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红色文化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全面推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推动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紧密结合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紧密围绕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理论困惑和实践难题,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切实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
二、活动对象
全日制在校学生
三、参考选题
1、调研报告:十以来老百姓民生方面幸福感提升调研报告
2、调研报告:十以来我眼中的变化(某一方面)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大修订:白山黑水十四年-----寻访东北抗联
4、调研黑龙江省兴十四村,《暴风骤雨》小说原型:尚志市元宝村
5、东北老工业基地调研
7、从生产关系看黑龙江林权体制改革的意义
8、从辩证法的角度理解“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9、关于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
10、关于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
11、关于中国梦实现进程中中国人幸福指数调查
12、平凡中的辉煌——身边的优秀老党员调查
13、关于所居住社区服务问题调查
14、现阶段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调查
15、关于大学生考证情况及成本效益调查
16、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与满意度调查
17、关于农村留守人员的调查研究
18、关于大学生网络阅读习惯调查
四、时间安排
申报阶段:7月20日至7月25日。
审批阶段:7月26日至7月30日。
实践阶段:7月31日至8月20日
总结阶段:8月20日至9月1日。
评比表彰:9月2日至9月10日。
五、活动要求与活动内容
1. 积极参与。各社会实践小组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设计社会实践题目,邀请带队教师、辅导员参与组织实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2. 创新形式。围绕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认真确定实践主题和形式,力求通过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了解国情、深化认识、增长才干,并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思政课学习收获。
doi:10.3969/j.issn.1673-9477.2015.04.026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477(2015)04-086-03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全国各地留下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将其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增强课程的吸引力、说服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创建地方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则必须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基本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整体性思考。
一、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调整
教学目标是任何一门课程教学首先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它决定着教学的方向。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这些课程的教学目标,、教育部等部门的相关文件有着明确的规定。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应在遵守国家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文化的特点对目标进行微调。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坚持高校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性,是教学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地方文化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反映在教学目标上不能一味上纲上线,提升其意识形态性。在目标设定上,应从地方文化资源的具体内容出发,以促进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热爱地方文化的情感为主。根据地方文化资源类别,确定个性化教学目标。地方文化资源既有精神层面的思想传承,也有文化传承的物质固化,对于不同类别的文化资源,要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偏重于物质方面的文化资源,在教学中应侧重于认知目标,深化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的认知与理解;偏重于精神方面的文化遗迹,要着重于培养情感,促进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精神体验。
二、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增补
现行高校思政课作为体现国家教育方针的一种载体,其意识形态性、政治性、主流性等特点表现突出。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与我国的主流文化息息相关,全部使用统一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系列教材,为规范一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方便。事实也证明,这也是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得力措施。但是,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学内容因理论性、抽象性过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学效果。将丰富多样的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可弥补课本教学内容的不足,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关于这一点学术界有着共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对这些资源进行取舍。首先要遵循政治性原则。要考虑地方文化资源是否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相符合,只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文化资源才能成为教学内容。比如一二九师革命精神就适合纳入到思政课教学中,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其次,与教学主题相契合原则。在高校思政课中,包含着不同的教学主题。因此,地方文化资源的选取必须与教学主题相契合,否则,借助地方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也就成了空谈。例如:在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将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穿插其中,阐释爱国与友善的意义。
三、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手段的更新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的灌输法为主,缺乏创新,难以吸引学生,而地方文化资源的介入将大大改变这一传统模式,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手段的更新。邯郸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悠久的历史,孕育出邯郸独特的十大文化脉系:博大精深的赵文化、华夏始祖的女娲文化、开启农业文明的磁山文化、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文化、沉雄刚健的邺都文化、雕刻精美的北齐石窟文化、豪放粗犷的磁州窑文化、感悟人生的梦文化、享誉中外的广府太极拳文化以及雄壮激越的红色革命文化。在思政课中,这些丰富的内容,可结合专题演讲、课堂情景剧、微电影等多种手段来进行展示和再解读,将枯燥的理论讲授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探索性学习。专题演讲。专题演讲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邯郸的丰富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演讲题材,教师可指导学生搜集整理材料开展课堂演讲活动,从不同角度诠释对邯郸文化的理解和表达对第二故乡的热爱,深化对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课堂情景剧。课堂情景剧是引导学生以课本知识为出发点,由学生自设情景、分配角色并在课堂上以短剧形式再现的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邯郸历史名人事迹为依托,引导学生做穿越式情景剧表演,在课堂上既可再现赵武灵王的英姿飒爽,也可演绎廉颇、蔺相如的刎颈之交,还可现场挑战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这种寓教于乐的互动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微电影制作。近年来,微电影以其短小、精炼、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互联网,把微电影引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也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教师可借助微电影这一新兴艺术方式把邯郸地方文化与思政课紧密联系,通过微电影的艺术形式,用镜头记录生活,凝聚微力量,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四、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高校思政课教学就其目的性而言,既承担着传播知识的重担,也担负着培养道德情感和传承价值观的责任。在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对知识传授、价值观的传承比较重视,对情感培养则相对忽视,这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倾向于课堂教学有很大关系。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如火如荼,部分高校推行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将有关教学内容不再通过课堂教学来传授,而直接带领学生去实地体验。这种改革方向,有效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而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则给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契机。首先,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可以突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体验性特点。知识和价值观接受过程,必然涉及到情感。不带有情感的、冷冰冰的知识传授和毫无生命活力、毫无热情的价值观说教,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人不仅是理性的精灵,还是感性的动物。传统的课堂教学,体验只能停留在老师的讲解中,现实的情感体验无法真实的获得,学生对知识或内涵于其中价值观的体验,也只能是想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运用,为体验提供了一种现实途径。而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又进一步拓宽了这一渠道。例如邯郸成语典故众多,联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继承传统文化部分,可以将学生引领到与成语故事有关的文化遗址,进行讲解,在现场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其次,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可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帮助。现行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更多强调参与社会实践,即理论与现实的联系与对照。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尤其是物质文化遗址场所的介入,为实践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教材。例如教师可充分发挥邯郸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参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参观和一二九师司令部,现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其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最后,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可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新方式。鼓励、引导学生以思政课中所学观点,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的精神实质。例如教师可推荐学生以“邯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舌尖上的邯郸”、“杨氏太极文化的发展”等学生感兴趣且具有探究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报刊、实地参观、调查走访、听学术讲座等方式搜集资料并分析处理,形成观点、撰写论文。这种学生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实践方式,有助于打破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主题、以课堂为场所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从“遥远”变得“亲近”,从“空洞”变得“饱满”。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积极借力地方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途径,创新教学方式,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模式,为思政课教学注入勃勃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田传信.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3(3):106-110.
[2]叶静漪.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J].北京教育,2013(2):6-8.
