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装饰艺术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中外装饰艺术风格的差异
(一)装饰艺术风格地域文化的不同
装饰艺术风格起源于20年代的西方,之后随着各国经济社会交往的频繁而传遍欧美,并波及世界。希腊艺术是西方文明的源泉,现实生活赋予西方艺术无穷的魅力,充满了浪漫、幻想及现实主义色彩。欧洲的室内设计装饰中透露着庄重而和谐的美感,活力与生机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其偏爱于更多的展示出人的精神气质多元性的独特艺术风格。在表现形式上,注重于比例、匀称、庄重、谐和的规律。中国文化具有突出的民族特色,体现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装饰艺术风格中具有广泛的题材,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往往可以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来体现。形式与内涵融为一体后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室内设计承载着传统文化,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驱邪镇宅的瑞兽、赞叹情操的梅竹、中国独特的中国结等,这些简单的装饰都体现着深远的中国文化内涵。
(二)装饰艺术风格空间形态的不同
西方在空间形态上倾向于通透,在过道、落地门窗等方面的设计都体现出了强烈的通透性形态,具有鲜明的延伸感。在室内设计中,利用多个拱形门、窗户将室内与室外巧妙地连接,具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效果。在墙体上开窗、开洞,会以拱形作为空洞外形,以铁艺栏杆装饰外部,从而体现出一种隔而不闭的艺术美感。中国空间形态倾向于内外融合,不同的室内装饰会有着不同的效果划分,以便最大化地提升室内装饰效果。通常以虚拟分隔法对空间实施分隔。室内装饰设计注重似断非断的空间分隔的审美布局,利用精致的珠帘、屏风、玄关等室内装饰物对空间进行装饰、隔断、连通,不仅赋予室内虚灵典雅的艺术美感,而且还体现着含蓄、虚实结合的文化思想。
(三)装饰艺术风格色彩特征的不同
西方的装饰风格以现实生活为核心,色彩大多以自然条件为主,呈现出强烈的饱和度。色彩搭配主要是以蓝和白,土黄和红褐色,金黄和紫、绿三种为主。蓝白搭配的室内装饰主要分布于希腊等地区,窗、家具等采用此种搭配,制造出冷静的效应;土黄和红褐色的搭配主要分布于北非地区,当地沙漠、岩石等天然景观造就了此种颜色的搭配,墙面、木栏等采用此种配色,营造出自然、古老的田园效果;金黄、紫、绿的配色多分布于意大利南部和法国南部,与当地向日葵、薰衣草的大量种植有着直接的关系,体现着与自然的亲近。中国室内空间装饰十分注重色彩的象征,在民族、地域、观念、时代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体现。比如在中国古代,黄色是权利的象征,只有帝王才能够使用,而红色代表着喜庆和吉祥等。中国室内装饰风格有淡雅,也有重彩,无论是哪种风格,都十分注重色彩的运用,比如色彩变化、对比、协调、统一等方面,善于通过色彩来营造空间气氛和划分空间。
二、云肩装饰的审美情趣以及人文意义
1.云肩所表现的造型美。云肩在结构形式上具有独特的造型,改变了我国传统服饰中的平面裁剪形式,通过对不同年龄、地位和体型的人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能够更好地凸显出人物的气质形象,达到人与物的和谐统一。我国的传统服饰,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需要,云肩也是如此。云肩追求飘逸潇洒的美和神韵美。云肩服饰在裁剪时采用平面裁剪的方法,和西方的立体裁剪差别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中庸文化,中国艺术在表达情感时常常比较含蓄,因此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乃至衣服样式等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云肩作为我国传统服饰设计和应用中的奇葩,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服饰设计形式,而且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云肩在造型上也更加丰富,其编织工艺也更加精湛。同时云肩在结构上也具有非凡的创意,不仅给人们带来强烈的美的感受,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快乐。特别是在结构创意上的选择更加具有艺术趣味和自然灵性,在结构上的最佳创意就是达到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在桓谭的《新论》中有“上观法乎天,下观法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意,和天人之和。”中国艺术的这种造型方法在诗书琴画中都得到了极大发挥,对于云肩来说广四片象征着四气,广六片象征着六合,广八片象征着八风。上下两层象征着“天地之气相呼吸,底层为凤池,而双层之间长短不一与宽窄有异,通像尊卑有差。”云肩在造型上以人体为基础,认为女性的肩部是“仙人之肩,取其正齐也”,所以在造型上丰满浑厚,而且圆柔饱满。云肩在具体的造型上有串珠云肩、四方云肩、对开云肩,以及有领云肩和无领云肩等,其结构主要围绕着人的颈部呈放射状,因此具有不同的形态。
