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pbl教学法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7:2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pbl教学法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pbl教学法论文

篇(1)

1.2基于网络pbl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与传统中药药剂学教学模式相比,基于网络PBL教学法是“以中药药剂学问题为向导”,利用网络资源信息量大、操作灵活、多项互动、交互性强、信息反馈及时高效等多种优势,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全面快速地获取知识。不仅为基于问题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全新的学习资源,还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耗时长、投入精力大、获取信息不全面的缺陷。基于网络PBL教学法与实际紧密结合,提供逼真的问题情境,而中药药剂学大多数问题都与实践紧密相关,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曾接触过多种制剂,如颗粒剂、糖浆剂、片剂、丸剂等。但使用时可能会存在很多疑问,如相同药物为何制成不同剂型,糖浆剂与颗粒剂作用效果有何差异,中药注射剂是否会发生不良反应等。学生带着生活中遇到的疑问去学习,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

2基于网络PBL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实施

基于网络PBL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课前准备:①教师设置问题情境,确定学习任务,并通过网络发给学生;②学生分组合作,通过各种网络资源分析问题,组织答案。(2)课堂交流:课堂小组讨论交流,并通过多媒体展示成果,最后教师总结补充。(3)课后总结:小组互相评价反思,记录新知识,教师点评。

2.1课前准备实施基于网络PBL教学法课前准备时,需在校园网络上建立师生共享网页[7]。教师根据教学大纲选择适合教学实施的生产案例,提前半个月在共享网页,案例需将基础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以实用为主,包含2~3个引导性问题,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学生上课前自行通过网络平台查找资料,互相讨论,初步找出问题答案并提出质疑。以“片剂”章节学习为例,教师将有关片剂种类、辅料、制备工艺等相关问题情境发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给出问题情境基础上总结知识点,寻找片剂相关知识,了解片剂制作流程,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汇总知识点并制作课件。此外,教师将相关多媒体课件、课后练习题、药厂设施图片及中药制剂生产相关视频上传共享,并设立知识论坛及留言板,添加与本章节内容相关的电子图书馆、知名大学教研室等辅助资源的链接。

2.2课堂交流基于网络PBL教学法在课堂具体实施时,各小组学生利用各种形式报告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总结的知识点(可采用口头讲述、图片影像展示等方式),最后利用本组制作的课件给大家讲授。教师引导讨论,师生共同总结评价,理清本章知识脉络及对重、难点的理解。对于课程中的制药操作流程,可通过照片、视频等展示给学生,使其理解工作原理和生产过程。例如注射剂灌封,教师可按顺序展示灌封操作照片,或以视频形式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注射剂灌封操作及要求[8]。如此一来,学生对相关知识会有更深的理解与认识。

2.3课后总结通过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中药药剂学相关知识有了系统了解。为了考查学生所学,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知识提问,回答内容要求有一定的条理性,有一定的深度,由教师对讨论结果作出评论,并由此引出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他们理解和概括新知识的应用情境;同时教师也对自主学习与合作性问题解决活动进行反思,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篇(2)

(2)临床病例涉及内容广,如颈部、乳腺、腹部等部位,不同部分独立性较强,但在水电酸碱平衡失调、器官功能不全、术前术后处理等方面有共性;

(3)教学和临床脱轨,教材各章节编排缺乏有机联系,学生最初接触时会感到难度较大,从而对普通外科专科知识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为下一步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PBL在普通外科学教学中的实施

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在授课前一周发给学生,要求从病因、机制、临床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方面去思考。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学校图书馆书籍资料、数据库和网络资源,查询相关资料,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解答问题。最后由授课教师对内容进行点评,有针对性地讲解存在的共性问题,总结出需掌握的知识点,进一步强化本次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学习要点。课程结束后进行测试,包括基础知识、病例分析等。具体选择病例时,要掌握以下原则:

(1)选取普通外科的常见和多发病例;

(2)病例设计不能太过复杂,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能够基本诊断;

(3)每一个病例尽量向学生指明可供参考的书目,避免学生查阅资料太困难而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例如急性胰腺炎和肠梗阻是普外科教学的重点,是较为合适PBL教学的病案。

3、PBL应用于普通外科学教学中的优势

(1)学生通过独立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获取、甄选、评价信息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2)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提前准备病例资料,阅读大量文献,熟悉相关学科知识。促进了教师对本专业医学知识的复习和再提高;

(3)同时通过与学生间的教学互动锻炼了交际能力、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概括总结能力。

4、PBL应用于普通外科学教学中的问题

(1)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对PBL教学法不适应,过分依赖教师最后的学结而不主动参与学习;

