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现代文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强子虽然也在喝醉酒郁闷的时候打两个儿子,但在清醒、内疚时,还怀有一点内疚之情,会买一些吃的补偿儿子,但是他把小福子当成私有财产。他给儿子的父爱是缺失的,给小福子的父爱更是缺失的。二强子作为父亲虽然在场,父爱呈现出了严重缺失的状态。自觉努力地步着鲁迅后尘的张天翼,运用讽刺的艺术手法继承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高尔基在《谈谈小市民风气》中指出:“小市民的心灵特点之一就是奴性十足,对权威顶礼膜拜。”写于一九三四年的《包氏父子》提供了这样的父子形象。善良的、处于社会底层的老包,在家中没有自觉地使用父权制的权力,在外也没有像阿Q一样向更弱者发泄,但是也没有对现状做任何反抗。生活的一切希望寄托在上洋学堂的儿子包国维身上。他对儿子包国维倾注了所有的爱。那么,包国维是什么样的呢?在家从来就没有给过好脸色,开门总是用脚踢开,对自己的父亲说话永远是连喊带叫,没有丝毫尊重。但是在郭纯那里,他是奴性十足的可怜可悲的奴才形象。出现这样的反差,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社会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有父亲方面的原因。因为在文中讨论的论题是父爱的缺失,所以原因中的父爱是要讨论的重点,但不意味着这是唯一的原因。老包没有如《家》中高老太爷那样对家庭成员实行专制,没有家长制的影子,对小包百依百顺。他为有这样上洋学堂的儿子而感到发自内心的喜悦,他在内心是全面、无条件地接纳小包。他对小包通过具体的事件倾注了关爱和时间,他也在别人面前夸赞自己的儿子,虽然有着浓重的虚荣心的缘故。在父亲的如此呵护下,小包对父亲却没有丝毫尊重可言。小包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是与他的父亲有着重要关系的。老包对于孩子的爱没有任何的约束力,孩子的成长没有呈现出理想的状态,恰恰是缺失父爱中权威原则造成的。
父爱中的权威原则能对孩子持守长久的道德秉性,辨别是非起着决定性意义的作用。可见,权威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判断力。从《包氏父子》这篇短篇小说中可以看出,虽然父爱有所呈现,但是小包的性格特点还是更多地凸显了父爱的缺失。父亲在场,但父爱缺失的状况,不只在张爱玲的诸多小说中是普遍的存在,在其散文《私语》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我父亲扬言说要用手枪打死我。我暂时被监禁在空房里,我生在里面的这座房屋忽然变成生疏的了,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现出青白的粉墙,片面的,癫狂的。”她的父亲是个典型的封建遗少,吸鸦片、养姨太太,用封建家长制的专制和冷酷对待孩子,对孩子的爱一开始也是极少的。在一次受到挑唆后,对张爱玲疯狂地大打出手,给孩子的童年带来梦魇般的记忆。张爱玲的出逃,是对自己父亲的彻底的绝望和无声的还击。父亲的残忍让张爱玲没有父爱可言。张爱玲的爱的缺失虽然不只是父爱,但是在出逃以后,无论是生活中还是文学作品中,对于父亲,她都很少正面提起。父爱的缺失性体验,使张爱玲的作品中,传统文化意义的高大有权威的父亲形象被肢解、被颠覆。在文本中,父爱亦是缺失的。曾被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高度评价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⑧”的《金锁记》,曹七巧的残疾丈夫作为长安、长白的父亲有着短暂在场,但是对于孩子的爱却是文本中没有出现的。父亲在场,但是父爱缺失对于长安、长白的性格及人生有着深刻的内在的影响。父亲本是男孩的典范,是男孩的模仿对象,但是没有父爱的存在,就造成了文本中孩子情感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
坚持文学教育立场,也意味着必须以作家作品为中心,在现代文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美感教育的原则,把培养文学审美鉴赏的能力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坚持文学教育的原则,实际上就是在日益知识化制度化的时代,重新回归文学的本体价值,重新思考文学的意义。文学在今天丧失魅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今天的文学教育忽视了美感教育,文学史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设置都更注重文学历史知识的讲述,我们的文学研究也更加强调理论的使用,框架的建立,历史史料的考证。当然,作为文学研究,理论的使用,材料的考证也无可厚非,但是在教学中,如果过分的强调这些,则会导致文学本体的丧失。在对现代文学的教学进行反思的时候,很多的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现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存在重知识,轻审美体验的现象。文学的根本要义在于它是对人的经验世界的感性再现,黑格尔说,美就是理性精神的感性显现,文学的阅读则会使我们进入富于美感的世界,获得美的享受,尤其在这样一个功利化和浮躁的社会中。因此,现代文学教学必须从作家作品入手,使学生对现代文学中重要的作家作品有比较切实的阅读和感受,获得起码的审美体验。近年来,为了解决教学内容和课时紧张之间的矛盾,大部分教师在梳理文学史主要线索的基础上,淡化了对文学史的处理,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对重点作家作品的讲授。我们平时也会督促学生阅读相关作品,要求学期中间写2-3篇2500字左右的作品阅读鉴赏的小论文,在期末的考试中,也把作品的阅读鉴赏评论作为考察的重点,比重占到50%左右。尽管如此,但是学生阅读作品积极性并不高,对文学作品阅读还是非常有限,缺乏最起码的阅读体验和不愿意阅读作品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
