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工艺流程设计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在我国城市污水厂通常与排水管网的铺设同期进行或按城市规划中远期进行建设,因此污水厂建成后所接纳的水量、水质会与设计值存在一定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往往在污水厂运行初期较为明显。同时小城镇污水厂具有进水水质水量随季节变化明显的特点。这都要求污水厂在运行中需要根据实际条件进行运行模式与参数的调整,以实现最佳的处理效能和能耗的节约。作为一种SBR的变型,CAST工艺不但继承了其耐冲击负荷强、运行方式灵活、能耗低等特点,而且进一步强化了抗污泥膨胀和脱氮除磷性能,使其成为了适合我国国情,特别是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小城镇的污水处理技术[1,2]。但CAST工艺在我国的研究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虽然在国外的应用积累了较多经验,但其运行条件和客观环境与我国实际存在较大差别,难以直接借鉴[3,4]。本文以重庆市万盛污水厂为研究对象,在常温较低污染物浓度、低C/N条件下进行了运行模式调控研究,在提升脱氮效果的同时大幅度的降低了运行能耗。
1 工程概况
1.1 工艺流程
万盛污水处理厂位于重庆市万盛区万东镇,占地约3ha,总设计处理能力为5×104m3/d,服务人口约15万。一期工程处理能力2×104m3/d于2007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主体采用CAST工艺,生物脱氮,生物辅以化学除磷。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万盛污水厂工艺流程
Fig.1 Flow chart of treatment process of
Wansheng WWTP
CAST生化池按近期规模2×104m3/d进行设计,分为两组4个池子,单池尺寸为30m×18m×6.8m,有效水深为5.8m;生物选择区容积为282m3,主反应区容积为2850m3;最大滗水深度为1.6m;充水比为0.2~0.2.8;SRT为18d节能减排论文,HRT为14h;设计循环周期为4h,其中进水/曝气2h、沉淀1h、滗水1h。
1.2 水质水量
表1为万盛污水厂的设计进出水水质。
表1 设计进出水水质
Tab.1 Design quality of influent and effluent
Mg.L-1
项目
COD
BOD5
SS
NH3-N
TN
TP
进水
360
180
220
35
40
5
出水
60
20
2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200-03
毕业设计是理工科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毕业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强化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着力点。
相对于其他教学环节,毕业设计环节独具的培养功能是促进学生全面系统地总结、巩固和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相对集中地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亦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论证的重要依据。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和作用
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包括毕业实习、收集设计资料、撰写设计说明书、绘制工程图纸和设计答辩各个教学环节,都渗透相应的具体明确的培养目的和作用,归纳起来有:(1)培养学生探求真知的科学精神、优良的人文素养和品质,以及改革创新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独立获取、探索和开发新知识的能力。(3)训练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功,包括实验研究和设计方案的制订,数据测定、整理和处理方法,调试和使用新型仪器设备,工程技术计算和图表绘制的能力,特别是计算机应用能力。(4)查阅、选取和使用技术参考文献资料和工程技术手册的能力。(5)编辑设计文件、写作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
二、毕业设计的工作程序
毕业设计工作通常按下列程序进行:(1)确定指导老师和设计题目。(2)拟定和下达教师拟定的设计任务书,设计前发给学生。(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作开题报告(是否进行根据题目而定)。(4)学生赴生产单位进行毕业实习,收集设计资料。(5)撰写设计说明书(包括绘制工程图纸)。(6)组织毕业设计答辩(由专业教研室或院系负责)。(7)评审设计说明书(有指导老师和专聘的评阅人进行)。(8)评定设计成绩。
三、毕业设计的选题
1.选题的重要性。选题是否恰当是能否保证设计质量和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关键。选题的重要作用是很大程度上决定设计水平和应用价值,能促使学生消化和扩展专业知识,进行知识重组,以至确定学生今后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的方向,成为日后专业深造的导航标
2.选题的原则。选题时要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实践教学基本要求。(2)具有应用价值。(3)具有可行性。(4)具有创造性。(5)具有科学性。
3.选题的途径和方法。(1)选题的途径包括:从生产实践中、科研项目中、市场需求中或实验教学中选题,从专业发展方向的前沿选题,结合个人兴趣爱好选题。(2)选题方法有多钟:如教师提供、学生自选、师生商定。如承担教师科研课题中的子课题或其中部分研究(设计)模块,原则上学生每人一题,多名学生合作的题目,须明确各人的主攻或侧重点。
四、毕业设计的基本内容
1.设计说明书内容结构。设计书是毕业设计主要的书面文件,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设计思想、设计能力和对题目及其背景知识掌握的深广度。毕业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工程设计计算书,除了有关的计算内容外,还包括可供选择的方案、选择依据和方案论述;除了符合工程实践要求外,还要满足教学上的基本要求。根据国家标准(GB7713-87)的规定,一份规范的毕业设计说明书通常由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其他部分所组成。(1)前置部分:封面;题名页(扉页);序言(绪论,前言);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目录。(2)正文部分:引言;正文;结论。(3)其他部分:参考文献;谢辞;附录(必要时)。
2.正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1)主要内容。正文包括的主要内容一般有:①概述。②生产方法(工艺路线)的选择。③工艺流程设计。④工艺计算。⑤设备的设计计算和选型。⑥车间设备布置设计。⑦管道布置设计。⑧三废防治和环境保护。⑨技术经济分析。(2)写作要求。正文是设计说明书的核心内容,最能体现设计的质量和水平。理工科大学的毕业设计,虽然不同学科(专业)的设计对象、内容和方法各有差异,但具有下列共同要求:①在设计内容上,资料翔实可靠,分析问题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结构明确;实验数据真实可靠,重复性好,实验结果能从一定理论高度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独立见解或新意。②在表达形式上,立题突出,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文体格式规范,符合国家标准。③在治学态度上,实事求是,不夸大渲染,不因“为我所用”而主观臆断,任意取舍,更不能抄袭编造。
