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戏曲文化大全11篇

时间:2022-02-14 15:04:5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戏曲文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戏曲文化

篇(1)

低调一点的话,我们还是不要去追溯或考证戏曲的历史,因为你无论怎样漫不经心,都会发现历史上的一些名人大家,跟南通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是在这里土生土长,就是受这里“南风北韵”文化的熏陶而“自学成才”。远了咱就不说,就说说400年前的那段历史,至少有三个人的名字跟南通密不可分:一个叫李渔,一个叫冒襄,一个叫柳敬亭。

三个名字,三种类型。

一种类型以李渔为代表,祖籍不在南通,却在南通成才。李渔从小跟父亲自浙江兰溪迁至如皋石庄做药材生意,他在高沙土地区接受了基础教育和形成基本的世界观、艺术观后,于23岁那年才离开南通。李渔后来成为戏曲巨匠,与屈原、杜甫、坡等并列为中国二十一大文星,被称为中国的乔叟和莫里哀。

一种类型以冒襄为代表,在南通出生、受教育,游学之后归隐故里。冒襄是明末“四公子”之一,清兵入关后,绝意仕途,以遗民逸老自居而归隐如城专心诗文创作、文人雅集和戏曲家班演出。冒氏家班活动频繁,时人评价说其表演对文人加深戏曲寓意的理解,促进戏曲的传播,提高伶人技艺,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还有一种类型是以柳敬亭为代表,祖籍南通,出生异乡,四海游历,终成大家。柳敬亭祖籍在通州二甲余西场,出生在泰州,本姓曹,从艺后改姓柳,江湖人称“柳麻子”。柳敬亭在戏曲史上谱写了两个中国第一,一是生前生后有近百位作家、词人、诗人为他写传记或文章,称颂他的评话艺术;一是被奉为说书界的祖师爷,是四百年来名气最大的说书家。

及至现当代,南通的戏曲文化氛围愈加浓厚,戏院、戏班、名伶、名票……风起云涌,风生水起。张謇先生不仅爱看戏,更重视戏曲教育,创办伶工学社,先延聘梅兰芳来当社长,未果;继而聘到请欧阳予倩来南通。这一举措,开创了中国戏曲教育之先河。欧阳予倩终身致力于戏剧教育,是近代中国话剧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借鉴西方戏剧理论,欧阳予倩对传统京剧进行改良,借助伶工学社这平台,实现他京剧改革的夙愿,这一理念,与张謇先生通过戏曲改革和戏曲教育来改良社会的理想相合拍。不久,欧阳先生建议张謇创办学社的实验剧场,张謇先生给剧场定名为“更俗”,取除旧布新,移风易俗之意。剧场落成之际,特邀请梅兰芳与欧阳予倩联袂演出。张謇在更俗剧场建“梅欧阁”,亲自撰联“南派北派会通处,宛陵庐陵今古人” 以记其盛。南通的戏曲运动登上新的高峰。

南通的戏曲文化,有着深厚的滋生土壤,各地的剧社、票房、俱乐部、沙龙,为戏曲文化提供了扎实基础。如东是著名的京剧之乡,这里曾经出现过京剧名人王鸿寿、李斐叔,以及从“草台班子”走出来的众多名角。在全国和江苏省京剧票友大赛上,颜百庆、鲍晓华、郭必安、汪春燕、张亚飞、张秀林、万冬梅等脱颖而出,近四十位京剧爱好者被收录入《中国当代京剧票友大典》。要说到群众文化,通州石港镇是一座绕不过的大山。这个千年古镇,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京剧)之乡”。这里,家家钟爱“西皮”“二黄”腔,人人能哼“四平”“高拨子”调。石港是古盐场,盐商云集,商业繁荣,民间戏曲活动兴矣。起初由庙会开始,每年5月13日关老爷生日、5月18日都天菩萨生日,远近戏班艺人风雨无阻齐集石港都天庙,敬拜梨园始祖老郎神,同时奉上各班看家戏,每到此时,石港万人空巷,聚集庙会,观看演戏。所以说,石港人唱戏演戏,那是帽子没了边――顶好。

此外,如皋白蒲,海门天补,崇川区戏剧沙龙、盆景园俱乐部,都各自拥有大量戏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海门补天戏剧社,本着为戏剧补天的宗旨,在青少年中大力普及民间文化和戏曲艺术,自办《补天剧苑》社刊,邀请名家讲座和示范表演,开展实验演出,声势浩大,影响广泛。现任社长张垣老师还出版了《戏苑女娲乐补天》《我嫁给了越剧》《美善天地》三本专著。28年来,补天剧苑活动不辍,坚守住弘扬民族戏曲文化的阵地。

挂一漏万,晒晒家底,并不是想炫耀什么,只是感受一下张辉自称赴通赶考那当时的心境。

篇(2)

    一、戏曲脸谱艺术的现状

    虽然戏曲脸谱文化源远流长,脸谱造型发展独特,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戏曲逐渐被新的娱乐方式所代替,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戏剧院也没以前那么盛行,因而脸谱文化也逐渐消逝,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在如今的时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精神文化的要求也日益加强,回归传统成为时代的潮流,因此,戏曲脸谱艺术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传统艺术,再次掀起了浪潮,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随着文化界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呼声越来越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来保护戏曲脸谱不受到其它娱乐的冲击,再加上媒体的大力宣传,戏曲脸谱文化似乎又要出现在大街小巷,创造新的辉煌。为了将戏曲脸谱文化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当前市场中出现了很多用脸谱符号包装的商品,设计者正是为了将传统的文化艺术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另一种别样的风格。但是,在这些带有脸谱的设计作品中,大部分都是直接应用了脸谱的原本造型,生搬硬套的将脸谱移到了设计当中。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设计者急功近利,只是单一的想到了脸谱是传统文化,想以此吸引大众的眼球,却没有思考其文化内涵,应用的意义何在,能起到哪些作用,反而弄巧成拙了;第二,缺乏创新,设计者没有创新意识,思维闭塞,将产品设计的很古板,没有抓住当代人们的心理需求,不能受到现代大众的喜爱;第三,现代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缺乏文化修养,文化底蕴明显较低,因而设计出的作品缺乏活力,不能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产品的特征,难以保持生命力。所以,这些现象足可以说明脸谱文化隐藏着很深的艺术价值,所以,深度开发戏曲脸谱的艺术潜能势在必行。

    二、戏曲脸谱艺术文化的传承

    要想将脸谱文化很好的发展并继承下去,关键的就是对其进行再创造,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与现代文化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与时俱进,使脸谱文化充满活力。所以,要想发展和传承戏曲文化,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是要保留传统。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文化,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脸谱是其中的必要元素之一,所以,要加强对戏曲文化的保护工作。其次不同阶段的人群消费程度不同,所以,可以选择不同的材质制作出各个层次的脸谱供人们选择。再次,不管作品的材质和设计是好是坏,都要做出品牌,所以产品的包装和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要注意提高产品的文化品味。第二是艺术创新。要传承脸谱文化,就需要承古衔今,开拓视野、打开思维,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这样才能受到大众的喜欢,更好的发展脸谱艺术文化。首先,在人们的现实生活渗入脸谱文化,当脸谱形象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出现时,必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其次,对脸谱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脸谱是一种特殊的设计元素,根据时展,可以将脸谱应用到各领域中,比如用在汽车上、家具上或者作为壁纸装饰房屋等,不仅新颖独特,还能展现民族文化。戏曲脸谱文化是先辈们留下的一份独特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应该在传统的文化基础上,恰当的融入现代艺术,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将戏曲脸谱文化更好的发展下去。