“由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的至今仍在继续的一个文学进程,一个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过渡并最终完成的进程,一个中国文学走向并汇人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进程,一个在东西方文化的大撞击、大交流中从文学方面(与政治、道德等诸多方面一道)形成现代民族意识(包括审美意识)的进程,一个通过语言的艺术折射并表现古老的中华民族及其灵魂在新旧擅替的大时代中获得新生并崛起的进程。”海派学者提倡“中国新文学”,表现出更为明确的文学意识,重点在于“新”———文学意义上的整体性和鲜明的个性。陈思和说:“‘中国新文学’的概念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是不一样的,新文学研究应该属于整个二十世纪文学研究的一部分,但它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3]从陈思和的“新文学”观点来看,更容易导出“重写”的学术要求来。但无论是京派还是海派,就“重写”工作来看,他们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即打破原来庸俗僵化的文学史写作理念,这对新时期鲁迅研究来说也是意义重大。新时期的鲁迅研究空前繁荣,除了对鲁迅生平,思想,研究,小说,杂文,散文等的研究之外,研究者主要倾向于将鲁迅研究放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将鲁迅从的“神化”地位搬下来,从文学本体来研究,还原鲁迅的本真。王富仁大胆提出,研究鲁迅应“首先回到鲁迅那里去”,主张对鲁迅小说的评价应以“思想革命”的定位来取代“政治革命”的定位,对政治主导和结论先行的研究方式给予了否定。他说:“《呐喊》和《彷徨》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凝聚点何在呢?这座雄伟艺术建筑的正面立体图像呈现出来的整体面貌是怎样的呢?我认为,它们首先是当时中国‘沉默的国民魂灵’及鲁迅探索改造这种魂灵的方法和途径的艺术记录。假若说它们是中国革命的镜子的话,它们首先是中国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4]这种对以往鲁迅研究中的反思和批判,体现的正是这种“重写文学史”的思想意识。
(二)探究的意识,创新的精神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语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处理挖掘教材的能力即对教材的再度开发,体现了一个优秀语文教师构建文本的能力。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为蓝本,创设师生都能共同参与的教学情境,真正地经历“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的共同成长的过程[1]。因此,教师在自身创新的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学生乐于动脑、积极参与、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精神、人文素养三方面的教学目的。
二、高师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新思路
长期以来,高校的现代文学课教学已陷入困境。教师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中重史轻文,忽略教材的文学性,学生学之毫无兴趣。出现上述情况与高校教师大多注重学术研究,忽略基础教育改革,教学与基础教育脱节有直接关系。因此,现代文学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如何适应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如何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养的人才,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表现主义是一种现代主义流派,其作品的特点主要是针对主观精神和内心世界的描述。探索一切事物的本质,其重点在于表现人的灵魂,要求超越人的行为。表现主义通过风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对其不同境遇的感悟来表现西方现代社会存在的弊端,从而给人们敲响警钟。通过人类自身的思考和社会的启发来改变传统的文学观念,着力于这种文学形式,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2.意识流
(1)意识流文学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语言表达,以经历人类主观生命的世界,其是一种自由流动的意识。意识流作品实现了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有机融合,从而组成主观心理时间,其打破了传统时间观念的顺时序,且随着人物心理时间的变化为脉络。从人文主义角度上看,意识流作家更侧重于表现人物意识的本真,主要以其心理暗示为主,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世界。
(2)意识流文学主要包含了人类对于梦想的追求,其呈现出了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其表现对象主要是针对典型的人物形象,折射出现实生活,倡导人们面对真实的自我,着重表现人的下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的内心世界。意识流文学主要根据意识活动的逻辑,安排小说段落的先后顺序,大量采用各种写作手法,来丰富文学作品的内容,提高文学表现水平。
3.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主要强调了人的心灵象征是世界,侧重于“感应”的描述,在神秘感和通感的定义上,浓墨重彩。他将创造的象征分成两种形式。
(1)选定某一特定的对象,经由一系列的检测,完整地展示某种心灵状态;
(2)适当利用文学暗示,逐渐呈现某种心灵状态;在现阶段,由于社会的不稳定状态,导致人们对宗教思想失去了信任感,这就促使他们的文学作品仅相信自身内心的召唤和感受。
4.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起源于20世纪初的一场法国文学革命,其将人的存在当作首要探讨的问题,其涵盖了重要的人文主义思想。其中,萨特作为代表人物,认为存在是在本质之前产生的,其倡导自由选择。他将存在视为在社会环境中遇到的危机,根据面对方式的不同选择,其结果也天差地别,人们应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解决方式。存在主义文学很大程度上融合了现意和传统写实这两种艺术风格,具有创新性。其肯定了人的价值,并着重分析了人类应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自我和保持尊严。5.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由达达主义演变而来,其认为文学是超现实,也就是梦幻与现实的产物,即为绝对现实。其宗旨是与现实脱离开来,返回原始状态,彻底否认了理性的作用,强调了人类下意识和无意识的活动。超现实主义作品追求独特和奇妙,采用大量新颖的比喻,内容丰富多彩,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写作手段的大量运用,导致读者很难体会其中的深意。