3.概述。概述一般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产品介绍,包括产品名称、用途、化学结构式、分子式、性能(理化性质)、质量标准及检验(测定、鉴别)方法、处方和辅料介绍等。(2)产品在国民经济和民生中的作用和市场需求。(3)产品在国内外的生产、开发概况和发展远景。(4)生产方法简述。(5)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和水、电、气等地区性供应条件。
4.生产方法(工艺路线)的选择。根据查阅和在实际生产中收集到的生产资料和工艺技术参数,对该产品当前在国内外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对比,选定最佳生产方法,作为工艺流程设计的依据
5.工艺流程设计。生产方法确定后,即可进行工艺流程设计,益据此确定车间设备布置。(1)工艺流程设计主要任务和成果。主要任务:①确定工艺流程的组成,即确定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和排出物等的来去走向和顺序以及整个生产过程所需的各单元操作的组合方式、顺序及相互间的连接,以达到据此流程可由原料变成产品的目的。②确定载能介质的技术规格和流向(制药工艺中常用的载能介质为水、水蒸汽、冷冻盐水、压缩空气等)。③绘制工艺流程图,即以图解形式表示出从原料到成品的流程中物流和能量发生的变化和走向以及生产中采用的设备;生产中所需控制的工艺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等)及其检测控制点。④编写工艺操作方法(设计说明书),包括原辅料和中间体的名称、规格、用量,工艺操作条件(温度、压力、流量、时间等),控制方法和设备名称等。成果:工艺流程设计的成果是初步设计阶段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操作方法说明。(2)流程设计的基本原则。①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②满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要求。③尽量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④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流程,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原来利用率,降低原辅料消耗和生产成本。⑤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⑥尽量减少三废排出量,实施三废综合利用、处理和回收。⑦考虑现代过程装置的趋向(大型、高效、节能、自动化、机械化、微机化)和精细产品的趋向(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3)流程设计的基本程序。①对选定的生产方法进行工程分析和处理。②绘制工艺流程框草图。③绘制物料流程图。④绘制设备工艺流程图。⑤绘制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6.工艺计算。工艺计算注意包括物料平衡计算(简称物料衡算)和热(能)量平衡计算(简称热量衡算)。
7.设备的选型和工艺计算。制药工艺所用设备分为定型设备和非定型设备两类。定型设备是厂家已标准化和系列化的产品,可按工艺要求,在有关产品说明书中选用。非定型设备是满足制药工艺特殊要求的专用设备,须按工艺要求进行专门设计和制造。对毕业设计而言,从教学要求考虑,根据专业特点,一般只须对1~2个主要设备(以非定型设备为主,也可选定型设备)进行工艺性计算,对辅助设备直接进行选型即可。选型方法在相关教科书、手册中均有详细描述,可以查阅。
8.车间布置设计。在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设备设计选型等工作完成以后,就可着手进行初步的车间布置设计。车间布置是否合理,关系到项目的总投资、设备的安装、检修、操作环境的安全方便和经济指标的完成等问题,因此必须统筹考虑。
制药工业包括原料药工业和制剂工业。原料药工业包括化学合成药、抗生素、中草药和生物药品的生产。原料药属精细化学品,在车间布置设计上与化工车间有共同的特点。但制药产品(原料与制剂)是关系到人的健康和生命的特殊产品,必须严格保证质量。原料药生产的精制、烘干、包装工序和制剂生产的灌封、制粒、干燥、压片等工序,其车间的新建、改造必须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9.管道布置设计。管道设计内容就是管道布置图的内容。管道布置设计主要包括管道设计计算和管道布置设计两部分内容。
10.三废防治和环境保护。在制药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中,可能会有毒害物质,对人类生活危害极大。因此毕业设计中必须具体体现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环保意识,把三废防治和环保措施列为重要的设计内容。根据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采取综合利用原材料,变废为宝和减少三废排放量的有力措施。
(1)废水处理方法。废水种类复杂,处理方法有多种,一般分成四类,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化法,见下表,可根据废水的特点加以选用。
(2)废气处理方法。废气处理分除尘法和气体净化法两类。
(3)废渣处理方法。制药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统称为废渣,包括工业原料渣、反应物渣和未反应完全的原料渣等。废渣往往是可以利用、转化为其他材料的有用资源。因此,废渣处理首先应研究其资源化的途径,变废为宝,然后才考虑填埋处理(见下表)。
11.技术经济分析。技术经济是指技术方面的经济指标问题。正确可靠的药物生产工艺设计体现为技术上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对此进行评价,需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基建投资概算。在毕业设计中,技术经济分析部分一般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即劳动人员的编制和产品生产成本的概算。
(1)劳动人员的编制。劳动定员数是工厂投产后全面达到设计指标和正常管理水平的标志。根据劳动定员数和计划产量(或产值、利润)相比较可以算出劳动生产率。①编制全厂人员的依据:a.工厂和车间的生产计划。b.劳动定额、产量定额、设备看管定额和服务定额。c.工作制度(连续或间歇生产、每日班次数等)。d.出勤率(全年扣除法定节假日、病、事假等因数的有效工作日和工作时间数)。②劳动定员的类别和组成。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实行责任制,人工实行岗位制。劳动人员确定后,列出车间(或工段)定员表和全厂定员表。
(2)产品生产成本概算。生产成本是反映工厂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之一。
产品车成本的组成如下:
①原材料费(原料+主要材料+辅助材料)。
原材料费=消耗定额×该种材料价格
式中:材料价格系指材料的入库价格
入库价格=采购价格+运费+途耗+库耗
式中:途耗指原材料采购后运进仓库前运输途中的损耗
库耗指原材料入库至出库间的损耗。
②燃料费(煤、重油等),计算方法与原材料费相同。
③动力消耗(水、电、风等)。
动力消耗费=消耗定额×动力单价
④生产工人工资及附加费。
生产工人工资及附加费=(某产品生产工人平均工资+附加费/某产品年产量)×某产品生产工人人数
⑤车间经费。
车间经费(项目建设前期估算)=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维修费+车间管理费
⑥企业管理费。
企业管理费=车间成本×企业管理费百分率
式中:车间成本=原材料费+燃料费+动力消耗费+生产工人工资及附加费+车间经费
⑦销售费用。销售费用=产品销售额(或工厂成本)×销售费百分率 其中:工厂成本=生产成本+企业管理费
以上①~⑦项费用相加,构成了产品生产成本(又称销售成本)。
⑧产品出厂价格。
产品出厂价格=生产成本+税金+利润
参考文献:
[1]周永强,胡玉杰,武卫莉.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2]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等.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化工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中国有色集团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原红透山铜矿)已具有50年的生产经历,为采、选、冶联合企业。目前,矿山保有地质储量900万吨,选矿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都达到了历史较好水平,铜回收率:92.57%;锌回收率:73.22%;硫回收率:73.50%。前几年由于处理矿量逐年增加,矿石性质随着开采深度的变化也发生着变化,原浮选设备已不适应选别工艺的要求,导致生产指标下降。通过对充气式浮选机的研究和原浮选设备的对比分析,铜、锌、硫浮选设备全部改用充气机械搅拌式浮选机,提升了设备装备水平,改善了技术作业条件,使三种产品的回收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1 原矿性质
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为典型的铜、锌多金属硫化矿石,矿床类型为中温热液充填交代矿床,并以充填为主交代为辅。
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等,主要脉石矿物有绿泥石、石英、绢云母、透闪石、角闪石、绿帘石和方解石等。
矿石中铜、锌与铁的硫化物致密共生,闪锌矿、黄铜矿沿黄铁矿裂隙充填交结,具有交代溶蚀作用,黄铜矿呈点滴状分布在闪锌矿中,矿石中的黄铜矿、闪锌矿、磁黄铁矿嵌布紧密。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磁黄铁矿均赋存于石英—绢云母片麻岩中。毕业论文,回收率。毕业论文,回收率。黄铁矿、闪锌矿、磁黄铁矿以粗粒为主,黄铜矿以细粒为主,粗粒较少。金属矿物嵌布极不均匀。
2生产工艺流程
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采用的是两段磨矿、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即两段连续磨矿、优先选铜、铜尾选锌、锌尾选硫的优先浮选工艺。此工艺于1991年7月改造并投入运行后,比较适合选矿厂的选矿生产。经过几次局部改造后,各项技术指标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工艺流程详见图—1
工艺流程图图—1
3 改造前存在的问题
优先选铜浮选工艺的最初设计生产能力1400t/d,为了发挥规模效益,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选矿厂的处理矿量逐年增加,由优先浮选改造之初的40多万吨/年扩大到60多万吨/年。处理矿量的增加造成浮选设备生产能力不足,导致原有的设备配置与生产作业量不匹配,进而导致选矿工艺条件达不到要求,最终影响选矿生产指标,通过对前几年的指标统计分析(见表—1)可说明浮选时间短和浮选设备生产能力的不足。
历年来主要技术指标统计 表-1
年份 矿量 原矿品位(%) 回收率(%) 改造情况 (万吨) 铜 锌 硫 铜 锌 硫 94 48.5 1.449 2.584 21.304
89.55 71.48 70.88
95 51.93 1.491 2.466 20.432
90.50 72.7 71.64 增加4台浮选机 96 54.21 1.46 2.444 20.515
89.6 70.58 67.45
97 56.82 1.477 2.408 20.386
90.51 70.4 68.11
98 61.77 1.466 2.532 21.911
90.14 71.7 69.51
99 62.62 1.507 2.52 20.691
89.94 71 69.14
2000 61.7 1.59 2.28 19.950
90.26 72.4 69.09
2001 64.7 1.529 2.55 20.937
91.04 72.51 70.65
2002 64.88 1.57 2.479 20.228
91.16 72.12 62.92
2003 64.45 1.605 2.400 20.748
91.41 72.33 72.7
2004 57.8 1.659 2.324 21.206
91.55 71.52 71.95
2005 53.5 1.618 2.287 20.700
实习地点: 自贡市第一水厂(长土)
自贡市中联环水净化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
实习时间: XX年.3.12至XX年.4.9
自贡市第一水厂实习
(一).水厂简介: (二).实习内容:
1.了解城市水资源情况,水厂水源情况,水厂厂址选择原则,出水水质要求。 水厂水源情况:主要水源是双溪水库的优质水,其备用水源为旭水河河水。
水厂地址:在旭水河的上游土丘处,距河岸较近,便于修建岸边式的取水泵站。地距供水区:贡井区、自流井区的位置相对较近,且方便来水从荣县的双溪水库重力自流到自贡市的长土镇。距公路较近,交通方便。
出水水质:采取远程在线监控:原水水质控制点(在线浊度监控仪、原水水质采样导管)、滤前水质控制点、滤后水质控制点(水质取样、浊度、余氯量监测仪)、出水水质控制点、出水水量计、出水水压表,严格控制出水水质。
2.了解水厂的规模,工艺流程,平面及竖向布置情况。
水厂规模:自贡市供排水公司第一水厂规模为10万m3/d的老水厂
工艺流程:
3.了解水厂使用净水药剂(混凝剂、助凝剂)的品种、投量和投加方式方式;消毒方法、投加量及投加设备。
4.熟悉和了解各单项构筑物的型式、构造、工作过程、基本设计参数以及运行管理的内容、方法和经验。
1)取水构筑物:设计原则及位置选择,形式和构造,操作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取水泵房的布置,给水水泵的选择及附属设备的选择。
2) 混合、反应设备(絮凝池):混合设备类型,设计运行参数。反应池形式、构造及设计要点,设计运行参数(流量、停留时间、g、gt)。
3) 斜管沉淀池:构造、工作特点、设计运行参数和附属设备情况。
4) 重力无阀滤池:构造,工艺尺寸,配水系统形式,滤料种类,级配及层数,冲洗方式、强度及历时,膨胀度,冲洗水的供给及排除,管廊布置,自动控制设备,滤池运行操作程序,处理效果等。
5) 消毒设备:消毒方法,加氯量,加氯间及氯瓶库布置。
6) 清水池及送水泵站:清水池容积、构造及尺寸,送水泵站的工作特点,水泵布置和调度方式。
5、了解水厂自动化设施及运行情况。
6、了解水厂的组织管理及运行的指标,包括人员编制、漏失水量和水厂自用水量,每吨水的电耗、药剂消耗量、制水成本和水价等。
(三)实习体会:
通过到水厂实地参观学习,首先对水厂近期的工作情况,工作任务,水源问题,生产工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对水源的突变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有了初步的了解。其次,实地观察制水工艺,这是一座的传统工艺,60年代建成时产水几千吨,后由于城市的发展需要,经改造扩建后变成2万吨、3万吨、8万吨,其中无阀重力式滤池老系统是95年建成投产,新系统是99年建成投产,逐渐完成生产能力增大的改变,对处理工艺:絮凝—沉淀—过滤的工艺流程,以及其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将理论联系实际,从理论认识到感性认识,更加深刻地掌握了以往所学的知识,理论指导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理论认识不完善、不全面的地方,更发现了一些自己错误的认识,再结合书本,进一步纠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以此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四)实习反思: 水厂设计的不足:1.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到水厂的发展需要,没有预留足够的发展用地。2.对水源水质、水量的变化,以及一些突发性问题没有足够的预见,所以在问题出现时,没有及时的解决方案。3.由于水厂的建立是在60年代,虽然后经过一系列的改造,但其生产工艺仍然较为落后,抗冲击能力较弱。
反思: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站在一个高度看问题,分析问题要深刻、仔细、全面,尤其是在我们做设计的时候。
二.自贡市中联环水净化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实习 (二).实习内容:
1.了解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原则、工艺流程、投资模式。
污水处理厂厂址:自贡市大安区和平乡金子村(戴家坝)釜溪河旁,地处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和釜溪河城区河段下游。
工艺流程:厌氧+改良型氧化沟
鼓风机房
↓
进水→粗格栅→细格栅→提升泵站→沉砂池→厌养池→氧化沟→二沉池→出水
↑ ↓