篇(3)

二、郑州市戏曲茶楼的存在价值

郑州的戏曲茶楼“像郑州这个城市一样,喜行不于色,藏民而不显于市”,是河南戏曲文化的独特景观之一。河南本土戏曲在这里上演,使郑州有了自己的特色,而这一切都体现在它的优点和价值上。

第一,与剧场相比,其演出形式比较自由、灵活。剧场演出的局限性在于它并不是每天都有演出,而且每次演出的是一个固定的、完整的剧目,时间较长。这就要求观众等到演出的那一天方可观看,且每次只能看一个剧目,观众一旦到了剧场没有选择演员、剧目的权力,只能听从剧团的安排。而戏曲茶楼在演出形态和演出方式上与剧场有着较大不同。戏曲茶楼作为一种商业气息浓厚、面向市场的文化产业,满足客人需求是其最大的服务宗旨。所以,在这里茶客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他们根据点戏单点某几位演员的某几出戏,茶楼就会及时进行演出,其随机性、灵活性比较大。在这里观众每天可以在此听到几十个乃至上百个戏曲片段和各种剧种,这也正是戏曲茶楼十几年来依然坚挺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丰富了当下的娱乐形式,既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关系,也给戏迷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河南地方戏曲是世世代代河南人民审美心理沉淀的结晶,在中老年人群中依然备受欢迎,所以郑州市戏曲茶楼的存在正为中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场所。郑州的戏曲茶楼不讲求气派豪华,而是追求简单大方。茶楼的空间面积一般都不大,可容纳五十至一百人。在内部布局上,前面有一个古雅明亮的戏台,旁边坐着乐队,后面摆放十几张简单的桌椅,使客人感受到场面的温馨,近距离的观看自己喜爱的戏曲。有的演员还会走进观众与其攀谈,使得演员和观众没有在剧场时的距离感,侧面上再次加深了戏曲与民众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了地方戏曲来源于民间以还原于民间。一些茶客本身就是戏迷,他们有时也会按捺不住,主动上台献唱,乐队也会予以伴奏,而茶楼是不会像茶客收取伴奏的费用,只要茶客高兴就好。

第三,为专业剧团演员和业余演员提供了收入来源,改善了许多演员的生活,也有利于提高演员们的演唱水平和综合素质。近两年来,河南政府出资扶持本地专业剧团发展,开展了“送戏下乡”的活动,专业演员也因此有了固定的收入。可是前些年,戏曲因受到现代流行娱乐形式的强烈冲击,一直处于一蹶不振的状态。无论是专业剧团还是业余剧团,其演出都极少有观众,许多县、市级的中小剧团因没有经费扶持,没有收入来源,演员长时间发不出工资,最终纷纷解散,其演员也失去了生活保障。而郑州的戏曲茶楼吸纳了这批演员,给这些从剧团走出的演员提供了收入来源。因为面向市场,所以必定会有竞争,这就使得演员们不断学习、锻炼、创新,以提高自己的唱功及综合素质。演员是戏曲表演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传承者,所以,演员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对弘扬、革新中原戏曲同样有着重大意义。

篇(4)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山水阻隔,往来不便,古代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很大,自古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说,这在方言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同一个县的方言往往有许多种,这种独特的文化环境使戏曲的创生和发展与地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戏曲创生之时的宋金之世,我国处于南北分治状态,加之戏曲创生于民间,因此,建立在各地方言和乐曲基础之上的戏曲,一开始就是以不同的地域文化为土壤的。元代文人周德清在其《中原音韵》中指出,南戏之创生与南方方言关系密切。徐渭《南词叙录》在论及南戏及北杂剧之创生时也指出:“永嘉杂剧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农、市女顺口可歌而已,谚所谓‘随心令’者,即其技欤?……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

戏曲的发展也得力于地域文化。明代海盐、余姚、昆山、弋阳“四大声腔”――特别是昆腔传奇造成了继元杂剧之后的第二次辉煌,而昆腔传奇的发生发展与南方――特别是江浙的山川风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地方化”一直是戏曲发展的重要指向,戏曲的“全国化”通常以“地方化”为基础和途径的,没有“地方化”也就不会有“全国化”。目前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许多地方戏也正是这样形成的。如昆腔原为南戏流播到昆山与当地的语言、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后来成为辐射到全国的“国剧”、“官腔”,形成了包容丰富的“昆腔腔系”,孔尚任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太行西北尽边声,亦有昆山乐部名”,可见其流播广远。昆山腔的“全国化”又是以“地方化”为基础的。例如,至今尚存的南昆、北昆、永昆和湘昆都是昆山腔流经这些地区,吸收当地地域文化而形成的昆腔支派。这些支派吸取了当地地域文化的养分,丰富了自己的表现手段,因而“声各小变,腔调略同”(王骥德《曲律》),以其同中有异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不同地域的广大观众。

地域文化的主导成分其实就是民间文化。正是这种地域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养育了古老的戏曲。戏曲与地域文化――亦即民间文化的密切关系在世界戏剧史上是并不多见的。古希腊戏剧诞生在雅典城邦,雅典城邦范围很小,几乎不存在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古希腊戏剧是由当时的雅典政府和部分权贵、富人所主导的,主要服务于上流社会,因此,古希腊戏剧多描写国王和天神,对地域文化少有依赖,她从诞生到消亡根本就不存在地域特色和地方剧种问题。作为西方戏剧的源头,古希腊戏剧的“一体化”特色对后世的欧美戏剧有着深远影响。

古代印度幅员辽阔,有种族博物馆和语言博物馆之称,种族众多和语言复杂是古代印度社会的一大突出特点。印度现有一百多个民族和565个列表部落,有179种语言和544种方言。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很大是古代印度的一大特点,地域文化对印度文化――尤其是俗文化建构的影响当远远大于我国。然而,由于梵剧是属于古印度最高种姓婆罗门的艺术,主要服务于宫廷,其作者大多是宫廷文学侍从或皇室成员,主要采用婆罗门所使用的“雅语”――梵语,只有卑贱者和女性角色才使用“俗语”(亦即方言,主要由女性演唱的插曲――“达鲁瓦”也使用俗语)。梵语是贵族语言,普通民众不但不使用,而且是听不懂的。因此,梵剧与地域文化有关系,但远不像戏曲与地域文化那样密切。公元9世纪以后,印度的俗语戏剧兴起,梵剧就迅速衰落了。

古代戏曲以地域文化为土壤的生长条件和环境决定了她多样化的形态和风格。

地域文化与戏曲的形态和风格

地方剧种众多是戏曲的一大特色,祖国不同的山川风物养育了不同的地方戏,不同的地方戏满足不同地域观众的审美期待,正是这些有同有异的审美情趣铸成了戏曲大家族“和而不同”――一体化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品格。

祖国大家庭的众多地方戏都是华夏文化之树上的果实,因此,尽管成员众多,长幼有别,雅俗有差,但都具有“一体化”特征。古老的南戏和近百年才问世的地方戏、高原上的藏戏和海岛台湾的歌仔戏,都具有“以歌舞演故事”的基本特点。但戏曲对于世界剧坛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形态、风格的多样性,而不在其“一体化”程度。“一体化”程度高是西方戏剧之长,地方剧种众多则是我国戏曲的独特之处。