二、基本技能的训练:回溯式同题训练写作教学模式
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是学科素养的核心内容,“技能是一种个体体验,但是这种体验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3]。在文学的学科素养中,基本技能指的是心智技能,是一种智力活动方式。“语文基本技能主要是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说话能力和听话能力”[4]。在高校中文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基本技能培养主要是文学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是中文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需分类进行精读和泛读。教师要列出读书目录,对于重点作品必须精读且要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要发现问题,养成思考和研究的习惯。对于泛读作品的文本,只需要了解作品梗概内容、主要人物关系、主要人物语言即可。对于泛读文本可以以学习小组或寝室为单位共同阅读,即每周小组或寝室每人读一本作品,周末以座谈的形式交流讨论。这样,便实现了对泛读文本的多人多本阅读计划。相比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则更加重要。在现代文学的教学中,回溯式同题训练写作教学是一种较好的训练方法。回溯式同题训练写作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某一作家的作品为范本,回归既定的文学场域,设若置身于该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以其生活及文化心态来面对同一题目进行创作。如对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戴望舒的《雨巷》、李辉英的《最后一课》等篇目同题训练写作,面对同一题目写自己的慈父、熟悉的雨中巷道、某科的最后一课等。而后将自己的作品和同题作家的原文比较,找出二者的差异。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推理、比较、鉴别和分析,提高了审美趣味,形成了独立的判断力、深邃的思想见解”[5]。通过比较,学生既能看到自己作品的优点,又能发现自己写作的不足,从而提高自身写作能力,达到提高基本技能的目的。
三、基本经验的获得:师生位置互换式实践教学模式
对于高师学生,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众所周知,高师学生的教育实习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技能,获得从教的基本经验。事实上,高师每一门课程都应该配合教学法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教学经验。对于高师学生来讲,课堂教学是一种手段,它可以使学生得到知识,而学生又可以把知识传授给他们的学生。因此,基本教学经验的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大学教师有“‘教学自由’和‘研究自由’的权利,求取新知的学生则拥有‘学习自由’的权利”[6]。就中国现代文学来讲,课堂师生位置互换教学就是一种基本经验获得的一种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变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是真正还原学生的“学习自由”。师生位置互换式实践教学,是指教师在现代文学课堂上有计划地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教授预先准备的教学内容,而教师则以学生和评委双重身份提问并总结。对于学生,采取自愿、择优的原则。对于学生教授的作品,要选取难易适中、有代表性的篇目。师生互换的课节不宜过多,并且只能占每节课的不超过一半的时间。学生在教学时,要完全按照正规的教学步骤进行。在教学结束后,班级同学要就其所讲课程的教学内容、板书、教态、语言等方面进行综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最后,师生再一次置换位置,由教师对该学生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点评并总结,点评既要包括学生所讲的作品内容,又要包括学生的教师教学技能。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点评一定要以鼓励、赞赏为主,不足则是在鼓励基础上的建议。师生位置互换式实践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多方面的。首先,它能促进讲课学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掌握所教授的文学作品。为了讲好课,学生势必要较以往更认真地阅读文学文本。为了使所讲内容有一定深度,必须要查找尽可能多的相关研究资料。如在讲老舍的《骆驼祥子》时不仅要认真研读小说,还要查阅研究该作品的相关文章,了解老舍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的意义,分析虎妞身上的恶魔性因素等。而在讲沈从文的《边城》时,还要查找湘西世界的材料,阅读相关的沈从文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分析沈从文边城世界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为了讲好这二十几分钟的课,所看的资料要较没有讲课的学生多出很多,其收获自然也是最多的。其次,教师在点评的时候还能进一步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在充分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教师不仅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所没有讲清楚、弄明白的地方,还能帮助学生纠正教师技能方面的不足,如板书、教态、语言表达等。同时,学生在教学时的某些优点也能给教师以一定的有益的启示。再次,其他听课的学生也有收获。他们必须认真听讲,只有这样,才能按教师的要求为讲课的学生提出建议,才能从讲课学生的身上发现优点和不足,用以取长补短,修正自己。在这里,“学生一半靠教师教一半靠自己学,师生互相促进,教学彼此相长”[7],师生位置互换式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印证了这一教学规律。