外运填埋←脱水机房← 回流泵房
污水处理采用厌氧——氧化沟处理工艺。工程建成后,对环评时的工艺流程作了稍微改动,主要变动在将转盘曝气更改为鼓风曝气,并撤消了选择池和接触池工序。该污水处理工艺因为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比一般的生物处理法长得多,悬浮状有机物与溶解性有机物同时得到较彻底的降解,因此,活性污泥在系统中已得到高度稳定,故剩余活性污泥只需进行浓缩脱水处理从而省去了污泥消化池。处理流程的简化减少了占地面积,节省了基建投资,并便于运行管理。
投资模式:bot模式,实现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和资源向资本的转变,最大限度分散了政府公益性环保项目建设和运行的风险。
2.了解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及平面和竖向布置情况。
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总规模10万t/d,一期工程5万t/d。
3.了解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组成及进出水水质,处理能力,处理程度,处理效率,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的工艺流程以及构筑物选型等情况。
4.熟悉和了解各项构筑物的形式和构筑,基本设计参数,运行方式和运行管理的确各种控制指标。
一级处理部分:
1)泵房:格栅的设计尺寸,栅条间距和断面形状,格栅倾角,栅间流速,截留污物量和污物清除方式;集水池形式、尺寸及容积;泵房形式、平面布置、主要工艺尺寸,泵及电机的选取、泵的启动方式,进出水管的管径及高程布置等。
高通量反应堆是一种重要的工程试验堆,具有较高的中子通量水平,堆内通常有多个不同的辐照空间和特殊辐照设施,可以用于进行动力堆的研究,或用于材料、化学、同位素、医学等领域的辐照研究工作。鉴于高通量堆的重要特性,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高通量工程试验堆,虽然种类和堆型有所差异,但都具有高中子通量和较大辐照空间的特点。
作为重要的工具堆,高通量堆通常造价较高,其运行和维护费用也比较昂贵,除了常规运行时的燃料消耗以外,其反应堆内部设备的装拆、检修、维护等活动也是影响其性能以及运行成本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反应堆设计和建造初期,就应对堆内设备的装卸、转运、贮存工艺进行综合考虑,开展试验和研究,规划专用设备工具并进行研制。
1 堆内设备装卸总体方案
高通量堆为水池型反应堆,反应堆压力容器整体置于堆厅水池内,运行期间反应堆水池内一直保有一定的充水量。研究堆的反应堆结构比较特别,为了便于开展各项试验,堆内设置了许多用于试验的专用装置,堆内结构的设计也更趋向于试验操作的便利性,因此增设了不少的辅助机构,这样就提高了堆内设备装卸的复杂性。
高通量反应堆的堆内设备由三个主要的功能部件构成,分别为上部堆内构件、下部支承组件以及堆内测量组件。其中,上部堆内构件包括燃料装卸辅助转换架、吊篮组件、控制棒导管及支架等结构;下部支承组件上安装有测量装置固定板,组件的每一个控制棒孔道内安装有缓冲装置,用于实现控制棒落棒时的水力缓冲;堆内测量组件包括了堆内、堆外中子测量装置、堆芯温度测量装置,所有的测量装置都有相应的支承结构,保证其在反应堆的正确位置就位。
堆内构件装卸的难度在于内部操作空间狭小,而各部件均有不小的重量和一定的复杂程度[1]。所有的堆内设备都必须合理规划其初次安装定位、检修维护时的拆除、转运、暂存,以及检修完成后的复装,保证所有的设备都能得到有效的维护,确保反应堆的运行安全。堆内设备的装卸总体方案包括拆卸工艺和安装工艺方案,初次安装定位与复装流程相同,但复装时还需要考虑放射性防护问题,因此方案相对更为复杂。总体方案如图1所示,按照反应堆从外到内的顺序,根据堆内设备之间的相互装载关系进行拆卸和复装。拆卸过程中,首先拆卸的是控制棒组件以及驱动机构、控制棒导管等,之后拆卸堆内和堆外测量组件,以及与之相应的支承结构,最后拆卸上部堆内构件和下部支承组件。复装是拆卸的逆过程,但由于复装精度要求较高,因此使用了许多专用辅助装置来保证在强辐照场下完成对中及安装就位的操作,同时,堆内构件的装拆工具必须满足特殊的设计要素如水下远距离操作,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范文防止人员辐射等[2]。
2 装卸工艺系统设计
2.1 主要工艺流程
作为燃料装卸贮存系统的相关设备,堆内构件的装卸应严格遵守燃料装卸及贮存系统设计准则的相关原则,将人员辐射安全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同时应保证设备安全、有效的监测并控制堆内设备的装卸精度。
在确定了装卸总体方案后,根据总体框架逐步细化形成详细的工艺流程;将工艺流程进行步骤分解后针对每一步操作规划专用装卸工具设备,为整个工艺过程配备完善的设备系统,确定每一项设备的功能及满足的技术指标等;最后开展工艺系统设备的详细设计,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设备的性能指标、使用环境特点及要求、运输、现场使用及存放方案等,最终完成设备的设计和加工制造,形成完整的堆内设备装卸工艺系统。
根据总体装卸方案,堆内设备拆卸采取由外围至核心的拆卸方法,从驱动机构和控制棒组件开始拆卸,直至内部的堆内组件,逐步将堆内设备全部拆卸出堆。装卸工艺流程见图2所示。
2.1.1 驱动机构拆卸工艺流程
除了压力容器顶盖以外,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结构是反应堆的另一个重要的压力边界。高通量试验堆的驱动机构设置在反应堆底部的堆下小室内。驱动机构共分为两层,依据其布置特点,按照由外及内的顺序进行拆卸。拆卸驱动机构前,首先将控制棒组件取出。控制棒组件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互相连接后再与丝杠连接,驱动机构通过控制丝杠的升降带动控制棒对堆芯的反应性进行控制。基于此种连接方式,同时为避免拆卸时放射性冷却剂漏入堆下小室,驱动机构采取上下两端分别拆卸的方式,即打开压力容器顶盖,从上部吊取控制棒组件,依次取出丝杠与控制棒连接杆并吊离堆芯进行暂存和检修维护,带强放射性的控制棒组件则直接从水下转运至贮存设施内。完成上端的拆卸后,关闭压力容器底封头管座上的隔离阀,使用专用设备按照由外至内的顺序对驱动机构进行拆除。拆除完毕的驱动机构必须考虑运输问题,由于堆下小室内空间和运输通道狭窄,必须采用专用的运输设备将驱动机构零部件转运至检修层进行维护。从装卸环境空间来看,驱动机构装卸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堆下小室空间小且放射性强,故提出了提高装卸操作效率的基本需求。
一、工艺流程及施工准备
(一)工艺流程
施工前必须全面掌握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因钻孔设备不同,其施工工艺流程也不一样。现以冲击成孔为例,其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孔清孔清孔检查安放钢筋笼吊放导管检查沉渣厚度灌注砼拆除导管桩头处理检查验收。
(二)主要准备工作
1.开工前施工单位结合场区内的具体情况编制施工方案,提前报送监理部进行审查。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图纸和施工方案交底。
2.认真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测量定位是整项工作的关键,它关系到孔位的准确性,钻孔的垂直度及基准面的标高的至关因素。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严格按三检制的要求层层落实,及时与监理沟通,与监理认真复核并与验收相结合,偏差要严格控制在设计或规范允许范围内。
3.钻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整稳固、不倾斜和位移,并采取一定的固定措施放止钻进过程中位移和摇晃。为控制钻孔深度,对每桩位地面测设标高,以便施工控制和记录。钻机就位时,应采取措施保证钻具中心和护筒中心重合,其偏不大于2 cm。护筒有导正钻具、控制桩位、防止孔口坍塌、台高孔内静压水头和固定钢筋笼等作用,应认真埋设。护筒内径比桩直径宜大10~15 cm,并视地面情况而定。护筒壁厚由4~10mm厚钢板经卷制焊接而成,护筒底口应超过杂填土深度;上口应高于地面20cm,护筒间连接时要求对焊平直,密封性好,上口加焊吊环。埋置时护筒中心轴线对正桩位中心,其偏差不宜大于20 cm,护筒外围用黏土分层回填夯实。