宋元戏曲有南戏和北杂剧之分,明清以降,众多地方声腔逐渐成为剧坛一道亮丽的风景,“南腔北调”争奇斗艳。“古四方之音不同,而为声亦异,于是有秦声,有赵曲,有燕歌,有吴Q,有越唱,有楚调,有蜀音,有蔡讴……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由元迄今,不知经几变更矣……旧凡唱南调者,皆曰‘海盐’。今‘海盐’不振,而曰‘昆山’……数十年来,又有‘弋阳’、‘义乌’、‘青阳’、‘徽州’、‘乐平’诸腔之出。今则‘石台’、‘太平’梨园,几遍天下。”在地方戏普遍兴起的同时,由地方化到全国化又日渐成为戏曲发展的重要指向。

就古代戏曲而言,南戏、杂剧、传奇大体上都属于“曲牌联套体”,但这是三种不同形态的戏曲样式,在文本体制、音乐体制、角色体制和搬演体制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同属于杂剧的元杂剧和明清杂剧也有很大差别。元杂剧用北曲,而明清杂剧则既用北曲,也用南曲。元杂剧以一本四折一楔子为常格,但明清杂剧长的有十来折(有的也以“出”名之),短的仅一折。清代同治、光绪以降主导戏曲舞台的“花部”诸腔多采用“板式变化体”,其形态、风格又与“曲牌联套体”戏曲颇不相同。譬如,“曲牌联套体”的戏曲创作须“凛遵曲谱”、“恪守词韵”,文本的程式化程度很高,而“板式变化体”戏曲的剧本创作则不再守“套有定牌,牌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的曲律,文本的程式化程度大为降低,但京剧等剧种的表演程式化程度越来越高,表演技艺也越来越繁难,同样是在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戏,有的植根于民间歌舞,故以歌舞为主要表现手段;有的则植根于民间说唱艺术,故以“说”和“做”为特色。在角色体制上,有的以生、旦为主,有的以旦、末为主,有的以净、丑为主;在伴奏乐器上,有的以“弦”为主,有的以“管”为主,有的不用弦管而用锣鼓和人声烘托。

剧种众多、地方特色鲜明也是现当代戏曲的一大特色。据统计,我国当代曾经拥有三百多个戏曲剧种,多数省份有多个地方戏剧种,地方戏已经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和资源,有许多地方戏堪称当地的“名片”,她集中体现了当地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智慧,承载着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容。这种情况在当代世界戏剧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戏曲地方特色的形成,有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例如,宋元戏曲分为南、北二脉,与当时的政治格局和民族冲突是密切相关的。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生于乡野、长于民间的戏曲与极富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关系密切。明代学人即已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王世贞曾指出:“大抵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虽本才情,务谐俚俗。譬之同一师承而顿、渐分教,俱为国臣而文、武异科。”“凡曲: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北则辞情多而声情少,南则辞情少而声情多。北力在弦,南力在板。北宜和歌,南宜独奏。北气易粗,南气易弱。王骥德也说:“南、北二调,天若限之。北之沉雄,南之柔婉,可画地而知也。”张琦曰:“心感物而成声,声逐方而生变,音之所以分南北也。”南、北戏曲是两大剧种体系,其中包含着多个地方剧种,这些同属一个“体系”的不同剧种,在形态与风格上又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例如,同属于南方戏曲的越剧、婺剧就风格迥异,同属于北方戏曲的晋剧、秦腔又大不相同。

戏曲剧种纷纭不类,一体而万殊,正是由于“声逐方而生变”――八方殊风、九州异俗,与方言关系密切的地方声腔也就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换言之,地方戏争奇斗艳正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地域文化在戏曲舞台上的反映。民情风俗是不同戏曲声腔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它赋予戏曲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和难以替代的艺术魅力。

地域性与戏曲的艺术生命力

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任何一个剧种都是有其地域属性的,即使是全国性的大剧种也是如此。例如,昆曲的“出生地”是昆山,京剧的“出生地”是北京(北平)。因此,戏曲的地域性特征是其民族性的具体呈现,取消或抹杀了戏曲的地域性也就等于否定了戏曲的民族性。戏曲的地域性也是其艺术个性的具体呈现,越是艺术表现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剧种,其地域性特征也就越鲜明。因此,戏曲的地域性又是其艺术魅力之源,取消了戏曲的地域性也就等于取消了剧种的艺术个性,等于扼杀了戏曲的艺术生命。

然而,有论者认为,戏曲的地域性是分散的小农经济的产物,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古老的戏曲之所以表现出严重的不适,正是因为这种只能蛰伏于一隅的乡土艺术与经济全球化、乡村城镇化的现代化“语境”格格不入。经济全球化、乡村城镇化的当代社会需要的是“超越国界”的“都市戏剧”,而不是“行之不远”的“乡土戏剧”。这些论者以为,戏曲的出路在于:抛弃地域性和乡土气息,向西方的音乐剧“靠拢”,追步“都市情味”。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经济全球化、乡村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确实对当代文化建设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而且使传统的艺术面临严峻的考验。当代戏曲发展应充分注意这一“当代语境”,充分利用文化交流的空前便利,大胆吸收一切可以为我所用的艺术资源,丰富戏曲的表现手段,建构具有现代品格和强大艺术感染力的符号体系,增强戏曲的辐射力,让古老的戏曲焕发青春,走向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以抛弃戏曲的地域性特征和乡土情味为代价。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是矛盾的。恰恰相反,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的多样性反而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在物质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之后,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物质满足的是人们的生理需求,这种需求是大体相似的,而文化满足的是人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是个性化的,因而也是千差万别的。文化越是具有多样性,人们的这种个性化的需求就越能得到充分的满足。经济全球化的目标不仅是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更是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合理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一个重要前提。如果文化的多样性被取消,人们的个性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合理的发展,而只能是日渐灭失,这岂不是开历史的倒车?

篇(5)

一、戏曲音乐发展

中国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的、有机的戏剧艺术。而戏曲音乐是戏曲重要的元素,可以集中地表现戏剧的内容。戏曲音乐包括声乐部分的唱腔、韵白和器乐部分的伴奏、开场及过场音乐。中国戏曲音乐是以群体风格、地方风格、民族风格为特征的。其发展历史悠久,民歌、百戏音乐、唐代的歌舞音乐和宋代说唱艺术音乐是其发展的基础。

在现当代,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典型品种,对戏曲音乐旧瓶装新酒、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以及对传统戏曲音乐的抢救、改善、发展、创新措施是音乐文化行为的重要方面。

二、戏曲音乐文化内涵

中国戏曲音乐是在中国民族音乐百花园的土壤中繁衍发展起来的,它的内涵及外延,形式与内容,风格与色彩,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最高水准,是我国各门类音乐的集大成者。中国戏曲是世界上比较独特的艺术现象,尤其是戏曲音乐,形成了与世界、特别是欧洲音乐迥然不同的风格及色彩。

戏曲音乐是以音乐展示剧情塑造戏中的人物形象,推动戏剧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它与戏剧表演紧密结合,并为戏剧表演服务。凡能流传下来的戏剧大都有优秀的剧本,又有美妙的音乐。

三、戏曲音乐文化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路应昆教授提出,从“腔依词”和“活腔活唱”为特征的南北曲,到无格无律的明代民间土腔俗调和清代“乱弹”的兴起,意味着戏曲音乐大的解放。

戏曲音乐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地方性戏曲音乐的发展、走向的理论探讨,近几年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作曲家对戏曲音乐的创作不断尝试和探索;戏曲音乐在演唱形式、唱法、乐队组成以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作曲技术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戏班子、剧团等文艺团体对戏曲音乐与表演在结合形式也在进行开拓和创新;戏曲音乐的文化现状目前是比较值得欣慰的,但是,戏曲音乐应该在发展中进行大力推广。

