译研究之实际实施过程。

在法庭口译方面,González等人(1991)一书已经为学者广泛引用,其中对法庭口译各层面皆有详细探讨,适合作为研究法庭口译的基础。此外,Berk-Seligson(2002)进一步详细探讨法庭通译的语言特征及涵义,适合具有语言学背景之研究者参考。

若纯粹由语篇(discourse)方面进行研究,则Roy(2000)的文章适合研究者增进对于社区口译实际语篇的认识。Hale(2004)更选定法庭口译为场景,对于法庭中出现之语篇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分析。

社区口译的专业道德亦为研究者重视之议题,Hale(2007)可说是集大成之作。书中汇整世界各国社区口译专业道德规范进行分析,将所有内容分类,并且进行详细分析与检讨。

四、社区口译在中国

近年来,许多政府机构都设立了社区口译的相关机制,但都由于成立时间尚短,评估成效恐嫌过早,长期绩效仍待观察。各级司法机关、卫生部门及地方政府亦提供各类型社区口译服务,其实施方式多由政府委托民间团体办理。主管机关依职务需要对于各项业务均有相关统计,但详细资料及分析仍未见公布出版。

为数庞大的外籍人士自然引起学者关切,其中研究结果涉及翻译者亦不少。举例而言,邓春、文军(2012)以来自美国、法国、波兰、意大利、德国、南非、澳大利亚、俄罗斯等20个国家的42位外籍人士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公共机构的社区口译服务现状进行了调查。侯阗(2011)从美国医疗口译角度出发,为我国的医疗口译发展提出了借鉴方法。苏伟(2009)是近年唯一由社区口译特点角度探讨社区口译的研究人员,该研究介绍了社区口译在中国的发展,总结了目前社区口译面临的各种问题,并相应提出了其解决途径。

整体而言,虽然目前我国的社区口译已经开始发展,但是政府和民间的投入仍在整合的过程。实务界对于目前的整体环境及制度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赞成与批评的意见都十分踊跃;政府制定政策之时,也需要了解实务界的实况及需求。因此各界未来还需要持续进行沟通,才能对于将来社区口译之发展有共识。也唯有先达成共识,才能整合资源,社区口译才能顺利发展。

五、研究者的挑战

有意从事社区口译研究者,将来实际从事研究工作时,可能遭遇下列几项挑战。首先是议题背景知识不足。当前国内研究社区口译之口译学者极少,国内口译相关期刊迄今还没有出现任何社区口译研究论文。2003年至2013年5月底十年期间,相关研究仅见于三篇硕士论文及散见于杂志及研讨会之短文。三篇硕士论文为:杨小志(2011)、尚晓磊(2010)、杨沫(2010)。尚晓磊及杨沫两篇论文以社区口译译员为研究议题,杨小志从语用学的语境顺应问题出发。三篇论文皆提到当前我国社区口译基本研究缺乏。在此状况下,研究者开始进行社区口译相关研究时,将会立即面临基本资料缺乏的挑战。纵使国外研究资料相对丰富,但限于语种及时空资源的限制,研究国外状况仍十分困难。因此,研究我国社区口译的第一项挑战就是现况数据不足;如果这种现象无法妥善解决,则后续研究将无法顺利进行。短期之内的可行方案宜考虑由初探性的研究起步,依照国外社区口译文献,将社区口译加以分类,逐项进行调查,以建立基本资料,厘清我国社区口译的大致状况。唯有逐步了解现况,才能带动后续长期研究。

语种限制也是待解决的挑战。目前我国各大翻译院校多半以英文及中文语言组合为主,仅有少数翻译研究所提供中英文以外的语种。但是,目前我国社区口译需求的语种涵盖多种语言,而目前此类语言人才缺乏,恐怕无法充分满足相关社区口译研究的需求。研究者自行学习其他外语,若非已有一定基础,否则也需要时间才能掌握。在无法完全掌握对话语言的状况下,研究方法可能受到大幅限制,许多如访谈或调查等研究方法会因为语言因素而无法进行,最后,研究场地限制也使社区口译研究面临困难。社区口译进行的场域,除部分如教堂等公开场合之外,许多皆属非公开对话。医疗口译翻译的对象是医护人员及病人和家属,病人隐私权依法必须受适当保护,社区口译研究人员能否取得医护人员、病人及家属之同意于现场观察医疗口译流程恐怕必须依个案而定。司法口译亦面临类似的问题,社区口译研究人员能否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取得当事人及相关部门同意观察侦察过程及审理过程,可能也会因个案而异。纵使能顺利观察相关过程,研究人员能否因研究需要进行书面、录音或录像纪录,又是一项待研究的课题。

