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社会体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7:5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社会体育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社会体育论文

篇(1)

2.体育强国与社会体育的关系

2.1社会体育的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坚实基础

2.1.1社会体育是体育强国本质的体现

所谓体育本质是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主要以身体动作为手段来增强体质,促进人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最终使人达到最佳发展状态。我们对体育强国内涵的理解可以从体育本质出发,其内容包括能够强身健体、娱乐身心,有助于提升体育水平的发展,有利于社会文明发展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引导人们通过运动来增强体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价值观念等。概括而言,体育强国的本质是使这个国家人民的体质相较于其他国家处于领先水平。社会体育是一种体育活动,其本质属性是人的身体运动,目的是增强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人们可以自愿参与、自由选择。社会体育具有娱乐和健身两个功能,从娱乐功能方面来说,社会体育有助于增强人的生命魄力,使人获得情绪释放的舒适感、自由感和解放感;有助于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愉悦;能将人的能力显示出来,使人在自我能力实现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至上快乐。从健身功能方面来说,社会体育能够调节人的身心,使人活力散发,且具备更强的外界适应能力;能够有效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增强人的体魄。总之,社会体育能够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这与体育强国的本质相契合。所以从体育本质来看,社会体育是体育强国本质的体现,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基础。

2.1.2社会体育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

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水平、心理素质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水平决定着社会体育发展水平,衡量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时首先就应考虑社会体育发展水平,也就是说,评价体育强国时必然离不开社会体育这个指标,即使一个国家竞技体育具有很高水平,但是若社会体育发展水平较低,这个国家也就不是体育强国。国内外经验表明,一个真正的体育强国,其必须具有强大且持久的竞技实力,而拥有强大的竞技实力必然是以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为基础的。就我国体育现状来看,社会体育发展仍然较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社会体育,实现社会体育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提高全民身心健康水平的体育事业发展目标。

2.2体育强国的目标推动着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

一方面,体育强国的目标使我国社会体育的存在问题更加凸显,主要表现在:人们一味将竞技体育与体育强国等同起来,而没有从多维角度去把握体育强国内涵;体育人口比例存在问题,在某个时段、某个区域内,接受体育教育、参与体育训练、进行身体锻炼和娱乐等与体育事业有着密切关系且具有统计意义的社会群体数量占人口总量的比例较低;现有体育设施、场地较为缺乏,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健身娱乐的需要;国民体质以及学生体质水平较低,甚至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这些都与体育强国应拥有的水平相背离,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必须致力于解决社会体育发展中的存在问题。另一方面,体育强国这个总体目标为未来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建立以人为本且符合体育本质的体育制度,使体育强国与体育文化、体育精神更加契合;以社会市场经济为基础,建立社会体育市场运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大力发展大众体育文化产业,不断提升体育市场化水平;加大社会体育法制化建设,以立法形式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明确规定社会体育在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倡导社会人民积极开展体育活动,解决地方政府不重视、资金投入不足、体育设施欠缺的问题,使人们的体育权利真正得以实现;另外,还要加强体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指导水平,同时重视学校体育,为社会体育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使我国顺利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

篇(2)

二、高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方法与途径

1.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型大学人才

通过对河北省部分高校的走访了解,大部分高校体育教育还是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通过分析高校体育的新职能,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课余体育文化建设如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进行教学新思路的探寻。我校进行了体育俱乐部模式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利用教学、训练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掌握运动锻炼的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在各种社团、俱乐部中传授各种体育活动的扩展性知识,如组织、裁判等工作,让学生作为主体,组织开展学校的各种体育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各种社会能力。

2.学校、社会体育资源的共享

第一,学校要为社会提供体育场馆,为体育锻炼者提供良好的运动条件和指导教师,满足社会需求。社会团体中的人员组成大部分是从高校中走出去的,他们最能代表社会体育的需求,也是推动社会体育的主体力量。通过调研,全省高校的体育场地大都能够提供给社会使用。第二,让社会体育走进高校。引进高水平赛事,如在我校进行的全国女子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全国男排甲级联赛,还有球星进校园等活动,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同时也促进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交流,推动了学校体育活动的普及和开展,带动了学校体育水平的提高。第三,让学生走出去。我校通过组织社团、俱乐部与社会团体进行交流,经常参与社会团体的各种活动与比赛,如轮滑队多次参加全国轮滑分站赛,成绩优异;非遗项目多次参与大型开幕式与社会活动的表演;学生在社会中参加各种体育团体,参与社会体育活动与赛事;经过培训我们的一些同学能够参加业余足球、篮球等比赛的裁判工作。使学生有机会与社会增进交流,开拓了眼界,了解了社会需求,对自己有一个更准确的定位,培养了社会责任感,方便更加顺利地走向社会。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资源的共享,使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融会贯通,通过交流促进发展,从而全面实现大众体育推助的竞技体育、健身体育、休闲体育、娱乐体育、康复体育、医疗体育等体育方式在学校与社会之间发生化学反应。

篇(3)

2基于“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体育课程体系构建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由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习实践、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构成。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关键是明确培养目标,依据市场需求,结合师资力量和教学现状,突出专业办学特色,设置专业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就目前社会体育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与实际社会体育行业需求的人才标准要求相差甚远,这就要求社会体育专业转变培养思路,拓展专业培养路径,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对接。随着我国国家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逐渐完善,行业人员必须具备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方能就业。社会体育“双证融通、产学合作”模式课程实践体系的构建,就是为了改变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薄弱、职业技能不足现象。因此,基于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模式,融入职业资格制度,是社会体育专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那么,实施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什么?如何融通?社会体育专业双证融通的关键是通过适当的方式和运行机制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融为一体,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构建新型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一批核心职业技能过硬、拓展职业技能宽泛并举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强化和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重点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要求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组,构建四层次一体化的四大课程模块,创新教学方法,依托教学资源,改革教学内容,走出一条具有实践意义的特色社会体育办学之路。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根据其职业能力要求,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整合调整,使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考核目标相一致,使社会体育课程体系与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相一致。按照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进行梳理,落实到相应的课程体系,形成符合职业标准的“双证课程”。[6]“双证课程”主要是指学历教育阶段依据教育目标,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形成为重点,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为特色而确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标准。“双证课程”标准要充分体现职业特定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和核心技能标准四大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如图2)。图2社会体育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结构图按照职业要求开发“双证课程”,整合社会体育教学内容,将学历课程内容与职业培训内容整合为专业课程内容,保证课程开发具有专业特色和行业标准。通过整合各大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结合体育行业职业资格标准,重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四层次一体化的社会体育课程模块(如图3)。“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把学校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考核并轨的一种培养模式。社会体育专业是新兴专业,仍旧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跟不上市场需求等问题,势必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带来困难。“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把二者关联起来,结合市场动态,找出二者融通的契合点,是一个动态修正的过程。而双证融通的实施,就是要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以职业素质为前提,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对社会体育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改革与整合,实现社会体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为社会培养急需型、实用性、惠民型和复合型高技能实用型体育人才。