四、戏曲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1.戏曲音乐的传承

(1)大众戏曲音乐与基础戏曲音乐教育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音乐无论是在音乐表现形式,还是音乐语汇的运用上均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不仅是一种音乐现象,也反映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俗语言、美学观点等状况。采用这样的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加强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于学校戏曲音乐教育可以明确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教学理念,培养具有传统音乐素养的教师,对调动各方资源配和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专业戏曲音乐人才的培养

我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专门培养戏曲音乐人才的学校和专业。一方面,音乐在戏曲中的地位没有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对音乐上的投入不够。一个剧种如果没有音乐人才接班,这个剧种的前景让人担忧,所以戏曲音乐创作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

戏曲音乐的传承离不开发展,而发展也离不开传承,传承也必须有新的创造和突破。发展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保留其特色与精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意义。理清传统承继的脉络是继承传统的基础,也是发扬传统的前提。面对文化裂变的时代,戏曲音乐必须寻求发展。而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创新。

2.创作思维的多元化

(1)继承与开放的结合。在不损伤本民族审美观念和不失本剧种音乐特色的基础上,将戏曲音乐现代化,可以在演唱形式、唱法、乐队组成以及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作曲技术上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另外,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如与动画。可以保留经典唱段,压缩冗长部分,在不影响经典唱腔和固有旋律下,配乐中加入适当现代元素,二度创作和录音,这是戏曲音乐与动画结合中的创作手法。动画使戏曲更具活力与动力,加上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使二者的结合具有无限魅力。打破传统乐队作伴奏方式进行创作上创新,加入管弦乐队伴奏等手段,同时,对戏曲音乐特色乐器,打击乐的运用予以保留。在演唱中,在戏曲片断中加入合唱,伴唱等手法,从而使戏曲中的人物表现力,气势渲染力得到加强。

(2)纵向与横向的结合。“纵向”是指继承戏曲音乐本身的优秀传统;“横向”是指多方借鉴,广收博采。事实上,中国戏曲音乐创作思维上纵向与横向的结合,由来已久,并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如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也在纵向继承京剧音乐的基础上,横向借鉴了汉调音乐中的[南梆子]、[四平调]等精华,丰富了京剧音乐;程砚秋甚至在京剧《锁麟囊》中,借鉴了美国著名电影明星珍丽梅唐娜的歌唱,可以称得上是横向借鉴的典范。

(3)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创作方式在戏曲音乐创作中,既可以居高统观全局、掌控大势,又可以抓住各环节之间各个链条,从局部上强化各自的特长。

3.创作方式多样化

(1)创作技巧的创新。戏曲音乐的创新,是一项复杂而具挑战的任务。如果说,创作思维的创新是这项系统工程中的“软件系统”的话,那么创作技巧的创新就是这项系统中的“硬件系统”。换言之,思维创新是无形的,而技巧创新则是有形的,是思维创新的具体落实与有效载体具体而言的,戏曲音乐创作技巧的创新,主要可以从旋律的创新、声的运用和配器的运用来体现。新晨

(2)唱腔旋律的创新。唱腔是戏曲音乐的主体,而旋律又是唱腔的灵魂,也是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旋律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关系组织起来,塑造出感人动人的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情感。唱腔旋律具体表现在旋律因素的创新、板式的创新、流派的创新等方面。在戏曲音乐中,唱腔音乐的创新是戏曲音乐创作的关键。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旋律的创新、拖腔的创新、板式与节奏的创新、调式与调性的创新、板式结构布局的创新、各行当之间不同唱腔互相转换的创新,演唱形式及伴奏形式以及伴奏乐器的创新,等等。

事实上,戏曲音乐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力,也是在继承和不断推陈出新的基础上的结果。无论哪一种地方戏曲音乐,都是通过不断吸取其它剧种唱腔的精华而成长壮大的。所以,要想我国戏曲音乐发扬光大,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我们必须在发展中继承传统,在创新中求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遂今.中国大众音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2]田同旭.论古代戏曲音乐的形成和民族文化融合.山西大学学报,2007,(9).

篇(6)

关键词:

戏曲艺术;茶文化;融入应用

随着“十”提出的“五位一体”方针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摆上十分重要的台面,无论是新兴的文化还是传统的文化都予以积极的保护和发展。茶文化在民间已成为许多地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个过程中,民间曲艺的蓬勃也使得茶文化有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在茶文化这项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化艺术中,人民群众已成为推进文化认可和文化间的融合的主要力量。如何深入地推进戏曲艺术在茶文化中的应用,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是值得大家关注和认真思考的。

1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茶文化起源和兴起于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唐代茶道的兴盛,宋代茶艺的风行,明代茶风的新兴,清朝茶馆的遍地林立都记录着茶文化在中国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虽历经风雨,饱经沧桑却经久不衰。茶在中国不仅是一种生理需求、一种生活需求,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一种生命的追求。近年来,中国茶文化更加迅猛发展,许多文化人士和“爱茶”的民众都投身于茶文化活动中,不仅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事业发展,使得中国茶文化得以迅速弘扬,还将茶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我国,茶分六大类,即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黄茶和黑茶,而且品种、品牌也十分繁多,像安溪铁观音、乌龙、祁红、白牡丹、云南普洱茶等等。在我国,茶种植地区分布十分广泛,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云南等等地区都有茶种植,茶文化随着茶种植和人们对茶的喜爱也在不断繁荣。

2茶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2.1茶文化专业人才的问题。

在茶文化的研究中,由于所受教育程度不同、知识掌握程度不同、从事职业类型不同,这就给茶文化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带来了严重的障碍。通常而言,茶文化的专门人才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像历史学、美学、民俗学、宗教学、文化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茶学、生物学、医学、经济学等自然科学,如果没有这些专业的知识作为茶文化的基础和底蕴,仅仅凭着热情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是不够做好茶文化的研究和推广的。在茶文化行业领域内,其实并没有多少真正从事茶文化行业的专门人士。

2.2茶文化的真谛慢慢流失。

在很多场合,茶和茶文化俨然成为一种官方的客套或者是人们生活交流的一种道具,这俨然已经违背了最初茶文化的真谛,成为附庸风雅的代名词。许多人士认为茶文化太“普通”了,以至于对茶文化的含义已然忘却。

2.3茶文化的渐渐“孤立”。

茶文化历史悠久,但长久以来,讲究自身的文化特性,与其他文化的融合并不密切,特别在近代以来,由于当时政府的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了茶和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孤立”。在当今全球化脚步日益加快的今天,“孤立”的文化往往会使得文化依然“原地踏步”,慢慢落后甚至于被淘汰。因而,必须加快文化间的融合,特别是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比如说与戏曲艺术的融合。

3戏曲艺术对于茶文化融入的可行性

3.1文化可行性。

无论是作为戏曲艺术,还是茶文化,二者都有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质“标签”。曲艺具有优秀的文化底蕴,有的种类已经进入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茶文化在我国文化发展程中也带有很多“瑰宝“。戏曲艺术和茶文化都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文化背景,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背后赋予的是历史和人民的喜爱。在文化领域,讲究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吸收,在文化领域,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使得文化的发展更具有特色性、层次性、丰富性。因此,在戏曲艺术和茶文化中,同样也可以彼此间进行文化间的交流。

3.2经济可行性。

随着中国经济对外的不断开放,经济发展的竞争性也随之越来越大,因而出现公司的破产和兼并,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公司的重组,以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于戏曲艺术和茶文化而言,独自的戏曲艺术还是茶文化都难以抵御住其他行业产业的压力,而产业链条化能够推进戏曲艺术和茶文化走向集约型产业化道路,谋求经济上的合作,同样也符合当今各行业、各企业的经济发展趋势,是为了更好地在经济发展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比如,余姚市进行茶文化推广时结合“姚剧”,嵊州市进行茶文化推广时以“越剧”为推广手段,通过传统的茶文化与戏曲艺术的有机结合,能够带动茶文化经济产业链的兴盛,同时茶文化的“绿色效应”也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3.3政治可行性。