[3]戈丽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学园,2013(31):18-43.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欠缺,引起了党和政府、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各高校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做了诸多理论和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依然不平衡,尤其是对于理工科大学而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玄、虚、浅、散”的现象。所谓“高”,就是表现为把文化素质教育写在文件上、挂在口头上,讲起来很重要,做起来旁边靠;所谓“玄”,就是把文化素质教育说得很玄乎,难度很大,贪大求全,难以把握,可望不可即;所谓“虚”,就是把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做表面文章,花样文章;所谓“浅”,就是内容上表现为单项化,把文化素质教育肤浅地理解成唱歌、跳舞等技艺型的单项活动,或者简单地归结为让理工科生学文史,让文科生学理工;所谓“散”,则是表现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文化活动设置上,没有明确的和前后一致的指向和目的,东一榔头西一棒,“东边日出西边雨”。
这些现象从根本上而言则集中表现为:缺乏认识上的统一性、目的上的一致性、内容上的关联性、对象上的针对性、活动上的系统性;实施中表现为临时性、随意性、不持久,内容浅层化、活动表层化,没有很好把握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从整体上把握和设计文化素质教育。
二、实践的基本路径
近年来,兰州理工大学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高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放在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上,对理工科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和方式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以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指导原则,以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为培养目标,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体系、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为有力支撑,强调教化养成、以文化人、知行合一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学校着眼需求整合资源,优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让大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学习中积淀升华;注重实践行为引导,构建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体系,让大学生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教化养成;熏陶感化以文化人,拓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让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氛围里诗意栖居。并由此,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与办学格调。
三、实践的具体方法
1. 厘清内核把握重点,确立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让文化素质教育在紧贴学生中落地生根
(1)确立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的目标。分析总结多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经验,可以发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整体性、弥漫性、渐进性等特点。要使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取得预想的效果,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和设计。首先要厘清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学校近年来,把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放在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上,即在价值根基上懂得做人的道理,并把这些道理内化为德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来规范行为,升华美好心灵,以此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核,而人文知识传授、实践活动开展、环境氛围优化都要以此为目标,并由此来整体把握和设计整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
(2)确立“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指导原则。“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构成一个整体,深化了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为学校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
――生活化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文化素质教育。2004年以来,学校每年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问题之所在,找出文化素质教育生态链上的“裂点”、“缺点”和“断点”。不难得出结论,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最需要链接的是人文素质的培育,而其中最紧缺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教育。因此,学校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人文素质教学体系、实践活动体系和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的构建中一以贯之。通过活跃和丰富学术文化、科技文化、体艺文化、心理文化、节庆文化、广场文化、网络文化、社区文化、社团文化、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等,把学生生活转化为文化素质教育资源,使人文素质教育饱含生活元素,富有生活气息,融入和渗透到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充满生机活力,实现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全员覆盖,全过程开展。
――人文化就是从关心人、尊重人入手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题中之意和核心内容,更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首要着力之处,是由外在的教育进入大学生内心世界,把文化知识内化为文化素质的钥匙和媒介,正所谓要以爱心育爱心。学校在文化素质教育中,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活动开展,都注重从点滴小事中去感染人,从具体工作细节中去感化人,把人文精神的理念外化为人文关怀的行为,以人文关怀的行为感染和影响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诗意化就是以精神生态和审美趣向来提升文化素质教育。学校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注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以审美活动为载体,以情境互动为表现,通过凝练和宣传学校“红柳精神”,打造红柳品牌文化,优化校园人文环境,提升文化品位,强化引导作用,以高尚,高格,高雅,熏陶之,感染之,化育之,引导大学生从中体味、感受精神的自由和内在的幸福,使大学生在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里诗意地栖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滋润。
学校在“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原则的指导下,以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组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较好地解决了“高、玄、虚、浅、散”的问题,使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认识更加统一,目标更加一致,内容更加系统,氛围更加浓厚,特色更加鲜明,由空中落到地面,由虚浮变为实际,由散乱趋向系统,渗透融合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2. 着眼需求整合资源,优化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让大学生在知识体系的学习中积淀升华
课程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主渠道。学校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学校教学资源的实际,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本内容,对原有的文化素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增强了课程知识体系完整性和各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构建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内的,有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使大学生文化素质在文化知识体系的学习中积淀升华。
(1)整合课程模块,优化课程体系。学校从1994年开始在大学生中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经过近20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在全校本科生中逐步开设了100多门人文素质选修课程,规定学生必须修读5个学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在2006年、2010年两次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按照收缩战线、优化结构、凝练特色、服务学生的要求,对分散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进行了规划、整合、完善,凝练为历史及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经典名著赏析教育课程、思维及道德养成教育课程、政治法律素养教育课程、知识普及教育课程五大课程模块,把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进而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规划体系和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努力为学生构建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哲学导论、科学技术哲学、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读、西方文化概论、大学生实用心理学等13门课程成为学生喜爱的精品课程。同时,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文化素质教育内容,使二者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让学生感受到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还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指向的一致性,同一性。
(2)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学校积极推进文化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优化教学手段。通过组织教学观摩、参观、专题讨论、集体备课、学术沙龙等,积极开展文化素质类课程教学特点规律的研究,主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普遍采用了情景式、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和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启发思路,加深认识。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校改变原有的纸笔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将文化素质类课程成绩考核分为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两部分,加重论文及答辩式、案例分析式考试的份量,以等级制取代百分制。这种考试评价方式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考查学生学习的效果,达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思的目的。
(3)加强队伍建设,编选精品教材。学校成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配备了专业老师,制定了教师引进和培养计划。通过开展培训学习、加大引进力度等措施,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学校每年投入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建设,购买大量的文化素质教育类书籍、影视资料等,丰富学习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学校教师和校外专家编写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教材,选用教育部推荐的文化素质教育优秀教材,保证课堂教学内容和授课的质量。
3. 注重实践行为引导,构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体系,让大学生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教化养成
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是一个知行合一、教化养成的过程,而其主体实践和切身体验活动,是将文化知识内化为文化素质的重要环节和根本途径。学校通过科技学术、文化艺术和社会实践为三大支撑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平台,组织大学生开展系列化、届次化的主题实践活动,将文化素质教育从课堂拓展到实践,从课堂外延到校园,延伸到社会,由耳濡目染到身体力行。近年来,学校先后在校内、省内外建立了一批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教育基地,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红色圣地参观研讨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经典诵读活动、读书演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知识储备服务社会,亲身参与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之中,不但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挖掘了自己的潜力,体验了服务社会、关爱他人带来的快乐,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更重要的是这种价值体验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人文精神的情感体验和主体认知,升华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励他们把爱国热情和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学习进步的实际行动。
4. 熏陶感化以文化人,拓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体系,让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氛围里诗意栖居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很大程度上是在一定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园文化活动氛围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的。近年来,学校以红柳品牌文化为引领,通过积极拓展、构建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突出校园文化的人文内涵,让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氛围里诗意栖居。
红柳精神是兰州理工大学90余年形成的办学特色和光荣传统,学校深入挖掘红柳精神的文化内涵,打造了一批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富于创造性的红柳品牌文化。学校推出的“红柳大讲堂”,受到师生员工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创作的诗歌《红柳颂》,已成为师生员工耳熟能详的校园文化经典作品;创办的红柳网,月点击量超过10万人次。
在红柳品牌文化的带动、示范、辐射、提升下,红色文化活动、节庆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心理文化活动、网络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从学校到学院、社区、班级、社团等各层面全面展开,系列化、届次化的科技学术、文艺体育活动,精彩纷呈,推进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全方位渗透,全方位覆盖,使大学生在人文和谐的浓厚氛围里得到浸润和熏陶。
四、实践体会
以“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指导原则,构建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实践,深化了对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特点规律的认识。
首先,要遵循“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的指导原则。生活化、人文化、诗意化为建立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的目标任务、方法渠道提供了基本遵循。就是要坚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为目标,以课堂教育、实践体验和文化熏陶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用体系化的知识教育,主体性的实践体验,人文化的表达方式和诗意化的熏陶环境,使教化养成、知行合一、以人化文、以文化人相统一,让大学生能够处处感受到这样的文化氛围,乐意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快乐,从内在素质上整体提升文化品位和素养
其次,要把握整体性、一致性、覆盖性的基本要求。文化素质教育尽管内容涵盖方方面面,蕴含丰富,但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又具有很强的整体性,是人格修养、道德品质、文化知识、诚信责任、法律和公民意识诸方面教育的整合体。在内容上,要通过建立与教育目标相适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整体优化的教育教学体系,促进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教学积淀、实践养成、熏陶浸润等要素相互衔接,相互融合;在组织领导上,要通过建立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机制,保证文化素质教育决策科学化、责任明晰化、管理目标化和工作制度化,各级领导、各部门都能够围绕教育目标协调一致地组织文化素质教育;在教育对象上,要坚持课堂教学、学习实践、氛围熏陶相结合,并积极利用网络传媒等科技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研习文化知识,开展主体实践活动,接受文化熏陶,立体交叉、动静结合的环境氛围,使文化素质教育覆盖到全体学生。
本文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为研究对象。在高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本文简称“概论”课)的教学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一、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概论”课教学的主线之一