3社会体育专业实施“双证融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

3.1构建质量标准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质量标准应该始终围绕“职业核心技能标准、职业特定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和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来设置。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标准为准绳,以个体需要为前提,把适应与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突出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真正走出一条符合社会体育专业“双证融通”之路。构建双证融通的质量标准,离不开产学结合,同时,注重充分发挥产业界的作用,注重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与企业的作用,校企联合定位,进行职业分析,[2]确定社会体育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明确社会体育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3.2重组课程结构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是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融通的关键。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把职业资格考核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把体育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形成职业技能体现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目标内容,又突显了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真正实现双证书融通。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从整体出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突出岗位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构建课程体系。[7]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以社会化和职业化的思路决定课程的增加与删减。注重与地方体育特色相互结合,课程设置过程中要注重选修课与必修课的结合,在培养模式的空间范畴内拓展专业培养模式的涵盖性,增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同时,针对市场需求与职业特点,把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课程集中化与强化,从而使新课程组合得以保证,改变学校原有的不适合学校、学生、企业发展的课程设置瓶颈,真正做到校、企、生“三赢”。

3.3创新评价方式

社会体育专业实施“双证融通、产学结合”的精髓是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并重和融通。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职业资格技能,其实质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科导向向职业导向的转变。社会体育课程教学以体育行业特有工种和岗位能力为基础,以职业行为活动为依据,立足社会体育市场需求,将学历证书要求和资格证书要求统一起来。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实训统一起来。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其方法宜采用订单式、PBL教学模式等,切实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岗位职业要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将校内技能考核与岗位实践能力考核并轨,实行“以考促学”、“以证代考”,将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作为课程考核标准,积极探索课堂与实训一体化,实现教学和岗位零距离。

3.4强化实践环节

根据课程设置的要点与课程管理实践过程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构建动态管理体系,促使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模式更加科学、规范。根据时展的需要,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为基础,确立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依据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期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社会体育人才”。课程设置上突出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模块,实现与职业基本技能对接,增加社会实践比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互交替,实践性教学通过“见习实习、专项实习、顶岗实习”为一体的递进式实习实训。[8]

3.5加强基地建设

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要立足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和学院教学管理规范,建设一批现代科技含量高、教学科研功能齐全,专科特色突出的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构建“双证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紧紧围绕专业技能培养、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校外实训基地切实加强产学合作,使学生的专业实践实习与顶岗实习有效连接,通过岗前培训、顶岗实习来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真正实现社会体育专业零距离就业的培养目标。

3.6提升师资队伍

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以体育行业职业资格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坚持贯穿以能力为本位,以任务为驱动、以行动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是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保证。学校按照“稳定、培养、引进、借用”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以优化社会体育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为重点,优先配置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师资队伍资源,重点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加强自身资源的培养,输出教师进入企事业单位,学习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来完成从专业教师向职业资格培训师的转型,或选聘行业内专家、技师或体育行业培训师,以期为社会体育专业实施“双证融通、产学合作”培养模式的奠定坚实的师资力量。

篇(4)

1.1研究方法

我们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设计了“社会体育专业教师问卷”和“社会体育专业学生问卷”两种问卷.调查问卷采用封闭和开放相结合,调查参与者为在山东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工作和学习的教师和学生.为了确保问卷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我们组织了社会体育方面的12名专家学者对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评估,有9名专家认为问卷非常有效,有3名专家认为是有效问卷,没有专家认为调查问卷时无效的.因此,问卷的设计符合标准,问卷的问题可靠性高,满足本研究的需要.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份,用SPSS17.0软件和Excel软件分析数据.

2山东省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山东大学于2001年在山东省率先创办社会体育专业,2002年9月实现首批招生,是山东省第一个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随后,山东体育学院、济南大学和其他大学相继开办了社会体育专业,截止2012年底山东省高校共有13所开办了社会体育专业,8所高校已经有了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

2.1培养目标、类型和就业领域

中国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区别,如有培养专业人才的、有培养应用人才的、还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中国体育社会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原哈尔滨体育学院院长的田雨普认为:社会体育专业必须紧紧围绕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通过专业教育来培养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来发展社会体育事业.宁波大学郑建岳教授在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中发表的《新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课程体系的设计》中提出要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目标,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主干学科做支撑,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黑龙江省省内发表过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方面文章的牡丹江师范学院孟丽梅教授认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以培养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社会体育岗位培训为服务方向.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集中优秀师资,开设适应地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有着良好发展前景的社会体育课程,并进一步积累形成自身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特色.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改革以及教学方式方法更新,会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坚持职业分析、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应当成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通过培养目标的设定来看,山东省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没有考虑学校的历史文化、办学定位、地理特征、职业特点,甚至有些高校将教育部的专业培养目录的培养目标直接作为本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2.2课程设置各个学校均不同程度的强调理论教学,忽视了运动技能教学课程的结构关系,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运动技能,导致没有自己的运动专项,在具体的工作中理论与实践应用困难.调查统计显示,42.1%的教师认为,课程结构有问题,57.9%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程不能满足专业需求.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比例通常低于30%,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2.2.1专业方向设置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具有多样性,社会体育的发展需要大学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通过不同的专业方向来培养各有所长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但是通过调查发展,培养计划没有专门设置不同的方向.