(2)PBL教学法中教师的工作量较传统教学法大,花费时间多;

(3)欠缺能够胜任PBL教学的老师。

篇(3)

2.PBL教学方法在教学时,采用个人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引导总结的方法。首先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每组4~6人,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一个内容,如基因工程制药这章,每组各选定一个基因工程药物,各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先查阅相关资料,再结合所提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在组内展开讨论,形成报告,并做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由小组成员向所有同学陈述自己小组的成果。教师及其他同学可针对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提问,对有意见不一致的问题可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知识体系,针对其中重点难点做进一步精讲,并注意将教材中相关知识点纵横联系起来,对仍有未理解的问题,留给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解决,并给予指导。成绩评定在PBL教学中,教师根据各组学生的介绍及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对每位同学分别评定成绩,并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总成绩中。

二、实施效果当采用PBL教学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以往学生课堂上只注重听教师讲授知识,记好笔记,很少提问,课堂气氛较呆板,采用PBL教学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提问明显增多且思维活跃,有的是针对所学的知识难点,有的是对扩展的知识,并且会针对某些热点问题与同学与教师展开讨论,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大纲的内容,对知识涉猎更宽更深更新。采用结合PBL模式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比较,学生成绩有了一定提高,平均分较上一年度提高了3.7分。特别是主观题回答中,有些问题在教材中没有直接答案,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总结,采用将PBL和LBL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学生得分率明显高于未实施PBL教学的学生。

三、讨论

篇(4)

2、PBL教学法在《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2.1加强前导课程学习

在《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数据结构部分频繁使用指针和结构体来解决问题,而这些知识在前导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中,也是重点和难点内容。因此,在前导课程中,应为这些知识分配更多的理论和实训课时,让学生熟练掌握指针和结构体的基础知识,并可熟练进行编程,从而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提供知识储备。

2.2前期准备

PBL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再是机械式的施教,而是需要深入教材,组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针对难点和要点提出问题,并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教学目标[6]。而学生则需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对教学内容大致了解,以便在课堂上快速理解学习内容。

2.3在《软件技术基础》课程中融入PBL教学法

2.3.1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在PBL教学模式中,提出问题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的授课效果。教师应依据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设计问题,问题应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好与学生的生活或专业密切相关,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给出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达到的目标、解决问题时所要涉及的元素及使用到的方法技巧、重点难点等。整个教学过程应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及团队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所用软件技术基础教材为基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进而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授栈和队列这一章节时,应强调它们都是操作受限的线性结构,并结合现实中的例子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导入问题。如在讲栈时,考虑到军校的特点,引入手枪的例子,先压入弹夹的子弹只能最后从枪管里射出,而后压入的子弹则先射出,这种数据结构遵从“先进后出”的原则,同时还可引入浏览器的例子,浏览器的“后退”键就是栈的一个实例。而在讲授队列时,可采用排队上公交车的例子,先到的人先上车,后到的人则在队伍后面等待,这种数据结构遵从“先进先出”的原则。通过举例引入,使学生对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后,教师引出“迷宫求解”的问题,并安排学生完成求解算法的学习。通过问题一步步的引导,学生不仅对知识点的概念有了深入理解,同时对其实际应用也有了较好的认识。2.3.2分析问题,设立目标教师可根据学生基础强弱程度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选择一位基础较好的学生任组长,负责本小组学生的组织、协调和任务分工安排等。学生以组为单位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分析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确定与问题相关的资源及获取这些资源的方法等,进而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一步细化。针对迷宫求解问题,学生首先要分析求解算法中应采用哪种数据结构,然后要分析如何标记当前所在位置、如何判断所选道路是否为通路、如何判断死胡同、如何选择最短路径走出迷宫等系列问题。2.3.3协作学习,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各组制订具体执行方案并进行任务分工,教师则对各组提出的方案进行最终审核,考察方案的完整性和可执行性,给出具体建议。在执行阶段,小组成员需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实践,可以发现新的问题,然后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逐步退出,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当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向教师求助时,教师应积极主动地给予引导和帮助。在解决问题时,学生会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并对数据结构进行定义。鉴于前期刚学习过C语言程序设计,鼓励学生用C语言进行编程,同时对使用Delphi、Matlab等编程工具的同学进行针对性指导。在学生选择栈作为数据结构来解决迷宫问题时,鼓励学生针对顺序栈和链栈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结构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手段是多样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开拓思路,在得到“殊途同归”结果的同时,建立“百花齐放”的解决方法。2.3.4展示成果,总结交流“展示成果,总结交流”阶段是整个PBL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学生知识升华的一个阶段。在完成编程任务后,每组选派代表将“迷宫求解”的算法进行上机演示,并陈述设计思路、设计算法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成果展示可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各个小组都完成展示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讨论优缺点及改进方法,使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开阔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对所有内容进行总结,主要包括梳理知识点、回顾主要内容、算法中的方法和技巧、如何选择和获取相关资料、如何编程实现等,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根据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打分,计入平时成绩,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在下一次任务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4后期总结