2.云肩图案的组织美。云肩作为我国传统服饰的代表,也融入了我国艺术造型中的组织美。李渔的《闲情偶寄》中有“云肩,须与衣同色,远观则有,近观则无,美人之身不能视零乱萧条之像矣。”李渔认为云肩的色彩应当和衣服上的颜色相搭配,从远处观看则统一和谐,在近处看时则丰富多变。例如在传统云肩艺术图案中,都采取了对称和平衡式的组织形式。这种图案组织方式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我国园林艺术以及房屋建造中的对称和均衡美,让人不自觉地感到和谐美,没有多余也没有缺失,这和我国古代的艺术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在云肩服饰的外形上也采取了对称的形式,满足了人们内心的平衡需要。而且对称作为一种古老而又传统的艺术,通过采取对称的组织形式能够给人以庄重稳定的美感,符合中国文化对于静的追求。在具体的组织中,还需要控制好图案和空白之间的关系,最终达到意象的和谐统一。例如在利用自然界中的花卉图案和人物来表达寓意的过程中,常常填充云纹来满足其对称和均衡的需要。
二、装饰与装饰画
装饰绘画——广义指凡属于器物装饰方面的绘画。狭义上的来说指的是一些装饰风格的壁画、广告绘画等等。装饰绘画作为绘画样式的一种,和与写实有所区别,前者主要偏重于表现的形式以及装饰性。装饰画可以用工具材料的不同来划分,亦可以用社会文化功能来划分,前面说的这两类只要是用装饰技巧手段来制作便可以称作装饰画。而以装饰绘画的体裁不同,又可以分成很多种形式。装饰画与一般绘画之所以有所不同,主要是体现在它的装饰性手法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构图上它突破了真是的时间和空间的构成限制,使用夸张与变形的手法去表现造型特征,在色彩的运用上的主观化。不受现实绘画的诸多定式思维条件限制,在创作上有了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可以用富有想象力的创作手法去对物品的“关系型”的表达。装饰绘画具有“关系性”,即绘画作品的题材内容须包括主题性、情节性或场景。
自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植物装饰纹样也随之而来,在与中国传统的植物纹样相互碰撞与融合中,产生了许多富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新颖的、具有特色的植物纹样。正如《云冈石窟基本装饰纹样——引言》中所说:“传统艺术产生之始,就伴随着强烈的美术装饰意味和画面布局中的纹样式样创作。这种装饰意味一方面来自宗教本身对特定纹样的崇拜和热爱,另一方面来自于具有社会性的人(创作者)对美感的追求和自身的审美取向。而这种审美取向往往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创作者所处的环境的直接介入。”
(二)南北朝时期传统装饰纹样
总体上来看,到了南北朝时期,传统纹样装饰艺术大致可概括出以下特点:一是大量吸收,一些外来的植物装饰纹样的题材和形式甚至直接引用。二是此时在传统植物装饰纹样的题材和内容上,花卉元素增多,是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果。三是产生了对思辨智慧追求的时代审美特征,反映了当时战乱频繁的社会背景。
(三)隋唐时期传统装饰纹样
隋代在传统的发展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南北朝时代装饰纹样的特色、题材和内容在隋代得以延续,不过也不难发现,趋于向民族化风格发展的传统纹样在这一时期已经逐渐开始,缠枝式组织的纹样增多,显现出优美与灵巧的发展趋势,用活泼的忍冬、莲叶、人物组合替代了盛极一时的忍冬纹。题材方面也有摆脱前一时代比较单一的趋势。唐朝是我国传统艺术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同时也是植物装饰纹样的转折时期。确立以人为本的主体地位,以审美主体为中心的审美对象也由此诞生,可以表达愉悦心情的花卉题材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植物装饰纹样当中。卷草纹是唐代最受欢迎的植物装饰纹样之一,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优美的线条而受到人们喜爱。作为传统象征物之一的莲花亦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多与其他花卉元素组合出现,从而演变出了独具特色的宝相花纹样。唐代植物装饰纹样造型更趋于写实,与当时世俗装饰纹样雍容华贵的风格完全一致,体现了唐代的整体审美取向。
二、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设计
(一)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设计”是一个大范畴的概念,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独立学科。设计如果单从其构成形式、构成法则、形式美感、审美需求等手段上寻求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其他文化、其他艺术形式的认识与理解也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心所在。传统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等方面,是其文化的精髓。作为文化的精神财富部分。赵朴初认为“传统的核心思想是缘起论……人类是一个因果相续,自他相依的整体。”这些说明了由人到物,由物到人相依的整体性,恰恰符合了设计系统观的整体性理论。
(二)传统装饰纹样在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自传入中国以来,至今已两千余年,大多传统图形符号都已烙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成为现代设计当中用来表现传统文化的元素之一。
1.莲花纹样