2.2.2师资情况教师的学历情况和职称情况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是很重要的.从表2看,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师学历在研究生以上,职称在副高级以上占大多数,从教师学历情况和职称情况上看不是困扰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的根本原因.从表3来看,虽然有一半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比较满意,但是我们应该能看到还有近1/3的学生不满意老师的教学,这一比例在学生中所占不低,值得我们反思.

2.2.3学生情况对学生的入学动机和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来分析,可以看出许多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对未来没有信心,在大学期间学习社会体育专业也仅仅是上大学的途径之一.对社会体育专业的职业特点认识不清.学生参与专项的训练时间短,影响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尽管大多数学生认为社会体育工作的前景是好的,但是对这个前景什么时候来临,到自己毕业的时候能否赶上还有疑虑.数据显示,还有一半的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而不打算从事社会体育工作,而转行从事其他专业工作.

篇(5)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五、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八、开题报告参考文本: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

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

一、题目来源

社会实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如果一个人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他就会积极参加,热心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充分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

在体育课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还有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每到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总会找出种种借口向老师请假不上课或根本不到课堂上课。但如果学生对参加体育活动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作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克服主观困难,以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广大体育教师寻找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提供参考,同时对于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在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苏梅青,卢勤.浅谈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4(35)

[3]续志红.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4(18):77-78

[4]谢月芳.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

[5]顾久贤.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J].机械职业教育.2004年第4期

[6]丁文武.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网博雅刊第二期

[7]罗士达,王立冲.如何培养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2(19):107-108

[8]浅议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121学校体育网(理论研究)

[9]缪本海,叶条凤.我院新生体育课的兴趣现状调查与分析[J].广东水利电力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77-78

[10]王天惠.体育兴趣的培养与激发[J].济宁师专学报.1999,6(20):52

[11]杨宁宏.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青海教育.2004年第1-2期

[12]卫洪斌.体育课激趣体会[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8):97-98

[13]杨国红.体育兴趣与培养[J].理论观察.2004,5

[14]叶钢.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陕西教育.2005,12

[15]尚立文.鼓励性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妙用[J].青海教育.2004年第1-2期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就目前来看,国内外研究此课题的很多,如:美国心理学家戴克提出的三大定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明确提出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很有价值。在日本,学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从组织教法和安排上,越来越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在美国和北欧一些国家的体育课以学生为主,尽情发挥学生好动的天性激发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些国家的体育课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重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体育锻炼。

现在国内对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和体育兴趣的培养相关的研究很多,如:谢月芳在《关于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分析》中分析了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她认为中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有自身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而关于体育兴趣培养的研究比较多比较杂。

五、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从中学体育教学实际出发,提出对于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分析与对策的较新观点,以便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推动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现状;

2.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

3.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需重点研究的是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及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并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体育活动。

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设计、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

1.查阅相关文献,要求图书馆对我们开放。

2.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要求学校机房对我们开放,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期限为五个月左右,2008年5月开题,2008年7月结题。研究进度分为查阅指导教师指定及其它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分析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资料整理、最后成文四个阶段。

2006年5月查阅文献资料阶段。

2006年5月分析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阶段。

2006年6月资料整理阶段。

2006年7月最后成文阶段。

开题报告参考范文:

赏识教育在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开题报告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一、课题提出背景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我国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中,教育公平问题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智障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智障教育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对智障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加大,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智障儿童经过九年义务教育毕业后仍需要人照顾或者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闲置在家,没有机会参与社会生活,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食其力,依然靠父母养活,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智障学生的教育,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系统的、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而在于为他们将来顺利地回归主流社会,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做准备,最终能够获得社会的理解、接纳和重视,使之同健全人一样参与社会、贡献社会,分享社会的进步成果,体现个人的价值和尊严。近十年来,对智障儿童的教育,国际上非常重视“支持——融合”,注重培养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目前国内外也研究出了很多课程体系和评量标准、教育方法,但其中的教学方法有的范围太宽、有的层次太深,不适合我校使用。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我们提出了《赏识教育在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课题,争取经过摸索研究,让赏识教育贯穿在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中,从而促进智障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智障儿童在课堂中愉悦接受知识、找回失去的自信,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图解决以下问题:以表扬和多元赏识为主,为这些残缺的孩子找回自信,挖掘出他们内在的潜力为目标,依据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智障儿童发展的需要、教育的社会需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在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唱游与律动、美工、劳动技能、康复训练、书法、体育与健康等科目的教学中研究出适合特殊教育课堂的教学方法。

根据培智学校的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所开设的有教材的课程和自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摸索出的校本课程的课堂中运用赏识教育,充分挖掘智障孩子的潜能,让他们在老师、家长、同伴的赏识中尽最大的可能找回自信,学会更多的知识,掌握生活技能,以便于以后更好融入社会、适应生活。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预计的研究突破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外赏识教育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代表人物,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罗杰斯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增强对变化了的环境理解和对自我的了解。教师不应该使用惩罚、强迫和种种要求或约束来促进学生学习,而是要重视他们的意愿、情感和需要;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自己的潜能,可以“自我实现”。这一理念为赏识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赏识教育的主要理论渊源。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最低层的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于赏识教育的启发在于:第一,学生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教师与家长应首先关注的,满足学生健康、科学、安全的衣、食、住、行的需要。第二,要大力倡导先进的、和谐的师生观,尽量满足学生爱和被尊重的需要。

2.国内赏识教育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赏识教育源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四块糖果”这一经典案例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赏识教育思想。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书中,他主张对儿童实行“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大脑、双手、嘴巴、时间、空间和眼睛。他所倡导的“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一直激励着许多的教育工作者。

周弘老师所倡导的“赏识教育”,是陶行知研究的一个最新成果。周老师致力于赏识教育的推广与研究,由最初的家庭教育推广到学校教育。他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的再建构、再提升。得到赏识、被尊重和理解,是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赏识教育是源于爱的教育,是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教育,是促进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共同发展的教育,是充满了人本理念的教育。周弘老师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是:赏识教育是一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奥秘在于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孩子潜力的原因,在于满足了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赏识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表扬加鼓励,赏识的概念里也有批评;赏识教育是呼唤善良,让人学会感恩,启迪智慧的教育。