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后,教师应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如何改进算法以达到最优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自己的学习有哪些启示等,并以书面形式提交给教师。教师在分析、总结学生心得体会的基础上,发现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和设计。

篇(5)

2PBL引发的医学教育模式改革思考

医学教育模式直接关系到临床医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在医学科学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医学院校要想培养出能够适应当前医疗环境的专业医务人员,就必须突破传统,找准方向,抓住特色,锐意改革。PBL教学法克服了传统医学教育的弊端,是经过国内外众多实践检验的新型教学方法。但目前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功经验,需要不断实践和改进。

2.1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目标

在现代医学模式下,高校对医学生培养的目标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更要有丰富的人文医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即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医术技能,还要拥有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和能力,做一个全面的高级医学人才。因此,各医学院校在教育模式改革的过程中,要将学校自身优势与PBL教学模式中的精华部分相结合,在加强学生医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道德修养、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培养医学生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2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总体设计

一直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都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很差。在今后的改革中,应致力于将PBL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来弥补这一缺陷。在基础教学阶段,仍然需要坚持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们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而在临床教学阶段,可以借鉴PBL的成功做法,使学生通过一些临床案例模拟、讨论等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对医学生的培养需要分为基础、临床、实习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都应该注意加大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间的交叉融合,使学生能够逐步融入到PBL的教学模式中去,达成教学目标。尤其是在临床实践阶段,带教教师应结合自己的行医经历,给予学生实践指导,通过模拟医生和小组病例讨论等方式,将理论与临床问题紧密结合,使学生学到的理论能够在实践中融会贯通。

篇(6)

2PBL教学过程

在布置题目一周后,请各组同学派一名代表进行PPT汇报,阐述本组的观点,汇报时间为十分钟,在汇报过程中有不足的地方,本组其他同学可以随时补充,其他组同学积极发言的可为其所在组适当加分,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3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与该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找出不足之处,进行详细的讲解,以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对学生的整个PBL学习情况作出评价,对学习情况优秀的组进行表扬,希望其他组向其学习,以调动各组学习的积极性。

4PBL课后要求

学生在课后除了以PPT的形式回答主要问题外,还要记录自己以及本组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详细纪录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反思,巩固所学知识,评估自己的学习方法。

5教学效果评价

为客观评价生理学应用PBL教学的效果,本次课内容结束后,我们对本次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教学效果的评价。我们向每人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是对PBL教学法的看法,其中89.2%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提高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80.7%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91.2%认为能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85.4%认为增加了相互合作和沟通能力。讨论:生理学的特点是知识抽象,学生难理解,难掌握。而传统教学中又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采用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医学知识的更新,如何提高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将来走上临床打下坚固的知识基础是目前国内医学院院校面临的严峻问题,而PBL教学法则弥补了传统医学教育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不足,它具有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当然,PBL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我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养成了“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被动学习的习惯,因此有些学生很难适应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这样就达不到主动学习的目的;另外PBL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要求比较高,教师除了需要具有较为扎实的相关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外,还要掌握实施PBL所必需的知识、技巧和经验,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并且能把新知识熟练应用于PBL教学中;目前国内还尚未设计出适合各医学院校学生的病例;还有经费投入、教学场地、图书馆资源的完善等等,这些都是在PBL教学中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尽管PBL教学法还存在一定的限制,但它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效果良好,不仅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教学理念,还能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希望以后随着PBL教学法的逐渐完善,这种新的教学法可以用于生理学的理论教学中。

篇(7)

1.2在病例讨论中的应用病理学是以研究疾病形态学变化为主的学科,概念多且抽象,不易理解和记忆。因此,要根据护理专业教学目标,选择与理论知识结合较好的典型案例,导入课堂,提出问题。病例选择和问题设置要仔细斟酌,病例中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和病理变化特征要能全面体现主要知识点,设置的问题既要能够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能理论联系实践,从而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病例讨论时,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4~6人,对病例和问题进行组内讨论,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引导作用。例如,在讲述高血压章节时,选择病例:男性,60岁,以右侧肢体瘫痪、失语1小时为主诉入院,既往有头痛、头晕、胸闷、心悸、气促、视物模糊数十年病史。查体:血压180/120mmHg,右侧肢体瘫痪,右眼偏盲,失语;X线胸片:左心室增大;心电图显示:左心室肥大劳损;眼底检查:视网膜动脉变细、动静脉交叉压迫,视神经水肿;CT显示:左侧大脑内囊出血。提出问题:(1)该病例主要诊断及诊断依据?(2)该病例病变如何发展形成?(3)对病人进行临床护理时的注意事项?学生经组内讨论初步得出答案。教师再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讲授,讲授中提及高血压病因、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时,均涉及病例中的一些病史和表现,教师重复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讲授的知识进行分析,学生作为主体对问题的答案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梳理。通过临床病例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因而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印象深刻。教师参与学生学习和辩论,师生平等交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PBL在病理学教学中的意义