在我国的很多传统的文化类别中,很多有地位有影响力的文化成果由于自身的政治法律因素被国外“强掠”走,诸如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就被韩国在国际上抢先占有。为了避免中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对戏曲艺术和茶文化的融合,从国家层面、从政府角度看,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对戏曲艺术和茶文化的保护,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中国人民心中的文化“中国梦”,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3.4社会可行性。

戏曲艺术在我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传唱、所喜爱着,茶文化同样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交流中都被广泛地使用,因而,对于戏曲艺术和茶文化而言,二者在人民群众心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分量,有很深远和广大的群众基础。对于二者的文化交融,自然也更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让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能够更加丰富,艺术和文化形式更加充实多样,文化节目的举办内容也能更加精彩纷呈。

4实现戏曲和茶文化融合的应用途径

4.1国家和政府的支持。

国家和政府部门作为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对文化发展同样具有导向作用。因而,国家与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戏曲艺术和茶文化的重视力度,对戏曲艺术和茶文化的融合可以给予政策上的一定程度的倾斜,提高对戏曲艺术文化和茶文化的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让戏曲艺术文化在茶文化产业中能够更好发挥作用。同时,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要启动戏曲艺术文化中和茶文化中的法律立法工作,保证戏曲艺术和茶文化的融合有一个合法健康的法律环境,在日常的执法过程中应该做好法律监管工作,维护正常的文化秩序,并给予群众正确的文化舆论宣传导向。

4.2文化经济的产业化。

在现代经济环境里,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着决定作用,因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必须要实现经济效益,这样才能促使戏曲艺术在茶文化中的融合,会有更多的企业和团体支持戏曲艺术和茶文化的发展,进而能够推动戏曲艺术和茶文化走向产业化道路。比如说,当地丰富的茶文化,可以结合当地有特色的戏曲(越剧、豫剧、黄梅戏等等)形成文化表演艺术公司来进行演出和宣传推广,这样形成演艺或者文化产业,以经济效益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反过来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能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形成一个健康的经济产业链。

4.3引进文化人才,促使文化的创新。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戏曲文化和茶文化,在文化形式和文化发展或在某些方面、某些内容上与文化发展的潮流趋势不相符合,应该创造有利条件,包括提高人才待遇条件、人才发展机遇、人才保障机制等吸引和留住在传统文化特别是对戏曲艺术和茶文化有独道见解与知识技能的人才,有一套成熟的发掘和引进、培养文化人才的模式。对于人才的引进,要更加注重发挥引进人才对文化创新的引领作用,戏曲艺术和茶文化可能对年轻人的兴趣爱好吸引力较少,因而,对于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必须要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当今社会包罗万象,网络技术日益发达,传媒条件日趋先进,因而对于文化的先进性要求更高,对于戏曲艺术和茶文化,更要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文化和艺术表演形式,使之能与时俱进,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让更多的年轻人也能理解、接受、喜爱。

4.4充分调动社会力量。

在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人们群众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就如戏曲艺术、茶的各种文化都起源于普通人民之间。民间艺术的文化更能托起文化发展的“平台”。比如说赣南的“采茶戏”,就是以采茶为原型,通过采茶场景的描绘,对采茶工的肢体动作的形象刻画。“采茶戏”主要发源于赣南一带,当地生产茶叶,每逢生产季节,采茶女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后来对采茶的山歌和采茶灯结合起来,便慢慢形成了“采茶戏”,真实而又艺术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劳作,因而深得社会和广大群众的喜爱。“采茶戏”就是对戏曲文化和茶文化融合的最好说明。因此,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以网络、电视、手机客户端、报刊杂志为平台,让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热情参与到“玩”戏曲艺术、“玩”茶文化之中。

5结语

传统文化的发展走到了一个“瓶颈”阶段,许多传统文化甚至得不到关注和保护逐渐消失。对于戏曲艺术和茶文化这样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要予以重视和保护,要不断加快戏曲艺术在茶文化中的深入和融合,建立健全和完善的保护机制,不断创新戏曲艺术和茶文化,坚持与时俱进,在党和国家“不断深入推进改革”的大背景下,让茶文化产业和戏曲艺术文化产业能展现强大的生命力,积极“改革”茶文化,让戏曲艺术在茶文化的融合中更加“发光发热”,实现更多的传统文化的发展。

作者:桂斌 单位: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

参考文献

篇(7)

二、中国语言及文化传播的发展

中国语言及文化的传播始于汉代,兴盛于唐代。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成为语言及文化传播最具代表性的一门科学。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建立了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机构,并开始逐步有了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汉语热”开始兴起,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学习汉语的人数骤增、学习需要多样化、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等。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最终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目前,来华留学的留学生人数激增。全世界还有100多个国家数千所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在英国汉语甚至已经成为初等教育中必选的语言课程。自2006年开始,国家汉办开展了更加积极的语言及文化的推广,在世界各地以中外合作的形式建立了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孔子学院。目前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0多所孔子学院和200多个孔子课堂。其主要任务是教授汉语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发展友好关系。孔子学院的服务还包括开展HSK等汉语考试和举办各种文化展览和演出。在孔子学院提供的演出及活动中,有关中国传统戏曲的部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

三、传统戏曲对中国语言及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在西方国家的教育中,戏剧是培养学生人文修养的基本课程。在英国和美国,从教育的最初始阶段(3~4岁)就开设专门的戏剧课程。中国传统的戏曲是极具大众特色的平民艺术,是人们了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传统的戏曲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戏曲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三大戏剧体系之一,对文化事业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学习一种新的语言,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目标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果用传统的中国式理论教学,必不能为留学生所接受。如果将戏曲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更好地推动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孔子学院组织的各类表演及活动中,传统戏曲大受欢迎。戏曲的各个元素可更好地帮助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例如,戏曲中的服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域和朝代的服饰的区别;脸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色彩的意义和中国人对图案的偏好。此外,汉语中还有一些词汇是从京剧中衍生而来。如“压轴”一词,来源于京剧中的倒数第二出戏,通常由主要演员出演,可以用它来表示最精彩的表演或者最出色的演员。

四、传播方式探索

1.欣赏戏曲表演。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戏曲特色和发展情况,带领学生参观戏台和幕后,并观赏戏曲表演,整体了解戏曲的特点。

篇(8)

关键词:

戏曲文化;群众文化;融合

在较大的范围内,传播优秀的戏曲作品,可以为广大群众的生活带来美的享受,还可以使群众的日常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对精神文明与文化的建设具有促进作用,群众文化还能够为戏曲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但现阶段的戏曲文化并未朝着预期的发展方向发展,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没有深入融合。所以必须对此种情况加以重视,确保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有效融合。

一、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相融合的作用

1、基础群众性

中国的戏曲文化最早出现在民间,基础群众性特点始终贯穿着戏曲文化的整个发展过程。在新型文化的大背景下,群众文化中的戏曲文化常常受到群众的误解,但也有一些群众认可其基础群众文化特征的存在。

2、独特的地方性

在中国群众文化工作过程中,具有十分显著的地方性特点。每一个地方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地方性特点的文艺活动的市场较广阔。基于此,中国的戏曲文化的契合性十分强。中国的每一个省份地区均具有地方性特点的戏曲,相关戏曲在产生与发展中,和地方文化特点紧密相连。因此,此种戏曲文化的地方性特征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前景较好,极易与群众文化活动有效融合。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通过此项工作的有效应用,促使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有效融合。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通常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群众文化活动有效结合在一起,而中国每一个地方的戏曲文化均处在不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单中。通过此项优势的有效利用,把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充分融合,能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促进作用。