3.趋势分析: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了解,我们认为今后智障儿童的教育要以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主,培养智障孩子自信、乐观的良好心态,挖掘他们的潜力,促进智障儿童生存能力的提高,在社会支持系统下能够逐步融入正常社会。

(二)本课题预计的研究突破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计在培养智障儿童自信、乐观的健康心态、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对于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三、赏识教育在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一是使我校的智障教育教学水平能再上一个新台阶;二是使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切实得到锻炼,科研能力、教学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三是使参加课题实验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得到较快发展,养成自信、乐观的健康心态,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为他们走向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篇(6)

在重视升学率与就业率的今天,学校对于体育课程则采取“排而不上”的方式,许多学校都在学期课程编排时,把教学大纲要求的体育课时“合理”的安排到每个年级的课程当中,然而实际课程进行状况却令人担忧.同时,体育教师素质相对偏低,无法在课程以及综合卫生保健方面授予学生正确、恰当的体育知识与体育健身方法,有些学校未配置专业的体育教师,由其他教师代教体育课程,这对于正确发展学校体育都是不利的.另外,相关硬件配套设施不完善,许多大纲上要求的体育课程项目却没有办法正常开展,教学资源分配不公平,地区差异明显.

1.2社会体育的现状

“社会体育”又被称为“群众体育”或“大众体育”,指的是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改善人际交往,提高健身技能”为目标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随意性、自主性、社会性”.

1.2.1体育锻炼的观念和意识相对淡薄

此次调查问卷问题设置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根据图中样本显示,我国0-75岁人口各个年龄段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都相对薄弱,其中以15岁以下的少年,以及30到60岁的中年及老年人,最为薄弱.目前我国进行体育锻炼的体育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0.85%,其中女性体育人口占比为13.49%,男性体育人口占比为16.51%.导致我国体育人口较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群众对于体育锻炼的意识比较薄弱,不少人因为工作繁忙或是其他原因,体育锻炼严重缺乏.

1.2.2缺乏相关配套体育设施

社会体育是一种区别于学校体育的健身方式,它需要进行基础健身设施的投入建设,提供专门的体育场所,才能够为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1.2.3专业指导人员短缺

社会体育的正常进行以及其宣传推广都同学校体育一样,需要专业的体育指导员对群众的体育活动进行一些专业性的指导和建议,使其能够在体育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正确开展体育活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1.2.4缺乏宣传力度

从“全民健身”概念的提出开始,我国就进行了大规模的群众体育健身知识的宣传与推广,然而对于面积广袤、人口众多的我国来说,全民宣传具有一定的难度.

2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相互关系

2.1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双效互动关系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存在双效互动关系,建立“双效互动模式”主要表现在:在学校资源充分的情况下,学校体育资源的整体性开放,为社会体育提供相应的体育场所、设施以及体育指导员,使学校体育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社会体育为学校体育提供外在发展平台,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延续,社会体育肩负着“全民健身”这一重要任务,走出学校的人们要想持续性的得到体育锻炼,就必须要参与“社会体育”运动,从而延续了学校体育.在二者的互动方式中,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多内容”的互动形式的联合.学校体育通过体育场所以及体育器材设施的开放,与社会体育建立相应的俱乐部、活动中心等,利用学校专业体育人才组织一些大中型民众健身娱乐活动,建立健全学校与社会相辅相成的体育健身平台与机制,增强学校体育的服务意识,加强“全民健身”思想的宣传,为大众体育的顺利与有效开展提供一个专业开放的平台,为增强全民体质,提高人民素养,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发展氛围与环境.

2.2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内在联系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作为体育系统的两大主要体育形式,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基础,社会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续。

2.2.1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这种学习伴随一个人的儿童、少年、青少年、青年时期,学校体育也在整个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校作为基础体育知识技能教授的场所,从儿童时期学生就开始进行相关体育课程的培训与学习,由此奠定了相应的体育活动基础.学校通过科学化、理论化、合理化的体育系统的构建,实现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增强学生体育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学校通过持续性的体育课程的培训,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而在校期间学习的一系列的体育技能又为走进社会之后的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学校体育是学生对自身体育能力与技能构建的基础环节,是学生进入社会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保障.

2.2.2社会体育是对学校体育成果的检验

其实质是学校体育为社会体育提供基础技能与知识,在日后的社会体育实践中,学生是否能正常运用学校体育中学习到的体育技能,以及是否能够融合到社会体育中,都是检验学校体育成果的重要方面.因此,学校体育要适应社会体育的发展需要,与社会体育进行有机结合,保证学生进入社会之后能够为社会体育的有效进行提供一定的人力资源保障。

3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互动发展措施

3.1加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在体育内容上的相互渗透

学校体育的教学核心就是结合大纲要求,制定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体育教学课程和内容.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充分体现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健康第一、全面发展学生体育素质能力”为核心的基本出发点,充分参考社会体育的要求,以社会体育为导向,培养具体性的人才,要具有民族特色,体育教学的进行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能够使学生树立终身健身的基本思想,使其进入社会后,仍然有意识的去进行社会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的发展.加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在内容上的互相渗透,一方面指的是从学校体育教学出发,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与社会体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另一方面从社会体育方面出发,社会体育的发展又能够为学校体育提供导向作用.学校体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社会体育的目标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社会体育目标与学校体育目标之间存在根本一致性,学校精心选择课程项目,体现科学化、服务化、人性化的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全面身心健康的培养,重视与社会体育的有效衔接,为学生走向社会进行社会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3.2促进学校体育人才与社会体育的相互融合

体育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各大院校来进行,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互动融合的一大表现就是学校为社会提供相应的体育人才,为社会体育的有效顺利开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而学校体育人才与社会体育的有效结合必然能够推动社会体育向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等发展.目前就我国来说,许多高校都在专业上增设了社会体育专业,培养了大批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源源不断的向社会输送,为社会体育事业的开展提供了一批专业素质过硬、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新颖以及教学特点鲜明、团队协作能力强的社会体育教师人才队伍.社会体育还为学校体育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如:“健身教练”、“私人教练”等职业,这些体育人才日后就业方向大部分是社会体育中关于健身的一些方向,这就为学校体育人才解决了就业问题,也为社会体育提供了专业的人才队伍.两者之间互动发展,互相融合,为各自的发展提供了相对适应的广阔发展平台.