当前,我们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之一的“概论”课,从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求,集中体现了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本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职大学生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概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和“概论”课教学的主线之一。因此,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改革、“概论”课教学与相关改革都应遵循此主线。高职“概论”课教学与相关改革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和指引,必须引导高职大学生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高职师生形成一定的价值共识,让高职师生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的根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育高职大学生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层面为明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提供了根本价值遵循,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改革、“概论”课教学与相关改革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导向。“概论”课教学与相关改革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才能符合党纪国法,才能为高职师生提供科学的理想信念,才能为他们提供根本的、先进的价值导向。
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利于更充分地反映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以利于高职自身进一步明确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高职大学生的重大问题;以利于高职大学生进一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利于帮助和引导高职大学生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正确认识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不断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如何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直接进“概论”课课堂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直接进高职“概论”课课堂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概论”课的部分教学内容中没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来说有:
在高职“概论”课第六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教学中,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途径”等内容的教学中。例如,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梦的实现途径”等内容的教学中,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的实现、中国力量的凝聚依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提升。因此,在高职“概论”课教学中,要正确引导高职大学生践行他们的职业梦、个人梦,必须正确引导他们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他们的力量。
在高职“概论”课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教学中,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第八章,具体来说:
应该在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帮助和引导高职大学生深入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直接进高职“概论”课课堂,使高职大学生深入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引领作用,使高职大学生进一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2014年12月提出的“四个全面”中再次明确了法治的重要性,中国要实现全面依法治国,高职大学生不仅要深刻理解和认知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战略布局的重要性,而且要以法治的标准,坚持实践法治思维,坚持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他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他们在未来工作生活中才能做得更好。
应该在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教学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帮助和引导高职大学生深入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高职大学生深入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指导意义。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聚了朴实、深刻的精神资源与精神内涵,独具特色和优势,是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极其宝贵的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培育高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基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直接进高职“概论”课课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可以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独特特色和优势,又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杰出成果,为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基石。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进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
在对高职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开展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向实践学习,是高职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具体做法有:
第一,尽可能利用高职院校所在地的资源,例如高职院校所在地的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和街道、公司、红色文化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等资源,使他们广泛参与高职所在地的社会实践,从而增强和培育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念,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他们营造核心价值教育氛围。
第二,丰富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方式,可以采取社会调研、生产劳动、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方式进行;强调“概论”课实践性教学与专业教育、职业素质教育有效衔接,对高职大学生的“概论”课实践进行引导,在他们走出校门了解社会的同时,深入基层群众,深入开展专业实践,进一步加大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的力度,不断突破困扰高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各种局限,提升高职“概论”课实践性教学的水平,使高职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为社会服务。(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注:该论文是201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编号:14G580)、黄冈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教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黄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的应用”(编号:2013C204111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3-0043-03
笔者结合“梅州客家山歌文化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实践,通过对“梅州客家山歌文化专题数据库”开发的价值解读、需求分析等方面的探析,对地方高校图书馆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解决地方高校图书馆专题特色资源建设困境提供有益的参考。
1梅州客家山歌文化数据库建设的价值解读
1.1客家山歌文化资源本身具备的价值
作为客家文化的核心,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人文、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及民俗研究价值。如在人文价值方面,客家山歌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隶属汉族民歌的劳动歌音乐雏形之一,对于我国汉族民歌起源及其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研究价值。而在20世纪30年代,出于中央苏区革命和建设的政治需要,客家山歌开始了与红色歌谣的嫁接过程,成为红色歌谣的母体,具有十分珍贵的艺术保护、传承和发展价值。同时,由于客家山歌植根于客家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涵盖了客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饱含着丰富的客家文化信息,从而在客家山歌中体现出客家人丰富独特的人文精神。在经济价值方面,以客家山歌的文化品牌价值、特色文化价值以及音乐附加价值共同构成了客家山歌的经济价值,特别是目前传统音乐作为一种旅游文化资源愈加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推崇,更加凸显客家山歌无形的经济价值。
在其他方面,首先,以大量存在的反对封建统治、反对压迫、反对迷信和争取自由平等的传统山歌和以直接为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代表的革命山歌和新山歌,说明了客家山歌在各个历史时期所体现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其次,客家山歌继承和发扬我国《诗经》的优良传统,语言丰富、生动形象,含有大量的古汉语,对客家历代诗人具有很大的影响,具备非常明显的文化艺术价值;最后,由于客家山歌凝聚了千万客家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成为客家人历史文化、劳动生活以及民俗风情的缩影,因此,以民俗学的角度,透过客家山歌,可以看到客家民系在历史进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看到客家民系丰富的文化和多彩的风情,这对于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和民俗具有一定的价值。
1.2地方高校图书馆实现专题特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
专题特色资源数据库是当前图书馆馆藏建设的重点,是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实现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和网络化,体现了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当前数字环境下适应信息服务趋势,创设自己服务品牌应对挑战的重要价值。
1.2.1数字环境下适应信息服务发展趋势。数字环境下,读者信息需求的内容、信息获取方式、信息需求载体都发生了变化,由此带来对传统信息服务模式的冲击,专题特色馆藏资源数字化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数字环境下迈向个性化信息服务、知识化信息服务、移动化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1.2.2创设图书馆服务品牌。服务品牌作为图书馆使命与价值追求的表征,是图书馆文化的显性载体。创设图书馆服务品牌,特别是以特色资源为基础打造特色服务是改变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形象及生存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
2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专题数据库建设需求分析
2.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
2005年5月20日,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广东“梅州客家山歌”就名列其中。梅州客家山歌历来由民间口头传承,目前随着唱山歌的歌手队伍严重老化,不少优秀山歌手也相继去世,加上青少年已不喜欢唱山歌、听山歌,山歌演唱青黄不接、后续乏人的情况日趋严重,因此,抢救和保护梅州客家山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刻不容缓。
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之一,承担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责任。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专题数据库建设的开展,可以使各种类型、格式、内容的梅州客家山歌文化信息被加以甄选、著录并保存,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信息资源保存体系,成为梅州客家山歌文化传播和展示的平台,从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2.2地方区域文化发展和旅游开发的需要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梅州客家山歌进行全面收集整理以及开发利用,将有利于梅州地方文化的丰富多样,促进梅州地方文化的发展。
梅州地区地处粤北山区,由于历史、地理环境、发展基础的多方面原因,经济欠发达。但梅州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条件。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梅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旅游独特性业已成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重点。而梅州客家山歌以其独特的音乐艺术特点,具备地方旅游业独特性的良好展示点。因此,以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数据库为平台,为梅州地区旅游业与梅州客家山歌探索有机结合提供支持,针对梅州客家山歌和梅州旅游业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对于梅州地区旅游在音乐方面展现独特性就具有非常大的参考、实用价值。
罗铿:地方高校图书馆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实践探讨*罗铿:地方高校图书馆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实践探讨*2.3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音乐教育的需要
音乐教育的价值体现在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对人文理念、文化背景的深刻理解及对艺术的感知。作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已成为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作用。
客家山歌作为民间歌谣的一种,同时又是一种即兴的口头文学,是客家人在拓荒、垦植的山间劳动生活中,把挑担、砍树、撑船劳动时有节奏的呼吸哼出曲调,把与远山或河对岸的人高声交谈变成歌声而产生的,是客家人劳动生活与大山紧密联系的真实写照。客家山歌的劳动歌、四季歌、生活歌、诉苦歌等类型多样的山歌,反映了当地的历史传统、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通过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数据库平台提供的山歌文化资源,让学生通过客家山歌深刻体会客家人民对生活的理解、对理想的追求、对未来的向往,认识客家的优良传统,得到真和善的启迪,提高识别生活和洞察人生的能力,从而丰富学识,提高其人文素质。
2.4教学及学术科研的需要
随着高校特色化的观念越来越被众多国内高校认可,不少地方高校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纳入地方高校特色化建设范畴,而梅州客家山歌文化在这一方面尤其明显,是梅州地区高校客家学特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专题数据库的建设,首先通过馆藏纸质资源的数字化转换,将有关梅州地区客家山歌文化的图书专著、书目数据、期刊论文、地方杂志、地方报纸、地方史志资料等数字化;其次通过网络渠道,以客家专题研究网站、客家研究机构网站等提供的各类型梅州客家山歌网络资源;最后依靠寻访,如寻访本地客家研究机构、客家组织团体搜集、保存的有关客家山歌方面的口述历史资料、田野调查资料、珍稀山歌唱本资料、四五十年代梅州山歌剧团演出的新山歌剧剧本等资源。由此可以为学校的特色专业教学及学术科研参考提供横向的客家地区山歌文化交流资源和纵向的客家地区山歌文化学术研究的资源参考、利用平台。
3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数据库设计
3.1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信息组织框架设计
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供知识化资源平台,在数据库组织架构方面应体现客家山歌文化资源知识组织的模型及框架。信息组织框架设计是一个数据库建设的核心问题,关系到所建设的数据库资源全面与否、分类合理与否、查询方便与否、利用科学与否的关键。设计合理有效的信息组织框架可以充分体现数据库的意义和作用。
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数据库的组织结构必须体现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的科学类分,尽可能涵盖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的资源整合。结合已有特色数据库建设实践经验,应以一次文献信息为主,二次文献信息、三次文献信息为辅的方式进行信息资源的组织和揭示;以全文、题录、文摘、图像、音频、视频和多媒体等为资源类型的表现形式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
根据音乐学科专业特点和用户需求,以梅州客家山歌文献数字全文资源、梅州客家山歌艺术赏析资源、梅州客家山歌教学辅助资源、梅州客家山歌新闻信息资源等构建数据库组织模块(见表1)。
3.2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平台的选择策略
在数据库平台的选择上,以科学发展的角度,按标准化原则选择数据库平台。自行研发的平台虽然在功能特色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建设标准不一的数据库容易造成各数据库间出现信息孤岛效应,不易于信息资源的有效交流和传递,尤其对于特色数据库建设以后实现区域间或联盟间的信息资源共享造成很大的障碍。
因此,在符合本地特色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专题数据库应以标准为依据,采用专业数据库提供商的成熟软件平台搭建。鉴于CALIS在国内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的影响力及数据库建设后的资源共享问题,梅州客家山歌文化资源数据库可参考CALIS特色数据库建设标准,遵循“分散建设、统一检索、资源共享”的原则,尽量选择经CALIS认证的TRS、TPI、方正德赛、快威、义华、中数创新等系统,使开发的数据库系统具有更广泛的开放性和可移植性,在数据库建设当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4结语
以CALIS建立的目标和思路来看,其“建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高等教育特色和资源特色、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和国民经济建设、方便实用、技术先进的专题文献数据库”的发展思路无疑是正确的。破解目前高校图书馆、特别是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存在的困境,在于对建设意义是否具有充分的认识、对数据库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否分析透析,在数据库建设上是否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方法的指导,唯有这样,地方高校图书馆才能跳出当前特色专题数据库建设的瓶颈,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田莉莉.赣南客家山歌的人文价值及其传承与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考古,2011(1):203-205.
[2]廖夏林.铜鼓客家山歌的经济价值功能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0(12):116-113.
[3]温萍.“客家山歌”的社会内涵和价值[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2(2):15-19.