传统把莲花视为圣洁、崇高、吉祥之物,受到了极大的尊敬与爱戴。传说释迦牟尼降生便走七步,而且“步步生莲”,可以说莲花是与传统形影不离的重要题材之一。莲花纹也以其优美的造型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受到了众多现代设计师的喜爱,成为了最具代表传统文化内涵的设计元素之一。
2.忍冬纹样
忍冬,又名“金银花”。忍冬纹装饰大量运用于早期的石窟寺中,隋代以后数量逐渐减少,唐代后几乎消失。在装饰形态上,主要有单列式延续、环形、波线型等,其主要结构线都是以S形的基础上变化。忍冬纹在中国古代装饰图案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同时在现代设计中也给中国装饰艺术注入了催化剂。
3.龙形纹样
龙是护法天龙八部中之第二部,因此在传统装饰题材中,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云冈石窟、莫高窟中都出现了大量的龙文装饰,如天人乘龙、九龙灌顶等。同时,龙也是中国传统典型装饰内容,具有民族代表性,因此,龙形纹样成为当代设计师们追捧的装饰元素也是理所应当。
(三)传统文化影响下的视觉设计
1.商品设计中的传统元素
现金,当代设计师已经逐步认识到运用传统传统装饰元素来表现中国形象符号的重要性。联想笔记本电脑的宣传广告海报,主体形象由产品和佛塔组成,“以牲灵之技而工者”作为广告语。佛塔的特点就是,其用料之精良,结构之巧妙,技艺之高超,远远超出了古今文人墨客的笔端。笔记本电脑的影子化为佛塔倒映出来,显而易见意在诠释商品就如佛塔那样,以牲灵之技而工者为前提,具有精湛的工艺造型和良好的性能,将商品的卖点充分展现出来。设计者将两个本无联系的事物巧妙的联系起来,主观上是以销售产品为目的,客观上则启发了众多设计师对于传统文化元素上的新思维。
2.传统文化在视觉设计中的审美价值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传统是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必修课。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中的“意境”和“境界”,美感论中的“妙语”,艺术创作中的“神思”、“现量”等等,正是这些美学范畴才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主干,而这些理论当中,恰恰包含了很多传统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点,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读不懂传统文化,就很难真正的读懂中国美学。
二、装饰艺术与漆画创作的融合
装饰艺术产生装饰画不像油画、中国画、版画那样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画种,而是一种介于装饰和绘画之间的艺术形式。从装饰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装饰绘画是在原始绘画和装饰纹样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装饰绘画超越自然,升华自然,艺术形象是重构的自然、幻化的自然,重艺术的自律性,注重形式美的外化,有着唯美独特的视觉风格。将装饰绘画的艺术语言融入现代漆画创作当中的研究是一个比较现实且新颖的问题,它没有更多可借鉴的理论和资料。我们只能通过对现代漆画的装饰性逐一进行细腻的研究分析,结合现代艺术审美的发展趋势,逐渐拨开其云雾缭绕的面纱。四、装饰艺术对漆画创作的影响任何造型艺术都有着自身美和规律美的法则规范,装饰艺术的法则对漆画艺术的精神内涵是一种提高与规范。装饰艺术的法则具体表现在多样与统一、对比与调和、均齐与平衡、尺度与比例、节奏与韵律等,表现多元的艺术魅力。
1、平衡与均齐
均齐是视觉艺术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均齐又分了绝对均齐与相对均齐,绝对均齐是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相同,如圆形、花朵等。相对均齐是指在绝对均齐的结构中有少部分形状或色彩出现不对称的现象,这种形式在不失绝对对称稳定感的同时,又显得格外灵活多变。均衡不受中轴线盒中心点的限制,没有对称的结构,但有对称式的重心。均齐与平衡在古代建筑中随意可见,比如一些顶台楼阁的均齐分布和平衡错落,都可产生稳重庄严的艺术效果。均齐中有平衡,平衡中找均齐的形态法则在漆画创作中可以使构图均衡有序,视觉形象典雅素丽,画面色彩相互协调,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自由感觉。
2、调和与对比
调和是把各个形象元素协调统一在一个画面中,使画面感舒缓。每一幅艺术作品都是对比与调和的有机统一,对比与调和可以使画面生动富有活力,从而避免了画面的单调与死板。对比是利用绘画形象作对照比对,以突出各个形象的差异性,使画面展现出不同的美感,增强画面冲击力。在漆画构图上,对比可以使不同形态的比例、大小、主次等元素变化有序;在漆画色彩上,冷暖明暗的色彩变化也是给画面增添视觉冲击力的因素。对比与调和是多样统一的具体化,对比是变化的一种方式,调和是形的类似,形体趋于一致的表现。在漆画创作中形体的大小,线条的粗细,色彩的冷暖等都会给画面形成强烈的对比,而调和必然会是对比更加柔和一致,从而形成和平有序、画面和谐的漆画作品。
一般来说这种点、线、面的装饰图形手段比较适用于很多的高科技产品的装饰设计中,这种理性化的图形能体现科技产品的严谨性和技术性,而这种点、线、面的变化带来的装饰效果又体现了科技产品的创造性和新颖性。
2.装饰色彩的协调与心理联想
一、山西雀替装饰风格的形成及其艺术价值