3.3加强与拉动外界力量的参与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有机结合并不仅仅是两方面的问题,更需要政府层面的支持,加强外界力量的参与.政府要重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相互作用关系,做好外部协调,对两者之间发展的相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研究,一些重点内容要制定相应的法制法规来进行制约和平衡,从国家与法制层面落实“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相互融合”这一重大研究课题.这一课题的具体实施是个巨大而又复杂的工程,需要借助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系统,在借助政府力量的基础上,全民参与,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全社会、全民族参与的体育活动,树立全民终身体育的思想.

3.4转变教学理念,适应社会体育发展需求

学校体育要以社会体育需求为教学目标,转变教学理念,以适应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突破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创立新型开放式教学模式,将社会体育积极、科学、健康、合理的内容引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较早地对社会体育内容进行接触和更好地理解.其次,学校体育在进行社会体育教学系统构建时,一定要以社会体育为向导,充分发挥其指挥棒的作用,要以社会体育的实际需求为核心,建立起有效性、普适性与实用性相互结合的体育教育教学体系与新模式.

3.5设施设备资源共享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学校基础体育设施的建设,为各院校配置了相应的体育器材与设施,给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了相应的体育器材设施保障.同时,学校体育教学为社会体育提供了人力资源与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学校体育设施充分利用的情况下,适时、适量的向公众开放,为社会体育活动提供场所与器材,在人才与设施上实现资源共享.

4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4.1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有机融合,能够有效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故社会体育也有了较为迅猛的发展.然而社会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与学校体育的有机融合,只有借助学校体育的广阔发展平台,深入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传播体育知识与技能,掌握基础体育技能的必要性,才能为群众开展体育活动作出适当的引导,满足社会体育发展的实际需要.

4.2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有机融合,促进体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目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是如何将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进行有机优化与融合.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已经成为21世纪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因此,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融合发展,资源共享成为目前我国体育事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学校体育由于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在资金与教师队伍方面资源相对充裕,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如能进行资源共享、有机融合,在软硬件设施上综合优化与整合,既能使学校体育资源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发挥其最大价值,又能使社会体育最大限度的“继承”学校体育的优良传统,从而促进双方各方面的融合与互补性发展.

4.3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完美结合,是实现终身体育的重要保障

在当今社会发展与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终身体育的思想必然成为全民健身的主流思想,而学校与社会这两个最大的体育承载平台,肩负着不同的使命,学校体育是基础,社会体育是延续,二者之间在新世纪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进行优化整合与有机结合,首先,能够使学校体育得以延续和发展,其次,能够使社会体育得到相应的资源与师资等技术保障,二者的完美结合为终身体育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与支撑.因此,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进行完美结合,是终身体育形成的必要前提条件.

篇(7)

2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

对该系统整体的设计,我们采用将整体的系统架构分为三层:表现层、业务层、数据层。其中数据库系统采用SQLServer2008数据库系统,这主要是因为该数据库系统在安全性、系统性能等方面都具有更高的要求,而作为社会场馆运维系统,其设计到收费等相关明细数据,因此,我们采用该数据库系统。而本文采用B/S模式的三层结构,主要是因为与传统的C/S客户机模式相比,B/S模式在数据处理方面,C/S模式将数据和逻辑处理都放在一层,并且必须在用户端安装客户端才能进行使用。因此,我们采用基于B/S模式的三层结构。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该模式将数据库和业务处理分开,从而减小了服务器的压力,使得系统能快的相应用户的请求。表现层:表现层的实现则主要采用基于技术,从而实现动态页面的实现,从而通过web2.0页面,能直观的通过运维管理系统得到相关的咨询和功能。业务层:该层主要包括web服务器,通过C语言的编程,制定系统的功能模块业务板块,并以此继续将相关的数据请求往数据层传递。数据层则主要是数据的查询等功能,同时通过其中的组件和通过JDBC接口的驱动,实现对数据库当中的表格的访问。同时在对该系统进行整体构架时,将预留几处接口,这主要因为现行的体育馆的发展会随着人数的增多,会增加不同的功能,因此,我们采用在进行设计时,所预留几处,以此使得该系统更具有更好地延展性,从而为系统的进一步发展预留空间。

3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对该系统进行的需求分析,我们将该系统的功能划分为系统管理、场地开单、消费管理、来宾管理、会员管理、统计管理、营业管理几个板块。其具体的功能图如图1所示。

4管理系统运行的整体流程设计

通过对上述流程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出,系统的整体流程为用户登陆,在通过验证之后,则获取相应的角色的权限和进入相应的页面,并选取不同的功能模块,对系统进行操作。

5管理系统运行整体运行安排

对该系统的运行采用windowserver2003sp3操作系统,并安装IIS6.0进行运行。同时电脑的选择采用联想扬天T4900v(i53470)。

6管理系统运行实现

我们以来宾管理模块的实现为例。来宾管理总共分为来宾信息、场地预定、场地开单和场地更换四个不同的功能模块。用户在登陆系统后,其具体的操作如下进行说明:

6.1来宾信息登记

1)首先打开管理的界面,列表的分页将显示当日所有来宾的相关信息

2)根据姓名查找用户的相关信息

3)对来宾的相关信息进行编辑,并可对来宾的相关信息进行修改。

4)对来宾的信息进行删除,并在删除前提示用户:“你是否确定删除?”