二、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有效融合的方法

1、普及戏曲活动

人们可以通过戏台上表现的戏曲活动,获得传统艺术的审美体验,能够体验人生的百态,感受人生的智慧,掌握立身处世的方法。根据此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优秀的戏曲文化大力传播,能够使群众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促使人们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戏曲活动的大力普及,使戏曲艺术逐步融入至基层群众生活中,除了能够使大众戏迷的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以外,还可以培养大批的优秀戏曲人才,并且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具有促进作用。例如,可以在社区中开展戏迷票友会与戏曲知识讲座等,还可以定期组织戏曲艺术节,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使戏曲艺术得到有效的交流,促使群众文化品位的逐步提高,对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戏曲艺术也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表现形式。相对于城市而言,对其充分的传承与保护,能够促使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对城市文化底蕴的加深也具有促进作用。

2、扩大戏曲的传播途径

在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充满激情与活力的人都会受到更多的关注。青少年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每一种表演艺术如未得到年轻观众,特别是大学生的参与,其生命力是很有限的,其发展前景也让人堪忧。高等艺术院校做为培养戏曲艺术高级人才的重要场所,必须将自身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对于青少年艺术教育以及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应该加强对戏曲艺术的推广与普及。例如,越剧做为浙江省的主要剧种,越剧艺术在浙江具有较长的历史,同时,也存在较多的群众性戏曲文艺队伍与戏迷票友。浙江省及周边省市的高等艺术院校也不少,如果把越剧艺术融入至高校文化课程的研究,开设关于越剧特色的课程,对越剧艺术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有关文化部门需要重视和高校间的合作,选择部分试点学校进行“京剧进课堂”活动,还可以加强戏曲院校和地方文化馆的合作。例如,可聘请一批戏曲学院的优秀老师,做为越剧课程的任课老师,和基层文化馆联合进行越剧课程的研发工作。

3、地方戏曲文化传承的有效发挥

较多西方艺术形式在改革开放后不断涌入中国,对民族艺术带来较大的影响。对于一些人对外来艺术形式的喜爱与热衷,不应持反对态度,但也不能对本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有所忽视。如若只是痴迷外来文化,忽视或者轻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那样就会是我国文化的悲哀,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中国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地区中,在发展过程中一个典型教训就是特色文化的消失。“和国际接轨”的目的在于秩序以及制度的相关范畴,并不是体现在文化的统一。从古至今,如果艺术与群众脱离,势必会出现无源之水的现象,戏曲艺术也一样。所以,必须为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虽然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电视、电影等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人们能够在家里就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文艺演出,但在地方民歌的前提下形成的地方戏曲,在群众中的艺术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由于几千年来产生的民俗习惯决定的,广大群众不可能与地方戏曲脱离。我国民俗十分重视乡情,在乡音的前提下产生的戏曲旋律,很容易上口且印象深刻。所以,长期流传在民间的地方戏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广大群众的关系十分密切。现阶段,地方戏曲的专业性相对较少,但民间的半职业剧团的发展十分迅速,其和专业剧团一同在城市与乡村间活跃,满足了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具体需求。地方戏曲可以在长时间以来经久不衰,这和广大地方群众的大力支持是存在密切联系的,综上所述,地方戏曲在群众文化的传承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是确保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有效融合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以确保传统戏曲文化的持续发展,还能够确保群众文化的有效实施,达到双赢的效果。因此,现阶段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具体、高效的融合工作,也是文化大前提下应该有效完成的工作。

作者:施东旗 单位:台州市文化馆

参考文献:

篇(9)

河南民间戏曲的历史发展概况

戏曲艺术的萌芽早在上古时期原始社会的歌舞中即已出现,它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发育成长阶段,直到宋、金时期才在民间歌舞、说唱音乐和滑稽戏等几种艺术形式综合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戏曲形态。中原戏曲具有起源早、种类多、影响大的特点,在众多的戏曲门类中,河南豫剧、越调、曲剧是河南地方戏曲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种。

河南民间戏曲大多产生于农村,在农村文化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目前,全国有据可考的戏曲剧种就有275个,这些产生于民间、生长于民间、繁荣于民间的优秀传统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情感之根,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为民、重诺守信、勤劳勇敢、爱憎分明的传统美德。其深邃丰盈的文化内核,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天独厚的根基,是农民和谐生活与幸福指数的重要资源。河南地方戏曲于明末兴起发展至今,曾出现约68个剧种,戏曲资源之丰富,全国很多省份都难以企及。它们各有流传区域,形式风格多样,乡土气息浓厚,深受观众喜爱。仅从“明万历之后的400余年间,就先后在河南境内产生、存在或流行过的各类戏曲品种即有近80个”。①目前,河南尚有35个剧种在活动或残留踪迹可查,2006年第一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是豫剧、曲剧、越调等剧种。明代后期至清康熙时代,地方戏在“花雅之争”的铿锵锣鼓中纷纷登场亮相。弦索腔、锣戏、卷戏、梆子戏和昆曲、徽剧等数十个剧种,在中原大地争奇斗艳。

然而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西方各种文娱形式的大量传入,河南省民间戏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喜欢地方戏曲的青年人寥寥无几,格调不高的地方戏曲在农村艰难生存。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为弘扬中华传统艺术,开展地方戏曲拯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除了豫剧、曲剧、越调等大剧种外,河南很多小地方戏曲难以为继。

民间戏曲艺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间戏曲艺术是民间音乐长期发展的产物,反映了中原一带的社会生活,是人民群众生活、劳动的真实再现。然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中,民间戏曲艺术举步维艰,每况愈下。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一下问题。

资金问题。在民间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政府经费投入不足,造成农村文化建设的“失血”。尽管近年来各级主管部门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有所增加,但仍然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据了解,我省曾拥有各类剧种40多个,演出剧目4000多个,常年演出的戏曲剧团有170多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剧团的生存危机也带来了剧种传承的危机,目前全省留存的剧种只剩下20多个,有演出活动的剧团仅剩13个,许多剧种濒临灭绝。另外,农村民间戏曲文化建设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产品供应不足,文化阵地匮乏以及公共艺术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少乡镇的文化活动场所仍然极其简陋,一些乡镇文化站名存实亡,工作处于瘫痪状态,不具备开展戏曲文艺活动的条件。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少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再加上现代影视娱乐、歌舞等传媒的冲击,致使民间戏曲的规模不断缩小,乃至逐渐消失。