钻机是钻孔及灌注混凝土的支架,要安装平整稳固、安全,并具有一定的刚度,在钻孔中或其它操作时,不易产生位移和晃动。应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和设计资料选用适当的钻机种类、型号,并配合适用的钻头。在钻孔过程中,成孔中心必须对准桩位中心,钻机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位移、倾斜和沉陷;安装就位时,详细测量后底座用枕木垫实塞紧,顶端用缆风绳固定平稳,并在钻孔过程中经常检查,以保证转盘面水平、钻机机架垂直,进而确保桩身的垂直度和孔径大小均匀。
二、原料选用与砼灌注
砼骨料宜优先选用砾石或卵石,最大粒径
砼灌注分为首批砼灌注与后续砼灌注及后期灌注三个过程。在前一过程中,砼灌注量与泥浆至砼面高度,砼面至孔底高度,泥浆的密度,都与导管内径及桩直径有关。孔径越大,首批灌注的砼量越多。由于砼量大,搅拌时间长,因此可能出现离析现象,首批砼在下落过程中,由于和易性变差,受的阻力变大,常出现导管中堵满砼,甚至漏斗内还有部分砼,此时应稍拉导管,晃动漏斗,以便迅速向漏斗加砼,这样能使砼顺利下滑至孔底,下满后,继续向漏斗加入砼,进行后续灌注。在后续灌注中,当出现非连续性灌注时,漏斗中的砼下落后,应当牵动导管,并观察孔口返浆情况,直至孔口不再返浆,再向漏斗中加入砼。
牵动导管的作用有两点:
1.有利于后续砼的顺利下落,否则砼在导管中存留时间稍长,其流动性能变差,与导管间摩擦阻力随之增强,造成水泥浆缓缓流坠,而骨料都滞留在导管中,使砼与管壁摩擦阻力增强,灌注砼下落困难,导致断桩。同时,由于粗骨料间有大量空隙,后续砼加入后形成的高压气囊,会挤破管节间的密封胶垫而导致漏水,有时还会形成蜂窝状砼,严重影响成桩质量。
2.牵动导管增强砼向四周边扩散,加强桩身与周边地层的有效结合,增大桩体摩擦力,同时加大砼与钢筋笼的结合力,从而提高桩基承载力。
在砼灌注后期,由于孔内压力较小,往往上部砼不如下部密实,这时应提高漏斗增大落差。以提高其密实度。当然在控制砼初凝时间的同时,必须合理地加快灌注速度,这时提高灌注质量十分重要,因此应做好灌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灌注过程中各道工序的密切配合工作。
三、选择打桩顺序
打桩顺序一般分为:由一侧向单一方面打,自中间向两个方面对称打,自中间向四周打。打桩顺序直接影响打桩速度和桩基质量。因此,应结合地基土壤的挤压情况,桩距的大小,桩机的性能,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经综合考虑予以确定,以确保桩基质量,减少桩机的移动和转向,加快打桩速度。
四、结语
施工人员要认真学好专业基础知识,认真总结,正确应用有关规范;熟悉地质资料、设计图纸、相关文件及各项技术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抓好施工准备、成孔、清孔、水下砼灌注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确保灌注桩的成桩质量。
年春末夏初,太湖流域蓝藻暴发,导致太湖流域周边若干个县市的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群众的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地威胁。根据国家和江苏省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部署,2008年底前江苏省需完成对太湖流域139个已投运、30个在建城镇污水处理厂的除磷脱氮提标改造,尾水水质排放指标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1工程背景
镇江市丹徒污水处理厂位于丹徒新区工业园区南部,服务范围9.9km,工程设计规模4×10万m/d,其中一期工程土建2×10m/d,设备安装1×10m/d,采用百乐克(BIOLAK)工艺,出水排入小泾河,该河属于太湖流域水系,设计出水指标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2005年12月建成试运行,具体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丹徒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Fig.1FlowchartofDantuWWTPprocess
丹徒新区的经济结构是以物流、商贸、旅游为重点产业,工业园区以机械、电子等轻污染企业为主,污水厂进水是丹徒新区的生活污水和类似生活污水水质的工业废水,考虑到园区产业发展定位以及新建的管网全部是雨污分流制,本次升级改造设计仍采用原设计进水水质,丹徒污水处理厂目前进、出水水质及排放标准如表1所示:
表1丹徒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Tab.1InfluentandeffluentqualityanddischargestandardsofDantuWWTP
项 目
COD
(mg/L)
BOD (mg/L)
SS
(mg/L)
NH -N (mg/L)
TP (mg/L)
进水标准
400
200
200
25
4
实际进水
216
72
87
16
1.2
出水标准
60
20
20
8(15)
1.5
实际出水
46
8
18
12
0.9
升级改造出水标准
50
10
论文摘要:采用地下渗滤系统处理淇池流域的村镇生活污水,进行了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工程设计处理水童为30m3/d,设计水力负荷为0.08m3/(m2·d)。该工程对COD,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86.7%,85.5%和96.5%。工程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不高,管理简单,兼具有美化景观的作用,并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由于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到滇池,使得滇池中的氮磷污染物不断富集累积,造成了水体的严重富营养化,直接威胁到昆明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研究表明,滇池流域中50%以上的氮、磷来自农村面源,因此面源污染控制是全面实现滇池水质目标的关键川。
滇池流域有农业人口70余万,分散在全流域的大小村落,由于绝大多数农村无下水道系统,使污染的发生非常分散。村镇生活污水是滇池流域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经济有效的工艺对村镇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是滇池富营养化控制的重要环节。考虑到农村经济基础差,农民管理水平低的现状,本课题选择具有基建和运行费用节省,管理简单,氮磷去除效果好等特点的地下渗滤系统对滇池流域的村镇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1地下渗滤系统设计
1.1设计基础资料与依据
由于国内缺乏对村镇生活污水治理的基础资料,设计前进行了为期2年的场地信息调查及现场工艺试验研究,获得了主要的设计资料,确定了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
(1)确定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及水质。在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的4个行政村,采用普查和典型户跟踪调查两种方式对村镇生活污水的排放规律进行了深入调查。普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内容包括家庭人口、取水方式、日用水量、洗衣方式、洗澡方式、家庭厕所等。共调查农户530户,占4个村总户数的27%。选择16户作为典型户,连续3天跟踪调查排放污水的水量及水质。
(2)地下渗滤系统的工艺研究工’一3]。通过地下渗滤小试和中试系统的研究,对不同填充介质及不同运行条件和环境条件下地下渗滤系统的工艺特性和污染物去除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确定了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和地下系统的工艺参数。
(3)获取示范区的气象、水文资料。主要包括面源污染控制示范区近3年里气温、降雨量、蒸发量、地下水位及滇池水位变化等资料。
(4)地形勘测。为村内生活污水的沟渠收集系统设计和污水处理的场地选择提供依据。
1.2水质水量