5)对来宾进行登记

6.2场地开单

1)打开管理界面,显示所有的开单数据清单

2)选择场地,系统会自动提示场地是否空闲,并填写开单的具体的时间、押金的金额等。

6.3更换场地

1)在开单后,客户想更换场地,管理员则在更换前对当前使用的场地进行查看,看起是否可用,以此确定能够更换。

6.4场地预定

1)打开界面,查看所有的可用的场地状态,如可用,则可以进行场地预定。

2)填写新增的预定明细,如电话、预定时间、保留时间等各个信息。

篇(8)

国外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全面发展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社会活动能力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明显的区别,他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一般没有统一的规定,而是由高校根据社会经济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和本校的学科优势进行规划和调整。例如日本体育大学在其大学课程概要中明确指出:“以培养学校体育指导员为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使命也在发生变化,调整专业设置,进行课程改革,培养在各行各业都能出色工作且具有实力的毕业生是我们当前的教育目标”。事实上日本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分布变化也与他们的培养目标是相适应的。统计数据表明,日本国立大学体育专业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人数比例由1980年的60%到1987年40.3%,下降了33%,而到企业和其它行业就业人数比例同期上升33%。[4]美国高校的体育与健身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各种健身俱乐部的经理和公共娱乐部门的管理人员。英国著名曼彻斯特大学娱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是艺术、文娱、运动休闲中心、旅游部门从事计划、管理、营销、咨询等工作。课程设置重点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专业要求与素质培养相结合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之间的配合和组织,包括开设的课程数量、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促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展的要求与前沿。例如日本体育院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划,对课程设置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一方面加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大幅提高专业选修课的比例,促使学生专业学习特长与将来就业方向相适应。美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非常重视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课程门类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推动社会体育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融合,不仅可以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注入了可持续发展动力。英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是把休闲、娱乐、旅游等内容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确保所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要。以社会发展为改革内容,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建设长期以来,日本的体育一直是以学校体育、企业体育为重点,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高龄化和青少年体质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改革,使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将来从事体育指导的管理相适应。从200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公认体育指导员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是由过去8种领域的体育指导员变为3大类14种资格。[5]第一类为教练员工作人员;第二类为从事医学调整师工作人员;第三类为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人员。新制度明确了体育指导员等级,建立了新的体育指导员培养体系,规定了各类体育指导员的作用、资格认定与活动地点,适应社会各类群体对体育活动辅导的需求,推动了体育指导员在组织大众体育、终身体育活动过程中发挥其人性化、社会化、社区化、生活化作用。德国的体育指导员分为志愿体育指导员、有偿体育指导员和职业体育指导员三大类,这三类体育指导员分别在不同类型的体育俱乐部工作,分别承担培养青少年、增进大众健康、援助学校体育工作等社会任务。

篇(9)

2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现状

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目前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在课程的体系结构层面来说,基本是一致的,普遍是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教育三个主要部分构成,大多都是围绕着《专业目录》规定的“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三大主干学科,而课程也普遍是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任意必修课四大类为主。其中,专业教育是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部分,不同的学校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各有不同,但是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基本上都是以“体育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课程,加上体育技术类课程,再加上方向课程”这三个部分来构成的,也有个别院校并没有设置方向课程。如果从培养方向的层面来研究和区分,有的院校侧重于社会体育的经营管理,有的院校侧重于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却均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目前多数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四川省高师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实际上仍然是体育教育课程体系内容的简单增加或是减少,仍然没有突破体育教育的课程构成模式。

3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现存的问题

概况来说,目前,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实践,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培养目标的定位过于宽泛。

在2012年,教育部将社会体育专业改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之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目标也重新界定为:培养具备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以及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但是,教育部关于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界定,实际上所规定的只是专业的一个大方向,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四川省高师院校,还分别对此专业的培养领域和课程设置进行了设定,虽然各个院校的培养方案彰显了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多元化,但是也突出反映了培养目标的定位过于宽泛这一问题。

(2)课程设置缺乏对学生需求的有效分析。

在我国,目前所进行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中,由于对需求分析所具有的应用价值还没有达成共识,因此,目前,多数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四川省高师院校所开展的课程设置与教学需求分析的研究,也多集中于社会需求分析的层面上,而却很少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分析,以至于所设置的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实际,影响了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3)专业方向的设置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部分高师院校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没有明晰的方向划分,而即使部分学校进行了明晰的专业划分,但是其中部分方向的设定也常常存在于社会体育职业教育不存在紧密联系的问题,例如:社会人文方向或是运动科学方向,设置中小学体育教育训练方向等等,存在明显的与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设置相混淆的问题。

4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的对策

针对目前四川省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的现状及现存的问题,特提出了以下几点课程设置与实践的对策。

(1)应重视专业方向的科学定位。

要确保专业方向定位的科学性,要注意与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与其就业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考察和分析学生的就业渠道来进行深入的研究。例如:通过考察和分析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可知,体育教育方向、运动科学方向等不属于该专业的范畴,应剔除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

(2)应重视学生的需求分析。

也就是说,在开展高师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工作时,应在注意满足社会体育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需求分析。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注意科学地平衡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社会和学生双方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之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准确把握社会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进行课程设置。

篇(10)

目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主要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前提,掌握人文社科、管理、经济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从事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健身指导与咨询,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开发,体育赛事策划、组织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高校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把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与复合型或高级复合型人才上,经过十多年的专业发展,逐步完善课程体系设置的建设,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重视学生基本技能、大众体育健身指导咨询、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赛事策划、休闲体育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的能力具有专业性,并体现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与其他传统类体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差异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不仅要遵循社会体育学科自身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还要考虑社会体育发展的未来需要的人才类型,普通高校应该以拓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口径为参考依据,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建立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及时更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使培养的专业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2社会实践环节

社会体育是体育学科的重要分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遵循中国市场经济和全民健身蓬勃发展而兴起的,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社会体育领域。根据办学要求和社会市场的需要,普通高校均把专业社会实践列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中,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并且部分高校时常根据社会需要对社会实践方案加以改进和完善。社会实践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社会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巩固专业学生的理论、技能知识,提高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而且为学生今后的求职道路做了良好铺垫。但各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社会实践环节还处在探索阶段,针对本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上还存在着基地缺乏、时间偏短、内容单一以及教学实践指导教师能力欠缺等突出问题,从而制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健康发展。因此,加深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实习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不仅能够顺应社会发展需求,而且能促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