2.1以病例为先导,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在已有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教材、文献等进行自学,克服了因为病理学知识繁杂抽象不易记忆的弊端,提高了病理学教学效果。

2.2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使学生将临床实际问题与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培养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如护理危重症病人时,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迅速、准确发现疾病的病理变化,积极配合医生抢救,有效解决疑难问题。

2.3师生互动,加强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在病例讨论过程中,每名学生都要参与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聆听他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当观点不一致时要学会交流讨论;同时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不断与学生互动,使教学由单向模式变为多向交流模式。2.4分组法教学,提高学生协作能力PBL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既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又要讨论交流,最终通过团队协作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PBL教学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培养了学生独立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3PBL教学存在的问题

3.1课时有限,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病理学课时较少,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PBL教学常导致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无法全面展开讨论,对某些问题认识比较肤浅,不利于对相关病理学知识的深入学习。

3.2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直接影响PBL教学效果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法相比,PBL教学需要护理专业学生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而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相对薄弱,面对问题时无从下手,很难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虽然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医学知识和病理学总论知识做铺垫,但是面对针对新内容所设立的问题,如果没有提前进行资料查询,易导致学生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同时由于还未开设网络资源检索课程,学生不知道如何获取更优质的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知识贯通能力的发挥。

3.3师资力量不足,影响教学质量PBL教学要求病理学教师不但有扎实全面的医学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较强的查阅资料、阅读文献能力和较广的综合知识;同时要对临床护理工作理解深刻,能合理选择临床病例和设置问题。此外,开展PBL教学会加重教师负担,教师需提前几个月查阅相关资料,集体备课,精心准备,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4有效实施PBL教学的方法和建议

4.1精心选择PBL教学案例,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认真总结PBL教学经验,深入研究病理学教学过程,精心选择PBL教学案例,使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同时在设计问题时尽量做到全面覆盖重要知识点,难易适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解答教师设置的问题,理解PBL案例,掌握重点难点,使病理学基础知识和临床表现相结合,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

4.2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PBL教学效果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一方面,利用网络通信工具,如QQ群或E-mailPBL教学案例和问题,使学生提前预习;另一方面,通过小讲课方式,教会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检索,利用现有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PBL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讨论的广度和深度,从而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篇(8)

PBL的全称是“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医学教育中是指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它是以信息加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是建构主义教学改革设想当中的一条被广泛采用的核心思路。此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法有很大的不同,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强调以问题解决问题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也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

PBL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围绕着问题解决,问题本身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习结果。所以PBL教学中问题的设计非常关键。PBL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设计问题又是一项要求很高的工作,因此,PBL教学中设计优秀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查询资料、动手做事、相互讨论以及自我反思而获得和理解知识,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依赖于他们自己所建构的知识之间的一致性、依赖于解决问题的成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和素质:①解决问题的技能;②发展高层次的思维能力;③团队合作能力,包括赏识和包容异类学习同伴的精神;④获取和评价、传播信息的能力;⑤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9)

教学对象选择与分组:选择中我校2010级中医七年制专业不同方向(传统中医方向、中医方向)的教学班级,对七年制传统中医方向30人中医基础理论课程采用PBL教学方法,每5人一组,共6个小组;中医方向110人采用传统授课方法。两个班级所用教材均为孙广仁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课程教学章节的选择:中医七年制传统中医方向在课堂讲授完绪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后选择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在讲授完藏象的概论及五脏中的“心”的前提下,进行其它四脏脏及其六腑;病因学说中讲授完风邪之后的其它邪气及其七情、痰饮、瘀血等内容,进行PBL教学法试用。于学期末进行理论考核和PBL教学法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评价分析。

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应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成败关键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制定适合于学生的PBL教学的教学大纲。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的要求,列出难点、重点及必须掌握的知识点,针对学生的知识背景,拟定部分思考题与教学案例,并在应用前期提供少量辅导材料。