(1)设计水量。有效服务年限按20年考虑,人口年增长率按当地农村地区的9隔考虑,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按35L/(人·d)计算,生活污水收集率取90%。计算得到示范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服务人口为957人,工程设计处理水量为30m3/d。
(2)设计进水水质。COD250mg/L,55120mg/L,磷smg/L,总氮15m酬L。
(3)设计出水水质。基于总量控制的基本原则,确定地下渗滤系统的设计总氮去除率大于85%,设计总磷去除率大于80%,设计COD去除率大于80%。
1.3工艺流程
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地下渗滤系统的工艺流程见图1。经示范村内污水沟渠收集系统汇集的生活污水依靠重力流入污水处理系统。由于村里的生活污水多数为明渠收集,容易混人垃圾,因此在进水渠中设置格栅拦截水中的大块物体。然后,污水进入预沉池,通过沉淀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以防止后续地下渗滤系统中土壤孔隙的堵塞。在昆明地区的6-9月份降雨量很大,因此在预沉池的进水口一侧设置暴雨溢流口。
预沉池处理出水进入调节池,然后通过水泵将污水提升至地下渗滤系统,通过土壤、植物、微生物的综合净化作用实现对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的有效去除。处理出水经集水管收集后排入农田排灌水沟渠,用于周围农田的浇灌。
1.4主要处理单元设计
1.4.1格栅
采用不锈钢制人工细格栅,置于进水渠道上,格栅宽0.6m,长lm,栅条间隙10mm。格栅倾角采用45。由于污水处理系统规模比较小,因此采用人工的方式清除格栅拦截的悬浮物。
1.4.2预沉池
预沉池可以有效沉淀污水中粒径较小的无机和有机颗粒,减小后续地下渗滤系统的负荷,防止土壤孔隙的堵塞。预沉池设计水力停留时间取3h,预沉池长2.5m,宽1.5m,深1.6m。池体采用砖混结构,内壁贴防渗膜。
1.4.3调节池
通过调节池调节进水的水质和水量。在池中安装潜污泵,将污水提升至地下渗滤系统的布水沟。调节池设计水力停留时间6h,调节池长2.5m,宽2.5m,深1.8m。池体采用砖混结构,内壁贴防渗膜。
1.4.4地下渗滤系统
根据实验室小试系统和滇池流域现场中试系统的研究结果,综合考虑强化脱氮效果和防止土壤堵塞问题,确定示范村地下渗滤示范工程采用以当地红壤土为填充介质的浅层强化布水系统,水力负荷取0.08m3/(m2·d)[1],故所需要的土地面积为A=30/0.08=375(m2)。
地下渗滤系统的剖面见图2。示范村的土壤为粘性红壤土,通气和透水性差,肥力较低,需要进行适当改良,以提高土壤的过水能力和肥力。本工程在地下渗滤系统的底层填充土壤(厚40cm)中掺加20%的昆明陶砂以增加土壤的过水能力,在表层填充土壤(厚30cm)中掺加25%的炉渣(炉渣过1cm筛子)以增加土壤的通气和透水性能。为了提高土壤的腐殖质含量,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为土壤微生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渗滤沟内的土壤中掺加一定的草炭,使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达到5%左右。为有效防止土壤孔隙的堵塞和提高氮的去除效果,地下渗滤系统采用干湿投配操作模式。干湿比为1,即污水投配1d,落干1d。共建造两块地下渗滤系统,每块长度为20 m,宽度为10 m。由于示范村地下水埋深较浅(
2工程运行情况
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地下渗滤示范工程自2002年12月建成,调试1个月以后正常运行。对示范工程的处理效果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结果表明,系统在正常运行期间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为85.5%,对总磷的平均去除率为96.5%,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86.7%,达到设计要求。
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还考虑了景观和生态效果,在地表种植草坪,并建设了花坛,使污水处理系统成为一个优美的景观生态系统(见图3),给当地居民营造了一种愉快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系统地表种植的多年生黑麦草是一种优良的牧草,可以定期收割用来喂养牲畜,亦可以供给堆肥厂用来生产绿色复合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3经济分析
地下渗滤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比较简单,仅需要对沟渠和格栅内的垃圾进行定期清理。整个工程的建设费用(沟渠收集系统除外)为4万元。处理设施的运行仅需要少量的人工管理费用和污水提升电费,其运行成本为0.15元/m3。
4结论
(1)地下渗滤系统处理村镇生活污水,对COD,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86.7%, 85.5%和96 .5%。
(2)地下渗滤系统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不高,管理简单,具有美化景观的作用,亦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非常适合于在滇池流域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我国北方地区地表水每年大约有4-5个月处于冰冻期。此期间水质呈现明显的低温低浊特征,水温降为0~4℃,浊度一般为5~30NTU。温度的降低使水的粘度增大,会影响絮凝剂的水解和絮凝过程的速度;而浊度的降低,水中的颗粒物减少,则使絮凝过程中效率降低,从而使所产生的絮体细小松散,不利于后续工艺的去除。因此,低温低浊水的净化多年来一直是一个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近年来,新型处理工艺被应用于低温低浊水的处理,取得了较好处理效果。
超滤技术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水处理技术和第三代饮用水净化工艺的核心,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用超滤工艺处理低温低浊水的处理具有出水浊度低、操作简便和可长期使用等优点。然而由于低温水粘度较大,超滤膜阻力随之增加,在实际运行中主要通过降低通量和缩短过滤周期来维持超滤工艺的稳定运行,这样必然会降低产水率。因此,如何提过超滤工艺的产水率是将超滤膜应用于低温低浊水处理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常规水处理中,生产废水回用强化处理低温低浊水和超滤工艺应用于生产废水的处理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本试验以冬季黄河水库水为研究对象,在混凝-沉淀-超滤工艺中将超滤膜冲洗水的回收利用,考察其对低温低浊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从而研究通过将超滤膜反冲洗水回用来强化处理低温低浊水和提高超滤工艺产水率的可能性。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工艺流程与试验方法
本项试验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试验采用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系统产水量为2.0m·h,原水为黄河下游冬季水库水。原水经过混合后进入机械絮凝池和斜管沉淀池,沉淀池出水通过膜进水泵加压后经100mm叠片过滤器进入超滤膜过滤。当过滤时间到达30min时,系统自动进入水力清洗阶段,其冲洗过程为正向冲洗10s,反向冲洗40s,然后再次正向冲洗20s。正向冲洗流量为5.0m·h,反向冲洗流量为7.0m·h。超滤膜经过物理清洗后重新进入过滤阶段,以上所有过程由PLC控制。超滤膜冲洗废水收集于调节水箱,冲洗废水在其中经均质调节后经回流泵进入混合池重新利用。
图1试验工艺流程示意图
Fig.1Schematicdiagramoftheexperimentprocess
试验中所采用的混凝剂为当地产液态聚合氯化铝,其有效含量为10%,投加量按前期试验所得为15mg·L。
1.2膜组件特性
试验中所采用超滤膜为海南立升公司提供的LG1060X1-E型内压式中空纤维膜,膜的材料改性PVC合金。试验过程中,超滤膜通量为50L·m·h.