2.1用人单位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居民收入上涨,人们对于体育方面的需求逐渐趋向多元化、现代化,居民健身意识越来越高,愈来愈多的群众开始参与到休闲体育、健身娱乐的行列中,并且对参加的运动健身项目的需求提升,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势必提高。通过对相关就业单位调查中了解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主要面向大众体育领域,尤其是社区体育指导、群众体育及体育产业相关领域。通过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展现状的了解,发现现阶段社会体育的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体育专业组织管理比较复杂,考虑到人员多、范围广、素质水平良莠不齐,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综合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社会实践能力,而且要具备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还要拥有一定的文字语言功底和计算机相关技能的运动,才能达到社会的市场需要。

2.2社会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调查

2.2.1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以及社区体育的开发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职在2001年8月份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分类体系中,现阶段关于体育总局印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中16次提及要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倡导发展全民健身指导队伍,建立体育健身指导站和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组织,推进社区体育健身站(点)规范化建设。在通知的目标任务中明确指出:吸引、组织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的工作人员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行列中,争取使获取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注册数目增长到一百万以上。由此可见,当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一批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近年来,我国各类居民健身活动场所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员大多以老年人群为主,如现阶段比较流行的广场舞。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现阶段社会相关单位对于社区经营性体育设施场馆的建设呈现正增长的趋势,然而,通过深入了解,对专业的管理人员和健身指导人员在社区健身设施管理相对缺乏,但是随着国家加大对社区体育开发和建设的高度重视,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2.2.2体育产业经营开发类人才需求

“体育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可以提供一种用于第三产业广泛的就业机会,具有巨大的潜在需求,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优势。”在市场经济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体育早就成为经济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各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体育产业的范畴也随之壮大,以及不断被开发的体育经济方面的功能,更进一步促进了体育产业快速化、国际化的发展。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甚至部分国家将体育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发展。由此可知,体育产业在将来的发展中拥有巨大的就业前景。依据产业结构理论,随着国民经济成长阶段的上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层次的升级,我国体育产业会不断发展壮大,有关社会体育产业就业需求会日益明显。近年来,各地区通过开发体育经济功能,开拓体育市场,引导体育消费等措施,积极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在相关体育领域范畴均有较大的进步。在体育市场逐步提高,人们的体育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的预期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于健身市场的开发和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需求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向。参考国外体育产业强大的就业效应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美好趋势均表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中体育产业经营开发、管理类人才培养适应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

2.2.3休闲体育领域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潜在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使得精神水平逐渐上升,在金钱和时间上充裕的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越来越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变,开始希望得到身心的满足。对于不同的休闲方式需要不同种类的休闲服务与产品,休闲体育大多是围绕体育休闲娱乐的需求,受市场需求的影响波动较大。综观当下,全球老龄化人口不断加剧,人们对于休闲体育方面的知识更加重视,尤其是老年人和女性对休闲体育的参与更是不断增长,在体育康复领域,体育康复保健的功能也愈来愈得到关注。研究表明,无论是经济繁荣还是衰退,娱乐需求是恒定的。面向未来,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将在休闲体育中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的对比分析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主要还是依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计划及规定来实现,这导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办学过程中缺乏自,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进而导致教育输出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另外从调查中发现,目前多所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主要定位为“高级复合型”或“专门”人才,而社会体育领域真正需求的是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前的社会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目标定位显然与社会对实际需求相脱节。那么高校能否主动迎合社会需求,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来适应社会需求,这成为目前本专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3.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差异

目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社区体育健身指导、体育产业、休闲体育领域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虽然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才培养理论设计与社会需求相吻合,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社会体育指导员并不被社会体育认可,人们对于社会体育指导员了解较少,社会上实际能为社会体育指导提供的专职岗位更是少之又少。随着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也得到相应提高,这种结果的产生必然对从事体育产业的专业人才要求严格。但是现阶段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体育产业的培养并没有突出体现出来,只是浅显的涉及其中的一部分,对学生掌握体育产业开发经营、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方面知识的效果起到阻碍作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达不到体育产业相关就业单位对专业素质能力的要求。在休闲体育方面,虽然休闲体育拥有很大的潜力市场,但是限于专业办学模式,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这方面涉及较少,只有部分院校开设体育旅游的相关专业,并没有结合休闲体育的需求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因此,应加强对此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设置,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培养对口人才,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3.2专业课程设置、社会实践与市场需求的对比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主要依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学科设置的,但是对于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基础理论知识、体育产业、休闲体育等方面课程设置所占比例不高,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查了解到社会需要大量的大众体育健身指导咨询、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赛事策划、休闲体育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所以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育设置中应体现出对这些方面能力培养的课程方案,使学生具备的能力更加专业性,并体现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的差异性。因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应用型专业,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可见社会实践环节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占比重较高。但现阶段专业社会实践现状是缺乏对社会实践的重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完整,缺少校内外社会实践的机会。由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起步较晚,拥有的社会实践资源较少,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很难找到非常对口的实习基地,这导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社会实践效果较差。

篇(11)