六、结语

社区口译是新兴的口译研究课题,其理论背景、研究方法及实质内容均与现今我国各大翻译院校的主流思潮有明显不同。然而,我国非中文母语之人口数量大幅增加,因此社区口译的需求量很大。为顺应此新趋势,政府及民间团体已逐步投入人力物力,以促进社会健全发展。学术界也应正视此一大趋势,由不同层面探讨社区口译的各项课题,以研究成果与社会各界互动;进而协助新移民突破语言障碍,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共同营造和谐安康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尚晓磊.浅析社区口译评估及社区口译译员素质[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2]王东志.我国口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六届口译大会综述[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03.

[3]杨沫.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看社区口译员的角色[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4]杨小志.社区口译中的语境顺应[D].湖南:中南大学,2011.

[5]Angelelli,C..Medical Interpreting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6]Angelelli,C..Interpretation as a Communicative Event [J]:A look through Hyme’s lenses.Meta,45(4),580-592.

[7]Berk-Seligson,S..The Bilingual Courtroom:Court Interpreters in the Judicial Process [M].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Ltd,2002.

[8]Carr,Silvana E..The Critical Link:Interpreters in the Community [M].Amsterdam&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7.

[9]Corsellis,A..Training Interpreters to Work in the Public Services [A].In Martha Tennet (ed.),Training for the New Millennium:Pedagogies for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C].Amsterdam &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5.

[10]Garzone,G.,& Viezzi,M..Interpreting in the 21st Century: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Amsterdam &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2.

[11]González,R.D.,Vásquez,Victoria F.,& Mikkelson,H..Fundamentals of Court Interpretation:Theory,Policy,and Practice [M].Durham,NC:Carolina Academic Press,1991.

[12]Gentile,A.,Ozolins,U.,& Vasilakakos,M..Liaison Interpreting [M].Melbourne: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1996.

[13]Hale,munity Interpreting [M].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7.

[14]Hale,S.B..The Discourse of Court Interpreting―Discourse Practices of the Law,the Witness and the Interpreter [M].Amsterdam &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4.

[15]Leanza,Y..Roles of Community Interpreters in Pediatrics as seen by Interpreters,Physicians and Researchers [J].Interpreting,7(2):67-92.

[16]Mikkelson,munity Interpreting:An Emerging Profession [J].Interpreting ,1(1):125-129.

[17]P?chhacker,F..Researching Interpretin Quality:Models and Methods [A].In G.Garzone,& M.Viezzi,Interpreting in the 21st Century: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C] (pp.95-106).Amsterdam &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2.

[18]Rosenberg,E.,Seller,R.,& Leanza,Y..Through Interpreters’ Eyes:Comparing roles of Professional and Family Interpreters [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70:87-93.

篇(10)

 

一、大学外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文化的导入和课本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 根据实际授课内容,讲授相应的背景知识,把英美等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内容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快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实现对英语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培养起英语思维能力,以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成为真正合格的跨文化交际的人才。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 