建筑是人的艺术,是人的设计,因此它必然与人文传统、地理环境、风土民俗密切关联。雀替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构件同样也以其别致微妙的视觉语言吸引着众人的眼光。对比徽派古建筑中的装饰元素——雀替以其巧妙的构思设计、精湛的建筑工艺融美观、实用于一体。山西寺庙建筑中的雀替装饰,其风格的形成主要受佛教思想所影响。寺庙中不灭的古刹香火将人类与“佛”相连,佛教思想以其创造性的精神成果影响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这里的人们对神灵顶礼膜拜,将身心完全沉浸于超然而神圣的情感之中,而这一切对雀替装饰风格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雀替的形态设计中,古代工匠喜乐于将表象化的意识形态转换为装饰语言,山西地区各个寺庙中雀替制式本身为非具象的“翼”形轮廓,在有限的空间内,古代匠师对其内部内容采用象征性思维下的表意处理,以一种象征性的思维语言传递人们的精神追求。“形必有意”的风格在装饰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山西寺庙建筑中的雀替装饰多以卷草,莲花,龙凤等形态作为雕件的主体,其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饱含着丰富的精神寄托和精神期盼。广胜寺雀替装饰,采用木质材料雕刻、整体上呈左右对称式构图,雕刻有中国传统元素中卷草纹样。卷草纹自下而上,其根茎枝脉疏密有致、舒展蔓延,呈“V”形展开,形态丰腴饱满。深邃而充满灵动的曲线恰恰与雀替的特殊形体融为一体,使其既带有祥云之神气,又有佛物之情态,给人以优雅简洁、超脱世俗之感。镇国寺中龙纹木雕雀替,以龙为骨骼,形式上逼真、秀雅、简洁大方。龙的形象如同飞天,也是一种佛教神灵的象征。卷草纹、莲花纹、龙凤纹在山西寺庙建筑中的应用,是山西人民将民族文化、、装饰艺术结合在一起的结晶,这一系列的表现手法和内容表达相互结合,促成了山西寺庙建筑中的雀替独特装饰装饰风格的形成,体现了山西寺庙建筑雀替的装饰美及文化美,是山西人民对“佛”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雀替装饰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
雀替雕刻题材广泛、形之精巧、式之规整,装饰性审美功能极为突出。考究山西寺庙中的雀替装饰,有规律也有章法,有自觉也有陶冶,从中我们可以提炼出许多独特的元素,助其实现雀替装饰与现代装饰设计的传承与创新。山西寺庙中的雀替装饰多以表达思想和美好愿望为原则,其艺术价值体现在形与意的表达之中。从现代装饰的角度来说,雀替的创作的过程正是一个“以意生象”过程,人们通过感受抽象的概念和普通的信息来将其转化为易被大众所理解接受的视觉形象,这是一个思想腾飞的过程。雀替装饰图形对现代装饰设计的影响是直观的。另外,雀替左右均衡的构图形式也与现代装饰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如出一辙。而现代设计处于一种开放的互动空间中,互动就要求设计必须尊重传统和文化的差异性,从中提取、分析并了解,从简单的利用佛教文化中“形”的创造上升到对“神”的领悟。佛教文化与现代装饰设计的创新要求我们要褪去传统腐朽与脱离现实的外衣,在传承的基础上用极具开放的头脑选择合理的元素进行创新,进而赋予它新的功能和意义。现代设计自始至终所追求的主题仍旧是创新,创新给予设计顽强的生命力,因此就算时过境迁、斗转星移,仍会被人们有所传承和再创。山西寺庙建筑中的雀替装饰因力学需要而产生,又因其文化内涵的深刻表达而发人深思,佛教文化中莲花、卷草等符号化的视觉语言的运用使得雀替装饰更加具有艺术性。因此雀替装饰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主题,必定会使得现代平面设计大放异彩,不仅仅因为它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更因为这里面还存在许多未知、许多该承接而未承接的内容。
作者:秦宁娇尹言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1)都反对维多利亚装饰风格,旨在重新重视和热衷于传统手工艺;
(2)都喜欢采用以植物和动物为中心的装饰手法;
(3)影响范围广泛——这场装饰艺术运动在当时影响之深之广,以至于美国和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均卷入。
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几个有意义的设计中心。第一,巴黎六人团体。此团体于1898年成立,自然主义是其设计风格,并提出设计要回归自然的口号,曲线和植物纹样是其进行设计的特点。其中最优秀的设计师吉马德,在20世纪初期,在巴黎市政府的委托下,对100多个地铁入口进行设计,所用原材料基本是青铜和其他金属,将其自然主义特色发挥的淋漓尽致。第二,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比利时作为欧洲新艺术运动的中心之一,涌现出了大量的杰出设计。霍塔旅馆是其中的代表作品。此建筑无论外观设计,还是室内设计都曲线流畅,色彩协调,形象堪称完美。第三,西班牙新艺术运动。安东尼•高迪是此运动的杰出建筑设计师代表,米拉公寓这一极至作品则出自此伟大的设计师之手。该公寓特点是自然美观,整个设计避免使用直线和平面,以混凝土模具成型,内部家具、门窗等大范围模仿动物和植物的造型。将建筑设计打造成为一个完全的有机形态。
二、建筑装饰艺术的繁荣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主义装饰设计出现,是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设计的发展。后现代主义主张恢复装饰性,并强调装饰性,以形成装饰的多元化。
第一,符号性古典主义。具有装饰细节丰富、大量采用古典建筑符号等特点,如由查尔斯•穆尔设计的美国新奥尔良的意大利广场,以古典拱门为广场装饰,拱门重复、交叉,形式交叠,风格冲突,有冷嘲热讽之感。广场大水池中的半岛,正中有一个空框,以及三长方形门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罗马的凯旋门。