表1膜组件主要性能参数
Tab.1Performanceparametersofthemembranemodule
参数
数值
参数
数值
有效膜面积
40m
截留分子量
50kDalton
膜内径
1.0
膜外径
1.5μm
设计产水量
40~120 m ·d
最大跨膜压差
0.2MPa
推荐工作压力
0.05~0.15 MPa
推荐进水浊度
≤10 NTU
工作温度
“双元制”,是指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又在职业学校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学校和企业分别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一元”。“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职业院校主要负责学生的专业理论教育,企业负责学生的实践与技能操作。
一、高职数字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围绕校内基地,建设以“双元制教学、‘2+1’订单式”的教学模式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方式。
该模式即第一、二学年学生在校学习,学习内容的基础课和专业理论基础课为主,基础课由学校负责教育教学论文,专业理论基础课由企业负责,第三学年学生在企业学习专业技能,并安排顶岗实习。学习方式为:理论+实训+实习+顶岗。使师生在实训基地中接受企业化管理,在真实职业环境中学习实践,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2)重构“项目式、情境式”课程体系
围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的理论,以国家精品课程标准为依据,召开实践专家座谈会,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校企合作,制定学习领域和教学内容,构建“项目式、情境式”课程体系。如下图1。
图1
(3)建设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外引内培相结合教育教学论文,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师资队伍素质。通过全员培训,提高教学团队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通过进修和行业引进能把握专业、行业发展方向的专业带头人;通过到企业培训,培养一批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合作,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熟练掌握最新技术的行业一线技术人员来校教学,形成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4)完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按照“五个共建”的办学模式,即共建专业、共建教学计划、共建课程体系、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共建,使校内实训基地具有教学、生产、科研、培训、技能鉴定等多项功能。
二、高职数字印刷专业人才能力结构分析
《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这说明现在企业对于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全面和细致了,人才的需求向符合化发展教育教学论文,这对我们人才培养的方案提出更高的要求。
按照数字印刷专业目标,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并依照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如图2。
图2 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
三、高职数字印刷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建设
(1)课程体系的解构与重构
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围绕以“项目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打破传统的按学科体系编排的教材作例,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确定核心学习领域,按工作任务展开,以情境为导向组织教学。主要专业课程体系见表1。
(2)精品课程建设
完善院级精品课程《企业形象设计》资源库;按工作过程导向,把《企业形象设计》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把《数字印后工艺与实训》建设成院级精品课程。
(3)教材建设
吸收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教材建设,编印三本教材:《企业形象设计》(高职高专实训教材)、《数字印前工艺与实训》(工作任务导向教材)、《数字印后工艺与实训》(工作任务导向教材)。
表1 核心课程体系
项目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专业课程体系
项目一:
广告设计
广告的设计
1.熟悉广告的分类及创意思维
2.掌握广告设计创意方法
数字印刷印前处理技术
数字印刷产品的加工与机器的操作
数字印刷印后加工技术
广告的制作
1.熟悉广告设计创意的草图表现技法
2.掌握广告设计创意的电脑制作技法
印前文件的整理
1.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
2.电脑软件的操作
数码印刷与互联网的应用
1.熟悉互联网网上资料的接收
2.掌握互联网网上资料的处理方法
项目二: 包装设计
包装的设计
1.掌握外包装设计基础知识
2.掌握包装设计创意的电脑设计
包装的制作
1.熟悉各种包装纸张类型和特殊材料的运用
2.掌握包装制作的基本结构图
数码印刷机操作
1.熟悉产品性能教育教学论文,掌握工艺流程2.能独自操作印刷机
印刷设备操作与维护
1.印刷设备维护各种技术2.掌握印刷设备各种操作
项目三:VI策划与企业形象设计
VI策划
1.熟悉VI策划的工作流程2.掌握VI策划的文案写作
企业形象的设计
1.熟悉整个设计流程2.掌握企业形象的设计电脑制作
印前拼版
1.掌握数码印刷的印前拼版技术
项目四:书籍装帧设计
书籍装帧的设计
1.熟悉书籍装帧的设计整体设计流程
2.掌握其电脑设计的操作
书籍装帧的制作
中图分类号:TH16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决定了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根据《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2012年我国煤炭产量36.6亿吨,其中50%以上用于燃煤锅炉直接燃烧。预计到2020年我国发电用煤需求将可能上升到煤炭总产量的80%,每年将消耗约19.6~25.87亿吨原煤。SO2、NOx作为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导致酸雨破坏环境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燃煤电厂用于治理排放烟气中SO2、NOx的建设和运行费用不断增加,因此研究开发高效能、低价格的烟气联合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工艺,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2 联合脱硫脱硝技术
2.1 碳质材料吸附法