二、大学外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导入的方法  

1、文化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 

交际化外语教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语言教学思想体系和方法体系,这一教学方法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它把可理解的输入和输出看得同样重要,认为语言学习者通过输出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流利程度,生成更多可理解的输入,而且可以通过生成可理解的输出来加速第二语言学习。在教学上它十分重视交流活动,强调学习者之间的意念协商,其课堂活动有解决问题、做决策、观点交流、图画听写等形式。交际化外语教学带来的不仅是方法的改进,更是教学思想的转变。其教学理论明确指出,在交际化外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正确掌握语言形式,还要考虑语言文化。在大学外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根据需要对教材所涉及到的文化现象给予补充讲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活动来避免填鸭式的文化教学,如讲故事、小组讨论、小型戏剧、几分钟演讲、小组竞赛等。当谈到历史剧、文学小说的作品时,对人物的刻画、背景及性格的描写,进行专门讲解,否则学生不了解故事发生的政治背景,很难准确体会故事中主人翁心理变化过程。这些活动既达到了教授文化的目的,又丰富了课堂气氛,深受学生的欢迎。如笔者在讲授 “jobs and careers” 《工作与职业》一文时 (见高等教育出版社《体验英语》综合教程2 unit 2), 就组织了同学在班级内进行模拟面试活动。 同学们的亲身参与, 使他们对整个面试过程及国外的面试文化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也为他们未来的求职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有利用图片展示法:此法可以展示说明某一个“文化现象”或具体操作。如:“throwing the sledge”(链子球),通过图片学生可以对此运动得到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介绍此项运动是从苏格兰流传开的等;又如“pelotas”(回力球)——回力球又叫“小球赛”,最早起源于西班牙和法国,更广泛流行于拉丁美洲各国,人们称之为“杰莱”,意思是:“欢乐的节日”。 

2、文化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 

课堂文化教学主要给学生起示范引路作用,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单靠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不可能全面, 文化的学习不应只限于课内, 课堂外的文化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和补充,它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大学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鼓励学生多阅读文化方面的书籍,多听英文的故事、戏剧,多观看英文原版的录像和电影,主动地与外籍留学生、教师交谈,多参加英语角等活动,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巨大资源,以增加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对话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3、开设专门选修课程及外籍专家讲座 

 除了大学英语的必修课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来丰富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如为学生开设“电影欣赏-美国历史与文化”、“跨文化交际技能”、“美国社会与文化”、“英国概况”等课程。相信通过这些跨文化课程的学习,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会更加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鉴赏能力。为了充分利用校园中的文化资源,我们还可以邀请外教和外籍专家定期为学生开设讲座。通过讲母语的本族人(native speakers)来向学生传递最准确的异域文化和地道的表达方式。定期、限时、有的放矢结合某一章节进行一次或系列性的讲座。比如第一学期开设“英国概况”,第二学期开设“美国概况”。每门课都是由一系列相关的专题组成。文化讲座可以将支离破碎的文化信息重新整合构造,系统列出用以说明一个整体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rosen shine & sevens,1986)。这种讲座可给学生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听写和观察能力。  

除了上述种种方法外,束定芳,庄智象两位老师合著的《现代外语教学》中也提出了有关文化导入的主要方法如:融合法、实践法、和比较法。这些也可以作为我们教学的指导。(束定芳,庄智象 1996:130).总而言之,文化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文化,并通过文化学习语言。达到二者的完美结合是外语教学的最高境界。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既是文化的传播者,又是学习者。我们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平时又广泛涉猎英美文化作品,注意积累,采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争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较高文化素养和英语水平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bander, r, g. 1978. american english retoric.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broad. 

[2] 邓耘.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4,(23). 

[3]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147. 

篇(11)

现代德育思想具体体现在有关著述中。由于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在德育思想建设方面冲破了原来的“封闭”状态,出版了一批西方国家德育理论的译著和国内学者有关现代德育思想的编著,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翻译出版了当代西方德育论著作,除80年代初傅统先、陆有铨翻译出版了皮亚杰的《儿童的道德判断》(1984)外,有陈欣银、李伯黍翻译出版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989),博维利翻译出版了美国哈什的《道德教育模式》(1989)等;此外还有瞿葆奎先生主编的《教育学文集》(1989)的第二、第七卷均收入了一定数量的德育译著。我们不敢说翻译出版的这些著作一定都是符合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德育思想,但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的德育思想成就和理论成果,然后才谈得上对其进行分析。第 二,许多学者出版了介绍西方德育思想理论的著作,如冯增俊的《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1993),魏贤超的《现代德育原理》(1993)、《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1994)、《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1995),戚万学的《冲击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袁桂林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1995),詹万生主编的《中国德育全书》(1996)中也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三,国内学者还编著了一定数量的有关现代德育论的著作和教材,如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1993),张志勇著《情感教育论》(1993),戚万学著《活动道德教育论》(1994),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1994),班华主编的《心育论》(1994),詹万生著《德育新论》(1996),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1996),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1997)等。这些编著是近五年来的成果。