编写教学案例:为了使PBL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与教研室的有关教师多次研讨,制定PBL教学的具体案例,病例中的问题具有劣构性。每个病例都有学习重点,且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和检验结果,涵盖相应的课程内容。每个病例后面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了许多相应的引导性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自我学习、资料查阅和准备讨论提纲。

编写教师指南:因教师水平的差异可能会对案例的理解不同,为避免对问题理解的差异及其对讨论内容引导的不同,针对引导性问题和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问,编写教师参考指南,对每个问题提供了参考解决方案。

制定具体实施步骤:PBL实施过程要求各个学习小组针对相关问题自学教材,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做读书笔记。讨论课前将教学案例及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预习相关的知识点,自学总结,准备小组讨论提纲。小组成员之间可相互讨论;小组讨论后,推荐1名代表参加大班讨论。大班讨论时,由每组推选的代表讲解,本组其他成员可及时补充,其他组成员在该组讲解之后,可以进行提问。最后,教师搜集一些带有共同性的问题,总结讲解、概括归纳本次课的重点及难点。此外,课堂讨论前,教师应随机地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学生的主动学习情况。课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中的表现,实事求是、客观地做出评定。上述PBL教学法实施的步骤概括为: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大班讨论—教师总结。

2.PBL教学法教学效果的初步评价

理论考核评价分析:PBL教学方法组平均成绩78.4士9.8,传统授课法组平均分73.8士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74,p=0.0289<0.05),说明七年制传统中医方向班成绩优于中医方向班,即提示PBL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授课法。

PBL教学法教学效果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调查主要包括课堂气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理解接受、主动学习、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等方面。结果显示,课堂气氛方面,PBL教学法组90.0%学生感觉课堂气氛活跃,较系统讲授法组(67.3%)明显改善;学习态度考评如听课状态、课堂纪律方面,PBL教学法组(83.3%)较传统教学方法(76.4%)有改善;学习兴趣方面,PBL教学法组(83.3%)较传统讲授法组(77.3%)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在知识的理解接受方面,PBL教学法组76.7%学生能较好地分析案例,较传统讲授法组(71.8%)有所增强。另外,PBL教学法组在自主学习、独立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分别为80.0%、87.0%和73.3%,较传统教学法组60.9%、72.7%和58.2%高。可见,PBL教学法较之传统授课法展现出了较大的优势。

3.讨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由于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跨度大,以及现代人文环境的影响,使得当代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相关问题的理解,或者在如何正确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上容易产生较大的偏差。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则普遍感到该课程概念多而陌生,内容抽象,理论深奥,信息量大,难以深刻领会所学内容。针对以上特点,采用PBL教学方法,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深奥的理论更浅显易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对师生的互动合作、探究学习及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为了更好的推进和实施PBL教学方法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总计经验,如要更加深刻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特点,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与引导学生更多的参与其中;鼓励学生提问,及时指导学生在认识上出现的偏差;注重教学形式的合理运用,实现在参与中发展。通过PBL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实践,我们已初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且适合于传统型中医方向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初步建立了PBL教学方法中“教”与“学”的效果评价机制,这必将对PBL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古朴的运筹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先秦时期。我们运筹学的先驱从《史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语中摘取“运筹”两字作为这门学科的名称,既显示其军事起源,也表明其朴素的思想早已出现在几千年前的中国。但世上公认的运筹学学科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等国的军事部门为战争需要而成立的一些研究小组的活动。其热点是集中多个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提高某武器系统效率的操作方法和执行策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运筹学的研究方法在理论上得到全面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决策分析工具,运筹学的应用领域也从军事部门迅速向工商、管理和工业部门转移。运筹学是研究各种广义资源的运用、筹划以及相关决策等问题的近代新兴学科。在我国已有五十多年历史,其目的是根据问题的需求,通过数学的分析和运算,做出综合性的、合理的优化安排,以便更有效地发展有限资源的效益。“运筹学”名称最早于1938年出现在英国,当时称之为“OperationalResearch”,1942年美国开始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称之为“OperationsResearch”。运筹学的发展、运筹学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运筹学的定量分析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及其特点,适合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级管理决策人才的迫切需要。本课程是工商管理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型很强的学科。21世纪,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提出了培养信息社会高素质人才的要求,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必须重新对课程原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审视和思考。

2工商管理专业《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工商管理专业《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方式单一。多数讲授《管理运筹学》课程的教师是学数学出身,缺乏必要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知识,使得目前《管理运筹学》教学普遍存在着偏重教学理论与解题技巧的传授,将《管理运筹学》当作一门纯数学学科进行教学。这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要求相脱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管理运筹学》在管理中的应用。在教学方式上,也一直延用传统单一的传授方式,当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显得茫然无措,无从下手。