人才匮乏。农村民间戏曲文化艺术建设的专业人才缺乏,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艺术素质结构不合理,民间的传统戏曲文化已趋于衰退甚至丢失,出现了人才断层以及后继无人的困难境地。目前,不少地方剧团青年演员很少,一些城镇地方剧团的演员已经普遍存在老龄化的问题。很多地方剧团里演员的年龄都偏大,青年演员较少,演员的年龄结构趋于严重的不均衡状态,导致了一些剧团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遇到种种障碍,不能够顺利开展演出活动,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能培养戏曲演员的相关学校和机构少了。所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只有当国民普遍认识到自己的传统文化是精粹,值得世界关注时,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普及;同理,对地方濒危戏曲来说,只有当人民大众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值得人们去欣赏、去了解时,地方濒危艺术才能得以弘扬。因此,保护和传承河南民间戏剧需要多策并举,并逐步达成社会的共识。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地方民间戏剧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主体认知观念的不同。随着物质文化的不断充足,一些不良文化如落后腐朽的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使农民受到侵袭和干扰。近年来,民间戏曲传统文化也频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特别是20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封闭了多年的国门刚刚打开,外来文化大量涌入,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民族音乐,但其负面影响也令人担忧。为此,西方哲人也频频传出“远离精神家园”的哀叹,呼吁“以艺术代宗教”,倡言“用艺术去发展人的感情生命力,通过艺术使世界转换成一幅形式图画,以使骚动不安的灵魂得以栖息”。②如今,大多数农民由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特别是青年农民缺乏健康的艺术审美情趣,崇尚所谓的流行音乐和靡靡之音,一些文化糟粕在不少地方死灰复燃,西方的文化垃圾也开始进入农村,民间戏曲艺术受到排斥。因此,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分析它在中国诸多艺术部类中的深刻影响,意在引导人们去重新审视我国传统民间戏曲的文化精神,无论是从历史或现实的角度,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民间戏曲艺术发展的应对策略

深入调查,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对策。按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当前与今后相结合的原则,对河南省农村民间戏曲艺术发展现状进行历史考察和现实比较,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研究,提出规范河南省新农村民间戏曲艺术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对策等。

按照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和合理激励的原则,进行资源整合。结合农村民间戏曲艺术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新农村民间戏曲文化建设的新举措,建立与完善农村民间戏曲艺术的机制、政策与制度体系,优化农村民间戏曲艺术成长的软硬件环境;结合我省部分地区民间戏曲艺术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培育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民间戏曲艺术人才队伍,造就一批高层次的民间戏曲艺术人才和团队,在我省部分民间戏曲艺术发达地区实现高端引领。

保护传承河南民间戏剧需要多策并举。新农村民间戏曲艺术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纳入到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需要全社会整体协同建立一系列新农村民间戏曲艺术队伍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制定出民间戏曲艺术人才建设的评价与激励体系;完善和改进民间戏曲艺术成长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逐步扩大民间戏曲艺术人才队伍的培养,不断提高民间戏曲艺术人才的专业技术。还可以通过中小学校的音乐课教育,培养学生的戏曲爱好,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到地方戏曲,了解地方戏曲文化,培养他们对戏曲文化的兴趣。从而引起全民的重视,使河南省民间戏曲艺术在全社会的关注下,健康稳步发展,并走出一条“投入―产出―再投入―再产出”的良性发展之路,实现拓宽融资渠道、经济收益与社会收益逐步增加的目的,培养文化艺术人才,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加大媒体宣传,拓宽戏曲传播之路。河南是戏曲之乡,民间戏曲的传播大致可以划分为本位传播和延伸传播两个层次。本位传播是对戏曲艺术最为直接的传播,是戏曲传播的第一个层次;延伸传播是指在戏曲本位传播基础之上对戏曲艺术各类信息的传播,是戏曲传播的第二个层次。研究和处理好戏曲传播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戏曲研究新领域的挖掘以及戏曲艺术的保护和生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间戏曲是在传播当中求得生存的,面对河南省如此厚重的民间戏曲文化资源,如何去保护、挖掘、传播和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文艺工作者眼前的重要问题。因此,传播问题解决得好坏,也就关系到戏曲艺术的生存问题。近年来,为了寻求一条传承中原传统戏曲文化的新路,河南电视台创办了戏曲栏目《梨园春》,以河南地方戏曲为主的电视综艺晚会节目,把中原戏曲文化的表现手法转化为电视的表现方式,使中原戏曲文化借助电视有了方便有效的传播途经。

综上所述,河南民间戏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戏曲文化中堪称众艺之魁首。当我们把民间戏曲不是作为一种艺术技能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审视时,我们会发现:河南民间戏曲,因有着深厚的非商品艺术传统而更多地呈现了人的“心灵状态”,民间戏曲艺术因有着悠久的民间口头艺术传统而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我们只有把这种艺术更好地加以保护和传承,才能使之发扬光大,并散发出浓郁的芳香。(作者单位:许昌学院音乐学院;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新农村民间戏曲艺术发展的瓶颈制约与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B630)

篇(10)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09-0132-01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典型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浓缩,在近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300多种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戏曲剧种,其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已超越了民族与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文化财富。

作为一个戏曲演员如何才能提高表演水平呢:我认为除了勇于舞台实践外,还要对中国戏曲的起源,发展现状及各种理论知识不断学习,融会贯通,并找一切机会向戏曲名家,前辈请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进而使自己的表演水平不断进步。

通过我认真总结,使我对中国戏曲文化有了全面理解和认识,我认为戏曲具有如下基本特征:高度的综合性、别具一格的表演形态、很强的程式性和虚拟性及亦悲的审美效果。

高度的综合性是指:戏曲集中诸多的艺术形式统一于演员一身,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充分发挥了时间艺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的长处,在戏剧性的基础上互为衬托,共同为塑造人物,叙述情节,表现人生服务。

别具一格的表演形态是指:唱、念、做、打。唱念总服务台以塑造音乐形象,做打用以塑造形体形象。唱居首位,讲究字正腔圆,一气呵成,不同行当所用音乐不同,念白比唱更难:“千斤话白四两唱”要求咬字准,富有旋律并通过夸饰的语音突出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做:戏剧舞蹈、动作表演、特技等贯穿始终,无处不在,戏曲舞蹈是主要内容,具有独特的神韵。打:打有一整套套式和路数,表现两军对阵和持械格斗,精彩纷呈。

很强的程式性和虚拟性为:程式是指舞台的基本动作和套式如:生旦净丑的穿戴类型、脸谱划分、唱法分类,程式化的另一方面是类型化。虚拟性是指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戏曲要在有限的空间演绎一段完整的人生故事,从而反应深广丰富的生活内容,须运用虚拟手段创造出舞台艺术的真实性才能给人以无限的空间自由感,主要体现在做和打上如走一个圆场――悠悠千里,划动木浆――惊涛骇浪,提衣裙走几步――上下楼,四兵八卒和几根鞭子――万里疆场上的千军万马,虚实相生,以虚带实,贯在传神,戏曲在观念上的写实再现与表面现象上的特性写意,同强调模仿追求实镜的西方戏剧大异其趣。

亦喜亦悲的审美效果是指:中国古代很少有真的喜剧或悲剧,悲剧部是给人们留下一条光明尾巴,喜剧也总是悲喜交加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西厢记》。

以前中国戏曲是一直被视为“小道”无法登大雅之堂,戏曲的卑下地位带来了伶人地位的低下,当代随着的社会的发展,戏曲,戏曲工作者的地位也慢慢越来越高,也发展到了国粹的地位,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我认为戏曲的传统唱戏模式也要跟上时代步伐,不但要保留住舞台表现模式,更要通过网络使广大人民欣赏到反映当代人们文化和生活的戏曲新剧目,我衷心希望我们的戏曲发展的越来越好。

篇(11)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扎根于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土壤上的传统戏曲才是我们真正的文化之根。经典的戏曲文化,是中华文化在漫长的时间过程中,经过历史的筛选而沉淀下来的精髓,是修身证道、昭彰未来的文本。这些优美至极,充满诗画意境的戏词,有着永恒的文学价值,是民族文化宝库里永不凋谢的艺术奇葩;更是我们中华民族非常值得珍惜的宝藏。它承载着光辉灿烂、延续不绝的中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纽带,更是艺术精神赖以存在的根本。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戏曲如一枚磁石,凝聚着民族的魂魄。又像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一直在孕育着,却从未停止过演变和成长。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史的后期,戏曲活动更加成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构成方式,戏曲集中代表了平凡的民俗文化和高雅的士大夫文化,因此也成为社会大众最为倾心与瞩目的艺术样式。如果说,在中国有哪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最为广泛的群众文化和审美风格,成为从宫廷到市井,从城市到乡村一致爱好的对象,那就是戏曲。由于戏曲每个部分都充满了中国文化的因子,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了解戏曲。