二、现代德育思想的精髓

我对德育思想现代化或现代德育思想的理解,在《现代德育论》“绪论”和拙文《世界之交论德育现代化建设》中已有阐述。我的基本思想,是考虑到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强调了“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但未拓宽到生态空间考虑,这是一个不小的缺陷。现代德育不能仅从时间意义上理解,主要应从现时代性质方面理解。“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这是对现代德育最简捷的表述,也是关于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即把人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人的德性发展。这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区别于传统德育的根本标志,以致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德育是主体性、发展性德育,即主体—发展性德育。柯尔伯格继承了杜威发展性道德教育思想,提出“认知—发展性德育”。相对于无视儿童自己思维方式的传统德育而言,柯氏强调“认知—发展性”把儿童看作“道德哲学家”是德育观上的飞跃。但忽视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问题,“认知—发展性”的表述是有局限性的。“主体—发展性”德育培养现代道德主体,发展的内容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主体—发展性”可以看作是现代德育的精髓,其理由是:1、体现了现代德育目标要求,即培养21世纪道德主体,促使其德性的现代化发展;2、体现了现代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亦即现代德育的本体功能;3、体现了现代德育的内在价值,即现代德育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发展自己德性,使道德人格得到提升。可以说,“主体—发展性”集中地表现了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

三、关于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的探讨

党的后,人们对现代德育性质与功能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德育是“阶级斗争工具”转向德育是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的教育,把人的德性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王逢贤教授对德育本质属性、德育实体性及德育地位等作了系统论述。德育本质是德育理论的最高问题,多年来的一种观点即对德育本质的认识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德育与社会的关系,德育与人的关系。然而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德育应在社会、人、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上认识。现代德育性质是德育本质在现时代的具体展现。在认识德育与社会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我以为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把德育、社会、人作为三位一体的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即始终联系社会与人的发展认识德育,而不是脱离社会与人孤立地就德育论德育。二是动态地即在德育、社会、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分析三者关系,阐明德育现代化问题。用系统整体的思维对德育发生、发展,德育现代化作综合的动态的考察,其方法是可取的,但我们没有把自然生态作为整体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这是一个较大的局限。1994年德育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上,易连云提交了关于德育生态环境的论文,似乎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人、社会、自然广阔的背景上思考德育问题,才是更好地体现现代德育思想的。

现代德育功能的探讨,弥补了把德育只看作因变量的局限。关于德育功能,鲁洁教授发表了系列论文,对其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拓宽了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视野。虽然有的学者有不同看法,但是可以促进人们作更深入的探讨,求得更符合科学的认识。

我们把现代德育社会功能概括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是与传统德育社会功能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指出现代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具有先进性、超前性特点。

结合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人们对现代德育功能的认识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拓宽了思路,扩大了认识空间。“今天有识之士都认为世界是一个命运相联系的共同体。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各处困扰人类的重大问题具有整体性和全球性”。例如德育的政治功能,当前各国各民族之间既有竞争,也表现出各国、各民族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尊重。应立足于全球来认识现代德育功能问题,为了全球的、全人类的利益,必须超越国界,超越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为人类共同的长远的利益,也为本国、本民族的自身利益,同舟共济,通力合作。所以,现代德育政治功能主要在于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维护国际和平、合作、团结。

基于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德育经济功能的思想也有显著的发展。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现代化实践,使德育的经济功能显得更为突出。而可持续性发展思想也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德育的经济功能在内容上不是片面地强调促进经济增长,而是要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增长,也就是在科学理性的支配下的增长;2、为了可持续性发展,德育的经济功能促使人们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公平与效益关系;3、德育的经济功能还表现在以新的资源观、发展观,代替原有的资源观、发展观;4、培养经济道德,坚持勤俭建国方针;5、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教育包括德育尤其应注重创新性素质的培育,知识经济需要现代科技支撑,也需要现代德育支撑。