安徽因地处中国东部的内陆,地形幅度变化小,大多数地形为平原、低山和丘陵。长江淮河跨省而过。处于温带与亚热带交界的安徽,受东部季风影响,形成了四季分明,湿润的气候,徽州地区又处于安徽的南部,因其山清水秀林木茂盛,占主要面积的为山峰与丘陵,河流与盆地散布其间,人口聚集的盆地只占全域的一成,以“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著称。因其温和多雨的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房屋营建中会因湿润性气候降水多而考虑雨水排泄功能的需求。徽商的起源是因山多地少的徽州,耕地空间很少,无法全部从事传统的农业,所以较多数的人从事山地种茶与商业。徽商衣锦还乡后大兴土木,并将经商所见的各个地域建筑与当地地域环境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徽派建筑。
1.2社会因素
自古以来徽州地区人民重视教育,尊崇儒家思想与文化,有尚读之民风,曾经出现过“父子宰相”“四世一品”“一门八进士,两朝十举人”“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的盛景。徽州商人被广泛称为儒商,他们重视道德礼仪,认为在生活和商业上传统的道德礼仪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商人民居空间和建筑的设计中充分的体现了对传统道德礼仪的尊重。明代中期到清代前期(乾隆时期)是徽商的兴盛期,且在清朝中期成为了中国商帮的翘楚,商路遍天下。有几方面原因促使了徽商产生与兴盛:在地理上,地处皖南山区的徽州,具有占大部分面积的山地,大面积的山地拥有着极其丰富的生态资源,使得徽州盛产木料与茶叶。在历史背景上,徽州地形复杂,而且居住在山间盆地中,难攻易守,很多在战乱中的中原人口迁入徽州,使徽州更加无法在农耕上自给自足,进而促使徽州人民寻找新的生存方式。徽商是在人多地少的自然条件下徽州人多从事手工业,并且走出故土谋生而产生的。自古就有深厚的文化沉淀的徽州地区,受儒家的礼仪教化和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徽商乡土观念浓厚,在外经商取得成功后多“衣锦还乡”,回到徽州兴建宅舍,留下了在中国民居建筑与装饰艺术上都大放异彩的西递、宏村等建筑。设宗族祠堂为家族建筑群中的重中之重,宗祠是为后世族人提供祭祀祖先、传承家族文化、谨记等级礼法的场所。在建设期间不仅在建筑选址、构造以及布局层面上非常注重,而且装饰层面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不追求奢华和过度修饰,仅在匾额和碑刻上有基本的装饰,有劝勉后辈勤俭持家本分做人之意。在伦理礼教上的教化和约束,是对徽州传统民居建筑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之一。在徽州的建筑、书画以及手工业等等多方面有所体现的刚柔并济并且兼容并包的审美特征,是因为避乱的中原百姓与土著居民的混居,形成的多元文化与徽州的自然环境完美的结合而形成的。
2徽派建筑装饰艺术的特点
徽商民居的典型特征与建筑色彩便是“青瓦出檐长,马头白粉墙”。黑、白、灰三色是徽商民居建筑的色彩,坐落于青山绿水之间的建筑,与环境融合为一体,显得分外质朴与优美,徽派民居建筑单色调的色彩使人产生宁静和释然的情怀。内部空间的装饰色调,要比外部丰富很多,主要以古朴天然的木材材料本色为主,并配合精彩的木雕,布局疏密有度,雕饰形成的肌理和阴影效果表现自然的肌理,豪华宅邸为显示主人的经济实力在重要装饰部位还施以金粉,以显得富丽堂皇。
2.1木雕艺术的基本特征
木雕艺术的顶峰时期是在明清时期,木雕的精品不胜枚举且出神入化。木雕在民居装饰艺术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且成就最高,因木材的质感相对柔和且带有生机,加之木材质地柔软、可塑性极强,不仅可以刻画出复杂的图案而且在层次上也可以达到玲珑剔透的效果。因此木雕的题材也最为广泛。在地理环境和工艺水平上所存在的差异,使得民居木雕装饰图案的造型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徽州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徽商民居中所体现出的木雕艺术,在明代开始广泛使用,并且在清朝时进入了鼎盛时期。徽商民居能充分体现木雕艺术的繁盛,木雕装饰大量运用在徽商民居建筑的结构和装饰材料中。古拙朴美、造型饱满、神态生动夸张是徽商木雕在造型上的特征。木雕浅、深、透三种技法结合使用,不仅仅体现出工匠们精湛的雕刻工艺,而且充分表达出木雕层次丰富分明,并且处理出前后虚实各种效果,艺术性观赏性极强,可以在木材上构造出许多精美的造型。富有张力的形态,流畅细腻的线条,将硬质的木材雕刻出柔美的缠枝造型,且脉络清晰,立体感极强。在充分的写实基础上,进行艺术的抽象加工,使得纹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并富有强烈的自然气息。如同儒学教育课堂的徽派木雕,每一个木雕都是在述说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人在耳濡目染中学到理学的思想精髓。一件件木雕的精品,成为了中国古代文明传承的载体。总体来说,木雕的装饰艺术性在徽商民居中运用的最为广泛,不仅拥有繁多的品类,各异的题材,徽商民居木雕装饰从整体来说,繁复细腻是清代木雕的主要特征,整体上的感觉“谋篇”不足,但对于细节的刻画往往游刃有余。只要目光所及的厅堂内皆是木雕,整体处理的过于繁密,失去了重点,但是局部观察却完美无痕。流传至今的徽商民居木雕装饰艺术,仍然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
2.2石雕艺术的基本特征
在工艺上和技术上都有很高成就的石雕艺术,因石质材料具有坚硬耐磨、经久耐用、防潮防水等特质,多用在建筑中需要防潮和受力的构件中,能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如柱础、台基、石鼓、石狮等,但石雕相对木雕和砖雕难雕,因此在民居建筑中不如木雕、砖雕装饰运用的广泛。远远不及木雕的装饰范围广的石雕因受限于石材本身的特质,徽商民居中石雕常出现于台基、柱础、石狮、漏窗和牌坊,石材对雕刻工艺的要求很高,相对难雕,其中透雕最为精美和绚丽,因此一些制作工艺复杂精彩的透雕只有在财力雄厚的商人民居建筑中才能欣赏到。无论是华丽还是朴素,精巧还是古拙的徽商民居石雕艺术,都显示出了雕饰工艺的精湛以及徽商雄厚的经济基础。其装饰图案也是以民间最为朴素的表达吉祥幸福寓意的题材最为广泛,表现出了强烈的乡土情结。