[4]徐大平等.地方特色专题数据库选题若干问题研究――以陕西地区为例[J].情报杂志,2012(2):174-177.
一、《贵州省情》课程介绍
从2007年起,贵州省教育厅面向贵州省内高校开设了一门公共课程——《贵州省情》,并配套编写了统一的教材。顾名思义,该课程是作为一门“地方性知识”或简略“地方志”,分地理、历史、民族、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向学生全面介绍贵州省的基本情况。本课程共计一个学期,18个课时。
贵州省情课程是从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贵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围绕当前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阐述了贵州的政治、经济、人口、文化、教育、科技、民族、宗教、自然环境资源等要素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提供认识贵州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贵州省情,增强热爱贵州、建设贵州的热情和信念,探索贵州的振兴之路。它以贵州省情为研究对象,全面阐述了贵州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提供了认识贵州省情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二、《贵州省情》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
《贵州省情》是一门很有特色的地方性知识课程,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在省级层面面向大学生开设的此类课程,从笔者从事这门课的6年教学实践看,学生对这一门课程也有较为浓厚的兴趣。但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这一门课程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课本的主要问题
《贵州省情》课本到目前为止共3次改版,虽然在内容上全面地对贵州的基本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但总的来看,该课本呈现给读者的更主要是一本浓缩的地方志,仅仅作为事(史)实的呈现,而缺乏理论的统领和提升,因此,整个课程的高度难以凸显。就课本的内容特性看,该课程完全可以在中学开设,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也有类似的疑问:即认为这门课的学习很有意义,但总感觉它跟大学的课程特征不太相符,似乎太过于浅显。
(二)学时短,不能系统深入展开对具体问题的讨论
这门课程设计学时为18个课时,除去课程考查时间,实际用于教学的时间为16课时,但是课本的总容量为7章,如果要把课本的内容全部讲给学生,很显然时间上严重不足,或者为了全面就必须牺牲必要的深度,课堂教学的内容就只能浮光掠影式的讲过,课程的教学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三)课程开设的合法性问题
即为什么要开这一门课?或者说为什么要让学生了解贵州的基本情况?教材没有明确。这一门课程是针对贵州省内的高校开设的,但是学习该课程的既有省内的学生,也有省外的学生,对于省外的学生而言,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通过一门课的学习和考核去了解贵州?
三、《贵州省情》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明确贵州的基本省情,以此明确课程开设的目的
贵州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贵州的基本省情是什么?这或许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但是对于《贵州省情》这一门课程来讲,是一个必须清楚回答的基本问题。1986年,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的王小强、白南风等人在对贵州为期数月的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将其研究报告以《富饶的贫困》为名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开启了在学术层面对贵州省情进行研究的序幕,这本书在贵州省内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并同时开启了贵州对自身发展的反思。到上世纪90年代初,贵州省内外学者对贵州省情的研究达到了一个。1995年,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成员胡鞍钢在4次对贵州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现象”这一概念,认为贵州现象是一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环境和体制背景条件下产生的中国最突出的不发达现象。贵州现象最重要的特征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过低,且长期居全国后列。时至今日,贵州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连续多年居全国倒数。2007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同志对贵州省情作出了这样的判断:欠发达、欠开发是目前贵州省的基本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最显著的特征。欠发达是指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进入总体小康的省份,总体上仍比较落后,与全国的差距在不断拉大。欠开发是指目前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贵州省丰富的能源、矿产、生物、气候、旅游、文化、人力等资源尚未得到科学、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欠发达、欠开发(“双欠”)也是现今人民对贵州省情的基本看法,这一看法也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贵州的看法是一致的。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告诉学生,贵州的基本省情是“富饶的贫困”——贵州是一个奇特的矛盾统一体。
在课程的第一节课上,笔者以两个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引出对课程主题的讨论:第一,贵州在哪里?第二,贵州怎么样?通过对第一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看到,即使在信息非常发达的今天,对于“贵州在哪里”这样简单的问题也确实构成了一个“问题”,甚至连中央电视台这样的权威媒体也会犯错。而在历史上,贵州长期以来作为官员贬谪和流放的目的地,在这些官员(文人)充满忧伤的文字中,贵州作为“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 ”(王阳明语)的偏僻蛮荒之乡,其负面形象被过度放大,到了民国初年,更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这“三无”之说而广泛流传至今。而“贵州在哪里”这一问题指向的还不仅是贵州在中国的地理区位,更指向贵州在全国的文化上的“地位”问题。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分析,对于第一个问题便可以得出这一基本结论:从古到今,贵州在中国地处边远、地位边缘,导致人们对贵州的认知度不高,或者有着诸多负面或者失实的认知。对于今天的贵州而言,尤其是在我们把旅游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发展的背景下,改变或重塑贵州的形象是一个紧迫的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完成,从根本上需要贵州自己去实现,以《贵州省情》课程为平台,以省内外大学生为载体,通过对贵州省情的客观了解,传播贵州的正面形象,改变对贵州的诸多由来已久的误解,这便是该课程开设的第一个重要目的。通过上述第二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看到,今天的贵州仍然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这是我们无法回避也无需回避的现实,但另一方面,贵州并不是一无所式有的“穷”,而是“捧着金饭碗要饭”式的“穷”——贵州有着大量自然地理、社会文化资源,如矿产、能源、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富的资源底蕴,这些资源底蕴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三无”之说本身并没有错,但其要害在于它以对贵州“无”的无限放大而遮蔽了贵州的“有”,使人们首先在心理上对贵州产生了拒斥感。通过《贵州省情》这一课程,使学生看到贵州发展的真实困境,让他们充分地认识贵州,发现贵州,了解贵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去面向贵州的未来,努力建设贵州,这便是本课程开设的第二个重要目的。
(二)在内容上,放弃大而全,以专题教学的方式,围绕基本省情,进行带有一定理论渗透的教学
在明确了“富饶的贫困”这一主题后,这一门课的教学内容便围绕这一悖论的两方面——贫困和富饶——及其悖论的解决展开。整个课程在内容上向三个向度展开:第一,贵州的“贫困”(一个或两个专题),向学生客观地介绍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让学生看到,经过全省人民的不懈努力,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在全国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因此,发展是贵州的第一要务;第二,贵州的“富饶”(三个或四个专题),以课本对贵州自然地理、历史、民族的介绍为基础,以“多彩贵州”为主题,重点向学生介绍贵州丰富、独特的自然地理资源、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首先在学生的认知上扭转对贵州的负面形象,让他们逐渐产生对贵州的“求知欲”和认同感。第三,对贵州发展问题的讨论(两个专题)。既然贵州有这么多的资源,而且不是今天才有,那为什么贵州却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呢?这是这一课程在最终要回答的问题,只有这一问题的合理回答,才能既使学生对这门课的认同有了理性的基础,又使这一课程在理论上有了课本没有的高度,从而实现对课本的深度的提升。
在以上各个部分的讲授中,均要凸显问题意识与理论深度,而所有的问题与理论均要指向贵州的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如在向学生介绍贵州的自然地理情况时,让学生看到,喀斯特地貌既是自然界赐予贵州的无法复制的独特自然财富,它造就了贵州一系列鬼斧神工的自然旅游资源,但另一方面,喀斯特地貌的脆弱性也给世代居住于其中的人们的生产和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在介绍贵州民族文化时,除了展示贵州独特的民族文化,还要在理论上介绍关于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资本与文化关系、民族文化开发的不同模式等内容,并结合贵州的具体案例,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在介绍贵州历史时,要从贵州建省600年来的多维历史建构及其机理中,让学生看到历史对于现实发展的可能性空间的限制与拓展;在讨论贵州发展的问题及方向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内源式发展、可持续发展、参与式扶贫、社会建设与扶贫等发展方面的理论,并用具体案例说明它们对贵州选择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方式上,强调生动性与参与性
《贵州省情》是一门高度贴近现实的课程,在讲授这一课程时,可以采用一系列新的教学方式,如以图片、视频等内容为载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适当形式的实践教学等,以提高其生动性,以便吸引学生,使课程内容更加深入他们的头脑。同时,这门课程由浅到深可以有很大的把握空间,因此,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全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大量生动的图片、视频、权威的数据和观点,结合自身多年对贵州的科研实践所积累的大量具体案例及研究结论,以生动的形式和可信服的内容,让学生加深对贵州省情的认识。笔者的课堂设计份为三个部分:学生介绍、教师讲授、讨论与交流,其中,教师讲授部分占课堂时间的一半到三分之二,其余时间均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对所讲授专题的内容进行讨论与交流,最后与教师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与提升。
【中图分类号】G6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97-02
目前,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教育部并于2008年2月22日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是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独立学院的重要举措,对引导和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新的形势下,独立学院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独立学院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优化办学特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并实施符合办学定位的发展规划,培养有理论、懂管理、实践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应用人才。校园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活的主旋律,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主体空间,它和每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否得以提高休戚相关,同时其建设的成功与否也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的发展。
1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一种在大学社区中生活的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行为与精神上的体现。它反映了独立学院整体的精神面貌、办学方针、教育和管理水平,反映了师生员工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普遍的工作、学习、生活状况,也反映了学校对每一位成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精神及其在物质和意识形态上具体化了的文化氛围,是独立学院对外传递办学信息,不断提高独立学院的公众形象,对社会产生影响力的主要手段;对内是提高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综合素质、产生良好的学风、校风,形成自己的办学和管理特色,促进学生早日成才的重要手段。具体表现为:
①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向社会公众传递办学理念、特色和影响力的重要内容。独立学院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较短,其办学理念、特色和影响力等都还没有完全形成,有的即使形成了,也还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这对于独立学院的发展是不利的。借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传播,能够很好地向社会公众宣传学院的办学理念、特色和影响力,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②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吸引社会投资者对学院进行投资的重要方法。独立学院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资本的大量投入。独立学院的办学体制可以充分发挥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与民间资本的双重优势,这样借助于这一时机,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宣传学院的优势和吸引力,从而不断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者向学院注入资本,为学院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③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加强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完整、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和传播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是规范和约束学生行为的重要手段。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更能不断激发起学生投身于学院建设的巨大热情,激发起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热情,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2 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独立学院经过数年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少问题。简略地看,独立学院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困难在于:
(1)办学时间短,校园文化缺乏积淀。独立学院作为近几年来出现的新兴办学实体,很多学院是由基础较为薄弱的学校改建的,有的学院甚至是完全新建的,缺乏厚重的文化底子。同时,由于在对学校发展的定位、办学特色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着不确定性,导致学校的办学理念难以在短时期内形成,这也是造成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长久性规划和积淀的主要因素。
(2)重硬件建设,轻软环境建设,认识上存在误区。独立学院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一方面,能够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步到位,配套设施都比较齐全,这就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载体。但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在不惜巨资进行硬件建设的同时,却忽视了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此外,有些独立学院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把校园文化仅等同于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人为地缩小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片面追求学生课余文化活动形式的丰富多彩,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出现功利主义倾向。
(3)过度依赖母体学校文化,缺乏自身特色。作为新建院校,独立学院往往套用母体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将母体学校作为校园文化源头。这往往使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拘泥于母体学校的文化传承,只注重弘扬母体文化传统,而缺乏自身特色,即校园文化创建过程中缺乏具有品牌特色的内容影响力和辐射力。
(4)办学模式制约着校园文化内容的形成。与公办高校相比,独立学院仍存在社会地位、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现实差距,这造成了独立学院不少学生出现丧失信心、心理压力较大、对于学校的归属感不强等许多问题,影响到了学风建设。同时,由于独立学院存在着教师结构不合理,即离退休返聘的老教师较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较多、能够肩负重担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较少、专兼职比例不当等现实问题,导致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力度不大,主导作用难以充分体现和发挥。
3 加强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里仁学院针对目前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3.1 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是一种“物质文化”,它是师生赖以学习、生活、工作的外部条件,对师生的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里仁学院在美化育人环境的过程中,以青春的活力与美的享受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刻苦求学、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如:1020亩的校园,漂亮的教学楼和实验楼,清洁的道路,优美的雕塑,美丽的花坛,建筑风格独特、设施先进的大学生活动中心,现代化的体育场馆等一流的校园环境,
3.2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里仁学院根据自己的办学风格、特点对各项制度进行改革,不断完善,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从而使整个校园内的活动有序化。制度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
第一,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其次加强常规管理,完善校园管理制度。第三加强师德建设和管理干部工作作风建设。
3.3 重视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一种观念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更是一种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它是校园文化的内核与灵魂,也是校园文化的关键层次。
(1)确定学校的目标与奋斗理想。一所学校所确定的奋斗目标,反映了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所承担的社会与历史责任的认识和态度,体现了学校对办学方向的选择,是师生员工价值观念与取向的集中表现。里仁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构建了“2+1+1”的教学平台,体现了“宽基础、强能力、重应用”的人才培养特点。
(2)加强校风、学风建设,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校风、学风建设是衡量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主要标志,优良的校风、学风一旦形成,便会对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广泛的影响,起到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奋发学习的作用。
①切实有效地抓好校风建设。学院要求各班根据校风建设的整体规划,制订出本班的实施办法,如:考核早晚自习出勤率、个人成绩提升情况、考研率等方面的量化办法,使全班同学明确班风建设的长远目标、近期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明确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使每个班级都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风,从而促进了全院校风的建设。
②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学风体现一个学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精神面貌。里仁学院加强学习目的和意义的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等教育,并作为校园文明和学风、校风建设的切入点。并且在半军事化管理的基础上,倡导诚信考试,培养学生勤奋好学、求实进取的学风。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要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要把这几方面的教育落到实处,在做好第一课堂的教学外,还必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切实加强文化活动的建设。
①举办高层次讲座,开展学术性活动,提高校园文化层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等学校,在学生中也应提倡刻苦的学习和研究精神,使他们尽早接受学术的熏陶。因此,里仁学院积极开展学术及科技创新方面的活动,如:聘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开展学术性的社团活动,开展学生学术论文、科研成果评奖活动及每年一次的车模设计制作大赛,并制定了《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学生参加校外比赛活动的奖励办法》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提高了校园文化的层次。
②组织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里仁学院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内涵的校园文化品牌,如:“青春旋律圆弧大厅周末音乐会”、“里仁文化广场”、月刊《华年》、“里仁学院大学生合唱团”等品牌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使学生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4)加强社会实践,拓宽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社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可以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里仁学院以节假日为契机,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志愿者服务队、各类社会调查、开展红色之旅等,让学生认识和感受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发展,增加与社会的联系,主动与社会主导文化相融合,吸收其健康的、积极的因素。
我相信,在今后独立学院的发展中,校园文化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独立学院需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从多方面入手,在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校园文化的层次和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出适合独立学院发展的特色文化,创立自己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普通家庭的毛清黎,从小就聪明好学,总是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期,也不忘拿起书本学习。虽然遭遇了的洗礼,但也成就了他坚强执着的性格,以至于在后来恢复高考后,他作为第一批大学生幸运的考入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从此他便与茶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2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毛清黎就进入了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工作,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工作不久,他就创造性的提出“利用外源风味酶提高茶叶品质”的新构思,得到了湖南省科委的重点支持,并引发了全国“酶法制茶研究”热。在此基础上,1988年他又提出了“茶叶外源风味酶的增质机理及酶法制茶配套工艺技术研究”,并获得全国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茶学项目资助。1991年,该项目成果通过验收,专家鉴定为:该研究是我国首次将酶技术应用于茶叶加工领域,为提高茶叶品质开辟了一条有效的生物工艺新途径,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这也成为他茶事业中的一个敲门砖,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在研究所工作期间,毛清黎教授先后主持完成省“七五”、“八五”重点项目“生物技术在茶叶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等,以及湖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多效茶叶系列保质剂的研制及开发”等项目。其中,他参与研究的“提高绿茶品质工艺技术研究”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研发的“多功能茶叶保质剂”TQ系列产品得到了推广应用,湖南省广播电台和湖南日报等以“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青年茶学专家”为题对他进行了报道。1991年被湖南省科协茶叶学会授予“首届优秀青年科技者”光荣称号,同年,他还获得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化学与营养硕士学位,这些都让他的学术水平及科研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产品创新,致力于茶叶的产业化发展