自从戏曲诞生后,便对中国社会人类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范围的覆盖。从空间上来看,经过孕育演变而形成的大量地方剧种,对整个人类的集中居住地区形成了全方位的影响并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越剧、黄梅戏、川剧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傣剧、侗剧等,戏曲充斥在中国大地上,凡是有人类居住的地方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戏曲,这在世界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从时间上来看,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戏台还是茶馆,街边、舞台锣鼓喧喧、终日不绝的演出,体现除了民俗文化生活的主要景观。从介入深度上来看,戏曲文化几乎是包罗万象,不论是民间节日庆典、拜神请愿,还是婚丧嫁娶、联络感情都被戏曲所垄断,人们周边的文化空间,戏曲无处不在,当仁不让的演变一切民俗艺术载体,更成为世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戏曲题材的创作内容,从上古的神话传说到全部历史故事,一直延伸到当今的现代生活,积累起来的数万个剧目,对于中国传统题材有了全方面立体覆盖,然而不同的剧种和演绎群体,所拥有的各具特色的曲调和表演方式,形成了审美角度和多重风格的覆盖,也形成对不同流行区域的覆盖。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出的正统意识逐步转化为民俗民风,进而演变为传统的文化生活。戏曲作为其中最重要的载体和桥梁,沟通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对于民间的影响也日趋深入,成为传统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它礼乐合一的表达形式,进入并牢牢占据着全社会人类的精神空间,很多人在孩童时期就在其中沾染着中国文化的传统精髓,如鲁迅小说《社戏》里所描写的生活情景那样。古代的劳苦大众,特别是没有条件念书的升斗小民,他们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观念很多从看戏中汲取,同时他们的娱乐也和戏曲演出密切相关。当然,戏曲剧本对于历史的叙述和人物的扮演,通过了大量的艺术性创作和加工,具有了极强的主观性,并不能当做真正的历史来看,因此也造成了普通民众对于历史事件的曲解和对文化知识不完善的解读。

虽然存在着一些缺陷,但是它以优美通俗的审美共鸣,明亮流畅的唱腔曲调,融通古今、兼备内外的表演风格,朴实无华、海纳百川的文化风貌,反映世间、贴近人生的大众格局,被绝大多数社会民众所接纳和喜欢。不管保守还是时髦,庸俗还是雅致,观众喜欢就是硬道理。

二、传统文化性格的体现

由于戏曲的广泛普及和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演变和塑造着人们的道德情操、审美观念、文化品格。

戏曲承载着传统道德与价值观,呈现出人们的理想与愿望,展示了生活的苦难与温馨,提供了前人经验和教训。戏曲多用小人物的视角去观察社会,用普通人的情感来塑造形象,因此其对于传统价值观念的表现,非常符合大众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因为在民众的价值世界里,淳朴的是非观念特别明确。戏曲把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形成的传统道德观念作为创作的基准点,将发生的故事作为题材通过普遍化的价值评价体系,转化为人们认可的舞台艺术形态,以便于传统道德的弘扬与传播。它所体现出的自主精神、乐观情怀、善良人性、崇高品格、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将人生百态的价值和意义完美的诠释出来。戏曲文化内容的宽泛性,使之成为中国人文化性格的核心。戏曲中数量众多的公案戏,道德观念直白、人物性格单一,戏曲里人物是忠还是奸,情感是真还是假,是对还是错,由于贴近普通民众的理解程度和接受水平,最能触发大众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情感。因此戏曲所弘扬的传统价值观念,对于大众道德观念的增强有着特别的影响力,戏曲的道德宣扬已逐步转化为日常生活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并支配着社会民众的生活哲学和道德观念。

戏曲与各种方言俚语、乡曲小调和生活习俗的融合,演变成风格各异具有浓厚地方风味的声腔剧种。每个人都知道,文化的类别包罗万象,各种方言风俗组成文化相通的元素,乡音则寄托着人们情感。地方剧种的遍地开花,使得人们通过曲调的吟唱,回忆起对于家的亲切和牵挂,不论身处哪里,只要听到家乡熟悉的曲调,心底就会产生令人回忆的复杂情感。如今,中国人的身影遍及世界各地,身处地球村的每一个城市,我们都能听到地方戏曲的轻哼吟唱。在当前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肩负着精神家园守望的责任,肩负着保护本土文化资源的重担。而国人追寻情感,精神回归,身份表达的主体对象,融入在各具特色乡音、乡情的家乡戏中,它是我们心灵获得安慰的方式,更是精神寄托之所。

一部被大众认可的戏曲作品可以影响一代人;一个感人的戏曲作品,会让人抑制不住地流下泪水,感情上的震撼,思想上的鼓舞和教诲,甚至终生难忘。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优秀作品将外在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相融合,使人们通过感情的体验和道德的判断,找到人生的理想,提升高尚的情操,将精神上受到的激励与鞭策,在现实生活中转变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优秀的传统戏曲能让欣赏大众潜移默化的得到心灵上的净化,情操上的陶冶和精神上的升华,这是传统戏曲具有的独特内在优势。社会大众是文化的接纳者和传承人,更是文化的创造者。通过日益普及的传统戏曲,可以不断地开阔视野和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培养对于民族文化的情感,促使社会大众的独特品质走在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艺术精神和美学观念

古代哲学和美学观念,以及表现手法构筑了戏曲的艺术基石,通过对客观对象求真、求美的艺术追求,使之成为戏曲所要表达的精神诉求。

戏曲的表现技巧主要在于节拍、舞蹈、模拟动作等方式的结合,充分调动了身体各个方面对于我们所理解的世界,并展示出来,这符合我们人类情感表达的基本方式。人们总是通过叫喊、歌唱、手舞足蹈来表达自身的激动,正好印证了古人的“物感说”论点,当人们需要对外传递自身的情感时,需要通过身体的各个部分的技能来体现。而为了更好展示所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抒发,戏曲就自然而然的调动起各种艺术手段,并合理的以综合运用。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把主体与客体、内在与外因融合起来,是中国传统思想最显著的特点,而戏曲的综合展现取决于外部意识,即对客观外界的直接感官和与之相应的反馈,顺从自然的价值取向,发挥抒情与观赏的功能,并通过对戏曲的审美过程,追求身心放松和精神上的欢畅。

戏曲表演由于抽象性的特点,决定它既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更要表现出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中国传统戏曲非常注重对于美的追求,中国艺术观念的“真”除了客观对象的表现,还存在大量的主观意识,将表现对象区分为外形与内韵,这种对 “神韵”的重视和对“外形”的轻视,突出了戏曲的特点。但是“外形”和“神韵”的分离,又不能称之为艺术。艺术表现不能被事物外在形象所束缚,而应通过创作者对其内在本质的艺术构思,用独有的艺术展示,展现出性格迥异的独特观点,这样的作品才能具备长久的生命力。

除了能够讲述故事,还能明晰道理,同时还能引导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意识,这也是由戏曲的表现所具备观赏性特点所决定的。虽然这种精神是我们所认同的,但是这种美学观念存在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舞台表演技巧的复杂性和程式化的展示效果,就是过分求美的结果,这有可能导致戏曲表演和现实社会从此封闭起来,通过岁月的流逝逐渐萎缩其中,而且也加大了未来延伸发展的困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