二是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管理运筹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手段是建立数学模型,并较多地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学习《管理运筹学》课程,需要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其前期必修课程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可以说《管理运筹学》是软科学中“硬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兼有逻辑的数学和数学的逻辑的性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文科生源,不少学生害怕数学。比如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及对偶理论,要想完全领会其原理,需要大量运用线性代数的工具进行推理,因而非常抽象。在课时总体压缩的背景下,教师要在较短时间内讲授完抽象数学原理的推导,学生听不懂只好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进而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管理运筹学》的兴趣。

三是教学内容不恰当。《管理运筹学》课程包括若干分支,而教学时数有限,因而《管理运筹学》教学不可能囊括所有分支。目前在《管理运筹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随意行和盲目性,甚至存在教学内容因人而设或因教材而设的现象。

四是教学方法不科学。主要表现在讲授方法单一,教学手段不灵活。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思考及案例的讨论,掌握知识不能做到融会贯通,更不能做到灵活应用,考试方法、考试内容传统,对于学生学完课程是否能够运用《运筹学》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室较少顾及。

五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如果在《管理运筹学》教学中缺少足够的实践环节,学生在学习中即使掌握了《管理运筹学》的建模方法和手工运算能力,但在遇到一些变量较多的数学模型时,也只能一筹莫展。由于缺少上机实践机会,学生不能利用相应软件求解模型,从而大大降低了课程应用的可操作性。

3《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改革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从资本经营到知识经济时代的转移,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将引起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大变化。根据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模式产生的重大影响,应该对管理科学模型方法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主动预见变化、适应变化、管理变化,并根据内容和外部环境不断更新观念,设计未来;重视信息,学会与人合作,讲究团队精神;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掌握领导科学,提高管理能力;增加社会实践,改革教学模式;教学以培养学生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线;要求学生掌握相关软件操作,接触企业决策试验;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组织小组研读论文,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理论研究能力;课外关注应用案例,引导培养其对课程的兴趣爱好;并最终以大型作业的形式进行知识的综合运用与总结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向《管理运筹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很多实际问题,如风险管理、冲突分析、多目标决策以及对未来变化的预测和驾驭等,都迫切需要分析研究和解决,而按照传统的教学计划和方法,学生没有机会接触《管理运筹学》这些新的分支。《管理运筹学》内容丰富多彩,可以分成数学理论、建立模型、计算机软件的重点都放在讨论有限的数学理论方面,因而学生在有限的数学计划学时内无法学习了解《管理运筹学》形形的模型和算法,从而使学生对许多实际问题缺乏联想。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激增的情况下,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观察、联想、思考、锐意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对于《管理运筹学》这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只按传统的方法向学生灌输一些概念、理论和方法,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至达不到《管理运筹学》教学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更需要复合型管理人才,《管理运筹学》以其内容丰富、覆盖面宽、应用范围广和多学科交叉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管理和决策技能,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管理运筹学》教学体系和方法应随着教学对象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而进行适时调整和革新。#p#分页标题#e#

4PBL教学法概述

PBL的全称是“Problem-Based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PBL的基本热点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在PBL的学习方法中,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求索者,同时在实践PBL过程中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技能,对其终身教育具有深远影响。PBL教学法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而在我国则处于实验性探索阶段。我院对2006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验性地实施了PBL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比较而言,我们认为PBL教学法既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也是和我国目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和目标相一致的。

PBL教学法的优点可概括为:(1)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查找所需的信息源,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按需要来驱动;(3)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4)加强了各学科间的联系,同时避免了学科间不必要的重复,有利于学生将不同学科信息进行综合;(5)密切了师生间、同学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人际交流、沟通和合作共事的能力。

PBL教学法的特点为:(1)以重能力培养代替重知识传授;(2)以综合课代替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3)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4)以小组讨论代替班级授课;(5)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的五段教学法代替“组织教学、复习旧课、上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鉴于这些特点,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有相当一部分商学院都在应用这一教学方法。而且实践表明,这一教学方法在商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非常成功,正如美国哈弗大学校长ToslesonD教授所说,“PBL教学法是一种有效果的和高效率的教学方法”。

5基于PBL教学法的《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

综上所述,改革《管理运筹学》课程的“学方法,应该从突出课程的应用型入手。这样,PBL教学法就特别适合应用于《管理运筹学》的课程教学中。依据PBL教学法的基本理论,全面改革该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重新整合各个知识点,提出以问题为基础的《管理运筹学》课程启发式教学法,必将能够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显著地改善教学效果。