经过潜心研究,毛清黎教授于1992年完成了茶叶儿茶素的提制工艺研究,然而,他深知任何科研成果只有转化成生产力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1993年,他受茶叶研究所的委派,与中国华兴湖南实业发展公司合资创办了湖南凯琴绿色技术开发公司,并任常务副总经理及总工程师,为茶叶的产业化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毛清黎介绍说,公司的名称也是有寓意的,“凯琴”是儿茶素(Catechin)的音译,公司致力于以茶叶儿茶素为主打产品陆续开发其他具有保健功能的植物提取物等绿色产品。在公司任职期间,他先后主持完成湖南省星火计划项目“茶叶新功能的开发研究”一项,主持完成了儿茶素工厂的工艺及厂房设计,开发儿茶素及富锌富硒茶等新产品20多个,并有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公开,其专利产品及生产技术荣获95'中国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科技创新金奖。为了将茶叶新品种进行产业化发展,毛清黎教授还参与了邵阳市蔡锷茶厂技术改造和宁乡县沩山名茶厂的建设工作。
1998年,他作为食品专业人才引进到原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主要从事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的教学与科研,以及茶产业化及功能食品的研发和技术咨询服务。2010年偶然的一次机会,他受好友邀请来到孝感市大悟县的一座茶园。他了解到,位于长江以北的大悟县,茶叶亩产量平均只有9千克,与江南的平均亩产茶叶90千克相比,竟存在10倍的差距。对大悟县茶资源利用情况的详细调研及分析发现,大悟县虽然茶叶种植面积大,但是茶资源利用率还不到10%,主要原因是当地只利用春季茶叶原料生产绿茶,且近清一色的扁形绿茶,夏茶、秋茶原料完全没有开发,占全球茶叶份额80%的红茶竟然没有人制作,黑茶、青茶更不用说。他认为孝感茶资源利用率低是制约该地区茶产业发展的瓶颈,于是提出了“废弃大叶变香茶”提高孝感茶资源利用率的新思路,并在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的《科技苑》中播放。
为了让自己多年积累的茶叶生产技术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更好地为社会及地方经济服务,2011年5月毛清黎利用无形资产与当地有志商人合作创办了湖北康乐福茶业发展有限公司,他之所以给自己创办的公司名号为“康乐福”,是借英文“Colourful多彩多姿”的音译,即“利用茶叶加工新技术,丰富茶叶产品品种”,寓意“多彩的人生,健康的事业,快乐的人生,幸福的事业”茶产业的新理念。期望通过种植示范、加工引领的方式,改变大悟茶叶种植加工的落后现状,振兴当地茶产业,造福当地茶农。该创业模式得到了科学家袁隆平院士、茶学专家施兆鹏教授以及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袁隆平和施兆鹏分别为其题词“科技旺茶叶,绿色福茶人”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
利用原本废弃的夏秋茶资源加工红茶、黑茶、青茶等新品,在毛清黎教授的示范和带领下,2012年,大悟县的亩产由9千克提高到28千克,2013年再次提高到40千克左右,茶农的收入翻了几番。现在,大悟不仅生产绿茶,已有5家茶园在做红茶、黑茶、青茶,茶资源利用率也翻了几倍。到2013年底,周边已经有2万余亩茶园和他们紧密合作。“现在,大悟县茶农每亩茶园的收入,比三年前增加了2000多元,大悟茶农很感谢毛教授。”曾担任大悟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的湖北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徐玉琼激动的说。
为了充分发挥专有技术及将军县红色文化的优势,毛清黎带领团队重点打造地方特色产品“大悟将军剑(扁形绿茶)”、“大悟将军韵(铁观音)”、“大悟将军红”和“大悟将军福(茯砖茶)”,即“剑韵红福”将军系列,并利用生物富锌技术推出了“富锌将军剑”新概念,利用食品营养学开发了“桑果黑茶”、“玫瑰红茶”及“柠檬绿茶”等花果保健茶系列新品。其中“大悟将军红”及“桑果黑茶”等产品分别获得2012中国武汉茶博会金奖、科技创新金奖以及第九届中国武汉农博会金奖等4个奖项,公司被孝感市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为当地茶叶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他被人们亲切的称为“黑茶博士”。
科技创新,助力经济发展
在原孝感师专工作期间,毛清黎教授主要从事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的教学与科研,以及茶产业化及功能食品的研发和技术咨询服务。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他还考取了湖南农业大学茶及天然产物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那时候他已经43岁了。他不仅为学校争取到了首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实现了学校科技厅项目零的突破,还先后主持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级重点项目两项,主持国家支撑计划重大专项子项目一项,2013年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其中主持一项,作为主要参加人一项,为湖北工程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零的突破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被授予湖北工程学院“科研十佳”荣誉称号。
经过5年的潜心研究,毛清黎的博士论文《Ri质粒对茶树和苦瓜的遗传转化及相关功能成分研究》取得了五项创新性突破。该论文肯定了植物发根培养体系是儿茶素及苦瓜皂甙等植物功能成分生物合成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多酚类是许多植物特别是药用植物利用农杆菌遗传转化的关键制约因素,为利用发根培养系高效生物合成植物功能成分的产业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该理论为2013年成功申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发根农杆菌介导茶树等富多酚植物高频遗传转化分子机理研究”和与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专项“武陵山区特色植物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子项目奠定了基础。
为了更好地将茶及植物的基础研究及产业化紧密结合,2012年,在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及湖北工程学院各级领导支持下,毛清黎主持创建了茶及天然产物应用基础研究及产业化的高水平创新及研发平台――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工程学院分中心,该中心依照“知识与产业结合、技术与市场互动、创业与投资共赢”的思路运行,为湖北工程学院的产业化创新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除了茶科学的研究工作,毛教授还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他从事高教16年来先后主讲生物工程、食品营养及食品和生物工程专业英语等近20门课程,曾多次获校级教学优秀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认真钻研教材,并据各门课程的自身规律和特点认真备课做好课件;他利用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研读过程积累的学习经验,向学生们传授各科课程的学习方法,使同学们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他能将多年的科研经历和成果贯穿于各课程的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士论文是学生对四年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的过程,毛教授十分重视学生论文的质量,多年来对所指导的学生既要求严格又热心指导,已有多名指导的学生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奖。今年教师节毛老师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毛老师,您是我们班同学最尊敬和爱戴的老师,大学四年很感谢遇到您这样非常优秀的老师!上学期您上的最后一堂课跟我们说的那番话让我们受益匪浅!千言万语道一句:节日快乐,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充分表明毛教授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同时,他笔耕不缀,先后在食品科学、茶叶科学、食品与机械、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60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投资体制产业集群创新研究
陕西省的历史悠久,文化资源遗存丰富、积淀深厚,这些都为陕西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为1000-3000美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0%以下时,用于文化消费的可支配收入会大大增加,进而刺激和带动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的增长。2007年陕西省人均GDP为12843元人民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6%和39.3%,由此可见,陕西省的文化产业较快发展已经具备了必要条件。但是,由于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农业社会留下的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具有现代意识的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效益还相对低下,造成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滞后。因此,本文试图对陕西文化产业体制创新发展做一些探讨与研究。
一、做好政策创新,制定优惠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
积极优惠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不仅可以促进市场机制和市场结构的完善和优化,还可以提高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文化竞争能力。
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陕西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若干决定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5]35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省委宣传部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通知》(陕政办发[2006]72号)、《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文件,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但是,陕西省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很不充分。从总量上来说,陕西文化产业总产值只是北京的1/15,山东的1/6,广东的1/4,人均产值则更低,而且还存在宏观管理政出多门、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形式规模小分散化状态,文化企业普遍缺乏活力等问题。因此,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对优惠的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力度,发挥政策的引导促进作用,加快陕西文化产业体制的改革创新。主要有以下两个个方面:第一,制订积极优惠的文化项目引进政策。我们建议在省政府的权限内免除与文化创意项目有关的收费,完善相关的财政优惠政策。国家的法定税种我们不能动,但是地方性的各类收费地方政府有权力进行调整。同时,允许和鼓励各类组织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要尽快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的相关政策,对进入文化产业区域的项目进行专项资金的扶持,以增强对相关文化项目的吸引力。第二,制定完善的高端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人才是现代社会中的重要资源。纵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人才都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我们应该认识到。“文化是文化人的事业”,但是“文化产业更主要是企业家和商人的事业”,即把文化做成自己的事业这是“文化人的追求、情结”,把文化做成产业是“独具慧眼的投资人、企业家和商人对利润的追求所致”。在文化产业人才问题上,我们建议一定要制订引进高端人才的相关政策。同时,一定要重视人才成长环境的优化,制定在高端人才的引进方面特殊政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的相关政策法规,在分配体制上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并进一步完善社保体系,使人才的流动无后顾之忧。
二、强化风险投资主体,组建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风险投资公司
各地成功的经验是,文化创意产业初期发展一定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在后续发展中投资主体多元化会有助于产业的健康、有序和持续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产业,同时由于其特殊的文化意识形态属性,对进入文化产业的资金有着较高的门槛。例如,据调研,成功的动漫公司流动资金要求基本在1000万元以上,而且要求后续资金的支持。
我们建议,“由陕西政府财政厅、国资委等部门牵头,联合省内有实力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共同参股成立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风险投资公司”。
为保证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风险投资公司的经营效率,建议部分高管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不拘一格选用优秀人才。目前,陕西省的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以及存在较高的准入门槛,文化产业项目和风险资本的结合还和薄弱,对于风险资本还不具备较大的吸引力,这就需要政府发挥其“看得见的手”作用,对文化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加大对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对风险投资公司的设立、批准,以及设立风险资本的准入门槛等方面制订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保证风险投资和文化产业实现真正的结合。
三、建立西安影视产业园,打造影视文化产业集群