可持续性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人们由对经济功能的认识扩展到对德育生态功能的认识。当然德育生态功能的实践依据是生态环境的现实,主要理论依据是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奠基人莱奥波尔德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按三步发展的:人——人关系的道德,人——社会关系的道德,人——自然关系的道德。生态伦理学扩大了伦理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德育的范围,从而也扩大了德育功能的范围。40年代莱奥波尔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以来,生态伦理思想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初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参与编制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一书,提出了“新的可持续生存的道德”,认为“可持续生存道德”是“可持续的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德育的生态功能就在于要为可持续发展服务。正是由于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学者们也纷纷提出关心环境的教育或生态德育的命题。1996年全国德育年会上刘惊铎、王磊提交了《生态德育:世纪之交德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论文。

四、关于德育过程思想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80年代,对德育过程的思考和研究很多。党的十周年时,已作了系统的回顾。由于学者们对过程研究的重视,使有关理论更加系统化、更加深化。关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的影响与环境影响,德育过程与各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结构,德育过程各阶段及运行等等,都作了较前更为深入的探讨。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与特点,更有很多人作过探讨。但作为德育过程区别于其他各育过程固有的特点,似研究的不够。笔者提出过两方面的区别,一是教育目标上的区别;二是德育与其他各育所依据的规律方面的区别(详见鲁洁、王逢贤主编的《德育新论》第八章)。

德育过程在历史上就是存在着的,我们要探讨的是现代德育过程;然而作为客观的德育过程,现代的与历史上的应当是有一致性的,其客观规律应当有其共同性。探讨所谓现代德育过程,实际上是探讨德育过程在现时代的表现形态或现代性特质。基于这一认识,我认为,现代德育过程思想,在德育的现代性特征中有两点是能鲜明体现现代思想的,一是现代德育过程结构要素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有变化。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两个基本要素。在传统的德育思想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对立的,教育者居高临下,以专制的、强迫的办法,对受教育者“灌输”现成的道德;受教育总是处于被动的、服从的地位和消极的状态。现代德育过程的思想,强调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关系,在教育者的指导、引导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德育过程,相互教育与自我教育,双向影响,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因此,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过程。二是现代德育的开放性,现代德育过程是与外部环境相互开放、双向互动的过程。这里的所谓外部环境包括社区环境、社会环境以致国际环境;当然,以德育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指导,还应当包括自然环境。

五、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现代化

现代德育是促进受教育者德性现代化,这就把德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现代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这是社会现代化对人的要求,也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社会本位、个人本位的发展观已转向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的统一。依据三维思想品德结构的设想,1987年前已把道德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作为德育目标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期尤需对学生心理品质和品德能力的培养予以充分的重视。德育目标是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德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课程、方法形式以致整个德育的首要因素。德育的现代性集中体现在德育目标上,对德育目标的理解将影响着对德育内容、课程、方法、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解。因此,对德育的探讨极为重要。转贴于

当前“可持续性发展”、“全球本位理论”是认识确立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重要理论依据。人、社会、自然的统一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宏观文化结构的基础,德育目标要体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要求。对未来道德主体的素质要求,在道德与心理素质方面,不仅要具有我们通常要求的一般的道德品质,而且要有科学道德、生态道德、经济道德、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应更具现代性,在心理和道德上更重责任感、义务感、自信心、效率感、创新性、合作与竞争等。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思想道德不断发展。70年代国外便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上升的价值观和衰落的价值观。按E·拉兹洛所述,人们已对19种主流价值观念和信念提出质疑,而有10条新兴起的社会观念;同时人们还面临着政治上绿色趋势等等问题。所有这些都向未来的道德主体提出了终身德育的要求。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是体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S·拉赛克和G·维迪努对现代教育内容的源泉作了系统阐述,其中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变化,社会政治变革,文化变革与科技进步,世界性问题,教育系统内部动因等。这对我们研究、制定德育内容同样具有参照的价值。袁正光教授关于经济、社会、科技变化所作的概括,更能看出制约现代德育内容的因素:经济,正在发生新的革命,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新的转型,工业社会转向知识社会;科技,正在出现新的突破,走向数字化信息时代。

基于现代德育目标要求的提高以及其制约因素,现代德育内容正在拓宽,形成一系列崭新的极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

1、科学价值观和科学道德教育;

2、生态伦理教育或环境道德教育;

3、经济教育,含经济伦理教育,其中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教育;

4、信息道德教育;