2.3砖雕艺术的基本特征
以砖为原材料的雕饰艺术是砖雕,它模仿石雕,却远比石雕经济和易雕刻,而且具有石雕坚硬、耐磨、防腐等特性。选题包罗万象的民居砖雕内容,主要为吉祥寓意的图案,不仅有几何纹样、花草鸟兽还有神话传说等等。其中,最经典也最精美的代表性作品是以人物为主要刻画对象的砖雕。徽州地区重要的民间工艺形式是徽商民居中运用的砖雕装饰手法。徽州的民间匠人,不仅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还赋予其装饰美感,运用了最基本的建筑材料却创造出精美装饰的艺术表达形式。表达形式非常灵活的砖雕,达到了既有实用价值又有美学价值的装饰效果。出现在徽商民居中最早的砖雕,简单不精细的表达形式,有着其独特的艺术趣味;随着徽商的崛起,其财富也在飞速增加,对工匠酬金成本没有了约束,砖雕的艺术向着内容复杂多样、线条华美、层次感丰富的方向发展,成为了最具典型的徽州砖雕艺术形式。在清代徽商成为了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家宅建造的资金充沛,砖雕技艺则向着更复杂和细腻的方向发展。工匠砖雕精巧的技艺可以塑造出更为丰富的情节和层次上的变化,远近景的表达更加的细腻,最多时有八九个层次。现代,因其地域性的审美传统和砖雕本身的观赏价值,徽州地区所喜爱的艺术形式仍是砖雕。很多的徽州民间艺术家至今仍掌握着这种精湛的技艺。便于取材、形态精美的砖雕,深受人们的喜爱,已经彻底融入了徽州人的生活。总的来说,徽州民居建筑中的砖雕艺术,不仅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深刻的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高超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
二、现代装饰视角下的罗山皮影造型艺术
罗山皮影造型艺术由头茬和身段组成,通常一个身段可以搭配不同的头茬来实现人物角色的变化,特定人物的服装和头茬是固定的。艺人通常会在影人的两手和脖子处安装操纵杆,根据剧情的发展,使影人做出动静举止、喜怒哀乐来完成动态的画面。静态的罗山皮影五官特征似豫南人,在造型方面,粗狂质朴、自然单纯、色彩浓重,表现力较强,尤其重视面部的精雕细琢。罗山皮影整体造型相对河北皮影“土”味更浓,甚至略有笨拙的美感,装饰图案更有原始感和神秘感。从皮影整体外形上,轮廓清晰简练概括,线条紧凑生动有力、变化丰富、节奏明快、富于韵律;从轮廓内部上,以线描、雕刻、镂空、彩绘为主,图案很紧凑,同时繁简得宜、虚实相生。
(一)多视角的二维平面性
皮影的制作材料和表演方式决定了其二维平面性特点,为了加强表演艺术的视觉冲击力,罗山皮影造型采用了多视角多拼接的空间造型艺术手法,简单划一的人物外轮廓和纷繁复杂的身段造型形成鲜明对比与和谐统一。影偶面部通常采用正侧面刻画,也称“五分脸”,正侧面的五官轮廓线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真实。如生、旦、净人物刻画时只能看到一只眼、眉,并夸张延长至耳际,线条流畅飘逸,一气呵成,而嘴部、头冠多采用四分之三侧,也称为“七分像”。这种多视角的手法根据角色不同灵活运用,如丑角造型多设计成七分脸,露出双眼,扩大刻画面部特征的表现范围,若有独眼瞎丑角时,七分脸便于表现另一只眼瞎特征,以增大人物喜剧性和趣味感。最为独特的是这种多视角同时出现在一种形态要素中,如罗山皮影生、旦角中帽饰后面的羽翅几乎对等安置,发髻却作为正侧处理;服饰造型上领口用正面、衣袖为正侧面、腰部以下为四分之三侧;腿部造型多为一前一后两个正侧面表现。在衬景配景处理上同样运用了多视角的方法,如桌子处理,出现了显示三大面透视效果的四条腿,而非正侧面的两条腿,从观众席看正侧面的影人坐在半侧面的桌椅上,倒也自然舒适。智慧的罗山皮影人深知剪影造型的单调与不足,娴熟的运用了平视、俯视、仰视等多角度以期表现立体感,这种造型与我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有异曲同工之妙,符合皮影戏观众的审美情绪和习惯。
(二)写意和写实打造传神形象
罗山皮影造型与朱仙镇年画在构图和表现技法上一脉相承,不仅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更崇尚内在精神神韵的表达,追求形神合一的艺术效果。同时与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特点相似,以形写神,注重写意,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传神艺术。影偶造型上,紧紧抓住各类角色人物、动物、道具的自然特征,在遵循一定程度的原有规律基础上,抒发艺人主观情感去塑造影偶的性格气质和神韵,将写意和写实完美结合,极大提升了影偶形象的观赏性。生、旦角的纤眉细眼、高耸额头、细挺鼻梁、点紅小口、莲指修长再加上阳刻面部轮廓,尽显白净斯文、温文尔雅的独特韵味。阳刻的五官轮廓配上阴刻的发饰,产生起伏对比,愈发显得俊美。旦角和生角的性别区别多在眉目上,男性剑眉目长,眼角上扬,棱角分明,多忠诚,女性挑眉凤目,纤腰莲足,明媚皓齿,多温婉。另有一类生角,相貌异常俊美,耳处饰花,粗眉压眼,多风流奸诈之徒。净角狮鼻豹眼,夸张到变形的阔口之上,以赤眉虬髯陪衬,表现其威武强悍英勇之势,而鹰鼻鹞眼张口刻画多奸诈。丑角吊高眉毛、豹额圆眼、朝天鼻翼、龇牙歪嘴尽显其滑稽诙谐之神情,虽丑陋而无厌恶之感。丑角在雕刻手法上通常采用阴刻实雕、或实空结合、或绘制,勾勒出脸型和神态,以加强图案上的轻佻滑稽之感。怪兽造型多为汇集诸兽于一兽的形象,威猛矫健而无怪异之感。艺术处理上运用提炼、变形手法,经过现实与主观的巧妙融合,使其极具装饰性和观赏性。
(三)形式多变的装饰纹样