本文作者:陈家起工作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的社会燃烧理论解释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与燃烧现象相比,亦具有突发性、积累性及发生条件的难以替代性等特点。因此,社会燃烧理论亦适用于分析大型体育赛事风险问题。借鉴社会燃烧理论,将大型体育赛事组织运营过程的各类风险与燃烧现象进行合理的类比,将赛事风险形成与发生视作一种燃烧现象。3.2.1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的“燃烧物质”—内外矛盾社会燃烧理论中的“燃烧物质”都可幻化为“矛盾”,矛盾的出现与激化是燃烧不可或缺的条件。如上述表2所示的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诱因的集合体就构成了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的隐性“燃烧物质”。按照社会燃烧理论的解释,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诱因的集合体同样可以理解为一个矛盾体。组织层面的风险诱因是纯粹的“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体现;个人层面的风险诱因是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矛盾的体现;而社会层面的风险诱因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综合矛盾。因此,可以说:大型体育赛事组织运行内外矛盾的变化,即与赛事相关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协调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是引发大型体育赛事风险形成的根本动因,是赛事组织运行不稳定的“燃烧物质”。一般而言,“燃烧物质”的多寡和风险程度成正比,燃烧物质越多,风险规模与程度可能就越大。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的“助燃剂”—舆论导向、赛事风险预警系统的不完善(1)舆论导向。媒体在报道中的恶意炒作、过分的夸大,使得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事件更易引起社会反响,产生“放大”或“辐射”效应。“小道消息”的误传、别有用心人的煽动、敌对势力的恶意攻击等,亦会引起事态的扩大、风险的蔓延。再如一些赛事管理者非理性的推断、片面利益的刻意追逐、社会心理的随意放大等等,都可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2)赛事风险预警系统的不完善。大型体育赛事风险预警系统应该是一个包括信息监测、预警分析、预控对策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综合系统。在大型体育赛事风险预警管理过程中,准确的赛事相关信息监测、正确的预警分析是减少与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还尚未建立起完善、系统的大型体育赛事风险预警系统,进而导致风险的频繁出现。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的“点火温度”—突发事件(1)社会突发事件。如台风、地震、SARS及H1N1流感等引发的突发性社会风险事件是客观存在的,并且这种风险一般来说涉及面广、影响大,作为社会大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赛事亦很难幸免。这类风险一旦发生将会导致体育赛事的中断、推延甚至取消的风险。(2)赛事组织突发事件。如食物中毒、火灾、赛事治安、因场馆器械等引发的运动员意外伤亡等事件,这些都可能成为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的“导火索”引发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的发生。

大型体育赛事风险形成机理任何风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本研究从社会燃烧理论视角构建了大型体育赛事风险形成的动态风险模型(如图示1所示)。借鉴社会燃烧理论,探讨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事件的生成机理,旨在从源头上认清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事件发生的一般规律,进而才能做到对风险事件进行有的放矢,高效及时地实施风险管理。大型体育赛事系统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自身的复杂性、风险决策行为及其管理机制等决定了它的高风险性。大型体育赛事风险具有突发性,但其产生却不是偶然的,不管天灾还是人祸都有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大型体育赛事风险形成的机理主要是赛事组织运行失衡导致矛盾冲突。大型体育赛事组织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是一种相对稳定,是动态条件下的稳定,由于各种因素不平衡发展,总会潜藏着不稳定因素,这些不稳定因素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就会引发赛事风险的发生。当可能引发赛事外部干扰和内部矛盾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充分平衡和完全和谐时,整个赛事运行处于“理论意义上绝对稳定的极限状态”。这时只要发生任何背离上述两大关系的平衡,都会给赛事组织运营稳定状态以不同程度的“负贡献”,形成赛事风险的“燃烧物质”。赛事组织管理者如果没有及时去化解这些影响赛事正常运行的不稳定与不安全因素,或者无力从根本上消除这些不稳定与不安全因素,从而使得不稳定与不安全因素从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迅速累积、凝聚起来时,赛事不稳定与不安全因素就会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内,形成一定规模。此时,在某一“突发导火索”的激励下,迅速逼近赛事组织运营系统所能够承受的最大临界阈值。这样在自然触发因子、社会触发因子或自然触发因子与社会触发因子的综合作用下,即在“导火索”的“点燃”之下,形成一系列危害赛事稳定运行的焦点问题,这些焦点问题不断地发生涨落与突变。当涨落或突变超过了赛事组织运营系统的临界阈值时,就会导致赛事组织系统运行崩溃———赛事危机事件的爆发,然后重新形成新的不稳定的赛事组织运行系统;如果涨落或突变没有超过赛事组织运行系统的临界阈值,预警系统可以通过一定的调控手段,以保证原来赛事组织运行系统的正常运行。社会燃烧理论把社会系统的无序、失稳、失衡、动乱与暴乱,同自然界的燃烧现象进行类比。根据社会燃烧理论,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事件的形成实际上就是赛事组织运营系统结构由相对稳定、均衡的状态逐渐走向无序、失衡乃至崩溃状态,从初始状态量变到质变,最终爆发突发性风险事件的过程。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事件发生的条件就是“燃烧物质”、“助燃剂”与“点火温度”三者在同一时空条件下的耦合:“燃烧物质”是燃烧发生的基本条件;“助燃剂”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对燃烧过程进行加速;“点火温度”除了直接使燃烧物质发生燃烧外,还具有激活助燃剂的助燃功能,而且加速了着火温度阈值的突破过程。

启示根据对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生成机理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对赛事风险事件发生临界阈值即赛事风险的可接受水平的识别与判定在大型体育赛事风险预防与管理之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赛事组织管理者总是期望赛事组织运行能够免受各种风险的影响,都希望“零风险”的出现,但实际上,任何赛事的举办都必须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有效的风险管理并不能够完全消除所有的风险,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既然任何赛事组织都不可避免地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那么这就意味着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消减风险的必要。因此,赛事组织管理者需要在风险决策之前对赛事风险事件发生临界阈值进行判定,确认哪些是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哪些是不可接受的风险水平。而赛事风险事件的临界阈值的确定是大型体育赛事风险预警系统进行预警工作的标准,这就要求风险预警系统在进行风险确定、分析与评估的过程中,根据赛事组织的可承受能力确定赛事组织可接受的风险阈值,当赛事组织面对的风险低于可接受的风险阈值,那么管理者就可以不采取专门的风险控制措施,如果风险超过了可接受的风险阈值,赛事管理者就必须进行风险规划,实施风险控制行动,力争将风险降至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以下。

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的形成与发展实际上就是赛事组织结构由相对稳定、均衡的状态逐渐走向无序、失衡乃至崩溃状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赛事组织、参与各方以及社会自然界之间相互形成的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构成了“燃烧物质”。这些矛盾和冲突在舆论媒体的错误引导、赛事风险预警系统的不完善的“助燃”作用下,达到一定质与量的规模。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事件的发生标志赛事组织运行紊乱无序的开始以及进一步的显性化、公开化,其进一步的发展就有可能成为危机事件产生的“点火温度”。因此,在体育赛事风险管理中,务必要在日常的行政管理、制度建设等长效机制构建中,尽可能消除“燃烧物质”的产生,消减“助燃剂”的存在,并且不断完善“消防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