(1)教材的选用应根据PBL教学法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我们更换了原有的教材,新教材以教案为中心,突出实际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方法,强化计算机的应用,弱化数学理论的推导。虽然新教材并不是为PBL教学法设计的,但其教学理念与PBL教学法同出一辙,为顺利实施PBL教学法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针对教材中存在不足,还自编了部分教学内容。

(2)问题的设计。设计问题是PBL教学法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教学中所提的问题仅仅是为了组织教学,说明相关的数学理论。而PBL教学法则从实际问题出发来组织教学,将数学理论隐含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从而达到让数学理论服务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因此,每个问题的提出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要与生活和科学实践的真实情景联系,与教学要求的基本概念、基本结论和基本方法联系;问题还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问题主要涉及生产计划、销售计划、运输计划、投资计划、设备管理和存贮策略等管理领域。

(3)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组建团队。根据自愿原则,由学生组成2-3人的研究团队,团队中各成员根据自身的特长在问题分析、数学理论、计算机应用、论文撰写等方面进行分工合作。②选题。每个团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从老师提出的多个实际问题中,选择其中的两个问题进行研究。③查阅文献、学习数学理论。每个团队在确定研究的问题后,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现场调查、咨询相关业务专家等方法获取和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团队成员通过讨论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所涉及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为解决问题奠定基础。④建立数学模型。根据问题的类别确定相应的数学方法,在合理的假设和抽象归纳的基础上,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⑤求解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编程求解数学模型,可以训练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计数机打好基础。⑥撰写论文。问题解决后,要求撰写论文,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总结。除了包括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必要内容外,还要写出研究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体会。⑦课堂报告。各个团队在课堂上要向全体同学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老师和其它同学通过提问及质疑的方式参加讨论。⑧总结。学生根据报告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完善和修改论文,最后提交给老师。这些论文将作为平时成绩计入考试成绩中。

篇(11)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34-02

一、PBL教学法与循证医学的理念和实践模式相符合

循证医学要求在临床实践中,将当前最佳的研究证据、临床医师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以及患者的价值取向三者完美结合。循证医学被誉为医学实践领域里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种基于证据进行决策的医学实践模式。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开放性、探索性的学习,是目前国际医学教育的主流教学方法之一。PBL教学法倡导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性地提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文献查阅、综合分析和小组集中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启发、交流互动、评估和总结。PBL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激发研究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加了获取大量应用知识的机会,培养了研究生运用知识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PBL教学法“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寻找证据、协作解决真实问题”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循证医学“基于问题的研究,遵循证据的决策,关注实践的后果,后效评价、止于至善”的理念以及“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后效评价”的实践模式不谋而合。因此,不少教育工作者将PBL教学法引入研究生循证医学的教学中,并取得良好效果。

二、医学硕士研究生制作系统评价/Meta分析也是循证医学实践

循证医学实践的类别有两种:一种是循证医学最佳证据的使用者,另一种是最佳证据的提供者。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证据的使用者,通过“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后效评价”的模式来实践循证医学。作为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医学硕士研究生,还可以成为最佳证据的提供者。循证医学的核心是“证据”,“证据”的核心是质量,故“证据”及其质量是循证医学实践的关键。高质量证据是指采用了足够的防止偏倚的措施来保证其结果的真实性、并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研究。系统评价/Meta分析被认为是临床医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为循证医学提供了首选的高质量证据,为医学实践提供了全新、真实和可靠的医学信息。张静等调查显示:硕士研究生普遍对循证医学抱有很大兴趣,高达97.4%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实践循证医学。张静等认为,除对硕士研究生进行循证医学理论知识教学外,还应进一步强化循证医学相关技能应用,即临床最佳证据的制作和证据的评价方法、原则等。制作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过程,也是一个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医学硕士研究生通过制作系统评价/Meta分析,可以深入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培养严谨的科研思维,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和创新能力,因此,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教学在医学硕士研究生中广受欢迎。

三、PBL教学法在医学硕士研究生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循证医学的教学中,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的教学特别适于引入PBL教学法。首先,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的操作性很强,学生必须积极发挥学习自主性,充分参与实践。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常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题目、制定研究计划—检索文献—筛选文献—文献质量评价—资料提取—资料分析—解释结果,撰写报告—论文投稿—修稿—。在上述每一个环节中,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笔者就以这些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而完成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撰写。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的教学,宜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进行,这也是符合PBL小组教学的要求的。2011年7月份至2012年12月,笔者应用PBL教学法对8名硕士研究生进行系统评价/Meta分析撰写的教学。笔者成立了“系统评价/Meta分析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包括导师组以及2~3名硕士研究生学员。导师组成员包括临床专业导师、流行病学方法学导师以及有(发表SCI论文)经验的硕士研究生三方面人员,分别负责从选题、方法学以及具体操作细节方面对硕士研究生学员进行教学指导。尤其在选题、文献检索、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分析这几个关键环节中,充分应用了PBL教学法。具体如下。