罗山皮影在二维平面性的造型空间中运用多视角的手法增强立体感和空间感,而整体造型又无杂乱不适之感,这在西方严谨理性的透视原理上是不可能成立的。那么究竟是什么让皮影展现其独特魅力?其中是否有规律可循呢?笔者经过大量调研、走访、实验,认为其关键在于巧妙的装饰手法。
1.装饰纹样的统一性
罗山皮影造型的设计上大胆吸收了汉画像砖和朱仙镇年画的处理方法,采用彩绘和刻镂相结合的工艺,绘制具象和抽象的纹样做装饰,运用反复、连续、对称,散点平置的艺术手法排列,形成韵律和节奏感。影偶在面部特征的处理上多采用对五官的夸大、移位和变形上,尤其表现在对嘴部处理上。通常用具象的花草云凤图案修饰女性,用龙虎水云图案代表男身,一刚一柔的图案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美感而且交待了人物的性别。而在人物的裤脚、袖角、帽子、领口处常绘制抽象几何纹样,如文官蟒袍裤脚下的几何海水图案,女性裤脚处的半圆图形等。这种抽象纹样属于热情的抽象,就像图腾深置百姓内心,配以阳雕阴镂,适当计白更显得繁简相宜,虚实相生。“这种抽象的合规律造型就是独一无二的最高级的造型,当人类面对外物巨大的杂乱无章时,在这种造型中就能获得心灵的安息。”这就是装饰纹样赋予皮影的魅力。
2.装饰纹样的图底关系
影偶造型借助灯光,较暗,身高十五寸为图,三尺白幕,明亮,面积大为底,这种图底对比使有着流畅轮廓的黑暗的影人造型在规则形状的明亮的白幕衬托下,每一个空间细节都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这样一亮一暗、一大一小和一静一动,白幕与影人互补互存,相辅相成,构成一个视觉整体。观者在这种明暗、简繁、虚实、曲直的对比中进行视觉的调试和交替,形成一幅幅完整的动态画面。
3.装饰图案的寓意性
民间有图必有形形必吉祥的说法,同样在皮影图案中代表吉祥如意的图案比比皆是。皮影图案大多都以隐喻、谐音、暗示的方法在装饰造型的同时,起到了甄别人物身份,彰显人物品格的作用,同时也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影人服饰处理中,花朵多半正面处理,以追求圆满,而不同的花色也暗示了不同的身份。老旦多饰牡丹、桃花、桃子、寿字纹、佛手、万字不到头等纹样讨个福寿双全的吉祥。文生多有梅兰竹菊、琴棋书画等图案装饰,雪花象征淡雅文静,多用于旦角和文生。在桌、椅、几、轿的配镜上多出现狮子滚绣球、平安如意、五福捧寿、五龙戏珠等装饰图案。另外,在服装的装饰上大胆吸收了民间剪纸中水云龙凤的纹样,运用四方连续和二方连续的排列技法,配上镂空的雕刻手法,使得画面热闹、饱满而又有秩序感,对于已经多年流传,形成定式的纹样,如龙纹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多用于皇帝的服饰或皇帝专用的器皿装饰上。
(四)绚丽色彩点亮整体氛围
色彩是皮影造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之一,罗山皮影在选色上受五行用色观的影响,多用纯度极高的丙红、稀绿、肤青、藤黄、焦黑,肤白,其中肤白为皮影材料牛皮本身的淡黄色。影偶形象常年使用仍然绚丽多彩、赏心悦目,这跟其独特的上色工艺有重要关系。艺人选用当地矿物质熬制颜料,用平涂和晕染的方法,按祖传技法循赤、青、黄、绿、黑的先后顺序,双面着色一气呵成上色过程。经过多种工艺使颜料吃进皮子,再用当地桐油配以砣砷(釉)等化学物质,特别熬制油。上油后的影偶形象,投射到布幕上,流光溢彩、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对人物的选色上借鉴京剧脸谱的用色处理方法,黑色多正直,红色多忠烈,白色多奸恶,绿色则表示骁勇善战。如“三国”中的关羽画红脸,程咬金、《五峰会》中的暴虎勾绿脸。在颜色搭配上,讲究简中求繁,运用色相、明度、纯度的对比来增强色彩醒目感,这与现代用色原理相悖。如红配绿,现代人认为对比过于强烈很是俗气,而在皮影中却极为常见。如关羽施红脸,一身绿色蟒袍搭配,黑色长胡须,黑色结构线,配以皮革本身的淡黄色和镂空部分的白色,交相辉映,使人感受到其忠勇仁义之气。罗山皮影多用大红与大绿、黄与黑、黑与红、黑与绿的强对比,运用调和法和恰当的用色比例、使颜色协调统一于淡黄色半透明的皮质里。如果分析皮影色彩的情感表现,用味觉、听觉和时间来形容她的话,那一定是一串串热火朝天的辣椒,奏响一首颜色冲撞的奏鸣曲,去享受骄阳似火的灿烂夏日。
三、现代装饰继承与发展罗山皮影艺术的有效途径
现代装饰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在视觉传达、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诸如罗山皮影这些优秀传统民间艺术则因各种因素的制约,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萎缩沉寂。如何才能在现代社会中使其二者相互促进,共生共赢?笔者认为现代装饰唯有从传统文化中学习,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提取装饰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做好传承和创新,才能称之为民族设计,才能更好的弘扬和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手法借鉴。将罗山皮影造型艺术中的多视角和散点并置、图案的对比与统一、夸张与抽象的艺术手法运用到现代装饰中。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中和旅游纪念品设计中运用这些元素以合理的设计手法去安置,显得尤为重要。如获2004年靳埭强设计奖铜奖的《皮影字体挂历》,提取了传统皮影的装饰图案元素,进行概括、夸张,用现代色彩进行填充,形成了时尚和古朴交融的和谐效果。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室内软装饰设计,利用皮影元素的提取,结合现代的艺术手法,运用在室内的屏风、背景墙、隔断,装饰物件上,可以营造出一个别样的皮影世界。与各种材料相结合,形成不同肌理、质感具有皮影韵味的装饰艺术,甚至打破皮影的平面性,在各种立体造型中提取皮影元素,展现视觉美感。