四、基础知识的学习: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式教学模式
作为学科素养核心成分的基础知识,是构建科学、完整、合理的学科素养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不可缺少的学科成分。高师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与非师范类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不同,与教师的学科知识相近,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知识内容本身,二是外在的学科教学法知识”[8]。在现代文学教学中,主要是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学法知识可以通过教法课程和师生位置互换的实践教学模式得以完成。通常,我国学校学生学科基础知识的获得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讲授,二是学生的自学。然而一些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学却与之恰恰相反,仍然是教师讲教案、学生记笔记、考试考笔记的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既违背了教学规律,又扼杀了学生学习的自由权利。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混淆了课堂教与学的主次关系。针对现代文学的学科特点,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规避这一现象的发生。现代文学是一门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主要包括文学史、作家论、作品论等三个部分。对于各部分,教师可以采取教师讲授,指导学生自学、讨论和考核等不同形式。文学史和作家论部分多为客观基础知识,这部分在教师简单指导后由学生自学,高师学生必须具备自学能力。对于这部分知识,教师要定期通过提问、考试等形式考核学生自学效果,并通过评价体系量化为平时成绩。对于作品论部分,教师在讲解后还要与学生进行讨论,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并以此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做到“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①。
,使得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而我们的知识分子也深刻意识到国家的落后,文学界由此觉醒,并积极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过犹不及,“打倒孔家店”、“反对文言文”等口号和思潮使得古代文化与文学受到强烈排斥,这种过于极端的决定未免显得急躁了,也正因为如此使得中国现代文学今后的发展遗留下不小的隐患。20世纪初的文学革命,将现代文学的序幕正式拉开了,有伤痕文学、乡土小说和九叶诗派等。一直发展到如今有穿越小说、奇幻小说和都市言情等出现,表面上看来现代文学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态势。但仔细追究,我们会发现繁荣的背后正是一派虚无和浮躁,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了西方理论的影响,另外本土文化改造所产生的影响也很深,而我们自己的文学史和本民族的文学意蕴已越走越远,我国的现代文学可谓是进入了“瓶颈”。
(二)文学“断裂层”
现代文学史已有近百年的时间,然而却尚未真正出现能与古代文学相媲美的文学作品。没有一部小说可以与《红楼梦》比肩,没有一首现代诗歌可以与唐诗相对抗的诗歌。文学是一门较为感性的科学,其应当具有一定的现代性以反映当下的真实生活,同时也不能与历史母体相脱离。在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之后,现代文学中鲜少出现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只知向前看却忘了回顾身后,因而使得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出现了“断裂层”[1]。
二、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
(一)丰富的古代文学资源
先秦诸子的《诗经》、《庄子》;两汉的汉赋、《史记》;魏晋的“建安风骨”;唐宋诗词、元曲,明清的四大名著等等。此外还有民歌、游记等不同种类的文本史料。古代文学资源十分丰富,我们所指的古代文学资料当然指的不仅仅是文本资料本身,因为其本身也反映出了一些潜在的内容,这或者是一个时代的风尚,或者是某个朝代的社会思想等等。由此可见,祖先们为我们留下的古代资源之丰富,这些不同文学形式的作品为我们展示不同时代的人们的生活面貌,不同时代的历史变更以及社会生产等等。
(二)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然而,我们在传承文学资源方面显然做得还很不够。我们要传承就一定要很好地面对困难,需要克服的难题主要有两个。首先,要克服理所当然的心态,在现代,人们有着十分自由的言论,思想自由,人们总是试图去研究文学发展史,并对其历史进行演变,同时并设法使其合理化。但我们所认为的合理未必就是历史的真实,对于现代人所需要的合理性,我们也不应该一味地遵循,而将历史的真实性抹杀了。研究古代资源的人员,应该始终站在时代和历史的大背景下,对于古文化的接受和传承要本着最真实的态度。其次,应该对古代文化资料进行多角度地解读,由于历史悠远,文学资源过于丰富,这也使得我们今天的传承遭遇难题,因而相关工作者就需要从多维视角出发,采用多种不同的理论进行理论批评,从而使得评析更加全面和综合,以防理论过于主观,对于历史人物与事实更不能肆意地褒贬,要客观地做出评价。