(一)以临床问题为中心进行系统评价/Meta分析选题。选题的优劣是决定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成败以及能否成功发表的关键。由于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还有限,对学科发展方向把握的敏锐性还不够,因此,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选题工作主要由导师(尤其是临床专业导师)主导。基于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导师组提出候选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题目,硕士研究生围绕候选题目查阅文献、自主学习。然后,召开选题评估讨论会,硕士研究生汇报自己对候选题目的初步评估意见,包括选题的临床或科研价值、可纳入的原始研究文献数量是否充足等。最后,导师组指导教师在学员们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归纳总结,对候选系统评价题目作出最终评估判断。在此过程中,硕士研究生的科研选题能力得到了锻炼。

(二)围绕系统评价/Meta分析选题进行文献检索。系统、全面的文献检索是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的基本要求。尽管很多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也学习过文献检索课程,但是由于缺乏实践操作,对于文献检索仍是生疏的。围绕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选题进行检索,远比空泛的检索练习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笔者给学生讲授一些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以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接着,指导学生围绕选题进行文献检索实践,并围绕检索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自主学习、集体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对于检索策略的学习,导师组构建了“缺血性脑卒中的检索词有哪些”这个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硕士研究生通过文献检索,全面搜集有关“缺血性脑卒中”的中文、英文检索词,并提交导师组,导师组评估后汇总正确的检索词,然后反馈给所有硕士研究生学员。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文献检索学习,硕士研究生熟悉了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的文献检索。值得注意的是,进行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必须能获取文献全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外文文献获取还是有较大障碍的。有一部分英文文献可以直接从学校图书馆购买的外文全文数据库中获得。对于那些无法直接获得的英文文献,则指导学生在相关学术论坛求助,甚至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联系原文作者求取文献等方式获得,以此培养学生获取外文文献的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分析。文献质量评价需要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学知识,故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之前,需要先对硕士研究生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的强化教学,讲授相应的研究方法学知识,以打下扎实的流行病学基础。然后,围绕在资料提取和文献评价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开展学习。例如,对于评判纳入的研究“随机分配序列的产生是否正确”这个问题,教师构建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什么是随机分配?能够真正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判断文献中使用的分配方法是否真正的随机分配方法?必要时如何与原文作者联系以获得进一步的信息?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文献查阅等自主学习,并在小组讨论会上汇报分享,教师进行总结分析与评论,由此,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而掌握“随机分配序列的产生是否正确”的评判标准,并在后续文献质量评价中活学活用。通过围绕一个个问题展开学习,以点带面,学生不但能加深对流行病学方法学知识的理解,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的方法和技巧。另外,随着系统评价/Meta分析类型的增多,相关统计学方法发展也很快,一些新的统计学方法甚至难以找到相应的指导教材,这就给系统评价/Meta分析制作提出了挑战。对此,应鼓励硕士研究生通过多渠道获得统计学方法学习资源。

四、教学效果

自应用PBL教学法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系统评价/Meta制作小组教学以来,8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论文写作水平、英语应用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具体如下:(1)论文写作能力:参加学习以来的一年半中,8名硕士研究生共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循证医学英文论文12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中文学术论文8篇,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2)科研水平:通过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撰写,加深了对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学的理解和掌握,并且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开拓了眼界,培养了严谨的科研思维,提高了科研素养。8名硕士研究生积极参加导师的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并分别协助导师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厅级科研课题2项;还有1名硕士研究生协助导师成功注册软件专利1项。(3)英语应用能力:由于硕士研究生在制作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过程中必须检索和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也使用英语语言撰写系统评价/Meta分析,而且在SCI期刊投稿的过程中必须使用英文与编辑沟通,因此,8名硕士研究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参考文献】

[1]Naylor CD. Grey zones of clinical practice: some limits to evidence-based medicine [J]. Lancet, 1995(8953)

[2]Prince KJ, Van Eijs PW, Boshuizen HP, et al. General competencie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and non-PBL graduates[J]. Med Educ, 2005(4)

[3]杨克虎,田金徽,马彬,等.兰州大学“循证医学”课程教学模式尝试性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9(4)

[4]田金徽,刘爱萍,杨克虎,等.PBL 在研究生循证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

[5]郁正亚,李志新,梁存河,等.PBL 模式结合循证医学在七年制医学生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0)

[6]Montori VM, Guyatt GH. What is evidence-based medicine[J]. 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 2002(3)

[7]张静,仇玉兰,穆永成.在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中实施循证医学教学的比较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8)