如在中国数字科学馆中展出的艺术家Eggdoodler创作的命名为Africa的鸵鸟蛋雕刻艺术作品,他就是利用了传统的皮影刻镂和造型工艺技法,最大限度的拓展鸵鸟蛋的厚度,让作品的层次成为重点,在当时的艺术界产生不小的轰动。在他的作品中就连动物细微的神情与身上的纹路都能清楚呈现,原本平面的作品产生了立体感,在灯光照射下,还能产生微微的阴影,藉此提升了不少的质感。同样,这个方法也适用于罗山皮影自身的改革与创新,传统皮影影偶制作多采用兽皮,存在取材难,制作工艺繁琐的缺点,现在有很多皮影艺人开始尝试用纸或赛璐洛片、有机玻璃板、综合材料和聚酷薄膜来替代传统兽皮。与新科技的结合。2010年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代表队的“皮影艺术•凌动舞台”作品获得最高奖项“英特尔杯”。他们将传统的皮影的每一个动作都分解成一个指令,能够完整的完成转身行走等各种平面动作。还有一些包括实时指令的输入和演示过程中手指接触,对实时动作的反馈,机器人的响应迅速动作过度自然,当时整个系统设计得到了业内的高度认可。如果这项科技走向成熟,只需要有机器人来进行操控影偶的表演或者机器人直接参与表演,那将是对民间皮影艺术的一种颠覆性创新,同时也对皮影艺术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真正的做到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重新定义民众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概念。利用光影的投射原理,如在灯具设计中利用现代材料,在灯罩上刻意使用镂刻的精致花纹,让光线透过图案洒射出去,呈现出一种图像化的光影效果,增加空间文化意蕴。利用皮影的光线投射原理,可以在客厅做个补充光源的台灯,只是台灯的一侧有可以变化的类似影人的模具,在灯光的照射下,将模具投射到墙面上,形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如果把灯泡换成蜡烛或者仿蜡烛火苗变化的灯泡,就可以在墙上得到可变化的模具投影,增加室内环境趣味和氛围营造。另传统的皮影是依赖外界光源才能产生影的效果,艺人在操作时难免会有外影闯入的现象,如果可以设计出有自发光功能的影偶,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画面的纯净度和黑白对比度,也可以使影偶的形象更加强烈生动逼真,这会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利用皮影缀结在艺人操控下形成动作的工艺特点,借助现代数码科学技术创造出可灵活变形的艺术产品。如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隔断装饰类家具设计中,希望利用特殊结构或技术,在不添加和减少材料的基础上,形成装饰图案上的变化,满足现代人对室内空间装饰的新鲜感需求。
2.传统图案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我国传统的图案文化方面在现代的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也比较的重要,这一元素能够直接性的表达一些寓意,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在我国的古代社会和民俗文化当中有着众多的吉祥图案,例如我们所熟悉的鹿以及龙等,这些进行加工处理之后在装饰设计中进行应用,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所要表达的内容。两者的结合能够增强现代装饰的艺术性,从而将文化的品位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3.传统色彩在现代装饰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色彩元素在现代装饰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也能够增强商品的艺术效果,在不同的受众方面进行设计的颜色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例如红色所表达的是喜悦的情绪,而黄色则是权力的代表,通过对传统的色彩进行合理运行,可以使得现代装饰艺术体现出我国传统的文化内涵,这样就能够增强装饰的艺术魅力,在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追求也在朝着多元的方向进行发展,所以只有将传统的文化色彩运用在现代装饰艺术设计中才能够使得本民族的风格得以体现。
4.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再者就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装饰艺术中的应用是当前建筑装饰中最为常用的,在传统的文化内涵上进行将造型以及工艺和色彩等加以充分合理的应用能够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的纺织艺术设计过程中把独特的传统文化图案的装饰造型以及色彩等进行加工融入,从而能够创造出典雅以及前卫的艺术效果,从而使得现代装饰在时尚的体现过程中也能够将我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得以展现。例如:在我国的青花瓷图案可以将其应用到现代纺织装饰当中,这样就能够显示出比较有层次感以及均衡比例的效果。在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历史的变迁以及文化的积淀,在本民族的文化观念以及审美思维已经形成,是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精髓的反映,在室内装饰当中进行应用能够别具一格的营造舒适完美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