三、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的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离不开自己的“根”:古代文学资源[2]。虽然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之初曾试图抛弃古代文学而实现自己的现代性,但最终实践证明这条路是无法走下去的。我们发展现代文学终究还是离不开古代资源的支持,没有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就难以出现“终极关怀”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现当展的诗歌、散文和小说也是从古老的文学文本中演变而来。因此,我们在对历史资源和现代文学前景的反思,不应该只是一味地去远离,更重要的是要去靠近,而且是进入到最深层次,将其内在潜力挖掘出来,将新的的活力注入以便促进自我的更好发展。在如今这个世界,返璞归真的实现还是需要立足于传统的东西,这样才能很好地矫正人性,使心灵得到慰藉。因此,联系起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二者的关系,二者之间向来不是对立的的关系,而应该是同一。若不是深入地挖掘和利用古代文学资源,就无法从中汲取力量,进而促使现代文学获得长远发展;;不去进行现代性文学语境的渗透,也不能很好地挖掘古代文学资源的潜在力量。因此,我们说发展中国现代文学语境和发掘古代文学资源,二者并无冲突,是相互依存的,是一种同一的关系。
二、诗歌意象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经过20年代起起伏伏的多元探索,进入30年代后,现代诗歌意象艺术在反思与开拓中进一步发展。以戴望舒、何其芳为代表的现代派诗歌,既受到了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影响,又接受了法国象征主义文学主张。他们的现代派诗歌表现出一种氛围美和意境美,既注重突出意象个体的鲜明特征,又追求整个已经的浑然天成,既有意象的朦胧含蓄、意味深长,又尽量不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他们使用意象不是为了表达地更加清楚、直接,而主要是为了用意象暗示性地表现现实生活、现代情绪的复杂性。像戴望舒的《印象》,诗中用深谷、烟水、青色、古井这些并列的意象,营造了一种空灵寂寞的意境和渺远的意绪,是东方诗有的感伤的意境,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气质和特色。的爆发,催生了一批将诗歌意象根植于现实的生存的土壤的诗人,这其中艾青是最成功的代表。他给30年代的诗歌意象艺术注入了新的气息。艾青诗歌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光明”、“斗争”和“苦难”上,在意象的表达上主要借助于“土地”和“太阳”。这两个意象是艾青多年颠沛流离生活的写照,蕴含了他对生活的自身感悟,体现了他的诗歌与现实生活、时代精神的密切联系。“土地”意象体现了艾青对饱受战争苦难的祖国、对食不果腹辛勤劳作的农民的深沉的爱;“太阳”意象体现了他对祖国美好明天的向往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艾青把意象艺术根植于民族土壤里,将时代精神与对艺术美的追求统一起来,探索了一条象征主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道路,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诗歌意象艺术的发展。通过对上述30年代诗歌意象艺术特征的阐述,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一阶段中国古代传统诗歌意象与西方现代诗歌意象实现了自觉兼容。这种兼容从意象的审美方式、生成方式、思维特征直到形态选择,使现代文学诗歌意象艺术完成了跨越式的发展。
三、诗歌意象艺术的成熟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更看重的是对结果的追求,即通过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提高当代青年群体的整体性思维意识,陶冶情操,锻炼品质。现代文学作品的赏析一般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去领悟。文学作品的意境和意象不是单纯让教师讲就能够让学生真正领悟到的,需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阅读过程是最终要达到的结果的一个必经阶段,因此,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既要重视阅读的过程,也要重视阅读的结果。在现代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阅读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这一原则在以往的现代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常常是被忽视的。在以往的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过程中一般只是以教师单纯的教学作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仅仅把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提供给学生,并没有真正地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文学作品的意境、意象和思想内涵。阅读现代文学作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当代青年群体的整体性思维意识,陶冶情操,锻炼品质,学生的情感态度、认知和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生社会化的一个过程,在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正参与。阅读文学作品需要经历文学作品的接受、反应和价值内化等一系列的阶段,这一系列的阶段就是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的一个过程。只有经历这一过程,才能够最终达到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目的。因此,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教学需要坚持阅读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
(二)认知与情感相统一的原则