5、现代人的(道德)心理素质教育。

此外,还应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人口问题中的道德教育等。

六、德育方法的改革

德育方法和德育手段的现代化进展迅速。

(一)基于对德性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受教育者自主性。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着重自我教育。当然,自我教育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它首先是一种德育思想和德育要求,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也是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在中学和小学关于主体性德育的课题研究,改变了忽视自我教育,高度重视受教育者的参与,体现了主体性德育精神。主体性德育当然不仅仅是方法问题。国内学者研究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很多,例如韩进之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1983—1987);刘守旗“自我教育及其能力培养”的研究(1990);刘秋梅“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验研究”(1991)等。近年来提出的“自我教育力”或“自我教育力量”的概念,包括自我教育的意愿、要求,自我教育的方法、能力,自我教育的习惯等。

但不是任何一类“自我教育”都是完全符合“主体性”要求的。只有在主体—发展性思想指导下的自我教育,即把德育当作主体人格的提升,当作主体德性发展的过程,才是符合现代德育要求的。因此,自我教育有两类情况:一是姑且称其为“约束性自我教育”,即把自我教育主要看作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之类的自我贬损、自我压抑的过程;总是把自己当作教育、改造的对象。这是很难形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主体人格的,很难发展其积极的个性道德品质。另一种,我们姑且称之为“发展性自我教育”。这种自我教育着眼培养主体精神,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不是片面地、单纯地检讨自我,约束自我,而是追求道德理想人格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因而能够悦纳自己,充满自尊、自信、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对“灌输”问题人们已有共识。当然“灌输”也是一种“德育”型式,不仅是“方法”问题,包括德育(目标)意图、方法、内容、效果等方面。德育实践已经向人们展示:人的德性的生成、发展、成熟,不是靠“灌输”,它不是外界“授予”的,而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自身建构的。因此重在主体自己的积极活动,包括外部的物质性实践活动和内部的观念性活动,着重依赖于主体的践行、体验、体悟。魏贤超的关于主体参与大德育思想,建立青少年义务社会服务制度的思想,戚万学的活动道德教育论等,都是从根本上改革德育方法的指导性理论。

(三)关于品德测评方面,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尤其是胡卫和肖鸣政进行了多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四)关注现代德育手段的效应。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之于德育,有其优越性,但它毕竟是“手段”。不论何种道德价值观都可借助于这些工具进行传播。所传播的内容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因此它可能产生积极的效应,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效应。1996年的全国德育年会上郭娅玲提交了大众传播媒介的德育功能问题的论文;麦志强提交了现代文化传播技术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论文。

七、关于德育课程论的重要进展

在以往的教育学论著、教材中,包括在德育原理的著述中,几乎未见“德育课程”这一术语,较多见到的是“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组织形式”这类提法。近几年来使用“德育课程”这个术语的频率日益提高。“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也被列入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研究课题之中。近20年中,我未见专门论述“德育课程”的专著。我第一次见到系统阐发德育课程理论的著作是1994年出版的魏贤超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几章。1995年魏贤超又在《教育研究》第10期发表了《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初探》一文,再次阐明了他对大德育课程体系的见解,以全息论、系统论、现代课程论为指导,他提出了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构想。这一德育课程理论体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在德育课程理论建设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使我们的德育学科体系更加完备。此后,在笔者主编的《现代德育论》中,设专章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强调德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育德性,提出区分“德育课程”和“关于德育课程”的问题。戚万学、杜时忠编著的《现代德育论》一书中,更以较大篇幅系统论述了现代德育课程思想,其中介绍了许多国外德育课程思想理论,更开阔了我们对德育课程的视野。

德育思想现代化的范围很广,涉及问题很多,以上是就个人学习中提出的几点看法,因篇幅有限,有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没有阐述。本文所涉及的仅是有限的几个方面。

注:

[1]见《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第1期,或朱永新主编《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柯尔伯格著,魏贤超译:《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人教社1989年版。

[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4]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一章。

[5]易连云:《德育生态环境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6]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第11—12页,第10、76页,第77页。

[7]《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第93页。

[8]王伟立著:《生存与发展》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96—97页。

[9]例如1991年朱正威等编著了《环境教育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此书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并在有的学校开展了环境道德教育的研究。我国的环境教育从70年代初的始创阶段到80年代以来的发展阶段,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环境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