以西影集团为中心,联合陕西民营影视公司,打造影视文化产业链,把创意、技术、营销等环节紧紧联系在一起,对陕西影视文化加大发掘力度,使其原创价值,逐步转变为有广阔市场的商业价值,同时实现传承文化遗产和推介陕西文化的社会功效。具体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内容选材方面,依托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系列文化历史剧。陕西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主要是汉唐文化),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意义深远的革命文化等,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为电影电视剧本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利用文化资源开发汉唐文化系列影视剧,关中文化系列影视剧,红色文化系列影视剧等,形成具有鲜明“陕派”风味的电视作品。第二,在生产运营方面,建立影视产业园、构建产业集群,寻求规模效益。大力扶持民营影视制作机构的发展,不断壮大影视生产队伍。第三,在市场发行方面,联合陕西民营影视公司,开捃多种营销渠道,实现影视产品的风险分散化和市场价值的最大化。通过陕西卫视、西部电影频道、陕西四套影视娱乐频道作为播出的第一层窗口,通过版权授予,将其他省市台作为第二层窗口,网络为第三层窗口,最后通过衍生产品如光盘、图书等实现发行效益最大化。
四、以优势媒体以及出版机构为龙头分别组建陕西各类传媒集团,努力争取传媒公司上市
新闻传媒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竞争日益激烈且灵活的传媒市场。如何突破资源发展瓶颈,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早在2001年,陕西省成功剥离原分属省、市、县三级的广电网络,组建了全国首家陕西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将陕西省传媒业纳入到了一个正规的发展渠道,展现出了强劲的发挥势头。在做大做强陕西省的传媒业,加快陕西传媒公司的组建和上市速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应当将组建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华商报》和陕西广播电视、西安广播电视等优势媒体为龙头分别组建混业经营的各类传媒集团,并努力争取传媒公司上市。其次,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公司可以借助政府对文化传媒资源的倾斜政策,整合目前处于市场化发展初期的广电资产和媒体业务。如果集团公司能联合上市,无疑可以在打破报业与广电行业的竞争壁垒,产生规模效益,降低外部交易费用。在提高传媒产品的竞争力的同时,从而带动我省整体文化产业迈入发展的新时期。
根据戴维尼提出的“超级竞争”(hypercompetition)观点,持续优势是不存在的,只有通过打破现状才能获得一系列短暂优势,长期的成功需要动态战略,不断地去再造短期优势。因此,传媒业应当将目光放在多元化的媒体间组建上市公司的投资战略上,试图通过组建传媒上市公司来降低传媒产品成本,提高运营绩效,以期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组建陕西传播上市公司也正是基于“跨媒体的运营服务商”的发展战略,突出传媒重点,兼顾多元化的综合传媒已经成为媒体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这样的战略调整可能使集团面临高转换成本的风险,以及来自政府管制方面的风险,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组建陕西传媒上市公司对于今后企业融资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传媒产品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五、培育文化产品品牌,延伸陕西传统文化产品价值链
陕西是中国的文化大省,是中华传统文化积淀最深厚、最丰赡的地方。西安与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并称“四大世界古都”;咸阳是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社会的第一个国都;汉中,是中国汉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延安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韩城有“文史之乡”的美誉,是“史圣”司马迁的故乡;宝鸡以“炎帝故里”、“陈仓古道”闻名天下。关中平原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悠悠远古到近世当今,三秦大地一直都是产生时代英雄、文化名人的风水宝地。秦皇陵,兵马俑,秦直道,明城墙,大小雁塔,乾陵,汉阳陵建筑和装潢的宏大壮观,尊贵威严。陕西的历史文化名城名址。分布在三秦大地的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自古秦文化、楚文化、巴文化、蜀文化、羌文化、鬼文化及后来的西域文化的熏陶,留下了丰富的遗存,使陕西获得了“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
在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深入的今天,如何能够延伸陕西传统文化的产品价值链便成为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的重要一环。单一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无论如何丰富。如果不能被充分开发和发展,使之规模化、产业化,陕西的传统文化就会因为缺乏了市场动力,面临文化传承和增殖的困境。
我们建议,将陕西著名的传统文化资源,按照相关的模式,以创新性表现方式,通过“品牌经营”、“特许经营”、“品牌扩展”等战略延伸产品链,提升传统文化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文化产品的不断增殖。
六、突出陕西高校数量众多的优势,建立首家“中国(陕西)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陕西各类高校百余所,教育事业和科技产业发达。建议陕西省政府以高校集中区建立“中国(陕西)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依托这种人才资源,就近大学城,建立大学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各个院校设立文化创意公司,为大学生创意、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周围省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5万元的贷款资金支持,这些经验可以借鉴。在陕西,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接近100万人,这一强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开发,也一定应该开发。如果政府为他们提供一个创意和创业环境,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潜能,并将这种创造力转化为生产力。这将是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具体工作有:第一,鼓励大学生在电影、音乐、广告各个方面的尝试原创工作。第二、按照市场机制进行产业园的文化创意成果的执行与推介工作。第三、定期举办大学生创意文化节,开展各种创意比赛。如DV摄影、剧本征集、flash设计、彩铃设计、广告设计等,同时举行各种文艺汇演,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造力,推陈出新,将这些创意成果进行拍卖。定期开展大学生文化创意博览会,展示大学生的创意成果,吸引国内外投资方,推动产业园的健康长远发展。
七、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以广告业撬动陕西动漫产业发展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在80年代流行一时的《聪明的一修》、《铁臂阿童木》等著名的动画片,都是由日本电通广告公司的创意、设计人员完成的,也就是说萌发和激活动漫产业的杠杆产业之一就是广告业。
以日本的动漫产业运作方式为鉴,我们建议,可以引导陕西的广告公司从制作动画和周边产品开发营销两个方面促进陕西的动漫产业发展。根据统计陕西的广告业三项指标“经营额”、“专业公司”和“从业人员”在国内均居15位以内,也就是说陕西的广告业态在国内居于中等偏上的位置。首先。培养广告设计人员的动画制作技术,促使部分广告公司向动画制作公司发展。其次,开发动画周边产品的设计营销。在制作成功动画的基础上,广告公司负责进行周边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宣传活动。比如《铁臂阿童木》就有阿童木造型的玩具、文具、服装、模型等等。广告公司在转型为动画制作公司之后,可以与玩具制造商合作,开发动画周边衍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八、做大做强陕西会展产业和演艺产业,打造会展和演艺时尚之都
现代会展业是通过举办各种集会和展览展销会,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现象和行为的产业。以展览会、交易会、洽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成为交流文化、商品和展示品牌的平台。会展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发展会展业必须依托城市的现实基础。首先,陕西具备独特的地理优势,这一优势不仅包括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还包括便捷的交通。其次,陕西具备现代会展业要拥有优势产业,市场条件好,开放度高,并且具备良好的开放度和国际知名度。第三,陕西具有完备的展览场馆,优良的配套设施。西安是我国五大会展城市之一,每年举办100多个有规模的展会,目前已经拥有了陕西国际会展中心、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绿地笔克国际会展中心等一批具备举行大型会展的场馆。这些产业优势应该得到进一步发挥。
在发展演艺产业方面。作为陕西省省会的西安,根据西安本地的特色和发展演艺产业的需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着手:地方节庆活动、地方文化艺术节、引进外来演艺团体来活跃、繁荣西安演艺市场。由于西安本地的高校较为集中,高校中的艺术团体和艺术专业不断地向社会输送艺术人才。在演艺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西安大唐美蓉园将自然风光与人文元素有机结合就是成功的例子。
九、打出申请开办“迪斯尼乐园”等现代化的国际级别的主题公园的旗帜,将现代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元素融入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中
乡村旅游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百年以上历史,是发达国家发展农村地区经济的重要手段,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关注[1]。中国乡村旅游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目前,已建成的两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五一”、“十一”和“春节”三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旅游产业的发展参与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促进城乡和谐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丰县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
丰县隶属江苏省徐州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结合部,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带。地形上为黄泛冲积平原,地势高亢、平坦,地面高程一般34.5-48.2米之间,西南略高于东北。以大沙河为界,东有郑集南北支流,流向自西向东;西有复新河水系,流向自南向北;废黄河经过治理,引入长江水,形成了大沙河带状水库。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典型,农业生产的条件优越。丰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中,应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别、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一)优势(Strengths)
1.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丰县古称秦台、凤城,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享有“先有徐州后有轩,惟有丰县不纪年”之美誉。因汉高祖刘邦诞生于此,被称为“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众多的两汉文化旅游古迹、名胜景点散落于乡村地区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见表1)。丰县盛产许多“名、特、优、新、稀”农产品,是全国果蔬生产十强县,全县果园50万亩,是江苏最大的连片果园,被誉为“红富士之乡”、“ 苏北果都”,集中分布于百里生态旅游观光带沿线。丰县还是著名的特种蔬菜之乡,牛蒡、芦笋、山药、黄皮洋葱、白蒜等特种蔬菜畅销海内外,是全国最大的芦笋生产基地。丰富的土特产品提供了充足的旅游商品,每年举行隆重的梨花节、红富士苹果节和伏羊节。吃农家饭,体验果农生活,赏花、摘果、购生态绿色食品成为丰县乡村旅游的品牌和本土特色,吸引着大批的海内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2.区位条件优越
丰县地处徐州的两汉文化旅游圈内,是淮海经济区内的主要旅游节点地之一、徐州都市圈乡村旅游的核心,也是徐州都市圈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吴必虎[2]先生的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理论,丰县仅距徐州主城区75千米的距离,坐车一个多小时即可到达,非常适宜徐州市区居民到乡村体闲的需要。丰县历来有“四省通衡”之称。南靠陇海铁路,北依孔孟之乡,东傍京杭运河与京沪、京福干线,西近京九铁路。以县城为中心,有八条一、二级公路通向全国各地,为丰县乡村旅游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市场开发潜力大
对客源市场的分析和预测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前提。丰县地处我国我国人口稠密地区,作为沟通南北、东引西移的商品集散中心和省级苏鲁豫皖边界贸易市场中心,为重要的一级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徐州都市圈中心城市――徐州,是丰县乡村旅游重要的二级客源市场之一。徐州为较大城市拥有中国矿业大学等11所普通高校,7万多名在校大学生。成人高校在校学生近3.7万人,各类科研机构31所,在淮海经济区位居第一,学生也是乡村旅游重要的客源。周边城市如济宁、商丘等是重要的三级客源市场,并且每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06年,接待海内外游客9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亿元;其中,梨花节期间接待游客人数就达11.2万人次,收入2500万元。
(二)弱势(Weaknesses)
1.乡村旅游开发的质量不高、特色不足