文学作品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因此,文学作品就汇集了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人的认知与情感。基于此,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赏析不能仅仅停留在表象,要遵循认知与情感相统一的原则,站在创作者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赏析。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立足于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站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领悟,感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从中获取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价值的启迪,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领悟到文学作品所描述的意境和意象。
二、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的新方法
(一)提供文学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增强学生们的领悟能力
为让学生更好地对现代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与此文学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在了解特定作者背景和历史的情况下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学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的作家着手,让学生了解作家的生平以及作家所处的时代以及创作风格,体会到作者创作文学作品时的思想感情以及写作意图,从整体上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刻的领悟。在提供相关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让学生学会对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流露的作者情感进行剖析。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文学作品的特点,采用提问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去思考。这种提问的教学方法可以在现代文学作品阅读前先设置问题的方式,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边阅读边提问的方式,同时也可以在阅读结束后进行提问的方式。通过这种问题教学法来培养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领悟能力。
(二)研读文学作品,为深刻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打下基础
所谓研读文学作品,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读文学作品,理清文学作品的思路,体味和推敲字、词、句在文学作品中的特定含义。在阅读阶段,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尊重文学作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多层次性的引导。研读阶段的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让学生弄清文学作品中字、词、句以及段落的使用情况,学会品味词汇,琢磨语句;二是要对文学作品的作者出身、经历进行了解,并且需要弄清楚文学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三是要让学生弄明白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精心地去研读文学作品,才能够为深刻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打好基础。
(三)深刻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
深刻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是文学作品阅读的最终结果,也是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最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文学作品中所蕴藏的人文精华,启发学生对其进行思考。对文学作品能够进行客观的评价,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景能够说出自己的感悟。针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教师应该提前设计好课堂讨论的主题,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并对讨论的结果及时地加以总结、概括、评价。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观点,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领悟,让学生自主地去感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
首先,最主要的就是部分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浓厚的兴趣。相对于“90后”的学生,之前的中文系学生大都是因为喜欢中文而选择中文,现在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是因为喜欢中文而上中文课,所以文学的基础较差,兴趣低。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必须积极努力解决,不能把责任全推给学生。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减退与社会时代也有一定关系,现在的社会物欲膨胀,很多人认为学中文、文学无用,不如学习一门技术更实用。在大学阶段,很多学生因为要考取各种证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证书,占用了大量时间,无暇花时间精力去读文学作品,而在没有学生的大量阅读作品情况下上中国现代文学,必然会造成老师费力地讲,学生不知所云被动而听的局面。要改善这一现状,必须要使学生认识到文学于人的重要性,使学生意识到虽然学习文学不容易立马转换成某种物质财富,但却是一种受用终生的精神财富。它使一个人的精神焕发出生命的光辉,给予人的心灵无穷的根本性力量。在学期开课的第一节课就让学生意识到文学及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文学即人学”,认真学习本门课程,将文学的力量融汇进自己的人格培养中将受益终生。