装有活性炭的吸附塔吸附烟气中的SO2,并催化氧化为吸附态硫酸后,与吸附塔中活性炭一同送入分离塔进行分离;然后烟气进入二级再生塔中,在活性炭的催化作用下NOx被还原成N2和水;在分离塔中吸附了硫酸的活性炭在350℃高温下热解再生,并释放出高浓度SO2。最新的活性炭纤维脱硫脱硝技术将活性炭制成直径20微米左右的纤维状,极大地增大了吸附面积,提高了吸附和催化能力,脱硫脱硝率可达90%左右[1]。
图1 活性炭吸附法工艺流程图
2.2 CuO吸收还原法
CuO吸收还原法通常使用负载型的CuO当作吸收剂,普遍使用的是CuO/AL2O3。此法的脱硫脱硝原理是:往烟气中注入一定量的NH3,将混合在一起的烟气通过装有CuO/AL2O3吸收剂的塔层时,CuO和SO2在氧化性环境下反应生成CuSO4,不过CuSO4和CuO对NH3进行还原NOx有着极高的催化性。吸收饱和后的吸附剂被送往再生塔再生,将再生的SO2进行回收[2]。其吸收还原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CuO吸附法工艺流程图
3 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3.1 NOXSO工艺
NOxSO为一种干式、可再生脱除系统,能脱除掉高硫煤烟气中的SO2与NOx。此工艺能被用于75MW及以上的电站及工业锅炉高硫煤烟气的脱硫脱硝。此工艺再生生成符合商业等级的单质硫,是一种附加值很高产品。对期望提高SO2与NOx脱除率的电厂及灰渣整体利用的电厂,该工艺有极强的竞争力[3]。
图3 工艺流程图
3.2电子束法
电子束法[4]即是一种将物理和化学理论综合在一起的脱硫脱硝技术。借助高能电子束辐照烟气,使其产生多种活性基团以氧化烟气中的SO2与NOx,得到与,再注入烟气中的NH3反应得到与。该烟气脱硫脱硝工艺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电子束法脱硫脱硝工艺流程图
3.3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法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法可于单一的过程内同时脱除与;高能电子由电晕放电自身形成,不需要使用昂贵的电子枪,也无需辐射屏蔽,只用对当前的静电除尘器进行稍微改变就能够做到,且可将脱硫脱硝和飞灰收集功能集于一身。其设备简单、操作简单易懂,成本相比电子束照射法低得多。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一次性治理所消耗的能量比现有脱除任何一种气体所要消耗的能量都要小得多,而且最终产品可以作肥料,没有二次污染。在超窄脉冲反应时间中,电子得到了加速,不过对不产生自由基的惯性大的离子无加速,所以,此方法在节能方面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其对电站锅炉的安全运行不造成影响。所以,其发展成为当前国际上脱硫脱硝工艺研究的热点[5]。其工艺流程如图5 所示:
图5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法脱硫脱硝工艺流程图
4 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实例应用
本案例是根据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脱硝工艺试验,使变成极易为碱液所吸附的。因为珠海发电厂脱硫系统在脱硝进行前己经完成,只用增加脱硝装置就行。而且脱硫脱硝一体化的重点在于的氧化,所以为实现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深入研究分析氧化剂的试验功效并确定初步工艺参数,为以后工业试验及示范工程提供理论及试验基础,在珠海发电厂脱硫装置同时进行了脱硝测量[6]。
4.1氧化剂的配制
氧化剂配制:在氧化剂配制槽中,注入适量水及浓度在50%的氧化剂,其主要成分是,搅拌均匀后配制浓度分别是39.5%、30%的氧化剂[7]。
4.2 测量仪器
烟气分析仪:英国KANE公司生产的KANE940,性能是对、、的浓度以及烟气温度,环境温度,烟道压力等分析。烟气连续分析仪:德国MRU公司生产的MGA-5,功能是连续测量:、、、、温度、压力等;并配备专用数据采集处理软件MRU Online View,自定义采集时间间隔。
4.3 试验装置以及流程
测量是在珠海发电厂脱硫装置上进行的。脱硝装置安装在脱硫系统前部的烟道中,将烟气注入到脱硫塔之前进行脱硝试验。试验过程和部分现场试验装置如下图所示[8]:
图5 脱硫同时脱硝测量示意图
试验中,烟气由珠海发电厂总烟道设置的旁路烟道引出,由挡板门4控制烟气流量。氧化剂从氧化剂泵注入管道,由阀门1和流量计一起控制氧化剂总流量,之后将氧化剂分成两个支路从喷嘴逆流注入到烟道和烟气中进行混合。在2、3处由各自的阀门开关控制前后两支路,其中2处为前阀门,控制前支路;3处为后阀门,控制后支路,前后支路都安装有两个喷嘴。烟气在6处同氧化剂发生反应后,经由图中5、7烟气测点烟气分析仪连续记录试验前、后不同时间烟气中、、等浓度变化,分析确定最佳试验参数。之后将烟气引入脱硫系统[9]。
4.4 测量结果分析
在珠海发电厂脱硫同时脱硝测量中[10]:
(1)氧化度同氧化剂注入烟道的方式有关。逆流是最宜的氧化剂注入方式,所以,工业试验中脱硝剂最宜采用逆流注入方式。
(2)试验加入氧化剂后,氧化剂脱硝效果效果,可在工作应用中深入分析研究;50%氧化剂试验中,氧化度最高可达60%左右。
(3)试验中,首先,浓度为50%的氧化剂氧化度最高;其次,整体上浓度在39.5%的氧化剂氧化度高于30%浓度氧化剂的氧化度。有条件情况下,以后的具体应用中应最宜选用浓度为50%的氧化剂。但出于经济性和试验效果的考虑,工业应用中普遍选用浓度为35%的氧化剂。
5 结论
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技术为一项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技术,为了减少燃煤排放烟气中与对大气的污染。其一,改进燃烧技术抑制其生成;其二,应加强对排烟中与的烟气脱除工艺设计。当前,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降低烟气中的与最为有效的方法,尤其是电子束法、脉冲等离子体法等应用更是大大地促进了烟气脱除工艺的发展。虽然相应方法有着很多优点,但还不完善,均还处在推广阶段。所以,研究开发高效能、低价格的烟气联合脱硫脱硝一体化吸收/催化剂,研发新的脱硫脱销装置及脱硫脱销工艺是科研人员工作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胡勇,李秀峰.火电厂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协同控制技术研究进展和建议[J].江西化工,2011(2):27-31.
[2] 葛荣良.火电厂脱硝技术与应用以及脱硫脱硝一体化发展趋势[J].上海电力,2007(5):458-467.
[3] 宋增林,王丽萍,程璞.火电厂锅炉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进展[J]. 热力发电,2005(2):6-10.
[4] 柏源,李忠华,薛建明等.烟气同时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研究[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0,26(3):8-12.
[5] 吕雷.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设计与研究[D].长春: 长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 刘凤.喷射鼓泡反应器同时脱硫脱硝实验及机理研究[D].河北:华北电力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7] 韩颖慧.基于多元复合活性吸收剂的烟气CFB 同时脱硫脱硝研究[D].河北: 华北电力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