丰县是江苏省重点扶贫地区,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比重的80% ,城市化水平低,县乡财政难以抽出大量的财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民间集资和招商引资的难度较大,难以筹集到大量资金供给乡村旅游开发。由于丰县乡村旅游开发的地点多处于农村地区,虽然乡村旅游景点类型多样,数量繁多,但是大多规模较小,分布零散、结构单一、档次偏低、经营比较分散,难以形成链式或网式旅游,不能很好的满足游客的视觉欲望。整体缺乏大规模、深层次、多品种、高品位的知名旅游品牌。缺少让人耳目一新的特色,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类型同质化严重且成熟度高的旅游产品尚未开发成功。民俗观光村、民俗农庄开发较少,耕作、栽培、牧羊、赛马游船等农事活动以及民俗资源开发不够,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
2.专业人才缺乏,经营能力弱
丰县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许多乡村旅游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或当地农民担,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学历偏低、真正学旅游专业的人寥寥无几,对现有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也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对乡村旅游没有进行积极的有目的地旅游营销宣传,缺少高效的营销手段和渠道、资金投入比例较小、分散宣传营销、没有形成合力;县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但力度还不够,旅游活动的开展只限于行政命令,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行业管理滞后、机制不灵活,使旅游规划难以得到有效地实施,乡村旅游发展处于粗放经营阶段。
(三)机遇(Opportunities)
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休闲度假需求上升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城市居民都期望能有一种“价廉”的、大众化的休闲旅游方式,以满足其回归自然、康体娱乐、修养身心、的休闲旅游需求。乡村旅游很好地适应大部分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和休闲旅游需求,成为城市居民的一种经常性消费和一种新的时尚[3]。据国际旅游组织统计表明,当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时,居民将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2006年,丰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67.94亿元,人均GDP为6026元,丰县城镇以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530元;徐州地区人均GDP为13160元。
2.国家政策调整及苏北振兴的发展机遇
江苏提出了加快振兴苏北,推动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对于丰县以至徐州都市圈、淮海经济区甚至整个苏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是新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丰县要抓住苏北的崛起和振兴的机遇,充分利用当地农业旅游资源与徐州都市圈、淮海经济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互补的优势,承东接西、南联北进,加大旅游市场的拓展力度,提升旅游品牌,促进丰县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2006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国乡村游”到2007年的“中国和谐城乡游”的旅游主题。各地都在围绕“中国乡村游”主题重新定位和开发[4]。丰县要抓住“果都大观园”2005年进入全国第二批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百里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带”列入江苏省“第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重点实施项目的契机,大沙河农业生态乡村旅游带又作为丰县的 “拳头”旅游景点品牌和徐州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节点成为江苏省观光农业重点建设的六大休闲观光农业区之一的机遇。争取专项旅游建设资金扶持,做好农业生态乡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加大资金引导和扶持力度,发挥好市场服务业引导资金、农业专项资金等重点用于乡村旅游点道路和公共设施配套。要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扩大农村经济发展商机,共同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四)挑战(Threats)
丰县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周边旅游目的地的挑战,相邻县市旅游开发的意识和力度大大提高,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推出了富有特色的一系列乡村旅游线路(见表2)。在市场的需求和政策的促动作用下,乡村旅游在徐州都市圈甚至淮海经济区的周边地区迅速发展,竞争还将急剧增加。若不在管理和营销方面调整策略,将影响丰县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其所占的乡村旅游市场份额有可能下降。丰县如何结合自身的特色,联合其他周边地区推出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开发乡村旅游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政府指导、统一规划
乡村旅游业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管理。它作为农村地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的良好切入点,是农村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渠道,各级政府及相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引导,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5]。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县政府应制定开发政策,土地和水资源管理计划,提供人力和财力,并建立一个跨部门联动的权威性管理机构,组成一个超越各部门之间的隶属关系,直接对政府负责的“丰县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另外在再组织成立“丰县旅游行业协会”来管理和指导支持乡村旅游的开发。科学规划是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开发的基础,是破解开发乡村旅游难题的金钥匙[6]。按照“合理布局,重点开发,适度有序”的原则,在时空上对乡村旅游开发活动进行有序的周密安排,力求景区布局的协调、合理,形成有机整体。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实现乡村旅游潜在的环境和经济、社会效益,减少浪费,把可能发生的环境破坏降低到最小限度,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有序、稳定发展[7]。丰县的乡村旅游规划要树立大沙河景区的旅游品牌形象。以农业生态环境为中心,以大沙河景区为重点,以两汉文化背景为主线,以红色旅游为辅助,发展果都观光游,全面突出丰县乡村旅游这一“刘邦故里,中华果都”的旅游整体形象。使乡村旅游的产品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以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二)生态优先、和谐共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人们之所以选择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是因为美丽的田园风光,清新幽静的乡村环境,淳朴的乡风民俗和乡村生活,可以体验到不同于城市风格的生活情调。所以乡村环境、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景观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一旦吸引物受到破坏,乡村旅游也就难以为继。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过程中,既要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式来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又要保证完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的可持续性与和谐共生的氛围,真正把乡村旅游发展成为一种不以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生态优先的旅游产业。坚决抛弃“只取不还”、“只用不护”的掠夺式开发方式,将开发利用与保护结合起来。爱护自然环境、保护丰县乡村旅游资源,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开发观,使开发与保护并重,对旅游资源开发规模进行科学的功能规划,使旅游业的发展与生态优化相协调,防止“建设性”的破坏,促进乡村旅游正常健康发展。
(三)突出优势、强调特色
地域特色和个性,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乡村旅游地的最大特色是有别于都市风貌的“乡村性”。只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才能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竞争力,才能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充满活力。丰县乡村旅游首先要突出大沙河自然的风光、百里农业生态观光带的田园景色、众多的农业示范园和果园景观等优势,充分利用农业特色资源,培育特色旅游产品,借助乡村旅游开发的的平台,提升旅游和农产品的品牌价值,注重游客的参与。其次,突出丰县两汉历史文化的优势,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土工艺产品,提升乡村生态旅游文化品位,使游客获得高层次的精神体验。展示和再现本土特色的农村民俗文化,增强丰县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让旅游者既能获得深度体验又能领略当地特色文化的经典品牌。
(四)宣传促销、拓展市场
在现代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旅游市场需求决定了旅游供给。宣传促销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有效的乡村旅游宣传不仅能扩大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开拓客源市场,吸引更多的旅游者,而且更能吸引投资者前来投资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进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由政府牵头,形成统一的促销队伍,整体促销,联合促销,滚动促销;努力打造丰县乡村旅游整体旅游形象,提高其知名度,让“刘邦故里,中华果都”的旅游整体形象真正深入游客心中,产生出游行为。要针对性地采用多种促销方式,同时注重商务旅游、会议旅游、节庆假日旅游、博览盛会旅游、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度假休闲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的开发,加大宣传,扩大影响,稳定第一级客源,吸引第二、第三级客源。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促进乡村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五)拓展融资渠道、注重人才培养
资金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资金缺乏制约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从而影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6]。丰县乡村旅游开发可通过以下三条渠道筹集资金:一是,政府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由政府部门统筹、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批拨扶贫资金等措施来开发乡村旅游。二是,政府还应搭建平台,制定开发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积极兴办乡村旅游,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广泛参与,给乡村旅游业的开发注入新鲜血液。三是,鼓励村民参与出资合股联营,这有助于增强村民的责任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工作中去 [7]。
人才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关键,需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特点,遵循“培引”结合原则,以培养当地人才为主,引进人才为辅。通过加强经营管理者、从业人员、村民等相关人员的旅游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从而提高服务接待水平[6]。一方面,实施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定期举办旅游技能训和教育,对旅游从业管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岗前教育、岗上进修、离岗深造等培训提高乡村旅游整体的接待服务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要组织相关经营人员到乡村旅游开发成功的景区实地参观取经,用来指导和帮助乡村旅游经营人员,提高旅游经营和服务接待能力。
参考文献:
[1]龚友国.试论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4):43-57.
[2]吴必虎等.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 2004,24(6):757-762.
[3]陶卓民,南京市农业旅游市场需求分析与市场定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3, 17(1):12-15.
[4]张松婷.基于SWOT分析的皖西北农业生态旅游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23(5):101-104.
[5]周玲强.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经济地理, 2004,24(4):572-573
[6]龙茂兴,张河清.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J].旅游学刊,2006, 21 (9):75-79.
[7]张河清,方世敏.实施区域协作是湘西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