在学习现代文学的过程中,使学生陶冶情操, 更深入的认识、思考社会、人生。学习当中,不仅使学生能对现代一些代表性的重要作家的创作个性比较熟悉;更要求学生在较为广泛地阅读现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对其中代表性作品能进行言之有理的分析与鉴赏,并适当进行训练,能写出有一定水平的课程论文。鉴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性,本人认为应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性,注重一种文化熏陶。用长期的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文学犹如养料滋养学生的心灵并获得人格力量。
现代社会信息丰富、学生思维活跃,应开阔学生的视野,比如在授课中不再像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讲授过程重视知识性,把很多思潮、流派、论争、社团等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讲很长时间,考试的时候也重视这部分记忆性知识。在学习诸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巴金、等现代文学大家时不仅仅介绍教材上的内容,而应该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一个作家,并重点让学生知道这个作家身上的某种品格,这种品格能给学生提供他们成长更需要的精神力量。比如在讲鲁迅的时候,我会引入鲁迅思想中的“反抗绝望”这一精神内核。“反抗绝望”是一种积极的坚韧的生存态度,让学生领会并将这样的生存哲学融入心灵更胜于让学生多知道一些关于鲁迅的知识。当学生真正的从学习鲁迅而领悟到“反抗绝望”的人生哲理并将之运用到生活中时,被动的学习将变成主动,并在学习、生活中都获得力量。
二、点燃火焰,激发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不应照本宣科。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学生学习的火焰。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创新精神,不完全为教材束缚,阐述自己的学术创新观点,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空间与榜样力量!比如本人在讲授叶圣陶的著名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时,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进行讲授。教材中因为时代的原因,认为潘先生是一位“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 琐屑利己的灰色知识分子形象。而随着时展及从不同视角去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赋予潘先生形象更丰富的内涵。潘先生的家庭责任感,对妻子的体贴,幼子的疼爱都是灰色形象中的性格亮点。通过不拘泥于教材的全新解读,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潘先生的全面性格,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意识到教材并不是束缚思维的条框,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创新精神!在讲到张爱玲的《金锁记》时本人大胆提出对《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的新看法,认为因为张爱玲从未生育,没有当母亲的体验,而她自己从小母爱缺失,所以与她塑造这样一位令人震惊的母亲形象有极大关系。另外对于《日出》中的陈白露最后走向死亡,本人也有所质疑。陈白露不肯抛弃舒适的生活环境,不愿自己吃苦受罪地去生活,让一个连力气都舍不得使的人去舍得失去生命,可能需要更多的探讨。尽管有些想法还尚未成熟,但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保持一种质疑、探索的精神非常重要,而这种态度也会使学生活跃思维,不束缚、不僵化地去思考问题,达到点燃火焰,激发创新精神的效果。
三、学生是学习主体,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
首先,要分析特点,扬长避短。随着时代的发展,告知式教学,灌输式教学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需求。作为三本院校的学生,他们的缺点是基础较差,普遍阅读量较少,优点是思维活跃,有创新精神,个别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才能非常突出。根据本人几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在讲授中国现代文学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阅读量较少,造成教师讲课时学生无法投入的状态,更无法展开有意义的讨论。针对这一现状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让他们思考作品内涵,体会作家的思想情感,说出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即使学生开始时说的不是太好,也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即思维活跃这一特点,只要言之有理便给与学生鼓励。学生受到鼓舞会增强信心,也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同时个别同学在文学方面甚至有非凡才华,充分发挥其特点,在班级起到带头作用,引领一个班级学习本门课程的热情。比如一个班级的某同学很有文学才华,创作的文学作品非常优秀。通过让该同学朗读其作品并谈自己的创作想法,使全班同学深受感染,作为朝夕相处学友的榜样力量胜于教师的长篇说教。学生在佩服之余,会暗中增强学习的动力,从而形成整体良好的学习氛围。
很久以来,人们对李健吾先生的评论,主要集中在他的小说、散文、翻译作品和法国文学研究理论上.即使谈他的文学批评,大多也只是会谈到他于1935年——1936年年问因书评而引起的和巴金、卞之琳的两场笔墨“官司”。但是毫无疑问,李健吾还是一个成就卓著的文学批评家。由于他与法国印象主义的渊源,一直以来,李健吾的批评都被称作是印象主义的批评,或者是印象鉴赏的批评,他自己也乐于承认这样的概括。但是近年来,有许多评论者注意到了他的批评中不仅有法国的印象主义,也有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成分,因而他的批评又被称为中国式的印象主义批评。但是,在我看来.纵观李健吾的文学批评理论.法国的印象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并不只是份量轻重的问题,而是表里的关系,即法国的印象主义为表.而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为里,虽然完全中国传统式的文学批评所占的地位与份量不大.却是他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所在.是我们理解他创作与批评的一把钥匙。
一、表面上看来,他深得法国印象主义的精髓
从源流上说,印象主义其实是唯美主义的余波。而唯美主义强调艺术的独立,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因而印象主义提出“为批评而批评”。此外.印象主义者很看重批评家的主观介入和创造性的发挥.他们非常赞同王尔德提出的唯美主义观点,认为批评也是一种创作,甚至认为“最高之批评.比创作之艺术品更富有创造性”。因而印象主义者主张应以个人创作的态度从事批评。而在文学批评的本质上,李健吾所持的“自我发现论”,就是把批评当作是“自我发现”的一种手段。“犹如书评家、批评家的对象也是书。批评的成就是自我的发现和价值的决定。发现自我就得周密,决定价值就得综合。一个批评家是学者和艺术家的化合.有颗创造的心灵去运用死的知识。他的野心在扩大他的人格,增深他的认识,提高他的鉴赏,完成他的理论。(批评)本身也正是一种艺术。”可以说,李健吾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肯定了批评本身是一种艺术。这样,批评者就有了他自己的存在,而不必以作者的是非为是非。更不必如伺候东家一样伺候作家,看作家的脸色,因为“作者的自白(以及类似自白的文件),重述创作的经过,是一种经验;批评者的探讨,根据作者经验的结果(书),另成一种经验”。批评的是非不由作者裁定.批评者有阐释的自由。因此,当《爱情三部曲》的作者巴金表示批评者的“拳头会打到空处”的时候.李健吾并不是脸红心跳、诚惶诚恐地收回自己的意见,而是坦然道:“我无从用我的理解钳封巴金先生的自由.巴金先生的自白同样不能强我影从。”他捍卫了批评的尊严,因为批评“是一种独立的,自为完成的.犹如其他文学的部门.尊严的存在”。在他看来.批评的位置并不如很多人以为的那样尴尬,批评家不需要同作家“攀亲戚”.批评和作品是两种互为需要的艺术。批评的是非不由作者裁定,批评者有阐释的自由。维护批评的尊严当然不以贬低创作的地位为代价,批评者和创作者是平等的,但更是谦逊的、取对话的态度。批评者的谦逊并非意味着批评主体的丧失,而是恰恰相反,批评主体的确立不表现为教训、裁断,甚至判决的冰冷的铁面.而是以“泯灭自我”为条件.并且在与创作主体的交流融汇中得到丰富和加强。因此,对于批评者来说,作品并非认识的对象,而是经验的对象;批评主体在经验中建立和强化.并由此确立批评的独立性。
倘若批评是一种独立的艺术.那么批评也就是一种“表现”,表现“它自己的宇宙,它自己深厚的人性”。于是而有“所谓的风格,或者文笔”。风格即是“人自己”,表现自我,同时就“区别这自我”.“证明我之所以为我”。其难在于一个“诚”字。近年来,批评界不时冒出一两声对文采的呼唤.李健吾的议论可以使我们豁然开朗:批评要有文采,但这文采决不是外加的甚至外人的“润色”,它“是内心压力之下的一种必然的结果”。
由此出发,李健吾把“自我”作为批评的“根据”。文学创作中“张扬自我”虽然不是新鲜事,但在批评中。“自我”却一直被忽略。从这个意义上说,李健吾建立起了一种批评的自我意识,他认为强调“自我的发现”的结果就是必然宣告“批评的独立”,批评也就由充当文学的附庸而转为一种独立的创造“艺术”。
印象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相对主义和怀疑论,认为宇宙万物永远都处于变动的状态,不可能真正把握客观真实,一切所谓“真实”都无非是一种感觉,是相对的、主观的。这样,印象主义者就特别强调以个人的感觉与印象去取代外在的既定的批评标准。或者说,干脆否定任何批评标准。
由此出发。李健吾也否定批评中存在任何客观的固定的标准。对于许多批评家都特别关注作品的所谓“客观意图”。他认为是不存在的,因为即使是作者本人也不一定就能说得清楚,那么批评家就更加无从解释了。更何况人与人的差异极大。同样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解释。所以任何解释也都无所谓是否合乎标准。所以,李健吾的批评重在对于作品的整体的审美把握。首先是作品,首先是阅读,首先是体味。“批评的对象也是书”,“凡落在书以外的条件。他尽可置诸不问”。首先“自行缴械,把辞句、文法、艺术、文学等武装解除,然后赤手空拳.照准他们的态度迎了上去”。要用“全份的力量来看一个人潜在的活动,和聚在这深处的蚌珠”,要“像一匙白松糖浆,喝下去,爽辣辣的一直沁到他(作者)的肺腑”。否则,“缺乏应有的同情”,就“容易限于执误”。他强调直觉,强调感受,“批评的成就是自我的发现和价值的决定”。据说如今有的批评家很少读作品,或是浅尝辄止,他们的批评隔靴搔痒,戳不到痛处,也就难怪了。
二、实质上。他是在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理论现代化
正如温儒敏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所说:“中国传统批评思维方法不无精微之处,在和世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批评理论的比较中。中国古典形态的批评确能独具特色。一般而言,我国传统批评多采用的诗话、词话、小说评点等松散自由的形式,偏重直觉与经验,习惯于作印象式或妙悟式的鉴赏。以诗意简洁的文字,点悟与传达作品的精神或阅读体验;另有一种传统批评的路数则截然不同,那就是作纯粹实证式的考据、注疏和索隐。但是不管哪一种,都不太注意语言抽象分析和逻辑思辨,缺少理论系统性。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所依赖的不是固定的理论和标准,而是文人大致相同的阅读背景下所形成的共同的欣赏力和判断力,这些都是沟通批评家与作者、读者感受体验的桥梁。”
如果我们抛开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主义与术语.仔细看一看李健吾所作的许多评论,用心体会一下的话,就会发现李健吾虽然被冠以印象主义,但他对许多作家作品的精微的议论却更令人想起中国古典的文学评论,如《文心雕龙》、《人间词话》等等。他之所以推崇印象主义,是因为它从本质上与中国的古典文学批评是相通的,李健吾是想用印象主义的理论来收束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使之更富有操作性。更容易符合现代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